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教制教典與教學

談修學佛法[A1]

在這舉世動亂的時代要想修學佛法真是不易從佛法觀點上看諸行無常只要我們做的是自利利他的事業做一天就是一天不問他風雨飄搖能延續幾久那怕一天一刻都有利益大家抱著為法的大願學下去這是學者應具足的精神研究佛法應從聖教——經論下手但研究佛法並不就是完美的修學佛法研究佛法只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對它不可看得太高太易修學佛法應從認識和實踐兩方面去學

一 論聞法

學佛的人第一要聞法聞是聽人講解平常以為誦經有什麼功德真正的說因為聞法這才成為功德舍利子對佛說「我不聞佛說法像瞎子一樣」他是佛諸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尊者尚且要從佛聞法何況一般根性暗鈍的人佛法是救世度人的無上明燈我們要得佛法的真實利益非聞法不可經云「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A2]聞法才能知法於佛法能得正確的認識也才知道世間上的是非善惡邪正這都是從聞法所得的辨別力學佛的人重在離罪愚癡無聞的凡夫作惡每不知是惡由於多聞佛法瞭解緣生緣滅的真理才能從他的身心行為上徹底改革一番離罪行而變成人格具足的新人了聞法如照鏡子一樣知道自己的形態好醜正欹因此可以改正自己世間有許多想成好人因為不多聞佛法把那些無意義的事當著真理去追求作為道德去實行如印度的苦行外道持牛戒狗戒等中國有些邪教先天道一貫道等非得計得非道計道聞了佛法對這些無義利的事再也不會去做了因為聞了佛法心中生起了智慧具正知見以此正見掃盡身心的一切妄執就可證得涅槃學大乘法的由於多聞正法起大乘勝解心也就不會退墮了有人說學佛重在實踐學而不行只是多添了一些空知識罷了這是沒有意義的算不得是真正的學佛者要知這雖有部分的正確性而實行佛法還是要從聞法做起聞法是修學佛法必經的階段中國的修學者向來走極端認為看經論不如實行因此摔了經論冥索暗求走向盲修瞎練的黑漆洞去一切智者的佛法現在是變成愚昧俗陋者的信仰了另有人只顧多聞專在名句文身上使伎倆不能以法攝持身心不但缺乏實踐的精神連必備的正行多破壞了難怪注重實踐的學佛者討厭佛學這個名詞因為佛學這個名詞是學術化了的是重在抽象的知識真正的學佛者是慧解和信行融合而為一的所以我們一方面聞法一方面要實踐所聞的法才可免除頭重頭輕的譏誚

聞是用耳根聽佛世弟子從佛聞法沒有現成的經本聽了多記在心裡《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A3]古代印度的佛法都是口口相傳的佛滅度後結集成藏到後代書寫流通其後又印刷流通有了經卷也可以從經典而聞法了「佛法從三處聞從佛聞從佛弟子聞從經典聞」[A4]這是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指示我們聞法的幾個方法如佛已滅度了又不易得知法知義的佛弟子那只有從經典聞了我們以極其恭敬的心理閱讀經論思惟領會與從佛聞及從佛弟子聞差不多雖是眼看也可以說聞所以研究佛法應依兩個條件從師友聽聞自己鑽研我覺得現代的修學佛法應著重在自己研究單是聽人講說每是膚淺的不過人云亦云的必須要自己切實懇到用一番功力才能深入經藏觸到佛法的核心不受古人著述的錮囿變成為自己的但是初學者還須從人聞法起

二 學法之目標與程序

學法應有目標即為什麼要學佛法學法要有程序即是從淺至深層次歷然

先說目標發心有兩種發了生死的心此心為小乘心——出離心發了此心行到極點可證羅漢果發菩提心此心為大乘心以自利利他為目的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綜括佛法的宗趣不外出離生死廣度眾生現在將此分成三項來說淨治身心弘揚正法利濟有情凡夫的身心行為是不清淨的知見是濁染的因有了錯謬的觀念妄造惡業自受苦也使他受苦自己生死輪迴有情界皆受無量劇苦學佛法是從淨治身心消除障緣做起大則殺妄絕不肯作小則動靜語默亦不放逸如是則貪癡等煩惱漸漸降伏所表現的行為亦漸淨化了——這是學佛者第一要事如人的行為不好普通的人格尚未具足怎能了生脫死呢中國近百年來佛法衰敗的原因是出家者誤解住持佛法的意義不能以方便攝化信眾使他們從淨治身心中表現佛法的大用如佛法而不使人淨治身心那弘法也者只是形式的熱鬧而已於佛法毫無裨益學小乘學大乘都離不了淨治身心千經萬論莫不是這樣說的所以淨治身心是學佛者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如果忽視了它學佛出家都是與佛無緣我們必以此為初步目標離此則佛法無基

