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增支部經典

[P.101]三 集

第一 愚人品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之祇陀林中給孤獨園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即答稱世尊曰「世尊」世尊即如是說「諸比丘諸怖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諸災患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諸災橫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

諸比丘譬如用葦所葺之舍或用草所葺之舍所發火燃能燒塗內外防塞通風閉門上窗鎖而燒高閣正如是諸比丘諸怖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諸災患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諸災橫之生皆由愚人而生非由智人

諸比丘如是愚人是有怖而智人無有怖愚人是有災患而智人無有災患愚人是有橫災而智人無橫災諸比丘依智人不起怖依智人不起災患依智人不起橫災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成就三法而避免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而實行則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1]

[P.102]「諸比丘愚人之標識是在作業智人之標識是在作業智慧是光輝於行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愚人云何為三耶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應知是愚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智人云何為三耶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應知是智人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若成就三法即應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若成就三法即應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為愚人之相是為愚人之狀是為愚人之行云何為三愚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愚者惡思惟惡說惡所作諸比丘若愚人不行惡思惟惡說惡所作則智人云何知彼為愚人不善人耶諸比丘愚人是惡思惟惡說惡所作故智人則知彼為愚人不善人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愚人是為愚人之相是為愚人之狀是為愚人之行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為智人之相是為智人之狀是為智人之行云何為三耶諸比丘世間有智人善思惟善說善所作諸比丘若人不行善思惟善說善所作則智人云何知彼為智人善人耶諸比丘智人是善思惟[P.103]善所作故智人即知彼為智人善人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人是為智人之相是為智人之狀是為智人之行

[2]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成就三法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諸比丘若成就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云何為三耶

於過不見為過於過見為過而不如實悔除復不如法承認他人對過之發露懺悔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應知是為愚人

諸比丘若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為智人云何為三者耶

於過見為過於過見為過而如實悔除復如法承認他人對過之發露懺悔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應知是為智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為愚人云何為三法者耶

非理以解問非理答其問復不歡喜他人以滿足有脈絡適切之顯句如理答其問者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應知是為智人云何為三智人耶

如理解問如理答問復歡喜他人以滿足有脈絡適切之顯句如理答其問者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為智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云何為三法者耶

[P.104]不善身業不善語業不善意業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應知是為智人云何為三法耶

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應知是智人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應知是為愚人云何為三法耶

有罪身業有罪語業有罪意業乃至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為智人云何為三法耶

無罪身業無罪語業無罪意業乃至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愚人云何為三法耶

有惱害身業乃至有惱害意業乃至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應知是智人云何為三法耶

無惱害身業乃至無惱害意業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應知是智人

故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我等應具足三法避開被稱為愚人之三法成就三法實行被稱為智人之三法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P.105]「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護受損受害之自身彼是有罪為智者所呵毀生許多非福云何為三法耶

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愚人是不明是不善人亦保護受損受害之自身彼有罪為智者所呵毀生許多非福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聰明是善人亦保護無損無受害之自身無罪不為智者所呵毀生許多福云何為三法耶

身妙行乃至意妙行是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即是智人是聰明是善人亦保護無受損無受害之自身無罪不為智者所呵毀生許多福

[3]

「諸比丘成就三法而不斷三垢者猶如捉而投棄墮入地獄云何為三法耶

破戒不斷彼破戒之垢有嫉不斷彼嫉之垢有慳不斷彼慳之垢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而不斷此三垢即猶如捉而投棄墮入地獄

諸比丘成就三法而斷三垢者猶如捉而停留生於天云何為三法耶

持戒斷彼破戒之垢無嫉斷彼嫉之垢無慳斷彼慳之垢諸比丘成就此三法斷此三垢者即猶如捉而停留生於天

[P.106]第二 車匠品

十一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具高名比丘行是為多人之無益多人之無樂多之人之無利天與人之無利之苦云何為三法耶

勸修不隨順之身業勸修不隨順之語業勸修不隨順之法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具高名比丘行是為多人之無益多人之無樂多之人之無利人之無益之苦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具高名比丘行是為多人之益多人之樂多人之利人之益之樂云何為三法耶

勸修隨順之身業勸修隨順之語業勸修隨順之法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具高名比丘行是為多人之益為多人之樂為多人之利為天人之益之樂

十二

「諸比丘關於剎帝利種澆頭王之三者將被終身記憶云何為三者耶

諸比丘剎帝利種澆頭王所生之處諸比丘是關於剎帝利種澆頭王應終身記憶之第一復次諸比丘剎帝利種王之澆頭處諸比丘是關於剎帝利種澆頭王應終身記憶之第二復次諸比丘剎帝利種澆頭王戰勝已於戰勝住始戰之處諸比丘是關於剎帝利種澆頭王所應終身記憶之第三諸比丘此等三者是關於剎帝利種澆頭王應受終身記憶者

[P.107]諸比丘正如是此三者是關於比丘應終身記憶者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比丘剃除鬚髮著壞色衣由出家而出成為無家者之處諸比丘此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憶之第一復次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集如實知此是滅如實知此是趣滅苦道之處諸比丘此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憶之第二復次諸比丘比丘從漏盡至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具足而住之處諸比丘此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憶之第三諸比丘此等三法者是關於諸比丘應受終身記憶者

十三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是存在於世間者云何為三種人耶

無希望者正希望者與離希望者

諸比丘[1]何種人是無希望者耶

諸比丘[2]世間有一類現生於下賤家或旃[A1]陀羅家或竹匠家或獸獵家或車匠家或淨除塵芥家成為貧窮飲食窮乏生計困難辛苦而得衣食〔生於之家〕彼遂成血色惡劣形容衰矮小而多病或是徧盲或是手不具或跛或躄不得食物飲料衣服車乘塗香牀宅燈具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而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不如是說『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王位』諸比丘此名為無希望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正希望者耶

[P.108]諸比丘世間有剎帝利種澆頭王之長子未灌頂[3]已達不動〔位〕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即如是說『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剎帝利王位』諸比丘此名為正希望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離希望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剎帝利又是澆頭王彼聞說『某名之剎帝利由剎帝利眾登上剎帝利王位者』彼即不如是思惟『何時剎帝利眾亦令我登上剎帝利王位耶』何以故諸比丘於前未受灌頂時彼之希望〔今〕已止息故諸比丘此即稱為離希望者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正如是諸比丘有三種人存在於諸比丘中云何為三種人耶

無希望者與正希望者與離希望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無希望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種人破戒而性質惡不淨而作惹疑惑之行狀作陰蔽之業非沙門而自稱沙門非淨行者而自稱淨行者內為朽廢漏泄而生污穢彼未曾聞有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於現法自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何時我亦能由漏盡而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耶』諸比丘此即稱為無希望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正希望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足戒性質善彼聞『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現法自[P.109]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思惟『於何時我亦由於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耶』諸比丘此稱為正希望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離希望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漏盡阿羅漢彼聞『某名之比丘由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彼即不如是思惟『於何時我亦由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耶』所以者何諸比丘於前未解脫時彼之解脫希望〔今〕於已止息故諸比丘此稱為離希望者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諸比丘中

十四

「諸比丘凡轉輪王都有法以法治世非王則不能轉輪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白世尊「大德云何為有法以法治世之轉輪王耶

「比丘是法者」世尊說示

「比丘世間有轉輪王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為幢以法為相以法為增上對內之人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

復次比丘轉輪王是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為[P.110]以法為相以法為增上對王族臣屬軍眾婆羅門族居士市民村民沙門婆羅門禽獸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

比丘有彼轉輪王有法乃至對內之人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對王族乃至對內之人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唯依法轉輪彼輪是人中之敵對有情不能轉者

比丘正如是如來應供正自覺者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為幢以法為相以法為增上對身業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應修如是之身業不應修如是之身業

復次比丘如來應供正自覺者是有法乃至對語業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應如是修語業不應修如是之語業乃至對意業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言『應修如是之意業不應修如是之意業

比丘如來應供正自覺者有法以法治世唯依法敬法重法尊法以法為幢以法為相以法為增上對身業給與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乃至對語業乃至對意業與以適法之保護擁護覆護唯依法而轉無上法輪彼輪是沙門婆羅門魔羅梵天或世間任何人皆不能轉者

十五

一時世尊住波羅奈之仙人墮處鹿苑於其處世尊告諸比丘眾曰「諸比丘

[P.111]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曰「大德」於是世尊曰

「諸比丘昔有王者名為帕伽它那諸比丘一日王語車匠曰『車匠由今日起過六個月我將作戰車匠汝能造一對新車輪否

諸比丘車匠答帕伽它那王曰『王者』我能造

諸比丘然而車匠在六個月僅餘六日之時完成一新車輪諸比丘其時帷伽它那王即語車匠

『車匠從今再過六日我將作戰能完成一對新車輪否

『王此六個月剩餘之六日可造一車輪

『然而車匠汝能在此六日之間為我完成第二車輪否

諸比丘如此車匠答帕伽它那王曰『王我能

諸比丘其時車匠在六日之間完成第二車輪手持一對新車輪往詣帕伽它那王之處詣已告帕伽它那王曰『王一對新車輪已如是完成

『車匠汝在六個月尚餘六日時完成此車輪又在六日間完成另一車輪其中之差異云何我在此間不見任何之差異

『然而兩者是有差違王者當見其差異

諸比丘其時車匠即運轉六日間完成之車輪其車輪是運轉而在有勢力之間連[P.112]續旋回而後落於地上然而六個月尚餘六日之間所完成之車輪則運轉後其車輪在運力之間連續運轉而後則嵌於車軸而止

『車匠有何因何緣六日之間所完成之彼車輪運轉後唯於運力之間連續旋回然後落於地上復次車匠有何因何緣六個月尚餘六日之間所完成之彼車輪運轉後於運力之間連續旋轉而後則嵌於車軸而止

『王六日之間所完成之車輪其輞亦曲有瑕而不純真輻亦曲有瑕表面未充分被削轂亦曲有瑕而不純真運轉後唯於運力之間連續旋迴而後則落於地上然而六個月尚餘六日之間所完成之車輪其輞不曲無瑕而純真輻亦不曲無瑕表面已充分被削轂亦不曲無瑕而純真彼車輪之輞亦不曲無瑕而純真輻亦不曲無瑕而純真轂亦不曲無瑕而純真運轉後於運力之間連續運轉而後則嵌於車軸而止

諸比丘汝等不作如是思惟耶其時之彼車匠是異人耶然而諸比丘不可作如是見其時之彼車匠是我其時諸比丘我是善知木林之曲木材之瑕木材之不純諸比丘今我是應供正自覺者而善知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純善知語之曲語之瑕語之不純善知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純

諸比丘凡比丘或比丘尼為未斷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純者未斷語之曲[P.113]語之瑕語之不純者未斷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純者諸比丘為此將由此法律墮落猶如彼於六日間完成之車輪

諸比丘凡比丘或比丘尼為已斷身之曲乃至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純者諸比丘為此住於此法律中猶如彼六個月尚餘六日所完成之車輪

是故諸比丘汝等於世間應如是學我等應斷身之曲身之瑕身之不純我等應斷語之曲語之瑕語之不純我等應斷意之曲意之瑕意之不純諸比丘汝等實應如是學

十六[4]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者是行無戲論之道彼之漏盡因是圓滿云何為三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護諸根門於食知量勉力於覺醒

諸比丘如何是比丘之護諸根門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以眼見色已不取相不取細相由斯作不防護眼根而住時貪與憂之惡不善法則流入為防護斯作而修行而護眼根而作眼根之防護——以耳聞聲已乃至以鼻嗅香已乃至以舌味味已乃至以身觸所觸已乃至以意識法已不取相不取細相由斯作不防護意根而住時貪與憂與惡不善法則流入為防護斯作而修行而護意根而作意根之防護諸比丘如是比丘是護諸根門

[P.114]諸比丘又如何比丘於食能知量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思擇已而如理攝食不與戲不與醉不與飾不與美乃至唯為此身之住息害修淨行如是我乃亡古受使新受不生我生存成無罪安穩而住諸比丘如是比丘於食知量

諸比丘又如何比丘於覺醒勉力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晝即經行〔或〕坐已不留心於覆障法初夜則經行〔或〕坐已不留心於覆障法中夜則右脇為下如師子而臥以足疊足正念正知而作起想後夜則起而經行〔或〕坐已不留心於覆障法諸比丘如是比丘勉力於覺醒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是行無戲論之道因是彼之漏盡圓滿

十七[5]

「諸比丘此等三法能自惱害亦能他惱害亦能自他惱害云何為三耶

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諸比丘此等三法亦能自惱害亦能他惱害亦能自他惱害諸比丘此等三法亦能不自惱害亦能不他惱害亦能不自他惱害云何為三法耶

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諸比丘此等三法能不自惱害亦能不他惱害亦能不自他惱害

[P.115]十八

「諸比丘若汝等有外道出家作如是問『具壽沙門瞿曇是為生天而住淨行耶』諸比丘如是問汝等可辱否可恥否可起嫌厭否

「誠然大德

「諸比丘如是汝等實應以天之壽為辱為恥為嫌厭以天之色天之樂天之譽天之自在為辱為恥為嫌厭既然如此諸比丘汝等當然應以身惡行為辱為恥為嫌厭以語惡行乃至意惡行為辱為恥為嫌厭

十九

「諸比丘成就三支之商人不能得未得之財亦不能增殖已得之財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商人午前不熱誠勵業日中不熱誠勵業午後不熱誠勵業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商人不能得未得之財亦不能增殖已得之財

正如是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者不能得未得之善法亦不能增殖已得之善法云何為三法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午前不熱誠為定而勵行日中不熱誠為定而勵行午後不熱誠為定而勵行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不能得未得之善法亦不能增殖已得之善法

[P.116]諸比丘成就三法之商人能得未得之財亦能增殖已得之財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商人午前熱誠勵業日中熱誠勵業午後熱誠勵業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商人能得未得之財亦能增殖已得之財

正如是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能得未得之善法亦能增殖已得之善法云何者三法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午前熱誠為定而勵行日中乃至午後熱誠為定而勵行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能得未得之善法亦能增殖已得之善法

二十

「諸比丘成就三支之商人不久可增廣增大其財產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商人炯眼有巧之奮鬪基礎鞏固

諸比丘又如何商人為炯眼耶

諸比丘世間有商人知商品知此品如是買如是賣如是之原價如是之利益諸比丘如是商人為炯眼

諸比丘為如何商人為有巧之奮鬪耶

諸比丘世間有商人巧作商品之賣買諸比丘商人如是為有巧之奮鬪

諸比丘又如何商人為鞏固基礎耶

[P.117]諸比丘世間有商人凡大財大富裕之長者或長者子皆如是知彼——此商人是炯眼有巧之奮鬪以養妻子具有不斷支付我等之力彼等是為財而招彼商人從此處取財以養妻子不斷支付我等諸比丘商人如是為基礎鞏固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商人不久可增廣增大其財產

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不久可增廣增大其善法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炯眼有巧之奮鬪鞏固基礎

諸比丘又如何而比丘為炯眼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知此是苦乃至如實知此是苦滅之道諸比丘如是比丘為炯眼

諸比丘比丘如何有巧之奮鬪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發起精進而住斷不善法成滿善法具有力堅固勇猛求善法而不休息諸比丘如是比丘為有巧之奮鬥

諸比丘如何比丘之鞏固基礎耶

諸比丘[6]世間有比丘多聞而通曉阿含恒親近持法持律持摩夷之諸比丘而質問〔彼等比丘〕『大德此為何此有何義』彼等具壽對彼開示未開又顯示未顯又以種種說而除其生起疑惑之諸法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鞏固基礎

[P.118]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不久可增廣增大其善法

第三 人品

二十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中之給孤獨園時具壽撒給與具壽摩訶柯提它詣舍利弗之處詣已與具壽舍利弗互相慶慰乃至具壽舍利弗對坐於一面之具壽撒給言

[1]具壽〔撒給〕世間有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者耶身證見至信解具壽〔撒給〕世間有此三種人具壽〔撒給〕汝於此等三種人中喜好誰耶〔誰〕更善者又〔誰〕是更加妙者否

「具壽舍利弗世間存在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耶身證見至信解具壽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具壽〔舍利弗〕於此等三種人中信解之人是我所好彼為此等三種人中更善更妙者何以故具壽〔舍利弗〕此種人之信根是上故

其時具壽舍利弗對具壽摩訶柯提它如是言「具壽柯提它世間存在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耶身證與乃至具壽〔柯提它〕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P.119]具壽汝於此等三種人中喜好誰耶〔誰〕更善者〔誰〕更妙者

「具壽舍利弗有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種人耶身解乃至具壽〔舍利弗〕世間有此等三種人具壽此等三種人中身證之人是我所好者彼是此等三種人中更善更妙者何以故具壽此人之定根是上故

其時具壽摩訶柯提它對具壽舍利弗如是言「具壽舍利弗世間有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耶身證乃至具壽世間有此等三種人具壽汝於此三種人中喜好誰耶〔誰〕是更善者〔誰〕是更妙者耶

「具壽柯提它世間有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者耶身證乃至具壽世間有此等三種人具壽此等三種人中見至之人是我所好者彼於此三種人中更善更妙者何以故具壽此人之慧根是上故

其時具壽舍利弗對具壽撒給與具壽摩訶柯提它言「具壽我等皆應自己之辯才而解說者具壽我等將去我等將詣世尊之處詣已我等將向世尊白此義依世尊為我等解說我等將如是受持

具壽撒給它及具壽摩訶柯提它應諾具壽舍利弗「誠然具壽」於是具壽舍利弗具壽撒給它具壽摩訶柯提它遂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P.120]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將與具壽撒給它及具壽摩訶柯提它之全部對話白世尊

「舍利弗此中於此等三種人中更善更妙者是一向不易記說所以者何舍利弗有信解之人而向阿羅漢者有身證之人而為一來或為不還者又有見至之人而為一來或為不還者此有是處故

舍利弗此中於此等三種人中此是更善更妙者是一向不易記說所以者何舍利弗有身證之人而向阿羅漢者有信解之人而為一來或為不還者見至之人而為一來或為不還者此有是處故

舍利弗此中於此等三種人中此是更善更妙者是一向不易記說所以者何有見至之人而向阿羅漢者有信解之人而為一來者或為不還者有身證之人而為一來者或為不還者此有是處故

舍利弗此中於此等三種人中此是更善更妙者是一向不易記說

二十二[2]

「諸比丘此等三種病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種病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種病人得滋養食或難得滋養食得有效驗之藥或難得[P.121]有效驗之藥得適當之看護人或難得適當之看護人〔無論如何〕其病不愈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一種病人得滋養食或難得滋養食得有效驗之藥或難得有效驗之藥得適當之看護人或難得適當之看護人〔無論如何〕其病可愈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一種病人得滋養食並非難得得有效驗之藥並非難得得適當之看護人並非難得其病可愈

諸比丘此中有得滋養食並非難得得有效驗之藥並非難得得適當看護人並非難得而其病可愈之人諸比丘緣此之病人而病者之食受到制定病者之藥受到制定病者之看護人受到制定諸比丘又緣此之病人而其他〔二種〕病人受到看護諸比丘此等三種病人存在於世間

諸比丘正如是喻於此之三種病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得見如來或不得見如來得聽如來所教法或不得聽如來所教法〔無論如何〕於諸善法不入於正性決定性

諸比丘世間復有一類人得見如來或不得見如來得聽如來所教法或不得聽如來所教法〔無論如何〕於諸善法入於正性決定性

諸比丘世間復有一類人得見如來並非不能得得聽如來所教法並非不能得於諸善法入於正性決定性

[P.122]諸比丘此中有得見如來並非不能得有得聽如來所教法並非不能得有於諸善法能入於正性決定性之人諸比丘緣此人而說法受到制定諸比丘又緣此人法亦應對他人說諸比丘喻於此等之三種病人存在於世間

二十三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種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造作有惱害之身行造作有惱害之語行造作有惱害之意行彼造作有惱害之身行已造作有惱害之語行已造作有惱害之意行已而生於有惱害之世其生於有惱害之世者觸於有惱害之觸彼因觸於有惱害之觸而感一向苦之有惱害受猶如地獄之有情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造作無惱害之身行乃至造作無惱害之意行彼造作無惱害之身行已乃至造作無惱害之意行已而生於無惱害之世其生於無惱害之世者觸於無惱害之觸彼因觸於無惱害之觸而感到一向樂之無惱害受猶如徧淨天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造作有惱害及無惱害之身行乃至造作有惱害及無惱害之意行造作有惱害及無惱害之身行已乃至造作有惱[P.123]害及無惱害之意行已而生於有惱害及無惱害之世其生於有惱害及無惱害之世者觸於有惱害及無惱害之觸彼因觸於有惱害及無惱害之觸而感雜有苦樂之有惱害及無惱害受猶如居於人與一分天與一分險難處之有情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者存在於世間

二十四

「諸比丘此三種人是多益於人者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有人人是因彼而歸依佛陀歸依法歸依僧伽諸比丘此人是多益於人者

復次諸比丘有人因彼人而如實知此為苦乃至如實知此為趣於苦滅之道諸比丘此人是多益於人者

復次諸比丘有人因彼人而漏盡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諸比丘此人是多益於人者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是多益於人者而且諸比丘我說『無他人比此等之人更多益於人者』復次諸比丘我說『無有人能對此等三種人盡報其恩縱使給與問訊起迎合掌和敬業衣服飲食牀座療病藥資具』」

二十五[3]

[P.124]「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何為三耶漏瘡喻心之人電光喻心之人金剛喻心之人

諸比丘何種人是漏瘡喻心之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易怒多擾惱受少言即結怨現出憤恨兇惡佷悷憤發憎惡憂惱諸比丘譬如用棍尖或礫打於惡漏瘡即漏出多量之〔膿血〕正如是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易怒乃至現出諸比丘此說漏瘡喻心之人

諸比丘又何種人是電光喻心之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如實知此是苦乃至如實知此是趣於苦滅之道諸比丘譬如有眼者於黑暗夜中有電光得見種種物諸比丘正是如此世間有一類人如實知此是苦此是趣苦滅之道此即說為電光喻心之人

諸比丘何種人是金剛喻心之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由於漏盡而現法自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已具足而住諸比丘無論是珠是石無有金剛所不能斷者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由於漏盡而乃至作證已具足而住諸比丘此說為金剛喻心之人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二十六[4]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者耶諸比丘或有人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諸比丘或有人可親近可倚親可給侍諸比丘[P.125]或有人當恭敬當尊重當親近當倚親當給侍

諸比丘何種人為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於戒慧劣是諸比丘如是之人是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除愍除悲之外

又諸比丘何種人為可親近可倚親可給侍耶

諸比丘有一類人於戒慧同等者諸比丘如是之人為可親近可倚親可給侍何以故戒同等之善人可與我等語戒〔從〕戒之談話戒可轉于我等〔從〕戒之談話我等可安穩而住定同等之善人可與我等語定〔從〕定之談話定可轉于我等〔從〕定之談話我等可安穩而住慧同等之善人乃至可安穩而住即此之謂是故如是之人是可親近可倚親可給侍

又諸比丘何種當恭敬當尊重當親近當倚親當給侍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於戒慧殊勝諸比丘如是之人是當恭敬當尊重當親近當倚親當給侍何以故我應將未圓滿之戒蘊使之圓滿或應將已圓滿之戒蘊以慧順益所有之物或應將未圓滿之定蘊使之圓滿或應將已圓滿之定蘊以慧順益所有之物或應將未圓滿之慧蘊使之圓滿或將已圓滿之慧蘊以慧順益所有之物如是之謂是故如是之人是當恭敬當尊重當親近當倚親當給侍諸比丘此等三種人者存在於世間

[P.126]親劣者有退
親等者無退
事勝有疾進
當親勝汝者

二十七[5]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耶諸比丘有厭棄之人是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者諸比丘有應棄捨之人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者諸比丘或亦有人是應親近應倚親應給侍者

諸比丘何種人是應厭棄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破戒而性質惡不淨而作惹疑惑之行狀作受陰蔽之業非沙門而稱為沙門非淨行者而稱為淨行者內是朽廢漏泄生污穢諸比丘如是之人是應厭棄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者何以故諸比丘雖然不墮於斯人之素行彼亦惡名聲揚『彼以惡人為友以惡人為朋尊敬惡人』諸比丘猶如糞中之蛇雖無被咬猶穢於人正如是諸比丘雖然不墮於斯人之素行彼亦惡名聲揚乃至尊敬惡人故如是之人應厭棄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

又諸比丘何種人是應棄捨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耶

[P.127]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易怒多擾惱受少言亦結怨現出憤恨兇惡佷悷憤發憎惡憂惱諸比丘猶如用棍尖或礫打於惡漏瘡即漏泄多量之〔膿血〕正如是諸比丘乃至〔三集之二五〕諸比丘猶如燃鎮頭迦樹以作火若以棍尖或以礫擾亂即益加發出嘁嘁它嘁它之聲而〔燃〕燒正如是諸比丘乃至諸比丘猶如用棍尖或以礫擾亂糞坑即益加發出惡臭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易怒多擾惱乃至現出諸比丘如是之人是應棄捨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何以故彼將毀辱我彼將訶罵我彼將與我損害〔彼即如此謂〕是故如是之人應棄捨不可親近不可倚親不可給侍

諸比丘何種人是應親近應倚親應給侍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具戒性質善良諸比丘如是之人應親近倚親給侍何以故諸比丘雖然無實踐斯人之素行彼善良之名亦聲揚彼以善人為友以善人為朋尊敬善人是故如是之人是應親近倚親給侍者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親劣者有退
親等者無退
事勝有疾進
當親勝汝者

二十八[6]

[P.128]「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耶糞語人華語人蜜語人

諸比丘云何糞語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或於公會中或於民眾中或於親屬中或於職工中或於法廷應召作證人時受告知汝應語所知彼則不知而言我知或知者而言我不知或未見而言我見或見者而言我不見如是為自己或為他人或為任何之利益正知而語虛妄諸比丘此者名為糞語人

諸比丘云何為華語人

諸比丘於世間有一類人或於公會中或於民眾中或於親屬中或於職工或於法廷應召作證人時受告知汝應語所知彼不知者言我不知或知者言我知或不見者言我不見或見者[7]言我見如是為自己或為他人或為任何之利益正知而不語虛妄諸比丘此名為華語人

諸比丘云何為蜜語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斷麤惡語離麤惡語無一切過並作聞之而樂可愛徹於心底優雅多人所愛好多人所悅之語諸比丘此名為蜜語人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二十九[8]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耶盲人獨眼人雙眼人

諸比丘云何為盲人耶

[P.129]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無眼不能得未得之財物或不能增殖已得財物不能知善不善之法不能知有罪無罪之法不能知劣勝之法不能知黑白相對法諸比丘此名為盲人

又諸比丘云何為獨眼人耶[A2]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有眼能得未得之財物或能增殖已得財物又能知善不善法能知有罪無罪法能知劣勝法能知黑白相對法諸比丘此名為雙眼人

諸比丘此等之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眼壞無目者     彼無如是財
又不造諸福     不利此二者
復次更有人     名為獨眼人
混用法非法     索取諸財物
從事盜詐偽     一切皆妄語
善巧善積蓄     享用諸欲樂
是故墮地獄     喪失一隻眼
殊勝大丈夫     名為雙眼人
如法得財富     勵志以獲財
[P.130]思惟而善施     並無彼疑意
進入妙善處     往彼無憂慮
盲人及獨眼     宜遠離迴避
親近雙眼人     最勝大丈夫

三十[9]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云何為三者耶覆慧人膝慧人廣慧人

諸比丘云何為覆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於比丘前聽法比丘即與彼說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之梵行彼就坐於其座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後不僅如此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乃至不思惟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被覆之瓶水必外流而不存留其處正如是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不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覆慧人

諸比丘云何為膝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於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中[10]亦思惟後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P.131]思惟中不思惟後諸比丘猶如人之膝上列置胡麻硬米糖果棗子忽而從座起即令諸墜落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亦思惟後[11]又從其座起不思惟其所說之初不思惟中不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膝慧人

又諸比丘云何為廣慧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在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中亦思惟後從其座起思惟其所說之初亦思惟其中亦思惟其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已起之瓶水當存留其處而不外流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作開示彼就坐於其座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從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諸比丘猶如溉注於已起之瓶水當存留於其處而不外流諸比丘正如是世間有一類人屢往〔僧〕園乃至思惟後從其座起亦思惟其所說之初思惟中思惟後諸比丘是名為廣慧人

諸比丘此等三種人存在於世間

如是覆慧人     無知無明眼
如是屢往問     於諸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彼無有明慧     無能得其解
勝前覆慧人     是名膝慧人
如是屢趣問     於諸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當彼坐其座     能解文及義
起後不了知     亦忘前所解
勝前勝慧人     是名廣慧人
如是屢趣問     於前比丘前
為彼等所說     初中乃至後
當彼坐其座     能解文及義
最勝之思惟     不亂彼心意
依之而受持     修行法隨法
彼作盡苦痛

[P.132]第四 天使品

三十一[1]

「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是有梵天在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是有軌範師在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是有可供養者在

諸比丘梵天即是父母之稱謂諸比丘軌範師即是父母之稱謂諸比丘可供養者即是父母之稱謂何以故諸比丘父母施大恩於子將護子養子並讓子見於此世

父母被稱謂     梵天軌範師
兒等應供養     人人所愛念
是故有慧者     應歸命恭敬
供食與飲料     衣服與臥具
塗身與沐浴     洗滌其兩足
有人對父母     作種種效勞[2]
現前人稱讚     死有天歡喜

三十二[3]

一時具壽阿難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頗有比丘能得如是定否於有識身得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於外之一切相得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具足心解脫慧解脫而住即得以具足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否

