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頌疏記 論本第二十三
[3]依前二門者謂不淨持息為二門也。
言為觀修念住者觀者准此五停心位為止散動偏修於止爾時假想觀骨鏁等一[4]想而住心名之為止四念住位取身受心法差別之相又於身中而取種種差別之相除其四倒生如實見故名為觀。
言別想總想者此中唯以身受等別觀名別想以四總觀名總想非約無常等行相為總別也初別想中有三初以自相別觀。
次共相別觀次總觀四。
且初自相別觀者正理云謂觀察身內外十處自性各別從眼至觸一一皆有處自相故如是於[5]彼各別法中有正智生名觀自相此自相觀得成滿時有道色起爾時方立自相種姓身念住名言且觀身與餘有為同非常者此以共相別觀且說觀身餘三准此。
言觀身至一極微者謂觀色身能造所造五根五境積聚極微之所成立如是漸略後觀唯一極微名身念住滿。
觀受心法至一剎那者謂先觀受等自性長短時節乃至漸略唯一剎那時名受等滿。
言由念力令慧住境者有宗義故論云毗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6]持故(此以果從因立名也)故正理又立喻言謂後後位善根增長如畦中水[7]泛溢漫流。
言或由慧力令念住境者是論主釋故論云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8]念能明記故。
言所緣念住者是慧所緣亦攝於慧以盡所緣攝諸法故。
言相雜念住能斷煩惱者此論無文唯此義立耳。
有非俱有者謂於所緣之中有不與能緣同時也以通緣三世法故。
身最麤者身是色故。
次受麤者如言我手痛等此以麤細為次第念以從生為次第。
言治倒唯四者正理又云對治四貪故[A1]但有四。
言四中三種名不雜緣者謂身受心唯得別緣若將身合心緣心即不得定觀身不淨故三曰不雜。
[9]次總相念與前別者正理云雜緣法念住總有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非唯二三等故與前差別[A2]已上從五停心至此外凡位竟自下明內凡位。
[10]言從此總相念住至次生暖法者准婆沙正理入道次第從雜念住後修三義觀及七處善方從總相入於暖頂此論略而不說(三義觀者謂觀蘊處界三科之義也七處善者謂如實知色苦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及色出離知受等四其數亦爾今從總數[A3]但言七處)然此論云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就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為暖法。
言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相者此有漏心學觀四諦未能明了如隔羅縠觀眾色像新云准下減緣行中此觀四諦於一一諦觀四行[A4]已方易諦也。
言善根生名為頂法者正理論云行者修習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進於佛所說苦集滅道生隨順信觀察諸有恒為猛盛焰所焚燒於三寶中信為上首有修所成順決擇分次善根起名為頂法。
言頂為最勝者正理又云頂聲顯此是最勝義如吉祥事至成辦時世間說為此人至頂。
言見道唯法念住者謂見道速疾無容別觀故[A5]但法念住也新云別緣觀劣不能易位總觀力勝能易位故由斯初位皆法念住也。
言忍可四諦最勝者前位善根非不忍可此最殊勝偏受其名若爾世第一位亦應名忍正理釋云世第一位雖於聖諦亦能忍可無間必能入見道故必無退墮而不具觀四聖諦理此具觀故偏得忍名。
此忍善根有下中上者准婆沙文云通約四善根分為三品暖為下品頂為中品忍及世第一為上品今不約此。
言唯觀欲苦至一剎那者論云與世第一相隣接故由此義准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義[A6]已成立無簡別故。
言減餘一行者謂出行也。
言減緣之時亦減行者此緣與行名異體同故此八緣亦是行攝謂約所託名之為緣行解相狀名之為行且如道行又是道諦餘諦亦然故緣行合一此減緣行章中具明若更解釋却增煩惑有修十六十二八四者准此無修十五十四十三十一十九七六五三二一行也。
言唯起一行者謂是行修要心現前觀察諦理心不並起故但一得非心法多亦不妨。
言如名次第從後向前者如十六行名之次第從後減向前如出居最後故先減之問於見道中餘三諦下各有四行相作何行耶答隨先串習即作此行准此觀餘諦時不作苦下行也。
言擬宜相當者擬謂對向宜謂稱合此等但以次第相當以為相屬。
言於世間最為第一者准婆沙問答以都勝初故名第一。
言離同類因者謂世第一前總是有漏從此[A7]已後并是無漏故此世第一位能離同類因也。
