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增支部經典
一 集
第一 色等品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中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諸比丘即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男子心之色者,諸比丘!此即婦人之色。
諸比丘!婦人之色是最能抓緊男子之心者。
二[1]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男子心之聲者,諸比丘!此即婦人之聲是。
諸比丘!婦人之聲是最能抓緊男子之心者。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男子心之香者,諸比丘!此即婦人之香是。
諸比丘!婦人之香是最能抓緊男子之心者。
[P.2]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男子心之味者,諸比丘!此即婦人之味是。
諸比丘!婦人之味是最能抓緊男子之心者。
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男子心之觸者,諸比丘!此即婦人之觸是。
諸比丘!婦人之觸是最能抓緊男子之心者。
六[2]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婦人心之色者,諸比丘!此即男子之色是。
諸比丘!男子之色是最能抓緊婦人之心者。
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婦人心之聲者,諸比丘!此即男子之聲是。
諸比丘!男子之聲是最能抓緊婦人之心者。
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婦人心之香者,諸比丘!此即男子之香是。
諸比丘!男子之香是最能抓緊婦人之心者。
九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婦人心之味者,諸比丘!此即男子之味是。
諸比丘!男子之味是最能抓緊婦人之心者。
一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更能抓緊婦人心之觸者,諸比丘!此即男子之觸是。
諸比丘!男子之觸是最能抓緊婦人之心者。」
[P.3]第二 斷蓋品[1]
一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生之欲增廣。諸比丘!此即淨相是。
諸比丘!不如理思惟淨相者,即令生未生之欲,或能令已起之欲增廣。
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瞋,或能令已生之瞋增廣。諸比丘!此即是瞋恚相。
諸比丘!不如理思惟瞋恚相者,即令生未生之瞋,或能令已生之瞋增廣。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廣。諸比丘!此即不樂、頻申、缺呿、食不調、心昧劣性是。
諸比丘!心昧劣者,即令生未生之惛眠,或能令已生之惛眠增廣。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廣。諸比丘!此即心之不寂靜。
諸比丘!心不寂靜者,即令生未生之掉悔,或能令已生之掉悔增廣。
[P.4]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廣。諸比丘!此即不如理之思惟。
諸比丘!不如理思惟者,即能生未生之疑,或能令已生之疑增廣。
六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欲不生,能令已生之欲斷者。諸比丘!此即不淨相。
諸比丘!如理思惟不淨相者,即未生之欲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欲斷。
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未生之瞋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瞋斷者。諸比丘!此即慈心之解脫。
諸比丘!如理思惟慈心之解脫者,即未生之瞋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瞋斷。
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惛眠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斷者。諸比丘!此即發勤、精進、勇猛。
諸比丘!發勤者即未生之惛眠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惛眠斷。
九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掉悔不生,或能令已生之掉悔斷者,諸比丘!此即心之寂靜。
諸比丘!心寂靜者,即未生之[A1]掉悔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A2]掉悔。
[P.5]一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疑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斷者,諸比丘!此即如理思惟。
諸比丘!如理思惟者,即未生之疑令不生,或能令已生之疑斷。」
第三 無堪忍品
一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無修無堪忍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心者,即無修無堪忍者。
二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修堪忍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心者,即修為堪忍者是。
三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不修時,則能成大無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不修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四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已修時,則能成大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已修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無修無顯者,能成大無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修無顯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P.6]六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已修已顯之時,能成大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已修已顯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無修無多所作時,能成大無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修無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八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時,能成大利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1]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無修無多所作時,能成引苦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修無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苦者。
一〇[2]
諸比丘!我不見其他有一已修已多所作時,能成引樂之法,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已修已多所作之心者,能成引樂者是。」
第四 無調品
一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無調時,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調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有調之時,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有調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P.7]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無守之時,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守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有守之時,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有守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無護之時,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無護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六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有護之時,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心是。
