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

第一節 相應(雜)阿含

原始佛教的契經四部阿含——「相應」「中」「長」「增一」是部派所公認的其中漢譯稱為「雜阿含」的據《根有律雜事》名為「相應阿笈摩」(Saṃyuktâgama[1]這與[A1]巴利《相應部》([A2]Saṃyutta-nikāya名稱是相同的然本名「相應」為什麼從來都譯為「雜」呢《瑜伽論》說是「間廁鳩集」[2]大眾部([A3]Mahāsāṃghika)說是「事多雜碎」[3]總之經文簡短而次第不免雜亂然稱為「雜阿含」的真意義也許並不如此為了說明的便利留到下一章去說

在上一章中曾論究《雜阿含經》的原形從「修多羅」「祇夜」「記說」(弟子所說如來所說)——三部分去分別作為《雜阿含經》的根本原始結集的「相應修多羅」是分為四品一六事(《相應部》為一五相應)後來集出「祇夜」也就名〈眾相應〉集出「記說」也就名為「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相應」三部分的集成都稱之為「相應」即(廣義的)「相應教」的成立當時還不會稱為「相應部」「相應阿含」稱為「相應部」或「相應阿含」是在「四部」成立流傳的時代

在次第上說一切有部([A4]Sarvāstivāda)本《雜阿含經》先長行而後偈頌而銅鍱部([A5]Tāmraśāṭīya)《相應部》卻是先〈有偈品〉而後長行或者以為《五分律》說「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4]《四分律》說「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5]《毘尼母經》說「與比丘相應與比丘尼相應與帝釋相應與諸天相應與梵王相應如是諸經總為雜阿含」[6]以比丘比丘尼諸天等為例說明「雜阿含」的內容與《相應部》的〈有偈品〉在前相合特別是《別譯雜阿含經》也是先偈頌而後長行所以《相應部》——《雜阿含》的原形應該是偈頌在先的[7]對於這我的意見恰好相反主要的理由是「九分教」的次第成立中先「修多羅」而後「祇夜」「修多羅」就是「蘊」「處」等品中的主要部分《四分律》與《五分律》與銅鍱部同屬於分別說系([A6]Vibhajyavādin屬於同一統系組織相同是不足以證明為原形的《別譯雜阿含經》傳為飲光部([A7]Kāśyapīya)誦本這也是分別說系的一部《毘尼母經》律部近於《四分律》這是先上座部([A8]Pūrva-sthavira在說一切有部分別說部——二大系中多少接近於分別說所以所舉的文證如理解其部派的立場就知道不能作為原形如此的證明而且據大眾部的傳說也是長行(〈道品〉)在前的

「弟子所說如來所說」——「記說」部分《相應部》本沒有類集為二部而是間雜的附屬於四品的這一部分《雜阿含經》分屬於「蘊」「因緣」「菩提分法」而「處」下卻沒有從體例上可斷定說一切有部本已經過改編「弟子所說」已類集為一部題為「弟子所說誦」[8]《瑜伽論》作「弟子所說如來所說分」《雜事》作「聲聞品」「佛品」[9]這可見「如來所說」也已類集為一部了與《相應部》相比對可推定為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從(自宗的)原典的分屬四品演進到現存的《雜阿含經》別立「弟子所說誦」而「如來所說」還分編在三處再演進到《雜事》所說已集成「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為二品這一組織的演變是由於古傳「記說」的[A9]稟承「謂諸經中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說」[10]而有意的漸為「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的分別類集從這點去看現存的《雜阿含經》雖不是說一切有部的原典還是早於《瑜伽論》及《雜事》成立的時代

組成《雜阿含經》的三部分除四品一六事外其餘的就是「記說」與「祇夜」「弟子所說如來所說」——「記說」部分「弟子所說」已集成一部而「如來所說」還分散在三處《相應部》共四五相應(除〈有偈品〉)除四品中的一五相應還有三〇相應分屬於四品與「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相當以二本相對比有無次第開合比起「修多羅」部分顯然要大得多了

   〔雜阿含經〕       〔相應部〕     ┌──羅陀──────23羅陀相應   蘊─┼──見───────24見相應     └──斷知             ┌──38閻浮車相應     ┌──舍利弗──┼──39沙門出家相應     │       └──28舍利弗相應     ├──目犍連──┬──40目犍連相應     │       └──19勒叉那相應     ├──阿那律─────52阿那律相應     ├──大迦旃延   因緣┼──阿難     ├──質多──────41質多相應     │       ┌──32雲相應     │       ├──34禪相應     │       ├──43無為相應     └──雜────┼──13現觀相應             ├──25入相應             ├──26生相應             └──27煩惱相應     ┌──大迦葉─────16迦葉相應     ├──聚落主─────42聚落主相應     ├──馬     ├──釋氏     ├──生死眾多────15無始相應   道─┼──婆蹉出家────33婆蹉種姓相應     ├──外道出家────34無記說相應     ├──雜────┬──17利得供養相應     │       └──20譬喻相應     ├──病     └──法                18羅睺羅相應                21比丘相應                29龍相應                30金翅鳥相應                31犍闥婆相應                37女人相應                53禪相應

《相應部》的三〇相應與《雜阿含經》相近的共二三相應此外21〈比丘相應〉《雜阿含經》是屬於偈頌〈眾相應〉的[11]18〈羅睺羅相應〉53〈禪相應〉分散在各處《雜阿含經》「弟子所說」中的「[A10]大迦旃延」與「[A11]阿難」《相應部》也是分編在各處的從這可以推見「弟子所說」「如來所說」部分起初或隨人或隨法附入相關(的「修多羅」)部分分為多少相應依類集合在一處是後來的事《相應部》的29〈龍相應〉30〈金翅鳥相應〉31〈犍闥婆相應〉《雜阿含經》中缺在這二三相應中〈羅陀相應〉〈見相應〉先後次第屬於〈蘊品〉完全與《雜阿含經》相合在類別的組織上這部分的差異比較大那是本來附編於「修多羅」中本沒有一定的必然的地位等到部派間各自整理分類的差別也就大了

「祇夜」——偈頌部分《相應部》集為〈有偈品〉共一一相應在組織上內容上與《雜阿含經》(末後一三卷)大同只是次第變動而已惟一不同的是《相應部》將〈比丘相應〉編入〈因緣品〉中〈比丘相應〉是偈頌在文體上是應該編在〈有偈品〉的二本的內容與次第對列如下

   〔雜阿含經〕    〔相應部〕   比丘眾   魔眾──────── 4魔相應   帝釋眾───────11帝釋相應   剎帝利眾────── 3拘薩羅相應   婆羅門眾────── 7婆羅門相應   梵天眾─────── 6梵天相應   比丘尼眾────── 5比丘尼相應   婆耆舍長老眾──── 8婆耆沙長老相應   天子(天女)眾─┬─ 1諸天相應           └─ 2天子相應   夜叉眾───────10夜叉相應   林神眾─────── 9林相應

第二節 中阿含與長阿含

第一項 中阿含

「相應教」類集成立而傳為佛說與弟子說的經文仍不斷的傳出流行又次第結集出來次後集成的部分在原有的契經上分別抉擇評破融攝組合會入了更多的事緣傳說成為「中阿含」與「長阿含」或為了便於教化依當時所傳的經法以增一法編集成為「增壹阿含」三部集成的時代相近但「增壹阿含」要遲一點

漢譯《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A12]Sarvāstivāda)的誦本分六〇卷一八品二二二經(傳說分為五誦)[A13]南傳的《中部》與《中阿含經》相當是銅鍱部([A14]Tāmraśāṭīya)的誦本全部分一五品一五二經分為「根本五十」「中五十」「後五十」三部分這應該就是漢譯所傳的「分」或「誦」了這兩種誦本經文共同的《中阿含經》為九八經然《中阿含經》的(一〇七)《林經》(一〇八)《林經》與《中部》(一七)的《林藪經》相當所以依《中部》說共同的只有九七經兩種誦本的品名大同的僅有四品對列如下

〔中部〕
〔中阿含經〕
根本法門品
獅子吼品
譬喻法品
雙大品
一五雙品
雙小品
居士品
比丘品
普行者品
王品
王相應品
一〇婆羅門品
一二梵志品
一一天臂品
一二不斷品
一三空品
一四分別品
一三根本分別品
一五六處品
七法品
業相應品
舍梨子相應品
未曾有法品
習相應品
長壽王品
穢品
因品
一〇林品
一一大品
一四心品
一六大品
一七哺多利品
一八例品

不同部派的誦本出入如此的大要論究原典的形態顯然是太難了「品」本為隨類集經一〇經結一偈頌以便持誦這十經的一頌就稱之為品是極一般的情形如事實上略有多少也只增減一二而已《中部》是這樣的而《中阿含經》一八品中一〇經為一品的共一一品一一經的有二品這都近於常態或有一四一五一六經為一品的更有二〇經二五經為一品顯然是大大的增編了

依品名的共同品目的次第來說是難以想見經典原型的然在同一品(品名不一定相同)中或前後數品中比對《中部》與《中阿含經》如有多少經相同的就多少可以理解出來了

〔中部〕
〔中阿含經〕
根本法門品(一〇經)
穢品(一〇經)
二品與三品不同品目也不同而各品前後相連內容卻有一五經相同依《中部》(下例)的次第是一〇一一一三一四一五一七(《中含》分為二經)一八一九二〇
獅子吼品(一〇經)
因品(一〇經)
一〇林品(一〇經)
雙大品(一〇經)
一五雙品(一〇經)
品名相近二品相同的四經三一三二三九四〇
比丘品(一〇經)
一六大品(一〇經)
二品彼此相同的三經六五六六七〇
普行者品(一〇經)
一七哺多利品(一〇經)
二品彼此相同的三經七七七九八〇
王品(一〇經)
一八例品(一一經)
二品彼此相同的四經八七八八八九九〇
一〇婆羅門品(一〇經)
一二梵志品(二〇經)
二品彼此相同的四經九一九三九六九九
一三〈分別品〉(一二經)
一四根本分別品(一〇經)
二品彼此相同的共九經一三二一三三一三四一三五一三六一三七一三八一三九一四〇

從上面的列舉中可以看出《中部》的一二品與《中阿含經》的八一〇——三品《中部》的一三品與《中阿含經》的一四品是相當一致的《中部》的七九——三品與《中阿含經》的一六一七一八——三品次第相連而每品都有三或四經相同雖然品名不同仍可想見原典的部分次第〈婆羅門品〉就是〈梵志品〉那是不用說的了在這《中部》(全經一五品)的八品(全經相同的九七經)四二經中多少可以看出上座部聖典原型的一部分

《中阿含經》與《中部》同出於上座部([A15]Sthavira而出入竟那樣的大這是由於分派而各部的組集不同如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A16]Dharmaguptaka)誦本與《長部》同一系統所以大部分相同漢譯《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A17]Sarvāstivāda)誦本如《長阿含經》與《長部》中有一一經見於《中阿含經》(三六)《地動經》[1](五九)《三十二相經》[2](六八)《大善見王經》[3](七〇)《轉輪王經》(七一)《鞞肆經》(九七)《大因經》(一〇四)《優曇婆邏經》(一三四)《釋問經》(一三五)《善生經》(一四二)《雨勢經》[4](一五四)《婆羅婆堂經》這不是《中阿含經》的重出而是部派的組集不同反之《中部》的(一〇二)《五三經》在說一切有部誦本中應該是屬於「長阿含」的[5]

《中阿含經》與《中部》與《雜阿含經》及《相應部》有關的可分為三類1.《中阿含經》與《中部》相同(名稱不一定相同)與《雜阿含經》相當的有三經如下

〔中阿含經〕
〔中部〕
〔雜阿含經〕
二九大拘絺羅經
正見經
三四四
九三水淨梵志經
布喻經
一一八五(後分)
一八九聖道經
一一七大四十法門經
七八四七八五[A18](合)

《中阿含經》與《雜阿含經》屬於同一部派的誦本所以《中阿含經》是重出的2.《中阿含經》與《雜阿含經》或《相應部》相同的共一四經如下

〔中阿含經〕
〔相應部〕
〔雜阿含經〕
一七伽彌尼經
四二
二〇波羅牢經
四二一三
一一四優陀羅經
三五一〇三
一二〇說無常經
二二七六
二三智經
一二三二
三四五(後分)
二八教化病經
五五二六一〇[A19](合)
五九二一〇三一[A20](合)
五八七寶經
四六四二
七二一
六一牛糞經
二二九六
二六四
一二一請請經
一二一二
一二六行欲經
四二一二
九一二
四八戒經
四九五
一二三沙門二十億經
二五四
六二頻鞞沙羅王迎佛經
一〇七四(前分)
一四八何苦經
九四(後分)

《伽彌尼經》等四經銅鍱部([A21]Tāmraśāṭīya)屬於《相應部》的而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經》這是部派的編組不同其餘的一〇經可說《中阿含經》是重出了3.《中部》與《雜阿含經》及《相應部》相同的[A22]二六經如下