「阿難比丘得能得如是定乃至得以具足而住

「復次大德如何比丘得能得如是定乃至得以具足而住

[P.133]「阿難世間有比丘作如是思惟——此是靜此是妙即一切行之止息一切依之棄捨愛盡離貪涅槃阿難如是比丘能得如是定乃至得以具足而住

阿難於此我於波羅延之富憐尼迦所問中曾作如下說

於世中思擇[4]     勝者與劣者
世上任何物     無能搖其心
寂靜而無煙     無損亦無欲
已超生與老     如是為我說」

[5]

一時具壽舍利弗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舍利弗曰

「舍利弗我雖約略而說法舍利弗我雖廣泛而說法舍利弗我雖廣雖略而說法難得能解法者

「今是時世尊是時善逝世尊請約略說法亦請廣泛說法亦請廣略說法有能解法之人

「然則舍利弗應如是學——於此有識身應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於外之一切相應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若具足心解脫慧解脫而住則我等應具足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之心解脫慧解脫而[P.134]汝等應如是學舍利弗比丘於此有識身若得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於外之一切相若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若具足心解脫慧解脫而住則具足無我〔見〕與我所〔愛〕與慢隨眠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故舍利弗此是比丘之斷愛捨結以正〔方便〕現觀慢因而作苦之邊

又舍利弗於此我於波羅延之優陀耶所問中曾說

欲之想與憂[6]     兩者共斷已
又除去惛沈     斥諸種惡作
清淨捨與念     法尋思為先
盡破諸無明     以慧得解脫     如是我所說」

三十三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業集之緣云何為三耶貪是業集之緣瞋是業集之緣癡是業集之緣

諸比丘凡業被貪所制伏從貪而生以貪為緣以貪為起因則於彼自體所起處而熟於其業所熟處於現法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

諸比丘凡業被瞋所制伏從瞋而生以瞋為緣以瞋為起因則於彼自體所起處而熟於其業所熟處於現法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

[P.135]諸比丘凡業被癡所制伏從癡而生以癡為緣以癡為起因之業則於彼自體所起處而熟於其業所熟處於現法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

諸比丘猶如將無缺減無腐朽無受風日所害貞實而善保存之種子播植良田善予耕耘之地而且天又有適度降雨諸比丘彼種子必定發芽張根增大如是諸比丘正如是凡業被貪所制伏乃至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凡業被瞋所制伏乃至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凡業被癡所制伏〔乃至〕或於次生或於後生來感其業之異熟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云何為三耶無貪是業集之緣無瞋是業集之緣無癡是業集之緣

諸比丘凡業被無貪所制伏從無貪而生以無貪為緣以無貪為起因是隨貪之離開而斷猶如被截根被切頂之多羅樹而不再生[7]未來亦無可能生

諸比丘凡業被無瞋所制伏從無瞋而生以無瞋為緣以無瞋為起因是隨瞋之離開而斷猶如被截根被切頂之多羅樹而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

諸比丘凡業被無癡所制伏從無癡而生以無癡為緣以無癡為起因是隨癡之離開而斷猶如被截根被切頂之多羅樹而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

諸比丘猶如將無缺減無腐朽不被風日所害貞實而善保存之種子有人[P.136]以火燒以火燒已化為灰化灰已撒布於大風中或投入急流之河川諸比丘如是彼種子根本已斷如多羅樹之頂被切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諸比丘正如是凡業被無貪所制伏乃至未來亦無可能生凡業被無瞋所制伏乃至未來亦無可能生凡業被無癡所制伏〔乃至〕未來亦無可能生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

無智人造業     貪瞋癡所生
或小或多分     必應自身受
無有他人受     是故慧比丘
遠離貪瞋癡     明生惡趣斷

三十四[8]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阿羅毘牛路之尸舍婆林中〔落〕葉座

爾時阿羅毘之訶哆〔王子〕徒步經行徘徊見坐在牛路尸舍婆林中〔落〕葉座之世尊見已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後坐於一面坐在一面之阿羅毘之訶哆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是否安樂而寐

「然王子我安樂而寐復次我是世上能安樂寐人中之一

「大德冬之夜寒冷〔季冬與孟春間之〕八日是降雪季節地是被牛蹄蹂躪而[P.137]〔落葉〕之座薄樹葉稀疎[A3]裟衣冷寒冷吹毘藍婆風

然而世尊曰「誠然王子我是安樂而寐復次我是世上能安樂寐人中之一既如此王子我問汝汝可隨汝意作答王子對此汝如何思惟耶世間或有長者或長者子之樓閣全部回塗以防風閉閂闔窗其中有牀鋪敷上長毛之黑毛氈敷上白色之羊毛毯敷上有花紋之羊毛毯敷上卡達里鹿之最長毛毯上面具備覆帳兩側有丹枕又於彼處點上胡麻油之燈有四婦人近侍以盡所有悅意之方法王子於此汝將如何思惟彼能得安樂而寐否或不然耶或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

「大德彼是安樂而寐[9]彼是世上能安樂而寐人中之隨一

「王子於此汝將作如何思惟耶雖是如此彼長者或長者子尚有從貪所生之身或心之苦惱彼將為由貪而生之苦惱逼迫彼寐是苦耶

「誠然大德

「王子彼長者或長者子為由貪逼迫所生之苦惱貪之寢而苦如來已斷此已截其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來世亦不能再生故我可以安樂而寐王子對此汝將如何思惟耶雖如是彼長者或長者子尚有由瞋所生之身或心之苦惱乃至由癡而生之身或心之苦惱彼將為由癡逼迫而生之苦惱彼寢是苦耶

「誠然大德

「王子彼長者或長者子為由癡逼迫所生之苦惱癡之寢而苦如來已斷此[P.138]已截其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來世亦不能再生故我可以安樂而寐

一切時樂寐[10]     圓寂婆羅門
不為諸欲染     清涼無依止
三漏總斷已     止息苦痛心
寂靜而樂寐     心得安靜故

三十五

[11]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天使云何為三者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於身行惡行於語行惡行於意行惡行彼於身行惡行已於語行惡行已於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諸比丘其時各類獄卒捉其兩臂示予閻魔王『王此人是背母背父背沙門背婆羅門不敬於家之長者於此當科懲罰

諸比丘閻魔王審問彼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一天使『汝汝曾見出現於人間之天使耶

彼曰『閣下我曾見

諸比丘閻魔王語彼曰『汝汝於人中曾見女人男子或是八十或是九十衰如桷曲賴杖顫步而行病弱而憔悴齒列缺欠髮白剃髮禿頭面皺體上有〔黑白〕斑痣散在者耶

彼曰『閣下我曾見

閻魔王語於彼『汝汝老而智解時不作如是思惟耶我亦必老未能脫老嗚呼我何不於身語意上作善耶

[P.139]彼曰『閣下我實不能閣下我是放逸者

諸比丘其時閻魔王即語彼曰『汝汝由放逸故不能於身語意作善彼等將對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復次其惡業並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造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親緣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門或婆羅門所造唯汝自己能造其惡業故汝當獨受該惡業之異熟

諸比丘閻魔王審問彼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一天使已再審問彼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二天使『汝不曾見出現於人中之第二天使耶

彼曰『閣下我不曾見

諸比丘閻魔王語彼曰『汝汝不曾於人中見女人或男子之病罹患重病處於自己糞尿之中臥而須受他人扶起並受他人所扶至牀上耶

彼曰『閣下我曾見

諸比丘閻魔王語彼曰『汝當汝老而智解時不作如此思惟耶我亦必病未能脫離病嗚呼我何不於身語意上作善耶

彼曰『閣下我實不能閣下我是放逸者

[P.140]諸比丘其時閻魔王語彼曰『汝汝是由於放逸故不能於身語意作善彼等將對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復次其惡業並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作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親緣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門或婆羅門所造唯汝自己能造其惡業故汝當獨受該惡業之異熟

諸比丘閻魔王審問彼[12]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二天使已審問彼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三天使『汝汝不曾見出現於人中之第三天使耶

彼曰『閣下我不曾見

諸比丘閻魔王語彼曰『汝汝不曾於人中見女人或男子之死經一日或經二日或經三日而成為膨脹青瘀膿爛耶

彼曰『閣下我曾見

諸比丘閻魔王語彼曰『汝當汝老而智解時不作如是思惟耶我亦必須死未能脫離死嗚呼我何不於身語意上作善

彼曰『閣下我實不能閣下我是放逸者

諸比丘其時閻魔王語彼曰『由於汝是放逸故不能於身語意上作善彼等將對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復次其惡業並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造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親緣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門或婆羅門所造唯汝自己能造其惡業汝當獨受該惡業之異熟

諸比丘閻魔王審問彼究明彼與彼談論第三天使已默然

[P.141]諸比丘其時獄卒等即以名為五縛之刑罰加於彼以炎熱之鐵杖貫手以炎熱之鐵杖貫其餘手以炎熱之鐵杖貫足以炎熱之鐵杖貫其餘足以炎熱鐵杖貫胸之中央彼即受到苦強苦然而彼之惡業未盡之前彼不死

諸比丘其時獄卒令彼橫臥以斧削彼彼於其處受到苦強之苦痛然而彼之惡業未盡之前彼不死

諸比丘其時獄卒等即將彼以足向上頭向下立令並以鋸斫乃至

諸比丘[13]其時獄卒等即將彼縛於車來往於炎炎極為熾然灼熱之地上乃至

諸比丘其時獄卒等令彼上下於大而炎炎極為熾然灼熱之炭火山乃至

諸比丘其時獄卒即將彼捉持將足向上以頭為下投於炎炎極為熾然灼熱之鐵鑊彼在其中燒煮身為泡沫所覆彼在其中燒煮被泡沫所覆或浮或沈或漂彼於其處受到苦強之苦痛然而彼之惡業未盡之前彼不死

諸比丘其時獄卒即將彼投於大地獄諸比丘其大地獄〔是〕

有四角四門     等分而安布
匝圍以鐵墻     以鐵板覆蓋
[P.142]鐵之地炎炎     光輝而熾燃
周匝百由旬     恒交徹不息[14]

諸比丘昔閻魔王思惟而嗟世中造惡業之人皆當受如是種種刑罰我願得為人如來應供正自覺者是出於世我奉侍彼世尊而彼世尊即說法我將了解世尊之法

諸比丘然則我所說並非由其餘之沙門或婆羅門得聞諸比丘而是我自知我自見我自了

天使所示誡     示諸放逸者
生於卑劣身     長久受憂苦
天使所示誡     示世諸善人
不放逸聖法     執取生死因
見而生怖畏     無所取解脫
生死皆可盡     安穩快樂中
現法得寂滅     出離恐怖畏
超脫一切苦

三十六[15]

「諸比丘在半月中之第八日四大王〔天〕之從屬巡視此世間在人中有多少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者謹直而守者作福業者

諸比丘在半月之十四日四大王〔天〕之子巡視此世在人中有多少孝母[P.143]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者

第十五日齋日四大王〔天〕親自巡視此世在人中有多少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者謹直而守者作福業者

諸比丘若於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謹直而守作福業者少時諸比丘其時四大王〔天〕即將其事告於集坐於三十三天善法堂中之〔諸天〕曰『諸天於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謹直而守作福業之人少』諸比丘由是三十三天眾之心不歡——嗚呼天眾損減而非天眾當充滿

諸比丘若又於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謹直而守作福業之人多時諸比丘其時四大王〔天〕即將其事告於集坐於三十三天善法堂中之〔諸天〕曰諸天於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門敬婆羅門尊家長持齋戒謹直而守作福業者多諸比丘由是三十三天眾之心歡喜——天眾充滿非天眾當損減

三十七[16]

「諸比丘昔天帝釋教誡三十三天眾於其時說如次之偈

[P.144]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17]

然則諸比丘天帝釋所詠此偈是惡詠並非善詠為惡說並非善說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天帝釋尚未離貪尚未離瞋尚未離癡然而諸比丘凡是比丘得阿羅漢漏盡已住於〔淨行〕所作已作棄卻重擔逮得己利盡了有結由正智而得解脫始予說此者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彼比丘是離貪離瞋離癡者

諸比丘昔天帝釋教誡三十三天眾於其時說如次之偈

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然則諸比丘天帝釋所詠此偈是惡詠了並非善詠為惡說並非善說何以故諸比丘因為天帝釋尚未將生與老死惱完全解脫猶未由苦而完全解脫然而諸比丘凡是比丘得阿羅漢漏盡已住於〔淨行〕所作已作棄卻重擔逮得己利盡了有結由正智而得解脫始而應說此

[P.145]半月第十四     十五與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齋戒人     與我同等樣

何以故諸比丘彼比丘是完全解脫生惱者我說彼是完全從苦解脫者

三十八[18]

「諸比丘我是無苦極為無苦究竟無苦者諸比丘我父之住處設有浴池諸比丘唯為我於一處植青蓮一處植紅蓮一處植白蓮諸比丘我決不用迦尸所產外之栴檀香諸比丘我之被服是迦尸產襯衣是迦尸產內衣是迦尸產上衣是迦尸產諸比丘為避免觸塵草或露寒熱晝夜皆有為我而持的白傘蓋諸比丘我有三殿一是適於冬季一是適於夏季一是適於春季諸比丘我於夏四月間處在夏時殿中以倡伎樂所承事不須從殿下降諸比丘譬如其餘眾人之家被傭者寄食者是予以糠食鹽粥諸比丘正如是於我父之家被傭者寄食者予以米肉之飯

諸比丘我雖如是富裕又如是究竟無苦卻思惟『無聞之異生自行老衰未能避免不老卻見其他老衰者而苦惱超越於己而慚而嫌我亦會老未能避免不老我亦會老未能避免不老卻見其他老衰而苦惱而慚而嫌此對我是[P.146]不應該』諸比丘當我如是觀察時所有壯年時之壯年憍逸悉皆斷

無聞之異生是自病者未能避免不病卻見其他病者而苦惱超越於己而慚而嫌我亦會病未能避免不病我亦當會病未能避免不病卻見其他病者而苦惱而慚而嫌此對我是不應該諸比丘當我如是觀察時所有無病時之無病憍逸悉皆斷

無聞之異生是自死者未能避免不死卻見其他死者而苦惱超越於己而慚而嫌我亦會死未能避免不死我亦必當會死未能避免不死卻見其他死者而苦惱而慚而嫌此對我是不應該諸比丘當我如是觀察時所有活命時之活命憍逸悉皆斷

三十九[19]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憍云何為三耶

壯年憍無病憍活命憍

諸比丘以壯年憍傲之無聞異生於身行惡行於語行惡行於意行惡行彼於身行惡行已於語行惡行[20]於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P.147]險難地獄或諸比丘以無病憍為傲之無聞異生乃至[21]或諸比丘以活命憍傲之無聞異生於身行惡行於語行[*]惡行於意行惡行彼於身行惡行已於語行[*]惡行已於意行惡行已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

諸比丘或以壯年憍傲之比丘捨棄學活於下劣諸比丘或以無病憍傲之比丘乃至諸比丘或以活命憍傲之比丘捨棄學活於下劣

有病老之法     又有死之法
雖有如是法     異生卻厭忌
該法有情中     我若生厭忌
如是之行為     於我不應有
我如是而住     已知無依法
戰勝所有憍     出離見安穩
於我起希望     涅槃唯有時
我今將諸欲     亦無習而行
我將成不退     淨行為目標

四十[22]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上云何為三耶自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諸比丘如何為自增上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居於阿蘭若或坐樹下或住空屋作如是審慎思惟『我不為衣出家而趣無家〔或〕為飲食〔或〕為牀座〔或又當之〕如是為如是而捨家出家相反之我是為生惱之入處為苦所入[P.148]為入苦纏絡能知此純苦蘊之滅盡才是其所望者然而斷欲出家之我若訪求其欲即更加最惡當與我不相應

〔或〕彼如此審慎思惟『我當發精進而不怠住於念而不忘身輕安而無暴躁心須定而趣於一』彼乃由於自我之增上力故斷不善而修善斷有罪而修無罪護己成為清淨諸比丘此名為自增上

諸比丘如何為世增上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居於阿蘭若或坐樹下或住空屋作如是審慎思惟『我不為衣捨家而出家〔或〕為飲食〔或〕為牀座〔或〕當來是如是為如是捨家而出家相反之我是為生惱之入處為苦所入為苦纏絡能知此純苦蘊之滅盡始為其所望者然而我雖如是而出家若生起欲尋或生起恚尋或生起害尋則世間有大眾世之大眾中有沙門有婆羅門有通具天眼能知他心彼等從遠處即能覩見於近處不為所見』又以心而知心彼等應如是知我『且看此善男子雖正信捨家而出家卻為惡不善法陵雜而住又有諸天有通具天眼能知他心彼等從遠處即能覩見在近處亦無所不見』又以心而知心彼等亦應如是知我『且看此善男子雖正信捨家而出家卻為惡不善法陵雜而住

〔或〕彼如此審慎思惟『我當發精進而不怠住於念而不忘身輕安而無暴[P.149]心須定而趣於一』彼乃由於世間之增上力故斷不善而修善斷有罪而修無罪護己成為清淨諸比丘此名為世增上

諸比丘何為法增上法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居於阿蘭若或坐在樹下或住在空屋如是審慎思惟『我不為衣捨家而出家〔或〕為飲食〔或〕為牀座〔或當來是〕如是為如是捨家而出家相反之我是為生惱之入處為苦所入為苦纏絡能知此純苦蘊之滅盡始為其所望者世尊是善說現見不時來觀隨順智者內證之法者有同梵行者知見而住者若我復於如是善說之法律中出家而住於懈怠放逸則我所不該』〔或〕彼是如是審慎思惟『我當發精進而不怠住於念而不忘身輕安而無暴躁心須定而趣於一彼乃由於法之增上力故斷不善乃至而修無罪護己成為清淨』諸比丘此名為法增上諸比丘此等是三增上

作惡業之人     隱瞞是世無
人當知汝心     無論諦虛妄
友當知己身     善不過誇張
自身之內惡     異此皆隱瞞
諸天如來見     世愚所作惡
[P.150]既然行如是     念行自增上
世增上有智     靜慮隨法行
法增上勇猛     牟尼是不退
毀魔戰勝死     生盡精勤者
世解智牟尼     諸法無有分[23]

第五 小品

四十一[1]

「諸比丘由於三者現前正信之善男子生多福云何為三現前耶

諸比丘由於信現前正信之善男子生多福諸比丘由於所施物現前正信之善男子生多福諸比丘由於應供養者現前正信之善男子生多福

諸比丘由於此等三者現前正信之善男子生多福

四十二

「諸比丘由於此等三處知為正信之善男子云何為三處耶

欲會有戒者欲聽正法事住在家而離慳吝之垢舒手而施其手淨而樂於頒布易乞而樂於均分財諸比丘由於此等三處知為正信之善男子

欲會有戒者     聽正法是樂
除慳吝之垢     彼言為正信

[P.151]四十三

「諸比丘徧見三因者適為他人說法云何為三因耶

凡說法人領解義又領解法凡聽法人領解義又領解法凡說法人及聽法者兩者同為領解義又領解法諸比丘徧見此等三因者是適為他人說法

四十四

「諸比丘言由三處而轉云何為三耶

凡說法人領解義又領解法凡聽法人領解義又領解法又凡說法人及聽法者兩者同為領解義領解法諸比丘言由此等三處而轉

四十五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者所稱讚善士所稱讚云何為三者所稱讚耶

諸比丘布施是智者所稱讚善士所稱讚諸比丘出家是智者所稱讚善士所稱讚諸比丘供事父母是智者所稱讚善士所稱讚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智者所稱讚善士所稱讚

見善士布施     無害息調伏
寂靜而行淨     近事於父母
此等善士處     智者應學習
智見之聖人     生於幸福世

四十六

「諸比丘持戒出家者所憑住村邑無論於何處人人由三處而生多福云何為三處耶

[P.152]

諸比丘持戒出家者所憑住村邑無論於何處人人由此等三處而生多福

四十七[2]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有為之有為相云何為三有為相耶

知生知滅知住之異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有為之有為相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無為之無為相云何為三無為相耶

不知生不知滅不知住之異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無為之無為相

四十八[3]

「諸比丘大樹是依止雪山王由三者之增長而增長云何為三增長耶

由枝花葩而增長由皮葉而增長由膚肉而增長諸比丘大樹依止雪山王由三者之增長而增長[A4]

由信而增長由戒而增長由慧而增長諸比丘家屬依止有信心之家長由此三者之增長而增長

僻遠地野原     如立岩石山
諸樹依止彼     喬木即增長
其相同有戒     有信之家主
世依而增長     妻子並親戚
同伴諸近親     依彼家長活
彼等具戒者     覩見戒捨善
[P.153]彼等倣於彼     當有盛旺時
為生善趣道     法行於此世
天眾中慶喜     諸欲意歡喜

四十九

「諸比丘為三處應勇猛云何為三處耶

為不使未生之惡不善法生故應勇猛為使未生之善法生故應勇猛為能堪忍已生之苦不愉快非可意奪命之身受故應勇猛[4]

諸比丘比丘為不使未生之惡不善法生故而勇猛[A5]使未生之善法生故而勇猛為堪忍已生之苦不愉快非可意奪命之身受故而勇猛是故諸比丘此比丘被稱為正盡苦之勇猛者智者具念者

五十

[5]

「諸比丘具足三支之大賊是斷鎖鑰掠奪〔包圍〕全家而掠奪埋伏於路邊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有大賊據險或據稠林或據權勢

諸比丘如何是大賊據險耶

諸比丘世間有大賊據河難航行或據山之險阻諸比丘如是大賊據險

又諸比丘如何是大賊據稠林耶

[P.154]諸比丘世間有大賊或據草之深叢或樹之密生處或峻坡或據大密林諸比丘如是大賊據稠林

又諸比丘如何是大賊據權勢

諸比丘世間有大賊或據王或宰相彼謂『若有人欲告白我之事或宰相應為我而回避而語利益若人欲告白王或宰相彼王或宰相應回避於彼而語利益』諸比丘如是大賊據權勢諸比丘具足此等三支之大賊是斷鎖鑰掠奪〔包圍〕全家而行掠奪埋伏於路邊

正如是諸比丘具足三法之惡比丘是保護損壞之自己又彼是有罪者是智者所訶毀又生多非福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有惡比丘據險又據稠林又據權勢

又諸比丘如何是惡比丘據險耶

諸比丘世間有惡比丘具足險之身業具足險之語業具足險之意業諸比丘如是惡比丘是據險者

又諸比丘如何是惡比丘據稠林耶

諸比丘世間有惡比丘懷邪見具足邊執見諸比丘如是惡比丘是據稠林者

又諸比丘如何是惡比丘據權勢耶

諸比丘世間有惡比丘或據王或宰相彼謂『若有人欲告白我之事王或宰相應為我回避而語利益若人欲白王或宰相事彼王或宰相應回避彼而語利益』諸比丘如是惡比丘是據權勢諸比丘具足此等三法之惡比丘是保[P.155]護損壞之自己又彼是有罪者是智者所訶毀又生多非福

初之五十竟

第一 婆羅門品

五十一[1]

一時[2]世尊住於舍衛〔城〕之給孤獨園其時有二婆羅門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以來已百二十歲來詣世尊之處詣已乃至坐於一面之彼等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等婆羅門是衰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以來已百二十歲然而我等尚未作德未作善未作可免怖畏之事請教授我等尊瞿曇請教誡我等尊瞿曇我等將由此而長夜利益得到安樂

「婆羅門實汝等是衰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已百二十歲又汝等是未作德未作善未作可免怖畏之事婆羅門此世間是老死所導婆羅門當世間如是受老死所導能在其中制身制語制意是死人之護之住之洲之歸投處亦是所趣處

短壽命過去[3]     老迫無救護
觀察此死畏     引造福業樂
制御現世身[4]     以語又以意
死能引樂人     現作福業故

[P.156]五十二[5]

有二婆羅門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以來已百二十歲彼等來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彼等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等婆羅門是衰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以來已百二十歲然而我等卻尚未作德未作善未作可免怖畏之事請教授尊瞿曇請教誡尊瞿曇我等將如何由此而長夜利益得到安樂

「婆羅門實汝等是衰齡大積齡已到晚年從生以來已百二十歲又汝等尚未作德未作善未作可免怖畏之事婆羅門此世間為老死而熾然婆羅門當世間如是為老死而熾然時於其中制身制語制意是死人之護之住之洲之歸投處亦是所趣處

從燃盛住居     取出器具類
不為人所用     因被燒所致
老死亦如此     熾燃於世中
實則不出施     所施物取出
制御現世身[6]     以語又以意
死能引樂人     現作福業故

五十三

一時有一婆羅門來詣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俱乃至坐於一面之彼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法是現見法乃說為現見尊瞿曇齊限於何而法為現見耶為不時耶來觀耶隨順耶智者內證耶

「婆羅門染於貪為貪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亦思他人之惱害[P.157]思自他之惱害並領受心之苦斷貪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亦不思他人之惱害亦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婆羅門如是法是現見乃至

婆羅門起瞋恚被瞋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亦思他人之惱害亦思自他之惱害又領受心之苦斷瞋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亦不思他人之惱害亦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婆羅門如是法是現見乃至

婆羅門起愚癡為癡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亦思他人之惱害亦思自他之惱害又領受心之苦斷癡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亦不思他人之惱害亦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與憂婆羅門如是法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內證

「奇哉尊瞿曇乃至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五十四

一時有一婆羅門徧歷者來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彼婆羅門徧歷者白世尊言「尊瞿曇法是現見法乃說為現見尊瞿曇齊限於何而法為現見耶為不時來觀隨順智者之內證耶

「婆羅門染於貪為貪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乃至〔五十三〕領受斷貪時乃至〔五十三〕不領受

[P.158]婆羅門染於貪為貪所蔽心為所執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7]以意行惡行斷貪時不以身行惡行不以語行惡[*]不以意行惡行

婆羅門染於貪為貪所蔽心為所執不如實知己利亦不如[*]實知他利亦不如實知自他利斷貪時如實知己利亦如[*]實知他利亦如實知自他利婆羅門如是亦是現見法乃至

婆羅門瞋恚而乃至

婆羅門愚癡而為癡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亦思他[*]人之惱害亦思自他之惱害又領受心之苦斷癡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亦不思他[*]人之惱害亦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

婆羅門愚癡而為癡所蔽心為所執以身行惡行以語惡行[*]惡行以意行惡行斷癡時不以身行惡行不以語行惡[*]不以意行惡行

婆羅門愚癡而為癡所蔽心為所執不如實知己利亦不如[*]實知他利亦不如實知自他利斷癡時如實知己利亦能如[*]實知他利亦如實知自他利婆羅門如是法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內證

「尊瞿曇奇哉乃至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五十五

一時生聞婆羅門來詣世尊所在之處乃至坐在一邊之生聞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涅槃是現見涅槃即說為現見尊瞿曇齊限於何涅槃是為現見耶是來觀耶是隨順耶是智者內證耶

[P.159]「婆羅門貪染為貪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亦思他[*]人之惱害亦思自他之惱害又領受心之苦斷貪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亦不思他[*]人之惱害亦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婆羅門如是是涅槃之現見乃至

婆羅門瞋恚而為瞋乃至

婆羅門愚癡而為癡所蔽心為所執思自己之惱害思他[*]人之惱害思自他之惱害又領受心之苦斷癡時不思自己之惱害不思他[*]人之惱害不思自他之惱害不領受心之苦婆羅門如是是涅槃之現見乃至〔五十四〕

婆羅門彼領受無餘貪盡領受無餘瞋盡領受無餘癡盡故婆羅門涅槃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內證

「尊瞿曇奇哉乃至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將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五十六

一時有一婆羅門大家來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彼婆羅門大家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聞古之長大老之師或婆羅門師之師作如是言『往昔此世界是充滿有如無間〔地獄〕之人都市櫛比[8]

尊瞿曇以何因以何緣現今人卻減少耶為何村變成非村邑變成非邑[P.160]市變成非市莊變成非莊

「婆羅門現今之人愛著於非法之貪被惡欲所蔽被邪法所纏彼等愛著於非法之貪故被惡欲蔽故被邪法所纏故執利劍互相殺害由是而有多人死婆羅門以是因以是緣現今人則減少村亦變成非村邑亦變成非邑市亦變成非市莊亦變成非莊

復次婆羅門現今之人愛著於非法之貪故被惡欲所蔽故被邪法所纏故因為彼等愛著於非法之貪被惡欲所蔽被邪法所纏故天不於正時降雨故飢饉起苗稼不稔〔縱稔亦受蟲害〕變成白骨化為如箸由是而有多人死以是因以是緣現今人則減少村變成非村邑變成非邑市變成非市莊變成非莊

復次婆羅門現今之人愛著於非法之貪故被惡欲所蔽故被邪法所纏故因為彼等愛著於非法之貪被惡欲蔽被邪法所纏故夜叉〔主〕則下來作凶暴之非人由是而有多人死以是因以是緣現今人則減而少村變成非村邑變成非邑市變成非市莊變成非莊

「尊瞿曇奇哉乃至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五十七[9]

一時有婆蹉種之徧歷者來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婆蹉種徧歷白世尊言「尊瞿曇如是我聞沙門瞿曇是如是說『只對我布施不可對他布施[P.161]只對我之弟子布施不可對他之弟子布施只對我施是有大果對他施是無大果只對我之弟子施是有大果對他的弟子施是無大果』尊瞿曇沙門瞿曇言『只對我布施乃至無大果』作如斯說之人是否說尊瞿曇之所說又是否以非實讒誣尊瞿曇又有否將〔所說之〕教如其所教宣說否又有否將〔世尊之〕有理由所說之言論予以作呵毀之根據否我等決非是欲讒誣尊瞿曇者

「婆蹉沙門瞿曇言『只對我布施乃至無大果』作如斯說之人並非是將我所說而說者彼等是以非有非實讒誣我婆蹉凡是遮止布施於他人者是障三而礙三云何為三耶

障能施者之福障受者之利復掘又傷彼以前之本性婆蹉遮止布施於他人是作此三種障三種礙婆蹉我如是說糞尿坑或污物溝中有蟲——由是而此中蟲得生存——於其中棄捨洗鉢或皿之水婆蹉我由其因緣而說有關福之來何況是作於人中

