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增支部經典

[P.150]增支部經典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八 集

第一 慈品

一 慈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若習於慈心解脫修習多習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者則希求八種之功德[1]可得以何為八耶

眠樂覺樂不見惡夢為人所愛樂為非人所愛樂為諸天所守護不受火若不通達上位[2]則趣於梵世

諸比丘若習於慈心解脫修習多習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者則可得如此希求之八種功德

其人以正念
習無量慈悲
觀見依滅盡
十結已得減
[P.151]無瞋一眾生
哀人即善人
慈一切眾生
聖者福最多
民草多服地
為馬祠人祠
擲棒蘇摩祠
無遮會施主
遊行之王仙
善修慈心人
十六不如一
如群星與月
不殺不令殺
不服不令服
慈分眾有情
不懷著怨恨

二 慧

「諸比丘有八因八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依止於師或準於師之同梵行者而住猛利之慚愧敬愛尊重現前諸比丘此為第一之因第一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P.152]

彼依止於師或準於師之同梵行者而住猛利之慚愧敬愛尊重現前彼時時往詣彼等而請問質問『大德此事云何此義云何』彼具壽等為彼辨了未辨顯了未顯於許多疑惑之法除去疑惑諸比丘此為第二之因第二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彼聞彼法依二閑靜而成就即身閑靜與心閑靜諸比丘此為第三之因第三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持戒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而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怖畏於微小之罪受持而學學處諸比丘此為第四之因第四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宣說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及具義具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而言諸法以意通利以見觀察見善通達諸比丘此為第五之因第五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P.153]

發勤而住斷滅諸不善法為具足諸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擔諸比丘此為第六之因第六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往詣僧伽不作種種說不作畜生說自說法勸請他不蔑視聖之默然諸比丘此為第七之因第七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滅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如是諸比丘此為第八之因第八之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一〇

有同梵行者見此人而如是思量曰『此具壽依止於師或準於師之同梵行者而住猛利之慚愧敬愛尊重現前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P.154]一一

此具壽依止於師或準於師之同梵行者而住猛利之慚愧敬愛尊重現前時時往詣彼等而請問質問「大德此事云何此義云何」彼具壽等為彼辨了未辨顯了未顯於許多疑惑之法除去疑惑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一二

此具壽聞彼法依二閑靜而成就即身閑靜與心閑靜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一三

此具壽持戒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而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怖畏於微小之罪受持而學於學處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一四

此具壽多聞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宣說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及具義具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而言諸法而以意通利以見觀察善通達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一五

此具壽發勤而住斷滅諸不善法為具足諸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擔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P.155]一六

此具壽往詣僧伽不作種種說不作畜生說自說法勸請他不蔑視聖之默然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一七

此具壽於五取蘊觀生滅而住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滅如是識如是識之集如是識之滅如是此具壽實是知而知見而見者如是之法能生敬愛尊重成就沙門性純一

諸比丘如是有八因八緣根本梵行之慧未得令得已得令多習廣習圓滿

三 敬愛(一)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讚歎不可敬愛者呵責可敬愛者欲於利養欲於恭敬為無慚為無愧欲惡具邪見

諸比丘成就如是八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被尊重所恭敬以何為八耶

[P.156]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讚歎不可敬愛者不呵責可敬愛者不欲於利養不欲於恭敬具慚具愧少欲具正見

諸比丘成就如是八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

四 敬愛(二)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比處有比丘欲於利養欲於恭敬欲於不被輕賤不知時不知量不淨饒舌而大聲叱責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如是八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不欲於利養不欲於恭敬不欲於不被輕賤知時知量清淨不饒舌不大聲叱責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如是八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敬愛所可意所尊重所恭敬

五 世間之失[1](一)

「諸比丘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以何為八耶

[P.157]

諸比丘如是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

利衰稱譏毀譽樂苦
如是一切諸法皆俱
於人之世間悉無常
有變易之法是無恆
具念之有智者知此
善觀察為變易之法
於可愛之法心不動
於非可愛亦不得瞋
隨著順逆皆得消散
消滅而業已歸於無
了知離塵無憂之位
若超越於有則正知

六 世間之失[1](二)

「諸比丘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如是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

[P.158]

諸比丘於無聞之凡夫生利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亦生利諸比丘此中於有聞之聖弟與無聞之凡夫具云何之差別特相相異耶

「大德於我等諸法以世尊為根以世尊為眼以世尊為依唯願大德世尊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依世尊聽聞受持

「諸比丘然者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唯然大德

世尊如是說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於利生時彼不如是思擇『對我此利之生此為無常有變易之法』不如實了知衰生時稱生時譏生時毀生時譽生時樂生時苦生時彼不如是思擇『對我此苦之生此為無常有變易之法』不如實了知利捕捉其心而住衰亦捕捉其心而住稱亦捕捉其心而住譏亦捕捉其心而住毀亦捕捉其心而住譽亦捕捉其心而住樂亦捕捉其心而住苦亦捕捉其心而住彼順於已生之利拒於衰順於已生之稱拒於譏順於已生之譽拒於毀順於已生之樂拒於苦彼如是而放縱順拒惱不能解脫苦不能解脫

[P.159]

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利生時彼如是思擇『對我此為利之生此為無常有變易之法』如實了知衰生時稱生時譏生時毀生時譽生時樂生時苦生時彼如是思擇『對我此苦之生此為無常有變易之法』如實了知利永盡其心而不住衰亦永盡其心而不住稱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譏亦永盡其心而不住毀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譽亦永盡其心而不住樂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苦亦永盡其心而不住彼不順於已生之利不拒於衰不順於已生之稱不拒於譏不順於已生之譽不拒於毀不順於已生之樂不拒於苦彼如是而斷滅順拒惱得予解脫苦得予解脫

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與無聞之凡夫如是有差別特相差異

利衰稱譏毀譽樂苦
如是一切諸法皆俱
於人之世間悉無常
有變易之法是無恆
具念之有智者知此
善觀察為變易之法
於可愛之法心不動
於非可愛亦不得瞋
[P.160]隨著順逆皆得消散
消滅而業已歸於無
了知離塵無憂之位
若超越於有則正知

七 提婆達多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耆闍崛山當提婆達多離去不久世尊於此以提婆達多而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得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得諸比丘[1]心為八非法所蔽所捕捉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住於一劫不可救助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提婆達多心為利所蔽所捕捉當墮於惡趣地獄住一劫不可救助心為衰於稱於譏於敬於不敬於惡欲於惡友所蔽所捕捉當墮於惡趣地獄住於一劫不可救助

諸比丘如是心為八非法所蔽所捕捉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住於一劫不可救助

[P.161]

諸比丘比丘應須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諸比丘依何義趣之故比丘應制勝已生之利而住耶乃至諸比丘若不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則苦惱熱煩之諸漏生若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如是彼苦惱熱煩之諸漏則不生諸比丘若〔不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則苦惱熱煩之諸漏生若制勝已生之惡友而住如是彼苦惱熱煩之諸漏則不生諸比丘依此義趣之故比丘應制勝已生之利而住〔應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是故諸比丘如是應學

『我等應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如是〔應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諸比丘應當學

[P.162]八 鬱多羅

爾時具壽鬱多羅住摩醯室羅伐國僧契耶迦山之陀縛闍梨迦村[1]具壽鬱多羅於此告諸比丘言

「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得友等比丘應時時觀察他得

其時有毘沙門大王因有要事而從北方行往南方毘沙門大王聞具壽鬱多羅在摩醯室羅伐國僧契耶迦山之陀縛闍梨迦村為諸比丘說法「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得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得

毘沙門大王譬如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迅速〕隱沒於摩醯室羅伐國僧契耶迦山之陀縛闍梨迦村而出現於三十三天毘沙門大王往詣帝釋天座前至已白帝釋天言

[P.163]「尊者知耶於此有具壽鬱多羅在摩醯室羅伐國僧契耶迦山之陀縛闍梨迦村為諸比丘說法『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自得他得』」

帝釋天譬如力士伸展曲腕或彎曲伸腕〔迅速〕隱沒於三十三天而出現於摩醯室羅伐國僧契耶迦山陀縛闍梨迦村具壽鬱多羅之前帝釋天往詣具壽鬱多羅之座前至已禮敬具壽鬱多羅卻立一面立於一面之帝釋天白具壽鬱多羅言

「大德具壽鬱多羅為諸比丘說如是之法是真實耶『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友等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自得他得』」

「誠然帝釋天

「大德此為具壽鬱多羅己之語耶或為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之語耶

[P.164]

「帝釋天然者我當為汝敘說譬喻於此有一類智者依譬喻而解所說之義帝釋天譬如自村邑聚落不遠有大穀聚大眾由此處以天平籃掌搬運穀帝釋天若有人往彼大眾之前如是而問『汝等從何處運此穀耶』帝釋天彼大眾云何答為正答耶

「大德若答『我等由穀聚而搬運』則為正答

「帝釋天如是若有少分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之語我等或其餘人皆依此而說

「是希有大德是未曾有大德所以具壽鬱多羅作如是善說『若有少分善說者則此一切為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之語我等或其餘人皆依此而說

大德鬱多羅爾時世尊住王舍城耆闍崛山當提婆達多離去不久世尊於此以提婆達多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自失諸比丘比丘應須時時觀察他失自得他得諸比丘心為八非法所蔽所捕捉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一劫不可救助以何為八耶

[P.165]諸比丘提婆達多為利所蔽乃至為惡友所蔽所捕捉當墮於惡趣地獄而住於一劫不可救助

諸比丘如是心為八非法所蔽所捕捉提婆達多當墮於惡趣地獄住於一劫不可救助

諸比丘比丘應須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

諸比丘依何義趣之故比丘應制勝已生之利而住耶〔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耶諸比丘若不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則苦惱熱煩之諸漏生若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如是則彼苦惱熱煩之諸漏不生諸比丘若不制勝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則苦惱熱煩之諸漏生若制勝已生之惡友而住如是則彼苦惱熱煩之諸漏不生諸比丘依此義趣之故比丘應如是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是故諸比丘應當學

[P.166]

「我等當如是制勝已生之利而住已生之衰已生之稱已生之譏已生之敬已生之不敬已生之惡欲已生之惡友而住」諸比丘應當學

一〇

大德鬱多羅於人中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而此法門於任何者亦不止住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受持此法門大德具壽鬱多羅當圓滿此法門大德具壽鬱多羅當護持此法門大德此法門者是有義而為梵行之根本

九 難陀[1]

「諸比丘說及難陀若謂『是善男子』則為正說諸比丘說及難陀若謂『是有大力者』則為正說諸比丘說及難陀若謂『是端正者』則為正說諸比丘說及難陀若謂『是愛欲重者』則為正說

諸比丘此難陀不外是守護根門於食知量警寤而勉〔進〕成就正念正知以能行圓滿清淨梵行

諸比丘此中難陀所謂守護根門者為如是

[P.167]諸比丘若難陀應觀察東方時存念一切之意則難陀觀察東方『如是我當觀察東方令貪憂之惡不善法不漏入』如是於其處而有正知諸比丘若難陀應觀察西方時應觀察北方時應觀察南方時應觀察上〔方〕時應觀察下〔方〕時應觀察四維時存念一切之意則難陀觀察四維『如是我當觀察四維令貪憂之惡不善法不漏入』如是於其處而有正知

諸比丘難陀所謂守護根門者為如是

諸比丘此中難陀所謂於食知量者為如是

諸比丘難陀於此思擇而如理攝食不為戲樂不為陶醉不為莊飾不為莊嚴乃至唯令支住此身息害為修梵行而已『如是斷滅故受而令新受不生處世當得無罪安穩而住

諸比丘難陀所謂於食知量者為如是

諸比丘此中難陀所謂警寤而勉〔進〕者為如是

[P.168]諸比丘於此難陀於晝間經行坐禪除去障法而淨心於夜之初更經行坐禪除去障法而淨心於夜之中更以右脇而作師子臥累足正念正知作意起想於夜之後更起而經行坐禪除去障法而淨心

諸比丘難陀所謂警寤而勉〔進〕者為如是

諸比丘此中難陀所謂正念正知者為如是

諸比丘於此難陀覺受之起覺〔受之〕住覺〔受之〕滅〔覺〕想覺〔尋之〕起覺〔尋之〕住覺〔尋之〕滅

諸比丘難陀所謂正念正知者為如是

諸比丘此難陀不外是守護根門於食知量警寤而勉〔進〕成就正念正知以能行圓滿清淨梵行

十 莠[1]

一時世尊住瞻波恆伽池邊爾時比丘等責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即於諸比丘所責難之罪假設種種遁辭避談呈現憤怒瞋恚不欣世尊告諸比丘曰

[P.169]

「諸比丘摒除此人諸比丘拂去此人諸比丘斥退此人何受異子之害耶

諸比丘此處有一類之人諸比丘未見彼罪之時其行步觀察屈伸著僧伽梨及鉢衣類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諸比丘見彼罪之時如是乃知『此是沙門之污沙門之稃沙門之莠』知彼如是而擯棄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諸比丘譬如於良麥田中能生污麥稃麥莠麥若未出頂〔穗〕之時其根類似其他真好之麥其莖類似其他真好之麥其葉類似其他真好之麥然而其出[P.170]頂〔穗〕之時如是乃知『此是污麥稃麥莠麥』知彼如是而由根拔起擲棄於麥田之外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麥之故

諸比丘如是此處有一類之人諸比丘未見彼罪之時其行步觀察屈伸著僧伽梨及鉢衣類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諸比丘見彼罪之時如是乃知『此是沙門之污沙門之稃沙門之莠』知彼如是而擯棄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諸比丘譬如簸颺大穀聚其中堅固而結實之穀堆成一面無力而秕糠之穀為風吹拂於一面主人持掃更加掃除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穀之故

諸比丘如是此處有一類之人諸比丘未見彼罪之時其行步觀察屈伸著僧伽梨及鉢衣類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諸比丘見彼罪之時如是乃知『此是[P.171]沙門之污沙門之稃沙門之莠』知彼如是而擯棄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諸比丘譬如有人欲作井水通管持利斧而入林以斧背敲打其一一之樹其中若以斧背敲打堅固而結實之樹則為尖銳之反響若以斧背敲打心腐無實朽枯之樹則為遲鈍之反響斷此根斷根而截頂截頂而善淨內善淨內而用於井通水槽

