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集
第一之五十
第一 財品
一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諸比丘應諾世尊:「大德!」世尊曰:
二
「諸比丘!具足七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以何為七耶?
三
諸比丘!此處,比丘欲利養、欲尊敬、欲名譽、無慚、無愧而有惡意、邪見。
諸比丘!具足此等七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
四
諸比丘!具足七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以何為七耶?
[P.2]五
諸比丘!此處,比丘不欲利養、不欲尊敬、不欲名譽、有慚、有愧、少欲而有正見。
諸比丘!具足此等七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
二
一
「諸比丘!具足七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此處,比丘欲利養、欲尊敬、欲名譽、無慚、無愧而有嫉妒、有慳吝。
諸比丘!具足此等七法之比丘,不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
三
諸比丘!具足七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以何為七耶?
四
諸比丘!此處,比丘不欲利養、不欲尊敬、不欲名譽、有慚、有愧而不嫉妒,不慳吝。
諸比丘!具足是等七法之比丘,為同梵行者所愛、所喜、所尊重、所尊敬。」
[P.3]三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力。以何為七耶?
二
即: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三昧力、慧力。此等是七力。」
四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力。以何為七耶?
二
即: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三昧力、慧力。諸比丘!以何為信力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具信之聖弟子,信如來之菩提,如是,彼世尊是應供、等正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御、天人師、覺者、世尊。諸比丘!此為信力。諸比丘!又,以何為精進力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發勤精進之聖弟子,為斷諸不善法,又,為具足諸善法而住,努力、勇猛堅固、荷負善法而不捨。諸比丘!此為精進力。諸比丘!又,以何為慚力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具慚之聖弟子,慚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慚惡不善[P.4]之諸法。諸比丘!此為慚力。諸比丘!又,以何為慚力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具愧之聖弟子,愧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愧惡不善之諸法。諸比丘!此為愧力。諸比丘!又,以何為念力耶?
七
諸比丘!此處有具念之聖弟子,具足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亦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此為念力。諸比丘!又,以何為三昧力耶?
八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離欲……乃至……具足第四禪而住。諸比丘!此為三昧力。諸比丘!又,以何為慧力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具慧之聖弟子,通達〔五蘊之〕生滅,善能決擇,成就導正苦盡之慧。諸比丘!此為慧力。
諸比丘!此等是七力。」
五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財。以何為七耶?
二
即: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
[P.5]諸比丘!此等是七財。」
六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財。以何為七耶?
二
即: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諸比丘!以何為信財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具信之聖弟子,信如來之菩提,如是,彼世尊是應供、等正覺……乃至……覺者、世尊。諸比丘!此為信財。諸比丘!又,以何為戒財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離殺生……乃至……遠離穀酒、木酒、酒精之放逸處。諸比丘!此為戒財。諸比丘!又,以何為慚財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具慚之聖弟子,慚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慚惡不善之諸法。諸比丘!此為慚財。諸比丘!又,以何為愧財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具愧之聖弟子,愧身之惡行、語之惡行、意之惡行,愧惡不善之諸法。諸比丘!此為愧財。諸比丘!又,以何為聞財耶?
[P.6]七
諸比丘!此處有多聞之聖弟子,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彼說初善、中善、後善及有義、有文之教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之宣示,彼多聞受持如是之諸法,於語熟達,於意思惟,於見善通達。諸比丘!此為聞財。諸比丘!又,以何為捨財耶?
八
諸比丘!此處有聖弟子,以心離慳吝垢而住家、放捨、伸手而施、欣於棄捨、任其行乞、欣給施物。諸比丘!此為捨財。諸比丘!又,以何為慧財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具慧之聖弟子……乃至……〔成就〕導正苦盡之〔慧〕。諸比丘!此云為慧財。
諸比丘!此等是七財。」
七
一
時,郁伽大臣往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郁伽大臣白世尊言:「稀有,大德!未曾有,大德!此彌伽羅長者有如是之富、如是之大[P.7]財、如是之大受用。」「郁伽!彌伽羅長者有如何之富、如何之大財、如何之大受用耶?」「大德!有金百百千,何況銀耶?」「郁伽!實為財耶?我不云此為非存在之財,郁伽!然而,所云財者,與火、水、王、賊、怨敵、相續者之共〔容〕通。郁伽!此等七財,不與火、水、王、賊、怨敵、相續者共通,何等為七耶?即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郁伽!此等七財,不與火、水、王、賊、怨敵、相續者共通。」
八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結。以何為七耶?
二
即:隨貪結、瞋結、見結、疑結、慢結、有貪結、無明結。
諸比丘!此等是七結。」
九
一
「諸比丘!為斷七結,為斷而修梵行。以何為七耶?
[P.8]二
即:為斷隨貪結,為斷而修梵行;為斷瞋結……乃至……見結……疑結……慢結……有貪結……無明結,為斷而修梵行。
諸比丘!為斷此等七結,為斷而修梵行。諸比丘!從此,比丘之隨貪結斷,根斷如切多羅〔樹〕頭,不能再存,未來不生。瞋結……乃至……斷見結……疑結……慢結……有貪結……無明結,根斷如截多羅〔樹〕頭,不能再存,未來不生。諸比丘!此比丘謂斷渴愛、離結、正現觀慢、作苦邊。」
十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結。以何為七耶?
二
即:隨貪結、瞋結、見結、疑結、慢結、嫉結、慳結。
諸比丘!此等是七結。」
攝句:
第二 隨眠品
十一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隨眠。以何為七耶?
二
即:欲貪隨眠、瞋隨眠、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
諸比丘!此等是七隨眠。」
十二
一
「諸比丘!為斷七隨眠,為斷而修梵行。以何為七耶?
二
即:為斷欲貪隨眠,為斷而修梵行;為斷瞋隨眠……乃至……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為斷而修梵行。
諸比丘!為斷此等七隨眠,為斷而修梵行。諸比丘!從此,比丘之欲貪隨眠斷,斷根如截多羅〔樹〕頭,不能再存,未來不生。斷瞋隨眠……乃至……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斷根如截多羅〔樹〕頭,不能再存,未來不生。諸比丘!謂:此比丘斷渴愛、退結、正現觀慢、作苦邊。」
[P.10]十三
一
「諸比丘!具足七支之家族,未訪時則不適訪,或訪已而不適坐。以何為七耶?
二
即:不喜迎,不喜問訊,不喜與座,彼秘藏真實,與多中之少,與優中之劣,以不尊敬給與而不以尊敬。
諸比丘!具足此等七支之家族,未訪時則不適訪,或訪已而不適坐。
三
諸比丘!具足七支之家族,未訪時則適訪,或訪已而適坐。以何為七耶?
四
即:喜迎,喜問訊,喜與座,彼不秘真實,與多中之多,與優中之優,以尊敬給與而不以不尊敬。
諸比丘!具足此等七支之家族,未訪時則適訪,或訪已而適坐。」
十四
一
「諸比丘!此等七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即:俱分解脫、慧解脫、身證、見至、信解、隨法〔行〕、隨信〔行〕。
[P.11]諸比丘!此等七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十五
一
「諸比丘!譬如此等七種於水中之補特伽羅,存在於世。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一次沈於水,則沈下。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再〕沈下。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住立。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觀察省察。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前進。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達淺灘。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渡達彼岸,為住立陸上之婆羅門。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一次沈於〔水〕,則沈下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一向具足黑之不善法,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一次沈於〔水〕,則沈下。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再〕沈下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其信於彼不住立,不增唯減。其慚於彼……乃至……其愧於彼……其精進於彼……其慧於彼不住立,不增唯減。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是〔再〕沈下。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而住立耶?
[P.12]五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其信於彼不減不增而住立。其慚於彼……乃至……其愧於彼……其精進於彼……其慧於彼不減不增而住立。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浮出而住立。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觀察省察耶?
六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彼盡三結而為預流者、不退墮者、決定者、趣向菩提者。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觀察省察。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前進耶?
七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彼盡三結,滅貪、瞋、癡為一來者,一次來此世而盡苦邊。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出已而前進。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達淺灘耶?
八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彼盡五順下分結而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自其世為不退轉者。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而達淺灘。諸比丘!如何為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度達彼岸,為住立於陸上之婆羅門耶?
[P.13]九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謂:『善哉!於諸善法有信。善哉!……有慚。善哉!……有愧。善哉!……有精進。善哉!於諸善法有慧。』〔從水〕浮出,彼盡諸漏,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了知、證、具足已而住。諸比丘!如是之補特伽羅,〔從水〕浮出已,度達彼岸,為住立於陸上之婆羅門。
諸比丘!譬如是等七種水中之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
十六
一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一切行觀察無常,考想無常,知覺無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盡諸漏,……乃至……作證,具足已而住。
三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一切行觀察無常,考想無常,知覺無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漏長盡時即命長盡時,非前非後。諸比丘!此為第二種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
四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一切行觀察無常,考想無常,知覺無[P.14]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盡五順下分結,而有中間般涅槃……乃至……有損害般涅槃……有無行般涅槃……有有行般涅槃……為上流,趣向色究竟者。諸比丘!此為第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十七
一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一切行觀察苦而住,……乃至……於一切法觀察無我而住,……於涅槃觀察樂,考想於樂,知覺於樂,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盡諸漏,……乃至……作證,具足已而住。諸比丘!此為第一種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
三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涅槃不絕觀察於樂,考想於樂,知覺於樂,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漏長盡時即命長盡時,非前非後。諸比丘!是為第二種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
四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涅槃觀察樂,考想於樂,知覺於樂,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檢察而住。彼盡五順下分結,而有中間般涅槃……乃至[P.15]……有損害般涅槃……有無行般涅槃……有有行般涅槃,為上流,趣向色究竟。諸比丘!此為第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
諸比丘!此等七補特伽羅,是應請……乃至……世間之無上福田。」
[P.16]第三 跋耆品
十九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毘舍離之薩蘭達制多(塔)。爾時,諸多之離車人詣世尊之住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彼等離車人作如是言:「離車人!我示汝等七不衰法,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彼等離車人應諾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言:
二
「離車人!何等為七不衰法耶?離車人!跋耆人再三聚集,多次聚集;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離車人!跋耆人和合而集,和合而立,跋耆人和合而盡其所作;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離車人!跋耆人不施設未施設者,不斷已施設者,僅就前所施設跋耆之法,而盡其所行;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離車人!跋耆之任何人,對跋耆之老人皆恭敬、尊重、尊敬、予供養,又盡其所思,聞彼等之言;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離車人!跋耆之任何人,不強將良家婦女與良家童女帶離,亦不以暴力抑留;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P.17]衰滅。離車人!跋耆人對於凡跋耆之塔廟,不論是境內,或是境外皆予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對彼等以前所給予者,給予如法之供物,不盡其損滅;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離車人!跋耆人對於諸阿羅漢,不論是未來之諸阿羅漢欲來領土內,或是已來之諸阿羅漢於領土內安樂而住,皆盡其完備如法庇護;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離車人!此等七不衰法,跋耆人現在〔所有〕;又,跋耆人對此等七不衰法遵從;離車人!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
二十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耆闍崛山。爾時,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欲襲擊跋耆人。彼如斯言:「彼等如是大威德力,有如是大神力,我可擊破彼等跋耆人,當滅亡跋耆人,可令跋耆人至於不幸之滅亡。」其時,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向摩揭陀之大臣禹舍婆羅門言:「來!汝婆羅門!當詣世尊之處。至已,作如是言問:『頂禮世尊〔兩〕足,為少病少惱、健康、強壯、安樂而住耶?大德!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奉問:「頂禮世尊〔兩〕足,為少病少惱、健康、強壯、安樂而住耶?」』而且,又如是言:『大德!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欲襲擊跋耆人,彼如斯言:「彼等如是大威德力,有如是大神力,我可擊破彼等跋耆人,當滅亡跋耆人,可[P.18]令跋耆人至於不幸之滅亡。」』世尊所說示,完全如實攝受而告我,諸如來決不語不實。」
「尊王!唯然。」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答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互相慶慰,交談歡喜感銘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摩揭陀大臣禹舍婆羅門向世尊如斯言:「尊者瞿曇!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奉問:『頂禮尊者瞿曇兩足,為少病少惱、健康、強壯、安樂而住耶?』又如斯言:『尊者瞿曇!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欲襲擊跋耆人,彼如斯言:「彼等如是大威德力,有如是大神力,我可擊破彼等跋耆人,當滅亡跋耆人,可令跋耆人至於不幸之滅亡。」』」
二
爾時,復次,具壽阿難於世尊之後,搧風世尊而立。時,世尊對具壽阿難而言:
「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再三聚集,有多次聚集?」「大德!我已聞,跋耆人再三聚集,有多次聚集。」「阿難!跋耆人再三聚集,多次聚集;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和合而集,和合而立,和合而作跋耆之所作?」「大德!我已聞,跋耆人和合而集,和合而立,和合而作跋耆之所作。」[P.19]「阿難!跋耆人和合而集,和合而立,和合而盡其跋耆之所作;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不施設未施設者,不斷已施設者,就前所施設跋耆之法如實而行?」「大德!我已聞。跋耆人不施設未施設者,不斷已施設者,就前所施設之法如實而行。」「阿難!跋耆人不施設未施設者,不斷已施設者,就前所施設跋耆之法如實盡其所行;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之任何人對跋耆之老人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思惟當聞彼等之言?」「大德!我已聞。跋耆之任何人對跋耆之老人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思惟當聞彼等之言。」「阿難!跋耆之任何人對跋耆之老人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盡其所思當聞彼等之言;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之任何人不強將良家婦女與良家童女帶離,亦不以暴力抑留?」「大德!我已聞。跋耆之任何人不強將良家婦女與良家童女帶離,亦不以暴力抑留。」「阿難!跋耆之任何人不強將良家婦女與良家童女帶離,亦不以暴力抑留;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對於凡跋耆之塔廟,不論於境內或境外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對彼等以前所給予者,所給予如法之[P.20]供物皆不損減?」「大德!我已聞。跋耆人對於凡跋耆之跋耆制多,不論於內部,或外部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對彼等以前所給予者,給予如法之供物皆不損減。」「阿難!跋耆人對於凡跋耆之塔廟,不論於境內或境外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對彼等以前所給予者,給予如法之供物皆不損減;阿難!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如何,阿難!汝聞耶:跋耆人對於諸阿羅漢,不管於未來之諸阿羅漢欲來領土內,或已來之諸阿羅漢於領土內安樂而住,皆盡其完備如法庇護?」「大德!我已聞。跋耆人對諸阿羅漢,不論於未來之諸阿羅漢欲來領土內,或已來之諸阿羅漢於領土內安樂而住,皆盡其完備如法庇護。」「又,阿難!跋耆人對諸阿羅漢,不論於未來之諸阿羅漢欲來領土內,或已來之諸阿羅漢於領土內安樂而住,皆盡其完備如法庇護;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滅。」
三
時,世尊對摩揭陀之大臣禹舍婆羅門曰:
「婆羅門!我一時住毘舍離之薩蘭達制多(塔)。於是,我對跋耆人說此等七不衰法。又,婆羅門!此等七不衰法乃現在於跋耆人;又,只要跋耆人乃盡其遵從此等七不衰法。婆羅門!跋耆人期待繁榮,非衰減。」
四
如是聞已,摩揭陀之大臣禹舍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者瞿曇!只有成就任何一不衰法之跋耆人皆期待繁榮,非衰滅,況於〔具足〕七不衰法耶?尊者瞿曇!確實,於摩揭陀王韋提希子阿闍世,不能破跋耆。又,除[P.21]〔自〕破者外,戰者無法成功。如今,尊者瞿曇!我等將行,我等多事務,為多所作。」「婆羅門!如汝所思惟,今是其時。」時,摩揭陀之大臣禹舍婆羅門歡喜世尊之所說,隨喜從座起而去。
二十一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耆闍崛山。於其處,世尊對諸比丘曰:「諸比丘!我教示七不衰法,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言:「唯然,大德!」世尊曰:
二
「諸比丘!如何為七不衰法耶?諸比丘!諸比丘再三聚集,多次聚集;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和合而集,和合而立,和合而盡其僧伽之所作;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又,不施設未施設者,不斷已施設者,就所施設之學處,而盡其所行;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任何比丘對於長老、久出家者、僧伽之長老、僧伽領導之比丘皆恭敬、尊重、尊敬、供養;又,盡其所思當聞彼等之言;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若生起引生後有之渴愛,不被其所支配;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P.22]非衰減。諸比丘!諸比丘於阿蘭若之牀座,不貪著顧念;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對於未來之美好同梵行者欲來,或於已來之美好同梵行者欲安樂而住,其盡顧念;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減。
諸比丘!是等之七不衰法,存立於諸比丘;又,諸比丘盡其遵從是等之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減。」
二十二
一
「諸比丘!我當示七不衰法於汝等……乃至……
二
諸比丘!如何為七不衰法耶?諸比丘!諸比丘不以世俗事為喜,不以世俗事為快,不以世俗之快盡其所貪;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不以談話盡其所好……不以睡眠盡其所好……不以雜眾盡其所好……無惡意,不以惡意盡其征服。……無惡友,無惡同僚,不盡其惡交際……僅證得殊勝,不半途而捨。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諸比丘!是等之七不衰法,乃現於諸比丘;又,諸比丘盡其遵從是等之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二十三
一
「諸比丘!我當示七不衰法於汝等……乃至……
[P.23]二
諸比丘!何等為七不衰法耶?諸比丘!諸比丘盡其有信;諸比丘!諸比丘之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盡其有慚……盡其有愧……盡其多聞……盡其發勤精進……盡其具念……盡其具慧;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諸比丘!此等之七不衰法,乃現於諸比丘;又,諸比丘盡其遵從此等之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二十四
一
「諸比丘!我當示七不衰法於汝等……乃至……
二
諸比丘!何等為七不衰法耶?諸比丘!諸比丘盡其修習念覺支;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諸比丘!諸比丘盡其修習擇法覺支……盡其修習精進覺支……盡其修習喜覺支……盡其修習輕安覺支……盡其修習定覺支……盡其修習捨覺支;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諸比丘!此等之七不衰法,乃現於諸比丘;又,諸比丘盡其遵從此等之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減。」
[P.24]二十五
一
「諸比丘!我當示七不衰法於汝等……乃至……
二
諸比丘!如何為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盡其修習無常想;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減。諸比丘!諸比丘盡其修習無我想……盡其修習不淨想……盡其修習過患想……盡其修習斷想……盡其修習離貪想……盡其修習滅想;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諸比丘!此等之七不衰法,乃現於諸比丘;又,諸比丘盡其遵從此等之七不衰法;諸比丘!諸比丘期待繁榮,非衰滅。」
二十六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有學比丘之衰滅。以何為七耶?