諸比丘!有護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無防之時,能成大無利者,此即心是。
諸比丘!無護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有防之時,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心是。
諸比丘!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九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無調、無守、無護、無防之時,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心是。
諸比丘!無調、無守、無護、無防之心者,能成大無利者。
一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於有調、有守、有護、有防之時,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心是。
諸比丘!有調、有守、有護、有防之心者,能成大利者。」
[P.8]第五 向與隱覆之品
一
「諸比丘!譬如向於稻芒或麥芒之彼方者,以手壓撫,以足踩踏,手足壞裂而出血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因為稻芒向於彼方者。
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向謬方之心破無明,生明,證涅槃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心向於謬方。
二
諸比丘!譬如向於稻芒或麥芒之此方者,以手壓撫,或以足踩踏,手足壞裂而出血者,則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因為稻芒向於此方者。
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必須以向正方之心破無明,生明,證涅槃者。則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心向於正方。
三[1]
諸比丘!於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識心污之一類人。此類人,今若死,〔則墮地獄,〕猶如被執置於地獄中者。何以故?諸比丘!彼心是污故。
又諸比丘!心污故,此類有情,於此世身壞,死後,當生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四[2]
諸比丘!於此世,我以心而知〔他〕心,如是而識心淨之一類人。此類人,[P.9]今若死,〔則生天,〕猶如被執置於天中者。何以故?諸比丘!彼心是淨故。
又諸比丘!心淨故,此類有情,於此世身壞,死後,當生善趣、天界。
五
諸比丘!譬如有濁、污、混泥之池,有眼人立於岸,不得見牡蠣、貝、砂礫,乃至或泳或止之魚群。何以故?諸比丘!彼水濁故。
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濁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或可充分證知超越人教之殊勝聖智見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彼心濁故。
六
諸比丘!譬如有澄清、不濁之池,有眼人立於岸,可得見牡蠣、貝、砂礫,乃至或泳或止之魚群。何以故?諸比丘!彼水不濁故。
諸比丘!正如是,若彼比丘,以無濁之心,能知自利、或知他利、或知俱利、或可充分證知超越人教之殊勝聖智見者,則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彼心無濁故。
七
諸比丘!譬如渚樹之種類中,栴檀以柔和堪用而稱第一。諸比丘!正如是,我不見有另一法能如是之為所修習,為所複習而成為柔和且堪用者。諸比丘!此即是心。
諸比丘!心是為所修習,為所複習而成為柔和且堪用者。
[P.10]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容易轉者。諸比丘!此即是心。諸比丘!心之如何容易轉,極難作比況。
九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
一〇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解脫。」
第六 彈指品
一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
二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三
諸比丘!雖一彈指頃,若比丘能發慈心者,則諸比丘!此比丘靜慮而不致空,可謂有資格為師之教誡、教授、食國之施食,何況於數數發慈心。
四
諸比丘!雖一彈指頃,若比丘能修慈心者,則諸比丘!此比丘靜慮而不致空,可謂有資格為師之教誡、教授、食國之施食,何況於數數修慈心。
[P.11]五
諸比丘!雖一彈指頃,若比丘能思惟慈心者,則諸比丘!此比丘靜慮而不致空,可以謂有資格為師之教誡、教授、食國之施食,何況於數數思惟慈心。
六[1]
諸比丘!凡不善之法皆屬不善,不善之分亦以意為先導。諸不善法最初意生,而不善法則隨之。
七
諸比丘!凡善法皆屬善,善之分亦以意為先導。諸善法中最初意生,而善法則隨之。
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放逸者。
諸比丘!放逸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九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2]諸比丘!不放逸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一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懈怠者。
諸比丘!懈怠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P.12]第七 發精進等品
一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發勤精進者。
諸比丘!發勤精進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大欲者。
諸比丘!大欲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未生之善法。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少欲者。
諸比丘!少欲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不喜足者。
諸比丘!不喜足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喜足者。
諸比丘!喜足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P.13]六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非理作意者。
諸比丘!非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如理作意者。
諸比丘!如理作意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不正知者。
諸比丘!不正知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九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正知者。
諸比丘!正知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一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惡友者。
諸比丘!惡友者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捨已生之善法。」
[P.14]第八 善友等品
一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善友者是。
諸比丘!善友者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捨已生之不善法。
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捨已生之善法者,諸比丘!此即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者。
