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9]增支部經典
六 集
第一之五十
第一 應請品
一[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言:「唯然,大德!」世尊曰——
二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是極應請、是應施、是應合掌、是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以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以捨而住;以耳聞聲已……以鼻嗅香已……以舌嘗味已……以身覺所觸已……以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以捨而住。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是極應請、是應施、是應合掌、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世尊說是已,彼等諸比丘聞世尊所說,歡喜信受。
[P.280]二[1]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領受各種之神通,以一為多,以多為一,顯現、隱匿、過壁、穿牆、越山,無滯礙而行,猶如於虛空;出沒於地中,猶如於水;於水上行而不沈,猶如於地上;趺坐於空中而行,猶如有翼之鳥;如是彼有大威神,彼有大威德以手撫摸日月,乃至令身達於梵世。
三
或以超人清淨之天耳界,亦可聞或遠、或近、或天、或人之任何音聲。
四
以心了解而知其他有情、補特伽羅之心。〔謂〕:有貪心而知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痴心……或離癡心……或略心……或散心……或大心……或非大心……或有上心……或無上心……或定心……或不定心……或解脫心……或不解脫心而知不解脫心。
五
隨念種種之宿住,譬如或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P.281]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者,我乃於其處,有如是名、有如是姓、有如是色、有如是食、有如是苦樂受、有如是壽量,歿於彼處而生於此處,如是之狀貌,隨念處所之種種宿住。
六
或以超過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劣、勝、美、醜、幸、不幸,知因有情之應業而行。謂:是等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心懷邪見、領受邪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或復:是等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誹謗聖者、心懷正見、領受正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上。如是以超過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劣、勝、美、醜、幸、不幸,知因有情之應業而行,諸漏已盡故,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
三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P.282]二
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又[1]諸漏已盡故,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是極應請、應施、是應合掌、是世間無上福田。」
四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二
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又[1]諸漏已盡故,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於現法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之無上福田。」
五
一
「諸比丘!成就六支王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王善良馬,堪於色、堪於聲、堪於香、堪於味、堪於所觸、具美於色。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支之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諸比丘!正如是,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P.283]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堪於色、堪於聲、堪於香、堪於味、堪於所觸、堪於法。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
六
一
「諸比丘!成就六支之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王善良馬,堪於色、堪於聲、堪於香、堪於味、堪於所觸,具力。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支之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諸比丘!正如是,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堪於色、堪於聲、堪於香、堪於味、堪於所觸、堪於法。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
七
一
「諸比丘!成就六支之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王善良馬,堪於色、堪於聲、堪於香、堪於味、堪於所觸,又有勢速。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支之王善良馬,相宜於王、堪於王之使用、稱為王之股肱。[P.284]諸比丘!正如是,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堪於色、……乃至……堪於法。
諸比丘!成就是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乃至……是世間無上福田[1]。」
十[1]
一
一時,世尊住釋迦迦毘羅衛之尼拘盧陀園。爾時,釋迦氏之摩訶那摩,往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迦氏摩訶那摩,白世尊言:[P.285]「大德!一切之聖弟子得果、了解教者,多住於如何之狀態耶?」「摩訶那摩!一切之聖弟子得果、了解教者,多住於如是之狀態:
二
摩訶那摩!世有聖弟子,隨念如來而謂:『此世尊是應供、正自覺者、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覺者、世尊。』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如來之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痴;彼心其時即依如來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2],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心得定。
摩訶那摩!聖弟子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3]而住,於有惱害眾中,無惱害而住,入於法流,名為修佛隨念。
三
復次,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法而謂:『世尊善說之法是現見、是無時、是來觀、是引導、是智者內證。』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法之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彼心其時即依法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心得定。
摩訶那摩!是聖弟子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而住,於有惱害眾中,無惱害而住,[P.286]入於法流,名為修法隨念。
四
復次,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僧而謂:『世尊之弟子僧,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質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和敬行者;所謂四雙人、八補特伽羅者。是世尊之弟子僧為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是世間無上福田。』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僧之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彼心其時即依僧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心得定。
摩訶那摩!聖弟子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而住,於有惱害眾中,無惱害而住,入於法流,名為修僧隨念。
五
復次,摩訶那摩!聖弟子己戒之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自在、智者稱讚、無執,能隨念發三摩地。摩訶那摩!聖弟子者隨念己戒之時,彼心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彼心其時即依戒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是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之心得定。
[P.287]摩訶那摩!是聖弟子乃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而住,於有惱害眾中,無惱害而住,入於法流,名為修戒隨念。
六
復次,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己之捨而謂:『嗚呼!於我有利。嗚呼!於我有善利。我於慳垢所纏眾中,心離慳垢而住家,施無所惜,舒展其手〔而施〕,樂棄捨,容乞,樂於分與施物。』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己之捨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痴;彼心其時即依捨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心得定。
摩訶那摩!聖弟子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而住,於有惱害眾中,無惱害而住,入於法流,名為修捨隨念。
七
復次,摩訶那摩!聖弟子修天隨念而謂:『有四大王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兜率陀天、有樂變化天、有他化自在天、有梵眾天、有其上之天,彼諸天成就信,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信;彼諸天成就戒,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戒;彼諸天成就聞,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聞;彼諸天成就捨,歿於此[P.288]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捨;彼諸天成就慧,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慧。』摩訶那摩!聖弟子隨念己與諸天之信、戒、聞、捨、慧之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彼心其時即依天而質直。復次,摩訶那摩!心質直之聖弟子,隨義而得欣,隨法而得欣,得法所引之欣,可欣者生喜,有喜意之身者輕安,身輕安者受樂,受樂者心得定。
摩訶那摩!聖弟子於不平等眾中,得平等而住,於有惱害之眾中,無惱害而住,入於法流,名為修天隨念。
摩訶那摩!一切聖弟子得果、了解於教者,多住於此狀態。」
攝句:
第二 可念品
十一[1]
一
「諸比丘!此等,是六可念法[2]。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身業,是可念法。三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語業,是可念法。
四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意業,是可念法。
[P.289]五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法得如法之利養,下於鉢中所受之量,如是之利養,皆與有戒同梵行者共受用,無不分而受用,是可念法。
六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自在、智者稱讚、無執、能發三摩地之戒,以其戒,或顯、或隱,遵同戒律,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七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所謂令出離之聖見,令起彼正見而至於苦盡,以其見,或顯、或隱,具同見解,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法。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法。」
十二[1]
一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身業,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三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現起慈之語業……乃至……於同梵行者中,或顯、或隱,現起慈之意業,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四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法得如法之利養,下於鉢中所受之量,如是之利養,皆與有戒同梵行者共受用,無不分而受用,是亦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P.290]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五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一切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自在、智者稱讚、無執、能發三摩地之戒,以其戒,或顯、或隱,遵同戒律,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六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於所謂令出離之聖見,令起彼正見而至於苦盡,以其見,或顯、或隱,具同見解,與同梵行者共住,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可念、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攝受、無諍、和合是一趣之法。」
十三[1]
一
「諸比丘!此等,是六出離界。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言:『我已修慈心解脫,已多所作,已為車乘,已為所止,已住,已普集,已極善發企。然而,瞋縛我心而存。』應告彼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修慈心解脫,多所作,為車乘,為所止,住,普集,極善發企,瞋縛彼心而存,[P.291]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瞋之出離,所謂慈心解脫。』
三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言:『我已修悲心解脫,已多所作,已為車乘,已為所止,已住,已普集,已極善發企。然而,害縛我心而存。』應告彼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修悲心解脫,多所作,為車乘,為所止,住,普集,極善發企,害縛彼心而存,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害之出離,所謂悲心解脫。』
四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之言:『我已修喜心解脫,已多所作,已為車乘,已為所止,已住,已普集,已極善發企。然而,不樂縛我心而存。』應告彼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修喜心解脫,多所作,為車乘,為所止,住,普集,極善發企,不樂縛彼心而存,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不樂之出離,所謂喜心解脫。』
五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之言:『我已修捨心解脫,已多所作,已為車乘,已為所止,已住,已普集,已極善發企。然而,貪縛我心而存。』應告彼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修捨心解脫,多所作,為車,為所止,住,普集,極善發企,貪[P.292]縛彼心而存,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貪之出離,所謂捨心解脫。』
六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之言:『我已修無相心解脫,已多所作,已為車乘,已為所止,已住,已普集,已極善發企。然而,隨相識縛我心而存。』應告彼而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修無相心解脫,多所作,為車乘,為所止,住,普集,極善發企,隨相識縛彼心而存,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一切相之出離,所謂無相心解脫。』
七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欲作如是之言:『謂我遠離我有,又不觀見此我。然而,疑與猶豫之箭,纏縛我心而存。』應告彼而曰:『勿如是思惟,具壽勿作此言,勿誹謗世尊,誹謗世尊者非正,對世尊勿如是言。具壽!不論謂遠離我有,又不觀見此我,疑與猶豫之箭纏縛彼心而存,是無處、無容、無有是處。具壽!此是疑與猶豫箭之出離,謂「我有」慢之永除。』
諸比丘!此等,是六出離界。」
十四
一
於彼處,具壽舍利弗言諸比丘曰:「賢者!諸比丘!」彼等諸比丘回答具壽舍利[P.293]弗:「賢者!」具壽舍利弗曰:
二
「諸賢!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臨終則不安,命盡不善。諸賢!又如何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臨終不安,命盡不善耶?
三
諸賢!世間有比丘,好事業,欣事業,愛樂事業而不止;好談說,欣談說,愛樂談說而不止;好睡眠,欣睡眠,愛樂睡眠而不止;好伴侶,欣伴侶,愛樂伴侶而不止;好雜鬧,欣雜鬧,愛樂雜鬧而不止;好戲論,欣戲論,愛樂戲論而不止。諸賢!如是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臨終不安,命盡不善。諸賢!是比丘,深愛樂有身,不正盡苦故,名為不斷有身。
四
諸賢!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臨終乃安樂,命盡良善。諸賢!又如何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臨終安樂,命盡良善耶?
五
諸賢!世間有比丘,不好事業,不欣事業,非愛樂事業而不止;不好談說,不欣談說,非愛樂談說而不止;不好睡眠,不欣睡眠,非愛樂睡眠而不止;不好伴侶,不欣伴侶,非愛樂伴侶而不止;不好雜鬧,不欣雜鬧,非愛樂雜鬧而不止;不好戲論,不欣戲論,非愛樂戲論而不止。諸賢!如是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P.294]臨終安樂,命盡良善。諸賢!是比丘,深愛樂涅槃,正盡苦故,名為斷有身。」
十五
一
於彼處,具壽舍利弗告諸比丘:
「諸賢!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有悔。諸賢!又如何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有悔耶?
二
諸賢!世間有比丘,好事業,欣事業,愛樂事業而不止;好談說……好睡眠……好伴侶……好雜鬧……好戲論,欣戲論,愛樂戲論而不止。諸賢!如是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有悔。諸賢!是比丘,深愛樂有身,不正盡苦故,名為不斷有身。
三
諸賢!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無悔。諸賢!又如何有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無悔耶?
四
諸賢!世間有比丘,不好事業,不欣事業,無愛樂事業而不止;不好談說……[P.295]不好睡眠……不好伴侶……不好雜鬧……不好戲論、無愛樂戲論而不止。諸賢!如是比丘之住法,為如是住法之比丘,命終之時無悔。諸賢!是比丘,深愛樂涅槃,正盡苦故,名為斷有身。」
十六
一
一時,世尊住婆祇尸收摩羅山恐怖林中之鹿園。爾時,長者那拘羅之父罹病,苦痛,病重。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語長者那拘羅之父曰:
二
「長者!汝命終之際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然而,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在我逝後,養育兒輩,不能經營無過之家居。』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我乃巧於紡綿、剪〔毛〕、編織者。[P.296]長者!我在汝逝後,能養育兒輩,經營無過之家居。因而,長者!汝命終之際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若復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在我逝後,欲往他家。』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汝應知汝與我等十六年來嚴守在家之梵行。因而,長者!汝命終之際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若復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在我逝後,不欲謁見世尊,不欲謁見比丘僧。』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汝逝之後,我願更多謁見世尊,又願更多謁見比丘僧。因而,長者!汝命終之際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若復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在我逝後,不圓滿諸戒。』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彼世尊之白衣在家女弟子有圓滿戒者,我是其隨一。然而,有疑或異意者,世尊、應供、正自覺者若在婆祇尸收摩羅山恐怖林中之鹿園,則可往[P.297]詣問彼世尊。因而,長者!汝命終之時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若復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內心不得寂靜。』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彼世尊之白衣在家女弟子,有得內心寂靜者,我是其隨一。然而,有疑或異意者,世尊、應供、正自覺者若在婆祇尸收摩羅山恐怖林中之鹿園,則可往詣問彼世尊。因而,長者!汝命終之時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若復長者!汝謂:『長者婦那拘羅之母於此法律中,未入、未安住、未蘇息、未度疑、未遠離猶豫、未得無畏、未遠離對他之信而住〔大〕師之教中。』然而,長者!勿作如是見。長者!彼世尊之白衣在家女弟子,於此法律中,為已入、已安住、已蘇息、已度疑、已遠離猶豫、已得無畏、已遠離對他之信而住〔大〕師之教中者,我是其隨一。然而,有疑或異意者,世尊、應供、正自覺者若在婆祇尸收摩羅山恐怖林中之鹿園,則可往詣問彼世尊。因而,長者!汝命終之時勿殘想,長者!殘想者之命終是苦。又,世尊訶責命終者之殘想。」
[P.298]三
爾時,長者那拘羅之父乃接受長者婦那拘羅母之教授,彼病乃立即痊癒,長者那拘羅之父即脫離其病。復又,長者那拘羅父之病則如是斷滅。其時,長者那拘羅之父即脫離其病,病癒未久即拄拐搋而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長者那拘羅父言:
四
「長者!於汝有利,長者!於汝有善利。彼長者婦那拘羅母乃欲憐憫、利益於汝而教授、教誡。長者!我白衣在家女弟子,而圓滿其戒者,長者婦那拘羅母是其隨一。長者!我白衣在家女弟子,而得內心寂靜者,長者婦那羅母是其隨一。長者!我白衣在家女弟子,於此法律中,為已入、已安住、已蘇息、已度疑、已遠離猶豫、已得無畏、已遠離對他之信而住〔大〕師之教中者,長者婦那拘羅母是其隨一。長者!於汝有利,長者!於汝有善利。其長者婦那拘羅母乃欲憐憫、利益而教授、教誡。」
十七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於日晡時,自宴坐起,而往講堂。至已,設座而坐。具壽舍利弗亦於日晡時自宴坐起,往詣講堂。至已,問訊[P.299]世尊,坐於一面;具壽摩訶目犍連、具壽摩訶迦葉、具壽摩訶迦旃延、具壽摩訶拘絺羅、具壽摩訶周那、具壽摩訶劫賓那、具壽阿那律、具壽隸婆哆、具壽阿難〔等〕皆於晡時,自宴坐起,往詣講堂。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時,世尊於久過夜分,自座起而入房。彼具壽等亦於世尊去後不久,自座而起,回入各自之房。然而,於其處有初入此律中,出家未久之新比丘眾,彼等乃至日出,咀齒而眠,世尊乃以超越人清淨之天眼,觀見彼等比丘至日出還咀齒而眠。見已,而往講堂。至已,設座而坐。世尊坐已,而告彼等比丘眾言:
二
「諸比丘!舍利弗於何處?摩訶目犍連於何處?摩訶迦葉於何處?摩訶迦旃延於何處?摩訶拘絺羅於何處?摩訶周那於何處?摩訶劫賓那於何處?阿那律於何處?隸婆哆於何處?阿難於何處?諸比丘!彼等長老諸弟子往何處耶?」「大德!彼具壽等自世尊起座而去不久,已各自回房去。」「諸比丘!如是汝等〔得〕為長老耶?〔汝等〕新比丘眾既至日出,猶咀齒而眠。
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剎帝利灌頂王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P.300]倚樂、睡眠樂而住,欲終生統治,對國民而言,是可愛、可意耶?」「大德!此否也。」「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此:剎帝利灌頂王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欲終生統治,對國民而言,是可愛、可意。
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封侯、遺產相續者[1]、將軍、村落主、眾主者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欲終生終於眾主之位,於眾是可愛、可意耶?」「大德!此是否。」「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此:眾主者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住,欲終生居於眾主之位,於眾是可愛、可意。
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或沙門、或婆羅門,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不守護根門,食不知量,不勤覺醒,不觀善法;於初夜、後夜,不勤菩提分法之修習,諸漏已盡故,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而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耶?」「大德!此否也。」「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P.301]此:或沙門、或婆羅門,隨心所欲而耽溺於臥樂、倚樂、睡眠樂而不守護根門,食不知量,不勤覺醒,不觀善法;於初夜、後夜,不勤菩提分法之修習,諸漏已盡故,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了知、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故應如是學。
三
我等守護根門,食知其量,勤於覺醒,諦觀善法。於初夜、後夜,勤菩提分法之修習而住。
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十八
一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遊行於憍薩羅〔國〕。世尊入於大道,於某處見漁夫投網捕魚殺魚而賣。見已,離於道路,敷座於隨一樹下而坐。世尊坐已,告諸比丘曰:
二
「諸比丘!汝等見彼漁夫投網捕魚殺魚而賣耶?」「大德!然。」
「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漁夫投網捕魚殺魚而賣,依其業,依[P.302]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耶?」「大德!不然。」「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此:漁夫投網捕魚殺魚而賣,依其業,依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是何故耶?諸比丘!彼於當殺之欲殺魚時,見惡意,故彼不乘象、不乘馬、不乘車、不乘輿、不享富樂、不擁大財聚而住。
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屠牛者殺牛,殺而賣之,依其業,依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耶?」「大德!此是不然。」「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此:屠牛者殺牛,殺而賣之,依其業,依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是何故耶?諸比丘!彼於可殺欲殺牛之時,以惡意見者,故彼不乘象、不乘馬、不乘車、不乘輿、不享富樂、不擁大財聚而住。
[P.303]諸比丘!汝等謂何耶?汝等或見、或聞屠羊者……乃至……屠豚者……捕鳥者……屠鹿者殺鹿,殺之而賣,依其業,依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耶?」「大德!不然。」「諸比丘!然。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於此:屠鹿者殺鹿,殺之而賣,依其業,依其活命,或乘象、或乘馬、或乘車、或乘輿、或享富樂、或擁大財聚而住。是何故耶?諸比丘!彼於當殺之欲殺鹿時,見惡意,故彼不乘象、不乘馬、不乘車、不乘輿、不享富樂、不擁大財聚而住。諸比丘!彼於當殺之欲殺傍生有情時,若以見惡意者,則不乘象、不乘馬、不乘車、不乘輿、不享富樂、不擁大財聚而住,云何於當殺之人欲殺時,以見惡意耶?諸比丘!是彼長夜之無益,引苦,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
十九[1]
一
一時,世尊住那提迦之塼瓦堂。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P.304]比丘回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二
「諸比丘!若修念死,多所作,則有大果、有大利,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諸比丘!汝等修汝等之念死耶?」
三
語如是之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一日一夜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四
復次,有其他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亦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一日,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五
復有其他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亦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食一鉢食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六
復有其他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亦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P.305]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嚼四五摶食嚥下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七
復有其他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亦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嚼一摶食嚥下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八
復有其他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我亦修念死。」「比丘!若然,汝云何修念死耶?」「大德!今我謂:『願我活或入息已而出息、或出息已而入息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大德!如是我修念死。」
九
語如是之時,世尊告彼等諸比丘言:
「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一日一夜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又謂:「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一日,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又謂:「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食一鉢食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又謂:「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嚼四五摶食嚥下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諸比[P.306]丘!此等比丘,放逸而住,為盡諸漏,緩慢修念死。
然而,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嚼一摶食嚥下之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又謂:「諸比丘!比丘修念死:『願我活或入息已而出息、或出息已而入息間,思惟世尊之教,我欲多所作。』諸比丘!此等比丘,不放逸而住,為盡諸漏,猛利修念死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一〇
『我等乃不放逸而住,為盡諸漏,當修猛利之念死。』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二十
一
一時,世尊住那提迦之塼瓦堂。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
二
「諸比丘!若修念死,多所作,則有大果、有大利,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諸比丘!又云何修、云何多所作,則念死有大果、有大利,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應思擇:晝往夜來之時,我之死緣多,或有〔毒〕蛇咬我、或有蠍子螫我、或有百足螫我,是故我當死,是我之障礙。或躓礙而仆、或我食物受災殃、或我熱狂而亂、或我痰堵而亂、或我刀風而亂,是故我當死,是我之[P.307]障礙。諸比丘!此比丘應如是思擇:我未斷惡不善法耶?是夜命終當為我之障礙。諸比丘!若比丘觀察我未斷惡不善法,是夜命終當為我之障礙,諸比丘!若如是知,則彼比丘為斷其惡不善法故,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譬如衣之燃燒、或頭之燃燒,如為止滅其衣或頭〔之燃燒〕,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正如是,諸比丘!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法故,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復次,諸比丘!若比丘觀察我猶未斷惡不善法,是夜命終為我之障礙,諸比丘!若如是知,則彼比丘,晝夜隨學善法而以其喜、欣而住。
四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比丘,應思擇:夜往晝來之時,我多死緣,或有〔毒〕蛇咬我、或有蠍子螫我、或有百足螫我,是故我當死,是我障礙。或躓礙而仆、或我食物受災殃、或我熱狂而亂、或我痰堵而亂、或我刀風而亂,是故我當死,是我障礙。諸比丘!此比丘,應如是思擇:我未斷惡不善法耶?是晝命終當為我障礙。[P.308]諸比丘!若比丘觀察我未斷惡不善法,於晝命終當為我障礙。諸比丘!若如是知,則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法故,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諸比丘!譬如衣之燃燒、或頭之燃燒,如為止滅其衣或頭〔之燃燒〕,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正如是,諸比丘!彼比丘為斷其惡不善法故,當起增上欲,精進、勇健、勢猛、不退、念、正知。復次,諸比丘!若比丘觀察我猶未斷惡不善法,是晝命終為我之障礙,諸比丘!若如是知,則彼比丘,晝夜隨學善法而以其喜、欣而住。諸比丘!若如是修念死、如是多所作,則〔念死〕有大果、有大利,沐浴於甘露、究竟於甘露。」
攝句:
[P.309]第三 無上品
二十一
一
一時,世尊住釋迦族舍摩迦之補迦羅尼耶。時,有一天女,於中夜有絕妙之色,徧照補迦羅尼耶,並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天女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三法,能令比丘退失。以何為三耶?即:好事業、好談說、好睡眠。大德!此等三法,能令比丘退失。」彼天女如是言,〔大〕師即同意。時彼天女思惟:「大師已同意。」問訊世尊,右遶而立即消失。
二
時,世尊乃於是夜過後之時,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此夜有一天女,於中夜有絕妙之色,徧照補迦羅尼耶,且詣我處。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女語我言:『大德!此等三法,能令比丘退失。以何為三耶?即:好事業、好談說、好睡眠。大德!此等三法,能令比丘退失。』諸比丘!彼天女如是言。如是言已,問訊我,右遶而立即消失。諸比丘!彼等〔三法〕乃無利於汝等,令汝等退失。連天女皆知彼等能退失善法。諸比丘!我復說其他之三退法,諦聽!極善作意,我當說。」「大德!唯然。」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世尊曰:
[P.310]三
「諸比丘!以何為三退法耶?
