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二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有一天女,名求迦尼娑,本是波純提女,光色倍常,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暉曜,普照此山,悉皆大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即說偈言:
爾時,世尊讚[6]天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說:
時波純提女聞佛所說,歡喜頂禮,即於坐沒,還于天宮。
[8](二七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阿難告諸比丘:「我今欲演四句之法,咸當善受,至心諦聽,[A1]憶持莫忘。云何名為演四句法?
時有一婆羅門,去阿難不遠,聞說斯偈,即便思惟:「如此偈義,義味深遠,非是人作,必是非人之所宣說,當往問佛。」作是念已,時,婆羅門即詣佛所,問訊已訖,在一面坐,白佛言:「瞿曇!我從阿難聞說此偈,如我思惟,此偈句義,非人所作。」
佛告婆羅門:「實爾!實爾!實是非人之所宣說,非人所造。我於往時,在王舍城耆尼山中,求迦尼娑天女來詣我所,頂禮我已,在一面坐,即說斯偈。而斯偈者,實非人說。」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1](二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尼山中。時求迦尼娑天,本是波純提女,身光晃曜,猶如電光。淳誠至信,歸依三寶,來詣佛所,在一面坐,以此光明,普照此山,悉皆洞然。求迦尼娑天女即說偈言:
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2]求迦尼天女聞佛說已,歡喜頂禮,於此處沒,還於天宮。
[3](二七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北獼猴彼岸精舍之中。時波純提天女、拙羅天女,光色倍常,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時此二天女放大光明,遍照獼猴及毘舍離,悉皆大明。時拙羅天女即說偈言:
時求迦尼娑天女復說偈言:
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時天女等聞佛說已,歡喜而去。
[4](二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A3]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大明,遍照祇洹,頂禮既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爾時,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7](二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顏熾盛,容色殊常,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9](二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A4]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威容光赫,顏色殊常,來詣佛所,既頂禮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爾時,此天聞佛偈已,而白佛言:「我於今者,實有罪過,唯願聽我誠心懺悔。」時佛默然。天復說偈言:
世尊以偈復答天曰:
天又說偈重問曰: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3](二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提婆達多友瞿迦梨,往詣佛所,在一面立。佛告瞿迦梨:「汝於舍利弗有緣,莫生嫌想。舍利弗、目連淨修梵行,心意柔軟,汝莫生嫌[4]恨,長夜受諸苦惱。」
瞿迦梨言:「我信佛語,我隨於佛,然舍利弗、目連實有惡欲,惡欲於彼,實得自在,彼隨惡欲。」
佛復告瞿迦梨:「汝今勿於彼二人所,生嫌恨心。」如是至三。而瞿迦梨雖聞佛言,惡心不改,捨佛而去。去佛不遠,身生惡瘡,初如芥子,須臾之頃,猶如豆許,復漸長大,如毘梨果,身體爛潰,膿血流出,身壞命終,墮大蓮華地獄。
時有三天,光色倍常,於其夜中,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第一天白佛言:「世尊!瞿迦梨是夜命終。」第二天言:「墮大蓮華地獄。」第三天即說偈言:
時彼三天禮佛足已,還於天宮。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欲聞彼阿浮陀地獄壽命長短以不?」
比丘白言:「願為我說,我等聞已,信受憶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十佉利胡麻得波羅[6]捺,滿溢一車,有長壽[7]人,足滿百年取其一粒,如是胡麻一切都[8]盡,此阿浮陀地獄所得壽命,猶故未盡。此二十阿浮陀觝,成一尼羅浮陀。二十尼羅浮陀觝,一呵吒吒。二十呵吒吒觝,一睺睺。二十睺睺觝,一蓮華地獄。二十蓮華地獄觝,一大蓮華地獄。瞿迦梨比丘以謗舍利弗、目連故,墮是大蓮華地獄中。」
佛告諸比丘:「被燒燋柱,尚不應謗,況情識類。」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9](二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威顏晃曜,遍照祇洹,來[10]詣頂禮,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2](二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顏容暉赫,光色甚明,遍于祇洹,來詣佛所,頂禮足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4](二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身光晃曜,猶如電光,遍照祇洹,赫然甚明,來詣佛所,頂禮足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6](二八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身光晃曜,遍照祇洹,來詣佛所,禮佛足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7](二八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顏晃曜,赫然甚明,遍于祇洹,來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11]曰: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1](二八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乃往古昔,俱薩羅國有一善彈琴人,名俱㝹羅,涉路而行。時有六天女各乘宮殿,陵虛而行。天等出宮,語此人言:『舅可為我彈奏清琴,我當歌舞。』時彈琴人覩其容貌,光明異常,生希有想。問言:『姊妹!作何功德,得生斯處?爾先為我說其先因,我當為爾彈奏清琴。』天女答曰:『汝今但當為我彈琴,我於歌中,自說往緣。』時俱㝹羅於六天前即鼓琴,時,第一天女而說偈言:
「第二天女復說偈言:
「第三天女復說偈言:
「第四天女復說偈言:
「第五天女復說偈言:
「第六天女復說偈言:
「時彈琴者復說偈言:
爾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二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來[6]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是天威德,光明熾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彼天爾時即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爾時,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1](二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2]天,光色倍常,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是天威德,光明熾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彼天爾時即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3](二八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天光明倍常,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在一面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4](二八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天光明倍常,普照祇洹,悉皆大明,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却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7](二八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毘婆山側七葉窟中。時佛為[8]佉陀羅刺脚,極為苦痛,如來默受,雖復苦痛,無所請求。
爾時,有八天子顏容端正,來詣佛所。中有一天言:「沙門瞿曇實是丈夫人中師子,雖受苦痛,不捨念覺,心無惱異,若復有人於瞿曇大師子所生誹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
第二天亦作是說:「瞿曇沙門丈夫龍象,雖受苦痛,不捨念覺,心無惱異,若復有人於瞿曇龍象所生誹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
第三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如善乘牛。」第四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如善乘馬。」第五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猶如牛王。」第六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無上丈夫。」第七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人中蓮花。」
第八天復作是言:「沙門瞿曇猶如分陀利,觀彼禪寂,極為善定,終不矜高,亦不卑下。止故解脫,解脫故止。」時第八天即說偈言:
爾時,八天說此偈已,頂禮佛足,還其所止。
[3](二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顏色殊常,來詣佛所,赫然大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4](丹本澄函第十一卷初准)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7](二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於其中夜,來詣佛所,威光照曜,赫然甚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8]還宮。
[9](二九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照曜,赫然大明,頂禮佛足,却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10](二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於其[11]中夜,來詣佛所,威光赫然,悉皆大明,頂禮佛足,却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13](二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顏殊特,赫然大明,來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2](二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來詣佛所,威光晃曜,赫然大明,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5](二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來詣佛所,身光晃曜,遍照祇洹,悉皆大明。時此天子却坐一面,[6]而白佛言:「世尊!須多蜜奢鋸陀女生子。」
佛言:「斯是不善,非是善也。」