婆蹉而且我又說施於持戒人有大果於破戒者則不爾彼是斷五支是成就五支

斷何種五支耶

[P.162]彼是斷欲之欲斷瞋斷惛眠斷掉悔斷疑斷此等之五支

成就何種五支耶[10]

成就無學之戒蘊成就無學之定蘊成就無學之慧蘊成就無學之解脫蘊成就無學之解脫智見蘊成就此等之五支如是我說施與斷五支成就五支之人是有大果

[11]

無論是黑白     乃至紅或黃
或有斑點色     或有鴿色牛
此等諸種中     牡牛最馴良
具足力拖貨     直進而疾行
只彼可拖貨     毛色不見調
如是在人中     無論何種姓
王族婆羅門     農業商賈者
旃陀屠殺業     此等諸種中
調御與訓練     而行儀優善
信仰具有戒     語實而心慚
已斷生與死     淨行又全整
卸重無繫縛     作已作無漏
通達一切法     無執著心安
離塵之田中     布施有多〔報〕
然凡夫不知     無所聞又愚
在外既無施     不奉寂靜人
親侍智所尊     寂靜有智人
對佛植諸信     堅立根本時
彼等生天國     或此世善姓
次第彼智人     將行證涅槃

[P.163]五十八[12]

[13]

一時提坎那婆羅門來詣世尊之處詣已與世尊乃至坐於一面提坎那婆羅門於世尊前稱讚通於三明之婆羅門「通於三明之婆羅門是如是通於三明之婆羅門有如是故如是

「然則婆羅門婆羅門眾如何通於三明建立婆羅門耶

「尊瞿曇謂世間有婆羅門母與父比任何皆正生七世以來受清淨之懷妊對姓氏不被起排斥未曾受到嗤笑誦聖典受持真言[14]通達於三吠陀及第五古傳說並分別通吠陀[15]語彙法式語能語[16]明文法於順世論及大人相無不受持尊瞿曇婆羅門眾是如是通於三明建立婆羅門者

「婆羅門與婆羅門眾通於三明建立婆羅門相異聖者之律中亦有三明者

「尊瞿曇為何在聖者律中有三明者願尊瞿曇為我說法教我聖者律中有三明者事

「婆羅門然則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提坎那婆羅門答於世尊「尊者唯然」世尊曰

「婆羅門世間有比丘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具足由離所生之喜樂之初靜慮而住寂靜故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具足由定而生喜樂之第二靜慮而住離喜故捨而住有念正知而身受樂具足聖者眾所[P.164]宣說之捨念樂住之第三靜慮而住斷樂故又斷苦故滅先前之憂喜故具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第四靜慮而住

[17]

彼如是得心定清淨潔白無污穢而脫離隨煩惱安住於柔軟堪忍得不動時則心引發宿住隨念智彼則隨念種種宿住——譬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壞成劫我於彼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族食如是食受如是苦如是壽限彼從其處沒而生於彼處我於彼處是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族食如是食受如是苦如是壽限彼從其處沒而生於此處如是彼隨念多宿住之相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明破無明而生明破暗而生光明猶如不放逸勇猛有如是捨己而住

〔又〕彼如是得心定清淨潔白無污穢而脫離隨煩惱安住於柔軟堪忍得不動時心為引發有情眾之死生智彼即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觀察有情得知死好色善趣惡趣之業而生之有情——此等有情是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謗聖者懷邪見行邪見所起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處地獄或此等之有情是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P.165]妙行不謗聖者懷正見行正見所起之業彼等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界如是彼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觀察有情得知死好色惡色善趣惡趣業所生之有情此即彼所得之第二明破無明而明生破暗而光明生猶如不放逸勇猛如是捨己而住者

〔又〕彼是如是得心定清淨潔白無污穢而脫離隨煩惱安住於柔軟堪忍得不動時心即為引發漏盡智彼即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知此是趣苦滅之道如實知此是漏乃至如實知此是趣漏滅之道如是知如是觀而彼心是從欲漏解脫從有漏解脫從無明漏解脫對已解脫者謂有解脫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知再無如是之事此即彼所得之第三明破無明而明生破暗而光明生猶如不放逸如是勇猛如是捨己而住

於戒無高低     常委而靜慮
所制心殊勝     聚於一安靜
除闇而堅固     三明脫離死
天人共饒益     謂離諸過惡
令具足三明     迷妄不迴旋
咸禮仁瞿曇     最後身覺者[18]
悟得之宿住     觀見天惡趣
又盡得生存     知終極牟尼
此等三種明     三明婆羅門
我稱彼三明     非以語言他[19]

[P.166]婆羅門如是為聖者律中之三明者

「尊瞿曇聖者律中之三明是異於婆羅門眾之三明者尊瞿曇婆羅門眾之三明是不值於此聖者律中〔三明〕之十六分之一奇哉尊瞿曇乃至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五十九

一時生聞婆羅門往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生聞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獻供或靈供或鉢供[20]或施〔其他之〕所施物時當施與有三明之婆羅門

「然則婆羅門婆羅門眾如何通三明建立婆羅門者

「尊瞿曇乃至[21]

[P.167]具足戒與禁     捨己而靜慮
所制心殊勝     聚於一安靜
悟得之宿住[22]     觀見天惡趣
又盡得生存     知終極牟尼
[P.168]此等三種明     三明婆羅門
我稱彼三明     非以語言他

〔乃至〕

六十[23]

一時傷歌邏婆羅門往詣世尊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傷歌邏婆羅門白世尊言

「尊瞿曇我等婆羅門親自獻供使他獻供尊瞿曇此中作獻供及使行獻供之人眾都履修多人福之道[24]此即獻供之行為然而尊瞿曇無論從何種之家從居家出家成為無家調自己一人安自己一人圓寂自己一人如是為一人福之道者即是出家之行為

「婆羅門然則於此我且問汝隨汝之欲對我說明婆羅門汝對此事如何思惟耶如來應供正自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應調丈夫御者天人師覺者世尊生於此世彼如是說此是道此是行跡我修行此道而自知無上梵行之根底[25]證悟而宣說汝等亦應如是修行汝等亦應修行而自[P.169]知無上梵行之根底證已具足而住如是此師說法他人亦作同樣修行而彼等有數百數千數百千之數婆羅門汝於此事作如何思惟耶如有以上之時出家之行為是為一人福之道耶或是多人耶

「尊瞿曇果如此者則出家之行為應為多人福之道

如此所語時具壽阿難即對傷歌邏婆羅門語曰「婆羅門此等二道中汝以何道為可耶〔何者是〕更少營務更少惱害更有大果更有大勝利耶

如是語時傷歌邏婆羅門即對具壽阿難語曰「如尊瞿曇及尊阿難是我所崇所稱讚者

具壽阿難又再對傷歌邏婆羅門語曰「婆羅門我並非問汝誰是汝所崇誰是汝所稱讚婆羅門我如是問汝婆羅門此等二道中汝以何道為可耶〔何者是〕更少營務更少惱害更有大果更有大勝利耶

傷歌邏婆羅門亦二度對具壽阿難語曰「如尊瞿曇及尊阿難是我所崇我所稱讚者

具壽阿難又三度對傷歌邏婆羅門語曰「婆羅門我並非問汝誰是汝崇誰是汝所稱讚婆羅門如是我問汝婆羅門此等二道中汝以何道為可耶〔何者是〕更少營務更少惱害更有大果更有大勝利耶

傷歌邏婆羅門又三度對具壽阿難語曰「如尊瞿曇及尊阿難是我所崇所稱讚者

[P.170]

世尊思惟「傷歌邏婆羅門三度受到阿難合法之問臆而難以作答我為之解答

其時世尊語傷歌邏婆羅門曰「婆羅門今日於王宮中於王所〔辦〕之聚會集合就坐之期間有何談話否

「尊瞿曇今日於王宮中於王所〔辦〕之聚會集合就坐之期間生起如是之談話『古時比丘是少數卻有多人得上人法[26]而示現神通神變今時比丘數多而獲得上人法而示現神變者少』尊瞿曇此談話是今日王宮中於王所〔辦〕之聚會集合就坐者之間所起者

[27]

「婆羅門此神變有三〔種〕云何為三耶神通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

婆羅門如何為神通神變耶

婆羅門世有一類人受用諸種之神通——一變為多多變為一或顯或隱過壁過牆過山無礙而行猶如行於空中者於地中出沒如在水中於水上行走而〔水〕不壞猶如於地上於虛空結跏趺坐而行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大神用有如是威德亦可以手捫摸月日乃至至梵世亦可轉身自在婆羅門此名為神通神變

婆羅門如何為記說神變耶

婆羅門世有一類人由占相而記說云汝有如斯之意汝之意是如是汝如斯思惟彼又多記說正如是無有異

復婆羅門世有一類人雖不由占相而給予記說但聞人或非人或天神之聲而[P.171]記說云汝有如斯之意汝是如是之汝作如斯思惟彼又記說卻正如是無有異

婆羅門世有一類人不由占相而記說又不聞人或非人或天神之聲而記說然而不聞尋求伺察人之尋伺聲[28]而記說云汝有如斯之意汝之意為如是汝作如斯思惟彼又記說卻正如是無有異

婆羅門世有一類人不由占相而記說又不聞人或非人或天神之聲而記說不聞尋求思察人之尋伺聲而記說雖然如此卻以入無尋無伺三摩地之心隨著〔他人〕心覺如是人善予建立意行於此心無間當如是起尋彼雖多記說卻正是如是並無有異婆羅門此說為記說神變

婆羅門如何為教誡神變耶

婆羅門世有一類人如是教誡——汝等應如是尋求勿如是尋求應如是作意勿如是作意應斷此應具足此而住婆羅門說此為教誡神變婆羅門此等是三神變

婆羅門於此等三神變中之何神變是汝等認可者耶又何者是更為殊勝更為殊妙耶

「尊瞿曇此中此神變——世有一類人受用諸種之神通乃至至於梵世亦轉身自在[29]——尊瞿曇此神變是作彼人受用彼惟為作彼人而有彼尊瞿曇此神變在我看等於如幻[30]之性質者尊瞿曇此神變——世有一類人由占相而記說乃至聞天神之聲乃至聞尋伺之聲乃至以心覺〔他人之〕[P.172]乃至尊瞿曇此神變是作彼人受用彼只為作彼人而有彼尊瞿曇此神變亦被看成如幻之性質者尊瞿曇然而此神變——世有一類人如是教誡乃至當住——尊瞿曇此神變我認為可是此等三神變中更為殊勝又更為殊妙希奇者尊瞿曇是未曾有尊瞿曇尊瞿曇是如是善說我是信受尊瞿曇所云『應成就此等三神變』尊瞿曇實是受用多種神通乃至至於梵世可自在轉身尊瞿曇實是以入於無尋無伺三魔地之心來覺〔他人之〕心知應如是隨人所善建立之意行心當於無間如是起尋尊瞿曇實如是教誡『云汝等應如是尋求勿如是尋求應如是作意勿如是作意應斷此應具足此而住』」

「婆羅門汝初時完全反對我後即〔對我〕說親近之語我亦當更為汝記說婆羅門我實是受用諸種之神通乃至至於梵世自在而轉身婆羅門我實是以入於無尋無伺三魔地之心覺〔他人之〕心知應如是隨人所善建立之意行心當於無間如是起尋婆羅門我實是如是教誡『云應如是尋求勿如是尋求應如是作意勿如是作意應斷此應具足此而住』」

「尊瞿曇尊瞿曇之外是否有一比丘成就此等三神變者耶」「婆羅門

不止是一百不止二百不止三百不止四百不止五百有更多成就此等三神變之比丘

「尊瞿曇然則彼等比丘住在何處耶

[P.173]「婆羅門就〔住〕此比丘僧伽中

「尊瞿曇奇哉尊瞿曇奇哉尊瞿曇猶如使伏者起或如使覆者發或如與迷者示道如在暗中持來燈火使有眼者得諸見色正如是尊瞿曇是用種種方法開示法我歸依尊瞿曇及〔歸依〕法及僧伽尊瞿曇請存念我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第二 大品

六十一[1]

[2]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外道[3]所依處此為賢人之所尋誡者而且是上溯幾世代亦無有作者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如是說如是見『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者此一切之因是前世所作』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如是說如是見『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者此一切之因是神之化作』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如是說如是見『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者此一切之因是神之化作』諸比丘有一類沙門婆羅門如是說如是見『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者此一切是無因無緣而生者

諸比丘此中凡沙門婆羅門言『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此一切之因是前世所作』若如是說如是見則我將至彼之處作非苦非樂者此一切之因是前世所作

若彼對我之問答為然者

[P.174]我將對彼等如是說『若果然則具壽於前世作因故當可殺生於前世作因故當可取不與者於前世作因故當可行非梵行於前世作因故當可妄語於前世作因故當可離間語於前世作因故當可麤惡語於前世作因故當可雜穢語於前世作因故當可為貪欲者於前世作因故當可為瞋恚者於前世作因故當可為邪見者』諸比丘復次將前世之所作執為堅實者是無所謂可作或不可作之欲亦無精進復之尚未確知為可作或不可作時失念無所護而住者自稱為沙門是無理由之事

諸比丘此是我折伏彼如是說如是見之沙門婆羅門之第一正當根據

諸比丘此中凡沙門婆羅門言『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此一切因是神之化作若如是說如是見』則我將至彼之處作如是說『具壽汝等實是作如是說如是見否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者此一切因是神之化作

若彼對我之問答為然者

我對彼等作如是說『若然則具壽由於神化作之因當可殺生乃至由於神化作之因當可為邪見者』諸比丘復次從神之化作執為堅實者是無所謂此是可作或不可作之欲亦無精進復次尚未確知為可作或不可作時失念無所護而住者自稱為沙門是無理由之事

諸比丘此是我折伏彼如是說如是見之沙門婆羅門之第二正當根據

[P.175]

諸比丘此中凡沙門婆羅門言『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此一切是由無因無緣而來』若如是說如是見者則我將至彼之處作如是說『具壽汝等實是如是說如是見否凡士夫人領受樂或非苦非樂此一切是由無因無緣而來

若彼對我之問答為然者

我將對彼等如是說『若然則具壽因為無因無緣故當可殺生乃至因為無因無緣故當可為邪見者』諸比丘復次執無因為堅實者是無所謂是可作或不可作之欲亦無精進復次尚未確知其為可作或不可作時失念無所護而住者自稱為沙門是無理由之事

諸比丘此是我折伏彼如是說如是見之沙門婆羅門之第三正當根據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外道之所依處此為賢人之所尋誡者而且上溯幾世代亦無有作者

諸比丘然則我所說之法不為折伏不為雜染不為非難不為沙門婆羅門智者所訶毀諸比丘所謂我所說法是不為折伏不為雜染不為非難不為沙門婆羅門智者之所訶毀者為何耶

諸比丘此等即是六界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諸比丘此等即是六觸處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諸比丘此等即是十八意近行[4]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諸比丘此等即是四聖諦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

諸比丘此等即是六界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沙門婆羅智者所訶毀又緣何而說此耶諸比丘此等即是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P.176]識界諸比丘此等即是六界如是我所說法不為折伏不為雜染不為非難不為沙門婆羅門智者所訶毀如是說者是緣此而如是說

諸比丘此等即是六觸處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又緣何而說此耶諸比丘此等即是六觸處眼觸處耳觸處鼻觸處舌觸處身觸處意觸處諸比丘此等即是六觸處如是我所說之法乃至謂不為智者所訶毀如是說者是緣此而如是說

諸比丘此等即十八意近行是故我所說之法不為智者所訶毀緣何而說此耶眼見色已而近行於順喜處色近行於順憂處色近行於順捨處色[A6]耳聞聲已乃至鼻嗅香已乃至和嘗味已乃至身觸所觸已乃至意了法已而近行於順喜處之法近行於順憂處之法近行於順捨處之法諸比丘此等即是十八意近行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如是說者是緣於此而如是說

[5]

諸比丘此等即是四聖諦故我所說之法乃至不為智者所訶毀緣何而說此耶諸比丘因六界而有入胎由入胎而有名色由名色之緣而有六處由六處之緣而觸由觸之緣而有受諸比丘復次我教領納者此是苦教此是苦之集教此是苦之滅教此是趣於滅苦之道

[P.177]一〇

諸比丘何為苦聖諦耶

生是苦老亦是苦病亦是苦死亦是苦惱亦是苦與不愛者會是苦與所愛者離是苦求不得所欲之物是苦略言之五取蘊皆是苦諸比丘此說為苦聖諦

一一

諸比丘何為苦集聖諦

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由行之緣而有識由識之緣而有名色由名色之緣而有六處由六處之緣而有觸由觸之緣而有受由受之緣而有愛由愛之緣而有取由取之緣而有有由有之緣而有生由生之緣而生起老如此而有此純苦蘊之集諸比丘此說為苦集聖諦

一二

諸比丘何為苦滅聖諦

然則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而有行之滅由行之滅而有識之滅由識之滅而有名色之滅由名色之滅而有六處之滅由六處之滅而有觸之滅由觸之滅而有受之滅由受之滅而有愛之滅由愛之滅而有取之滅由取之滅而有有之滅由有之滅而有生之滅由生之滅而老惱滅如是而有此純苦蘊之滅諸比丘此說為苦滅聖諦

一三

諸比丘何為趣於苦滅道之聖諦耶

此即八支聖道是即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丘此說為起於苦滅道之聖諦

諸比丘此等我所說之四聖諦法是不為折伏不為雜染不為非離不為沙門婆羅門所訶毀如是所說是緣於此而如是說者

[P.178]六十二[6]

「諸比丘無聞之異生稱此等三者為無母子之怖畏之何為三耶

諸比丘有大火災發生時諸比丘當大火災發生時村亦被火燒邑亦被火燒都亦亦被燒無論是村被燒時邑被燒時都亦被燒之時於其處皆有母不逢子子亦不逢母者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稱為第一之無母子之怖畏

復次諸比丘有大雨傾注時諸比丘大雨傾注時起大氾濫大氾濫起則村莊被漂流邑亦被漂流都亦亦被漂流無論村莊被漂流時邑被漂流時都市被漂流時於其處即有母不逢子子亦不逢母者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稱為第二無母子之怖畏

復次諸比丘〔有住在〕曠野之蠻賊施暴地方眾人皆怖而乘車逃亡諸比丘〔住在〕曠野之蠻賊怖畏起時地方眾人乘車逃亡當時即有母不逢子子亦不逢母者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稱為第三之無母子之怖畏諸比丘無聞之異生稱此等三者為無母子之怖畏

然則無聞之異生將此等三者實有母子之怖畏稱為無母子之怖畏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有大火災發生時諸比丘大火災發生時村莊被火燒邑亦被燒都市亦被燒當村莊被燒邑亦被燒都市亦被燒時有母逢子子亦逢母者諸比丘

[P.179]此是第一有母子之怖畏而無聞之異生稱為無母子之怖畏者

復次諸比丘有大雨傾注時乃至〔二〕當都市被漂流時有母逢子子亦逢母者

諸比丘此是第二有母子之怖畏而無聞之異生稱為無母子之怖畏者

復次諸比丘〔住在〕曠野之蠻賊施暴住在地方之眾人皆怖而乘車逃亡時諸比丘〔住在〕曠野之蠻賊怖畏起時地方之眾人即車逃亡當時有母逢子子亦逢母者諸比丘此是第三有母子之怖畏而無聞之異生稱為無母子之怖畏者

諸比丘此等三者有母子之怖畏而無聞之異生稱為無母子之怖畏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無母子之怖畏云何為三耶

是老之怖畏病之怖畏死之怖畏

諸比丘母〔見〕子之老而謂我可以老我子不可以老者是不可得或子〔見〕母之老而我可以老我母不可以老者亦不可得

諸比丘母〔見〕子之病而謂我可以病我子不可以病者是不可得或子〔見〕母之病而謂我可以病我母不可以病者亦不可得

諸比丘母〔見〕子之死而謂我可死我子不可以死者是不可得或子〔見〕母之死而謂我可以死我母不可以死者亦不可得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無母子之怖畏

[P.180]

諸比丘有道有所行能斷能超越此等三者有母子之怖畏與此等三者無母子之怖畏諸比丘以何為道以何為所行而能斷能超越此等三者有母子之怖畏與此等三者無母子之怖畏諸比丘以何為道以何為所行而能斷能超越此等三者有母子之怖畏與此等三者無母子之怖畏耶

此即聖八支正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諸比丘此即是道此即是所行能斷能超越此等三者有母子之怖畏與此等三者無母子之怖畏

六十三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俱遊行於拘薩羅入於名為艾那迦布拉之拘薩羅中之婆羅門村住在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家主等聞說沙門尊瞿曇釋迦子從釋迦族出家來至艾那迦布拉者彼尊瞿曇有美[A7]好稱讚之聲揚「彼世尊是應[A8]正自覺明行具足[A9]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彼對此眾人及天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庶民有情能自了知證已而教說者彼宣示初善中善[A10]後善有義有文純一圓滿清淨潔白之法能遇如是之阿羅漢者是幸甚

其時住在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家主等來詣世尊之處詣已一類人即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P.181]又有一類人則與世尊互相慶慰歡喜感銘之交談已坐於一面又有一類人即向世尊合掌後坐於一面又有一類人即告白名姓後坐於一面又有一類人則默然坐於一面住在艾迦布拉之婆蹉匈塔婆羅門白世尊言

「希有者尊瞿曇未曾有者尊瞿曇尊瞿曇之諸根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秋淺黃色之棗子極淨極鮮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極悅豫外皮之色澤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多羅樹圓熟之〔實〕始從莖取出時是極淨極鮮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是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是極淨極鮮尊瞿曇譬如閻浮河之金由伶巧鍛工子充分精選出來〔鎔解〕在坩堝中充分被伶巧之〔鍊金〕者精鍊而成之鉢置於紅色之褐上徧照光輝正如是尊瞿曇之諸根極為悅豫外皮之色澤是極淨極鮮尊瞿曇凡是所有之高牀大牀譬如——廣大座長椅子長牝之細氈雜色之毛毯白羊毛之褥刺繡花之毛毯充綿的舖牀物畫有獸類形狀之羊毛毯兩端有緣飾之羊毛毯只在一端有緣飾之羊毛毯鏤有珠寶之絹褥鏤有珠寶之絹絲所織之褥羊毛的氈象菌褥馬菌褥車菌褥羚羊皮菌褥最勝羚羊皮菌褥外被兩邊之丹枕——如是高牀大牀尊瞿曇是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婆羅門凡是所有之高牀大牀譬如——廣大座乃至兩邊之丹枕——此等於出家是難得又得之亦不相應

婆羅門有此等三者高牀大牀是我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者云何為三耶

[P.182]天之高牀大牀梵之高牀大牀聖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等三者高牀大牀是我今應欲得容易得可多得者

「尊瞿曇復有何者為尊瞿曇之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天之高牀大牀耶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村莊或邑之近處我須於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而入彼村或邑我須於[A11]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樹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坐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7]起念我即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具足從離所生喜樂之初靜慮而住寂靜故於內等靜心之一趣性無尋無伺具足從定所生喜樂之第二靜慮而住離喜貪故我捨而住又有念正知以身受樂諸聖者捨而有念樂住具足第三靜慮而住斷樂故又斷苦故先前之喜憂滅故具足無苦無樂捨念極清淨之第四靜慮而住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天之經行婆羅門我若如是住其時我之住即是天之住婆羅門我若如是坐其時我[A12]之坐即是天之坐[A13]羅門我若如是臥其時我之臥即是天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P.183]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天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尊瞿曇是希奇尊瞿曇是未曾有除尊瞿曇之外有誰能如是應欲而得高牀大牀容易得可多得耶

尊瞿曇何為尊瞿曇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之彼梵之高牀大牀耶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之村莊或邑我在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入彼村或邑我在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坐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我即與慈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與慈俱行之廣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以與悲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乃至與喜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乃至與捨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對一切世界與捨俱行之廣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梵之經行

婆羅門我若如是住乃至乃至其時我之臥即是梵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梵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P.184]「尊瞿曇是希奇尊瞿曇是未曾有除瞿曇之外有誰能如是應欲而得高牀大牀容易得可多得耶

尊瞿曇何為尊瞿曇今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彼聖之高牀大牀耶

「婆羅門今我無論住任何之村莊或邑我在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而入彼村莊或邑我於午後從乞食還趣於彼林我將彼處所有之草或葉集於一處而住結跏趺坐端身於定面對起念我即如是知我是斷貪者截根者如切除多羅樹之頂不復生未來亦不可能生我是斷瞋者截根者如切除多羅樹之頂不復生未來亦不可能生我是斷癡者截根者如切除多羅樹之頂不復生未來亦不可能生

婆羅門我若如是經行其時我之經行即是聖之經行婆羅門我若如是住則乃至若坐乃至若臥其時我之臥即是聖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聖之高牀大牀婆羅門此即所謂聖之高牀大牀我今即應欲而得容易得可多得

「尊瞿曇是希奇瞿曇是未曾有除尊瞿曇之外有誰能如是應欲而得高牀大牀容易得可多得耶尊瞿曇奇哉尊瞿曇奇哉尊瞿曇譬如令伏者得起令覆者得發如示迷者以道如暗中持來燈火有眼者得見諸色正如是世尊[P.185]瞿曇以種種方法開示法我等須歸依尊瞿曇歸依法尊瞿曇請存念我等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六十四[8]

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之鷲峯山

其時名為舍羅步之徧歷者去此律未久即告王舍〔城〕中之民眾曰「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復次我是知沙門釋迦子等久法已而後去其法律者

有眾多之比丘於日前分披內衣著衣持鉢為乞食而入王舍〔城〕

彼等諸比丘聞舍羅步徧歷者告王舍〔城〕中眾曰「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復云「我是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已而後去其法律者

時彼等諸比丘於王舍〔城〕乞食已午後從乞食還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名為舍羅步之徧歷者去此法律未久者彼如是告王舍城之民眾曰『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復云『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已而後去其法律者』大德世尊若能垂愍請詣於沙毘尼岸之舍羅步徧歷者所居之徧歷者園當甚幸」世尊即默然允許之

[P.186]

世尊於日後分時從宴默起詣於舍羅步徧歷者所居之——沙毘尼岸之徧歷者園詣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世尊即告舍羅步徧歷者曰

「舍羅婆汝確實如是語耶『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復次我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已而後去其法律者』如是語時舍羅步徧歷者即默然

再次世尊告舍羅步徧歷者曰「且說舍羅步何者是汝所知沙門釋迦子之法若汝有不足之處我當補滿〔之〕然而若汝無所缺我將為〔其〕隨喜」舍羅步徧歷者三度亦默然

彼徧歷者眾即告舍羅步徧歷者曰「友舍羅步汝對沙門瞿曇所乞之事沙門瞿曇正在勸汝舍羅步且說何者是汝所知之沙門釋迦子等之法若汝有不足之處沙門瞿曇當予補滿〔之〕然而若汝無所缺沙門瞿曇則予隨喜

如是作語時舍羅步徧歷者即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

世尊見舍羅步徧歷者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遂告彼徧歷者眾曰

[P.187]「徧歷者眾[9]若有人言『汝雖自稱正自覺者〔汝〕卻未覺於此等之法』則我將對彼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若我作充分之審問[A14]檢討論究則必墮於三處之隨一處謂無是處無容有或答非所問或將話題轉於其他〔或〕現憤瞋與不興或默然悄然[A15]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猶如舍羅步徧歷者徧歷者眾若有人言『汝雖自稱為漏盡〔汝〕卻猶未盡此等之漏』我將對彼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若我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則彼墮於三處之隨一處謂無是處或是答非所問而將話題轉於其他〔或〕現憤瞋與不興或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猶如舍羅步徧歷者

徧歷者若有人對我作如是言『汝雖是為人之利益而說法但其法對修行者之盡苦並無幫助』如此我將對彼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若我作充分之審問檢討論究彼不致墮於三處之隨一無是處無容有或答非所問或將話題轉於其他〔或〕現憤瞋與不興或默然悄然垂頸伏面沈想無回答而坐猶如舍羅步徧歷者

其時世尊於沙毘尼岸之徧歷者園中作三次之師子吼已遂消失於虛空

[P.188]

其時世尊退去不久彼等徧歷者眾即包圍舍羅步徧歷者以言語之針刺集中於〔彼〕「友舍羅步譬如於廣林中卑劣之野干云我將作師子吼聲卻只出野干之吼聲只作〔普通〕食肉獸之聲而已舍羅步汝正如是唯於沙門瞿曇不居處思惟我將作師子吼卻只作野干吼作〔普通〕食肉獸之吼聲舍羅步譬如雌鷄欲作雄鷄之鳴聲卻只作雌鷄之鳴聲舍羅步汝正如是唯於沙門瞿曇不居處思我將作雄鷄之鳴聲卻只作雌鷄之鳴聲舍羅步譬如有牡牛於空舍中思惟此欲作甚[A16]深吼聲舍羅步汝正如是唯於沙門瞿曇不居處思惟欲作甚深吼聲

其時彼等徧歷者眾即包圍舍羅步徧歷者以言語之針刺集中於彼

六十五[10]

一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俱遊行拘薩羅〔國〕入於名為羇舍子之伽藍族邑伽藍族羇舍子等聞沙門尊瞿曇是釋迦子從釋迦出家至羇舍子彼尊瞿曇有美好稱讚之聲揚彼世尊是應供正自覺明行具足乃至宣示如是能遇阿羅漢是幸其甚——其時羇舍子伽藍眾即詣世尊之處詣已一類之人即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一類人即與世尊互相慶慰[A17]致歡迎感銘之交談已坐於一面一類人即向世尊伸手合掌後坐於一面一類人即白出名姓後坐於一面一類人即默然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羇舍子伽藍眾白世尊言