二
即:好世俗事,好言說,好睡眠,好雜眾,不守護諸根門,食不知量,又,於僧伽有僧伽作務時,有學之比丘不如是思惟:『於僧伽實則有出家既久之諸上座、長老,彼等當務其職責』,而自行其事[1]。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有學比丘之衰滅。
三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有學比丘之不衰滅。以何為七耶?
[P.25]四
即:不好世俗事,不好言說,不好睡眠,不好雜眾,守護諸根門,食知量,又,於僧伽有僧伽作務時,有學之比丘如是思惟:『於僧伽實則有出家既久之諸上座、長老,彼等當務其職責』,不自行其事。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有學比丘之不衰滅。」
二十七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優婆塞之衰滅。以何為七耶?
二
即:止見比丘,怠聞正法,不學增上戒,於長老及新比丘多不歡喜,有難詰心求法之缺點,追求供養教(佛之教)外者,而且以彼為先。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優婆塞之衰滅。
三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優婆塞之不衰減。以何為七耶?
四
即:不止見比丘,不怠聞正法,修學增上戒,於長老或新比丘多歡喜,無難詰心、不求法之缺點,不求供養教(佛之教)外者,而且不以彼為先。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將導優婆塞之不衰減。」
二十八~三十
一
「諸比丘!是等為優婆塞之七種不幸……諸比丘!此等為優婆塞之七種幸……諸比丘!是等為優婆塞之七種破壞……諸比丘!此等為優婆塞之七種生起。以何為七耶?
二
即:不止見比丘,不怠聞正法,修學增上戒,於長老及新比丘中多歡喜,無難詰心、不求法之缺點,不求供養教(佛之教)外者,而且不以彼為先。
諸比丘!是等七者,為優婆塞之生起。」
攝句:
第四 天品
三十一
一
時,有天人於後夜以絕妙之容色,徧照[1]祇多林已,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P.28]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天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以何為七耶?即:尊敬師、尊敬法、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尊敬不放逸、尊敬承迎。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彼天如斯言已,大師讚可。其時,彼天思:「大師讚可我。」乃問訊世尊,右繞而消失。
二
爾時,世尊於其夜過後,向諸比丘曰:
「諸比丘!於此夜,有天人於後夜以絕妙之容色,徧照祇多林已,來詣我所。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對我如斯言:『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不衰退。以何為七耶?即:尊敬師、尊敬法、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尊敬不放逸、尊敬承迎。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諸比丘!彼天如斯言,如斯言已,乃問訊我,右繞隨而消失。」
三十二
一
「諸比丘!於此夜,有天人於後夜以絕妙之容色,徧照祇多林已,來詣我所,[P.29]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對我作如斯言:『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不衰退。以何為七耶?即:尊敬師、尊敬法、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尊敬慚、尊敬愧。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不衰退。』諸比丘!彼天如斯而言,如斯言已,乃問訊我,右繞隨而消失。」
三十三
一
「諸比丘!於此夜,有天人……乃至……對我如斯言:『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不衰退。以何為七耶?即:尊敬師、尊敬法、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善言、善友。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諸比丘!彼天如斯言,如斯言已,乃問訊我,右繞隨而消失。」
[P.30]三十四
一
「諸比丘!於此夜,有天人……乃至……對我如斯言:『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以何為七耶?即:尊敬師、尊敬法、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善言、善友。大德!此等七法,將導比丘之不衰退。』諸比丘!彼天如斯言,如斯言已,乃問訊我,右繞隨而消失。」
二
如是而聞,具壽舍利弗向世尊作如斯言:
三
「大德!我依世尊所略說,方能如是廣知此義。大德!世有比丘自尊敬師;又,讚歎、尊敬師,而且勸導凡不尊敬師之其他諸比丘要尊敬師;又,對於凡尊敬師之諸比丘作真實適時之讚歎;又,自尊敬法……乃至……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善言……善友;又,為善友之讚歎者,而且勸導凡非善友之其他諸比丘令為善友;又,對於凡善友之其他諸比丘作真實適時之讚歎。大德!我依世尊所略說,方能如是廣知此義。」
四
「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汝依我所略說,能如是廣知此義。舍利弗!世間有比丘自尊敬師;又,讚歎、尊敬師,而且勸導凡不尊敬師之其他諸比丘[P.31]尊敬師;又,對於凡尊敬師之諸比丘作真實適時之讚歎;又,自尊敬法……乃至……尊敬僧伽……尊敬學……尊敬三摩地……善言……善友;又,為善友之讚歎者,而且勸導凡非善友之其他諸比丘令為善友;又,對於凡為善友之其他諸比丘作真實適時之讚歎。舍利弗!依我所略說,此義應可如是廣見。」
三十五
一
「諸比丘!成就七支之比丘,可作道友交際。以何為七耶?
二
即:難與而與,難作而作,難忍而忍,告白秘密於彼,守護彼之秘密,於不幸而不捨,即使〔財〕盡皆不輕蔑。
諸比丘!成就是等七支之比丘,可作道友交往。」
[P.32]三十六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雖被拒絕亦應作道友應待、交往、尊敬。
二
即:為可愛、可意、尊重而有教養、有德、為語柔輭、作甚深之談者;又,不引入不合理之事。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雖被拒絕亦應交為友,應尊敬。」
三十七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不久而自知四無礙解,證已具足而住。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知此心不動;於內有昏沈心,如實知於內有昏沈心;於外有散心,如實知於外有散心;彼知受生,知住,知滅;知想生,知住,知滅;[P.33]知尋生,知住,知滅;而且,彼於適不適、劣勝、黑白相雜之諸法,依慧而善攝取,善作意,善思惟,善知得。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不久而自知四無礙解,證已具足而住。
三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舍利弗,自知四無礙解,證已具足而住。以何為七耶?
四
諸比丘!於舍利弗如實知此心不動;於內有昏沈心,我如實知於內有昏沈心;於外有散心,我如實知於外有散心;彼知受生,知〔受〕住,知〔受〕滅;知想生,知〔想〕住,知〔想〕滅;知尋生,知〔尋〕住,知〔尋〕滅;而且彼於適不適、劣勝、黑白相雜之諸法,依慧而善攝取,善作意,善思惟,善知得。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舍利弗,自知四無礙解,證已具足而住。」
[P.34]三十八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心欲則如意而轉,而比丘心不欲則如實不轉。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善巧三摩地,善巧得三摩地,善巧住三摩地,善巧出三摩地,善巧三摩地之喜悅,善巧三摩地之境,善巧三摩地之引發。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心欲則如意而轉,而比丘心不欲則如實不轉。
三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舍利弗,心欲則如意而轉,而舍利弗心不欲則如實不轉。以何為七耶?
四
諸比丘!此舍利弗是善巧三摩地,善巧得三摩地,善巧住三摩地,善巧出三摩地,善巧三摩地之喜悅,善巧三摩地之境,善巧三摩地之引發者。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舍利弗,心欲則如意而轉,而心不欲則如實不轉。」
三十九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具壽舍利弗於日前時分,著內衣,取鉢披衣,為〔乞〕食而入舍衛〔城〕。其時,具壽舍利弗如是思惟:「至舍衛[P.35]〔城〕乞食過早,因此我應往外道普行者之園。」其時,具壽舍利弗乃往外道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等外道普行者,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已,坐於一面。
二
而於其時,彼等共坐,共聚集之外道普行者,由此乃起談話:「任何之具壽滿十二年之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實則可稱之為無十之比丘[1]。」其時,具壽舍利弗不喜亦不咎彼等外道普行者之所言。不喜不咎則從座而起,謂至世尊之處,當可了知彼等所言之義。
三
爾時,具壽舍利弗於舍衛〔城〕乞食已,從乞食而歸,食後,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於此,我於日前時分,著內衣,取鉢披衣,為乞食而入舍衛〔城〕。大德!此時我如是思惟:『至舍衛〔城〕乞食過早,因此,我應往外道普行者園。』大德!爾時,我往外道普行者園,至已,與彼等外道普行者,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已,坐於一面。大德!爾時,彼等共坐,共聚集之外道普行者,由此乃起談話:『任何之具壽滿十[P.36]二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實則可稱之為無十之比丘。』大德!爾時,我不喜亦不咎彼等外道普行者之所言,不喜不咎則從座而起離去,謂至世尊之處,當可了知此所義。大德!於此法律,單依年之算數,得認為無十之比丘耶?」「舍利弗!於此法律,單依年之算數,不能認作無十之比丘。舍利弗!我自了知此等七種無十之事,證已而宣說。以何為七耶?
四
舍利弗!世間有比丘,於學有強欲,又,未來於學不捨愛樂;於法察忍而有強欲,又,未來於法察忍而不捨愛樂;於欲調伏而有強欲,又,未來於欲調伏而不捨愛樂;於宴默有強欲,又,未來於宴默不捨愛樂;於發勤精進而有強欲,又,未來於發勤精進不捨愛樂;於念慧有強欲,又,未來於念慧不捨愛樂;於見決擇有強欲,又,未來於見決擇不捨愛樂。
舍利弗!我自了知此等七種無十之事,證已而宣說。
五
舍利弗!成就此等七種無十事之比丘,既已滿十二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既已滿二十四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P.37]既已滿三十六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既已滿四十八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
四十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憍賞彌之瞿私多園。爾時,具壽阿難於日前時分,著內衣,取鉢披衣,為乞食而入憍賞彌。爾時,具壽阿難如是思惟:「至憍賞彌乞食過早,因此,我應往外道普行者園。」爾時,具壽阿難往外道普行者園。至已,與彼等外道普行者,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已,坐於一面。
二
而於其時,彼等共坐、共聚集之外道普行者,由此乃起談話:「任何之具壽滿十二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實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其時,具壽阿難不喜亦不咎彼等外道普行者之所言。不喜不咎乃從座而起,謂至世尊之處,當可了知此所言之義。
三
爾時,具壽阿難於憍賞彌乞食已,從乞食而歸,食後,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於此,我於日前[P.38]時分,著內衣,取鉢披衣,為乞食入舍衛〔城〕。大德!此時,我如是思惟:『至憍賞彌乞食過早,因此,我應往外道普行者園。』大德!爾時,我往外道普行者園,至已,與彼等外道普行者,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已,坐於一面。大德!爾時,彼等共坐、共聚集之外道普行者,由此乃起談話:『任何之具壽滿十二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實則可稱之為無十比丘。』大德!爾時,我不喜亦不咎於彼等外道普行者之所言。不喜不咎乃從座而起,謂至世尊之處,當可了知此所言之義。大德!於此之法律,單依年之算數,得認作無十比丘耶?」「阿難!於此法律,單依年算數,不能認作無十比丘。阿難!我自了知此等七種無十之事,證已而宣說。以何為七耶?
四
阿難!世間有比丘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發動精進、具念、具慧。阿難!我自了知此等七種無十之事,證已而宣說。
[P.39]五
阿難!成就此等七種無十之事比丘,既已滿十二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為無十比丘。既已滿二十四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為無十比丘。既已滿三十六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為無十比丘。既已滿四十八年間,若行清淨之梵行,則可稱為無十比丘。」
攝句:
第五 大供犧品
四十一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識住[-1]。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有有情是身異、想異。譬如人、一分天、一分惡趣,是第一之識住。
[P.40]三
諸比丘!有有情是身異、想異。譬如梵眾天初起,是第二之識住。
四
諸比丘!有有情是身一、想異。譬如極光淨天,是第三之識住。
五
諸比丘!有有情是身一、想一。譬如徧淨天,是第四之識住。
六
諸比丘!有有情是超越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入無邊空之空無邊處,是第五之識住。
七
諸比丘!有有情超越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之識無邊處,是第六之識住。
八
諸比丘!有有情超越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是第七之識住。
諸比丘!此等為七識住。」
四十二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定之資糧。以何為七耶?