諸比丘如是此處有一類之人諸比丘未見彼罪之時其行步觀察屈伸著僧伽梨及鉢衣類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諸比丘見彼罪之時如是乃知『此是沙門之污沙門之稃沙門之莠』知彼如是而擯棄何以故耶令無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P.172]若共住[2]則知人
若有惡欲與忿
有覆有慢有惱
有嫉有慳有誑
對人作柔和語
一面如沙門語
若於屏處惡行[3]
有惡見不恭敬
令匍行則妄語
若是知云何耶
汝等一切和合
拒絕彼〔惡比丘〕
擯棄莠〔惡比丘〕
遠離微賤〔比丘〕
再者非似沙門
當除稃之〔比丘〕
有惡欲而所行
擯棄惡之〔比丘〕
作清淨為念處
與清淨人共住
如是合和聰慧
汝等當盡苦邊

第一 慈品〔終〕

攝句

(一)慈(二)慧(三四)敬愛(五六)世間之失(七)提婆達多
(八)鬱多羅(九)難陀(一〇)莠〔惡比丘〕

第二 大品

十一 鞞蘭若[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鞞蘭若那鄰羅賓洲曼陀羅樹下

[P.173]有鞞蘭若婆羅門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鞞蘭若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聞沙門瞿曇對於老衰老羸老邁晚年高齡之婆羅門皆不問訊不從座起不請令坐尊瞿曇實是如是沙門瞿曇對於老衰[A1]老邁晚年高齡之婆羅門皆不問訊不從座起不請令坐尊瞿曇此為不可

「婆羅門我不見於天梵天之世界以及沙門婆羅門天之眾生界能令我〔如來〕問訊而從座起請令坐者婆羅門若令如來問訊而從座起請令坐者則彼人必當頭破

「尊瞿曇乃無色味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無色味』婆羅門色味聲味香味味味觸味者此如來已斷其根本如無根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者乃無色味』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P.174]

「尊瞿曇乃無受用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無受用者』婆羅門色受用聲受用香受用味受用觸受用者此如來已斷其根本如無根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無受用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非作業論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非作業論者』婆羅門我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之非作說種種惡不善法之非作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非作業論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斷滅論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斷滅論者』婆羅門我說貪瞋癡之斷滅說種種惡不善法之斷滅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斷滅論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厭嫌者

[P.175]「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厭嫌者』婆羅門我厭嫌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厭嫌種種惡不善法之成就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厭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調伏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調伏者』婆羅門我說貪瞋癡調伏之法說種種惡不善法調伏之法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調伏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苦行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苦行者』婆羅門我說當燒盡惡不善法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婆羅門若有人已斷當燒盡之惡不善法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我稱如是之人為苦行者婆羅門如來已斷當燒盡之惡不善法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苦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尊瞿曇乃離胎者

「婆羅門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離胎者』婆羅門若有人已捨未來之後有而斷入胎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P.176]未來不生之法我稱如是之人為離胎者婆羅門如來已捨未來之後有而斷入胎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婆羅門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乃離胎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說

婆羅門譬如有八十二之雞卵雞正抱正暖正孵此其雛子之中第一以足爪口嘴而破卵殼安穩出生者名為最長者耶抑為最幼者耶

「尊瞿曇此當名為最長者尊瞿曇此為彼等之最長者

一〇

「婆羅門如是我墮於無明於有纏眾生之中如卵出生破無明之卵殼獨於世間現等覺無上正等覺婆羅門我為世間之最長者最勝者

婆羅門我發精進而不怠住於念而不忘身輕安而無暴躁心入定而為一境

一一

婆羅門如是我遠離諸欲遠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自離而生喜與樂具足初靜慮而住

[P.177]尋伺寂靜之故為內淨為心一趣無尋無伺自三摩地而生喜與樂具足第二靜慮而住

離喜之故為捨而住正念正知樂正受於身如諸聖者之宣說有捨與念而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

斷樂斷苦之故及先已滅憂與喜之故為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

一二

如是之心得定清淨潔白無污穢遠離煩惱柔軟堪任而安住得不動於宿住隨念智引發其心如是隨念種種之宿住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從彼處沒而往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如是隨念種種之宿住與其相狀婆羅門如是我於夜之初更證得第一之明破無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光明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之故婆羅門此為我第一之出生猶如鷄子之出卵殼

[P.178]一三

如是之心得定清淨潔白無污穢遠離煩惱柔軟堪忍而安住得不動於有情死生智引發其心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而見有情之死生了知隨著有情之業而受劣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嗟夫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夫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而見有情之死生了知隨著有情之業而受劣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婆羅門如是我於夜之中更證得第二之明破無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光明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故婆羅門此為我第二之出生猶如雞子之出卵殼

一四

如是之心得定清淨潔白無污穢遠離煩惱柔軟堪忍而安住得不動於漏盡智引發其心如是而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P.179]『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順苦滅之道』如實知『此等是漏』如實知『此是漏之集』如實知『此是漏之滅』如實知『此是順漏滅之道』如是如是知如是見心由欲漏解脫心由有漏解脫心由無明漏解脫解脫而謂『解脫』之智生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婆羅門如是於夜之後更證得第三之明破無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光明為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故婆羅門此為我第三之出生猶如雞子之出卵殼

一五

如是說時鞞蘭若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是最長者尊瞿曇是最勝者尊瞿曇是殊妙尊瞿曇是殊妙尊瞿曇譬如扶起倒者揭露覆者教迷者以道於暗中揭來燈火而令有眼者見色如是尊瞿曇乃以種種之方便而顯示其法我於此處歸依尊瞿曇與法及比丘眾尊瞿曇容受我從今日始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塞

十二 師子[1]

一時世尊住毘舍離城大林之重閣堂

爾時有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

[P.180]

其時有師子將軍為尼犍之弟子而坐於眾會之中師子將軍生思念

「彼必是世尊應供正等覺者然者此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能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我宜往詣當見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

師子將軍往詣尼犍親子之所至已言於尼犍親子曰

「大德我欲往詣見沙門瞿曇

「師子汝為作業論者云何往詣而見彼非作業論者之沙門瞿曇耶師子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將軍則放棄欲詣見世尊之心

復有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

復次師子將軍生思念

[P.181]「彼必是世尊應供正等覺者然者此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能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我宜往詣當見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

師子將軍往詣尼犍親子之所至已言於尼犍親子曰

「大德我欲詣見沙門瞿曇

「師子汝為作業論者云何往詣見彼非作業論者之沙門瞿曇耶師子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復次師子將軍乃放棄欲詣見世尊之心

三度有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

三度師子將軍生思念

「彼必是世尊應供正等覺者然者此眾多著名之隸車人集合集會於斷事堂能以無數之方便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辭或不辭於尼犍之徒於我何為耶我宜不辭尼犍之徒往詣見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

師子將軍隨五百之車乘於日中由毘舍離出發欲見世尊車乘通達處即以車而往然後下車乘步入僧園師子將軍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師子將軍白世尊言

「大德我聞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大德如是[P.182]有謂『沙門瞿曇乃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之人等大德彼等如世尊所說之說者耶或以非實毀謗世尊耶隨順說法隨法之論令同法者無墮於呵責處耶大德我等不欲毀謗世尊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作業論者而說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斷滅論者而說斷滅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厭嫌者而說厭嫌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調伏者而說調伏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苦行者而說苦行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離胎者而說離胎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安穩者而說安穩之法以教弟子

[P.183]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之非作說種種惡不善法之非作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非作業論者而說非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作業論者而說作業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說身善行語善行意善行之作說種種善法之作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作業論者而說作業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斷滅論者而說斷滅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說貪瞋癡之斷滅說種種惡不善法之斷滅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斷滅論者而說斷滅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厭嫌者而說厭嫌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厭嫌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厭嫌種種惡不善法之成就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厭嫌者而說厭嫌之法以教弟子

[P.184]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調伏者而說調伏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說貪瞋癡調伏之法說種種惡不善調伏之法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調伏者而說調伏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苦行者而說苦行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說當燒盡惡不善法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師子若有人已斷當燒盡之惡不善法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我稱如是之人為苦行者師子如來已斷當燒盡之惡不善法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苦行者而說苦行之法以教弟子

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離胎者而說離胎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若有人已捨未來之後有而斷入胎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我稱如是之人為離胎者師子如來已捨未來之後有而斷入胎除根如無本之多羅樹令歸滅於無而為未來不生之法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離胎者而說離胎之法以教弟子

[P.185]師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安穩者而說安穩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師子我依最勝之安穩為安穩者而說安穩之法以教弟子師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說者謂我『沙門瞿曇為安穩者而說安穩之法以教弟子』」

如是說時師子將軍白世尊言

「大德是殊妙大德是殊妙大德譬如扶起倒者揭露覆者教迷者以道於暗中揭來燈火而令有眼者見色如是世尊以種種之方便而顯示其法我於此處歸依世尊與法及比丘眾大德世尊容受我從今日始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師子當審慮如汝著名人之審慮是善

「大德我因此對世尊更加歡喜信樂所以世尊對我說『師子當審慮如汝著名人之審慮是善』大德若外道得我為弟子則於全毘舍離中持旗迴繞而說『師子將軍為我等之弟子』然而世尊對我說『師子當審慮如汝著名人之審慮是善』我二度歸依世尊與法及比丘眾大德世尊容受我從今日始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師子尼犍之徒久於汝家〔受供養〕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當施與食

「大德我因此對世尊更加歡喜信樂所以者世尊對我說『師子尼犍之徒久於汝家〔受供養〕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當施與食』大德我聞『沙門[P.186]瞿曇說「對我應與布施對餘人不與布施對我弟子應與布施對餘人之弟子不與布施若與我有大果若與餘人無大果若與我弟子有大果若與餘人之弟子無大果」』然而世尊勸我亦布施於尼犍之徒我等於此當知時宜我三度歸依世尊與法及比丘眾大德世尊容受我從今日始至盡形壽歸依為優婆塞

世尊為師子將軍次第而說施論戒論生天論說諸欲之過患邪害雜染出離之功德

世尊了知師子將軍之堪任心柔軟心離障心歡喜心明淨心之所生而說諸佛本真之說法譬如清淨而無污點布疋之受正色如是師子將軍即於其座得遠離塵垢之法眼而謂有集法者即悉皆有此滅法

一〇

師子將軍已見法得法知法悟入於法超越疑惑除去猶豫得到無畏除師教別無他緣白世尊言

[P.187]「大德世尊唯願明日與諸比丘俱受我請食

世尊默然而許

師子將軍知世尊之允許從座而起禮敬世尊右遶而去

師子將軍告一男子言「汝往見有已存之肉耶」時師子將軍過其夜後調備殊妙之噉食嚼食以告世尊食時「大德食時已到於師子將軍之家調備飲食

一一

世尊於晨朝時著下衣持鉢衣而往師子將軍之家至已與諸比丘俱設座而坐

其時有眾多尼犍之徒從毘舍離之道路至道路從四衢道至四衢道舉手而號泣「今日師子將軍殺大牛為沙門瞿曇設食沙門瞿曇知為己殺為己作業而食肉

有一男子來師子將軍之處至已耳語於師子將軍而言「將軍汝知耶此處有眾多尼犍之徒從毘舍離之道路至道路從四衢道至四衢道舉手號泣『今[P.188]師子將軍殺大牛為沙門瞿曇設食沙門瞿曇知為己殺為己作業而食肉』」

「且止吾友彼具壽等久欲誹謗佛欲誹謗法欲誹謗僧而彼具壽等以非有空虛虛妄非實之事破壞世尊而不厭然而我等不為活命而故殺有情

一二

師子將軍對以佛為上首之諸比丘親自供養殊妙之噉食嚼食至於飽滿而謝師子將軍〔見〕世尊食已而洗鉢與手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時世尊為師子將軍說法教示勸導讚勵慶慰而從座起離去

十三 良馬[1]

「諸比丘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馬乃相應於王能為王所受用屬於王之財寶以何為八耶

[P.189]

諸比丘此處王之善良馬其父母皆為善生而於其他善良馬出生之處出生若於此給與濕乾[2]之食食時一心而不散亂厭坐臥於屎尿歡喜而易於共住不驚怖其他之馬若有惡習固習過失缺失則如實展現於調馬者調馬者設法予以糾正負乘而發心『其他之馬喜好牽與不牽皆可我於此處當牽』往隨正路而往有堅毅乃至生死之邊際呈現堅毅

諸比丘如是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馬乃相應於王能為王所受用屬於王之財寶

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是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持戒防護於波羅提木叉之律儀而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怖畏於微小之罪受持而學於學處若給與麤妙之食食時一心而不多言為厭嫌者而厭嫌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厭嫌惡不善法之成就歡喜而易於共住不驚[P.190]怖其他之比丘若有惡習固習過失缺失則如實展現於有智之同梵行者或師師或有智之同梵行者設法予以糾正學而發心『其他之比丘喜好學與不學皆可我於此處應當學』往隨正路而往——此中正路者即所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發勤而住『善盡皮盡身之肉以人之堅毅人之精進人之勇健而可得〔涅槃〕不得其所則不止精進

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十四 未調馬[1]

「諸比丘當說八種之未調馬八種馬之過失八種之未調人八種人之過失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說

「諸比丘以何為八種之未調馬八種馬之過失耶

[P.191]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卻行而以後腿捻車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一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蹴後壞軸破三輻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二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自車轅離腿而碎車轅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三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取邪路使車由道遠離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四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跳前身舉前足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五種馬之過失

[P.192]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不顧調馬者不顧馬鞭以齒囓馬銜奔向欲處而去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六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不進不退如樁之佇立其處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七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調馬者言進或促打之時彼則聚前足聚後足四足坐於其處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馬具如是相諸比丘此為第八種馬之過失

諸比丘此為八種未調之馬八種馬之過失

一〇

諸比丘以何為八種未調之人八種人之過失耶

諸比丘此處有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諸比丘所非難之罪『我不憶念我不憶念』以不憶念故避答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卻行而以後腿捻車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一種人之過失

[P.193]一一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於諸比丘所非難之罪反而詰難言『以汝愚癡不辯之言何以思惟如汝所言之事耶』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蹴後壞軸破三輻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二種人之過失

一二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於諸比丘所非難之罪反而列舉非難者之罪言『汝亦犯如是之罪汝當先行懺悔』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自車轅離腿而碎車轅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三種人之過失

一三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諸比丘所非難之罪假設種種之遁辭避談呈現憤怒瞋恚不欣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取邪路使車由道遠離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之未調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四種人之過失

[P.194]一四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諸比丘所非難之罪於僧伽之中舉臂作各種姿態而說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跳前身舉前足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五種人之過失

一五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於諸比丘所非難之罪不顧僧伽不顧非難者乃向欲處而去諸比丘猶如調馬者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不顧調馬者不顧馬鞭以齒囓馬銜奔向欲處而去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六種人之過失

一六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於諸比丘所非難之罪以『我未犯我未犯』默然而使僧伽煩惱諸比丘猶如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不進不退如樁之佇立其處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七種人之過失