   〔中部〕          〔雜阿含經〕      〔相應部〕   二三蟻蛭經        一〇七九   三三牧牛者大經      一二四九   三四牧牛者小經      一二四八   三五薩遮迦小經      一一〇   三七愛盡小經       五〇五   四一薩羅村婆羅門經──┐               ├─一〇四二一〇四三   四二鞞蘭若村婆羅門經─┘   五三有學經        一一七六(序同)   五九多受經        四八五         三六一九   七二婆蹉衢多火經     九六二   七三婆蹉衢多大經     九六四   七四長爪經        九六九   八四摩偷羅經       五四八   八六鴦掘摩經       一〇七七(略)   一〇九滿月大經      五八          二二八二   一一八入出息念經     八一〇八一五[A23](合)   五四一三——一四   一四三教給孤獨經     一〇三二五九三[A24](合)   一四四教闡陀經      一二六六        三五八七   一四五教富樓那經     三一一         三五八八   一四六教難陀迦經     二七六(較廣)   一四七教羅睺羅小經    二〇〇         三五一二一(近)   一四八六六經       三〇四   一四九大六處經      三〇五   一五〇頻頭城經      二八〇   一五一乞食清淨經     二三六   一五二根修習經      二八二

上表所列舉的《中部多受經》等六經又見於《相應部》所以是重出《蟻蛭經》等二〇經說一切有部屬於《雜阿含經》銅鍱部卻編入《中部》這是部派間的編組不同最可注意的是《中部》一四四經以下編為〈六處品〉〈六處品〉中與《雜阿含經》相同的九經有八經出於《雜阿含經》的〈六入處誦品〉而一四四一四五一四七——三經也出於《相應部》的〈六處相應〉銅鍱部又編入《中部》這才與說一切有部本不同〈六處品〉應該是赤銅鍱部所增補的

《中阿含經》二二二經比對起來《中阿含經》(與《中部》相同的除外)所有而見於《增支部》的非常多如下

〔中阿含經〕
〔增支部〕
善法經
七集六四
晝度樹經
七集六五
城喻經
七集六三
水喻經
七集一五
木積喻經
七集六八
善人往經
七集五二
七日經
七集六二
一一鹽喻經
三集九九
一二惒破經
四集一九五
一三度經
三集六一
一五思經
一〇集二〇七二〇八
一六伽藍經
三集六五
一八師子經
八集一二
二一等心經
二集四
二二成就戒經
五集一六六
二四師子吼經
九集一一
二五水喻經
五集一六二
三五阿修羅經
八集一九
三七瞻波經
八集二〇(序起同)
三八郁伽長者經
  八集二一二二
三九郁伽長者經
四〇手長者經
八集二四
四一手長者經
八集二三
四二何義經
一〇集一
四三不思經
一〇集二
四四念經
八集八一
四五慚愧經
  七集六一
四六慚愧經
四七戒經
一〇集三
四九恭敬經
五集二一二二
五二食經
  一〇集六二
五三食經
五六彌醯經
九集三
五七即為比丘說經
九集一
七三天經
八集六四
七四八念經
八集三〇
八二支離彌梨經
六集六〇
八三長老上尊睡眠經
七集五八(前分)
八四無刺經
一〇集七二
九〇知法經
一〇集二四
九四黑比丘經
一〇集八七
九五住法經
一〇集五三
九六無經
一〇集五五
一〇九自觀心經
一〇集五四
一一〇自觀心經
一〇集五一
一一一達梵行經
六集六三
一一二阿奴波經
六集六二
一一三諸法本經
八集八三一〇集五八
一一六瞿曇彌經
八集五一
一一七柔軟經
三集三八三九
一一八龍象經
六集四三(後分)
一一九說處經
三集六七
一二二瞻波經
八集一〇
一二四八難經
八集二九
一二五貧窮經
六集四五
一二八優婆塞經
五集一七九
一二九怨家經
七集六〇
一三〇教曇彌經
六集五四
一三七世間經
四集二三
一三八福經
七集五八
一四三傷歌邏經
三集六〇
一四九何欲經
六集五二
一五五須達哆經
九集二〇
一五七黃蘆園經
八集一一[6]
一五八頭那經
五集一九二
一六〇阿蘭那經
七集七〇
一七二心經
四集一八六
一八八阿夷那經
一〇集一一六一一五[A25](合)
二〇二持齋經
三集七〇
二一五第一得經
一〇集二九

《中阿含經》與《增支部》相同的略檢得七〇經占《中阿含經》的三分之一弱說一切有部的「增壹阿含」沒有傳譯所以不知道有多少與「增壹阿含」相同但大體說這七〇經銅鍱部編入《增支部》而說一切有部是編入《中阿含經》的

此外還有自部獨有的經文《中阿含經》特有的三三五〇五一五四五六六〇六五六六六九七六八〇八六九二一二七一三六一三九一四〇一四七一五六一五九一七六一七七一九七二一八二一九二二〇二二二共二八經在全經的比數中為百分之一二《中部》特有的一二二九三〇三六四八五一五五五七五八六〇[7]六二六七七一七六八五九二九四九五九八一〇〇一〇二一〇三一〇五一一〇[8]一一一一一四一一六一三一共二九經在全經的比數中占百分之一九

總之《中阿含經》與《中部》相同的僅有九七經二部誦本所以如此的差異是由於「四阿含」在部派分化中各派的編集組合不同銅鍱部編入《長部》《增支部》的而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經》的達八〇經以上說一切有部屬於《雜阿含經》的有二十餘經銅鍱部把他編入《中部》再加上各有自部所誦的契經差異就不免相當大了如除去這些差異二部所誦的《中阿含》原型約為一〇品一〇〇經[9]

第二項 長阿含

南傳的《長部》共三四經分為三品〈戒蘊品〉一三經〈大品〉一〇經〈波梨品〉一一經與《長部》相當的漢譯是後秦佛陀耶舍(Buddhayaśas)所出的《長阿含經》二二卷分為四分第一分四經第二分一五經第三分一〇經第四分一經《長阿含經》第四分的《世記經》是《長部》所沒有的敘述世界形態天地成壞以及王統治世四姓分化這是佛化的富婁那(Purāṇa如除去《世記經》[A26]那麼《長部》的三品三四經與《長阿含經》的三分二九經非常的接近這是由於《長部》屬銅鍱部([A27]Tāmraśātīya《長阿含經》屬法藏部([A28]Dharmaguptaka同屬於分別說系([A29]Vibhajyavādin)的部派所以誦本相近不能就此而推論為上座部([A30]Sthavira)的聖典原形《長阿含經》所特有的為(一一)《增一經》(一二)《三聚經》(三〇)《世記經》《長部》所獨有的是(六)《摩訶梨經》(七)《闍利經》(一〇)《須婆經》(一七)《大善見王經》(二二)《大念處經》(三〇)《三十二相經》(三一)《阿吒曩胝經》二本所共的凡二七經[1]《長部》與《長阿含經》中最為一致的《長部》第一品(一三經中除獨有的三經)一〇經與《長阿含經》第三分的一〇經完全相合僅次第不同而已

說一切有部([A31]Sarvāstivāda)的「長阿含」的誦本沒有傳譯過來但也可以略為論究關於「長阿含」的組織說一切有部有〈戒蘊品〉與〈六十三品〉《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八(大正二四三五上)

「廣如長阿笈摩戒蘊品中說於菴婆沙婆羅門事」

《藥事》所說的與《長部戒蘊品》中的《阿[A32]摩晝經》相合又關於不得受持金銀是《長部戒蘊品》的諸經所說《雜事》也說「於長阿笈摩戒蘊品處說」[2]說一切有部立〈戒蘊品〉與銅鍱部的《長部》相同又大善見王([A33]Mahāsudarśana)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三(大正二四五七上)

「於長阿笈摩六十三品中已廣分別」

〈六十三品〉品名非常特別在《長部》這是〈大品〉的(一七)《大善見王經》依此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有〈戒蘊品〉〈六十三品〉的分類

說一切有部「長阿含」的內容如上面所說提到了《阿[A34]摩晝經》《大善見王經》[3]此外《十誦律》所說的「多知多識大經」十八部中的前七部是《清淨經》《自歡喜經》《五三經》《幻網經》《梵網經》《阿吒那劍經》《眾會經》都是屬於「長阿含」的[4]又《大般涅槃經》[5]《沙門果經》[6]也是曾經說到的還有說一切有部「長阿含」的特色是《長部》(一五)《大緣經》等一〇經是編在《中阿含經》的所以就現在所知道的略加條理依《長部》三品的次第而為比較說明如下

〔長部〕
〔長阿含經〕
〔說一切有部所傳〕
戒蘊品
第三分
戒蘊品
1梵網經
21經
梵網經
2沙門果經
27經
沙門果經
3阿摩晝經
20經
阿摩晝經
4種德經
22經
5究羅檀頭經
23經
6摩訶梨經
(缺)
7闍利經
(缺)
8迦葉師子吼經
25經
9布吒婆樓經
28經
10須婆經
(缺)
11堅固經
24經
12露遮經
29經
13三明經
26經
五三經
幻網經

《長部》的〈戒蘊品〉與《長阿含經》第三分除了多出三經外完全相同以一品一〇經的習例來說說《長部》增入了三經[7]是極有可能的說一切有部雖沒有明說也有〈戒蘊品〉而且這一部分說一切有部也沒有編入《中阿含經》更有值得注意的在《長部》原文中〈戒蘊品〉一三經與(二九)《清淨經》(三〇)《三十二相經》「經」的原文為 [A35]sutta而其餘的一五經「經」的原文為 [A36]suttanta同稱為經而文字小有差別這應表示某種的不同同稱為 Sutta 的〈戒蘊品〉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也有這一品所以這可說是「長阿含」中最主要的部分但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應有《五三經》與《幻網經》這或者是增列二經如《長部》的增入三經一樣

〔長部〕
〔長阿含經〕
  〔說一切有部所傳〕
(二大品)
(第一分)
(六十三品)
(中阿含)
14大本經
1經
15大緣經
13經(第三分)
九七
16大般涅槃經
2經
大般涅槃經
17大善見王經
(在2經內)
大善見王經
六八
18闍尼沙經
4經
19大典尊經
3經
(第二分)
20大會經
19經
眾會經
21帝釋所問經
14經
一三四
22大念處經
(缺)
九八
23弊宿經
7經
七一
(三波梨品)
24波梨經
15經
25優波婆邏師子吼經
8經
一〇四
26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6經
七〇
27起世因本經
5經
一五四
28自歡喜經
18經
自歡喜經
29清淨經
17經
清淨經
30三十二相經
(缺)
五九
31教授尸迦羅越經
16經
一五五
32阿吒曩胝經
(缺)
阿吒那劍經
33等誦經
9經
集異門經[8]
34十上經
10經
增十經
11增一經
12三聚經

《長部》第二第三品共二一經《長阿含經》第一第二分共一九經彼此共同的凡一七經如專就此而論雖然分品不同次第不合而依然是很接近的但以說一切有部而說就大為不同了這一部分中有一〇經說一切有部是編入《中阿含經》的依《長阿含經》這都是第二分的經典第一分四經各部派都是屬於「長阿含」的所以如除去編入《中阿含經》的部分《長部》的第二品六經第三品六經《長阿含經》為第一分四經第二分八經(除《增一經》與《三聚經》只有六經)這明白的表示了「長阿含」除〈戒蘊品〉以外分別說系約二〇經分為二品(二分)說一切有部約一〇經總名為「六十三品」因為有一〇經編入《中阿含經》了

第三項 中長二部的集成及其特性

原始聖典——「相應教」集成以後在佛教的開展中又不斷傳出佛說與佛弟子的所說所集比起舊有的「相應教」文句長的日漸多起來起初是類集而編入「相應教」(三部分)的等到文句長的教說多了不再是「相應教」的體制所能容納這才再為綜合的類集對間雜雜碎的「相應教」類集而成為「中部」與「長部」從「相應教」而到「中部」與「長部」試從聖典自身所表見的略為論列

關於聖典的部類「相應教」是「修多羅」「祇夜」「記說」——三分的集成(後起而附入的也就稱為「修多羅」等)同時稱為「伽陀」的「波羅延」〈義品〉稱為「優陀那」的《法句》原形都成立了這就是「九分教」中前五分成立的階段到「七百結集」前夕流行的聖典應有「如是語」或「本事」「本生」「方廣」——廣分別與廣問答「未曾有法」這四分當時應有實體的部類後來大都編集在「中阿含」「長阿含」(增壹阿含)中「未曾有法」如《中阿含經》現有〈未曾有法品〉(一〇經)《中部》相同的有(一二三)《希有未曾有法經》(一二四)《薄拘羅經》編入《增支部》(說一切有部多數編在《中阿含經》)的如〈七集〉(五〇)「難陀母」〈八集〉(一九)「波呵羅」(二〇)「布薩」(二一二二)「郁伽」(二三二四)「呵哆」(七〇)「地震」等「方廣」中廣問答的如《中部》(四三)《毘陀羅大經》(四四)《毘陀羅小經》(九)《正見經》(一〇九)《滿月大經》(一一二)《六淨經》《長部》(二一)《帝釋所問經》等廣分別的如《中部》(二八)《象[A37]跡喻大經》(一〇二)《五三經》(一三七)《六處分別經》《長部》(一)《梵網經》(一五)《大因緣經》等《中部》的「分別品」都屬於廣分別的廣說「本生」如《長部》的(一七)《大善見王經》(一九)《大典尊經》《中部》(八一)《陶師經》(八三)《大天㮈林經》等「如是語」與「本事」原是「不顯說人談所說事」被稱為「無本起」的或集教說而成「如是語」沒有完成的部類流傳到現在或集傳說的過去事稱為「本事」這如《中部》的(一一六)《仙吞經》《長部》(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增支部九集》(二〇)「毘羅摩」等「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的形成部類提貢了豐富的資料而促成聖典再集成的新階段