言得非四善根體者恐其聖道加行重現前失故除之故正理云[A8]已見諦者加行現前成無用故婆沙又云何故得為沙門果體而非煗等體耶答沙門果體成就所顯故得是沙門果煗等善根聖不重起故得非煗等又問何故生相等是世第一法而非得耶答生相等與彼同一果相隨行不相離常和合無前後相與所相未嘗相離由此亦是世第一法得與彼法不同一果不相隨行性離不和合或前或後得與所得有時相離譬如樹皮有時離樹是故得非世第一法煗頂忍得亦復如是。
[1]言無色無見道者夫入見道必緣欲界以無色心不緣欲界故。
言更加欲界者此非正義正理破云對法諸師不許彼說非聞思所成順決擇分故言前三善根三州初起者婆沙問云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處無勝厭離等作意故問惡趣中有勝厭離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答惡趣中無勝依身若有勝厭離亦有勝依身者則能初起人中具二故能初起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者既唯一念不起即[A9]已起必名初天中既許入聖道故天初起此善。
言前之善根男女得二者謂若得一餘但成就非謂並起故婆沙云於女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現在前於男身所得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前如說暖法頂忍亦爾男准此說此謂善根同故互得也。
言得女身非擇滅者謂本是男身證聖[A10]已後無轉為女即於女身得非擇滅若本是女即不同此如羅漢尼猶是女故若本女人證聖之後容轉為男由是第四女容得二男但得一。
言遷上地者如身在欲界依初禪起煗等生初禪時不名失地以同本所依故若生第二定時方名遷上地若此地死還生此地不捨者謂聖人有聖道資故雖死而不捨要遷上地上地中有起時方捨也。
異生於煗頂亦由退捨者謂此二是動善根故亦有退捨准此失地唯聖退捨及死唯是異生也。
依本必見諦者謂依根本地起四善根必三生滿便於當生能入見道其未至地及中間禪起煗等者於此生中不必見諦謂止觀不均厭生死心不猛利故又准婆沙根本起煗頂亦無退也。
言要大加行方修得者此以未曾修故有善根得成時促非如餘有漏定無始熟修故大功用方能起也又正理云乃至於先所捨不欽敬故。
言遇了分位善說法師者謂知前人善根位次知[A11]已得煗位便為說頂等。
[2]言而無久流轉者前順解脫分極速三生得聖今順決擇極疾此生即得正理云是等引[3]起勝善根故。
言雖有退等者等取亦容造惡業等也但不斷善根與前有異餘并是同正理論須加觀察三寶殊勝功德為門引生淨信心故。
言於卵濕生至得非擇滅者正理論云謂卵濕生者多愚[4]癡故無想天大梵僻見處故北州無現觀故扇𢮎等多諸煩惱故第八有聖必不受故見所斷惑必不起故又婆沙云扇𢮎等身形鄙陋故是人中惡趣若得忍位殊勝善根必更不受(解云第八有言但遮欲界非遮上界以上流者受多生故)言世第一至離生者猶是有漏故是異生住現在時與苦法忍為等無間緣引至生相名入也世第一如無間道苦法智忍如解脫道此二共捨異生性也但以苦法忍在正生時未成就故不名聖者至得生次第故名等無間。
[5]言煗頂二位容轉成佛者以頂猶墮惡趣故若未殖佛乘順解脫分聲聞種性若得轉向佛乘經三無數及百劫[A12]已起彼煗等轉向麟角經百劫[A13]已起彼暖等皆一座成覺故此唯約四善根論轉不轉婆沙又約前解脫分法論轉不轉。
言菩薩利物必墮惡趣者正理云菩薩專求利他事故為欲拔濟無邊有情弘誓莊嚴經無量劫故往惡趣如遊園苑若不爾者無成佛義。
言暖頂忍三容可轉成獨覺者謂獨覺不往惡趣故忍猶可轉為之[1]准世第一位亦容轉成獨覺但以時促故不可轉也。
言麟角獨覺者此簡部行部行如聲聞說有可轉唯麟角無轉義與佛同也故論云有餘獨覺異麟覺喻起彼種姓初二善根轉向餘乘理無遮礙言從煗位終至菩提者論云有餘師說從不淨觀不起于座乃至成菩提。
[2]言極速三生者譬如[3]田第一下種第二苗成第三結實三位不同修道亦爾第一生身入法性第二生成就第三生得解脫正理云初生[4]殖解脫分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起順決擇分即入[5]見道若謂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者彼言便與前說相違謂依根本地起煗等者彼必此生得入見諦或彼應許極速二生俱舍師救云依根本地起煗等者必於前生[A14]已起煗等或可第四生方能依根本地起也但言極速極遲者則顯中間多少無准。
