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
持戒波羅蜜多品第七之三「復次舍利子!菩薩發如是心:『世間眾生應如是念:「我於長夜中,遠離善知識、親近惡知識,發起懈怠下劣精進,癡冥疲乏如瘖[2]啞人,無見無忍亦無善愛,無惡業惡報、無善業善報、無雜業雜報。既不自知,亦復不能請問沙門婆羅門諸阿闍[3]梨,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無罪?何者所應親近?何者不應親近?何者所應作?何者不應作?何者作已於長夜中無義無利生諸苦惱,由是我慢增長,不能了知善業根本,唯造一切不善之業。縱得人身諸根殘缺,又於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於布施。又於人中盲聾瘖啞無諸色相,善說惡說悉不能知。由如是故不樂布施。」我今應當回發是心,親近善知識,若得人身,諸根完具能活其命,習行布施不惜軀命,具諸色力,善說惡說悉能了知,復能請問師尊智者,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無罪?何者所應親近?何者不應親近?何者諸所作時違背聲聞緣覺之法、順向菩[4]薩藏義?親近承事諸阿闍梨,隨諸所作。厭此不真實身,悕取堅固真實之身。總略乃至給奉水瓶。』此是菩薩第七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七發心。
「復次舍利子!菩薩發如是心:『世間眾生應如是念:「我於長夜中,遠離善知識、親近惡知識,發起懈怠下劣精進,癡冥疲乏如瘖啞人,所有世間一切文句,與義句合、與法句合,法句合故,住於寂靜與離貪合,寂滅正智與沙門婆羅門涅[2]盤同住。於一切處所作,我乃棄捨,不能了知文義句合,乃至不與涅盤同住,亦復不能受持讀誦,亦復無力,又無精進、無士夫力用、無士夫勢、無士夫勤勇、無最上精進,無因無緣。諸眾生煩惱亦無因無緣,眾生雜染無因無緣,眾生清淨無因無緣。此等無因依止諸見,不能了知所作善業,唯造惡業。縱得人身諸根殘缺,又於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施,癡迷所覆盲聾瘖啞無諸色力,不能了知文義句合,乃至不與涅槃同住,亦復不能受持讀誦。由如是故,不能親近習行善法。」我今應當回發是心親近善法,乃至不惜軀命了知文義句合,於出離道涅槃同住。於菩薩藏正法,勤求修習受持讀誦,發勤精進,親近承事諸阿闍梨,於菩薩藏正法受持讀誦,厭此不真實身,[3]悕取堅固真實之身,福智勝力當得圓具。以福智力得圓具故,所作慣習而能積集菩薩藏正法,親近承事諸阿闍梨,隨諸所作,總略乃至給奉水瓶。』此是菩薩第八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八發心。
「復次舍利子!菩薩發如是心:『痛哉!世間一切眾生,以其愛著於身命故,常為一切無義利行顛倒隨逐。何者名為無義利行?謂彼眾生愛著身命,不能愛樂菩提分法,以其我見而為先導,執著心堅癡冥所覆,摧毀破壞眾事隨逐,此說是名無義利行。又復眾生愛身命故,以其我見而為先導,愛戀妻室男女知識,以愛著心隱覆癡暗,遠離諸饒益事,此說是名無義利行。又復眾生愛身命故,以其我見而為先導,顧惜奴婢作事人等[1]詹視防護,此說名為無義利行。復次世間一切眾生,有義利行常所隨逐者,謂若眾生不惜身命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善修身語意業,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不惜身命而常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積集布施波羅蜜多,乃至積集般若波羅蜜多,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不惜身命而常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普攝一切眾生,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不惜身命而常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修習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勝菩提分,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不惜身命而常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聽受父母及阿闍梨諸有教誨,禮拜讚歎、恭信合掌、奉諸所作,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不惜身命而常愛樂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為先導,常以淨心營三寶事,此說名為有義利行。