[P.195]一七

諸比丘復次諸比丘非難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對於諸比丘所非難之罪作如是言『具壽等為何甚勞我事耶我今當捨戒而退去』已捨戒而退去如是言『今則具壽等當快喜』諸比丘猶如於彼未調馬言進或促打時彼則聚前足聚後足四足坐於其處諸比丘此人我說相同與彼諸比丘此處有一類未調之人具如是之相諸比丘此為第八種人之過失

諸比丘此為八種未調之人八種人之過失

十五 垢穢[1]

「諸比丘有八種垢穢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不事讀誦者是聖典之垢穢諸比丘無起業者是家之垢穢諸比丘懈怠者是美之垢穢諸比丘放逸者是衛兵之垢穢諸比丘行為不檢者是婦女之垢穢諸比丘慳吝者是施者之垢穢諸比丘惡不善法者是此世後世之垢穢諸比丘無明者是比此等更惡之垢穢而為最大之垢穢

諸比丘此八之垢穢
不讀誦聖典之垢穢
不起業者家之垢穢
懈怠者美麗之垢穢
放逸者衛兵之垢穢
邪行者婦女之垢穢
慳吝者施者之垢穢
惡法此後世之垢穢
無明比此等更垢穢
而成為最大之垢穢

[P.196]十六 使命[1]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適於接受使命而往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能聞能說能受能持能解能與解能善巧〔了知〕助伴與非助伴不作鬥諍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適於接受使命而往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舍利弗適於接受使命而往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於此處舍利弗能聞能說能受能持能解能與解能善巧〔了知〕助伴與非助伴不作鬥諍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舍利弗適於接受使命而往

不懼往暴言之集會
亦不止言亦不覆教
說不疑惑問不忿怒
如是比丘適受使命

十七 繫縛[1](一)

「諸比丘女人以八相繫縛男子以何為八耶

[P.197]

諸比丘女人以色相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戲笑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言說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歌吟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啼泣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儀態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華果繫縛男子諸比丘女人以觸繫縛男子

諸比丘女人以此八相繫縛男子依此有情被索所縛加入陷阱

十八 繫縛(二)

「諸比丘男子以八相繫縛女人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男子以色相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戲笑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言說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歌吟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啼泣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威儀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華果繫縛女人諸比丘男子以觸繫縛女人

諸比丘男子以此八相繫縛女人依此有情被索所縛如入陷阱

十九 波呵羅[1]

爾時世尊住鞞蘭若那鄰羅之賓洲曼陀羅樹下波呵羅阿修羅王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立一面立於一面時世尊言波呵羅阿修羅王

[P.198]「波呵羅諸阿修羅者樂於大海耶

「大德諸阿修羅者樂於大海

「波呵羅大海中有幾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耶

「大德大海中有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波呵羅〕以何為八耶

「大德大海者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大德大海者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大德此為大海之第一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復次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此為大海之第二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復次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大德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大德此為大海之第三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P.199]

大德復次有諸大河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大德有諸大河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是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大德此為大海之第四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復次世間之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於大海亦不知有增減大德世間之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於大海亦不知有增減大德此為大海之第五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復次大海是一味鹹味大德大海是一味鹹味大德此為大海之第六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復次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大德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大德此為大海之第七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P.200]

大德復次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於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眾生大德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於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眾生大德此為大海之第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大海者有如是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大德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耶

「波呵羅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大德此法與律中有幾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耶

一〇

「波呵羅此法與律有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以何為八耶

[P.201]一一

波呵羅譬如大海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如是波呵羅於此法與律漸漸有學漸漸有所作漸漸有道而無有忽然了知通達波呵羅於此法與律漸漸有學漸漸有所作漸漸有道而無有忽然了知通達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一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二

波呵羅譬如於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如是波呵羅為我諸聲聞所制之學處即使我諸聲聞乃至有失命之因緣亦不超越波呵羅為我諸聲聞所制之學處即使我諸聲聞乃至有失命之因緣亦不超越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二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三

波呵羅譬如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如是波呵羅若人之破戒惡法不淨而有招疑訝之行隱覆所作以非沙門稱為沙門以非梵行者稱為梵行者內心腐爛漏泄等同於塵介者則僧伽與此不共住速疾集會舉此若彼即使坐於比丘眾之中彼亦與僧伽遠離僧伽亦與彼遠離波呵羅若人之破戒惡法不淨而有招疑訝之行隱覆所作以非沙門而稱為沙門以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內心腐爛漏泄等同於塵介者則僧伽與此[P.202]不共住速疾集會舉此若彼即使坐於比丘眾之中彼亦與僧伽遠離僧伽亦與彼遠離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三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四

波呵羅譬如有諸大河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如是波呵羅有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之四姓彼等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若出家而為出家者則棄前名唯號沙門釋子波呵羅有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之四姓彼等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若出家而為出家者則棄前名唯號沙門釋子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四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五

波呵羅譬如世間之諸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大海亦不知有增減是故波呵羅若眾多之比丘亦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即使於無餘涅槃界亦不知有增減波呵羅若眾多之比丘亦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即使於無餘涅槃界[P.203]亦不知有增減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五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六

波呵羅譬如大海者是一味鹹味如是波呵羅此法與律是一味之解脫味波呵羅此法與律是一味之解脫味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六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一七

波呵羅譬如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如是波呵羅此法與律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波呵羅此法與律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七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P.204]一八

波呵羅譬如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於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眾生如是波呵羅此法與律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預流者向預流果現證者一來者向一來果現證者不還者向不還果現證者阿羅漢向阿羅漢果見證者波呵羅此法與律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預流者向預流果現證者一來者向一來果現證者不還者向不還果現證者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現證者波呵羅此為此法與律第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波呵羅此法與律有如是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二十 布薩[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殿爾時世尊於布薩日為諸比丘圍繞而坐具壽阿難於黎明初分過後從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詣世尊之處合掌白世尊言

「大德已黎明初分過後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請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

如是言已世尊默然不語

[P.205]

具壽阿難於黎明中分過後再次從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詣世尊之處合掌白世尊言

「大德已黎明中分過後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請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

如是言已世尊默然不語

具壽阿難於黎明後分已過日出黎明之時三度從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詣世尊之處合掌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於黎明後分已過日出黎明之時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請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

「阿難眾會不淨

具壽摩訶目犍連生思念

「世尊意趣於何人而言『阿難眾會不淨』耶

具壽摩訶目犍連以心觀察一切諸比丘心而作意具壽摩訶目犍連見彼人之破戒惡法不淨而有招致疑訝之行隱覆所作以非沙門而稱為沙門以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內心腐爛漏泄等同於塵介者坐於諸比丘中見而往彼人之身邊去向彼人言

「起來世尊見汝汝與諸比丘不可共住

如是言彼人默然不語

具壽摩訶目犍連再次向彼人言

「起來世尊見汝汝與諸比丘不可共住

彼人再次默然不語

[P.206]具壽摩訶目犍連三度向彼人言

「起來世尊見汝汝與諸比丘不可共住

彼人三度默然不語

具壽摩訶目犍連拉住彼人之臂令出門外然後放下門栓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白世尊言

「大德我將彼人逐出眾會已清淨大德世尊請為諸比丘說波羅提木叉

「目犍連是希有目犍連是未曾有彼愚人乃至被捉臂

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從今以後汝等自行布薩誦波羅提木叉諸比丘我從今以後〔不行布薩〕不誦波羅提木叉諸比丘如來於不淨之眾會誦波羅提木叉者非處非機

諸比丘於大海中有八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以何八耶

諸比丘大海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諸比丘大海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一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於大海有常法不超岸諸比丘於大海有常法不超岸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二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諸比丘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三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有諸大河流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諸比丘有諸大河流恆河夜摩那海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四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世間之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於大海亦不知有增減諸比丘世間之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於大海亦不知有增減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五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大海是一味之鹹味諸比丘大海是一味之鹹味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六希有未曾有之海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復次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之寶者謂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諸比丘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七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P.207]諸比丘復次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於大海中〔之眾生〕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諸比丘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於大海中〔之眾生〕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諸比丘此為大海之第八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大海有如是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阿修羅樂於大海

諸比丘如是於此法與律有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大海漸漸趣向漸漸傾向漸漸臨入而無有忽然嶮峻如是諸比丘於此法與律則漸漸有學漸漸有所作漸漸有道而無有忽然了知通達諸比丘於此法與律中漸漸有學漸漸有所作漸漸有道而無有忽然了知通達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一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於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如是諸比丘為我諸聲聞所制之學處即使我諸聲聞乃至有失命之因緣亦不超越諸比丘為我諸聲聞所制之學處即使我諸聲聞乃至有失命之因緣亦不超越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二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大海與死屍不共住若於大海有死屍則速疾運於岸於陸上如是諸比丘若有人之破戒惡法不淨而招致疑訝之行隱覆所作以非沙門而稱為沙門以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內心腐爛漏泄等同於塵介者則僧伽與此不共住當速疾集會舉此若彼即使坐於諸比丘中彼亦與僧伽遠離或僧伽亦與彼遠離諸比丘若有人之破戒惡法不淨而招致疑訝之行隱覆所作以非沙門而稱為沙門以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內心腐爛漏泄等同於塵介者則僧伽與此不共住當速疾集會而舉此若彼即使坐於諸比丘之中彼亦與僧伽遠離或僧伽亦與彼遠離此為此法與律第三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有諸大河流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則棄前名唯號大海如是諸比丘有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之四姓彼等若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出家而為出家者則棄前名唯號沙門釋子諸比丘有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之四姓彼等若於如來所說之法與律出家而為出家者則棄前名唯號沙門釋子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四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世間之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天雨流入大海亦不知有增減如是諸比丘若眾多之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即使於無餘涅槃界亦不知有增減諸比丘若眾多之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即使於無餘涅槃界亦不知有增減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五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

諸比丘譬如大海是一味之鹹味如是諸比丘此法與律是一味之解脫味諸比丘此法與律是一味之解脫味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六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諸比丘譬如於大海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真珠摩尼珠瑠璃硨渠璧玉珊瑚紅玉瑪瑙如是諸比丘於此法與律中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諸比丘於此法律中有多寶種種寶此中寶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第七之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P.208]諸比丘譬如大海者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提麑魚提麑耆羅魚提麑提麑耆羅魚阿修羅乾達婆是於大海〔中之眾生〕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如是諸比丘此法與律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預流者向預流果現證者一來者向一來果現證者〔不還者向不還果現證者〕阿羅漢向阿羅漢現證者諸比丘此法與律乃大眾生之住處此中眾生者謂預流者向預流果現證者〔一來者向一來果現證者不還者向不還果現證者〕阿羅漢向阿羅漢現證者諸比丘此為此法與律之第八希有未曾有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於此法與律

諸比丘於此法與律中有如是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見此而諸比丘樂此法與律

第二 大品〔終〕

攝句

(一)鞞蘭若(二)師子(三)良馬(四)未調馬(五)垢穢(六)使命
(七八)二之繫縛(九)波呵羅(十)布薩

第三 居士品

二十一 郁伽[1](一)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大林之重閣講堂於此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於世尊世尊說

「諸比丘毘舍離之郁伽居士了知成就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P.209]世尊如是說作如是說已善逝即從座而起進入精舍

有一比丘於晨朝時著下衣持鉢而往毘舍離郁伽居士之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座

毘舍離之郁伽居士來至彼比丘之處來已禮敬彼比丘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時彼比丘對毘舍離之郁伽居士言

「居士汝成就世尊所說之八種希有未曾有法居士汝成就世尊所說之八種希有未曾有法者為云何

「大德我不了知世尊所說成就如何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大德然而於我有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

「唯然居士

彼比丘回答毘舍離之郁伽居士毘舍離之郁伽居士說

「大德我初覲見世尊時大德即使於遠處見已我心俱為明淨大德此為我第一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我得明淨心而禮敬世尊世尊為我次第解說解說施論戒論生天論諸欲之過患邪害雜染出離之功德

[P.210]

了知我堪任心柔軟心離障心歡喜心明淨心之生起世尊為我解說諸佛本真之說法〔謂〕苦譬如清淨而無黑點之布而受正色如是我即於其座遠塵離垢得法眼〔謂〕有集法者即悉皆有此滅法大德我已見法得法知法悟入於法超越疑惑斷除猶豫得到無畏除師教之外別無他緣即歸依佛受持梵行等之五戒大德此為我第二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其時我有四位年輕之夫人大德我前往彼等夫人之處至已向彼等夫人言『姊妹我已受持梵行等之五戒汝等若欲則在此受用錢財或修其福或往各自親族之家或欲改嫁我可將汝等給與任何人耶』大德如是言時彼最大夫人對我說『尊者將我給與某甲之人』大德我即招呼彼人左手執夫人右手取金澡罐賜予彼人大德我棄年輕之夫人於心不覺悔大德此為我第三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P.211]

大德復次我家之財富與具戒者善法者不分彼此而受用大德此為我第四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復次我侍於比丘時恭敬而侍非不恭敬大德此為我第五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一〇

大德若具壽為我說法則恭敬而聽非不恭敬若具壽不為我說法則我為彼說法大德此為我第六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一一

大德復次諸天非少來我處而告謂『居士世尊說善法』如是而言已大德我向彼諸天言『諸天無論有無汝等之所言世尊皆說善法』大德然而我心不高慢而作『諸天來我處我與諸天相俱談論』大德此為我第七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P.212]一二

大德復次世尊所說之五下分結於我不見有少分之未斷大德此為我第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大德如是有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然而我不了知世尊所說成就如何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一三

彼比丘於毘舍離郁伽居士之家受施食從座起而離去彼比丘食後從受食而還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將與毘舍離之郁伽居士所相互談論之全部告於世尊

一四

「善哉善哉比丘毘舍離之郁伽居士正如汝所說如是比丘毘舍離之郁伽居士成就我所說之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比丘毘舍離之郁伽居士了知成就此八希有未曾有之法

二十二 郁伽[1](二)

爾時世尊住跋耆國象村世尊於此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於世尊世尊曰

「諸比丘象村之郁伽居士了知成就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世尊如是說作如是說已善逝即從座而起入於精舍

有一比丘於晨朝時著下衣持鉢往象村郁伽居士之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座

象村之郁伽居士來至彼比丘處來已禮敬彼比丘坐於一面坐於一面時彼比丘向象村之郁伽居士言

[P.213]

「居士汝成就世尊所說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居士汝成就世尊所說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者為云何

「大德我不了知世尊所說成就如何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大德然而我有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諦聽善自作意

「唯然居士

彼比丘回答象村之郁伽居士象村之郁伽居士曰

「大德我遊於龍林起初覲見世尊時大德即使於遠處見已我心俱為明淨而醉醒大德此為我第一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我得明淨心而禮敬世尊世尊為我次第而說施論戒論生天論說明諸欲之過患邪害雜染出離之功德