單這樣還是不夠的我改造行為得到安樂我淨治身心求證涅槃這純是自利的應當學佛那樣的發大悲大願心大願是弘揚正法大悲是利濟眾生佛法是世界一切的光明世界上任何事情與佛法相違或個人的行為與佛法相悖均必遭到悲慘的結果所以出家者須發大心弘揚正法使世人都明瞭佛法依佛法行究竟得益究竟安樂弘揚佛法不是為了弘揚佛法弘揚佛法為的是利濟眾生談到利濟眾生其他宗教政治學術等雖各有其長然都不能令有情得究竟利益且有時害甚於利出家者既為了救度眾生而學法就應如《華嚴經》說「為度眾生而學」菩薩心中除了學法救濟有情的念頭外別無其他假使存著這樣的心不是為自全是為他這真是發菩提心了如世人學藝業一樣單為了自謀溫飽這人的志向是很平凡的假使學會了各種藝業為社會人群謀幸福這就獲得大家的稱揚崇敬學佛亦復如是只為了個人淨治身心求解脫證涅槃是自了漢如果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為人為眾生這就了不起了菩薩所以發大悲心是見到眾生太苦佛法太衰如此發心如此修行是自力的強有力的發心是最值得讚歎不已的

出家人學法與居士不同斷三毒修三無漏學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所不同者是出家人多了一番責任即是住持佛法因此居士如學一法門降伏煩惱也就行了出家人為了利濟眾生必須廣學無量法門我覺得真能負起出家弘法的責任非學菩薩不可《般若經》說「菩薩遍學一切(如來法聲聞法緣覺法)法門」菩薩智叫道相智即要知解種種道種種智才可以廣度眾生喻如小醫生單用一藥治病大醫生具足一切藥一藥只能治一種病救人有限多藥則能治各種病活人無量所以出家者如專在自了著想也許一門深入即可但這只能攝化一種根機不能負住持佛法重任所以大心菩薩(出家也通於在家)必廣學無量法門這才能適應眾生種種根種種欲學小乘法學而不證學大乘法學而且證不但如此還應兼學外道法因為明了外道的典籍才能揭發他的缺點有時三言兩語也說得他皈依佛法不過如外道來學佛法就得嚴格一點在他對佛法沒有深刻的信解以前絕不許再看外道的書怕逗起他的舊思想又墮入外道中去學小乘也如此《法華經》說「不可親近小乘三藏學者」[A5]因為《法華經》會小歸大怕迴心向大的小乘學者不與小乘絕緣也許又要為小乘所轉玄奘三藏在印度那爛陀寺參學時那裡面除講大乘法外其他一切小乘外道的學說莫不兼講這就是遍學一切法的大乘面目我們要先對佛法有深刻的認識從淨治身心中去弘揚正法利濟眾生特別是在這世界太亂眾生太苦的時代要抱著延續慧命悲憫眾生的大願經上說「自未得度先度人是菩薩發心」[A6]這是應如此發心在實踐上如果未能自利焉能利人凡是一件事不從自己去實踐是難得人家同情不能實現弘揚正法利濟眾生的目的

