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二章 結論

第一節 經律為主的聖典結集

原始聖典——經與律的次第集成上來已分別的加以論究然聖典的集成並沒有終了這只是過程中的一大段落聖典還在延續的發展成立中所以再對過去(原始佛教聖典)的集成過程作一番回顧更瞻望未來的開展以作為結束

佛法是以佛陀的三業德用為根本以僧伽為中心統攝七眾弟子推動覺化的救世大業在佛法的具體開展中有佛與弟子的教說佛與弟子的事[A1]僧伽的集體生活制度這些通過佛弟子的領會實行用定形的文句表達出來經當時的僧伽的共同審定成為佛教的聖典佛教的原始聖典綜合為大部的集成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結集的佛法分為「法」與「律」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經藏」與「律藏」大眾部([A2]Mahāsāṃghika)的《僧祇律》[1]分別說部([A3]Vibhajyavādin)中化地部([A4]Mahīśāsaka)的《五分律》[2]銅鍱部([A5]Tāmraśāṭīya)的《銅鍱律》[3]說一切有部([A6]Sarvāstivāda)系的說經部([A7]Sūtravādin對於原始結集的聖典保存了原始的二分說——「法」與「律」(經與律)這是二大結集所公認的一切部派共有的聖典「法」集成了「四部阿含」「律」「波羅提木叉經分別」已經成立僧伽的其他規制還是「摩得勒伽」分二部或三部在開始類集的過程中大眾部的「律藏」組織代表了那時的形態屬於「小部」的〈義品〉〈波羅延〉《優陀那》——《法句》《本事》都傳誦在佛教界佛弟子說的偈頌「本生」「譬喻」應已有多少共同的傳誦這一階段從佛入滅起到西元前三百年左右部派沒有分立的時代

大眾與上座([A8]Sthavira)——二部開始分立上座部系的聖典中「阿毘達磨藏」成立了「阿毘達磨」的成立就是「自相」「共相」「相攝」「相應」「因緣」——五根本論的成立[4]應有原形的論部「阿毘達磨」傳說是佛說的所以成為「經」「律」「論」——三藏如銅鍱部的《島史》[5]分別說系法藏部([A9]Dharmaguptaka[6]說一切有部所說[7]那時「律」的「犍度」部分上座部系的分類組織接近完成階段《十誦律》的組織最近於那一時代的形態「小部」中「上座偈」及「上座尼偈」已經成立「本生」與「譬喻」傳說也更見具體西元前二五一年華氏城(Pāṭaliputra)舉行(被稱為第三)結集那是上座部分化分別說部成立的結集所以根本二部對立應為西元前三〇〇年頃到西元前二五〇年

部派的一再分化成為十八部這是當時佛教界共傳的教派各部派在不同的教區不同的僧伽內部對經律都有一番審定與編組——結集而成為自部的聖典(小部派不一定有特殊的完整的三藏但也多少有些出入)雨後春[A10]筍般的部派成立是佛教大擴張因不同傳承不同地區所引起的那時律的主體都已成立律部更有自宗不同的附屬部分如「增一律」等論典也成立自部不同的根本論「雜藏」本是附屬於「經藏」的而有的把「雜藏」獨立起來成為「四藏」「雜藏」中「本生」與「譬喻」多完成大部波羅蜜多——菩薩譬喻所引起的菩薩法附在[A11]裡面如《增壹阿含經序品》所說[8]立「小部」或「雜藏」而附屬於經藏的仍用「三藏」的分類不立「雜藏」的說一切有部部分(《法句》等)傳誦在「三藏」外部分——「本生」「譬喻」編入律部的《藥事》《雜事》等這一時代從西元前二五〇年起約到前一〇〇年止

西元前一〇〇年後部派佛教有了多少變化有的衰落而消失了有的因地區因時代聖典方面也有了新的內容如大眾部末流將四藏中的菩薩大行更有「方等大乘」而成立第五「菩薩藏」[9]法藏部也另立「咒藏」與「菩薩藏」成為「五藏」[10]這不但有了「方等」也暗示了「秘密大乘」的滋長以保守著名的銅鍱部也有〈佛譬喻〉《佛種姓》中的〈寶珠經行處品〉與時代的思潮相呼應

