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十 集
第一 功德品
一 何義[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善戒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善戒者,以不悔為義,以不悔為功德。」
「大德!又,不悔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不悔者,以歡悅為義,以歡悅為功德。」
「大德!又,歡悅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歡悅者,以喜為義,以喜為功德。」
「大德!又,喜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喜者,以止為義,以止為功德。」
「大德!又,止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止者,以樂為義,以樂為功德。」
「大德!又,樂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樂者,以定為義,以定為功德。」
「大德!又,定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P.2]「阿難!定者,以如實智見為義,以如實知見為功德。」
「大德!又,如實智見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如實智見者,以厭離為義,以厭離為功德。」
「大德!又,厭離者,以何為義,以何為功德耶?」
「阿難!厭離者,以解脫智見為義,以解脫智見為功德。
二
阿難!如是,善戒者,以不悔為義,以不悔為功德;不悔者,以歡悅為義,以歡悅為功德;歡悅者,以喜為義,以喜為功德;喜者,以止為義,以止為功德;止者,以樂為義,以樂為功德;樂者,以定為義,以定為功德;定者,以如實智見為義,以如實智見為功德;如實智見者,以厭離為義,以厭離為功德;厭離者,以解脫智見為義,以解脫智見為功德。阿難!如是,善戒者,次第而趣於最勝。」
二 思[1]
一
「諸比丘!持戒、具戒者,不可思『我欲得不悔』。諸比丘!法爾,持戒、具戒者得不悔。
諸比丘!不悔者,不可思『我欲得歡悅』。諸比丘!法爾,不悔者得歡悅。
[P.3]諸比丘!歡悅者,不可思『我欲得喜』。諸比丘!法爾,歡悅者得喜。
諸比丘!喜意者,不可思『我欲得止身』。諸比丘!法爾,喜意者於身得止。
諸比丘!止身者,不可思『我欲覺樂』。諸比丘!法爾,止身者覺樂。
諸比丘!樂者,不可思『我欲得定心』。諸比丘!法爾,樂者得定心。
諸比丘!得定者,不可思『我欲如實知見』。諸比丘!法爾,得定者如實知見。
諸比丘!如實知見者,不可思『我欲厭離』。諸比丘!法爾,如實知見者厭離。
諸比丘!厭離者,不可思『我欲現證解脫智見』。諸比丘!法爾,厭離者現證解脫智見。
二
諸比丘!如是,厭離者,以解脫智見為義,以解脫智見為功德;如實智見者,以厭離為義,以厭離為功德;定者,以如實智見為義,以如實智見為功德;樂者,以定為義,以定為功德;止者,以樂為義,以樂為功德;喜者,以止為義,以止為功德;歡悅者,以喜為義,以喜為功德;不悔者,以歡悅為義,以歡悅為功德;善[P.4]戒者,以不悔為義,以不悔為功德。諸比丘!如是,法者生法,法者圓滿其法,令從此岸至彼岸。」
三 戒[1]
一
「諸比丘!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諸比丘!譬如若壞樹、枝葉,其幼芽不能圓滿,皮、膚、心不能圓滿。諸比丘!如是,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二
諸比丘!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P.5]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諸比丘!譬如若能具足樹、枝葉,其幼芽圓滿,皮、膚、心圓滿。諸比丘!如是,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四 所依[1]
一
具壽舍利弗於此告諸比丘言:
「友等!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友等!譬如若壞樹、枝葉,其幼芽不能圓滿,皮、膚、心不能圓滿。友等!如是,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二
友等!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友等!譬如若能具足樹、枝葉,其幼芽圓滿,皮、膚、心圓滿。友等!如是,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P.6]五 阿難[1]
一
具壽阿難於此告諸比丘言:
「友等!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友等!譬如若壞樹、枝葉,其幼芽不能圓滿,皮、膚、心不能圓滿。友等!如是,破戒、壞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無不悔壞不悔者,〔害歡悅之所依,無歡悅壞歡悅者害喜之所依,無喜壞喜者,害止之所依,無止壞止者,害樂之所依,無樂壞樂者,害正定之所依,無正定壞正定者,害如實智見之所依,無如實智見壞如實智見者,害厭離之所依,無厭離壞厭離者,〕害解脫智見之所依。
二
友等!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P.7]友等!譬如若能具足樹、枝葉,其幼芽則能圓滿,皮、膚、心則能圓滿。友等!如是,持戒、具戒者,具足不悔之所依,有不悔具足不悔者,〔具足歡悅之所依,有歡悅具足歡悅者,具足喜之所依,有喜具足喜者,具足止之所依,有止具足止者,具足樂之所依,有樂具足樂者,具足正定之所依,有正定具足正定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有如實智見具足如實智見者,具足厭離之所依,有厭離具足厭離者,〕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六 三昧[1]
一
爾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耶?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阿難!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P.8]二
「大德!云何為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耶?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阿難!此處有比丘者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靜,此乃殊妙。謂:『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阿難!若如是,比丘則獲得如是[2]三昧,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七 舍利弗[1]
一
爾時,具壽阿難,到具壽舍利弗之處。至已,與具壽舍利弗相俱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對具壽舍利弗言:
「友舍利弗!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耶?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P.9]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友阿難!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二
「友舍利弗!云何為比丘者獲得如是三昧耶?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友阿難!爾時,我住舍衛國之安陀林,入如是三昧,謂:『於地無地想,於水無水想,於火無火想,於風無風想,於空無邊處無空無邊處想,於識無邊處無識無邊處想,於無所有處無無所有處想,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非想非非想處想,於此世無此世想,於他世無他世想,而有想。』」
三
「具壽舍利弗,當時,以何為想耶?」
「友!於我『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滅。友!譬如一團火燃燒之時,或焰生,或焰滅。友!如是,於我『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之想生起,[P.10]或想息滅。友!其時,我乃以『有滅乃涅槃,有滅乃涅槃』為想。」
八 信[1]
一
「諸比丘!有信而無戒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則此分圓滿。
二
諸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聞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不能法說者〔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為法說者而不以眾為境界〔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不說法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於眾中說法而不持律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於眾中說法而持律者?』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於眾中說法而持律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而不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而於邊陬起臥?』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而於邊陬起臥,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不能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之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邊陬起臥,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之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臥陬起臥,〕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之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非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P.11]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之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依諸漏盡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邊陬起臥,隨樂欲而得無艱難、無梗澀之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依諸漏盡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比丘為普端嚴,一切相圓滿者。」
九 寂靜[1]
一
「諸比丘!有信而無戒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則此分圓滿。
二
諸比丘!有信,〕有戒而不有多聞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不能法說者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不以眾為境界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應思惟:『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不於眾中說法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不持律者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眾中說法,為持律者?』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不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界境,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不超色而為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超色而為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超色而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則此分圓滿。
[P.12]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超色而為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非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為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超色而為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住於阿練若於邊陬起臥,超色而為無色,觸身於寂靜解脫而住,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具足而住,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比丘,為普端嚴一切相圓滿者。」
十 明
[P.13]一
「諸比丘!有信而無戒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則此分圓滿。
二
諸比丘!有信有戒而不有多聞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不能說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不以眾為境界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不於眾中說法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不持律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而不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於彼處,我名者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自彼處沒而往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自彼處沒而來生於彼處。』〕如是而不隨念種種之宿住與其相狀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無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無而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念……乃至……隨念……,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嗟夫!此諸有情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夫!又此諸有情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不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無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則而圓滿此分。
諸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念……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非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不住之〔比丘。彼者此分不圓滿。彼當念:『云何我得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P.14]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而圓滿此分。諸比丘!比丘若有信有戒,有多聞而為法說者,以眾為境界,無畏而於眾中說法,為持律者,〔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隨念〔……〕,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則此分圓滿。
諸比丘!成就此十法之比丘,為普端嚴一切相圓滿者。」
第一 功德品〔畢〕
攝頌曰:
[P.15]第二 救護品
十一 坐臥處
一
「諸比丘!五分成就之比丘若能親附、親近於五分成就之坐臥處,則不久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何等為比丘五分成就耶?
二
[1]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有信而信如來之菩提,即:『此世尊是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少病、少惱而能平等消化成就腹臟,不過於冷,不過於暖,中庸而堪於精勤。無諂、無誑而於師、賢者、同梵行者,如實表示自己。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軛。具慧之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五分成就。
諸比丘!復次,何等為坐臥處五分成就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坐臥處,不過於遠,不過於近,便於往來。晝時少喧鬧,夜時少音聲。少虻、蚊、風、熱、蛇之觸。又,若能住於其坐臥處,則勞苦少而得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又,長老比丘住其坐臥處,多聞而通阿含,持法,持律,[P.16]持摩夷(本母),於此,時時親近請問而言:『大德!此為云何,此義為云何?』彼等具壽者為其開示所未開,顯示所未顯,於種種疑惑之法除疑惑。
諸比丘!如是為坐臥處五分成就。
諸比丘!若五分成就之比丘親附、親近於五分成就之坐臥處,則不久依諸漏盡,於現法而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
十二 分
一
「諸比丘!若捨棄五分,而能成就五分之比丘,於此法、律則稱之為獨存、〔梵行〕已住、最上人。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捨棄五分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欲貪,斷瞋恚,斷惛眠,斷掉悔,斷猶豫。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捨棄五分。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成就五分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成就無學之戒蘊,成就無學之定蘊,成就無學之慧蘊,成就無學之解脫蘊,成就無學之解脫智見蘊。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成就五分。
諸比丘!若捨棄五分而能成就五分之比丘,於此法、律則稱之為獨存、〔梵行〕已住、最上人。」
十三 結
一
「諸比丘!有十結。何等為十結耶?
二
即:五順下分結與五順上分結。
何等為五順下分結[1]耶?
三
即:有身見、疑惑、戒禁取、欲貪、瞋恚。
此為五順下分結。
何等為五順上分結[2]耶?
四
即: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此為五順上分結。
諸比丘!此為十結。」
十四 心荒蕪[1]
一
「諸比丘!比丘、比丘尼者,若未斷五種心荒蕪,未截五種心縛者,則晝夜來到,善法之損滅是可預期,不可〔預期〕增長。
云何為未斷五種心荒蕪耶?
[P.18]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師。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師,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斷第一之心荒蕪。
三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法。〔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法,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斷第二之心荒蕪。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僧。〔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僧,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斷第三之心荒蕪。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學。〔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淨信其學,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斷第四之心荒蕪。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怒、不歡、心激、荒於同梵行者。諸比丘!比丘若怒、不歡、心激、荒於同梵行者,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斷第五種心荒蕪。
若如是者,則未斷五種心荒蕪。
云何為未截五種心縛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截第一之心縛。
五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身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身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截第二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色而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惱,不離渴愛,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截第三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隨欲而食滿腹已,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諸比丘!比丘若隨欲而食滿腹已,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截第四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為『我依此戒、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諸比丘!比丘若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為『我依此戒、[P.19]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其心則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乃未截第五種心縛。
若如是者,則未截五種心縛。
諸比丘!比丘、比丘尼者若未斷此五種心荒蕪,未截此五種心縛,則晝夜來到,善法之損減是可預期,不可〔預期〕增長。諸比丘!譬如月於黑分,晝夜來到,則色損減,圓損減,光損減,廣袤損減。諸比丘!如是,比丘、比丘尼若未斷此五種心荒蕪,未截此五種心縛,則晝夜來到,善法之損減是可預期,不可〔預期〕增長。
六
諸比丘!比丘、比丘尼者若已斷此五種心荒蕪,已截五種心縛,則晝夜來到,善法之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
云何為已斷五種心荒蕪耶?
