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雲棲法彙(選錄)

雲棲共住規約目錄

  • 上集
    • 一大堂
    • 二西堂
    • 三律堂
    • 四法堂
    • 五老堂
    • 六病堂
    • 七各房
    • 八下院
  • 下集
    • 一直院事宜
    • 二額定人數
    • 三節省財費
    • 四出應期會
    • 五暫到客眾
    • 六外住法眷
    • 七十方雲水
    • 八眾事雜式
  • 別集
    • 一十種僧約
    • 二修身十事
    • 三直院誡言
    • 四堂銘
    • 五庫銘
    • 六廚房銘
    • 七浴室銘
    • 八定香銘
    • 九受食偈
    • 十誓神偈
    • 十一老堂警策
    • 十二病堂警策
    • 十三生所警策
    • 十四誦戒儀
    • 十五聽講囑語
    • 十六善罰例
    • 十七免例
    • 十八擯式
    • 十九序禮式
    • 二十年考式
    • 二十一求住式
    • 二十二剃髮式
    • 二十三學戒式
  • 附集(各約式)
    • 一各執事條約(當家 知庫 知眾 知客 書記 知山 知屋 直板 典座 飯頭 菜頭 茶頭 柴頭 火頭 碗頭 磨頭 園頭 淨頭 擔力 化飯 鋪堂 香燈 侍者 看病 看老 警策 山門 聽用 印房)
    • 二齋堂條示
    • 三調理行人(附藥方)
    • 四晚餐偈
    • 五僧直凡例
    • 六半月誓神說
    • 七赴請三約
    • 八雲棲流通藏本法寶條約
    • 九藏經堂事宜
    • 十水陸道場規約
    • 十一水陸道場議
    • 十二誦經禮懺不誠敬罰例
    • 十三學經號次
    • 十四僧籍式
    • 十五求戒啟式
    • 十六授衣式
    • 十七受戒式
    • 十八拾遺式
    • 十九過犯懺悔式
    • 二十責問帖式
    • 二十一板帳清式
    • 二十二津送式
    • 二十三建塔式
    • 二十四上方善會約
    • 二十五魚池事宜
    • 二十六建塔所費議
    • 二十七勿納沈氏子孫出家議
  • 囑語
  • 再囑

雲棲共住規約上集

△一大堂

  • [A1]堂中四時止靜三時禮誦一時入觀初五更為第一時止靜香到誦楞嚴咒上品上生章念佛千聲小淨土文回向次晨後為第二時止靜香到午齋畢誦四十八願文念佛千聲同前回向次午後為第三時止靜香到晚課彌陀經懺悔出生畢念佛千聲大淨土文回向次入夜為第四時止靜香到念佛一百聲歸單入觀吉祥寢息如是止靜禮誦入觀為一日淨業不繁不簡永持無斁大暑月其中時禮誦可移趲午前
  • [A2]進堂考四事合式方可送入(詳具別集)
  • [A3]堂內四十八單本眾客眾各二十四單內除聖僧下二單虛位
  • [A4]巡香置小旛一首旛長二寸柄長一尺二寸昏者以旛拄其膝不得亂打有坐久者以旛試眼非昏者即念佛一聲凡警昏三遍不醒放籤敲淨板覺之不肯下單者罰錢二十文多次不改者出堂巡香人虛應故事不用心者罰錢二十文
  • [A5]定香照八節加減圖式凡香先立一寸次坐一寸次行坐隨意晚立坐香二寸畢唱云老疾重務學經諸道友香到欲出者出自願隨堂者留次香一炷畢唱云輕務香到欲出者出自願隨堂者留
  • [A6]有事出堂首座處討牌無牌徑出罰錢二十文堂外直院以下一切人皆可查舉(牌寫告出二字)
  • [A7]告假出山春夏秋過限一日罰錢十文三日作缺冬期告假即作缺給假隨路遠近為限
  • [A8]挑米挑柴教經看病僧直等事俱免惟警策巡照二事隨眾
  • [A9]齋佛不得在本堂移就法堂估唱不得在本堂移就齋堂(估唱式具別集)
  • [A10]罰過事涉堂內者首座悅眾書記出會直院等共於齋堂中處之事畢即歸不可久滯其事在堂外與堂內無涉者不必出
  • [A11]朔望雲集畢又互拜煩亂者罰錢十文係師徒者不論
  • [A12]晨後止靜直堂人佛前一拜兩單各一拜巡堂問訊圓禮餘二時但佛前問訊即已新戒學禮自於法堂此重禪思不宜煩擾
  • [A13]剃頭聽梆而出歸堂止向佛前一拜兩單不必問訊沐浴同此
  • [A14]晚報鐘鳴堂外人入堂佛前一拜即便經行陸續至者陸續經行不必取齊其東倚西靠聚頭雜話者罰錢二十文
  • [A15]近兩單經行路不得縱意急走其繞佛經行路一任排遣
  • [A16]開靜後不修正念聚頭雜話巡香警覺不止者罰錢二十文屢犯出堂巡香人不舉同罰
  • [A17]有病掛幕五日不愈入病堂不肯掛幕及不肯入病堂者存不立看病人亡不入普同塔重病即入病堂不論
  • [A18]有疑即宜問明不可隱忍
  • [A19]熟情相看堂中不得敘話香燈寮略敘亦不得久久者罰錢十文太久罰錢三十文
  • [A20]佛制冬夏坐禪春秋頭陀則宜行乞食法但聖世乞食無上座闍黎尚有魔撓況茲末法今稍為圓便易乞食以作行不得已方行乞食可也
  • [A21]今以四季分為四期冬夏九旬秋春稍減大約七旬之數期滿客眾暫散安期再來討單本眾一期更班自有定式期滿堂中不肯出堂者堂外強欲進堂者俱不允
  • [A22]眾中或有雖居淨業堂而不修念佛三昧作別行者今本堂專一念佛恐相耽誤不敢強留後儻發心念佛可以再來無妨
  • [A23]新刻古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時誦之每誦一十六願三日一週夏期天暑免誦
  • [A24]堂中各具淨土三經一彌陀經疏鈔二觀經疏鈔三新刻古本大彌陀經又新刻四十八願西方願文數珠以上共六事缺一不允進堂借用亦不允
  • [A25]月盡日各給錢十文諸罰中取作漿粉用

(二)西堂

  • [A26]本堂共二十四單首座總於大堂亦無西堂後堂惟堂主領眾悅眾輔之
  • [A27]本堂惟客眾
  • [A28]進堂考法同於大堂或進大堂或進本堂若不定鬮之
  • [A29]五更隨大堂起洗面訖歸本堂止靜開靜入大堂課誦日間止靜夜間止靜皆於本堂
  • [A30]巡香每輪三人一人大堂東單一人大堂西單一人西堂
  • [A31]粥飯本堂如大堂式
  • [A32]誦四十八願入大堂列坐川堂誦之
  • [A33]如上進出剃沐告假種種一切事等悉皆依大堂規式不必重贅
  • [A34]月盡給錢如大堂式

(三)律堂(法堂通用無別堂)

  • [A35]各具本受戒經沙彌律儀四分戒本戒疏發隱缺一罰錢三十文各具衣缽缺一罰錢三十文
  • [A36]剃頭惟臘盡一行(詳具別集)
  • [A37]求授衣者衣不具足不授
  • [A38]求比丘戒菩薩戒者即白以 國禁力卻之有學戒式(具別集)
  • [A39]新剃每誦戒前一日考沙彌律儀解義差者罰錢五文背文差者罰錢十文全不記者退寄五戒班中比丘戒菩薩戒考式倣此
  • [A40]十戒者五夏習律未許出外聽講不禁在山學經輪出生輪大堂侍者輪行禮無人看老輪看老有退戒者誦戒夜戒首唱云十戒(某人)全不習學退寄五戒班中三月後納五十善
  • [A41]比丘戒者輪祈禱輪教課經輪誦五戒十戒比丘戒輪責問有退戒者誦戒日如上式退寄十戒班中三月後納七十善
  • [A42]菩薩戒者輪誦菩薩戒輪說法輪教大經輪布施輪責問輪直院輪領衣有退戒者誦戒日如上式退寄比丘戒班中三月後納九十善
  • [A43]誦戒不與不先說欲者罰錢十文
  • [A44]半月誦戒有舉犯十種僧約及餘重過者讀約人隨聲接舉被舉者若心無愧出眾云有辯悅眾答云明日辯即嘿然退更喧擾者罰錢五十文
  • [A45]來誦戒者於誦戒日至路遠或隔宿至誦訖旋歸其來太早去太遲非真來誦戒者矣
  • [A46]正月朔日法堂序戒臘三月朔日序法派五月朔日序生年七月九月十一月亦如之每歲二序(詳具別集)
  • [A47]欺官瞞眾如匿稅隱糧斗秤大小等俱以盜論上罰出院
  • [A48]庫房及買辦放生經嚫等事半月押字焚疏以表清白下院附名
  • [A49]假傳師命欺誑大眾及一切人者罰錢五百文事大罰訖出院
  • [A50]年未六十而受婦女歸依者罰錢五百文出院

(四)法堂

  • [A51]堂中春夏秋列華嚴經六部擇能誦者記名上牌每日輪上誦經一卷經完再起冬三月止不誦
  • [A52]學經依經次不得跳越跳越者大經每部罰錢一百文小部罰錢五十文其錢請經施客僧
  • [A53]教經即於經上票記(某)(某)(某)人教
  • [A54]遺教警策崇行等皆應熟記力行半月抽考數人
  • [A55]印房刻經造經俱要帳目一一分明如無誠信人專管擇幾人輪管
  • [A56]對經人庫房給與小食較出一字與五善待他人較出一字除五善
  • [A57]講主輪講淨土經一彌陀經二觀經次及法華楞嚴等諸經週而復始
  • [A58]習教分二鈍者讀文利者討義討義又二一者依教修行二者明教作講作講者不可泛濫須擇根性大利持身不苟者免致日後貽玷法門
  • [A59]不白知私學燄口施食及燄口白文者罰錢五百文
  • [A60]常住經典華嚴二十四部為則法華經梁皇懺四十八部為則餘供多佛閣待施其原送永遠供養本山者不在此限

(五)老堂

  • [A61]老堂年滿七十在寺慎修無過者方可送入八十者量處九十者不論(量處者隨宜不論者徑送)
  • [A62]堂內十單除看老實則九單外附不論
  • [A63]老人所需湯藥飲食等庫頭飯頭典座執吝不與者罰錢十文實不該與對眾辯明若私意厚薄不公罰錢一百文
  • [A64]七十老人無齒者若生硬物不能隨眾宜另與軟熟者(供給諸罰中取)
  • [A65]警策半月一行失行罰錢二十文
  • [A66]老人衰頹早課來否不論晚課必須隨眾不至依例罰八十者量處九十者徑免其輪直日看香八十九十同上
  • [A67]在眾屢屢鬥爭及外遊生事者出堂
  • [A68]每月盡各給錢十文(諸罰中取作漿粉用)