了知我堪任心柔軟心離障心歡喜心明淨心之生起世尊為我解說諸佛本真之說法〔謂〕苦譬如清淨而無黑點之布而受正色如是我即於其座遠塵離垢而得法眼〔謂〕有集法者即悉皆有此滅法大德我已見法得法知法悟入於法超越疑惑斷除猶豫得到無畏除師教之外別無他[P.214]即歸依佛受持梵行等之五戒大德此為我第二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其時我有四位年輕之夫人大德我前往彼等夫人處至已向彼等夫人言『姊妹我已受持梵行等之五戒汝等若欲在此受用錢財或修其福或往各自親族之家若欲改嫁我可將汝等給與任何人』大德如是言時彼最大之夫人對我說『尊者將我給與某甲之人』大德我即招呼彼人左手執夫人右手取金澡罐賜予彼人大德我棄年輕之夫人於心不覺悔大德此為我第三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復次我家之財富與具戒者善法者不分彼此而受用大德此為我第四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P.215]

大德復次我侍於比丘時是恭敬而侍非不恭敬大德若具壽為我說法則恭敬而聽非不恭敬若具壽不為我說法則我為彼說法大德此為我第五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一〇

大德復次我請僧伽之時諸天非少來我處而告謂『居士某甲比丘乃俱分解脫者某甲是慧解脫者某甲是身證者某甲是見至者某甲是信解者某甲是隨法〔行〕者某甲是隨〔信〕行者某甲是具戒者是善法者某甲是破戒者是惡法者』大德復次我供養僧伽之時如是無有『與彼少與彼多』生心大德此為我第六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一一

大德復次諸天非少來我處而告謂『居士世尊說善法』如是而言已大德我言於諸天『諸天無論有無汝等之所言世尊皆說善法』大德然而我心不高慢而作『諸天來我處我與諸天相俱談』大德此為我第七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P.216]一二

大德復次若我欲比世尊之前命終世尊欲記別於我者非希有『無有結之能纏令象村之郁伽居士還歸此世』大德此為我第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如是有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然而我不知世尊所說成就如何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一三

彼比丘於象村郁伽居士之家受施食即從座起而離去彼比丘食後從受食而還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將與象村之郁伽居士所相互談論之全部告於世尊

一四

「善哉善哉比丘象村之郁伽居士正如汝說如是比丘象村之郁伽居士成就我所說之八種希有未曾有法比丘象村之郁伽居士了知成就此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二十三 呵哆[1](一)

爾時世尊住阿羅鞞阿伽羅婆制底世尊於此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者回答於世尊世尊曰

[P.217]

「諸比丘呵哆阿羅婆了知成就七種之希有未曾有法以何為七耶

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信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戒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慚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愧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是多聞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捨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慧

諸比丘呵哆阿羅婆如是了知成就七種之希有未曾有法

世尊如是說作如是說已善逝即從座而起入於精舍

有一比丘於晨朝時著下衣持鉢而往呵哆阿羅婆之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座

呵哆阿羅婆來彼比丘處來已禮敬彼比丘坐於一面坐於一面時彼比丘對呵哆阿羅婆言

「友汝成就世尊所說之七種希有未曾有法以何為七耶〔世尊言〕『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信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戒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慚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愧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是多聞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捨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慧』友汝如是成就世尊所說之七種希有未曾有法

「大德其時是否有白衣之在家人

「道友其時無白衣之在家人

「大德其時無有白衣之在家人是善

[P.218]

彼比丘於呵哆阿羅婆之家受施食從座起而離去彼比丘食後自受食而還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此處我於晨分著下衣持鉢而往呵哆阿羅婆之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座大德呵哆阿羅婆來至我處來已禮敬於我坐於一面大德坐於一面時我對呵哆阿羅婆言『友汝成就世尊所說之七種希有未曾有法以何為七耶〔世尊言〕「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信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戒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慚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愧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是多聞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捨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慧」友汝如是成就世尊所說之七種希有未曾有法』大德如是說呵哆阿羅婆對我言『大德其時是否有白衣之在家人』『友其時無白衣之在家人』『大德其時無有白衣之在家人是善』」

「善哉善哉比丘比丘彼善男子少欲而自有善法不欲人了知比丘然而了知呵哆阿羅婆成就第八種之希有未曾有法是少欲

二十四 呵哆[1](二)

爾時世尊往阿羅鞞阿伽羅婆制底

[P.219]呵哆阿羅婆為五百之優婆塞所圍繞而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對呵哆阿羅婆曰

「呵哆汝之眾是大呵哆汝云何而攝此大眾耶

「大德世尊說四攝事我因此而攝此大眾大德我若知此人以布施可攝者則以布施而攝我若知此人以愛語可攝者則以愛語而攝我若知此人以利行可攝者則以利行而攝我若知此人以同事可攝者則以同事而攝大德我家有財若〔我〕變為貧窮者則〔人人〕不思如是欲聽

「善哉善哉呵哆呵哆此乃攝大眾之要諦呵哆過去世所攝大眾者總定以此四攝事而攝大眾呵哆未來世欲攝大眾者總定以此四攝事而欲攝大眾呵哆現在攝大眾者總定以此四攝事而攝大眾

世尊說法教示勸導讚勵令其慶喜呵哆阿羅婆禮敬世尊右遶而去

[P.220]呵哆阿羅婆離去不久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當了知呵哆阿羅婆成就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呵阿羅婆有信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戒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慚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愧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是多聞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捨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有慧諸比丘呵哆阿羅婆是少欲

諸比丘當了知呵哆阿羅婆如是成就八種希有未曾有之法

二十五 摩訶男[1]

爾時世尊住釋氏國迦維羅衛城尼拘律園釋種摩訶男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種摩訶男白世尊言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耶

「摩訶男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則為優婆塞

「大德云何為具戒之優婆塞耶

「摩訶男若優婆塞離殺生離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則為具戒之優婆塞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趣向自利而未趣向利他耶

[P.221]「摩訶男若優婆塞自成就信而未勸導他成就信自成就戒而未勸導他成就戒自成就捨而未勸導他成就捨自欲見諸比丘而未勸導他見諸比丘自欲聽聞正法而未勸導他聽聞正法自持所聞之法而未勸導他持〔所聞之〕法自觀察所持法之義而未勸導他觀察〔所持法之〕義自知義知法隨順法而未勸導他〔知義知法〕隨順法而行則為優婆塞趣向自利而未趣向他利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俱趣向自利利他耶

「摩訶男若優婆塞自成就信而勸導他成就信自成就戒而勸導他成就戒自成就捨而勸導他成就捨自欲見諸比丘而勸導他見諸比丘自欲聽聞正法而勸導他聽聞正法自持所聞之法而勸導他持〔所聞之〕法自觀察所持法之義[P.222]而勸導他觀察〔所持法之〕義自知義知法隨順法而且勸導他〔知義知法〕隨順法而行則優婆塞為俱趣向自利利他

二十六 耆婆[1]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耆婆菴羅園耆婆童子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耆婆童子白世尊言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耶

「耆婆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則為優婆塞

「大德云何為具戒之優婆塞耶

「耆婆若優婆塞離殺生離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飲酒則為具戒之優婆塞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趣向自利而未趣向利他耶

「耆婆若優婆塞自成就信而未勸導他成就信自成就戒而未勸導他成就戒自成就捨而未勸導他成就捨自欲見諸比丘而未勸導他見諸比丘自欲聽聞正法而未勸導他聽聞正法自持所聞之法而未勸導他持〔所聞之〕法自觀察所持法之義而未勸導他觀察〔所持法之〕義自知義知法隨順法而未勸導他〔知義知法〕隨順法而行則優婆塞為趣向自利而未趣向利他

「大德云何為優婆塞俱趣向自利利他耶

[P.223]「耆婆若優婆塞自成就信而勸導他成就信自成就戒而勸導他成就戒自成就捨而勸導他成就捨自欲見諸比丘而勸導他見諸比丘自欲聽聞正法而勸導他聽聞正法自持所聞之法而勸導他持〔所聞之〕法自觀察所持法之義而勸導他觀察〔所持法之〕義自知義知法隨順法而且勸導他〔知義知法〕隨順法而行則優婆塞為俱趣向自利利他

二十七 力[1](一)

「諸比丘有八種力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小兒以啼泣為力婦女以瞋恚為力盜賊以武器為力國王以自在為力愚人以毀呰為力賢人以審諦為力多聞者以計數為力婆羅門以忍辱為力

諸比丘如是有八種力

二十八 力[-1](二)

[P.224]

具壽舍利弗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對具壽舍利弗言

「舍利弗漏盡比丘有幾何之力成就其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耶

「大德漏盡比丘有八力成就其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了知漏盡

大德此處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善觀一切諸行是無常大德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善觀一切諸行是無常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善觀諸欲如火坑大德漏盡比丘以如實正慧善觀諸欲如火坑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其心趣向於離傾向於離臨入於離住於離歡喜出盡一切漏所生之法大德漏盡比丘其心趣向於離傾向於離臨入於離住於離歡喜出盡一切漏所生之法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四念處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四念處[P.225]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四神足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四神足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五根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五根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七覺支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七覺支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八聖道大德漏盡比丘修習善修八聖道此為漏盡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大德漏盡比丘有如是之八力成就其力而漏盡比丘謂『我漏已盡』知漏盡

二十九 難[1]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曰『世間得時節有所作世間得時節有所作』而彼不知時節與非時節諸比丘於梵行住有八難非時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地獄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一難非時

[P.226]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畜生〔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二難非時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餓鬼道〔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三難非時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長壽天〔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四難非時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邊國無知之夷狄中於此處無得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五難非時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是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雖生於中國然而有邪見顛倒見為『無施無供施無燒施無善惡業之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母無父無生死之眾生於世間為沙門婆羅門之正到正趣此世他世無自證知現證而宣說者』〔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六難非時

諸比丘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雖生於中國然為無慧癡呆啞羊而不能知善說惡說之義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七難非時

[P.227]

諸比丘如來不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不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中國有慧無癡呆無啞羊而能知善說惡說之義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第八難非時

諸比丘如是於梵行住有八種之難非時

諸比丘於梵行住有一種之不難是時以何為一耶

諸比丘此處如來出現於世謂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又說法趣向於止息趣向於般涅槃趣向於等覺善逝之所演而此人生於中國有慧無癡呆無啞羊而能知善說惡說之義諸比丘此為梵行住之一種不難是時

正法演說時     生出人世間
若不證得果     必不得時節
不為人障礙     難者多能說
諸如來出世     稀有於世間
現前所見者     是世中甚難
求義利之人     加之得人身
欲遇正法說     當以精勤學
[P.228]云何知正法     欲得不失時
失時之人者     墮地獄受苦
於此世必失     正法決定性
如商人必失     義利而永悔
纏於無明者     則不受正法
久生死〔流轉〕     當納受輪迴
正法演說時     得受人之性
過現未來世     若行大師教
悟得世間時     得知等梵行
如來之〔正道〕     已行於其身
日種具眼說     律儀護其身
常持正之念     離漏而應住
隨魔羅世界     隨[A2]眠皆斷去
得盡諸漏人     是世到彼岸

三十 阿那律[1]

爾時世尊住婆祇國尸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其時具壽阿那律住支提國之東竹山林具壽阿那律靜居宴默其心如是起思念

[P.229]「此法為少欲者之所有此法非多欲者之所有此法為知足者之所有此法非無厭者之所有此法為閑居者之所有此法非樂聚會者之所有此法為發勤者之所有此法非懈怠者之所有此法為正念者之所有此法非邪念者之所有此法為定意者之所有此法非亂意者之所有此法為智慧者之所有此法非愚癡者之所有

世尊於心了知阿那律心所思念譬如力士伸曲腕或曲伸腕如是〔迅速〕隱沒於婆祇國尸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而呈現於支提國東竹山林具壽阿那律之前世尊坐於所設之座具壽阿那律亦稽首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對具壽阿那律言

「善哉善哉阿那律善哉阿那律汝思念大人之七念〔謂〕此法為少欲者之所有此法非多欲者之所有此法為知足者之所有此法非無厭者之所有此法為閑居者之所有此法非樂聚會者之所有此法為發勤者之所有此法非懈怠者之所有此法為正念者之所有此法非邪念者之所有此法為定意者之所有此法非亂意者之所有此法為智慧者之所有此法非愚癡者之所有阿那律然者汝今思念大人之第八念〔謂〕此法為樂於無戲論喜於無戲論者之所有此法非樂於戲論喜於戲論者之所有

[P.230]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若欲離諸欲離諸之不善法為有尋有伺自離而生之喜與樂當具足初靜慮而住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若欲為尋伺寂靜之故為內淨為心一趣為無尋無伺由三摩地而生之喜與樂當具足第二靜慮而住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若欲離喜之故為捨而住為正念正知樂正受於身如諸聖者之宣說有捨與念而樂住當具足第三靜慮而住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若欲斷樂斷苦之故及先已滅於憂與喜之故為不苦不樂之捨念清淨當具足第四靜慮而住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隨樂欲而得此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譬如於居士居士子盛滿種種衣之衣篋知足而住於汝當思為能資於糞掃衣為喜不懼安穩住為入涅槃

[P.231]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隨樂欲而得此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譬如於居士居士子多羹多添味之白米飯知足而住於汝當思為能資於乞食為喜不懼安穩住為入涅槃

一〇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隨樂欲而得此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譬如於居士居士子自內外而塗防風閂閉閉窗之樓閣知足而住於汝當思為能資於樹下坐為喜不懼安穩住為入涅槃

一一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隨樂欲得此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譬如於居士居士子牀鋪有長山羊毛之覆有白氈之覆有繡花之覆有殊勝羚羊皮之覆有覆帳兩側有丹枕知足而住於汝當思為能資於草覆之牀座為喜不懼安穩住為入涅槃

[P.232]一二

阿那律汝若思念此大人之八念隨樂欲而得此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譬如於居士居士子種種藥熟酥生酥知足而住於汝當思為能資於陳棄藥為喜不懼安穩住為入涅槃

一三

阿那律然者汝於次之雨安居住此支提國之東竹山林

「唯然大德

具壽阿那律回答世尊

世尊如是教誡具壽阿那律已譬如力士伸曲腕曲伸腕如是〔迅速〕沒入支提國之東竹山林呈現於婆祇國尸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世尊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告諸比丘言