七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對師不疑、不惑、信解、淨信。諸比丘!比丘若對師不疑、不惑、信解、淨信,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斷第一之心荒蕪。
八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對法不疑、〔不惑、信解、淨信。諸比丘!比丘若對法不疑、不惑、信解、淨信,其心則傾於熾然、勤行、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斷第二之心荒蕪。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對僧不疑、〔不惑、信解、淨信。諸比丘!比丘若對僧不疑、不惑、信解、淨信,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斷第三之心荒蕪。
[P.20]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對學不疑、〔不惑、信解、淨信。諸比丘!比丘若對學不疑、不惑、信解、淨信,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斷第四之心荒蕪。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對於同梵行者不怒、歡喜、不心激、不荒。諸比丘!比丘若對於同梵行者不怒、〔歡喜、不心激、不荒,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斷第五種心荒蕪。
若如是,則已斷五種心荒蕪。
云何為已善截五種心縛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於欲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欲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善截第一之心縛。
一〇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身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身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善截第二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色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諸比丘!比丘若於色而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惱、離渴愛,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善截第三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隨欲而食滿腹已,不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諸比丘!比丘若隨欲而食滿腹已,不耽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善截第四之心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不為『我依此戒、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諸比丘!比丘若誓願隨一之天眾而行梵行,不為『我依此戒、禁、苦行、梵行而為天或隨一天』,其心則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傾於熾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則彼已善截第五種心縛。
若如是,則已善截五種心縛。
[P.21]諸比丘!比丘、比丘尼者若已斷此五種心荒蕪,善截此五種心縛,則晝夜來到,善法之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諸比丘!譬如月於白分,晝夜來到,則色增長,圓增長,光增長,廣袤增長。諸比丘!如是,比丘、比丘尼若已斷此五種心荒蕪,善截此五種心縛,則晝夜來到,善法之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
十五 不放逸
一
「諸比丘!於諸種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之有情,說如來、應供、正等覺者為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二
諸比丘!譬如一切以步行為生類之足跡者能攝於象跡,說象跡為其最上,此乃大之故。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一切重閣之重簷者向於屋頂,趣於屋頂,集於屋頂,說屋頂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P.22]諸比丘!譬如諸根香之中,說隨時檀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諸核香之中,說赤檀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如諸華香之中,說夏生花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一切之小王者隨屬於轉輪王,說轉輪王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一切星辰之光明者不足於月光之十六分之一,說月光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即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秋時,空豁無雲之時,日昇於蒼天,除一切虛空之闇冥,輝熱而照。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諸比丘!譬如一切之大河、恆河、夜摩那河、阿夷羅跋提河、舍勞浮河、摩企河向於海,趣於海,注於海,入於海,說海為其最上。諸比丘!如是,一切之善法以不放逸為根,趣於不放逸,說不放逸為彼諸法中之最上。」
[P.23]十六 應請[1]
一
「諸比丘!十種補特伽羅者,為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何等為十耶?
二
即:如來應供正等覺者、獨覺、俱分解脫者、慧解脫者、身證者、見至者、信解者、隨法〔行〕者、隨信〔行〕者、向種姓者。
諸比丘!此十種補特伽羅者,為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無上之福田。」
十七 救護[1](一)
一
「諸比丘!有救護而可住,不可不救護。不救護而住是苦。諸比丘!有十種救護法。何等為十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具戒,能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而住,於見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諸比丘!比丘者,具戒,〔能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而住,於見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者,此乃救護之法。
三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所宣說之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諸法,以言而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善通達。諸比丘!比丘者,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所宣說之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諸法,以言而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善通達者,此乃救護之法。
[P.24]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輩。諸比丘!比丘者,有善友、善朋、善輩者,此乃救護之法。
五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從順而成就從順之法,堪忍而善受教誡。諸比丘!比丘者,從順而成就從順法,堪忍而善受教誡者,此乃救護之法。
六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同梵行者貴賤之事業,能於此不懈怠,於此成就所應之思量,能作能調。諸比丘!比丘者,於同梵行者〔貴賤之事業,能於此不懈怠,於此成就所應之思量,能作能調者,此乃救護之法。
七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諸比丘!比丘者,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者,此乃救護之法。
八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發勤而信,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不捨其軛。諸比丘!比丘者,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軛者,此乃救護之法。
[P.25]九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皆滿足。諸比丘!比丘者,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皆滿足者,此乃救護之法。
一〇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比丘者,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者,此乃救護之法。
一一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諸比丘!比丘者,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者,此乃救護之法。
諸比丘!有救護而可住,不可不救護。不救護而住是苦。諸比丘!此乃十種救護之法。」
十八 救護(二)
一
「諸比丘!有救護而可住,不可不救護。不救護而住是苦。諸比丘!有十種救護之法。何等為十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具戒,〔能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而住,於見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謂:『嗟夫!此比丘是具戒者,能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具足行、所行而住,於見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長老比[P.26]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者,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滅。此乃救護之法。
三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所宣說之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諸法而受持,以言而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善通達,而謂:『嗟夫!此比丘是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所宣說之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諸法而受持,以言而通利,以意而觀察,以見善通達。』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滅。此乃救護之法。
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輩,謂:『嗟夫!此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輩。』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P.27]五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從順而成就從順之法,堪忍而善受教誡,而謂:『嗟夫!此比丘是從順而成就從順之法,堪忍而善受教誡。』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六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同梵行者貴賤之事業,於此能不懈怠,於此成就所應之思量,能作,善調,而謂:『嗟夫!此比丘是於同於梵行者貴賤之事業,於此能不懈怠,於此成就所應之思量,能作,能調。』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七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而謂:『嗟夫!此比丘是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八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不捨其軛,而謂:『嗟夫!此比丘者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P.28]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軛。』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九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即使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皆滿足,而謂:『嗟夫!此比丘是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皆滿足。』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一〇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謂:『嗟夫!此比丘者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一一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而謂:『嗟夫!此比丘者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長老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中位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新參比丘亦思此為可談可教誡之人。[P.29]彼若能哀愍於長老比丘,能哀愍於中位比丘,能哀愍於新參比丘,善法增長是可預期,不可預期損減。此乃救護之法。
諸比丘!有救護而可住,不可不救護。不救護而住是苦。諸比丘!此乃十種救護之法。」
十九 聖居[1](一)
一
「諸比丘!有十種聖者之居處,聖者曾住,現住,當住。何等為十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已除五分,成就六分,守護一事,具足四依,除遣各別之諦,捨棄尋覓,思惟無濁,身行輕利,善心解脫,善慧解脫。
諸比丘!此十種聖者之居處,聖者曾住,現住,當住。」
二十 聖居(二)
[P.30]一
爾時,世尊在俱盧國劍摩沙之俱盧村。世尊於此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二
「諸比丘!有十種聖者之居處,聖者曾住,現住,當住。何等為十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已除五分,成就六分,守護一事,具足四依,除遣各別之諦,捨棄尋覓,思惟無濁,身行輕利,善心解脫,善慧解脫。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已除五分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欲貪,斷瞋恚,斷惛眠,斷掉悔,斷猶豫。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已除五分。
諸比丘!復次,云何比丘成就六分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以耳聞聲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以鼻嗅香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以舌嚐味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以身觸所觸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以意識法而不喜、不憂、捨、正念正知而住。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成就六分。
諸比丘!復次,云何為比丘守護一事耶?
六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成就念護之心。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守護一事。
諸比丘!復次,云何為比丘具足四依耶?
七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計量而親近一事,計量而堪忍一事,計量而捨離一事,計量而除遣一事。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具足四依。
[P.31]諸比丘!云何比丘為除遣各別之諦耶?
八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種種沙門、婆羅門之種種各別之諦,即:世間是常,世間是無常,世間是有邊,世間是無邊,命即是身,命與身是異,如來死後是有,如來死後是無,如來死後是有而無,如來死後是非有非無,將一切[A1]祛除、除遣、捨、吐、離、斷、捨棄。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除遣各別之諦。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捨棄尋覓耶?
九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欲尋覓,斷有尋覓,滅梵行尋覓。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捨棄尋覓。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思惟無濁耶?
一〇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斷欲思惟,斷瞋思惟,斷害思惟。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思惟無濁。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身行輕利耶?
一一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為斷樂斷苦之故,及先已滅憂與喜故,為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第四靜慮而住。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身行輕利。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善心解脫耶?
一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從貪而心解脫,從瞋而心解脫,從癡而心解脫。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善心解脫。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善慧解脫耶?
[P.32]一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了知『我已斷貪,析根,如無根之多羅樹,令歸於滅無,為未來不生之法』,了知『我已斷瞋,〔析根,如無根之多羅樹,令歸於滅無,為未來不生之法』〕,了知『我已斷癡,析根,如無根之多羅樹,令歸於滅無,為未來不生之法』。
諸比丘!若如是,比丘為善慧解脫。
一四
諸比丘!於過去世,住於聖者居處之諸聖者,彼等皆住於此十種聖者之居處。諸比丘!於未來世,當住於聖者居處之諸聖者,彼等皆當可住於此十種聖者之居處。諸比丘!現在,住於聖者居處之諸聖者,彼等皆住於此十種聖者之居處。
諸比丘!有此十聖者之居處,聖者曾住,現住,當住。」
第二 救護品〔畢〕
攝頌曰:
第三 大品
二十一 師子[1]
[P.33]一
「諸比丘!獸王師子於晡時出居處,出居處而奮迅,奮迅而普觀四方,普觀四方而三度師子吼,三度師子吼為求食而出。何以故耶?不害迷道之小有情。諸比丘!所謂師子者,此乃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之增上語。諸比丘!如來於眾中說法,此乃彼之師子吼。諸比丘!如來有如來十力,如來成就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何等為十耶?
二
諸比丘!此處如來者,如實了知處為處,非處為非處。諸比丘!如來如實了知處為處,非處為非處,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三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異熟之因緣。諸比丘!如來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現在受業異熟之因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四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知徧行趣。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徧行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P.34]五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知多界種種界世間。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多界種種界世間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六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知有情之種種勝解。諸比丘!如來如實知有情之種種勝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七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知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諸比丘!如來者如實知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八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出離。諸比丘!如來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出離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P.35]九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隨念種種之宿住,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而謂:『在彼處,我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從彼處沒而往生於彼處;在彼處,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從彼處沒而來生於此處。』如是隨念種種之宿住、其相、狀。諸比丘!如來隨念種種之宿住……乃至……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一〇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生死,知有情隨業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而謂:『嗟夫!此諸有情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受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夫!又此諸有情是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受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P.36]見有情之生死,知有情隨業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諸比丘!如來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見有情之生死,知有情隨業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一一
諸比丘!復次,如來者依諸漏盡故,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諸比丘!如來者依諸漏盡,於現法自證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現證具足而住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諸比丘!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二十二 勝解
一
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言:
二
「阿難!資於各各之勝解處而證知、現證諸法者,我於各各如如自說此法而無畏。依此而行於如如者,乃知有為有,知無為無,知劣為劣,知勝為勝,知有上為有上,[P.37]知無上為無上,如如了知如如之所知、所見、所證,欲見、現證此理。阿難!各各之如實智,此乃諸智中之無上。阿難!我說離此智而更別無上妙之智。阿難!如來有如來十力,如來成就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何等為十力耶?