「大德有沙門婆羅門眾來至羇舍子彼等只述示自說相反者對於他說則予駁斥輕蔑卑視拋擲大德復有他類沙門婆羅門來至羇舍子彼等即皆[P.189]只述示自說相反者對他說則予駁斥輕蔑卑視拋擲大德對彼等我等有惑有疑——於此等沙門婆羅門諸氏中誰語真實誰語虛偽

伽藍眾汝等所惑是當然所疑是當然有惑之處定會起疑

伽藍眾[11]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理趣者勿信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伽藍眾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之即能引來無與苦——則伽藍眾汝等於時應斷〔彼〕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貪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無益

「復次伽藍眾此有貪心之人是為貪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者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無益[A18]與苦耶

「大德唯然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瞋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無益

「復次伽藍眾此有瞋心人是為瞋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者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以長夜之無益與苦耶

「大德唯然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愚癡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無益

[P.190]「復次伽藍眾此愚癡人是被愚癡所蔽心為所捕殺有命者取不與者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無益與苦耶

「大德唯然

「伽藍眾汝等何思惟耶此等之法是善耶或不善

「大德是不善

「有罪耶或無罪耶

「大德是有罪

「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耶或智者之所稱讚者耶

「大德是智者之所訶毀者

「若圓滿執取為能引無益與苦耶或不耶

「大德圓滿之執取取即能引無益與苦此我等之所說是如是

「伽藍眾是故我語『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其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是基於尋思勿信是基於理趣勿信是熟慮因相勿信是與審思忍許之見〔相合〕〔說者〕雖是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伽藍眾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能引無益與苦——則[A19]伽藍眾汝等於時應斷〔彼〕』如是語者是緣此而說

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乃至勿因是師即予信伽藍眾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A20]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能引益與樂——[A21]則伽藍眾其時應具足而住之

一〇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無貪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益

[P.191]「復次伽藍眾此無貪人是不為貪所蔽心不為捕不殺有命者不取不與者不與他之妻通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即與彼以長夜之益與樂

「大德唯然

一一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無[A22]瞋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益

「復次伽藍眾此無瞋人是不為瞋所蔽心不為捕不殺有命者乃至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之益與樂耶

「大德唯然

一二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起於人內心之無癡是為益耶或為無益耶

「大德為益

「復次伽藍眾此無癡人是不為愚癡所蔽心不為捕不殺有命者不取不與之物不與他之妻通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是與彼長夜之益與樂耶

「大德唯然

一三

「伽藍眾汝等如何思惟耶此等之法是善耶或是不善耶

「大德是善

「有罪耶或無罪耶

「大德是無罪

「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耶或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耶

「大德是智者之所稱讚者

「若圓滿執取為能引益與樂耶或不耶

「大德圓滿執取即能引益與樂對此我等之所說是如是

一四

「伽藍眾是故我語『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伽藍眾若汝等共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P.192]讚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即可引益與樂——則伽藍眾其時應具足而住如是語者是緣此而說

一五

伽藍眾彼聖弟子即如是離貪離瞋不愚癡以正知正念與慈俱行之心與悲俱行之心與喜俱行之心與捨俱行之心徧滿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橫徧於上下一切處於一切世界與捨俱行之廣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伽藍眾彼聖弟子如是心無怨憎如是心無貪欲如是心無雜染如是心淨彼於現法得四慰安

一六

若有後世若有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即有是處我身壞死後當生於善趣天世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慰安若又無後世若無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即我將於此現法以無怨無貪無苦有樂來護自己此即彼[A23]所得之第二慰安又若作〔惡〕之人有惡報則我將不對任何人懷惡意不造惡業之人何有苦之觸即彼等所得之第三慰安若作〔惡〕之人無有惡報則現在於二者[12]我已見己之清淨此即彼所得之第四慰安

伽藍眾彼聖弟子如是心無怨憎如是心無貪欲如是心無雜染如是心淨彼於現法得此四種慰安

[P.193]一七

「世尊此即如是善逝此即如是大德彼聖弟子如是心無怨憎如是心無貪欲如是心無雜染如是心淨彼於現法得四種慰安若有後世若有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即有是處我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慰安又若無後世若無善作惡作業之異熟果則我將於此現世以無怨無貪無苦有樂以我自己此即彼所得之第二慰安又若作〔惡〕之人有惡報則我不對任何人懷惡意不造惡業之人何有苦之觸此即彼所得之第三慰安若作〔惡〕之人無有惡報則現在於二者我[A24]已見己之清淨此即彼所得之第四慰安大德彼聖弟子如是心無怨憎如是心無貪欲如是心無雜染如是心淨彼於現法得此四種慰安

大德奇哉乃至

大德我等歸依世尊又〔歸依〕比丘僧伽大德請世尊存念我等從今日起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六十六

一時具壽難陀迦住在舍衛〔城〕東園之彌迦羅母殿

其時彌迦羅之孫沙羅與裴克尼亞之[A25]孫羅哈那來詣具壽難陀迦之處詣已向具壽難陀[A26]迦問訊已坐於一面具壽難陀迦告坐於一面之彌迦羅之[A27]孫沙羅曰

[P.194]

「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無益與苦——是故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彼〕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是有貪耶

「大德唯然

「沙羅我言此義為貪欲舍羅有此貪心者是因貪欲而[A28]殺有命者取不該取之物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與苦耶

「大德唯然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謂〕是有瞋耶

「大德唯然

「沙羅我言此義為瞋恚沙羅有此瞋心者是因瞋恚而殺有命者乃至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與苦耶

「大德唯然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是有癡耶

「大德唯然

「沙羅我言此義為無明沙羅有此愚癡者是因無明而殺有命者取不該取之物與他之妻通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無益與苦耶

「大德唯然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謂〕此法是善耶或不善耶

「大德是不善

「為有罪耶或無罪耶

「大德是有罪

「〔謂〕智者之所訶毀者耶或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耶

「大德是智者之所訶毀者

「若圓滿執取者即能引無益與苦耶或不然耶

[P.195]「大德圓滿執取即能引無益與苦對此我等之所說是如是

「沙羅是故我語

『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即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無益與苦——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彼〕如此所說者即緣此而說

沙羅如是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即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之師沙羅若汝等只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益與樂——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斷〔將彼〕具足而住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是無貪耶

「大德唯然

「沙羅我言此義為無貪欲[A29]沙羅無此貪心者即無貪欲不殺有命者不取不該取之物不與他之妻通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益與樂耶

「大德唯然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是無瞋耶

「大德唯然

「沙羅我言此義為無瞋恚沙羅無此瞋心者即無瞋恚不殺有命者乃至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利與樂耶

「大德唯然

一〇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是無癡耶

「大德唯然

[P.196]「沙羅我言此義為明沙羅無此[13]愚癡者即有明不殺有命者乃至不語虛誑亦勸他如是作此能引彼長夜之益與樂耶

「大德唯然

一一

「沙羅汝等如何思惟此法是善耶或不善耶

「大德是善

「有罪耶或無罪耶

「大德是無罪

「智者之所訶毀者耶或智者之所稱讚者耶

「大德是智者之所稱讚者

「若圓滿執取即能引益與樂耶或不然耶

「大德若圓滿執取即能引益與樂對此我等之所說是如是

一二

「沙羅是故我說沙羅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因與藏〔經〕之教〔相合〕勿信因基於尋思勿信因基於理趣勿信因熟慮因相勿信因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勿信因〔說者〕是堪能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師沙羅若汝等惟自覺——此法是善此法是無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稱讚者若圓滿執取此法即能引益與樂——是則沙羅其時汝等應〔將彼〕具足而住如是所說者即緣此而說

一三

沙羅彼聖弟子是如是離貪欲離瞋恚不愚癡正知而具念與慈俱行之心乃至乃至乃至與捨俱行之心徧滿於一方而住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於橫徧上下一切處以於一切世界與捨具行之廣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彼如是知[14]有劣有妙有遠離此觀想如是知如是見故彼之心是從欲漏解脫從有漏解脫從無[P.197]明漏解脫解脫已解脫智生彼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

彼如是知先是有〔我〕之貪彼即不善今無彼如是即善先是有〔我〕之瞋乃至先是有〔我〕之癡彼即不善今無彼如是即善是故彼於現法無希求寂滅清涼彼自己因成為梵[15]而住於樂

六十七[16]

[17]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論事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依過去世而言『過去世有如是』依未來世而發言『未來世當有如是』依現在世發言『今如是現起

諸比丘由言之合集而人可以知可以相〔與〕語或不可以相〔與〕語

若有人問應一向記之問卻不一向記應分別記之問卻不分別記說應反詰記之問卻不反詰而記應捨置之問卻不捨置則諸比丘如是之人是不可以相〔與〕語者

諸比丘復次若有人問應一向記之問一向記應分別記之問分別記應反詰記之問反詰記應捨置之問捨置之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可以相〔與〕語者

諸比丘由言之合集而人可以知可以相〔與〕語或不可以相〔與〕語

諸比丘若有人問不堅住於處或非處不堅住於定見不堅住於智者之說[P.198]不堅住於所行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不可〔與〕語

諸比丘相反之若有人問堅住於處或非處堅住於定見堅住於智者之說堅住於所行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可〔與〕語者

諸比丘由言之合集而人可以知可以相〔與〕語或不可以相〔與〕語

諸比丘若有人問為不當之答將言轉外現出憤瞋與不興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是不可〔與〕語者

諸比丘相反之若有人問不為不當之答不將言轉外不現出憤瞋與不興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是可以相〔與〕語者

諸比丘由言之合集而人可以知可以相〔與〕語或不可以相〔與〕語

諸比丘若有人問即冗長而說蹂躪〔問意〕哄笑〔使問者蹰躇是否該問〕捉話柄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不可〔與〕語

諸比丘若有人問即不冗長而說不蹂躪〔問意〕不哄笑〔不使問者蹰躇是否該問〕不捉話柄是則諸比丘如是之人可〔與〕語者

諸比丘由言之合集而人可以知可以相〔與〕語或不可以相〔與〕語

諸比丘不傾聽者是無緣傾聽者是有緣彼有緣者是知一法[18]徧知一法斷一法作證一法彼是知一法徧知一法斷一法作證一法而正確觸證解脫諸比丘離執著以作心之解脫是言之目的是對談之目的是緣之目的是傾聽之目的

[P.199]

凡逆相詐騙     執著深高慢
立非聖德上     互相求瑕疵
誤說與過失     將有錯勝利
互作不為歡     無關聖者言
若智者知時     望語談其時
住法而合法     悉皆聖故事
言說者確實     無逆亦不傲
不懷高貢心     不剛愎莫暴
對彼無猜心     正確知後言
請隨喜善言     勿欺惡言語[19]
勿習詰問事     勿捉言話柄
勿說勿踏當     勿語無諦言
為知亦為信     智者言唯此
聖者言如是     此是聖人語
智人已知此     高慢而不語

六十八

「諸比丘若他宗之徧歷者如是問『諸子有此等三種法云何為三耶』是貪[20]諸子此等是三種法諸子云何為此等三法之差別云何為特相云何為殊異諸比丘若汝等如是被問對他宗之徧歷者將作何記說

「大德我等之教是以世尊為根本以世尊為指導以世尊為所歸大德此所說之義唯世尊能辯了諸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受持

「諸比丘然則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彼等諸比丘即答於世尊「大德唯然

「諸比丘若他宗之徧歷者如是問『諸子有此等三法云何為三耶』是貪諸子此等是三種法諸子云何為此等三法之差別云何為特相云何[P.200]為殊異諸比丘若汝等如是被問即應對彼他宗之徧歷者作如是記述諸子貪是小罪卻離之遲瞋是大罪卻離之速癡是大罪卻離之遲

諸子未生之貪生或已生之貪倍加增廣是有何因有何緣耶

可謂為淨相彼非理思惟淨相故未生之貪即生又已生之貪即倍加增廣諸子此是未生之貪生或已生之貪倍加增廣之因此即〔其〕緣

復次諸子未生之瞋生或已生之瞋倍加增廣是何因何緣耶

可謂是恚相彼非理思惟恚相故未生之瞋生又已生之瞋倍加增廣諸子此是未生之瞋生或已生之瞋倍加增廣之因此是〔其〕緣

復次諸子未生之癡生已生之癡倍加增廣是何因何緣耶

可謂是非理作意彼非理思惟故未生之癡即生又已生之癡即倍加增廣諸子此是未生之癡生已生之癡倍加增廣之因是此是〔其〕緣

復次諸子未生之貪不生或已生之貪可斷是有何因何緣耶

可謂不淨相彼如理作意不淨相故未生之貪不生又已生之貪可斷此是未[P.201]生之貪不生又已生之貪可斷之因此是〔其〕緣

復次諸子未生之瞋不生或已生之瞋可斷是有何因何緣耶

可謂慈心解脫彼如理作意慈心解脫故未生之瞋不生又已生之瞋可斷諸子此是未生之瞋不生或已生之瞋可斷之因此是〔其〕緣

復次諸子未生之癡不生或已生之癡可斷是有何因何緣耶

可謂是如理作意彼如理作意故未生之癡不生又已生之癡可斷此是未生之癡不生或已生之癡可斷之因此是〔其〕緣

六十九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不善根云何為三不善根耶

[21]是不善根瞋是不善根癡是不善根

諸比丘貪者亦是不善有貪心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是不善有貪心被貪所蔽而心為所執而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之生起由此等之貪所生以貪為由緒以貪為起原以貪為緣之惡不善法

諸比丘瞋者亦是不善瞋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不善瞋而為瞋所蔽又心為所執而且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P.202]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生起從此等之瞋所生以瞋為由緒以瞋為起原以瞋為緣之惡不善法

諸比丘癡者亦不善愚癡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不善愚癡而為癡所蔽又心為所執而且由於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此亦不善如是於彼生起從此等之癡所生以癡為由緒以癡為起原以癡為緣之惡不善法

[22]

諸比丘又如是之人稱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諸比丘又何以故如是之人稱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耶諸比丘此人是因我有力我是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使之逢苦復有人縱語真實亦予輕侮而不承認縱語不實亦不執應摘發不實之勞而云此為如是亦非真此為如是亦非實故如是之人說為非時說者不實說者無義說者非法說者非律說者諸比丘如是之人是被由貪所生之惡不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被損而惱而煩而且身壞死後即墮惡趣由瞋而生乃至由癡所生之惡不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被損而惱而煩而且身壞死後墮於惡趣

諸比丘猶如沙羅樹或達乏樹或潘達那樹之被三種蔦蔓所侵被纏而陷於困難陷於衰亡陷於困難衰亡諸比丘正如是如是之人是被貪所生之惡不[P.203]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被損而惱而煩而身壞死後墮於惡趣由瞋而生乃至被癡所生之惡不善法所蔽心為所執已於現法住於苦為損而惱而煩而身壞死後墮於惡趣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不善根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善根云何者為三善根耶

無貪是善根無瞋是善根無癡是善根

諸比丘無貪者是善根無貪心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貪心而不被貪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於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於彼生起由此等之無貪所生以無貪為由緒以無貪為起原以無貪為緣之諸善法

諸比丘無瞋者亦是善無瞋心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瞋心而不被瞋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於彼生起由此等之無瞋所生以無瞋為由緒以無瞋為起原以無瞋為緣之諸善法

諸比丘無癡者亦是善無癡而以身意所造作者亦是善無癡而不被癡所蔽心不為所執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此亦是善於彼生起由此等之無癡所生[P.204]以無癡為由緒以無癡為起原以無癡為緣之諸善法

諸比丘又如是之人稱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諸比丘如是之人何以故如是之人稱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耶諸比丘此人不以我有力我求力等之思惟由不實而對他人或殺或縛或掠奪或譴責或放逐而不使之逢苦復有人真實語即承認而不輕侮語不實時執其應摘發不實之勞而言此如是亦非真此如是亦非實等故如是之人說為時說者實說者義說者法說者律說者

一〇

諸比丘如是之人是斷從貪所生之惡不善法者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於現法安樂而住不為損無惱無煩已於現法般涅槃斷由瞋而生乃至斷由癡而生之惡不善法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為所損無惱無煩已於現法般涅槃

一一

諸比丘譬如沙羅樹或達乏樹或潘達那樹之被三者蔦蔓所侵為所纏般爾時有人帶來鉈與籠彼從根本切斷其蔦蔓切斷已[A30]掘其根掘已即取出盡是嗢尸羅草之莖根彼即寸斷其蔦之根[A31]根斷已將切成細片成為細片已以風與日曝曬風與日曝曬已以火燃燒燒已成為灰成為灰已以大風簸揚或漂[P.205]於河之急流諸比丘如是彼蔦根之被斷如多羅樹頂之被切般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諸比丘正如是如是之人是斷由貪所生之惡不善法者為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損不惱不煩已於現法般涅槃斷由瞋所生乃至斷由癡所生之惡不善法截根者切多羅樹頂者不更生未來亦無所生已於現法安樂而住不損不惱不煩已於現法般涅槃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善根

七十[23]

一時世尊在舍衛〔城〕東園彌迦羅母殿彌迦羅母毘舍佉於布薩[24]當日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世尊即告坐於一面之彌迦羅母毘舍佉曰「毘舍佉汝何故而於日中來此耶

〔毘舍佉曰〕「大德今日我是護布薩日者

「毘舍佉布薩有三種云何為三布薩耶

是牧牛者布薩尼乾布薩聖者布薩

毘舍佉何者為牧牛者布薩耶

毘舍佉譬如有牧牛者於暮時將牛牽還主人已作如是思擇今日牛往此處與此處於此處與此處飲水然則明日牛須往彼處與彼處於彼處與彼處飲水毘舍佉正如是一類之布薩者是作如是思擇我於今日食此與此之嚼食食此與此[P.206]之噉食然則我於明日須食彼與彼之嚼食食彼與彼之噉食彼即由其貪由與貪欲俱行之心渡日毘舍佉如是即牧牛者布薩毘舍佉如是布薩是為牧牛者布薩無大果無大勝利無大威光不成為大廣

毘舍佉何為尼乾布薩耶

毘舍佉有名為尼乾之沙門眾彼等對弟子作如是勸諸子汝當知凡是對住於東方百由旬以外之有情應棄刀杖凡對住於西方百由旬以外之有情應棄刀杖凡對住於北方百由旬以外之有情應棄刀杖凡對住於南方百由旬以外之有情應棄刀杖如是對一類之有情勸哀憐悲愍對一類之有情不勸哀憐不勸悲愍彼等於布薩之當日對弟子作如是勸諸子汝等當知汝應將衣服悉皆拋擲而作如是言我於任何處無任何物[25]又我對任何物無執著然而彼之父母卻知彼是我等之子彼亦知彼等是我之父母復次彼之妻與子知彼是我之養者而彼亦知彼是我之妻之子復次彼之僮僕傭夫是知彼是我等之主彼亦知彼等是我之僮僕傭夫如是人等應受勸[26]實語時卻勸虛誑語我即以此為彼之虛誑語過其夜後彼受用所不與之資具我即以此為彼之不與取毘舍佉如是即尼乾之布薩如是布薩是為尼乾布薩無大果無大勝利無大威光不成大廣

毘舍佉又何為聖布薩耶

[P.207]毘舍佉將染污之心由修治而令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將染污之心由修治而令清淨耶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隨念如來如是彼世尊是應供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隨念如來之彼心是淨化並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猶如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受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耶是緣於煉粉緣於香泥緣於水又緣於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而受污之頭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正如是染污之心是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隨念如來如是彼世尊是乃至天人師覺者世尊如此隨念如來之彼心即淨化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行梵[27]布薩與梵俱住彼心即依梵而清淨而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世間之中聖弟子即隨念法世尊之法是善說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內證隨念法之彼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心之染污即可斷[P.208]毘舍佉猶如染污之身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染污之身可由修治而清淨耶是緣於化裝用之石抹緣於水緣於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而染污之身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正如是染污之心是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世間之中聖弟子即隨念法世尊之法是善說乃至〔六〕是智者內證隨念法之彼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為行法布薩與法俱住彼心即依法而清淨而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為所斷毘舍佉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又如何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即隨念僧伽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妙行者是如理行者乃至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和敬行者〔僧伽〕即四雙八輩者此即世尊之弟子僧伽是當受施當受請待當受供養當受恭敬是世人無上之福田隨念僧伽之人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猶如污穢之衣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如何而污穢之衣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P.209]是緣於熱緣於灰汁緣於生糞緣於水緣於其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污穢之衣是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正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世間之中聖弟子即隨念僧伽世尊之弟子[28]僧伽是妙行者乃至是無上之福田隨念僧伽之彼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為行僧伽布薩與僧伽俱住彼之心即依僧伽而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之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又如何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世間之中聖弟子即隨念己戒之無缺不穿無斑無紋有益智者所稱讚無執取能起三摩提彼隨念戒之心是清淨而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猶如受到染穢之鏡面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如何而污穢之鏡面可由修治而淨耶

是緣於油緣於灰緣於毛拂又緣於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所污之鏡面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正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又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P.210]毘舍佉於世間中聖弟子隨念己戒之無缺乃至能起三摩提彼隨念戒之心即清淨乃至可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為行戒布薩與戒俱住彼之心依戒而清淨而生歡喜所有心之染污即可斷毘舍佉如是而染污之心即清淨

毘舍佉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毘舍佉如何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於世間中聖弟子隨念天有四大王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覩史多天有化樂天有他化自在天有梵眾天有此以上之天於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信與彼相同之信於我亦有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戒與彼相同之戒於我亦有於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聞與彼相同之聞於我亦有於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捨與其相同之捨於我亦有於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慧與其相同之慧於我亦有彼隨念自己與彼等諸天之信捨及慧之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斷毘舍佉猶如是有垢之金鑛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如何而有垢之金鑛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緣於竈緣於鹽緣於赭土緣於橐與鉗緣於順應之人力毘舍佉如是有垢之金鑛可由修治而清淨

[P.211]毘舍佉如何而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耶

毘舍佉於世間之中聖弟子隨念天——有四大王天有三十三天乃至有此以上之天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信與彼相同之信於我亦有於此處沒而生於彼處之天無論成就如何之戒與彼相同之慧於我亦有彼隨念自己與彼等諸天之信捨及慧之心即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斷毘舍佉此聖弟子即稱為行天布薩與天俱住彼之心依天而清淨而生歡喜於是所有心之染污即斷毘舍佉如是染污之心可由修治而清淨

毘舍佉彼聖弟子如是思擇阿羅漢是終生斷殺生離殺生捨杖捨刀有恥起悲憐心並饒益哀愍一切之有命而住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殺生離殺生捨杖捨刀有恥起悲憐心饒益哀愍一切有命而住由於此分我亦當仿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〇

阿羅漢是終生斷不與取離不與取取其受與者望其受與者自身不偷清淨而住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不與此離不與取取受與者望其受與者自身不偷清淨而住由於此分我亦當仿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一

阿羅漢是終生斷非梵行行梵行從〔非梵行〕遠離離村人交會之法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非梵行行梵行從〔非梵行〕遠離離村人交會之法由於此分我亦當仿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P.212]一二

阿羅漢是終生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語真實續實語堅固而當受信任不欺世人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語真實續實語堅固而當受信任不欺世人由於此分我亦仿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三

阿羅漢是終生斷穀酒有木酒[29]酒分之放逸處離穀酒有木酒之酒分之放逸處而住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穀酒有木酒之酒分放逸處離穀酒離有木酒之酒分放逸處而住由於此分我亦當仿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四

阿羅漢是終生午前食[30]不作夜食離非時食[31]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成為午前食者不夜食離非時食由於此分我亦當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五

阿羅漢是終生離背馳[32]及不見〔作〕舞踊歌詠音樂之事離持華鬘塗香〔以其等〕作為飾事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離背馳及不見舞踊歌詠音樂之事離持華鬘塗香〔以其等〕作為飾事由於此分我亦當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

一六

阿羅漢是終生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低處或牀上或草之舖敷物上我亦於今日此夜此晝斷高牀大牀離高牀大牀臥於低處或牀上或草之舖敷物上由於此分我亦當傚阿羅漢我應行布薩毘舍佉如是者實是聖者布薩毘舍佉行此聖者布薩即有大果有大勝利有大威光是大廣

一七

有如何之大果耶有如何之大勝利耶有如何之大威光耶有如何之大廣耶

毘舍佉譬如有人成為持有甚多七寶之此[33]十六大國鴦伽摩揭陀[P.213]迦尸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番伽拘樓般遮羅婆蹉首羅先那阿濕摩伽阿槃提健陀羅劍蒲闍之主權者以作支配卻不值於成就八支布薩之十六分之一何以故毘舍佉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故

一八

毘舍佉人間五十年是四大王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五百年是四大王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四大王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由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一九

毘舍佉人間百年是三十三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千年是三十三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三十三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由此密意比之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二〇

毘舍佉人間二千年是夜摩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二千年是夜摩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夜摩天之同朋毘舍[P.214]可謂實是由[A32]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二一[34]

毘舍佉人間四千年是覩史多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四千年是覩史多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之後生為覩史多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由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二二

毘舍佉人間八千年是化樂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八千年是化樂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之後生為化樂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由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二三

毘舍佉人間一萬六千年是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一夜此方夜之三十夜是一月此方月之十二月是一年此方年之一萬六千年是他化自在天之壽量毘舍佉然而實有是處此世有一類女人或男子成就八支行布薩已身壞命終後生為他化自在天之同朋毘舍佉可謂實是由此密意比天之樂人之主權是輕劣

二四

勿殺有命者     勿取非給與
勿出虛誑語     勿飲酒精物
[P.215]非梵行交會[35]     漸漸遠離住
勿食夜之食     非時食勿為
勿著華鬘事     香料亦勿用
牀上或地上[36]     舖物上勿臥
部分此八種     所謂布薩物
苦痛所終究[37]     是由佛所說
月與日輪與     兩者皆是美
照輝而回轉     能照處無限
月日除卻暗     在虛空中行
於空中照輝     以徧照諸方
於其空中諸     寶即為所收
真珠摩尼寶     吠琉璃黃金
又角形黃金     山所出黃金
稱生色黃金[38]     蟻掘出砂金[39]
具八種支分     布薩德相較
月所有之光     及所有眾星
十六分之一     彼等不及得
女人及男子     並有具足戒
具種八支分     布薩共施行
能引得安樂     勤於福之行
不受諸人笑     進入天住處

第三 阿難品

七十一[1]

緣在舍衛〔城〕

其時徧歷者闡那即來詣具壽阿難之處詣已與具壽阿難互俱相慶慰作歡喜不可忘之交談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徧歷者闡那即語具壽阿難曰

「友阿難汝等亦施設貪之斷瞋之乃至施設癡之斷耶

「友唯我等[P.216]施設貪之斷瞋之乃至施設癡之斷

「友然則如何是汝等所見貪之過患[2]而施設貪之斷耶乃至如何是汝等所見癡之過患而施設癡之斷耶

「友有貪心之人是被貪所蔽心為所執亦思惱害自己之事惱害他乃至亦思俱惱害之事而唯感到心之苦當貪斷時即不思惱害自己之事不惱害他乃至乃至不感到心之苦

有貪心之人是為貪所蔽心為所執以身行惡行以語乃至以意行惡行當貪斷時即不以身行惡行以語乃至以意行惡行

有貪心之人是為貪所蔽心為所執無法如實知自利他利乃至亦無法如實知俱利當貪斷時即能如實知自利他利乃至亦能如實知俱利

貪者實是作闇者無眼者無智者慧滅者助長苦痛者不能引涅槃者

有瞋心之人是為瞋乃至

愚癡之人為愚癡所蔽心為所執亦思惱害自己之事惱害他乃至亦思俱惱害之事而感到心之苦當愚癡斷時即不思惱害自己之事惱害他乃至乃至不感到心之苦

愚癡之人為愚癡所蔽心為所執以身行惡行以語乃至以意行惡行當愚癡斷時即不以身行惡行以語乃至不以意行惡行

愚癡之人為愚癡所蔽心為所執亦不如實知自利他利乃至[P.217]亦不如實知俱利當愚癡斷時亦能如實知自利亦能他利乃至如實知俱利

愚癡者實是作闇者無眼者無智者慧滅者能助長苦痛者不能引涅槃者

此是我等見貪之過[*]施設貪之斷者此是見瞋之[*]過患施設瞋之斷者此是見癡之過[*]施設癡之斷者

復有斷此貪癡之道耶有行跡耶

有斷此貪癡之道有行耶

如何為斷此貪癡之道如何為行跡

即是八支聖道所謂正見乃至正定此實是斷此貪癡之道是行跡

此斷貪癡之道是善行跡是善阿難然則實是不放逸者

七十二

一時具壽阿難住在憍賞彌之瞿私多園

其時有一在家之阿時婆迦弟子來詣具壽阿難之處詣已問訊具壽阿難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在家之阿時婆迦弟子即對阿難語曰

「大德阿難[3]何人之法是善說耶於世之中誰等是妙行者耶於世之中誰等是完成者耶

「家主然則於此我當問汝請隨所欲而回答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為斷貪而說法為斷瞋而說法為斷癡而說法之人是善說耶或否對此汝如何思惟

[P.218]「大德凡是為斷貪而說法乃至為斷癡而說法人之法是善說——於此我如是思惟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為斷貪而修行為斷癡而修行之人於世中是善修行者耶或否於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為斷貪而修行之人為斷癡而修行之人於世之中是善修行者——於此我如是思惟

「家主汝如何思惟耶凡已斷貪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凡已斷瞋乃至凡已斷癡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未來亦不可能生者彼於世之中是完成者耶或否對此汝如何思惟

「大德凡已斷貪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凡已斷瞋乃至凡已斷癡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者彼於世之中是完成者——對此我如是思惟

「由是汝如是記說『大德凡為斷貪而說法乃至為斷癡而說法人之法是善說』又汝如是記說『大德凡為斷貪而修行乃至為斷癡而修行之人於世中是善修行者』又汝如是記說『大德凡已斷貪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更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凡已斷瞋乃至凡已斷癡截根如切多羅樹之頂更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者於世中是完成者』」「大德是希奇大德是未曾有不讚歎自法[4]不誹謗他法依道理而說法說義理又不交雜私見