此外有稱為「波利耶夜」([A38]paryāyapariyāya)的部類近代學者[A39]巴利聖典中發見了「波利耶夜」前田惠學博士作了最詳密的論究分「波利耶夜」為三類「單純的」「反覆的」「列舉的」看作「九分十二分教以外的聖典」起初是散文是教理綱要逐漸發展為廣分別伽陀成為「種種的方便說」[1]這是重視形式的分類

關於「波利耶夜」應從兩方面去了解是說明的方法指說明的內容(義)或所說的教法(文與義)對於某一問題作分別的解說——理由的說明分類的逐項的說明這種分別解說稱為「波利耶夜」如《相應部覺支相應》說到依「波利耶夜」五蓋有十七覺支有十四[2]《雜阿含經》作「五蓋者種應有十七覺者種應有十四」[3]「種」是「波利耶夜」的義譯是約義分類的意思《中部》(八七)《愛生經》列舉三「波利耶夜」以說明「愛生則憂悲苦惱生」[4]《長部》(一五)《大緣經》對緣起支逐項的說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名為「波利耶夜」[5]說一切有部就稱這部經為「摩訶尼陀那波利耶夜」[6]「波利耶夜」可以譯為「理由」但這是分類的逐條的理由「波利耶夜」的本義應該是「義類分別」引申這一意義所以稱為「波利耶夜」的或是對問題的分別同異如《長部》(九)《布吒婆樓經》分辨想與智想與我的同異[7]《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經》分辨大心解脫與無量心解脫的同異[8](四三)《毘陀羅大經》分辨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的同異[9]或以不同的意義說明同一事實如《中部》(九)《正見經》列舉善不善十二有支以說明「正見」共十六「波利耶夜」[10]《經集》的《二種隨觀經》分十六節來說明[11]對〈波羅延〉中「彌德勒所問」眾比丘各以不同的意義來解說佛就稱之為「波利耶夜」[12]總之從說明的方法說「義類分別」是「波利耶夜」的本義

「波利耶夜」本指那種說明的方法漸漸的對那種說明的內容(義)進而對那種說明的教法(通於文義)也就稱之為「波利耶夜」這如世俗文字說明的稱為「說」討論的稱為「論」一樣作為所說的內容或所說教法的「波利耶夜」可分別為1.「波利耶夜」與所說內容相結合成一名詞如「根本波利耶夜」[13]「考想波利耶夜」[14]「削減波利耶夜」等[15]「身毛豎立波利耶夜」[16]「波利耶夜」與所說法相合成為法的名目(「波利耶夜」是通名)這可以說到原始結集的一則一則的文句當時並沒有(別名通名)名目只泛稱為佛(及弟子所說)的「法」法與所說相結合稱為「蛇行法」「相習近法」[17]佛法的發展也就是「義類分別」的開展稱為「某某法」的也就稱為「某某波利耶夜」「法」與「波利耶夜」可以通用如《經集》的《婆羅門法經》在《中阿含經》中名為《梵波羅延經》[18]「婆羅門法」與「婆羅門波利耶夜」意義完全一樣這是依文句而指所說內容的一類2.「法」與「波梨耶夜」結合而名為「法(達磨)波利耶夜」這是指教法(文句)而說的或譯為「法語」「法門」3.前二類的結合如「蛇行波利耶夜法波利耶夜」[19]「然燒波利耶夜法波利耶夜」[20]4.所說法另立專名而與「法波利耶夜」相結合的如「法鏡法波利耶夜」[21]「良馬喻法波利耶夜」[22]「拔憂箭法波利耶夜」[23]「法波利耶夜」的專名化如分別說明「四證淨」稱為「法鏡」(「法波利耶夜」)《梵網經》稱這部「法波利耶夜」為「義網」「法網」「梵網」「見網」「無上戰勝」[24]《多界經》稱這部「法波利耶夜」為「多界」「四轉」「法鏡」「不死鼓」「無上戰勝」[25]這後三類都是「法」與「波利耶夜」合稱的指教法而說古代稱教法為「法波利耶夜」以「法波利耶夜」為教法的通稱(如後代的稱為「經」一樣)一直沿用下來到阿育王(Aśoka)的 [A40]Calcutta-Bairāt[A41]仍稱七部教法為「法波利耶夜」[26]但後來教法都通稱為「經」而「法波利耶夜」被解說為「法門」而流傳下來「義類分別」的「波利耶夜」一般化而成為法門的通稱所以沒有成一獨特的部類當時眾多的「法波利耶夜」多數編集在《長部》與《中部》《長部》如(一)《梵網經》(九)《布吒婆樓經》(一五)《大緣經》(二八)《自歡喜經》(二九)《清淨經》(三三)《等誦經》等《中部》如(一)《根本波利耶夜經》(二)《一切漏經》(五)《無穢經》(八)《削減經》(九)《正見經》(一二)《師子吼大經》(一七)《林藪經》(一八)《蜜丸喻經》(二〇)《考想息止經》(四三)《毘陀羅大經》(六五)《跋陀利經》(八七)《愛生經》(一〇〇)《傷歌邏經》(一一五)《多界經》(一一七)《大四十經》(一二七)《阿那律經》等這些「波利耶夜」除《傷歌邏經》外都是《中阿含經》所共有的

「相應教」以外的傳誦於教界的聖典著實不少「中阿含」「長阿含」(「增壹阿含」)的結集只是將傳誦於佛教界的共同審定而類集成為大部「中」與「長」的分類主要為文段長短對固有的「相應教」的「雜碎」而稱為「中」與「長」大部的集成決不是個人的照著自己的理解而編成Franke 所說的那樣[27]當時只是將傳誦中的聖典集成大部在結集者看來這是佛法的集成隨義類而分為多少品義類相近自然會現出共同的傾向但不能想像為存有什麼預期的編纂方針

原始聖典三分的特性如上面所說適應出家眾(比丘為主的)重於禪慧修證的開示適應剎帝利婆羅門居士而為一般社會的化導適應天梵——民間的神教信仰對婆羅門外道等宣揚富於天神(鬼)色彩的佛法這一特性深深的影響未來原始結集(雖有三分)重於出家弟子的修證代表了佛陀時代的佛教「中」「長」(「增一」)的結集代表佛滅一世紀七百結集以前的佛教雖然還是以出家眾為主的但三方面的特性更顯著的發展起來

「中阿含」與「長阿含」的集成是同時的但二部所類集的各種經典「中阿含」要早一些理由是約文段說「中阿含」文段短「長阿含」文段長大體上契經是由簡短而逐漸長廣起來的約內容說「中阿含」以教內的比丘為中心分別抉擇整理評判(外道)從佛法的多樣性中現出完整的體系「長阿含」是對外——婆羅門外道的將「中阿含」的內容更有體系更完成的透過一般的天神信仰而表現出佛陀的崇高佛法的究竟

先說「中阿含」「中阿含」以出家眾為主重視「僧伽」與「毘奈耶」有關的部分比起「相應教」來更顯著的重要了如(一〇八)《瞿默目犍連經》說佛涅槃後比丘們依法而住——受持學處按時布薩依法出罪達成僧伽的清淨和合比丘能「具戒」「多聞」「知足」「四禪」「六通成就」那是最值得恭敬尊重近住的[28]所說與「毘奈耶」相關的非常多其中重要的如長老的教導新學[29]長老的教誡尼眾[30]施僧的功德最大[31]三淨肉[32]對於僧尼的習近[33]不受一食制的[34]戾語的[35]尤其是犯戒不悔嬈亂僧眾的要予以嚴厲的制裁[36]關心到因文義同異所引起的諍論[37]止息諍論而說「六諍根」「四諍事」「七滅諍」「六可念(和敬)法」[38]文段與律部相同的如拘舍彌([A42]Kauśāmbī)諍論[39]瞿曇彌(Mahāprajāpatī)出家[40]頻婆沙羅王(Bimbisāra)迎佛[41]佛不再說戒[42]七滅諍法的實施[43]「中阿含」與律治的僧伽佛教的精神相呼應表示了律制的[A43]強化與「波羅提木叉分別」「摩得勒伽」「犍度」化的過程

比丘以定慧的修證為主也就是「修多羅」的根本問題「中阿含」是繼承這一部分而開展的在這方面1.法義的分別主要的如「分別品」廣問答的「毘陀羅」(一三)《苦蘊大經》(二八)《象[A44]跡喻大經》都是有關五取蘊的分別[44]阿梨吒(Ariṣṭa)的「淫欲不障道」論[45]嗏帝(Sāti)的「心識常住」論[46]晚期大乘佛法的重要思想在初期佛教中已引起異議而被看作惡見了摩羅迦子([A45]Māluṅkyāputta)對「五下分結」的誤解[47]優陀夷([A46]Udāyī)的錯解「滅盡定」[48]都受到糾正2.法義的類集不同的法門逐漸聯合起來最顯著的是《多界經》列舉四種善巧「界善巧」中集種種界(四一或六二)而成「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中阿含經》(八六)《說處經》列舉了五陰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A47]六界十二因緣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四禪四諦四想四無量四無色四聖種四沙門果五熟解脫想五解脫處五根五力五出要界七財七力七覺支八聖道支頂與頂墮一共[A48]三十一法門《中阿含經》(二二二)《例經》列舉十種法門佛教界傾向於法數的類集3.法義的論究這都是有關某一論題的闡明主要的有四Ⅰ「空」論(一二一)《空小經》(一二二)《空大經》(一五一)《乞食清淨經》闡明了空行的實踐意義須菩提(Subhūti)的「無諍行」也從離煩惱而不著世間語言中表達出來[49]Ⅱ「業報」論如([A49]一三五)《小業分別經》[A50]一三六)《大業分別經》(一〇一)《天臂經》(五六)《優波離經》(五七)《狗行者經》(一二九)《賢愚經》都是業報的安立說明《天臂經》《優波離經》《狗行者經》以及《中阿含經》所有的(一二)《惒破經》(一八)《師子經》都與尼鍵(Nirgrantha)弟子有關《中阿含經》立〈業相應品〉(一一——二〇經)「事契經」的「摩呾理迦」有關業的論義都是依《中阿含經》的「中阿含」與業報思想的闡明極為重要(七一)《蜱肆經》(南傳屬《長部》)更是佛涅槃後鳩摩羅迦葉(Kumāra-kāśyapa)為蜱肆(Pāyāsi)廣引比喻以論證死後業報的可信Ⅲ「禪定」論如滅盡定與無想定的辨別[50]大心解脫與無量心解脫的辨別[51]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與無相心的辨別[52]都見於「中阿含」(一二二)《大空經》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不動的次第修習(一〇五)《善星經》(一〇六)《不動利益經》一致說到不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的進修次第依「十一甘露門」而悟入佛為阿難(Ānanda)說[53]阿難為八城(Aṣṭaka)居士說[54]九次第定傳為舍利子([A51]Śāriputra)所修證[55]《中阿含經》(一七六)《行禪經》(一七七)《說經》廣敘四禪四無色定的修習——退昇進得解脫的差別Ⅳ「煩惱」論《中阿含經》立〈穢品〉(八七——九六經)廣說種種的穢惡《中阿含經》(九三)《水淨梵志經》列舉「二十一穢」[56]《中部》相同的是(七)《布喻經》舉十六種穢這些都是「阿毘達磨論者」「煩惱論」的依據煩惱在這個時代[A52]廣泛而深入的展開4.修道次第的條貫在「相應修多羅」中一切是隨機散說的修道的品目也非常的多或但說慧觀的證入或但說禪定或說戒與慧或說定與慧然修道得證有先後必然的因果關係依戒而修定依定而修慧依慧得解脫——這一修證的次第在師資的傳承修習中明確的揭示了出來雖然在進修中是相通的但綜合而敘述出來也有不同的體系第一類是[57]

奉事善知識
往詣
聞善法
(熏)習耳界
觀法
受持法
誦法
觀法忍
恭敬
正思惟
正思惟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不悔
不悔
不悔
不悔
歡悅
歡悅
歡悅
歡悅
如實知如真
如實知如真
如實知如真
如實知如真
無欲
無欲
無欲
無欲
解脫
解脫
解脫
解脫

上列四說A說為根本由戒而定而智證向於厭無欲解脫為三學進修的次第D說加「奉事善知識」等這是在三學勤修——「法隨法行」以前要經歷「親近善友」「多聞熏習」「如理思惟」的過程重於聞思的修學可適用於在家眾的修學這四說都是《中阿含經習相應品》(四二——五七經)所說在南傳藏中多分編入《增支部》