諸比丘!由於修不善法而不修善法,正可生未生之不善法,又可捨已生之善法。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捨已生之不善法者,諸比丘!此即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者。
諸比丘!由於修善法而不修不善法,正可生未生之善法,又可捨已生之不善法。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覺支不生,或令已生之覺支修而不圓滿者。諸比丘!此即非理作意者。
諸比丘!由於非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覺支不生,又可令已生之覺支修而不圓滿。
[P.15]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覺支,或令已生之覺支修而圓滿者,諸比丘!此即如理作意。
諸比丘!由於如理作意,正可令未生之覺支生,又可令已生之覺支修而圓滿。
六
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謂失親屬。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劇者,是所謂失慧。
七
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謂親屬之得。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所謂慧之得。是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以慧之得而榮。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八
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謂財產之失。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劇者,是所謂慧之失。
九
諸比丘!此得者,是少量,是所謂財產之得。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所謂慧之得。是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以慧之得而榮。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一〇
諸比丘!此失者,是少量,是所謂稱譽之失。諸比丘!此是失中之最劇者,是所謂慧之失。」
第九 放逸等品
一
「諸比丘!此[A3]得者,是少量,是所謂稱譽之[A4]得。諸比丘!此是得中之最上者,是所謂慧之得。是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以慧之得而榮。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P.16]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放逸者。
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無利者。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對以下之七項,說示同樣之經〕——
四~五
懈怠……發勤精進。
六~七
大欲……少欲。
八~九
不喜足……喜足。
一〇~一一
非理作意……如理作意。
一二~一三
不正知……正知。
一四~一五
惡友……善友。
一六~一七
行不善法,不行善法……行善法,不行不善法。」
第十 非法等品
一
「諸比丘!作為自己中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放逸者。
諸比丘!放逸者能成大無利者。
二
諸比丘!作為自己中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P.17]諸比丘!不放逸者能成大利者。
三~四
諸比丘!作為自己中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懈怠者……乃至……發勤精進者。
五~六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七~八
……乃至……不喜足者……乃至……喜足者。
九~一〇
……乃至……非理作意者……乃至……如理作意者。
一一~一二
……乃至……不正知者……乃至……正知者。
一三
……乃至……諸比丘!作為外人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惡友者。
諸比丘!惡友者能成大無利者。
一四
諸比丘!作為外人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善友者。
諸比丘!此即善友者能成大利者。
一五
諸比丘!作為自己中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無利者。諸比丘!此即行不善法,而不行善法者。
諸比丘!行不善法……能成大無利者。
一六
諸比丘!作為自己中之因,我不見另有一因能成大利者。諸比丘!此即行善法,而不行不善法者。
諸比丘!行善法……能成大利者。
一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壞與隱沒者。諸比丘!此即放逸者。
諸比丘!放逸能令正法失壞與隱沒。
一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因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隱者。諸比丘!此即不放逸者。
[P.18]諸比丘!不放逸能令正法住、不失、不隱。
一九~二〇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因能令正法失壞與隱沒者。諸比丘!此即懈怠者……乃至……發勤精進者。
二一~二二
……乃至大欲者……乃至……少欲者。
二三~二四
……乃至……不喜足……乃至……喜足者。
二五~二六
……乃至……非理作意……乃至……如理作意者。
二七~二八
……乃至……不正知……乃至……正知者。
二九~三〇
……乃至……惡友……乃至……善友者。
三一~三二
……乃至行不善法,而不行善法……乃至……行善法,而不行不善法……乃至……
四句畢
三三
諸比丘!凡比丘將非法示為正法者,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無益,為多人之無樂,為多人之無利,為人、天之無益、之苦。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將隱沒此正法。
三四
諸比丘!凡比丘將正法示為非法者……乃至……
三五
諸比丘!凡比丘將正非律示為律者……乃至……
三六
諸比丘!凡比丘將正律示為非律者……乃至……
三七
諸比丘!凡比丘將如來之不說或不言,示為如來之所說所言……乃至……
[P.19]三八
諸比丘!凡比丘將如來之所說、所言,示為如來所不說、不言……乃至……
三九
諸比丘!凡比丘,有將如來之不行者,示為如來之所行……乃至……
四〇
諸比丘!凡比丘,有將如來之所行,示為如來所不行者……乃至……
四一
諸比丘!凡比丘,有將如來之不制者,示為如來之所制……乃至……
四二
諸比丘!凡比丘,有將如來之所制者,示為如來所不制。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無益,為多人之無樂,為多人之無利,為人與天之無益、之苦。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很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將隱沒此正法。」
第十一 非法等品
一
「諸比丘!凡比丘,以非法示為非法者。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益,多人之樂,多人之利,為人與天之益,之樂。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甚多之福,又彼等將住立此正法。
二
諸比丘!凡比丘,以法示為法者……乃至……
三
諸比丘!凡比丘,以非律示為非律者……乃至……
四
諸比丘!凡比丘,以律示為律者……乃至……
五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不說、不言者,示為如來無所說、無所言……乃至……
六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所說、所言者,示為如來有所說、有所言……乃至……
[P.20]七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所不行者,示為如來並無所行……乃至……
八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所行者,示為如來有所行……乃至……
九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所不制者,示為如來並無所制……乃至……
一〇
諸比丘!凡比丘,以如來之所制者,示為如來有所制。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益,多人之樂,多人之利,為人與天之益、之樂。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將住立此正法。」
第十二 無犯等品