(六)病堂

  • [A69]堂中長單安輕病獨單安重病紊亂罰錢五十文
  • [A70]掛幕式如大堂
  • [A71]重病進堂者佛前先備香燭直院外書記後堂悅眾等送入讀囑訖即寫板帳不照式寫隨意增減者罰錢十文不欲寫者不安單其輕病不必板帳但佛前香燭直院送入
  • [A72]立誠實一人為堂主作簿記某月某日某人進堂後記某月某日身故或某月某日病愈出堂俱要明白寫記其病愈出堂者以能喫飯為則失寫罰錢十文
  • [A73]輕病七日一警策重病一日一警策失行罰錢二十文
  • [A74]看病人先於佛前跪請發心三請無人捱單輪看不能看求免者納錢(例具別集)
  • [A75]看病須發大慈悲心莫憎嫌病人莫違逆病人當如孝子奉事父母
  • [A76]眾中有明曉醫理者考過立為執事未明而妄自用藥罰錢三十文誤害人者出院貪利者出院
  • [A77]病人所需湯藥飯食庫頭飯頭典座執吝不與者罰錢二十文不當與而不與者對眾辯明若私意厚薄不公罰錢一百文
  • [A78]重病入堂便應囑付後事放下萬緣依警策語一心正念又看重病須二人或三人而常住亦要好調理看病者
  • [A79]輕病人亦宜安靜念佛其病不守病外遊多事者罰錢十文出堂隨眾
  • [A80]殯送亡僧原曾直院首眾及有賢行者多眾送散眾及無賢行者隨便送其在眾多過人所厭惡者不送惟扛抬及讀祝人而已
  • [A81]普同塔當中本山左十方右居士本山不才多過者安左或右其居士婦另有普同塔中菴主左本菴尼右諸方尼及優婆夷
  • [A82]估唱僧集齋堂主估人取物在手呼物掣籤不買再掣餘人其買過一物者去籤不得重買

(七)各房

  • [A83]各房非正當行務忙冗而不入大堂晨昏課誦者罰錢二十文晚香止靜不至者罰錢十文未唱老病香到先出者罰錢十文中課隨便
  • [A84]公事入堂赴庫領牌無牌不得放入放入直堂罰錢二十文入堂閒話攪眾者罰錢二十文堂中與雜話者同罰
  • [A85]各房上座一人眾中雜話者昏睡者爭論者外人入堂攪擾者上座即時打魚三下高聲念佛眾即齊聲和念聞魚不采者罰錢十文上座容隱不舉同罰
  • [A86]各房直日一人即名看單亦與一魚共上座相參行事
  • [A87]各房輪二人直夜堂內一人共三人當舉事不舉罰錢二十文失事倍罰
  • [A88]各房告假春夏秋過限一日罰錢五文六日作缺冬月過限一日罰錢十文三日作缺直院不查理同罰

(八)下院

  • [A89]上方半為擔力半為放生守院人宜體此意一者好安頓擔力使得寧息二者護持生物上防惡鳥下防惡獸乃至岸有崩缺及時報知修整不得拋入惡水惡汁亦不得放草太多以上守院不行其事退換
  • [A90]每晚定香一炷不至者記名送入山守院不行罰錢五十文來宿者不依行記名送入山後不留宿
  • [A91]無事閒遊者不留宿假以醫病為名避懶者記名送入山
  • [A92]長壽專為放生而設護持生物同於上方不得留人宿留宿罰錢三十文
  • [A93]二處守院人無故出外閒遊及應赴道場者罰錢五十文
  • [A94]梵村靜室專為出入往來安頓米糧一切等物定立二人看守當心照管不得私自留人宿歇及與人寄放行李違者罰錢五十文
  • [A95]天池山專為柴蔬議立守院二人知山一人園頭二人管顧山場防恐小人竊取花利失事者罰錢五文不得招攬熟情閒人等宿歇擺茶混用常住物者罰賠違者出院例如下院每歲臘盡交代聽憑更換
  • [A96]晨昏課誦不得失時偷懶違者依例罰錢十文

雲棲共住規約下集

△一直院事宜

  • [A97]囑語請解行具足人作叢林主如無其人姑循戒次權直力綿者二人共之全無力者納銀一兩免之力堪而求免者納銀四兩八錢免之七十以上者徑免直年不滿者一月納銀四錢雖當戒次而其人素行不端眾所厭惡者置不用不肯依誡言立誓願者令照例納銀四兩八錢免之
  • [A98]直院以後所為悖理諫勸不從者眾議退之別換
  • [A99]作一簿前書誡文後書逐年人名不滿年者不書病不能滿者亦書(誡文具別集)
  • [A100]眾中凡事俱白直院不白徑行者事小罰錢三十文事大罰錢一百文誤事罰已出院而直院亦不得因而任意獨專不與耆長眾執事共議輕則罰失事罰已退換
  • [A101]本山諸寮乃至十方堂各宜巡行看視及下院亦半月查理[A102]己有事可差人代以上安坐不理輕則罰失事罰已退換
  • [A103]事難獨成功在夾輔以一人之聞見有限故也今將合山大眾挨次輪日各陳其所欲言名曰僧直又復關係叢林大事不可遲誤者無論僧行老幼一切人等皆得即言無隱不必要待輪該僧直方說而直院人不受善言當行不行每一事罰錢二十文大事倍罰失事罰已出院
  • [A104]每半月查各房上座如法者設茶與善懶惰不如法者與罰不查罰錢三十文
  • [A105]每早查直夜人勤惰不查罰同前失事倍罰
  • [A106]直院年初一起至十二月十五日滿十六日新舊相兼及內外執事共議叢林正務至年盡夜方始新管當事舊管退休

(二)額定人數

  • [A107]堂內外人數俱額定如左有缺方補妄增一人罰銀五兩

  • [A108]大堂四十八單老堂十單

    堂外 直院(一)庫頭(四)知客(二)書記(一)典座(四)飯頭(二)茶頭(三)碗頭(二)磨頭(二)火頭(五)淨頭(二)香燈(二)侍者(四)柴頭(九)園頭(六)擔力(二)化飯(二)鋪堂(十八)司山(二)司屋(一)印房(一)山門(一)生所(八)重用(十)輕用(三十)病堂(一)看老(一)下院(八)雜收(一)

  • [A109]輕用定數外餘者都入小堂晨昏課誦晝日止靜一依大堂行事但晚聽教學經出堂事訖還堂入觀

  • [A110]柴頭八九月請發心者助事訖還歸本執因而添人罰錢一千文知客臥具等忙時請助同此

(三)節省財費

  • [A111]山不得再買買一畝罰銀三兩

  • [A112]屋不得再造理實應造眾議定方可若仍前妄自興造者一間罰銀五兩

  • [A113]廚樓封鎖不得已白眾議處輒開罰錢五百文

  • [A114]茶品即用山物炒米鹽荳白果楊梅油灼之類間或市買止可棗栗糕餅之類故辦貴細物品者罰錢三十文其品以三四為常五品為極過五每一品罰錢三十文本山僧茶分散各單開桌羅列者每桌罰錢五十文施主特設不論又單上擺茶雜話者罰錢三十文分散各單不聚談者不論

  • [A115]設齋以四果四菜為常五果五菜為極過五每一品罰錢三十文

  • [A116]尋常日用二日菜一日腐有齋不論凡生菜乾菜乾瓜乾茄乾羊荳乾刀荳乾蘿蔔之類皆可置辦乃至設齋亦只用腐等常品不必定買貴物如香菌蘑菇之類其故為豐富者罰錢五十文採野菌食者罰買菜三百斤

  • [A117]輕藐黃米必買白米者每白米一石罰錢三百文湊買黃米

  • [A118]過分用油醬等計價罰錢一倍二

  • [A119]可生食物故費柴湯煎煮者計價罰錢一陪五如煮栗煮棗之類

  • [A120]不得拗眾粥飯年七十以上不論病人不論餘罰錢十文

  • [A121]故不食腐渣喂畜及賣與養豬家者罰荳一陪五僧食之餘恐成壞爛施放生所者不論

  • [A122]茶房取面湯無度及二板後用壺取茶歸單喫者俱罰錢十文茶頭不舉同罰身至茶房立飲者不論七十老人并病人不論印房不論

  • [A123]夜間不得煎煮大寒月止可作姜棗湯而已烹炮罰錢三十文

  • [A124]善人來寺設齋者齋佛訖即引至禪堂佛前一禮次兩單或一禮或問訊次引至齋堂韋馱前一禮兩單問訊其有許數齋僧若干員者應為報數總記完日回向

  • [A125]燭不宜多點夏月尤為不宜油燈麤草單炷細草方可用雙又不宜以貴價買木頭作香熏壞金像反成過咎

  • [A126]非期漿洗者罰錢十文重務不論

  • [A127]穿著過分鮮好衣服者罰錢一百文裙幅太長者割取作衣帶施與十方

  • [A128]銅盆洗面者奪施一切過分精巧器皿奪施

  • [A129]浴銘云一月八浴叢林罕聞乃日日浴雖重務恐亦過分今姑從之而須庫房討籌無籌不放入浴強浴罰錢十文浴頭阿容不舉同罰餘非重務有故欲浴者買籌庫房審其可否不審濫與每一籌罰錢十文用籌不用錢浴頭收錢罰錢五文夏至起至秋分方日日大眾普浴停籌

(四)出應期會

  • [A130]本山專修淨業長期坐禪乃法眷赴講者多修禪者少專業之謂何自今見住本山自願作講師者必其教理大明學問該博堪能弘法者且在本山為新學講明戒律次及淨土經論或次及切要經論諸方有來請者須審彼會首實為弘法利生則可否則勿應
  • [A131]雖係法眷原在外住而赴講期來本山說知須審其教理學問已全備否如其不然則應勸止又年未老成而作講師者亦應勸止又年未老成而作施食法師者亦應勸止
  • [A132]以上權應末法當知修禪為正

(五)暫到客眾

  • [A133]暫到三六九日知客同外書記請問若係求住宜審其不可留者即時善言辭卻不必候缺有當留者記名上簿請暫回至誦戒日來觀缺有無缺少人多拈鬮定之若隨喜非求住者不論如上三六九不依期問仍前頑賴者罰錢五百文退換
  • [A134]晚止靜二板鳴巡照人請入堂
  • [A135]暫到或僧或俗不曾面識者無論高下俱要誠心請問尊姓尊號上剎何處貴宅何處曾與本師相會與否不可怠慢或有無賴之徒又當外敬內防不可一例輕信以致失事