二
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諸比丘!依此等七支,而培養心一境性,諸比丘!稱為有依或有資糧之聖正定。」
[P.41]四十三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七火。以何為七耶?
二
即:貪火、瞋火、癡火、應請火、長者火、應施火、薪火。
諸比丘!此等為七火。」
四十四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為大祭祀而獻供,五百之牡牛為犧牲而祭祀,五百牡犢為犧牲而祭祀,五百牝犢為犧牲而祭祀,五百之牡羊為犧牲而祭祀,五百之牡山羊為犧牲而祭祀。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慶慰,歡喜感銘,交談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優竭提舍利婆羅門,白世尊言:「尊者瞿曇!我聞:點火者、建柱者,可得大果,是可大加稱讚。」「婆羅門!我亦聞:點火者、建柱者,可得大果,是可大加稱讚。」再者,……三度,優竭提舍利婆羅門白世尊言:「尊者瞿曇!我亦聞:點火者、建柱者,可得大果,是可大加稱讚。」「婆羅門!我亦聞:點火者、建柱者,可得大果,是可[P.42]大加稱讚。」「尊者瞿曇!實則尊者瞿曇與我等即完全一致。」
二
如是聞之具壽阿難,對優竭提舍利婆羅門如是言:「婆羅門!向諸如來非應如是問:『尊者瞿曇!我聞:點火者、建柱者,可得大果,是可大加稱讚。』婆羅門!諸如來實可如是問:『大德!我欲點火,欲建柱,大德世尊!請教示我。大德世尊!請教示我,即長時為我之義利安樂。』」
三
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白世尊言:「尊者瞿曇!我欲點火,欲建柱,尊者瞿曇!請教示我。尊者瞿曇!請教示我,即長時為我之義利安樂。」「婆羅門!令點火,令建柱,且於祭祀之前,為不善而生苦,則為苦異熟而建立三刀。以何為三耶?
四
即:身刀、語刀、意刀。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令建柱,如是心起: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牛,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犢,為祭祀而殺此等牝犢,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羊,為祭祀而殺此等牡山羊。彼謂:我作功德,非作不功德;我作善,非作不善;我求善趣之道,非求惡趣之道。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此為第[P.43]一之不善而生苦,則建立為苦異熟之意刀。
五
復次,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且如是語: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牛,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犢,為祭祀而殺此等牝犢,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羊,為祭祀而殺此等牡山羊。彼謂:我作功德,非作不功德;我作善,非作不善;我求善趣之道,非求惡趣之道。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此為第二之不善而生苦,則建立為苦異熟之語刀。
六
復次,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自己由始,為祭祀而殺此等牡牛;自己由始,為祭祀而殺牡犢;自己由始,為祭祀而殺牝犢;自己由始,為祭祀而殺牡羊;自己由始,為祭祀而殺牡山羊。彼謂:我作功德,非作不功德;我作善,非作不善;我求善趣之道,非求惡趣之道。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此為第三之不善而生苦,則建立為苦異熟之身刀。
婆羅門!於祭祀之前,令點火、建柱,為此等不善而生苦,則建立以苦為異熟之三刀。
七
婆羅門!此等之三火應斷、應避、不可用。以何等為三耶?
[P.44]八
即:貪火、瞋火、癡火。婆羅門!何故此之貪火應斷、應避、不可用耶?
九
婆羅門!因貪而愛染、被克服、心把捉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彼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婆羅門!是故此之貪火應斷、應避、不可用。又,婆羅門!何故此之瞋火應斷、應避、不可用耶?
一〇
婆羅門!因瞋而有怒、被克服、心把捉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彼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婆羅門!是故此之瞋火應斷、應避、不可用。又,婆羅門!何故此之癡火應斷、應避、不可用耶?
一一
婆羅門!因癡為愚癡、被克服、心把捉者,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彼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婆羅門!是故此之癡火應斷、應避、不可用。
婆羅門!此等之三火應斷、應避、不可用。
一二
婆羅門!此等之三火,尊敬已、尊重已、恭敬已、供養已,容易預告其幸福。以何為三耶?
[P.45]一三
即應請火、長者火、應施火。婆羅門!以何為應請火耶?
一四
婆羅門!此處有人有母或父,婆羅門!是稱為應請火。何以故耶?
婆羅門!從彼等而請。是故,此應請火尊敬已、尊重已、恭敬已、供養已,容易預告其幸福。又,婆羅門!以何為長者火耶?
一五
婆羅門!此處有人有兒子,或妻子,或奴僕,或遣使,或僱工,婆羅門!此稱為長者火。是故,此長者火尊敬已,尊重已、恭敬已、供養已,容易預告其幸福。又,婆羅門!何者為應施火耶?
一六
婆羅門!此處凡沙門、婆羅門遠離憍放逸,於忍辱、柔和而堅固,獨自調御,獨自寂靜,獨自般涅槃,婆羅門!此稱為應施火。是故,此應施火尊敬已、尊重已、恭敬已、供養已,容易預告其幸福。
婆羅門!此等之三火,尊敬已、尊重已、恭敬已、供養已,容易預告其幸福。
又,婆羅門!此之薪火,常令燃燒,常令惜護,常令消滅,常令投置。」
一七
如是聞之優竭提舍利婆羅門,白世尊言:「尊者瞿曇!是明白。尊者瞿曇![P.46]是明白。尊者瞿曇從今以後,我存念盡形壽歸依而為優婆塞。尊者瞿曇!此時我欲放五百之牡牛與命,放五百之牡犢與命,放五百之牝犢與命,放五百之牡羊與命,放五百之牡山羊與命,食青草,飲冷水,冷風吹與彼等。」
四十五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想[1]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以何為七耶?
二
即:不淨想、死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諸比丘!此等七想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
四十六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想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以何為七耶?
二
即:不淨想、死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三
諸比丘!不淨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四
諸比丘!充滿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行婬欲而不著,厭離轉出而[P.47]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譬如投入火中之鷄翼或腱片而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諸比丘!如是,充滿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行婬欲而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若充滿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行婬欲而貪著,不厭離而持續,則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不淨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又,若充滿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於行婬欲而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不淨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不淨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五
諸比丘!死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P.48]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六
諸比丘!充滿死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活命之希望,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譬如投入火中之鷄翼或腱片而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諸比丘!如是充滿死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活命之希望,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若充滿死想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貪著於活命之希望,持續不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死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又,若充滿死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活命之希望,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死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P.49]是,方生正智。諸比丘!死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七
諸比丘!食不淨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八
諸比丘!充滿食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貪著於味渴愛,……乃至……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譬如投入火中之鷄翼或腱片而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諸比丘!如是,充滿食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味渴愛,……乃至……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若充滿食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貪著於味渴愛,或持續不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食不淨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又,若充滿不淨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味渴愛,……乃至……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食不淨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P.50]是,方生正智。諸比丘!食不淨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九
諸比丘!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一〇
諸比丘!充滿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世間,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譬如投入火中之鷄翼或腱片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諸比丘!如是,充滿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世間,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若充滿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貪著於世間,持續不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又,若充滿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貪[P.51]著於世間,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一一
諸比丘!無常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一二
諸比丘!充滿無常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利養尊敬名聲,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譬如投入火中之鷄翼或腱片不著,厭離轉出而不進。諸比丘!如是,充滿無常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利養尊敬名聲,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若充滿無常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貪著於利養尊敬名聲,或持續不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無常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P.52]若又充滿無常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利養尊敬名聲,厭離轉出而不進,持續捨或排拒,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無常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無常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一三
諸比丘!無常苦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一四
諸比丘!充滿無常苦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懶惰、懈怠、奔放、放逸、不勤行、不觀察,譬如於拔刀之殺人者,激烈之怖畏想現前。諸比丘!若充滿無常苦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著於懶惰、懈怠、奔放、放逸、不勤行、不觀察,譬如拔刀之殺人者,激烈之怖畏想不現前,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無常苦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若充滿無常苦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不著於懶惰、懈怠、奔放、放逸、不勤行、不觀察,譬如拔刀之殺人者,激烈之怖畏想現前,諸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無常苦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P.53]智。諸比丘!無常苦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一五
諸比丘!苦無我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又,如是言者,此乃基於何者而言耶?
一六
諸比丘!充滿苦無我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於此有識之身及於外部之一切相,遠離我我所慢,超越偏見,寂靜而有妙解脫。諸比丘!若充滿苦無我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於此有識之身及於外部之一切相,不離我我所慢,不超越偏見,不為寂靜,無有妙解脫,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非修習苦無我想,我於以前或爾後無區別,我不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若充滿苦無我想所積集之心而住之比丘,其心於此有識之身及於外部之一切相,遠離我我所慢,超越偏見,寂靜而有妙解脫,諸比丘!比丘應如是知:我有修習苦無我想,我於以前或爾後有區別,我可得證修習果。如是,方生正智。諸比丘!苦無我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如是言者,此乃基於此而言。
諸比丘!此等七想之修習,再三力行,有大果,有大稱讚,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
[P.54]四十七
一
爾時,生聞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俱相互慶慰……乃至……白世尊言:「實則大德瞿曇宣說梵行者之事耶?」「婆羅門!凡正語之人,彼若欲語:行無缺、無隙、無染污、無穢、圓滿,是清淨之梵行,婆羅門!於我方應予正語。婆羅門!我則行無缺、無隙、無染污、無穢、圓滿,是清淨之梵行。」「尊者瞿曇!何者為梵行之缺、隙、染污、穢耶?」
二
「婆羅門!世間有一類之沙門或婆羅門,一面宣稱是正梵行者,一面與婦女俱為兩兩之遇合,又味樂於婦女之摩擦、揉磨、洗浴、拭磨。彼味樂之,希望之,依彼而生喜。婆羅門!是為梵行之缺、隙、染污、穢者。婆羅門!此稱之為行不淨之梵行,行婬欲之偶合。故我云:生、老死、憂悲苦愁惱不得解脫,依苦不得解脫。
[P.55]三
婆羅門!復次,世間有一類之沙門或婆羅門,宣稱是正梵行者,且不與婦女為兩兩之遇合,亦不味樂婦女之摩擦、揉摩、洗浴、拭磨;然與婦女俱嬉戲,遊戲,自娛……乃至……亦不與婦女共嬉戲,不遊戲,不自娛;然觀察、瞻視婦女之眼……亦不觀察、不瞻視婦女之眼;然越壁越垣,聽聞談笑唱泣某婦女之聲……不越壁越垣而聽聞談笑唱泣某婦女之聲;然隨憶念凡前與婦女共談笑嬉戲之事……不隨意念凡前與婦女俱談笑嬉戲之事;然見具備具有五妙欲而令樂之居士或居士子……不見具備具有五妙欲而令樂之居士或居士子;然願某天眾行梵行,我依此戒、或禁、或苦行、或梵行而成為天、或天之隨一。彼味樂之,希欲之,依彼而生喜。婆羅門![P.56]此為梵行之缺、隙、染污、穢者。婆羅門!此稱之為行不淨梵行,行婬欲之偶合。故我云:生、老死、憂、悲、苦、愁惱者不得解脫,依苦不得解脫。婆羅門!又,我觀察不斷此等七婬欲偶合之各各婬欲偶合之間,婆羅門!我與天、魔、梵天俱於世間,與沙門、婆羅門、天人俱於眾中,不公言正自覺無上正等覺。婆羅門!然而,我觀察自斷此等七婬欲偶合之各各婬欲偶合之時,婆羅門!我與天、魔、梵天俱於世間,與沙門、婆羅門、天人俱於眾中,公言正自覺無上等正覺。復次,我之智、見生,我之心解脫不動,此最後之生,不受後有。」
如是聞之生聞婆羅門白世尊言:「是明白,尊者瞿曇!……乃至……尊者瞿曇從今以後,存念我為終生歸依之優婆塞!」
[P.57]四十八
一
「諸比丘!我示汝等繫、離繫法門,聞之……乃至……諸比丘!如何為繫、離繫法門耶?
二
諸比丘!婦女內則思惟女根、女行、女衣服、女類、女欲、女聲、女飾,彼女於是歡喜,於是喜悅;於是歡喜、喜悅之彼女,外則思惟男根、男行、男衣服、男類、男欲、男聲、男飾,彼女於是歡喜,喜悅。於是歡喜、喜悅之彼女,外則希望偶合。彼女偶合故,希望令起所樂、喜之偶合。諸比丘!於婦女性喜悅而著,於男子有繫。諸比丘!如是之婦女不征伏婦女性。
三
諸比丘!男子內則思惟男根、男行、男衣服、男類、男欲、男聲、男飾,彼於是歡喜,於是喜悅;於是歡喜、喜悅之彼,外則思惟女根、女行、女衣服,女類、女欲、女聲、女飾,彼於是歡喜、喜悅。於是歡喜、喜悅之彼,外則希望偶合。彼偶合故,希望令起所樂、喜之偶合。諸比丘!於男子性喜悅而著,於婦女有繫。諸[P.58]比丘!如是之男子不征伏男子性。諸比丘!繫者如是。諸比丘!如何為離繫耶?