三
阿難!此處如來者,如實知處為處,非處為非處。阿難!如來如實知處為處,非處為非處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四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因緣。阿難!〔如來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因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五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徧行趣。阿難!〔如來如實知徧行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六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多界種種界世間。阿難!〔如來如實知多界種種界之世間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P.38]七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有情之種種勝解。阿難!〔如來如實知有情之種種勝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解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八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阿難!〔如來如實知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九
阿難!復次,如來者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出離。阿難!〔如來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出離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一〇
阿難!復次,如來者隨念種種之宿住,即:一生、二生……乃至……隨念種種宿住、其相、狀。阿難!〔如來隨念種種宿住,謂:一生、二生……乃至……隨念種種宿住、其相、狀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一一
阿難!復次,如來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乃至……知有情隨業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阿難!如來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乃至……知有情隨業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一二
阿難!復次,如來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現證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具足而住。阿難!如來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現證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具足而住者,此乃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阿難!此乃如來之十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勝群處,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P.39]二十三 身
一
「諸比丘!法,以身可斷,以語不可斷。諸比丘!法,以語可斷,以身不可斷。諸比丘!法,以身以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何等為法以身可斷,以語不可斷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身犯少分之不善。審視此而有智之同梵行者言:『具壽以身犯少分之不善。願具壽斷身惡行而修習身善行!』接受審視此而有智之同梵行者所言,斷身惡行而修習身善行。
諸比丘!此稱為法以身可斷,以語不可斷。
諸比丘!何等為法以語可斷,以身不可斷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語犯少分之不善。審視此而有智之同梵行者言:『具壽以語犯少分之不善。願具壽斷語惡行而修習語善行!』接受審視此而有智之同梵行者所言,斷語惡行而修習語善行。
諸比丘!此稱為法以語可斷,以身不可斷。
諸比丘!何等為法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耶?
四
諸比丘!貪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瞋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癡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忿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恨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覆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惱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P.40]諸比丘!慳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惡嫉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何等為惡嫉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居士、居士子,財、穀、金、銀豐富。於此有一奴僕、侍者[1]思念言:『嗟夫!令此居士、居士子不得財、穀、金、銀豐富。』或有沙門、婆羅門,得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於此有一沙門、婆羅門而思念言:『嗟夫!令此具壽不得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
諸比丘!此稱為惡嫉。
諸比丘!惡嫉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六
諸比丘!惡欲者以身、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諸比丘!何等為惡欲耶?
七
諸比丘!此處有一類者,不信而欲『令我了知有信』,破戒而欲『令我了知具戒』,少聞而欲『令我了知多聞』,樂聚會而欲『令我了知遠離者』,懈怠而欲『令我了知發勤者』,忘念而欲『令我了知具念』,不入定而欲『令我了知入定』,劣慧而欲『令我了知具慧』,不漏盡而欲『令我了知漏盡。』
[P.41]諸比丘!此稱之為惡欲。
諸比丘!惡欲者以身以語皆不可斷,以慧作種種觀乃可斷。
八
諸比丘!若貪已威伏比丘而存,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貪,貪乃威伏此具壽而存。』
諸比丘!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已威伏比丘而存,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惡欲,惡欲乃威伏此具壽而存也。』
九
諸比丘!若貪不威伏比丘而存,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貪,貪乃不威伏此具壽而存。』
諸比丘!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不威伏比丘而存,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惡欲,惡欲乃不威伏此具壽而存也。』」
二十四 周陀[1]
一
爾時,具壽摩訶周陀住支提國之薩寒若。具壽摩訶周陀於此告諸比丘言:
「友等諸比丘!」
「友!」
[P.42]彼諸比丘回答具壽摩訶周陀。具壽摩訶周陀言:
二
「友等!比丘說智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若貪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貪,貪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惡欲,惡欲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三
友等!比丘說修習而言:『我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貪,貪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惡欲,惡欲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四
友等!比丘說智,說修習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貪,貪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P.43]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惡欲,惡欲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五
友等!譬如人貧窮而說富裕,無財而說有財,無資而說有資,若有生用財富、財、穀、金、銀之機會則不得出與。則此人知:『此具壽貧窮而說富裕』,『此具壽無財而說有財』,『此具壽無資而說有資』。何以故耶?此具壽若有生用錢財,若出財、穀、金、銀之機會則不得出與。
友等!如是,比丘說智,說修習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貪,貪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P.44]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已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不知無惡欲,惡欲乃威伏此具壽而住。』
六
友等!比丘說有智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若貪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貪,貪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惡欲,惡欲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七
友等!比丘說修習而言:『我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貪,貪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惡欲,惡欲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P.45]八
友等!比丘說智,說修習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貪,貪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惡欲者,惡欲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九
友等!譬如人富裕而說富裕,有財而說有財,有資而說有資,若有生用財富、財、穀、金、銀之機會而與,人知此:『此具壽富裕而說富裕』,『此具壽者有財而說有財』,『此具壽有資而說有資』。何以故耶?此具壽者若有生財富、財、穀、金、銀之機會而與。
友等!如是,比丘說智,說修習而言:『我知此法,見此法,已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若貪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貪,貪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友等!若瞋……癡……忿……恨……覆……惱……慳……惡嫉……惡欲不威伏此比丘而住,則可知:『此具壽了知無惡欲,惡欲不威伏此具壽而住。』」
[P.46]二十五 徧處[1]
一
「諸比丘!有十種徧處,何等為十耶?
二
一者了解地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水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火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風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青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黃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赤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白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空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一者了解識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諸比丘!此為十種徧處。」
二十六 迦梨[1]
一
爾時,具壽摩訶迦旃延住阿槃提國拘羅羅坂之波樓多山中。時,有拘羅羅坂之優婆夷迦梨,到具壽摩訶迦旃延之處。至已,禮敬具壽摩訶迦旃延而坐一面。坐於一面之拘羅羅坂優婆夷迦梨,對具壽摩訶迦旃延言:
二
「大德!世尊於童女所問中說[2]:
[P.47]大德!世尊所略說之義,云何廣解耶?」
三
「姊!有一類沙門、婆羅門,以地徧等至為最勝義。姊!世尊以地徧等至為最勝證知,世尊證知而見本[3]、見過患、見出離、見道非道智。彼了知本見因、過患見因、出離見因、道非道智見因〔等故為〕義之逮得、心之寂滅。
姊!有一類沙門、婆羅門者,以水徧等至……火徧等至……風徧等至……青徧等至……黃徧等至……赤徧等至……白徧等至……空徧等至……識徧等至為最勝義。姊!世尊以識徧等至為最勝而皆證知,世尊證知見本、見過患、見出離、見道非道智。彼了知本見因、過患見因、出離見因、道非道智見因〔等故為〕義之逮得、心之寂滅。姊!如是,世尊於童女所問中說:
如是廣解世尊所略說之義。」
二十七 大問(一)[1]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眾多比丘於清晨時,著下衣,持鉢、衣,欲入舍衛城乞食。時,彼諸比丘思念:「入舍衛城乞食,尚且過早。我等宜至外道修行者之園。」時,彼諸比丘即往外道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諸外道修行者相俱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時,彼諸外道修行者對彼諸比丘言:
二
「友等!沙門瞿曇對諸弟子說法而言:『諸比丘!汝等應證知一切法!應將一切法數數證知而住!』友等!我等亦對諸弟子說法而言:『友等!汝等應證知一切法!應將一切法數數證知而住!』友等!於此處,沙門瞿曇與我等,對於說法與說法,教誡與教誡,有何差別、有何特相、有何相異耶?」
[P.49]三
時,彼諸比丘者對彼諸外道修行者之所說,既不歡喜亦不非難。不歡喜不非難,即從座起而去,言:「唯於世尊座前了知此所說之義。」時,彼諸比丘即於舍衛城乞食,食後,自乞食而還,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言:
四
「大德!於此我等於清晨時,著下衣,持鉢、衣,欲入舍衛城乞食。大德!時,我等乃思念:『欲入舍衛城乞食,尚且過早,我等宜往外道修行者之園。』大德!時,我等乃至外道修行者之園。至已,與彼諸外道修行者相俱交談慶慰,歡喜銘感之語,已坐於一面。大德!坐於一面時,彼諸外道修行者對我等而言:『友等!沙門瞿曇對諸弟子說法而言:「諸比丘!汝等應證知一切法!應將一切法數數證知而住!」友等!我等亦對諸弟子說法而言:「友等!汝等應證知一切法!應將一切法數數證知[P.50]而住!」友等!於此,沙門瞿曇與我等,對於說法與說法,教誡與教誡,有何差別、有何特相、有何相異耶?』大德!時,我等乃對彼諸外道修行者之所說,既不歡喜亦不非難。不歡喜不非難,即從座起而去,言:『唯於世尊座前了知此所說之義。』」
五
「諸比丘!若外道修道者如是所說,應當言:『一問、一說、一答,二問、二說、二答,三問、三說、三答,四問、四說、四答,五問、五說、五答,六問、六說、六答,七問、七說、七答,八問、八說、八答,九問、九說、九答,十問、十說、十答。』諸比丘!如是所問,外道修行者不能回答,復更墮困惑。何以故耶?諸比丘!彼已非其境界。諸比丘!我於天、魔、梵世、沙門、天人、眾生,不見有能回答此問而令心喜悅者,除如來與如來之弟子或從此所聞者。
六
說一問、一說、一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一法耶?
即:一切眾生,有食而住。
[P.51]諸比丘!比丘於此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一問、一說、一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七
說二問、二說、二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二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二法耶?
即:名與色。
諸比丘!比丘於此二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二問、二說、二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八
說三問、三說、三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三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三法耶?
即:三受。
諸比丘!比丘於此三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三問、三說、三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九
說四問、四說、四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P.52]諸比丘!比丘於四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四法耶?
即:四食。
諸比丘!比丘於此四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四問、四說、四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〇
說五問、五說、五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五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五法耶?
即:五取蘊。
諸比丘!比丘於此五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五問、五說、五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一
說六問、六說、六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六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六法耶?
即:六內處。
諸比丘!比丘於此六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P.53]說六問、六說、六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二
說七問、七說、七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七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七法耶?
即:七識住[2]。
諸比丘!比丘於此七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七問、七說、七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三
說八問、八說、八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八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八法耶?
即:八世法[3]。
諸比丘!比丘於此八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八問、八說、八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四
說九問、九說、九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九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九法耶?