(六)外住法眷

  • [A136]外住不守非理募化僧約反來山中募化者不允
  • [A137]相託干求檀越布施者不允相託干求宰官書柬封條手卷詩文告示扁額等事者皆不允
  • [A138]外住不務修行作世法齋會者不往設供作世法興造裝塑等事者不助
  • [A139]外住多年跡不進山者應來誦戒而不來者不認法眷(凡誦戒或半月來或一月來遠者或三月來或半年一年來曾不來者不似法眷故不認)
  • [A140]在外有過應責問者往彼善言規勸不從者集眾絕之(責問二人同行)
  • [A141]來誦戒者唱名同本山一例
  • [A142]晚止靜俱入堂隨眾直夜人催請
  • [A143]雖在外住而確守本山規約及精勤道業者當使人看望慰勞貧乏應助若年未老成理未通達而遽入關房者來請問應勸止

(七)十方雲水

  • [A144]十方堂供聖像琉璃香燭魚磬安單有定位勿亂晚聽大堂開靜輪數人出領眾課誦課誦畢俱至本單止靜一一隨禪堂規式乃至香畢各於本堂入觀事訖鎖門(入觀文大字寫貼堂前)
  • [A145]近午時到候午齋隨眾近晚時到候晚食隨眾纔飯畢到者補飯晚到留一宿次日早行天雨待雨住有病待病愈(病愈以能飯為則)
  • [A146]輿疾至者審其來歷分明方納即寫板帳另作一簿記之
  • [A147]若十方人看病不可久長計日酬勞遣發若本山看者記善如式其湯藥等與本山一例給與執吝不與罰如前
  • [A148]眾中有不守清規者管山門人善言勸化不聽則白眾查明跪香鳴鼓遣出不白眾徑自亂嚷亂罵者罰錢一百文亂打者罰錢五百文
  • [A149]與十方彼此交易或彼此互相送物者罰錢三百文
  • [A150]散去時察眾中有單身老弱可虞者方便護送
  • [A151]朝去暮來之輩平常相待有遠方初到本山者齋堂具茶湯果餅待之乃送歸單毋得輕忽
  • [A152]外東淨亦要燈火及置大蒲鞋數雙散去後管山門人打掃乾淨
  • [A153]牆垣低者不謹慎者以時整頓延捱失事山門庫頭罰錢一百文

(八)眾事雜式

  • [A154]挑運米柴竹木等立一人領眾記過出則貫珠歸則散步領眾不顧眾罰錢二十文
  • [A155]發梆則舉眾皆行不去者納錢立一人記名亂發梆者罰錢五十文
  • [A156]經懺道場一概辭卻或遇啟建水陸則可附行萬不得已亦可念佛代經懺
  • [A157]凡遇一切處閒談戲語者直院庫頭僧直知客皆可擊板三下三次擊板不止者不散去者即舉入堂不舉同罰
  • [A158]彼此相罵者先各罰錢四十文後辯曲直相打者先各罰錢一百文後辯曲直罵打忍受不回者與善如式
  • [A159]食時香燈讀食存五觀銘雜語喧亂者鋪堂人奪碗箸不奪者罰錢二十文管事人不查者同罰(大堂齋堂二處皆然)
  • [A160]浴室雜話喧嚷者罰錢十文浴頭不舉罰錢二十文
  • [A161]自至鍋邊取菜取飯者罰錢十文飯頭等不舉同罰
  • [A162]非病人非七十老人另搬粥飯入房不隨眾者罰錢三十文
  • [A163]典座不嘗味罰錢十文
  • [A164]典座等自入庫房取物不問者罰錢十文庫頭不舉同罰無事人入庫房者罰同上
  • [A165]庫頭當家兩不通知者各罰錢一百文
  • [A166]庫房不通眾知獨自一人作帳者罰錢二百文
  • [A167]暫到房止安僧行善友亂安轎人工人等者罰錢一百文
  • [A168]聽用牌挨次差遣填記分明徇私不公一事罰錢四十文
  • [A169]僧直舉事合宜而管事人不行一事罰錢二十文失事重罰
  • [A170]賣物人至公府人至非執事群聚觀看或胡亂發言或爭競買物俱罰錢一百文
  • [A171]冬月圍爐挨班進退亂擠者罰錢十文
  • [A172]常住物不問自取者係公用罰錢十文若私入[A173]己者罰錢一陪十
  • [A174]廢壞常住物一陪二瞋心廢壞者一陪十碗頭洗碎係麤率不仔細者一陪一原損欲碎者免陪
  • [A175]亂砍竹木者一陪五破壞風水者一陪百擯出亂掘山地者罰錢五百文破壞風水者罰錢一萬擯出
  • [A176]放債取利者每兩罰錢四百文雖應人急不取利息者亦須白常住可否不白罰同
  • [A177]舊有法名求改者必本師已故或本師是邪魔外道或本師遠在三千里外或本師命其來改方可若知客糊塗開入者罰錢五十文失事罰錢五百文不得已或為作字
  • [A178]在家單身來求法名無人識熟者亦不允
  • [A179]放生所半月一警策失誤罰錢三十文
  • [A180]看生人撾打生物致損者罰錢五百文致死者罰已擯出不加守護致被惡獸傷害惡人盜去者罰錢三百文放牧損人花利者計數雙分陪償
  • [A181]土工及皮作鐵作等人久留山中至於四五日者管事人計工罰錢乃至十日者罰工錢三倍
  • [A182]免務及諸罰銀不得仍前庫房亂用其錢悅眾管匙庫房收匣庫頭即令書記登簿直院面證待作福事支用亂用一陪十
  • [A183]集眾不至罰錢十文大集眾不至罰錢三十文
  • [A184]直夜人每夜察單當舉不舉罰錢十文凡直夜老者免幼者亦免(老者七十幼者十六)
  • [A185]帖單直院悅眾內書記同行不得獨專獨專罰錢五十文
  • [A186]園中種菜其多生蟲豸致傷物命者皆宜少種可多種瓜茄刀荳羊荳豇荳芝麻等諸物
  • [A187]黑夜入山罰錢五十文
  • [A188]臘盡行年考(式具別集)

雲棲共住規約別集

(一)僧約

捨俗入山單求何事遠離塵闠專為修行如或不然來此何益今與眾約能相體悉乃可同居不肯遵行毋勞共住

  • 第一敦尚戒德約

    破根本大戒者出院誦戒無故不隨眾者出院不孝父母者出院欺陵師長者出院故違 朝廷公府禁令者出院習近女人者出院受戒經年不知戒相者出院親近邪師者出院

  • 第二安貧樂道約

    飲食不甘淡薄者出院著豔麗衣服者出院泛攬經事者出院爭嚫錢者出院田蠶牧養者出院聚集男女做世法齋會者出院

  • 第三省緣務本約

    無故數遊人間數還俗舍者出院習學應赴詞章笙管等雜藝者出院習學天文地理符水爐火等外事者出院習學閉氣坐功五部六冊等邪道者出院好興無益工作者出院

  • 第四奉公守正約

    非理募化者出院侵剋信施者出院擅用招提之物者出院廢壞器用不陪償者出院偏眾食者出院不白眾動無主僧物者出院臨財背眾苟得臨難背眾苟免者出院

  • 第五柔和忍辱約

    破口相罵交拳相打者出院威力欺壓人者出院侮慢耆宿者出院

  • 第六威儀整肅約

    戲笑無度者出院褻瀆經像者出院衣帽故不隨眾者出院高聲爭論三諫不止者出院

  • 第七勤修行業約

    無故屢不禮誦者出院執事慢不行其事者出院惡人警策昏沈者出院試經久不通利者出院不信淨土法門者出院

  • 第八直心處眾約

    挑唆彼此鬥爭者出院樹立朋黨者出院機詐不實者出院謗訕清規誣毀清眾者出院情識私結不正之友者出院

  • 第九安分小心約

    大膽生事者出院謬說經論者出院妄拈古德機緣者出院無知著述誤人者出院招納非人者出院自立徒眾者出院擅留童幼沙彌者出院[A189]己自不明好為人師者出院哄誘他人弟子背其本師者出院無大故擅入公門者出院妄議時政得失是非者出院輕心謗斥先聖先賢者出院以常住產業與人者出院侵占人產業者出院另為煙爨者出院

  • 第十隨順規制約

    令之不行禁之不止者出院有過罰而不服者出院住寺名不入僧次者出院梗法不容知事人行事者出院知事人更變成[A190]規者出院凡事不白師友恣意妄為者出院故與有過擯出人交往者出院

(二)修身十事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 一不欺心

    謂盜常住物騙施主物裝佛印經齋僧起會造寺鑄鐘修橋砌路如是財物私己用度乃至瞞人瞞官瞞天瞞神暗昧等事皆名欺心

  • 二不貪財

    謂雖不盜騙如前所言但好積財帛慳吝不施置產收息放債取利皆名貪財

  • 三不使奸

    謂當言之事隱忍不言當諫之過坐視不諫外示癡獃內藏譏貶皆名使奸

  • 四不用謀

    謂不安天命惟運人謀或謀住居或謀徒眾或謀經懺或謀檀施或謀作法主或謀作戒師乃至交結惡友出入衙門情識厚薄私心好惡策畫營為悖理等事皆名用謀

  • 五不惹禍

    謂輕人笑人叱人謗人妒人之能揚人之惡收人走失占人產業好興詞訟不肯讓人皆名惹禍

  • 六不侈費

    謂廣造房屋不知慚愧豐富飲食不知慚愧華麗衣服不知慚愧多置產業不知慚愧精製器用不知慚愧輕賤五穀不知慚愧恣意佚遊不知慚愧畜養奴僕不知慚愧賄厚狂朋不知慚愧皆名侈費

  • 七不近女

    謂年少尼僧結為道友人間婦女拜作乾娘數往族家探親望眷乃至母未七十子與同居不避譏嫌皆名近女

  • 八不外騖

    謂趨蹡富室干謁貴門或乞詩文或求扁額或假權勢或索錢財終日奔波不思靜守皆名外騖

  • 九不避懶

    謂晨昏禮誦屢至愆違行務勤勞慢不隨眾皆名避懶

  • 十不失時

    謂命存呼吸時不待人大事未明寸陰可惜漠然空過是名失時

如是前之九事切宜戒之最後一言努力加勉

(三)直院誡言

直院須具四心一者大慈悲心恩顧大眾無刻薄故二者大公直心猶如明鏡無偏私故三者大謹慎心安分守己無放肆故四者大勤勞心竭誠為眾無貪懶故有如虛當重任不發四心苟且因循耽誤大眾伽藍記過龍天生瞋折祿減年悔之晚矣慎之哉