一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犯示為犯者。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無益,是為多人之無樂,是為多人之無利,是為人、天之無益、之苦。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甚多之非福,又彼等比丘將隱沒此正法。
二
諸比丘!凡比丘,將犯示為無犯者……乃至……
三
諸比丘!凡比丘,將輕犯示為重犯者……乃至……
四
諸比丘!凡比丘,將重犯示為輕犯者……乃至……
五
諸比丘!凡比丘,將麤重犯示為非麤重犯者……乃至……
六
諸比丘!凡比丘,將非麤重犯示為麤重犯者……乃至……
七
諸比丘!凡比丘,將有殘犯示為無殘犯者……乃至……
[P.21]八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殘犯示為有殘犯者……乃至……
九
諸比丘!凡比丘,將有悔除犯示為無悔除犯者……乃至……
一〇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悔除犯示為有悔除犯者。諸比丘!彼等比丘是……乃至……(第九之三三)……將隱沒此正法。
一一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犯示為無犯者。諸比丘!彼等比丘之所行,是為多人之益,為多人之樂,為多人之利,為人、天之益、之樂。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甚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將住立此正法……乃至……
一二
諸比丘!凡比丘,將犯示為犯者……乃至……
一三
諸比丘!凡比丘,將輕犯示為輕犯者……乃至……
一四
諸比丘!凡比丘,將重犯示為重犯者……乃至……
一五
諸比丘!凡比丘,將麤重犯示為麤重犯者……乃至……
一六
諸比丘!凡比丘,將非麤重犯示為非麤重犯者……乃至……
一七
諸比丘!凡比丘,將有殘犯示為有殘犯者……乃至……
一八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殘犯示為無殘犯者……乃至……
一九
諸比丘!凡比丘,將有悔除犯示為有悔除犯者……乃至……
二〇
諸比丘!凡比丘,將無悔除犯示為無悔除犯者。諸比丘!彼等比丘之行,是為多人之益,為多人之樂,為多人之利,為人與天之益、之樂。諸比丘!又彼等比丘將生很多之福,又彼等比丘將住立此正法。」
[P.22]第十三 一人品
一[1]
「諸比丘!有一人生於世,是為多人之益,為多人之樂,為愍世,為人與天之利,為益,為樂而生。云何為一人?如來、應供、正自覺者。
諸比丘!是謂一人生於世……乃至……為人與天之利,為益,為樂而生。
二
諸比丘!有一人出現於世,為難。云何為一人?是如來、應供、正自覺者。
諸比丘!是謂一人出現於世為難者。
三
諸比丘!有一人生於世,為希有人之生。云何為一人?如來、應供、正覺者。
諸比丘!是謂一人生於世,為希有人之生。
四[2]
諸比丘!有一人沒盡而多人愁歎。云何為一人?如來、應供、正自覺者。
諸比丘!是謂一人沒盡而多人愁歎者。
五[3]
諸比丘!有一人生於世,是為無二、無侶、無似、無比、無對、無匹、無等等、兩足中之最勝者之生。云何為一人?是如來、應供、正自覺者。
諸比丘!是謂生於一人之世是為……乃至……兩足中之最勝者之生者。
六[4]
諸比丘!有一人出現而大眼出現、大光出現、大明出現、六無上出現。證四無礙解,通達於多界、通達於種種界、證明與解脫果、證預流果、證一來果、證不[P.23]還果、證阿羅漢果。云何為一人?如來、應供、正自覺者。
諸比丘!是謂一人出現而大眼出現……乃至……證阿羅漢之果者。
七[5]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人能完全正確隨轉如來所轉之無上法輪。諸比丘!此即舍利弗者。
諸比丘!舍利弗是完全正確隨轉如來所轉之無上法輪。」
第十四 是第一品[1]
一[2]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出家久者,是阿若憍陳如。大慧者,是為舍利弗。具神通者,是大目犍連。教頭陀者,是為摩訶迦葉。具天眼者,是為阿那律。貴族者,是婆提優卡力句塔耶。妙音者,是拉窟他卡婆提耶。作師子吼者,是為賓度羅跋囉墮闍。說法者,是分耨文陀尼子。廣為分別略說者,是摩訶迦旃延。
[P.24]二[3]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意成身者,是朱利槃特。心解脫善巧者,是朱利槃特。慧解脫[4]善巧者,是摩訶槃毒。住無諍者,是須菩提。應供養者,是須菩提。住阿蘭若者,是哩縛帝佉彌囉縛 。住定者,是頡離伐多。發勤精進者,是為室縷拏俱胝頻設。善語者,是室縷窟底卡諾(億耳)。利得者,是尸拔羅。信勝解者,是婆迦利。
三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好學者是羅睺羅。信出家者,是羅吒波羅。初得餐券者,是軍頭波漠。具辯才者,是鵬耆舍。普端嚴者,是優波斯那婆檀提子。敷牀座者,是沓婆摩羅子。諸天所愛樂者,是畢鄰陀婆蹉。速疾神通者,是婆希耶達如支利亞〔著樹皮衣〕。妙說者,是為鳩摩羅迦葉。得無礙解者,是摩訶拘絺羅。
四
諸比丘!我聲聞〔第一〕比丘多聞者,是阿難。具憶念者,是阿難。具悟解者,[P.25]是阿難。具堅固者,是阿難。近侍者,是阿難。具大眾者,是優樓頻羅迦葉。歡悅於家門者,是柯留陀夷。無病者,是薄俱羅。隨念宿住者,是輸毘多。持律者,是優波離。教授比丘尼者,是難陀迦。守護根門者,是難陀。教授比丘者,是摩訶劫賓那。火界善巧者,是娑竭陀。能起辯才者,是羅陀。持麤衣者,是謨賀囉惹。
五[5]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出家久者,是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大慧者,是讖摩。具神通者,優婆拉瓦那是〔蓮華色〕。持律者,是波吒左囉。說法者,是曇摩提那。靜慮者,是難陀。發勤精進者,是索那。具天眼者,是奢拘梨。疾速神通者,是跋陀軍陀羅拘夷國。隨念宿住者,是跋陀迦比羅。得大神通者,是巴達卡恰那。持麤衣者,是翅舍憍答彌。信解者,是私伽羅母。
[P.26]六[6]
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最初歸依者,是多梨富沙、婆梨迦二商人。施者是善施居士給孤獨。說法者是質多居士。以四攝事攝眾者是呵多阿羅婆。施上味者,是摩訶那摩釋迦氏。施悅意食者,是郁伽居士毘舍離出。近事僧伽者,是嗢羯吒居士。不動信者,是斯拉安巴它。對人淳厚者,是紀巴卡扣馬拉巴洽〔童子醫王耆域〕。可倚信之語者,是那拘羅父居士。
七[7]
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夷,最初歸依者,是斯佳它塞那尼。施者,是毘舍佉彌伽羅母。多聞者,是久壽多羅。住慈〔定〕者,是奢摩囉帝。靜慮者,是鬱多羅難陀母。施上味者是斯巴伐沙扣利亞女。看病者,是須毘耶優婆夷。不動信者,是迦帝耶尼。可倚信語者,是那拘羅母居家女。隨聞得信者,是迦羅優婆夷。」
第十五 無〔有是〕處品
一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認為諸行是常,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
[P.27]謂:凡夫認為諸行是常,則有是處。
二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認為諸行是樂,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認為諸行是樂,則有是處。
三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認為諸法為我,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認為諸法為我,則有是處。
四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會殺害其母,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會殺害其母,則有是處。
五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會殺害其父,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會殺害其父,則有是處。
六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會殺害阿羅漢,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殺害阿羅漢,則有是處。
七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以惡心出如來血,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以惡心出如來血,則有是處。
八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會破僧伽,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會破僧伽,則有是處。
九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正見者會指摘他師,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凡夫會指摘他師,則有是處。