這是部派佛教所傳的聖典的大類原始佛教的聖典就是第一階段

第二節 不斷傳出的部派佛教聖典

佛教聖典經二大結集所集成的部類是佛教界所公認的此後一再分化成立種種部派凡經一次分化大抵有屬於這對立派系的僧伽大會各自對聖典作一番審定與改組經律間的彼此差別代表了部派間的實質對立部派成立後聖典還是在不斷的傳誦成立但沒有經過共同審定的雖傳誦流行卻沒有編入固有的聖典——「經藏」與「律藏」中去因為經律已凝定而被(自部所)公認了在「三藏」或「四藏」以外傳誦的聖典是相當多的這一事實[A12]裡想略為敘列

銅鍱部([A13]Tāmraśāṭīya)的成立是分別說部([A14]Vibhajyavādin)再分化屬於第三階段當時審定了「三藏」的具體內容但此後還是不斷的傳出長部師(Dīghabhāṇaka)以為《譬喻》《佛種姓》《所行藏》《小誦》——四部是不屬於「經藏」「小部」的就說明了這一事實這種內部的意見出入如關係重大或法義上有嚴重的歧異就可能引起部派的再分化

說一切有部([A15]Sarvāstivāda)不立「雜藏」所以(部分編入律藏而)傳誦於「藏」外的數量特別多〈義品〉〈波羅延〉《法句》《本事》等古典不必再說部派特有的聖典在漢譯的「論」書中有部分的資料可考堅慧([A16]Sāramati)曾在《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六下)

「舍頭羅經胎經諫王本生辟支佛因緣如是八萬四千法藏尊者阿難從佛受持者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語過」

堅慧所提到的幾部在對方都是承認佛說卻是不屬於「三藏」的1.「舍頭羅經」現在漢譯大藏(《大正藏》「密教部」四)中有吳支謙與竺律炎共譯(西元二三〇年前後譯出)的《摩登伽經》三卷西晉竺法護譯《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或名《虎耳意經》)一卷這二部是同一部類的別誦本以摩登伽女(Mātaṅga)咒術惑亂阿難(Ānanda)為因緣有咒語說二十八宿並占卜星宿等據《十誦律》近聚落住比丘「讀誦星宿經」[1]這本是世俗的占星術經佛教的應用而演化為本經這可能是說一切有部本或是同在北方的法藏部([A17]Dharmaguptaka)「咒藏」的一部2.「胎經」這是《入胎經》明胎兒的生長過程並「四種入胎」的不同在大藏經中編入《大寶積經》現有二部《佛為阿難說處胎經》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譯編入《大寶積經》第一三會唐義淨譯《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編入《大寶積經》第一四會這二部的實質相近義淨所譯與難陀(Nanda)貪欲譬喻相結合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一一——一二)所說相同3.「諫王」現大藏經(大正藏「經集部」一)有劉宋沮渠京聲所譯《佛說諫王經》一卷異譯本有唐玄奘譯的《如來示教勝軍王經》趙宋施護譯的《佛說勝軍王所問經》4.「本生」即種種「本生」5.「辟支佛因緣」大藏(大正藏「論集部」)有《辟支佛因緣論》失譯或與這一部相近

又在說一切有部的論書中還發現《正法滅經》[2]《集法契經》《筏第遮經》《集法契經》如《阿毘達磨顯宗論》卷一(大正二九七七八中——下)

「又見集法契經中言於我法中當有異說所謂有說唯金剛喻定能頓斷煩惱或說眼識能見或說和合能見諸如是等差別諍論各述所執數越多千師弟相承度百千眾為諸道俗解說稱揚我佛法中於未來世當有如是諍論不同為利為名惡說惡受不證法實顛倒顯示」

這是部派紛爭極盛的現象這是說一切有部集法藏經的一類現存《結集三藏及雜藏傳》《迦葉[A18]結經》(編入《大正藏》「史傳部」一)《大智度論》所說的《集法經》[3]都屬於這一類只是部派不同而已《筏第遮經》傳說天(神)授與的[4]來歷更難說了這些都是不屬於「三藏」的