第二類是[58]

  • Ⅰ    四念住  七覺分    明解脫

  • Ⅱ八正道 四念住七覺分 止觀 明解脫

  • Ⅲ四念住八正道 止觀 明解脫

修四念住進修七覺分得明解脫是《相應部》舊有的修習次第[59]四念住作為入道的必要修法所以稱為「一乘道」(一〇)《念處經》(一一九)《身行念經》都是這一法門的廣說然而經中但說修四念住七覺分其他八聖道分等道品又怎樣呢C——二說大意相同納入其他的道品而增列「止觀」這一次第沒有說到戒的修學

第三類是主要的[60]

戒具足
戒具足
戒具足
四種清淨
四種清淨
四種清淨
戒成就
戒成就
四念住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護諸根
飲食知量
飲食知量
飲食知量
常覺寤
常覺寤
常覺寤
七法具足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獨住遠離
離五蓋
離五蓋
離五蓋
離五蓋
離五蓋
離五蓋
離五蓋
四念住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得四禪
具三明
具三明
具三明
具三明
漏盡解脫
漏盡解脫
漏盡解脫
具六通

這一類的修證次第雖有小小出入主要是戒定慧的進修次第戒學中有三說不同具足戒法是離十不善業離一切不如法的生活這就是《長部》(一)《梵網經》所說的小戒中戒大戒這樣的戒法是通於在家的如《中阿含經》(六三)《鞞陵婆耆經》所說四種清淨是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命清淨身語意清淨就是離十不善業命清淨是離一切不如法的生活所以這二說是一樣的戒成就是出家人在僧伽中所遵行的戒法內容是「安住具戒善護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所行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這一類的次第一致說依四禪而得漏盡或但說「心離諸漏而得解脫」或說三明或說六通漏盡明與漏盡通與上心得解脫一樣這就是「明解脫」的另一說明這一次第中或加入「四念住」或前或後依四禪得三明傳說為釋尊當時修道入證的修證事實[61]

「中阿含」以禪慧修證的出家眾為主對當時外界尤其是宗教界的思想也給以條理而加以論破[62]

  • Ⅰ三度宿命論尊祐(神意)論無因緣論

  • Ⅱ四非梵行虛無論無作用論無因緣論七界論

  • Ⅲ四安息自稱一切智者傳承者推理者詭辯者

對外道的思想條理得更具體的是《五三經》[63]

         ┌─死後有想         ├─死後無想   關於未來的─┼─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死後斷滅         └─現法涅槃         ┌─我及世間常無常等四句   關於過去的─┼─我及世間邊無邊等四句         ├─我及世間一想異想等四句         └─我及世間苦樂等四句

[A53]裡面傳統的婆羅門教是「尊祐論」「傳承者」責難的重點在乎全憑傳承的信仰而自己沒有證知[64]評破四姓階級[65]認為當時的婆羅門早已俗化失去了婆羅門的原始意義[66]「中阿含」對於外道特別著重於尼犍子的苦行一流破斥「以苦斷苦」的見解[67]敘述種種苦行而說佛曾修一切苦行比他們更苦而一無所得[68]這表彰了佛的偉大反顯了苦行的無益尼犍弟子的叛歸佛法[69]尼犍死後而分破論諍[70]這表示了佛法與尼犍派當時有著深重的關切對於邪命派(Ājīvaka)——尼犍的一流呵斥的態度最為堅決如說「邪命外道無身壞(死)而作苦邊際(解脫)者憶九十一劫來邪命外道無昇天者唯除一人彼亦是業論者有作用論者」[71]

在對一般宗教而表顯佛法的超勝讚歎如來是當然的事「如來是正等覺者」(法是善說僧伽是正行)是從知見清淨離貪寂靜中理解出來[72]從如來四眾弟子的梵行成滿而表示對三寶的尊敬[73]《法莊嚴經》中波斯匿王(Prasenajit)見眾弟子的終身修行梵行比丘們和合無諍比丘眾的喜悅健康比丘眾的肅靜聽法沒有弟子而敢於駁難世尊的即使返俗也只是責怪自己尊敬如來勝過了對於國王的尊敬從弟子們的一切活動中理解到佛是真正的「等正覺者」這是讚仰佛陀的最佳範例[74]或有見佛的相好具足而對佛表示最高的尊敬[75]或因外人的誹毀而歷舉現有「三明」「十力」「四無所畏」「普入八眾」知「四生」「五趣」「三學具足」過去曾經行「四支具足梵行」(苦行)年老而智慧不衰以證明如來有「過人法」有「殊勝最上智見」[76]這就多少類似一般宗教信仰了

「中阿含」所類集的經內容是多方面的主要部分已如上略說佛教內部的開展比丘進入了僧伽——大眾和合的律治時代(佛陀晚年開始)法義的分別抉擇闡明整理是直承「修多羅」而來的修證的次第綱目也明確的具體的列出戒學並不限於「波羅提木叉律儀」說明了「中阿含」所代表的時代佛教進入律治而還在逐漸加[A54]強的過程中傳說「七百結集」在佛滅百年(不應該是確數)「中阿含」所代表的屬於這一時代的前期

從「中阿含」來看「長阿含」就不難發現「長阿含」的特色「中阿含」以比丘的禪慧修證為主而「長阿含」卻重在婆羅門與外道適應天梵的宗教(神教)要求而表彰佛陀的超越崇高佛法的究竟「長阿含」一再說到戒定慧戒定慧解脫然與僧伽的毘奈耶有關的僅(一六)《大般涅槃經》所說「七不退法」與「六不退法」[77]此外《清淨經》說到師滅度而弟子無憂梵行支具足(上二表示佛滅後的佛法興盛)結集佛法有關句義正不正的論定(與結集有關與《中部如何經》相同)四依的少欲知足四安樂行(四禪)聲聞法久住阿羅漢不為九事[78]這都是佛滅度後僧伽的內部情形關於法義的分別抉擇有(一五)《大緣經》(二二)《大念處經》這兩部經說一切有部([A55]Sarvāstivāda)是編入《中阿含經》的法藏部([A56]Dharmaguptaka)的《長阿含經》也沒有《大念處經》反而在銅鍱部([A57]Tāmraśāṭīya)中《大念處經》又編入《中部》總之法義的分別不是「長阿含」所重的法義的類集是(三三)《等誦經》(三四)《十上經》這是法數的類集舍利子(Śāriputra)為大眾誦出《等誦經》本名「等誦法波梨耶夜」[79]是經大眾公認的結集無論是方法——增一法內容都比「中阿含」進一步有關修道次第是〈戒蘊品〉(一三經)所共說的與「中阿含」的諸說相對比與《中阿含經》的(八〇)《迦絺那經》相合但關於「戒具足」不但敘列更多更分為小戒中戒大戒於戒正念正知離五蓋得四禪具足六通中加上更多的比況文段繁長應該比「中阿含」部分的集成遲一些而這些修道次第不是為了教導弟子而只是列舉完整的修道綱目在不同的情形下表彰佛法的究竟

「長阿含」的重心是對教外的適應與化導對於當時的宗教界破斥婆羅門苦行者種種外道內容與「中阿含」相近只是文段長些(二四)《波梨經》說白木(Pumu)的裸形者七日後腹脹而死吠舍離([A58]Vaiśālī)的七位苦行者捨戒而死波梨子([A59]Pāṭikaputra)狂言而不敢來見佛[80]佛這樣的預「記」形容了外道的虛妄也表彰了佛的神力又如(三)《阿摩晝經》指阿摩晝([A60]Ambaṭṭha)本為奴種然後歸於族姓的平等[81]都是非常善巧的敘述當時宗教界的思想條理為1.六師思想的介紹[82]2.異見的條理比起「中阿含」的《五三經》更為詳備《梵網經》列舉六十二見[83]

          ┌─我及世間常(四見)          ├─我及世間一分常一分無常(四見)   過去十八見──┼─我及世間有邊無邊(四見)          ├─詭辯論(四見)          └─無因論(二見)          ┌─死後有想(十六見)          ├─死後無想(八見)   未來四十四見─┼─死後非有想非無想(八見)          ├─死後斷滅(七見)          └─現法涅槃(五見)

又《清淨經》列舉二十四見[84]

  • 我及世間常無常───四見

  • 我及世間自作他作──四見

  • 樂與苦常無常────四見

  • 樂與苦自作他作───四見

  • 我有色無色─────四見

  • 我有想無想─────四見

「長阿含」不但詳備的列舉異見更說明其所以然「推理者」而外《梵網經》更以禪定的經驗說明事出有因只是論斷的錯誤破斥而又融攝他的確是善巧極了當時外人不滿於佛陀的主要為佛不現神通不記說世界的[A61]起源[85]佛法不流於神秘不落於形而上學的思辨這本為佛法的特勝然在《波梨經》中解說為佛現神通而不肯信佛法將進入以神通取勝的新境界了佛陀勝過婆羅門與外道為婆羅門與外道所歸信一方面更舉諸天以表彰佛陀的超越而歸結於諸天對於佛(及佛弟子)的崇敬與護持佛法不只是人類的佛法了這就是(一八)《闍尼沙經》(一九)《大典尊經》(二〇)《大會經》(二一)《帝釋所問經》(三二)《阿吒曩胝經》及(一一)《堅固經》的主要意義「長阿含」到處表示了佛陀的超過一切(一四)《大本經》廣明七佛(三〇)《三十二相經》廣明佛的相好都只為了引起對佛的敬信而(一六)《大般涅槃經》從最後遊化的事[A62]跡中使人間大聖的釋尊充分表達了超越的不思議的特性[86]

  • Ⅰ預言巴吒釐子城(Pāṭaliputra)的興盛

  • Ⅱ神力渡過恆河(Gaṅgā

  • Ⅲ自稱善修四神足能住一劫或過一劫

  • Ⅳ正念捨壽

  • Ⅴ普入八眾

  • Ⅵ脚俱多河(Krakuṣṭha)濁水成清

  • Ⅶ臨終容光煥發

  • Ⅷ雙林周圍十二由旬大力諸天遍滿

  • Ⅸ最後化度須跋陀羅([A63]Subhadra

  • Ⅹ梵天帝釋來說偈讚佛

在上列十則中如來的正念捨壽表示佛壽的不止於八十引發佛壽無量的仰信而「普入八眾」到什麼眾會中現什麼相說什麼話誰也不知道他是誰這是「隨機應現」的說明(存有某些天神外道實是如來化現的意義)綜合起來說「長阿含」破斥當時的婆羅門與外道攝化了諸天在一般的宗教要求中給以佛化的思想與行為的化導這一切都表達了佛陀的超越性不可思議性以確立佛是真正的「等正覺者」「一切知見者」的信仰

「長阿含」與「中阿含」是各有特色的「中阿含」重於僧伽「長阿含」重於社會「中阿含」是法義的闡明「長阿含」是宗教的適應「中阿含」是「修多羅」勝義的延續「長阿含」是〈八眾相應〉——「祇夜」隨順世俗的發揚在「中阿含」——法義分別的確定過程中部分佛弟子更有條理的綜合當時的宗教思想承受佛教界所完成的修道次第而結集傳出的是「長阿含」所以「中阿含」與「長阿含」可說同一時代集成的而「長阿含」多少要遲一些「中阿含」代表那個時代的前期「長阿含」是中後

第三節 增壹阿含

第一項 現存經本的內容

「增壹阿含」現存漢譯的《增壹阿含經》[A64]巴利文的《增支部》此外還有漢譯與藏譯的少分別譯[1]

《增壹阿含經》是秦曇摩難提(Dharmanandi)所出經過僧伽提婆([A65]Saṅghadeva)的校譯是大眾部([A66]Mahāsāṃghika)誦本但不是本大眾部而是末派說一切有部([A67]Sarvāstivāda)的誦本沒有傳譯過來在比對同異以探求「增一」原形的研究中資料不充分難有精確的定論

「增壹阿含」部派的誦本不同中1.梵語 [A68]Ekottarikagama譯為「增壹阿含」在漢譯中這是完全一致的銅鍱部([A69]Tāmraśāṭīya)誦本作 [A70]Aṅguttaranikāya譯為「增支部」「增一」與「增支」這是名目上的不同然銅鍱部所傳的 [A71]Milindapañha(與《那先比丘經》同本)引用本經稱為 Ekuttara-nikāya[2]可見在[A72]巴利文中也有稱為「增一」的「增一」是一般的稱為「增支」那是銅鍱部一派的傳說2.大眾部末派的誦本前有〈序品〉《分別功德論》卷一「薩婆多家無序」[3]《增支部》也沒有序可見上座部([A73]Sthavira)系的誦本是沒有序的這是有序與沒有序的差別《增壹阿含經》「序品第一」先明結集次明傳授在結集中立四藏說到菩薩的「六度」「甚深論空理」「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在四阿含中以「增壹阿含」為最上以為「如是增壹阿含法三乘教化無差別」這是明確的容忍大乘但大乘還沒有獨立而自成一藏[4]又說「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華蓋持供養」[5]這已到了書寫漸盛的時代供養經卷與《大般若經》相同在書寫與大乘漸盛的時代流行於北方的大眾部的學派成立〈序品〉約為西元前後3.《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都是一法二法到十一法化地部([A74]Mahīśāsaka)的《五分律》法藏部([A75]Dharmaguptaka)的《四分律》也是這樣[6]說一切有部的誦本雖沒有傳來但知道以十法為止沒有十一法如《大毘婆沙論》卷一六(大正二七七九中)