即:好伴侶、惡言、惡友。
諸比丘!是等者是三退法。
四
諸比丘!於一切過去世退失善法者,皆依此之六法而退失善法。諸比丘!於一切當來世退失善法者,皆依此之六法而退失善法。諸比丘!於一切現〔在世〕退失善法者,皆依此之六法而退失善法。」
二十二
一
「諸比丘!我當說此等六不退法,且諦聽!……
二
諸比丘!又,何者為六不退法耶?
即:不好事業、不好談說、不好睡眠、不好伴侶、善言者、善友。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順不退法。
三
諸比丘!於一切過去世不退失善法者,皆依此之六法而不退失善法。諸比丘!於一切當來世不退失善法者,皆依此之六法而不退失善法。諸比丘!於一切現〔在世〕不退失善法者,皆依此六法而不退失善法。」
二十三
一
「諸比丘!怖是欲之增語。諸比丘!苦是欲之增語。諸比丘!病是欲之增語。
[P.311]諸比丘!癰是欲之增語。諸比丘!著是欲之增語。諸比丘!泥是欲之增語。
二
諸比丘!又,何以故,怖是欲之增語耶?
諸比丘!樂彼欲貪者,纏縛於欲貪而不脫離現法之怖,亦不脫離當來之怖,故怖者是欲之增語。
三
諸比丘!又,何以故,苦是……病是……癰是……著是……泥是欲之增語耶?
諸比丘!樂彼之欲貪者,纏縛於欲貪而不脫離現法之泥,亦不脫離當來之泥,故泥者是欲之增語。」
二十四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能破壞雪山王,何況下劣之無明乎?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入於三摩地是巧、住於三摩地是巧、起自三摩地是巧、安於三摩地是巧、於三摩地之境界是巧、引發於三摩地是巧。
[P.312]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能破壞雪山王,何況下劣之無明乎?」
二十五
一
「諸比丘!此等是六隨念處。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聖弟子,隨念如來而謂:彼世尊是……乃至……天人師、覺者、世尊。諸比丘!聖弟子隨念如來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之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清淨。
三
復次,諸比丘!有聖弟子,隨念法而謂:世尊之法是善說、……乃至……是智者內證。諸比丘!聖弟子隨念法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成為如是清淨。
四
復次,諸比丘!有聖弟子,隨念僧而謂:世尊之弟子僧是妙行者……乃至……[P.313]是世間無上福田。諸比丘!聖弟子隨念僧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清淨。
五
復次,諸比丘!有聖弟子,隨念己戒而謂:無缺、……乃至……能引定。諸比丘!聖弟子隨念戒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清淨。
六
復次,諸比丘!有聖弟子,隨念己捨而謂:嗚呼!有利於我。嗚呼!有善利於我。……乃至……容乞,樂分與施物。諸比丘!聖弟子隨念捨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清淨。
[P.314]七
復次,諸比丘!有聖弟子,隨念天而謂:有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有其上天,彼之諸天者成就信,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信;彼之諸天者成就戒、聞、捨、慧,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慧。諸比丘!聖弟子隨念己與彼等諸天之信、戒、聞、捨、慧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比丘!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比丘!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清淨。
諸比丘!此等是六隨念處。」
二十六[1]
一
於其處,具壽摩訶迦旃延致問比丘眾:「諸比丘!」彼等比丘眾回答具壽摩訶迦旃延:「賢者!」具壽摩訶迦旃延曰:
二
「諸賢!世尊、知者、見者、應供、正自覺者於〔五欲〕迫促中,覺得〔隨念處之〕寬容處,以令有情清淨、令超越憂愁、令滅苦惱、令得智慧、令證涅槃,是希有、是未曾有,所謂六隨念處是。以何為六耶?
三
諸賢!世間有聖弟子隨念如來而謂:彼世尊是……乃至……天人師、覺者、世[P.315]尊。諸賢!聖弟子隨念如來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之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之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有如是淨性。
四
復次,諸賢!有聖弟子隨念法而謂:世尊之法是善說、……乃至……是智者內證。諸賢!聖弟子隨念法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有如是淨性。
五
復次,諸賢!有聖弟子隨念僧而謂:世尊之弟子僧是妙行者、……乃至……是世無上福田。諸賢!聖弟子隨念僧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之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P.316]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為如是淨性。
六
復次,諸賢!聖弟子隨念己戒而謂:無缺、……乃至……是能引定。諸賢!聖弟子隨念戒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有如是淨性。
七
復次,諸賢!聖弟子隨念己捨而謂:嗚呼!有利於我。嗚呼!有善利於我。……乃至……容乞,樂分與施物。諸賢!聖弟子隨念捨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有如是淨性。
八
復次,諸賢!聖弟子隨念天而謂:有四大王天、三十三天、……乃至……有其[P.317]上之天,彼諸天成就信,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信;彼諸天成就戒……乃至……成就聞、捨、慧,歿於此處而生彼處,我亦同有慧。諸賢!聖弟子隨念於己及彼等諸天之信、戒、聞、捨、慧時,彼心不纏縛於貪、不纏縛於瞋、不纏縛於癡。其時,彼心為質直,由結而出、解脫、生起。諸賢!所謂結者,是五種欲之增語。諸賢!彼聖弟子完全以廣大、無量、無怨、無害,等於虛空之心而住。諸賢!世間一類有情,依此所緣而有如是淨性。
諸賢!世尊、知者、見者、應供、等正覺者於〔五欲之〕迫促中,覺得〔隨念處之〕寬容處,以令有情清淨、令超越憂愁、令滅苦惱、令得智慧、令證涅槃,是希有、是未曾有。所謂六隨念處。」
二十七
一
爾時,有一比丘,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何時可謁見修意比丘耶?」
二
「比丘!謁見修意比丘之時,有此等六者。以何為六耶?
三
比丘!世間有比丘,心纏縛於欲貪,制於欲貪而住,又,已生之欲貪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纏縛於欲貪,制於欲[P.318]貪而住,又,已生之欲貪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欲貪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斷欲貪之法。比丘!此為第一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四
復次,比丘!有比丘,心纏縛於瞋恚,制於瞋恚而住,又,已生之瞋恚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纏縛於瞋恚,制於瞋恚而住,又,已生之瞋恚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瞋恚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斷瞋恚之法。比丘!此為第二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五
復次,比丘!有比丘心纏縛於惛沈、睡眠,制於惛沈、睡眠而住,又,已生之惛沈、睡眠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纏縛於惛沈、睡眠,制於惛沈、睡眠而住,又,已生之惛沈、睡眠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惛沈、睡眠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斷惛沈、睡眠之法。比丘!此為第三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六
復次,比丘!有比丘心纏縛於掉舉、惡作,制於掉舉、惡作而住,又,已生之掉舉、惡作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P.319]纏縛於掉舉、惡作,制於掉舉、惡作而住,又,已生之掉舉、惡作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掉舉、惡作之法。』修意之比丘,為彼說斷掉舉、惡作之法。比丘!此為第四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七
復次,比丘!有比丘心纏縛於疑,制於疑而住,又,已生之疑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纏縛於疑,制於疑而住,又,已生之疑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疑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斷疑之法。比丘!此為第五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八
復次,比丘!有比丘依相思惟其相,欲無間而諸漏已盡,不知不見此相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依相思惟其相,欲無間而盡諸漏,我不知不見其相。具壽!願為我說盡諸漏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盡諸漏之法。比丘!此為第六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比丘!此等為第六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P.320]二十八
一
一時,眾多之長老比丘眾,住波羅奈〔國〕仙人墮處之鹿苑。時,彼等長老比丘眾自乞食食後而還,坐於食堂,於〔彼等之〕間集起議論而謂:「諸賢!何時可謁見修意比丘耶?」
二
如是言時,有一長老比丘,告諸比丘曰:「諸賢!修意比丘,自乞食食後而還,洗足已,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已之時,是為可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三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語彼比丘曰:「賢者!此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賢者!修意比丘自乞食食後而還,洗足已,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之時,彼遊行之疲勞未息,其時彼食事之惱熱未息,是故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賢者!修意比丘,於晡時自宴坐而起,於房影之中,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之時,是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四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語彼比丘曰:「賢者!是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賢者![P.321]修意比丘,於晡時自宴坐而起,於房影之中,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之時,思惟於彼之日中,三摩地相乃現行於彼,是故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賢者!修意比丘夜明之時,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之時,是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五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語彼比丘曰:「賢者!此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賢者!修意比丘夜明之時,結跏趺坐,端身直置,對面令念住之時,彼之身者盈於精氣,彼者思惟是諸佛教之安樂[1]。是故非為謁見修意比丘之時。」
六
如是言時,具壽摩訶迦旃延長老告諸比丘曰:「我如是由世尊現聞、現受。〔謂〕:『比丘!此為謁見修意比丘之六時。以何為六耶?
七
比丘!世間有比丘,心纏縛於欲貪,制於欲貪而住,又,已生之欲貪不如實知出離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我心纏縛於欲貪,制於欲[P.322]貪而住,又,已生之欲貪不如實知出離。具壽!願為我說斷欲貪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斷欲貪之法。比丘!此為謁見修意比丘之第一時。
八
復次,比丘!有比丘,心為瞋恚所纏縛……[2]心纏縛於惛沈、睡眠……心纏縛於掉舉、惡作……心纏縛於疑……依相思惟其相,欲無間而盡諸漏,不知不見此相之時,詣修意比丘已,對彼應如是語而謂:「賢者!依相思惟其相,欲無間而盡諸漏,我乃不知不見其相。具壽!願為我說盡諸漏之法。」修意比丘,為彼說盡諸漏之法。比丘!此為謁見修意比丘之第六時。』
賢者!我如是自世尊現聞、現受。比丘!此等為謁見修意比丘之六時。」
二十九
一
爾時,世尊問具壽優陀夷而言:「優陀夷!隨念處有幾何耶?」如是問時,優陀夷默然。世尊再次問優陀夷:「優陀夷!隨念處有幾何耶?」具壽優陀夷乃再次默然。世尊三度復問優陀夷:「優陀夷!隨念處有幾何耶?」具壽優陀夷即三度默然。爾時,具壽阿難告具壽優陀夷而曰:「賢者優陀夷!〔大〕師告汝。」「賢者阿難![P.323]我從〔大〕師聽聞。大德!世間有比丘,隨念多種之宿住,譬如一生、二生、……乃至……行相與處所皆俱隨念多種之宿住。大德!是隨念處。」時,世尊告具壽阿難言:「阿難!我知此優陀夷癡人,不勤於增上心而住。阿難!隨念處有幾何耶?」
「大德!有五隨念處。以何為五耶?
二
大德!世間有比丘,離欲,……乃至……具足第三靜慮而住。大德!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修者,則能引現法樂住。
三
復次,大德!有比丘,思惟光明想,住於晝想。如晝夜亦同,如夜晝亦同,如是心開,修無纏蓋心與照俱之心。大德!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作者,則能令獲得智見。
四
復次,大德!有比丘,此身自足裏而上,自髮頂而下,以皮為邊,觀察充滿種種之不淨。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髀、肺、腸、肛、胃、糞、膽、痰、膿、血、汗、脂、淚、膏、唾、胰、黃水、尿。大德!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作,則能斷欲貪。
五
復次,大德!有比丘,譬如於塚間所棄之屍,或經一日、或經二日、或經三日,[P.324]可見膨脹、變色、膿爛;彼乃如是比較己身,謂:我之身亦如是,如是所成,當不能避免如是之事。或又,譬如於塚間所棄之屍,可見或為鴉所啄、或為鷹所啄、或為鷲所啄、或為狗所咀、或為野干所食、或為種種之有情所啖;彼乃如是比較己身,謂:我身亦如是,如是所成當不能避免如是之事。或又,譬如於塚間所棄之屍,有肉與血、為筋所繫之骨鎖,無肉有血、為筋所繫之骨鎖,肉與血皆無、為筋所繫之骨鎖,於諸方隅而散亂,可見無連絡之骨、餘〔處〕之手骨、餘〔處〕之足骨、餘〔處〕之膝骨、餘〔處〕之大腿骨、餘〔處〕之腰骨、餘〔處〕之脊骨、餘〔處〕之頭蓋骨;彼乃如是比較己身,謂:我身亦如是,如是所成當不能避免如是之事。或又,譬如於塚間所棄之屍,可見如珂貝之白骨、所堆積之骨、經年累月腐敗粉碎[P.325]之骨;彼乃如是比較己身,謂:我身亦如是,當如是構成,不能避免如是之事。大德!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作者,則能斷我慢。
六
復次,大德!有比丘,於樂斷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大德!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作者,則能抉擇種種界。
大德!此等為五隨念處。」
七
「善哉,善哉!阿難!然則,汝阿難!亦持此第六之隨念處。阿難!世間有比丘,從正念而往、正念而還、正念而住、正念而坐、正念而臥、正念而作業。阿難!此之隨念處,若如是修、如是多所作者,則能引正念正智。」
三十[1]
一
「諸比丘!此等是六無上。以何為六耶?
二
即:見無上、聞無上、利無上、學無上、行無上、念無上是。諸比丘!云何為見無上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往觀象寶、往觀馬寶、往觀珠寶,或復往觀大小事,或往觀沙門、婆羅門具邪見、邪行者,諸比丘!此是見[2],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P.326]諸比丘!此見是下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離貪、滅、寂、慧、覺、涅槃。諸比丘!然而,往觀如來或如來之弟子,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見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往觀如來或如來之弟子,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見無上。以上為見無上。又,云何為聞無上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往聽鼓聲、或往聽箜篌聲、或往聽歌聲,或往聽大小事,或往聽沙門、婆羅門具邪見、邪行者之法,諸比丘!此是聞,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諸比丘!此聞是下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離貪、滅、寂、慧、覺、涅槃。諸比丘!然而,往聽如來或如來弟子之法,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聞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往聽如來或如來弟子之法,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聞無上。以上為見無上、聞無上。又,云何為利無上耶?
五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得子之利、得妻之利、得財之利,或復得大小之利,或[P.327]於沙門、婆羅門具邪見、邪行者中獲信。諸比丘!此是利,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諸比丘!此利是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離貪、滅、寂、慧、覺、涅槃。諸比丘!然而,於如來或如來之弟子中獲信,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利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於如來或如來之弟子中獲信,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利無上。以上為見無上、聞無上、利無上。又,云何為學無上耶?
六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或學〔乘〕象,或學〔乘〕馬,或學〔乘〕車,或學〔彎〕弓,或學劍〔法〕,或復學大小事,或學沙門、婆羅門之邪見、邪行者,諸比丘!此是學,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諸比丘!此學是下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離貪、滅、寂、慧、覺、涅槃。諸比丘!然而,學如來所說之法律、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學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學如來所說之[P.328]法律、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學無上。以上為見無上、聞無上、利無上、學無上。又,云何為行無上耶?
七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行〔調〕象行,行〔事〕婆羅門行,行〔事〕長者行,或行上下〔行〕,或行沙門、婆羅門之邪見、邪行者之行,諸比丘!此是行,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諸比丘!此行是下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乃至……涅槃。諸比丘!然而,行〔事〕於如來或如來弟子之行,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行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行〔事〕於如來或如來弟子之行,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行無上。以上為見無上、聞無上、利無上、學無上、行無上。又,云何為隨念無上耶?
八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隨念子之利、隨念妻之利、隨念財之利,或復隨念大小之利,或隨念沙門或婆羅門之邪見、邪行者,諸比丘!此是隨念,此乃非正道,我不予說。諸比丘!此隨念是下賤,是異生之事,非聖,不引利,不能引厭、離貪、[P.329]滅、寂、慧、覺、涅槃。諸比丘!然而,隨念如來或如來弟子,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者,諸比丘!是諸隨念中之無上,能淨有情,能超憂悲,能滅苦愁,能證智,能令作證涅槃。即隨念如來或如來弟子,種植信、種植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名為隨念無上。諸比丘!此等為六無上。」
攝句:
第四 天品[1]
三十一[2]
一
「諸比丘!此等六法,能令有學之比丘退失。以何為六耶?
[P.330]二
即:好事業、好談說、好睡眠、好伴侶、不守護根門、不知食量。
諸比丘!此等之六法,能令有學之比丘退失。
三
諸比丘!此等之六法,不能令有學之比丘退失。以何為六耶?