《瑜伽師地論》中抉擇聲聞的伽陀有「勝義伽陀」「意趣義伽陀」「體義伽陀」[5]「意趣義伽陀」五一頌是大梵天王請問而佛說的[6]這部伽陀不知道名稱也沒有其他的傳譯「勝義伽陀」全部四四頌初四頌是「佛為婆柁梨婆羅門」說與《別譯雜阿含經》(一五一經)相合[7]「諸色如聚沫」等六句出於《雜阿含經蘊誦》[8]「染汙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頌[9]據《成唯識論》說出於《解脫經》[10]還有「頌釋」依《瑜伽論》引文此下「非彼法生已何得有能淨」八句也是與上文相貫連的這部《解脫經》也出於「三藏」以外(《瑜伽論》所引聲聞經大都與說一切有部經相合)北傳的說一切有部在漢譯中所知道的最多不屬於「三藏」的經典說一切有部是為數不少的

部派佛教時代聖典的不斷傳誦出來決不限於說一切有部如《法住經》《入大乘論》曾提到了他的內容「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睺羅如是等十六人諸大聲聞」[11]這似乎是佛教共傳共信的玄奘譯有《大阿羅漢難提[A19]蜜多羅所說法住記》是依據《法住經》的所說的聲聞三藏如「毘奈耶藏中有苾芻戒經苾芻尼戒經分別戒本諸蘊(犍度)差別及增一律阿毘達磨藏中有攝六問相應發趣等眾多部類」[12]與錫蘭佛教中容認大乘的部派有關又漢譯有《那先比丘經》(《大正藏》「論集部」)銅鍱部所傳名《彌蘭陀問》([A20]Milindapañha受到學者重視這也是南北共傳而誦本不同的一部此外如《舍利弗問(經)》屬於大眾部([A21]Mahāsāṃghika《入大乘論》說「僧祇中說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與諸聲聞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住」[13]這又是大眾部的另一部聖典特別是元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ñāruci所譯的《正法念處經》(《大正藏》「經集部」四)共七〇卷是說一切有部與正量部([A22]Saṃmatīya)等共同重視的這部經馬鳴(Aśvaghoṣa)曾有關係在漢譯的大藏經中如審細地考查起來屬於聲聞部派而出於三藏外的聖典一定是眾多而又龐雜的所以聲聞的三藏聖典不是聲聞聖典的全部「三藏」只是部派初分時代所結集的為眾所周知的聖典而一地區一部派在佛教的開展中從佛弟子心中表達出來成為聖典代表了這一地區一部派時代佛教的共同意識不過在另一地區另一部派或不受重視而已總之早期集成的「三藏」聖典以外部派佛教的聖典一直在不斷的成立而傳誦出來

第三節 一切聖典概觀

原始佛教聖典——經與律與一般公認的「三藏」在聲聞弟子的傳授宏通中並非聖典的全部而只是初期集成傳誦的聖典集成史的一大段落佛教聖典的原始部分有時有地有人有事充滿現實感離佛的時代漸遠聖典的現實性漸淡而理想的成分漸濃佛法的開展在印度文化的領域中有印度宗教的特性以佛法來說是具體的活躍的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適應中進行覺化淨化大業的宗教卓越的聖者們經內心的體證而流露出來集成定形文句而傳誦於佛教界就是聖典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佛教聖典不是別的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A23]

原始佛教聖典是佛法進展中的一大段落以後又怎樣呢在適應廣大人心的機宜中又不斷的傳誦出聖典不過佛法的化導世間是有原則的雖多姿多釆而有一貫方針的試論佛教聖典開展中每一階段的特性也可說是一種教判一種史觀

「佛法」佛陀初期的教化是正法中心的到後來為了「依法攝僧」而逐漸成立僧伽制度(律)而樹立「導之以法齊之以律」的佛法繼承這一趨勢而開展的原始佛教法與律並重等到部派分立上座們有了偏重律制的傾向律——毘尼「是世間中實」[1]有時地的適應性時代變了區域文化也不同了為律制所局限的佛法難以適應而有偏重形[A24]忽視根本的情況一分重法者適應佛教的時代要求而展開了正法中心復歸於佛陀的運動這就是「大乘佛法」原始佛教傳下來的經與律的數量約為四與一之比而「大乘佛法」中部類龐大可說沒有律部即使附帶的有一部分與大乘的「契經」不成比例百分不及一千分也不及一「大乘佛法」是重法的是不容懷疑的事實從佛陀化世的根本原則說這都是各得佛法的一體