[P.28]一〇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於一世界,有二應供、正自覺者非前非後出世,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於一世界,有一應供、正自覺者出世,則有是處。
一一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於一世界,有二轉輪王非前非後出世,無有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於一世界,有一轉輪王出世,則有是處。
一二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女人為應供、正自覺者,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男子為應供、正自覺者,則有是處。
一三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女人為轉輪王,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男子為轉輪王,則有是處。
一四~一六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女人可為〔帝〕釋……乃至……可為魔羅……乃至……梵〔天〕,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男子可為〔帝〕釋……乃至……可為魔羅……乃至……梵〔天〕,則有是處。
一七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身惡行者生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身惡行者生起非愛、非樂、非可意之異熟,則有是處。
一八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語惡行者……乃至……
一九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意惡行者生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意惡行者生起非愛、非樂、非可意之異熟,則有是處。
二〇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身妙行者生起非愛、非樂、非意之異熟,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身妙行者生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則有是處。
[P.29]二一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語妙行者……乃至……
二二
……謂:意妙行者生起非愛、非樂、非可意之異熟,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意妙行者生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異熟,則有是處。
二三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身惡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界,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具足身惡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則有是處。
二四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語惡行者……乃至……
二五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意惡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界,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具足意惡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則有是處。
二六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具足身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善趣、天世、則有是處。
二七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謂:具足語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1]、險難處、地獄,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是處,謂:具足語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界、則有是處。
二八
諸比丘!無是處,不可能有[2],謂: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無幸處、惡趣[3]、險難處、地獄,則無是處。諸比丘!然則,亦有[P.30]是處。謂:具足意妙行者,由其因、由其緣,身壞、死後,可生於善趣、天界,則有是處。」
第十六 一法品
一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能起一向厭背、離貪、滅、寂靜、通、覺、涅槃。云何為一法?是念佛。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乃至……能起……
二~一〇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起一向厭背、離貪、滅、寂靜、通、覺、涅槃。云何為一法?是念法……乃至……是念僧……乃至……是念戒……乃至……是念捨……乃至……是念天……乃至……是念出入息……乃至……是念死……乃至……是念身……乃至……是念休息。
諸比丘!此是說,有一法,修習多修習,起一向厭背、離貪、滅、寂靜、通、覺、涅槃。」
第十七 種子品
一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不善法,或能倍增廣大已生之不善法。諸比丘!是即為邪見。
諸比丘!人若懷邪見,能生未生之不善法,又能倍增廣大已生之不善法。
二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善法,或能倍增廣大已生之善法。諸比丘!是即為正見。
[P.31]諸比丘!人若懷正見,能生未生之善法,又能倍增廣大已生之善法。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善法,此即邪見。
諸比丘!人若懷邪見,能令未生之善法不生,又能去已生之善法。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去已生之不善法。諸比丘!是即為正見。
諸比丘!人若懷正見,能令未生之不善法不生,或能生已生之不善法。
五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生未生之邪見,或能增已生之邪見。諸比丘!此即非理作意。
諸比丘!人若非理作意,能生未生之邪見,又能增已生之邪見。
六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是能生未生之正見,或能增已生正見。諸比丘!即如理作意。
諸比丘!人若如理作意,能生未生之正見,又能增已生之正見。
七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諸比丘!是即為邪見。
諸比丘!成就邪見之有情,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
[P.32]八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法,能如是令有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諸比丘!是即為正見。
諸比丘!成就正見之有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九[1]
諸比丘!懷有邪見者之所有身業,隨見而圓滿,被攝受者。又,所有語業……乃至……。又,所有意業,隨見而圓滿,被攝受者。又,所有思……乃至……,又,所有希望,又,所有願,又,所有行,彼等一切之法,生起非愛、非樂、非可意、無益、苦。何以故?諸比丘!是見惡故。
諸比丘!譬如將婆樹之種子、柯薩它奇樹之種子,或苦瓢之種子,播於濕地,或吸地味,或取水味,可使彼等悉皆為苦、辛、不悅。何以故?諸比丘!是種子惡故。諸比丘!正如是,懷有邪見者之所有……乃至……。諸比丘!是見惡故。
一〇[2]
諸比丘!懷有正見者之所有身業,隨見而圓滿,被攝受者。又,所有語業……乃至……。又,所有意業,隨見而圓滿,被攝受者。又,所有思,又,所有悕望,又,所有願,又,所有行,彼等一切法,生起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何以故?諸比丘!是見善故。
諸比丘!譬如將甘蔗種子、稻種子,或葡萄種子播於濕地,或吸地味、或取水味,可使彼等悉皆為甘、可悅、美味。何以故?諸比丘!是種子善故。諸比丘!正如是,懷有正見者之所有……乃至……諸比丘!是見善故。」
[P.33]第十八 末伽梨品
一
「諸比丘!有一人生於世,為眾人之無益,為眾人之無樂、為眾人之無利、為天、人之無益、為苦而生。
其一人為誰?