四
諸比丘!婦女內則不思惟女根、女行、女衣服、女類、女欲、女聲、女飾,彼女於是不歡喜,不喜悅;於是不歡喜、不喜悅之彼女,外則不思惟男根、男行、男衣服、男類、男欲、男聲、男飾,彼女於是不歡喜、不喜悅。於是不歡喜、不喜悅之彼女,外則不希望偶合。彼女不偶合故,不希望令生所樂、喜之偶合。諸比丘!於婦女性不喜悅而不著者,於男子得離繫。諸比丘!如是之婦女征伏婦女性。
五
諸比丘!男子內則不思惟男根、男行、男衣服、男類、男欲、男聲、男飾,彼於是不歡喜、不喜悅;不歡喜、不喜悅之彼,外則不思惟女根、女行、女衣服、女類、女欲、女聲、女飾,彼於是不歡喜、不喜悅。不歡喜、不喜悅之彼,外則不希望偶合。彼不偶合故,不希望令生所樂、喜之偶合。諸比丘!於男子性不喜悅而不[P.59]著者,於婦女得離繫。諸比丘!如是之男子征服男子性。諸比丘!離繫者如是。
諸比丘!此為繫、離繫之法門。」
四十九
一
一時,世尊住瞻波揭伽池岸。爾時,眾多之瞻波優婆塞,詣具壽舍利弗之處,至已,問訊具壽舍利弗,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瞻波優婆塞,向具壽舍利弗如是言:「大德!我等於世尊之面前,自聞說法已久。大德!我等於世尊之面前,得聞說法。」「善哉!然而,諸賢!於此之齋日汝等應來,確實汝等於世尊之面前,可得聞說法。」彼等瞻波之優婆塞,從座而起回答具壽舍利弗:「大德!唯然。」問訊具壽舍利弗,右繞而去。爾時,彼等瞻波之優婆塞,於其齋日詣具壽舍利弗之處,至已,問訊具壽舍利弗,坐於一面。爾時,具壽舍利弗與瞻波優婆塞,俱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白世尊言:
[P.60]二
「大德!此處有人如是施,所與而無大果[1]、無大稱讚耶?又,大德!此處有人如是施,所與而有大果,有大稱讚耶?」
「舍利弗!此處或者如是施,所與而無大果、無大稱讚。又,舍利弗!此處有人如是施,所與而有大果,有大稱讚。」
三
「大德!有何因、何緣,此處有人如是施,所與而無大果,無大稱讚耶?又,大德!有何因、何緣,此處或者如是施,所與而有大果,有大稱讚耶?」
「舍利弗!此處有人給與有所待望之施、給與心所繫縛之施、給與期望貯蓄之施、給與後是我應受用之施,彼將其所施之食、飲、衣、乘、鬘、香、塗香、牀、住處、燈具給與沙門或婆羅門。舍利弗!汝如何思惟耶?此處有人應給與如是之施耶?」
「大德!唯然。」
「舍利弗!此中,給與彼所期待之施、給與心所繫縛之施、給與期望貯蓄之施、給與後是我應受用之施,彼給與其施已,身壞死後,生為四大王天眾之同僚,彼盡[P.61]其業而得其神通、其名譽、其王權,為還來者而來現在之世。
四
舍利弗!又,此處有人不給與所待望之施、不給與心繫縛之施、不給與期望貯蓄之施、不給與後我應受用之施,然而,布施給與善哉之施……乃至……亦,不布施給與善哉之施,而自祖先以前所施,以前所作,我給與非可損減往昔家系之施……亦自祖先以前所施,以前所作,我不給與非可損減往昔家系之施,然而,我成熟,彼等不成熟,成熟者不給與非成熟者之施,乃給與不可有我之施……又,我成熟,彼等不成熟,成熟者不給與非成熟者之施,乃不給與不可有我之施,但是,彼等昔之聖者,譬如對於阿吒摩、婆莫迦、婆摩提婆、鼻沙密多、耶婆提伽、應疑羅沙、跋羅墮闍、婆悉咜、迦葉波、僕虞哥而有彼之大祭祀,如是我給與此應予分配之施,……亦彼等昔之聖者,譬如對於阿吒摩、婆莫迦、婆摩提婆、鼻沙密多、耶婆提伽、[P.62]應疑羅沙、跋羅墮闍、婆悉咜、迦葉波、僕虞哥而有彼之大祭祀,然我不給與此應有分配之施,而給與此心滿足、生悅喜之施……亦,不給與此心滿足、生喜悅之施,但是給與為心莊嚴、心嚴飾之施。彼將其施之食、飲、衣、乘、鬘、香、塗香、牀、住處、燈具給與沙門或婆羅門。舍利弗!如何思惟耶?此處有人應給與如是之施耶?」
「大德!唯然。」
「舍利弗!此中,不給與彼所期待望之施、不給與心所繫縛之施、不給與期望貯蓄之施、不給與後我應受用之施;並亦,布施者不給與善哉之施;亦,自祖先以前所施,以前所作,我不給與不損減昔家系之施;亦,我成熟,彼等不成熟,成熟者不給與非成熟者之施,乃至不給與不可有我之施;亦,彼等昔之聖者,譬如對於阿吒摩、婆莫迦、婆摩提婆、鼻沙密多、耶婆提伽、應疑羅沙、跋羅墮闍、婆悉咜、迦葉波、僕虞哥而有彼之大祭祀,不給與此應有分配之施,……不給與此心滿足、生悅喜之施,然而給與為心莊嚴、心嚴飾之施,彼給與其施已,身壞死後生為梵眾[P.63]天之同僚,彼盡其業而得其神通、其名譽、其王權,為不還來者,是不來於現在之世。
舍利弗!此因,此緣,依彼此處有人給與如是之施,無有大果,無有大稱讚。舍利弗!又,此因,此緣,依彼此處有人給與如是之施,有大果,有大稱讚。」
五十
一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摩訶目犍連,與大比丘僧伽俱遊行於特櫬那祇梨。爾時,毘樓犍塔奇難陀母優婆夷,於夜明之時起身讀誦波羅延。爾時,為某事之毘沙門大王從北方行至南方,毘沙門大王聞難陀母優婆夷讀誦波羅延,聞已靜待讀誦之終而立,而難陀母優婆夷讀誦波羅延已而默然。爾時,毘沙門大王知難陀母優婆夷讀誦之終而歡喜:「善哉姊妹!善哉姊妹!」「賢友!卿者為誰耶?」「姊妹!我乃汝兄弟毘沙門大王。」「善哉賢友!依我所誦之法門,是為送卿之禮物。」「善哉姊妹!此乃給我之禮物。明日以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P.64]將來毘努建達伽村,供養其比丘僧伽已,即稱為我之布施,而此乃為給我之禮物。」
二
爾時,難陀母優婆夷過是夜時,自於住處,準備殊勝之嚼食、噉食。爾時,以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往毘努建達伽村。爾時,難陀母優婆夷向某男子言:「來,汝男子!去園向比丘僧伽告〔食事之〕時,『是時矣,大德!於難陀母之住處作供食之準備。』」「然,聖女!」彼之男子回答難陀母優婆夷而去園,向比丘僧伽告〔食事之〕時:「時也,大德!於聖難陀母之住處作供食之準備。」其時,以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於日之前分,著內衣,取鉢被衣而往難陀母優婆夷之住處,至已坐所設座。爾時,難陀母優婆夷從自[A1]己之手中將殊勝之嚼食、噉食給與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令其滿足。爾時,難陀母優婆夷坐於食已離鉢具壽舍利弗之一面,具壽舍利弗向坐於一面之難陀母優婆夷如是言:「難陀母!誰告汝比丘僧伽之到達耶?」「大德!此處我於夜明之時而起,讀誦波羅延已而[P.65]默然。大德!爾時,毘沙門大王知我讀誦終了而歡喜:『善哉姊妹!善哉姊妹!』『賢友!卿者為誰耶?』『姊妹!我乃汝之兄弟毘沙門大王也。』『善哉賢友!依我所讀誦之法門,為送卿之禮物。』『善哉姊妹!乃給我之禮物。明日以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將來毘努建達伽村,供養其比丘僧伽已,即稱為我之布施,此乃為給我之禮物。』大德!施之一切福與利應為毘沙門大王之安樂也。」
三
「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實有如是大神力,如是大威力之天子毘沙門大王,於面前交談。」「大德!對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此處我有名為難陀之可愛、悅意之一子,彼為諸王依某因帶去以暴力奪其命。大德!實我於其童子被[A2]捕之時、或正捕之時、或被殺之時、或正殺之時、或被傷之時、或正傷之時,我不知心之變異[1]。」
四
「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汝清淨汝起伏變異之心。」「大德!對[P.66]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此處,死後而生於某夜叉界之主人(丈夫),彼對我顯現昔之身體。大德!然而,依此因緣而我不知心之變異。」
五
「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汝清淨汝起伏變異之心。」「大德!對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我自從與年輕主人作為年輕婦而嫁以來,對於主人即使是心亦不知所犯,況於身耶?」
六
「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汝清淨汝心。」「大德!對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我作為優婆夷時,我知如何之學處亦不故意而犯。」
七
「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大德!對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此處我若意欲,則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自離而生喜樂,我具足初靜慮而住;以尋、伺寂靜故,內之等淨,心之一趣,[P.67]無尋無伺,由定而生喜樂,我具足第二靜慮而住;以離喜貪故,以捨而住,以正念正知而受樂於身,聖者宣說於捨,有念,是樂住,我具足第三靜慮而住;以斷樂故,斷苦故,先已滅喜、憂故,不苦不樂捨念之清淨,我具足第四靜慮而住。」
八
「稀奇哉,難陀母!是未曾有哉,難陀母!」「大德!對我此非唯稀奇、未曾有法,對我亦有其他之稀奇、未曾有法。大德!此等依世尊所說之五順下分結,於我乃見彼等之任何之一亦非不斷。」「稀奇哉,難陀母!未曾有哉,難陀母!」其時,具壽舍利弗對難陀母優婆夷述說法要,令使信受、激勵、歡喜已,從座而起離去。
攝句:
第六 無記品
五十一
一
爾時,有某比丘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比丘白[P.68]世尊言:「大德!有何因、何緣,具聞聖弟子於無記事而不生疑耶?」
二
「比丘!具聞聖弟子,於不說之諸事〔邪〕見滅故,不生疑。如來死後有,比丘!是邪見;比丘!如來死後是無,是邪見;比丘!如來死後是有或無,是邪見;比丘!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是邪見。比丘!無聞之凡夫不知見、不知見集、不知見滅、不知至見滅之道,彼見增長,我云彼不能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不能解脫苦。又,比丘!具聞聖弟子知見、知見集、知見滅、知至見滅之道,彼見滅,我云彼能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苦。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不說如來死後有,亦不說如來死後無,亦不說如來死後是有或無,亦不說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不著如是無記事之無記法。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於無記事而不怖、不動、不震、不生畏。比丘!如來死後是有,是屬於愛、屬於想、屬於思惟、是戲論,是屬於取,是追悔;比丘!如[P.69]來死後是無,是追悔;比丘!如來死後有或無,是追悔;比丘!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是追悔。比丘!無聞之凡夫,不知追悔,不知追悔之集,不知追悔之滅,不知追悔滅之道。我云其追悔不滅,彼不能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不能解脫苦。又,比丘!具聞聖弟子知追悔,知追悔之集,知追悔之滅,知追悔滅之道,我云其追悔滅,彼能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苦。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不說如來死後是有,亦不說如來死後是無,亦不說如來死後是有或無,亦不說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不著如是無記事之無記[P.70]法。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具聞聖弟子,於無記事不怖、不動、不震、不生畏。比丘!依此因、此緣而具聞聖弟子,於無記事不生疑。」
五十二
一
「諸比丘!我當示七種之人趣與無餘涅槃,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言:「諸比丘!如何為七種之人趣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之業報〕應不存在;我將來不作,又,將來屬我〔之業報〕應不存在;我斷捨存在、斷捨變化之物。彼於有不著,於生不著,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彼非完全斷滅慢隨眠,非完全斷滅有貪隨眠,非完全斷滅無明隨眠,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生而消失,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我將來不作,又,將來屬我應不存在;我斷捨存在、斷捨變化之物。彼不著於有,不著於生,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P.71]而彼非完全證得其句,彼非完全斷滅慢隨眠,非完全斷滅有貪隨眠,非完全斷滅無明隨眠,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
三
諸比丘!復次,於此,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我將來不作,又,將來屬我應不存在;我斷捨存在、斷捨變化之物。彼不著於有,不著於生,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彼非完全證得其句,彼非完全斷滅慢隨[A3]眠,彼非完全斷滅貪,彼非完全斷滅無明隨眠,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而消失。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
四
諸比丘!復次,於此,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P.72]屑發生、跳揚已,無損害而消失,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中間般涅槃者。
五
諸比丘!復次,於此,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損害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發生、跳揚已,觸地而消滅。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之故,為損害般涅槃者。
六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無行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生而跳揚,落於小草堆或薪柴之堆中,於彼生火、亦生煙,生火已,生煙已,其小草堆或薪柴之堆盡,無材料而消滅。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無行般涅槃者。
[P.73]七
諸比丘!復次,此處,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有行般涅槃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生而跳揚,當落於廣大草堆或薪柴之堆中,於彼生火、亦生煙,生火已,生煙已,其廣大草堆或薪柴之堆盡,無材料而消滅。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有行般涅槃者。
八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我將來不作,又,將來屬我應不存在;我斷捨存在、斷捨變化之物。彼於有不著,於生不著,以正慧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而非完全證得其句,彼非完全斷滅慢隨眠,非完全斷滅有貪隨眠,非完全斷滅無明隨眠,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上流而行色究竟者。諸比丘!譬如敲打長時間加熱之鐵鉢時,鐵屑生而跳揚,落於大草堆或薪柴之堆中,於彼生[P.74]火、亦生煙,生火已,生煙已,其大草堆或薪柴之堆盡已,可燒草原,可燒森林,燒草原已,亦燒森林已,於綠草,或於高原,或於岩石,或於水,或於青翠野地已,無材料而消滅。如是,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乃至……彼盡五順下分結故,為上流而行色究竟者。
諸比丘!此等,為七種之人趣。諸比丘!又,何等為無餘涅槃?