「曾聞增一阿笈摩經從一法增乃至百法今唯有一乃至十在餘皆隱沒」

《順正理論》所說[7]也與上說相合從一法增至百法的傳說與《僧祇律》《分別功德論》說相合[8]但這只是世俗的傳說「增壹阿含」的原形相信是稱為「增一」的沒有〈序品〉的從一增到十的

漢譯的《增壹阿含經》依道安的譯經序當時作「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全部共「四百七十二經」[9]後來分卷每每不同現存本(依《大正藏》)作五十一卷四百七十二經依經序這是曇摩難提所誦出「佛念譯傳曇嵩筆受」當時全憑記憶並沒有梵本所以可能有錯失的現存本分五二品「序品第一」第二品以下是一法增到十一法全經的組織如下

  • Ⅰ序品

  • Ⅱ一法   一三品一〇九經(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〇)

  • Ⅲ二法   六品六五經(一〇一〇一一一〇一一一三)

  • Ⅳ三法   四品四〇經(各品一〇經)

  • Ⅴ四法   七品六一經(一〇一〇一〇一〇一一)

  • Ⅵ五法   五品四七經(一二一〇一〇一〇五)

  • Ⅶ六法   二品二二經(一〇一二)

  • Ⅷ七法   三品二五經(一〇一〇五)

  • Ⅸ八法   二品二〇經(各品一〇經)

  • Ⅹ九法   二品一八經(一一七)

  • XI十法   三品二六經(一〇一〇六)

  • XII十一法  四品三九經(一〇一〇一〇九)

《增壹阿含經》各品有的有「錄偈」(結集文)有的遺忘了依僅存的「錄偈」而為經典自身的研究就發現多少不合也可以證明曇摩難提的誦出是有遺忘與次第倒亂的例如「壹入道品第十二」一〇經沒有「錄偈」「利養品第十三」七經有「錄偈」說「調達及二經皮及利師羅竹膊孫陀利善業釋提桓」[10]依「錄偈」來勘對經文「調達(及)二經皮及利師羅」是〈壹入道品〉的七一〇——四經「竹膊孫陀利善業釋提桓」是〈利養品〉的[A76]七——四經如依「錄偈」那是化一品而成二品了又如「安般品第十七」一一經沒有「錄偈」「慚愧品第十八」一〇經沒有「錄偈」「勸請品第十九」一一經在第二經下有「錄偈」說「羅云龍迦葉二難大愛道誹謗非梵請二事最在後」[11]據「錄偈」來勘對那「羅云」是〈安般品〉第一經(其餘十經應另為一品)「迦葉誹謗非」是〈慚愧品〉的四一〇——七經「梵請二事」是〈勸請品〉的一二——二經(第三經以下別有「錄偈」)又如「聲聞品第二十八」七經有「錄偈」說「修陀修摩均賓頭盧翳手鹿頭廣演義後樂柔[A77]軟經」[12]「賓頭盧」以下是〈聲聞品〉的七經「修陀修摩均」一句卻沒有著落然「須陀品第三十」只有三經這三經就是「修(須)陀須摩均」可見〈須陀品〉的別立是不對的應提前到〈聲聞品〉以上合為一品一〇經從部分的「錄偈」去研究可見曇摩難提的誦出是多有遺忘錯失的此外如卷四六——五一共六卷四品三九經論次第是末後的「十一法」然除〈放牛品〉的一一〇——七經〈禮三寶品〉的一三——三經外其餘的二九經都與「十一法」不合這顯然是誦出者遺忘了次第而將憶持所及的誦出而雜亂的集在末後了《撰集三藏及雜藏傳》說「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13]在《增壹阿含經》中這是〈放牛品〉放牛十一法為初慈心十一福為後(〈放牛品〉的五九經不是十一數如與〈禮三寶品〉的一三經相合恰好是十經)這也許是漢譯《增壹阿含經》本十一法的原形了在宋明藏本末後附記說「增一阿含十一法竟二十五萬首盧具有八十萬言五百五十五聞如是一時也」[14]首盧([A78]śloka)是數經法三十二字為一首盧偈二萬五千首盧共八十萬言這是《增壹阿含經》的梵文不是漢譯本所說「五百五十五聞如是一時」就是五百五十五經這與道安當時所知的現存的四百七十二經都不相合這部經由曇摩難提誦出如上文所述錯失實在不少這可能是其他的大德知道《增壹阿含經》的原文是五百五十五經所以附記於末

銅鍱部所傳的《增支部》分十一集從一法增到十一法經數極多很不容易計算《善見律毘婆沙》說總共「九千五百五十七經」[15]宇井伯壽計算為一七〇聚(品)二三〇八經又約二三六三經[16]依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對照錄》作一七一品二二〇三經[17]或說一七〇品二一九八經[18]在數量方面《增支部》是多得多了今依宇井伯壽所說列舉如下

  • Ⅰ一集   二〇聚  六〇八經

  • Ⅱ二集   一七聚  三一一經

  • Ⅲ三集   一六聚  一六三經

  • Ⅳ四集   二七聚  二七一經

  • Ⅴ五集   二六聚  二七一又約三〇〇經

  • Ⅵ六集   一二聚  一二四又約一五〇經

  • Ⅶ七集    九聚  約九〇經

  • Ⅷ八集    九聚  約一〇〇經

  • Ⅸ九集    九聚  一〇〇經

  • Ⅹ一〇   二二聚  二二〇經

  • XI一一集   三聚  約五〇經

「增壹阿含」部派的誦本不同當然是不限於前面所說的二部《出三藏記集》列有「雜經四十四篇二卷」注「出增壹阿含」[19]現存的《佛說七處三觀經》(《大正藏》編目為一五〇)作安世高譯共四七經[20]這實在就是《雜經四十四篇》與《七處三觀經》等的混合漢譯別有《雜阿含經》(《大正藏》編目為一〇一)共二七經末經是《七處三觀經》與現存的《七處三觀經》[A79]相對比文句完全相同但被分列在兩處《四十四篇》的舊形是可以使之復原的今分列如下

  • 三法(三經)  一(經分兩段「聞如是如是為思想習識何等為思」是《七處三觀經》前分的誤編又「望惡便望苦口意亦如上說」應接在四一經「是墮兩侵」下)三(經分兩段「聞如是是名兩眼人從後說」應在四一經「眼在但無所見」之上其餘是《七處三觀經》的後分)

  • 四法(一〇經) 四一〇一一一二一三

  • 五法(一四經) 一四一五一六一七一八一九二〇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

  • 六法(一經)  二八

  • 八法      (二八經末有「八瘡」一段應別為一經)

  • 九法(二經)  二九(三〇為《積骨經》)三一

  • 二法(九經)  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〇

  • 三法(六經)  四一(文分兩段應與前一三──二經相合)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

  • 四法(一經)  四七

如上所列可見現存本的次第是雜亂的除去《七處三觀經》《積骨經》「四十四篇」的原形應該是二法九經三法七經(四一經合於一三經中)四法一一經五法一四經六法一經(八法比附不計數)九法二經這四四經與《增支部》相同的共二七經這應為依於另一部派的誦本而節譯出來

第二項 增一依本事而集成

《增壹阿含經》顯然的含有大乘的思想不消多說經中編入了眾多的譬喻如如來苦行成佛[1]降魔[2]成佛度五比丘化三迦葉(Kāśyapa回迦毘羅(Kapilavastu)度釋種[3]從王舍城(Rājagṛha)到毘舍離([A80]Vaiśālī[4]去拘尸那(Kuśinagara)入涅槃[5]這是佛的傳記提婆達兜(Devadatta)破僧[6]舍利弗([A81]Śāriputra)目犍連(Mahāmaudgalyāyana)的入滅[7]毘琉離王([A82]Viḍūḍabha)滅釋種[8]都是有關佛教的大事此外如教化佛弟難陀(Nanda而引之入地獄登天堂[9]難陀跋難陀([A83]Nandôpananda)龍王聽法佛生忉利天([A84]Trayastriṃśa又從天下降[10]阿耨達池(Anavatapta)大會[11]尸利掘(Śrīgupta)害佛[12]四大聲聞化度跋提(Bhadrika)長者難陀(Nanda)老母[13]曇摩留支(Dharmaruci[14]修(須)摩提女([A85]Sumāgadhā[15]這多數「譬喻」的編入「增壹阿含」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的《雜事》《藥事》《破僧事》的風格相近時代也大略相近

《增壹阿含經》中有大乘思想與眾多譬喻的編入加上次第的紊亂對於「增壹阿含」原形的研究不能引起學者的信任《增支部》也就覺得較古了然如略去附入部分——大乘思想種種譬喻而著重於「增壹阿含」的主體——法數的類集比較起來也許比《增支部》還古老些呢上面曾說過《如是語》《本事經》(同經而不同的誦本)是以增一法編集而沒有完成的聖典所以沒有完成是由於「增壹阿含」的集成「增壹阿含」與《如是語》《本事經》是有密切關係的《如是語》與《本事經》雖不是「增壹阿含」編集的唯一資料而是基本的重要的資料也就是以《如是語》及《本事經》為基本法數更廣集其他的佛說現在以「一法」為例而進行比較這一意義就明顯的表示出來《如是語一集》共三品二七經《本事經一法品》共六〇經《增壹阿含經一法》共一三品(二——一四)一〇九經《增支部一集》共二〇(或二一)品六〇八經以《如是語》《本事經》為主而比對如下

   〔本事經〕[16]  │〔如是語〕[17]│〔增壹阿含經〕[18]   │〔增支部〕[19]   1 無明蓋     │14      │            │   2 愛結      │15      │            │   3 生死長遠    │24      │            │   4 心汙墮惡趣   │20      │一子品5         │五品3   5 心淨生善趣   │21      │一子品6         │五品4   6 業       │       │            │   7 不善意為前導  │       │            │六品6   8 淨善意為前導  │       │            │六品7   9 破僧      │18      │            │   10和合僧     │19      │            │   11我慢      │       │            │   12不放逸     │23      │護心品l         │九品l   13斷貪保得不還  │1       │不還品l         │   14斷瞋      │2       │不還品2         │   15斷癡      │3       │不還品3         │   16斷覆      │5       │            │   17斷惱      │       │            │   18斷忿      │4       │            │   19斷恨      │       │            │   20斷嫉      │       │            │   21斷慳      │       │不還品4         │   22斷耽      │       │            │   23斷慢      │6       │            │   24斷害保得不還  │       │            │   25念佛      │       │十念品1         │十六品1   26念法      │       │十念品2         │十六品2   27念僧      │       │十念品3         │十六品3   28念戒      │       │十念品4         │十六品4   29念施      │       │十念品5         │十六品5   30念天      │       │十念品6         │十六品6   31念休息     │       │十念品7         │十六品7   32念安般     │       │十念品8         │十六品8   33念身      │       │十念品9         │十六品9 二一品   34念死      │       │十念品10        │十六品10   35於貪遍知永斷  │9       │            │   36於瞋遍知    │10      │            │   37於癡      │11      │            │   38於覆      │13      │            │   39於惱      │       │            │   40於忿      │12      │            │   41於恨      │       │            │   42於嫉      │       │            │   43於慳      │       │            │   44於耽      │       │            │   45於慢      │       │            │   46於害      │8       │            │   47於一切永斷遍知 │7       │            │   48慈心功德    │27      │            │   49善知識     │17      │            │   50正作意     │16      │            │   51惠施      │26      │護心品6         │   52犯戒─┐    │       │            │       ├────┤       │            │   53持戒─┘    │       │五戒品         │   54知而妄語    │25      │            │   55妄語而悔    │       │            │   56一人不出世間  │       │阿須倫品7        │十三品4           ┌┤       │阿須倫品2 3 4 5 6 8 9 10│   57一人出現世間─┤│       │[A86]壹入道品3        │十三品1 2 3 5 6           └┤       │護心品10        │   58邪見      │       │            │十七品l 3 7   59正見      │       │            │十七品2 4 8   60疾轉無如心者  │       │一子品34        │五品8            │       │            │            │22莫畏福   │護心品7         │