四
即:不好事業、不好談說、不好睡眠、不好伴侶、守護諸根門、知食量。
諸比丘!此等之六法,不能令有學之比丘退失。」
三十二[1]
一
爾時,有隨一天〔人〕,於中夜有絕妙之色徧照祇多林,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天白世尊言:「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以何為六耶?即:恭敬〔大〕師、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學、恭敬不放逸、恭敬承迎。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彼天〔人〕作如是語,大師即予讚同。時,彼之天乃言:「〔大〕師讚同於我。」問訊世尊,右遶而消失其處。
二
時,世尊其夜分過後,而告諸比丘:「諸比丘!昨夜有一天〔人〕,於中夜有絕妙之色徧照祇多林,詣我之處。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語我曰:『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以何為六耶?即:恭敬〔大〕[P.331]師、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學、恭敬不放逸、恭敬承迎。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諸比丘!彼天作如是語,如是語已,問訊於我,右遶而消失其處。」
三十三
一
「諸比丘!昨夜有一天〔人〕,於中夜有絕妙之色徧照祇多林,詣我之處。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人語我曰:『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以何為六耶?即:恭敬〔大〕師、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學、恭敬慚、恭敬愧。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諸比丘!彼天人作如是語,如是語已,問訊於我,右遶而消失其處。」
三十四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具壽摩訶目犍連於屏處宴坐時,心起如是尋思:「是何天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是不墮於惡處,決定,[P.332]趣於等覺。」復次,其時有名為帝須之比丘,正於命終,而生於隨一之梵世。彼等〔諸天〕,亦知帝須有大神通、大威德。
二
時,具壽摩訶目犍連,譬如力士之伸屈臂,或屈伸臂,正如是,沒於祇多林而呈現於彼梵世。帝須梵遙見具壽摩訶目犍連前來。見已,語具壽摩訶目犍連曰:「友,目犍連!來!友,目犍連!善來!友,目犍連!良久方作來此處時節。友,目犍連!於此處設席,坐!」具壽摩訶目犍連即坐於所設席。帝須問訊具壽摩訶目犍連,坐於一面。摩訶目犍連語坐於一面之帝須曰:「帝須梵!是何天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帝須!一切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一切四大王天,非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一切四大王天而不成就佛陀之證淨,不成就法之證淨,不成就僧伽之證淨,不成就聖所愛之戒,彼等非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但,友,目犍連!一切四大王天成就佛陀之證淨,成就法之證淨,成就僧伽之證淨,成就聖所愛之戒,彼等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P.333]覺。」「帝須!唯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或三十三天……耶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皆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他化自在天亦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帝須!一切他化自在天,有如是之智耶?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一切他化自在天,非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友,目犍連!一切他化自在天,不成就佛陀之證淨,不成就法之證淨,不成就僧伽之證淨,不成就聖所愛之戒,非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然,友,目犍連!一切他化自在天,成就佛陀之證淨,成就法之證淨,成就僧伽之證淨,成就聖所愛之戒,有如是之智,謂:我等乃預流,不墮於惡處,決定,趣於等覺。」
三
其時,具壽摩訶目犍連,信受隨喜帝須之所說。譬如力士伸屈臂,或屈伸臂,[P.334]正如是,沒於梵世而呈現於祇多林。
三十六[-1]
一
「諸比丘!此等六者,是諍根。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有忿、有恨。諸比丘!有忿、有恨之比丘皆不恭敬,不尊崇〔大〕師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皆不圓滿於學。諸比丘!一切比丘而不恭敬,不尊崇〔大〕師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圓滿於學者,於僧伽中生諍。其諍者為多人之無益、多人之無樂、多人之無利、人天之無益,為苦之故。諸比丘!汝等於內或外,若見如是之諍根,諸比丘!汝等其時,為斷其惡之諍根而精勤!諸比丘!汝等於內或外,若不見如是之諍根,諸比丘!汝等其時,當來為不起其惡諍根而應勤行,如[P.335]是而斷此惡諍根,如是當來此惡諍根不起。
三
復次,諸比丘!有比丘,有覆、有惱,……有嫉、有慳,……有諂、有誑,……有惡欲、有邪見,……取著自見、起堅固執、棄捨難。諸比丘!一切比丘起著自見、起堅固執、棄捨難者皆不恭敬,不尊崇〔大〕師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圓滿於學。諸比丘!一切比丘不恭敬,不尊崇〔大〕師而住;〔不恭敬〕……法……乃至……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圓滿於學者,於僧伽中生諍。其諍者為多人之無益、多人之無樂、多人之無利、人天之無益,為苦之故。諸比丘!汝等於內或外,若見如是之諍根,諸比丘!汝等其時,為斷其惡諍根而精勤!諸比丘!汝等於內或外,若不見如是之諍根,諸比丘!汝等其時,當來為不起其惡諍根而應勤行,如是而斷此惡諍根,如是當來此惡諍根不起。」
諸比丘!此等為六諍根。
[P.336]三十七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復時,毘盧勘達卡〔村〕之住人難陀母優婆夷,向舍利弗、目犍連等比丘眾,作六支具足之施物。世尊乃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觀察毘盧勘達卡〔村〕之住人難陀母優婆夷向舍利弗、目犍連等比丘眾,作六支具足之施物。見已,而告諸比丘:「諸比丘!彼之毘盧勘達卡〔村〕之住人難陀母優婆夷,向舍利弗、目犍連等諸比丘眾,作六支具足之施物。諸比丘!又,云何為六支具足之施物耶?
二
諸比丘!施者有三支;受者有三支。何等為施者之三支耶?諸比丘!世間有施者,施之前意怡悅,正施而心歡喜,施已而意悅豫,此等乃施者之三支。何等為受者之三支耶?諸比丘!受者或已離貪,或為調伏貪而勤行;或已離瞋,或為調伏瞋而勤行;或已離癡,或為調伏癡而勤行,此等乃受者之三支。此等為施者之三支、受者之三支。諸比丘!如是乃六支具足之施物。
三
諸比丘!如是具足六支施物有若干福量?有福之等流,有善之等流,招樂,是天上之物。有樂之異熟,能令生天,能引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不易測知,唯入無數無量大福蘊之數而已。諸比丘!譬如大海中之水量,若干容量、或若[P.337]干百容量、或若干千容量、或若干百千容量乃不易測知,唯入無數無量大水蘊之數而已。諸比丘!正如是,如是具足六支施物有若干福量?有福之等流,有善之等流,招樂,天上之物。有樂之異熟,能令生天,能引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安樂,不易測知,唯入無數無量大福蘊之數。」
三十八[1]
一
爾時,有一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互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婆羅門白世尊言:
二
「尊瞿曇!我如是說,如是見,謂:無自作,無他作。」「婆羅門!我未曾見、未[P.338]曾聞如是說者、有自往、自還,云何而如是言,謂無自作,無他作?婆羅門!汝云何謂此,有發起界耶?」「尊者!然。」「有發起界時有發起之有情,有所施設耶?」「尊者!然。」「婆羅門!有發起界時,有發起之有情、施設,此乃有情之自作、他作。婆羅門!汝云何謂此,有出界耶?……乃至……有勇進界耶?……有勢界耶?……有持界[2]耶?……有逼切界耶?」「尊者!然。」「有逼切界時,有逼切之有情,有所施設耶?」「尊者!然。」「婆羅門!有逼切界時,有逼切之有情、施設,此乃是有情之自作、他作。婆羅門!我未曾見、未見聞如是說者、如是見者。有自往、自還,云何而如是言,謂無自作,無他作?」
「尊瞿曇!奇哉!……乃至……從今日以後終生歸依。」
三十九
一
「諸比丘!此等,是集業之三緣。以何為三耶?
二
即:貪者集業之緣,瞋者集業之緣,癡者集業之緣。諸比丘!由貪不起無貪,然而,諸比丘!由貪唯起貪。諸比丘!由瞋不起無瞋,然而,諸比丘!由瞋唯起瞋。諸比丘!由癡不起無癡,然而,諸比丘!由癡唯起癡。諸比丘!以由貪而生之業、[P.339]由瞋而生之業、由癡而生之業,不施設天、人以及其餘若干善趣。然而,諸比丘!以由貪而生之業、由瞋而生之業、由癡而生之業,施設地獄、施設傍生、施設餓鬼以及其餘若干之惡趣。
諸比丘!此等是集業之三緣。
三
諸比丘!此等是集業之三緣。以何為三耶?
四
即:無貪是集業之緣,無瞋是集業之緣,無癡是集業之緣。諸比丘!由無貪不起貪,然而,諸比丘!由無貪唯起無貪。諸比丘!由無瞋不起瞋,然而,諸比丘!由無瞋唯起無瞋。諸比丘!由無癡不起癡,然而,諸比丘!由無癡唯起無癡。諸比丘!以由無貪而生之業、由無瞋而生之業、由無癡而生之業,不施設地獄、傍生、餓鬼境以及其餘若干之惡趣。然而,諸比丘!以由無貪而生之業、由無瞋而生之業、由無癡而生之業,施設天、人以及其餘若干之善趣。
諸比丘!此等是集業之三緣。」
四十[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金毘羅之竹園。爾時,具壽金毘羅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金毘羅白世尊言:
[P.340]二
「大德!是何因、何緣,如來滅後正法不久住耶?」
三
「金毘羅!於如來滅後,世間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恭敬、不尊崇〔大〕師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於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不放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承迎而住。金毘羅!是為如來滅後正法不久住之因、緣。」
四
「大德!是何因、何緣,如來滅後正法久住耶?」
五
「金毘羅!於如來滅後,世間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恭敬、尊崇〔大〕師而住;恭敬、尊崇法而住;恭敬、尊崇僧伽而住;恭敬、尊崇於學而住;恭敬、尊崇不放逸而住;恭敬、尊崇承迎而住。金毘羅!此為如來滅後正法久住之因、緣。」
四十一[1]
一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舍利弗住王舍〔城〕之鷲峯山。時,具壽舍利弗於日前時分,著內衣,披衣執鉢,與諸多比丘眾俱,由鷲峯山而下,見某處之大木聚。見已,而告諸比丘曰:「諸賢!汝等見彼大木聚耶?」「賢者!唯然。」
二
「諸賢!具神通、得心由在之比丘若隨意,則此之木聚唯地與勝解可得。何故[P.341]耶?諸賢!於彼木聚中有地界。依彼而具神通、得心由在之比丘,彼之木聚唯地與勝解可得。
三
諸賢!具神通、得心由在之比丘若隨意,則彼木聚唯水與勝解可得……乃至……唯火與勝解可得……唯風與勝解可得……唯淨與勝解可得……唯不淨與勝解可得。何故耶?諸賢!於彼木聚中有不淨界,依彼而具神通、得心由在之比丘,彼木聚唯不淨與勝解可得。」
四十二[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遊行於憍薩羅〔國〕,與大比丘眾入伊奢能伽羅憍薩羅之婆羅門村。世尊住於伊奢能伽羅之伊奢能伽羅密林中。伊奢能伽羅之婆羅門居士,聞尊貴釋子沙門瞿曇由釋迦族出家而到伊奢能伽羅,住於伊奢能伽羅之伊奢能伽羅密林中。復聞彼之尊貴瞿曇,有如是善美高揚稱讚之聲名:彼世尊是應供、等正覺者、明行具足、……乃至……佛、世尊。彼於此世、人界、天界、魔界……乃至……善哉!當謁見如是應供者。時,伊奢能伽羅之婆羅門居士其夜過後,各取許多嚼食、噉食,而往伊奢能伽羅密林。至已,發出高聲、大聲而立於樓門之外。
二
又復當時,具壽那祇多是世尊之侍者。其時,世尊告具壽那祇多:「那祇多![P.342]彼之高聲大聲者何耶?恰如漁夫爭相捕魚。」
「大德!彼等伊奢能伽羅之婆羅門居士,各取許多之嚼食、噉食而立於樓門之外,欲〔供養〕世尊及比丘僧伽。」
「那祇多!我不欲遇榮華,不欲求榮華。那祇多!此無欲樂、遠離樂、寂靜樂、自覺樂,不能隨意可得,不能得無艱難、無梗澀者,令彼得彼之不淨樂、睡眠樂、利養恭敬名聞樂。無欲樂、遠離樂、寂靜樂、自覺樂隨意可得,得無艱難、無梗澀之我,當尋味耶?」
「大德!世尊今當接受,善逝當接受。大德!今乃世尊當接受之時。大德!今世尊所往不論何處,婆羅門居士、都市人及鄉下人皆趣向而來。大德!譬如有密雲而下雨之時,水隨低處而流注。大德!今世尊所往不論何處,婆羅門居士、都市人及鄉下人皆趣向而來,其故云何?大德!乃世尊之戒、慧故。」
「那祇多!我不欲遇榮華,不欲求榮華。那祇多!此無欲樂、遠離樂、寂靜樂、自覺樂,不能隨意可得,不能得無艱難、無梗澀者,令彼得彼之不淨樂、睡眠樂、利養恭敬名聞樂。無欲樂、遠離樂、寂靜樂、自覺樂,隨意可得,得無艱難、無梗澀之我,當尋味耶[2]?
[P.343]三
那祇多!我於此處,住於村邊,見得定而坐之比丘,那祇多!我隨彼而如是思惟:今或守園人侵此具壽、或沙彌令彼自其定而起,故那祇多!我不贊許住於彼比丘之村邊。
四
復次,那祇多!我於此處,見坐於林中,睡眠住林之比丘。那祇多!我隨彼而如是思惟:此具壽當除遣彼睡眠與疲勞,當祇一心[3]思惟閑寂想。以故,那祇多!我贊許住於彼比丘之林中。
五
復次,那祇多!我於此處,見坐於林中,而未得定住林之比丘。那祇多!我隨彼而如是思惟:此具壽當令定不定之心,或當得定之心。是故,那祇多!我贊許住於彼比丘之林中。
六
復次,那祇多!我於此處,見坐於林中,而得定住林之比丘。那祇多!我隨彼而如是思惟:此具壽當令解脫未解脫心,或當已解脫心。是故,那祇多!我贊許住於彼比丘之林中。
七
復次,那祇多!我於此處,見住於村邊,得衣服、飲食、牀座、治病藥及資具[P.344]之比丘。彼期望利養、恭敬、名聞,廢除宴座,廢除坐臥於閑寂、林藪、山巖之邊際。是故,那祇多!我不贊許住於彼比丘之林中。
八
又,那祇多!我於此處,見得衣服、飲食、牀座、治病藥等資具之林住比丘,彼棄其利養、恭敬、名聞、不廢宴座,不廢閑靜、林藪、山巖邊際之坐臥,是故,那祇多!我贊許住彼比丘之林中。
然[4],那祇多!我行於大路要道,前或後皆不見少物安穩,那祇多!乃至我之大小便利亦如是。」
攝句:
第五 曇彌品
四十三[1]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於日前時分,著內衣,披衣執鉢,為乞食而入舍衛〔國〕。於舍衛〔國〕中乞食訖,食後,由托鉢而還。告具[P.345]具壽阿難言:「阿難!為白晝之憩息,今當詣東園鹿子母講堂。」具壽阿難應諾世尊:「大德!唯然。」爾時,世尊與具壽阿難同詣東園鹿子母講堂。時,世尊於日晡時分,自宴坐起,告具壽阿難言:「阿難!今詣布婆俱陀〔河〕沐浴肢體。」具壽阿難應諾世尊:「大德!唯然。」時,世尊與具壽阿難為沐浴肢體而往布婆俱陀〔河〕。於布婆俱陀〔河〕沐浴肢體已,出著一衣擦拭肢體而立。
二
復次,其時憍薩羅〔國〕之波斯匿〔王〕有名之白象,伴隨盛大之音樂,由布婆俱陀〔河〕上來。眾人見彼已,而如是言:「嗚呼!端正莊嚴哉王象!嗚呼!人見而樂哉王象!嗚呼!容貌殊妙哉王象!嗚呼!肢體圓滿哉王象!象!嗚呼象!」〔眾人之〕如是語時,具壽優陀夷白世尊言:「大德!眾人祇見象之壯大肢體圓滿而作如是讚美耶?『象!嗚呼象!』或復見其他異於壯大肢體圓滿之何者,眾人亦將如是讚美耶?『象!嗚呼象!』」「優陀夷!眾人見壯大肢體圓滿之象,如是讚美:『象!嗚呼象!』優陀夷!即使見馬……乃至……優陀夷!……見牛……乃至……優陀夷……見蛇……[P.346]乃至……優陀夷……見樹……乃至……優陀夷!即使見壯大肢體圓滿之人,眾人亦如讚美:『象!嗚呼象!』且又,優陀夷!於此世界——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門、婆羅門、國王、民眾中,凡身、語、意皆不作不善事之人,我皆稱為象[2]。」「大德!是希奇。大德!是未曾有。大德!世尊之此語:『且又,優陀夷!於此世界——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門、婆羅門、國王、民眾中,凡身、語、意皆不作不善事之人,我皆稱為象。』是為善說。又,大德!我即將世尊之此善說,以如次之偈頌而隨喜讚歎:
四十四[1]
一
一時,具壽阿難於日前時分,著內衣,披衣執鉢,往鹿住優婆夷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席。爾時,鹿住優婆夷詣具壽阿難之處。至已,問訊具壽阿難,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鹿住優婆夷白阿難言:
二
「大德阿難!世尊所說之彼法,云何可了解耶?謂梵行者與非梵行者之兩人,其後世當生於同一趣。大德!我之父富蘭那為梵行者,遠離〔世俗〕,遠離婬欲鄙劣,[P.348]彼死後,世尊受記為一來之有情,而生兜率陀天之眾中。大德!我所愛之叔父梨師達多是非梵行者,滿足於自妻,彼死後,世尊復受記為一來之有情,而生兜率陀天之眾中。大德阿難!世尊所說之彼法,云何可了解耶?謂梵行者與非梵行者之兩人,於後世生於同一趣。」「姊妹!如是乃世尊之所記耳。」
三
爾時,具壽阿難於鹿住優婆夷家,受食已,即從座起而去。具壽阿難自乞食食後,還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我今日於日前時分,穿著內衣,披衣執鉢,往鹿住優婆夷家。至已,坐於所設之席。大德!其時,鹿住優婆夷來詣我處。來已,問訊於我,坐於一面。大德!坐於一面之鹿住優婆夷語我曰:『大德阿難!世尊所說之彼法,云何可了解耶?謂梵行者與非梵行者之兩人,於後世同生於一趣。大德!我之父富蘭那為梵行者,遠[P.349]離〔世俗〕,遠離婬欲鄙劣,彼死後,世尊受記為一來之有情,而生於兜率陀天之眾中。大德!我所愛之叔父梨師達多是非梵行者,滿足於自妻,彼死後,世尊復受記為一來之有情,而生於兜率陀天之眾中。大德阿難!世尊所說之彼法,云何可了解耶?謂梵行者與非梵行者之兩人,於後世同生於一趣。』大德!如是語時,我語鹿住優婆夷而曰:『如是乃是世尊之所記耳。』」
「阿難!是愚而不明,此女人與稱女人之鹿住者,了知人補特伽羅之勝劣是幾何耶?阿難!有此等六種補特伽羅,存在於世中,以何為六耶?