大德阿難汝等為斷貪而說法為斷瞋而乃至為斷癡而說法大德[P.219]汝等之法是善說大德阿難汝等為斷貪而修行乃至為斷癡而修行汝等於世中之善修行者大德阿難[5]汝等貪已斷根已截如切多羅樹之頂更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汝等之瞋乃至汝等之癡已斷根已截如切多羅樹之頂更不再生未來亦無可能生汝等是於世之完成者

大德奇哉大德奇哉大德譬如起伏者如發覆者或示道於迷者於闇中持來明燈使有眼者得見諸色如是如是聖阿難以種種之方法開示法大德阿難我歸依世尊歸依〔法〕又〔歸依〕僧聖阿難請存念我從今日起我終生歸依為優婆塞

七十三[6]

一時世尊住在釋迦族之地迦毘羅〔城〕外之尼拘律樹園其時世尊病愈病愈未久釋迦族之摩訶那摩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釋迦族摩訶那摩白世尊言

「大德我知世尊自昔即如是說法得定者有知不得定者則非大德是定先而智後耶或智先而定後耶

其時具壽阿難自忖「世尊病愈病愈未久此釋迦族之摩訶那摩對世尊作甚深之問莫如我將釋迦族摩訶那摩同伴出予一處以說法

其時具壽阿難即揩釋迦族摩訶那摩之臂同伴而出對釋迦族摩訶那摩言

「摩訶那摩世尊說有學之戒世尊亦說無學之戒世尊說有學之定[P.220]世尊亦說無學之定世尊說有學之慧世尊亦說無學之慧

摩訶那摩何為有學之戒耶

摩訶那摩世間有比丘具戒波羅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學學處摩訶那摩此說為有學之戒者

摩訶那摩何為有學之定耶

摩訶那摩世間有比丘離諸欲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此說為有學之定者

摩訶那摩何為有學之慧耶

摩訶那摩世間有比丘如實了知此是苦乃至如實知此是趣於滅苦之道摩訶那摩此說為有學之慧摩訶那摩所謂聖弟子者具足如是戒具足如是定具足如是慧諸漏盡故於現法自知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摩訶那摩世尊如是說有學之戒者世尊亦如是說無學之戒者世尊如是說有學之定者世尊亦如是說無學之定者世尊如是說有學之慧者世尊亦如是說無學之慧者

七十四[7]

一時具壽阿難住在毘舍離大林中重閣講堂離車族之阿婆耶與離車族之潘迪它庫馬拉卡〔聰明童子〕來詣阿難之處詣已問訊具壽阿難已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離車族之阿婆耶即語阿難曰

「大德離繫若提子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彼〕稱為智見無所餘[8]我無論是行是住是眠是醒恒不斷作智見現起彼由苦行而施設過去世諸業之吐出[P.221]由不作而施設新業橋之破壞如是業盡故苦盡苦盡故受盡受盡故一切〔流轉之〕苦滅盡如是由於此可見之滅盡清淨而有〔生死之〕超出大德世尊就此有何言耶

「阿婆耶世尊知者見者應供正自覺正確說明此[A33]三種滅盡清淨是為有情之清淨為超脫愁為欲滅苦為欲得智為欲作證涅槃云何為三耶

阿婆耶世間有比丘具戒波羅提木叉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學學處彼不造新業故業隨受而吐出滅盡現見是不時是來觀[9]是隨順是智者應內證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離諸欲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彼不造新業故業隨受而吐出滅盡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應內證者

阿婆耶比丘者具足如是戒乃至從漏盡將於現法自知無漏[10]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彼不造新業故業隨受而吐出滅盡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應內證者

阿婆耶世尊[A34]知者見者應供正自覺正確說明此三者滅盡清淨[A35]是為有情之清淨為超脫愁與惱為欲滅苦與憂為欲得智為欲作證涅槃

如是為說時離車族之聰明童子即語離車族之阿婆耶曰「友阿婆耶汝何故不以具壽阿難之善說為善說而隨喜耶

[P.222]「友我為何不以具壽阿難之善說為善說而隨喜耶不以具壽阿難之善說為善說而隨喜者之頭當為粉碎

七十五

一時阿難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曰

「阿難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是所謂容聽〔汝等言〕之眾人即或友或同輩或親戚或近親阿難汝等應於三處勸導使之能入能住云何為三耶

[11]

應勸導於佛證淨使之能入能住——彼世尊是應供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者天人師覺者世尊應勸導於法證淨使之能入能住——世尊之法是善說[12]是現見是不時是來觀是隨順是智者應內證者應勸導於僧伽證淨使之能入能住——世尊之弟子[13]僧伽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和敬行者〔僧伽者〕即四雙八輩世尊之弟子僧伽是應受施應受請待應受供養應受恭敬是世人之無上福田

阿難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之四大種雖有變異成就佛證淨之聖弟子不會有變異[14]〔唯〕有此變異而已阿難成就佛證淨之聖弟子或生於地獄或傍生或餓鬼境者無有是處

[P.223]

阿難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之四大種雖有變異但成就法乃至成就僧伽證淨之聖弟子不會有變異〔唯有〕有此變異而已阿難成就僧伽證淨之聖弟子或生於地獄或傍生或餓鬼者無有是處

阿難凡汝等所哀愍之人或所謂容聽〔汝等言〕之眾人即或友或同輩或親戚或近親阿難汝等應於三處勸導使之能入能住

七十六

一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說為有大德齊限於何而有有耶

「阿難若無欲界之異熟業可得施設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有情之識是安住於下劣界中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阿難如是而有有

阿難若無色界之異熟業可得施設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之有情之識是安住於中界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

阿難若無無色界之異熟業亦可得無色有之事耶

[P.224]「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之有情之識是住於妙界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阿難如是而有有

七十七

一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所在之處乃至坐於一邊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說為有有大德齊限於何而有有耶

「阿難若無欲界之異熟業可得施設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之有情之思〔與〕希求是安住於下劣界中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

又阿難若無色界之異熟業可得施設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之有情之思〔與〕希求是安住於中界中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

阿難若無無色界之異熟業可得施設無色有之事耶

「大德此是不然

「阿難然則業是田識是種子愛是潤有無明蓋有愛結之有情之思〔與〕希求是安住於妙界中如是而起當來之後有阿難如是而有有

[P.225]七十八

緣與前同乃至世尊告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曰

「阿難一切之戒〔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為有效耶

「大德此中不可一向作記

「阿難然則汝當分別

「大德如習於戒〔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增長善法損減如是戒〔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無效大德如果習於戒〔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而不善法損減善法增長如是戒〔難行之〕活命梵行信行是有效」如是具壽阿難所語〔大〕師即予同意

時具壽阿難因〔大〕師予以同意而從座起問訊世尊右繞而去

世尊於具壽阿難離去不久告諸比丘眾曰「諸比丘阿難是有學然則於慧與彼全等者是不易得

七十九[15]

一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難白世尊言

「大德此等三種香唯有順風薰逆風即不薰云何為三耶是根香[16]樹心香華香大德此等三種香唯有順風薰逆風即不薰大德有順風亦薰逆風亦薰順逆風亦薰之香否

[P.226]「阿難有香類順風亦薰逆風亦薰順逆風皆薰者

「大德如何是彼香類順風亦薰逆風亦薰順逆風皆薰者

「阿難無論在村中或邑中有女人或男子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於欲邪行離虛誑語離有穀酒木酒之酒分放逸處具戒性質善良以無污穢慳吝之心住於家施而無所惜舒伸〔施〕手樂於棄捨容乞樂於分與施物其地方之沙門婆羅門稱讚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或男子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於欲邪行離虛誑語離有穀酒木酒之酒分放逸處具戒性質善良以無污穢慳吝之心住於家施無所惜舒伸〔施〕手樂於棄捨容乞樂於分與施物天亦稱讚彼而曰『某名之村或邑有女人或男子歸依佛乃至樂於分與施物』阿難實則此香類之順風亦薰逆風亦薰順逆風皆薰者

[17]

華香不薰在逆風

栴檀多揭摩利迦[18]

善士即薰在逆風
善士[19]香於一切處

八十[20]

一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P.227]阿難白世尊言

「我現從世尊得聞現從世尊受持〔謂〕阿難尸棄〔佛〕有名為阿毘浮之弟子居於梵世發音聲則千世界可使得聞然則大德世尊應供正自覺者發音聲能〔使聞〕於幾何耶

「阿難彼是弟子如來是無量

再次具壽阿難白世尊言「我現從世尊得聞現從世尊受持〔謂〕『阿難尸棄〔佛〕有名為阿毘浮之弟子居於梵世發音聲則千世界可使得聞』然則大德世尊應供正自覺者發音聲能〔使聞〕於幾何耶

「阿難彼是弟子如來是無量

第三度具壽阿難白世尊言「我現從世尊得聞現從世尊受持〔謂〕『阿難尸棄〔佛〕有名為阿毘浮之弟子居於梵世發音聲則千世界可使得聞』然則大德世尊應供正自覺者發音聲能〔使則聞〕於幾何耶

「阿難汝曾得聞[21]小千世界耶

「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是其時願世尊為說從世尊得聞諸比丘應受持

「阿難然則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說」具壽阿難即答世尊「大德唯然」世尊告曰

「阿難有日月運行照輝諸方之千位世〔界〕在其中有千月千日千須彌山王千閻浮提千西牛貨千北俱廬千東勝身[A36]千四大海[A37]千四大王[A38][A39]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他〔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P.228]千梵世〔天〕阿難此名為小千世界阿難有小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難此名為中二千世界阿難有中二千世界之千倍世〔界〕者阿難此名為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如來若希望則發音聲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22]復希望可令更遠者得〔知〕

「大德復次如何而世尊發音聲可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23]復希望可令更遠者者得〔知〕耶

「阿難於此如來以光滿三千大千世界彼等有情若知其光如來則於其時發音令其聞聲阿難如是如來發音聲令三千大千世界得知或復希望可令更遠者得〔知〕

如是語時具壽阿難即唱曰「嗚呼於我有利嗚呼我是幸遇我師有如是之大神通有如是之大威德

如是說時具壽鄔陀夷語具壽阿難曰「具壽阿難若汝師有如是之大神通有如是之大威德其為汝有何作為耶

如是語時世尊告具壽鄔陀夷曰「鄔陀夷勿如是言鄔陀夷勿如是言鄔陀夷若阿難於尚未離貪前死因其心淨於天中七次登於王位於此閻浮提中七次登於王位鄔陀夷阿難更於現法般涅槃

[P.229]第四 沙門品

八十一[1]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沙門之沙門行云何為三耶

受增上戒學事受增上心學事受增上慧學事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沙門之沙門行諸比丘是故於此應如是學我受增上戒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慧學之欲是很深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2]

諸比丘譬如驢追牛群邊行邊言『我亦是〔牛〕我亦是〔牛〕彼並無與牛相同之色與牛相同之聲與牛相同之步法彼只在追逐牛群邊走邊言我亦是〔牛〕我亦是〔牛〕而已』諸比丘正如是世間中有比丘是在追諸比丘而邊行邊言『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彼並無與其他諸比丘同樣受增上戒學之欲與其他諸比丘同樣增上心學之欲與其他諸比丘同樣受增上慧學之欲彼只在追諸比丘邊言邊行『我亦是比丘我亦比丘而已

諸比丘應如是學——我受增上戒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慧學之欲是很深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八十二[3]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田家主應先作之事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之耕田家主最初須善為耕田善為施平在最初善為耕平之田[P.230]相當時播種子於相當時播種子已時時將水引入時亦放出諸比丘此等為耕田家主應先作之三者

諸比丘正如是此等三者是比丘應先作之事云何為三耶

受增上戒學之事受增上心學之事受增上慧學[4]之事諸比丘此等是比丘應先作之三者諸比丘是故應如是學——我增上戒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心學之欲是很深我受增上慧學之欲是很深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八十三[5]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毘舍離大林中之重閣講堂其時有一跋耆子比丘來詣世尊所在之處乃至坐於一面之彼跋耆子比丘白言世尊

「大德每半月有一百五十餘之學處[6]為所誦大德我不能學此

「然則比丘汝能學三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否

「大德我能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比丘是故汝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比丘汝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故比丘因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汝之貪可斷瞋可斷癡可斷汝之貪可斷故瞋可斷[7]癡可斷故汝即不作不善事不習惡事[8]

彼比丘即於後時亦學增上戒亦學增上心亦學增上慧彼學增上戒學增上[P.231]學增上慧而斷貪斷瞋斷癡彼因斷貪故因斷[*]瞋故因斷癡故彼即不作不善事[9]習惡事

八十四[10]

一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所在之處乃至坐於一邊之彼比丘即白言世尊

「大德說為有學有學大德齊限於何始為有學耶

「比丘彼是學習者故說為有學

「又彼是學於何者

「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比丘是故彼即說為有學

正學有學者     隨行於直道
滅盡第一智[11]     由直復有智[12]
智已解脫人[13]     如是實生慧
我解脫不動     能引結盡故

八十五[14]

「諸比丘此百五十餘之學處於每半月為所誦欲利益之善男子應學此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學處之〕一切即被攝於其中云何為三耶

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是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之〕一切[15]即被攝於其中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16]學處[17]彼雖犯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不因此而說彼〔雖為聖人〕是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18]〔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堅固又堅住於[P.232]戒而受學學處彼能盡三結故成為[19]預流不墮法決定趣於正覺

復次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犯此亦能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堅固又堅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能盡三結故[20]癡薄故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即作苦之邊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此亦能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之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從彼世是不退轉法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漏盡故於現法自了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如此一分行者有一分之成就全分行者有全分之〔成就〕諸比丘無論如何我說學處是不唐捐[21]

八十六

「諸比丘此百五十餘之學處於每半月誦欲得利益之善男子應學此諸比丘[P.233]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之學處之〕一切即被攝於其中云何者為三耶

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學處之〕一切即被攝於其中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是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三結盡故成為七返以七返為極輪迴流轉於天中及人中而作苦之邊際彼三結盡故為家家[22]於三家輪迴流轉而作苦之邊際彼三結盡故成為一種子唯起一人之有而作苦之邊際彼三結盡故癡薄故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即作苦之邊際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犯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上流至於色究竟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有行般涅槃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無行般涅槃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損害般涅槃彼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中間般涅槃

諸比丘復次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P.234]能者然而凡於根本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之中彼戒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漏盡故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如此一分之行者即有一分之成就全分之行者即有全分之〔成就〕諸比丘無論如何我說學處是不唐捐

八十七[23]

「諸比丘此百五十餘學處於每半月誦欲得利益之善男子應學此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學處之〕一切即被攝於其中云何為三耶

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諸比丘此等三學此〔百五十餘學處之〕一切即被攝於其中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全分凡是細隨細之學處彼雖犯此亦還於淨何以故諸比丘我若不說此中〔雖為聖人〕亦無堪能者然而凡於根本之淨行〔及〕順應於淨行中彼戒確固又安住於戒而受學學處彼漏盡故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

復次或有未勝於此未通達者因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中間般涅槃復次或有未勝於此未通達者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損害[24]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成為上流行於色究竟復次或有未勝於此未通達者因三結盡故[*]癡薄故成為一來唯來此世一次而作苦之邊際復次或有未[P.235]勝於此未通達者因三結盡故成為一種子唯起一人性而作苦之邊際復次或有未勝於此未通達者因三結盡故成為家家輪迴流轉於二或三家而作苦之邊際復次或有未勝於此未通達者因三結盡故成為七返以七返為極輪迴流轉於天中[25]及人中而作苦之邊際

諸比丘如是全分之行者即成就全分一分之行者即〔成就〕一分諸比丘無論如何我說學處是不唐捐

八十八[26]

「諸比丘此等是三學云何為三學耶

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戒學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戒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學於學處諸比丘此為增上戒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心學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遠離於欲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諸比丘此為增上心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慧學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知此是苦乃至此趣於滅苦之道諸比丘此說為增上慧學諸比丘此等是三學

八十九[27]

「諸比丘此等是三學云何為三學耶

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戒學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戒乃至〔二集之四之五〕受學學處諸比丘此說為增上戒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心學耶

[P.236]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遠離於欲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諸比丘此說為增上心學

諸比丘以何為增上慧學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漏盡故於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此說為增上慧學諸比丘此等是三學

增上戒與心[28]     增上慧精進
具力固靜慮     正念護根習
既如前亦後     既如後亦前
既如下亦上     既如上亦下
既如晝亦夜     既如夜亦晝
無量三摩提     戰勝一切方
行淨為前進     言彼有學人
淨行極堅固     世稱彼等覺
由識之滅故     愛盡而解脫
如燈之涅槃     遂成心解脫

九十[29]

一時世尊遊行於拘薩羅人之間與諸大比丘入於崩伽闍邑世尊住彼崩伽闍所謂崩伽闍即拘薩羅人之邑

復於其時有名迦葉之比丘住在崩伽闍於彼處世尊作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然而迦葉比丘卻於世尊作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時表示不忍不滿此沙門極為儉約

其時世尊住崩伽闍已即向王舍〔城〕之方遊行而去次第遊行而入於王舍[P.237]〔城〕世尊即住在王舍〔城〕之鷲峯山

迦葉比丘即於世尊離去不久起惡作作追悔「嗚呼於我有不利嗚呼於我並非有利嗚呼我之所行是可惡嗚呼我之所行並非有善當世尊以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時我有不忍有不滿『此沙門極為儉約』我今何不往詣世尊所在之處詣已於世尊座前以過為過作懺悔

其時迦葉比丘即收牀坐披衣持鉢向王舍〔城〕而去次第來詣王舍〔城〕鷲峯山世尊所在處詣已問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迦葉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一時世尊住在崩迦闍崩伽[A40]闍即是拘薩羅人邑當世尊於彼處以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諸比丘時我有不忍不滿『此沙門是極儉約』時世尊住崩伽闍已而向王舍〔城〕之方遊行而去大德於世尊離去後不久我即起惡作作追悔『嗚呼於我有不利嗚呼於我並非有利嗚呼我之所行是可惡嗚呼我之所行並非有善當世尊以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時我有不忍不滿「此沙門是極儉約」我何不往詣世尊所在處[P.238]於世尊座前以犯為犯作懺悔』大德凡愚迷惘不善違犯克服我當世尊以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時我有不忍不滿『此沙門是極儉約』大德請世尊以我之過為過為防禦當來請容受

「迦葉汝實犯凡愚之迷惘不善之過當我以學處相應之法語示現勸導讚勵慶喜諸比丘時汝即謂『此沙門極為儉約』迦葉汝即能知以犯為犯而如法懺謝故我等可容受迦葉人若能知以過為過而如法懺謝而為防禦當來此於聖者之律[30]是增事[31]

迦葉若長老比丘者不稱讚欲學受學又不勸導不欲學之他比丘於學又於應時對欲學之他比丘不稱讚真如是之長老比丘迦葉我並不稱讚何以故因為〔大〕師稱讚彼其餘眾人就親近彼比丘親近彼之眾人即倣彼倣彼之眾人則有長久之不饒益迦葉是故我不稱讚如是之長老比丘

迦葉若中年比丘者乃至迦葉若新學比丘者不稱讚欲學受學又不勸導不欲學之他比丘於學又於應時對欲學之他比丘不稱讚真如是之新學比丘迦葉我並不稱讚何以故因〔大〕師稱讚彼其餘眾人則親近彼比丘[P.239]親近彼之眾人即倣彼倣彼之眾人則有長久之不饒益迦葉是故我不稱讚如是之新學比丘

迦葉長老比丘者若稱讚欲學受學又勸導不欲學之他比丘於學又對欲學之他比丘應時而說稱讚真如是之長老比丘迦葉我予稱讚何以故因〔大〕師稱讚彼其餘眾人則親近彼比丘親近彼之眾人即倣彼倣彼之眾人則有長久之饒益之樂迦葉是故我稱讚如是之長老比丘

迦葉中年比丘者亦迦葉新學比丘者稱讚欲學受學又勸導不欲學之他比丘於學又真實應時而說稱讚欲學之他比丘如是之新學比丘迦葉我予稱讚何以故因〔大〕師稱讚彼其餘眾人則親近彼比丘親近彼比丘之眾人即倣彼倣彼之眾人則有長久之饒益迦葉是故我稱讚如是之新學比丘

第五 掬鹽品

九十一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田家主之必然所作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有耕田家主疾疾善為耕田善為耕平疾疾善為耕田善為耕平[P.240]亦疾疾播種子疾疾播種已疾疾引入水又放出諸比丘此等三者是耕田家主之必然所作

諸比丘彼耕田家主並無今日之穀猶生明日即稔明後日[1]即熟之神通威力諸比丘唯有時彼耕田家主其穀將隨季節之變化而或生或稔或熟

諸比丘正如是此等三者是比丘之必然所作云何為三事耶

受增上戒學之事受增上心學之事受增上慧學之事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比丘之必然所作

諸比丘彼比丘並無我今日無取著或於明日或於明後日等從而心解脫之神通威力諸比丘唯有時亦學增上戒亦學增上心亦學增上慧比丘無取著從漏而心解脫

諸比丘是故對此應如是學我等受增上戒學之欲應很深乃至我等受增上慧學之欲應很深諸比丘汝等應如此學

九十二

「諸比丘外道之徧歷者施設此等三種遠離云何為三遠離耶

即由衣〔所生染〕之遠離乞食〔所生染〕之遠離牀座〔所生染〕之遠離

諸比丘此中外道之徧歷者即於衣〔所生染〕遠離而作施設彼等亦著麻衣亦著雜衣亦著屍衣亦著糞掃衣亦著樹皮衣亦著鹿皮衣亦著裂之鹿皮亦著結茅草衣亦著結樹皮衣亦著結木屑衣亦著人髮褐亦著尾毛褐亦著鵂鶹[P.241]翼衣諸比丘外道之徧歷者即於衣〔所生染〕遠離作如是施設

諸比丘此中外道之徧歷者即於乞食〔所生染〕遠離而作施設彼等即亦食生菜亦食粟粒亦食野生穀類亦食削皮之屑亦食蘚苔樹脂亦食糠亦食被拋棄之焦飯亦食摺胡麻亦食草亦食牛糞亦食林中之根或果實而生亦食落下之果實諸比丘外道之徧歷者即於乞食〔所生染〕遠離作如是施設

諸比丘此中外道之徧歷者即遠離於牀座〔所生染〕而施設林樹下塚間高原迴處藁堆穀倉諸比丘外道之徧者即遠離於牀座〔所生染〕作如是施設

諸比丘外道之徧歷者施設此等三種遠離

諸比丘於此法律中比丘有此等之三種遠離云何為三戒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戒斷惡戒遠離惡戒具正見斷邪見遠離邪見又漏盡斷漏遠離漏諸比丘比丘是具戒斷惡戒遠離惡戒具正見斷邪見遠離邪見漏盡斷漏遠離漏諸比丘於此而說比丘得第一得堅固而清淨安住於堅固

[2]

諸比丘譬如耕田家主之稻成熟耕田家主即疾

[P.242]疾收割[3]疾疾收割已疾疾而集疾疾集已疾疾而運疾疾運已疾疾而積疾疾積已疾疾而打疾打已疾疾除藁疾疾除藁已疾疾除殼疾疾除殼已疾疾而簸疾疾簸已疾疾而蓄疾疾蓄已疾疾而搗疾疾搗已疾疾除糠諸比丘如是彼耕田家主其穀即得第一得堅固得清淨安住於堅固諸比丘正如是有比丘具戒斷惡戒遠離惡戒具正見斷邪見遠離邪見又漏盡斷漏遠離漏諸比丘於此而說比丘得第一得堅固清淨安住於堅固

諸比丘譬如秋季時於晴而無雲之虛空日通過蒼空破除一切虛空之暗黑而光輝而熱朗照諸比丘正如是當聖弟子生起遠離塵垢之法眼時諸比丘與見俱生之己身見戒禁取之三結即斷從貪瞋之二法脫出彼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具足離所生喜樂之初靜慮而住諸比丘此時聖弟子或有死事彼無可能有被此結所繫而再來此世之聖弟子

九十三[4]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眾云何為三眾耶

是第一眾不和合眾和合眾

[P.243]諸比丘以何為第一眾耶

諸比丘其眾中之長老比丘多不蓄〔資具〕不緩漫〔於學〕不為墮落事[5]制軛於遠離之先導者為得未得為達未達為證未證而發精進彼等之子弟即倣其例子弟亦多不蓄〔資具〕不緩漫〔於學〕不為墮落事制軛於遠離之先導者為得未得為達未達為證未證而發精進諸比丘此說為第一眾

諸比丘又以何為不和合眾耶

諸比丘其眾中之比丘嘲弄鬪爭諍論互相以口劍相刺而住諸比丘此說為不和合眾

諸比丘又以何為和合眾耶

諸比丘其眾中之比丘和合歡喜不諍論如乳水之互相以親愛眼注視而住諸比丘此說為和合眾

諸比丘當比丘和合歡喜不諍[6]如乳水之互相以親愛眼注視而住時諸比丘比丘於其時則生多福諸比丘比丘於其時是住於梵住即〔住於〕歡喜之心解脫於歡喜者生喜心喜者之身輕安身輕安即受樂有樂者之心即得定[7]

諸比丘譬如山上有大粒之雨滴從空而降時其水即隨向低處流充積於山谿或峽或渠充積山谿或峽或渠即充積小池充積小池即充積大池充積大池即充積小河積小河即充積大河充積大河即充積於海正如是諸比丘當比丘和合[P.244]歡喜不諍如乳水之互相親愛眼注視而住時諸比丘比丘於其時即生多福諸比丘比丘於其時是住於梵住〔住於〕歡喜之心解脫於歡喜者生喜心喜者身輕安身輕安即受樂有樂者之心即得定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眾

九十四[8]

「諸比丘成就三支王者之良善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使用可謂王之股肱云何為三支耶

諸比丘世中王之良善駿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使用可謂王之股肱

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應受獻好物應受歡待應受供養應受歸敬是人之無上福田云何為三法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諸比丘又比丘是如何具足色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戒衛護波羅提木叉律儀而精勤具足正行與親近於微細[9]罪見而怖畏受學學處諸比丘比丘是如是具足色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為斷不善法故為具足善法故發精進而奮勤有勢力而勇往邁進於善法無休息諸比丘比丘是如是具足力

諸比丘又如何比丘具足速疾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苦之集乃至如是[P.245]如實知此是趣苦滅之道諸比丘而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

九十五

「諸比丘成就三支王者之良善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之使用可謂王之股肱云何為三支耶

諸比丘世間中王之善良駿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善良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之使用可謂王之股肱

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是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色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乃至受學學處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色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為斷不善為具足善法發精進而奮勤有勢力而勇往邁進於善法無休息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力

諸比丘又如何比丘具足速疾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五順下分結盡故成為化生於彼處般涅槃從彼世為不轉生法[10]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

九十六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使用可謂王之股肱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於世間王之良善駿馬是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P.246]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王者之良善駿馬是適當於王堪為王使用可謂是王之股肱

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法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足色又具足力又具足速疾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色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具戒衛護波羅提木叉律儀而精勤乃至受學學處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色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力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為斷不善法而發精進為具足善法而有勢力勇往邁進於善法不休息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力

諸比丘又比丘如何具足速疾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為漏盡故於現法自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具足速疾

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

九十七[11]

「諸比丘樹皮衣最初亦色惡又麤觸又少價值諸比丘樹皮衣用馴慣亦色惡又麤觸又少價值諸比丘樹皮衣使用已舊亦色惡又麤觸又少價值諸比丘使用已舊之樹皮衣人們或用於拭瓶或將棄於塵堆中

諸比丘正如是比丘於最初若無戒而惡質我說此是彼之色惡諸比丘[P.247]如彼樹皮衣之色惡諸比丘我說其人亦如是

復次凡與彼交親事倣〔彼之〕動作者即為此而招來長時之不饒益我說此為彼之麤觸諸比丘猶如彼樹皮衣之麤觸諸比丘我乃如是說彼人

復次凡施彼衣牀座病緣藥資具為此能施者仍無大果無大勝利我說此為彼少價值諸比丘猶如彼樹皮衣之少價值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諸比丘比丘雖是中年乃至諸比丘雖是長老比丘若無戒而惡質者我說此是彼之色惡諸比丘猶如彼樹皮衣之色惡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凡復與彼交親事倣〔彼之〕動作者即為此而招來長時之不饒益我說此是彼之麤觸諸比丘猶如彼樹皮衣之麤觸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復次凡施彼衣牀座病緣藥資具為此能施者仍無大果無大勝利我說此為彼少價值諸比丘猶如彼樹皮衣之少價值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諸比丘如是長老比丘於僧伽中若有所言其時諸比丘即對彼如是言汝愚者暗昧者為何欲言汝亦有所言耶於是彼即憤不歡而發語僧伽即應對而語宛如棄彼樹皮衣於塵堆而棄〔其〕語

九十八[12]

「諸比丘最初迦尸迦衣[13]亦有色澤又觸滑又價值大諸比丘迦尸迦衣用[P.248]慣亦有色澤又觸滑價值亦大諸比丘迦尸迦衣使用舊亦有色澤觸滑價值亦大諸比丘迦尸迦衣使用雖舊或可用於包寶或可蓄於香篋之中

諸比丘正如是諸比丘最初雖是具戒而質善我說此為彼之妙色諸比丘猶如彼迦尸迦衣之有色澤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復次凡與彼交親事倣〔彼之〕行動者即為此而引長時之饒益我說此為彼之觸滑諸比丘猶如彼迦尸迦衣是觸滑諸比丘我如是說於此人