爾時,此天即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8](二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顏暉曜,威色倍常,赫然大明,來詣祇洹,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10](二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光色暉曜,赫然大明,來詣祇洹,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11](二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威顏晃曜,光色殊常,來詣祇洹,赫然[12]大明,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以偈答[13]曰:
天復以偈讚言: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6]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校注
[0468001] 第十四【大】,第十【宋】【元】【明】 [0468002] (丹本…准)【大】,〔-〕【宋】【元】【明】 [0468003] 人名…秦錄【大】,〔-〕【宋】【元】 [0468004] 今【大】,〔-〕【明】 [0468005] [No. 99(1270)] [0468006] 天【大】,天女【宋】【元】【明】 [0468007] 自不【大】,不自【宋】【元】【明】 [0468008] [No. 99(1271)] [0469001] [No. 99(1273)] [0469002] 求迦尼【大】,求迦尼娑【宋】【元】【明】 [0469003] [No. 99(1274)] [0469004] [No. 99(1275)] [0469005] 渡【大】,度【宋】【元】【明】 [0469006] 及己身【大】,來及己【宋】【元】【明】 [0469007] [No. 99(1276)] [0469008] 孾【大】,嬰【宋】【元】【明】 [0469009] [No. 99(1277)] [0469010] 得【大】,德【宋】【元】【明】 [0469011] 以【大】,已【宋】【元】【明】 [0469012] 憍【大】,驕【宋】【元】【明】 [0469013] 我今【大】,今我【宋】【元】【明】 [0470001] 而【大】,如【宋】【元】【明】 [0470002] 何【大】*,阿【宋】*【元】*【明】* [0470003] [No. 99(1278)] [0470004] 恨【CB】【麗-CB】,根【大】,〔-〕【宋】【元】【明】 [0470005] 聖賢【大】,賢聖【宋】【元】【明】 [0470006] 捺【大】,㮈【宋】【元】【明】 [0470007] 人【大】,天【宋】【元】【明】 [0470008] 盡【大】,澌【宋】【元】【明】 [0470009] [No. 99(1279)] [0470010] 詣【大】,詣佛所【宋】【元】【明】 [0470011] 理【大】,聖【宋】 [0470012] 鐶【大】,環【宋】【元】【明】 [0470013] 屣履【大】,履屣【宋】【元】【明】 [0470014] 其【大】,基【宋】【元】【明】 [0470015] 食【大】,身【宋】【元】【明】 [0471001] 食【大】,與【宋】【元】【明】 [0471002] [No. 99(1280)] [0471003] 孾【大】*,嬰【宋】*【元】*【明】* [0471004] [No. 99(1281)] [0471005] 惡【大】,意【宋】【元】【明】 [0471006] [No. 99(1282)] [0471007] [No. 99(1283)] [0471008] 如【大】,知【宋】【元】【明】 [0471009] 技【大】,伎【宋】 [0471010] 求【大】,取【宋】【元】【明】 [0471011] 曰【大】,言【宋】【元】【明】 [0472001] [No. 99(1284)] [0472002] 凞怡【大】,喜悅【宋】【元】【明】 [0472003] 空【大】,虛【宋】【元】【明】 [0472004] 斯【大】,是【宋】【元】【明】 [0472005] [No. 99(1285)] [0472006] 至【大】,詣【宋】【元】【明】 [0472007] 苦【大】,若【明】 [0472008] 者【大】,人【宋】【元】【明】 [0473001] [No. 99(1286)] [0473002] 天【大】,一天【宋】【元】【明】 [0473003] [No. 99(1287)] [0473004] [No. 99(1288)] [0473005] 祀【大】*,祠【宋】*【元】*【明】* [0473006] 取【大】,聚【宋】【元】【明】 [0473007] [No. 99(1289)] [0473008] 佉【大】,却【宋】 [0474001] 技【大】,伎【宋】 [0474002] 以八天為第十為卷第十終【宋】【元】【明】 [0474003] [No. 99(1290)],如是以下為卷第十一【宋】【元】【明】 [0474004] (丹本…准)【大】,〔-〕【宋】【元】【明】 [0474005] 崖【大】,涯【元】【明】 [0474006] 腹【大】,瞋【宋】【元】【明】 [0474007] [No. 99(1291)] [0474008] 還宮【大】,而去【宋】【元】【明】 [0474009] [No. 99(1292)] [0474010] [No. 99(1294)] [0474011] 中夜【大】,夜中【宋】【元】【明】 [0474012] 盡【大】,所【宋】【元】【明】 [0474013] [No. 99(1293)] [0475001] 物【大】,佛【明】 [0475002] [No. 99(1295)] [0475003] 云【大】,去【元】【明】 [0475004] 滅【大】,減【宋】【元】【明】 [0475005] [No. 99(1296)] [0475006] 而【大】,〔-〕【宋】【元】【明】 [0475007] 想【大】*,緣【宋】*【元】*【明】* [0475008] [No. 99(1297)] [0475009] 二漏【大】,三漏【宋】【元】【明】 [0475010] [No. 99(1298)] [0475011] [No. 99(1299)] [0475012] 大【大】,甚【宋】【元】【明】 [0475013] 曰【大】,言【宋】【元】【明】 [0475014] 欲【大】,用【宋】【元】【明】 [0475015] 得【大】,往【宋】【元】【明】 [0476001] 於【大】,于【宋】【元】【明】 [0476002] 而【大】,如【宋】【元】【明】 [0476003] 挾【大】,俠【宋】 [0476004] 甚【大】,其【宋】【元】【明】 [0476005] 陀【大】,質【宋】【元】【明】 [0476006] 不分卷於此【宋】【元】【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 冊 No. 100 別譯雜阿含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二校,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