四
阿難!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惡〕,共住容易,同梵行者喜歡共住。然彼聞不得益,亦不勤多聞[2],見亦不通達,亦不得時解脫。彼身壞死後,退而不勝進,唯祇退失,無有勝進者。
五
阿難!復次,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惡〕,共住容易,同梵行者喜歡共住。彼聞得益,亦勤多聞,見亦通達,亦得時解脫。彼身壞死後,勝進不退失,唯祇勝進,無有退失者。阿難!此中有思量者,籌量而曰:此亦有此法,彼亦有同法,何故此等兩者之一則劣,一則勝耶?阿難!如是〔思量〕者於長夜是無益,是苦。阿難!此中凡有補特伽羅,離〔惡〕,共住容易,同梵行者喜歡共住。彼聞得益,亦勤多聞,見亦通達,亦得時解脫。阿難!此補特伽羅比先之彼補特伽羅更美、更勝。[P.350]何故而然耶?阿難!法流使此補特伽羅進而不退失[3],如來之外誰知此因?阿難!因此勿為補特伽羅之思量者,勿籌量補特伽羅。阿難!量補特伽羅者墮失。阿難!我,或等於我者,唯能量補特伽羅。
六
阿難!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有忿、慢,又,彼再三起貪,彼聞不得益,亦不勤多聞,見亦不通達,亦不得時解脫。彼身壞死後,退而不勝進,唯祇是退失,無有勝進者。
七
阿難!復次,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有忿與慢,又,彼再三起貪,彼聞得益,……乃至……
八
阿難!復次,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有忿與慢,又,彼再三起語行,彼聞不得益,亦不勤多聞,見亦不通達,亦不得時解脫。彼身壞死後,退而不勝進,唯祇退失,無有勝進者。
九
阿難!復次,世間有一類補特伽羅,有忿、慢,又,彼再三起語行。彼聞得益,亦勤多聞,見亦通達,亦得時解脫。彼身壞死後,唯祇勝進,無有退失者。阿難![P.351]此中有思量者,思量而曰:此亦有此法,彼亦有同法,何故此等兩者之一則劣、一則勝耶?阿難!如是〔思量〕者,於長夜是無益,是苦。阿難!此中有忿、慢之補特伽羅,又,彼再三起語行,彼聞得益,亦勤多聞,見亦通達,亦得時解脫。阿難!此補特伽羅比先之彼補特伽羅更美、更勝。何故而然耶?阿難!法流使此補特伽羅進而不退失,如來之外誰知此因?阿難!因此勿為補特伽羅之思量者,勿籌量補特伽羅。阿難!量補特伽羅者墮失。阿難!我,或等於我者,唯能量補特伽羅。
阿難!是愚而不明,此女人與稱女人之鹿住者,了知人補特伽羅之勝劣是幾何耶?阿難!有此等之六種補特伽羅,存在於世間中,阿難!若富蘭那成就之戒與梨師達多所成就之戒同,此時富蘭那應不同於梨師達多之所趣。阿難!又若梨師達多成就之慧與富蘭那所成就之慧同,此時梨師達多應不同於富蘭那〔智〕之所趣。阿難!此等之兩補特伽羅,是〔互〕缺一支。」
四十五[1]
一
「諸比丘!世間有欲人貧窮為苦耶?」「大德!唯然。」「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P.352]有、無富[2]而負債,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負債亦為苦耶?」「大德!唯然。」「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負債,約利息,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利息亦為苦耶?」「大德!唯然。」「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約利息已,若不付應時之利息,則〔債主〕督促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財主督促亦為苦耶?」「大德!唯然。」「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被督促,若不付則〔債主〕追隨於彼〔而辱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財主追隨亦為苦耶?」「大德!唯然。」「諸比丘!若貧窮人無所有、無富而被追隨,若不付則〔債主〕收縛於彼。諸比丘!世間有欲人以財主收縛亦為苦耶?」「大德!唯然。」「如以上,貧窮為世間有欲人之苦,負債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利息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督促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追隨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束縛亦為世間有欲人之苦。
諸比丘!正如是,凡於善法而無信,於善法而無慚,於善法而無愧,於善法而無精進,於善法而無慧者,是於聖者之調伏為貧、無所有、是無富。
二
諸比丘!彼之貧、無所有、無富之人,於善法而無信之時,於善法而無慚之時,於善法而無愧之時,於善法而無精進之時,於善法而無慧之時,以身行惡行,語行惡行,意行惡行,我乃稱為彼之負債。彼為隱覆彼身惡行而起惡欲,欲作不令人知[P.353]之事,思惟不令人知之事,作不欲人知之語,作不欲人知之舉動。彼為隱覆彼語惡行而……乃至……彼為隱覆彼意惡行而起惡欲,欲作不為人知之事,思惟不為人知之事,作不欲人知之語,作不欲人知之舉動,我乃稱為彼之利息。純淨之同梵行者呼彼而曰:『具壽如是作,如是行。』我乃稱為彼之督促。彼居於林中,坐於樹下,或居於空屋之時,與追悔俱行之惡不善尋者現起,我乃稱為彼之追隨。
三
諸比丘!彼貧窮而無所有、無富之人,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束縛於地獄之縛或傍生之縛。諸比丘!我不見更有縛如是可怖,如是劇烈,障於證如是無上軛安穩。諸比丘!所謂地獄縛或傍生縛也。」
[P.355]四十六
一
如是我聞。一時,具壽摩訶周那住支提〔國〕沙訶茶祇〔村〕。於其處,具壽摩訶周那問候諸比丘:「諸賢比丘眾!」彼等諸比丘回答具壽摩訶周那:「賢者!」具壽摩訶周那曰:
二
「諸賢!世間有法相應之比丘眾,毀靜慮之比丘眾而曰:『彼等謂:「我等靜慮,我等靜慮。」而靜慮,極靜慮。彼等如何靜慮,彼等為何靜慮,彼等因何之故而靜慮耶?』於此,法相應之比丘不歡喜,靜慮之比丘亦不歡喜,又不為群眾之益、群眾之樂、群眾之利及天人之益、〔天人之〕樂而行。
三
復次,諸賢!世間有靜慮之比丘眾,毀法相應之比丘眾而曰:『彼等謂:「我等與法相應,我等與法相應。」而揚舉,自滿,高搖,多言,語不謹慎,失念,不正知,不專心,心迷亂,根不修練。彼等為法相應耶?彼等如何為法相應耶?彼等因何之故為法相應耶?』於此,靜慮之比丘不歡喜,法相應之比丘亦不歡喜,又不為群眾之益、群眾之樂、群眾之利及天人之益、〔天人之〕樂而行。
四
復次,諸賢!世間有法相應之比丘眾,唯稱讚法相應之比丘眾,不稱讚靜慮之比丘眾。於此,法相應之比丘眾亦不歡喜,又,靜慮之比丘眾亦不歡喜,又不為群[P.356]眾之益、群眾之樂、群眾之利及人天之益、〔人天之〕樂而行。
五
復次,諸賢!世間有靜慮之比丘眾,唯稱讚靜慮之比丘眾,不稱讚法相應之比丘眾。於此,靜慮之比丘眾亦不歡喜,法相應之比丘眾亦不歡喜,又不為群眾之益、群眾之樂、群眾之利及人天之益、〔人天之〕樂而行。是故諸賢!應如是學:
六
我等有與法相應之時,當稱讚靜慮之比丘眾。
諸賢!汝等應如是學,何故而然耶?諸賢!世間中此等之補特伽羅難得。謂:乃以甘露界觸證於身而住。是故諸賢!應如是學:
七
我等有靜慮之時,當稱讚與法相應之比丘眾。
諸賢!汝等應如是學,何故而然耶?諸賢!世間中此等之補特伽羅難得。謂:乃以慧徹見甚深之句義。」
四十七
一
爾時,普行者目離耶悉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普行者目離耶悉白世尊言:「大德!法是現見,法是現見。大德!限於幾何之法,是現見、是無時、是來觀、是引導、是智者內證耶?」
[P.357]二
「目離耶悉!然則我今當問汝,如汝所肯定者作答!目離耶悉!汝於意云何,若內心有貪,則汝知我之內心有貪;或若內心無貪,則〔汝〕知我之內心無貪耶?」「大德!唯然。」「目離耶悉!汝若內心有貪則知我之內心有貪,或若內心無貪則知我之內心無貪之故,如是,目離耶悉!法是現見,……目離耶悉!於汝意云何?若內心有瞋……乃至……若內心有癡,或若內心有貪法[1],或若內心有瞋法,或若內心有癡法,則知我之內心有癡法,或若內心無癡法,則知我之內心無癡法耶?」「大德!唯然。」「目離耶悉!汝若內心有癡法,則知我內心有癡法;或若內心無癡法,則知我內心無癡法之故,如是,目離耶悉!法是現見、是無時、是來觀、是引導、是智者內證。」
「奇哉!……乃至……大德!世尊存念我為優婆塞,我自今日終生歸依。」
四十八
一
爾時,有一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相互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一面之彼婆羅門白世尊言:「尊者瞿曇!法是現見,法是現見。尊[P.358]者瞿曇!限於幾何之法,是現見、是無時、是來觀、是引導、是智者內證耶?」
二
「婆羅門!然則我今當問汝,如汝所肯定者作答!婆羅門!汝於意云何,若內心有貪,則汝知我內心有貪;或若內心無貪,則〔汝〕知我之內心無貪耶?」「大德!唯然。」「婆羅門!汝若內心有貪,則知我之內心有貪;或若內心無貪,則知我之內心無貪之故,如是,婆羅門!法是現見,……婆羅門!汝於意云何,若內心有瞋,或內心有癡,或內心有身穢,或內心有語穢,或內心有意穢,則知我之內心有意穢,或若內心無意穢,則知我之內心無意穢耶?」「大德!唯然。」「婆羅門!若汝內心有意穢,則知我之內心有意穢,或若內心無意穢,則知我之內心無意穢之故,婆羅門!如是,法是現見、是無時、是來觀、是引導、是智者內證。」
「尊者瞿曇!奇哉!尊者瞿曇!奇哉!……尊者瞿曇存念我為優婆塞,我自今日終生歸依。」
四十九
一
一時,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具壽差摩尼與具壽蘇摩那近〔住〕於舍衛〔國〕之安陀林。爾時,具壽差摩尼與具壽蘇摩那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P.359]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差摩尼白世尊言:「大德!凡有比丘,若為應供、漏盡、已住[1]、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則彼不念:有比我勝者,或等於我者,或比我劣者耶?」具壽差摩尼說此已,〔大〕師讚可。時,具壽差摩尼思:〔大〕師讚可我,即從座而起,問訊世尊,右遶而去。時,具壽蘇摩那於具壽差摩尼離去不久白世尊言:「大德!凡有比丘,若為應供、漏盡、已住、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諸盡有結、正智解脫,則彼不念:『有非比我勝者,非等於我者,非比我劣者。』」具壽蘇摩那說此已,〔大〕師讚可。時,具壽蘇摩那思:「〔大〕師讚可我。」即從座而起,問訊世尊,右遶而去。
二
其時,世尊於具壽差摩尼與具壽蘇摩那離去不久,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善男子等如是記說正智,說義而自身未達。復又,世間有一類之癡人,有如取笑誇張記說正智,彼等於後受苦。」
[P.360]五十
一
「諸比丘!若無防護根,則缺根之防護故,毀戒之所依;若無戒,則缺戒故,毀正定之所依;若無正定,則缺正定故,毀如實智見之所依;若無如實智見,則缺如實智見故,毀厭離之所依;若無厭離,則缺厭離故,毀解脫智見之所依。
二
諸比丘!譬如樹缺枝、葉時,則樹之幼芽不成長,皮亦不成長,木亦不成長,心亦不成長。正如是,諸比丘!若無防護於根,則缺根之防護故,毀戒之所依;……乃至……毀解脫智見之所依。
三
諸比丘!若有根之防護,則具根之防護故,具足戒之所依;若有戒,則具戒故,具足正定之所依;若有正定,則具正定故,具足如實智見之所依;若有如實智見,則具如實智見故,具足厭離之所依;若有厭離,則具厭離故,具足解脫知見之所依。
四
諸比丘!譬如樹具枝、葉時,則樹之幼芽成長,皮亦成長,木亦成長,心亦成長。正如是,諸比丘!若有防護於根,則具根之防護故,具足戒之所依……乃至……具足解脫智見之所依。」
[P.361]五十一
一
爾時,具壽阿難詣具壽舍利弗之處。至已,與具壽舍利弗相互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語具壽舍利弗曰:
二
「賢者舍利弗!限於幾何是比丘聞未聞之法,又不忘失於已聞之法,又現行於昔曾思惟之法,又了別未了別耶?」「具壽阿難乃多聞,具壽阿難當善說。」「然則,賢者舍利弗!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賢者!唯然。」具壽舍利弗回答阿難,具壽阿難言曰:
三
「賢者舍利弗!世間有比丘,通利於契經、應頌、記說、諷頌、無問自說、如是說、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之法。多聞、通利,彼廣為他人說法;多聞、通利,廣為他人讀誦;多聞、通利,廣為諷誦;多聞、通利,以心隨尋隨伺其法,以意而隨觀。於何處有多聞而傳阿含,持法[1]、持律、持摩夷[2]之長老比丘,彼住居於長老比丘之住處,時時詣其比丘。『大德!云何而有如是耶?』彼質問此義如何。其長老具壽於彼聞其不聞,顯其隱,又於種種生疑之諸法除疑。賢者舍利弗!限於此,[P.362]比丘聞未聞之法,又不忘失於已聞之法,又現行於昔曾思惟之法,又了別未了別。」
四
「賢者!是希奇,賢者!是未曾有。善哉!具壽阿難之所說!我等作思:阿難成就此等之六法。
五
其實,具壽阿難通利於契經、應頌、記說、諷頌、無問自說、如是說、本生、未曾有法、吠陀羅之法。具壽阿難多聞、通利而廣為他人說法。具壽阿難多聞、通利而廣為他人讀誦法。具壽阿難多聞、通利而廣為諷誦法。具壽阿難多聞、通利,以心隨尋隨伺其法,以心隨觀。具壽阿難於何處有多聞、傳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長老比丘,彼住居於長老比丘之住處,時時詣其比丘。『大德!云何而有如是耶?』彼質問此義如何。其長老比丘於具壽阿難聞其不聞,顯其隱,又於種種生疑之諸法除疑。」
五十二[1]
一
爾時,生聞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共相交談慶慰、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生聞婆羅門白世尊言:
[P.363]二
「尊者瞿曇!剎帝利者有何[2]之欲求,有何之近行[3],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剎帝利者欲求財物,以慧為近行,以軍為所托,於地而起思慕,以自在為究竟。」
「又,尊者瞿曇!婆羅門者有何之欲求,有何之近行,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婆羅門者欲求財物,以慧為近行,以真言為所托,思慕祀祠,以梵世為究竟。」
「又,尊者瞿曇!居士者有何之欲求,有何之近行,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居士者欲求財物,以慧為近行,以工巧為所托,思慕作業,以作業之完了為究竟。」
「又,尊者瞿曇!女人者有何之欲求,有何之近行,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女人者欲求男子,以莊嚴為近行,以兒子為所托,思慕不共有之夫,以自在為究竟。」
「又,尊者瞿曇!賊者有何之欲求,有何之近行,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賊者以取為欲求,以稠林為近行,以刀杖為所托,思慕闇黑,以不現為究竟。」
「又,尊者瞿曇!沙門者,有何之欲求,有何之近行,有何之所托,有何之思慕,有何之究竟耶?」「婆羅門!沙門者欲求忍辱柔和,以慧為近行,以戒為所托,思慕無所有,以涅槃為究竟。」
三
「尊者瞿曇!是希奇。尊者瞿曇!是未曾有。尊者瞿曇了知剎帝利之欲求、近行、所托、思慕與究竟。又,尊者瞿曇了知婆羅門之欲求……乃至……又,尊者瞿曇了知居士之欲求……乃至……又,尊者瞿曇了知女人之欲求……乃至……又,尊者瞿曇了知賊之欲求……乃至……又,尊者瞿曇了知沙門之欲求、近行、所托、思慕與[P.364]究竟。尊者瞿曇!奇哉!……乃至……尊者瞿曇存念我為優婆塞,我自今日以後,終生歸依。」
五十三
一
爾時,有一婆羅門,詣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共相慶慰,交談歡喜感銘之語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婆羅門白世尊言:
二
「尊者瞿曇!有一法,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耶?〔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是。」「婆羅門!有一法,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尊者瞿曇!又,有一法,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者何耶?〔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是。」
三
「婆羅門!祇有不放逸一法,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是。婆羅門!譬如一切步行有情之足迹,攝於象迹之中,象迹可謂為第一。婆羅門!正如是,不放逸一法者,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婆羅門!譬如家屋一切之椽木,皆向於屋頂、趣於[P.365]屋頂、集於屋頂,屋頂可謂椽木之上首。婆羅門!正如是,……乃至……婆羅門!譬如割取燈心草之人,割取燈心草已,捉住其尖端,上下振動,左右振動而予綑縛。婆羅門!正如是,……乃至……婆羅門!譬如將一群之菴婆果自莖割取,附著於莖之一切菴婆果,則悉為其同類。婆羅門!正如是,……乃至……婆羅門!譬如一切小王皆隨屬於轉輪王,轉輪王可謂諸小王之上首。婆羅門!正如是,……乃至……婆羅門!譬如任何之星光,亦不值當月光之十六分之一,月光可謂為彼等光之上首。婆羅門!正如是,不放逸一法,若多修、多所作者,則能完成二利而住,〔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是。婆羅門!若多修此一法、多所作,則能完成二利而住,〔即〕現法之利及當來之利。」
「尊者瞿曇!奇哉!尊者瞿曇!奇哉!……乃至……尊者瞿曇存念我為優婆塞,我自今日以後,當終生歸依。」
[P.366]五十四[1]
一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鷲峯山。爾時,具壽曇彌為當地之人,住於生地七僧院之全境。然而,具壽曇彌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於彼處之客比丘眾。又,彼等客比丘眾為具壽曇彌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則去而不留,捨棄住處。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眾謂:「我等以衣服、臥具、牀座、病緣藥及資具,供事於諸比丘,然而客比丘眾卻去而不留,捨棄住處。有何因、何緣,而客比丘眾卻去而不留,捨棄住處?」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眾念言:「彼之具壽曇彌,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於客比丘眾,又,彼等客比丘眾為曇彌所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則去而不留,捨棄住處,我等宜驅逐具壽曇彌。」時,當地之優婆塞眾,詣具壽曇彌之處。詣已,告具壽曇彌曰:「大德具壽曇彌!請離去此住處!汝不宜住於此處。」
二
爾時,具壽曇彌,從其處離去,而往其他住處。具壽曇彌亦於其處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客比丘眾,又,彼等客比丘眾為具壽曇彌所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則去而不留,捨棄住處。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眾謂:「我等以衣服、[P.367]飲食、臥具、牀座、病緣藥及資具,供事於諸比丘,然而客比丘眾卻去而不留,捨棄住處,有何因、何緣,客比丘眾去而不留,捨棄住處耶?」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眾念言:「彼之具壽曇彌謾罵……乃至……冷笑客比丘眾,又,彼等客比丘眾為具壽曇彌所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則去而不留,捨棄住處,我等宜當驅逐具壽曇彌。」時,當地之優婆塞眾,即詣具壽曇彌之處。詣已,告具壽曇彌曰:「大德具壽曇彌!請離去此住處!汝不宜住於此處。」
三
爾時,具壽曇彌,又由其住處往其他之處。於其處曇彌亦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客比丘眾。又彼等客比丘眾亦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具壽曇彌,則去而不留,捨去住處。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等,謂:「我等以衣服、飲食、臥具、牀座、病緣藥及資具供事比丘眾,然而客比丘眾捨住處而離去,有何因、何緣客比丘眾去而不留,捨去住處耶?」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等,作如是念:「彼具壽曇彌,罵……乃至嗤誹客比丘眾;又彼客比丘眾亦謾罵、訶責、煩惱、打擊、冷笑具壽曇[P.368]彌,則去而不留、捨棄住處。我等宜驅逐具壽曇彌。」其時,當地之優婆塞等,即詣具壽曇彌之處,詣已,告具壽曇彌曰:「大德具壽曇彌!請離去此住處,汝不宜住於此處。」
四
爾時,具壽曇彌自謂:「我為當地之優婆塞眾,從生地七住處被驅逐,我今將往何處去耶?」時,具壽曇彌念言:「我宜當詣世尊之處。」時,具壽曇彌,披衣執鉢,詣王舍〔城〕,次第而往王舍〔城〕之鷲峯山,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語於坐在一面之具壽曇彌曰:「婆羅門曇彌!汝從何處來耶?」「大德!我為當地之優婆塞眾,從生地七住處被驅逐而來。」
「婆羅門曇彌!既為如此,汝不可予以非難,彼等從汝所到之處予驅逐汝,汝從所到之處被驅逐而來我處。
五
婆羅門曇彌!往昔有航海諸商人,攜視岸鳥[2]上船入海,彼等不能發見陸岸,即由船上放縱視岸鳥,鳥則往前方,往後方,往北方,往南方,往上方,往海隅,彼若得見近岸則去,又,彼若不見近岸,則返回其船。婆羅門曇彌!正如是,彼等從所到之處予驅逐汝故,汝從所到之處被驅逐而來我處。
[P.369]六