復次凡施彼衣牀座病緣藥資具者為此而有大果大勝利我說此為彼之價值大諸比丘猶如彼迦尸迦衣之價值大諸比丘我如是說於此人

諸比丘比丘雖是中年乃至諸比丘比丘雖是長老若具戒而質善我說此為彼之有妙色[14]諸比丘猶如彼迦尸迦衣之有色澤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復次凡與彼交親事倣〔彼之〕行動者即為此招來長時之饒益安樂我說此為彼之觸滑諸比丘諸比丘猶如迦尸迦衣之觸滑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15]凡施〔彼〕衣施資具者為此而有大果大勝利我說此為彼之價值大諸比丘猶如迦尸迦衣之價值大諸比丘我如是說此人

諸比丘如是長老比丘於僧伽中若有所言其時諸比丘即對彼如是言具壽[P.249]默然長老比丘將說法與律諸比丘是故此中應如是學我等應如迦尸迦衣不應如樹皮衣諸比丘汝等實應如是學

九十九[16]

「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17]人隨所造業而受其所造業〔之異熟〕諸比丘若如是則〔人〕不可能住於梵行亦不認為有作苦之邊際可得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人應隨[18]所造業之應受也彼人受其異熟諸比丘若如是則〔人〕可住於梵行亦認為作苦之邊際是可得

諸比丘世有一類之人雖造少量惡業業亦導彼於地獄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之人雖造完全同樣之少量惡業唯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連少量〔之異熟〕亦不現但〔起〕多〔業異熟〕而已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惡業雖少量仍可導彼於地獄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自體賤劣〔為小異熟〕而住於苦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之惡業雖是少量亦可導彼於地獄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少量惡業雖與其完全相同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異熟〕惟起多〔業之異熟〕而已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不狹小自體偉大住於無量[19]諸比丘如是人所作之惡業雖與其完全相同之少量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之異熟〕惟〔起〕多〔業異熟〕而已

[P.250]

諸比丘譬如有人將一掬之鹽投入一椀水中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耶其一椀水由此一掬之鹽而鹹至難以下飲耶

「大德唯然

「何以故

「大德椀中之水少故水為鹽鹹至難以下飲

「諸比丘譬如有人猶如將一掬鹽投入恒伽河諸比丘汝等如何思惟耶彼恒伽河能因此一掬鹽而鹹至難以下飲耶

「大德是即不然

「何以故

「大德恒伽河中之水聚大其水聚不由此一掬鹽而不能下飲

「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類人雖造少量惡業[20]即導彼於地獄復有一類人雖正造與其相等少量惡業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異熟〕惟〔起〕多〔業異熟〕而已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惡業雖是少量仍可導彼於地獄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修身乃至〔為小異熟〕自體賤劣住於苦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少量之惡業[*]可導彼於地獄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少量惡業雖與其完全相同卻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連少量〔之異熟〕亦不現惟起多〔業異熟〕而已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修身乃至自體偉大住於無量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之少量惡業雖與其完全相同卻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連少量〔異熟〕亦不現惟〔起〕多〔業異熟〕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或為半錢被捕或為一錢被捕或為百錢被捕諸比[P.251]復世有一類人不為半錢被捕或不為一錢被捕或不為百錢被捕

諸比丘如何人或為半錢被捕或為一錢被捕或為百錢被捕耶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貧無所有物窮乏諸比丘如是之人或為半錢被捕或為一錢被捕或為百錢被捕

諸比丘如何人不為半錢被捕不為一錢被捕不為百錢被捕耶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富財多豐裕諸比丘如是之人不為半錢被捕或不為一錢被捕或不為百錢被捕

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類人造少量惡業亦導彼於地獄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造完全與其相同之少量惡業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之異熟惟〔起〕多〔業異熟〕而已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之惡業雖少量亦可導彼於地獄耶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修身乃至自體賤劣〔為小異熟〕苦而住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惡業雖少量亦可導彼於地獄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與其完全相同之少量惡業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少量〔之異熟〕亦不現惟〔起〕多之〔業異熟〕而已耶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修身自體偉大住於無量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與其完全相同之少量惡業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連少量〔異熟〕亦不現惟〔起〕多〔業之異熟〕而已

諸比丘譬如羊之飼主或羊之屠殺者當某人取其不與之羊時或殺彼[P.252]或沒收財產而亡或得以隨意作當某人取其不與之羊時不得將彼或殺或縛或沒收財產而亡或隨意而作

諸比丘如何人取其不與之羊時則被羊之飼主或羊之屠殺者或殺或縛或沒收財產而亡或得以隨意作者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貧無所有物窮乏諸比丘如是之人取其不與之羊時則被羊之飼主或羊之屠殺者或殺或縛或沒收財產而亡或得以隨意作者

諸比丘如何人取其不與之羊時羊之飼主或屠殺者不殺不縛不沒收財產而亡或不得隨意作者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富財寶多裕富而為王或宰相諸比丘如是之人當取不與之羊時羊之飼主或羊之屠殺者〔亦〕不殺或不縛或不沒收財產而亡或不得隨意作者唯有合掌而乞無外於云飼主請與我羊或與羊之代價

諸比丘正如是世有一類人雖造少量惡業亦可導彼於地獄復次世有一類人雖造與其完全相同少量惡業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異熟〕惟〔起〕多之〔業異熟〕而已

諸比丘如何之人所造惡業雖是少量亦可導彼於地獄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修身乃至自體賤劣〔為小異熟〕苦而住[P.253]比丘如是之人所造惡業雖少量亦可導彼於地獄

諸比丘如何人所造少量惡業雖與其完全相同於現法受〔異熟〕〔於未來〕亦不現少量〔異熟〕惟〔起〕多〔業異熟〕而已耶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修身乃至自體偉大住於無量諸比丘如是之人所造少量業雖與其完全相同乃至〔於未來〕少量〔異熟〕亦不現惟〔起〕多之〔業異熟〕而已

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人隨所造業而只受其業〔之異熟〕諸比丘若如是者則〔人〕不可能住於梵行亦不認為有作苦之邊際可得諸比丘若有人如是言有人隨所造之應受業彼只受其異熟諸比丘若如是則〔人〕可住於梵行亦認為作苦之邊際是可得

一百

[21]

「諸比丘金鑛中有泥砂小石礫之垢然則塵垢洗滌者或塵垢洗滌者弟子即將之散於桶中而洗徧洗完全洗滌

當金鑛斷其塵垢脫離塵垢時黃金〔尚有〕微細小石與麤砂間之垢然則塵垢洗滌者或塵垢洗滌者弟子即將之洗滌徧洗完全洗

當金鑛斷其塵垢脫離塵垢時金鑛〔尚有〕微細砂與黑粉微細之垢然則塵垢洗滌者或塵垢洗滌者弟子即將之洗滌徧洗完全洗

當金鑛斷其塵垢脫離塵垢時更有金砂之餘然則黃金匠或黃金匠弟子即將其金鑛投入[22]鎔治徧鎔完全鎔當金鑛尚未鎔[23]猶未徧鎔猶未被完[P.254]全鎔猶未被蓄猶未脫離濁穢則不致軟又不致堪任[24]又不極光淨又易壞又不適[25]於正確之製作

諸比丘彼黃金匠或黃金匠弟子將金鑛鎔治徧鎔完全鎔之時〔此時〕彼金鑛即為所鎔徧鎔完全鎔為蓄離濁穢又軟又堪任又極光淨又不易壞適於正確製作或板或耳璫或頸飾或金瓔珞無論欲改造任何莊嚴具彼皆可適應其目的

諸比丘正如是修增上心之比丘有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之塵雜垢染有思慮而聰明之比丘當斷於此排斥祛除令盡

當修增上心之比丘斷於此除於此時即有欲尋恚尋害尋中間之垢染有思慮而聰明之比丘當斷離排斥祛除令盡

當修增上心之比丘斷於此除於此時即有親里尋[26]國土尋不被輕相應尋之微細垢染有思慮而聰明之比丘當斷離於此排斥祛除令盡

當斷離於此祛除此時更有復法尋之殘彼雖是三摩地卻未能寂靜未能妙而非伏除〔煩惱〕可得者當得一趣性由加行而抑止〔煩惱〕而防護諸比丘其心是唯內而住完全而住趣於一有等持之時〔此時〕彼三摩地是寂靜是妙伏除〔煩惱〕而得得一趣性非由加行抑止〔煩惱〕而防護者凡為證知應證知[P.255]法而引發心時即可隨著〔彼定生起〕之原因能得以實現

[27]

彼若希求——願我實現種種神通以一變多以多變一或顯或隱或穿壁或逾牆或透越山無礙而行猶如行在空中出歿於地中猶如在水中於水上行不沈猶如在地上[A41]跏趺坐於空中行猶如有翼之鳥有如是大神通有大威力亦可以手執取捫摸日月乃至身達梵世——則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彼若希求——願我以超人清淨之天耳或遠或近天及人之[A42]兩皆得聽——則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彼若希求——欲以心徧知他有情心他補特伽羅心或欲知有貪心欲知離貪心即離貪心或欲知有瞋心乃至或離瞋心即乃至有癡心或離癡心即略心散心即大心非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定心非定心或欲知不解脫心或欲知解脫心即解脫心——則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彼若希求——願我能隨念種種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乃至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壞成劫於彼處我有如是名有如是姓有如是色食如是物感受如是苦與樂有如是壽量我即由彼處沒而生於他處[P.256]在其處我有如是名有如是姓有如是色食如是物感受如是苦與樂有如是壽量我即從彼處沒而生於此處如是相狀與名稱俱我即隨念種種宿住——則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彼若希求——願我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隨之正當而死正當而生我當知是劣是殊勝是妙色是惡色是幸與不幸業而生之有情——此等有情是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懷邪見受由邪見所〔起〕之業彼等於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或復次此等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誹謗聖者懷正見受由正見所〔起〕之業彼於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此我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有情隨之正當而死正當而生我當知是劣是殊勝是妙色是幸與不幸業而生之有情——則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一〇

彼若希求——我之漏盡故於現法自知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則隨其〔起定〕之原因能得以實現

一一

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應於適當之時思惟三因應於適當時思惟三摩地因於適當時思惟精勤因於適當時思惟捨因

一二

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三摩地因其心即趣於懈怠之理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精勤因其心即趣於掉舉之理諸比丘[P.257]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捨因其心則為漏盡有不正等待之理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於適當時思惟三摩地因於適當時思惟精勤因於適當時思惟捨因故其心是軟又堪任又極光淨又不易壞為漏盡而正確得定

一三[28]

諸比丘譬如金匠或金匠弟子造竈作竈已於竈口點火於竈口點火已以鉗插金鑛[29]投入竈口於適當時而以鞴吹於適當時拂水於適當時觀察諸比丘若金匠或金匠之弟子只一向以鞴吹金鑛則其金鑛應焚燒諸比丘若金匠或金匠弟子只一向對其金鑛拂水即彼金鑛應冷卻諸比丘若金匠或金匠弟子對其金鑛只一向觀察則彼金鑛不至正確成熟諸比丘金匠或金匠弟子對其金鑛於適當時以鞴而吹於適當時以水拂於適當時觀察故由是而彼金鑛遂軟又堪任又極光淨又不易壞可正確用於製作或板或耳璫或頸飾或金瓔珞無論欲改造任何莊嚴具皆可適應其目的

一四

諸比丘正如是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於適當時應思惟三因於適當時應思惟三摩地因於適當時應思惟精勤因於適當時應思惟捨因諸比丘若勤修增[P.258]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三摩地因其心即趣於懈怠之理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精勤因其心即趣於掉舉之理諸比丘若勤修增上心之比丘只一向思惟捨因其心則為漏盡有不正確等持之理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於適當時思惟三摩地因於適當時思惟精勤因於適當時思惟捨因故其心即軟又堪任又極光淨又不易壞為漏盡而正確得定為知證所有應知證之法引發心時隨〔其起定〕原因能得以實現

一五

彼若希求——願我實現種種之神通乃至〔百之五〕應知六神通之心乃至〔百之六九〕漏盡故乃至〔百之一〇〕作證已具足而住——則隨〔其起定之〕原因能得以實現

第二大五十竟

第一 等覺品

百一

[1]

「諸比丘我於徧覺以前猶未現等覺為菩薩時思惟[A43]何是世間之味著如何是過患如何是出離諸比丘我思惟凡於世中以樂喜為緣所生之物即為世中之味著凡於世中無常變易之法者即為世中之過患凡於世中調伏欲貪斷欲貪者即為世中之出離

[P.259][2]

諸比丘我以世之味著為味著又以過患為過患又以出離為出離不能如實覺了之前諸比丘我在人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眾庶民之中無法公言已經現等覺無上正等覺諸比丘然而我如是以世之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如實覺了故諸比丘我在人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眾庶民之中公言已經現等覺無上之正等覺復次於我生智見——我之心解脫不動此是最後生從今即無後有

[3]

諸比丘我探索世間味著我了悟世間味著我以慧充分得見世間所有味著諸比丘我探索世間過患我了悟世間過患我以慧充分得見世間所有過患諸比丘我探索世間出離我了悟世間出離我以慧充分得世間所有出離

諸比丘我以世間味著為味著又以過患為過患又以出離為出離猶未如實覺了之前諸比丘我在人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眾庶民之中無法公言已經現等覺無上正等覺諸比丘然而我如是以世間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如實覺了故諸比丘我在人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庶民之中公言已經現等覺無上正等覺又於我即生智與見——我之心解脫是不動此是最後生從今即無後有

[P.260]百二

「諸比丘於世間若無有味著物者有情即於世不可能貪染諸比丘世間有味著故有情即貪染於世諸比丘世間若無過患有情即不可能厭離於世諸比丘世間有過患故有情即厭離於世諸比丘若無有從世出離有情即不從世出離諸比丘世間有出離故有情即從世出離

諸比丘有情以世之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未如實覺了之前諸比丘有情即不俱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眾庶民出離以不離繫不解縛不離脫之心而住諸比丘有情以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如實覺了故諸比丘有情即[A44]俱天以出離離繫解縛離脫之心而住

諸比丘凡沙門或婆羅門不以其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如實覺知則諸比丘我對彼等沙門或婆羅門於沙門中不認為是沙門或於婆羅門中不認為是婆羅門復次彼等具壽不於現法中親自覺了沙門性之義或婆羅門性之義作證具足而住

諸比丘凡沙門或婆羅門以世間味著為味著以過患為過患以出離為出離而如實覺知則諸比丘[4]我對彼等沙門或婆羅門於沙門之中認為是沙門或於婆羅門之中認為是婆羅門復次彼等具壽於現法中親自覺了沙門性之義或婆羅門性之義作證具足而住

[P.261]百三

「諸比丘於聖者之律歌詠是號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舞踊是狂氣之所作[5]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越度露齒而哄笑是兒戲諸比丘是故於世間斷歌詠之緣斷舞踊之緣善士於某種原因而歡時唯笑而笑即足矣

百四[6]

「諸比丘有三事習而無厭足云何為三事耶

諸比丘睡眠是習而無厭足諸比丘飲穀酒木酒之事是習而無厭足諸比丘交會事是習而無厭足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習而無厭足

百五

一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給孤獨長者告世尊曰

「心不能護者即身業不能護語業亦不能護意業亦不能護如斯不護身業不護語業不護意業人之身業是濕潤意業亦濕潤如斯身業濕潤意業濕潤人之身業即腐敗乃至意業亦腐敗其身業腐敗乃至意業腐敗人之死是不善良臨終是不善良

「長者譬如家屋之尖頂猶未善葺覆時尖頂亦不能維護桷亦不能維護墻壁亦不維護尖頂亦濕椽木亦濕墻壁亦濕尖頂亦腐椽木亦腐墻壁亦腐正如是長者心不能護時身業亦不能護乃至臨終是不致善良

[P.262]長者當心受護時身業亦受護乃至意業亦受護如斯護身業乃至護意業人之身業亦不濕乃至意業亦不濕如斯身業不濕人之乃至意業不濕人之身業亦不腐乃至意業亦不腐如斯身業不腐乃至意業不腐人之死是善良臨終是善良

長者譬如家屋之尖頂善為葺覆時尖頂亦受護椽木亦受護墻壁亦受護尖頂亦不濕椽木亦不濕墻壁亦不濕尖頂亦不腐椽木亦不腐墻壁亦不腐正如是長者心受護時身業亦受護乃至臨終是善良

百六

世尊語坐於一面之給孤獨長者曰「長者心敗害時身業亦敗害乃至意業亦敗害如斯失身業害之人乃至失意業敗害人之死是不善良臨終是不善良

長者譬如屋尖頂不善為葺覆時尖頂亦敗害椽木亦敗害墻壁亦敗害正如是長者心敗害時身業亦敗害乃至意業亦敗害如斯失身業敗害人之乃至失意業敗害人之死是不善良臨終是不善良

長者心不敗害時身業亦不敗害意業亦不敗害[7]如斯不敗害身業人之不敗害意業人之死是善良臨終是善良長者譬如屋尖頂善為葺覆時屋尖[P.263]頂亦不敗害椽木亦不敗害墻壁亦不敗害正如是長者心不敗害時身業亦不敗害意業亦不敗害如斯不敗害身業之人不敗害意業之人死是善良臨終是善良

百七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云何為三緣耶

貪是業集之緣瞋是業集之緣[8]癡是業集之緣

諸比丘凡是貪之所作從貪所生以貪為緣貪所集之業是不善此業是有罪此業有苦之異熟此業能集業此業不能滅業諸比丘凡是瞋之所作乃至諸比丘凡是癡之所作從癡而生以癡為緣癡所集之業是不善此業是有罪此業有苦之異熟此業能集業此業不能滅業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9]

百八

「諸比丘[10]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云何三緣耶

無貪是業集之緣無瞋是業集之緣無癡是業集之緣

諸比丘凡是無貪之所作從無貪而生以無貪為緣無貪所集之業是善此業是無罪此業有樂之異熟此業能滅業此業不能集業諸比丘凡是無瞋之所作[11]乃至諸比丘凡無癡所作從無癡而生以無癡為緣無癡所集之業是善此業是無罪此業有樂之異熟此業能滅業此業不能集業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

[P.264]百九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云何為三緣耶

諸比丘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欲即生諸比丘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欲即生諸比丘[A45]現在之欲貪因之法欲即生

諸比丘如何而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而欲生

諸比丘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以心尋求伺察〔如斯法〕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以心尋求伺察者欲即生生欲者即受繫如斯法諸比丘我說此為結即所謂心之染者[12]諸比丘如是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而欲生

諸比丘如何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而欲生耶

諸比丘依未來之欲貪因法以心尋求伺察〔如斯法〕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以心尋求伺察〔如斯法〕者生欲者即受繫其法諸比丘我說此為結即所[*]謂心之染者諸比丘如是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欲即生

諸比丘如何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而欲生耶

諸比丘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以心尋求伺察〔如是〕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以心尋求伺察〔其法〕者欲即生生欲之人即受繫如是法諸比丘我說此為結即所謂心之染著諸比丘如是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欲即生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

[P.265]百十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云何為三緣耶

諸比丘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諸比丘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諸比丘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

諸比丘如何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諸比丘知因過去之欲貪因之法有當來之異熟知已而避當來之異熟[13]避已以心離欲以慧通達而見諸比丘如是依過去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

諸比丘如何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諸比丘知因未來之欲貪因之法有當來之異熟[*]知已而避當來之異熟避已以心離欲以慧通達而見諸比丘如是依未來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

諸比丘如何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而欲不生耶

諸比丘知因現在之欲貪因之法有當來之異熟知已而避[*]當來之異熟避已[*]以心離欲以慧通達而見諸比丘如是依現在之欲貪因之法欲即不生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業集之緣

第二 惡趣品

百十一

「諸比丘此等三者若不斷除必生於無幸處當墮於地獄云何為三耶

[P.266]凡是非梵行者而稱為梵行者凡是對行梵行之人之清淨梵行以無根之非梵行加以非難凡是作如是語如是見者於欲無過失於欲之渴望不止者諸比丘此等三者若不斷除生於無幸處當墮地獄也

百十二

「諸比丘世間能得遇三者之出現是難云何為三難耶

諸比丘世間得遇如來應供正自覺者之出現是難世間得遇說如來所說法律之人是難世間得遇知恩而深感之人是難

諸比丘世間得遇斯等三者之出現是難

百十三[1]

「諸比丘世間有三種人之存在云何為三種人耶

是容易被量難量不可量也

諸比丘誰是容易被量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具傲慢貢高輕躁饒舌談散漫而失念不正知而心不定心散動放蕩諸根諸比丘此說為容易被量之人

諸比丘誰是難量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之人不傲慢不貢高不輕躁不饒舌不談散漫正念正知而心定心專注以擁護諸根比丘眾此說為難量之人

諸比丘又誰是不可量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比丘阿羅漢而漏盡也諸比丘此說為不可量之人諸比丘世中有此等三人存在也

百十四[2]

[P.267]

「諸比丘於世中有三種人存在以誰為三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之人完全超越色想故滅礙想不作意種種想有無邊之空具足空無邊處而住彼即味著其〔靜慮〕希求其〔靜慮〕以其〔靜慮〕而滿足彼即立於其〔靜慮〕信解其〔靜慮〕多住其〔靜慮〕不捨死而生於屬空無邊處天之同類中諸比丘屬於空無邊處天之壽是二萬劫於中異生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亦往地獄亦往傍生亦往餓鬼境然而世尊之弟子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即於其中般涅槃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與有聞聖弟子之差別特相[3]殊異〔異生〕是有趣生之事

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人全然超越空無邊處而有無邊之識如此具足識無邊處而住彼即味著於其〔靜慮〕希求其〔靜慮〕又以其〔靜慮〕而滿足彼即立於其〔靜慮〕信解其〔靜慮〕多住於其〔靜慮〕不捨死而生於屬識無邊處天之同類中諸比丘屬於識無邊處天之壽量是四萬劫於中異生是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亦往地獄亦往傍生亦往餓鬼境然而世尊弟子是在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即於其中般涅槃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與有聞[P.268]之聖弟子之差別[*]殊異〔異生〕是有趣生之事

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之人全然超過識無邊處而無有物具足無所有處而住彼即味著其〔靜慮〕希求其〔靜慮〕又以其〔靜慮〕而滿足彼即立於其〔靜慮〕信解其〔靜慮〕多住於其〔靜慮〕不捨死而生於屬無所有處天之同類中諸比丘屬於無所有處天之壽量是六萬劫於中異生是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亦往地獄亦往傍生亦往餓鬼境然而世尊之弟子是有壽而住盡彼等諸天之全壽量即在其中般涅槃諸比丘此是無聞之異生與有聞之聖弟子之差別[*]殊異〔異生〕是有趣生之事諸比丘此等三種人者存在於世間

百十五[4]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云何為三缺損耶

是戒缺損心缺損見缺損

諸比丘何為戒缺損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殺生取不與者行邪欲語虛誑語語離間語語麤惡語語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戒缺損

諸比丘何為心缺損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貪求有瞋心諸比丘此說為心缺損

諸比丘何為見缺損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有邪見顛倒見無施與無獻供祀無燒供[P.269]善作與惡作之業果異熟無此世[5]無他世[6]無母無父無化生之有情世中無自覺於此世及他世作證而能說示正行之有正行為之沙門婆羅門諸比丘此說為見缺損

諸比丘有情是戒缺損故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處地獄諸比丘有情或心缺損故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處地獄諸比丘有情或見缺損故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處地獄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云何為三圓足耶

戒圓足心圓足見圓足是

諸比丘何為戒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離殺生離不與取離諸欲之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戒圓足

諸比丘何為心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貪求心不瞋諸比丘此說為心圓足

諸比丘何為見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正見不顛倒見言有施與有獻供祀有燒供有善作與惡作業之果異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世中有自覺於此世及他世作證而能說示正行之有正行之沙門婆羅門諸比丘此說為見圓足

[P.270]

諸比丘有情是戒圓足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諸比丘有情或是見圓足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諸比丘有情或是見圓足故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世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

百十六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云何為三缺損耶

是戒缺損心缺損見缺損乃至〔複說百十五之一四〕

諸比丘譬如正確[7]之骰子投之於上無論留在何處都能善為停留諸比丘正如是有情是戒缺損故或心缺損故或見缺損故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云何為三圓足耶

戒圓足乃至〔百十五之五~八〕

諸比丘譬如正確之骰子投之於上無論留在何處都能善為停留諸比丘正如是有情是戒圓足故[8]或心圓足故或見圓足故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

百十七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云何為三缺損耶

是業缺損活命缺損見缺損

諸比丘何為業缺損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殺生及至〔百十五之一〕語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業缺損

諸比丘何為活命缺損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活命於邪由邪命而生存諸比丘此說為活命缺損

諸比丘何為見缺損耶

[P.271]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是邪見顛倒見無施與無獻供祀乃至〔百十五之三〕〔於世中〕無自覺於此世及他世作證而能說示[9]〔正行之有正行為之沙門婆羅門〕諸比丘此說為見缺損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缺損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云何為三圓足耶

是業圓足活命圓足見圓足

諸比丘何為業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離殺生乃至〔百十五之五〕離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業圓足

諸比丘何為活命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正當活命由正命而生存諸比丘此說為活命圓足

諸比丘何為見圓足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正見不顛倒見有施與有獻供祀乃至〔百十五之七〕世中有自覺於此世及他世作證而能說示〔正行之有正行之沙門婆羅門〕諸比丘此說為見圓足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

百十八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淨云何為三清淨耶

是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

諸比丘何為身清淨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10]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諸比丘此說為身清淨

諸比丘何為語清淨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離虛誑語離離間語[11]離麤惡語離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語清淨

諸比丘何為意清淨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不貪求心不瞋有正見諸比丘此說為意清淨諸比丘

[P.272]此等三者是清淨

百十九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淨云何為三清淨耶

是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

諸比丘何為身清淨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殺生離不與取離非梵行諸比丘此說為身清淨

諸比丘何為語清淨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語清淨

諸比丘何為意清淨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若內有欲之欲即知我有內欲之欲內若無有欲之欲即知我無內欲之欲又若未生欲之欲生時即知其生若已生欲之欲斷時即知其斷於已斷欲之欲知其當來不生

或若內有瞋者即知我有內之瞋或若內無瞋者即知我無內之瞋又未生之瞋生時即知其生已生之瞋斷時知其斷已斷之瞋即知其當來不生

或若內有惛沈睡眠者即知我有內之惛忱睡眠或若內無惛沈睡眠者即知我無內之惛沈睡眠未生之惛沈睡眠生時即知其生已生之惛沈睡眠斷時即知其斷已斷之惛沈睡眠即知其當來不生

或若內有掉舉惡作者即知我有內之掉舉惡作或若內無掉舉惡作者即知我[P.273]無內之掉舉惡作未生之掉舉惡作生時即知其生已生之掉舉惡作斷時即知其斷已斷之掉舉惡作即知其當來不生

或若內有疑者即知我有內疑或若內無疑者即知我無內疑未生之疑生時即知其生已生之疑斷時即知其斷已斷之疑即知其當來不生諸比丘此即說為意清淨諸比丘於此等三者是清淨

身淨語亦淨     意淨而無漏
淨具足淨者     即言洗除惡

百二十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寂默云何為三寂默耶

是身寂默語寂默意寂默

諸比丘何為身寂默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諸比丘此說為身寂默

諸比丘何為語寂默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諸比丘此說為語寂默

諸比丘何為意寂默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由漏盡而於現法自覺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諸比丘此說為意寂默諸比丘此等三者是清淨

身寂語亦寂     心寂而無漏
寂默之具足     人言一切斷

[P.274]第三 拘尸那揭羅品

百二十一

一時世尊住在拘尸那揭羅之靈供處密林中於彼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彼等諸比丘即答世尊云「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依止隨一之村或邑而住其時長者或長者子近彼已將請待〔彼於〕翌日之餐食諸比丘比丘即欣諾彼於翌日於日前分著內衣被衣執鉢至彼之長者或長者子住處至已坐於所設之席其時彼長者或長者子即親手以勝妙之嚼食噉食滿足彼使令飽比丘即謂『善哉此長者或長者子親手以勝妙嚼食噉食滿足我飽餐我』彼即更言『嗚呼此長者或長者子當來亦親手以如是勝妙之嚼食噉食來滿足我飽餐我是其所望』於是彼即為其施食所結而失本心而耽著不見過患無離脫之想而受用彼即於其處起欲尋起恚尋起害尋諸比丘我說施與如是比丘者無有大果何以故諸比丘因比丘放逸而住故

諸比丘然而世有比丘依止於隨一之村或邑而住其時長者或長者子近彼已將請待〔彼於〕翌日之餐食諸比丘比丘則欣諾彼於翌日於日前分著內衣被衣執鉢到彼長者或長者子之住處到已坐於所設之座其時彼長者或長者子即親自以勝妙之嚼食噉食滿足彼使令飽比丘不謂『善哉此長者[P.275]或長者子親手以以勝妙之嚼食噉食滿足我飽餐我』又彼不如是謂『嗚呼此長者或長者子當來亦親手以如是勝妙之嚼食噉食滿足我使我飽餐是其所望』於是彼即不為其施食所結不失本心不耽著能見過患有離脫之想而受用彼即於彼處起離欲尋起無恚尋諸比丘我說施與如是比丘者有大果何以故諸比丘因為比丘是不放逸而住故也

