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一 踐一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及須彌頂上皆見如來處於眾會彼諸菩薩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說法莫不自謂恒對於佛。
四釋文者一品長分為十第一本會圓徧謂前會不散而說後會故初句徧因十方下徧相亦有主伴等並如上說但處加須彌則而演說法通上三會(則而演說法等者前第三會不離前二會而昇忉利則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說前二會之法今加不離須彌頂上則如法慧承佛神力說十住法故兼前二會通三會法也餘義多同須彌頂品)。
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山頂而向於彼夜摩天宮寶莊嚴殿。
第二爾時世尊下不離而升。
時夜摩天王遙見佛來。
第三時夜摩下天王見佛並如前會。
即以神力於其殿內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
第四即以下各嚴殿座初一句總依空起行故云化作無著導行故曰蓮華一行舍多所以稱藏餘如上說。
百萬層級以為莊嚴百萬金網以為交絡百萬華帳百萬鬘帳百萬香帳百萬寶帳彌覆其上華蓋鬘蓋香蓋寶蓋各亦百萬周迴布列百萬光明而為照曜百萬夜摩天王恭敬頂禮百萬梵王踊躍歡喜百萬菩薩稱揚讚歎百萬天樂各奏百萬種法音相續不斷百萬種華雲百萬種鬘雲百萬種莊嚴具雲百萬種衣雲周帀彌覆百萬種摩尼雲光明照曜從百萬種善根所生百萬諸佛之所護持百萬種福德之所增長百萬種深心百萬種誓願之所嚴淨百萬種行之所生起百萬種法之所建立百萬種神通之所變現恒出百萬種言音顯示諸法。
百萬[A1]已下別顯嚴相於中四初明座體備德嚴皆云百萬位漸增故次百萬夜摩下明座旁圍繞嚴三從百萬下法門行德嚴文有八句攝為四對一因緣二福智深心契理故三願行四體用無生法體之所起故四末後一句法教流通嚴。
時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
第五時彼下請佛居殿。
時佛受請即升寶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
第六時佛下如來受請。
爾時天王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第七爾時下各念昔因然晉經亦有樂音止息今略無者譯人之意謂不如十解會事歸理不云樂音止息不及迴向事理無礙不云熾然退可同前進可齊後故並略之。
名稱如來聞十方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摩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第八偈讚十佛此十佛是前會十佛之前如次十佛明位漸高念昔亦遠理實三世諸佛皆同此說餘如前會文亦有二先明此界後辨結通前中十偈亦各有四初句標名讚別德次句通顯具吉祥三憶曾入此殿四結處成勝極亦初一句諸頌不同初二字別名次二字通號下三字別德亦皆以下別德釋上別名一以聞十方釋成名稱。
寶王如來世間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清淨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二以世間燈釋寶王義珠有夜光可代燈者為寶中王佛有智光照無明夜故曰寶王。
喜目如來見無礙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莊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然燈如來照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殊勝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饒益如來利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無垢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善覺如來無有師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寶香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三四五六義並可知。
勝天如來世中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妙香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七以世燈釋勝天者身智光照勝於天故。
無去如來論中雄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普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八以論雄釋無去者具勇智辯不可動故。
無勝如來具眾德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善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若行如來利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普嚴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九十可知又此中殿各舉別名初一嚴體下皆寶之別德謂此寶清淨以用莊嚴殊勝無垢此寶發香是香必妙能嚴之寶無所不見可謂普眼如是嚴者是善莊嚴無處不嚴名普嚴也又善嚴者善因生故。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憶念徃昔諸佛功德稱揚讚歎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歎佛功德爾時世尊入摩尼莊嚴殿於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結跏[A2]趺坐。
第九爾時世尊入下佛同升殿。
此殿忽然廣博寬容如其天眾諸所住處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第十此殿下處忽寬容並如前會。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初來意者助化讚揚故說行體性故行所依故然三天偈讚來意宗趣大旨是同但解行願以為異耳。
二釋名三宗趣亦不異前約處約行少有別耳。
爾時佛神力故。
四釋文者文亦有三一集眾二放光三偈讚初中有十一正明集因亦即各隨其類為現神通也。
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二十方下辨主菩薩。
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俱。
三一一下明眷屬數。
從十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
四從十萬下來處分量然顯數隨位增信十住百迴向是萬此合當千而云十萬或譯人之誤或是十百則傳寫之誤。
其名曰功德林菩薩慧林菩薩勝林菩薩無畏林菩薩慙愧林菩薩精進林菩薩力林菩薩行林菩薩覺林菩薩智林菩薩。
五其名下列菩薩字同名林者表十行建立故行類廣多故聚集顯發故深密無間故扶疎庇暎故此十菩薩表行之體也可以意消息之(表十行建立故者此有五義大意可知初言建立者於法性無修之中而起修故二萬行非一故三聚為十度四行顯發性德令現前故故起信云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四一一契理曰深意趣秘妙為密相續無間五扶踈即茂盛之貌如一布施國城內外頭目髓腦而興起故等言庇映者一一行門與慈悲俱普蔭一切相映帶故若建謂修建立謂成立廣謂體廣多謂類異則五句皆二便成十義下三各二可知故下結云可以意消息之)。
此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親慧世界幢慧世界寶慧世界勝慧世界燈慧世界金剛慧世界安樂慧世界日慧世界淨慧世界梵慧世界。
六此諸菩薩下來處剎名同名慧者十解之慧行所依故。
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常住眼佛無勝眼佛無住眼佛不動眼佛天眼佛解脫眼佛審諦眼佛明相眼佛最上眼佛紺青眼佛。
七此諸菩薩各於下明所事諸佛同名眼者以智導行了了分明成有目之足故斯即十行當位之果佛於此位顯者皆名眼故宜以當界之佛與當界菩薩共相屬對思而釋之(宜以當界等者以佛是當位之果菩薩即當位之因如功德林菩薩下釋云積行在躬功德圓滿故得成於常住之果二慧為最勝故成無勝眼三悟勝義諦名為勝林故成無住眼佛四聞深無畏故成不動五崇真拒迷成大光淨六事理無差離身心相故得解脫七了相不動得審諦眼八照理正修故成明相九照心本源果成最上十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名智林故得果妙明為紺青眼以菩薩名下文自釋故今屬對則果號可知)。
是諸菩薩至佛所[A3]已頂禮佛足。
八是諸下至[A4]已設敬。
隨所來方各化作摩尼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九隨所下參而不雜。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其諸菩薩世界如來所有名號悉等無別。
十如此下結通無盡。
爾時世尊從兩足上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第二爾時下放光足上謂趺背行必動故背依輪指得有用故表行依信解而成用故餘同前會。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三爾時功德林下明說偈讚十菩薩說即為十叚亦以東方為始上方為終各有說偈所依謂承佛力等今初菩薩且就能說積行在躬功德圓滿故名功德若就所歎歎佛勝德故云功德林有十二頌以是會主總敘此會普徧之事。
佛放大光明普照於十方悉見天人尊通達無障礙。
於中二初八述讚奇特後四舉德釋成前中四初一偈敘此品放光。
佛坐夜摩宮普徧十方界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須夜摩天王偈讚十如來如此會所見一切處咸爾。
次二敘前品感應。
彼諸菩薩眾皆同我等名十方一切處演說無上法所從諸世界名號亦無別各於其佛所淨修於梵行彼諸如來等名號悉亦同國土皆豐樂神力悉自在。
次三敘此品眾集。
十方一切處皆謂佛在此或見在人間或見住天宮如來普安住一切諸國土我等今見佛處此天宮殿。
後二明自在普周。
昔發菩提願普及十方界是故佛威力充徧難思議遠離世所貪具足無邊德故獲神通力眾生靡不見。
後四舉德釋成中二前二舉因顯用。
遊行七方界如空無所礙一身無量身其相不可得佛功德無邊云何可測知無住亦無去普入於法界。
後二辨果用深廣於中一體用自在上半不去徧至下半卷舒相盡謂一身即多則一相不可得多即是一則多相不可得是故恒一恒多恒非一多由此自在一塵內身無不周于十方徧十方身並潛一塵之內皆悉圓徧非分徧故難思議也後一深廣相成上半牒廣辨深下半釋深顯廣謂不住故無處不至不去故不離本位此釋深也塵毛等處無不普入廣無邊也(一塵內身等者以即一恒多故等)。
爾時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二上明功德此辨智慧悟此除冥難遇之慧故名慧林偈中歎此。
世間大導師離垢無上尊不可思議劫難可得值遇。
十頌分三初一明佛難遇。
佛放大光明世間靡不見為眾廣開演饒益諸群生如來出世間為世除癡冥如是世間燈希有難可見。
次六別釋難遇於中亦三初二益廣難遇。
已修施戒忍精進及禪定般若波羅蜜以此照世間。
次一因圓難遇。
如來無與等求比不可得不了法真實無有能得見佛身及神通自在難思議無去亦無來說法度眾生若有得見聞清淨天人師永出諸惡趣捨離一切苦。
後三果深難遇。
無量無數劫修習菩提行不能知此義不可得成佛不可思議劫供養無量佛若能知此義功德超於彼無量剎珍寶滿中施於佛不能知此義終不成菩提。
三有三偈校量顯勝於中初一長時大行校量次一長時供佛校量後一勝物供佛校量。
爾時勝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三勝林悟勝義甚深之法故。
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曀赫日揚光暉十方靡不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
偈歎深廣無涯之德十頌分二初三明佛德廣博後七顯法體甚深橫豎互顯前中初二喻況後一法合喻言孟夏月者取意譯也梵本敵對翻云後熱月西域如來聖教一歲立為三際謂熱雨寒西域記云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則後熱月言兼得此方孟夏後半餘之二際各有四月凖釋可知赫日之言但取陽光時長難窮其際耳彼方或為四時與此名同但以正月黑半為首耳不見此文妄為異解(喻言孟夏月者取意譯也下䟽文有六一總顯文意梵本下二會梵經此即刊定引梵破經如下當說今䟽取其所引令順同今經西域如來聖教下三出後熱月相明其三際但是佛教所用俗之所用不必要三亦說四時等赫日之言下四會經通難即刊定破云四月赫日豈勝六月故孟夏之言不順赫日故䟽出意云但取光長者故晉經云譬如春後月虛空無雲翳日曜清淨光春後與孟夏無違赫日明取光遠彼方或為四時下五委彰時分以正濫釋不見此文下六結破刊定謂彼破譯者云凖梵本應云後熱月不合言孟夏月若取意總譯應云譬如盛暑月赫日光熾然於淨虛空中無邊光照曜由方言實無敵對翻故應取意譯也言後熱月者西域時節名字兩說一云一年三時謂春夏秋各四月從十一月半[A5]已後至三月半[A6]已前名春時餘二時準知一云一年六時各兩月謂從十一月後半至正月前半名春時二從正月半至三月前半名熱時三從此後至五月前半名兩時四從此後至七月前半名秋時五從此後至九月前半名雪時六從此後半至十一月前半名極寒時今梵本云後熱月者當此國二月半[A7]已後三月半已前彼方兩熱月中後熱月也然此與西國時復不同此地正暄西域[A8]已𤍠是以但可取意譯耳上即刊定記義餘之二際準知者應云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夏即雨際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即寒際即雨熱寒之三際也斯即俱舍光法師義若泰法師意從十月半為首泰公約晝夜停等後說增减光公約晝夜極長時後說增减然其兩說亦不愜西域記文刊定承謬更斥經義故云不見此文妄為異解然䟽文[A9]已正所引猶畧今當具引彼記第二卷云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日以月之大小故然白前黑後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遊在內近北行也日遊在外近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一嵗又分一嵗以為六時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時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盛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時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時也如來聖教嵗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或嵗為四時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謂制咀羅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當此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謂頞沙茶月室羅伎拏月婆羅鉢陀月當此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謂頞濕縛庾闍月迦賴底迦月末伽始羅月當此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冬三月謂報沙月磨祛月頞勒窶拏月當此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故印土僧徒依佛聖教坐兩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斯皆邊裔俗語不達中國正旨或方言未融而傳譯有謬釋曰以此文證邪正可知又今之坐夏正取西域四時非佛教所明故記不許)後七中令於依他修三無性觀以餘之二性不離依他故由於二性成依他故謂圓成是依他體性徧計但橫執依他又迷真似現故即依三性說三無性三性尚一豈有三無三無但是即有之無三性但是即無之有有無不二為一實性有無形奪性亦非性故於依他中具修諸觀(謂圓成即是依他之體故觀依他必觀其體離依他性無可橫執故遍計性亦約依他又迷真似現者此之一句具足三性迷即遍計真即圓成似即依他前意明二不離依他此義明二能成依他故但觀依他[A10]已具三性即依三性下第二明三無性不離三性全是唯識偈文具足應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則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則三無性依三性有三性尚一下三明融通謂三性是有尚猶是一三無無相豈定有三故收三性但是一有三無但是一無離有無無故有無不二初句約顯後有無形奪下約遮餘義玄中[A11]已具其相)。
諸法無來處亦無能作者無有所從生不可得分別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
文即分三初三作生無自性性觀次二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後二修相無自性性觀(初三作生無自性性觀者即第二依他上無性也即唯識云次無自然性然三無性名須彌偈品文中已有今復畧釋謂法從緣無自然生性故上生無自性即是所無下一性字是無性性謂無自然生之自性為其性故勝義無自性性者即第三無性勝義自性即是所無下一性字義同於前顯無彼勝義之性為其性故勝義即是圓成圓成即是真如故唯識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相無自性性者即第一無性謂遍計之相亦不可得如繩上蛇下一性字是第一性以相無自性而為其性故)今初即分為三初偈正觀無生初句果空謂緣生果法非先有體從世性微塵及未來藏因緣心識中來若有來處即先[A12]已有如鳥來棲樹何得言生次句因空既無有果對何說因又世性等亦是妄計因緣有故次句雙遣所從是因所生是果又初句不自生次句不他生次句不共生又初句非先有而生次句非先無而生次句非半有半無三義各以末句息妄成觀(初句果空等者即中論先有先無門觀也然亦名奪破於中先奪破其所計先有總舉諸宗世性微塵即是外道及未來藏即一切有部因緣通大小乘約相心識即唯識唯心所現若執定有皆為所遣從若有來處下縱破鳥來棲樹即中論青目釋無來文謂先有鳥而來就樹可名為來今從無之有曰生曾何先有次句因空者即經亦無能作者能作是因因即我也亦即牒辭則通於法瑜伽論云順益是因義謂無常法為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又雖無常法為無常因然與他性為因亦與後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從既無有果下破也即相待門破可知又世性等亦是妄計因緣有故者亦因緣門因緣無性故亦無體門但有妄計無實體故又初句不自生等者上之四句各別門破今通用因緣門以四開破畧無無因中觀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而雜集論二門釋之一云不自生者謂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時無自性故不從他生者謂彼法緣非作者故不從共生者謂即由此二種因故非不自作他作故不無因生者謂緣望眾生有功能故二又因緣互奪釋云自種有故不從他等次後當釋又初句非先有下前來唯初句用先有門今通三句皆用先有先無門中論因緣品云果先於緣中有無俱不可先無為誰緣先有何用緣影公云因中先有則境界在六根因中先無則因同非因因同非因則可鑽冰出火境界在六根則可湯中求冰若亦有亦無則具上二過其第四句乃非此門故中論云若果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亦非有無生何得言有緣)。
次偈以無生釋無滅略有三義一無生可滅故二無待對故三例生從緣故。
後偈觀成利益經云無生即是佛故論云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依他因緣即無生故(經云等者正是大品法尚答常啼云諸法如即是佛諸法無生即是佛等下句既云斯人見如來即無生是佛義耳須彌偈讚品一切慧菩薩云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故論云等者即中論四諦品末云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而論引經即智嚴經至第十菩薩當具引之)。