一四

「諸比丘我為汝等當說大人之八念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

「唯然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諸比丘何等為大人之八念耶

一五

諸比丘此法為少欲者之所有此法非多欲者之所有此法為知足者之所有此法非無厭者之所有此法為閑居者之所有此法非樂聚會者之所有此法為發勤者之所有此法非懈怠者之所有此法為正念者之所有此法非邪念者之所有此法為定意者之所有此法非亂意者之所有此法為智慧者之所有此法非愚癡者[P.233]之所有此法為樂於無戲論喜於無戲論者之所有此法非樂於戲論喜於戲論者之所有

一六

諸比丘說『此法為少欲者之所有此法非多欲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一七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為少欲而不欲被知少欲為知足而不欲被知知足為閑居而不欲被知閑居為發勤而不欲被知發勤為正念而不欲被知正念為定意而不欲被知定意有智慧而不欲被知有智慧樂於無戲論而不欲被知樂於無戲論諸比丘說『此法為少欲者之所有此法非多欲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一八

諸比丘說『此法為知足者之所有此法非無厭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一九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即使依任何之衣牀座病藥資具亦為厭足諸比丘說『此法為知足者之所有此法非無厭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二〇

諸比丘說『此法為閑居者之所有此法非樂聚會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二一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閑居而住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王臣外道外道弟子來爾時比丘心趣向於離傾向於離臨入於離住於離[P.234]歡喜出離唯定作策勵出離之談諸比丘說『此法為閑居者之所有此法非樂聚會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二二

諸比丘說『此法為發勤者之所有此法非懈怠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二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發勤而住為斷諸不善法具足諸善法有努力為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軛擔諸比丘說『此法為發勤者之所有此法非懈怠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二四

諸比丘說『此法為正念者之所有此法非邪念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二五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久亦憶念隨念以前之所作以前之所說諸比丘說『此法為正念者之所有此法非邪念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二六

諸比丘說『此法為定意者之所有此法非亂意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二七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離諸欲離諸不善法為有尋有伺自離而生喜與樂具足初靜慮而住為尋伺寂靜故為內淨為心一趣為無尋無伺由三摩地而生喜與樂具足第二靜慮而住離喜之故為捨而住正念正知正受樂於身如諸聖者之宣說有捨與念而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斷樂斷苦之故及先已滅憂與喜之故以不苦不樂為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諸比丘說『此法為定意者之所有此法非亂意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二八

諸比丘說『此法為智慧者之所有此法非愚癡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二九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有智慧為聖決擇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諸比丘說『此法為智慧者之所有此法非愚癡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P.235]三〇

諸比丘說『此法為樂於無戲論喜於無戲論者之所有此法非樂於戲論喜於戲論者之所有』者是緣何而說耶

三一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其心入於戲論之滅盡而歡喜安住解脫諸比丘說『此法為樂於無戲論喜於無戲論者之所有此法非樂於戲論喜於戲論者之所有』者是緣此而說

三二

具壽阿那律於次之雨安居即住於支提國之東竹山林具壽阿那律獨遠離不放逸熱誠住於精勤不久善男子之正從家而出家為無上之梵行究竟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具壽阿那律為阿羅漢之一人

具壽阿那律得阿羅漢其時說偈曰

「世間無上師了知我思
以神通意所成身而來
隨後如來而說明我意
佛無戲論所說無戲論
覺悟其法而歡喜其教
悟得三明而佛說已辦」

第三 居士品〔終〕

攝句

(一二)二之郁伽(三四)二之呵哆(五)摩訶男(六)耆婆(七八)
二之力(九)難(十)阿那律之十

[P.236]第四 布施品

三十一 布施[1](一)

「諸比丘布施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即隨至而給與布施怖畏之故而給與布施我前受布施而給與布施我將受布施而給與布施『布施為善』而給與布施『我炊而彼等不炊故我給與炊而對不炊者給與布施』『若給與布施則我為起善名稱』而給與布施為心之莊嚴心資具而給與布施

諸比丘如是有八種布施

三十二 布施[-1](二)

信慚善施法
此善世所求
世稱為天道
此往天世道

三十三 布施事[1]

「諸比丘布施事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即欲之故給與布施瞋之故給與布施癡之故給與布施怖畏之故給與布施『父祖先若作則我不可廢舊有之家風』而給與布施『若給與此布施則身[P.237]壞命終而後當生於善趣天界』而給與布施『若給與此布施則我心生明淨適悅歡喜』而給與布施為心之莊嚴心資具而給與布施

諸比丘如是布施事有八種

三十四 田

「諸比丘播種子於八分成就之田時無大果無大味無勝增長云何為八分成就耶

諸比丘此處有田有凹凸有石礫有鹽分耕土不深〔水之〕入路不具〔水之〕出路不具溝不具畔不具

諸比丘如是播種於八分成就之田時無大果無大味無勝增長

諸比丘如是給與布施於八分成就之沙門婆羅門時無大果無大功德無大威光無大徧滿云何為八分成就耶

諸比丘此處有沙門婆羅門有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

諸比丘如是給與布施於八分成就之沙門婆羅門時無大果無大功德無大威光無大徧滿

諸比丘播種子於八分成就之田時有大果有大味有勝增長云何為八分成就耶

[P.238]

諸比丘此處有田無凹凸無石礫無鹽分耕土深〔水之〕入路具〔水之〕出路具溝具畔具

諸比丘如是播種於八分成就之田時有大果有大味有勝增長

諸比丘如是給與布施於八分成就之沙門婆羅門時有大果有大功德有大威光有大徧滿云何為八分成就耶

諸比丘此處有沙門婆羅門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如是給與布施於八分成就之沙門婆羅門時有大果有大功德有大威光有大徧滿

播具足之種子於具足之田天〔降雨〕資具足穀具足息災具足增長具足廣大具足果具足如是給與戒具足者之具足食所作具足者則具足成故欲具足者則為具足人事於慧具足者是具足成得明行具足心具足作作業具足得義利圓滿如實知世間當得見具足達道具足〔隨〕意具足而進[P.239]拂一切垢得涅槃具足脫一切苦即一切具足

三十五 布施受生[1]

「諸比丘布施受生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謂〕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見剎帝利大家婆羅門大家居士大家五妙欲[A3]豐足全備而喜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剎帝利大家婆羅門大家居士大家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剎帝利大家婆羅門大家居士大家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P.240]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謂〕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聞『四天王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四大天王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四天王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謂〕飲食衣服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聞『忉利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忉利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忉利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聞〕『夜摩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夜摩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夜摩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是有所求彼聞〕『兜率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兜率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兜率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飲食衣服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聞〕『化樂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化樂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化樂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而有所求彼聞〕『他化自在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P.241]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布施於沙門婆羅門〔謂〕飲食衣服車乘華鬘薰香塗香牀具房舍燈具彼給與布施有所求彼聞『梵身天者長壽端麗而多樂』彼思念『我身壞命終而後當受生於梵身天之伙伴』彼即定其心住其心修其心其心於下劣而信解於最上而不修習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梵身天之伙伴此是隨具戒者而說破戒者則不然諸比丘具戒者之心願為清淨故成就

諸比丘如是於布施受生有八種

三十六 福業事[1]

「諸比丘福業事有三種以何為三耶

施類福業事戒類福業事修類福業事

諸比丘此處有一類者少作施類福業事少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苦厄之人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中作施類福業事中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安樂之人

[P.242]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四天王之伙伴諸比丘此中四天王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四天王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忉利天之伙伴諸比丘此中釋提桓因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忉利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夜摩天之伙伴諸比丘此中夜摩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夜摩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P.243]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兜率天之伙伴諸比丘此中兜率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兜率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化樂天之伙伴諸比丘此中化樂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之故自化樂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一〇

諸比丘復次此處有一類者多作施類福業事多作戒類福業事未作修類福業事彼身壞命終而後受生於他化自在天之伙伴諸比丘此中自在天子者作施類福業事甚多作戒類福業事甚多故由他化自在天之諸天有十勝處〔謂〕天壽天貌天樂天稱天增上力天色天聲天香天味天觸

諸比丘如是於福業事有三種

三七 善士[1](一)

「諸比丘善士之施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P.244]

鮮潔而施殊妙而施隨時而施相應而施辨別而施屢屢而施施心明淨施而適悅

諸比丘如是善士之施有八種

鮮潔殊妙之飲食
隨時相應與再三
為梵行者等善田
給與布施之人者
即使捨棄眾多財
更無有追悔之心
如是給與布施者
正觀者等之讚嘆
有信之智者如是
以解脫心作供施
於無害安樂之世
受生也乃是賢者

三八 善士(二)

「諸比丘善士若能生於家則資眾生之義利利益安樂〔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僕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諸比丘譬如大雨成就一切之穀則資眾生之義利利益安樂諸比丘如是若善士能生於家則資眾生之義利利益安樂〔謂〕資父母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妻子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奴僕之義利利益安樂資朋友之義利利益安樂資餓鬼之義利利益安樂資國王之益利利益安樂資諸天之[P.245]義利利益安樂資沙門婆羅門之義利利益安樂

住正慧者之家
是諸人之利益
憶念前世所作
不厭於夜與晝
如法奉仕於父
與母乃及祖先
善美之人知法
堅定持有信心
恭敬奉事於修
梵行之出家者
善立於正法為
人王者之利益
諸天親族朋友
與一切人利益
若調伏慳垢穢
則到吉祥之天

三十九 等流

「諸比丘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者有八種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佛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一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歸依法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二

諸比丘復次有聖弟子歸依僧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三

[P.246]

諸比丘[1]有五種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以何為五耶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斷殺生離殺生諸比丘聖弟子離殺生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諸比丘此乃第一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四

諸比丘復次有聖弟子斷不與取離不與取〔諸比丘聖弟子離不與取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諸比丘此乃第二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五

諸比丘復次有聖弟子〕斷欲邪行離欲邪行〔諸比丘聖弟子離欲邪行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諸比丘此乃第三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六

諸比丘復次有聖弟子〕斷妄語離妄語〔諸比丘聖弟子離妄語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諸比丘此乃第四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七

諸比丘復次有聖弟子〕斷飲酒離飲酒諸比丘聖弟子離飲酒而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施無畏施無怨施無害於無量之眾生已而得無量之無畏無怨無害諸比丘此乃第五之布施為大布施自最初而知於長夜而知於傳統而知自古而有未雜亂未曾雜亂現不雜亂當不雜亂[P.247]不受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諸比丘此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之第八

諸比丘如是有福之等流善之等流樂之食生天之因樂之異熟資於生天資於可愛可樂可意利益是安樂者有八種

四十 極輕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殺生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殺生極輕之異熟者令人短命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不與取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不與取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損財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欲邪行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欲邪行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敵之怨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妄語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妄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受非實之讒誣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離間語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離間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遠離朋友

[P.248]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麤惡語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麤惡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非可意之聲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雜穢語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雜穢語極輕之異熟者令人〔聞〕不信言

諸比丘若修習多作飲酒則生於地獄生於畜生生於餓鬼飲酒極輕之異熟者令人昏迷

第四 布施品〔終〕

攝句

(一二)二之布施與(三)〔布施〕事與(四)田與(五)布施受生與
(六)〔福〕業〔事〕與(七八)二之善士與(九)等流[1]
(一〇)極輕

第五 布薩品

四十一 略布薩[-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祇樹給孤獨園於此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諸比丘云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耶

[P.249]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今我亦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P.250]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今我亦於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今我亦於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P.251]一〇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

四十二 廣布薩

「諸比丘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諸比丘云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徧滿耶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今我亦於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今我亦於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熏香塗香之所持莊嚴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諸比丘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

[P.252]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徧滿耶

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鴦伽摩竭陀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何以故耶諸比丘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微弱

諸比丘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P.253]

諸比丘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年為忉利天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諸比丘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諸比丘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諸比丘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P.254]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一〇

諸比丘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諸比丘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諸比丘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臥小牀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於普天徧照耀四方
[P.255]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瑠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於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訶到達天處[1]

四十三 毘舍佉[-1]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殿

毘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告毘舍佉鹿母言

「毘舍佉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毘舍佉云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耶

毘舍佉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P.256]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之穢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今我亦於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今我亦於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毘舍佉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徧滿耶

毘舍佉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鴦伽摩竭陀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何以故耶毘舍佉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P.257]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毘舍佉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毘舍佉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毘舍佉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P.258]臥小牀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於普天徧照耀四方
此處理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瑠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於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訶到達天處

四十四 婆私吒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講堂婆私吒優婆塞來詣世尊之處[A4]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告婆私吒優婆塞言

「婆私吒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婆私吒云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耶

婆私吒此處有聖弟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我當以此分做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今我亦於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今我亦於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婆私吒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徧滿耶

婆私吒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鴦伽摩竭陀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說迦阿般提乾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何以故耶婆私吒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婆私吒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婆私吒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婆私吒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臥小牀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於普天徧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瑠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於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訶到達天處

如是所說婆私吒優婆塞白世尊言

[P.259]「大德我令親愛之親族血緣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然者我親愛之親族血緣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剎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剎帝利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大德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如是婆私吒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剎帝利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剎帝利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婆羅門〔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婆羅門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吠舍〔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吠舍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一切之〕首陀羅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一切之首陀羅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令天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天之眾生界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天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天之眾生界於長夜得利益安樂

婆私吒若其有思令此等之大沙羅樹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此等之大沙羅樹於長夜得利益安樂云何況且於人者耶

四十五 菩闍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菩闍優婆夷來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告於菩闍優婆夷言

[P.260]

「菩闍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菩闍云何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耶

菩闍此處有聖第子如是思擇『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殺生離殺生棄杖棄刀有恥具悲哀愍一切眾生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一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所與望所與不盜淨己而住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二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非梵行修梵行修遠行離婬穢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三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妄語離妄語與真語真實可依可信不欺世間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四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飲酒離飲酒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飲酒離飲酒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五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今我亦於今日今夜為一食不夜食離非時食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六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今我亦於今日今夜遠離舞蹈歌謠音樂觀劇華鬘薰香塗香之所持莊嚴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七分

『諸阿羅漢乃至命終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今我亦於今日今夜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小牀草敷具之低處我當以此分作阿羅漢修行布薩』此乃成就之第八分

菩闍如是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者則有大果大功德大威光大徧滿

有幾何之大果耶有幾何之大功德耶有幾何之大威光耶有幾何之大徧滿耶

菩闍譬如有人有多七寶之十六大國鴦伽摩竭陀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蹉拘樓般闍羅婆蹉戌囉西那阿說迦阿般提[P.261]陀羅劍洴沙君臨為王不如八分成就布薩之十六分之一何以故耶菩闍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五十年者是四天王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五百天年為四天王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四天王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百年者是〔忉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千天年為忉利天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忉利天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二百年者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二千天年為夜摩天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夜摩天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四百年者是〔兜率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四千天年為兜率天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兜率天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八百年者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八千天年為化樂天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化樂天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菩闍人之〕一千六百年者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如是夜之三十夜為一月如是月之十二月為一年以如是年之一萬六千天年為他化自在天之壽量菩闍復次同理此世有一類之男女若修行八分成就之布薩則身壞命終而後當生他化自在天之伙伴菩闍我於此意趣之故說人之王權若比之於天上之愉樂則是微弱