即:九有情居[4]。
[P.54]諸比丘!比丘於此九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九問、九說、九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五
說十問、十說、十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諸比丘!比丘於十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十法耶?
即:十不善業道[5]。
諸比丘!比丘於此十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說十問、十說、十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二十八 大問(二)
一
爾時,世尊住迦戰羅竹園。時,眾多迦戰羅之優婆塞,到迦戰羅比丘尼住處。至已,禮敬迦戰羅比丘尼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迦戰羅優婆塞,對迦戰羅比丘尼言:
[P.55]二
「大姊!世尊於大問中所說,為:『一問、一說、一答,二問、二說、二答,三問、三說、三答,四問、四說、四答,五問、五說、五答,六問、六說、六答,七問、七說、七答,八問、八說、八答,九問、九說、九答,十問、十說、十答。』大姊!世尊所略說之義,云何廣解耶?」
三
「友等!此非我從世尊處親近聽聞,親近受持,亦非從意修習之諸比丘處,親近聽聞,親近受持,然而聽我所思,善自作意!我當說。」
「唯然,大姊!」
迦戰羅之優婆塞,回答迦戰羅比丘尼。迦戰羅比丘尼說:
四
「世尊所說之一問、一說、一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一法耶?
即:一切眾生依食而住。
友等!比丘於此一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一問、一說、一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P.56]五
世尊所說之二問、二說、二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二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二法耶?
即:名與色。
〔友等!比丘於此二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二問、二說、二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世尊所說之三問、三說、三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三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三法耶?
即:三受。
友等!比丘於此三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三問、三說、三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六
世尊所說之四問、四說、四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四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四法耶?
即:四念處。
友等!比丘於此四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四問、四說、四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七
世尊所說之五問、五說、五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五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五法耶?
即:五根是。
〔友等!比丘於此五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五問、五說、五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世尊所說之六問、六說、六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六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六法耶?
[P.57]即:六出離界[1]。
〔友等!比丘於此六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六問、六說、六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世尊所說之七問、七說、七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七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七法耶?
即:七覺分。
〔友等!比丘於此七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七問、七說、七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世尊所說之八問、八說、八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八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八法耶?
即:八支聖道。
友等!比丘於此八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八問、八說、八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八
世尊所說之九問、九說、九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九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九法耶?
即:九有情居。
友等!比丘於此九法而正厭患,正離貪,正解脫,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九問、九說、九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九
世尊所說之十問、十說、十答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友等!比丘於此十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何等為十法耶?
即:十善業道[2]。
[P.58]友等!比丘於此十法而正善修習其心,正觀邊際,正現觀其義,於現法而盡苦際。
世尊所說之十問、十說、十答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〇
友等!世尊於大問中所說:『一問、一說、一答,〔二問、二說、二答,三問、三說、三答,四問、四說、四答,五問、五說、五答,六問、六說、六答,七問、七說、七答,八問、八說、八答,九問、九說、九答,十問、十說、〕十答。』我將世尊所略說之義,如是廣解。
友等!汝等若有疑者,則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請教此義。如世尊所說,歡喜受持!」
「唯然,大姊!」
迦戰羅之優婆塞者,對於迦戰羅比丘尼之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座起,禮敬迦戰羅比丘尼,作右遶而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迦戰羅優婆塞,將與迦戰羅比丘尼相俱所談話之一切稟告世尊。
[P.59]一一
「善哉、善哉!居士等。居士等!迦戰羅比丘尼是聰明。居士等!迦戰羅比丘尼有大慧。居士等!汝等若至我處尋問此義,我亦如迦戰羅比丘尼之所說而說。此義如是。當如是受持!」
二十九 拘薩羅(一)[1]
一
「諸比丘!凡於迦尸拘薩羅國之一切,凡於拘薩羅王波斯匿所有之境界中,說拘薩羅王波斯匿為最勝。諸比丘!連拘薩羅王波斯匿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二
諸比丘!凡日月周迴,徧照諸方為千世界。於其千世界有千日、千月、千須彌山王、千閻浮提洲、千西牛貨洲、千北俱盧洲、千東勝身洲、四千大海、四千大王、千四大天王、千忉利天、千夜摩天、千兜率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諸比丘!凡於千世界之中,說大梵為最勝。諸比丘!連大梵亦有變異、變異。諸比[P.60]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三
諸比丘![2]時,此世亦當有敗壞。諸比丘!此世敗壞之時,眾生多生於光音天。於彼中為意生,以喜為食,自光明而行於虛空,淨住久遠長時而住。諸比丘!世敗壞之時,說光音天為最勝。諸比丘!連光音天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四
諸比丘!有十種徧處[3]。何等為十徧處耶?
一者了解地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水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火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風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青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黃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赤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白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空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一者了解識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
諸比丘!此為十徧處。
五
諸比丘!於此十徧處中,所謂『一者了解識徧,於上、下、傍是無二、無量』乃最勝。諸比丘!有如是想之有情。諸比丘!連有如是想之有情亦有變異、變異。諸[P.61]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六
諸比丘!有八勝處[4]。何等為八勝處耶?
一者內有色想,外觀少許好、醜之諸色,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一之勝處。
一者內有色想,外觀無量好、醜之諸色,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二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少許好、醜之諸色,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三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無量好、醜之諸色,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四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摩迦華之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磨碾兩面波羅㮈衣之青、青顯、青現、青光。如是,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青、青顯、青現、青光,而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五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華之黃、黃顯、[P.62]黃現、黃光,猶如磨碾兩面波羅㮈衣之黃、黃顯、黃現、黃光。如是,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黃、黃顯、黃現、黃光,而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六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般豆時婆迦華之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磨碾兩面波羅㮈衣之赤、赤顯、赤現、赤光。如是,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赤、赤顯、赤現、赤光,而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七之勝處。
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太白之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磨碾兩面波羅㮈衣之白、白顯、白現、白光。如是,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白、白顯、白現、白光,而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此乃第八之勝處。
諸比丘!此為八勝處。
七
諸比丘!於此八勝處之中,一者內無色想,外觀諸色為白、白顯、白現、白光,而如是得『勝彼〔諸色〕而知見』之想者為最勝。諸比丘!有如是想之有情。諸比丘![P.63]連有如是想之有情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八
諸比丘!有四行。何等為四行耶?
即: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
諸比丘!此為四行。
九
諸比丘!於此四行中,樂速通行者為最勝。諸比丘!有如是行之有情。諸比丘!連有如是行之有情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一〇
諸比丘!有四想。何等為四想耶?
一者少了解,一者多了解,一者無量了解,一者『無所有』而了解無所有處。
諸比丘!此為四想。
一一
諸比丘!於此四想中,『無所有』而了解無所有處者為最勝。諸比丘!有如是想之有情。諸比丘!連有如是想之有情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P.64]一二
諸比丘!於諸異學之成見中,所謂『若無我無我所,則將無我無我所[5]』者,為最勝。諸比丘!於有如是見者,則可期『諸有之無厭者應無此人,諸有滅之厭足者,應無此人。』諸比丘!有如是見之有情。諸比丘!連有如是見之有情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一三
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6],施設勝義清淨。
一四
諸比丘!於施設勝義清淨者之中,徧超無所有處,具足非想非非想處而住者,為最勝。證知此,為現證此而說法。諸比丘!有如是說之有情。諸比丘!連有如是說之有情亦有變異、變易。諸比丘!如是觀,有聞之聖弟子乃厭患於此,厭患此最勝而離貪,況於下賤者!
一五
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施設勝義現法涅槃。
一六
諸比丘!於施設勝義現法涅槃者之中,如實知六觸處之集起、滅盡、嘗味、過患、出離,無取而解脫者,為最勝。諸比丘!我乃如是說,如是演說,有一類沙門、婆羅門以非有、空虛、虛妄、非實而誹謗:『沙門瞿曇者,不施設諸欲之徧知,不施設諸色之徧知,不施設諸受之徧知。』
[P.65]一七
諸比丘!我施設諸欲之徧知,施設諸色之徧知,施設諸受之徧知,於現法而無欲、寂滅、清涼,施設無取般涅槃。」
三十 拘薩羅(二)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其時,拘薩羅王波斯匿戰勝,得意趣,由戰鬥而還。時,拘薩羅王波斯匿即出而往僧園。此車乘行至車乘所能到之處,自車乘而下,步入僧園。
二
其時,眾多之比丘,露地經行。時,拘薩羅王波斯匿到彼諸比丘住處。到已,對彼諸比丘而言:
「大德!世尊、應供、正等覺者,今住何處耶?大德!我等欲見彼世尊、應供、正等覺者。」
「大王!於彼處有閉戶之精舍,靜往徐入外緣,謦咳而叩閂,世尊當為汝開門。」
三
時,拘薩羅王波斯匿靜往於彼閉戶之精舍,徐入外緣,謦咳而叩閂,世尊即為之開門。時,拘薩羅王波斯匿入於精舍,以頭面頂禮世尊之足,以口唯吻世尊之足,以手撫摸稱名而言:
[P.66]「大德!我乃拘薩羅王波斯匿,大德!我乃拘薩羅王波斯匿。」
「大王!汝復觀何等義趣之故,於此身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耶?」
四
「大德!我乃觀知恩、知報之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大德!世尊為眾人之利益、眾人之安樂而行,令眾人得聖正之理,即令安住正真法性、善法性。大德!世尊為眾人之利益、眾人之安樂而行,令眾人得聖正之理,即令安住正真法性、善法性故。大德!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五
大德!復次,世尊有戒,有佛戒、聖戒、善戒,成就善戒。大德!世尊有戒,有佛戒、聖戒、善戒,成就善戒故。大德!我觀此義趣之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P.67]六
大德!復次,世尊於長夜住阿練若,親近於阿練若、林間、僻地等邊陬之坐臥處。大德!世尊於長夜住阿練若,住阿練若、林間、僻地等邊陬之坐臥處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七
大德!復次,世尊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亦能滿足。大德!世尊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亦能滿足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八
大德!復次,世尊是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大德!世尊為應請、極應請、應供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九
大德!復次,世尊是除遣能使趣向心離蓋之論,所謂:少欲論、知足論、遠離論、不雜處論、發勤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得如是之論者隨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大德!世尊是除遣能使趣向心離蓋之論,所謂少欲論、〔知足論、遠離論、不雜處論、發勤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得如是之論者,隨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P.68]一〇
大德!復次,世尊是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者,隨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大德!世尊是得四靜慮增上心之現法樂住者,隨樂欲,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一一
大德!復次,世尊是隨念種種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如是隨念:『在彼處,我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自彼處沒而往生於彼處;在彼處,名如是,姓如是,種姓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限如是,自彼處沒而來生於彼處。』隨念種種宿住、其相、狀。大德!世尊隨念種種宿住……乃至……如是隨念……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一二
大德!復次,世尊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嗟夫!此諸有情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業,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P.69]地獄。嗟夫!又此諸有情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業,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以如是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大德!世尊以清淨超人之天眼……乃至……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好色、惡色、善趣、惡趣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一三
大德!復次,世尊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現證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具足而住。大德!世尊依諸漏盡而〔於現法自證知,〕現證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具足而住故,我觀此義趣故,於世尊作如是最勝敬禮,承示慈愛。
一四
大德!今我等當往,我等多所作,多所辦。」
「大王!然則,當自知時。」
時,拘薩羅王波斯匿即從座起,禮敬世尊,作右遶而去。
第三 大品〔畢〕
攝頌曰:
第四 優波離品
三十一 優波離.遮說戒
一
爾時,具壽優波離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優波離白世尊而言:
二
「大德![1]如來[2]緣幾種之義趣為諸弟子制學處,說波羅提木叉耶?」
「優波離!如來緣十種義趣為諸弟子制學處,說波羅提木叉。何等為十耶?