婆羅門曇彌!往昔,高羅婆王有名為善住之尼拘律樹王,彼有五條枝,蔭涼而悅意。又,婆羅門曇彌!善住尼拘律樹王之所覆者,為十二由旬,根之入〔地〕者有五由旬。又,婆羅門曇彌!善住尼拘律樹王之果,大而宛如二升之釜。又,其樹王之果,甘美而宛如蜜蜂之生蜜。又,婆羅門曇彌!善住尼拘律樹王之一幹,為王及后妃之所食;一幹為軍眾之所食;一幹為市民與地方民之所食;一幹為沙門、婆羅門之所食;一幹為禽獸之所食。又,婆羅門曇彌!無有守護善住尼拘律樹王果之人,然而,不相互損害其果。然而,婆羅門曇彌!有一人,飽噉善住尼拘律樹王之果,折枝而去。其時,婆羅門曇彌!住於善住尼拘律樹王之天神謂:『嗚呼!是希奇,嗚呼!是未曾有。彼之惡人,飽噉善住尼拘律樹王之果,折枝而去。善住尼拘律樹王,令無生當來之果。』婆羅門曇彌!因此,善住尼拘律樹王,爾後不生果。[P.370]婆羅門曇彌!其時,高羅婆王詣天帝釋迦之處。至已,白天帝釋迦言:『尊者!善知,善住尼拘律樹王不生其果。』婆羅門曇彌!其時,天帝釋迦起神通之行,令暴風雨〔吹〕倒善住尼拘律樹王,使連根拔起。婆羅門曇彌!其時,住於善住尼拘律樹王之天神而於一邊苦痛、憂愁、流淚,哭泣。婆羅門曇彌!其時,天帝釋迦詣住於善住尼拘律樹王天神之處,語住在善住尼拘律樹王天神曰:『汝天神!何故而立一邊苦痛、憂愁、流淚,哭泣耶?』『是則,尊者!暴風雨生起,〔吹〕倒我之住處,連根拔起。』『天神!汝雖然住於樹法,但仍暴風雨生起,吹倒住處,連根拔起耶?』『尊者!云何樹住於樹法耶?』『天神!於世間之中,求樹根者取根,求皮者取皮,求葉者取葉,求花者取花,求[3]果者取果。因此,天神!依彼而不可發不歡心或不喜心。天神!如是之樹乃如實住於樹法。』『尊者!我不住於樹法之故,暴風雨生起,〔吹〕倒住處,連根拔起。』『天神!汝若住於樹法,則汝之住處當可如前。』[P.371]『尊者!我應住樹法,願我之住處如前。』婆羅門曇彌!其時,天帝釋迦起神通之行,令暴風雨而起善住尼拘律樹王,生起美根。正如是,婆羅門曇彌!當地之優婆塞眾將住於沙門法之汝,從生地七住處之全境予驅逐耶?」「大德!云何沙門住於沙門法耶?」「婆羅門曇彌!世間有沙門,即使被罵,不以罵而報;即使被瞋,不以瞋而報;即使被嘲弄,不以嘲弄而報。婆羅門曇彌!如是,沙門住於沙門法。」「大德!當地之優婆塞眾以我不住於沙門法,而將我從生地七住處之全境予驅逐。」
七
「婆羅門曇彌!往昔有名妙眼之離諸欲外道師,婆羅門曇彌!又,外道師妙眼有數百之弟子,師妙眼為諸弟子說生梵世之法。又,婆羅門曇彌!於心不信其師妙眼〔為諸弟子〕說生於梵世法者,凡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婆羅門曇彌!於心深信於其師妙眼〔為諸弟子〕說生梵世法者,凡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婆羅門曇彌!往昔有名牟犁破群那之師,……有名阿羅那之師,……有名為瞿陀梨之師,……有名害提婆羅之師,……有名儲提摩麗離諸欲之外道師,婆羅門曇彌!又,師儲提摩麗,有數百弟子,師儲提摩麗為諸弟子說生梵世之法。[P.372]婆羅門曇彌!然而,於心不信其師儲提摩麗〔為諸弟子〕說生梵世之法者,凡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然而,婆羅門曇彌!深信師儲提摩麗為諸弟子說生梵世法者,凡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婆羅門曇彌!於汝意云何,以惡心訶罵離諸欲,擁有數百眷族、弟子之六師耶?彼當生多之非福。」「大德!唯然。」
八
「婆羅門曇彌!若以惡心訶罵離諸欲,擁有數百眷族、弟子之六師外道之人,則彼當生於諸多之非福。凡以惡心訶罵具有正見[4]一人補特伽羅,則彼自此更當生諸多非福。何故爾耶?」「婆羅門曇彌!我不說有更大非福較於損傷同梵行者。故婆羅門曇彌!應當如是學:
九
我等對於同梵行者,應不懷惡心。
婆羅門曇彌!汝應當如是學:
[P.374]攝句:
第二之五十
第六 大品
五十五[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鷲峯山。又,爾時具壽守籠那住王舍〔城〕之寒林。其時,具壽守籠那宴坐屏處而心起此念:「我乃世尊諸弟子中,發精進而住者之隨一,雖然如此,我心不取而不得解脫。我家有財寶,我受用財寶而能得作福,我寧可棄學而返劣,受用財寶且作福。」其時,世尊以心了知具壽守籠那心之所念,猶如力士伸屈臂,或屈伸臂,正如是,消失於鷲峯山,現於寒林具壽守籠那之前。世尊坐於設席。具壽守籠那問訊世尊,而坐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具壽守籠那曰:[P.375]「守籠那!汝宴坐屏處而心豈非作如是念耶:『我乃世尊諸弟子之中,發精進而住者之隨一,雖然如此,我心不取而不得解脫。我家有財寶,我受用財寶而能得作福,我寧可棄學而返劣,受用財寶且作福?』」「大德!唯然。」「守籠那!汝於意云何,汝往昔在家時,曾巧於彈琴耶?」「大德!唯然。」「守籠那!汝於意云何,若汝之琴絃太強張,則汝之琴其時音具足耶?或堪於使用耶?」「大德!不然。」「守籠那!汝於意云何,若汝之琴絃太緩,則汝之琴其時音具足耶?或堪於使用耶?」「大德!不然。」「又,守籠那!汝之琴若不太強張,若不太緩,調於中庸,則汝之琴其時音具足,或堪於使用耶?」「大德!唯然。」「守籠那!正如是,若發勤精進太過則為掉舉,若精進過緩則為懈怠。是故守籠那!汝住於平等之精進[2],又守根[3]之平等,又於此中取相。」「大德!唯然。」具壽守籠那回答世尊。其時,世尊以此教授具壽守籠那已,猶如力士伸屈臂,或屈伸臂,正如是,於寒林消失,現於鷲峯山。
[P.376]二
爾時,具壽守籠那住於平等之精進,又守根之平等,又於此中取相。時,具壽守籠那,單獨遠離,不放逸,熾然精勤而住,不久善男子等正由家而趣向非家,所希求者,彼無上梵行之究竟,於現法中,自以通慧作證,具足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住,所辦已辦,無再還現狀。而又,具壽守籠那為阿羅漢之一。其時,具壽守籠那得阿羅漢果已,而作此念:「我寧可詣世尊之處。詣已,於世尊前,說究竟智。」於是,具壽守籠那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守籠那白世尊:
三
「大德!凡比丘為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住,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者乃信解六處,即:出離信解、遠離信解、無惱害信解、受盡信解、取盡信解、無癡信解。
四
大德!世間有一類之具壽,有如是思惟者,謂:『此具壽唯依信而信解出離。』大德!不可如是見。大德!諸漏已盡,〔梵行〕已住,已辦所辦之比丘,不見己之所辦、已辦之增益;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出離;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出離;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出離。
[P.377]五
大德!世間有一類之具壽,有如是思惟者,謂:『此具壽貪著利養、恭敬、名聞而信解遠離。』大德!不可如是見。大德!諸漏已盡,〔梵行〕已住,已辦所辦之比丘,不見己之所辦、已辦之增益;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遠離;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遠離;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遠離。
六~九
大德!世間有一類之具壽,有如是思惟者,謂:『此具壽信戒禁取為最勝,信解無惱害。』大德!不可如是見。大德!諸漏已盡,〔梵行〕已住,已辦所辦之比丘,不見己之所辦、已辦之增益;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無惱害;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無惱害;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無惱害。……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愛盡;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愛盡;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愛盡。……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取盡;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取盡;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取盡。……依貪之盡,離貪之故,信解無癡;依瞋之盡,離瞋之故,信解無癡;依癡之盡,離癡之故,信解無癡。
一〇
大德!如是心正解脫之比丘,即使見眼前多眼所識之色,彼心不捉,彼心不雜,堅住而不動,唯觀於滅。〔即使聞〕多耳所識之聲……乃至……〔嗅多〕鼻所識[P.378]之香……〔舔多〕舌所識之味……〔觸多〕身所識之觸……〔乃至〕了別多意所識之法,彼心不捉,彼心不雜,堅住而不動,唯觀於滅。
一一
大德!譬如石山之不缺,不脆,堅合於一,即使從東方而來之暴風雨亦不動,極不動不震。又,即使從西方而來之暴風雨亦……乃至……又,即使從北方而來之暴風雨亦……又,即使從南方而來之暴風雨亦不動,極不動不震。正如是,大德!如是心正解脫之比丘,即使見眼前多眼所識之色,彼心不捉,彼心不雜,堅住而不動,唯觀於滅。〔即使聞〕多耳所識之聲……乃至……〔嗅多〕鼻所識之香……〔舔多〕舌所識之味……〔觸多〕身所識之觸……〔乃至〕了別多意所識之法,彼心不捉,彼心不雜,堅住而不動,唯觀於滅。」
五十六[1]
一
爾時,具壽叵求那患病、苦痛、極危篤。其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大德!具壽叵求那患病、苦痛、極危篤。大德!願世尊哀愍,往具壽叵求那之處。」世尊默然而許。如是,世尊於日晡時分,從宴坐起,往具壽叵求那之所。具壽叵求那遙見世尊來,見已,欲於牀上而起[2]。時,世尊告具壽叵求那:「且止!叵求那,汝於牀上勿起[*][A2],此處設有席,我可安坐。」世尊即坐設席。世尊坐已,而告具壽叵求那:「叵求那!汝病痊癒耶?得予存命耶?苦受減退不進耶?不增進而病情知減退耶?」「大德!我病不得痊[P.380]癒,不能存命,我之苦受劇增而不減退,不減退而病情知增進。大德!譬如力士以利刀刃毆頭,正如是,大德!最強之風毆我之頭。大德!我病不得痊癒,不能存命,我之苦受劇增而不減退,不減退而病情知增進。大德!譬如力士以革紐纏縛其頭,正如是,大德!我之頭最為劇痛。大德!我病不得痊癒,不能存命,我之苦受劇增而不減退,不減退而病情知增進。大德!譬如善巧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執利牛刀刳腹,大德!正如是,最劇之風刳我之腹。大德!我病不得痊癒,不能存命,我之苦受劇增而不減退,不減退而病情知增進。大德!譬如有二人之力士,執持羸人之兩臂,在火坑之中炙焦,正如是,大德!身最甚熱。大德!我病不得痊癒,不能存命,我之苦受劇增而不減退,不減退而病情知增進。」其時,世尊以法語向具壽叵求那示現,勸導,讚勵,慶喜已,從座起而去。
二
如是,具壽叵求那於世尊去後不久命終,命終之時,彼之諸根歡喜。於是,具壽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P.381]「大德!具壽叵求那於世尊去後不久即命終,命終之時,彼之諸根歡喜。」
「阿難!叵求那比丘之諸根,何不歡喜耶?阿難!叵求那比丘之心,五順下分結未得解脫,聽說法已,彼之心自五順下分結而解脫。阿難!時時聽法,時時研求其義,則有六種勝利,以何為六耶?
三
阿難!世有比丘之心,五順下分結未得解脫,彼命終之時,得會如來,如來對彼說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聽其說法,彼之心自五順下分結而解脫。阿難!是乃時時聽法之第一勝利。
四
復次,阿難!比丘之心,五順下分結未得解脫,彼命終之時,不得會如來,然而得會如來之弟子,如來之弟子對彼說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聽其說法,彼之心由五順下分結而解脫。阿難!是時時聽法之第二勝利。
[P.382]五
復次,阿難!比丘之心,五順下分結未得解脫,彼命終之時,不得會如來,又,亦不得會如來之弟子,然而如聞,如通達,以心隨尋、隨伺、隨觀其法。彼如聞,如通達,以心隨尋、隨伺、隨觀其法之故,〔彼之〕心由五順下分結而解脫。阿難!是時時研求其義之第三勝利。
六
阿難!世間有比丘,心由五順下分結而解脫,心於無上之依未滅盡,於心未得解脫,彼命終之時得會如來,如來對彼說法,開示初善、中善……乃至……〔清淨之〕梵行,彼聽說法已,心於無上之依滅盡而解脫。阿難!是時時聽法之第四勝利。
七
復次,阿難!比丘之心,由五順下分結而解脫,心於無上之依未滅盡,不得解脫,彼命終之時,不得會如來,然而得會如來之弟子,如來之弟子對彼說法,開示初善、……乃至……清淨之梵行,彼聽其說法,心於無上之依滅盡而解脫。阿難!是時時聽法之第五勝利。
八
復次,阿難!比丘之心,由五順下分結而解脫,而心於無上之依未滅盡,不得[P.383]解脫,彼命終之時,不得會如來,又不得會如來之弟子,然而,如聞,如通達,以心隨尋、隨伺、隨觀其法。彼如聞,如通達,以心隨尋、隨伺、隨觀其法之故,〔彼〕心於無上之依滅盡,而得解脫。阿難!是時時研求其義之第六勝利。
阿難!此等乃時時聽法,時時研求其義之六種勝利。」
五十七[1]
一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鷲峯山。爾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二
「大德!富蘭那迦葉施設六生類,〔謂〕:施設黑生類、施設青生類、施設赤生類、施設黃生類、施設白生類、施設極白生類。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黑生類,〔謂〕:屠羊者、屠豬者、捕鳥者、捕獸者、凶暴者、捕魚者、盜賊、殺賊者、獄卒以及其餘一切之殘忍業者。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青生類,〔謂〕:黑信解[2]之比丘以及其餘一切之業因論者、業果論者。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赤[P.384]生類,〔謂〕:尼乾提外道,一布者[3]。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黃生類,〔謂〕:在家之白衣與裸形之弟子。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白生類,〔謂〕:活命者、女活命者。大德!於此中,富蘭那迦葉施設極白生類,〔謂〕:難陀互茶、吉舍刪吉茶、末迦利瞿舍梨。大德!富蘭那迦葉施設此等六生類。」
三
「阿難!一切之世人同意富蘭那迦葉施設此等六生類耶?」「大德!不然。」
「阿難!譬如貧窮無所有之窮困[4]人,取得人所不欲之一〔肉〕片:『閣下!汝噉食此肉,而給與代價!』正如是,阿難!富蘭那迦葉施設彼等沙門婆羅門所不同意之此等六生類,宛如如此之幼稚,不明,不知適用法,同於拙作。阿難!我亦施設六生類,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具壽阿難回答世尊:「大德!唯然。」世尊曰:「阿難!以何等為六生類耶?
四
阿難!世間有一類,為黑生類而生起黑法。阿難!世間亦有一類,為黑生類而生起白法。阿難!世間亦有一類,為黑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阿難!世間亦有[P.385]一類,為白生類而生起黑法。阿難!世間亦有一類,為白生類生起白法。阿難!世間亦有一類,為白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阿難!云何為黑生類生起黑法耶?
五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卑賤之家,生於旃陀羅家、或獵師家、或竹匠家、或車匠家、或補羯婆家,貧窮而缺乏飲食受用,活命困難且衣食乏少。又,彼乃色惡,形醜,矮陋,病多,或眼眇、或手殘、或跛者、或半身不遂而不得食、飲、衣、乘、鬘、香、塗油、臥具、座敷、燈明。彼乃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彼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阿難!如是為黑生類生起黑法也。又,阿難!云何為黑生類生起白法耶?
六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卑賤之家,〔生於〕旃陀羅家……乃至……不得……臥具、座敷、燈明。彼乃以身行善行,以語行善行,以意行善行。彼以身行善行已,以語行善行已,以意行善行已,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如是為黑生類生起白法。又,阿難!云何為黑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耶?
七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卑賤之家,〔生於〕旃陀羅家……乃至……又,彼乃[P.386]色惡,形醜,矮陋。彼即剃除鬚髮,披著袈[A3]裟,由家出而趣向非家。彼則如是出家而斷五蓋,以慧衰損心之隨煩惱,心則安住於四念住,如實修七覺支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阿難!如是為黑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又,阿難!云何為白生類生起黑法耶?
八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尊貴之家,生於剎帝利大族之家,或婆羅門大族之家,或長者大族之家,有大財富,有大受用,有眾多之金銀,有眾多之資生具,有眾多之財穀。又,彼成就形色端正、眾所樂見、顏容殊妙、最上之容色,且得食、飲、衣、乘、鬘、香、塗油、臥具、座敷、燈明,彼乃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彼以身行惡行已,以語行惡行已,以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阿難!如是為白生類生起黑法。又,阿難!云何為白生類生起白法耶?
九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尊貴之家,生於剎帝利大族之家……乃至……且得〔……〕臥具、座敷、燈明。彼乃以身行善行,以語行善行,以意行善行。彼以身行妙行已,以語行善行已,以意行善行已,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如是為白生類生起白法。又,阿難!云何為白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耶?
[P.387]一〇
阿難!世間有一類,生於尊貴之家,生於剎帝利大族之家,或婆羅門大族之家,或長者大族之家,有大財富,有大受用,有眾多之金銀,有眾多之資生具,有眾多之財穀。又,彼成就形色端正、眾所樂見、顏容殊妙、最上之容色,且得食、飲、衣、乘、鬘、香、塗油、臥具、座敷、燈明。彼即剃除鬚髮,披著袈裟,自家而出,趣向非家。彼則如是出家而斷五蓋,以慧衰損心之隨煩惱,安住於四念住,如實修七覺支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阿難!如是為白生類生起非黑非白之涅槃。
阿難!此等為六種生類。」
五十八
一
「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以何為六耶?
二
比丘!世間有比丘,一切漏以律儀可斷者,則以律儀而斷;一切漏以受用可斷者,則以受用而斷;一切漏以忍受可斷者,則以忍受而斷;一切漏以避脫可斷者,則以避脫而斷;一切漏以除遣可斷者,則以除遣而斷;一切漏以修習可斷者,則以修習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律儀可斷者,則以律儀而斷耶?
三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以眼根律儀防護而住。諸比丘!不以眼根律[P.388]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以眼根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不存在。如理思擇,以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律儀防護而住。諸比丘!不以意根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以意根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不存在。諸比丘!不以律儀防護而住者,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以律儀防護而住者,則彼等諸漏與衰損之嬈惱不存在。
諸比丘!是名漏以律儀可斷者,則以律儀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受用可斷者,則以受用而斷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而受用衣服,唯為防寒、防熱、防蚊、虻、風、日、蛇之觸,乃至為覆蔽陰部。如理思擇而受用飲食,不為遊戲,不為迷醉,不為莊嚴,不為莊飾,唯為此身之住,為持續,為防止傷害,為攝受梵行;又,思擇如是我昔之受可亡,又新受當不生,又我當生存,應無罪,且應住於安穩。如理思擇而受用牀座,唯為防寒、防熱、防蚊、虻、風、日、蛇之觸,乃至除去季節之侵害,為得樂宴坐。如理思擇受用病緣藥與資具,唯為防已生惱害之受,無惱害最為第一。諸比丘!彼若不受用其(衣、食等),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受用彼者,[P.389]其諸漏與衰損之嬈惱則不存在。
諸比丘!是名為漏以受用可斷者,則以受用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忍受可斷者,則以忍受而斷耶?
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而堪忍,〔忍受〕寒、熱、饑、渴,〔忍受〕蚊、虻、風、日、蛇之觸,〔又忍受〕毀嗤之語,〔又忍受〕已生之劇、麤、利、不悅,非可意,能忍受奪息,身之苦受。諸比丘!彼若不能忍受其〔寒等〕,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忍受彼者,其諸漏與衰損之嬈惱則不存在。
諸比丘!是名為漏以忍受可斷之漏者,則以忍受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避脫可斷者,則以避脫而斷耶?