言三業為體者論云雖就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故通三業又論云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有餘師言亦遇獨覺(解云佛及教法俱名佛世)言施一食持一戒者婆沙云有人因施一摶食乃至一淨齒木即能種植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彼謂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或有受持一晝夜八戒而種解脫或有盡形持戒不能種解脫分([A15]已上七方便竟)。
[6]自下約聖位辨之次生法智者此觀上下八諦總十六心正理論云既於三界四聖諦境旋環粉擾作意思惟寧不能為現觀障礙初習業地於諸諦境多反旋環[A16]已淳熟故。
言舉後等流以為標別者謂四善根忍是有漏性今此中忍是無漏性恐濫前忍舉法智果顯是無漏與前忍別謂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7]謂法智忍名如華菓樹正理云此無漏忍以欲苦法為其所緣名苦法忍謂於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問上下八諦何故先觀欲界苦婆沙解云欲非定地是故先觀上二界俱定地攝故後合觀。
言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立類名者如上界苦智與欲界苦智一類是同故名為類又論結云以後隨前而證境故昔云此忍義亦同也。
言此有三種者述三現觀別也唯慧能見餘心心所非慧性故不能見諦但名為緣其四相等非心法故不能緣境而與慧等同一事業故得名為事現觀也是則慧具三名相應法名有二四相等但一名也。
言或由見惑至不能淳熟者第二釋生名也婆沙云復次有身見等剛強難伏如獸𢤱悷故說名生。
言二釋同前者謂依主持業同前正性離生也詳其正性之名即通涅槃及與見道離生決定唯目見道故此二名皆通兩釋。
苦法智忍名為入者論云此忍生[A17]已得聖者名此在未來捨異生性故解云如燈生時正能滅暗住時[A18]已滅生相生時正能生法住時[A19]已生此忍亦於生時正捨異生性住時[A20]已捨故。
[8]言不為惑得之所隔礙者謂斷惑時惑體不現但斷其得故言不為得礙正理難云經主釋言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名無間道者若爾解脫亦應名無間約與離繫得俱亦無能隔礙故應作是釋無間隔故名為無間無間即道名無間道是無同類道能為間隔令於解脫道不為[9]相續緣義諸無間道唯一剎那諸解脫道或相續故。
忍如駈賊者喻惑得出身也。
智如閇戶者喻令惑得不入身也。
[10]言前十五心名為見道者謂從道類忍[A21]已前十五心也忍名為見智名為智至十五心於一一諦理皆[A22]已見故無未曾見雖知八諦未得周盡今明見道不明知道故無有失若說知道十六方周。
言如修習曾見者舉例釋也如餘修道[A23]已曾見故故名為修今第十六亦[A24]已曾見故名修也。
言此中約諦不約剎那者謂約八諦作法論遍不遍不約十六剎那心遍與不遍[A25]已見上地無邊之道唯餘一念未見今見豈得從少名未見諦故論云又道類智是果道攝故[11]却修八諦十六行相故捨前道故相續起故如餘修道故非見道攝。
言知諦未盡中間起者謂知八諦未究竟時中間起七智也。
[12]言隨信他言而行義者謂先信他為是首行隨信起名隨信行由先所作[A26]但隨他語不自披教故婆沙云由信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A27]已來性多信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不作為應[1]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A28]已便作乃至商[2]侶事王習學書筭種種伎藝聞亦如是隨法行者婆沙云乃至由慧為先得入聖道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A29]已來性多慧故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等。
言先時未以世道斷修惑者謂凡夫時未曾用有漏六行斷惑也。
至見道中名初果向者謂從苦忍乃至第十五心總名為向未名為果也。
言六十四人者[A30]但從第三向論若兼初二向即有七十三人並是向道以此章中約十五心建立故未得果也。
[3]言隨三向住果者論云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所以第四必無初得。