不殺生以及不與取
不妄語加之不飲酒
[P.262]遠離非梵行之交會
不夜食與不非時食
不持華鬘亦不用香
臥小牀地上之敷具
此八分成就之布薩
究苦邊佛陀之所說
日月二者皆是美麗
光輝圍繞各各角落
去除黑暗環繞虛空
於普天徧照耀四方
此處埋藏種種之寶
真珠摩尼瑠璃妙寶
黃金黃金黃金黃金
有種種名稱之黃金
此乃不如八分具足
布薩之十六分之一
如於月光之諸星者
故男女者為戒具足
修行八分具足布薩
令得安樂亦為福業
不受譏訶到達天處

四十六 阿那律

爾時世尊住憍賞彌國之瞿私多園

其時具壽阿那律行晝日住而宴默有眾多之可意眾天[1]來詣阿那律之處至已禮敬具壽阿那律而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諸天告具壽阿那律言

[P.263]「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眾天主宰三處而自在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於色則忽得其色若欲於聲則忽得其聲若欲於樂則忽得其樂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眾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著青衣青飾」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青青色著青衣青飾

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著黃衣黃飾」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黃黃色著黃衣黃飾

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著赤衣赤飾」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赤赤色著赤衣赤飾

具壽阿那律思念言〕「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時彼諸天了知具壽阿那律之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P.264]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譬如名手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具壽阿那律調伏諸根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具壽阿那律於晡時自宴默而起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那律白世尊言

「大德我於此處行晝日住而宴默有眾多之可意眾天來詣我處至已禮敬於我而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諸天告我言

『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眾天主宰三處而自在大德阿那律我等若欲於色則忽得其色若欲於聲則忽得其聲若欲於樂者則忽得其樂大德阿那律我等名為可意眾天主宰此三處而自在

[P.265]大德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青青色令著青衣青飾』大德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青青色著青衣青飾

大德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黃〔黃色令著黃衣黃飾』大德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黃黃色著黃衣黃飾

大德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赤〔赤色令著赤衣赤飾』大德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赤赤色著赤衣赤飾

大德我思念〕『令此諸天一切為白白色令著白衣白飾』大德彼諸天了知我心一切為白白色著白衣白飾

大德彼諸天或歌謠或舞蹈或拍掌大德譬如名手善演奏善調五部音樂其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足以令〔人〕陶醉如是莊嚴彼諸天之聲為甘美可樂可欲可愛而足以令〔人〕陶醉大德我調伏諸根大德彼諸天為『尊者阿那律不嘗味』而忽沒

大德成就幾何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耶

「阿那律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以何為八耶

阿那律[2]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於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於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予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夫所親好之事業於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了知夫所親好之家內人——奴[P.266]使役僮僕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將嚼食噉食按照其分而分布受夫所贏之財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酩酊損壞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為具捨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而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悅於分布布施

阿那律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

無間斷常恆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隨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P.267]四十七 毘舍佉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毘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告毘舍佉鹿母言

「毘舍佉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以何為八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於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於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夫所親好之事業於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了知夫親好之家內人——奴婢使役僮僕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將嚼食噉食按照其分而分布受夫所贏之財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酩酊損壞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為具捨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布施分布

毘舍佉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

無間斷常恆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隨轉為女人
各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P.268]四十八 那拘羅母

爾時世尊住婆祇國尸收摩羅山之恐怖林鹿園

那拘羅母居士婦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

世尊告於那拘羅母居士婦言

「那拘羅母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以何為八耶

那拘羅母此處有女人父母欲其利希其益而哀愍依哀愍而令嫁於其夫夙起晚寐好作業務行其可意愛語於夫所尊重之父母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尊敬而供養若來至則以座與〔洗足水〕迎接夫所親好之事業於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了知夫親好之家內人——奴婢使役僮僕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將嚼食噉食按照其分而分布受夫所贏之財金則守護收藏因此無令欺酩酊損壞為優婆夷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具戒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P.269]離妄語〕離飲酒為具捨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布施分布

那拘羅母如是成就八法之女人身壞命終而後生於可意眾天之伙伴

無間斷常恆
勉勵而扶養
令得一切欲
無有輕蔑夫
善女無嫉妒
亦無怒其夫
賢女凡我夫
迎接尊重人
勤勇而不懈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如是夫樂欲
隨轉為女人
名為可意天
必定受其生

四十九 此世(一)

爾時世尊住於舍衛城之東園鹿母殿

毘舍佉鹿母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時世尊告於毘舍佉鹿母言

「毘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以何為四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所收藏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於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P.270]毘舍佉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內人——奴婢役使僮僕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將嚼食噉食按照其分而分布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於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贏之財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酩酊損壞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毘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毘舍佉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以何為四耶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毘舍佉云何為信具足耶

一〇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P.271]一一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捨具足耶

一二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分布布施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捨具足

毘舍佉云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三

毘舍佉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

毘舍佉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毘舍佉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慳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人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五十 此世(二)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何等為四耶

[P.272]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善整事業攝受周圍之人行夫之可意守護其所藏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善整事業耶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於夫親好之事業〔羊毛綿能作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善整事業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耶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了知夫親好之家內人〔——奴婢役使僮僕之應作所作了知不應作不作了知病者之強弱將嚼食噉食照其分而分布〕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攝受周圍之人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行夫之可意耶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於夫之非可意之所假令有失命之因亦不行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行夫之可意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守護所收藏耶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受夫所贏〔之財金則守護收藏依此無令欺酩酊損壞〕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守護所收藏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此世之勝伏獲得此世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信具足耶

[P.273]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信具足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戒具足耶

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離殺生〔離不予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戒具足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捨具足耶

一一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家〔常施親手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分布布施〕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捨具足

諸比丘云何女人為慧具足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女人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生滅苦盡慧

諸比丘如是女人為慧具足

諸比丘如是成就四法之女人有他世之勝伏獲得他世

若善整事業
攝受周圍人
行夫之可意
守護其所藏
具足信與戒
應需離慳吝
常道能清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具身為婦女
具戒與法住
皆名真實語
具足十六行
善備為八分
具戒優婆夷
生可意天世

第五 布薩品〔終〕

攝句

(一)略〔布薩〕與(二)廣〔布薩〕與
(三)毘舍佉與(四)婆私吒與(五)第五之菩闍與
(六)阿那律與(七)毘舍佉與
(八)那拘羅母與(九~一〇)二之此世

五〇經 終

[P.274]第六 瞿曇彌品[1]

五十一 瞿曇彌[2]

爾時世尊住釋氏國迦維羅衛城之尼拘律園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立一面立於一面之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瞿曇彌女人勿求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摩訶波闍提瞿曇彌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瞿曇彌女人勿求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女人得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瞿曇彌女人勿求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了知〕「世尊不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悲歎苦惱落淚啼泣禮敬世尊右遶而去

世尊隨意之間住於迦維羅衛城之後向毘舍離城遊行而去次第遊行到毘舍離城於此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除髮著袈[A5]裟衣與眾多之釋女俱向毘舍離城遊行[P.275]次第遊行至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於門戶之外具壽阿難見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之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於門戶之外見已告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言

瞿曇彌云何汝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於門戶之外耶

「大德阿難世尊不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果爾瞿曇彌須臾待於此處我祈請世尊〔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於此處足浮腫身塗塵苦惱悲歎落淚啼泣立於門戶之外世尊言不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大德願令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具壽阿難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具壽阿難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願令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且止阿難勿願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P.276]

具壽阿難生思念「世尊不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我宜以其他之方便祈請世尊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耶

「阿難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則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大德女人若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可得現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則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施恩於世尊者多為姨母養母乳哺母自生母命終授乳於世尊大德願令允許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

「阿難若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受八重法則以此為其具足戒〔謂〕比丘尼受具足戒即使百歲亦應禮敬迎接合掌恭敬本日受具足戒之比丘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不可住於無比丘之住處尊敬尊重奉事[P.277]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於每半月應赴比丘眾問布薩請教誡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若住雨安居已則應於兩眾依見疑之三事而行自恣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若犯重法則應於兩眾行半月摩那埵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式叉摩那學滿二年六法學已應於兩眾請具足戒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即使有任何之事亦不可罵詈讒謗比丘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從今以後比丘尼禁於訓誡比丘比丘不禁於訓誡比丘尼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阿難若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受如是之八重法則以此為其具足戒

具壽阿難於世尊之處受八重法前往摩訶波闍波提瞿彌之處至已告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言

「瞿曇彌汝若受八重法則以此為汝之具足戒〔謂〕比丘尼受具足戒即使百歲亦應禮敬迎接合掌恭敬本日受具足戒之比丘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不可住於無比丘之住處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於每半月應赴比丘眾問布薩請教誡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若住雨安居已則應於兩眾依見疑之三事而行自恣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尼若犯重法則應於兩眾行半月摩那埵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式叉摩那學滿二年六法學已應於兩眾請具足戒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比丘[P.278]尼即使有任何之事亦不可罵詈讒謗比丘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從今以後比丘尼禁於訓誡比丘比丘不禁於訓誡比丘尼尊敬尊重奉事讚歎此法而盡形壽不犯瞿曇彌汝若受如是之八重法則以此為汝之具足戒

「大德阿難譬如男女之壯年年少而好莊飾者洗沐其頭得優鉢羅華鬘婆師華鬘阿希物多華鬘受於兩手置於頭上如是大德我受如是之八重法盡形壽不犯

具壽阿難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受八重法盡形壽不犯

「阿難若女人不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阿難則梵行久住正法令住一千年阿難然而女人於如來所說之法從家而出家之故阿難今梵行不久住阿難今正法唯住五百年阿難譬如家中女多男少之時盜賊夜盜易侵如是阿難若女人得於此法從家而出家此梵行則不久住阿難[P.279]譬如於成就之稻田生長名為白黴之疫病時則彼稻田不久住如是阿難若女人得於此法從家而出家此梵行則不久住阿難譬如於成就之甘蔗田生長名為茜黴之疫病時則彼甘蔗田不久住如是阿難若女人得於此法從家而出家此梵行則不久住阿難譬如人於大池預設其堤令水不氾濫如是阿難我預為諸比丘尼制八重法令盡形壽不犯

五十二 教誡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選擇成就幾法之比丘可為比丘尼教誡師耶

「阿難選擇成就八法之比丘可為比丘尼教誡師以何為八耶

阿難此處有比丘持戒〔防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之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怖畏於微小之罪〕受持而學於學處多聞而〔持所聞積集所聞宣說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義具文具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以多聞受持諸法於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廣汎了解兩部之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善分別善通曉[P.280]善決定為言語善美音聲善美為優雅分明清亮能演義成就其語為比丘尼僧伽說法教示堪能於勸導讚勵慶慰為諸比丘尼所可愛可意依此世尊而出家在著袈裟衣之前無犯重法〔法臘〕二十歲或過於二十歲

阿難如是選擇成就八法之比丘可為比丘尼教誡師

五十三 略說[1]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堂

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願略說法我從世尊聞法獨住寂靜不放逸熱誠精勤」二「瞿曇彌汝若知此法資於貪欲而不資於離貪資於結縛而不資於離繫資於積集而不資於損減資於大欲而不資於少欲資於不滿足而不資於滿足資於聚會而不資於閑靜資於懈怠而不資於發勤資於難養而不資於易養瞿曇彌則可知此非法此非律此非師教

[P.281]

瞿曇彌汝若知此法資於離貪而不資於貪欲資於離繫而不資於結縛資於損減而不資於積集資於少欲而不資於大欲資於滿足而不資於不滿足資於閑靜而不資於聚會資於發勤而不資於懈怠資於易養而不資於難養瞿曇彌則可知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師教

五十四 長膝[1]

爾時世尊住拘利國名為迦伽羅波達之拘利種邑

長膝拘利子來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長膝拘利子白世尊言

「大德我等居士受用諸欲住於兒等密集之臥處領受迦尸衣旃檀持華鬘薰香塗香樂用金銀大德為我等說法為我等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後世利益後世安樂

「虎路子[2]有四法資於善男子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以何為四耶

策起具足守護具足善友相應等命

虎路子何為策起具足耶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若農事若商賈若牧牛若射技若王事若依一技藝等之業處而活命於此能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虎路子此名為策起具足

虎路子何為守護具足耶

[P.282]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有財為策起精勤之所得臂力之所積流汗之所成如法是法所得成此而守護收藏念此財王亦無奪賊亦無奪火亦無燒水亦無漂非可愛之相續者亦無奪

虎路子此名為守護具足

處路子何為善友相應耶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住於村邑此處有居士若居士子若戒德增上者老戒德增上者若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則與此相俱集會談論對談於如是相之信具足者隨學於信具足於如是相之戒具足者隨學於戒具足於如是相之捨具足者隨學於捨具足於如是相之慧具足者隨學於慧具足

虎路子此名為善友相應

虎路子以何為等命耶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虎路子譬如有商人或商人之弟子取秤而了知『如是則傾下如是則傾上』如是虎路子[P.283]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虎路子若此善男子入少而作廣大之活命支出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食財如優曇鉢果之食[3]』虎路子復次若此善男子入多而作下卑之活命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如死於餓死[4]』虎路子然而此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

虎路子此名為等命

虎路子如是所得之財其出門有四〔謂〕惑溺於婦女惑溺於飲酒惑溺於賭博有惡友惡朋惡輩虎路子譬如大池有四之入門與四種出門有人塞其入門開其出門天不降雨虎路子如是則於此大池衰退誠可求增長不可求虎路子如是所得之財其出門有四〔謂〕惑溺於婦女惑溺於飲酒惑溺於賭博有惡友惡朋惡輩

[P.284]

虎路子如是得財之入門有四種〔謂〕不惑溺於婦女不惑溺於飲酒不惑溺於賭博有善友善朋善輩虎路子譬如大池有四種入門與四種出門有人開其入門塞其出門天正降雨虎路子如是則於此大池增長誠可求衰退不可求虎路子如是得財之入門有四種〔謂〕不惑溺於婦女不惑溺於飲酒不惑溺於賭博有善友善朋善輩

虎路子如是有四種法資於善男子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

一〇

虎路子有四法資於善男子之後世利益後世安樂以何為四耶

一一

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虎路子以何為信具足耶

一二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虎路子此名為信具足

虎路子以何為戒具足耶

一三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虎路子此名為戒具足

虎路子以何為捨具足耶

一四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以離慳吝垢穢之心而住於家常施親手而施喜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分布布施