再說學佛之程序修學佛法有其必然的次第不能躐等佛法中最緊要的是智慧也可以說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但這不是說不要其他的法門其他如施忍等也都是需要的不過在一切法中最主要的又是佛法特質的而且可以稱為佛法中最究竟的就是智慧世間的眾生也還是想離苦得樂然都是在黑暗中摸索佛法是光明一樣教導眾生甚至是該做的不該做的善的惡的是的非的使人照著這正知正見的道路走去就必定達成目的佛陀即是覺者菩薩是有智慧的眾生佛與菩薩的特質就在於有智慧智慧以外的一切法門都要與智慧合一去修才成離開智慧而學佛什麼都不能夠了生死所以經中說「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最上最妙是般若波羅蜜取一切善法到薩婆若(一切智)中」[A7]佛法中所說的智慧世間的智識是不能為比的(福德是可以共世間有的)而且淺深不等所以修學佛法的程序也就是修學智慧的程序智慧有淺有深「生得慧」是與生俱有的生到世間的人都有可以依世間因緣而充分發展的(有限度)知識這是一般的智慧就是哲學家科學家等也都是由生得慧而成功的修學佛法要從「聞所成慧」做起從多聞(聽講看經)佛法中對於佛法生起正確深刻的了解知道世間與人生的真相深徹的信解佛法——三寶四諦等功德這要有從多聞正法所生起的智慧才能正確的知道得到這聞所成慧才是進入佛法智慧的開始進一步是「思所成慧」思是思惟觀察要深入的去思考觀察才能更深刻的悟解佛法而得思所成慧聞慧與思慧都還是散心的分別需要更進一步的去實現「修所成慧」修慧是在禪定中智慧與禪定相應因修禪定而從定中更發深慧這才是修所成慧修三慧都是有漏的有漏慧還不能根斷煩惱不能了生死要根絕煩惱而解脫生死必須真實的「無漏般若」(聞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現前現證的般若才是真智慧也即是無漏慧從聞所成慧到無漏慧這是修學智慧的道路這種次第是小乘大乘所共的坦道

平常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與上所說的修慧次第配屬起來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是思所成慧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從聞修到現證慧在修學過程中雖可以展轉引生就大體說這顯然有次第的前後

佛法常說的修學次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此四法名預流支預流是小乘的初果大乘即是初地凡夫而想要參預到聖類中或悟入法性流中必要具有這四種修學過程無論是小乘或大乘「親近善士」因為向來的佛法都是用口講的所以要聽聞正法必須先親近師長才行同參道侶也是善士中攝為什麼要親近善士呢為的「聽聞正法」聽聞以後要進一步的正確的去了解這就須要「如理思惟」了由思惟觀察對佛法有了深刻認識要能照著佛法去修學這就是「法隨法行」了親近善士與聽聞正法就是前面說的聞所成慧如理思惟是思所成慧法隨法行是修所成慧從此以後入見道證預流即得現證的無漏慧所以我說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的過程但這不是說單修智慧就夠了的在修學智慧的過程中同時要修習其他的法門因為單修福或是單修慧都是不能圓滿的智慧與福德有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才能高飛遠行依智慧淺深的次第去修學時同時即

  • 聞所成慧——成信

  • 思所成慧——住戒

  • 修所成慧——修定

  • 無漏慧———發慧

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而得聞所成慧即能於三寶四諦緣起聖道等佛法確信不疑而引發趣向的欲求這樣的從信解而起的信求才是堅定不拔的信引發實行的信應稱為信根一般的信心都是飄搖不定的如輕毛一樣的隨風東西這因為信心而出於情感的不曾經過慎思明辨所以不能確定不動真實的信心要依聞所成慧所發起的這樣的正信才算有了根所以說是「道元功德母」[A8]如草木一樣生了根才能確立不動一切的莖幹花果都從此基礎生出來在聲聞法中從聞慧而成就信根就是生起真切的出離心發起出離心種下解脫分善根必定要了生死不會退失在大乘法中從聞慧生正信即是發起菩提心成為佛種(如《大乘起信論》等說)學佛者的發心不外乎二種即發出離心與菩提心這都要從聞所成慧所生起的信心才能發生成就真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人就和魚吞了鉤一樣無論牠再怎麼游也快要出水了像舍利弗過去曾發過菩提心中途雖已經忘失了但經過佛一提點就又迴入大乘「一歷耳根永劫不失」[A9]就是這個意思大乘發菩提心小乘發出離心這才進入佛門照天台家的六即來說依聞所成慧而得正信還只是名字即佛位從聞慧而起深信以後進而修得思所成慧此時必須以戒為主而修其他施忍等大乘學者從此修六度萬行去自利利他小乘學者從思所成慧必能嚴持戒行而完成行為的清淨雖小戒也不敢違犯這是以思所成慧所了知的佛法一一見於實行而做到三業清淨這樣的修學才能有智慧有福德等到修所成慧這是必與禪定相應的所以到達定慧雙修的階段修慧必與禪定相應約小乘的位次說此時是四加行——煖世第一位大乘是十迴向位了發真實信從此持戒修定因而發生真般若慧斷惑證真此時約小乘即是初果約大乘說即是初地也即是天台家所說的分證即若欲圓滿證得還須地地進修才能達到究竟佛位