諸法無生故自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以法無性故無有能了知如是解於法究竟無所解。
次二偈約依他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中前偈遣所觀上半辨觀下半明益各含二義故致兼言一者成前謂非唯能相之生生即無生所生法體從緣無性即無所有此顯依他無性是圓成性益云深者即事而真故二云無生真性亦無所有即彼勝益無自性性益云深者真性不立故(各含二義者釋上兼修之言而云各者正取上半觀相下半觀益為各二義即依他圓成如下䟽列而下遣能亦含依圓故此各言兼於能所方順二偈兼修之言一者成前下別示二義之相此即依他中義也先明觀相由前偈遣能相四相畧舉生滅[A13]已含住異此偈遣所相色心法體由四相相成其有為當法緣生故無自性觀益可知二云無生下即兼修勝義無性義也)後偈遣能觀然有二義一成前所觀謂以無性故無有能了如無有人能了龜毛長短大小知無所了是究竟了二是正遣能了既無所了亦無能了能所兩亡為究竟解(後偈遣能觀者然此䟽中二義亦通前依圓前義依他圓成俱無所了後義依圓皆無能了皆由即性即無性故故䟽結云能所雙亡即正結上二義也亦通結上二偈能所)。
所說有生者以現諸國土能知國土性其心不迷惑世間國土性觀察悉如實若能於此知善說一切義。
後二偈明相無自性性觀中初偈正明後偈總結前中上半顯執不了國等依他謂為現見妄計為生故晉經云所言有生者當知由所生下半明觀若知無性則離徧計故後偈總結稱於事理之實以觀世等故善說也(不了國等者而言等者國即共業緣生以後偈總結云世間國土性世間之言通有情世間故致等言言謂為現見者以中論內小乘被破皆悉救云世間現見故意云不合與世間相違又佛言世智說有我亦說有世智說無我亦說無今現見有國等諸法豈得言無故引𣈆經云當知由所生所生即現故見國等)。
爾時無畏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四以信樂力聞深不畏名無畏林偈歎信向益深德故。
如來廣大身究竟於法界不離於此座而徧一切處。
十頌分二初一所信之境謂法身體即法界智身證極法界致令應用之身不動而徧。
若聞如是法恭敬信樂者永離三惡道一切諸苦難。
後九聞信之益分五初一聞信離惡。
設往諸世界無量不可數專心欲聽聞如來自在力如是諸佛法是無上菩提假使欲暫聞無有能得者。
次二辨其難聞。
次三明聞信成佛將過去[A16]已成證現未當成。
無量無數劫此法甚難值若有得聞者當知本願力。
四有一偈明聞必有由勵物起願。
若有能受持如是諸佛法持[A17]已廣宣說此人當成佛況復勤精進堅固心不捨當知如是人決定成菩提。
五有二頌顯起行益。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第十九之一
音釋
(舊許切抵也)。
曀(於計切音醫)。
盲(眉庚切目無瞳也)。
翳(於計切蔽也)。
濫(盧瞰切音藍去聲水延漫也)。
暄(呼淵切溫也)。
愜(乞恊切音怯適意也)。
謬(靡㓜切詐也)。
勵(力霽切音例勉力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二 踐二
爾時慙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五拒妄崇真拒迷崇智名為慙愧林故偈讚如來大智勝益。
若人得聞是希有自在法能生歡喜心疾除疑惑網。
十頌分三初三法說難思次六以喻並决後一結德歸佛今初初偈明聞生勝益令物希聞自在法者即佛智也。
一切知見人自說如是言如來無不知是故難思議。
次偈佛窮種智故下位難思。
無有從無智而生於智慧世間常暗[宴-女+六]是故無能生。
後偈顯智從生此文反顯然有二意一者成前謂欲生智慧當於佛求佛無不知故不應求之於凡凡暗[宴-女+六]故猶搴芙蓉必於深水而於木末安可得耶(後有一偈下䟽文有三一案經釋有二意前二中云猶搴芙蓉等即顯所應而於木末非所應也即楚詞意彼云搴芙蓉於木末此明不應也)二者成後智從熏習自種而生不從煩惱無智所生是故下言二心不同時屬自愚智故故應慎所習也(二者成後智從熏習自種有二先正釋謂由本有無漏種子與多聞熏習和合而生無漏智故依唯識論本有新熏三師異說第一清目等師唯立本有故論云有義一切種子皆悉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第二難陀唯立新熏故論云有義種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第三護法正義論云有義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二者始起乃至云由此應信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又云其聞熏習非唯有漏聞正法時亦熏本有無漏種子令漸增盛展轉乃至生出世心釋曰出世心者即是見道其第三義正同瑜伽三十五種性品論云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名本性住種性今䟽云熏習即是新熏自種而生者熏但熏舊無別新成)若爾何以經言煩惱泥中有佛法矣此說在纏如來藏故然此大智從藏德生非從迷起(若爾何以經言下第二釋難會通有兩重難初即引淨名第二佛道品難因淨名問文殊言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葢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是華如是見無為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今䟽引此以為難耳又入大乘論第一引龍樹偈云不從虗空有亦非地種生但從煩惱中而證成菩提皆此義也此說在纏下䟽答然約彼經文見無為入正位者不生佛法則已入見道便不能發若約迦葉領解云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則諸凡夫地前菩薩有諸煩惱增修對治成諸度門得為佛種若已斷結不可得為一切智因故諸菩薩留惑潤生以至惑盡故攝論云煩惱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此是經之顯意今䟽所明乃是經之蜜意而是勝鬘楞伽等義故云在纏如來藏煩惱如泥覆於二藏然大智自從所藏不空大智光明遍照法界義生故二相亦異)若爾煩惱即菩提復云何通約體性故從所迷故如波與濕(若爾等者即第二重難既言即者則不得云二事別也謂迷真起妄說為煩惱妄體即真元是佛種無行經云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等䟽約體性故下䟽答上難有其二意一約體性者煩惱性即菩提非約相也故淨名云煩惱是道塲知如實故無行經云貪欲及瞋恚無有能得者是法皆如空知是即成佛故知煩惱實性即菩提耳亦就相明二事不一二云約所迷故者即第二義也謂迷真起妄離真則無能迷妄心故云即菩提耳真即性淨菩提如波與濕雙喻上二濕是波性波是濕相動濕成波是波所依能所不同故非一也)然實義者真妄愚智若約相成二門峙立若約相奪二相寂然雙照二門非即非離若說一者離之令異如此章中若云異者合之令同如後章是善須得意勿滯於言(然實義者下第二會實義通會兩章方顯中道正通煩惱即菩提難是顯真妄交徹之義雖說三門義含四句謂初二門峙立依理成事則唯妄非真事能顯理即唯真非妄故各峙立若說一者下明此二章正為破病若㨿菩薩二皆會中又此章則二門峙立後章則二相寂然故合此二非即非離言若說一者則離之今異者謂有問言萬法即真一如無異故妄即真有何過耶答略有三過一者能依即是所依謂依真有妄如依水有波今妄即是真便無能依以無能依亦失所依則生滅真如二俱不立二者既不異亦失真妄以妄即真故無妄無妄對何說真三者亦失真假二門若別則三義俱成如金與嚴具波之與水動濕體相二俱不同能依所依各有三義皆不雜亂若云異者合之令同者下章云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等)若凖晉經云非從智慧生亦非無智生了達一切法滅除世間闇則顯智體絕於愚智不稱實了則名無智此偈雙明性相後喻但顯二相不同。
如色及非色此二不為一智無智亦然其體各殊異如相與無相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智無智如是世界始成立無有敗壞相智無智亦然二相非一時如菩薩初心不與後心俱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譬如諸識身各各無和合智無智如是究竟無和合。
二並決中二先五明二性相違後一辨功能不等今初唯第二偈三句是喻餘偈喻合各有半偈一約色非色者非色謂心緣慮質礙體性不同故二中有二喻相無相者理事相反生死涅槃真妄相反雖同一體分別義門不相是故三成之與壞約相別故四初心後心時不同故五諸識身所用別故緣會不同故眼無耳用又此眼識不合餘根識身同識尚不相合愚智性異安得相生(諸識身下釋此有四意一眼唯見色耳唯聞聲等二緣會不同者眼以色等而為緣故耳用聲等為緣故三眼無耳用者對於果位互用而說初意顯自此意遮他四又此眼識不合餘根者亦對六根互用義說以互用義或言眼根發於眼識而了六境餘根亦爾即第三意對之二或言眼根能發六識以了六境此意對之此識不合餘根此根亦不𤼵餘識更有說言言互用者眼根發耳識而能齅於香等不出上之二意識身同識下結其不同)。
如阿伽陀藥能滅一切毒有智亦如是能滅於無智。
二功能不等者非唯二性各別然智能滅愚愚不滅智藥能去毒毒不去藥亦猶明能滅闇闇不滅明(二功能不等下先法說後舉二喻皆明不等此亦生公十四科善不受報義彼問云善惡相傾其猶明闇不並云何言萬善理同惡異各有限域耶答明闇雖相傾而理實天絕明能滅闇故無闇而不滅所以一爝之火與巨澤火同闇不能滅明以其理盡闇質故也思之可知)。
如來無有上亦無與等者一切無能比是故難值遇。
三一偈結歸如來逈出世表故難值遇。
爾時精進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六勤觀理事同無差別離身心相故名精進十頌總相顯佛此德前即無差之差此乃差之無差二章相接顯非即離亦互相成(二章相接者非即離義[A18]已如上明言互相成者由非即故方成不離等故有問言若言不一者即應離於金別有器體若異金有體者即應與金不異以同金有體無差別故言無差別者一種有體故答只由不異方得不一何者若異即妄自有體不依真立不依真故即不得有妄今有妄者由不異故得成不一以妄無自體故妄依真成以妄成故與真不一如波依水由不異水遂得成波以波成故與濕不一此上即以不異成不一也言不一成不異者即如上章由有能依所依故得交徹不異如有波故說波即濕由有濕故說水即波等)。
諸法無差別無有能知者唯佛與佛知智慧究竟故。
十頌分二初一約法雙標後九就喻雙釋今初也初句標其所知五類之法皆無有差餘三句對人以顯次句揀非餘境下半唯佛究𥁞。
如金與金色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
後九釋中前五釋所知後四釋能知前中初四正釋後一遣疑前中皆上半喻下半法無差所由在於末句然其能喻不離諸法取其所易喻其所難耳(然其能喻者如云眾生非眾生三世生滅皆是初句諸法中[(冰-水+〡)*ㄆ]並無差別斯則難見若就未來無過去相則無相理昭然易見故喻色心無相之難)一體色無別喻此喻為總喻雖是一法合有二該橫豎故(此喻為總者法非法言該通性相及諸法故)豎約理事交徹法者事也非法理也色即空故亦可法真法也非法妄法也取文雖異義旨乃同謂如金之黃色與金體斤兩性無差別隨取互[(冰-水+〡)*ㄆ]合中金是所依喻其真法色是能依喻妄非法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也以真體實妄無不𥁞唯真現也是則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亦同密嚴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取文雖異者謂若理若事若真若妄此文乃異互相交徹義旨則齊亦同密嚴者問明[A19]已引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頼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則金色如指環金體即金然此上不異總有四句一以本成末本隱末存此即存隱不異即䟽云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也二攝末歸本末盡本顯此即顯滅不異故䟽云以真體實妄無不盡唯真現也三攝本從末末存攝末歸本本顯此則兩法俱存但真妄有異即有真有妄明不異故䟽云是則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四攝本從末本隱是不無義攝末歸本末盡是不有義此則不有不無明不異亦是末後二句又非異故非邊不一故非中非邊非中是無寄法界妙智所證湛然常住無所寄也又非一即非異故恒居邊而即中等又非一即生死非異即涅槃非一即非異故恒住生死即處涅槃等云云然其法體圓融無礙上來所說非一異等亦是假言故前䟽云善須得意以法就喻金等亦然)橫者異法相望法者可軌之法也非法者不可軌之法也又法謂有法非法謂無故中論釋法不生非法云有不生無故體性無異者謂同如故(橫者異法相望者即一切差別法無差別也法即是善法非法即惡法故百論取般若意云福上捨何況罪以金剛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故以非法而名為罪又法謂有法者亦是橫論有無相對故中論下引論證成無法為非法也即第三論成壞品頌云從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從非法不生法及於非法直釋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無如兔角等若從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兒從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從非法生非法者如龜毛生兔角故長行釋云從法不生法者若至若失二俱不然從法不生非法者非法名無所有法名為有云何從有相生無相從非法不生法者非法名為無無云何生有若從無生有者是則無因無因則有大過是故不從非法生法不從非法生非法者兔角不生龜毛)然前義正順於喻後義乃順標中諸法之言要由初義性相無差方得顯於後義事事無差若但用後義未顯相全同性那得顯於事事同於一性(然前義下斷上二說前義即事理無礙後義即事事無礙若但用後義下反以理結要用上二謂要由事理無礙方得以理融於事事事隨理而融通耳此中更有別義謂又若依前義則心等四類即第五無為若依後義由無為故前四無差又依前義是性無異故無有差若依後義是同一如體故無差也)。
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如是諸法性實義俱非有。
第二偈假名不實喻以真奪俗是故無差攬緣成眾生即虛非眾生所遣既無能遣安有故俱無實以喻諸法皆無實義並從緣故若以正報為眾生依報非眾生乃全是所喻非實之相尚難顯了(以真奪俗下初立二相次所遣既無下釋無實義以喻下釋合下半後若以正報下結彈古釋)。
譬如未來世無有過去相諸法亦如是無有一切相。
三三世互無喻喻無相故無別謂若未來有過去者應名過去何名未來故知定無過現之相文舉一隅應反餘二諸法無相如彼互無此以差別喻無差別(文舉一隅應反餘二者應明現在無過未過去無現未等故論語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諸法亦然)。
譬如生滅相種種皆非實諸法亦復然自性無所有。
四四相非實喻喻無性故無差別生等四相離所相法無別自性一切諸法離所依理無別自性此以相無喻於性無。
涅槃不可取說時有二種諸法亦復然分別有殊異。
後遣疑者疑云若都無別云何見有性相等殊故此釋云亦如涅槃體離有無百非斯絕而強立名字曰餘無餘諸法亦然真俗並虛分別成異若離分別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真俗並虗等者故肇公云涅槃葢是鏡像之所歸絕稱之幽宅也豈可以有無標牓故有餘無餘乃出處之異號應物之假名耳若離分別者即起信論前文已引此論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次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如依所數物而有於能數彼性無所有如是了知法。
第二四偈喻能知者皆展轉遣疑初偈疑云既有分別則有能知故釋云離所數物無能數數既所知無性何有能知無知之知是真了法。
譬如筭數法增一至無量數法無體性智慧故差別。
次復疑云若依向喻能數喻能知能知雖無所知猶有故復用能數法以喻所知智慧差別以喻能知反覆相遣顯無差理謂一上加一名之為二乃至百千皆是諸一由能數智作百千解故晉譯中第三句云皆悉是本數今譯明一多相待故無體性喻彼妄想於無性中計為有無耳(反覆相遣者謂以所知遣能知復以能知遣所知耳)。
譬如諸世間劫燒有終𥁞虛空無損敗佛智亦如是。
次又疑云都無能所何名佛智故釋云能所雙亡佛智斯顯故所知妄法如世成壞能知真智湛若虛空尚不初成况當有敗如出現品又權智照俗同世成壞權即是實如不離空。
(況當有敗者經云譬如世界有成壞而其虛空不增減一切諸佛成菩提成與不成無差別是也)。
如十方眾生各取虛空相諸佛亦如是世間妄分別。
末偈疑云佛智既等應用何殊釋云隨心妄取佛無異相又謂常無常如各取空佛智雙非如空無別。
爾時力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七智了三種世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
一切眾生界皆在三世中三世諸眾生悉在五蘊中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
十頌顯佛離相真智於中分三初四徧明世間次五雙遣世及出世後一觀成利益今初略有二觀初二偈攝末歸本觀顯眾生世間空後二緣生無作觀兼顯器世間空今初也初二句推假名眾生不出三世顯是無常次二句推三世眾生不出於蘊顯無有我次句蘊由業生以明果空顯非邪因次句推業唯心明心外無法次句體心如幻不離性空及與中道如幻無性故非有非無故末句以本例末則上五一如皆展轉緣生故。
世間非自作亦復非他作而其得有成亦復得有壞世間雖有成世間雖有壞了達世間者此二不應說。
二緣生無作觀中初偈無作故緣成後偈緣成即無作(二有二頌下䟽文有二初總科謂前偈上半無作下半緣成後偈上半緣成下半無作)今初言不自他作者通遣諸非一約外道非自性等作亦非梵天等他作但以虛妄無業報故廣如三論破(非自性等作者即明非自作也外道宗計之盛不出數論勝論數論計自性能作自性即冥諦能作而我非能作者但是知者而疏言等即等於我我為能作者即勝論師次言亦非梵天等作者且等取安茶論師所計第一䟽已明自在即塗灰外道所計合上為共作離上為無因故但舉自作四句已備但以虗妄者即總破四句四句之計皆無業報言廣如三論破者不欲繁文指廣有原然三論皆破百論廣破二宗今取順非四句作苦且依十二門論釋云然自性一計第一䟽抄[A20]已廣破竟衛世計我為自今當更釋即觀作者門第十偈云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不可得是則無有苦長行以因緣門釋則通小乘大乘等次約破外道說先總敘云如經說有裸形迦葉問佛苦自作耶佛默然不答世尊若爾苦不自作者是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爾苦自作他作耶佛亦不答世尊若爾者苦無因無緣作耶佛亦不答釋曰下論破有二意一約性空結云如是四問佛皆不答當知苦則是空第二約外道說問曰佛說是經不說苦空隨可度眾生作是說是裸形迦葉謂人是苦因有我者說好醜皆神所作神常清淨無有苦惱所知所解悉皆是神作好醜苦樂還受種種身以是邪見故問佛苦自作耶是故佛不答苦實非是我作若我是苦因因我生苦我即無常何以故若法是因及從因生法皆亦無常若我無常則罪福果報皆悉斷滅修梵行福報是亦應空若我是苦因則無解脫何以故我若作苦離苦無我能作苦者以無身故若無身而能作苦者得解脫者亦應是苦如是則無解脫而實有解脫是故苦自作不然釋曰此破我為自作故䟽云自性等等於我故次破他作論云他作苦亦不然離苦何有人而能作苦與他復次若他作苦者則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見問故佛亦不答而實不從自在天作何以故性相違故如牛子還生牛若萬物從自在天生皆應似自在天是其子故復次若自在天作眾生者不應以苦與子是故不應言自在天作問曰眾生從自在天生苦樂亦自在天生以不識樂因故與其苦答曰若眾生是自在天子者唯應以樂遮苦不應與苦亦應但供養自在天則滅苦得樂而實不爾但自行苦樂因緣而自受報非自在天作復次彼若自在者不復有所須有所須自作不名自在若無所須何用變化作萬物如小兒戲復次若自在作眾生者誰復作自在若自在自作則不然如物不能自作若更有作者不名自在下廣有破具如彼論乃至云若自在作苦樂等事而自成壞世間法等又自在亦從他作則無窮無窮則無因故非自在[A21]已破共作有上二過故假因和合故非無因四皆邪見故佛不答破梵天等例同自在約人雖異他作義同然此方妄計亦自西天相傳之說案三王曆云天地渾沌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亦長一丈如此萬八千嵗然後天地開闢盤古龍身人首首極東西足極東西左手極南右手極北開目成曙合目成夜呼為暑吸為寒吹氣成風雲叱聲為雷霆盤古死頭為甲喉為乙肩為丙心為丁膽為戊脾為[A22]己脅為庚肺為辛腎為壬足為癸目為日月髭為星辰眉為斗樞九竅為九州乳為崑崙膝為南嶽股為太山尻為魚鼈手為飛鳥爪為龜龍骨為金銀髮為草木毫毛為鳬鴨齒為玉石汗為雨水大腸為江海小腸為淮泗膀胱為百川面輪為洞庭韋昭同記曰世俗相傳為盤古一日七十化覆為天偃為地八萬嵗乃死然盤古事跡近為虗妄既無史籍難可依憑但是古來相傳詭妄耳斷曰誠如所言亦依稀西域梵天韋紐等今既破邪敘之無失)二約小乘非同類因自作亦非異熟因他作以皆相待無自性故。