以「法」來說原始結集只是「四部阿含」而這又源於「相應阿含」「相應阿含」的根本是「修多羅」甚深法義的結晶通過一般民間的神教意識成立「祇夜」分別抉擇「修多羅」與「祇夜」的「弟子所說」普化社會的「如來所說」就是「記說」這三部的總合稱為「相應阿含」依這三部分而開展集成的為「中」「長」「增一」共為「四部」依古人的傳承解說以「修多羅」根本部分為主的《相應部》是「顯揚真義」——「第一義悉檀」以分別抉擇為主的「中部」是「破斥猶疑」——「對治悉檀」以教化弟子[A25]啟發世出世善的是「滿足希求」——「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越天魔梵為主的是「吉祥悅意」——「世間悉檀」這是佛法適應世間化導世間的四大宗趣也是學者所能得的或淺或深的四類利益佛法的四大宗趣從「四部」聖典的特性中表現出來

「佛法」——「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次第開展又次第有「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每一階段聖典的特色是[A26]《雜阿含經》(《相應部》)為[A27]本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義悉檀」無邊的甚深法義都從此根源而流衍出來「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應教」以遣除一切情執契入無我空性為主重在「對治悉檀」「大乘佛法」後期為真常不空的如來藏(佛性)教點出眾生心自性清淨而為生善解脫成佛的本因重在為人生善悉檀(心性本淨見於《增支部》)接著「秘密大乘佛教」流行「劣慧諸眾生以癡愛自蔽唯依於有著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2]這是重在「世間悉檀」佛法一切聖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點開展在不同適應的底[A28]直接於佛陀自證的真實佛教聖典的不斷傳出一直就是這樣的所以佛教聖典不應該有真偽問題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

南本《大般涅槃經》有一譬喻如卷九(大正一二六六三上)

「如牧牛女為欲賣乳貪多利故加二分水轉賣與餘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轉復賣與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詣市賣之取已還家煮用作糜無復乳味雖無乳味於苦味中猶勝千倍」

活用這一譬喻來說明佛法的長期流傳集成不同聖典倒是非常適合的佛法如牛乳一樣為了多多利益眾生不能不求適應不能沒有方便如想多賣幾個錢而加上水一樣這樣的不斷適應不斷的安立方便四階段的集成聖典如四度加水去賣一樣終於佛法的真味淡了印度的佛教也不見了雖然這樣佛法的「世間悉檀」還是勝於世間的神教因為這還有傾向於解脫的成分佛法在流傳中一直不斷的集成聖典一切都是適應眾生的佛法


校注

[0867001] 《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四九二中) [086700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九〇下——一九一上) [0867003] 《銅鍱律小品》(南傳四四二九——四三〇) [0868004] 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八六——八九) [0868005] 《島史》(南傳六〇二八) [0868006] 《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0868007] 《十誦律》卷六〇(大正二三四四八上——四四九中) [0869008] 《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〇下) [0869009] 《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0869010]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大正七〇四六五中) [0872001] 《十誦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二〇上) [087300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〇中——下) [0873003] 《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0873004]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0873005] 《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〇三六三上) [0873006] 《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〇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0873007] 《別譯雜阿含經》卷八(大正二四三一上) [0873008] 《雜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六九上) [0874009] 《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〇三六四上) [0874010] 《成唯識論》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0874011] 《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0874012]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大正四九一四中) [0874013] 《入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0877001] 《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六六上) [0878002]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一(大正一八五上)
[A1] 跡【CB】迹【印順】
[A2]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ṁghikāḥ【印順】
[A3]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4]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5]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6]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7] Sūtravādin【CB】Sūtra-vādināḥ【印順】
[A8] Sthavira【CB】Sthāvirāḥ【印順】
[A9]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10] 筍【CB】笋【印順】
[A11] 裡【CB】裏【印順】
[A12] 裡【CB】裏【印順】
[A13]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14]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15]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16] Sāramati【CB】Sīramati【印順】
[A17]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18] 結【CB】詰【印順】
[A19] 蜜【CB】密【印順】(cf.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卷1(CBETA, T49, no. 2030, p. 12, c7-8))
[A20] Milindapañha【CB】Milindapañhā【印順】
[A21]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ṁghikāḥ【印順】
[A22] Saṃmatīya【CB】Sammatiyāḥ【印順】
[A23] 跡【CB】迹【印順】
[A24] 跡【CB】迹【印順】
[A25] 啟【CB】啓【印順】
[A26] 雜阿含經(相應部)【CB】相應部【印順】
[A27] 本【CB】主【印順】
[A28] 裡【CB】裏【印順】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