修學佛法就是修學智慧這句話一點也不會錯智慧達到了最圓滿最高深的境地就是成佛學佛的程序無論小乘和大乘的位次如天台宗的六即唯識的五位都現出一致的程序我們現在來聽聞佛法學習佛法還是一般的生得慧真正的聞所成慧還不能達到何況其他真正的聞所成慧即是大乘發菩提心或者稱為大開圓解這是修學佛法的初步是任何修學佛法者所必經的

我所以這樣的說有三個意思修學佛法即是修學智慧修學智慧不能偏於智慧禪定持戒忍辱等行門也要附帶綜合的修學說明我們來研究佛法這不是什麼高深的事只是從生得慧到聞所成慧的起點而已即使是由聞法而對於佛法有點了解還淺薄得很佛法中的大智大慧還都在後面要我們從進一步的學習中去實現

現在縮小範圍來講聽聞佛法也要有個程序有人問我佛法應該怎樣研究這實在是不易答覆但我覺得學習佛法無論是全體的或是專宗的都應有三個過程依照這過程修學去多少總能夠得些利益三種是得要深入旁通第一是得要佛法廣大無邊從何處學起東鱗西爪的學習不能認識佛法的宗要就是世間學問要想去學習它首先須知其大概選些較淺顯而扼要的書來讀學習佛法也要這樣對於佛法先要有一概要的認識知道佛法的重心是什麼包含些什麼重要的宗派等等對於佛法從印度弘傳來的歷史也得知道一點這樣才能進一步去深入研究如開始為東鱗西爪的認識或一開始就去學習深廣的經論那不是不知宗要便是因難於了解而退學所以對於整個佛法先要知道佛法之所以的大概第二明了佛法中的宗派的概要然後再選擇一宗一部門去研究這個方法對於研究一宗一派也是應該採用的如學唯識的不應該一下手就去研究《成唯識論》這是沒有辦法可以懂的必須要從《百法》《中邊》等先了解得大概再作深入的研究如初學天台宗的要先讀《教觀綱宗》《四教儀》等然後再學三大部等但有些修學佛法的並不這樣聽經學教僅是隨緣的去聽法師講佛法的基本知識都沒有竟然已變成專宗的學者甚而法師了別的不知道自然唯有自己所學的什麼宗最好旁的宗派都不如他其實別的宗派究竟怎樣他還一點也沒有知道像這樣一下手就專學宗派的弊病實在是很大偏聽則蔽兼聽則聰如對各宗都知道一個大概對於三寶四諦緣起空性等根本大義也有相當的了解然後再求一門深入就不會偏執了第三能一門深入還要旁通如學唯識宗的最初對於其他宗派的教義都知道一些現在從自己專學的唯識學的立場再去理解彼此的差別而貫通一切這樣對於佛法的認識也就愈加深刻了不但大乘各宗如此大乘與小乘間也要這樣為了要教化世間對於世間的一切學問等到確定佛法知見那麼也要從旁知道些世間的好事情好道理也是很多的不過不能圓滿的清淨總有謬妄的成分夾雜在內而已好的部分要用佛法去貫攝它不好的部分要用佛法的真理去揀除它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必先從一般的共通的教義中把握佛法的共通的宗要切勿初下手即偏究一經一論以為深入其微其實是鑽入牛角深而不通我們應從此下手去學也應該教人如此切勿迎合好高騖遠的劣根性專以艱深玄奧去誘惑人

三 初學者從三門入

初學佛法的人可分作三種類型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由於什麼而學佛的動機不同所入的方便門即約有三種聲聞乘說有二種行大乘也說有二種行如《智度論》的合起來說即有三種行人從三門入不同

           ┌─隨信行───從信(精進)門入   聲聞乘二種行人─┤           └─隨法行─┐                 ├─從智門入           ┌─智增上─┘   大乘二種行人──┤           └─悲增上───從慈悲門入