三約因緣相待如十地論及對法所明(三約因緣者十地在下對法云自種有故不從他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無因斯則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假因遣緣假緣遣因假無用以遣共假有功遣無因十地更廣)四約以因望果中論云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說諸苦於果則不然此自他言含於二意一以果為自以因為他論云果法不能自作[A23]己體故二以因為自以緣為他此明不從因緣無果待對故離既不成合亦不成故論云若彼此共成應有共作若彼此尚無作何况無因作彼此即自他也(約以因望果者初標也即無相宗說中論云下次引論正釋即破苦品初引一偈即初總標偈明四句不作此自他下三䟽釋初以果為自引論果法不能自作[A24]己體即青目釋因緣品中不自生義其以因為自以緣為他雖同雜集雜集即因緣相奪此即當句以辨緣生無果對待正釋偈中於果則不然也然疏取意釋初二句若論偈中各一偈破破初自作云苦若自作者則不從緣生因有此陰故而有彼陰生釋曰上半縱其自作不從緣下半示其因緣明非自作次破他作云若謂此五陰異彼五陰者如是則應言從他而作苦釋曰此但反顯不他作以今此陰必不異後故不他作必若令異因則異果因同非因自作他作俱不從緣如何得果以待於因故不可也離既下䟽生起第三四句後引論正釋不共句但躡前縱破舉況釋第四句故上論云有因尚不成無因何得成)下半二意一不礙緣成以遣無因二非但不礙幻有亦由有空義故能成因果是則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又非但說於苦四種義不成一切外萬物四義皆不成成壞之言顯兼器界(下半二意者即經而其得有成亦復得有壞前意則上半性空不礙下半緣成即事理無礙義後意由上性空成於下半即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是事理相成門又非下即是中論結例之言成壞之言者中論正約正報今經意在雙含耳)。
後偈緣成即無作者向約幻有雖言成壇幻有即空故不應說是則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云何為世間云何非世間世間非世間但是名差別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
第二五頌雙遣中初半偈假徵次半標答次偈出體釋成蘊是世間緣成寂滅即出世間故淨名經云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一體說二故云假名(故淨名下引證即不二法門品第十二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而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是也又思益第一云五陰是世間世間所依止依止於五陰不脫於世間菩薩有智慧知世間實性所謂五陰如世間法不染又云五陰無自性即是世間性若人不知是常住於世間若見知五陰無生亦無死是人行世間而不依世間凡夫不知法於世起諍訟是實是不實但是二相中我常不與世起於諍訟事世間之實相悉[A25]已了知故與此大同)次二句徵蘊名體世以蘊為體蘊以何為體次二句標答上句答體下句答名應名無生五蘊既云性不可滅則顯前非事滅(則顯前非事滅者然滅有二種謂理及事故上出世間亦有二種一約事出謂地前為世間登地為出世此約事滅由偈但云彼滅非世間則通二釋以此文證明非事滅二者約相名世約性為出世即今文意即約理滅合於淨名思益等經)次一偈釋成空故不滅亦非事在不滅則知本自不生是無生義(則知等者既言空故不可滅是無滅義而結云此是無生義者以無可滅故是本自不生即法自在菩薩曰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後偈例出世間顯智正覺世間亦應緣無性又證無性之理為自體故(又證無性之理者前約應身論無性此約真身論無性)。
能知此諸法如實不顛倒一切知見人常見在其前。
末後一偈明觀益者佛以實法為其體故見法則常見佛也。
爾時行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八照理觀佛而起正修故名行林。
譬如十方界一切諸地種自性無所有無處不周徧佛身亦如是普徧諸世界種種諸色相無住無來處。
十頌觀佛體相普周德於中分二前七約喻顯修後三見實成益前中復二初二地種無性普周喻喻佛無生徧應德。
但以諸業故說名為眾生亦不離眾生而有業可得業性本空寂眾生所依止普作眾色相亦復無來處如是諸色相業力難思議了達其根本於中無所見。
後五業相無依成事喻喻佛難思現用德於中二三偈喻二偈合前中初一明業果互依次偈明相依無性業不離生故業性空因業有生故生無來處後偈雙結難思顯成真觀若逆推其本業復有因卒至無住無住無本故無所見無見之見方了業空(若逆推等者前偈因業有生即是順明今明生依於業業亦從緣故云性空[A26]已是逆推言卒至無住即淨名經意彼逆推云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虗妄分別為本又問虗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今經中三並攝在業眾生即身空寂無來即無住本)。
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議種種諸色相普現十方剎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為身通達一切法。
二頌合中初偈難思普應合上業果互依次二句以互不相是合互依無性身若是佛轉輪王等即是如來佛若是身正覺之心應同色相後二句結示真體唯如唯智合第三偈難思達本(身若是佛者謂色相之身即金剛經云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後二句結示三即如如四即如如智)。
若能見佛身清淨如法性此人於佛法一切無疑惑若見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則見如來究竟無所住若修習正念明了見正覺無相無分別是名法王子。
二有三偈明見實中初頌見佛即了法以見佛稱性不疑同體故(以見佛稱性者三寶同體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故經云清淨如法界者如即稱義人信法界難信法佛故致如言實則佛身即法界也)次偈見法即見佛了法即性淨知佛不住性相故後偈明了正修行照了無相心寂分別寂照雙流故名正念則從佛法生是法王子故。
又上三偈初知離名為法次如法名為佛後知無名為僧窮見三寶之實(初知離名法者即思益第一[A27]已如上引第曰句云是菩薩遍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二
音釋
(苦堅切音牽)。
淤泥(云虗切音迂)。
峙(丈几切池上聲屹立也)。
爝(子肖切炬火也)。
[攬-(罩-卓)](魯敢切音覧手取也)。
裸(郎果切赤體也)。
混沌(混胡本切魂上聲沌徒本切豚上聲混沌[阿-可+(企-止+長)]陽未分也)。
曙(殊遇切旦也)。
叱(尺栗切嗔入聲怒聲也)。
膽(都敢切連肝之府也)。
脾(頻彌切土藏也)。
脅(虗業切腋下也)。
肺(芳吠切金藏也)。
腎(時忍切水藏也)。
髭(津私切口毛也)。
樞(抽居切音樗)。
竅(苦第切穴也)。
尻(苦高切脊梁盡處為尻)。
鳬(逢無切水鳥也)。
膀胱(膀音旁胱音光膀胱脬也)。
詭(古委切詐也)。
韋紐(紐女九切韋紐天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三 踐三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九照心本末名為覺林。
十頌顯於具分唯識大分為二前五約喻顯法後五法合成觀前中二前二約事後三約心乍觀此喻似前喻所作後喻能作細尋喻意前喻却親故喻真妄依持後喻心境依持然依生滅八識但有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心故有真妄依持以會緣入實差別相盡唯真如門即前喻所顯攝境從心不壞相故是生滅門即後喻所明存壞不二唯一緣起二門無礙唯是一心故下合中但明心造欲分義別喻顯二門是名具分唯識(具分唯識者[A28]已如上釋正取真妄合成以為具分乍觀此喻等者即揀刊定云前二喻真妄心所作以辨唯識次二喻真妄心能作以辨唯識今言似者大種異色似畫師所作然不離心有彩畫者似能作也則麤觀似爾細尋不然細尋已下即顯正義然依生滅下辨一所由顯法相宗但是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下辨具二所以於中先總後以會緣入實下別示二相即以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為二義耳存壞不二唯一緣起結歸華嚴會緣入實壞也不壞相故存也二門無礙者結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問唯識第九說其所轉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持種以真如不變不隨於心變萬境故但是所迷耳後還淨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心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故以此二門不相離故廣如問明及玄談中)。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今初二偈真妄依持即真如門攝一切法也初偈初句總喻一心次句喻隨緣熏變成依他也次句不了依他故成徧計第四句喻依他相盡體即圓成(初偈依持真妄者含真含妄有能有所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下合云心如上畫師次句隨緣等者起信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有其染心楞伽經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亦是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頼耶識次句不了等者以經云虛妄取異相故故起信云一切諸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第四句喻依他等者以言大種無差別故大種即喻真如謂心體離念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從緣無性即真如矣又一二兩句即不染而染三四兩句即染而不染故有後偈喻不即離)後偈喻依圓真妄非即離義上半不即能所異故大種中無色身所觸故色中無大種眼所見故又能造無異畫色差別故喻妄依真能所異故性無差別相不同故下半不離義謂所造青等離能造地等無別體故假必依實同聚現故喻妄必依真性相交徹故然大必能造色非色能造大喻妄必依真起真不依妄生故不云也然不離於色有大種可得(大種中無色身所觸故者堅濕煖動皆是觸故言色中無大種眼所見故者約顯色說青黃赤白眼之境故直就法體大種是觸色即是色若就根得謂身反眼又能造無異色者然取增勝地多則黃水多則白火多即赤風多即青而堅濕煖動共造於青亦共造於黃赤及白在能造邊同一堅等及所造邊即有青等故云能造無異畫色差別故䟽喻妄依真下合先合能所異故亦應具言真中無妄聖智境故妄中無真凡所知故從性無差別下合上又能造無異等假必依實等者諸宗正義堅等為實色等為假唯成實宗色香味觸實也地水火風假也以其是數論弟子後入佛法尚順本師故故智論云精巧有餘而明實未足然大必能造色下通妨妨云上非即中既云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今非離中何不言大種不離色色不離大種答意可知上明真如依持但取心中真如一門對妄染說)。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後三約心者喻於唯識心生滅門於中初一亦明心境不即離義(初一亦明心境者對上真妄故有亦言然後三偈亦似上二偈此偈似前第二偈以因不即離之便故先明之後二偈似前初偈至下當知)上半不即心中無彩畫不可見故彩畫中無心無慮知故喻能變所變見相別故下半不離隨心安布故喻離心則無境界相故(見相別者且順上喻有知無知以見分合心有慮知義以相分合畫無慮知故以器世間即是第八之相分故喻離心者三世所有皆是一心作故)要由心變於境非是境能變心故云唯識不言唯境但云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不言然不離於畫而有心可得(要由心變下解妨妨一如前答意亦爾)。
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次一偈喻能所變之行相明畫師巧思不住變態多端所畫非心誰相知者法合彼心者真妄和合心也恒言遮斷不住遮常如瀑流故含一切種故云無量相甚深細名難思議(次一喻等者大同前喻心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第先明喻中先釋上三句所畫非心下釋第四句法合言真妄和合心者揀異法相宗心即起信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頼耶識是也恒言遮斷等即唯識論釋第八識初能變中第九因果譬喻門具云恒轉如瀑流論先問云阿頼耶識為斷為常答云非斷非常以恒轉故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是也含一切種者即第三因相門彼偈云一切種相甚深細即含二門彼偈云不可知執受處了其了一字即第五行相門其執受處即第四所緣行相門其不可知即能所緣行相之內差別之義論先問云此識行相所緣云何(即合問也)謂不可知執受處了了謂了別為行相故處謂處所即器世間是諸有情所依處故執受有二謂諸種子及有根身次論云不可知者謂此行相極微細故難可了知(此明見分)或此所緣內執受境亦微細故外器世間量難測故名不可知故經偈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次句頓現萬境下句喻所變境離心無體(次句頓現者亦即彼果相門云異熟論云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即通辨此識能變之義此是第一能變頓現萬境故楞伽云譬如明鏡頓現萬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下句喻所變等者以無體故無可相知故問明品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又常不住者無住為本故無量難思總標深廣下二句釋示現一切廣故難思各不相知深故難思(又常不住下上約法相常不住言是剎那生滅今明不者即是無義常不住者即常無住無住即實相異名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斯法性宗真心隨緣成萬有故深廣難思前之經偈亦可證此)。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三一偈重喻上來不相知義謂非唯所畫之法自不相知喻所變之境無有體性能畫之心念念生滅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於所畫雙喻心境皆無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又雖不知畫心而由心能畫喻眾生雖迷心現量而心變於境又由不能知所畫但畫於自心故能成所畫喻眾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現妄境又喻正由無性方成萬境故云諸法性如是(能畫之心者心雖慮知今取生滅不住故不能知以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未生無體能知前念前念已滅復無可知前念亦不知後前念已滅無有能知後念未生亦無所知能知之心既不自知安能知所雙喻心境下合文可知然釋此偈總有四意一明性空以性空故不能知自心又二雖不知下明雖性空不礙緣起三又由不能下明由迷真起似若悟自心不造妄境四又正由下即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耳云諸法性如是者過結四意然唯識論第一能變有兩偈半而有十門上隨用已辨今當具出偈云初阿頼耶識(即自性門)異熟(二舉相門)一切種(三因相門)不可知執受處(四所緣境界門)了(五行相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六相應門)唯捨受(七五受俱門)是無覆無記(八三性門)觸等亦如是(同上)恒轉如瀑流(九因果譬喻門)阿羅漢位捨(十斷伏位次門)上十門䟽中[A29]已有隨配可知前後有此相當例可知)。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第二五偈合中分四初一偈合初二句初句合最初句心者即總相之心也下三句合第二句諸世間者即諸彩色此句為總下出諸相即蘊界處故云無法不造故晉譯云造種種五蘊正法念云心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赤黃白及白白故上文云布諸彩色畫手譬心六色如次喻地獄鬼畜脩羅人天若言種種則十法界五蘊等法皆心所造(心者如前喻中[A30]已辨今第二句者此句有二一從能畫即屬上因二從諸世間之言即屬於果則上半是因能變下半屬果能變故唯識云能變有二一因能變謂第八識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即種子現行門)此二習氣俱名因變此總辨也論云等流習氣由七識中善惡無記熏令增長(三種子中各生自現除第八識不能熏故)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增長(除第七識及無記者非異熟因故前是因緣此增上緣也)二果能變者謂前二種習氣力故有第八識生現種種相(即前二因所生現果謂自緣法能變現者名果能變種種相者即是第八相應心所見分等也)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即現八識三性種子名生自現名等流果所生之果與能生種性是一象故)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續故故云異熟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即前異熟及異熟生名異熟果果異因故釋曰以五陰無法不造皆異熟也如次喻等者謂黑即地獄黑黑業報故黃即中方修羅非天亦復非人季孟間故人白者多善業故天白白者因果俱善故九地當廣則十法界五蘊者謂六道四聖四聖中佛在後偈二乘菩薩攝在種種之中既言無法不造亦不揀二乘菩薩更云等法者以今經無法不造三科萬類皆心造也)。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次二頌合前初偈下半於中二初一舉例以合由成前諸言謂如世五蘊從心而起造諸佛五蘊亦然如佛五蘊餘一切眾生亦然皆從心造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緣起雖有染淨心體不殊佛果契心同真無盡妄法有極故不言之(然心是總相者法界染淨萬類萬法不出一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名總相餘染淨二緣各屬二類然總說十法界中六道為染四聖為淨佛果契心下釋其下半上有三法而但說心與佛二法無𥁞不言眾生者謂眾生有𥁞故心即觀心以真為體本自不𥁞佛果契心始本無二同一圓覺故亦無盡迷真起妄無始有終不言無盡然其佛果契心則佛亦心造謂四智菩提是淨八識之所造故若取根本即淨第八若依真諦三藏此佛淨識稱為第九名阿摩羅識磨三藏云此翻無垢是第八異熟謂成佛時轉第八成無垢識無別第九若依蜜嚴文具說之經云心有八識或復有九又下卷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為九有由又真諦所翻决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其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藏所緣即空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釋曰此二即起信一心二門本覺在生滅門一心即真如故故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無論八九俱異凡識即淨識所造四智三身等)若依舊譯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則三皆無盡無盡即是無別之相(若依舊下二會晉譯則三皆無𥁞而二經互闕唐闕眾生晉闕無𥁞故有第三別更立理)應云心佛與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應云下是第三也若取圓是合如是譯則三事皆具無差之相又得顯明以妄體下出妄無𥁞之由是以如來下引例證此即涅槃經意天台用之以善惡二法同以真如而為其性若斷善性即斷真如真不可斷故云性善不可斷也佛性即是真實之性真實之性即第一義空如何可斷性惡不斷即妄法本真故無𥁞也)又上三各有二義總心二者一染二淨佛二義者一應機隨染二平等違染眾生二者一隨流背佛二機熟感佛各以初義成順流無差各以後義為反流無差則無差之言含盡無盡(又上三下第四別開義門則却收𣈆經以為盡理謂唐經無盡但得二法又唯約淨次言三皆無盡又遺有盡之義今云無差盡與無盡俱無差也亦顯染淨本無差矣言心總二義一染二淨者淨即自性清淨染即本來之染染淨無二為一心耳言各以初義成順流無差者眾生本有染故隨流背佛佛隨其染豈相違耶逆流例此)又三中二義各全體相[(冰-水+〡)*ㄆ]此三無差成一緣起。