(四)堂銘

東銘

一瓦一椽一粥一飯檀信脂膏行人血汗爾戒不持爾事不辦可懼可憂可嗟可歎

西銘

一時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幻形匪堅凡心未盡聖果未圓可驚可怖可悲可憐

(五)庫銘

物屬招提絲毫難犯守在爾躬必敬必憚清若澄潭正如直幹無曲無私何憂何患一有差池龍天較勘凜凜遐風賣生姜漢

(六)廚房銘

雪峰飯頭溈山典座古德芳風於今未墮攝爾狂心慎爾口過運水搬柴毋忘這箇堂內坐禪堂外禪坐誰信傳衣不離碓磨

(七)浴堂銘

山巍路遠致其柴薪瀹釜然火效其勞勤一月八浴叢林罕聞沙彌戲笑沸湯交淋洗心滌慮日新又新何以報德忽悟水因

(八)定香銘(并式)

大眾慧命係爾一人爾不顧眾罪歸爾身

冬至(四炷)立春(三炷半)春分(三炷)立夏(二炷半)夏至(二炷)立秋(二炷半)秋分(三炷)立冬(三炷半)

(九)受食偈

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磬聲各正念

(十)誓神偈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善惡報應似影隨形但有早遲終無漏網惟兢惟惕戒之慎之

半月誓神表清白也清白與否惟己自知人不及知人雖不知神實知之儻有愚夫誑妄對神自謂神是泥木或可欺瞞欲望僥倖逃於惡報縱使暫時未報終必受殃無能逃者可不懼哉

(十一)老堂警策

佛言人命無常促於呼吸少年亦爾何況老乎我今慇勤來相警策惟願大德勿以人微而輕其語當觀此身目暗耳聾髮白面皺背傴腰曲骨痛筋攣步履龍鍾精神昏塞譬諸夕陽西照光景無多衰草迎秋彫零頃刻故知此身不久必赴死門前路茫茫畢竟何往大德誠如己事已辦非愚所知其或未然可不猛省無常戰兢惕勵諦思淨土決志往生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結撮回向)

(十二)病堂警策

佛言人命無常促於呼吸平人亦爾何況病乎我今慇勤來相警策惟願大德勿以人微而輕其語當觀此身四大不調百骸欲散飲食漸減醫藥無靈便利床敷呻吟枕席譬之魚遊釜內倏忽焦糜燈在風前剎那熄滅故知此身不久必赴死門前路茫茫畢竟何往大德誠如[A191]己事已辦非愚所知其或未然可不猛省無常戰兢惕勵諦思淨土決志往生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結撮回向)

(十三)生所警策(分畜食箴附)

佛言情多想少流入橫生故知汝等昔以闇蔽愚癡不修正念今則羽毛鱗介受此劣形水陸飛空種種不一或投鉤矢或入網羅命在刀砧魂飛湯火幸逢善士財贖爾身萬死得生來此勝地今乞諸聖假爾靈聰汝當一心歸命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稱)歸依三寶竟令汝業障消滅智慧開明發菩提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入不退地現前大眾為彼畜生一心念佛(結撮回向)

分畜食箴 人上佛飯佛濟狗饑僧宜學佛獨飽非宜大眾發慈悲心所食之餘施放生所

此文作牌掛放生所及禪堂柱上齋堂韋陀前普告大眾知之

(十四)誦戒儀

每月望日晦日晚課畢法堂鳴鼓集眾

誦戒僧至位正立唱云五戒者出班五戒眾等諦聽一不殺生(云云)是諸眾等犯根本戒首罪起單如有小過出眾懺悔

次唱云十戒者出班十戒眾等諦聽一曰不殺(云云)是諸眾等(云云)

次唱云習學比丘戒者出班比丘戒眾等諦聽稽首禮諸佛(云云)僧集否(云云)諸大德是四波羅夷法(至)七滅諍法(儀文詳具古本茲不錄)

次唱云習學菩薩戒者出班誦戒人至位正立白云(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眾(云云)白已就座(云云)至下座(儀文詳具古本茲不錄)

(十五)聽講囑語

不明教而率意修行者愚也何以故無燭夜遊昧其所向故雖明教而不務修行者亦愚也何以故說食療饑終不能飽故爾今聽講無忘此言如謂不然古訓昭昭姑證一二

佛制出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則知將入講筵預必精心學戒既明教理速須努力參禪

經中種種譬喻至謂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則知終世空談不免耳聾之誚一回實踐始成心得之功

永嘉大師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則知逐派尋枝心日勞而功日拙窮源達本守彌約而得彌深

溈山和尚云中流之士未能頓超且於貝葉留心時光亦不虛棄則知曲為中根且使漸通途徑直求上果不宜終滯筌蹄

如上所說非敢揚禪抑教但勸繇教入禪為生死則信是良言志名利則翻興異議今日佩比韋弦亦繇爾棄投水火亦繇爾矣

(十六)善罰例

善門

福善類 作福事計用銀二分為一善拾遺還主或錢或物計銀三分為一善(不依式掛牌無善)看輕病一日為一善重病一日為三善極重病一日為五善被罵不還罵為五善被打不還打為十善非執事自效勤勞為二善(重勞加倍)非執事常住差出四十里為二善一百里為五善巡香用心為二善

慧善類 梵網觀經行願成誦每一事為八善四十八願成誦為三善溈山警策成誦為三善朔望祈禱成式為二善誦五戒十戒成式為二善誦比丘戒成式為二善誦菩薩戒成式為三善息爭事為一善化人改惡從善為十善退一不肖為二善進一賢才為四善開陳叢林利病一事為二善(大事加倍)講演經論一小卷為三善大卷為六善極小卷為一善(以上受嚫非善)問經解義為一善(深經加倍)問事能處為一善(大事加倍)施食不受嚫一壇為四善誦經不受嚫一卷為一善

罰門

上罰納錢五百文無錢跪香一百寸不跪除一百善無善出院此情輕者若情重者必納錢更重者仍跪香十分之一十分之一者十寸香也

中罰納錢五十文無錢跪香十寸不跪除十善情輕重同前

下罰納錢五文無錢跪香十寸不跪除一善情輕重同前

退戒人若自願加倍納罰以求早復情輕者亦可量准情重不准

(十七)免例

免直夜錢十文免挑米錢五文免挑柴隨路遠近近極錢二文遠極錢八文免輕用錢十文免看病錢五文重病錢十文極重錢三十文免僧直錢五十文免教經錢五文免責問錢五十文以上納錢俱免一次下次倣此唯直夜輕用許即以錢與代者餘俱納錢常住

(十八)擯例

擯出者鳴鼓三通掛名僧約邊次誦戒畢揭去其在外改過遷善懺悔求住者十僧保之方准住後仍前不改再擯

(十九)序禮式

正月七月朔日序戒臘

一菩薩戒十年以上東立十年以下并具戒十戒五戒西立眾共向東一禮戒長向西答禮

二具戒十年以上東立十年以下并十戒五戒眾等禮答同上

三十戒東立五戒等西立禮答同上

二月九月朔日序法派(非本山法眷不必來集)

一廣字輩東立大字輩以下西立眾共向東一禮廣輩向西答禮

二大字輩東立智字輩以下西立禮答同上

三智字輩東立成字輩以下西立禮答同上

五月十一月朔日序生年

一七十八十以上東立六十以下西立禮答同上

[A192]二五十六十東立四十以下西立禮答同上

三三十四十東立二十以下西立禮答同上

(二十)年考式

合寺僧行內外眾等分上中下三列止開上列下列各不得過三五人中列不必開戒首開一紙首座開一紙耆年開一紙當家開一紙私曲不公重罰俱臘月晦前一日開送內外管事另考

(二十一)求住式

出家

  • 一父母親送如無父母須係極親
  • 二審是淨器有八一非忤逆不孝二非犯罪脫逃三非勢逼貧窮四非心圖放逸五非曾為惡事六非身屬大家七非負債不還八非家緣未了
  • 三讀誦麤知謂晨昏課經如心經彌陀經之類
  • 四頗通書字謂書不必博學亦曾少分讀習字不必工好亦能隨分書寫以上四事合式方允

進堂

  • 進大堂考四事一滿足五夏二戒律嚴明三曉了淨土四麤通諸教以上四事合式方允
  • 進西堂考六事四事如前更增二事一教理精明二志願真切以上六事合式方允

(二十二)剃髮式

  • [A193]重先考出家四事無礙次考晨昏課經俱已熟練在眾無諸過失方允
  • [A194]本山惟臘盡一行外來剃訖即去者不論時然必考審應否詳細不可輕允
  • [A195]女人求剃必其父母翁姑夫主子孫親送否則堅卻勿允

(二十三)學戒式

  • [A196]明旨既禁戒壇僧眾自宜遵守然止禁聚眾開壇說戒不禁[A197]己身依戒修行也茲議各各自辦二部戒經各各自於佛前承領熟讀堅持即是真實戒子他日壇開隨眾往受證明功德儻其久竟未開亦何忝真實戒子
  • [A198]十方有來求戒者即送前文與看卻之

雲棲共住規約附集(各約式)

(一)各執事條約

當家

  • [A199]當家是大眾所倚須發大好心扶持叢林弊要革利要興不可糊塗過日只圖限滿而已
  • [A200]大小執事盡皆有人承受當家管何事須是總理一切時時覺察處處巡行早晚用心莫誤大眾修行大事

知庫

  • [A201]出納常住錢米什物登記明白失記五下罰
  • [A202]寫帳須次第清朗糊塗二下罰
  • [A203]大眾山糧銀每季進堂後三日同監寺知山眾等稱過一併封記取時白眾開封擅取中罰取畢登帳擅取別用一賠十
  • [A204]茶銀花利等同監寺眾等稱明封記收貯取用登帳明白同前
  • [A205]各色器物屬何務者交付本務明白退務時同監寺等照前一一點明交代不點明交代者中罰失耗不查一賠二
  • [A206]諸凡齋銀經銀嚫銀等物一一稱收明白同監寺酌議照式買辦及從公給散獨擅自用中罰事重出院
  • [A207]眾中失壞常住器物記帳催賠不催代賠其賠銀依舊買辦本物毋混
  • [A208]粥飯小食同知眾飯頭酌量多寡不可妄費不可慳吝務在適中誤事中罰以餿惡招疾之物供眾者中罰
  • [A209]擔運人米麵等到一一查收明白仍問是何施主作何齋供某日整辦不可苟且失事中罰
  • [A210]諸物不時點簡熟食等不可久放以致腐爛醬醋等物不可失蓋以致敗壞失誤下罰重物加罰
  • [A211]衣服茶料等物雨天黴蒸不烘焙者下罰敗壞賠償
  • [A212]不得泛為眾僧寄物其亡僧物尤宜謹慎不可誤用
  • [A213]匠作器用及一切來取物者即記水板交還勾銷明白不記下罰失事加罰
  • [A214]籃擔索等用畢即收好歸原處損失罰賠
  • [A215]詣庫索物者查究明白該與則與不與下罰不該與而以常住物私做人情者中罰仍一賠二
  • [A216]病人將錢庫房買物或菜或果或醬醋等不可不與多寡從公
  • [A217]各執事該用器物如香燈香燭圊頭蒲鞋之類以時置辦違慢下罰失事加罰
  • [A218]下院日逐支費定為額例不得混亂差記失誤二下罰大事重罰
  • [A219]每季算帳一次失算中罰
  • [A220]每年糧稅串票次第黏簿上失誤中罰
  • [A221]交庫之日一一點明付與代者糊塗不交中罰
  • [A222]庫銘貼壁常自觀覽