上表所列是文義相當的單只這些「增壹阿含」依《本事經》及《如是語》擴編而成已大致可見進一步來看推演與擴充《本事經》(五六五七)明一補特伽羅不出世的過失出現世間的功德《增支部一人品》分別為一——六經《增壹阿含經》先後共一一經《本事經》(六〇)說「疾速[A87]迴轉無如心者」《增壹阿含經一子品》分為(三四)二經《增支部》除文義相當的〈向與隱覆品〉第八經外更出「心極光淨」四經(〈向與隱覆品〉九一〇〈彈指品〉一二)《本事經》有(四)心汙墮惡趣(五)心淨生善處(七)不善以意為前導(八)淨善以意為前導——四經(《如是語》僅前二經)《增壹阿含經》相同的是〈一子品〉的五六——二經《增支部》相同的是〈向與隱覆品〉的三四經〈彈指品〉的六七經此外《增支部》更說修心與不修心(〈無堪忍品〉一〇經)調守護防心與不調守護防心(〈無調品〉一〇經)心汙心淨與修心(〈向與隱覆品〉五七經)共二三經都是心汙心淨與修不修問題這在《增壹阿含經》中僅為〈不還品〉的五六——二經又如《本事經》有(一二)不放逸(四九)善知識(五〇)正作意——三經《如是語》也是一樣《增壹阿含經》僅〈護心品〉(一二)不放逸二經而在《增支部》中從〈彈指品〉第八經起〈發精進品〉〈善友等品〉〈放逸等品〉〈非法等品〉第三二經止共七二經實就是這三經的推演分別(《增支部》以「不放逸」放逸懈怠精進大欲少欲不喜足喜足非理作意「如理作意」不正知正知惡友「善友」不善法善法而作分別)《本事經》(五二)犯戒(五三)持戒《增壹阿含經》約五戒的持犯成〈五戒品〉一〇經《增支部》約法非法律非律是佛說非佛說是佛制非佛制有犯無犯有悔犯與無悔犯廣為分別從〈非法等品〉的三三經起到〈無犯等品〉止共有四〇經這樣的廣為分別很難以相信為「增壹阿含」的初形《本事經》(五四)知而妄語(五五)妄語而悔《如是語》僅(二五)妄語一經《增壹阿含經不還品》八——二經都約妄語說《本事經》(四八)慈心功德《增支部》的〈彈指品〉立為三五——三經《本事經》(五一)「慈心惠施」《增壹阿含經》將慈心布施功德與慈心的對待檀越分為〈護心品〉的四經——三都附以事緣「破僧」與「和合僧」是《如是語》與《本事經》一致的《增支部》一集沒有說到破僧是提婆達兜傳說是為了利養《增壹阿含經》說提婆達兜的罪惡如〈不還品〉的九一〇——二經說「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處」有〈壹入道品〉的七一〇經及〈利養品〉的第一經最值得注意的《如是語》(二二)「莫畏福」在《增壹阿含經》中除文義相當的〈護心品〉第七經外〈護心品〉八經〈壹入道品〉八經都極力說福德的可貴如上的分別敘述《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都是根源於《如是語》及《本事經》的都是有所推演擴編的但《增壹阿含經》要簡略得多

《如是語》與《本事經》所沒有而是《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所共有的是讚揚如來四眾弟子的勝德如《增支部》的〈是第一品〉《增壹阿含經》的〈弟子品〉〈比丘尼品〉〈清信士品〉〈清信女品〉《增壹阿含經一子品》的七八——二經是關於男女的互相繫著《增支部》約五欲別說立為〈色等品〉一〇經又《增壹阿含經一子品》的九一〇——二經說明依淨相而起蓋依不淨相而離蓋《增支部》約五蓋別說立為〈蓋等品〉一〇經依現存的《增支部》《增壹阿含經》的「一法」而說這是依《如是語》及《本事經》為藍本不取傳說及重頌的形式推演擴編為「阿含」型是不容懷疑的事實

以「一法」而論《增壹阿含經》如除去大乘思想種種譬喻顯然的更近於《如是語》及《本事經》的法數(不是形式)《增壹阿含經》的傳持者是重法的在北方流行的學派經師與譬喻的關係是非常深切的《增支部》的傳持者是律師與論師加入更多的律部內容[20]富有阿毘達磨的風格這是可以理解的超越這種部派的特色推論到部派未分以前「增一阿含」的初形[A88]那麼《增壹阿含經》的主要部分也許更接近些

第三項 增一與相應部的關係

「雜阿含」是一切「事契經」的根本依據這一古老的[A89]啟示注意到《雜阿含經》與《相應部》作為佛法與尼犍子([A90]Nirgrantha-jñātiputra)不同特色的「一問一答一記論乃至十問十答十記論」這種增一法的應用在《雜阿含經》「弟子所說」中早已存在[1]並被編入《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而加以分別解說[2]依《僧祇律》銅鍱部([A91]Tāmraśāṭīya這是沙彌初學的必要知識代表了佛法的重要法數[3]這「一問一答一記論乃至十問十答十記論」一法是「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二法是「名色」依此去觀察《長阿含經》的(九)《眾集經》(一〇)《十上經》都是依這一類的增一法為根本而集成的然在《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都沒有「一切眾生皆依食住」及「名色」可見增一法的應用不限於一類「增壹阿含」的增一法依《如是語》而編集似乎別有淵源的了

以《增支部》來比對《相應部》雖也有重出的但為數極少不能發見其關係如與《雜阿含經》相比對情形就完全不同這就是《雜阿含經》的部分內容在銅鍱部是編入《增支部》的編入《增支部》的部分主要是「菩提分法」「弟子所說」尤其是「如來所說」部分

「如來所說」部分今依上來(第一節的)論定的次第對列如下(與《相應部》相同的也條列如下)

〔雜阿含經〕
〔相應部〕
〔增支部〕
天壽(八六一──八六三)
修禪得果或生天(八六四──八七〇)
六天(八七一)
三二1
傘蓋隨行(八七二)
四種善好調伏(八七三)
7
三種子(八七四)
四正斷(八七五──八七九)
69
不放逸(八八〇──八八二)
四種禪(八八三)
五三〈禪相應〉
無學三明(八八四──八八六)
58 59
信(八八七)
增益(八八八)
等起(八八九)
無為法無為道跡(八九〇)
四三〈無為相應〉
正見具足(八九一)
一三〈現觀相應〉
六入處(八九二)
二五〈入相應〉
五種子(八九三)
世間世間集(八九四)
三愛(八九五)
三漏(八九六)
知見六處(八九七)
一八〈羅睺羅相應〉
斷六處(八九八)
六處生起(八九九)
二六〈生相應〉
六處味著(九〇〇)
二七〈煩惱相應〉
善法依處(九〇一)
佛法僧最第一(九〇二──九〇四)
34
  上來卷三一
持齋(一一二一)
一〇46
三不壞淨(一一二二)
五五54
四不壞淨(一一二三──一一二四)
五五48 36
四預流支(一一二五)
五五50
四預流分(一一二六──一一二七)
五五46
四沙門果(一一二八──一一三〇)
五五55 56 57 58
四種福德潤澤(一一三一─一一三四)
五五31 32 33
四不壞淨(一一三五)
迦葉(一一三六── 一一四四)(略)
  上來卷四一
迦葉(九〇五──九〇六)(略)
聚落主(九〇七──九一六)(略)[4]
三種調馬(九一七──九一八)
137 138
  上來卷三二
三種調馬(九一九)
139[5]
三種良馬(九二〇)
94
良馬四種具足(九二一)
256 257
四種良馬(九二二)
113
三種調伏(九二三)
111
馬有八態(九二四)
14
良馬八德(九二五)
13
真生()馬(九二六)
一一11
優婆塞五具足(九二七)
五五37
優婆塞三果(九二八)
優婆塞自利他利(九二九)
25
三念(九三〇)
五五21
六念(九三一)
10
五具足六念(九三二)
一一12
六具足六念(九三三)
一一13
戒定慧解脫(九三四)
73
四不壞淨(九三五)
五五23
信進念定慧(九三六)
五五24
生死長遠(九三七──九三九)
一五〈無始相應〉
  上來卷三三
生死長遠(九四〇──九五六)
一五〈無始相應〉
婆蹉(九五七──九六四)
三三〈婆蹉相應〉
鬱低迦(九六五)
一〇95
富鄰尼(九六六)
俱迦那(九六七)
一〇96
諸外道(九六八)
一〇93
長爪(九六九)
  上來卷三四
舍羅步(九七〇)
64
上座(九七一)
婆羅門出家(九七二)
185
栴陀(九七三)
71
補縷低迦(九七四──九七五)
尸婆(九七六)
尸婆(九七七)
商主(九七八)
3
須跋陀羅(九七九)
三六21
三念(九八〇──九八一)
記說(九八二──九八三)
32
愛喻(九八四)
一一1 2 3
199
四人(九八五)
200
二事斷難持(九八六)[6]
二法依止多住(九八七)
愛盡(九八八──九八九)
二人同記一來(九九〇)
一〇75
二人同記一來(九九一)
四〇10
44
二種福田(九九二)
44
  上來卷三五
三歸五戒(一二四一)
五法具足(一二四二)
慚愧(一二四三)
9
燒然不燒然(一二四四)
三惡行捨與斷(一二四五)
17[7]
煉金(一二四六)
100
思惟三相(一二四七)
牧牛(一二四八)
牧牛十一法(一二四九)
18
利養聚落(一二五〇──一二五一)
30六42八86
不放逸(一二五二)
二〇8
慈心布施(一二五三)
二〇4
慈心(一二五四──一二五六)
二〇3 5 2
無常迅速(一二五七)
二〇6
修身戒心慧(一二五八)
二〇7
繫著女色(一二五九──一二六一)
二〇10(一二六〇)
野狐鳴(一二六二)
二〇11
糞屎(一二六三)
一七5
野狐鳴(一二六四)
一七8
病(一二六六)(略)
  上來卷四七
病(一〇二三──一〇三八)(略)
淨法(一〇三九)
捨法(一〇四〇)
祭祀(一〇四一)
一〇176
非法行法行(一〇四二)
一〇167
作不作(一〇四三)
一〇177
自通法(一〇四四)
五五7
6
習近法(一〇四五)
一〇194
蛇行法(一〇四六)
一〇205
善不善業報(一〇四七──一〇四八)
一〇206
善不善業因(一〇四九)
一〇174
出不出法(一〇五〇)
一〇175
彼岸此岸(一〇五一)
一〇169
惡法真實法(一〇五二)
一〇191
惡法惡惡法等(一〇五三)
207 209
不善男子善男子(一〇五四)
一〇192
不善男子不善男子不善男子等(一〇五五)
204
成就十法等(一〇五六──一〇五九)
一〇210 211 212 213
法非法律非律等(一〇六〇──一〇六一)
一〇178198
  上來三七卷

「如來所說」部分除「羅陀」「見」「斷知」(卷六七)外共七卷半二二一經(四四二四一四二一三〇二三二六三九)被編入《增支部》的共七〇經多數是關於念——三念五念六念信——四不壞淨布施

「弟子所說」部分編入《增支部》的有五五七五五九(合為《增支部》的九37)五六〇(九170)五六三(三74)五六四(四159)五六五(四194)四九二(四178)四九四(四41)四九五(五168)四九七(五167)四九九(九26)五四六(二6)五四七(二7)五四九(一〇26)五五〇(六26)——共一五經

「菩提分法」中屬於「力」的共一八經六六一(二1)六六九(四32)六七三(五13)六七五(五15)六七七——六七八(五1)六八〇(五2)六八一(五5)六八五(五7)六八六——六八七(六64)六八八——六九〇(七3)六九二——六九三(八27)六九四——六九六(八28)屬於「道支」的共九經七五八(三62)七六七(五52)七七一——七七四(一〇117)七八二(一〇134154)七八七(一〇103)七八八(一〇104)屬於「學」的共一〇經八一六(三89)八一九(三87)八二〇——八二一(三85 86)八二三(三84)八二七(三82)八二八(三81)八二九(三83)八三〇(三90)八三二(八88)三類合計共三七經——此外分見於各部的不多

佛法根本——「相應修多羅」一向有「數法」的特色如五蘊六處十二緣起四食四諦六界(三界十八界等)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三學四證淨(四沙門果)等在「弟子所說」尤其是「如來所說」特重於信——四不壞淨念——三念五念六念布施戒行——十善十不善更有種種數法的類集在《雜阿含經》中「力」已不限於「五力」而是「二力」「十力」的類集在「中阿含」(對內)「長阿含」(對外)集成後佛弟子(集經者)又以「如來所說」(弟子所說)為主釆錄「菩提分法」的部分數法(還有《中阿含經》的〈七法品〉以八法為主的〈未曾有法品〉等)依增一法而集成「增壹阿含」這是明確無疑的當然更釆集有當時傳誦的其他佛說(或弟子說)上面說「增壹阿含」依於《如是語》《本事經》而《如是語》與《本事經》也就是依「如來所說」而集成的二本所同的(一)無明蓋(二)愛結(三)生死眾多實是「如來所說」「生死眾多」一段的綜略[8](《相應部》集為一五〈無始相應〉)所引「生死眾多」一經正與《雜阿含經》九四七經相合[9]「如來所說」與「菩提分法」相近而重於信重於在家信眾的教化所以古人說「增一是勸化人所習」[10]這一特質依世間善行——信慈心福德自利利他而導入出世法正是大乘的重要部分古人將「弟子所說」「如來所說」分為「聲聞乘相應語」「獨覺乘相應語」(指「大迦葉」部分)「如來乘相應語」[11]這雖是後代的解說而以「如來所說」(除「迦葉」部分)為「如來乘相應語」暗示了這一部分與大乘的關係