法行人就是智增上的有一種人重在信心不能自己去深究決定只要有人向他說了就可以照著行去毫無懷疑這樣的人碰到了明師就好否則可就糟了重智慧的即不然什麼都要經自己的研究觀察不願意人云亦云的隨著做去這無論是聽講或自己閱讀都要問個為什麼非經過熟思審慮認為可信不輕意盲從他人與古人前一類是重信的這一類是重智的信行與法行(智增)僅是側重於信心或智力並非有信無智或有智無信的一個健全的學佛者信與智都是必須的大乘的智增上菩薩即是重智的發心重在研尋諸法的實相也即是先重自己悟證的另一類悲增上的對於為人服務犧牲利他的精神特別強有慈悲心多作慈善及政治事業等然智增與悲增也只是說他先著重而已決非有智無悲或有悲無智的據實說來健全而完善的學佛信心智慧慈悲——這三樣都要具足如缺了其中那一項這就不是健全而容易發生流弊的所以如《大毘婆沙論》《大般涅槃經》都說「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長邪見」[A10]重在信心而缺乏智力的修學佛法時又增長愚癡心即不能分別邪正好壞聽說什麼就信什麼行什麼用現代的話來說「有信無智長迷信」你們看多少不是佛法的都搬到佛法裡來了這不是專重信心缺乏智慧不能分辨邪正好壞的結果嗎專講信佛信菩薩信感應信神通久而久之學佛而增長愚癡也就和一般外道差不多了如專重智慧而缺乏信心那就是有智無信長邪見因為沒有信心雖整年整月的研究佛法而結果只能增加邪知邪見到頭來佛也不信法也不信簡直就沒有再可信仰的了這在近代的青年學佛者說起來也太多了大乘所說的智增與悲增也是這樣智增上的如過於缺乏悲心專為自己的生死打算那怕他口口聲聲說我是學習大乘的實際的行為卻是缺乏大乘氣息的即使信智具足急求自證結果也勢必墮於小乘至於悲增上的如過於忽略佛法的智慧專門講利人有時自己站不住或是環境惡劣就容易灰心成了佛法中所說的「敗壞菩薩」[A11]敗壞菩薩就是學菩薩而中途退心的學佛的根機不同不能一律初學者不免畸輕畸重但如專重一端就注定的要失壞不會成就的依中國佛教的情況說重信的人多不肯多作利人事超神的佛教慈悲的佛教在中國的迷信中變質得近於多神教甚至巫教了其實信仰三寶佛菩薩只是指導我們的善知識而已了生死證解脫積福德證菩提一切非自己努力不可

現在我們來研究佛法這是從智門而入的路徑但也要培養信心和悲心時刻的記住三寶的功德難思議眾生多苦要發心荷擔正法救度眾生並非單是知識邊事


校注

[A1] 民國四七年講
[A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2(CBETA, T27, no. 1545, p. 731, a15-16)
[A3]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CBETA, T19, no. 945, p. 130, c18)
[A4] 《大智度論》卷18〈1 序品〉「若從佛聞若從弟子聞若於經中聞」(CBETA, T25, no. 1509, p. 196, a14-15)
[A5] 《妙法蓮華經》卷5〈14 安樂行品〉「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CBETA, T09, no. 262, p. 37, b23-24)
[A6]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CBETA, T19, no. 945, p. 131, c4-5)
[A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69 方便品〉「『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最上最妙須菩提譬如閻浮提眾女人中玉女寶第一最上最妙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於五波羅蜜中第一最上最妙』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16]以何意故說般若波羅蜜最上最妙』佛告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取一切善法到薩婆若中住不住故』」(CBETA, T08, no. 223, p. 369, c18-25)[16]〔以〕-【宮】【聖】
[A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8 賢首菩薩品〉(CBETA, T09, no. 278, p. 433, a26)
[A9] 《妙法蓮華經》卷2〈3 譬喻品〉(CBETA, T09, no. 262, p. 10, c14-p. 11, b8)
[A10]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雖有智慧而闕淨信無信之慧增長諂曲為止彼諂曲故說信為頂新學苾芻是釋迦種雖有淨信而闕智慧無慧之信增長愚癡為止彼愚癡故說慧為頂」(CBETA, T27, no. 1545, p. 26, c17-21)(2)《大般涅槃經》卷36〈12 迦葉菩薩品〉「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CBETA, T12, no. 374, p. 580, b18-20)
[A11] (1)《大智度論》卷29〈1 序品〉「菩薩有二種一者敗壞菩薩二者成就菩薩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以本造身意惡業不清淨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處是名為敗壞菩薩」(CBETA, T25, no. 1509, p. 271, a28-b4)(2)《大智度論》卷36〈3 習相應品〉「有二種菩薩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薩道二者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如是立法人雖不名為清淨菩薩得名敗壞菩薩」(CBETA, T25, no. 1509, p. 323, c7-11)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