百二十二

「諸比丘有嘲弄相鬥相諍互以口劍相刺之比丘所住處諸比丘只思惟此處即與我不快何況住在〔其處〕我對此作斷定——彼等具壽必斷三法數數作三法

彼等斷何種之三法

離欲尋無恚尋無害尋是彼等是斷此等三尋

彼等數數作何種之三法耶

欲尋恚尋害尋是彼等是數數作此等三法

諸比丘有嘲弄相鬥相諍互以口劍相刺之比丘所住處諸比丘只思惟此處即與我不愉快何況住在〔其處〕耶我對此作斷定——彼等具壽必斷此等三法數數作此等三法

諸比丘有和合慶慰不諍如乳水以親愛之眼互為相見之比丘所住處諸比丘只往此處即與我愉快何況是思惟我對此作斷定——彼等具壽必斷此等三法數數作此等三法

[P.276]彼等斷何種之三法耶

欲尋恚尋害尋是彼等斷此等三法

彼等數數作何種之三法耶

數數作離欲尋乃至諸比丘互相和合慶慰所住之處諸比丘只往此處我即愉快何況是思惟我對此斷定——彼等具壽必斷此等三法數數作此等三法

百二十三

一時世尊住在毘舍離之瞿曇支提其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諸比丘即答應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我是覺了而後說法並非無覺了諸比丘我是說有緣之法[1]並非是無緣諸比丘我是說有折伏之法並非無折伏諸比丘覺了而說法並非無覺了說有緣之法並非無緣說有折伏之法並非無折伏我應教授應教誡復次諸比丘汝等是喜足歡喜喜悅而說世尊是正自覺者法是善說僧伽是正行者」世尊說此彼等比丘眾是歡喜信受世尊之所說復次說此記說時一千世界震動

百二十四

一時世尊遊行於拘薩羅人之間而入迦毘羅〔城〕釋迦族之摩訶那摩聞世尊到達迦毘羅〔城〕釋迦族之摩訶那摩即往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立於一面世尊告立於一面之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去迦毘羅〔城〕去尋我等今日一日得以住之處

[P.277]「大德唯然」釋迦族之摩訶那摩答已即入迦毘羅〔城〕徧巡迦毘羅〔城〕於迦毘羅〔城〕亦不見世尊一日之間可住處釋迦族之摩訶那摩即往詣世尊之處詣已白言世尊

「大德於迦毘羅〔城〕並無世尊今日一日得住之處大德有世尊昔之同梵行者巴朗島卡拉馬願世尊今日即於彼之住處住一日

「去摩訶那摩設席」「大德唯然」釋迦族之摩訶那摩即答應世尊而往詣巴朗島卡拉馬[2]之住處詣已設席已準備洗足水已來詣世尊之處詣已白世尊

「大德敷座已洗足水已備大德唯世尊知時

世尊即詣巴朗島卡拉馬[*]住處詣已坐於所設之座坐已洗兩足時釋迦族之摩訶那摩謂

「今非奉侍世尊之側時世尊已疲倦我將於明日近侍世尊乃問訊世尊右繞而去

釋迦族之摩訶那摩過其夜後再詣世尊之處詣已問訊世尊而坐於一面世尊告坐於一面之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

「摩訶那摩世有此等三種人之師云何為三之師耶

摩訶那摩世有一類之師施設欲之徧智不施設色之徧智不施設受之徧智[P.278]摩訶那摩復次世有一類之師施設欲之徧智施設色之徧智不施設受之徧智摩訶那摩復次世有一類之師施設欲之徧智施設色之徧智施設受之徧智摩訶那摩世有此等三種人之師摩訶那摩此等三師之歸趣是一耶或多耶

如是說時巴朗島卡拉馬即語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汝說是一」

如是說時釋尊即告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汝說是多」再度巴朗島卡拉馬語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汝說是一」再度世尊告於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汝說是多」第三度巴朗島卡拉馬即語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汝說是一」第三度世尊告於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曰「摩訶那摩汝說是多

時巴朗島卡拉馬[*]

「嗚呼我在釋迦族大尊貴之摩訶那摩面前受到沙門瞿曇乃至三次之辱我不如離去此迦毘羅〔城〕

巴朗島卡拉馬即離去迦毘羅〔城〕彼於離去迦毘羅〔城〕後唯此離去而不復返

百二十五[3]

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給孤獨園時哈它卡天子於夜具極美之姿色[4]照徧祗陀林各處詣世尊之處詣已於世尊前雖想佇足而立卻惟有沈陷而不能站立猶如將蘇油或胡麻油灌注於砂時隨即沈滲入而不住正如是哈它卡天子於世尊前雖想佇足而立而唯陷沈卻不能站立

[P.279]

世尊即告哈它卡天子曰「哈它卡汝應化作麤之自體

「大德唯然」哈它卡天子即答應世尊化作麤之自體問訊於世尊而坐於一面世尊即告坐於一面之哈它卡天子曰

「哈它卡往昔為人時汝所有之法如今尚是汝之所有否

「大德世尊往昔為人時我所有之法如今尚是我之所有亦有不為我所有之法大德猶如世尊今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臣外道弟子所圍繞而住正如是大德我是為諸天子所圍繞而住大德乃至從遠方而來之諸天子亦言『我等欲於哈它卡天子前聽法

大德我對三種法不飽死而不厭者云何為三法耶

大德我於見世尊之事不飽死而不厭大德我於聽正法之事不飽死而不厭大德我於承事僧伽之事不飽死而不厭

大德我於此等三種法不飽死而不厭〔天子如是言〕

於何時見世尊[5]     得飽足非夢
承事僧伽時     亦聽正法時
學著增上戒[6]     欣喜聽正法
三法不飽足     無煩哈它卡

百二十六[7]

一時世尊住波羅奈之仙人落處鹿苑世尊即於日前分著內衣執鉢[P.280]為乞食而入於波羅奈世尊即在市場之匹拉卡樹傍行乞見一比丘〔於靜慮〕失愛昧味著於外境失去正念不正知而無法寂靜心迷亂而諸根放蕩見彼比丘〔世尊〕即曰

「比丘比丘汝勿為自身作吐出食比丘吐出被腥臭氣所浸潤之汝自身蠅不追隨不隨逐無有是處

彼比丘即從世尊之訓誡而起厭離心其時世尊於波羅奈行乞已午後由乞食還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我於此地在日前分著內衣執鉢披衣為乞食而入波羅奈諸比丘我在牛市場之匹拉卡樹傍行乞見一比丘〔於靜慮〕失愛昧味著於外境失去正念不正知而無法寂靜心迷亂而諸根放蕩見已彼比丘我即作如是言

『比丘比丘汝勿為自身作吐出食比丘吐出被腥臭氣所浸潤之汝自身蠅不追隨不隨逐無有是處

諸比丘彼比丘受我之訓誡即起厭離心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何為吐出食耶何為腥何為蠅耶

「比丘貪求是吐出食瞋恚是腥惡不善之尋是蠅比丘吐出被腥臭氣所浸潤之汝自身蠅不追隨不追逐無有是處

[P.281]不護眼與耳     不作防諸根
基貪諸思惟     蠅則追隨來
比丘吐出食     腥味之浸入
涅槃將遙遠     唯受苦而已
於村或於林[8]     不至己之寂[9]
愚無智乃蠅     亦附隨巡行[10]
諸人具戒慧     如若寂靜樂
蠅類則滅無     寂靜樂於寢

百二十七[11]

一時具壽阿那律來詣世尊所在處詣已問訊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具壽阿那律即白世尊言

「大德我於世間以超人清淨之天眼多見女人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大德成就何法之女人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耶

「阿那律成就三種法之女人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云何為三法耶

阿那律世間有女人於日前分時以慳吝垢所纏之心住於家日中時以嫉妬所纏之心住於家日後分時以欲貪所纏之心住於家阿那律成就此等三種法之女人身壞死後生於無幸處惡趣險難地獄

百二十八

爾時具壽阿那律往詣舍利弗之處詣已與具壽舍利互相慶慰歡喜而為可[P.282]感銘之交談已坐於一面坐在一面之具壽阿那律言具壽舍利[A46]弗曰

「友舍利弗我於世間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千世〔界〕復次我之精進是不怠已起之念不忘失輕安之身不躁動已定之心是專注然而我心是無取而不能解脫

「友阿那律汝思惟『我以超人清淨之天眼見千世〔界〕』此是汝之慢友阿那律汝思惟復次我之精進是不怠已起之念不忘失輕安之身不躁動已定之心是專注此是汝〔心之〕掉動友阿那律汝思惟然而我心無取而不解脫此是汝之惡作具壽阿那律斷此等三法不思惟此等三法而宜將心運於不死界

於是具壽阿那律即於後時斷此等三法不思惟此等三法而將心運於不死界於是具壽阿那律即單獨隱棲不放逸熾然心勤苦而住不久善男子於現法自覺已從家趣於無家之目的無上梵行之終末作證具足而住此生已盡梵行已住所作已作無再〔住於〕現狀具其壽阿那律復成為阿羅漢之一人

百二十九[12]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為所隱覆而有效果並非顯露云何為三耶[13]

諸比丘女人是為所隱覆而有效果並非顯露諸比丘婆羅門之真言是為所[P.283]隱覆而有效果並非顯露諸比丘邪見為所隱覆而有效果並非顯露諸比丘此等三者是為所隱覆而有效果並非顯露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云何為三光耶

諸比丘月輪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丘日輪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丘如來所說之法律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諸比丘[14]此等三者是顯露而光輝並非隱覆

百三十[15]

「諸比丘世間有此等三種人云何為三種人耶

是為喻作刻於岩石之人為喻作書於地上之人為喻作書於水上之人

諸比丘誰為喻作刻於岩石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數數起忿其忿永附隨於彼諸比丘譬如刻在岩石之字風或水亦不能速滅能永存正如是世有一類人數數起忿此忿是永附隨於彼諸比丘此說為喻作刻於岩石之人

諸比丘誰是為喻作書於地上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數數起忿然而其忿不永附隨於彼諸比丘譬如地上之書字風或水即能速滅不能永存正如是諸比丘世有一類人數數起忿然而其忿是不能永附隨於彼諸比丘此說為喻作書於地上之人

諸比丘誰是為喻作書於水上之人耶

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雖受劇烈言雖受麤言雖受不快之言仍然和合[P.284]歡喜諸比丘譬如水中之字是完全快速消失不永存正如是諸比丘世有一類人雖受劇烈言雖受麤言雖受不快之言然仍和合親切歡喜諸比丘此是為喻作書於水上之人諸比丘世間有此等三種人

第四 戰士品

百三十一

[1]

「諸比丘成就三支之戰士是適當於王堪為王所使用可算是王之股肱云何為三支耶

諸比丘世有戰士能遠射能不誤[2]能破大集團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戰士是適當於王堪為王所使用可稱是王之股肱

諸比丘正如是成就三支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能遠射又能不誤射能破大集團

諸比丘比丘是如何而能遠射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將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殊勝所有遠或近之一切色——此非屬於我此並非是我此並非我之內我——如是如實以正慧見

將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殊勝[P.285]有遠或近之一切受——此非屬於我此並非是我此並非我之內我——如是如實以正慧見

將所有想的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殊勝[A47]所有遠或近之一切想——此非屬於我此並非是我此並非我之內我——如是如實以正慧見

將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殊勝[A48]所有遠或近之一切行——此非屬於我此並非是我此並非我之內我——如是如實以正慧見

將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劣或殊勝[A49]所有[3]遠或近之一切識——此非屬於我此非是我此非我之內我——如是如實以正慧見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射遠方

諸比丘比丘是如何能不誤射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而知此是苦乃至如實知此是趣於滅苦之道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不誤射

諸比丘比丘是如何而能破大集團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能破大無明蘊諸比丘比丘是如是能破大集團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應受獻食物乃至人之無上福田

百三十二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眾會云何為三耶

以偽美所訓練[4]之眾會以質問所訓練[5]之眾會應意樂所訓練之眾會諸比丘此等是三種之眾會

[P.286]百三十三

「諸比丘成就三支之友者是可親近云何為三友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能施難施者能作難作者能忍難忍者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支之友者是可親近

百三十四[6]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決定性亦定而住[7]一切行是無常如來以此現等覺現觀現等覺已現觀已即明了一切行是無常並敘說施設建立開啟分別而彰顯之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決定性亦定[*]而住一切行是苦如來以此現等覺現觀現等覺已現觀已即明了一切之行是苦並敘說施設建立開啟分別而彰顯

諸比丘無論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決定性亦定[*]而住一切法是無我如來以此現等覺現觀現等覺已現觀已即明了一切法是無我並敘說施設建立開啟分別而彰顯

百三十五

[P.287]

「諸比丘譬如所有以絲所織之布中髮褐是最下劣者諸比丘髮褐是冷之時即冷煖之時即煖色惡而觸之不快諸比丘正如是所有眾多之沙門論師中[A50]末伽梨論是最惡諸比丘末伽梨癡人是如是說如是見無有業無有業果無有精進

諸比丘所有過去世之應供正自覺者世尊悉是業論者業果論者精進論者諸比丘末伽梨癡人遮止此等無有業無有業果無有精進

諸比丘所有未來世之應供正自覺者世尊悉是業論者業果論者精進論者諸比丘末伽梨癡人遮止此等無有業無有業果無有精進

諸比丘現在之我應供正自覺者是業論者業果論者精進論者末伽梨癡人亦遮止我〔之說〕無有業無有業果無有精進

諸比丘譬如在河口敷設網將會帶來多魚之損傷喪失諸比丘正如是末伽梨癡人宛如人之網生於世帶來眾多有情之損害損傷喪失

百三十六[8]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云何為三圓足耶

信圓足戒圓足慧圓足是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圓足

百三十七[9]

「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長云何為三增長耶

信增長戒增長慧增長是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長

百三十八[10]

「諸比丘我當說三種之未調馬我當說三種之未調人諦聽善作意之我當說」〔世尊說〕

「唯然大德」彼等[11]比丘眾則回答世尊世尊說曰

「諸比丘如何為三種之未調馬耶

[P.288]諸比丘世間有一類未調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未調馬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未調馬具速疾具美色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是三種未調馬

諸比丘如何是三種未調人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未調人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有一類未調人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未調人具速疾又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

諸比丘又如何是未調人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而知此是苦乃至如實而知此是趣於滅苦之道說此為彼之〔智之〕速疾然而為問及勝法[12]勝律[13]卻怖而不能答說此為無〔德之〕美色復次彼未得衣病緣藥[14]資具說此為彼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如是未調人是具有速疾而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

諸比丘如何是未調人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了知此是苦乃至了知此是趣於滅苦之道此說

為彼之速疾諸比丘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不怖而答此說為彼之美色[P.289]然而彼未得衣病緣藥資具此說為彼不具之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如是未調人是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與體壯

諸比丘如何是未調人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耶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如實了知此是苦乃至了知此是趣於滅苦之道此說為彼之速疾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不怖而答此說為彼之美色復次彼已得衣病緣藥資具此說為彼之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如是未調人是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等是三種未調人

[15]

諸比丘我當說三種良馬〔當說〕三種人中之良馬諦聽善作意之我將說

彼等比丘眾即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云何為三種良馬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良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復次諸比丘眾世間有一類良馬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等是三種良馬

諸比丘誰是三種人中之良馬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中之良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次世間有一類人中之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復有一類人中之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

[P.290]

諸比丘如何是人中良馬具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滅盡五順下分結故成為化生者於彼處般涅槃從彼世〔界〕成為不退轉者此說為彼之速疾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即怖而不能答此說為彼無美色復次彼是不得衣病緣藥資具此說為彼不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如是人中良馬是具有速疾不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

諸比丘如何是人中良馬[16]具速疾具美色而不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滅盡五順下分結故成為化生者於彼處涅槃從彼世〔界〕成為不退轉者此說為彼之速疾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不怖而答此說為彼之美色復次彼是[A51]不得衣[A52]資具此說為彼不[A53]具身高與體壯[A54]諸比丘如是人中之良馬是具速疾具美色不具身高與體壯

諸比丘如何是人中之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五順下分結之乃至從彼世〔界〕成為不退轉者此說為彼之速疾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不怖而答此說為彼之美色復次彼是[A55]得衣[A56]資具此說為彼之身高與體壯諸比丘如是人中之良馬是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等三者是人中之良馬

百三十九[17]

「諸比丘我當說三種最良馬又當說三種人中之最良馬諦聽善作意之我將說

[P.291]諸比丘如何為三種最良馬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最良馬乃至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等是三種最良馬

諸比丘誰是三種人中之最良馬耶

諸比丘世間有一類人中之最良馬乃至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乃至

諸比丘如何是人中之最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耶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漏盡故於現法自覺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已作證具足而住此說為彼之速疾復次為問及勝法勝律不怖而答此說為彼之美色復次彼是得衣病緣藥資具此說為彼之身高與體壯諸比丘諸比丘如是人中之最良馬具速疾又具美色又具身高與體壯諸比丘此等是人中三種之最良馬

百四十

一時世尊住王舍〔城〕之孔雀飼育處徧歷者家於彼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比丘眾即應答世尊「大德」世尊曰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是達於究竟邊際得究竟安穩修究竟淨行是究竟終極人天中之最勝云何為三耶

是無學之戒蘊無學之定蘊無學之慧蘊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是達於究竟邊際得究竟安穩修究竟淨行是究竟終結人天中之最勝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是達於究竟邊際乃至是人中之最勝云何為三耶

[P.292]神通神變[18]記說神變教誡神變是諸比丘成就此等[19]三法之比丘是達於究竟邊際得究竟安穩修究竟淨行是究竟終極人天中之最勝

諸比丘成就三法而達於究竟邊際乃至是人中之最勝云何為三耶正見正智正解脫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A57]比丘是達於究竟邊際乃至人天中之最勝

第五 吉祥品

百四十一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墮於地獄云何為三法耶

不善身業不善語業不善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墮於地獄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天國云何為三法耶

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天國

百四十二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地獄云何為三法耶

有罪之身業有罪之語業有罪之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地獄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天國云何為三法耶

無罪之身業[A58]罪之語業無罪之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乃至生於天國

[P.293]百四十三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乃至不平等之身業不平等之語業不平等之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乃至生於地獄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乃至平等之身業平等之語業平等之意業

百四十四

乃至不淨之身業不淨之語業不淨之意業是

乃至清淨之身業清淨之語業清淨之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被置之生於天國

百四十五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凡愚蒙昧不善士是保護被害受傷之自己是有罪又為智者所非難又生多罪惡云何為三法耶

不善之身業乃至不善的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凡愚蒙昧不善士是保護被害受傷之自己是有罪又為智者所非難又生多罪惡

諸比丘成就三法之智者賢明善士是保護不被害不受傷之自己又無罪又不被智者所非難又生多福云何為三法耶

是善之身業善之語業善之意業

百四十六

乃至有罪之身業有罪之語業有罪之意業是

乃至無罪之身業無罪之語業無罪之意業是

百四十七

乃至不平等之身業不平等之語業不平等之意業是

[P.294]乃至平等之身業平等之語業平等之意業是

百四十八

乃至不淨之身業不淨之語業不淨之意業是

乃至清淨之身業清淨之語業清淨之意業是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智者賢明善士即保護不被害不受傷之自己又無罪又不被智者所非難又生多福

百四十九

「諸比丘此等是三禮云何為三禮耶

意是諸比丘此等是三禮

百五十

「諸比丘凡是有情於日前分時以身行妙行以語行妙行以意行妙行諸比丘彼等有情有善午前諸比丘凡是於日中分時以身行妙行乃至以意行妙行諸比丘彼等有情有善日中諸比丘凡是有情於日後分時以身行妙行乃至以意行妙行諸比丘彼等有情有善午後是

善所祭吉祥     晝善覺亦善
剎那須臾善     獻供最勝行
身業是嫌榮     語業是嫌榮
心業是嫌榮     有求亦嫌榮
該榮者作已     彼等得榮盆[1]
彼等得安樂[2]     佛教中增長
汝等無病藥     一切親給與

第三竟小五十

[P.295]裸形品

百五十一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道云何為三道耶

深固道劇苦道中道是

諸比丘何為深固道耶

諸比丘於世有一類人如是說如是見『諸欲無過失彼即墮落於諸欲中[1]』諸比丘此說為深固道

[2]

諸比丘何為劇苦道耶

諸比丘於世有一類人裸體而為〔人〕所厭棄之行舐手被呼喚而不來等待而不住不受持來之〔施食〕更不受所作之〔施食〕不應於請待不受從甕口〔取出〕之施食不受從鍋口〔取出之施食〕隔門閾不受〔施食〕隔杖不受〔施食〕隔棒不受〔施食〕兩人食時不〔從其一人之施食〕受食不從妊婦受〔施食〕不從正在授乳婦人受〔施食〕不從在男子間之受婦人〔施食〕不受布告[3]〔所得之施食〕不在狗居近處之所受〔施食〕不在蠅群行處受〔施食〕不受魚不受肉不飲穀酒木酒穀類之酸粥由一家〔受食而還〕唯一搏〔而生〕或從二家〔受食而還〕唯二搏〔而生〕乃至從七家〔受食而還〕唯七搏〔而生〕以一碗而生以二碗而生乃至以七碗而生一日攝一食二日攝一食乃至七日攝一食如是於半月之間行循環[4]而食彼食生菜食粟粒亦食野生之穀類亦食削皮之屑食亦食蘚苔樹脂亦食糠亦食被投棄之焦飯亦食摺[A59]胡麻亦食草亦食牛糞亦食樹林中之根或果食而生亦食落下之果實彼亦著麻衣亦著屍衣亦著雜衣亦著糞掃衣亦著樹皮衣亦著鹿皮衣亦著裂開之鹿皮衣亦著結芳草衣亦著結樹皮衣亦著結木屑衣亦著人髮褐亦著尾毛褐亦著鵂[P.296]鶹翼衣拔鬚髮勤於拔鬚髮行直立而卻座或蹲踞或修蹲踞之精勤或處荊棘之上或臥荊棘之牀或修〔朝與日中〕與晚之〔三時〕入於水之行而住如是修以上多種類之身痛徧痛之行而住諸比丘此說為劇苦道

[5]

諸比丘以何為中道耶

諸比丘於世有比丘於身循觀身而住熾然正智而具念應除對世之貪與憂於心於受乃至於法循觀法而住熾然正知而具念應除對世之貪與憂諸比丘此說為中道諸比丘此等即三種之道也

百五十二

「諸比丘此等是三種道云何為三道耶

深固道劇苦道中道是

諸比丘何為深固道耶

乃至〔百五十一之一〕諸比丘此說為深固道

諸比丘何為劇苦道耶

乃至〔百五十一之二〕諸比丘此說為劇苦道

諸比丘何為中道耶

諸比丘於世有比丘為欲不生未生之惡不善法而策勵而發勤而策心而修持為欲斷已生之惡不善法而策勵而發勤而策心而修持為欲生未生之善法而策勵而發勤而策心而修持為欲住為不失為倍增為廣大為修習為圓滿已生之善法而策勵而發勤而策心而修持乃至而修欲勤行成就神足而修精進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乃至[P.297]修信根修精進根修念根修定根修慧根乃至修信力修精進力修念力[6]修定力修慧力修念覺支修擇法覺支修精進覺支修喜覺支修輕安覺支修定覺支修捨覺支修正見修正思惟修正語修正業修正命修正勤修正念修正定諸比丘此說為中道諸比丘此即三種道

百五十三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地獄云何為三法耶

自行殺生又勸他殺生又稱讚殺生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地獄

諸比丘成就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天國云何為三法耶

自行離殺生又勸他離殺生又稱讚離殺生事

百五十四

乃至自行取不與之物又勸他不與取又稱讚不與取乃至自行離不與取又勸他人乃至稱讚離不與取事

百五十五

[P.298]乃至自行於欲邪行又勸他於欲邪行又稱讚於欲邪行乃至自行離於欲之邪行又勸他人離於欲之邪行又稱讚離於欲之邪行

百五十六

乃至自行虛誑語又勸他虛誑語又稱讚虛誑語乃至

自離虛誑語又勸他離虛誑語又稱讚離虛誑語

百五十七

乃至自行離間語又勸他離間語又稱讚離間語乃至自行離離間語又勸他離離間語又稱讚離離間語

百五十八

乃至自行麤惡語又勸他麤惡語又稱讚麤惡語乃至自行離麤惡語又勸他離麤惡語又稱讚離麤惡語

百五十九

乃至自行雜穢語又勸他雜穢語又稱讚雜穢語乃至自行離雜穢語又勸他離雜穢語又稱讚離雜穢語

百六十

乃至自行貪又勸他貪又稱讚貪乃至

自行不貪又勸他無貪又稱讚無貪

[P.299]百六十一

乃至自行瞋又勸他瞋又稱讚瞋乃至

自行不瞋又勸他無瞋又稱讚無瞋

百六十二

乃至自行懷邪見又勸他邪見又稱讚邪見乃至

自行懷正見又勸他正見又稱讚正見成就此等三法者猶如為所牽連而置之生於天國

百六十三[7]

「諸比丘為了知於貪應修三法云何為三法耶

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是諸比丘為了知於貪應修此三法

諸比丘為徧知於貪為徧盡為斷為盡為去為離染為滅為捨為棄應修此三法

為瞋乃至為癡為念為恨為惱為嫉為慳為誑為諂為傲為憤發為慢為過慢為憍為放逸為了知為徧知為徧盡為斷為盡為去為離染為滅為捨為棄應修此等之三法

世尊說此彼等比丘即歡喜信受世尊之所說

一集與二集與三集竟

[P.300]勝妙之增支部中顯示最勝清淨之一切智性有十一集由於攝句始知此等

一 第一集

女人之色男子之色及五蓋無堪忍等之五與由無利〔所說之〕五心是〔第一~第四〕

芒污栴檀容易極光淨思惟[1]與他之二種能屬[2]〔第五~第六之七〕[3]

能生失無利不失是四句之門[4]此等一切轉〔第六之八~第十之三二〕

非法非律不說不行第五之制輕〔犯〕麤重〔犯〕有殘〔犯〕及悔除〔犯〕〔第十之三三~第十二〕

舍利弗並為第一無處無容厭背等之成滿〔第十三~第十六〕

邪見即增未生之不善[5]有情即是出不正法之事[6]〔第十七~第十八之二〕他者[7]有罪與網及不正[8]於人中中〔國〕有智聖眼[9]〔第十八之三~第十九之一之半[10]

能持觀察知義[11]緣厭背捨離[12]由食能說者由義味〔能說〕者二人二天並地獄二人二之傍生二餓鬼界於閻浮洲中應如是說[13]〔第十九之一之半~二〕

林中托鉢糞掃衣說法多聞長老之事服裝二者〔第二十之一〕

眷屬[14]靜慮〔念〕住覺支勝處解脫徧處〔第二十之一~七十二[15]

[P.301]二種想隨念[16]靜慮[17]俱行相結合以及彈指[18]大海厭背輕安不善及善〔第二十之七三~第二十一之五〕

無明慧分別[19]通達四無礙解[20]廣〔第二十一之六~十之一分〕

大博無广利及擇〔第二十一之十之餘〕

已食忽與忘卻徧知作證〔第二十一之二~二二〕

二 第二集

精勤應痛惜通達黑白應入[21]雨期覺支靜慮諍論[22]非法行一向不作善以及惑亂〔第一第二〕

愚人懷忿所說了義隱覆順明分〔第三〕

不能盡報說何者應供養等心徒步之賊[23]行及文〔第四〕

麤顯不和合和合第五糟糠偽美重財不等非法非法說者[24]〔第五〕

希有人被追悼值於塔婆二覺者三雷緊那羅出產又同住行〔第六〕

在家有染寂靜〔第七〕

所有之有為解脫策勵名〔第八~第九之三[25]