上約橫論若約一人心即總相佛即本覺眾生即不覺乃本覺隨緣而成此二為生滅門下半此二體性無盡即真如門隨緣不失自真性故正合前文大種無差若謂心佛眾生三有異者即是虛妄取異色也(若竪說者於一人上即有二法即觀行之人宜用此門)後一偈反勢合謂妄取異色則不知心行若知心行普造世間則無虛妄便了真實即正合大種無差兼明觀益。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三一偈有二義一雙合前真妄心境不即離義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即前互無不即之義心即能變及心體故身即所變謂有根身是識相分及性之相故下半雙合前兩偈下半不離之義謂雖不相住而依心現境依體起用作諸佛事體用不礙為未曾有(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者心不住於身却是色中無大種身亦不住心即大種中無色此合第二偈上半也若合第三上半云心不住於身即彩畫中無心身亦不住心即心中無彩畫心即能變者心境依持中心也及心體故者即真妄依持中真也言身即所變下即上境也及性之相即前妄也下半雙合前兩偈下半不離之義者即就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即作佛事也亦前就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是作佛事也依心現境合前第三偈下半依體起用即合前第二偈下半作諸佛事雙合上二體用不礙下釋第四句)二又將合前第四偈謂上半合前恒不住義及各不相知而能作佛事合示現一切色自在未曾有合無量難思議為兼此義不以互無言之而言不住譯之妙也晉經但云心亦非是身但得前文互無之義(為兼此義等者羙斯經也若不合第四偈但合第二三偈應云心中無有身身中無有心即互無之言也則不顯於彼心恒不住義然不相住與恒不住義則小異文則兼之若將此不住同前不住者以心念念滅故不能住身身念念滅安能住心思之可見)。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末後一偈結勸即反合前畫師不知心喻若不知心常畫妄境觀唯心造則了真佛上半有機下半示觀然有二釋一云若欲了佛者應觀法界性上一切差別皆唯心作以見法即見佛故二觀法界性是真如門觀唯心造即生滅門是雙結也(然有二下開義別釋於中有二意初是結歸唯心二觀法下是結歸二門)又一是真如實觀一是唯心識觀大乘觀要不出此二觀此二門唯是一心皆各總攝一切法盡二諦雙融無礙一味三世諸佛證此為體故欲知彼者應當觀此既為妙極是以暫持能破地獄(是以蹔持者即纂靈記云文明元年洛京人姓王名明幹既無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見被二人引至地獄地獄門前見有一僧云是地藏菩薩乃教王氏誦一行偈其文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菩薩既授經偈謂之曰誦得此偈能排地獄之苦王氏既誦遂入見閻羅王王問曰有何功德答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說王遂放免當誦偈時聲所及處受苦之人皆得解脫王氏三日方穌憶持此偈向空觀寺僧定法師說之參驗偈文方知是舊華嚴經第十二卷新經當第十九夜摩天宮無量菩薩雲集說法品偈)。
爾時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第十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云智林頌顯此德。
所取不可取所見不可見所聞不可聞一心不思議。
十頌分二初一標章後九觧釋今初若準晉本第四句云所思不可思則四句皆標章今經則上三句標章第四句總結謂標章遮過令不依識明佛三業非凡境故第四總結顯德示智入門謂若了唯一真心言思斯絕則合菩提之體故梵本第四句云於不思何思即是以一真心而成三業三業不離一真形奪相融不可以一多思也又非唯佛之三業同一真心亦與觀者真心非異非一故難思議若能離於思議則終日見聞亦無所見聞矣(故梵本第四可云於不思何思者此是刊定引梵本證第四句亦為標章成於晉經所思不可思義今䟽取其所引亦成第四句為總結義謂於不思議之法不應思議以一真心下出總結難思之相可知)。
有量及無量二俱不可取若有人欲取畢竟無所得不應說而說是為自欺誑[A31]己事不成就不令眾歡喜。
後九別釋中即分三別初二釋不可取次四釋不可見後三釋不可聞(次四釋等者若順𣈆經四皆標章釋亦分四前二則同三一偈釋所聞不可聞四二偈釋所思不可思今不依此)今初也初半偈奪以正釋後一偈半縱以生過然有量等實通三業為對下二且就智明有如理智不可言量有如量智不可言無又一智即是一切智故眾智所用不相雜故後縱中初半縱其令取必無果利後一偈顯取之失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所得而欲取得心計有說執石為寶是謂自欺理無謂有是為自誑終不契理故云[A32]己事不成汙他心識故不令眾喜又以量無量取則墮斷常自損損他故皆不可(執石為寶者涅槃春池喻中入水求珠競執草木瓦石各各自謂得瑠璃寶歡喜持出乃知非真亦自誑也又莊嚴經論說有人見雹謂是瑠璃収之瓶內皆悉成水後見真瑠璃亦謂為雹棄而不取世人皆爾不應取而取應取而不取也又以量無量者此有二意謂以量取則墮於斷以無量取則墮於常二者若以常取則墮於斷若以斷取則墮於常故勝鬘云修一切常者墮於斷見修一切斷者墮於常見如步屈蟲要因前足得移後足修斷常者亦復如是要曰斷常第三住中[A33]已廣分別)。
有欲讚如來無邊妙色身盡於無數劫無能盡稱述。
第二有四偈歎佛色身深奧釋不可見章文分為二初一法說後三喻況今初非色現色故稱為妙物感斯現是曰無邊又色即空故邊即無邊又淨識所現空色相融故身分總別乃至一毛皆無邊量攝德無盡具上三義豈可以盡言(非色現色下此有二釋一依體現用與無邊不同二又色即空下事理相即妙即無邊色即是空[A34]已為妙色色空相即離空有邊三又淨識所現下約事事無礙方為妙色亦是邊即無邊無邊乃廣如初無邊淨識所現即唯心所現門空色相融即法性融通門此二即事事無礙之因也)。
譬如隨意珠能現一切色無色而現色諸佛亦如是。
次三喻中分二初一摩尼隨映喻喻佛地實無異色隨感便現故言無色而現色喻全似法故但合云佛亦如是。
又如淨虛空非色不可見雖現一切色無能見空者諸佛亦如是普現無量色非心所行處一切莫能覩。
後二偈淨空現色喻喻佛法身體非是色能現麤妙一切諸色初偈喻後偈合四句對前但二三前却此是分喻故委合之以空但不可眼見而可心知佛所現色心行處絕故為分喻心眼尚不能見況肉眼哉此即見中絕思議也(此即見中絕思議者以古人將後二偈明所思不可思今明不思遍上三段故指此中身業中不思也下指語中不思亦然)問二喻豈不違經上云有無邊妙色今云非色無色耶亦違諸論佛有妙色為增上緣古德云若約初教大乘義如前說若實教大乘佛地無此色聲麤相功德但有大智大悲大定大願諸功德等然諸功德等並同證真如若眾生機感即現色無盡既無不應機時故所現色亦無斷絕此以隨他為自更無別自約此為有故云無邊妙色今約自說不約隨他故云無色非色也亦可前喻初教後喻實教(問二喻下問答料揀先問言上經者即初偈法說之文前經亦有今只要此亦違諸論即瑜伽唯識等(補)古德云下賢首答後有云若爾下苑公破然上二解下今疏會釋(此三段文難解姑摘方發科補之))有云若爾彼能現體為有無耶十蓮華藏塵數之相皆示現耶八地七勸言佛色聲皆無有量寧不違耶若執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者無漏蘊界窮未來際徧因陀羅網皆非實事亦違涅槃滅無常色而獲常色此義具如智慧莊嚴經說(唯如如等即金光明亦梁攝論第十三本論云自性身者是如來法身釋論云唯有如如智獨存說名法身又云身以依止為義何法為依止本論云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釋論云謂十種自在乃至云云何此法依止法身不離清淨及圓智智即如如如如即智故除實教蘊界未離斷常之見具如智慧者此引本是賢首證成摩尼隨映等喻此經亦名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一卷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頂說如來放光一切菩薩雲集瞻仰佛於山頂法界宮殿上起大寶蓮華師子之座無量摩尼寶宮殿等於摩尼座中出偈上取意引次文殊師利問無生無滅其相云何佛答不生不滅即是如來文殊師利譬如大地瑠璃所成帝釋毗闍延宮殿供具等影現其中閻浮提人見瑠璃地諸宮殿影合掌供養燒香散華願我得生如是宮殿我當遊戲如帝釋等彼諸眾生不知此地是宮殿影乃布施持戒修諸功德為得如是宮殿果報文殊師利如此宮殿本無生滅以地淨故影現其中彼宮殿影亦有亦無不生不滅文殊師利眾生見佛亦復如是以其心淨故見佛身佛身無為不生不滅不起不盡非色非非色不可見非不可見非世間非非世間非心非非心以眾生心淨見如來身散華燒香種種供養願我當得如是色身布施持戒作諸功德為得如來微妙身故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神力出現世間令諸眾生得大利益如影如像隨眾生見次舉如日光無心普照喻謂先照高山等隨其所照而有種種次云文殊師利如大海中有摩尼珠名滿一切眾生所願安置幢上隨眾生所須彼摩尼珠無心意識如來無心意識亦復如是不可測量不可到不可得不可說除過患除無明不實不虛非常非不常非光明非不光明非世間非不世間等廣歷諸非結云文殊師利如來清淨住大慈幢隨眾生所樂現種種身說種種法釋曰本意皆以體無生滅不礙生滅如非色約體非不色約用等次又舉谷響無實喻次後即有虛空喻云文殊師利如虛空平等無下中上如來平等亦復如是眾生自見有上中下如來不作下中上意何以故如來法身平等離心意識無分別故文殊師利一切諸法悉皆平等乃至云若得法性則無希望等又云若眾生著一切法則起煩惱不得菩提文殊問云云何得菩提佛答無根無處文殊重徵佛言身見為根不真實思惟為處文殊師利如來智慧與菩提等與一切法等是故無根無處是得菩提又云文殊師利如來不動名如如實如如實者不見此岸不見彼岸則見一切法見一切法稱為如來又菩提者是不破句不破者無相句者如實下廣釋大意皆以遮過為不破顯實為句又云以從本來不生不滅而為真實故又云菩提者以行入無行以行者緣一切善法無行者不得一切善法又云無生無滅者不起心意識不思惟分別是故我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如是見者名不思議又云云何行菩薩行答不行不生不滅是行菩薩行下亦廣釋後校量功德云假使諸眾生皆悉生人道悉發菩提心為求一切智如是諸菩薩皆作大施主以種種供具供養無數佛并及諸菩薩緣覺與聲聞乃至入滅度各起七寶塔高至百由旬種種寶嚴餙若人持此經或說一句偈出過此功德無量無有邊以此經所說無相法身故釋曰上[A35]已具畧經文其瑠璃地喻眾生心影喻佛身即色即非色摩尼珠喻則同此經空無下中上亦同此經淨空現色故賢首意證唯如如及如如智苑公誤引於和尚之引故畧具出)然上二解各是一理並符經論今當會之攝末從本唯如如智自受用色智所現故攝相從性但有如如既所現即如何妨妙色故有亦無失然如外無法何要須現萬法即如如即法身更何所現故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於理未失如色相即有無交徹若定執有無恐傷聖旨故今二喻前後相成摩尼現色但云無色無即但是無他非無自體淨空現色既云非色非即非其自體不獨無他前喻自受用身後喻法身此二不二為佛真身故下經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然上二解下第三䟽為會釋意在雙存二義融即耳於中有八(補)一總會二攝末從本下收賢首義三既所現下收苑公義(藏)四然如外無法下四假以苑公重難意云既如収法更無所遺何言機冝現色無盡五萬法即如下為賢首通由萬法如實無所現故正現時亦唯如矣此即䟽家立理收賢首也(補)六如色相下正融前二七若定執下雙彈前執(藏)八故今二喻下出有無無礙之旨以釋喻文無即但是無他者此借俱舍論意以會二喻別理以古俱舍釋無為非因果唐三藏云無為是能作因何得言非因無為是離繫果豈得言非果故新譯云無為無因果謂無餘五因無餘四果故云無耳所以總云非即非其自體無即乃是無他故非無二言理則懸隔今借此言用之摩尼現色喻自受用身有其根本色但無青黃等異青黃等異隨機映生虛空以喻法性身虛空本非色法豈同摩尼上顯二喻別相即是顯文此二不二下正明融會即出經意故下經云下但引此文以證後義以扶法相者不許無色故有義文顯如苑公難中空色相融以為真身亦繫表之談可以雙摧二執(此段鈔一二三六七科依方冊補與原鈔夾雜故各以字別之))。
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亦不離於聲能知正等覺菩提無來去離一切分別云何於是中自言能得見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
第三三偈釋所聞不可聞中初約應聲緣感便應離相離性故聲非如來應不差機非聲之聲故云不離故以聲取是行邪道若離聲取未免斷無(故以聲取者結成上義上句即金剛經意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後句即兜率偈讚意故偈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天鼓無心出現當辨)次頌約體釋湛然不遷心離分別尚非心見安可耳聞猶如天鼓無心出故此即聞中不思議也後偈釋疑疑云為是有法不可聞耶為是無法無可說耶上半順後句答次疑云若爾何以現聞教法下半釋云但自心變非佛說也若依權教此約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此宗果海離言故無有說用隨機現謂如是說而此本質亦是自心餘如懸談中說(若依權等者本影四句即如玄談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質亦自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三
音釋
(蒲報切急也)。
纂(作管切綜集也)。
闡(齒善切徹上聲)。
穌(孫租切音蘓復生也)。
雹(弼角切音薄雨氷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第十九之四 踐四
十行品第二十一
來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隨緣順理造修名行數越塵沙寄圓辨十仁王名為十止就三學中定心增故梵網名為長養長道五根故若具梵本應云功德華聚菩薩說十行品則兼能說人今文略耳(仁王名為十止者即上卷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堅心故[A36]已如上引梵網經者彼立三賢名云十𤼵趣(十住)十長養(十行)十金剛(十廻向))宗趣可知。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
四釋文此品不同前之二會有行德者以行為主故略無之又行德[A37]已純熟進趣中收故唯一品義當行中之解品有七分第一爾時功德林下三昧分功德林入者為眾首故表說十行眾德建立故承佛下是入定因入菩薩下顯定別名揀因異果故名菩薩巧順事理揀擇無礙無心成事名善思惟。
入是三昧[A38]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萬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共加於汝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
第二入是下加分文中三一總辨作加因緣文中四一入是下總標加因二十方下加緣顯現三告功德林下讚有加因四善男子下雙顯加定因緣文中二一別顯所因二結因所屬今初亦有四因一伴佛同加十住文云悉以神力共加於汝二主佛宿願三主佛現威四大眾機感略無助化善根或是諸字中攝餘義具於前會二令汝下結因所屬(畧無助化者十住却有經云亦是汝勝智力故云畧無)。
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了知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所行無障故得無量方便故攝取一切智性故覺悟一切諸法故知一切諸根故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行。
二為增長下辨加所為有十一句前十別明後所謂下一句總結乃至起分皆同前會但住行之殊。
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時諸佛即與功德林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師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爾時諸佛各申右手摩功德林菩薩頂。
三善男子等下正辨加相文中三一語業加二意業加三身業加今初語業加命其說二是時諸下意業加與智慧初總餘別㨗辯故即無斷辯故前後二會並無此智即是本覺之智了因自得悟不由師假佛緣顯故得云與與無癡智並是迅辯故應辯故無謬錯辯故豐義味辯故一切世間最上妙辯故總策前七故此七無勝故上皆別顯次下徵釋三爾時下身業加增威力故(㨗辨等者七辯之義前文[A39]已有十地更廣)。
時功德林菩薩即從定起。
第三時功德林下起分。
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與法界虛空界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
第四告諸菩薩下本分二初行體若約所依即前善思惟三昧為體若約所觀即二諦雙融若約能觀悲智無礙今從教相下四行為體若約十行別體即以十波羅蜜為體義見初會今就教相中若直就經文文分為二一標顯二徵釋今初標行體難思行即深心所修行海也與法界下顯難思之相深等法界廣齊虛空故心言罔及也又超下位名不思議又即理之事行同事法界之無量等虛空之無邊即事之理行同理法界之寂寥等虛空之絕相此二俱非言之表詮心之顯詮故難思議況二交徹能令一行攝一切行一位攝一切位純雜無礙故第十行云入因陀羅網法界成就如來無礙解脫人中雄猛大師子吼乃至到一切法實相源底故又若唯遮者則凡聖絕分故非但遮常心言亦應融常心言是則於中思議不可盡也遮融無二則思與非思體俱寂滅方曰真不思議(顯難思下初就法說別配事理以為深廣又超下二就人顯又即理之事下三事理相融釋則法界通四法界虛空是喻亦含四義一事法界即事之理下二明理法界於中顯非表義名言及顯境名言所及即不思議也况二交徹者即事理無礙法界能令一行下四明事事無礙法界仍上而起要由事即是理方得以理融事故有事事無礙下引證可知第三事理無礙亦應言虛空不礙於色色不礙空故四事事無礙如空入在一毛孔即攝無邊法界空又若唯遮者下第二融拂恐滯絕思議故絕但是遮絕心言故融者即言無言故故云於中思議不可盡即用第八真如相廻向偈文云菩薩住是不思議於中思議不可盡入是不可思議處思與非思俱寂滅上即前半意從遮融無二下即後半意也)二何以下徵釋何以因人之行便叵思耶菩薩摩訶薩下釋云同佛果故佛窮事行之邊極理行之際斷一切障證一切理因圓果滿融無障礙菩薩同彼寧可思議。
若取論勢菩薩行為總句餘皆是別不可思議即真實行也彼約地前不見此約凡愚叵思亦名真實行布位中無真如觀故無觀相行二與法界等即是勝行亦是佛本故三與虛空等即因行也是無常因亦未得地智缺常果因也四學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順理真實救護故無大行餘同前會(不可思議者例後十地六决定中有真實善决定彼經云不可見今以不思議當之無觀相行者彼云無雜無帶相之雜故今經地前猶帶如相故無無雜之言故無大行者大行合云遍一切佛剎普能救護一切眾生今無此言)。
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行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違逆行四者無屈撓行五者無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難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
第二佛子何等下辨行相文中三一總徵其名二標數顯勝三徵數列名今初二佛子等下標三世佛下顯勝也三何等為十下徵數列名上徵下列然與本業名雖小異而義意大同一施悅自他故名歡喜約三施說在因皆恱故下經云為令眾生生歡喜故若就果說財獲富饒無畏身心安泰法施當獲法喜皆歡喜義此約隨相本業云始入法空不為外道邪論所倒入正位故名歡喜行此約離相(本業云者經此前總明從住入行云從灌頂進入五陰法性空亦行八萬四千波羅蜜故名十行)二三聚淨戒亦益自他故名饒益或以後攝前本業云得常化一切眾生法皆利眾生故此唯據利他。
三忍順物理名無違逆彼云得實法忍無我我所名無瞋恨此約以後攝初晉云無恚恨亦是以初攝後而實二忍順物法忍順理以後遵前皆順事理(彼云者經具云於實法得法忍心無我我所)四勤無怠退名無屈撓亦通三勤彼云常住功德現化眾生故名無盡謂若有怠退斯則有盡而攝論三精進中三名無弱無退無喜足則是以後攝初。
五以慧資定離沉掉故名無癡亂彼云命終之時無明鬼不亂不濁正念故名離癡亂此但從一義故下經云於死此生彼心無癡亂。
六慧能顯發三諦之理般若現前故名善現彼云生生常在佛國中生此但據得報謂即空照有而能現生。
七不滯事理故名無著彼云於我無我乃至一切法空故此即涉有不迷於空謂於我而無有我也若於我無我皆不著者則雙不滯也以有不捨不受方便智故。
八大願可尊故又成大行願乃能得故故名難得彼云三世佛法中常敬順故名尊重行彼約修心此約難勝。
九善巧說法名善法行彼經云說法授人動成物則故同於九地法師位故。
十言行不虛故名真實又稱二諦故故彼經云二諦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真實然上約十度釋名度各有三並見初會。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
第五佛子何等為下說分十行則為十段一各三謂一徵名二釋相三結名今初歡喜行即是檀度初徵名中已如前釋。
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