第四節 結說

經上來的比對研究「四阿含」(「四部」)的成立可得到幾點明確的認識1.佛法的結集起初是「修多羅」次為「祇夜」「記說」——「弟子所說」「如來所說」這三部分為組成「雜阿含」(起初應泛稱「相應教」)的組成部分「弟子所說」與「如來所說」是附編於「蘊」「處」「因緣」「菩提分法」——四類以下的這是第一結集階段在「雜阿含」三部分的集成過程中集成以後都可能因經文的傳出而編入文句也逐漸長起來了佛教界[A92]稟承佛法的宗本——「修多羅」經「弟子所說」的學風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闡發論定形成了好多經典結集者結集起來就是「中阿含」這是以僧伽比丘為重的對內的將分別抉擇的成果對外道婆羅門而表揚佛是正等覺者法是善說者適應天梵——世俗的宗教意識與「祇夜」精神相呼應的集為「長阿含」「雜」「中」「長」依文句的長短而得名以(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如是語》與《本事經》的形成成為「九分教」之一還在「中」「長」——二部成立以前但為了便於誦持著重於一般信眾的教化廢去「傳說」及「重頌」的形式而進行擴大的「增壹阿含」的編集應該比「長阿含」更遲一些以「雜阿含」為本而次第形成四部阿含《瑜伽師地論》的傳說不失為正確的說明近代的研究者過分重視巴利文([A93]Pāli依巴利文聖典不能發見四部阿含集成的真相即使以「雜阿含」的原形為最古而不能理解為三部分(「修多羅」「祇夜」「記說」)的合成不知三部分的特性與三部阿含形成的關係也就不能理解依「雜阿含」而次第形成四部的過程次第成立與三部分的關係試列表如下

   雜┌──修多羅────────┐    ├──祇夜    │    ┌弟子所說────┤     └──記說┤        │          └如來所說            (新增)──中               (新增)                (新增)增壹

2.漢譯四阿含與巴利四部比對起來發見一項重要的差別這是與文字無關的漢譯特別是說一切有部([A94]Sarvāstivāda是立新而不廢古的這如《雜阿含經》的一部分編入「中阿含」與「增壹阿含」《中阿含經》的一部分編入「長阿含」與「增壹阿含」雖編入新的部類而仍保持舊有的部分所以漢譯的聖典比對巴利文典覺得重複的極多巴利的四部是經過銅鍱部嚴密編纂的經文的數目太多四部間不可能沒有重複但多數是編入《中部》《長部》與《增支部》的在《相應部》與《中部》中不再保留所以重複的較少這是漢巴聖典(說一切有部與銅鍱部等)再編定時彼此方法的根本不同如沒有漢譯的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沒有說一切有部的傳說對於四部阿含的次第形成是不可能明了的由於立新而不廢舊所以儘管有增附的新成分而在四部阿含成立的研究上不失為第一流的資料

3.「四阿含」與「九分教」都是次第形成的先有「雜阿含」(就是「修多羅」等三分的總和)而後「中」「長」「增一」成立總為「四部阿含」先有「修多羅」「祇夜」「記說」三分而後有其餘的各分總為「九分教」「四阿含」與「九分教」是平行而同時開展成立的如概括的說先有「四阿含」或先有「九分教」都是與事實不合的雖然「九分教」的全體成立比「四部阿含」的全部完成要早些但這決非如一般所設想的先有「九分教」然後依之組成「四部阿含」的意思

律藏與經藏的集成已經分別說明經與律固然由經師與律師分別集成然在同一佛教中也自有相關相似的情形從「九分教」說這是經師的組合本為「法」的分類然在律的次第成立中也有部分的共同如律的原始結集「波羅提木叉」是長行是被稱為「修多羅」的有關僧伽的一般規制起初集為「隨順法偈」與「祇夜」相當這部分起初附於「波羅提木叉」後來才獨立成為摩得勒伽〈波羅提木叉分別〉——〈經分別〉與「記說」相當「毘尼有五事答」「毘尼有五事記」[1]不正是「波羅提木叉」的「記說」嗎這初三分的開展律部與經法完全一致律部的性質與經法不同不可能與「九分教」的次第完全相順然說一切有部([A95]Sarvāstivāda)律有《尼陀那》與《目得迦》也與「十二分教」中「因緣」與「本事」——前後次第相同

「四部阿含」是以「相應教」為本的相應也稱為「雜」依相應教而次第集成的是「中阿含」與「長阿含」「相應教」也就對「中」「長」而稱為「雜阿含」這一集成的情形與律部的從「摩得勒伽」而類集為「犍度」非常一致起初「摩得勒伽」總稱為「雜誦」(頌)從此類集而成的說一切有部名為「七法」「八法」銅鍱部([A96]Tāmraśāṭīya)名為「大品」「小品」(與「長」「中」相同)「雜誦」的部份名為「雜事」至於契經的依增一法而集成「增壹阿含」也與律部的別立「增一部」一樣(四部)經典的集成在前律的次第集成幾乎都是隨從集經者的方式這點我在《印度之佛教》([A97]七六——[A98]七七)早就指出了

「演相應教為四含與律典之更張頗見一致律則以雜跋渠為本集為諸犍度別立為七法八法或大品小品仍名其遺餘者為雜事法則以相應教為本演為長含中含而名其本教為雜含阿含之有增一亦猶毘奈耶之有增一也」