知眾

  • [A223]專司人眾牌面進退上名銷名忘誤下罰失事加罰
  • [A224]派理執事隨時添補授一執事必具茶送單禮拜須開說本執事宜苟簡五下罰
  • [A225]察眾中賢否勤惰情識不公中罰
  • [A226]置魚板一十二處雜話打板
  • [A227]發化主須具飯焚香禮拜白方丈指授逕遣者中罰
  • [A228]常住錢米糧稅花息齋供等事皆與庫房通共議處
  • [A229]法堂大堂齋堂各處桌椅凳子混亂失損中罰
  • [A230]安禪結制預整理鋪薦蓆床帳等夏取風涼冬糊窗牖及爐火等各要齊備苟簡五下罰
  • [A231]病房老房常宜點簡分付臥具醫藥燈火齊備怠緩中罰

知客

  • [A232]客至茶湯點心單次一一調停若不識面即請問名號住某處不得疏慢疏慢下罰失事加罰
  • [A233]凡人客初至時禪堂未止靜即請進堂禮佛若已止靜報言請安單或暫隨喜待堂內開靜時來請進堂即問一行幾眾不得失記
  • [A234]如要各處隨喜者可引一看
  • [A235]凡遇信施辦齋散嚫等事同當家公議行之如庫式中說
  • [A236]齋供小食等客情本山一例私情厚薄中罰
  • [A237]客眾及外住法眷到預打疊外單安置混送入堂下罰堂中私自招攬三下罰本執知而不舉中罰
  • [A238]求單求戒等事先接待審問次日引見監寺如前求單式中開說草率中罰
  • [A239]士大夫諸方書至收好送入回書交付來人明白失誤五下罰
  • [A240]客房床帳枕被蓆薦桌椅面盆手巾燈臺茶壺物等俱簡點照料如法失誤下罰
  • [A241]常住錢米糧稅花息齋供等同當家庫頭眾執事議處
  • [A242]施主送來放生牛鹿豬羊等白當家庫頭登簿某施主送來某物交付看生某人收管
  • [A243]凡在此求住者須先令看本寺規約果能一一行持與否次會眾執事察其來歷審其立心至詳至細乃再乃三的係穩當好人無諸違礙方可安單入眾如或輕易容留以致混雜非人者一併出院

書記

  • [A244]常住正事施主疏文書寫當盡其心不可潦草苟且

知山

  • [A245]山場地段界限分明不可侵混他界以致爭訟每年盡會眾觀山一次
  • [A246]開墾竹園種植茶樹及楊梅等柴山某處先伐某處後伐掛號挨次不得混亂不依指示者舉罰阿容不理中罰
  • [A247]夾笆打牆開門塞戶及時整理誤事中罰
  • [A248]時或上山照料悄望以杜小人側竊
  • [A249]山糧花息等同庫司議
  • [A250]各處園地該下種者同園頭及時下種勿得失時

知屋

  • [A251]殿堂寮舍廚廠各處屋宇時時看視或漏者宜早修蓋或該修者或該造者白監寺及時整理誤事中罰
  • [A252]下院房屋應修不理二下罰失事中罰

直板

  • [A253]日夜各處巡行見雜話戲笑者即鳴板念佛十聲為率不隨板攝心正念者舉罰
  • [A254]夜間禪堂前各寮前鳴板睡中有人隨板念佛者舉善
  • [A255]虛應故事不舉罰不舉善者查罰

典座

  • [A256]凡廚下鬥爭者先勸令止不止木板五下又不止連擂一通堂內外直日人查舉阿容不舉下罰大事中罰
  • [A257]不得造偏眾飲食與者受者俱下罰除病人不論
  • [A258]諸物未供佛者不得與眾先食與者受者俱中罰除病不論
  • [A259]造物不先嘗致使鹹淡失宜下罰
  • [A260]油醬過分用者下罰若施主特送又不可吝惜剋減者中罰
  • [A261]齋供等造兩樣私心厚薄者中罰
  • [A262]無故用胡椒香菌者下罰及採野菌食者罰同
  • [A263]三時打板

飯頭

  • [A264]暑月粥飯有餘宜早調理香潔以致餿惡供眾者下罰
  • [A265]飯食備又添眾到若缺少須白直堂鋪堂人留前待後違者下罰
  • [A266]眾中有自持碗缽上灶取物不舉下罰
  • [A267]燒鍋不與火頭招呼照應者鍋壞共賠
  • [A268]夏月水池一日一換水筧三日一掃冬月水池三日一換水筧七日一掃失誤者下罰
  • [A269]三時開梆

菜頭

  • [A270]生菜須淨洗三易水其醃菜須收蓋違者下罰
  • [A271]洗菜缸每時用接淨水洗潔不可混雜違者下罰
  • [A272]水筧夏月三日一掃冬月七日一掃違者下罰

茶頭

  • [A273]五更燒鍋不得便傾水下須先趕起蟲蟻亂傾水者下罰
  • [A274]小食餿飯供眾者五下罰
  • [A275]面湯已備俱付香燈置廊下其洗面不次第混嚷者下罰不舉同罰
  • [A276]面架手巾宜洗潔淨違者下罰
  • [A277]面盆凡取別處用者仍即奪盆罰買盆一箇不肯賠者出院
  • [A278]五更小食量眾勿多勿少待眾歸單送入堂中
  • [A279]該剃頭日湯具擊梆一長通失誤者下罰
  • [A280]天明復取湯重洗面者不得與他與者受者俱下罰除老病客情不論
  • [A281]逢三六九掃水筧一次失誤二下罰冬月逢五逢十掃一次
  • [A282]茶鍋內不可容人煮雜物等不舉下罰
  • [A283]凡入寮取茶湯者須徑入徑出攝心念佛其有遲延語笑者許茶頭舉罰阿容不舉同罰
  • [A284]漿洗日期春秋冬月十二十三廿七廿八唯夏月初二初三十二十三廿二廿三差誤下罰
  • [A285]剃頭日期每月初七十四廿二三十月小廿九差誤下罰

柴頭

  • [A286]天晴宜早辦柴以備陰雨失誤中罰
  • [A287]忙時白知眾入堂普請臨期擂梆三通差者下罰

火頭

  • [A288]灶下不得積薪太多每晚收拾打掃乾淨違者下罰
  • [A289]煙衝每月掃理一次失者罰錢十文

碗頭

  • [A290]各處碗碟時時尋簇行巡收拾失誤下罰其取碗碟者隨時送還淹留下罰缺少不查本執賠償
  • [A291]眾中有打碎碗碟等器者一賠二若瞋惱故碎者一賠十故不肯賠出院
  • [A292]本執洗次因而破碎者下罰麤糙洗破二下罰除係病損免
  • [A293]水桶夏月洗過即傾倒久積者下罰
  • [A294]供佛碗碟混用者中罰

磨頭

  • [A295]凡磨事本執為主須用收拾潔淨違者下罰
  • [A296]不當心以致腐敗者罰賠

園頭

  • [A297]各處園地以時灌溉該下種即下該收種即收失誤中罰仍買賠
  • [A298]除大寒月不可燒地冬至起立春止違時中罰

淨頭

  • [A299]東淨等處每日五更開靜時點燈天明時息至晚開靜時點入觀時息失時下罰當掃地面潔淨廁板前放火盆燒木屑
  • [A300]木屐不時查理損壞白知事人備辦
  • [A301]手巾冬月三日一洗夏月一日一洗違者下罰
  • [A302]每月初七十四廿二三十日月小廿九日四次普浴初三初十十八廿六此四日小浴餘日辛苦行人有牌準浴乍到客情不論差誤不嚴下罰混浴阿容俱下罰

擔力

  • [A303]諸物擔人俱要交付庫內明白含糊下罰
  • [A304]宿處就用所挑米做飯還船錢因而泛濫混用者查出一賠十知而不舉者罰同

化飯

  • [A305]出入當徑去徑回不得管人家務事違者下罰
  • [A306]到人家不得屏處與女人說話寄物往來等小事中罰大事出院

鋪堂

  • [A307]行飯及羹須要致敬不得碗缽作聲違者下罰
  • [A308]食時有雜話聞靜魚不止者本執奪碗收箸容隱罰錢二十文

香燈

  • [A309]各處香燈宜各整齊供桌時時拂拭違者下罰
  • [A310]琉璃繩一年一換至期白知事人辦不白下罰致使失壞罰賠
  • [A311]燈罩用心整治泯縫蓋時緊掩恐傷物命違者下罰
  • [A312]每夜燈火看視仔細違者下罰
  • [A313]每日換水掃地東廁木屐缺壞白知事人買辦違者下罰
  • [A314]堂中淨手水日換一次暑月二次冬月熱水手巾宜洗潔淨烘曬違者下罰
  • [A315]佛前燈燭有混用亂點一賠十不舉罰同
  • [A316]鐘鼓不得遲早失時下罰擊鐘不得太重致損法器違者罰
  • [A317]鼓不得近塗壁每季一換
  • [A318]剃頭日聽梆聲入堂看牌請首剃者觸禮一拜以後擊梆二聲則次剃者出亂出不舉者下罰

侍者

  • [A319]每朝當早起先自洗漱竟當戶開三彈指或小欬聲
  • [A320]進戶先剔燈或剔明琉璃不得將燈炷遺地上天明時息
  • [A321]詣師床座當問訊夜睡安適否
  • [A322]備師火缸滾水面湯及拭面手巾必須烘燥
  • [A323]摺疊衣被拂拭床蓆
  • [A324]粥飯時預緩白師後奉師食食時出生
  • [A325]收拾什物衣服記得安處
  • [A326]換佛前淨水裝香拭桌打掃房地
  • [A327]客至奉茶侍立一處待茶後畢接鍾
  • [A328]調和浴水持師浴巾
  • [A329]洗浣衣服漿摺如法
  • [A330]晚然點琉璃隨處燒香
  • [A331]晚課隨堂畢定香已上違者各下罰
  • [A332]自或坐禪或學經香到入觀
  • [A333]書信往來傳言當記收明白糊塗下罰大事量罰