第二佛子此菩薩下釋相分二先略辨體相後修此行時下廣顯名相今初瑜伽菩薩地菩薩六度各有九門一自性謂出行體二者一切謂能具行三者難行謂就中別顯者一切門謂行差別五者善士謂作饒益六一切種謂偏攝聖教七者遂求謂隨所須八者與二世樂謂於現在作大饒益令得未來廣大安樂九者清淨謂勝離相成波羅蜜今文分三以攝於九一總標施主二其心下離所不應三但為下彰其意樂(瑜伽等者即三十九為首明法品已畧引之今更具引䟽但通釋六度九門之相其列名即論謂字已下即是䟽釋今先具出布施九門論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一自性者謂諸菩薩乃至身財無所顧惜能施一切所應施物無貪俱生思及因此所發能施一切施物身語二業安住律儀阿笈摩見定有果見隨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施二一切施畧有二法謂內物外物又一切施物謂財法無畏三難行施有三一財物尠少而自貧苦施二可愛惜物甚深愛著物施三艱辛所獲財物施四一切門有四一自財物二勸他得物三施父母妻子奴婢作使等四施與諸來求者五善士施有五一淨信施二恭敬施三自手施四應時施五不惱亂他施六一切種有六有七故有十三言六者一無依施二廣大施三歡喜施四數數施五因噐施六非因噐施言有七者一一切物施二一切處施三一切時施四無罪施五有情物施六方土物施七財穀物施七遂求施有八一匱乏飲食施以飲食二匱乏車乘三衣服四嚴具五資生什物六種種塗飾香鬘七舍宅八光明皆如第一句八此世他世樂施有九謂財無畏法各有三故財有三者一清淨如法物二調伏慳恡垢三調伏藏積垢二即捨財物執著三即捨受用執著無畏三者一濟㧞師子虎狼鬼魅等畏二王賊等畏三水火等畏法施三者一無倒說法二稱理說法三勸修學處九清淨施有十一不留滯施二不執取施三不積聚施四不高舉施五無所依施六不退轉施七不下劣施八無向背施九不望報施十不希異熟施餘廣如彼論然九門自性皆一一切皆二皆三難行皆三一切門皆四善士皆五一切種皆或六或七共有十三遂求皆八二世樂皆九清淨皆十而相隨度異然下文中九門之內或多或少不必俱全若一一配乃成繁碎隨顯配之知法包含)今初舍攝前四及與六七謂一者施主惠施顯施自性惠有二義一惠即是施二謂巧惠籌量可不凡所有物悉能施者攝餘五門謂一若內若外二若難若易三財法無畏四一切種門五隨求與故(含攝前者即示此經包含之相下別配之一者施主即九門中初一也雜集第八云云何施圓滿謂數數施故無偏黨施故隨其所願圓滿施故依此義故經作是說為大施主者此顯數數施及由慣習成性數數能故謂一若內若外即九門一切施中前二義也二若難若易即難行三財法無畏即一切施中後義四攝第四一切門第六一切種五即遂求故攝五門)。
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
二離所不應即清淨施文有五句以攝十義心平等者略有四義一無執取離妄見故二不積聚施觀漸與頓皆平等故三不高舉但行謙下不與他競離憍慢故四無向背不朋黨故言無有悔悋者此有三義一不退弱施已無悔故二不下劣勝物無悋故三不留滯速與無悋故言不望果報者不求異熟果故不求名稱者無所依故不貪利養者不望報恩故(文有五句者但觀前列具知次第)。
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愛樂諸佛本所修行清淨諸佛本所修行增長諸佛本所修行住持諸佛本所修行顯現諸佛本所修行演說諸佛本所修行令諸眾生離苦得樂。
三彰其意樂中有十二句攝上二門謂前十一句明善士施此有五相一但為救護者不損惱故二攝受者自手授與故三饒益者應其時故上三下益次有八句明其上攀不出二意一淨信故二恭敬故八中一創起習學二憶持不忘三愛樂不捨四淨治其障五更修增廣六住持不斷七令不隱沒八演以示人後令諸眾生離苦得樂結歸慈悲即二世樂上但為之言流下諸句又上救護是無畏施攝受是財饒益是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此行時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隨諸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假使於念念中有無量無數眾生詣菩薩所白言仁者我等貧乏靡所資贍飢羸困苦命將不全惟願慈哀施我身肉令我得食以活其命爾時菩薩即便施之令其歡喜心得滿足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菩薩於彼曾無退怯但更增長慈悲之心以是眾生咸來乞求菩薩見之倍復歡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眾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請而來教我入佛法中我今應當如是修學不違一切眾生之心。
第二廣顯名相中廣前一切施也亦具諸施恐繁不配文中二先現行財施後願行法施財中復二一隨相二離相前中亦二一明施行二迴向行前中亦二初願受勝生行施二示異類身行施前中依無著論有六意樂一方便二歡喜三恩德四廣大五善好六清淨下並具之(先現行財施等者即九門中一切施中之三相也前六度章雖皆畧示今更依攝論釋之本論云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無性釋云言法施者謂無染心如實宣說契經等法言財施者謂無染心施資生具無畏施者謂心無損害濟㧞驚怖釋曰此第一番自施行相論云又法施者為欲資益他諸善根財施者為欲資益他身無畏施者為欲資益他心釋曰此第二番明施所為天親同此論又云以是因緣故說三施梁攝論法施利益他心財施資益他身無畏施通益他身心復次由財施故有向惡者悉令歸善由無畏施攝彼令成眷屬由法施故生彼善根及成熟解脫由具此義故說三施依無著論者一方便意樂謂先作意二歡喜意樂謂見求者深生歡喜遇於乞者稱意歡喜三者恩德意樂謂遇乞者深心荷恩由彼令我勝行成故四者廣大意樂謂廣行施唯期大果故五善好意樂謂令乞者現在[A40]豐樂未來得道故六清淨意樂謂離障離相成波羅蜜故䟽中先列名後隨文釋中方釋其相故併舉之)。
於中文四一願具施緣即方便意樂先作意故亦即廣前為大施主二假使下難求能求三爾時菩薩下明難捨能捨舉難況易即便施者無留滯也四如是下明一切無違有三意樂初即廣大意樂能廣行故二但更下即歡喜意樂也三作如是念下恩德意樂也我今應下是隨順心。
又作是念願我[A41]已作現作當作所有善根令我未來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中受廣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飢苦眾生乃至若有一小眾生未得飽足願不捨命所割身肉亦無有盡。
第二又作下明示異類身而行布施𢌞現施善未來受身以悲深故亦廣大心也。
以此善根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大涅槃願諸眾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平等智具諸佛法廣作佛事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若一眾生心不滿足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以此下廻向行初自期大果亦廣大意樂也後願施田亦得二果是善好意樂(初自期大果者上總釋廣大有二義一謂廣行施二唯期大果故前一切無違即是初意今是期大果也亦是善好者前亦二義一令乞者現在豐樂二未來得道今是後意)。
菩薩如是利益眾生而無我想眾生想有想命想種種想補伽羅想人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
第二菩薩如是下明離相施即清淨意樂也隨相離相行必同時言不並彰故分前後應將離相別別貫前如大般若不欲繁文故併居一處前後體勢類此可知(隨相等者即總示儀式言如大般若者如般若清淨遍歷八十餘科遞為其首成百餘卷如清淨既爾若以無生為首亦遍歷諸法無性無得無相等一一皆然故賢首云若歷事備陳言過二十萬頌今併隨相居于一處併諸離相居于一處猶般若目故束乃數紙展則成多)文分為三初人空觀次法空觀後二觀之益即成彼岸智今初也如是利益眾生者牒前事行欲顯正利益時即無我想等故所無之法略有十句我謂主宰諸蘊假者也故智論三十五云於五蘊中我我所心起故瑜伽大同此說此句為總但是一我隨事立下別名然由迷緣生實性計有即蘊異蘊之我既了性空迷想斯寂故云無也若別別觀無之所以如十定品第二定辨(我謂主宰等者即唯識文論云我謂主宰彼䟽釋云主如君主有自在故宰如宰輔能割斷故諸蘊假者於諸蘊中假建立故稱之為我唯識論云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解曰假有二義一無體隨情假隨自執情名我法故即外道等計二有體強設假隨位隨緣假施設故即聖教所說今於二義準下智論及瑜伽文當初義也故智論者問曰如我乃至見者為是一事為各各異答曰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於五陰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釋曰次云但是一我下即上論文瑜伽論中者論云於五蘊我我所現前行故即八十三論然由生下釋其無義若別別觀者即四十經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是名入無命法無作法者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諍法故是名住無我法者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從緣起故是名住無眾生法者菩薩知一切法生滅皆從緣生故是名住無補特伽羅法者菩薩知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無意生法無摩納婆法者釋曰此即別觀無之所以)二眾生者智論云五蘊和合中生故瑜伽名為有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智度論云五陰和合中生故名為眾生瑜伽等者論有二解今是其一言唯有此法者有此有情法有情即識言無餘者無彼識外餘我體也二云又復於彼有愛著故彼䟽釋云言於彼者彼即所愛中八識也即是有能愛情名為有情有情梵言薩埵舊云眾生)三有想者智論瑜伽俱名生者謂計有我人能起眾事如父生子故有即所起諸趣生也。
四命者謂命根成就故瑜伽云壽命和合現存活故(謂命根者智論具云命根成就故名壽者命者釋曰此論雙釋經中壽命二種以命根體即壽故[A42]已見問明世親釋云一報命根不斷故論偈云不斷至命住大雲解云此是根命瑜伽亦是二法合釋)五種種者智論名為眾數謂陰界入等諸因緣是眾數法故新譯名異生能受異趣生故(新譯等者即大般若第十三前引智論其文小畧具即大品名為眾數智論云從我人有陰界等眾數之法又取我人為陰界入諸法之數故眾多之法是種種義)六補特伽羅者此云數取趣瑜伽云計有我人數數往取諸趣無厭故此名依一聲中呼一人若依多聲中呼多人即云補特伽羅(補特等者即瑜伽中名)七人者有靈於土木之稱智論云行人法故大般若名士夫瑜伽釋云能作一切士夫用故(有靈者有靈於土木之稱即關中生公語即智論意瑜伽名士夫即十七相中第六論云言養育者謂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䟽云養育者令滋茂不斷絕義業令致果果士夫用未來莫窮故名養育釋曰彼雙釋士夫養育文便故引之)八摩納婆此云儒童謂計有我人為少年有學之者此名依一聲中但呼一人若呼多人多聲中呼應云摩納婆嚩迦也(摩納婆此云儒童即出智論若瑜伽云謂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彼䟽云意高下者約行以釋然行高下皆由於意稚年之者高下不定故以高下而以顯之釋曰稚年高下者即少年有學者也)九作者者作諸業故智論云手足能有所作故。
十受者者智論云計後世受罪福果報故大般若第三四大品第二及金剛般若中說數有增減名或小異大意不殊迴向十定凖斯會釋(大般若第三下結示本源古有章門七門分別一列名二釋名三體性四二執五伏害六成觀七問答初諸說互望差別畧有三種一數增減二互有無三變名字初增減者第六廻向但有其八畧無總我及種種耳十定有七已如上辨一作者二命三我四眾生五補特伽羅六意生七摩納婆畧無受者及種種而加總我大般若第四說十七相一我二有情三命者四生者五養者六士夫七補特伽羅八意生九儒童十作者十一使作者十二起者十三使起者十四受者十五使受者十六知者十七見者第十三中但說十四闕使作者起者使起者使受者闕四加異生異生義當起故三使大同故其第二有無已含在前增減之中三變名字此云眾生大般若中是有情此云補伽羅彼云補特伽羅此云人彼云士夫此云摩納婆大般若云儒童廻向云童子此云有想大般若云生者等䟽中已對大般若辨竟餘門可畧言也)。
但觀法界眾生界無邊際法空法無所有法無相法無體法無處法無依法無作法。
二但觀下明法空觀菩薩既了法空安有我耶故上云人空非如二乘人空法有故此直云但觀法界空等法界眾生界總舉所觀法體不出此二菩薩了之究竟無差橫則無邊等虛空故豎則無際離始終故空法者此二皆空也空亦總句何以知空但有名字無實所有故無何所有一外無自共之相狀二內無有為無為之體性三無所住之處所謂不在內外中間有中住故四無二法之相依有去不留空故五無造作之功用故無所有無所有故空空故眾生界即法界也(一外無自共之相狀者自相者謂色礙相受領納等各別所屬共相者謂五蘊等同無常苦空無我此二皆外相也二為無為諸法之體諸法不出此二有去不留空者明空有無二故有即是空若去於有即以去空若有去存空則空有為二故)。
作是觀時不見自身不見施物不見受者不見福田不見業不見報不見果不見大果不見小果。
第三作是下觀益九句皆云不見者窮於法性到彼岸故初三即是三輪福田者施所生也業約成因招果剋獲為果酬因曰報習因習續於前習果剋獲為後習因習果通名為因能牽後報此報酬因此則果通現得又報謂有漏果謂無漏同是當果漏無漏殊小施小果大施大果(剋獲為果者此釋果報有二義一果通現在報唯未來如修初禪為習因證得初禪為習果故云習因習續於前習果剋獲於後上一重因果望其當報總名為因生於初禪梵眾等天方名感報故上云酬因為報此則下結示二又報謂有漏下則果之與報俱在未來大施大果等者此等有三一一物施等為小多物施為大二小心施為小大心施為大自利無常等為小心利他空觀等為大三近果為小究竟果為大)。
爾時菩薩觀去來今一切眾生所受之身尋即壞滅便作是念奇哉眾生愚癡無智於生死內受無數身危脆不停速歸壞滅若[A43]已壞滅若今壞滅若當壞滅而不能以不堅固身求堅固身我當盡學諸佛所學證一切智知一切法為諸眾生說三世平等隨順寂靜不壞法性令其永得安隱快樂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歡喜行。
第二願行法施文分為二初觀悲境為起願由二我當盡學下起願利益不壞法性是堅固因安隱快樂是堅固果。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四
音釋
(忌立切書箱也)。
尠(蘇典切先上聲少也)。
匱(求位切乏也)。
慣(古患切)。
羸(力為切瘦也)。
危脆(脆此芮切物易斷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五 踐五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饒益行。
第二饒益行。
此菩薩護持淨戒於色聲香味觸心無所著亦為眾生如是宣說。
二釋相之中先略後廣皆顯三聚含於九戒今初略中文三初明持相次彰離過後顯持意今初初句為總總該三聚即戒自性於色聲下別釋淨義意地無著是真律儀亦為生說即饒益有情戒也(皆顯三聚等者廣略皆顯初句為總總該三聚是略中具也即戒自性者是九戒之一也意地無染是真律儀者出三聚相起心即破菩薩戒故亦為生下攝眾生戒下顯持戒意含於攝善)。
不求威勢不求種族不求富饒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無所著。
二不求下彰其離過亦是於果無依顯清淨義(亦是於果無依即第九清淨戒之一也)。
但堅持淨戒作如是念我持淨戒必當捨離一切纏縛貪求熱惱諸難逼迫毀謗亂濁得佛所讚平等正法。
三但堅持下顯持戒意初句為總盡壽堅持作如是下以誓自要成上堅相謂一切利養恭敬他論本隨煩惱不能伏故一切惡止得佛正法是真善行(謂一切利養等者出堅相也四分戒云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若希此三非真堅持本隨煩惱者下經自出彼又具明纏即隨惑縛即根本言一切惡止者即是律儀善行即是攝善)纏謂八纏即無慙無愧掉舉惡作惛睡慳嫉初二障戒正障律儀次二障止次二障觀後二障捨即障善法饒益於相修中纏繞身心所以偏說或說十纏謂加忿覆於被舉時為重障故此即隨惑(纏謂八纏下釋此纏字疏文有五一釋八名二辯障業三釋總名四明十纏五者結示然初八纏廣如論釋無慚無愧十藏廣明餘之六事前後頻有初二障戒下辯障業雜集第七修尸羅時無慚無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無差恥故次二障止者論云謂修止時惛沉睡眠二法為障於內引沉沒故修慧時掉舉惡作二法為障於外引散亂故釋曰此論約二順障今䟽反此者以約違障掉舉惡作正違止故惛沉睡眠正違慧故後二障捨者論云於修捨時慳嫉為障由成就此於自他利恡妬門中數數搖動心故即障善法饒益者止觀是善法捨即饒益於相修中者釋總名亦出偏說所以也本論云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為纏釋論中云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為障礙故或說十纏者即第四明十纏俱舍頌第五隨眠品云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掉舉與惛沉或十加忿覆論云八纏者品類足論或十者毗婆沙師言於被舉時為重障者忿以令心忿𤼵為性覆以覆藏自罪為性故此即隨惑下結示)縛謂四縛即貪欲瞋恚戒取我見貪利不遂熱惱生瞋梵行命難則生毀謗謗則戒取我則濁亂不毀不持方為平等(縛謂四縛者先標列後會經今初雜集等論但有三縛謂貪瞋癡由此三縛縛諸有情令處三苦今言四者此經第三地文亦云此菩薩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釋曰此即修所斷中三界煩惱及無明故於見縛之外說四并前即五住地惑也今此四縛即按次文貪利已下會經四相初貪利即經貪求為一二熱惱即瞋三諸難逼迫毀謗即是戒取四濁亂即是我見正於持戒而說四故然其戒取由癡而生不了諸難而生毀謗亦是邪見同三業故故亦不出三毒及見我見特為諸見之主不毀不持釋經得佛所讚平等正法故淨名第三見阿閦佛品云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今取此勢但用一戒中義耳不犯故事相無違不持故了戒空寂)。
佛子菩薩如是持淨戒時於一日中假使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大惡魔詣菩薩所一一各將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天女皆於五欲善行方便端正姝麗傾惑人心執持種種珍玩之具欲來惑亂菩薩道意。
第二佛子菩薩如是下廣顯三聚即分為三初攝律儀二攝眾生三攝善法(初攝律儀等者唯識十度但有三名而無解釋若梁攝論三學之中具有解釋本論中云一攝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無性釋云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護受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云律儀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佛法饒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無罪作業成熟有情有說後二佼初建立釋曰此下釋立三所以無性云此能建立後二尸羅由自防護能修供養佛等善根及益諸有故故世親云住律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準梁攝論及釋論云若不離惡攝善利他則不得成有說前二為成後一梁攝論云若人住前二種淨戒則能引攝利眾生戒為成熟他梁論三戒大意同前故彼論云此三品戒即四無畏因何以故初戒是斷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思德四無所畏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說戒有三品本業經云戒有三緣一自性戒二善法戒三利益眾生戒義皆同也)今初即堅持不犯為第一難持文中亦二先顯難持之境謂多而且麗加以惑心日日長時故為難也(今初即堅持不犯者即難行戒準瑜伽論第四十二有其三種一者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弃捨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具受菩薩淨戒律儀是名第一難行戒二者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尚無缺減何況全犯三者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無放逸乃至命終於所受戒無有悞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釋曰今即第一次二疏中具之)。
爾時菩薩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障礙無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淨如佛。
後爾時菩薩下起觀對治即能持於難持也言乃至者凖大品云貪著五欲障礙生天況復菩提勝事皆障故云乃至。
唯除方便教化眾生而不捨於一切智心。
第二唯除下攝眾生戒於中四初明忘犯濟物如祗陀末利唯酒唯戒唯除教化即行於非道不捨智心即通達佛道(祇陁末利者末利夫人為救厨子飲酒塗飾等祇陁太子為順國人亦和飲酒而不忘戒並如別說)。
佛子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寧捨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