六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而避凶暴之象,避凶暴之馬,避凶暴之牛,避凶暴之狗,〔避〕蛇、橛、荊地、坑坎、堆阜、污水處以及漂不潔物之處。謂坐於所不應之座,謂遊於所不應之境,謂親近於所不應之惡友,有智之同梵行者深信作於惡處者,彼如理思擇而避此不應之座、或此不應之境、或此不應之惡友。諸比丘!彼若不避其(象等),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避脫彼者,其諸漏與衰損之嬈惱則不存在。
[P.390]諸比丘!是名為漏以避脫可斷者,則以避脫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除遣可斷者,則以除遣而斷耶?
七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而不能忍受已生之欲尋,令斷、除、遣、滅。如理思擇而不能忍受已生之恚尋,……乃至……已生之害尋……乃至……不能忍受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除、遣、滅。諸比丘!彼若不除遣其(欲尋等),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除遣彼者,其諸漏與衰損之嬈惱則不存在。
諸比丘!是名為漏以除遣可斷者,則以除遣而斷。又,諸比丘!云何為漏以修習可斷者,則以修習而斷耶?
八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理思擇而依遠離,依離欲,依滅,以棄捨了悟修習念覺支;〔又〕如理思擇而〔……〕修習擇法覺支;〔又……〕修習精進覺支;〔又……〕修習喜覺支;〔又……〕修習輕安覺支;〔又……〕修習定覺支;〔又……〕而依遠離,依離欲,依滅,以棄捨了悟修習捨覺支。諸比丘!彼若不修習其(念覺支等),則諸漏與衰損之嬈惱當生;如是,修習彼者,其諸漏與衰損之嬈惱則不存在。
諸比丘!是名為漏以修習可斷者,則以修習而斷。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是應請、極應請、應施、應合掌、世間之無上福田。」
[P.391]五十九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那提迦之塼瓦堂。時,木材商之居士,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彼木材商居士曰:
二
「居士!汝曾布施於家族耶?」「大德!我曾布施於家族。又有比丘眾住於林,托鉢,著糞掃衣,或阿羅漢[1]或已入於阿羅漢果道者,大德!如是之比丘眾,亦作布施。」
三
「居士!汝在家而受用欲,甘於為子所煩累,使用迦尸迦之栴檀,攜帶鬘、香、塗油,愛好金銀。欲知何者是阿羅漢,或知何者已入於阿羅漢果道者甚難。居士!即使林住比丘,若貢高、傲慢、輕躁、多辯、語漫、失念、不正知、不定、心亂、根放縱,則依此等之〔失〕分,彼應有所訶責也。居士!林住之比丘,若不貢高、不傲慢、不輕躁、不多辯、不語散漫、起正念、正知、正定、心集中、防護其根,則依此等之〔德〕分,彼應有所稱讚。居士!聚落邊住之比丘,若為貢高、……乃至……依此等之〔失〕分,彼應有所訶責。居士!聚落邊住之比丘,若不貢高、……乃至……依此等之〔德〕分,彼應有所稱讚。居士!托鉢之比丘,若為貢高、……[P.392]乃至……依此等之〔失〕分,彼應有所訶責。居士!托鉢之比丘,若不貢高、……乃至……依此等之〔德〕分,彼應有所稱讚。居士!受請之比丘,若貢高、……乃至……依此等之〔失〕分,彼應有所訶責。居士!受請之比丘,若不貢高、……乃至……依此等之〔德〕分,彼應有所稱讚。居士!著糞掃衣之比丘,若貢高、……乃至……彼依此等之〔失〕分,應有所訶責。居士!著糞掃衣之比丘,若不貢高、乃至……彼依此等之〔德〕分,應有所稱讚。居士!著居士衣之比丘,若貢高、傲慢、輕躁、多辯、語散漫、失念、不正知、不定、心亂、根放縱,彼依此等之〔失〕分,應有所訶責。居士!著居士衣之比丘,若不貢高、不傲慢、不輕躁、不多辯、不語散漫、起正念、正知、正定、心集中、防護其根,彼依此等之〔德〕分,應有所稱讚。居士!汝布施於僧伽!若布施於僧伽,則汝心歡喜。汝起歡喜心,身壞死後,當生於善趣、天界。」「大德!我從今以後當布施於僧伽。」
六十[1]
一
[2]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波羅奈之仙人墮處鹿苑。爾時,許多長老比丘眾由托鉢而還,坐於講堂,集作阿毗曇之論。彼時,質多羅象舍利子遮止長老比丘眾之阿毘曇論,時時〔陳述〕〔自〕說。此時,具壽大拘絺羅告於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P.393]曰:「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勿遮止長老比丘眾之阿毘曇論,時時〔陳述〕〔自〕說。具壽質多羅須待論訖。」
如是語時,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之親朋比丘眾,語具壽大拘絺羅曰:「具壽拘絺羅不可輕視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是智者。又,質多羅象舍利子能與長老比丘眾作阿毘曇之論。」「諸賢!等於不知他人心之差別者,此事難知。
二
諸賢!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在師或其餘隨一可尊重之同梵行者前,有如真柔和,真謙敬,真寂靜。惟是,彼自師前而退,由可尊重之同梵行者前而退,其後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相雜處,彼則雜處,愛著,耽溺於放縱、笑談而住故,貪著心荒,彼心為貪所荒而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食苗芽之牛為繩所縛,或禁閉於欄中時,諸賢!有人如是言:『此食苗芽之牛,可不再侵入苗芽之中。』諸賢!如是言者,此人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食苗芽之彼牛,斷繩或破欄,有再次侵入苗芽中之理。」「諸賢!正[P.394]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在師或其餘隨一之可尊重之同梵行者前,有如真柔和,真謙敬,真寂靜。惟是,彼由師前而退,由可尊重之同梵行者前而退,其後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相雜處,彼則雜處,愛著,耽溺於放縱、笑談而住故,貪著心荒,彼心為貪所荒而棄學,歸於下劣。
三
諸賢!又,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初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雨天降雨而使四衢道之塵埃平息,而生泥濘時,諸賢!有人如是言:『於此四衢道之塵埃可不再生起。』諸賢!如是言者,此人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此之四衢道,或有人可通過,或有牛羊可通過,或有風與日可乾燥濕氣,其時,有再次生起塵埃之理。」「諸賢!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初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
[P.395]四
諸賢!又,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第二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近於村落或城邑,有一大池,其處雨天降雨,而使蠣、貝、石、礫隱藏時,諸賢!有人如是而言:『於此池中之蠣、貝、石、礫等可不再出現。』諸賢!如是言者,謂此人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此池〔之水〕人亦可飲,或牛羊亦可飲,或風與日可乾燥濕氣,其時,有再次出現蠣、貝、石、礫之理。」「諸賢!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第二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
五
諸賢!又,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喜故,……乃至……具足第三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第三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有人,食勝妙之食已,不再欲前晚之所食時,諸賢!有人如是言:『此人[P.396]可不須再食。』諸賢!如是言者,此人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食勝妙之食已,於其人之身中,養分存在之間,則不欲其餘之食;然彼養分消耗之時,即有再次欲食之理。」「諸賢!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離喜故,……乃至……具足第三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第三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
六
諸賢!又,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斷樂故,又斷苦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得第四靜慮。』……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山間之湖水不動搖,乃無波浪,諸賢!有人如是言:『彼之[P.397]湖水可不再生起波浪。』諸賢!如是言者,彼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有從東方而來之暴風雨,於其湖水中,生起波浪;有從西方……乃至……從北方……乃至……有從南方而來之暴風雨,於其湖水中,有生起波浪之理也。」「諸賢!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斷樂故,又斷苦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彼即稱:『我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比丘、比丘尼……乃至……棄學,歸於下劣。
七
諸賢!又,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不作意一切相故,具足無相心三摩地而住。彼即稱:『我得無相心三摩地。』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弟子相雜處。彼則雜處,愛著,耽溺於放縱、笑談而住故,貪著心荒,彼之心為貪所荒而棄學,歸於下劣。諸賢!譬如王或大臣,隨著四支部隊進行於大道,在某密林處渡過一夜,於其處蟋蟀之聲則因象聲、馬聲、車聲、步聲、鼓聲、細腰鼓聲、螺聲、妓鼓聲響而隱沒。諸賢!有人如是而言:『在此密林,蟋蟀之聲,可不再次生起。』諸賢!如是言者,彼之言正耶?」「賢者!此乃不然。賢者!彼王或大[P.398]臣離去其密林之時,蟋蟀之聲則有再次生起之理。」「諸賢!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之補特伽羅,不作意一切相故,具足無相心三摩地而住。彼即稱:『我得無相心三摩地。』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相雜處。彼則雜處,愛著,耽溺於放縱、笑談而住故,貪著心荒,彼之心為貪所荒而棄學,歸於下劣。」
八
此後,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棄學,歸於下劣。時,質多羅象舍利子之親朋諸比丘,即詣具壽大拘絺羅之所。至已,白具壽大拘絺羅曰:「具壽大拘絺羅以心了悟質多羅象舍利子之心,了知質多羅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後棄學,歸於下劣。或有天神,告曰:『大德!質多羅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後棄學,歸於下劣』耶?」「諸賢!我以心悟心,了知質多羅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後棄學,歸於下劣。天神亦言:『大德!質多羅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後棄學,歸於下劣。』將此義告我。」其時,質多羅象舍利子之親朋諸比丘,即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P.399]之彼等比丘眾白世尊言:「大德!質多羅象舍利子得若干住等至後棄學,歸於下劣。」「諸比丘!質多羅則不久將思念出家事。」
九
爾時,質多羅象舍利子,不久剃除鬚髮,披著袈裟,自家趣向非家。爾時,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離群獨處,不放逸,熾然精進而住。不久,善男子等自家趣向非家,得無上梵行已,於現法自了知、知證,具足而住。〔知〕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作,不再還復現狀。如是,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亦為阿羅漢之一。
六十一[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波羅奈仙人墮處之鹿苑。時,有眾多長老比丘食後,自乞食還,坐於講堂,集作此論,謂:「諸賢!於波羅延彌德勒所問之中,世尊說:
諸賢!以何為一邊耶?以何為第二邊耶?以何為中耶?以何為縫耶?」
二
如是所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P.400]邊,觸之滅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賢!比丘唯此而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之時,於現法苦盡。」
三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過去是一邊,未來是第二邊,現在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賢!比丘唯此而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之時,於現法苦盡。」
四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樂受是一邊,苦受是第二邊,不苦不樂受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賢!比丘唯此而了知可知,……乃至……於現法苦盡。」
五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名是一邊,色是第二邊,識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乃至……於現法苦盡。」
六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六內處是一邊,六外處是第二邊,識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賢!比丘唯此而[P.401]了知可知,……乃至……於現法苦盡。」
七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薩迦耶是一邊,薩迦耶之集是第二邊,薩迦耶之滅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賢!比丘唯此而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之時,於現法苦盡。」
八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告長老比丘眾曰:「諸賢!我等皆按照己辯才而記說。諸賢!我等當詣世尊之所。至已,當告此義於世尊,如世尊之所記說,我等則當受持。」長老比丘眾回答彼比丘:「賢者!唯然。」時,長老比丘眾詣世尊之所。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長老比丘眾,將諸〔比丘〕所談論之一切白世尊言:「大德!何為善說耶?」「諸比丘!汝等之異門說者悉是善,復又,我乃於波羅延彌勒所問中之所說:
[P.402]此事我當解。諦聽!善思作意!」長老比丘眾回答世尊:「大德!唯然。」世尊曰:「諸比丘!觸是一邊,觸之集是第二邊,觸之滅是中,渴愛是縫。所以渴愛為起各各之有,則以彼為縫。諸比丘!比丘唯此而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了知可知、遍知可遍知之時,於現法苦盡。」
六十二[1]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遊行於憍薩羅〔國〕,與大比丘眾俱入名為檀荼迦波迦之都邑。爾時,世尊於道外一樹下設席而坐。又,彼諸比丘為求住處而入於檀荼迦波迦。時,具壽阿難與眾多之比丘俱,為沐浴身體乃往阿致羅筏底河,在阿致羅筏底河沐浴已,上來纏著一衣,為乾支體而立。
二
爾時,有一比丘,詣具壽阿難之所,至已,白具壽阿難曰:「賢者阿難!世尊曾記說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乃往惡處者,墮於地獄,歷經一劫,不可救濟。所言則完全存念於心[2]耶?或者為天神所告耶?」〔阿難曰〕:「賢者!世尊如是所記說。」
三
爾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世尊!我與眾多之比丘俱,為沐浴身體,而往彼阿致羅筏底河,在阿致羅筏底河沐浴已,上來纏著一衣,為乾支體而立。大德!其時,有一比丘,來[P.403]詣我所,來已告我曰:『賢者阿難!世尊授記說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乃往惡處者,墮於地獄,歷經一劫,不可救濟。所言則完全存念於心耶?或為天神所告耶?』大德!如是說時,我告彼比丘曰:『賢者!世尊如是所記說。』」「阿難!其比丘應為出家未久之新學,或若不然,則應為愚昧無智之長老。我記一向之事者,何有二意之理?阿難!如是我對提婆達多完全存念於心而記說之補特伽羅亦不見。阿難!若提婆達多有毛之尖端之白法,我不記說提婆達多而言:『提婆達多乃往惡處者,墮於地獄,歷經一劫,不可救濟。』然而,阿難!以提婆達多無有毛之尖端白法故,我記說提婆達多而言:『提婆達多乃往惡處者,墮於地獄,歷經一劫,不可救濟。』阿難!譬如有〔深〕逾人頂之糞坑,其糞充滿邊緣,有人〔落〕入其中且沒〔至〕彼頂。有人欲彼之利、欲益、欲安穩、欲自其糞坑救出〔彼〕。其人繞行其糞坑之周圍,彼人不見有如毛之尖端不塗糞之處,可捉住其處而撈起,即不見於是。正如是,[P.404]阿難!我不見提婆達多有如毛之尖端白法故,我記說提婆達多而言:『提婆達多乃往惡處者,墮於地獄,歷經一劫,不可救濟。』阿難!汝曾聞如來分別人之根智,則得信〔如來〕。」「世尊!今是時。善逝!今是時。世尊賜予分別人之根智,諸比丘聞世尊之〔所說〕應予受持。」「阿難!若爾,則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具壽阿難回答世尊:「大德!唯然。」世尊曰:
三
「阿難!我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善法隱沒,不善法現起。惟是,彼之善根乃未斷,故善當生由彼善根[3]。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不退法。阿難!譬如有種子,不破、不腐、不為風與熱所傷害,播種於良田——善熟、善保存、善修治之地中,阿難!汝了知此種子是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
[P.405]「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而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善法隱沒,不善法現起。惟是,彼之善法乃未斷,故善當生由彼善根。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不退法。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此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法。
四
又,阿難!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不善法隱沒,善法現起。惟是,彼之不善根未斷,故不善當生自彼不善根。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退法。阿難!譬如有種子,不破、不腐、不為風與熱所傷,播種於善熟、善保存之大石上,阿難!汝了知此種子是不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羅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其不善法隱沒,善法現[P.406]起。惟是,彼之不善法未斷,故不善當生自彼之不善根。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退法。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此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之法。
五
又,阿難!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補特伽羅無有毛之尖端白法,此補特伽羅成就一向之黑不善法,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阿難!譬如有種子,是破、腐、為風與熱所傷,播種於良田——善修治之地中。阿難!汝了知此種子,是不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補特伽羅無有毛之尖端白法,此補特伽羅成就一向之黑不善法,身壞死後,當生於惡處、惡趣、險難、地獄。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之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之法。」
如是說時,具壽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三類之補特伽羅外,相對三類之[P.407]補特伽羅能施設耶?」「阿難!能。」世尊曰:
六
「阿難!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其善法隱沒,不善法現起。惟是,彼之善法仍未斷,然其全然所永害,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退法。阿難!譬如有石炭之燃,熾然,置於石上之一焰。阿難!汝了知此燃燒之石炭,是不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阿難!又,譬如夕暮日落之時,阿難!汝了知光明應沒,黑暗當生耶?」「大德!唯然。」「阿難!又,譬如於中夜食時,阿難!汝了知光明已沒,黑暗已生耶?」「大德!唯然。」「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此人、此補特伽羅其善法隱沒,不善法生起。惟是,彼之善根仍未斷,[P.408]然其全然所永害,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退法。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此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之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之法。
七
又,阿難!我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於彼、此補特伽羅,其不善法隱沒,善法現起。惟是,彼之不善根仍未斷,然其全然所永害,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不退法。阿難!譬如有燃燒之石炭,熾然之一焰,欲置於枯草堆上,或薪堆上。阿難!汝了知此燃燒之石炭,當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阿難!又如夜明,日昇之時,阿難!汝了知黑暗當沒,光明當生耶?」「大德!唯然。」「阿難!又譬如於中夜食時,阿難!汝了知光明已沒,黑暗已生耶?」「大德!唯然。」「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於彼,此補特伽羅其不善法隱沒,善法現起。惟是,彼之不善根仍未斷,然其全然所永害。如是,此補特伽羅,應為當來不退法。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P.409]觀心,了知人之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之法。
八
又,阿難!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如是以心觀心,了知於彼,此補特伽羅無有毛尖端之不善法,此補特伽羅成就一向之白無罪法,當於現法圓寂。阿難!譬如冷而無火之石炭,欲置於乾燥之草堆,或薪堆之上。阿難!汝了知此石炭,應不〔燃燒〕而增、長、廣大耶?」「大德!唯然。」「阿難!正如是,我如是以心觀心,了知世間一類之補特伽羅,此補特羅亦有善法,亦有不善法。又於後時,以心觀心,了知彼,此補特伽羅無有毛之尖端不善法。此補特伽羅成就一向之無罪白法,當於現法圓寂。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補特伽羅。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之根智。又,阿難!如是,如來以心觀心了知當來所生之法。
阿難!於此中,前三類補特伽羅中之一類補特伽羅,是不退法,一類補特伽羅,是退法,一類補特伽羅,是墮於地獄。阿難!於此中,後三類補特伽羅中之一類補特伽羅,是不退法,一類是退法,〔一類〕是般涅槃法。」
[P.410]六十三[1]
一
「諸比丘!我當說決擇法之法門。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彼等比丘眾即回答世尊:「大德!唯然。」世尊曰:
二
「諸比丘!以何為決擇法之法門耶?
諸比丘!應知欲,應知欲之緣起,應知欲之差別,應知欲之異熟,應知欲之滅,應知趣欲滅之道。諸比丘!應知受,應知受之緣起,應知受之差別,應知受之異熟,應知受滅,應知趣受滅之道。諸比丘!應知想,應知想之緣起,應知想之差別,應知想之異熟,應知想之滅,應知趣想滅之道。諸比丘!應知漏,應知漏之緣起,應知漏之差別,應知漏之異熟,應知漏之滅,應知趣漏滅之道。諸比丘!應知業,應知業之緣起,應知業之差別,應知業之異熟,應知業之滅,應知趣業滅之道。諸比丘!應知苦,應知苦之緣起,應知苦之差別,應知苦之異熟,應知苦之滅,應知趣苦滅之道。
[P.411]三
諸比丘!應知欲,應知欲之緣起,應知欲之差別,應知欲之異熟,應知欲之滅,應知趣欲滅之道。如是說者,是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此等五欲繩也。〔謂〕:眼所識之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又,諸比丘!此等雖是非欲,但等於欲繩,即於聖人毘奈耶中所說:
四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欲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差別耶?
諸比丘!色之欲是差別,聲之欲是差別,香之欲是差別,味之欲是差別,觸之欲是差別。諸比丘!是名為漏欲之差別。
又,諸比丘!何為欲之異熟耶?