又復眾生作如是念:「我以惜身命故,無義利事常隨逐我。我當發勤精進,親近承事諸阿闍梨,不惜身命隨諸所作。厭此不真實身,悕取堅固真實之身,福智勝力當得圓具。以圓具故,所作慣習悉能成辦,詣菩提場當證聖果。」』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九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九發心。
「復次舍利子!菩薩發如是心:『痛哉!世間一切眾生,不能如理調伏心意,違背阿闍梨所有教誨,彼人不得阿闍梨財。何者名為阿闍梨財?所謂信財、戒財、聞財、捨財、慧財、慚財、愧財,如是七法名阿闍梨財。由其不得如是財故,當受貧苦逼惱其心。智者應當善調伏心,隨順阿闍梨所有教誨,習行布施作諸善行。何以故?若能善調伏心,隨順教誨修布施行,彼人即得阿闍梨財。此復何名阿闍梨財?謂得菩薩藏正法,普攝一切菩薩勝行善調伏法。如是知已,當於菩薩藏正法勤求修習,廣為他人宣布演說。若能安住菩薩藏者,即得畢竟斷除貧苦,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發心已,即能隨順阿闍梨教,行布施等,厭此不真實身,悕取堅固真實之身,親近承事諸阿闍梨,隨諸所作,總略乃至給奉水瓶。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十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舍利子!此是菩薩第十發心。由發心已,即於菩薩[1]藏正法勤求修習,親近承事諸阿闍梨,隨諸所作,總略乃至給奉水瓶。由此最勝善根力故,修菩薩行者得四種法。何等為四?一者如阿闍梨所說速得一切善法,二者隨順阿闍梨言,三者修行速得成辦,四者圓滿修行法因。
「復次舍利子!修菩薩行者生於人間,得四種法。何等為四?一者教授多人,一切善法隨能安住。二者居巖窟處,得彼多人眾皆歡喜。三者以廣大心,於晝夜中多人咸詣。四者無所發起,趣命終已得生天界。
「復次舍利子!修菩薩行者生於天中,得四種法。何等為四?一者得彼天眾與最上座;二者一切所向得彼天眾觀其面相;三者隨有所說領受解了;四者時詣帝釋天主之處請決所疑而不詣彼餘天眾處,天中得彼宮殿受用。舍利子!修菩薩行者生彼天中,得如是等四種之法。若生人中,亦得無量百千法門。」
爾時世尊欲重明斯義說伽[2]他曰:
「復次舍利子!修菩薩行者得四種法(此中文標四法,[3]祇有一二,闕其[4]三四,梵本元[5]無不可添足)。何等為四?一者天中沒已來於人間同禁戒者同分中生。二者生人中已於現生中得五種悲法。何等為五?一者現生得於善法中生,二者現生儀相具足,三者現生淨戒圓滿,四者現生眷屬廣多,五者現生於諸眾生起慈心觀。
「又復當得五種不破壞法。何等為五?一者善友知識常不破壞,二者身不速壞,三者富樂受用常不破壞,四者所發菩提心堅不能壞,五者於饑饉時法樂豐熟。
「又復當得五種希有之法。何等為五?一者以空瓶器置於一處,自然有其清淨水滿,水中盈積諸妙珍寶。二者渴須水時,自然有其八功德水出現於前。三者身中離諸災難,所謂若毒若刀、若火若水、若飲伏威光、若吞噉怖畏。四者若值刀兵劫時、疾疫劫時、饑饉劫時、火災劫時、水災劫時、風災劫時、渴乏劫時、[A3]炎熱劫時、夜叉難時,現生閻浮提中者,即得天界中生受諸快樂,所受妙樂如金剛嬉戲。此是希有之法。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
校注
[0828002] 啞【大】*,瘂【明】* [0828003] 梨【大】*,黎【明】* [0828004] 薩【大】,提【明】 [0829001] 不【大】,者【明】 [0829002] 盤【大】下同,槃【明】下同 [0829003] 悕【大】,稀【明】 [0830001] 詹【大】*,膽【明】* [0830002] 心【大】,知【明】 [0830003] 損【大】,捐【明】 [0831001] 藏【大】,〔-〕【明】 [0831002] 他【大】,陀【明】 [0831003] 祇有一二闕【大】,無【明】 [0831004] 三【CB】【明】,二【大】 [0831005] 無不可添足【大】,〔-〕【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1 冊 No. 316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