具邪見而見顛倒者。彼能使眾人離正法而住於非法。
諸比丘!是謂:有一人生於世……乃至……為天、人之無益、為苦而生。
二
諸比丘!有一人生於世,為眾人之益,為眾人之樂、為眾人之利、為天、人之益、為樂而生。
其一人為誰?
具正見而見不顛倒者。彼能使眾人離非法而住於正法。
諸比丘!是謂:有一人生於世……乃至……為天、人之益、為樂而生。
三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大罪之法。諸比丘!此即邪見。
諸比丘!諸罪以邪見為第一。
四
諸比丘!我不見另有一人是,為眾人之無益,為眾人之無樂、為眾人之無利、為天、人之無益、為苦而努力者。諸比丘!此即末伽梨癡人。
諸比丘!譬如河口敷設網,導致眾魚之損害、苦、損傷、喪失。諸比丘!正如此,末伽梨癡人猶如生於此之人網,導致眾多有情之損害、苦、損傷、喪失。
[P.34]五
諸比丘!勸令受不正之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彼等可生眾多之非福,何以故?諸比丘!所說之教不正故。
六
諸比丘!勸令受正教,或受者,或依命而行者,凡是彼等可生眾多之福,何以故?諸比丘!所說之教正故。
七
諸比丘!依不正之教時,施者應知其量,而非受者也。何以故?諸比丘!所說之教不正故。
八
諸比丘!依於正教時,受者應知其量,而非施者。何以故?諸比丘!所說之教正故。
九
諸比丘!依不正教時,發勤精進者當住於苦,何以故?諸比丘!教是不正故。
一〇
諸比丘!依於正教時,懈怠者當住於苦,何以故?諸比丘!教正故。
一一
諸比丘!依於不正教時,懈怠者當住於樂,何以故?諸比丘!教不正故。
一二
諸比丘!依於正教時,發勤精進者當住於樂,何以故?諸比丘!教正故。
一三
諸比丘!譬如糞雖少量,亦放惡臭。諸比丘!我亦如此,有雖是少量,亦不予讚歎,乃至下一彈指頃。
一四
諸比丘!譬如尿雖少量,亦放惡臭……乃至……
一五
……猶如痰雖少量,亦放惡臭……乃至……
一六
……猶如膿雖少量,亦放惡臭……乃至……
[P.35]一七
……猶如血雖少量,亦放惡臭。諸比丘!我亦如是,有雖是少量,亦不予讚歎,乃至一彈指頃。」
第十九 不放逸品
一
「諸比丘!譬如於此閻浮提,美麗花園、美麗樹林、美麗大地、美麗水池,只是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難渡之河、有株杌或荊之處,險阻之山嶺,卻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陸生之有情少;相反者,水生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生於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生於他餘處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生於中國之有情少;相反者,生於邊鄙之地、無智蠻民中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具有智慧、不愚昧、[A5]不啞、能善說與惡說之有情少;相反者,無慧、愚昧、[A6][A7]喑啞,不能判斷善說與惡說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成就聖慧眼之有情少;相反者,具有無明迷妄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能見如來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見如來之有情更多。
[P.36]諸比丘!正如此,能聞如來所說教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聞如來所說教法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聞法已而能持之有情少;相反者,聞法已而不能持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能觀察可持法義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觀察可持法義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知義,知法,且行法隨法之有情少;相反者,不知義,不知法,而且不行法隨法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厭煩於應起厭背物之有情少;相反者,不厭煩於應起厭背物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厭背而如理精進之有情少;相反者,厭背而不如理精進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緣捨離而得定、得心一境性之有情少;相反者,緣捨離而不得定、不得心一境性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能得最上食、最上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最上食、最上味,收集〔或〕乞食以過活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能得義味、法味、解脫味之有情少;相反者,不能得義味、法味、解脫味之有情更多。諸比丘!是故,今汝等應如是學,謂:我等欲得義味、法味、解脫味。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P.37]二
諸比丘!譬如於此閻浮提,美麗花園、美麗樹林、美麗大地、美麗水池,只是少量。相反者,高地、低地、難渡之河、有株杌或荊處、險阻之山嶺,卻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人沒後而生於人中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人沒後而生於天之有情少;相反者,人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天沒後而生於天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天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天沒後而生於人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天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地獄沒後而生於人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地獄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地獄沒後而生於天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地獄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傍生沒後而生於人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傍生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P.38]諸比丘!正如此,從傍生沒後而生於天之有情少;相反者,從傍生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餓鬼界沒後而生於人之有情少;相反者,從餓鬼界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諸比丘!正如此,從餓鬼界沒後而生於天之有情少;相反者,從餓鬼界沒後而生於地獄、生於傍生,生於餓鬼界之有情更多。」