看病

  • [A334]看病者凡病略重即普請發心如無發心依戒輪看三日一換
  • [A335]須發大願起慈悲心莫厭疲勞病人言語傷觸莫起瞋心莫貪病人衣缽但生作福心想是名看病若無心顧管失調者下罰

看老

  • [A336]每早然燈進房天明息
  • [A337]面湯小食火缸滾水俱要齊備
  • [A338]三時粥飯菜蔬宜軟適口
  • [A339]打掃房地拭桌
  • [A340]佛前燒香換水
  • [A341]藥食隨宜
  • [A342]洗浣衣服漿摺如法
  • [A343]不得偷安坐視
  • [A344]三時課誦隨堂
  • [A345]晚點燈燭須要仔細睡時息
  • [A346]應答不得發瞋應當忍辱敬之至也

警策

  • [A347]輪警老病每次一行二人不行者各罰銀二分
  • [A348]警策老堂每月十五三十月小廿九誦警老文畢念佛三百聲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三聲回向念佛功德殊勝行(云云)
  • [A349]警策病堂每月初八十五廿三三十月小廿九重病須日日警策不論日期誦警病文畢如前念佛回向云上來念佛功德伏願抱病(比丘沙彌)某人諸緣未盡早遂痊安大限難逃徑生安養十方三世一切佛(云云)

山門

  • [A350]十方雲水到引進廚房問訊畢待茶茶畢送單安頓行李請上單隨坐勿使放逸放逸者善言規之鬥爭者和言解之甚者白眾依叢林清規斷之輒自發麤者中罰要各處隨喜令看勿拒
  • [A351]見任官員至預報知客若士夫鄉宦亦同違者下罰大事量罰
  • [A352]人客出門有人送者勿拒無送者待送違者下罰大事量罰
  • [A353]遠方信心師德要各處隨喜者引看勿拒
  • [A354]齋供小食等十方本山一例私心厚薄者中罰

聽用

  • [A355]常住差撥毋得推故躲避如其偏差不公自應直舉
  • [A356]不得因差方便自營利

印房

  • [A357]各項經板常要看視不致壞爛紊亂
  • [A358]有私刻印記者不舉中罰

(二)齋堂條示

  • [A359]小集眾擂鼓一通不到者二下罰
  • [A360]大集眾擂鼓三通不到者中罰
  • [A361]知事人動氣爭鬥者先各罰銀五分散眾先各罰銀四分次鞫曲直加罰
  • [A362]閒話喧雜者知事人不擊板下罰
  • [A363]爭鬥不擊板中罰
  • [A364]臨齋雜話鋪堂人奪碗收箸
  • [A365]禪堂打過堂板畢齋堂方鋪堂先後失次者中罰
  • [A366]一切賓客及雲水道友至時非執事人亂言冒突者中罰

(三)調理行人(附藥方)

  • [A367]挑擔者不可走到便脫衣服乘風捉蝨做重務者同
  • [A368]風雨陰天不可開懷
  • [A369]夜睡不可露背腹受寒
  • [A370]挑擔風雨雪中回來不可將熱湯洗赤腳即宜溫水洗腳少頃沐浴必須洗透方好若衣溼時烘燥方著
  • [A371]挑擔回不可便喫麵飯冷物宜先飲滾水茶湯少頃喫食重務亦同
  • [A372]喫飯麵食飽時不可便睡
  • [A373]略覺四大不安便要禁食
  • [A374]略覺惡心頭疼寒熱便可括沙或腿腕放沙喫五果湯禁食違者中罰失事加罰

附藥方

麥芽 紫蘇 陳皮 甘草 神麴 生薑 山查(各等分)水二鐘煎至八分熱服汗出為度

又 略覺惡心用鹽一撮半熱湯五六七碗和成淡鹽水大口連喫吐出為度若不吐再喫數碗盡吐出不妨

(四)晚餐偈

僧食二時晚餐非理權名藥石正念宜修雜話散心奪碗收箸大眾聞磬聲各正念

(五)僧直凡例

  • [A375]依巡照牌以次輪流堂內不在輪數
  • [A376]老疾廢疾帶髮童幼俱免自發心願輪者聽餘求免者納銀五分
  • [A377]早課畢交簿先佛前問訊次伽藍前證明
  • [A378]叢林大事及眾中賢否是非儻不平心不合理等俱要一概至公無私直言無隱若欺善怕惡畏首畏尾明知而隱忍不言私心而偏曲不公上罰出院
  • [A379]三箇月輪得一次若猶然虛應故事豈有人心者哉
  • [A380]若一事不言者罰銀五分
  • [A381]月日頂頭寫所舉事低一字寫不依式罰銀一分每日早舉事畢錄上簿先送堂內點取後送外管事再議取當行者登事宜簿不依式者罰錢十文

(六)半月誓神疏

 娑婆世界一四天下南贍部洲

大明國浙江杭州府錢塘縣雲棲寺職事僧知庫(某)押 直院(某)押 知客(某)押 司山(某)押 經書(某)押 買辦(某)押 乃至凡財帛經手一切 人等為表白心行以肅戒律以式後人事特發誠 心真實不欺上告於一十八位護伽藍神本寺華光之神周宣靈王之神關聖之神合寺威靈日遊夜遊掠剩使速報司諸位 神眾以今萬歷 年 月 日充當本寺庫司諸 職事等至本月 日凡一切錢財布帛米麵蔬果 種種諸物若有侵欺苟且等情自招見生之內折 祿減壽惡疾纏身或遭惡難示報大眾臨命終時 墮落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惟神鑒臨以警來者萬歷 年 月 日職事僧  謹疏

(七)赴請三約

  • [A382]傳本寺講經立誓不受會首請禮謝禮及聽眾財物
  • [A383]傳本寺二部戒法終身不得受戒子財物
  • [A384]傳本寺瑜伽施食不得接受施主嚫禮

(八)雲棲流通藏本法寶條約

流通佛法非細事也自夫裁梵夾為方冊以便流通於是雙徑楞嚴漏澤姑蘇新安諸勝地名剎協心共舉者各有條例行焉而未及致詳於收支請發軌則夫收支請發正流通要務苟不嚴為之防久而弊生為害滋大是法未流通而流通法者先已沈淪矣安得漫然無處乎且流通有二一曰真實流通二曰市販流通市販流通者聚經為貨鬻貨為息積息為富如今之書肆然是商賈之道也真實流通者其設心以為非傳法無繇度生非傳法度生無繇報佛恩德唯冀佛法展轉弘揚於無量界無量世而外無他圖是之謂真實流通也真實乃稱功德市販祇益過愆兩者似同而異可弗慎歟乃定約六章而獨於收支請發諄諄焉司是任者幸勿以予言為非尚永持無渝以垂未來庶幾乎不負檀越造法不負王臣護法不負先佛世尊今古諸賢聖師說法演法

第一慎寫錄

  • [A385]先查雙徑楞嚴漏澤姑蘇新安等處未刻者方可寫錄庶免重刻
  • [A386]諸本較勘或有差殊以理定奪理長則就如不能定姑從一本毋以臆見輒自更改
  • [A387]字畫俱要壯實方整慎始如終毋前善後略
  • [A388]字體必依洪武正韻及士人自幼所習四書五經毋得險僻破體使人難識流通法寶要在智愚皆能通曉故
  • [A389]寫時須注目專心勿令他想庶免差失即與五種法師功德齊等
  • [A390]或謂經文必須句讀但恐各以臆見句讀或反有誤不若仍舊為是
  • [A391]或謂偈頌宜與長行一片寫錄不宜另作段句但恐相沿已久皆便之亦只仍舊為是

第二慎對較

  • [A392]寫過即照原本兩人用心細細對讀較勘無差無失方可付刻慎勿草草其對較人須用通達文理者又須一人精於教法者為主
  • [A393]刻成更須對較一遍如前

第三慎刊刻

  • [A394]刻手既擇本藝精鍊又須信心恭敬肯心齋素伏心安靜者方可如其不然雖有薦書不敢承允
  • [A395]安板處須明暗適中近風日則易裂太陰閉則易爛故

第四慎印裝

  • [A396]唯用太史簾一色刷墨不得大濃不得大淡務在清明潔淨
  • [A397]印過板即宜上架歸其原位不可苟且亂安
  • [A398]黃面線釘如常式線勿太細
  • [A399]用麵糊毋得多入水

第五慎收支

  • [A400]本山素無化主有善信自來樂助者其經貲慎收慎支必誠必信除刻經外不得妄用分毫作種種雜費或借辦衣缽或私厚親族或餽獻賓客等乃至雖亦刻經而所刻係藏外雜集非藏原有及用刻僧人自[A401]己著述皆所不應蓋信施專為刻藏悖亂因果罪報非細戒之戒之

第六慎請發

  • [A402]參酌諸方經直計紙若干殼面線糊工食等費若干以為其價刊成定式不得以私意增減
  • [A403]簿記某日某人請某經收價銀若干每季一小算每歲一大算除貲本若干外生利息若干記簿明白積貯封識其貲本仍舊印裝其利息或刻或修諸敝壞不得妄用分毫作種種雜費如上所云因果赫然報應無爽可不懼哉可不慎哉

(九)藏經堂事宜

諸方藏經所以久而散失以至壞滅者其故有二一者借出謂借者或不能切切送還管者又不能勤勤取討年月漸深不知誰借其故一也二者失管謂應曬時不曬取出時不記帳收入時不勾銷看閱時不細行展卷安頓其故二也今將合行事宜開具於後

計開

  • [A404]經不借出以山門為限雖朝借暮還亦決不借借出罰銀三兩
  • [A405]六月曬經但取晴明不必拘定初六每曬一百函不得多少近山廚九月再曬一次
  • [A406]取看即記簿某月某日取某函某人取後空一行待收入時填寫失寫罰銀一錢
  • [A407]開廚取經及入經訖即鎖失鎖罰銀一錢
  • [A408]每年另題標某年某月某日藏主某人承管