言信解者婆沙云依見道所攝信得修道所攝信勝解又云依向信得果勝解又云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故名信解。
見至者又云依見道所攝見得修道所攝見又云以見為先心脫三結故名見至又云由慧增上力正見顯故。
所至者如疏解。
言二聖信慧互增者理實信解信增見至慧增今言互者顯不具二故言互增非如東西互見也。
[4]言未起勝果道者正理云又非得果時即有勝果道所斷煩惱離繫得生道類忍不能[5]引彼[6]離繫得故(准此先所斷惑隨其所治更起勝道引離繫得為勝果道也)。
[7]言非諸預流皆受七返者謂中間亦有不滿七而得涅槃故。
諸無漏道總名為流者釋預流名謂無漏道趣向涅槃故名為流。
最初至得名之為預者昔名入流者義亦同也。
言應目第八者謂苦法忍居第八故智度論說見道名八人地舊又解云四向四果從後向前初向第八故婆沙云第八聖者謂隨信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今章及新並無此解一來不還非定初得者謂二三兩果若超越者即是初得若次第者即非初得此預流果不得即[A31]已得必在初故名為定。
一具得果向無漏道者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向第十六心是果故具二道也。
二得見修無漏道者亦以第十六是修道故具二道也。
三於十六心流遍至得者謂遍歷十六心皆起得至身也非謂得果名得。
言第八三義俱闕者一[A32]但是向道闕於果道二唯見闕修三[A33]但是初念未遍十六心雖是聖道不名預流果。
言皆七等故說極七生者總而論之有四七生等是七故[A34]但言七生即攝皆盡如七葉樹別別枝上皆有七葉非唯有七以數等故[A35]但言七也准論七生約一趣說非約兩趣又約欲界不約上界以上流那含極有頂有第八生故問如何得知人天別說非合說耶答經言天及人故。
言七步虵者婆沙云如七步虵四大力故不減七步由毒勢力故不越七步。
四日瘧者舊云諸瘧者發時不同或有半日發半日不發或有一日發一日不發或有極遲者一日二日三日不發至第四日法爾必發此名第四日瘧聖道亦爾至第七生必斷餘惑而般涅槃此取法爾極遲分限以喻第七非取數喻正理破云[8]如七[9]步虵所螫此喻不然。
壽量定者過此齊限亦得住故新云此是法爾毒力不越七步。
壽量限定者自是別緣如說火能燒水能溺等皆能殺人而樹提不燒念佛不溺豈水火之喻非乎。
言法爾自得苾蒭形相者婆沙云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法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
一以不生長退墮業者謂不造新惡趣業也二違彼生長業與果者謂舊招惡趣不定業者不能與果若有定業不得預流故。
三強盛善根者謂無漏善根也。
四加行意樂俱清淨者得不作律儀也。
五謂諸有惡趣尚不起忍者此是以劣況勝義通二釋一云由忍不墮惡趣故所以有惡趣之業不能生忍善根況得預流果耶二云忍尚不起惡趣之業名不起忍且從前解又婆沙云諸預流者雖未永斷修所斷結而[A36]已永斷見所斷結闕一資糧不墮惡趣如車有二輪有所運載鳥有二翼能飛虗空闕一不可成就此亦如是故預流者不墮惡趣。
校注
[0493003] 別相念住下 [0493004] 想一作相 [0493005] 彼一作相 [0493006] 論無持字 [0493007] *治論作汎(*印ノ字ハ本文ト異ナル。[○@編]) [0493008] 論無念字 [0493009] 總相念住下 [0493010] 明四善根下 [0494001] 諸門分別下 [0494002] 善根勝利下 [0494003] 起論作攝 [0494004] 癡論作時 [0494005] 明三乘轉根下 [0495001] 准下一有知字 [0495002] 果久近下 [0495003] 田上疑脫種字 [0495004] 殖下論有順字 [0495005] 見論作聖 [0495006] 十六心下 [0495007] 謂疑得 [0495008] 忍智次第下 [0495009] 論無相續二字 [0495010] 見修道別下 [0495011] 却論作頓 [0495012] 依位建立下 [0496001] 作下論有為應不作四字 [0496002] 侶論作估 [0496003] 依第十六心下 [0496004] 住果非向下 [0496005] 引論作斷 [0496006] 無離字 [0496007] 預流七生下 [0496008] 如下論有為下二字 [0496009] 步下有毒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3 冊 No. 841 俱舍論頌疏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