九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屬我應不存在;我將來不作,又,將來屬我應不存在;我斷捨存在、斷捨變化之物。彼於有而不著,於生而不著,以正慧而觀察寂靜最上義句,而非完全證得於其句,彼非完全斷滅慢隨眠,非完全斷滅有貪隨,非完全斷滅無明隨眠。彼盡諸漏故……乃至……證已,具足而住。諸比丘!此稱之為無餘涅槃。諸比丘!此等,為七種之人趣與無餘涅槃。」
五十三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耆闍崛山。爾時,有二天〔人〕於後夜,以[P.75]絕妙之容色,徧照耆闍崛〔山〕已,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一天〔人〕,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之比丘尼為解脫。」另一天〔人〕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之比丘尼為完全妙解脫。」彼等天〔人〕如是言,大師讚可。爾時,彼等天人思惟:大師讚可,問訊世尊已,右繞而消失。爾時,世尊於其夜過時分,告諸比丘:「諸比丘!此夜,有二天〔人〕於後夜,以絕妙之容色,徧照耆闍崛〔山〕已,來詣我處,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一天〔人〕對我如是言:『大德!彼等比丘尼為解脫。』另一天〔人〕對我如是言:『大德!彼等比丘尼為完全妙解脫。』諸比丘!彼等天〔人〕如是言,如是言已,問訊我,右繞消失。」
二
復次,爾時具壽摩訶目犍連坐於世尊之近處。其時,具壽摩訶目犍連如是思惟:「何之天〔人〕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耶?」其時,名為帝須之比丘,於最近死而生於某梵世,眾人知彼帝須梵有大神力、有大威力。爾時,具壽摩訶目犍連譬如有力之人或伸彎屈之臂、或屈伸直之臂,如是於耆闍崛山消失,出現於彼梵世。帝須梵見從遠方而來之具壽摩訶目犍連,見已,向具壽摩訶目犍連如是言:「來!賢者目犍連!善來,賢者目犍連!卿久違。賢[P.76]者目犍連!來此處作客。賢者目犍連!請坐!此座為汝所設。」具壽摩訶目犍連坐於所設之座。帝須梵問訊具壽摩訶目犍連,坐於一面。具壽摩訶目犍連向坐於一面之帝須梵如是言:「帝須!何天〔人〕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耶?何梵〔眾〕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帝須!一切之梵眾、天眾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耶?」
三
「賢者目犍連!非一切之梵眾、天眾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賢者目犍連!凡一切之梵眾、天眾喜梵壽、喜梵色、梵樂、梵名聲、梵王權,而不如實知其離脫,於彼無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賢者目犍連!又,凡一切之梵眾、天眾不喜梵壽、不喜梵色、梵樂、梵名聲、梵王權,而能如實知其離脫,於彼等有如是[P.77]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或於無餘而〔知〕為無餘〔之智〕。
四
賢者目犍連!世間有比丘為俱分解脫,彼等諸天如是知彼:此具壽為俱分解脫,彼身住之間,諸天人見彼,若身壞,則諸天人不見彼。賢者目犍連!彼等諸天有如是之智,乃於無餘而〔知〕為無餘。
五
復次,賢者目犍連!世間有比丘為慧解脫,彼等諸天如是知彼:此具壽為慧解脫,彼身住之間,諸天人見彼,若身壞,則諸天人不見彼。賢者目犍連!彼等諸天有如是之智,乃於無餘而〔知〕為無餘。
六
復次,賢者目犍連!世間有比丘為身已證,彼等諸天如是知彼:此具壽為身已證,實則此具壽用適當之牀座,與善友交往而制御諸根,諸善男子從家出家以非家為目的,將無上梵行之究竟於現法自覺已,證已具足而住。賢者目犍連!彼等諸天有如是智,乃於有餘而〔知〕為有餘。
七
復次,賢者目犍連!世間有比丘為見至……乃至……為信解,……為隨法行,[P.78]彼等諸天如是知彼:此具壽是隨法行,實則此具壽用適當之牀座,交往於善友之中交,制御諸根。諸男子從家出家以非家為目的,將無上梵行之究竟於現法自覺已,證已具足而住。賢者目犍連!彼等諸天有如是之智,乃於有餘而〔知〕為有餘。」
八
爾時,具壽摩訶目犍連歡喜帝須梵之所說,隨喜已,譬如具力之人,或伸彎屈之臂、或屈伸直之臂,如是於梵世消失,出現於耆闍崛山。其時,具壽摩訶目犍連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摩訶目犍連將與帝須梵談話之一切告世尊。「目犍連!帝須梵對汝不說第七無相住補特伽羅。」「世尊!是其時,善逝!是其時。世尊說示第七無相住補特伽羅,聞世尊〔之說〕已而諸比丘應受持。」「目犍連!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具壽摩訶目犍連應諾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言:
九
「目犍連!世間有比丘,從一切諸相之不作意具足無相之心三摩地而住,彼等諸天如是知彼,此具壽從一切諸相之不作意具足無相之心三摩地而住,實此具壽用適當之牀座,交往於善友之中,制御諸根。諸善男子從家出家以非家為目的,將無上[P.79]梵行之究竟於現法自覺已,證已具足而住。目犍連!彼等諸天有如是之智,於有餘而〔知〕為有餘。」
五十四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毘舍離大林中之重閣講堂。爾時,師子將軍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師子將軍白世尊言:「大德!現實可能令知布施之果耶?」
二
「果爾,師子!今我當問,應取汝適當之思惟作答。師子!汝如何思惟耶?若此處有二丈夫,一丈夫乃無信、慳吝而惡口;一丈夫則有信、喜施而為施主。師子!汝如何思惟耶?具哀愍之諸阿羅漢,初當哀愍何者耶?或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具哀愍之諸阿羅漢,初如何而哀愍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乎!然而,大德!具哀愍之諸阿羅漢,當哀愍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
三
「師子!汝如何思惟耶?欲親近之諸阿羅漢,初當接近何者耶?或彼無信、慳[P.80]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親近之諸阿羅漢,初如何而接近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人乎!大德!欲親近之諸阿羅漢,當接近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
四
「師子!汝如何思惟耶?欲攝受之諸阿羅漢,初當攝受何者耶?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攝受之諸阿羅漢,初當如何而攝受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乎!大德!欲攝受之諸阿羅漢,當攝受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
五
「師子!汝如何思惟耶?欲說法之諸阿羅漢,初當說法於何者耶?或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說法之諸阿羅漢,初當如何而說法於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乎!大德!欲說法之諸阿羅漢,當說法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
六
「師子!汝如何思惟耶?善稱讚之聲當對何者而起耶?或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善稱讚之聲,對於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當如何而起乎!大德!善稱讚之聲,當對於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起。」
七
「師子!汝如何思惟耶?詣任何之眾會,若剎帝利之眾會、若婆羅門之眾會、若[P.81]居士之眾會、若沙門之眾會,無畏、無愧堂堂是誰耶?或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彼如何詣任何之眾會,若剎帝利之眾會、若婆羅門之眾會、若居士之眾會、若沙門之眾會堂堂無畏、無愧乎!大德!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者,彼詣任何之眾會,若剎帝利之眾會、若婆羅門之眾會、若居士之眾會、若沙門之眾會是堂堂無畏、無愧。」
八
「師子!汝如何思惟?身壞死後,何者當生於善趣、天界耶?或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彼無信、慳吝、惡口之丈夫,身壞死後如何而生於善趣、天界乎!大德!彼有信、喜施而為施主之丈夫,彼身壞死後當生於善趣、天界。
九
大德!依世尊所說此等之六種現實之布施果,我即使不信世尊,我亦知此等。大德!我乃施者、施主,哀愍之阿羅漢初哀愍我;大德!我乃施者、施主,親近之諸阿羅漢初親近我;大德!我乃施者、施主,攝受之諸阿羅漢初攝受我;大德!我乃施者、施主,說法之諸阿羅漢初對我說;大德!我乃施者、施主,善稱讚之聲者,[P.82]對我而起;『師子將軍乃施者、行者、僧伽之奉侍者。』大德!我乃施者、施主,往詣任何之眾會,若剎帝利之眾會、若婆羅門之眾會、若居士之眾會、若沙門之眾會,我往詣而堂堂無畏、無愧。大德!依世尊所說此等六種現實之布施果,我即使不信世尊,我亦知此等。大德!世尊對我如是而語:『師子乃施者、施主,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我不知此等,而我信世尊而依之。」
「誠然,師子!誠然,師子!施者、施主之師子即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五十五
一
「諸比丘!此等,是如來之四不護與依三法而無罪。以何為如來之四不護耶?
二
諸比丘!如來之身行清淨,如來不思:『他勿覺知我行此』,於如來無有所藏護身之惡行者。——諸比丘!如來之語行清淨,如來不思:『他勿覺知我行此』,於如來無有所藏護語之惡行者。——諸比丘!如來之意行清淨,如來不思:『他勿覺知我行此』,於如來無有所藏護意之惡行者。——諸比丘!如來之活命清淨,如來不思:『他勿覺知我行此』,於如來無有所藏護邪命者。
此等是如來之四不護。如何是依三法而無罪耶?
[P.83]三
諸比丘!如來是善說法者,就此而言,實則沙門、或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天、或誰於世間具備條理,欲反徵我:『如是,仁者之法亦非善說。』諸比丘!我不見此因。諸比丘!我若不見此因,則得安穩,得無怖畏,得無所畏而住。諸比丘!又,我之諸聲聞,盡諸漏而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覺已、證已具足而住,彼等依我而至諸聲聞涅槃之道,能予顯示。——就此而言,實則沙門、或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天、或誰於世間具備條理,欲反徵我:『如是,仁者之諸聲聞,盡諸漏……乃至……證已具足而住。依仁者而至諸聲聞涅槃之道,不能顯示。』諸比丘!我不見此因。諸比丘!我若不見此因,則得安穩,得無怖,得無所畏而住。諸比丘!又,我之數百聲聞眾會,盡諸漏……乃至……證已具足而住。——就此而言,實則沙門、或婆羅門、或天、或魔、或梵天、或誰於世間具備條理,欲反徵我:『如是,仁者之數百聲聞眾會,未盡諸漏而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未於現法自覺已、證已具足而住。』諸比丘!我不見此因,我若不見此因,則得安穩,得無怖,[P.84]得無所畏而住。依此等三法而無罪。
諸比丘!此等為如來之四不藏護與依三法而無罪。」
五十六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金毘羅之竹林。爾時,具壽金毘羅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金毘羅向世尊如是言:「大德!有何因、何緣,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正法不得久住耶?」「金毘羅!此處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恭敬不尊崇師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三摩地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不放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承迎而住。金毘羅!依此因、此緣而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正法乃不久住。」
二
「大德!有何因、何緣,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正法得久住耶?」「金毘羅!此處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恭敬尊崇師而住,恭敬尊崇法而住,恭敬尊崇僧伽而住,恭敬尊崇學而住,恭敬尊崇三摩地而住,恭敬尊崇不放逸而住,恭敬尊崇承迎而住。金毘羅!依此因、此緣而於如來般涅槃之時,正法得久住。」
[P.85]五十七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不久而盡諸漏……乃至……證已具足而住。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是有信、具戒、多聞、宴默、發勤精進、具念、具慧。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不久而盡諸漏……乃至……證已具足而住。」
五十八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婆祇尸收摩羅山之恐佈鹿林。爾時,具壽摩訶目犍連於摩揭陀之迦羅拉姆村,瞌睡而坐。世尊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於摩揭陀迦羅拉姆村瞌睡而坐之具壽摩訶目犍連。見已,譬如具力之人伸彎屈之臂,屈伸直之臂,如是,於婆祇尸收摩羅山之恐怖鹿林消失,出現於摩揭陀迦羅拉姆村具壽摩訶目犍連之面前。世尊坐於設座,世尊坐已,向具壽摩訶目犍連如是言:「汝目犍連!瞌睡耶?汝目犍連!瞌睡耶?」「唯然,大德!」
二
「果爾,汝目犍連!汝住於有想之時,其睡眠如出去,當作意其想!當再三作[P.86]意其想!實則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三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如聞,如通達,則依心而隨尋、隨伺法,以意當思惟,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四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如聞,如所念,當廣思惟法,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五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當搓拉兩耳,以掌摩擦身體,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六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從座而起,以水摩擦兩眼已,環視諸方,當瞻仰諸星、恆星之光,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七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作意光明想,當練日中之想,夜如於日中,於日中如於夜,如是依無所覆之心而修有光之心,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P.87]八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當作前後想,諸根向內,心不向外,而為經行,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應斷之理。
九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斷,果爾,目犍連!汝以右脇作師子臥,足與足重疊,為具念、正知,作意起立之想已,以覺醒,目犍連!汝速當起立,不受臥牀之樂、脇之樂、睡眠之樂,而當住,如是,目犍連!汝當修學。
一〇
果爾,目犍連!如是,當修學,我應不醉於高慢而趣良家,目犍連!汝應如是學習。目犍連!若比丘醉於高慢,而趣於良家,目犍連!於良家有多應為之諸事,因此而人人不歡迎前來之比丘。於是比丘當如是思惟:『今此良家妨礙我耶?今此等之諸人不喜歡於我。』如是,彼因無利養而有愧赧,於愧赧者有掉悔,於掉悔者有不律儀,不律儀者之心遠離三摩地。目犍連!當如是學習:我當不作諍論。目犍連!汝當如是修學。目犍連!於諍論者期待多辯,於多辯有掉悔,於掉悔者有不律儀,不律儀者之心遠離三摩地。目犍連!我不稱讚一切之雜居;又,目犍連!我不[P.88]僅不稱讚一切之雜居,目犍連!我不稱讚在家出家之雜居。然一切少雜音、寂靜、孤獨而適於人獨居之臥處、隱遁之牀座,於如是牀座之雜居者我皆稱讚。」
一一
如是而聞之具壽摩訶目犍連向世尊如是言:「大德!略說之,如何比丘盡渴愛而解脫,為究竟決定,得究竟安穩,修究竟淨行,以究竟盡而為天人中之最勝者耶?」「目犍連!此處,比丘聞已,一切之諸法決不可貪著。目犍連!又,比丘如是聞已,一切之諸法決不可貪著,彼覺知一切法;覺知一切法已,而知悉一切法;知悉一切法已,而感一切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之受。彼於此等之諸受,觀察無常而住,觀察離貪而住,觀察滅而住,觀察棄捨而住。彼於此等之諸受,觀察無常而住,觀察離貪而住,觀察滅而住,觀察棄捨而住,且於世間之任何者亦不取,無取而無怖,自無怖而般涅槃,知生已盡,梵行成就,所作已作,無他之存在。目犍連!如是比丘略盡渴愛而解脫,為究竟決定,得究竟安穩,修究竟淨行,以究竟盡而為天人中之最勝者。」
[P.89]「諸比丘!勿恐諸福業。諸比丘!此乃樂之同義語,此即是福業。
諸比丘!我了知於長時間作諸福業,有長時間之可愛、可樂、愉快之異熟生起。我修七年間之慈心,修七年間之慈心已,於七成壞劫,不再來此世。諸比丘!世界壞劫之時,我實生於極光淨天,世界成劫之時,我生於空虛之梵宮。諸比丘!於是,我實為梵、大梵、勝者、無能勝者、普觀察者、自在者。諸比丘!又,我為三十六次帝釋天,我為多百次[1]轉輪王。為正法者、法王、四方之征服者、善治國者、七寶成就者。諸比丘!其我乃有此等之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及第七導師寶;又,諸比丘!我更有勇健、雄邁、破敵者之千子,我以無杖、無刀,乃以法征服海邊際之地已而住。」
五十九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日前時分,著衣持鉢,披衣而往給孤獨居士之處,至已,坐於設座。爾時,於給孤獨居士之住處有高聲、大聲之人群。其時,給孤獨居士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如是向坐於一面之給孤獨居士言:「居士!於汝住處中,人人如漁師於魚獵而高聲大聲實為何耶?」「大德!是為媳婦善生,生於富貴,彼女不侍奉姑,不侍奉翁,不侍候主人,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供養。」
二
爾時,世尊謂媳婦善生曰:「來!善生!」媳婦善生應諾世尊:「唯然,大德!」[P.92]乃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媳婦善生言:「善生!此等,為七種男子之妻。以何等為七耶?即:等同殺人者、等同盜賊者、等同支配者、等同母親者、等同姊妹者、等同朋友者、等同奴婢者。善生!此等者,為七種男子之妻。汝為其中之何者耶?」「大德!我依世尊所略說,不廣知此義。善哉,大德!世尊對我說如實之法,如依世尊所略說,我當廣知此義。」「善生!果爾,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媳婦善生應諾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曰:
善生!此等,為七種男子之妻,汝為彼等之何者耶?」
[P.94]「從今日以後,大德!世尊!我等同奴婢,存念為主人之妻。」