校注

[069500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四〇七中) [0695002] 《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〇七七二下) [0695003] 《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0696004]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九一上) [0696005] 《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0696006] 《毘尼母經》卷三(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0696007]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五九——六六〇) [0697008] 《雜阿含經》卷一八(大正二一二六上) [0697009] 《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〇七七二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九(大正二四四〇七中) [0697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五九下) [0700011] 《雜阿含經》卷三八(大正二二七六上——二八一中) [0708001] 《地動經》所說地動因緣普入八眾為《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經》(二)《遊行經》的一部分 [0708002] 與《長部》(三〇)《三十二相經》的前分相當(南傳八一八三——一八七) [0708003] 大善見王事《長阿含經》為(二)《遊行經》的一分《長部》於(一六)《大般涅槃經》外別立(一七)《大善見王經》 [0708004] 《雨勢經》為《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經》(二)《遊行經》的一分銅鍱部又編入《增支部七集》二〇經 [0709005] 如本書第八章第四節第三項說 [0717006] 《增支部八集》一一經中三——八節與《中阿含經》(一八)《師子經》相同 [0718007] 五一——六〇經並出〈居士品〉 [0718008] 一〇二——一一〇經並出〈不斷品〉 [0718009] 參考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四二——六四三) [0720001] 依分別說系的《彌沙塞和醯五分律》卷三〇有《增一經》(大正二二一九一上)與法藏部的《長阿含經》相同 [072100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〇(大正二四四一三上) [0721003] 《大善見王經》說一切有部編入「長阿含」又編入「中阿含」一經兩編銅鍱部也有如《長部》的《大念處經》又編入《中部》 [0721004] 如本書第八章第四節第三項說 [072100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七(大正二四二九上) [072100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〇(大正二四二〇五中以下) [0723007]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二六) [0725008] 說一切有部有《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就是分別這部經的《增十經》也是《顯揚聖教論》(大正三一五〇〇上)等所說 [0728001]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四九三——五四二) [0728002] 《相應部覺支相應》(南傳一六上三〇九——三一一) [0728003] 《雜阿含經》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一中) [0728004] 《中部》(八七)《愛生經》(南傳一一上一四六——一四八) [0729005] 《長部》(一五)《大緣經》(南傳七四——一四) [0729006] 《十誦律》卷二四(大正二三一七四中)《長阿含經》作《大緣方便經》「方便」應就是「波利耶夜」的義譯 [0729007] 《長部》(九)《布吒婆樓經》(南傳六二六五——二六七) [0729008] 《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經》(南傳一一下一八一——一八二) [0729009] 《中部》(四三)《毘陀羅大經》(南傳一〇一九——二一) [0729010] 《中部》(九)《正見經》(南傳九七五——八九) [0729011] 《經集大品》(一二)《二種隨觀經》(南傳二四二七二——二九二) [0729012] 《增支部六集》(南傳二〇一五八——一六一)《雜阿含經》卷四三(大正二三一〇中——三一〇下) [0729013] 《中部》(一)《根本波利耶夜經》(南傳九一) [0729014] 《中部》(二〇)《考想息止經》(南傳九二二二) [0729015] 《中部》(八)《削減經》(南傳九七三) [0729016] 《中部》(一二)《師子吼大經》(南傳九一三八) [0730017] 《雜阿含經》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三下)《增支部一〇集》廣為分別稱之為「蛇行波利耶夜法波利耶夜」(南傳二二下二四六——二四九) [0730018] 《經集小品》(七)《婆羅門法經》(南傳二四一〇六——一一六)《中阿含經》卷三九(大正一六七八上——六七九上) [0730019] 《增支部一〇集》(南傳二二下二四六——二四九) [0730020] 《相應部六處相應》(南傳一五二六六——二六九) [0730021] 《相應部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四〇——二四五)等 [0730022] 《中部》(六五)《跋陀利經》(南傳一〇二五二——二五四) [0730023] 《增支部五集》(南傳一九八〇——八四) [0730024] 《長部》(一)《梵網經》(南傳六六八) [0730025] 《中部》(一一五)《多界經》(南傳一一下六五) [0730026] 如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所引(五三三——五三四) [0731027] 如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所引(六二一——六二三) [0732028] 《中部》(一〇八)《瞿默目犍連經》(南傳一一上三六〇——三六六) [0733029] 《中部》(一一八)《入出息念經》(南傳一一下八四)又(六七)《車頭聚落經》(南傳一〇二七二) [0733030] 《中部》(一四六)《教難陀迦經》(南傳一一下三八六——三九九) [0733031] 《中部》(一四二)《施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五六——三六四) [0733032] 《中部》(五五)《耆婆迦經》(南傳一〇一三二) [0733033] 《中部》(二一)《鋸喻經》(南傳九二二三——二二六) [0733034] 《中部》(六五)《跋陀利經》(南傳一〇二四〇——二四一)又(六六)《鶉喻經》(南傳一〇二五五——二五六)又(七〇)《枳吒山邑經》(南傳一〇二九五——二九八) [0733035] 《中部》(五)《思量經》(南傳九一六〇——一七六) [0733036] 《中部》(六五)《跋陀利經》(南傳一〇二四七——二五〇) [0733037] 《中部》(一〇三)《如何經》(南傳一一上三一〇——三一六) [0733038] 《中部》(一〇四)《舍彌村經》(南傳一一上三一七——三二七) [0733039] 《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南傳一一下一九一——一九九)同《銅鍱律大品拘睒彌犍度》(南傳三六〇五——六一一) [0733040] 《中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一六〇五上——六〇七中)同《銅鍱律小品比丘尼犍度》(南傳四三七八——三八二) [0733041] 《中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一四九七中——四九八下)同《銅鍱律大品大犍度》(南傳三六三——六六) [0733042] 《中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一六一〇下——六一一中)同《銅鍱律小品遮說戒犍度》(南傳四三五三——三五四) [0733043] 《中阿含經》卷五二(大正一七五五下——七五六下)同《銅鍱律大品瞻波犍度》(南傳三五六五——五七〇) [0733044] 《中部》(二八)《象跡喻大經》標四聖諦而實只分別「五取蘊」(南傳九三二九——三四〇) [0733045] 《中部》(二二)《蛇喻經》(南傳九二三七——二四四) [0733046] 《中部》(三八)《愛盡大經》(南傳九四四五——四四九) [0733047] 《中部》(六四)《摩羅迦大經》(南傳一〇二三二——二三三) [0733048] 《中阿含經》卷五(大正一四四九下——四五〇上) [0734049] 《中部》(一三九)《無諍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三二) [0734050] 《中阿含經》卷五八(大正一七八九上七九一下——七九二上) [0734051] 《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經》(南傳一一下一八一——一八二) [0734052] 《中部》(四三)《毘陀羅大經》(南傳一〇一九——二一) [0735053] 《中部》(六四)《摩羅迦大經》(南傳一〇二三七——二三九) [0735054] 《中部》(五二)《八城人經》(南傳一〇一〇二——一〇六) [0735055] 《中部》(一一一)《不斷經》(南傳一一下一——七) [0735056] 《中阿含經》卷二三(大正一五七五中) [0735057] Ⅰ《中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一四八五上——下)Ⅱ《中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一四八五下——四八六上)Ⅲ《中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一四八六上——中)Ⅳ《中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一四九〇上——中) [0737058] Ⅰ《中部》(一一八)《入出息念經》(南傳一一下八八——九六)Ⅱ《中部》(一四九)《大六處經》(南傳一一下四一六———四二〇)Ⅲ《中部》(一五一)《乞食清淨經》(南傳一一下四二六——四三二) [0738059] 《相應部根相應》(南傳一六下四〇——四一) [0738060] Ⅰ《中部》(五一)《乾達羅迦經》(南傳一〇九五——一〇〇)又(七六)《刪陀迦經》(南傳一〇三七一——三七二)Ⅱ《中部》(三九)《馬邑大經》(南傳九四七〇——四八四)Ⅲ《中部》(五三)《有學經》(南傳一〇一〇九——一一四)Ⅳ《中部》(三八)《愛盡大經》(南傳九四六四——四六九)又(一一二)《六淨經》(南傳一一下一三——一八)又《中阿含經》卷四九(大正一七三三上——七三四上)Ⅴ《中阿含經》卷三五(大正一六五二中——下)Ⅵ《中部》(一二五)《調御地經》(南傳一一下一六二——一六七)Ⅶ《中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一五〇八中)Ⅷ《中阿含經》卷一九(大正一五五二中——五五三下) [0740061] 《中部》(四)《駭怖經》(南傳九三二——三五)又(一九)《雙考經》(南傳九二一一——二一四)又(三六)《薩遮迦大經》(南傳九四三一——四三四) [0740062] Ⅰ《中阿含經》卷三(大正一四三五上——下)Ⅱ《中部》(七六)《刪陀迦經》(南傳一〇三六〇——三六六)Ⅲ《中部》(七六)《刪陀迦經》(南傳一〇三六七——三七〇) [0740063] 《中部》(一〇二)《五三經》(南傳一一上二九七——三〇四) [0741064] 《中部》(九五)《商伽經》(南傳一一上二二三——二二五)又(九九)《須婆經》(南傳一一上二六〇——二六二) [0741065] 《中部》(八四)《摩偷羅經》(南傳一一上一一二——一二〇)又(九六)《鬱瘦歌邏經》(南傳一一上二三四——二四三)又《中阿含經》卷三九(大正一六七三中——六七四中) [0741066] 《中阿含經》卷四〇(大正一六八〇下——六八一下) [0741067] 《中部》(一〇一)《天臂經》(南傳一一上二七九——二九七) [0741068] 《中部》(一二)《師子吼大經》(南傳九一二七——一三四)又(三六)《薩遮迦大經》(南傳九四二一——四三一) [0741069] 《中部》(五六)《優波離經》(南傳一〇一四九——一六一)《中阿含經》卷四(大正一四四二中) [0741070] 《中部》(一〇四)《舍彌村經》(南傳一一上三一七——三一八) [0741071] 《中部》(七一)《婆蹉衢多三明經》(南傳一〇三一一) [0741072] 《中部》(四七)《思察經》(南傳一〇四九——五三) [0741073] (七三)《婆蹉衢多大經》(南傳一〇三二五——三二七) [0741074] 《中部》(八九)《法莊嚴經》(南傳一一上一六〇——一六六) [0741075] 《中部》(九一)《梵摩經》(南傳一一上一七九——一九一) [0742076] 《中部》(一二)《師子吼大經》(南傳九一一〇——一三七) [0742077] 《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三四——三五三九) [0742078] 《長部》(二九)《清淨經》(南傳八一五六——一七〇) [0743079] 《長部》(三三)《等誦經》(南傳八三五二) [0743080] 《長部》(二四)《波梨經》(南傳八七——二七) [0744081] 《長部》(三)《阿摩晝經》(南傳六一三七——一四四) [0744082] 《長部》(二)《沙門果經》(南傳六七九——八九) [0744083] 《長部》(一)《梵網經》(南傳六一五——六六) [0744084] 《長部》(二九)《清淨經》(南傳八一七四——一八〇) [0745085] 《長部》(二四)《波梨經》(南傳八四——五) [0746086] 《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Ⅰ(南傳七四九——五〇)Ⅱ(五二——五三)Ⅲ(七一——七二)Ⅳ(七六)Ⅴ(七八——七九)Ⅵ(一〇七——一〇八)Ⅶ(一一五)Ⅷ(一二三)Ⅸ(一三五——一三六)Ⅹ(一四六) [0755001] 如《望月佛教大辭典》所舉(三〇三三中——下) [0755002] 見《望月佛教大辭典》(三〇三四上) [0756003] 《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四中) [0756004] 《分別功德論》解說《增壹阿含經序品》就別立菩薩藏成為五藏如《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0756005] 上來引文並見《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〇上——下) [0756006]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九一上)《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0756007]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六(大正二九六〇四中——下) [0756008] 《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一二四上) [0757009]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 [0759010] 《增壹阿含經》卷六(大正二五七六上) [0759011] 《增壹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五九三下) [0759012] 《增壹阿含經》卷二〇(大正二六五四上) [0760013]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大正四九三中) [0760014] 見《大正藏》《增壹阿含經》校記(大正二八三〇上) [0760015]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正二四六七六上) [0760016]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卷二(一三〇) [0760017] 如《望月佛教大辭典》所說(三〇三三下) [0760018]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六三——六六四) [0761019]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上) [0761020] 見《大正藏》卷二(大正二八七五中——八八三上) [0764001] 《增壹阿含經》卷二三(大正二六七〇下——六七二上) [0764002] 《增壹阿含經》卷三九(大正二七六〇中——七六一上) [0765003] 《增壹阿含經》卷一四一五(大正二六一八上——六二四中) [0765004] 《增壹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五中——七二八上) [0765005] 《增壹阿含經》卷三六三七(大正二七四八下——七五二下) [0765006] 《增壹阿含經》卷四七(大正二八〇二中———八〇六上)又卷九(大正二五九〇上——五九一上) [0765007] 《增壹阿含經》卷一八一九(大正二六三九上——六四二中) [0765008] 《增壹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六九〇上——六九三下) [0765009] 《增壹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九一中——五九二下) [0765010] 《增壹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七〇三中——七〇八下) [0765011] 《增壹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二七〇八下——七一〇下) [0765012] 《增壹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七七三下——七七五中) [0765013] 《增壹阿含經》卷二〇(大正二六四七上——六五〇上) [0765014] 《增壹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五九七上——五九九下) [0765015] 《增壹阿含經》卷二二(大正二六六〇上——六六五中) [0766016] 《本事經》卷一二(大正一七六六二中——六七三上) [0766017] 《小部如是語一集》(南傳二三二四一——二六七) [0766018] 《增壹阿含經》卷一——七(大正二五五二下——五七七上) [0766019] 《增支部一集》(南傳一七一——七〇) [0773020] 《增支部》有關律部的極多連篇的如〈二集〉〈眾會品〉(南傳一七一〇七——一一七)〈愚者品〉(南傳一七一三二——一三八)〈十七品〉(南傳一七一六〇——一六三)等 [0775001] 《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五二下)《相應部質多相應》(南傳一五四五三——四五六) [0775002] 《增壹阿含經》卷四二(大正二七七八中——七八〇上)《增支部十集》(南傳二二上二七二——二八七) [0775003] 《摩訶僧祇律》卷二三(大正二二四一七上)《小部小誦》(南傳二三二——三) [0778004] 《雜阿含經》卷三二九一二經也與《增支部十集》九一經相同 [0778005] 《雜阿含經》九一七——九一九經與《增支部三集》一三七——一三九經相合《增支部九集》的二二經就是上三經的總合 [0781006] 《增支部》沒有這一經《增壹阿含經》別譯《七處三觀經》(即《雜經四十四篇》)中(三九經)有(大正二八八一中) [0782007] 與《七處三觀經》(四一經)同(大正二八八一中) [0786008] 《雜阿含經》九三七——九五六經多數說「無明所蓋愛繫其頸長夜輪轉不知生死本際」(大正二二四〇中——二四三下) [0786009] 《雜阿含經》卷三四(大正二二四二上——中) [0786010]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大正二三五〇三下) [0786011] 《瑜伽師地論》卷二五(大正三〇四一八中) [0791001] 《四分律》卷五九(大正二二一〇〇四中)《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二中)
[A1] 巴利【CB】巴梨【印順】
[A2] Saṃyutta-nikāya【CB】Saṁyuttanikāya【印順】
[A3]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ṁghikāḥ【印順】
[A4]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5]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6]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7] Kāśyapīya【CB】Kāśyapīyāḥ【印順】
[A8] Pūrva-sthavira【CB】Pūrva-sthavirāḥ【印順】
[A9] 稟【CB】禀【印順】
[A10] 大迦旃延【CB】阿難【印順】
[A11] 阿難【CB】大迦葉【印順】
[A12]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13] [-]【CB】[01]【印順】
[A14]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15]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16]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1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adāḥ【印順】
[A18] (合)【CB】合【印順】
[A19] (合)【CB】合【印順】
[A20] (合)【CB】合【印順】
[A21] Tāmraśāṭīya【CB】Tamraśātīyāḥ【印順】
[A22] 二六【CB】二五【印順】
[A23] (合)【CB】合【印順】
[A24] (合)【CB】合【印順】
[A25] (合)【CB】合【印順】
[A26] 那麼【CB】那末【印順】
[A27] Tāmraśāt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28]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29] Vibhajyavādin【CB】Vibhājyavādināḥ【印順】
[A30]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31]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32] 摩晝【CB】晝摩【印順】(cf. 《長阿含經》卷13(CBETA, T01, no. 1, p. 82, a6))
[A33] Mahāsudarśana【CB】Mahā-sudarśana【印順】
[A34] 摩晝【CB】晝摩【印順】(cf. 《長阿含經》卷13(CBETA, T01, no. 1, p. 82, a6))
[A35] sutta【CB】Sutta【印順】
[A36] suttanta【CB】Suttanta【印順】
[A37] 跡【CB】迹【印順】(cf.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CBETA, T01, no. 26, p. 464, b17))
[A38] paryāyapariyāya【CB】Paryāya.P.pariyayo【印順】
[A39] 巴利【CB】巴梨【印順】
[A40] Calcutta-Bairāt【CB】Calcutta-bairāt【印順】
[A41] 敕【CB】勑【印順】
[A42] Kauśāmbī【CB】Kauśambī【印順】
[A43] 強【CB】强【印順】
[A44] 跡【CB】迹【印順】(cf.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CBETA, T01, no. 26, p. 464, b17))
[A45] Māluṅkyāputta【CB】Māluṅkyāputra【印順】
[A46] Udāyī【CB】Udāyi【印順】
[A47] 六界【CB】[-]【印順】
[A48] 三十一【CB】三十【印順】
[A49] 一三五【CB】一二五【印順】(cf. 《中部經典(第13卷-第16卷)》卷15(CBETA, N12, no. 5, p. 204, a2 // PTS.M.3.202))
[A50] 一三六【CB】一二六【印順】(cf. 《中部經典(第13卷-第16卷)》卷15(CBETA, N12, no. 5, p. 210, a2 // PTS.M.3.207))
[A51] Śāriputra【CB】Sāriputta【印順】
[A52] 裡【CB】裏【印順】
[A53] 裡【CB】裏【印順】
[A54] 強【CB】强【印順】
[A55]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56]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āḥ【印順】
[A57]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58] Vaiśālī【CB】Vaiśāli【印順】
[A59] Pāṭikaputra【CB】Pāthikaputra【印順】
[A60] Ambaṭṭha【CB】Āmraṣṭha【印順】
[A61] 起源【CB】起原【印順】
[A62] 跡【CB】迹【印順】
[A63] Subhadra【CB】Sabhadra【印順】
[A64] 巴利【CB】巴梨【印順】
[A65] Saṅghadeva【CB】Saṃghadeva【印順】
[A66]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āṁghikāḥ【印順】
[A6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68] Ekottarikagama【CB】Ekottarikâgama【印順】
[A69]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70] Aṅguttaranikāya【CB】Aṅguttara-nikāya【印順】
[A71] Milindapañha【CB】Milinda-pañha【印順】
[A72] 巴利【CB】巴梨【印順】
[A73]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74] Mahīśāsaka【CB】Mahīśāsakāḥ【印順】
[A75] Dharmaguptaka【CB】Dharmaguptakāḥ【印順】
[A76] 三【CB】四【印順】(cf. (CBETA, T02, no. 125, p. 571, b28-p. 573, b29))
[A77] 軟【CB】輭【印順】(cf. 《增壹阿含經》卷20〈28 聲聞品〉(CBETA, T02, no. 125, p. 654, a9))
[A78] śloka【CB】Śloka【印順】
[A79] 相對比【CB】對與比【印順】
[A80] Vaiśālī【CB】Vaiśāli【印順】
[A81] Śāriputra【CB】Sāriputta【印順】
[A82] Viḍūḍabha【CB】Viḍuḍabha【印順】
[A83] Nandôpananda【CB】Nanda, upananda【印順】
[A84] Trayastriṃśa【CB】Trāyastriṃsat【印順】
[A85] Sumāgadhā【CB】Samāgadha【印順】
[A86] 壹【CB】一【印順】(cf. 《增壹阿含經》卷5〈12 壹入道品〉(CBETA, T02, no. 125, p. 567, c29))
[A87] 迴【CB】𢌞【印順】
[A88] 那麼【CB】那末【印順】
[A89] 啟【CB】啓【印順】
[A90] Nirgrantha-jñātiputra【CB】Nirgrantha-jñātaputra【印順】
[A91]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92] 稟【CB】禀【印順】
[A93] Pāli【CB】Pali【印順】
[A94]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āḥ【印順】
[A95]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adāḥ【印順】
[A96]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āḥ【印順】
[A97] 七六【CB】五五【印順】
[A98] 七七【CB】五六【印順】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