二佛子下輕身益物為第二難持乃至捨命亦無缺故。
菩薩自得見佛已來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況從事若或從事無有是處。
三菩薩自得下彰持分齊是第三難持謂恒住正念無誤失故即以難況易以誤況故本性慣習故分齊者初發心住了見心性成正覺故解法無生常見佛故觸境皆佛豈容佛所生欲想耶。
爾時菩薩但作是念一切眾生於長夜中想念五欲趣向五欲貪著五欲其心決定耽染沉溺隨其流轉不得自在。
四爾時菩薩下明深起大悲是善士相在文分三初悲物著欲二生勸持心三徵釋所以今初七句初二為總無時不起是長夜中想念下別一想念未得二趣向可得三貪著已得四決謂為淨五躭染無厭六迷醉沈溺七隨境流轉八欲罷不能(深起大悲者論云云何菩薩善士戒略有五種謂諸菩薩自具尸羅(一)勸他受戒(二)讚戒功德(三)見聞法者深心歡喜(四)設有毀犯如法悔除(五)釋曰今正當中三疏文自配自具尸羅前文已有已毀令悔文中略無)。
我今應當令此諸魔及諸天女一切眾生住無上戒住淨戒已於一切智心無退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入於無餘涅槃。
二我今下生勸持心初勸他持戒次住淨戒下兼讚戒功德。
何以故此是我等所應作業應隨諸佛如是修學。
三徵釋者大悲益他菩薩家業故。
作是學[A44]已離諸惡行計我無知以智入於一切佛法為眾生說令除顛倒。
第三作是學已下明攝善法戒文分為二初明自分現攝後辨勝進當攝今初善法雖多不出悲智故文中略舉於中分三初雙標悲智二然知已下雙釋二相三如是解者已下雙明二果今初也先智後悲智中先明離過謂離惡行無明後以智下明其成德為眾生下即是攝悲。
然知不離眾生有顛倒不離顛倒有眾生。
二雙釋二相中悲智雙運文分為二先以智導悲自成正觀二一切諸法下通明入法顯彼倒因今初文有四對前三二互相望後一當體以辨前三對中前二不離後一不即即顯生之與倒非即離也眾生即能起顛倒之人乃染分依他顛倒即所起之妄是徧計所執初對明不離者謂依似執實故離生無倒依執似起離倒無生(謂依似執實者眾生是依他似有故顛倒謂執似為實如依繩之依他執為蛇實依執似起者即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謂依遍計之執起依之似似即眾生)。
不於顛倒內有眾生不於眾生內有顛倒。
第二對明不相在重釋前義言不離者明因果相待緣成非先有體二物相在因中無果故倒內無生若必有者則應徧計是依他起果中無因故生內無倒若要令有者則應無有不倒眾生(第二對明不相在即不於顛倒內有眾生言不離者此句牒前上言不離眾生有顛倒等明因果相待方得緣成釋上義也依似執實待果成因也依執似起待因成果也上辯前對之是非先有下揀前對之非即先有先無門因中無果下示其正義以釋經文二句之中皆先順說正義後反顯先有之過初云因中無果故倒內無生者順說正義也次若必下反釋揀非非先有故遍計是因因中有果故遍計中有依他起果中無因故生內無倒者順說正義也若要令有下反釋揀非也若果有因有眾生等即有顛倒今有不倒眾生故知果中無有因也)。
亦非顛倒是眾生亦非眾生是顛倒。
第三對明不即不壞因果能所徧計之二相故由前對則知生倒非一非異非即非離(第三對者因即能遍計果即所遍計所遍計即依他也由前已下結歸中道)。
顛倒非內法顛倒非外法眾生非內法眾生非外法。
第四對當體以辨倒心託境方生故非內法若是內者無境應有境由情計故非外法若是外者智者於境不應不染既非內外寧在中間則當體自虛將何對他以明即離眾生亦爾即蘊求無故非內法離蘊亦無故非外法既非內外亦絕中間本性自空何能起倒將何對他明非即離既如是知則自無倒為物說此倒惑自除(第四對者不對眾生說顛倒等亦皆先順明後反顯如倒心託境方生故非內即先順明次若是內下反顯既如是知下結成二利)。
一切諸法虛妄不實速起速滅無有堅固如夢如影如幻如化誑惑愚夫。
二一切下通明入法顯彼倒因謂由不達緣成不堅妄生徧計故云誑惑愚夫實則愚夫自誑若[A45]獼猴執月(實則愚夫自誑者如[A46]獼猴執月月豈有心誑獼猴耶愚夫執虛為實明是自誑經云誑愚夫者是愚夫不了之境義似誑耳)。
如是解者即能覺了一切諸行通達生死及與涅槃證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脫令他解脫自調伏令他調伏自寂靜令他寂靜自安隱令他安隱自離垢令他離垢自清淨令他清淨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樂令他快樂。
三如是[A47]已下雙明二果即前悲智所成之果也亦九戒中二世樂戒也(即前悲智者如是解者覺了一切等即智果也通達生死及與涅槃具二果也有大悲故通達生死有大智故通達涅槃又自度等即智果也令他得度即悲果也二利皆即悲智果耳亦九戒中者論云當知此戒略有九種謂諸菩薩為諸有情於應遮處而正遮止(一)於應開處而正開許(二)是諸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三)應調伏者正調伏之(四)菩薩於中身語二業常清淨轉是則名為四種淨戒復有所餘施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俱行淨戒則為五種總說名為九種淨戒能令自他現法後法皆得安樂釋曰今但通說悲智之果智果了一切行即般若相應故云亦是若別配者令他解脫離垢即是遮止開許斯即制聽二戒可以離垢解脫其令他安隱即是攝受令他調伏其名全同皆令他得二世樂也五度助戒含在其中有攝善故)先總後別總中由解諸法不實幻化是覺了諸行了行相虛名達生死知行體寂是了涅槃了之究竟即得菩提自得度下別有九對一度苦二脫集以了生死故三調之以道四寂之以滅以了涅槃故次四即證四諦之德如次配上謂由斷苦故得安樂等九即證佛菩提之樂。
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我當隨順一切如來離一切世間行具一切諸佛法住無上平等處等觀眾生明達境界離諸過失斷諸分別捨諸執著善巧出離心恒安住無上無說無依無動無量無邊無盡無色甚深智慧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饒益行。
第二佛子[A48]已下勝進當攝於中有二十句前十具勝德一順佛二離世三行勝法四住等理五等慈六明智七離過八忘緣九捨執十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後十住深智末句為總即是佛智餘別顯深廣之義一上無過二言不及三離依著四無變動五超數量六無邊畔七無終盡八絕色相由上故深。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違逆行。
第三無違逆行即是忍度。
此菩薩常修忍法謙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兩害不自取不他取不兩取不自著不他著不兩著。
於釋相中文分二別初略辨行相後對境正修今初分三一修忍行二離忍過三修忍意今初常修忍法即標行所屬謙下等言彰忍之相文有十句初總顯自性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若海之下百川歸焉恭敬崇彼安敢不忍(謙尊而光者即周易謙卦云謙亨君子有終吉最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襄多益寡稱物平施釋曰上所引文其相並顯但謙之象地在上山在下山合出地今入地下謙之象也又言裒多者裒聚也聚其多而益其寡是益謙義故為平施若王注云多者用謙以為裒少者用謙以為益隨物所施不失乎者也謙下忍之本也若海之下等即老子德經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為重處前而人不為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猒釋曰特由謙卑天下歸之)不自害下九句別明通有三釋一約三毒二就三業三據三忍初云前三治瞋行忍瞋必害故一無如前境而自刑害二力及害他三以死相敵無論先後一時但取兩害次三治貪成忍故梁攝論云取是貪愛別名一自貪名利二使彼令取或隨喜彼取三兼行上二後三治癡修忍癡故執著一著[A49]己德能云何毀我二彼人若是云何辱我三俱染可知此九皆過菩薩正觀以不不之能治之觀下文自辨(一無如前境者天宮云自害略由五緣謂貪瞋邪見愚癡不善心)二約三業者害必加身著必由意自他讚舉名為取也苟心讚他尚為謟媚況自稱舉故並安忍之(苟心讚他者大智度論五十三說舍利弗讚須菩提善說法好人相不自讚不自毀於他外人亦不讚毀若自讚非大人相不為人讚而便自美若自毀者是妖謟人若毀他者是讒賊人若讚他者是謟媚人須菩提了無生法故舍利弗雖讚而不謟以稱實讚故又以斷法愛故心不高亦不愛著但益無障礙因所謂一切法無所依止故無障礙又言取即是著唯識第八釋三熏習中云或名苦名取能所取故取是著義業不得名智論取增名著七十四云初染曰取生愛名著)三約三忍者害即怨害取即不能安受飢寒等苦妄受取故著則不見諦理由見諦理三忍皆成故思益云諸法念念滅其性常不住於中無罵辱亦無有恭敬若節節解身其心常不動等又上三即約違順中庸之境故成三毒餘可凖思。
亦不貪求名聞利養。
二亦不下離忍過也名引中人利誘下士菩薩上士故不貪求。
但作是念我當常為眾生說法令離一切惡斷貪瞋癡憍慢覆藏慳嫉諂誑令恒安住忍辱柔和。
三但作下修忍之意也所以修者先自忍已後為生說令修忍行離惡斷惑是內安忍惑亡智現則住法忍既去煩惱鑛穢則身心柔和堪任法噐如彼鍊金上來皆是清淨忍也(上來皆是清淨忍者論云略有十種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終不反報(一)亦不意憤(二)亦不怨嫌(三)意樂相賴恒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A50]已捨而不益(四)於有怨者自生悔謝終不令他生癡猒[A51]已然後受謝(五)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六)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七)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八)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九)離欲界欲(十)由此十相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垢釋曰不可別配大意同經)。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祗眾生來至其所一一眾生化作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祗口一一口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祗語所謂不可喜語非善法語不悅意語不可愛語非仁賢語非聖智語非聖相應語非聖親近語深可厭惡語不堪聽聞語以是言詞毀辱菩薩。
第二佛子下對境修忍廣顯行相文中分二先明修忍行後明修忍意前中有三初耐冤害次安受苦三諦察法(初耐怨害等者三忍之義略見初會今更重依攝論釋之無性論云耐怨害者是諸有情成熟轉因世親釋云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化生雖苦而不退轉言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熱飢渴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言諦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世親釋云堪能審諦觀察諸法或由諦察為前二依者世親釋云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梁攝論云由觀察法忍菩薩能入諸法真理此忍即是前二依處以能除人法二執故)今初分二先彰難忍之境後明能忍之行此亦難行忍也(此亦難行忍難行有三一忍羸劣有情所不饒益二忍自臣隸所不饒益三忍種姓卑賤所不饒益今同第三)今初分三初明口加毀辱故梁攝論以耐冤害亦名他毀辱忍略顯十種一觸忌諱故二惡軌則故三令憂慼故四無風雅故五極庸賤故六詮邪惡故七不入人心故八詮猥雜故九極鄙惡故十極麤獷故以是言下總結所作多人多口各多惡言。
又此眾生一一各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祗手一一手各執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祗噐仗逼害菩薩。
二又此下身加逼害上二事廣。
如是經於阿僧祗劫曾無休息。
三如是經下總辨長時是謂難忍之境也。
菩薩遭此極大楚毒身毛皆竪命將欲斷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動亂則自不調伏自不守護自不明了自不修習自不正定自不寂靜自不愛惜自生執著何能令他心得清淨。
二菩薩遭此下明其忍行先結前生後謂遭前極苦二作是念下正顯忍相以失自要文有十句初一假設不忍失念易志故云動亂餘九明失一則不調瞋恚二則不護根門三迷忍法門四不修忍行五隨風外轉六動亂內生七不惜善根八未忘彼此上八自損由此不能利他今能忍故以不不之便成八行自他俱利自他俱調若說此勝利成善士行(若說此勝利者論云善士忍有五種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A52]已自能堪忍(一)勸他行忍([A53]二)讚忍功德(三)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四)應有設有不忍如法悔除(論問第五怨是脫漏故今具之)而疏云說此勝利王是第三讚忍功德如失自要即第一自忍不忍不能令他安忍今不不之即是第二既自慶慰亦能慶他當第四五也)。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惟重自勸勵令心清淨而得歡喜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
二菩薩爾時下安受苦忍雖仍前文義當安受故引徃所受苦以況今苦而欲安受所以引者無始顯昔苦時長諸苦明其事廣雖事廣時長而空無二利今時促苦少能成忍度自利利他安不忍哉故練磨頌云汝已惡道經多劫無益受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由斯重自勸勉誡勵令淨而無亂喜不憂慼調其瞋蔽攝護根門是自住忍法令物同忍(故鍊磨頌者即三種鍊磨心斷除四處障中之一即無性攝論第六釋入現觀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住持故謂三種鍊磨心斷四處故若唯識論第九明資糧位釋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云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鍊磨其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況[A54]己證大菩提者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一菩提廣大屈引他況[A55]己鍊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由斯故退引他鍊之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速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唯識論云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者[A56]己意樂能修施等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二萬行難修屈者[A57]己增修鍊頌云汝昔惡道經多劫無益勸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唯識論云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麤善況[A58]己妙因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三轉依難證屈引麤況妙鍊頌云博地一切諸凡夫尚擬遠證菩提果汝已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沉淪唯識論云由斯三事鍊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釋曰今是十行正是其位故疏引之言斷四處障者無性攝論但舉四云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故([A59]一)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二)由難能聞所聞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三)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於中無所作意無分別斷斷分別故(四)釋曰即由此四是四處故然三鍊磨通治四障然皆由忍三輪故忍三輪者自他過失分別也)。
復更思惟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見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
第三復更已下諦察法忍亦仍前起故云復更斯則一忍之中便具三忍表非全異故一境具明文分三別一自成法忍文有五句初句總標無我已下釋成空義以苦空無常無我四行釋之倒為其次又約大乘故苦樂等雙遣一人我法我兩亡二常與無常非實相待有故三空有俱寂故云無二四苦樂皆遣云無所有二諸法空下令他成忍眾生迷空故應為說皆清淨忍也(二令他成忍至皆清淨忍者清淨有十如前已引今但總相是彼之意亦不別配)三是故下結行應修然莊嚴論中由三思五想則能忍受一思他毀辱我是我自業二思彼我俱是行苦三思聲聞自利尚不以苦加人此三文在安受忍中思昔諸苦自他調攝故言五想者一本親想眾生無始無非親屬故二修法想打罵不可得故三修無常想四修苦想五修攝取想即此文攝對前可思(然莊嚴論者即第二論此三思等者前念無始劫受諸苦惱即是自業及行苦也亦令他得此法即況二乘也對前可思者前性空無二即不可得無有真實即是無常若苦若樂即是苦想廣為人說等即攝取想略無本親攝在無始生死之中)。
為慈念眾生故饒益眾生故安樂眾生故憐愍眾生故攝受眾生故不捨眾生故自得覺悟故令他覺悟故心不退轉故趣向佛道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違逆行。
第二為慈念下明修忍意文有十句義兼通別通則三忍皆為此十在義可知別則為初五故修耐冤害慈念為總次但欲饒益於他不懼他不饒益本欲安人豈當加報愍彼淪倒寧懷恨心以忍調行攝諸恚怒次一安受苦忍隨逐眾生無疲苦故次二句為覺自他修諦察法後二通於前三上一為言下流至此斯即九中二世樂也(愍彼淪倒者準智論云羅睺羅被外道打悲泣人問其故答曰我苦少時爾奈渠長苦何即愍其淪溺而言倒者亦愍其因但由顛倒如提婆菩薩被外道開腹弟子欲追菩薩廣說法空誡諸弟子云此等顛倒妄見我人故生此𢙣不了性空無有真實等斯即九中二世樂者論云二世樂忍有九謂菩薩住不放逸(一)於諸善法悉能堪忍(二)於諸寒熱悉能堪忍(三)於諸飢渴(四)於蚊䖟觸(五)於諸風日(六)於蛇蠍觸(七)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身若心疲倦憂惱(八)於墮生死生老病死苦等有情現前哀愍而修忍行(九)上七皆有悉能堪忍之言論云如是順忍得二世樂斯亦總相愍念眾生令得二世樂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屈撓行。
第四無屈撓行撓者曲也弱也即牢強精進也(撓者即周易大過卦意易云大過棟撓利有攸徃亨象曰大過大者過也楝撓本末弱也易文以弱釋撓音義云撓者曲也曲之與弱義相似也今取弱義釋無屈撓則弱者亦曲也既曰牢強則無屈弱然梵云鉢履耶捺多此云無盡即𣈆經之名謂大願之力無有盡耳此亦大同)。
此菩薩修諸精進所謂第一精進大精進勝精進殊勝精進最勝精進最妙精進上精進無上精進無等精進普徧精進。
二釋相中二先總顯其相後隨難別釋前中文三初正顯精進二性無下明離過失三但為下辨進所為此之三段初即總舉次是釋精謂無雜故三是釋進趣所為故今初正顯中初句標行所屬所謂已下顯勝列名精進多名望業用故初第一者亦是首義此義有三一大故第一謂為大菩提故二勝故第一光明功德故三殊勝故第一謂超出故第二大亦三義一最勝故大勝中極故如世大王二最妙故大事理融通故如世大德三上故大行體高上如世尊長第三勝者亦有三義一無上故勝不可加故二無等故勝不可匹故三普徧故勝體周法界無可勝故(此義有三者此十地勢十句相釋以二三四釋於初句以五六七釋第二大字以八九十釋第三勝字文並可知)。
性無三毒性無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慳嫉性無諂誑性自慙愧終不為惱一眾生故而行精進。
二離過中即難行精進性無間雜最為難故先離自惱之過謂本隨煩惱任運不起故曰性無圓融教中地前得爾後終不為下明離惱他(即難行者在文易知然皆亡三輪故精進三輪者即眾生高下事用分別)。
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進但為除一切習氣故而行精進。