[P.302]於有之見無慚惡言出犯善巧[26]〔第九之四~至終〕

愚者所許非法非律所許非法非律是〔第十〕

[27]淨相於第五之凡愚及無憂為先[28]所說之重麤重〔第十一〕

四種希求[29]所損傷自心忿調伏[30]徧捨受用等受用均布攝受攝益哀愍〔第十二第十三〕

覆護徧覆護徧尋徧尋性供養款待成滿增長積集〔第十四〕

入定質直堪忍和順不害二種根思擇奢摩他清淨不喜足以及失念之十五〔第十五〕

二種法有學以及彼[31]與無罪與增樂異熟[32]百惱害現前二種自恣應呵應責應驅擯容赦除卻別住根本摩那埵許容〔第十六~第十七之半〕

三 第三集

愚人標識[33]思惟[34]非理不善有罪有惱害惡行垢〔一~十〕

高名應憶無希望轉輪波制多那無戲論[35]更有二種之得〔十一~二十〕

[P.303]身證病人大竭漏瘡[36]應親近應厭棄[37]華語人盲人以及覆[38]〔二十一~三十〕

在梵天阿難舍利弗阿羅毘之〔王子〕天子二種王無苦增上之品[39]〔三十一~四十〕

現前他人[40][41]智者與持戒有為勇猛大賊此等為十[42]〔四十一~五十〕

二種人婆羅門徧歷者涅槃大家婆蹉種提坎那生聞傷歌邏〔第五十一~六十〕

外道怖畏耶那迦舍羅步羇舍子沙羅言依他宗者不善根[43]以及布薩支此等為十〔六十一~七十〕

闡那阿時婆迦釋迦族離繫當勸導希望信行阿毘浮沙門良田跋耆子有學說三種有學[44]二種學崩伽闍[45]〔七十一~九十〕

必然遠離第一眾三種之駿馬樹皮衣[46]一掬鹽塵垢洗滌者黃金匠五十〔九十一~百〕

以前之徧求味著物號泣無三事之厭足二種屋尖頂二種緣更復二種〔緣〕〔百一~百十〕

[P.304]生於無幸處[47]不可量無邊處缺損正確二種清淨與寂默品〔百十一~百二十〕

俱尸那揭羅嘲弄高它馬卡巴朗島哈它卡吐出食二種阿那律被隱覆刻於岩石此等為十〔百二十一~百三十〕

戰士眾會出世髮褐圓足三種增長三種未調馬孔雀飼育處品〔百三十一~百四十〕

不善有罪不平等不淨於所害有四[48]之午前品〔百四十一~百五十〕


校注

[0152001] 二【南傳】~九請參照增一二(大二六〇七c以下) [0154002] 故云云之一節是依暹本而加補 [0157003] 參照 A. III, 153; Itiv. 32 [0160001] 參照 puggalapaññatti 3, 1; 4, 19; s. III. 3, 1, 5 [0160002] 參照 S. vol. I, p. 94 [0160003] 「尚未灌頂」abhiseko anabhisitto-m-acalapatto 是依出在脚註之 ph 及暹本取其abhisekena anabhisitto acalapatto 者 [0167004] 參照增二一(大二六〇三C)Puggalapaññatti 2, 17 [0168005] 參照雜四七(大二三四 一b) [0172006] 參照 A. vol. 2, p. 147 [0174001] 參照 S. vol. 5, p. 376 [0176002] 參照同上 Puggalapaññatti, 3, 2 [0180003] 參照同上 3, 5 [0181004] 參照同上 3, 13 [0183005] 參照同上 3, 14 [0185006] 參照同上 3, 4 [0186007] 「見之我見」底本初以 passaṁ後又改為 apassaṁ 反而是不可行 [0186008] 參照 puggalapaññatti, 3, 6 [0188009] 參照同上3, 7 [0189010] 「亦思惟中」底本雖將此一句用略字符號顯示卻不認為有其必要故譯者遂將原文出示以下有[*]號者皆然 [0189011] 「亦思惟後」底本之有 na pariyosānaṁ manasikaroti 是 pariyosanaṁ pi manasikaroti之誤 [0192001] 參照 A. vol, 63; S. vol. 4, p. 38; Itiv. p. 109 及今卷二集第四之二 [0193002] 「該」底本之 nāya naṁ 是根據暹本訂正為 tāya [0193003] 參照雜三五(大二二五五b)A. vl, 41 S. vol. 2, p. 252; M, vol. I, p. 483 [0194004] 參照 Sn. v. 1048(p. 201) [0194005] 參照雜三五(大二二五五c) [0195006] 此偈參照 Sn. v. 1106-7首之(欲之想)底本之 kāmacchandānaṁ 是與暹本同樣應該作為 kāmasaññānaṁ 從注釋文當很明確 [0197007] 「被切的多羅樹之頂」tālā-vatthu-kataṁ 於注釋是 tāla-vatthu viya kataṁ-是 vatthu(素材材料)之義取所伐倒之多羅樹是樹心被截斷畢竟無再生芽之義tāla, tālā 亦是同義 [0198008] 參照增二八(大二六五〇a) [0199009] 如底本在此處不可分節 [0200010] 此偈參照 S. vol. I, p. 212; Cv. p. 156 [0200011] 參照中一二(大一五〇三a)M. vol. 3, pp. 166, 179 [0202012] 「審問之云云」底本漏卻以下數語依前之類文及暹本補充之samanujñitvā samanugāhitvā samanubhāsitvā tatiyaṁ devadūtaṁ [0204013] 底本漏卻 bhikkhave 一字 [0205014] 此偈參照雜四七(大二三四一b) [0206015] 參照增二四(大二六二四b) [0207016] 參照雜四〇(大二二九五c)別雜三(大二三八九a) [0207017] 參照此偈 S. vol. I, p. 208 [0209018] 參照中二九(大一六〇七c)增一二(大二六〇八b)M. vol. I, P. 17 [0210019] 參照增一二(大二六〇八b)中二九(大一六〇七c) [0211020] 底本將(行惡行已)之一句以略符表示卻不見其要故今即不從此以下附[*]者亦然 [0211021] 此略字符是依據暹本者因合理故採用之 [0212022] 參照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六(大二六三九〇b) [0215023] 「無有分」atamma yo 是依照暹本及 D. T. 讀為 atammayo因為有分是在渴愛一切法中有其分故 [0217001] 參照四一~四二增一六(大二六二六a) [0220002] 參照增一二(大二六〇七c) [0220003] 參照增四八(大二八一二b) [0221004] 底本於此用括弧施以標出此文但暹本卻缺此故今不為譯出 [0222005] 底本並無此「一」字但有次下之「二」字為譯者私自加入者 [0225001] 參照五十一~五十二雜四二(大二三一〇b)雜五(大二四〇三b) [0225002] 「一時住」此一句底本所無有今則依據暹本 [0225003] 參照 S. vol. 1. PP. 2, 55 [0226004] 「現世之身云云」底本雖作如散文之處理但頌文卻是承續前偈者 [0226005] 參照別雜五(大二四〇三c) [0227006] 「現世之身云云」底本雖作如散文之處理但頌文卻是承續前偈者 [0228007] 「行惡行」底本是以略字符號代此句但以譯者之所見並無必要故今則不從底本以下附以[*]記號表者亦然 [0231008] 櫛比(kukkuṭa-sampātikā)是(鷄降落)之形容詞是從一家之屋頂至另一家之屋頂鷄降落之意是形容家屋密集之狀 [0232009] 參照雜四(大二二六a)別雜一三(大二四六五c)雜阿含經(大四九三b) [0234010] 參照 S. vol. I, P. 139; A. vol. I. PP. 220, 291 [0234011] 參照 A. vol. 3, P. 214 [0235012] 參照五十八~五十九雜三一(大二二二三b) [0235013] 參照 D. 13(漢譯南傳藏六三明經)D. 3, 3(同上阿摩晝經)Itiv. P. 98 [0236014] 真言(manta)是吠陀聖典(三吠陀及第五)就是將阿闥婆吠陀作為第四 [0236015] 語分別(akkharappabheda)聲音學與訓釋學 [0236016] 「能語(pada)」能個別知道吠陀聖典之各語 [0237017] 參照三【南傳】~五沙門果經九三九五及九七(漢譯南傳藏六沙門果經九三節以下) [0239018] 參照 Itiv. P100 [0239019] 「非以言語他」惟言不含他之實質人則並非三明者 [0240020] 「鉢供」(thālipāka)施與他眾之食物 [0240021] 以下與前段相同只將婆羅門之名提坎那以生聞代之而已然則至底本一六七頁四節之頌文之前其譯文及頌文後之譯文予以省略 [0240022] 參照 S. vol. 1, PP. 167; Itiv. P. 100 [0240023] 參照中三五(大一六五〇b) [0241024] 多人福之道(anekasārīrikaṁ puññapaṭipadaṁ)一處雖有多人作施又使多人施多處作施或使多人作施或我予汝與汝施或命汝與汝施但總為多人福之道故 [0241025] 梵行之根底(brahmacariyogadha)梵行是阿羅漢道梵行之根底是涅槃 [0243026] 「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十善業道以上之法 [0243027] 參照今卷三集一四〇之二及 D. 11, 3(漢譯南傳藏六一第七三章七四節以下) [0244028] 「尋伺之聲」底本雖 vitakka-vipphāra-saddaṁ但在暹本為 vitakka-vicāra-saddaṁ此用語因符號是順於注釋文故今則從暹本 [0245029] 「轉於自在」底本之 va saṃvatteti 應如暹本作為 vasaṁ vattetīti [0245030] 「等於幻」底本之 mayā-sah如暹本應作 māya-sah [0250001] 參照中三(大一四三五a) [0250002] 參照 M. vol. 2, P. 222S. vol. 1, P. 19; vol. 4 P. 230 [0250003] 「外道」是指六十二見 [0253004] 參照俱舍論一〇(大二九五三b) [0254005] 參照 M. vol. 1, P. 265; S. vol. 2, P. 66; D, vol. 2, P. 63(南傳藏七一四頁以下) [0256006] 參照雜二八(大二一九九b) [0261007] 「對面云云」乃入定之預備位 [0264008] 參照雜三五(大二二五〇a)別雜一一(大二四四九b) [0266009] 「徧歷者眾」paribbājako 是從於暹本之 paribbājakā以下倣此 [0268010] 參照中三(大一四三八b) [0269011] 參照 A. vol. 2, P. 190 [0274012] 兩者就是不造惡與造而不報之兩者 [0279013] 「此之」底本之 ahaṁ 是前之類文及依據暹本作為 ayaṁ [0281014] 「此有」以下之四句是如下苦諦集諦道諦滅諦 [0281015] 梵是最勝之義 [0281016] 參照中二九(大一六〇九a) [0281017] 參照 M. vol. 1, P. 372 [0283018] 於以下之四句(一法)是如下之善法即聖道苦諦法一切不善法阿羅漢果法 [0284019] 惡之 dubbhaṭṭhe 是 bhas 之過去受動分詞 bhāṣ+ta 加前接辭 dus 者 [0284020] 貪就是貪愛 [0287021] 貪就是慳貪 [0288022] 參照 A. vol. 2, P. 31 [0291023] 參照增二四(大二六二四b)中五五(大一七七〇) [0291024] 是布薩齋日 [0293025] 「何物」就是連繫之謂(並無任何之物)就是無連繫之意即並無任何關係之義 [0293026] 「實語」底本之 sabbe 是如暹本作為 sacce [0294027] 「梵」是指世尊 [0296028] 「弟子」是依據暹本之 sāvakasaṅgho [0299029] 木酒原語為 meraya是以種種的根果之汁醞釀所造之酒 [0299030] 直譯是「一食者」之義即將一日之食分為午前與午後而只指其午前之食事並非從朝至正午不問其食幾次之意 [0299031] 從正午至日沒之食名為非時食 [0300032] 「背馳之事」是 visūka 之譯Nyāṇatiloka 譯為 Schaustellung 又 Rhys Davids 之字典有 show(asfair)亦非正確注釋有 sāsanassa ananulomattā visūkaṁ paccanikabhūtaṁ是從雅語之 viṣūc(向兩方)所造者即「不向一方不隨順」 [0300033] 參照十六大國 A. vol. 4, P. 252 [0301034] 參照二一~二三雜三一(大二二一九b) [0302035] 參照 A. vol. 4, P. 254 [0303036] 「牀」有一拳或一肘脚之低牀 [0303037] 「探究」底本是 dukkhantaguṇaṁ今即採暹羅本之 dukkhantāguṇā [0303038] 生色就是黃金之一種是指有佛之皮膚色者 [0303039] 「蟻」底本之 hāṭakan 是不作調依據暹羅本讀為 haṭakaṁ [0308001] 參照雜三五(大二二五一b)別雜一一(大二四五一a) [0308002] 「過患」底本之 ādinava 是 ādllnava 之誤植 [0310003] 參照 S. vol, 4. P. 253 [0312004] 「百法」saddhammukkaṁsanā 應如暹本作為 sadhammuk [0312005] 「阿難」底本之 Ānando 是 Ānanda 之誤植 [0313006] 參照雜三三(大二二三八c)別雜八(大二四三三c) [0314007] 參照雜二一(大二一四七c)參照 [0315008] 參照 A. vol. 4, P. 429 [0315009] 「來觀」具有可能之示言(來而作觀)義 [0316010] 「無漏」底本之 ānāsavaṁ 是 anāsavaṁ 之誤植 [0317011] 參照增二一(大二六〇三a) [0317012] 底本之(善說)之前有 supaṭipanno 之語應予祛除暹羅本則無 [0317013] 「世尊之云云」此一句是從暹本所補 [0317014] 「變異」底本之 anathattaṁ 應如暹本作為 aññathattaṁ [0321015] 參照增二三(大二六一三b)雜三八(大二二七八c) [0321016] 「根香」底本之 mālagandho 是與暹本同樣讀為 mūlagandho [0322017] 參照 Dhp. 54 [0322018] 栴檀多揭羅是香木摩利迦是有芳香之華之名 [0322019] 「善士」底本之 suppuriso 是 sappuriso 之誤植 [0322020] 參照雜一六(大二一一一c) [0323021] 「得聞」底本之 sutaṁ 應作為 sutā暹本亦同 [0324022] 「或是」雖刪除底本之 vā但從意義上看皆如諸本之所一致者以此應將此語存置 [0324023] 「或是」依據暹本且順前之語法應加 vā 以讀之 [0327001] 參照雜二九(大二二一二b) [0327002] 參照雜一六(大二五七九b) [0328003] 參照雜二九(大二二一二a) [0328004] 「學」底本即脫 sikkha 之語 [0329005] 參照雜二九(大二二一二c) [0329006] 「一百五十餘之學處」比丘之學處全部有二百七十七項但此時即尚未全備制定者只此而已 [0329007] 「斷」與暹本同樣加入 pahānā 為妥當其次有[*]者亦然 [0329008] 「事」底本之 tvam 即與暹本同樣作為tam為可 [0330009] 「不」底本之 nakāsi 是 nâkāsi 之誤 [0330010] 參照雜二六(大二一八二a)及同二九(同上二一一c)Itiv. 62 & 102 [0330011] 「滅盡之第一智」聖道相應之智謂起於第一 [0330012] 「由其直有(復)智」係指第四道智無間而起阿羅漢果 [0330013] 「其智已解脫之人」由阿羅漢果而解脫之人 [0330014] 參照八五~八六雜二九(大二二一〇b) [0331015] 底本即重複一切 sabbam與暹本同須刪除去一 [0331016] 參照「細隨細之學處」D. 16, 6, 3(漢譯南傳藏七長部經典二大般涅槃經第六誦品) [0331017] 「學處」底本之 sikkhapadāni 是暹本 sikkhāpadāni 之誤植 [0331018] 「根本之淨行」底本之 ādibrahmacariyikāni 應與暹本同樣作為 ādibrahmacriyakāni [0331019] 參照 S. vol. 5, P. 376 [0331020] 「貪」底本之 raga 是 rāga 之誤植以下有[*]者亦爾 [0332021] 「唐捐」底本之 avajjhāni 應與暹本同樣作為 avañjhāni以下亦倣此 [0333022] 「或是」底本之 va 是 va. N 誤植 [0334023] 參照雜二九(大二二一〇b) [0335024] 「損害」底本之 upahaccā-p 應與暹本同樣作為 upahacca-p [0335025] 「天中」底本之 dve 是 deve 之誤植 [0335026] 參照雜二九及三〇(大二二一〇a及二一三c) [0336027] 參照雜二九(大二二一〇a) [0337028] 底本之 adhisīlam adhicittān ca 與暹本同樣為調律應刪去 ca [0338029] 參照雜三〇(大二二一三a) [0339030] 「聖者之律」ariyassa vinaya 是指佛教 [0339031] 「增事」vuddhi 是他宗教所無法見到之佛教特色之意義 [0344001] 「明後日」底本之 uttarass'eva 是與暹本同樣作為 uttarasve [0346002] 參照 Cv. 7. 1, 2; S. 2. 3. 9 [0346003] 「收割」底本 vapāpeyya 應如緬甸本讀為 lavāpeyya以下倣此 [0347004] 參照今卷二集五之二及三 [0347005] 「墮落事」vokkamana 即五蓋之謂 [0348006] 「不諍」底本即脫漏 avivadamānā請看底本頁之最後行暹本亦如是 [0348007] 以上參照 Mv. 7. 15, 13 [0348008] 參照九十四~九十六雜三三(大二二三三c)別雜八(大二四二九a)A. vol. 2, P. 250 [0349009] 「微細」底本之 amumattesu 是 anuṁattesu 之誤植 [0351010] 「不轉生法」底本之 anavattidhammo 是 anav 之誤植 [0352011] 參照 Puggalapaññatti 3, 10 [0354012] 參照同上 3. 11 [0354013] 迦尸迦衣就是迦尸國產之綿系所編織之布而作之衣 [0354014] 「妙色」底本之 savaṇṇatāya 與暹本同樣應作為 suvaṇṇatāya請看上第八行 [0355015] 「復」底本之 pan'assa 是和暹本相同只是要讀為 pana 請參改前同樣結構之處 [0355016] 參照中三(大一四三三a) [0355017] 「言」底本之 vadeyyā 是 vadeyya 之誤 [0355018] 「隨著」底本雖作 yathā 之一字但是應隨從底本二五三頁第十三行之同文及暹本讀為yathā yathā [0356019] 「無量」由於善能作量無貪等而有斯名 [0357020] 「惡業」底本雖作為 pāpaṁ但今即依暹本讀為 pāpakammaṁ 請參考前後類文 [0361021] 參照一~五雜四七(大二三四二a) [0362022] 「竈」底本暹本同樣為 musāyaṁ譯者不知其意義今認為是 ukkāyaṁ 之誤寫所起之過請參照底本二一〇頁第三一行 [0362023] 「猶未鎔云云」底本之 dhantaṁ sandhantaṁ 是根據暹本讀為 adhantaṁ asandhantaṁ [0362024] 「堪忍」底本之 kamanīyaṁ 是與暹本同樣讀為 kammaniyaṁ 請看底本下第六行 [0362025] 「不適」底本之 sammā 之直前應如暹本加入 na ca 二字 [0362026] 「親里尋」底本及暹本皆是 jātivitakko 是根據其注釋作為 ñātivitakko [0363027] 參照 M. vol. 1, P. 33; A. vol. 5, P. 131 [0365028] 參照一三~一四雜四七(大二三四一b) [0365029] 「金鑛」底本之 jāturūpaṁ 是 jātarūpaṁ 之誤植 [0370001] 參照 M. vol. 1, P. 17一~二是 S. 22. 26; 35. 13, 14; 14, 31 [0370002] 參照 Mahāvagga 1. 6. 27-29 [0370003] 參照三【南傳】~四 S. 22. 27; 35. 15, 16; 14. 32 [0372004] 「我是」根據暹本加入 me 字而讀請看與前節相同之結構 [0373005] 「狂氣之所作」底本之 ummatikam 是根據暹本應讀為 ummattakam [0373006] 參照增二二(大二六〇八c) [0375007] 「不失本性」底本之 vyāpannaṁ 是 avyapannaṁ 之誤植 [0375008] 「業」根據暹本加入 kammānaṁ 讀次下之[*]符號亦爾 [0376009] 「緣」底本之 didānāni 是 nidānaṁ 之誤植 [0376010] 「比丘眾」根據暹本應加入 bhikkhave 之語以讀 [0376011] 「無瞋」底本之 adoso pakataṁ 是 adosapakataṁ 之誤植 [0377012] 「所謂」底本之 so 是根據暹本應讀為 yo次下之[*]符號亦爾 [0378013] 「避」底本 abhinivaddheti 應如暹本作為 abhinivajjeti次句之 abhinivaddhetvā 亦與前同理作為 abhinivajjetvā次下之[*]符號亦爾 [0381001] 參照 Puggalapaññatti 3. 12 [0381002] 參照 A. vol. 2, P. 128 [0382003] 「特相」底本之 adhippāyoso 應如暹本作為 adhippāyaso 其注即作 adhippāyāso兩者皆可用此為來自雅語之 adhi+prāyas 者prāyasya 亦須參改下之[*]符號印亦爾 [0383004] 參改 Puggalapaññatti 2. 9 & 19 [0384005] 「此世無」就是對住於他世者而言此世無 [0384006] 「他世無」就是對住於此世者而言他世無 [0386007] 「正確」者為六面完具者 [0386008] 「圓足故」底本之 sampadā hetu 應作 sampadā-hetu [0387009] 「云言」底本之 pavedenti 依據前之同文及暹本應作為 pavedentiti下之[*]亦爾 [0388010] 「有一類」依據前後之類文及暹本可知底本則脫漏 ekacco 之語 [0388011] 底本存有之「離」之語與次下之語間之點線是不必要 [0396001] 「我是云云」底本暹本雖同為 sanidānāhaṁ但根據覺音之註即應讀為 sanidānamahaṁ [0397002] 「巴朗島卡拉馬」底本雖為 Bharaṇḍukassa但暹本即 Bharandussa 與前所云之 Bharaṇḍu 相合以下之[*]亦爾 [0399003] 參照雜二 二(大一五九a)別雜九(大二四四二a) [0399004] 「極美之姿色」底本之 abhikkhantavaṇṇā 應如暹本作為 abhikkhantavaṇṇano [0400005] 底本 Bhagavato 前之 nāhaṁ 是不成其格調應依暹本刪除又同行之 tittiṁ ajjha 應如暹本之採作 titti addhā但無否定之語氣故而不成意義故今即稍為改其形式讀為titti n'addhā [0400006] 「增上戒」底本之 adhisīle 根據暹本應作為 adhisīlaṁ [0400007] 參照雜三九(大二二八三a)別雜一(大二三八〇b) [0402008] 「林」底本之 raññe vā 是不成其格調應如暹本可作無此字 [0402009] 「己之寂」底本之 sammattano 應如暹本讀為 samam attano [0402010] 「巡行」底本之 pareti 應如暹本作 careti如此可與注釋文相合 [0402011] 參照增二二(大二六〇八c)S. vol. 5, P. 294 [0404012] 參照增二二(大二六〇七b) [0404013] 「云何為」底本之 kattamāni乃 katamāni 之誤植 [0405014] 「諸比丘」依據暹本應加 bhikkhave 之語 [0405015] 參照 Puggalapaññatti 3. 9 [0408001] 參照 A. vol. 2, P. 170 [0408002] 「不誤」底本之 akkhaṅa 是 akkhaṇa 之誤植 [0409003] 「所有」準於前之數例又根據暹本認為底本是漏脫了 ye 之語故今在此補充 [0410004] 「以偽美受訓練」底本之 ukkācita vinītā 應如暹本合成為 ukkacitavinītā [0410005] 「以質問受訓練」之 paripucchā vinītā 亦準前 [0411006] 參照 S. 12. 20 & 22. 90雜一〇(大二六六b) [0411007] 「定之」底本之 va 是取自暹本之 va' 次下之[*]符號亦爾 [0412008] 參照 A. vol. 2, P. 66 [0412009] 百三十七底本在此處雖不分段章然據出於卷末之攝句今作改 [0413010] 百三十八底本雖為百三十七然基於前述之理由今即如樣作改參照雜三二(大二二三二b)別雜八(大二四二八b) [0413011] 「彼等」底本雖作 bhikkhave然意義不通順應如暹本之有 te [0414012] 參照 A. vol. 4, P. 398 [0414013] 「勝律」底本之 abhivinayo 應如暹本之作為 abhivinaye [0414014] 「病緣藥」底本是漏脫 gilāna 之語 [0415015] 「五」底本是將此以後作為百三十八將今之五作一於順序雖倣此但是比照卷末之攝句不在此處分段章五-九是參照雜三二(大二二三二c)別雜八(大二四二八c) [0416016] 在(人中之良馬)之前之 bhikkhu 之語是據前後之類文及暹本可予刪除 [0416017] 參照雜三三(大二二三三b)別雜(大二四二九a)今卷三集之九二及一三一 [0418018] 參照 A. vol. 5. P. 327今卷(三集)之六十之四 [0418019] 「此等之」底本之 imc 是 imehi 之誤植 [0424001] 「得」底本之 labhat'應如暹本之作 labhant' [0424002] 「利」底本之 attha laddha 應如暹本之作為 attha-laddhā [0425001] 「與」應如暹本在 doso 之後該有 ti [0425002] 參照南傳藏六二三七頁 [0426003] 「布告」底本之 sankittisu 應如暹本之作 sankittīsu [0426004] 「循環」就是一日一次二日一次七日一次半月一次受食而食 [0427005] 參照 S. 2. 17; vol. 5, P. 141 [0428006] 「修念力」於底本雖遺脫依暹本補譯 [0431007] 參照增二四(大二六三〇b)S. vol. 4, P. 360 [0432001] 「發修思惟」底本之 āsave bhavamanasā 讀為 āsevā bhāva-mānasā [0432002] 「他之二之能屬」底本之 bhāgīhi apare duve 是否為 bhāgīhi apara-dvīhi [0432003] 底本雖作六但衡其意義遂訂正為七 [0432004] 「四句之門」將底本之 mukha ete caturo 試讀為 mukhāni etāni 而譯之 [0433005] 「不善」底本之 ca kusalaṁ 讀為 câkusalaṁ [0433006] 「有情為云云」此句似乎有誤 [0433007] 「他之者」不明 [0433008] 底本之 nadvassaṁ 之義費解 [0433009] 「聖眼」底本之 viññātariyena 讀為 viññātâriyena [0433010] 「十九」底本雖有十八之十六但是檢其文義應作如是 [0433011] dassaṁ saggo 之義費解 [0433012] 「捨離」底本之 vassaggārammaṇena 應讀為 vavassagg [0433013] 於底本是單有十九而已 [0433014] 「眷屬」眷屬之 一應屬於二十之一者 [0433015] 「七十二」底本是六十三 [0433016] 「隨念」anussate 之義如何 [0433017] 「靜慮」底本雖作 jhānāsahagatehi但先前之文是作為 jhāna-sahagataṁ [0433018] 「結合及彈指」文是如此 [0434019] 「慧之分別」底本雖作 pañña pabhedo但應依先前之文讀為 paññā-pabhedo [0434020] 「四之無礙解」雖作為 paṭisambhidā caturo 但由於關係著 paṭisambhidā所以應否作為 catasso [0434021] 「應入」文即如是 [0434022] 「諍論」底本作為 desanā-vikaraṇena 是 desanādhikaraṇena 之誤 [0434023] 「徒步之賊」底本之 caraṇaka-coro 之義不明 [0434024] 「非法說者」底本之 adhammādī 應是 adhammavādī [0435025] 底本是單獨作為八並不言(第九之三)依先前之文乃作如此改正 [0435026] 底本單為(九) [0435027] 「人云云」此節誤字頗多無由判讀 [0435028] 底本即作 vitthogo duttappa [0435029] 「四希望」底本雖作 āyācani cattāro但今即認是 āyācanāni cattāri 之誤 [0435030] 「忿調伏」底本之作 sacittako vā vinaye 是依先文假設為 sacitta-kodha-vinayo [0435031] 底本即作 kaveyyaṁ [0435032] 「異熟」底本雖作 vivekaṁ 卻如出版者之想像而讀為 vipākaṁ以下至(現前)文意不明 [0436033] 以下之 uddāna 是出於暹本而成為全部之頌文底本語句之可疑處是盡可能依暹本改正 [0436034] 「思惟」暹本即作為 cintā [0436035] 「無戲論」暹本即作 apaṇṇakattā [0436036] 「漏瘡」底本之 arūko 是依前文視為 aruko暹本即作 vajirena [0436037] 「厭棄」暹本是 jīguccha「for jīguccha [0436038] 「覆」暹本是 avakujjita [0436039] 「品」暹本無 [0436040] 「他人」暹本即作 paresaṁ [0436041] 「轉」暹本作為 paccaya-vattaṁ而且是放在 paresaṁ 之前 [0436042] 「十」暹本作為 ekārasa「十一」 [0437043] 「不善根」底本之 akusulamūla 是 akusalamūla 之誤植 [0437044] 「又說三種有學」底本雖作為 pañca masāyo ca sādhikā vuttā 卻意不明今暫依暹本tayo ca sekhino vuttā [0437045] 「崩伽闍」取自暹本之 paṅkadhena [0437046] 「樹皮衣」依先前之文即(樹皮衣)是在(衣)之次前 [0437047] 「無幸處」底本之 apāyikā 是 āpāyikā 之誤 [0438048] 「善」底本之 sukha在暹本即作為 sv依先前之本文看來而採用此形
[A1] 陀羅【CB】羅陀【南傳】
[A2] 以下疑有缺漏
[A3] 裟【CB】娑【南傳】
[A4] 以下疑有缺漏
[A5] [-]【CB】不【南傳】
[A6] 耳【CB】耶【南傳】
[A7] 好【CB】孿【南傳】(cf. N19n0007_p0268a09)
[A8] 供【CB】無【南傳】(cf. N19n0007_p0241a06)
[A9] 逝【CB】近【南傳】(cf. N19n0007_p0241a06)
[A10] 後【CB】[-]【南傳】(cf. N19n0007_p0188a08)
[A11] 午【CB】什【南傳】
[A12] 之【CB】我【南傳】
[A13] [-]【CB】婆【南傳】
[A14] 檢【CB】[-]【南傳】(cf. N19n0007_p0267a01)
[A15] 垂【CB】[-]【南傳】
[A16] 深【CB】[-]【南傳】
[A17] 致【CB】玫【南傳】
[A18] 與【CB】[-]【南傳】(cf. N19n0007_p0270a09)
[A19] 伽【CB】加【南傳】
[A20] 智【CB】借【南傳】
[A21] 則【CB】即【南傳】(cf. N19n0007_p0273a13)
[A22] 瞋【CB】[-]【南傳】(cf. N19n0007_p0270a01)
[A23] 所【CB】匠【南傳】
[A24] 已【CB】己【南傳】
[A25] 孫【CB】鯀【南傳】
[A26] 迦【CB】[-]【南傳】
[A27] 孫【CB】鯀【南傳】
[A28] 殺【CB】[-]【南傳】(cf. N19n0007_p0276a14)
[A29] 沙【CB】吵【南傳】
[A30] 掘【CB】堀【南傳】
[A31] 根【CB】村【南傳】
[A32] 此【CB】[-]【南傳】(cf. N19n0007_p0301a05)
[A33] 三【CB】[-]【南傳】(cf. N19n0007_p0316a05)
[A34] 知【CB】智【南傳】(cf. N19n0007_p0091a04)
[A35] [-]【CB】正確說明【南傳】
[A36] 千四【CB】四千【南傳】(cf. T02n0125_p0590b11)
[A37] 千四【CB】四千【南傳】(cf. T02n0125_p0590b11)
[A38] [-]【CB】千四大【南傳】(cf. T02n0125_p0590b11)
[A39] [-]【CB】王【南傳】(cf. T02n0125_p0590b11)
[A40] 闍【CB】閣【南傳】
[A41] 跏【CB】伽【南傳】
[A42] [-]【CB】雨【南傳】
[A43] 何【CB】合【南傳】
[A44] 俱【CB】[-]【南傳】(cf. N19n0007_p0372a01)
[A45] 現在【CB】過去【南傳】
[A46] 弗【CB】佛【南傳】
[A47] [-]【CB】之【南傳】
[A48] [-]【CB】之【南傳】
[A49] [-]【CB】之【南傳】
[A50] 末【CB】未【南傳】
[A51] 不得【CB】[-]【南傳】
[A52] [-]【CB】得【南傳】
[A53] 具【CB】見【南傳】
[A54] [-]【CB】無【南傳】
[A55] 得【CB】[-]【南傳】
[A56] [-]【CB】得【南傳】
[A57] 南傳大藏經此處註標[19]有誤今予以修訂為[*]
[A58] 罪【CB】置【南傳】
[A59] 胡【CB】故【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