三
即為僧伽之極善,為僧伽之安樂,為惡人之折伏,為善美比丘之樂住,為防護現法之漏,為阻害當來之漏,為令未信者而信,為令已信者而增長,為令律正法,為攝受其律。
諸比丘!如來緣此十種義趣為諸弟子制學處,說波羅提木叉。」
四
「大德![3]遮波羅提木叉有幾種耶?」
「優波離!遮波羅提木叉有十種。何等為十耶?
[P.71]五
即犯波羅夷者坐於其眾會,為波羅夷說未了,未受具足戒者坐於其眾會,為未受具足戒說未了,捨學者在其眾會,為捨學說未了,黃門在其眾會,為黃門說未了,污比丘尼者在其眾會,為污比丘尼說未了。
優波離!遮波羅提木叉有此十種。」
三十二 斷事人[1]
一
「大德!成就幾種法之比丘,可選為斷事人耶?」
「優波離!成就十法之比丘,可選為斷事人。何等為十法耶?
二
優波離!此處有比丘,具戒,防護波羅提木叉律儀,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於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諸法而受持,以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廣義了解兩部之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而善分別,善通曉,善決定。於律安住不動。於自他兩派而堪能語、解、觀、靜。善巧止滅諍事[P.72]之生起。知諍事。知諍事之集起。知諍事之滅盡。知順諍事滅盡之道。」
三十三 具足戒[1]
一
「大德!成就幾種法比丘可授具足戒耶?」
「優波離!若成就十法,比丘可授具足戒。何等為十法耶?
二
優波離!此處有比丘,具戒,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於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而學學處。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諸法而受持,以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廣義了解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而善分別、善通達,善決定。能〔自〕侍於病者,或〔令他〕侍〔於病者〕。能〔自〕除不欣喜,或〔令他〕除〔不欣喜〕能如法滅已生之惡作。能如法離已生之成見。能勸導於增上戒。能勸導於增上心。能勸導於增上慧。
優波離!若成就此十法者,比丘可授具足戒。」
[P.73]三十四 依止沙彌[1]
一
「大德!若成就幾種法,比丘可與依止耶?……乃至……可畜沙彌耶?」
「優波離!若成就十法,比丘可畜沙彌。何等為十法耶?
二
優波離!此處有比丘,具戒,〔防護波羅提木叉之律儀,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於微小之罪而佈畏〕受持而學學處。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諸法而受持,以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廣義了解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而善分別,善通曉,善決定。能〔自〕侍於病者,或〔令他〕侍〔於病者〕。能〔自〕除不欣喜,或〔令他〕除〔不欣喜〕。能如法滅已生之惡作。能如法離已生之成見。能勸導於增上戒。能勸導於增上心。能勸導於增上慧。
優波離!若成就此十法者,比丘可畜沙彌。」
三十五 破僧[1]
一
「大德!破僧,稱之為破僧者,何等為僧破耶?」
[P.74]二
「優婆離!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說非律為律,說律為非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說非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
彼等,以此十事誘惑而行不共之羯磨,誦不共之波羅提木叉。優波離!此為僧破。」
三十六 和合僧[1]
一
「大德!和合僧,稱之為和合僧者,何等為僧和合耶?」
二
「優婆離!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非法,說法為法,說非律為非律,說律為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非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
彼等,以此十事不誘不惑而不行不共之羯磨,不誦不共之波羅提木叉。優波離!此為僧和合。」
[P.75]三十七 破僧(一)
一
時,具壽阿難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者白世尊而言:
二
「大德!破僧,稱之為破僧者,何等為僧破耶?」
三
「阿難!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說非律為律,說律為非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說非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
彼等,以此十事誘惑而行不共之羯磨,誦不共之波羅提木叉。阿難!此為僧破。」
三十八 破僧(二)[1]
一
「大德!若破和合僧者,何等為積耶?」
二
「阿難!積一劫住之罪過。」
三
「大德!何等為一劫住之罪過耶?」
四
「阿難!一劫煮於地獄
三十九 阿難(一)
一
「大德!和合僧,稱之為和合僧者,何等為僧和合耶?」
二
「阿難!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非法,說法為法,說非律為非律,說律為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非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
彼等,以此十事而不誘不惑,不行不共之羯磨,不誦不共之波羅提木叉。阿難!此為僧和合。」
四十 阿難(二)[1]
一
「大德!若使破僧和合者,則何等為積耶?」
二
「阿難!積梵福。」
三
「大德!何等為梵福耶?」
四
「阿難!於天上受樂一劫。[P.77]僧伽和合與和合者,攝受是樂。若喜和合住於法,則不失安穩。若令僧伽和合,於天上樂一劫。」
第四 優波離品〔畢〕
此中攝頌曰:
第五 罵詈品
四十一 諍論
一
爾時,具壽優波離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優波離白世尊言:
二
「大德!有何因何緣,於僧伽生訴訟、鬥諍、論議、諍論,比丘不住於安樂耶?」
三
「優波離!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說非律為律,說律為非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P.78]說非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
優波離!有此因此緣,於僧伽生訴訟、鬥諍、論議、諍論,比丘不住於安樂。」
四十二 諍根(一)
一
「大德!諍根有幾種耶?」
二
「優波離!諍根有十種。何等為十種耶?
三
優波離!此處有諸比丘,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說非律為律,說律為非律,說非如來之所說所言為如來之所說所言,說如來之所說所言為非如來之所說所言,說非如來之常所行法為如來之常所行法,說如來之常所行法為非如來之常所行法,說非如來之所制為如來之所制,說如來之所制為非如來之所制。
優波離!此乃十種諍根。」
四十三 諍根(二)[1]
一
「大德!諍根有幾種耶?」
二
「優波離!諍根有十種。何等為十種耶?
[P.79]三
優波離!此處有諸比丘,說無罪為罪,說罪為無罪,說輕罪為重罪,說重罪為輕罪,說麤罪為非麤罪,說非麤罪為麤罪,說有殘罪為無殘罪,說無殘罪為有殘罪,說有悔除罪為無悔除罪,說無悔除罪為有悔除罪。
優波離!此乃十種諍根。」
四十四 拘尸
一
爾時,世尊住拘尸城之靈供處密林。世尊於此處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即說:
二
「諸比丘![1]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須內觀察五法,內修五法而後,可難詰他人。
內可觀察何種五法耶?
三
諸比丘!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應如是觀察:『我身行清淨耶?具足清淨、無穿、無過之身行耶?於我有此法耶?』諸比丘!若比丘身行不清淨,不具足清淨、無穿、無過之身行,則對彼而有言說者。說:『具壽!但願且學身行!』
四
諸比丘!復次,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應如是觀察:『我乃語行清淨耶?具足清淨、無穿、無過之語行耶?於我有此法耶?』諸比丘!若比丘諸行不清淨,不具足清淨、無穿、無過之語行,則對彼而有言說者。說:『具壽!但願且學語行!』
[P.80]五
諸比丘!復次,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應如是觀察:『我於同梵行者,修無礙之慈心耶?於我有此法耶?』諸比丘!若比丘於同梵行者,不修無礙之慈心,則對彼而有言說者。說:『具壽!但願且於同梵行者修慈心!』
六
諸比丘!復次,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應如是觀察:『我是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耶?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其法而受持,以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善通達耶?於我有此法耶?』諸比丘!若比丘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其法,以言通利,以意觀察:非以見善通達,則對彼而有言說者,說:『具壽!但願且習阿含。』
七
諸比丘!復次,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應如是觀察:『我廣義了解兩部之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而善分別,善通曉,善決定耶?於我有此法耶?』諸比丘!比丘若不廣義了解兩部之波羅提木叉,就經與相而非善分別,善通曉,善決定,問:[P.81]『具壽!此即世尊於何處所說耶?』而不能說,則對彼而有言說者。而說:『具壽!但願且學律!』
於內應觀察此五法。
八
於內應修何等之五法耶?
九
『我以時說而不以非時說。以實說而不以非實說。以柔軟說而不以麤暴說。以有利益說而不以無利益說。以有慈心說而不以有瞋心說。』
內應修此五法。
諸比丘!難詰比丘,若欲難詰他人,則內應觀察此五法,內修此五法之後,可難詰他人。」
四十五 入後宮[1]
一
「諸比丘!若入王之後宮,則有十種過失。何等為十過失耶?