六十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法,對敵而希望,對敵而作,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此處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願為醜。』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不喜敵之美。諸比丘!此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彼雖善洗浴,善塗油,剃鬚髮,著白衣,然彼被勝於瞋恚而醜。諸比丘!此乃對敵希望,對敵而作之第一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三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當苦痛而眠。』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不喜敵之樂眠。諸比丘!此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彼雖敷毛深之黑毛氈,敷白色之羊毛毯,敷有花紋之羊毛毯,敷迦達里鹿之最勝毛毯,上具覆帳,坐於兩邊有丹枕之牀鋪上,然被勝於瞋恚,彼當苦痛而眠。諸比丘!此乃對敵而希望,對敵而作之第二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四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勿為益利[A4]豐富。』彼為何因耶?[P.95]諸比丘!敵者不喜敵之益利[A5]豐富。諸比丘!彼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受不利益已,彼以為受利益,受利益已,彼以為受不利益,此等之法相違而解,給予長時間之不利與苦痛。諸比丘!此乃對敵而希望,對敵而作之第三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五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勿為富者。』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不喜敵富。諸比丘!彼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凡彼起精進而得、以臂力所集、汗額而儲、如法正當所得之財富,亦為被勝於瞋恚之諸王令入王庫。諸比丘!此乃對敵希望,對敵而作之第四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六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勿為有名聲者。』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不喜敵之名聲。諸比丘!彼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依彼之不放逸而得、依其名聲而戰勝於瞋恚者乃不存在。諸比丘!此乃對敵希望,對敵而作之第五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七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勿為朋友者。』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不喜敵有友。諸比丘!彼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凡彼之友人同僚、親戚血族遠離彼瞋恚者而避之。諸比丘!此乃對敵而希望,對敵而作之第六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P.96]八
諸比丘!又,敵者對敵而如是希望,『嗚呼!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彼為何因耶?諸比丘!敵者是不喜敵行於善趣。諸比丘!彼被勝於瞋恚、執著於瞋恚之男子補特伽羅,以身行惡,以語行惡,以意行惡;彼以身行惡行已……乃至……彼勝於瞋恚,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諸比丘!此乃對敵希望,對敵而作之第七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諸比丘!對敵而希望,對敵而作之此等七法,是於瞋恚之女人或男子而來。」
攝句:
[P.99]第七 大品
六十一
一
「諸比丘!慚愧不具時,損缺慚愧者,損毀根防護之所依;根防護不具時,損缺根防護者,損毀戒之所依;戒不具時,損缺戒者,損毀正定之所依;正定不具時,損缺正定者,損毀如實智見之所依;如實智見不具時,損缺如實智見者,損毀厭背離貪之所依;厭背離貪不具時,損缺厭背離貪者,損毀解脫智見之所依。諸比丘!譬如損缺樹之枝葉時,其幼芽不圓滿,皮、木、心亦皆不圓滿。如是,諸比丘!慚愧不具時,損缺慚愧者……乃至……損毀解脫智見之所依。
二
諸比丘!慚愧具有時,具足慚愧者,具足根防護之所依;具有根防護時,具足根防護者,具足戒之所依;具有戒時,具足戒者,具足正定之所依;具有正定時,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具有如實智見時,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背離貪之所依;具有厭背離貪時,具足厭背離貪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諸比丘!譬如具足樹之枝葉時,其幼芽圓滿,皮、木、心亦皆圓滿。如是,諸比丘!具有慚愧時,具足慚愧者……乃至……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P.100]六十二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毘舍離之菴婆波梨林。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大德!」世尊如是言:
二
「諸比丘!諸行是無常,諸比丘!諸行是不堅固,諸比丘!諸行是不安故。諸行為失,諸比丘!於一切諸行實應厭離、實應遠離、實應解脫。諸比丘!須彌山王長有八萬四千由旬,廣有八萬四千由旬,入於海中,從海突出者是八萬四千由旬。諸比丘!其時,即多歲、多百歲、多千歲、多百千歲之間,天不雨。諸比丘!天不雨之時,凡各種之種子類、植物類、藥草森林,乾燥而不存在。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諸比丘!如是諸行是不堅固,諸比丘!如是諸行是不安故。諸行為失,諸比丘!於一切諸行實應厭離、實應遠離、實應解脫。諸比丘!長時間經過,遲早有第二太陽出現之時。
三
諸比丘!從第二太陽之出現,凡小川、小池者,皆涸渴而不存在。諸比丘!如[P.101]是諸行是無常……乃至……實應解脫。諸比丘!即長時間經過,遲早有第三太陽出現之時。
四
諸比丘!從第三太陽之出現,凡大河,譬如恆河、閻摩那、阿致羅符底、舍牢浮摩醯等河,皆涸渴而不存在。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實應解脫。諸比丘!長時間經過,遲早有第四太陽出現之時。
五
諸比丘!從第四太陽之出現,是故此等諸大河之所生,凡大湖水,譬如阿耨達、斯呵波達、羅達迦拉、勘納文達、俱納拉、荼坦達、曼那吉尼等,皆涸渴而不存在。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實應解脫。諸比丘!長時間經過,遲早有第五太陽出現之時。
六
諸比丘!從第五太陽之出現,於大海百由旬之水減退,又於大海二百由旬之水減退,又於大海三百由旬之水減退,……乃至……又於大海七百由旬之水減退,而於大海存七多羅〔樹高〕之水、又六多羅〔樹高〕、又五多羅〔樹高〕、又四多羅[P.102]〔樹高〕、又三多羅〔樹高〕,又二多羅〔樹高〕、又於大海存一多羅〔樹高〕之水,又於大海存七人〔高〕之水,又六人〔高〕、又五人〔高〕、又四人〔高〕、又三人〔高〕、又二人〔高〕、又一人高、又半人〔高〕、又唯腰〔高〕、又唯膝〔高〕、又唯踝〔高〕之水而存於大海。諸比丘!譬如秋季天之雨神降雨時,處處存有牛足跡之水。諸比丘!於如是之大海處處存有似牛足跡程度之水。諸比丘!從第五太陽之出現,於大海中如指節程度之水亦無。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實應解脫。諸比丘!即長時間經過,有第六太陽出現之時。
七
諸比丘!從第六太陽之出現,此之大地及須彌山王燃燒,普徧燃燒,普徧極其燃燒。諸比丘!譬如陶師之窯點火而初燃,普徧燃燒,普徧極其燃燒。諸比丘!如是,從第六太陽之出現,此之大地及須彌山王燃燒,普徧燃燒,普徧極其燃燒。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實應解脫。諸比丘!長時間經過,遲早有第七太陽出現之時。
[P.103]八
諸比丘!從第七太陽之出現,此之大地及須彌王燃燒而為一炎。諸比丘!此之大地及須彌山王所燃燒之炎,為風所吹飛達於梵界。諸比丘!燃燒而壞,戰勝之大火炎聚,須彌山王百由旬之峯崩落,又二百由旬之峯……又三百由旬……又四百由旬……又五百由旬之峯崩落。諸比丘!所燃燒之大地及須彌山王之灰不見,炭不能見。諸比丘!譬如所燃之酪或油之灰不見、炭不能見。諸比丘!如是所燃燒之大地及須彌山王之灰不見,炭不能見。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諸比丘!如是諸行是不堅固,諸比丘!如是諸行是不安故。諸比丘!諸行為失,於一切諸行,是實應厭離、實應遠離、實應解脫。諸比丘!此中除現見彼燃燒者外,此大地及須彌山王應時燒壞而不存在,誰預思惟、誰信耶?
九
諸比丘!昔時有名為妙眼之師,為祖師而遠離諸欲。諸比丘!妙眼師有數百之[P.104]弟子,妙眼師於諸弟子中說梵界同伴之法。諸比丘!凡了解妙眼師所教說梵界同伴之法者,其身壞死後,生於善趣、梵界;凡不了解其教說者,其身壞死後,一類生於他化自在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化樂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兜率陀史多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夜摩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忉利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四大王天眾之類,一類生於剎帝利長者之類,一類生於婆羅門長者之類,一類生於居士長者之類。
一〇
諸比丘!爾時,妙眼師如是思惟:『我當來與諸弟子全然同一趣,實乃不易,然而,我當修最上之慈。』諸比丘!其時,妙眼師修七年間之慈心,修七年間之慈心已,於七成壞劫,不再還來此世。諸比丘!世界為壞劫之時,實行於極光淨天,[P.105]世界為成劫之時,則生於空虛之梵天宮。諸比丘!於是,實為梵、大梵、勝者、無能勝者、普見者、自在者。復次,諸比丘!為三十六次之帝釋天,為數百回之轉輪王,為正法者、法王、四邊之征服者、善治國者、七寶具足者,彼更有千子,皆是勇健、雄邁、破敵者。彼以無杖、無刀之法,將海邊際之地征服已而住。諸比丘!我云:彼之妙眼師即雖有如是之長壽,如是之久住,然而卻不得解脫生、老、死、愁悲憂苦惱,不得由苦解脫。其何因耶?不覺四法,不了解故,以何為四耶?
一一
諸比丘!即聖戒之不覺、不了解,聖三摩地之不覺、不了解,聖慧之不覺、不了解,聖解脫之不覺、不了解。諸比丘!聖戒之覺悟、了解,聖三摩地之覺悟、了解,聖慧之覺悟、了解,聖解脫之覺悟、了解,有愛即斷,有索乃盡,不再受後有。」
[P.106]世尊如是言,如是說已,善逝、師者又復如是云:
六十三
一
「諸比丘!當王之國境其城鎮之七種資具有所完備,四食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之時,諸比丘!此王之國境城鎮,老有外之侵略者,敵而不能征服。如何是城鎮有七種資具完備[1]耶?
二
諸比丘!於此,王之國境城鎮,有柱而植下深根,能往下掘而不動,是無震動。王之國境城鎮,此第一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三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有深且廣之濠溝,王之國境城鎮,此第二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為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P.107]四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有高且廣之交通路,王之國境城鎮,此第三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五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蓄有眾多武器,弓及擲器。王之國境城鎮,此第四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六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有眾多軍隊之止住,例如:象兵、騎兵、車兵、弓射手、旗手、參謀、食糧部隊、強王子、突入隊、大龍隊、勇士、胸甲兵、奴僕子。王之國境城鎮,此第五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七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有守門將,為賢者、智者、具慮者;拒絕未知者,而令已知者進入。王之國境城鎮,此第六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
八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有高且廣,又外觀塗粧具足之牆。王之國境城[P.108]鎮,此第七種之資具,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所完備。此等,是七種城鎮之資具有所完備。如何為四食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耶?
九
諸比丘!於此,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為無怖畏、為樂,對外部為防禦,而蓄眾多之草、木、水。
一〇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為無怖畏、為樂,對外部為防禦,而蓄眾多之米、麥。
一一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守護、無怖畏、為樂,對外部為防禦,而蓄眾多之胡麻、黍、豆、穀物。
一二
諸比丘!復次,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無怖畏、為樂,對外部為防禦,而蓄有眾多之藥品,即:熟酥、生酥、油、蜜、糖霜、鹽。此等之四種食,亦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
諸比丘!王之國境城鎮,此等七種之資具有所完備,此等四食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故,諸比丘!此王之國境城鎮,若有外之侵略者,敵不能有所征服。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成就七種正法,又,四靜慮增上心、現法樂住如實而[P.109]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故,諸比丘!此聖弟子,謂魔不能破,波旬不能破。如何是成就七種之正法耶?
一三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柱而植下深根,往下掘而不動、不震動。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如是彼世尊是應供、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覺者、世尊。諸比丘!有信柱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一之正法。
一四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深且廣之濠溝。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有慚而慚於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慚於行惡、不善之諸法。諸比丘!有慚濠溝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二之正法。
一五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高且廣之交通路。諸比丘!如是聖弟子,有愧而愧於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愧於行惡、[P.110]不善之諸法。諸比丘!有愧交通路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三之正法。
一六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蓄有眾多之武器。諸比丘!如是聖弟子為多聞,持有所聞,積集所聞,為初善、中善、後善之法,宣示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彼多聞而持有如是諸法,以語熟練,以意思惟,以見善通達。諸比丘!持有聞武器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四之正法。
一七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眾多軍隊之止住,譬如:象兵、騎兵、車兵、弓射手、旗手、參謀、食糧部隊、強王子、突入隊、大龍隊、勇士、胸甲兵、奴僕子。諸比丘!如是聖弟子,為斷不善之諸法,為圓滿具足諸善法,啟發精進而住,努力勇猛,負荷善法而不捨。諸比丘!有精進軍眾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五之正法。
一八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是賢者、智[P.111]者、具慮者;拒絕未知者,而令已知者進入。諸比丘!如是聖弟子具足念慧,憶念、隨念久往以前之所住,久往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有念門銹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六之正法。
一九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有高且廣,又外觀塗粧具足之牆。諸比丘!如是聖弟子具慧,聖能決擇,正導苦盡,成就通達生滅之慧。諸比丘!有慧之外觀塗粧具足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此乃成就第七之正法。
有成就此等七種之正法、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者,如何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耶?
二〇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無怖畏、為樂、對外部之防禦而蓄有眾多之草、木、水。諸比丘!如是聖弟子自為喜、無怖畏、為樂、為入涅槃,離諸欲,離諸不善法,具足有尋、有伺、自離而生喜、樂之初靜慮而住。
[P.112]二一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無怖畏、為樂,為對外部之防禦,有蓄眾多之米、麥。諸比丘!如是聖弟子自為喜、無怖畏、為樂、為入涅槃,尋、伺寂靜故,具足內之等淨,心之一趣,無尋、無伺,由定而生喜、樂之第二靜慮而住。
二二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無怖畏、為樂、對外部之防禦,蓄有眾多之胡麻、黍、豆、穀物。諸比丘!如是聖弟子自為喜、無怖畏、為樂、為入涅槃,離喜貪故,捨而住,為正念正知,身受樂,具足聖者宣說於捨、念、樂住之第三靜慮而住。
二三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對內部為喜、無怖畏、為樂、對外部之防禦,蓄有眾多之藥品,即:熟酥、生酥、油、蜜、糖霜、鹽。諸比丘!如是聖弟子自為喜、無怖畏、為樂、為入涅槃,為斷樂故,為斷苦故,已先滅喜、憂故,具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第四靜慮而住。
此等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者,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
[P.113]諸比丘!聖弟子成就此等七正法;又,此等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者,如實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故,諸比丘!此聖弟子,謂魔不能破,波旬不能破。」
六十四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法、知義、知自[A6]己、知量、知時、知眾會,及知補特伽羅之勝劣。諸比丘!以何為比丘知法耶?
三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法,即:契經、應頌、記說、諷頌、無問自說、如是說、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諸比丘!若比丘不知法,即:契經、應頌……未曾有法、吠陀羅,則不可稱之為知法。諸比丘!若比丘知法,即:契經、應頌……未曾有法、吠陀羅故,則可稱為知法。如是乃為知法。以何為知義耶?
四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諸所說義:是此所說之義,是彼所說之義。諸比丘!若比丘不知『是此所說義,是為彼所說之義』之各各所說義,則不可稱之為知義。諸[P.114]比丘!若比丘知『是此所說之義,是彼所說義』之各各所說義,可稱為知義。如是為知法、知義。以何為知我耶?
五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自己:我唯有依據信、戒、聞、捨、慧、辨才。諸比丘!若比丘不知自己『我唯有依據信、戒、聞、捨、慧、辨才』,則不可稱之為知我。諸比丘!若比丘知自己『我唯有依據信、戒、聞、捨、慧、辨才』,故可稱為知我。如是為知法、知義、知我。以何為知量耶?
六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受衣、食、牀座、病緣藥、資具時,知量。諸比丘!若比丘於受衣、食、牀座、病緣藥、資具時不知量,則不可稱為知量。諸比丘!若於衣、食、牀座、病緣藥、資具而知量,故稱為知量。如是為知法、知義、知我、知量。以何為知時耶?