虎路子此名為捨具足

虎路子以何為慧具足耶

[P.285]一五

虎路子此處有善男子為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

虎路子此名為慧具足

虎路子如是有四種法資於善男子之後世利益後世安樂

策起於作業
整頓不放逸
平等營活命
守護於所收
具足信與戒
應需而離慳
常道若能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業
二世安樂與
審諦尊所說
現法有利益
後世有安樂
居士捨與福
越發而增長

五十五 鬱闍迦[1]

鬱闍迦婆羅門來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慶慰交談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鬱闍迦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等欲往遠隔尊瞿曇為我等說法為我等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後世利益後世安樂

「婆羅門有四種法資於善男子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以何為四耶

[P.286]

策起具足守護具足善友相應等命

婆羅門以何為策起具足耶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若農事若商賈若牧牛若射技若王事若依一技藝等之業處而活命於此能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婆羅門此名為策起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守護具足耶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有財為策起精勤之所得臂力之所積流汗之所成如法是法所得成此而守護收藏念令此財王亦無奪賊亦無奪火亦無燒水亦無漂非可愛之相續者亦無奪

婆羅門此名為守護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善友相應耶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住於村邑此處有居士或居士子或戒德增上者或老戒德增上者若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則與此相俱而集會談論對談於如是相之信具足者隨學於信具足於如是相之戒具足者隨學於戒具足於如是相之捨具足者隨學於捨具足於如是相之慧具足者隨學於慧具足

婆羅門此名為善友相應

婆羅門以何為等命耶

[P.287]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婆羅門譬如有商人或商人之弟子取秤而知『如是則傾下如是則傾上』如是婆羅門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婆羅門若此善男子入少而作廣大之活命支出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食財如優曇鉢果之食』婆羅門復次若此善男子入多而作下卑之活命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如死於餓死』婆羅門然而此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

婆羅門此名為等命

婆羅門如是所得之財其出門有四種〔謂〕惑溺於婦女惑溺於飲酒惑溺於賭博有惡友惡朋惡輩婆羅門譬如於大池有四種入門與四種出門[P.288]有人塞其入門開其出門天不降雨婆羅門如是則於此大池衰退誠可求增長不可求婆羅門如是所得之財其出門有四種〔謂〕惑溺於婦女惑溺於飲酒惑溺於賭博有惡友惡朋惡輩

婆羅門如是得財之入門有四種〔謂〕不惑溺於婦女不惑溺於飲酒不惑溺於賭博有善友善朋善輩婆羅門譬如於大池有四種入門與四種出門有人開其入門塞其出門天正降雨婆羅門如是則於此大池增長誠可求衰退不可求婆羅門如是得財之入門有四種〔謂〕不惑溺於婦女〔不惑溺於飲酒不惑溺於賭博有善友善朋〕善輩

婆羅門如是有四法資於善男子之現法利益現法安樂

一〇

婆羅門有四法資於善男子之後世利益後世安樂以何為四耶

一一

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信具足耶

一二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婆羅門此名為信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戒具足耶

一三

婆羅此處有善男子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婆羅門此名為戒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捨具足耶

[P.289]一四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以離慳吝垢穢之心住於家〔常施親手而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分布布施

婆羅門此名為捨具足

婆羅門以何為慧具足耶

一五

婆羅門此處有善男子〔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生滅苦盡之〕慧

婆羅門此名為慧具足

婆羅門如是有四種法資於善男子之後世利益後世安樂

策起於作業
整頓不放逸
平等營活命
守護於所收
具足信與戒
應需而離慳
常道若能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業
二世安樂與
審諦尊所說
現法有利益
後世有安樂
居士捨與福
越發而增長

五十六 怖畏[1]

「諸比丘怖畏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苦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病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瘡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刺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執著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污泥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諸比丘胎者此乃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怖畏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P.290]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怖畏不解脫後世之怖畏不解脫故怖畏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苦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苦不解脫後世之苦不解脫故苦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病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病不解脫後世之病不解脫故病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瘡〔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瘡不解脫後世之瘡不解脫故瘡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刺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刺不解脫後世之刺不解脫故刺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染著〔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著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著不解脫後世之著不解脫故著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污泥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污泥不解脫後世之污泥不解脫故污泥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諸比丘何以故〕胎者為諸欲之增上語耶

諸比丘若染於欲貪為欲貪所縛則現法之胎不解脫後世之胎不能脫故胎者為諸欲之增上語

怖畏苦與病
瘡刺與染著
污泥與胎者
此名稱為欲
凡夫執著此
依悅色而縛
更入女人胎
比丘熱誠勉
持正知不弛
難渡若險阻
超越如是相
生老受顫動
觀眾生於下

五十七 應請(一)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持戒〔防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之行所行具足而住〔於微小之罪見怖畏〕受持而學於學處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宣說法之初善中善後善而義具文具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以多聞受持諸法於言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善通達有善友善朋善輩有正見成就正見隨得[P.291]四靜慮之增上心之現法樂住之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隨念種種之宿住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於彼處之我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者如是壽限如是自彼處而沒往生於彼處於彼處之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者如是壽限如是』〕如是隨念種種之宿住與其相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如是為『嗟夫此諸之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夫復次此諸之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善趣天世』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好色惡色善趣惡趣〕依諸漏盡〔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而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五十八 應請(二)

「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持戒〔防護波羅提木叉律儀之行所行具足而住於微小之罪見怖畏〕受持而學於學處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宣說諸法之初善中善後善而義具文具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以多聞受持諸法於言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而善通達發勤而住有勢力勇健堅固於諸之善法不捨軛擔住阿蘭若起臥於邊陬堪忍不欣喜與欣喜克於已生之不欣喜而住[P.292]忍恐怖克於已生之恐怖而住隨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之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依諸漏盡〔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而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五十九 八輩[1](一)

「諸比丘此八種之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八耶

趣向於預流果與預流果之現證者趣向於一來果與一來果之現證者趣向於不還果與不還果之現證者趣向於阿羅漢果與阿羅漢果之現證者

諸比丘此八種之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趣向之四與
住果之四人
此正直僧伽
具足智與戒
與施物之人
求福眾生等
作有依之福
布施僧伽果

六十 八輩(二)

「諸比丘此八種之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八耶

[P.293]

趣向於預流果與預流果之現證者趣向於一來果與一來果之現證者趣向於不還果與不還果之現證者趣向於阿羅漢果與阿羅漢果之現證者

諸比丘此八種之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趣向之四與
住果之四人
有情中八人
此最勝僧伽
與施物之人
求福眾生等
作有依之福
布施僧伽果

第六 瞿曇彌品〔終〕

攝句

(一)瞿曇彌(二)教誡(三)略說
(四)長膝(五)鬱闍迦(六)怖畏
(七八)二應請(九一〇)二八輩

第七 地震品

六十一 欲[1]

「諸比丘有八種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以何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憂愁[P.294]悲哀搥胸而哭墮於迷亂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因不得而憂愁悲哀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得利養彼因利養而驕傲墮於放逸[2]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因得而驕傲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憂愁疲憊悲哀搥胸而哭墮於迷亂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因不得而憂愁悲哀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得利養彼因利養而驕傲墮於放逸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因得而驕傲失正法

[P.295]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不憂不疲不悲不搥胸哭不墮迷亂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不得而不憂不悲不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得利養彼不因利養而驕傲不墮於放逸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不因得而驕傲不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不憂不疲不悲不搥胸而哭不墮於迷亂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不得而不憂不悲不失正法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得利養彼不因利養而驕傲不墮於放逸諸比丘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不因得而驕傲不失正法

諸比丘如是有八種之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

[P.296]六十二 有能[1]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以何為六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六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

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以何為五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五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以何為四耶

[P.297]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然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亦非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

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於他有能而於自非有能以何為四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然不觀察所持之法義亦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比丘於他有能而於自非有能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以何為三耶

[P.298]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亦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然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亦非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三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

一一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於他有能而於自非有能以何為三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然不觀察所持之法義亦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三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

一三

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以何為二耶

一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然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亦非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自有能而於他非有能

一五

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他有能而於自非有能以何為二耶

[P.299]一六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善法非速疾察忍亦非能受持所聞之法亦非觀察所持之法義亦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他有能而於自非有能

六十三 略說

有一比丘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願略為我說法我從世尊聞法獨靜居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

「此處有一類之愚人如是思惟若勸請我說法則當追隨我

「大德世尊略為我說法善逝略為我說法我當悟世尊所說之義我當相續[1]世尊之所說

「比丘然者汝當如是學

於內令我心住於善住令已生之惡不善法於心無住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令心住於善住令已生之惡不善法於心無住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P.300]我當修習多習慈心解脫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修習多習悲心解脫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修習多習喜心解脫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修習多習捨心解脫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於身觀身熱誠正念正知而住調伏世間之貪

比丘汝當如是學

[P.301]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於受〔觀受熱誠正念正知而住調伏世間之貪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於心〔觀心熱誠正念正知而住調伏世間之貪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如是學

我〕當於法觀法熱誠正念正知而住調伏世間之貪

比丘汝當如是學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多習此三摩地則比丘其次汝當有尋有伺而修習此三摩地無尋唯伺而修習無尋無伺而修習有喜而修習無喜而修習俱悅而修習俱捨而修習

比丘汝若如是修習善修習此三摩地則比丘汝當行安穩而行住安穩而住坐安穩而坐臥安穩而臥

彼比丘承世尊教此教誡從座而起禮敬世尊右遶而去

[P.302]彼比丘獨遠離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不久善男子正而出家為出家之本意將無上之梵行究竟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彼比丘為阿羅漢之一人

六十四 伽耶[1]

爾時世尊住伽耶之象頭山於此世尊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諸比丘我未得等覺未現等覺而為菩薩之時覺光明然未見色諸比丘我思念

『若我覺光明且見色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且見色然未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

諸比丘我思念

『若我覺光明見色且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見色且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然未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是天眾』

[P.303]

諸比丘我思念

『若我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且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且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然未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

〔諸比丘我思念

『若我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且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且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然未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食者如是受樂苦者如是』

〔諸比丘我思念

『若我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食者如是受樂苦者如是」且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長壽者如是此諸天之久住者如是」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食者如是受樂苦者如是』〕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長壽者如是此諸天之久住者如是』然未知彼諸天為『我曾與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雖然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長壽者如是此諸天之久住如是』但未知彼諸天為『我曾與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

諸比丘我思念

[P.304]『若我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知彼諸天「此諸天之食者如是受樂苦者如是」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長壽者如是此諸天之久住者如是」知彼諸天為「我曾與此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則我智見更為明淨

諸比丘我於後時不放逸熱誠專精而住覺光明見色與彼諸天相俱集會談論對談知彼諸天為『此諸天是屬於天眾』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依此業之異熟從此處死沒而往生於彼處』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食者如是受樂苦者如是』知彼諸天為『此諸天之長壽者如是此諸天之久住者如是』知彼諸天為『我曾與此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

諸比丘於我如是八轉之依天智見未為悉皆清淨之間諸比丘我於天梵天之世間於沙門婆羅門天之眾生界不稱無上正等覺不為現等覺

[P.305]諸比丘然而於我如是八轉之依天智見已為悉皆清淨之故諸比丘我於天梵天之世間於沙門婆羅門天之眾生界稱無上正等覺為現等覺復次我得智與見我心解脫不動此是我最後之生更不受後有

六十五 勝處[1]

「諸比丘有八勝處以何為八耶

有人內有色想外觀少量好醜之諸色『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一之勝處

有人內有色想外觀無量好醜之諸色『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二之勝處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少量好醜之諸色『勝彼〔諸色〕而知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三之勝處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無量好醜之諸色『勝彼〔諸色〕而知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四之勝處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諸色青色青現青光『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五之勝處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諸色黃色黃現黃光『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六之勝處

[P.306]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赤色赤現赤光『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七之勝處

有人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白色白現白光『勝彼〔諸色〕而知而見』得如是之想此乃第八之勝處

諸比丘此乃八勝處

六十六 解脫[1]

「諸比丘有八種解脫以何為八耶

有色想而觀諸色此乃第一之解脫

[2]無色想外觀諸色此乃第二之解脫

勝解而知『是淨』此乃第三之解脫

超一切之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3]『空者是無邊』入空無邊處具足而住此乃第四之解脫

超一切之空無邊處『識者是無邊』入識無邊處具足而住此乃第五之解脫

超一切之識無邊處『無少所有』入無所有處具足而住此乃第六之解脫

超一切之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而住此乃第七之解脫

超一切之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具足而住此乃第八之解脫

諸比丘此乃八種解脫

[P.307]六十七 言說[1](一)

「諸比丘非聖者之言說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見言不見聞言不聞覺言不覺知言不知

諸比丘此乃非聖者之八種言說

六十八 言說[-1](二)

「諸比丘聖者之言說有八種以何為八耶

不見言不見不聞言不聞不覺言不覺不知言不知見言見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

諸比丘此聖者之八種言說

六十九 眾[1]

「諸比丘有八種眾以何為八耶

剎帝利眾婆羅門眾居士眾沙門眾四天王眾忉利天眾魔天眾梵天眾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剎帝利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為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P.308]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婆羅門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為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居士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沙門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為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四天王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者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忉利天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魔天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我想起我曾來至多百之〕梵天眾集會談論對談其時以彼等之色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聲為我之音聲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我說法時彼等謂『於此處說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說法而顯示勸導讚勵慶慰已而隱沒隱沒時彼等謂『於此處隱沒者為何為天耶為人耶』不知是我

諸比丘此乃八種眾

七十 地震[1]

爾時世尊住毘舍離城之大林重閣講堂世尊於晨朝時著下衣持鉢衣入毘舍離城乞食自毘舍離城乞食而還食後告具壽阿難言

「阿難取坐具往至遮婆羅塔晝日坐

「唯然大德

具壽阿難回答世尊取坐具而隨從世尊

世尊往至遮婆羅塔至已坐於所設之座坐而告具壽阿難曰

[P.309]

「阿難毘舍離樂優陀延塔樂瞿曇塔樂多子塔樂七聚塔樂娑羅塔樂遮婆羅塔樂阿難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一劫或住一劫有餘阿難如來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如來一劫或住一劫有餘

世尊如是顯示廣大之相顯示廣大之現阿難不能通達未能勸請世尊而白「大德世尊願住一劫大德善逝願住一劫為眾生之利益眾生之安樂世間之哀愍與人天之義利利益安樂」其心為魔所覆之故

世尊二度〔告具壽阿難曰

「阿難毘舍離樂優陀延塔樂瞿曇塔樂多子塔樂七聚塔樂娑羅塔樂遮婆羅塔樂阿難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一劫或住一劫有餘阿難如來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成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如來一劫或住一劫有餘