二
諸比丘!王於此處與夫人俱坐,比丘來到此處,若夫人見比丘而笑,比丘見夫人而笑,王即思念:『必是已作或當作〔惡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一過失。
[P.82]三
諸比丘!復次,王多所作,多所辦,往一夫人之後,不憶念。依彼而有娠,王即思念:『此處餘人不來到,但除出家者,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二過失。
四
諸比丘!復次,當王之後宮失一寶,王即思念:『此處餘人不來到,但除出家者,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三過失。
五
諸比丘!復次,當王後宮內之秘密事外漏,王即思念:『此處餘人不來到,但除出家者,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四過失。
六
諸比丘!復次,於王之後宮,父犯子,子犯父,彼等即思念:『此處餘人不來到,但除出家者,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五過失。
七
諸比丘!復次,王遷下位者而置於上位,不喜此者即思念:『王與出家者交往,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六過失。
八
諸比丘!復次,王遷上位者而置於下位,不喜此者即思念:『王與出家者交往,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七過失。
九
諸比丘!復次,王於非時起軍,不喜此者即思念:『王與出家者交往,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八過失。
[P.83]一〇
諸比丘!復次,王得時起軍,於中途令還,不喜此者即思念:『王與出家者交往,當為出家者之所業。』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九過失。
一一
諸比丘!復次,於王之後宮,有象之馳驅[2],馬之馳驅,車之馳驅,有可染之色、聲、香、味、所觸而不相稱於出家者。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第十過失。
諸比丘!此乃入王後宮之十種過失。」
四十六 釋氏[1]
一
爾時,世尊住釋氏國迦毘羅衛之尼拘律園。時,眾多釋氏之優婆塞,於布薩之當日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世尊對坐於一面之釋氏之優婆塞說:
二
「諸釋氏!汝等行八分成就之布薩[2]耶?」
「大德!我等對八分成就之布薩者,時而行,時而不行。」
「諸釋氏!汝等不利,不善利,汝等如是生憂悲之怖畏,生死之怖畏,於八分成就之布薩者,時而行,時而不行。
[P.84]諸釋氏!汝等之意云何。此處有人,以若干之事業,不犯不善而於一日獲半迦利沙槃,能稱為『此人是堪能、精勤』耶?」
「唯、唯,大德!」
「諸釋氏!汝等之意云何。此處有人,以若干之事業,不犯不善而於一日獲一迦利沙槃,能稱為『此人是堪能、精勤』耶?」
「唯然,大德!」
「諸釋氏!汝等之意云何。此處有人,以若干之事業,不犯不善而於一日獲二迦利沙槃……乃至……獲三迦利沙槃……獲四迦利沙槃……獲五迦利沙槃……獲六迦利沙槃……獲七迦利沙槃……獲八迦利沙槃……獲九迦利沙槃……獲十迦利沙槃……獲二十迦利沙槃……獲三十迦利沙槃……獲四十迦利沙槃……獲五十迦利沙槃,能稱為『此人是堪能、精勤』耶?」
「唯、唯,大德!」
「諸釋氏!汝等之意云何。彼人日日獲百迦利沙槃、千迦利沙槃,隨得而藏,若活百歲[3]則成大蓄財耶?」
「唯然,大德!」
「諸釋氏!汝等之意云何。彼人以財為因,以財為緣,以財為基而於一夜、一日、半夜、半日,一向覺受安樂而住耶?」
「不也,大德!」
「何以故耶?」
「大德!欲為無常,是空虛,是虛妄,是虛誑法。」
[P.85]三
「諸釋氏!此處我弟子十年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諸釋子!不說十年。此處我弟子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諸釋子!不說一年。此處我弟子十月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諸釋子!不說十月。此處我弟子九月、八月、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半月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諸釋子!不說半月。此處我弟子十日夜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P.86]諸釋子!不說十日夜。此處我弟子九日夜、八日夜、七日夜、六日夜、五日夜、四日夜、三日夜、二日夜、一日夜住於不放逸、熱心、精勤,如我所教誡而行,則百年、百百年、百千年、百百千年,皆一向覺受安樂而住。彼將欲為一來者、不還者,為預流者更是不待問。
諸釋氏!汝等不利,不善利,汝等如是生憂悲之怖畏,生死之怖畏,於八分成就之布薩者,時而行,時而不行。」
「大德!我等從今日開始,當行八分成就之布薩。」
四十七 摩訶離
一
爾時,世尊住毗舍離大林重閣講堂。時,離車人摩訶離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禮敬世尊卻坐一面。坐於一面之離車人摩訶離白世尊言:
二
「大德!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作惡業,轉惡業耶?」
「摩訶離!以貪為因,以貪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摩訶離!以瞋為因,以瞋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摩訶離!以癡為因,以癡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摩訶離!以非如理作意為因,以非如理作意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P.87]摩訶離!以邪願心為因,以邪願心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摩訶離!以此為因,以此為緣,作惡業,轉惡業。」
三
「大德!復次,以何為因,以何為緣,作善業,轉善業耶?」
「摩訶離!以無貪為因,以無貪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以無瞋為因,以無瞋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以無癡為因,以無癡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以如理作意為因,以如理作意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以正願心為因,以正願心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以此為因,以此為緣,作善業,轉善業。
摩訶離!若世間無此十法,則此處無施設非法行、不平等行,如法行、平等行。摩訶離!然而,世間有此十法故,則有施設非法行、不平等行,如法行、平等行。」
四十八 法
一
「諸比丘!出家者應數數觀察十法。何等為十耶?
二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棄彩色[1]。』
[P.88]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命乃繫屬於他。』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欲改行儀。』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有無非難自我持戒耶?』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有智之同梵行者,審視無非難我持戒耶?』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一切之可愛、可意與處異而別離。』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所有業,領受業,胎業,以業為緣者,以業為歸趣,我領受我所造之善惡業。』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云何而過日夜。』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喜空閑處[2]耶?』
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我上人法能證得為聖之殊勝智見耶?如是於末期問同梵行者而不羞愧耶?』
諸比丘!出家者應數數觀察此十法。」
四十九 住身
一
「諸比丘!十法住於身。何等為十法耶?
二
即:冷、煖、饑、渴、大便、小便、身律儀、語律儀、活命律儀、當來有有行。
三
諸比丘!此十法住於身。」
五十 訴訟
[P.89]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其時,眾多比丘食後,自乞食而還,集座於講堂,集會起訴訟,起鬥諍,為諍論,相互以口㦸衝突而住。時,世尊即於晡時,從宴默起到講堂。至已,坐於所設座。坐已之世尊告諸比丘言:
二
「諸比丘!汝等今為何論而集坐耶?又為何而中斷談論耶?」
「大德!我等於此處食後,自乞食而還,集座於講堂,集會起訴訟,起鬥諍,為諍論,相互以口㦸衝突而住。」
「諸比丘!汝等以信出家,而為出家之善男子不應起訴訟,起鬥諍,為諍論,相互以口㦸衝突而住。
諸比丘!有十種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何等為十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具戒,為波羅提木叉之律儀所防護,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於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學學處。諸比丘!比丘具戒,〔為波羅提木叉所防護,行、所行具足而住,見於微小之罪而怖畏,受持學學處,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四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諸法,以言通利,以意觀[P.90]察,以見而善通達。諸比丘!比丘為多聞而〔受持所聞,積集所聞,如初善、中善、後善及文、義具足之諸法,宣說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多聞受持諸法,以言通利,以意觀察,〕以見而善通達。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五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輩。諸比丘!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輩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六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從順而成就從順法,堪忍而善受教誡。諸比丘!比丘從順而成就從順法,堪忍而善受教誡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七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於同梵行者貴賤之事業,能不懈怠於此,於此成就所應思量,能作能調。諸比丘!比丘於同梵行者貴賤之事業,能不懈怠於此,於此成就所應之思量,能作能調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八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諸比丘!比丘樂法,愛語,於勝法、勝律而有廣大之勝喜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P.91]九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軛。諸比丘!比丘發勤而住,斷不善法,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堅固,於諸善法而不捨其軛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一〇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亦滿足。諸比丘!比丘以任何之衣、食、坐臥具、病藥、資具亦能滿足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一一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比丘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憶念隨念久遠以前之所作,久遠以前之所說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一二
諸比丘!復次有比丘,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諸比丘!比丘有慧,聖決擇而成就正順苦盡之生滅慧者,此乃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諸比丘!此十者為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之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一趣。」
第五 罵詈品〔畢〕
攝頌曰:
初功德五十經〔畢〕
第六 己心品
五十一 己心[1]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世尊於此處告諸比丘言:
「諸比丘!」
「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二
「諸比丘!若比丘於他心不善能,則『於己心當為善能』。諸比丘!如是當學。諸比丘!云何比丘於己心為善能耶?
三
諸比丘!譬如壯年年少之男女愛好莊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鉢,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垢、塵,則為斷其垢、塵而精進;若於其處不見垢、塵,則歡喜思惟圓滿,謂:『幸哉!我得清淨。』諸比丘!如是,若比丘有所觀察,則於[P.93]善法多饒益[2]。謂:『我多貪欲而住耶?多無貪而住耶?我多瞋恚心而住耶?多無瞋心而住耶?我多纏惛眠而住耶?多離惛眠而住耶?我多掉舉而住耶?多無掉舉而住耶?我多疑惑而住耶?多超疑惑而住耶?我多忿而住耶?多無忿而住耶?我多染污心而住耶?多不染污心而住耶?我多暴躁身而住耶?多非暴躁身而住耶?我多懈怠而住耶?多發勤而住耶?我多不得定而住耶?多得定而住耶?』
四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貪欲而住,多瞋恚心而住,多纏惛眠而住,多掉舉而住,多疑惑而住,多忿而住,多染污心而住,多暴躁身而住,多懈怠而住,多不得定而住。』諸比丘!則彼比丘為斷彼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如是,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
[P.94]五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無貪欲而住,多無瞋心而住,多離惛眠而住,多無掉舉而住,多超疑惑而住,多無忿而住,多不染污心而住,多非暴躁身而住,多發勤而住,多得定而住。』諸比丘!則彼比丘安住於彼善法,更當為盡諸漏而努力。」
五十二 舍利弗
一
具壽舍利弗於此處告諸比丘而言:
「友等諸比丘!」
「友!」
彼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弗。具壽舍利弗說:
二
「友等!若比丘於他心不善能,則『於己心當為善能』。諸比丘!當如是學。友等!云何比丘於己心為善能耶?
三
友等!譬如壯年年少之男女愛好莊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鉢,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垢、塵,則為斷其垢、塵而精進;若於其處不見垢、塵,則歡喜思惟圓滿,謂:『幸哉!我得清淨。』諸比丘!如是,若比丘有所觀察,則於善[P.95]法多饒益。謂:『我多貪欲而住耶?多無貪而住耶?我多瞋恚心而住耶?多無瞋心而住耶?我多纏惛眠而住耶?多離惛眠而住耶?我多掉舉而住耶?多無掉舉而住耶?我多疑惑而住耶?多超疑惑而住耶?我多忿而住耶?多無忿而住耶?我多染污心而住耶?多不染污心而住耶?我多暴躁身而住耶?多非暴躁身而住耶?我多懈怠而住耶?多發勤而住耶?我多不得定而住耶?多得定而住耶?』
四
友等!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貪欲而住,〔多瞋恚心而住,多纏惛眠而住,多掉舉而住,多疑惑而住,多忿而住,多染污心而住,多暴躁身而住,多懈怠心而住,〕多不得定而住。』諸比丘!則彼比丘為斷彼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如是,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
五
友等!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無貪欲而住,〔多無瞋心而住,多離惛眠而住,多無掉舉而住,多超疑惑而住,多無忿而住,多不染污心而住,多非暴躁身而住,多發勤而住,〕多得定而住。』友等!彼比丘安住於彼善法,更當為盡諸漏而努力。」
[P.96]五十三 止住[1]
一
「諸比丘!我對於善法之止住者不讚歎,況衰退者乎?諸比丘!我對於善法之增長者讚歎,不止住,不衰退。
諸比丘!云何於善法之衰退者不止住,不增長耶?
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若有所篤信、禁戒、所聞、布施、智慧、辯才,然而,彼之諸法不止住,不增長。諸比丘!此稱為善法之衰退者不止住,不增長。諸比丘!如是稱為對於善法之衰退者不止住,不增長。
諸比丘!云何善法之止住者不衰退,不增長耶?
三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若有所篤信、禁戒、所聞、布施、智慧、辯才,然而,彼之諸法不衰退,不增長。諸比丘!此稱為善法之止住者不衰退,不增長。諸比丘!如是稱為善法之止住不衰退,不增長。
諸比丘!云何善法之增長者不止住,不衰退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若有所篤信、禁戒、所聞、布施、智慧、辯才,然而,彼之諸法不止住,不衰退。諸比丘!此稱為善法之增長者不止住,不衰退。諸比丘!如是稱為善法之增長者不止住,不衰退。
五
諸比丘!若比丘於他心[2]不善能,則『於己心當為善能』。諸比丘!當如是學。諸比丘!云何比丘於己心為善能耶?