七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時:是為說示之時,是為質問之時,是為修習之時,是為宴默之時。若比丘不知『是為說示之時,是為質問之時,是為修習之時,是為宴默之時』,則不可稱為知時。諸比丘!比丘若知『是為說示之時,是為質問之時,是為修習之時,是為宴默之時』,故稱為知時。如是為知法、知義、知我、知量、知時。以何為知眾會耶?
八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知眾會:是剎帝利之眾會、婆羅門之眾會、居士之眾會、沙門之眾會;於其處應如是參禮、如是立、如是坐、如是說、如是默。諸比丘!若[P.115]比丘不知『是剎帝利之眾會、婆羅門之眾會、居士之眾會、沙門之眾會;於其處應如是參禮、如是立、如是坐、如是說、如是默』,則不可稱為知眾會。諸比丘!若比丘知『是剎帝利之眾會、婆羅門之眾會、居士之眾會、沙門之眾會;於其處應如是參禮、如是立、如是坐、如是說、如是默』,故稱之為知眾會。如是為知法、知義、知我、知量、知時、知眾會。以何為知補特伽羅之勝劣耶?
九
諸比丘!於此有之比丘知二種之補特伽羅,所謂二種之補特伽羅,即:一者欲見聖,一者不欲見聖。不欲見聖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欲見聖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有欲見聖,一者欲聞正法,一者非欲聞正法。非欲聞正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故,乃應予訶毀;欲聞正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有欲聞正法;一者熱心聞法,一者不熱心聞法。不熱心聞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熱心聞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是熱[P.116]心聞法;一者聞法已而受持,一者聞法已而不受持。聞法已不受持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聞法已而受持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聞法已而受持,一者堅持觀察諸法之義,一者堅持不觀察諸法之義。堅持不觀察諸法義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堅持觀察諸法義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堅持觀察諸法之義,一者知義已、知法已而得法隨法;一者知義已、知法已而不得法隨法。知義已、知法已而不得法隨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知義已、知法已而得法隨法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二種之補特伽羅,知義已、知法已而得法隨法,一者為得自己之利,不為他人之利;一者為得自己之利以及他人之利。為得自己之利,不為他人利之補特伽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訶毀;為得自己之利以及他人利之補特伽羅者,彼以如是之故,乃應予稱讚。諸比丘!如是比丘,知為補特伽羅之勝劣。
[P.117]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六十五
一
「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葉枯萎之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葉枯萎,不久又將接連生出七葉。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七葉之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者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已有七葉,不久又將接連生出花、葉之枝。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生出花、葉之枝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生出花、葉之枝,不久,又將接連生出有蕾。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蕾之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者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蕾不久,又將接連開蕾。諸比丘!忉利天之波[P.118]利闍多伽、拘鞴陀羅開蕾之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開蕾,不久又將接連有花。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花之時,諸比丘!爾時,忉利天眾心生喜悅,今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有花不久,又將接連花朵開滿。諸比丘!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花朵開滿之時,諸比丘!心生喜悅之忉利天眾於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之根本,天四月之間,得五妙欲,具備而供奉。諸比丘!復次,五百由旬,花滿開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依普光而徧滿,風送百由旬之香,此乃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之威力。
二
諸比丘!如是聖弟子,從家出家於非家而思惟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葉枯萎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剃除鬚髮,著壞色衣,從家出家於非家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有七葉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生出花、葉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於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而住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有蕾之波利[P.119]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於離喜貪故……乃至……具足第三靜慮而住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開出有蕾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於斷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擁有花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聖弟子自漏盡……乃至……作證具足而住之時,諸比丘!爾時,聖弟子如忉利天花朵開滿之波利闍多伽、拘鞴陀羅。諸比丘!爾時,地居天眾出聲,為某長老同住之某長老自某街或某村,從家出家於非家,自漏盡……乃至……作證具足而住。聞地居天眾之聲已而四大王天眾……忉利天眾……夜摩天眾……覩史多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梵眾天眾出聲,為某長老同住之某長老自某街或某村,從家出家於非家,自漏盡,無漏之心[P.120]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而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如是,聲於瞬間達到梵天乃止。此乃漏盡比丘之威力。」
六十六
一
爾時,獨自宴坐之具壽舍利弗,於心中起如是思惟:「比丘何以應恭敬、尊重、依止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耶?」爾時,具壽舍利弗如是思惟:「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其師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比丘應〔恭敬……〕其法……比丘者應〔恭敬……〕僧伽……比丘〔應恭敬……〕其學……比丘〔應恭敬……〕三摩地……比丘〔應恭敬……〕不放逸……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承迎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爾時,舍利弗如是思惟:「我於此等諸法是清淨、潔白,即我詣世尊之前而告此等諸法,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應為清淨,又可稱為清淨。譬如丈夫欲得清淨、潔白之金飾,彼應如是思惟:『我此金飾是清淨、潔白,即我應去鐵匠處展示此金飾,如是我當托此鐵匠使金飾清潔,又可稱為清淨。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是清淨、潔白,即我詣世尊[P.121]座前而告此等諸法,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應為清淨,又可稱為清淨。』」爾時,具壽舍利弗不久即自宴坐而起,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向世尊〕如是言:
二
「大德!我在此獨自宴坐,於心中起如是思惟:『比丘何以應恭敬、尊重、依止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耶?』大德!爾時我如是思惟:『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其師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比丘〔應恭敬……〕其法……比丘〔應恭敬……〕僧伽……比丘〔應恭敬……〕其學……比丘〔應恭敬……〕三摩地……比丘〔應恭敬……〕不放逸……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承迎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大德!爾時我如是思惟:『於我於此等諸法是清淨、潔白,我詣世尊座前告此等諸法,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應為清淨,又可稱為清淨。譬如丈夫欲得清淨、潔白之金飾,彼應如是思惟:「我此之金飾是清淨、潔白,即我應去鐵匠處展示此金飾,如是我當托此鐵匠使金飾清淨,又可稱為清淨。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是清淨、潔白,即我詣世尊座前告此等諸法,如是我於此等諸法應為清淨,又可稱為清淨。」』」
[P.122]「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其師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舍利弗!比丘〔應恭敬……〕其法……舍利弗!比丘〔應恭敬……〕僧伽……舍利弗!比丘〔應恭敬……〕其學……舍利弗!比丘〔應恭敬……〕三摩地……舍利弗!比丘〔應恭敬……〕不放逸……舍利弗!比丘應恭敬、尊重、依止承迎而住,且當斷不善而修善。」如是聞之具壽舍利弗向世尊如是言:
三
「大德!我依世尊之所略說,而如是廣知此義。大德!彼之比丘,實謂不尊重其師,而當可尊重其法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之比丘,彼亦不尊重其法。大德!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之彼比丘,當可尊重僧伽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之比丘,彼亦不尊重僧伽。大德!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之彼比丘,當可尊重其學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之比丘,彼亦不尊重其學。大德!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之比丘,當可尊重三摩地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之比丘,[P.123]彼亦不尊重三摩地。大德!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之比丘,當可尊重不放逸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之比丘,彼亦不尊重不放逸。大德!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不尊重不放逸之比丘,當可尊重承迎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不尊重不放逸之比丘,彼亦不尊重承迎。
大德!實謂尊重其師之比丘,可不尊重其法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之比丘,彼亦尊重其法。大德!實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之比丘,可不尊重僧伽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之比丘,〔彼〕亦尊重僧伽。大德!實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者之比丘,可不尊重其學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之比丘,彼亦尊重其學。大德!實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之比丘,可不尊重三摩地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之比丘,彼亦尊重三摩地。大德!實[P.124]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之比丘,可不尊重不放逸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之比丘,彼亦尊重不放逸。大德!實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尊重不放逸之比丘,可不尊重承迎者,無有是處。大德!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尊重不放逸之比丘,彼亦尊重承迎。大德!我依世尊之所略說,而如是廣知此義。」
四
「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汝依我之所略說,而如是廣知此義。舍利弗!實謂不尊重其師之比丘,當可尊重其法者,無有是處。舍利弗!任何不尊重其師之比丘,彼亦不尊重其法……舍利弗!實謂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不尊重不放逸之比丘當可尊重承迎者,無有是處。舍利弗!任何不尊重其師、不尊重其法、不尊重僧伽、不尊重其學、不尊重三摩地,不尊重不放逸之比丘,彼亦不尊重承迎。
舍利弗!實謂尊重其師之比丘,當可不尊重其法者,無有是處。舍利弗!任何[P.125]尊重其師之比丘,彼亦尊重其法……舍利弗!實謂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尊重不放逸之比丘,當可不尊重承迎者,無有是處。舍利弗!任何尊重其師、尊重其法、尊重僧伽、尊重其學、尊重三摩地、尊重不放逸之比丘,〔彼〕亦尊重承迎。舍利弗!依我之所略說,而可如是廣見此義。」
六十七
一
「諸比丘!對於不行修習而住之比丘,嗚呼!實則希於『我心由諸漏而解脫!』即使生如是之希望,然而彼心決不取於由諸漏而解脫,其故如何耶?彼當答:『不熟習故。』何為不熟習之故耶?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之不熟習〕。諸比丘!譬如有八或十或十二鷄卵,彼等依鷄不能正當[P.126]以翼孵卵,不能正當加溫,不能正當薰〔鷄香〕。其鷄,嗚呼!『我之雛鷄實依足、爪、鷄冠或口嘴而破卵殼已,能安全出生!』即生如是希望,然而彼等雛鷄依足、爪、鷄冠或口嘴而破卵殼已,卻不能安全生出,其故如何耶?諸比丘!因於鷄彼等之卵不能正當以翼孵卵,不能正當加溫,不能正當薰〔鷄香〕之故。諸比丘!如是對於不行修習而住之比丘,嗚呼!實則希於『我心由諸漏而解脫!』即生如是希望,然而彼心不取由諸漏而解脫,其故如何耶?對彼應答:『不熟習之故。』何為不熟習之故耶?即:四念處……乃至……八支聖道〔之不熟習〕。
二
諸比丘!對於行修習而住之比丘,嗚呼!實則不希於『我心由諸漏而解脫!』即不生如是希望,然而彼心由諸漏解脫,其故如何耶?對彼當答:『熟習之故。』何為熟習耶?即:四念處……乃至……八支聖道〔之熟習〕。諸比丘!譬如有八或十或十二鷄卵,彼等依鷄能正當以翼孵卵,能正當加溫,能正當薰〔鷄香〕,其鷄不希,『嗚呼!我之雛鷄實依足、爪、鷄冠或口嘴而破卵殼已,能安全地出生!』即不生如是之希望,然而彼等雛鷄依足、爪、鷄冠或口嘴而破卵殼已、應能安全出生,其何故耶?諸比丘!因於鷄彼等之卵能正當以翼孵卵,能正當加溫,能正當薰〔鷄香〕[P.127]之故。諸比丘!如是對於行修習而住之比丘,嗚呼!實則不希『我心由諸漏而解脫!』即不生如是之希望,然而彼心不取由諸漏而解脫,其故如何耶?彼當答:『熟習之故。』何為熟習耶?即:四念處……乃至……八支聖道〔之熟習〕。
三
諸比丘!譬如石匠或石匠弟子之手斧把柄,可見手指痕跡,可見姆指痕跡,然而對彼則不可如是思惟:『今日我之手斧把柄之減損如此,昨日是如此,將來是如此。』然而於已減損之時,有已減損[1]之思惟。諸比丘!如是對於行修習而住之比丘,『今日我漏已盡唯有如此,昨日唯有如此,明日唯有如此』,不作任何如是思惟,然而於已盡之時,有已盡之思惟。諸比丘!譬如以籐蔓之繩索纏縛海船六個月期間,於水上漂浮,冬季漂著於陸上,繩結為風與日所曝曬,彼等為帶雨之雲所浸濕,容易柔軟而腐敗。諸比丘!對於如是行修習而住之比丘,諸結容易寂靜,腐敗。」
[P.128]六十八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眾多之比丘僧伽俱於憍薩羅行乞,世尊進入大道,見某處之大火蘊燒著、燃燒、燒毀而滅,見已,穿越道路,於大樹之根處敷座而坐,坐已,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汝等是否見此大火蘊燒著、燃燒、燒毀而滅?」「唯然。大德!」「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抱著此大火蘊燒著、燃燒、燒熱而坐或臥,與抱著擁有溫柔手足之剎帝利少女,或婆羅門少女,或居士少女而坐或臥,何者好耶?」「大德!抱著擁有溫柔手足之剎帝利少女,或婆羅門少女,或居士少女而坐或臥較好。大德!抱著此大火蘊燒著、燃燒、燒熱而坐或臥者是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為惡性,為不淨,為招其他驚訝之行,隱覆所作,非沙門而稱為沙門,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內心腐敗,漏泄,有等於塵芥,則抱此大火蘊燒著,燃燒,燒熱而坐或臥者較好,其何故耶?[P.129]諸比丘!其因故,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為惡性,為不淨,為招其他驚訝之行……乃至……等於塵芥,而懷抱擁有溫柔手足之剎帝利少女,或婆羅門少女,或居士少女而坐或臥,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二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丈夫,欲以強靭之髮索卷起兩脛而摩擦,乃切外皮,切外皮已而切內皮,切內皮已而切肉,切肉已而切筋,切筋已而切骨,切骨已而壓骨髓方止,與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問訊自己而喜,何者好耶?」「大德!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問訊自己而喜為好。大德!有力之丈夫,欲以強靭之髮索……乃至……壓骨髓方止者為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乃至……有等於塵芥,有力之丈夫,欲以強靭之髮索卷起兩脛……乃至……壓骨髓方止者為好。其故如何耶?諸比丘!其因故,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而其緣故,於身壞死後,當不[P.130]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自問訊而樂者,諸比丘!對彼長時間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三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丈夫,以油滑、銳刀擊胸,與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合掌自己令樂,何者較好耶?」「大德!剎帝利之長者、婆羅門之長者、居士之長者,合掌自己令樂較好。大德!有力之丈夫,以油滑、銳刀擊胸者苦也。」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乃至……有等於塵芥者,有力之丈夫,以油滑、銳刀擊胸者好,其何故耶?其因故,諸比丘!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而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為惡質……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合掌自己令樂者,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四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板卷身,與受[P.131]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衣,何者較好耶?」「大德!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乃至……信施之衣較好。大德!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板卷身者是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乃至……有等於塵芥者,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毀之鐵板卷身者好,其故如何耶?其因故,諸比丘!彼至死,或當受與苦相同之苦,然而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衣者,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五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釘,開口已將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丸插入口中,燒彼之脣、亦燒口、亦燒舌、亦燒咽喉、[P.132]亦燒胃、亦通過腸或腸間膜而從〔身體之〕下部出,與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食,何者較好耶?」「大德!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食者較好。大德!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釘,開口已將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丸插入口中,是燒彼之脣,亦燒口,亦燒舌……乃至……從〔身體之〕下部出者是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乃至……有等於塵芥者,有力之人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釘,開口已,將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丸插入口中,是燒彼之脣……乃至……從〔身體之〕下部出者是好,其故如何耶?其因故,諸比丘!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而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為惡質……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食者,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六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人捉頭、或捕肩,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P.133]鐵牀,或令坐於鐵牀,或令臥,與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牀,何者較好耶?」「大德!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牀是好,大德!有力之人捉頭,或捕肩……乃至……令臥者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乃至……有等於塵芥者,有力之人捉頭……乃至……令臥者是好,其故如何耶?諸比丘!其因故,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而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為惡性……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牀者,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七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有力之人捉住足之上部,頭之下部,投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鍋中,彼於是起泡沫而煮沸,一度上行,亦一度下行,亦一度橫行,[P.134]與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房,何者較好耶?」「大德!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房較好。大德!有力之人捉住足之上部,頭之下部,投入熱著、燒著、燃燒、燒熱之鐵鍋中,彼於是起泡沫而煮沸,一度上行,亦一度下行,亦一度橫行者是苦。」