世尊如是顯示廣大之相顯示廣大之現阿難不能通達未能勸請世尊而白「大德世尊願住一劫大德善逝願住一劫為眾生之利益眾生之安樂世間之哀愍與人天之義利利益安樂」其心為魔所覆之故〕

世尊三度告具壽阿難曰

「阿難毘舍離樂優陀延塔樂瞿曇塔樂多子塔樂七聚塔樂婆羅塔樂遮婆羅塔樂阿難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一劫或住一劫有餘阿難如來修習多習四神足作車乘作基隨作積習善造作阿難若欲則如來一劫或住一劫有餘

[P.310]世尊如是顯示廣大之相顯示廣大之現阿難不能通達未能勸請世尊而白「大德世尊願住一劫大德善逝願住一劫為眾生之利益眾生之安樂世間之哀愍與人天之義利利益安樂[2]其心為魔所覆之故

世尊告具壽阿難曰

「阿難當知時

「唯然大德

具壽阿難回答世尊從座而起禮敬世尊右遶而去坐於離世尊不遠之一樹下

具壽阿難離去不久魔波旬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

大德世尊賜說此言『波旬若我諸比丘未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則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諸比丘已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大德世尊賜說此言『波旬若我諸比丘尼〔未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諸比丘尼已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

[P.311]大德世尊賜說此言『波旬〕若我諸優婆塞〔未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諸優婆塞已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

大德世尊賜說此言『波旬〕若我諸優婆夷〔未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諸優婆夷已明白調順無畏得安穩為多聞持法法隨法行行和敬是隨法行之弟子自受師教而宣說教示開示顯示開顯分別明白若其他之誹謗生善如法予降伏至於說有神變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

大德世尊賜說此言『波旬若我梵行未富榮增廣人多增大人天善所說示則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梵行已富榮增廣人多增大為人天善所說示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時

「波旬且默不久如來當般涅槃自今過後三月如來當般涅槃

世尊於遮婆羅塔正念正知而捨壽行世尊捨壽行之時有大地震令驚怖令身毛豎立天鼓作響世尊知此義此時自說偈曰

[P.312]「生等無等有[3]
牟尼捨有行
內喜入於定
如鎧破我有」

一〇

具壽阿難作思念

「大哉此地震實大哉此地震令驚怖而身毛豎立天鼓作響有何因何緣而出現大地震耶

具壽阿難往詣世尊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大哉此地震大德實大哉此地震令驚怖而身毛豎立天鼓作響大德有何因何緣而出現大地震耶

一一

「阿難有八因八緣而出現大地震以何為八耶

一二

阿難大地住於水上水住於風上風依空而住阿難大風起若大風起則水搖若水搖則地搖阿難此乃第一因第一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三

阿難有神通得心自在之沙門婆羅門或有大神通大威力之天人彼若修習地想少量修習水想無量則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二因第二緣而出現大地震

[P.313]一四

阿難菩薩自兜率天隱沒以正念正知降入母胎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三因第三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五

阿難菩薩以正念正知自母胎出現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四因第四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六

阿難如來現等覺無上正等覺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五因第五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七

阿難如來轉無上法輪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六因第六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八

阿難如來以正念正知而捨壽行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七因第七緣而出現大地震

一九

阿難如來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之時此地動等動等極動阿難此乃第八因第八緣而出現大地震

阿難此為八因八緣而出現大地震

第七 地震品〔終〕

攝句

[P.314](一)欲(二)有能(三)略說(四)伽耶(五)勝處
(六)解脫(七~八)二言說(九)眾(一〇)地震

第八 雙品

七十一 信(一)

「諸比丘有有信而無戒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而不多聞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而不說法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而說法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而說法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而不以眾為境界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而以眾為境界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而以眾為境界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然不能無畏而於眾中說法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然非隨樂欲而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隨樂欲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隨樂欲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隨樂欲而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然非依諸漏盡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P.315]『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隨樂欲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依諸漏盡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隨樂欲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依諸漏盡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而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一切端正相圓滿

七十二 信(二)

「諸比丘有有信而無戒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此分可圓滿』諸比丘[A6]比丘若有信有戒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而不多聞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而不說法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而不以眾為境界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則此分是圓滿

[P.316]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然不能無畏而於眾中說法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然不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之〔比丘彼則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有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非依諸漏盡而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之比丘彼此分不圓滿彼思『願我得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依諸漏盡而〔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此分可圓滿』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說法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觸身於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依諸漏盡而〔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則此分是圓滿

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是一切端正相圓滿

七十三 念死[1](一)

爾時世尊住那提迦之磚瓦堂世尊於此告諸比丘曰

[P.317]「諸比丘

「大德」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言

「諸比丘若修習多習念死則果多功德多浴於甘露究竟甘露諸比丘汝等當修習念死

作如是說之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一日一夜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一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半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食一鉢食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P.318]「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食半鉢食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嚼四五摶食而嚥下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嚼一[A7]摶食而嚥下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一〇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我修習念死

「比丘汝云何而修習念死耶

「大德我如是思念『願我活入息已而出息出息已而入息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大德我如是修習念死

一一

如是白已世尊向彼諸比丘言

「諸比丘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一日一夜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P.319]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一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半日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食一鉢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半鉢食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嚼四五摶食而嚥下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諸比丘此等之比丘名為放逸而住修習念死而資於諸漏之盡其為緩慢

諸比丘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嚼一摶食而嚥下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諸比丘又有比丘修習念死而為『願我活入息已而出息出息已而入息之間作意世尊之教所作多得

諸比丘此等之比丘名為不放逸而住修習念死而資於諸漏之盡其為猛利

諸比丘故應如是學『我等當不放逸而住修習念死而資於諸漏之盡其為猛利

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P.320]七十四 念死[1](二)

爾時世尊住那提迦之磚瓦堂世尊於此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言

「諸比丘若修習多習念死則果多功德多浴於甘露究竟甘露諸比丘云何修習多習念死則果多功德多浴於甘露究竟甘露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晝過夜來之時如是思擇

『於我有多死之緣或為蛇所咬或為蠍所螫或為百足所螫依此而死此為我之障礙或躓而仆或食而為食所害或為膽質所亂或為痰質所亂或為如刀劍之風質所亂或為人所襲或為非人所襲依此而有死此為我之障礙

諸比丘此比丘應如是思擇

『於我惡不善法未斷若此夜命終了則為我之障礙耶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於我惡不善法未斷若此夜命終則為我之障礙』諸比丘此比丘為斷此惡不善法則應起增上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

[P.321]諸比丘譬如衣之燃燒頭之燃燒為消滅衣與頭〔之火〕而起增上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如是諸比丘此比丘為斷此惡不善法應起增上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於我惡不善法已斷若此夜命終則不為我之障礙』諸比丘此比丘以此欣晝夜應隨學善法而住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夜過晝來之時如是思擇

『於我有多死之緣或為蛇所咬或為蠍所螫或為百足所螫依此而有死此為我之障礙或躓而仆或食而為食所害或為膽質所亂或為痰質所亂或為如刀劍之風質所亂或為人所襲或為非人所襲依此而有死此為我之障礙

諸比丘此比丘應如是思擇

『於我惡不善法未斷若晝命終則為我之障礙耶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於我惡不善法未斷若晝命終則為我之障礙』諸比丘此比丘為斷此惡不善法應起增上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

諸比丘譬如衣之燃燒頭之燃燒為消滅衣與頭〔之火〕而起增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如是諸比丘此比丘為斷此惡不善法應起增上之志欲精進勉勵勢猛不退正念正知

[P.322]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於我惡不善法已斷若晝命終則不為我之障礙』諸比丘此比丘以此欣晝夜應隨學善法而住

七十五 具足[1](一)

「諸比丘有八種之具足以何為八耶

策起具足守護具足善友相應等命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諸比丘此乃八種之具足

策起於作業
整頓不放逸
平等活命營
守護於所收
具足信與戒
應需而離慳
常道若能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業
二世安樂與
審諦尊所說
現法有利益
後世有安樂
居士捨與福
越發而增長

七十六 具足[1](二)

「諸比丘有八種之具足以何為八耶

策起具足守護具足善友相應等命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策起具足耶

[P.323]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若農事若商賈若牧牛若射技若王事若依一技藝等之業處而活命於此能而不懈成就其方便之思惟能作能整

諸比丘此名為策起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守護具足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有財為策起精勤之所得臂力之所積流汗之所成如法是法所得成此而守護收藏念令此財王亦無奪賊亦無奪火亦無燒水亦無漂非可愛之相續者亦無奪

諸比丘此名為守護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善友相應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住於村邑此處有居士或居士子或戒德增上者或老戒德增上者若信具足戒具足捨具足慧具足則與此相俱而集會談論對談於如是相之信具足者隨學於信具足於如是相之戒具足者隨學於戒具足於如是相之捨具足者隨學於捨具足於如是相之慧具足者隨學於慧具足

諸比丘此名為善友相應

諸比丘以何為等命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之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諸比丘譬如有商人或商人之弟子取秤而知『如是則傾下如是則傾上』如是諸比丘[P.324]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之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諸比丘若善男子入少而作廣大之活命支出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食財如優曇鉢果之食』諸比丘復次若此善男子入多而作下卑之活命則有說者言『此善男子如死於餓死』諸比丘然而此善男子了知財入財出作平等之活命不墮奢侈不墮困乏『如是為我之收入減去支出我之支出願不超過收入

諸比丘此名為等命

諸比丘以何為信具足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此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諸比丘此名為信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戒具足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妄語〕離飲酒

諸比丘此名為戒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捨具足耶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以離慳吝垢穢之心住於家〔常施親手而施喜於棄捨〕相應於乞喜於分布布施

諸比丘此名為捨具足

諸比丘以何為慧足耶

[P.325]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善男子為聖抉擇而成就正順生滅苦盡之慧

諸比丘此名為慧具足

諸比丘此乃八種之具足

策起於作業
整頓不放逸
平等活命營
守護於所收
具足信與戒
應需而離慳
常道若能淨
後世吉祥求
如是之八法
信者勤家業
二世安樂與
審諦尊所說
現法有利益
後世有安樂
居士捨與福
越發而增長

七十七 欲[1]

具壽舍利弗於此告諸比丘言

「友諸比丘

「友

彼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弗具壽舍利弗言

「友等有八種之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以何等為八耶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策起奮勵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憂愁疲憊[P.326]搥胸而哭墮於迷亂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因不得而憂愁悲哀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得利養彼因利養而驕傲墮於放逸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因得而驕傲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憂愁疲憊悲哀搥胸而哭墮於迷亂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因不得而憂愁悲哀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得利養彼因利養而驕傲墮於放逸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因得而驕傲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不憂[P.327]不疲不悲不搥胸而哭不墮於迷亂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不得而不憂不悲不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彼為利養策起奮勵精進而得利養彼不因利養而驕傲不墮於放逸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策起奮勵精進不因得而驕傲不失正法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不得利養彼因無利養而不憂不疲不悲不搥胸而哭不墮於迷亂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不得而不憂不悲不失正法

一〇

友等此處有比丘遠離而住無須勤勞於彼起利養之欲彼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彼為利養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而得利養彼不因[P.328]利養而驕傲不墮於放逸友等此名為比丘欲利養而住為利養而不策起不奮勵不精進得而不驕不傲不失正法

友等如是有八種之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

七十八 有能[1]

具壽舍利弗於此告於諸比丘言

〔「友諸比丘

「友

彼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弗具壽舍利弗說

「友等成就六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以何等為六耶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六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

友等成就五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以何等為五耶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P.329]友等成就此五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亦有能

友等成就四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非有能以何等為四耶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法隨法行然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亦非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四法之比丘於自是有能於他非有能

友等成就四法之比丘於他是有能於自非有能以何等為四耶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然不觀察所持之法義亦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四法之比丘於他是有能於自非有能

友等成就三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非有能以何等為三耶

[P.330]一〇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然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非教示〔勸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三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非有能

一一

友等成就三法之比丘於他有能於自非有能以何等為三耶

一二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聞之法然不觀察所持之法義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觀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三法之比丘於他有能於自非有能

一三

友等成就二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非有能以何等為二耶

一四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聞[2]之法觀察所持之法義知義知法是法隨法行非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義之語言〕非教示〔觀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自有能於他非有能

[P.331]一五

友等成就二法之比丘於他有能於自非有能以何等為二耶

一六

友等此處有比丘於善法而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聞之法非觀察所持之法義非知義知法非法隨法行然善言善語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義之語言教示觀導讚勵慶慰同梵行者

友等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他是有能於自非有能

七十九 退失[1]

「諸比丘有八種法資令有學之比丘退失以何等為八耶

愛樂事業愛樂談說愛樂睡眠愛樂伴侶不守諸根之門不知食量愛樂雜鬧愛樂戲論

諸比丘此八法者資令有學之比丘退失

諸比丘有八種法資令有學之比丘不退失以何等為八耶

不愛樂事業不愛樂談說不愛樂睡眠不愛樂伴侶守護諸根之門了知食量不愛樂鬧不愛樂戲論

諸比丘此八種法者資令有學之比丘不退失

[P.332]八十 懈怠事精進事[1]

「諸比丘有八種之懈怠事以何等為八耶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有其應作之事彼思念『我有應作之事若作彼事業則我身當疲憊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一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已作彼事彼思念『我已作事作事而我身疲憊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二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有其將行之道路彼思念『我有將行之道路若往道路則我身當疲憊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三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已行道路彼思念『我已行道路往道路而我身疲憊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四之懈怠事

[P.333]

諸比丘又有比丘行於村邑而乞食麤妙之食不得滿用彼思念『我行於村邑而乞食麤妙之食不得滿用我身疲憊而不能堪任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五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行於村邑而乞食麤妙之食可得滿用彼思念『我行於村邑而乞食麤妙之食可得滿用我身重不能堪任猶如滿月[2]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六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得少病彼思念『我得少病相應於偃臥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七之懈怠事

諸比丘又有比丘其病癒疾癒未久彼思念『我病癒疾癒未久我身力羸劣而不能堪任應可偃臥』彼偃臥而該得未得該至未至該證未證而不精勤諸比丘此乃第八之懈怠事

諸比丘此乃八種之懈怠事

[P.334]一〇

諸比丘有八種之精進事以何等為八耶

一一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有其應作之事彼思念『我有應作之事若作事則將不易作意諸佛之教我為得未得至未至證未證故豫精勤』彼為得未得至未至證未證故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一之精進事

一二

諸比丘又有比丘已作事彼思念『我已作事作事而不得作意諸佛之教我為得未得至未至證未證故精勤』彼為得未得至未至證未證故精勤諸比丘此乃第二之精進事

一三

諸比丘又有比丘有其將行之道路彼思念『我有將行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