第二十 靜慮品
一
「諸比丘!此是利中之一向者。謂:須住於林中,須行托鉢、須披糞掃衣、三衣當足、須說法、須持律、須多聞、須成為長老、須服裝完整、須眷屬完全、須眷屬大。當做善男子,須容貌美、須言語和雅、須少欲、須無病。
二
諸比丘!雖一彈指頃,若比丘修初靜慮,諸比丘!此比丘所住之靜慮並不唐捐。彼可謂守師之教誡,能從教授,能不空享國土之施食者,何況多所作。
諸比丘!雖一彈指頃,若比丘修第二靜慮……乃至……
若修第三靜慮……乃至……
若修第四靜慮……乃至……
若修慈心解脫……乃至……
若修悲心解脫……乃至……
[P.39]若修喜心解脫……乃至……
若修捨心解脫……乃至……〔參照二〇之二〕
◎一〇[1]
於身循身觀而住,熾然,正知,正念而除祛世間之貪與憂……乃至……
於受循受觀而住……乃至……
於心循心觀而住……乃至……
於法循法觀而住……乃至……除祛貪與憂……乃至……
◎一四
為令未生之惡不善法不生,而生欲、而策勵、而發勤、策心而持……乃至……
為令斷已生之惡不善法,而生欲、而策勵、而發勤、策心而持……乃至……為令生未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勵、而發勤、策心而持……乃至……為了住、為了不失、為了倍增、為了廣大、為了修習、為圓滿已生之善法而生欲、而策勵、而發勤、策心而持……乃至……
◎一八
修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精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修觀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
◎二二
修信根……乃至……修精進根……乃至……修念根……乃至……修定根……乃至……修慧根……乃至……修信力……乃至……修精進力……乃至……修念力……乃至……修定力……乃至……修慧力……乃至……
◎三二
修念覺支……乃至……修擇法覺支……乃至……修精進覺支……乃至……修[P.40]喜覺支……乃至……修輕安覺支……乃至……修定覺支……乃至……修捨覺支……乃至……
◎三九
修正見……乃至……修正思惟……乃至……修正語……乃至……修正業……乃至……修正命……乃至……修正精進……乃至……修正念……乃至修正定……乃至……
◎四七[2]
內有色想,外見少色或好、或惡,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有色想,外見無量色或好、或惡,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少色或好、或惡,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無量色或好、或惡,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色,有青、青顯、青現、青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色,有黃、黃顯、黃現、黃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色,有赤、赤顯、赤現、赤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乃至……
內無色想,外見色,有白、白顯、白現、白光,作如是想:我知、我見勝於彼等。
[P.41]◎五五[3]
有色觀色……乃至……內無色想,外見色……乃至……勝解之為淨……乃至……
完全超越色想故,滅有對想故,不思惟種種想故,以空為無邊故,具足空無邊處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空無邊處,以識為無邊故,具足識無邊處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識無邊處,以無所有故,具足無所有處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乃至……
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處,具足想受滅而住……乃至……
◎六三
修地徧……乃至……
修水徧……乃至……
修火徧……乃至……
修風徧……乃至……
修青徧……乃至……
修黃徧……乃至……
修赤徧……乃至……
修白徧……乃至……
修空徧……乃至……
修識徧……乃至……
◎七三
修不淨想……乃至……
修死想……乃至……
於食修違逆想……乃至……
於一切世間修不喜想……乃至……
修無常想……乃至……
於無常修苦想……乃至……
於苦修無我想……乃至……
修斷想……乃至……
修離貪想……乃至……
修滅想……乃至……
八三
修無常想……乃至……
修無我想……乃至……
[P.42]修死想……乃至……
於食修違逆想……乃至……
於一切世間修不喜想……乃至……
修骸骨想……乃至……
修蟲啖想……乃至……
修青瘀想……乃至……
修穿孔想……乃至……
修膨脹想……乃至……
◎九三[4]
修念佛……乃至……
修念法……乃至……
修念僧……乃至……
修念戒……乃至……
修念捨……乃至……
修念天……乃至……
修念出入息……乃至……
修念死……乃至……
修念身……乃至……
修念休息……乃至……
◎一〇三
修初靜慮俱行之信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精進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念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定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慧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信力根……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精進力……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念力……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定力……乃至……
修初靜慮俱行之慧力……乃至……
◎一一三
第二靜慮俱行之……乃至……
◎一二三
第三靜慮俱行之……乃至……
◎一三三
第四靜慮俱行之……乃至……
◎一四三
慈俱行之……乃至……
◎一五三
悲俱行之……乃至……
◎一六三
喜俱行之……乃至……
◎一七三
修捨俱行[5]之信根……乃至……
修精進根……乃至……
[P.43]修念根……乃至……
修定根……乃至……
修慧根……乃至……
修信力……乃至……
修精進力……乃至……
修念力……乃至……
修定力……乃至……
◎一八二[6]
修慧力……諸比丘!是比丘所住靜慮並不唐捐,可謂守師之教誡,能從教授,能不空享國土之施食,何況多所作。」
第二十一 靜慮品
一[1]
「諸比丘!任何人,以心想〔觀〕大海之徧滿,則所有注入海之小河,皆在彼〔心想〕中。諸比丘!正如此,任何人,若修念身,多所作,則所有順明分之善法,即在彼中。