[P.97]六
諸比丘!譬如壯年年少之男女愛好莊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鉢,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垢、塵,則為斷其垢、塵而精進;若於其處不見垢、塵,則歡喜思惟圓滿,謂:『幸哉!我得清淨。』諸比丘!如是,若比丘有所觀察,則於善法多饒益。謂:『我多貪欲而住耶?多無貪而住耶?我多瞋恚心而住耶?多無瞋心而住耶?我多纏惛眠而住耶?多離惛眠而住耶?我多掉舉而住耶?多無掉舉而住耶?我多疑惑而住耶?多超疑惑而住耶?我多忿而住耶?多無忿而住耶?我多染污心而住耶?多不染污心而住耶?我多暴躁身而住耶?多非暴躁身而住耶?我多懈怠而住耶?多發勤而住耶?我多不得定而住耶?多得定而住耶?』
七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貪欲而住,多瞋恚而住,多纏惛眠而住,多掉舉而住,多疑惑而住,多忿而住,多染污心而住,多暴躁身而住,多懈怠[P.98]而住,多不得定而住。』諸比丘!則彼比丘為斷彼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如是,彼比丘為斷彼惡不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
八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多無貪而住,多無瞋心而住,多離惛眠而住,多無掉舉而住,多超疑惑而住,多無忿而住,多不染污心而住,多非暴躁身而住,多發勤而住,多得定而住。』諸比丘!則彼比丘安住於彼善法,更當為盡諸漏而努力。」
五十四 寂止[1]
一
「諸比丘!若比丘於他心不善能,則『於己心當為善能』。諸比丘!當如是學。諸比丘!云何比丘於己心為善能耶?
二
諸比丘!譬如壯年年少之男女愛好莊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鉢,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垢、塵,則為斷其垢、塵而精進,若於其處不見垢、塵,[P.99]則歡喜思惟圓滿,謂:『幸哉!我得清淨。』諸比丘!如是,若比丘觀察,則於善法多饒益。謂:『我得內心寂止耶?不得內心寂止耶?我得正觀增上慧法耶?不得正觀增上慧法耶。』
三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得內心寂止,但不得正觀增上慧法。』諸比丘!則彼比丘安住於內心寂止,當為正觀增上慧法而努力。彼於後時得內心寂止,且得正觀增上慧法。
四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得正觀增上慧法,不得內心寂止。』諸比丘!則彼比丘安住於正觀增上慧法,當為內心寂止而努力。彼於後時得正觀增上慧法,且得內心寂止。
五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不得內心寂止,不得正觀增上慧法。』諸比丘!則彼比丘為獲得彼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P.100]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如是,彼比丘為獲得彼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彼於後時得內心寂止,且得正觀增上慧法。
六
諸比丘!若比丘觀察,而如是了知:『我得內心寂止,且得正觀增上慧法。』諸比丘!則彼比丘安住於彼善法,更當為盡諸漏而努力。
七
諸比丘!我說:衣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親近。諸比丘!我說: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親近。諸比丘!我說:坐臥具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親近。諸比丘!我說:村落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親近。諸比丘!我說:國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親近。諸比丘!我說:人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
八
諸比丘!我說:衣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此中,若了知其衣,為『我若親近此衣,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衣。此中,若了知其衣,為『我若親近此衣,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則可親近其衣。
諸比丘!我說:衣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九
諸比丘!我說: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P.101]此中,若了知其食,為『我若親近此食,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此中,若了知其食,為『我若親近此食,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則可親近其食。
諸比丘!我說: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〇
諸比丘!我說:坐臥具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此中,若了知其坐臥具,為『我若親近此坐臥具,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坐臥具。此中,若了知其坐臥具,為『我若親近此坐臥具,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則可親近其坐臥具。
諸比丘!我說:坐臥具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一
諸比丘!我說:村落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此中,若了知其村落,為『我若親近此村落,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村落。此中,若了知其村落,為『我若親近此村落,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則可親近其村落。
諸比丘!我說:村落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二
諸比丘!我說:國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P.102]此中,若了知其國土,為『我若親近此國土,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國土。此中,若了知其國土,為『我若親近此國土,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則可親近其國土。
諸比丘!我說:國土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一三
諸比丘!我說:人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何而如是說耶?
此中,若了知此人,為『我若親近此人,則不善法增益,善法損減』,如是則不可親近其人。此中,若了知其人,為『我若親近此人,則不善法損減,善法增益』,如是可親近其人。
諸比丘!我說:人有二種,〔謂〕:可親近與不可新近。如是說者緣此而如是說。」
五十五 衰退[1]
一
具壽舍利弗於此處告諸比丘言:
「友等諸比丘!」
「友!」
彼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弗。具壽舍利弗說:
二
「友等!衰退法之人所謂衰退法之人者。友等!云何為世尊所說衰退法之人耶?云何為世尊所說不衰退法之人耶?」
[P.103]「友!我等從遠方來到具壽舍利弗座前,欲了知此所說之義。願具壽舍利弗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乃從具壽舍利弗聽聞受持。」
「友等!然則,諦聽!善自作意!我當說。」
「唯然,友!」
彼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弗。具壽舍利弗說:
「友等!云何為世尊所說衰退法之人耶?
三
友等!此處有比丘,不聞未聞之法,忘失已聞之法,前所觸心之法,不現行,不識未識。友等!如是為世尊所說衰退法之人。
友等!復次,云何為世尊所說不衰退法之人耶?
四
友等!此處有比丘,聞未聞之法,不忘失已聞之法,前心所觸之法,現行,識未識。友等!如是為世尊所說不衰退法之人。
五
友等!若比丘於他心不善能,則『於己心當為善能。』友等!如是當學。友等!云何比丘於己心為善能耶?
六
友等!譬如壯年年少之男女愛好莊飾者,於清淨潔白之明鏡、明澄之水鉢,自觀察面相,若於其處見垢、塵,則為斷其垢、塵而精進;若於其處不見垢、塵,則[P.104]歡喜思惟圓滿,謂:『幸哉!我得清淨。』友等!如是,若比丘有所觀察。則於善法多饒益。謂:『我多無貪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無瞋心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離惛眠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無掉舉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超疑惑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無忿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多不染污心而住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得內法勝喜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得內心寂止耶?於我有此法耶?我得正觀增上慧法耶?於我有此法耶?』
七
友等!若比丘觀察,於己而無此一切之善法。友等!則彼比丘為獲得此一切之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如是,彼比丘為獲得此一切之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
[P.105]八
友等!若比丘觀察,於己有一分之善法,於己無另一分之善法。友等!彼比丘安住於己而有之善法,為獲得於己所無之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譬如燃衣、燃頭時,為消卻其衣、頭,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友等!如是,彼比丘即安住於己而有之善法,為獲得於己所無之善法,當起最上之志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
九
友等!若比丘觀察,於己有此一切之善法。友等!彼比丘安住於此一切之善法,更當為盡諸漏而努力。」
五十六 想(一)[1]
一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十想,則有大果、大功德,究竟於不死,究盡於不死。何等為十想耶?
二
即:不淨想、死想、食違逆想、一切世間不喜想、無常想、無常即苦想、苦即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滅盡想。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十想,則有大果、大功德,究竟於不死,究盡於不死。」
[P.106]五十七 想(二)
一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十想,則有大果、大功德,究竟於不死,究盡於不死。何等為十想耶?
二
即:無常想、無我想、死想、食違逆想、一切世間不喜想、骨想、蟲噉想、青瘀想、穿孔想、腿脹想。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十想,則有大果、大功德,究竟於不死,究盡於不死。」
五十八 根本[1]
一
「諸比丘!若外道修行者,如是問:『友!一切諸法,以何為根本耶?一切諸法,從何生起耶?一切諸法,從何集起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等趣耶?一切諸法,以何為上首耶?一切諸法,以何為增上耶?一切諸法,以何為最上耶?一切諸法,以何為核心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究竟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究盡耶?』諸比丘!若如是問,則汝等當云何答彼外道修行者耶?」
「大德!於我等,法是,以世尊為根,以世尊為眼,以世尊為依。大德世尊!願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從世尊聽聞受持。」
「諸比丘!然則,諦聽!善自作意!我當說。」
「唯然,大德!」
彼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說:
[P.107]二
「諸比丘!若外道修行者,如是問:『友!一切諸法,以何為根本耶?一切諸法,從何生起耶?一切諸法,從何集起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等趣耶?一切諸法,以何為上首耶?一切諸法,以何為增上耶?一切諸法,以何為最上耶?一切諸法,以何為核心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究竟耶?一切諸法,以何為究盡耶?』諸比丘!若如是問,則汝等當如是答於彼外道修行者:『友!一切諸法,以欲為根本,一切諸法,從思念生起,一切諸法,從觸集起,一切諸法,等趣於受,一切諸法,以定為上首,一切諸法,以念為增上,一切諸法,以慧為最上,一切諸法,以解脫為核心,一[A2]切[A3]諸法,以不死為究竟,一切諸法,以涅槃為究盡。』諸比丘!若如是問,則汝等當如是答彼外道修行者。」
五十九 出家
一
「諸比丘!是故[1]當如是學:
二
『當如出家法積習我心。令已生之惡不善法,當永盡於我心而不住。當以無常想積習我心。當以無我想積習我心。當以不淨想積習我心。當以過患想積習我心。了知世間之平等、不平等[2],當以其想[3]積習我心。了知世間之生、滅,當以其想積習我心。了知世尊之集起、滅盡,當以其想積習我心。當以斷想積習我心。當以離貪想積習我心。當以滅盡想積習我心。』
[P.108]諸比丘!汝等當如是學。
三
諸比丘!若比丘能如出家法積習其心,令已生之惡不善法永盡其心而不住,以無常想積習其心,以無我想積習其心,以不淨想積習其心,以過患想積習其心,了知世間之平等、不平等而以其想積習其心,了知世間之生滅而以其想積習其心,了知世間之集起、滅盡而以其想積習其心,以斷想積習其心,以離貪想積習其心,以滅盡想積習其心時,當期二果中之隨一果,〔謂〕:現法中之了悟,或若有餘依則是不還。」
六十 耆利摩難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其時,具壽耆利摩難因疾病而重患困苦。時,具壽阿難即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禮敬世尊退坐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二
「大德!具壽耆利摩難因疾病而重患困苦。大德世尊唯願哀愍而到具壽耆利摩難之處。」
「阿難!若汝往耆利摩難比丘處說十想,則耆利摩難比丘聞十想,而止其病,是有是處何等為十想耶?
[P.109]三
即:無常想、無我想、不淨想、過患想、斷想、離貪想、滅盡想、一切世間不喜想、一切行無常想、入出息念。
阿難!何等為無常想耶?
四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思擇:『色是無常,受是無常,想是無常,行是無常,識是無常。』如是於此五取蘊觀無常而住。阿難!此名為無常想。
阿難!何等為無我想耶?
五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思擇:『眼是無我,色是無我,耳是無我,聲是無我,鼻是無我,香是無我,舌是是無我,味是無我,身是無我,所觸是無我,意是無我,法是無我。』如是於此內外之六處觀無我而住。阿難!此名為無我想。
阿難!何等為不淨想耶?