三辨精進所為中有二十句具含三種精進但為是被甲四弘願故而行即是方便加行所為之法是所攝善(具含三種者唯識說三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無性釋云一被甲二加行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初者謂最初時自勵言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契經所說初有勢力句次即加行有勤句無怯等者謂隨事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復不放捨於自疲苦心無退屈名無怯弱於他逼惱心不動移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修善品常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三句解釋契經所說有勇猛於諸善法不捨離故世親釋三精進大同無性釋經五句復云所以者何或有最初求於無上正等菩提雖有勢力而加行時不能策勵故說有勤雖復有勤心或怯弱為對治彼故說有勇由有勇故心無退屈心雖無怯[A60]逢至死苦心或退轉由此退失所求佛果為對治彼立無退轉無退轉者即是堅猛故無退轉顯示堅猛由有堅故[A61]逢苦不退由有猛故不懼於苦雖[A62]逢眾苦能不退轉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證無上菩提是故次說無喜足是不得少善生喜足義此即顯示不捨善軛由此義故說三精進然被甲者從喻立名如人入障先須被甲以防𠔃矢今求菩提必先誓願以防退屈本業直云一起大誓願之心二方便進修三勤化眾生)文分為四初三斷惑次七度生次四知法後六求佛即四弘也今初初斷現行次斷種子後斷餘習。
但為知一切眾生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心樂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境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諸根勝劣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心行故而行精進。
二度眾生中為成十力智故煩惱是漏意令其盡境界即徧趣行心行義兼於業生死義兼宿住處非處力總故不明。
但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
三有四句知法中初總餘別別中一事法界若自入法則以淨信為根本若約利他則以慈悲為根本等二即理法界云平等性三事理無礙法界三世之事即平等理性也事隨理融義含事事無礙。
但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精進但為證一切佛法智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一實相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無邊際故而行精進但為得一切佛法廣大決定善巧智故而行精進但為得分別演說一切佛法句義智故而行精進。
四有六句求佛中初二即智初句教智光明後句證智次二知境先真後俗後二皆權智前句知機識藥後句四辯宣陳分別演說即是樂說說於法義句即是辭上之四弘初二知苦斷集後二修道證滅即無作四諦之境也。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精進行已設有人言汝頗能為無數世界所有眾生以一一眾生故於阿鼻地獄經無數劫備受眾苦令彼眾生一一得值無數諸佛出興於世以見佛故具受眾樂乃至入於無餘涅槃汝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爾不耶答言我能。
第二佛子菩薩下隨難別釋於中二先明被甲精進後明利樂精進今初全同瑜伽之文但論以被甲為初約先心自誓故本業三進之中初名大誓今居攝善之後就假設遇緣耳文有兩番問答初番可知(今初全同瑜伽者四十二云一擐誓願甲若我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為一日夜處於地獄經爾所時證大菩提乃至過此千俱胝倍無懈怠心況短時苦薄耶有能於此生少淨信已長養無量勇猛大菩提性況成就耶故云約先心自誓)。
設復有人作如是言有無量阿僧祗大海汝當以一毛端滴之令盡有無量阿僧祗世界盡末為塵彼滴及塵一一數之悉知其數為眾生故經爾許劫於念念中受苦不斷菩薩不以聞此語故而生一念悔恨之心但更增上歡喜踊躍深自慶幸得大善利以我力故令彼眾生永脫諸苦。
後設復有下第二番中更難於前得大善利者我本發心願代物苦但慮不容相代今聞苦身能遂順本悲心不慮時長但增喜慶長劫不懈況盡壽耶一念不悔即忘身無間自慶得利即平等通達有深功德為難行也(有深功德者瑜伽難行精進有三若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A63]己身想於諸善法無間修習曾無懈怠是名第一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如是精進盡眾同分於一切時曾無懈廢是名第二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不緩不思無有顛倒能引義利精進成就是名第三難行精進今文具三長劫不懈況盡壽耶即是第二一念不悔即亡身無間即是第一自慶已下即第三前行初離過亦此第一)。
菩薩以此所行方便於一切世界中令一切眾生乃至究竟無餘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無屈撓行。
第二菩薩以此下利樂精進即用前加行攝善以利眾生令彼涅槃真安樂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五
音釋
(昌朱切美好也)。
鑛(古猛切)。
獷(音鑛惡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六 踐六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離癡亂行。
第五離癡亂行。
此菩薩成就正念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最上清淨廣大無量無有迷惑。
釋相中二先總顯無癡亂後別明無癡亂今初句雖有六義乃有十初總餘別總云成就正念者然通三義皆名正念(總云成就下釋此總句有二先正釋即瑜伽九門中自性禪也論云靜慮自性者聞思為先所有心一境性總也)一就奢摩他品名為正念正念即定以彼定心離𡚶念之亂故名為正此從業用立名亦隣近立稱故八正道中正念定攝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住正念二就毗鉢舍那品亦名正念謂不偏鑒達明了於緣故下經云正念諸法未曾忘失三雙運道名為正念次下經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等謂於緣明了是無癡義不異所緣名無亂義即雙運也又下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昧(一或奢摩他品二或毗鉢舍那品三或雙運道也䟽中雙標便引釋成文意可知善解世間等者下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語言能持出世諸法言說乃至心無癡亂䟽自配無癡亂即是雙運又以別義善解是觀能持是止故為雙運故下經云禪定持心者即是第十廻向偈中)。
雖有毗鉢舍那及雙運道皆就心一境辨名禪自性(雖有毗鉢下第二解妨在文可知正是瑜伽出禪自性)別中初句復是無亂之總謂不隨境轉故無散亂三障不能壞名為堅固四緣不能牽故云不動五超劣顯勝故云最上六異世無染故云清淨上五釋無亂也下四義釋無癡謂七稱法界故云廣八趣一切智故云大九引𤼵難量故云無量十不捨大悲名無迷惑上九別句攝為三禪前六現法樂住次二引生功德後一饒益有情(上九別句者三禪即瑜伽一切禪也唯識但列而不釋名瑜伽釋廣今依攝論無性釋云一安住靜慮謂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故二引𤼵靜慮謂能引𤼵六神通等殊勝功德故三成所作事靜慮謂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飢儉疾疫諸怖畏等苦惱事故梁攝論中釋三定云有現世得安樂住何以故能離一切染污法故一依能定為生自利謂三明故能引成六通二引因成通定生隨利他利他即是三輪一神通輪謂身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邪向正者令其歸正二記心輪謂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A64]己歸正者若未信受令其信受三正教輪謂宿住通漏盡通宿住通識其根性由漏盡通如自所得為說正教令得下種成熟解脫由具此義是故說定有其三品為離癡亂行)。
以是正念故。
第二以是下別顯無癡亂如次釋前十義即為十段亦初一為總釋前正念於中分二初結前生後。
善解世間一切語言能持出世諸法言說。
後善解[A65]已下顯正念之能文曲分二先雙標後雙釋今初也正念有觀故能善解正念有止所以能持世言無益但須善解出世有益偏語憶持出世不解應不持義世言不持應無記憶故文雖影略義必兩兼解事解理故名善解(正念有觀下疏文有五初正釋順文二世言無益下出經局意三出世不解下立理顯通四故文雖下結成通義五解事下別釋善解)。
所謂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說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說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識自性言說心無癡亂於世間中死此生彼心無癡亂入胎出胎心無癡亂𤼵菩提意心無癡亂事善知識心無癡亂勤修佛法心無癡亂覺知魔事心無癡亂離諸魔業心無癡亂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無癡亂。
二所謂下雙釋分二先通就諸境明無癡亂後此菩薩下別約所持明無癡亂今初也據無癡亂文但有九開初為二句亦有十謂法義別故初句即法無礙合蘊成二謂色與心非色謂心即餘四蘊二能持建立下義無礙也義有二種自性亦二一事二理事即質礙為色性等理即無性為色等性皆無名相中施設建立持言及義即文義二持今正覺理事離𡚶分別名無癡亂此二釋上能持下八釋上善解義必兼具故癡亂雙舉。
三於五蘊生滅得無癡亂十地品云死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今此菩薩於二事理靜無遺照故無癡亂四偏語胎生明無癡亂瑜伽第二說四種入胎一正知入而不知住出所謂輪王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所謂獨覺三俱能正知所謂菩薩四俱不正知謂餘有情前之二人尚有癡亂也凡夫癡亂相者謂下者見所生處在於廁穢中者見在舍宅上者見處華林若男於母生愛於父生瞋謂競母故女則反上大集二十七涅槃十八二十九俱舍第九皆具說之(瑜伽第二下疏文有二先正釋無癡亂言二示癡亂相前中文顯俱舍第九論問起云前說倒心入母胎藏一切胎藏皆定爾耶釋曰此牒前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為問也論中答云不爾經言入胎有四其四者何頌云一於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於一切位及卵恒無知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一佛業智俱勝故如次餘四生釋曰但觀上瑜伽頌文易了但業智俱勝更須略釋第一輪王以業勝故正知於入宿世曾修廣大福故第二辟支佛但知勝故正知入住久習多聞勝思擇故第三大覺福智俱勝三皆正知謂曠劫修行勝福智故除此前三餘胎卵濕福智俱劣故皆癡亂大集二十七多同涅槃涅槃十八者南本十六經云善男子人有三種謂上中下下品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在廁眾穢歸處如死屍間𣗥[A66]刺叢林大黑闇中初出胎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廁謂穢惡處乃至出於大黑闇中中者念言我今入於眾樹花果園林清淨河中房室屋宇宅舍之中出時亦爾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昇殿堂在華林間乘馬乘象登上高山出時亦爾菩薩摩訶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不起貪欲瞋恚之心而亦未得初住之地是故復名不可思議二十九者南本二十七經云中陰二種一善業果二惡業果因義業故得善覺觀因惡業故得惡覺觀父母交會和合之時隨業因緣向受生處於母生愛於父生瞋父精出時謂是[A67]己有見已心恱而生歡喜以是三種煩惱因緣中陰陰壞生後五陰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釋曰此略舉男俱舍第九則具男女論釋倒心趣欲境云此明中有先起倒心馳趣欲境彼由業力所起眼根雖住遠方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若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想翻此緣二俱起瞋心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A68]己身與所愛合所泄不淨流至胎時謂是[A69]己有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便沒受生有身餘廣如彼瑜伽又說彼胎藏者若當為女於母左脇𠋣脊向腹而住若當為男於母右脇𠋣腹向脊而住又此胎藏業報所發生分風起令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纏裹而趣產門其正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出產門時名正生位並可知)次三及十文並可知八九各有通別別謂四魔十魔及業如離世間品及大品魔事品起信論說若依智論除諸法實相皆菩薩魔事起心動念悉是魔業今以智覺察不隨其轉如人覺賊及偷狗故知魔界如與佛界如如無二故既覺其事即不造其業(別謂四魔者四謂天陰煩惱及死言十魔者(一)蘊魔生取著故(二)煩惱魔恒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慢縱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躭味故(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言及業者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二惡心布施瞋心持戒捨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乃至第十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止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起信論者餘論廣有此論分明人易尋故故依示耳即修行信心分中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陁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問名利之事又復今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恱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當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釋曰此一叚文雖則稍廣亦為要用其中兼有對治則顯菩薩心無癡亂若依智論除諸法實相等者論有喻云譬如蠅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火㷔即為燒故魔亦如是能緣一切法唯不能緣諸法實相若入實相魔即實相何所惑耶故論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皆法界印豈以法界印更壞法界印又八十二云魔見解般若菩薩如捕魚人見一大魚入深大水鉤網所不及則絕望憂愁以離六十二見網故又七十三中魔作大沙門有重威德等或時語菩薩般若三解脫門是魔說但是空汝常習此空於中得證不得證云何作佛作佛法先行布施持戒等修三十二相福德坐道塲時爾乃用空菩薩或行或信或凝遠離般若釋曰依此世魔甚多七十一云魔作知識身說般若空雖有罪福名而無道理或說空可即取涅槃釋曰前七十三魔令莫修空而須修事行此中說斷滅空令其趣證故人多惑耳若得諸法實相亦不捨空修事亦不謂空礙有亦不以空為證則以般若性空導一切行修無所修則魔不能令菩薩癡亂今以智覺察下示不為癡亂所以如人覺賊及偷狗者即涅槃南經邪正品北經亦如來性品即第七經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又因迦葉問依四種人難云世尊魔等尚能變作佛身況當不能作羅漢等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是故應當善分別知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覺知者即應驅罵汝疾出去若不出者當奪汝命偷狗聞之即去不還汝等從今亦應如是降伏波旬應作是言波旬汝今不應作如是像若故作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魔聞是[A70]已便當還去如彼偷狗更不復還下廣說佛說魔說之相此文但令覺察)。
此菩薩成就如是無量正念於無量阿僧祇劫中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聽聞正法。
第二此菩薩下別約所持法門明無癡亂文有二別先正明後徵釋前中三初結前標後次所謂下正顯所持三菩薩下結無癡亂。
所謂甚深法廣大法莊嚴法種種莊嚴法演說種種名句文身法菩薩莊嚴法佛神力光明無上法正希望決定解清淨法不著一切世間法分別一切世間法甚廣大法離癡翳照了一切眾生法一切世間共法不共法菩薩智無上法一切智自在法。
二正顯中有十五法一所證理體大分深義所謂空故即事真故(大分深義者即十二門論但改彼也字為故字耳)二即體業用之法三具德相故四一具一切故云種種上四即所詮理法五即能詮教法義見初卷六行法以因嚴果故七果法上七通明四法下八唯約地位亦果行收謂八即初地大願[A71]已證理故名正希望決定解斷二障故云清淨九即根木智十即後得此二通至七地十一甚深廣大法即八地法證深法忍如法界故十二九地是法師位了物機故十三十地知世間集共不共等故苦無常等通色心故名之為共色心類殊名為不共又器世間名共共業感故眾生世間不共自業成故此二唯約所知又隨他意行名共隨自意行名不共又靜慮無色四等五通雖共凡小菩薩無漏大悲故名不共(共不共等此有二義前義十地更釋後義出現品明又隨他意行下即涅槃經意明佛有三語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立行亦然如前[A72]已引)十四等覺智十五如來智上豎明諸位若約橫配者初一唯因後一唯果中間六智通於因果而別義相顯。
菩薩聽聞如是法[A73]已經阿僧祇劫不忘不失心常憶念無有間斷。
三結無癡亂者不忘不癡不失不亂心常憶下通結相續。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修諸行時終不𢙉亂一眾生令失正念不壞正法不斷善根心常增長廣大智故。
第二何以故下徵釋釋中以因深故不亂眾生得無亂果不壞正法增廣大智得無癡果不斷善根得相續果因果影響孱然無差(孱然無差者孱現也)。
復次此菩薩摩訶薩種種音聲不能惑亂。
第二復次下別釋上九攝為三禪初六釋前現法樂住即為六段今初釋前心無散亂文二初標。
所謂高大聲麤濁聲極令人恐怖聲悅意聲不悅意聲諠亂耳識聲沮壞六根聲。
二所謂下釋釋中又二前釋種種音聲略列七種言沮壞六根者非唯引奪耳根亦令餘根不能緣境故名沮壞根以見等而為義故又沮壞者如治禪病經云因於外聲動六情根心脉顛倒五種惡風從心脉入風動心故或歌或舞作種種變此即破壞之義既壞意身餘皆隨壞然色可冥目觸味合知香少詮顯為禪定[A74]刺唯在於聲故偏語之明無癡亂非餘四塵不能亂也故上忍中遇身加害心無散亂(五種惡風者即治禪病秘要經第一標云治阿蘭若亂心病七十二種法經云尊者舍利弗所問出雜阿含阿蘭若事下取意引即諸釋子此丘坐禪因毗瑠璃王象戲驚怖發狂阿難令閉門白舍利弗舍利弗牽其問佛經云唯願天尊慈悲一切為未來世諸阿蘭若比丘因五種事令心𤼵狂一因亂聲二因惡名三因利養四因外風五因內風此五種病當云何治唯願天尊為我解說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繞佛七帀還從頂入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若有行者於阿蘭若修心十二願陁於阿那般那因外惡聲觸內心根四百四脉治心急故一時動亂風力強故最初發狂心脉動轉五風入咽先作惡口汝等應當教是行者服食酥蜜及阿梨勒繫心一處先想作一玻瓈色鏡自觀[A75]己身在彼鏡中作諸狂事見此事已復當更觀而作是言汝於明鏡自見汝作狂癡事等廣有治法末後結云是名治亂倒心法復次舍利弗既去外聲[A76]已當去內聲者因於外聲動六情根心脉顛倒五種惡風從心脉入風動心故或歌或舞作種種變汝當教洗心觀洗心觀者先自觀心令漸漸明猶如火珠四百四脉如毗瑠璃等廣說治法今䟽即引後段之文然彼但云五種惡風下更不說然似前因五種事便為五風凖金七十論說五種風一者波那二者阿波那三者優陁那四者婆那五者婆摩那是五種風一切根同一事波那風者口鼻是其路取外塵是事謂我止我行是其作事外曰是波那何根能作答曰是十三根共一事(謂十一根并大我慢)譬如籠中鳥鳥動故籠動是故十三根同其事阿波那風者見可畏事即縮避之是風若多令人怯弱優陁那者我欲上山我勝他不如我能作此是風若多令人自高謂我勝我富等是優陁那事婆那風者遍滿於身亦極離身是風若多令人離他不得安樂若稍稍離分分如死離盡便卒婆摩那風者住在心處能攝持是事是風若多令人慳惜覓財覓伴是五種風事並十三根所作釋曰此五必是也不依常位從心脉入故發狂亂)。