(十)水陸道場規約

  • [A409]誦經人先日沐浴次早誦經要眼到口到心到不得經中夾以閒雜言不得經住便說閒話
  • [A410]念佛人不得回頭轉腦看人看物一心稱念字字分明
  • [A411]主法人不得散心妄想宜一一依文精誠作觀
  • [A412]表白人不得急遽簡略宜一一依文次第宣誦其鼓鈸亦宜莊雅不宜繁碎
  • [A413]施食要一一依文精誠結印誦咒作觀三處相應不得含糊彈舌急促了事白文者亦然又不得法事未周先收器皿
  • [A414]內外作行人俱要誠敬莊潔小心謹慎
  • [A415]庫房要用心打點整理合用諸物不得苟簡
  • [A416]水陸堂中行人尤宜加倍至誠

以上須信心聽受用心行持若不至誠自取災禍悔之晚矣

(十一)水陸道場議

為停減水陸以免過咎事有言水陸道場不宜頻作予思之實有五過頻作則勞勞則倦種種當辦之事或不周備其過一也偶一為之生難遭想兢兢業業頻作則視為尋常或虧於誠敬其過二也春夏秋時送聖化紙供具繁廣燒害蟲蟻其過三也燄口太多或有過差因而反致招鬼惹祟其過四也不惟僧眾怠慢亦或齋主不恭其過五也更有覺察不到處難以悉知茲者本山當家忽爾病亡彼齋主家亦遭喪事本以求福乃更得禍古書所載水陸不誠隨感惡報歷歷有徵可不懼哉今議止於冬三月中一舉二舉餘月斷乎不可餘日斷乎不可嚴恪守之慎勿徇情順從以致彼此兩傷至囑至囑

(十二)誦經禮懺不誠敬罰例

  • [A417]嚴淨時不至者罰錢二十文
  • [A418]誦經懺過一葉方至者罰錢四十文經要少刻加倍補誦
  • [A419]雜談戲論當經懺中者罰錢一百二十文在經懺歇時者罰錢六十文
  • [A420]鬥爭者罰錢六十文大爭失威儀者罰錢一百二十文
  • [A421]不出聲者罰重念過

(十三)學經號次(此篇疑他人竄改今分註於後)

法字號 晨昏課經全 佛祖三經(有以四十二章佛遺教及壇經彙集者有不列壇經易之以溈山警策者未知此中用何本也) 沙彌要略 四分戒本 梵網戒經 十六觀經 大彌陀經 金剛經 圓覺經 維摩經 楞嚴經(此後應添楞伽經) 法華經 華嚴經 起信論(此論為入大乘之初門不應列於華嚴以後應移置金剛經前)

報字號 晨昏課經 沙彌要略 遺教經 四分戒本 梵網戒經 十六觀經 大彌陀經 金剛經 圓覺經 普門品 行願品

化字號 晨昏課經 彌陀經(此經在晨昏課經之內不應別標又漏寫沙彌要略想係錯誤并應添遺教經) 梵網經(前二號皆有戒字此中獨無不應此號兼誦上卷) 觀經上品上生章 四分戒本(此本應列梵網經前)

已上三號俱依經次學完一經再進一經跳越學者罰銀一錢課經不完不得剃頭要略不知不得進具戒具戒不知不得受菩薩戒年滿六十量處晨昏課經未熟剃頭者缺一事罰銀一錢

(十四)僧籍式

某甲字某年幾十幾歲係某省某府某縣某籍某氏第幾子以何為業於某年月日在某處出家禮某人名下為徒在彼同住幾年今於某年月日特來求住或進堂或作務

(十五)求戒啟式

求戒弟子某甲年幾十幾歲係某省某府某縣某都人(軍匠民灶)姓某氏於某年月日在於某處某寺出家禮師某人名下今於某年月日幸遇大慈悲父接引苦海眾生某發大乘心懺去無始罪愆求授某戒故啟

計開

 大衣全 菩薩戒經全 瓦缽全

  某年某月某日求戒弟子某甲具啟

(十六)授衣戒

佛制三衣不可缺一今衣未全補足再授復衣必苧綿布非宜後宜改作

佛制圓頂方袍則知戒衣乃剃髮者之服在家居士及居士婦俱不必受衣必欲受衣但宜頂戴供養勿得披搭披搭反有罪過不得不明以告

(十七)受戒式

  • [A422]求受戒時一月前常住具威儀俵禮香燭同合山大眾執香詣方丈求請授戒
  • [A423]求受大戒者備菩薩戒經四分戒本沙彌要略各出香燭小食拜蓆銀三分付常住辦用
  • [A424]求受具戒者備四分戒本沙彌要略出香燭等銀三分
  • [A425]求受戒者必須衣服等項件件皆新方可如實無辦浣洗亦可小衣草蒲鞋等必須要新三衣經書不得苟簡
  • [A426]求受戒者預於知客處報名知客引進堂中書記處登簿不得疏慢失記臨時有誤
  • [A427]求剃頭者五戒不知課經不熟不得剃頭進沙彌戒沙彌戒不知不得進具戒具戒不知不得進大戒

(十八)拾遺式

  • [A428]凡得一切失物即報當家送庫房收貯翻轉拾遺二字向外以便失物人知之如拾物不送庫房者重罰出院
  • [A429]失物者貼票上書某人於某日失某物如見拾遺二字即赴庫房審對認明然後付還冒認者重罰出院

(十九)過犯懺悔式

輕過

十戒

犯坐高廣大床 歌舞觀聽 過午不精進 金銀不行施

各納病房銀一分無銀禮佛五十拜

具戒

犯僧殘

納重務銀一錢二分無銀禮佛六百拜

犯薩耆波逸提

納病房銀四分無銀禮佛二百拜

犯二不定法 九十波逸提 四悔過法

各納病房銀二分無銀禮佛一百拜

犯一百應當學法 七滅諍法

各折病房銀半分無銀禮佛二十五拜

菩薩戒

犯十重中 第六說四眾過戒 第七自贊毀他戒 第八慳惜加毀戒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情輕者準僧殘例

犯四十八輕垢

或五日四三二一半日量處(此指重務日期)

重過

  • [A430]犯根本戒造大惡業擯出復來求住者查審真實悔改內外二十眾保舉准容入眾作重務半年原重務者加至三年不得依班次行立不得著褊衫戒衣不得稱表字每夜跪讀戒文不作重務納銀一兩八錢每夜跪讀所受戒文夜禮佛一百拜三月懺滿入眾雖原受大戒者重受五戒有百善方許進戒又百善進十戒又百善進具戒又百善進菩薩戒
  • [A431]過應出院情可容者許以善準一上罰乃至十上罰每一上罰除一百善准入眾依班行立禮佛

(二十)責問帖式

(云云)(云云)爾既歸依三寶受某戒應當謹守清規廣修善法云何不念佛祖度脫經典開曉師友勸誨父母生成而乃昧心恣意作此非法(云云) 爾今非佛弟子真世罪人速宜生大慚愧發大勇猛實心悔過自新不然內有僧律擯罰爾外有王法拷治爾死後有地獄斬斫燒煮爾乃至墮落餓鬼復為畜生可不懼哉

某年某月某日第幾次遣菩薩戒某某行

(二十一)板帳清式

抱病(比丘沙彌)字某年幾十幾歲係某府某縣人姓某氏於某年某月某日(出家掛搭)本寺在眾辦道於某年某月某日偶值病緣恐風火不停於某月某日入涅槃堂所有隨身衣缽請公界抄錄板帳以便後事伏幸眾悉

計開

某物若干 某物若干 某物若干

  某年某月日首座 監院 西堂 知庫       悅眾 知客 書記 看病(以上各要押字)

(二十二)津送式

  • [A432]入龕誦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回向云上來念誦功德奉為新圓寂某上座入龕之次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 [A433]龕前念誦每日挨單四人誦心經一卷往生咒三遍念佛百聲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三聲舉西方讚回向
    亡靈所造諸惡業 皆繇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懺悔 惟願亡靈神不亂
    正念直往生安養 面奉彌陀值聖眾
    修行十地證常樂

    願以此功德(云云)

  • [A434]起龕誦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變食真言甘露真言普供養真言各三遍維那舉云欲舉靈龕赴茶毗之盛禮仰憑大眾誦諸聖之洪名用表攀違上資覺路大眾執香念佛送至化壇
  • [A435]茶毗維那舉云是日即有新圓寂某上座既隨緣而順寂乃依法以茶毗焚百年弘道之身入一路涅槃之境仰憑大眾資助覺靈念佛百聲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各三聲舉西方讚回向上來稱揚聖號資助往生惟願慧鏡分輝真風散彩菩提園裏開敷覺意之花法性海中蕩滌心塵之垢茶傾三香爇一爐奉送雲程和南聖眾
  • [A436]茶毗淨人舉云是日即有新故某淨人既隨緣而有盡乃依法以闍維焚百年苦行之身入一路莊嚴之境仰憑尊眾資助一靈如前念佛畢上來稱揚聖號資助往生惟願草盡街頭花生碓觜選僧堂裏無見頂相常圓古佛園中有漏塵軀永脫茶傾三奠香爇一爐奉送雲程和南聖眾
  • [A437]估倡舉香讚畢維那唱云浮雲散而影不留殘燭盡而光自滅今茲估倡用表無常仰憑大眾念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云云)白大眾倡衣之法用表常規新舊短長各宜照顧錢須足百毋以新錫相兼磬聲斷後不許返悔倡畢念佛回向云上來念誦倡衣功德奉為圓寂某上座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二十三)建塔式

釋氏要覽載寄歸傳云壘磚石為之上無輪蓋凡聖有等初果一級二果二級三果三級四果四級辟支佛十一級佛十三級凡夫比丘有德行者亦得立塔即無級觀此則塔不宜高大

(二十四)上方善會約

茲會讀誦大乘戒經兼之放生念佛是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名

一定期

比丘半月誦戒今居士雖不出家而梵網乃王臣庶民僧尼同稟之戒茲議每月一會定以月晦前一日聚於上方願者書名簿上

二讀誦

人齊即於佛前誦戒經一卷念佛或五百聲或一千聲一僧掌魚領眾

三治供

誦經畢餅果三色作茶供念佛畢飯菜三色作齋供每位各出銀五分付守院僧治辦

四議論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宣聖所呵今者群居或經論疑滯處或修持切要處各各平實商量片時

五放生

梵網第二十輕戒有放生之文茲議各各隨便具放生銀不拘多寡不拘有無或自買生來亦得

六主會

依次掌簿作主其會既定晦前一日不必發帖其資亦只隨眾止是五分但具香燭茶湯寫錄交代來先去後而已無事勞費人可作主庶幾永久

(二十五)魚池事宜

  • [A438]宜放魚蝦蚌蛤螃蟹蟛𧑅等
  • [A439]池中不可放黑魚鯰魚汪剌黃鱔團魚等要害好魚故
  • [A440]池內不放螺螄以內有青魚要食螺螄故
  • [A441]不得以洗刮油膩及糟糠等物入池中魚食之多泛死故
  • [A442]不得多買草料宜少少與之
  • [A443]防獺及惡鳥要爪魚故