六
阿難!此處有比丘,自足下而上,自髮頂而下,以皮為邊際,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之此身,謂:『此身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排泄物、膽汁、痰、膿、血、汗、脂、淚、漿、唾、鼻液、髓、尿[1]。』如是,於此身觀不淨而住。阿難!此名為不淨想。
阿難!何等為過患想耶?
[P.110]七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思擇:『此身者過患多苦。』謂:『此身生種種之疾病,謂眼病、耳病、鼻病、舌病、身病、頭病、耳朵病、口病、齒病、咳嗽、喘氣、感冒、煩熱、瘧、腹病、惛絕、下痢、疼痛、霍亂、癩病、癰病、白癩、乾痟、癲狂、癤、癢、疥、爬傷[2]、連瘡、血膽病、糖尿病、麻痺[3]、瘡、痔、瘻、膽等起之諸病、痰等起之諸病、風等起之諸病、〔三〕和合生之諸病、季節變易所生之諸病、不平等姿勢所生之諸病、侵害所生之諸病、業異熟所生之諸病、寒、熱、飢、渴、大便、小便。』如是,於此身觀過患而住。阿難!此名為過患想。
阿難!何等為斷想耶?
八
阿難!此處有比丘,不忍許已生之欲尋,令歸於斷、除、離、無。〔不忍許〕已生之瞋尋〔,令歸於斷、除、離、無。〕〔不忍許〕已生之害尋〔,令歸於斷、除、離、無。〕〔不忍許〕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歸於斷、除、離、無。〕阿難!此名為斷想。
阿難!何等為離貪想耶?
九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思擇:『此乃寂靜,此乃殊妙,即一切行之寂止,一切餘依之定棄、愛盡、離貪、涅槃。』阿難!此名為離貪想。
阿難!何等為滅盡想耶?
[P.111]一〇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思擇:『此乃寂靜,此乃殊妙,即一切行之寂止,一切餘依之定棄、愛盡、離貪、涅槃。』阿難!此名為滅盡想。
阿難!何等為一切世間不喜想耶?
一一
阿難!此處有比丘,於世間斷離近倚、執著,心之攝受、現貪、隨眠而不取。阿難!此名為一切世間不喜想。
阿難!何等為一切行無常想耶?
一二
阿難!此處有比丘,羞、慚、愧恥於一切行。阿難!此名為一切行無常想。
阿難!何等為入出息念[4]耶?
一三
阿難!此處有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而結跏趺坐,正身而持,修念於普前。如斯,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長入息者,即了知『我長入息』,長出息者,即了知『我長出息』,短入息者,即了知『我短入息』,短出息者,即了知『我短出息』,學『我覺徧身而入息』,學『我覺徧身而出息』,學『我止身行而入息』,學『我止身行而出息』,學『我覺喜而入息』,學『我覺喜而出息』,學『我覺樂而入息』,學『我覺樂而出息』,學『我覺心行而入息』,學『我覺心行而出息』,學『我止心行而入息』,學『我止心行而出息』,學『我覺心而入息』,學『我覺心而出息』,學『我[P.112]令心歡喜而入息』,學『我令心歡喜而出息』,學『我令心得定而〔入息』,學『我令心得定而出息』〕,學『我令心解脫而〔入息』,學『我令心解脫而出息』〕,學『我觀無常而〔入息』,學『我觀無常而出息』〕,學『我觀離貪而〔入息』〕,學『我觀離貪而出息』〕,學『我觀滅盡而〔入息』,學『我觀滅盡而出息』,學『我觀定棄而入息』,學『我觀定棄而出息』。阿難!此名為入出息念。
一四
阿難!若汝往耆利摩難比丘處說十想,則耆利摩難比丘者聞此十想,而止其病,是有所是處。」
一五
時,具壽阿難即從世尊處親受此十想,往具壽耆利摩難之處。至已,對具壽耆利摩難說此十法。時,具壽耆利摩難聞此十法,其病即止,具壽耆利摩難自病痊癒,具壽耆利摩難之彼病乃斷。
第六 己心品
攝頌曰:
校注
[0161001] 參照漢譯中阿四二(大正藏一.四八五a)。十一集一經(次卷所收)。 [0163001] 參照漢譯中阿四三(大正藏一.四八五b)。十一集二經(次卷所收)。 [0164001] 參照漢譯中阿四七(大正藏一.四八六b)。十一集三經(次卷所收)。 [0166001] 漢譯雜阿含一八.六(大正藏二.一二九a)。十一集第四經(次卷所收)、五集第一六八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一卷二三二頁)。 [0168001] 參照十一集第五經(次卷所收)。 [0170001] 參照十一卷七經(次卷所收)。 [0171002] 「如是」。把底本 yathārūpo 改為 tathārūpo。 [0171001] 參照十一集八經(後半是不同)。 [0173001] 參照八集第七十一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卷二三〇頁)。 [0177001] 參照增支部經典八集第七十二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卷二三〇頁)。 [0185001] 參照五集第一三五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一卷一五四頁)。 [0188001] 九集六十七經。 [0188002] 九集七十經。 [0189001] 五集二百五【南傳】,~二百六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一卷二四一頁)九集七十一~七十二經(本卷所收)。 [0197001] 參照七集第十四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二卷一七三頁)、九集第十經(本卷所收)等。 [0198001] 參照本經及次經、漢譯中阿含(大正藏一.五七七b)。 [0205001] 本經及次經漢譯增一阿含(大正藏二.七七五c)。 [0210001] 參照無礙解道原典第二卷一七四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四卷俱存品集九九論)。六集第六十四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二卷一二七頁)。漢譯增一阿含(大正藏二.七七六b)、雜阿含(大正藏二.一八九a)。 [0218001] 「侍者」。疑原語 upavāsa 有此意義。暫依原註謂:「依止、近住者」而譯之。 [0220001] 漢譯中阿含九十(大正藏一.五七二c)。 [0223001] 集異門足論卷二十(大正藏二六.四四七a)、荻原博士梵漢對譯佛教辭典七二.一-一二。 [0225001] 漢譯雜阿含二〇.一三(大正藏二.一四三a)。 [0225002] 出相應部原典第一卷一二六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二卷二一〇頁)(以下省略)。 [0226003] 「本」。異本作嘗味(assādaṁ)為非,於原註「本」釋集苦滅道四諦:「過患」、「出離」、「道、非道智」。 [0227001] 漢譯增一阿含四六.八(大正藏二.七七八b)。 [0232002] 七集四一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二卷二三九頁)。 [0233003] 八集五【南傳】,~六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卷九頁)。 [0233004] 九集二四經(本書所收)。 [0234005] 十集一七六經(次卷所收)。 [0238001] 六集一三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二卷一七頁)。 [0240002] 十集一七六經。 [0241001] 漢譯中阿含二一五(大正藏一.七九九b)。 [0242002] 長部經典原典第一卷一七頁。O. Franke, Dighanikāya. S. 25 Anm. 5。 [0242003] 十集二五經(本卷所收)。 [0243004] 八集六五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卷二一二頁)。 [0246005] 「無我」云云。出相應部(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四卷二七七頁其他)。於原註言:「若我過去無者,則無現。現此我體;若我未來無,則無少分之障礙。」 [0246006] 沙門、婆羅門以下於原本「……乃至……」依暹羅本即無任何之省略。 [0253001] 參照第二【南傳】,~三節、二集十七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七卷一四六頁)、漢譯增一阿含四六.一(大正藏二.七七五c)。 [0253002] 「如來」。底本 tathāgatassa 是 tathāgatena 之誤。 [0254003] 參照第四【南傳】,~五節律藏原典第二卷二四三頁(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三二六頁)。 [0254001] 律藏原典第二卷九五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一三〇頁)。 [0255001] 參照律藏原典第一卷六四頁(南傳大藏經第三卷八四頁)第五卷一八一頁(南傳大藏經第五卷二八四頁)。 [0256001] 參照前經。 [0257001] 律藏原典第二卷二〇四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二七八頁)。 [0258001] 律藏原典第二卷二〇四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二七九頁)。 [0260001] 參照律藏原典第二卷二〇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二七九頁)。 [0261001] 律藏原典第二卷二〇五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二七九頁)。 [0264001] 參照一集十二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七卷一一六頁)律藏原典第二卷二四八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三二八頁)。 [0265001] 參照律藏原典第二卷二四八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四卷三三一頁)第五卷一九〇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五卷二九八頁)。 [0268001] 參照律藏原典第四卷一五九頁(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卷二一五頁)。漢譯增一阿含四六.六(大正藏二.七七七a)。 [0269002] 「象之馳驅」等底本 sammada 是 sammadda 之誤。 [0270001] 漢譯雜阿含四一二(大正藏二.二九七b)。 [0270002] 「八分成就之布薩」。出三集七十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十七卷二九一頁)其他。 [0271003] 「活百歲」vassastajivi 之前的 vassatāyuko 由暹羅本除去。若存在者,應讀為 vassasatāyuko。 [0275001] 「棄彩色」(vevaṇṇiya)原註舉對身斷鬚髮,對資具、衣、食、住、藥等之出家前後不同。 [0276002] 底本 kacci no 是 kacci nu 之誤。 [0281001] 漢譯中阿含一一〇(大正藏一.五九八c)。 [0282002] 「多饒益」。於原本及暹羅皆為 bhikkuno paccavekkhanā bahukārā hoti kusalesudhammesu 皆甚難解,今北傳漢譯:「比丘者若有比觀必多所饒益。」故由此改為 bahukārā 為 bahūpakārā。以下五十五經皆同此。 [0285001] 漢譯中阿含九五(大正藏一.五七七b)。 [0286002] 「他心」,底本 paricitta 是 paracitta 之誤。下文也是一樣。 [0288001] 漢譯中阿含一〇九(大正藏一.五七八b)。 [0293001] 漢譯中阿含九六(大正藏一.五七七c)。 [0296001] 本經及次經、漢譯增一阿含四六.九(大正藏二.七八〇a)。 [0297001] 參照八集八十三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三卷二六一頁)、九集十四經(本卷所收)。 [0299001] 「是故」,在文脈上應有前文。在註釋「是故」是不如是心積習者,不具足沙門之義故而言「是故」。 [0299002] 「世間之平等、不平等」。原註解釋為「有情世間之善行、惡行」。 [0299003] 「其想」。原本足暹羅本俱有 taṁ-saññā。當改為 taṁ saññā。 [0302001] 通例「尿」之下,加「頭中之腦髓」為三十二身分,現在之個處任何版本皆缺此第三十二。 [0302002] 「爬傷」(rakhasā)巴利聖典無此語,註釋:「有以瓜爬之病病但處」。 [0302003] 「麻痺」(aṁsā)此語不明。暫依德語 Nyāṇatiloka,亦不明其根據。 [0304004] 「出入息念」。以下文及其釋義「出無礙解道」原典第一卷一七五頁(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卷二八五頁)。【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4 冊 No. 7 增支部經典(第9卷-第10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