此菩薩聞如是等無量無數好惡音聲假使充滿阿僧祇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亂。
二此菩薩下釋不能惑亂文亦分二先總明長時不亂。
所謂正念不亂境界不亂三昧不亂入甚深法不亂行菩提行不亂𤼵菩提心不亂憶念諸佛不亂觀真實法不亂化眾生智不亂淨眾生智不亂決了甚深義不亂。
後所謂下別顯不亂之相句有十一初總餘別別為五對一境審心定二教達行成三憶因念緣四觀真起用五外淨他惑自決義門雖遇惡聲此皆無損上皆一切種禪謂通名義止觀及二利故(上皆一切種禪者瑜伽四十三一切種禪有六種七種總成十二言六種者一善靜慮二無記變化三者摩他四毗鉢舍那五於自他利正審思惟六能引神通威力功德言七種者一名緣二義緣三心相緣四奉相緣五捨相緣六現法緣位七能饒益他今云名義即後七中一二是也止觀即六七中各是三四二利即前六中五六及後七中五六七故攝十三善及與無記亦有通也)。
不作惡業故無惡業障不起煩惱故無煩惱障不輕慢法故無有法障不誹謗正法故無有報障。
第三不作下釋前堅固謂四障不壞是知菩薩正念堅固亦是出前不亂之因言法障者於法不了如彼牛羊此即所知障也三障為言攝在煩惱體即無明故斯亦清淨靜慮也(斯亦清淨者瑜伽四十三云有十種一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污三由加行四由根本五由本勝進六由入住自在七捨靜慮[A77]已復還證入自在八神通變現自在九離一切見趣十一切煩惱所知障淨皆有清淨靜慮之言若配經者正是九十及與初二離垢障故然大意清淨者由離三輪故定三輪者一境界二眾生三惑故)。
佛子如上所說如是等聲一一充滿阿僧祇世界於無量無數劫未曾斷絕悉能壞亂眾生身心一切諸根而不能壞此菩薩心。
第四佛子如上下釋前不動謂惡緣不能牽故悉能壞亂眾生身心者彰聲之過不能壞亂菩薩心者對顯難思。
菩薩入三昧中住於聖法思惟觀察一切音聲善知音聲生住滅相善知音聲生住滅性。
第五菩薩入下釋前最上謂超劣顯勝故此下三段亦即出前無癡亂緣正示現法樂住之相言超勝者初標人揀禪云菩薩入異凡小故住於已下舉法以揀聖法即是無漏揀於凡夫思惟觀察揀於二乘二乘入禪不能緣境故身子不覺刑害之手迦葉不聞涅槃之音(身子不覺者準智論說舍利弗當道坐禪有大力鬼名為刑害以手搏之從禪定起微覺頭痛白佛佛言賴汝定力此鬼之力摑須彌山令如微塵自今[A78]已後莫當道坐迦葉不聞者如來二月十五日晨朝出聲普告一切言如來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若有疑者今悉可問為最後問然以佛神力其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萬類皆至而迦葉不聞定起方覺世界變異驚恠詢問方知如來入般涅槃上之二事一定中不能覺觸二定中不能聞聲故知劣也今菩薩善知故為超勝)善知已下正顯勝相了性相故相則念念不住取不可得性則三相性空固無所得不得性相違順何依(相則念念等者然三相四相一念具足[A79]已如初卷今性相別明若相融為四者攬緣名生生即無生空有無礙虗相安立名之為住住即無住圓融形奪隨緣轉變名之為異異即無異兩相都𥁞各無自性名之為滅滅即無滅斯則即相而性故無所得)。
如是聞已不生於貪不起於瞋不失於念善取其相而不染著。
第六如是聞已下釋前清淨即清淨禪順違中境不生三毒不染善取有定慧故了相無相故名善取有斯正念大地為鼓妙高為椎豈能亂哉(大地為鼓等者如幻三昧經云假使以大地為鼓須彌為槌於須菩提耳邊打不能生微念心亂何以故入空定故)。
知一切聲皆無所有實不可得無有作者亦無本際與法界等無有差別。
第七知一切下釋廣謂稱法界如虛空故亦近釋前又有六句初總餘別別中無得相空無作人空無際性空此三相盡故法界理現與法界等事如理故無有差別理即事故。
菩薩如是成就寂靜身語意行至一切智永不退轉。
第八菩薩如是下釋前大義此下二段釋引生功德今云大者趣一切智不退轉故即難行禪也(即難行禪者難行瑜伽有三明法已引今重取意出之謂住深靜慮捨而利生生欲界為一依止靜慮𤼵無量菩薩二乘境界等持為二依此速證無上菩提為三今文正當第三)。
善入一切諸禪定門知諸三昧同一體性了一切法無有邊際得一切法真實智慧得離音聲甚深三昧得阿僧祇諸三昧門增長無量廣大悲心是時菩薩於一念中得無數百千三昧聞如是聲心不惑亂令其三昧漸更增廣。
第九善入下釋前無量謂引𤼵難量故文分為三初引自利德文有六句初標一切門禪次四別顯後一類結多門則何定不攝復云門者三昧無量數如虛空今一中攝多故名為門如牽衣一角如蠭王來(初句標舉一切門者瑜伽云略有四種一有尋有伺靜慮二喜俱行三樂俱行四捨俱行復云門者即智論云何以不但言三昧而復說門答但語三昧無量數如虗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是故說門菩薩入一三昧中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下同此中意)次增長下引利他德後是時下結不為亂非唯不亂本定更增如豬揩金山風熾於火(非唯不亂者下出增相豬以穢身揩於金山非唯不污而令山色轉益明淨斯乃外境之猪益定山之淨)。
作如是念我當令一切眾生安住無上清淨念中於一切智得不退轉究竟成就無餘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離癡亂行。
第十作如是下釋無迷惑謂躭著禪味不起大悲是為迷惑今悲以導禪故無迷也此即饒益有情禪也住清淨念即現世樂得智斷果即後世樂是謂與二世樂也(住清淨念等者瑜伽二世樂有九一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記心變現調伏有情三教誡變現調伏有情四於造惡者示現惡趣五於失辯者能施辯才六於失念者能施正念七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於世八於諸世間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筭測度數印牀座等事能隨造作九生於惡趣所化有情為欲蹔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觸靜慮今但通舉二世樂義)。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善現行。
第六善現行體即般若(體即般若者亦忘三輪而照也般若三輪者境智眾生分別)瑜伽一切般若亦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二能於如所說五明處及三聚中決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攝論以加行根本後得為三皆六度明義唯識以生法俱空本業以照於三諦皆十度明義(瑜伽下正釋名有二先引三慧立名不同略出四說就攝論三中準論具列之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根本慧三無分別後得慧論具釋云無分別加行慧謂真如觀前勝方便智二無分別根本慧者謂真如觀智三無分別後得慧者現諸世俗智能起種種等事梁論三慧者論中釋云從聞無相大乘教得聞思修入分別相空通名無分別加行般若以入三無性者無分別智名無分別般若得無分別智後得入觀如於所證或自思惟或為他說名無分別後得般若由具此義故說般若有其三品本業以照於三諦者經云一照有諦慧二照無諦慧三照中道第一義諦慧皆十度明義者經具十故)經有十度應依本業今為順文且依瑜伽則權實無礙皆名善現雖彼依六度今圓行菩薩則十度齊修據行布分兼正不同亦不相濫(雖彼依下解妨云唯識云若依六度則般若具攝三慧謂加行根本後得若為十度第六唯攝無分別智今何引六而成十耶故今釋云約圓行說亦兼正明義如本業是)。
此菩薩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住無所得示無所得身語意業能知三業皆無所有無虛妄故無有繫縛凡所示現無性無依。
就釋相中古人亦依本業三慧分三初明中道次念生無性等以為照無普入已下明其照有此得次第三諦失於圓融又照無經中佛法世法二互不異亦不雜亂豈獨是無今約圓融依於瑜伽兼正以辨各具三諦故彼論釋初慧云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故(古人亦依下初敘昔此得次第下二辯非今約下三辯正文中猶略今具引三慧瑜伽釋三慧相云云何菩薩一切慧此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謂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或於真諦覺悟[A80]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入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釋曰據此即具足加行根本後得三慧亦具照有照無照中道三慧之體是第一慧今經文中第一段內便具二諦之慧故與之同二將上證真善了於俗故廣知五明等論云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演說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釋曰此是後得廣知諸法三聚即前能引義利等亦即善惡無記兼五明為八五明即內明因明等二釋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云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者即二十七論成熟品成熟自性自有十一謂由有善法種子(一)及數習諸善法(二)獲得能順二障斷淨(三)增上心有堪任性(四)極調善性(五)正加行滿(六)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七)有大勢力(八)無間能證煩惱障斷(九)所知障斷(十)譬如癕腫熟至究竟無間可破說名為熟十一前十別明後一總喻熟相)。
文分二別先明行相後顯成益前中亦二先略後廣前中又二先總標後能知下解釋今初也三業清淨是能示體示於三業正是現義住無得現現即無得寂用無礙斯即中道可稱善現若異後有無而說中者相待中也(住無得現者住無所得即空觀也示無所得身等假觀也故云住無得現言現即無得上二不二中道觀也故云寂用無礙斯為中道從若異後下結彈古人以瓔珞三慧別配得中道慧是相待中非得中也)二釋中能知三業皆無所有是住無得義不𡚶取有離二邊縛是清淨義凡所示現無性無依釋示無得義以境無定性心無所依皆不可得也三業皆示故致凡言。
住如實心知無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無得無相甚深難入。
二住如實下廣辨行相中三初如實隨覺慧二佛子此菩薩作如是下於五明等善巧慧三菩薩爾時下能作有情義利慧今初如實覺於三業而現三業於中先別明後總結前中三業即為三段今初意業是二本故首而明之如實心者用所依也住者心冥體也知無量心等者不礙用也即所示意業多心多法皆有諦也境既無相心何所得即無諦也有無不二故曰甚深即中道義也不可以次第三觀而觀故名難入唯圓機方能入故何者若偏觀三諦是常是斷是相待故若總觀者一則壞於三諦異則迷於一實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雙照三一在境則三諦圓融在心則三觀俱運住之與知即是觀也(何者若偏觀下出次第三觀過相有則定有定有著常以離空故定無著斷離二明中故是相待若總觀下示圓融三觀之德於中先有兩句向上成次第之過明次第三觀有一異過故二者即初二句反釋雙遮三一故即一而三下雙融三一具有四句皆融即一而三是一句即三而一是第二句雙非三一是雙非句由即一而三故非三即三而一故非一四雖即一體而三用歷然雖有三用而一體無二故雙照三一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故圓融也在境下結成諦觀)古德以凡所下至於難入明唯識觀非無所以唯識之義不彰又有釋云心非境外故無得境非心外故無相即心是境故甚深即境是心故難入亦是一理(古德下敘昔雖非經意釋文稍巧故復敘之故云亦是一理以唯識觀相不明顯故不為正故)。
住於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無業報不生不滅。
二住於正位下釋示身業正位等三即示所依方便已下依體起用由非惑業之生故生滅即無生滅此中正位即真如異名非約見道以智契會故稱為住無住住者即住真如。
住涅槃界住寂靜性住於真實無性之性言語道斷超諸世間無有所依。
三住涅槃下釋示語業前之三句示之所依言語道斷顯示而無相即言亡言是斷言道故晉經云非有說有言語道斷(晉經云非有說有者今經無此示言相隱但有言語道斷即通身意故引晉經意在有說之言)。
然上之所住總有七種體一名異異從義別一如實心者即自性清淨心是為總相次正位等三即心之體性正位者法所住故真如語其自體是實是常法性約為諸法之本迷此真如有諸法故成諸法已不失自性故名法性亦即因相涅槃等三即是果相住涅槃界即是真如體圓寂故出二礙故故智論云有菩薩𤼵心即觀涅槃行道恐此涅槃濫唯在果故云住寂靜性謂約真如體無𡚶動即是涅槃如此之性體為有無故云無性無性之性即是實性非謂斷無故舉多名方顯所住之深奧依此示現方明所現之為善(然上之所住下總釋上三業所住不同一如實心即自性清淨心者勝鬘起信等皆立此名莊嚴論第六云眾生於無性及有可得此二處中互生怖畏為遮怖心而說頌云譬如清水濁穢除還本淨自心淨亦爾唯離客塵故以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釋曰後偈釋前偈上半合上半下半釋下半既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明知但是離於客塵說之為淨淨體即是自心心即真如此自性淨心即如來藏亦是本來淨識故真諦三藏說有九識第九名阿摩羅識若唐三藏此翻無垢即第八異名謂成佛時轉第八識以成此識無別第九若依蜜嚴經心有八種或復有九又下卷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又真諦三藏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故起信一心二門生滅門中說其本覺即真如門體無二也餘名隨釋可知故舉多名者即上七名故收真如法界略有百名權教最多言百名者謂法性不虗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虗空界不思議界([A81]已上大般若)真如實有空不空性勝義([A82]已上佛地論攝論)無相無為正性(已上思益中)法位(大品)真性無我性真實性心性一心(上亦大品下三亦華嚴)唯識性無性法印(第一廻向云以法界印印諸善根)寂滅(智論)三性中名圓成實性三身中名法身三淨土中名法性上三佛性中名自性住性五法中名如如五藏中名皆是謂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藏自性清淨藏如來藏四勝義中名勝義勝義亦通證得及道理中滅諦(瑜伽六十四中)六諦中亦名真諦現觀七諦通達中名法性顯揚二種佛性中名理佛性十四諦中名勝義諦三般若中名實相般若三三寶中名一體三解脫中名空(出智論七十四)二果中名智果涅槃中名性淨方便淨二諦中名真諦勝義諦三諦中名空諦(仁王經)四諦中名滅諦或名實諦顯揚名一諦或名中道或名解脫涅槃中以一百門顯解脫異名或名不二法門或名無二無性或名實性或名實相或名無量義亦名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上來眾名若在大乘權教中者但就理名之若實教中或就即事之理即理之事事事無礙然皆通權實)。
入離分別無縛著法入最勝智真實之法入非諸世間所能了知出世間法此是菩薩善巧方便示現生相。
二入離下總結三業中初句結心故無縛著次句結身即所住真如等三結前語即超諸世間等末句總結三業皆寂用無礙故名善巧善現之名從斯而立。
佛子此菩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國土無相為相一切三世唯有言說一切言說於諸法中無有依處一切諸法於言說中亦無依處。
第二佛子下辨五明處三聚中決定善巧慧故於文中解世間法於中分三初以理會事二菩薩如是下事理無礙三永不下順理起悲今初文有六句一眾生緣生故說無性二法依真起故會歸無為三國是心之相分故四時依法以假言故五名無得物之功故若名在法中見義應知名故六物無當名之實故若法在名中聞名則應識義召火應當燒口故(名無得物之功者若依世俗名以召實實以當名故使命火不得於水命水不得於火今約真諦故平等無依此五六句皆先標無依後若名在法等反以釋成如有一人雖先知有曾未相識忽然見面終不得知此是某人此為見義不知名耳義即境義六中有人雖聞其名竟不識面召火不燒口明知名中無有義也亦應云言飯即應[A83]已飽等故智論四十七云凡有二法一者名字二者名字義如火能照能燒是其義照是造色燒是火用二法和合名為火也今聞火名不得照燒之義故無得物之功等)。
菩薩如是解一切法皆悉甚深一切世間皆悉寂靜一切佛法無所增益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亦無差別了知法界體性平等普入三世。
二菩薩如是下明事理無礙文有七句初一總顯甚深餘句別顯深相然世法與佛法實無二體假約事理以分其二故以五句顯非一異一世相即空故云寂靜二佛法平等故無增益三以理無不事故佛法不異世法事無不理故世法不異佛法四此全理之事與全事之理而事理不雜五各全收盡互無所遺故云亦無差別末句了前諸法同法界體故得鎔融普入三世橫豎該攝(然世法者同一真如故無事非真事亦即如故云假約事理以分其二故以五句顯非一異者初二句當相以辯通非一異正是非一三一句正明不異四一句別明不一五亦無差別句即事事無礙第六了知總出所以)若約漏無漏說為世法佛法各具事理釋者一生死即涅槃故云世間寂靜二無有一法非佛法故更何所增三二法染淨雖殊同一真性故不相異四不壞相故無有雜亂五皆是即理之事而各互收無遺即無差也六同一法界總顯所因(若約漏無漏等對上事理此二皆通事理上初二句即是非一今約漏等初二句義却成非異以相即故三約同體四不壞事五事事無礙)。
永不捨離大菩提心恒不退轉化眾生心轉更增長大慈悲心與一切眾生作所依處。
三永不下順理起悲謂無緣之悲以導前忘機之智入假化物初句為總謂雖深入智慧不忘本心非如八地心欲放捨下三句別一不捨願炷二增大悲油三兼前智光故堪為依處(非如八地者八地菩薩證無生忍便欲放捨利眾生事諸佛勸起令憶本願利益眾生是不忘本心不捨願炷等即菩提燈)。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教化眾生誰當教化我不覺悟眾生誰當覺悟我不清淨眾生誰當清淨此我所宜我所應作。
第三菩薩爾時下作一切有情義利慧於中二先建攝生志二先人後[A84]己今初文有五句成熟是總或因成果熟故或始末勸獎故餘句是別一折伏二攝化三令悟本性成大菩提四斷惑清淨得涅槃果。
復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獨得解脫而諸眾生盲[宴-女+六]無目入大險道為諸煩惱之所纏縛如重病人恒受苦痛處貪愛獄不能自出不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不能滅苦不捨惡業常處癡暗不見真實輪迴生死無得出離住於八難眾垢所著種種煩惱覆障其心邪見所迷不行正道菩薩如是觀諸眾生作是念言若此眾生未成熟未調伏捨而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所不應我當先化眾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調伏者先令調伏。
二復作下先人後[A85]己文分為四一假設自度二而諸眾生下觀物輪迴具業惑苦三菩薩如是下結所不應有二過故一違本誓心二墮慳貪失此為不可四我當下決志先拔(二墮慳貪失者法華第一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是為不可)。
是菩薩住此行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一切世間乾闥婆阿修羅等若有得見暫同住止恭敬尊重承事供養及暫耳聞一經心者如是所作悉不唐捐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善現行。
第二是菩薩下顯行成益於中三業不空是為徧益終至菩提是究竟益。
大方廣佛華嚴經䟽鈔會本第十九之六
音釋
(私列切漏也)。
脇(虛業切腋下也)。
孱(士限切)。
摑(古伯切)。
蠭(孚容切與蜂同)。
豬(專於切與猪同)。
縮(所六切退也)。
槌(直錐切)。
校注
【經文資訊】《乾隆藏》第 冊 No. 1557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乾隆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自下第四中賢十行會初來意者酬前十行問故匪知之艱行之惟艱前解此行若膏明相頼目足更資故次來也次品來者此會四品分三初二品當會由致次一品當會正宗後一品勝進趣後於由致中此品先明感應道交後品明讚德顯體前會已終將陳後說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會名有三一約處名夜摩天宮會夜摩此云時分即空居之首表十行涉有化物宜適其時時而後言聞者恱伏時而後動見者敬從涉有依空即事入玄託此而說約人名功德林約法名十行會並如後釋三皆依主次品名者大同於會然梵本中上無升字下有神變譯者以升為神變升為神變略有四義一不離前三而升此故二升一處即升一切處故三升已廣其處故四前後同時無障礙故謂佛以圓徧之身不起而升時分天宮升屬如來夜摩約處相違釋也前升須彌後升兜率凖此可知。
三宗趣者會品之宗並如名說意趣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