諸比丘!不論欲何者,皆生起於各類之順福分或順非福分之自體。諸比丘!是名為漏欲之異熟。
諸比丘!何為欲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乃欲之滅。即此八支聖道,乃趣向欲滅之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欲,[P.412]如是知欲之緣起,如是知欲之差別,如是知欲之異熟,如是知欲之滅,如是知趣於滅欲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滅欲之梵行。
諸比丘!應知欲,……乃至……應知趣欲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五
諸比丘!應知受,……乃至……應知趣受滅之道。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種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
六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受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差別耶?
諸比丘!即:有染污之樂受,無染污之樂受,有染污之苦受,無染污之苦受,有染污之不苦不樂受,無染污之不苦不樂受。諸比丘!是名為受之差別。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異熟耶?
諸比丘!不論受何者,皆生起於各類之順福分或順非福分之自體。諸比丘!是名為受之異熟。
又,諸比丘!何為受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是受之滅。即此八支聖道,乃趣向受滅之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又,比丘!聖弟子如是知受,如是知受之緣起,如是知受之差別,[P.413]如是知受之異熟,如是知受之滅,如是知趣受滅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受滅之梵行。
諸比丘!應知受,……乃至……應知趣受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七
諸比丘!應知想,……乃至……應知趣想滅之道。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六想。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是。
八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想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差別耶?
諸比丘!色之想是差別,聲之想是差別,香之想是差別,味之想是差別,觸之想是差別,法之想是差別。諸比丘!是名為想之差別。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想以言說為異熟,隨想而我乃如是想。諸比丘!是名為想之異熟。
又,諸比丘!何為想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是想之滅。即此之八支聖道,是趣向想滅之道。所謂:正見、[P.414]乃至……正定。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想,如是知想之緣起,如是知想之差別,如是知想之異熟,如是知想之滅,如是知趣想滅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滅想之梵行。
諸比丘!應知想,……乃至……應知趣想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九
諸比丘!應知漏,……乃至……應知趣漏滅之道。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一〇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緣起耶?
諸比丘!無明是漏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差別耶?
諸比丘!有令行地獄之漏,有令行傍生之漏,有令行餓鬼境之漏,有令行人界之漏,有令行天界之漏。諸比丘!是名為漏之差別。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異熟耶?
諸比丘!無論何者無明,生起各類順福分或順非福分之自體。諸比丘!是名為漏之異熟。
又,諸比丘!何為漏之滅耶?
諸比丘!無明之滅是漏之滅。即此八支聖道,是趣向漏滅之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漏,如是知漏之緣起,如是知漏之差別,如是知漏之異熟,如是知漏之滅,如是知趣漏滅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滅漏之梵行。
[P.415]諸比丘!應知漏,……乃至……應知趣漏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一一
諸比丘!應知業,……乃至……應知趣業滅之道。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諸比丘!我說思業,思已而以身、語、意造業。
一二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緣起耶?
諸比丘!觸是業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業之差別耶?
諸比丘!有業受地獄,有業受傍生,有業受餓鬼,有業受人界,有業受天界。諸比丘!是名為業之差別。
諸比丘!何為業之異熟耶?
諸比丘!我說業之異熟有三種。〔謂〕:於現法〔受業〕,於〔次〕生〔受業〕,於後次〔受業〕。諸比丘!是名為業之異熟。
諸比丘!何為業之滅耶?
諸比丘!觸之滅是業之滅。即此八支聖道,是趣向業滅之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業,如是知業之緣起,如是知業之差別,如是知業之異熟,如是知業之滅,如是知趣業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滅業之梵行。
[P.416]諸比丘!應知業,……乃至……應知趣業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一三
諸比丘!應知苦,應知苦之緣起,應知苦之差別,應知苦之異熟,應知苦之滅,應知趣苦滅之道。又,如是說者,乃緣何而說耶?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愁惱亦是苦,所欲者不得亦是苦,略之則五取蘊是苦。
一四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緣起耶?
諸比丘!渴愛是苦之緣起。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差別耶?
諸比丘!苦有大、有小、有遲去、有速去。諸比丘!是名為苦之差別。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異熟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謂求於外,凡為苦所克服,為心所捕捉而憂愁、疲勞、悲哀、椎胸而哭、陷於迷亂。或又凡為苦所克服,為心捕捉,誰知滅此苦之一句〔或〕二句〔之咒文〕耶?諸比丘!我名為以迷亂為異熟或以求為異熟之苦。
又,諸比丘!何為苦之滅耶?
諸比丘!渴愛之滅是苦之滅。即此八支聖道,是趣向苦滅之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是。又,諸比丘!聖弟子如是知苦,如是知苦之緣起,如是知苦[P.417]之差別,如是知苦之異熟,如是知苦之滅,如是知趣苦滅之道。故彼知此決擇法是滅苦之梵行。
諸比丘!應知苦,應知苦之緣起,應知苦之差別,應知苦之異熟,應知苦之滅,應知趣苦滅之道。如是說者,乃緣此而說。
諸比丘!是所謂決擇法之法門。」
六十四[1]
一
「諸比丘!如來有六種如來力,如來成就此力,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如來於世間中,如實知處是處、又非處是非處。諸比丘!又,如來如實知處是處、非處是非處,諸比丘!此亦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三
復次,諸比丘!如來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緣及因。諸比丘!又,如來如實知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緣及因,諸比丘!此亦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P.418]四
復次,諸比丘!如來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及出離。諸比丘!又,如來……乃至……此亦如來之如來力也。如來依此力而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五
復次,諸比丘!如來隨念多種宿住,謂:一生、二生、……乃至……行相與處俱,隨念多種之宿住。諸比丘!又,如來隨念多種宿住,所謂一生、二生、……乃至……行相與處俱,隨念多種之宿住,諸比丘!此亦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六
復次,諸比丘!如來以超人清淨之天眼……乃至……了知有情之依應業而生。諸比丘!又,如來以超人清淨之天眼……乃至……了知有情之依應業而生,諸比丘!此亦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七
復次,諸比丘!如來由漏盡……乃至……以通慧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又,如來由漏盡……乃至……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此亦如來之如來力。如來依此力而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吼、轉梵輪。
[P.419]諸比丘!此等為如來之六種如來力。如來成就此力,自稱為最勝位者,於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
八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2]之處為處、非處為非處。諸比丘!如〔問〕處為處、非處為非處,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說彼以如實智,依處為處、依非處為非處而作問。
九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之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緣與因。諸比丘!如〔問〕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緣與因,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說彼以如實智,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緣與因而作問。
一〇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之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及出離。諸比丘!如〔所問〕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及出離,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說彼以如實智問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及出離。
一一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之宿住隨念。諸比丘!如[P.420]〔所問〕宿住隨念,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說彼以如實智問宿住隨念。
一二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之有情生死。諸比丘!如〔所問〕有情之生死,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說彼以如實智問有情之生死。
一三
諸比丘!若於此中,有他人詣如來已,問如實智之漏盡……。諸比丘!如〔所問〕漏盡……如來如實知而證。如是,如來記彼以如實智問漏盡……。
一四
諸比丘!於此中,所謂依處為處、依非處為非處,如實智是說入定者,非非定者。又,所謂過去、未來、現在之受業異熟,依因與果,如實智亦說入定者,非非定者。又,所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之雜染、清淨〔及〕出離,如實智亦說入定者,非非定者。又,所謂宿住隨念,如實智亦為入定者,非非定者。又,所謂有情之生死,如實智亦為入定者,非非定者。又,所謂由漏盡……如實智亦為入定者,非非定者。諸比丘!如是,定是道,非定是邪道。」
[P.421]攝句:
第七 天神品
六十五
一
「諸比丘!若不斷六法,則不能證不還果。以何為六耶?
二
即: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無慧。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則不能證不還果。
三
諸比丘!若斷六法,則能證不還果。以何為六耶?
四
即: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無慧。
諸比丘!若斷此六法者,則能證不還果。」
六十六
一
「諸比丘!若不斷六法,則不能證阿羅漢果。以何為六耶?
二
即:惛[A4]沈、睡眠、掉舉、惡作、不信、放逸。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則不能證阿羅漢果。
[P.422]三
諸比丘!若斷六法,則能證阿羅漢果。以何為六耶?
四
即:惛[A5]沈、睡眠、掉舉、惡作、不信、放逸。
諸比丘!若斷此六法者,則能證阿羅漢果。」
六十七
一
「諸比丘!比丘以惡人為友,伴隨惡人陷於惡,親近奉事惡友,又墮於惡友之見,而言圓滿上進之法者,無有是處。不圓滿上進之法,而言圓滿於學法者,無有是處。不圓滿於學法而言圓滿於戒者,無有是處。不圓滿於戒而言可斷欲貪、或色貪、或無色貪者,無有是處。
二
諸比丘!比丘以善人為友,伴隨善人進善,親近奉事善友,又懷善友之見,而言圓滿上進之法者,則有是處。若圓滿上進之法,而言圓滿於學法者,則有是處。若圓滿於學法,而言圓滿於戒者,則有是處。若圓滿於戒,而言可斷欲貪、或色貪、或無色貪者,則有是處。」
六十八
一
「諸比丘!比丘欣於雜處、樂於雜處、耽溺於雜處之樂,欣於眾、樂於眾、耽溺於眾之樂,而言樂遠離、獨處者,無有是處。不樂遠離、獨處,而言取心相者,無[P.423]有是處。不取心相而言圓滿於正見者,無有是處。不圓滿於正見而言圓滿於正定者,無有是處。不圓滿於正定,而言斷結者,無有是處。不斷結而言證涅槃者,無有是處。
二
諸比丘!比丘不欣於雜處、不樂於雜處、不耽溺於雜處之樂、不欣於眾、不樂於眾、不耽溺於眾之樂,而言樂遠離、獨處者,則有是處。若樂遠離、獨處,而言取心相者,則有是處。若取心相,而言圓滿正見者,則有是處。若圓滿於正見,而云圓滿於正定者,則有是處。若圓滿於正定,而云斷結者,則有是處。若斷結,而言證涅槃者,則有是處。」
六十九
一
爾時,有一天人於後夜,容色絕妙而遍照祇多林,詣世尊之處,至已,問訊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彼天,白世尊言:「大德!此等六法,能令比丘不退失。以何為六耶?即:恭敬〔大〕師、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學、善言、有善友。大德!此等六法,能令比丘不退失。」如是,彼天說已,〔大〕師許可。時,彼天思:「〔大〕師許可我。」問訊世尊,右遶已,即消失。
[P.424]二
時,世尊是夜過後,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昨夜有一天人,於後夜,容色絕妙,遍照祇多林,來詣我所,至已,問訊於我,立於一面。諸比丘!立於一面之彼天白我言:『大德!此等六法[1],能令比丘不退失。以何為六耶?即:恭敬大〔師〕、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學、善言、有善友。大德!此等六法能令比丘不退失。』諸比丘!如是,彼天語已,問訊我,右遶已,即消失。」
三
如是語時,具壽舍利弗問訊世尊言:
「大德!我知世尊所略說之廣義。大德!世間有比丘,自恭敬〔大〕師,又稱讚恭敬〔大〕師:又勸請不恭敬〔大〕師之其他諸比丘恭敬〔大〕師,又真實再三稱讚恭敬〔大〕師之其他諸比丘,又自恭敬法,……乃至……恭敬僧伽,……乃至……恭敬學,……乃至……善言,……乃至……有善友,又稱讚有善友,又勸無有善友之其他比丘令有善友,又真實再三稱讚有善友之其他諸比丘。大德!我如是知世尊所略說之廣義。」
「善哉,善哉!舍利弗,舍利弗!汝如是知此我略說之廣義。善哉!舍利弗![P.425]世間有比丘,自恭敬〔大〕師,又稱讚恭敬〔大〕師,又勸不恭敬〔大〕師之其他諸比丘恭敬〔大〕師,又真實再三稱讚恭敬〔大〕師之其他諸比丘。又自恭敬法,……乃至……恭敬僧伽,……恭敬學,……善言,……有善友,又稱讚有善友,又勸無有善友之其他諸比丘令有善友,又真實再三稱讚有善友之其他諸比丘。舍利弗!此乃我略說之廣義,應如是知。」
七十
一
「諸比丘!比丘不寂止、不勝妙、不得除滅,依一趣性而不證,然依三摩地而當受用多種神通,謂:一已為多,多已為一,……乃至……乃至梵界可轉身[1]自在者,無有是處。謂:以超人清淨之天耳界,可聞天及人、遠與近之聲,無有是處。謂:以心觀,了知他有情、他補特伽羅之心,〔即:〕以有貪心可知有貪心,……乃[P.426]至……以不解脫心可知不解脫心者,無有是處。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乃至……如是,行相與處所皆可隨念種種之宿住者,無有是處。謂:以超人清淨之天眼,可見有情,……乃至……隨業而往,可見有情者,無有是處。謂:由漏盡……乃至……作證,具足而住者,無有是處。
二
諸比丘!比丘寂止、勝妙,得予除滅,依一趣性而證,且依三摩地而可受用多種神通,……乃至……乃至梵界可轉身[*][A6]自在者,則有是處。謂:以超人清淨之天耳界,可聞天與人、遠與近之聲,則有是處。謂:以心觀,了知他有情、他補特伽羅之心,〔即:〕以有貪心可知有貪心,乃至……以不解脫心可知不解脫心者,則有是處。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乃至……如是,行相與處所皆可隨念種種之宿住者,則有是處。謂:以超人清淨之天眼,知有情之死與生,劣與妙,好色與惡色,善趣生與惡趣生,隨業而往,可知見有情者,則有是處。謂:由漏盡,以無漏之心解脫……乃至……作證,具足而住者,則有是處。」
七十一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隨彼彼之事,雖有原因,然不堪得〔其〕證見之力。以何為六耶?
[P.427]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不知此等為順退分之法,如實不知此等為順住分之法,如實不知此等為順勝進分之法,如實不知此等為順決擇分之法,不恭敬而作,又不作順益之事。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隨彼彼之事,雖有原因,然不堪得〔其〕證見之力。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隨彼彼之事,有原因之時,則堪得〔其〕證見之力。以何為六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知此等為順退分之法,如實知此等為順住分之法,如實知此等為順勝進分之法,如實知此等為順決擇分之法,恭敬而作,又作順益之事。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隨彼彼之事,有原因之時,則堪得〔其〕證見之力。」
七十二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三摩地不堪得力。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不善巧入於三摩地,不善巧住於三摩地,不善巧自三摩地起,不恭敬而作,又恆常不作,又不作順益之事。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於三摩地不堪得力。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三摩地堪得力。以何為六耶?
[P.428]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善巧入於三摩地,善巧住於三摩地,善巧由三摩地起,恭敬而作,又恆常而作,又作順益之事。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於三摩地堪得力。」
七十三
一
「諸比丘!若不斷六法,則不堪具足初靜慮而住。以何為六耶?
二
不能如實以正智見愛欲、瞋恚、惛眠、掉悔、疑及諸欲之過患。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六法,則不堪具足初靜慮而住。
三
諸比丘!若斷〔此〕六法,則堪具足初靜慮而住。以何為六耶?
四
能如實以正智見愛欲、瞋恚、惛眠、掉悔、疑及諸欲之過患。
諸比丘!若斷此等六法,則堪具足初靜慮而住。」
第八 阿羅漢果品
七十五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現法苦痛、困難、煩惱、苦惱,身壞死後,必墮惡趣。以何為六耶?
二
即:欲尋、恚尋、害尋、欲想、恚想、害想是。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於現法苦痛、困難、煩惱、苦惱,身壞死後,必墮惡趣。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現法快樂、不困、不惱、不煩、身壞死後,則必往善趣。〔以何為六耶?〕
四
即:離欲尋、無恚尋、無害尋、離欲想、無恚想、無害想。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於現法快樂、不困、不惱、不煩、身壞死後,必往善趣。」
[P.430]七十六
一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則不能證阿羅漢果。以何為六耶?
二
即:慢、卑慢[1]、過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六法,則不能證阿羅漢果。
三
諸比丘!若斷此六法,則能證阿羅漢果。以何為六耶?
四
即:慢、卑慢、過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
諸比丘!若斷此等六法,則能證阿羅漢果。」
七十七
一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則不能證過人之法,為聖,殊勝之智見。以何為六耶?
二
即:失念、不正智、不守護根門、於食不知量、詭詐、虛談。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六法,則不能證過人之法,善為聖,殊勝之智見。
三
諸比丘!若斷六法,則能證過人之法,善為聖,殊勝之智見。以何為六耶?
四
即:失念、不正智、不守護根門、於食不知量、詭詐、虛談。
諸比丘!若斷此等六法,則能證過人之法,善為聖,殊勝之智見。」
[P.431]七十八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於現法多安樂,且善住,又彼具備漏盡之因。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樂於法、樂於修、樂於斷、樂於遠離、樂於無惱害、樂於無戲論。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於現法多安樂,且善住,又彼具備漏盡之因。」
七十九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或得未得之善法,或不能增大已得之善法。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不巧來,不巧去,不巧方便,為得未得之善法而不生欲,不護已得之善法,不勤恆常所作。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或得未得之善法,或不能增大已得之善法。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或能得未得之善法,或能增大已得之善法。以何為六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巧來,巧去,又巧方便,為生未得之善法而生欲,守護[P.432]已得之善法,勤恆常所作。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或能得未得之善法,或能增大已得之善法。」
八十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不久將於諸法得大、廣之性。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多光明,多觀行,多歡喜,多不喜足[1],又於善法不捨精進,又更精勤。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不久將於諸法得大、廣之性。」
八十一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如相偕隨附,則墮地獄。以何為六耶?
二
即:殺生、不與取、行邪欲、虛誑語、懷惡欲及邪見。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如相偕隨附墮地獄。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如相偕隨附生天國。以何為六耶?
四
即:離殺生、離不與取、離行邪欲、離虛誑語、少欲及正見。
諸比丘!成就此等之六法者,如相偕隨附生天國。」
[P.433]八十二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如相偕隨附墮地獄。以何為六耶?
二
即: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貪欲及傲慢。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如相偕附隨墮地獄。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如相附隨生天國。以何為六耶?
四
即: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無貪欲及無傲慢。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如相偕附隨生天國。」
八十三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不能證阿羅漢果之最上法。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是不信、無慚、無愧、懈怠、無慧、顧念身及命。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不能證阿羅漢果之最上法。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能證阿羅漢果之最上法。以何為六耶?
[P.434]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有信、有慚、有愧、發精進、有慧、又不顧念身及命。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能證阿羅漢果之最上法。」
八十四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夜來晝來皆唯豫期善法之退失,非增長。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大欲而不喜足於彼之衣服、飲食、牀座、臥具、病緣藥及資具,且惆悵、不信、破戒、懈怠、失念、無慧。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夜來晝來皆唯豫期善法之退失,非增長。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夜來晝來皆唯豫期善法之增長,非退失。以何為六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無大欲而喜足於彼之衣服、飲食、牀座、臥具、病緣藥及資具,且是不惆悵、有信、具戒、發精進、正念、具慧。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夜來晝來皆唯豫期善法之增長,非退失。」
攝句:
第九 清涼品
八十五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不堪證無上之清涼性。以何為六耶?
二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應抑心之時而不抑心,應勵心之時而不勵心,應歡心之時而不歡心,應平等心之時而不平等心,信解下劣,愛樂薩迦耶。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不能證無上之清涼性。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堪證無上之清涼性。以何為六耶?
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應抑心之時而抑心,應勵心之時而勵心,應歡心之時而歡心,應平等心之時而平等心,信解勝妙,愛樂涅槃。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堪證無上之清涼性。」
八十六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雖聽聞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P.436]二
即:成就業障、成就煩惱障、成就異熟障、不信、不樂欲、無慧。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雖聽聞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若聽聞[1]正法,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四
即:不成就業障、不成就煩惱障、不成就異熟障、有信心、有樂欲、有慧。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若聽聞正法,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
八十七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雖聽聞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二
即:殺母、殺父、殺阿羅漢、以惡心出如來之〔身〕血、破僧伽、無慧、癡呆而啞羊。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雖聽聞[1]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若聽聞[2]正法,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P.437]四
即:不殺母、不殺父、不殺阿羅漢、不以惡心出如來之〔身〕血、不破僧伽、有慧而不癡呆不啞羊是。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若聽聞正法,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
八十八
一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雖聽聞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二
即:如來宣說法律之時,不欲聽、不傾耳、不起解心、取無義利、捨義利、成就不隨順之忍。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雖聽聞正法,於善法中,亦不堪入正性決定。
三
諸比丘!成就六法者,若聽聞正法[1],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以何為六耶?