「諸比丘!告示汝等,諸比丘!宣示汝等。彼破戒,為惡質……乃至……等於塵芥者,有力之人捉住足之上部,頭之下部……乃至……亦一度橫行者好,其故如何耶?諸比丘!其因故,彼至死,或當受與死相同之苦,然而緣其故,於身壞死後,當不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諸比丘!彼破戒,為惡性……乃至……等於塵芥者,可是受用剎帝利之長者或婆羅門之長者或居士之長者信施之房者,諸比丘!對彼長時不利益,齎苦,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惡處、惡趣、險難、地獄。諸比丘!是故應如是學。
對於我等所受用之衣、食、牀座、病緣藥、資具,因汝所作當有彼等之稱讚、大果、大讚歎。又此之出家者對於我等當有果,不壞之結果。
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八
諸比丘!或因觀察自利者,實則完成不放逸。諸比丘!或因觀察他利者,實則[P.135]完成不放逸。諸比丘!或因觀察兩利者,實則完成不放逸。」世尊如是宣說,說此記說之時,六十〔位〕比丘眾從口吐出熱血,六十〔位〕比丘眾拒絕是學而退轉於劣。「難作,世尊!難作,世尊!」然而,六十〔位〕比丘不取著,心從諸漏解脫。
六十九
一
「諸比丘!昔時有名稱為妙眼,遠離諸欲之外道師。諸比丘!而妙眼師有數百位之弟子,妙眼師對諸弟子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諸比丘!對於妙眼師所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心不寂靜者,於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諸比丘!對於妙眼師所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心寂靜者,於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二
諸比丘!昔時有位稱為牟犁破群那之師……稱為阿羅那之師……稱為瞿陀梨之師……稱為害提婆羅之師……稱為儲提摩麗之師……稱為阿羅迦,於諸欲離貪之外道師。諸比丘!阿羅迦有數百位弟子,阿羅迦師對諸弟子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諸[P.136]比丘!凡對阿羅迦師所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心不寂靜者,於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諸比丘!凡對阿羅迦師所宣示梵世同伴者之法,心寂靜者,於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三
諸比丘!如何思惟耶?對於有此等數百之眷屬、弟子僧伽,於諸欲離貪之七外道諸師,有惡心,若加以呵責、誹謗,則彼當生多非福耶?」「唯然。大德!」
「諸比丘!對於有此等數百之眷屬、弟子僧伽,於諸欲離貪之七外道諸師,有惡心,若加以呵責、誹罵,則彼當生多之非福,對於一見具足之補特伽羅,有惡心,若加以呵責、誹罵,則彼以是故當生更多非福。是故如何耶?諸比丘!我於此〔佛教〕之外,於同梵行者之中,如是忍,不語如是語。其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於同梵行者之中,不可有諸惡心。
諸比丘!汝等當如是學。」
七十
一
「諸比丘!昔時有稱為阿羅迦,遠離諸欲之外道師。諸比丘!阿羅迦師有數百之諸弟子。阿羅迦師對弟子眾宣示如是法。
二
『婆羅門!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作善,[P.137]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草上之露滴,於太陽昇起之時,迅速消逝,無有長住。婆羅門!如露滴,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作善,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天降巨大之雨時,於水中之水泡迅速消逝,無有長住。婆羅門!如水泡,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作善,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水中之筏,迅速消逝,無有永住。婆羅門!如水中之筏,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從山而出之遠流,急流而夾略之河,其瞬時亦無停止,其時行而轉流。婆羅門!如從山而出之河,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乃至……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有力之人,持舌上之痰塊而來,當容易吐出。婆羅門!如痰塊,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乃至……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投入日中熱著鐵瓶中之肉片,迅速消逝,無有永住。
[P.138]婆羅門!如肉片,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一時而…………生者無有不死。婆羅門!譬如被屠殺之牛,決定被屠殺之時,即於屠殺之現前,或於死之現前舉足。婆羅門!如牛之屠殺,如是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善作,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也。』
三
諸比丘!爾時,人人之壽量有六萬歲,而得婚嫁之少女為五百歲。諸比丘!爾時,人人唯有六病,即:寒、熱、饑、渴、糞、尿。諸比丘!即彼阿羅迦師如是之長壽,如是長住,於如是少病人中,向諸弟子宣示如是法:『婆羅門!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善作,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諸比丘!今正語者當如是語,人之生命微小而有限,是一時而多苦多惱,因聰慧而應悟,應作善,應行梵行,生者無有不死。諸比丘!今長生者,彼為百歲前後。諸比丘!又生百歲之間者,生三百季節之間,即:百冬季、百春季、百夏季。諸比丘![P.139]又生三百季節之間者,生千二百月之間,即:冬之四百月、春之四百月、夏之四百月。諸比丘!又生千二百月之間者,生二千四百個半月之間,即:冬之八百個半月、春之八百個半月、夏之八百個半月。諸比丘!又生二千四百個半月之間者,生三萬六千夜之間,即:冬之一萬二千夜、春之一萬二千夜、夏之一萬二千夜。諸比丘!又生三萬六千夜之間者,食七萬二千之食,食母乳、食障礙,即:冬之二萬四千食、春之二萬四千食、夏之二萬四千食。此中,此等為食障礙,怒而不食食,苦而不食食,病而不食食,布薩而不食食,不得而不食食。諸比丘!以上我有百歲之壽,數人壽,亦數壽量,亦數季節,亦數年,亦數月,亦數半月,亦數夜,亦數日夜,亦數食,亦數食障礙。
四
諸比丘!哀愍故,望弟子眾之利益,為師當依哀愍而作者,我已作。諸比丘!此等為樹之根本,此等為空閑處。諸比丘!靜慮!勿放逸,勿後有追悔,此為我等之教。」
[P.140]攝句:
第八 律品
七十一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具戒而護波羅提木叉律儀行、具足行、親近、見怖畏於微細之罪。受學學處,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如實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得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而自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七十二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又彼之兩波羅提木叉者隨經,亦隨附屬分而能廣熟習,善分別,善轉,善決定,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如實得,得而[P.141]不艱難,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得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而自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七十三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而住律不動[1],四靜慮之增上心、現法樂住如實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得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而自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七十四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隨念種種宿住,即:一生、二生……乃至……具備狀貌與處所,隨念種種宿住,以超越人清淨之天眼……因應有情之業,而知行,由諸漏盡,得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而自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P.142]七十五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為光耀。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具戒……受學學處,四靜慮之……乃至……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而……乃至……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為光耀。」
七十六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為於彼之兩波羅提木叉者隨經,亦隨附屬分而能廣熟習,善分別,善轉,善決定,四靜慮之……乃至……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而……乃至……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
七十七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而住律不動,四靜慮之……乃至……得而不梗澀,由諸漏盡,而……乃至……作證,具足而住。
[P.143]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
七十八
一
「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以何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輕犯、知重犯、隨念種種宿住,即:一生、二生……具備狀貌與處所,隨念種種宿住,以超越人清淨之天眼……乃至……因應有情之業而知行,由諸漏盡,而……乃至……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為光耀。」
七十九
一
爾時,具壽優波利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優波利白世尊言:「善哉,大德!惟願世尊為我略宣說法,我自世尊聽聞其法已,獨自隱遁,熾然不放逸,不惜身命而住。」
二
「優波利!即任何之法,汝若知此等之諸法,如不能引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槃,優波利!則是非法、非律、非師教,不必持。優波利!又,即任何之法,汝若知此等之諸法引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槃,優波利!則是法、是律、是師教,必當持。」
[P.144]八十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七者,是再三生起諍論之止,導引寂靜止諍之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現前毘奈耶應予制立、憶念毘奈耶應予制立、不癡毘奈耶應予制立、作自言者應予制立、多人〔語〕者應予制立、求彼罪者應予制立、草掩者應予制立。
諸比丘!此等之七者,是再三生起諍論之止,導引寂靜止諍之法。」
攝句:
品所不攝[A7]經
一
「諸比丘!比丘以破壞七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破壞有身見、破壞疑、破壞戒禁取、破壞貪、破壞瞋、破壞癡、破壞慢。
諸比丘!比丘破壞此等之七法。」
一
「諸比丘!沙門以止息七法為……婆羅門者除外……吉祥者令消滅……洗浴者[P.145]洗浴……極智者了知……聖者破敵……阿羅漢者拒絕。以何為七耶?
二
即:拒絕有身見、拒絕疑、拒絕戒禁取、拒絕貪、拒絕瞋、拒絕癡、拒絕慢。
諸比丘!阿羅漢者拒絕此等之七法。」
一
「諸比丘!此等為七不正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無信、無慚、無愧、少聞、懈怠、失念、無慧。
諸比丘!此等為七不正法。」
一
「諸比丘!此等為七正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發勤精進、具念、具慧。
諸比丘!此等為七正法。」
一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眼觀察無常,思惟無常,覺悟無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洞察而住。彼由諸漏盡,得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P.146]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此乃第一之應請……是世間無上福田之補特伽羅。
三
諸比丘!又,於此有一類補特伽羅,於眼觀察無常,思惟無常,覺悟無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洞察而住。彼於非前非後,漏之永盡,以及命之永盡。諸比丘!此乃第二之應請……是世間無上福田之補特伽羅。
四
諸比丘!又,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於眼觀察無常,思惟無常,覺悟無常,常恆不絕,以心勝解,依慧洞察而住。彼由五順下分結之盡,而中間般涅槃……損害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而行色究竟。諸比丘!此乃第七之應請……是世間無上福田之補特伽羅。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是世間無上福田。」
一
「諸比丘!此等七種補特伽羅,是應請……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七耶?
二
諸比丘!於此有一類補特伽羅,於眼觀察苦而住……於眼觀察無我而住……於眼觀察盡而住……於眼觀察衰而住……於眼觀察離貪而住……於眼觀察滅而住……於眼觀察棄而住……於耳……於鼻……於舌……於身……於意……於色……於聲……於香……於味……於所觸……於諸法……於眼識……於耳識……於鼻識……於舌識……於身識……於意識……於眼觸……於耳觸……於鼻觸……於舌觸……於身[P.147]觸……於意觸……於眼觸所生之受……於耳觸所生之受……於鼻觸所生之受……於舌觸所生之受……於身觸所生之受……於意觸所生之受……於色想……於聲想……於香想……於味想……於所觸想……於法想……於色思……於聲思……於香思……於味思……於所觸思……於法思……於色愛……於聲愛……於香愛……於味愛……於所觸愛……於法愛……於色尋……於聲尋……於香尋……於味尋……於所觸尋……於法尋……於色伺……於聲伺……於香伺……於味伺……於所觸伺……於法伺……於色蘊……於受蘊……於想蘊……於行蘊……於識蘊觀察無常而住……觀察苦而住……觀察無我而住……觀察盡而住……觀察衰而住……觀察離貪而住……觀察滅而住……觀察棄而住。」
[P.148]一
「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七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念覺支……乃至……捨覺支。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此等之七法。」
一
「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七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無常想、無我想、不淨想、過患想、斷想、離貪想、滅想。
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此等之七法。」
一
「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七法。以何為七耶?
二
即:不淨想、死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諸比丘!為了知貪,當修此等之七法。」
一
「諸比丘!為貪之徧知……乃至……為究盡……為斷……為盡……為衰……為
離貪……為滅……為捨……為棄……當修此等之七法。
二
〔為〕瞋之〔了知〕……癡之……忿之……恨之……覆之……惱之……嫉之……慳之……誑之……諂之……傲之……憤激之……慢之……增上慢之……憍之……放逸之……為〔瞋〕之徧知……為究盡……為斷……為盡……為衰……為離貪……為滅……為捨……為瞋之棄,當修此等之七法。」
[P.149]世尊如是說,彼等諸比丘,聞世尊之所說,皆大歡喜。
校注
[0200001] 原本繼續 buddhānasāsanaṁ 應讀為 buddhāna sāsanaṁ,下以倣此。 [0203001] 原本有 medhavi 暹羅本之 medhāvi 為正確。 [0212001] 無十事(niddasa-vatthu)依註釋無十事,有如是言:無十之事、無十之比丘、無二十、無三十、無四十、無五十之(比丘)。依所傳,此問題於外道眾之間,其外道眾十歲死之尼乾多(nigaṇṭha)說為無十。依所傳,彼不再為十歲,不單不為十歲,亦不為九歲或一歲。依此理由,二十歲死之尼乾多,說無二十、無三十、無四十、無五十。具壽阿難陀於村里遊行,聞此說而回住而白世尊。世尊曰:阿難!此非外道之稱,是我教中漏盡者之稱。其漏盡者若於十歲圓寂,不再成為十歲,又不單不成十歲,且不再為九歲、乃至一歲、乃一個月、一須臾也。何以故?無再續生也。無二十等亦全同此理由(Monorathapūraṇi Siamese ed. Vol. III. P. 183)。然 niddasa 是 nirdasa(Skt.),nir 是否認之義。依此 niddasa 無十則涅槃之一稱。而 nidd asa-vatthu「無十之事」為得涅槃之基礎,為至涅槃道程之義。 [0213001] 原本之 kusalaṁ 依暹羅本 kulaṁ 訂正之。 [0223001] 於原本雖有 vo yogaṁ 當讀為 voyogaṁ。 [0227001] 原本 obhasetvā 依暹羅本訂正為 obhāsetvā。 [0235001] 「無十比丘」niddasa bhikkhu 稱至涅槃、漏盡之比丘。參照十八之註。 [0239001] 關於無礙解有二,於第三十七章中,雖分說二種,其實是一章。 [0239002] 關於意有二,於第三十八章中,雖分說二種,其實是一章。 [0239001-1] 集異門足論第十七(大正藏二六、四三七c)。 [0246001] 長阿含眾集經(大正藏一、四九)。 [0257001] 原本 na 參照以下有時除去。 [0262001] 原本雖有 aññathathan 但暹羅本有 annathattan,而取之。 [0283001] 原本雖有 anekasatta。取暹羅本及後出之文為 anekasata。 [0284002] 原本雖有 samena manusāsiya 但依暹羅本為 samena-m-anusāsi taṁ。 [0300001] 於原本有 suparikkhittaṁ 依暹羅本讀為 suparikkhata。 [0319001] 原本有 khīṇante 'va 依暹羅本讀為 khiṇan tv eva。 [0331001] 原本雖為 asaṁhira 依暹羅本改為 asaṁhiro。【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2 冊 No. 7 增支部經典(第6卷-第7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