二[2]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起大厭背、起大利、起大安穩、起正念、正智、得智見、得現法樂住、作證明解脫之果。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3]有一法,修習而……乃至……作證明解脫之果。
三[4]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身輕安,心輕安,尋、伺、止息,而修習順明分之法至於圓滿。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P.44]諸比丘!修習此法……乃至……修習……至於圓滿。
四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未生之不善法不生,已生之不善法令斷。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修習此法……乃至……法令斷。
五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得修習,則未生之善法令生,又倍增廣大已生之善法。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修習此法……乃至……廣大……。
六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斷無明而生明,捨我慢被斷,除隨眠永受害,斷結。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修習此法……乃至……斷結。
七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得慧之分別,得無取般涅槃。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有一法……乃至……得……。
八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通達於多界、通達於種種界而於多界有無礙解。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修習此法……乃至……有無礙解。
[P.45]九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能作證預流果,作證一來果,能作證不還果,能作證阿羅漢果。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乃至……作證……。
一〇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能得慧、能增慧、能廣慧、起大慧、起博慧、起廣慧、起深慧、起無鄰慧、起弘慧。能多慧、起速慧、起輕慧、起聰慧、起捷慧、起利慧、起擇慧。云何為一法?是念身。
諸比丘!有一法,修習多修習,則能得慧……乃至……起擇慧。
一一
諸比丘!不食念身者,不食不死。諸比丘!食念身者,食不死。
一二
諸比丘!已不食念身者,已不食不死。諸比丘!已食念身者,已食不死。
一三
諸比丘!能斷念身者,能斷不死。諸比丘!不能斷念身者,不能斷不死。
[P.46]一四
諸比丘!缺[5]於念身者,亦缺不死。諸比丘!能圓滿念身者,亦能圓滿不死。
一五
諸比丘!忽〔視〕於念身之人者,亦忽〔視〕於不死。諸比丘!不忽〔視〕於念身之人者,亦不忽〔視〕於不死。
一六
諸比丘!忘於念身者,亦忘於不死。諸比丘!不忘於念身者,亦不忘於不死。
一七
諸比丘!不習於念身者,亦不習於不死。諸比丘!習於念身者,亦習於不死。
一八
諸比丘!不修於念身者,亦不修於不死。諸比丘!修於念身者,亦修於不死。
一九
諸比丘!不多所作於念身者,亦不多所作於不死。諸比丘!多所作於念身者,亦多所作於不死。
二〇
諸比丘!不知於念身者,亦不知於不死。諸比丘!知於念身者,亦知於不死。
二一
諸比丘!不徧知於念身者,亦不徧知於不死。諸比丘!徧知於念身者,亦徧知於不死。
二二
諸比丘!不作證於念身者,亦不作證於不死。諸比丘!能作證於念身者,亦能作證於不死。」
一集之一千經竟
校注
[0001001] 參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此處所說的「增四」即增一阿含經第四卷(大二、五六三a)即大正大藏經第二卷五百六十三頁上段之略。以下準此。 [0002002] 參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此處所說的「增四」即增一阿含經第四卷(大二、五六三a)即大正大藏經第二卷五百六十三頁上段之略。以下準此。 [0003001] 此品之一~五、六~一〇,可參照增四(大二、五六三b)。 [0007001] 參照增五(二、五六六c)。 [0007002] 參照增五(二、五六六c)。 [0010001] 參照增四(大二、五六二c)及 Itiv. 20。 [0011002] 參照增四(大二、五六三a)及 Itiv. 21。 [0013001] 參照 Dhp. v. I。 [0014002] 參照 S. vol. 5. P. 9。 [0028001] 參照增三(大二、五六一a)。 [0029002] 參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0029003] 參照增三(大二、五六一c)。 [0029004] 參照增三(大二、五六一b)。 [0029005] 參照 A. vol. 5, p. 87; A. vol. 3, pp. 135, 149; Milp. p. 362。 [0030001] 此品參照阿羅漢具德經(大二、八三一)。 [0030002] 參照一~四,增三(大二、五五七a)S. vol. 1, P. 63; S. vol. 2, P. 155。 [0030003] 參照 A. vol. 4, pp. 91, 187, 392。 [0031004] 慧底本雖是 Sañña,但應作如暹本 pañña。 [0031005] 參照增三(大二、五五八c)A. vol. 2, p. 164。 [0032006] 參照增三(大二、五五九c)。 [0032007] 參照增三(大二、五六〇a)。 [0037001] 依據「惡趣」前之多數語例,加上 duggatiṁ。 [0037002] 「不可能有」anuvakāso 是 anavakāso 之誤植。 [0037003] 「惡趣」依暹本及前多數之用語例,而加入 duggatiṁ 語。 [0041001] 參照增八(大二、五八三a)。 [0041002] 參照增八(大二、五八三b)。 [0050001] 參照 D. vol. 2, p. 120。 [0051002] 參照 D. vol. 2, p. 110; A. vol. 4, p. 305。 [0052003] 參照 A. vol. 2, p. 306。 [0055004] 參照九三~一〇二,增二(大二、五五二c)。 [0057005] 「捨俱行」其次之底本是……Pe……與 183 所加者,應除去。 [0058006] 一八二底本作一九二是錯誤。 [0058001] 參照 S. Vol. 4. p. 157。 [0059002] 二之數字係譯者所加,此節參照 S. vo1. 5, p. 345。 [0059003] 於此處分節係譯者之私見。此節參照 vo1. 1, p. 266。 [0059004] 三底本即為九,將此改為三係譯者之私見。以下迄於本章之末,皆倣此。 [0061005] 〔缺〕viruddhaṁ 係根據暹本而作為 viraddhaṁ。【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9 冊 No. 7 增支部經典(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