四
即:如來宣說法律之時,欲聽、傾耳、起解心、取義利、捨無義利、成就隨順之忍。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者,若聽聞正法,則於善法中,堪入正性決定。」
[P.438]八十九
一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者,則不堪證見具足[1]。以何為六耶?
二
即:薩迦耶見、疑、戒禁取、順惡趣行之貪、順惡趣行之瞋、順惡趣行之癡。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六法者,則不堪證見具足。
三
諸比丘!若斷六法,則堪證見具足。以何為六耶?
四
即:薩迦耶見、癡、戒禁取、順惡趣行之貪、順惡趣行之瞋、順惡趣行之癡。
諸比丘!若斷此等六法,則堪證見具足。」
九十
一
「諸比丘!見具足之補特伽羅,已斷此等六法。以何為六耶?
二
即:薩迦耶見、癡、戒禁取、順惡趣行之貪、順惡趣行之瞋、順惡趣行之癡。
諸比丘!見具足之補特伽羅者,已斷此等六法。」
九十一
一
「諸比丘!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生六法。以何為六耶?
二
即:薩迦耶見、癡、戒禁取、順惡趣行之貪、順惡趣行之瞋、順惡趣行之癡。
諸比丘!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生此等六法。」
九十二
一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以何為六耶?
[P.439]二
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敬、不崇〔大〕師處不住;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敬、不崇法處不住;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敬不崇僧伽處不住;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敬、不崇學處不住;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於不應近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乃不生起第八有。
諸比丘!此等者,是不住處。」
九十三
一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以何為六耶?
二
即: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思惟一切行為常;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思惟一切行為樂;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思惟一切法為我;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作無間業;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思惟奇特瑞相為清淨: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外求應施。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
九十四
一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以何為六耶?
二
即: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殺母;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殺父;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殺阿羅漢;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以惡心出如來之〔身〕血;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破僧伽;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說餘說。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
[P.440]九十五
一
「諸比丘!此等者,是六不住處。以何為六耶?
二
即: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自作苦樂之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他作苦樂之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自作與他作苦樂之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非自生苦樂之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非他自生苦樂之見;見具足之補特伽羅,不住非自與他自生苦樂之見。其何故耶?
諸比丘!見具足之補特伽羅,善徹見其因,而諸法乃自因而生者。」
攝句:
[P.441]第十 勝利品
九十六
一
「諸比丘!於世間中,此六種之出現是難得。以何為六耶?
二
即於世間中,如來、應供、正自覺者之出現,是難得;於世間中,說如來所宣說之法律補特伽羅,是難得;於世間中,生於聖處,是難得;於世間中,根之無缺,是難得;於世間中,為無癡無啞羊,是難得;於世間中,善法之欲,是難得。
諸比丘!於世間中,此等六者之出現,是難得。」
九十七
一
「諸比丘!此等是證預流果之六種勝利。以何為六耶?
二
即:於正法決定,不退法,於作彼〔生死之〕邊際者無苦,〔於異生〕成就不共之智,又,彼善徹見其因,又,〔見〕諸法由自因而生。
諸比丘!此等是證預流果之六種勝利。」
九十八
一
「諸比丘!謂:觀一切行是常之比丘,當成就隨順忍者,無有是處。謂:不成就隨順忍,而當入正性決定者,無有是處。謂:不入正性決定而當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者,無有是處。
[P.442]二
諸比丘!謂:觀一切行是無常之比丘,當成就隨順忍者,則有是處。謂:若成就隨順忍,當入正性決定者,則有是處。謂:若入正性決定,當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者,則有是處。」
九十九
諸比丘!謂:觀一切行是樂之比丘,當……乃至……謂:觀一切行是苦之比丘比,……乃至……
一百
……謂:觀一切法是我……乃至……觀一切法是無我……乃至……
一百一
一
「諸比丘!謂:觀涅槃是苦之比丘,當成就隨順忍者,無有是處。謂:不成就隨順忍,而當入正性決定者,無有是處。謂:不入正性決定,而當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者,無有是處。
二
諸比丘!謂:觀涅槃為樂之比丘,當成就隨順忍者,則有是處。謂:若成就隨[P.443]順忍,當入正性決定者,則有是處。謂:若入正性決定,當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者,則有是處。」
一百二
一
「諸比丘!觀六種勝利之比丘,於一切行不作限定,以善生無常想。以何為六耶?
二
即:我之一切行,不住而當盡;又,我之意,當不樂於一切世間;又,我之意,當出一切世間;又,我之意,當趣向涅槃;又,我之結,當斷;又,我當成就最上之沙門性。
諸比丘!觀此等六種勝利之比丘,於一切行不作限定,足以善生無常想。」
一百三
一
「諸比丘!觀六勝利之比丘,於一切行不作限定,足以善生苦想。以何為六耶?
二
即:我於一切行,當現起涅槃想,猶如拔刀之殺戮;又,我之心當由一切世間出;我當於涅槃見寂靜;又,我之隨眠〔當〕永害;又,我當作所作;又,我當以慈心奉事〔大〕師。
[P.444]諸比丘!觀此等六種勝利之比丘,於一切行不作限定,足以善生苦想。」
一百四
一
「諸比丘!觀六種勝利之比丘,於一切法不作限定,足以善生無我想。以何為六耶?
二
即:我當於一切世間,而無有彼類[1];又,我之我〔見〕當滅;又,我之我所〔愛〕當滅;我當成就不共之智;又,我當善徹見其因;又,諸法由因而生。
諸比丘!觀此等六種勝利之補特伽羅,於一切法不作限定,足以善生無我想。」
一百五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三有,應斷;三學,應學。何為三有之應斷耶?
二
即:欲有、色有、無色有。
此等之三有,應斷。何為三學[1]之應學耶?
三
即: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此等之三學,應學。
四
諸比丘!比丘已斷此等之三有,又,已學此等之三學時,諸比丘!此等之比丘可稱已斷渴愛,已解結,依慢之現觀,而已作苦之邊際。」
[P.445]一百六
一
「諸比丘!此等之三愛,應斷;又,〔此等之〕三慢,亦〔應斷〕。何為三愛之應斷耶?
二
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此等之三愛,應斷。何為三慢之應斷耶?
三
即:慢、卑慢、過慢。
此等之三慢,應斷。
四
諸比丘!比丘已斷此等之三愛,又,已〔斷〕此等三慢時,諸比丘!此等之比丘,可稱已斷渴愛,已解結,依慢之現觀,而已作苦之邊際。」
攝句:
五十所不攝品
第十一 三法品
一百七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貪、瞋、癡。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P.446]三
即:為斷貪,應修不淨〔觀〕;為斷瞋,應修慈〔觀〕;為斷癡,應修慧。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八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何以為三耶?
三
即:為斷身惡行,應修身妙行;為斷語惡行,應修語妙行;為斷意惡行,應修意妙行。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九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欲尋、恚尋、害尋。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欲尋,應修離欲尋;為斷恚尋,應修無恚尋;為斷害尋,應修無害尋。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欲想、恚想、害想。
[P.447]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欲想,應修離欲想;為斷恚想,應修無恚想;為斷害想,應修無害想。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一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欲界、恚界、害界。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欲界,應修離欲界;為斷恚界,應修無恚界;為斷害界,應修無害界。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二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常見、隨我見、邪見。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常見,應修無常想;為斷隨我見,應修無我想;為斷邪見,應修正見。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P.448]一百十三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不樂、害、非法行。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不樂,應修喜;為斷害,應修無害;為斷非法行,應修法行。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四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不喜足、不正知、大欲。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不喜足,應修喜足;為斷不正知,應修正知;為斷大欲,應修少欲。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五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惡言、惡友性、心亂。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P.449]三
即:為斷惡言,應修溫順;為斷惡友性,應修善友性;為斷心亂,應修入出息念。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一百十六
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以何為三耶?
二
即:掉舉、不律儀、放逸。
諸比丘!此等是三法。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三法。以何為三耶?
三
即:為斷掉舉,應修奢摩他;為斷不律儀,應修律儀;為斷放逸,應修不放逸。
諸比丘!為斷此等之三法,應修此等之三法。」
攝句:
第十二 品所不攝經
一百十七
一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者,則於身不堪循身觀而住。以何為六耶?
二
即:欲愛樂、談愛樂、眠愛樂、眾愛樂、不守護根門、不知食量。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之六法者,則於身不堪循身觀而住。
[P.450]三
諸比丘!若斷[1]此六法者,則於身堪循身觀而住。以何為六耶?
四
即:欲愛樂、談愛樂、眠愛樂、眾愛樂、不守護根門、不知食量。
諸比丘!若斷此等之六法者,則於身堪循身觀而住。」
一百十八
一
「諸比丘!若不斷此六法者,則於內身……乃至……於外身……於內外身……於受……於內受……於外受……於內外受……於心……於內心……於外心……於內外心……於法……於內法……於外法……於內外法,不堪循法觀法而住。以何為六耶?
二
即:欲愛樂、談愛樂、眠愛樂、眾愛樂、不守護根門、不知食量……
諸比丘!若不斷此等之六法者,則於內外法不堪循法觀而住。」
一百十九
一
「諸比丘!成就此六法提謂居士,固信如來,見甘露,證甘露而住。以何為六耶?
[P.451]二
即:佛證淨、法證淨、僧伽證淨、聖戒、聖智、聖解脫。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提謂居士,固信如來,見甘露,證甘露而住。」
一百二十
一
「諸比丘!成就此六法波利居士……善施長者給孤獨……質多居士摩師山……呵多阿羅婆……摩訶那摩釋迦子……毘舍離人郁伽長者……嗢羯吒長者……須羅阿摩晝……時縛迦養童子……那拘羅父長者……多婆乾尼迦長者……富蘭那長者……梨師達多長者……散陀那長者……毘闍耶長者……跋耆夜摩伊多長者……蜜荼哥長者……婆私多優婆塞……阿利吒優婆塞……薩羅伽優婆塞,固信如來,見甘露,證甘露而住。以何為六耶?
二
即:佛證淨、法證淨、僧伽證淨、聖戒、聖智、聖解脫。
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薩羅伽優婆塞,固信如來,見甘露,證甘露而住。」
一百二十二
一
「諸比丘!為了知貪,應修此六法。以何為六耶?
二
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諸比丘!為了知於貪,應修此等六法。」
一百二十三
一
「諸比丘!為了知貪,應修此六法。以何為六耶?
[P.453]二
即:無常想、無常之苦想、苦之無我想、斷想、離貪想、滅想。諸比丘!為了知貪,應修此等六法。」
一百二十四
一
「諸比丘!為貪之徧知……乃至……為漏盡……為斷、為盡、為謝、為離貪、為滅、為捨、為徧棄,應修此六法……
二
諸比丘!為了知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傲、憤激、慢、過慢、憍、放逸……為徧知、為徧盡、為斷、為盡、為謝、為離貪、為滅、為捨、為徧棄……乃至……應修此等六法。」
世尊如是所說,彼等諸比丘,對世尊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六集竟。
校注
[0001001] 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三〇b)。 [0002001] 參照增一阿含三十(大正藏二、七一二a),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二b)。 [0004001] 暹羅本及其他習作 āsavānaṁ ca 為正確。 [0005001] 同前章。 [0008001] 依暹羅本及前後文之例,應讀為 lokassā ti。 [0008001-1] 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三b)。 [0008001-2] 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三a)。 [0009001] 參照雜阿含三十三(大正藏二、二三七c),別譯雜阿含八(大正藏二、四三二b),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三a),法蘊足論第八(大正藏二六、四九二c)。 [0010002] 譯為「欣」是依註,於法蘊足論有「威勢」,可能是 veda 或 vega,下亦倣此。 [0010003] samapanno 見暹羅本註釋以 samappatto 為正確,以下亦倣此。 [0014001] D. 33 Saṅgiti-S. 22, XIV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三一b)。 [0014002] sārāṇiyā 於註釋有 saritabba-yuttakā(宜令記憶)故,今譯為「可念」,玄奘在(集異門足論)譯為「可喜」,此乃見於雅語之saṁrañjaniyā 此對合 H. Kern 之看法,請看 RhysDavids & W. Stede's Pāli-Dictionary 同語之下。 [0015001]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前所引之同處。 [0017001] 參照 D. 33 Saṅgiti-S. 22 XVII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三〇b)。 [0027001] senāya 之語,依暹羅本及其他,為思慮、反省之意。 [0030001] 參照 A. VIII. 73 Maraṇasati,增一阿含三十五(大正藏二、七四一c)。 [0035001] ananutappiyaṁ 之意看,依暹羅本,取 anutappiyaṁ。 [0035002] Nakula 之次下於暹羅本有 kusalā 為正。 [0041001] 參照雜阿含二〇(大正藏二、一四三b)。 [0047001] phāsu 'ssa 依暹羅本之文及註應讀為 phāsuka 'ssa。 [0048002] 同下例,省去此處之 pe。 [0051001]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三b)。 [0052002] 依玄奘譯可以無疑問符,下亦倣此。 [0056001] 暹羅本有學順退品。 [0056002] 參照增支部六集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0057001]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二九c)。 [0057002] 次下之偈參照 A. VII. 3. 1。 [0058001] 參照前偈。 [0061001]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二c)。 [0061001-1]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三一a),參照 D. 33 Saṅgiti-S. 22. XV; M. 104 Sāmagāma-S。 [0065001] 雜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一七c)。 [0066002] 依註釋,取暹羅本之 dhiti-dhātu 為正確。 [0067001] 參照 A. VII. 156。 [0068001] 雜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八c)。 [0069001] 雜阿含四七(大正藏二、三四三b),第一、二節同五集第三十章之初。 [0071002] 在此字之下有 ti 之語,暹羅本沒有,今依此。 [0071003] ekattan 暹羅本有 ekaggan 為正確。 [0072004] yasmāhaṁ 暹羅本作 yasmiṁ panāhaṁ。 [0073001] 參照中阿含二九(大正藏一、六〇八b)。同頌文是 Thera-gathā 689-704。 [0075002] 「象」之原文為 nāga,「作不善事」之原語為 na āguṁ karoti 今以象之 nāga 的 na+āgu = nāga 而說之。 [0075003] dhammānapāraguṁ 是 dhammāna pāraguṁ 之誤。 [0075004] 「應供」是指世尊。 [0075005] 「欲」之原語 vana,「涅槃」之原語 nibbāna vana 和 bana 之音甚近似,而 nibbana 是「離欲」之義,可稱為涅槃,故以 nibbana 讀為 nibbāna 而造此句。 [0075006] 此處及以下全部之象皆非動物,用為「不作不善事人」。 [0076007] 見釋文之義,合成為 dhammakucchisamātapo「法」是指第四靜慮之三昧。 [0076008] 「息」指佛果之三昧。 [0077009] 雖欲取原本之 virajjati〔明〕譯者可慮漢譯及文意而取暹羅本。 [0077010] 能說之「象」是優陀夷,所說之「象」是指世尊。 [0078001] 雜阿含三十五(大正藏二、三五七b)。 [0080002] 依據釋文,此處所言「多聞」者乃精進之意。 [0081003] lmaṁ Ānanda 者,依據暹羅本及第九節1文類,可讀馬 lmaṁ h' Ānanda。 [0083001] 中阿含二十九(大正藏一、六一四a)。 [0083002] 「無富」之原語 anāḷiko 另本作 anālhiko 或如暹羅本作 anaddhiko 亦可。 [0086003] 「常委」之譯語出集異門足論第十七(大正藏二六、四三九b),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五(大正藏三〇、四〇六b)。 [0090001] 「貪法」者,是貪相應之法,餘倣此。 [0092001] 「已住」是已住於梵行住。 [0094001] 「法」者是謂阿含。 [0094002] 「摩夷」者是二波羅提木叉。 [0096001] 增一阿含三〇(大正藏二、七一四b),中阿含三七(大正藏一、六六〇c)。 [0096002] kim adhippāyā 應作為 kiṁadhippāyā 之復合語,以下同類語皆倣此。 [0096003] 「近行」之譯,依玄奘之俱舍論(稱友釋論三一〇頁十一行以下)之同語而譯,思索數數對境遊行。 [0100001] 中阿含三〇(大正義一、六一八b)。 [0102002] 「視岸鳥」,是航海者使用以發見陸地之鳥。 [0104003] phalattkika 是 phalatthikā 之誤。 [0105004] 「具正見」謂得預流果之人。 [0106005] 「腥氣」是喻忿氣。 [0108001] 參照中阿含二九(大正藏一、六一一c),雜阿含九(大正藏二、六二b),增一阿含一三(大正藏二、六一二a),四分律三八(大正藏二二、八四四b),Mahāvagga V, I, I-19等。 [0109002] 「平等之精進」,是與精進相應之奢摩他。 [0109003] 「根」是信等之五根。 [0112004] 「信解時」之語,是補解之。 [0113001] 雜阿含三七(大正藏二、二六六c)。 [0114002] samañco pi 是 samañcopi 之誤,而且對此語形存疑,或許可作為 samacopi(sam-cup 之 aor. 3. sg.)耶? [0117001] 集異門足論第一六(大正藏二六、四三四a)。 [0118002] 「黑信解」是沙門事。 [0118003] 「一布者」以單一之布片覆蓋陰部。 [0118004] anāḷiko 應為 anāḷhiko 亦可如暹羅本作 anaddhiyo。 [0126001] arahanto 者,由前後之文意,可作為 arahantā。 [0127001] 中阿含二〇(大正藏一、五五七c)。 [0127002] 原本無此「一」字,次有「二」,故譯者私加之。 [0133001] 雜阿含四三(大正藏二、三一〇b)。 [0134002] suttanipāta verse No. 1042。 [0136001] 中阿含二七(大正藏一、六〇〇c)。 [0137002] cetaso 亦可為 cetaeā。 [0138003] kusalā 一般言為 kusalamūlā 暹羅本有 kusalā mūlā 是 kusalamūlā 的誤寫,以下倣此。 [0143001] 中阿含二七(大正藏一、五九五b)。 [0145002] S. 1, 4. 7. 雜阿含二八(大正藏二、一九九a),法蘊足論六(大正藏二六、四八二b),俱舍論八(大正藏二九、四一c)。 [0152001] 雜阿含二六(大正藏二、一八七c)。 [0154002] yathābhūtaṁ ñāṇena 應為 yathābhūtaṁñāṇena,以下倣此。 [0156001] 「象中脇麗」,在文法上有點不正,隨其文意亦不甚明白,可勉強牽強其文意相當於前文之質多羅象舍利子,質多羅是「麗」之意義。 [0160001] 六法之名目,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二九c)。 [0161001] 'va saṁvattissati 是 vasaṁ vattissati 之誤,暹羅本為正確。 [0165001] 「天神」和前面「友」之中間,應加入「雜處」一章。 [0165002] 雖有「二」,依現在之本文當作「一」。 [0167001] 「卑慢」謂我劣之慢,「卑卑慢」,是劣者謂我劣之慢,出自註釋。 [0169001] 「不喜足」,為不飽滿諸善法。 [0173001] suṇanto'pi 想其意義應作 suṇanto,以下倣此。 [0174001] 原本脫落 suṇanto。 [0174002] 和前章同樣。 [0175001] suṇanto'pi 想其意義應作 suṇanto,以下倣此。 [0176001] 「見具足」,是指預流果。 [0179001] 依本文之「順」,應為「障與堪」。 [0183001] 「彼類」,是愛與見。 [0184001] 原脫落 sikkhāsu 一語由暹羅本補之。 [0185001] anodhi saṁvuttā 應如暹羅本讀為 anodhisaṁ vuttā,然依此攝句第十品之原文為十章通常合餘之分章法,然雖缺第一〇五章之攝句,此為先成立之原形,可想像第一〇五章是後來竄入的。 [0191001] pahāya 脫落由暹羅本補之。 [0193001] 「六無上」之名出集異門足論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三b)。【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22 冊 No. 7 增支部經典(第6卷-第7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