(二十六)建塔所費議

墳墓事計眾道友所施共三十七兩有奇據我自作十金盡足矣今已浪費二十九兩止存八兩但具得石料而已以後此八兩完事則可此外不得更受在家道友分文不得更受出家道友分文不得募化生熟人等分文我自衣缽亦不更出分文何以故我衣缽應作福不應效世俗富貴人莊嚴自己墳募取笑識者吾決不為預白

史魚暴棺古今謂之屍諫今我先無益於眾理應暴龕葬亦幸矣而復為厚葬可乎更費八金數窮理極八金之外不可增益分文即欲開萬馬明堂七層寶塔亦憑眾等但八金之費則斷斷乎一定而不易也

(二十七)勿納沈氏子孫出家議

異姓及同姓而非親者自依出家四事定式無論矣至於宏本宗子姪等一概勿留有真心學道可別求良師另入善會故留者罰銀十兩出院或難曰羅云佛子也阿難佛從弟也難陀佛親弟也佛固與其進矣此何執焉予曰不聞魯男子卻鄰婦乎其言曰柳下惠則可在我則不可或又難坐懷處嫌疑之間卻之誠是也出家乃盛美之事卻之似為不可予曰坐懷而亂罪止一身出家而非禍延大眾其人而羅云也阿難也難陀也則可苟為不然卻之為是古人有言易子而教請借以為式

囑語

[A444]袾宏以老病日增向有預立遺囑一紙已而失之其囑尚未盡欲言置不論茲別囑如左吾以三十有二出家一缽一衲多載風塵後住此山自分孤孑終身草木同腐不意重興廢剎皆諸檀信道友湊椽累瓦補敝築殘逐間接起以成叢林雖乏壯觀儘可棲息然本意專為與眾真實進修而已今老矣四大尪羸兩足痿痺殘陽逝水光景須臾當隨所便安處以終餘年雖死期未定死所未定死後依吾言不依吾言未定叢林之或存或廢未定然理所當然今言之固無害爰念出家以來虛消信施生已多慚豈以亡軀更為妄費身謝入龕內著浣過舊服外搭常用七衣上圓頂下趺足數珠掛手坐具疊前入已即用灰漆封固雖親族至不得更開不得張羅孝堂不得廣陳供養不得披麻帶白不得四出報訃不得糾合施主眷屬多作俗格道場但照常估倡隨例念誦衣缽之類盡以作福留龕一七二七或至七七無人火化扶龕入塔塔高五尺不得過量違背佛制不得侈靡石工及舉殯無益之事如銘旌冥器綵亭音樂指路掛真題主等俱不應為止依常規眾僧念佛導引即得吾平素守愚抱拙未曾有大徹大悟未曾作大緣大福未曾具三明六通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眾等不得裝虛捏怪設為神奇以誑一時欺後世重吾不德復次此雲棲與城內上方長壽二放生所其始末根因各有碑記不俟多贅第此中山地屋宇經書什物并吾室中所有若巨若細咸出十方信施眾僧勤力屬之常住與吾私家若他家毫忽無涉從來並無綾羅齊整衣被亦無安居精致房舍亦無華美床榻桌椅亦無值錢古董玩好亦無積畜金帛產業亦無人借貸我一分一文我亦不欠少人分文債負凡此招提之物龍天鑒臨一土一石一草一木一針一紙不得私與不得私取與者受者厥罪惟均折壽招殃死墮地獄因果赫然不可不慎吾見本境出家為僧者僧故而親族索取亡者資物習為常套索而不遂甚至興詞亦有本僧自以恩愛牽纏私其親族不顧徒眾者吾深恥之吾祖父相傳廉潔忠信諒不有此而事未可知不得不預為之說又外住法眷有歷年不至本山事體多所未諳日後忽起異言眾勿憑信可也至於相繼住院者必推行解可重之人如無其人則推戒次姑守以俟後賢力綿者二人共之素履有疚者置之已任事而所為多過者會眾公議易之十種僧約始終確執六和聖訓彼此互修安眾宜少不宜多作事宜小不宜大甘貧樂澹毋恣貪求忍辱行慈毋好爭訟痛念生死決志往生力究本參期臻妙悟不依吾言非吾徒也萬歷三十六年重九日老僧[A445]袾宏力疾識時年七十四歲

再囑

本山與城內上方長壽孝義庵一切事體俱詳載預囑今乙卯歲七月初三日宏老病瀕危再面囑現前宰官居士徐裕湖等十二位日後儻有內外魔眷紊亂僧約侵損常住者惟望諸護法永念三寶合力護持在大眾只宜安分守[A446]老實念佛毋得自玷清規諄切再囑[A447]袾宏伏枕力疾和南

菩薩戒弟子劉慧聞率子性澤施資敬刊

光緒二十五年夏五月金陵刻經處識


校注

[A1] [-]【CB】一【嘉興】
[A2] [-]【CB】一【嘉興】
[A3] [-]【CB】一【嘉興】
[A4] [-]【CB】一【嘉興】
[A5] [-]【CB】一【嘉興】
[A6] [-]【CB】一【嘉興】
[A7] [-]【CB】一【嘉興】
[A8] [-]【CB】一【嘉興】
[A9] [-]【CB】一【嘉興】
[A10] [-]【CB】一【嘉興】
[A11] [-]【CB】一【嘉興】
[A12] [-]【CB】一【嘉興】
[A13] [-]【CB】一【嘉興】
[A14] [-]【CB】一【嘉興】
[A15] [-]【CB】一【嘉興】
[A16] [-]【CB】一【嘉興】
[A17] [-]【CB】一【嘉興】
[A18] [-]【CB】一【嘉興】
[A19] [-]【CB】一【嘉興】
[A20] [-]【CB】一【嘉興】
[A21] [-]【CB】一【嘉興】
[A22] [-]【CB】一【嘉興】
[A23] [-]【CB】一【嘉興】
[A24] [-]【CB】一【嘉興】
[A25] [-]【CB】一【嘉興】
[A26] [-]【CB】一【嘉興】
[A27] [-]【CB】一【嘉興】
[A28] [-]【CB】一【嘉興】
[A29] [-]【CB】一【嘉興】
[A30] [-]【CB】一【嘉興】
[A31] [-]【CB】一【嘉興】
[A32] [-]【CB】一【嘉興】
[A33] [-]【CB】一【嘉興】
[A34] [-]【CB】一【嘉興】
[A35] [-]【CB】一【嘉興】
[A36] [-]【CB】一【嘉興】
[A37] [-]【CB】一【嘉興】
[A38] [-]【CB】一【嘉興】
[A39] [-]【CB】一【嘉興】
[A40] [-]【CB】一【嘉興】
[A41] [-]【CB】一【嘉興】
[A42] [-]【CB】一【嘉興】
[A43] [-]【CB】一【嘉興】
[A44] [-]【CB】一【嘉興】
[A45] [-]【CB】一【嘉興】
[A46] [-]【CB】一【嘉興】
[A47] [-]【CB】一【嘉興】
[A48] [-]【CB】一【嘉興】
[A49] [-]【CB】一【嘉興】
[A50] [-]【CB】一【嘉興】
[A51] [-]【CB】一【嘉興】
[A52] [-]【CB】一【嘉興】
[A53] [-]【CB】一【嘉興】
[A54] [-]【CB】一【嘉興】
[A55] [-]【CB】一【嘉興】
[A56] [-]【CB】一【嘉興】
[A57] [-]【CB】一【嘉興】
[A58] [-]【CB】一【嘉興】
[A59] [-]【CB】一【嘉興】
[A60] [-]【CB】一【嘉興】
[A61] [-]【CB】一【嘉興】
[A62] [-]【CB】一【嘉興】
[A63] [-]【CB】一【嘉興】
[A64] [-]【CB】一【嘉興】
[A65] [-]【CB】一【嘉興】
[A66] [-]【CB】一【嘉興】
[A67] [-]【CB】一【嘉興】
[A68] [-]【CB】一【嘉興】
[A69] [-]【CB】一【嘉興】
[A70] [-]【CB】一【嘉興】
[A71] [-]【CB】一【嘉興】
[A72] [-]【CB】一【嘉興】
[A73] [-]【CB】一【嘉興】
[A74] [-]【CB】一【嘉興】
[A75] [-]【CB】一【嘉興】
[A76] [-]【CB】一【嘉興】
[A77] [-]【CB】一【嘉興】
[A78] [-]【CB】一【嘉興】
[A79] [-]【CB】一【嘉興】
[A80] [-]【CB】一【嘉興】
[A81] [-]【CB】一【嘉興】
[A82] [-]【CB】一【嘉興】
[A83] [-]【CB】一【嘉興】
[A84] [-]【CB】一【嘉興】
[A85] [-]【CB】一【嘉興】
[A86] [-]【CB】一【嘉興】
[A87] [-]【CB】一【嘉興】
[A88] [-]【CB】一【嘉興】
[A89] [-]【CB】一【嘉興】
[A90] [-]【CB】一【嘉興】
[A91] [-]【CB】一【嘉興】
[A92] [-]【CB】一【嘉興】
[A93] [-]【CB】一【嘉興】
[A94] [-]【CB】一【嘉興】
[A95] [-]【CB】一【嘉興】
[A96] [-]【CB】一【嘉興】
[A97] [-]【CB】一【嘉興】
[A98] [-]【CB】一【嘉興】
[A99] [-]【CB】一【嘉興】
[A100] [-]【CB】一【嘉興】
[A101] [-]【CB】一【嘉興】
[A102] 己【CB】已【嘉興】
[A103] [-]【CB】一【嘉興】
[A104] [-]【CB】一【嘉興】
[A105] [-]【CB】一【嘉興】
[A106] [-]【CB】一【嘉興】
[A107] [-]【CB】一【嘉興】
[A108] [-]【CB】一【嘉興】
[A109] [-]【CB】一【嘉興】
[A110] [-]【CB】一【嘉興】
[A111] [-]【CB】一【嘉興】
[A112] [-]【CB】一【嘉興】
[A113] [-]【CB】一【嘉興】
[A114] [-]【CB】一【嘉興】
[A115] [-]【CB】一【嘉興】
[A116] [-]【CB】一【嘉興】
[A117] [-]【CB】一【嘉興】
[A118] [-]【CB】一【嘉興】
[A119] [-]【CB】一【嘉興】
[A120] [-]【CB】一【嘉興】
[A121] [-]【CB】一【嘉興】
[A122] [-]【CB】一【嘉興】
[A123] [-]【CB】一【嘉興】
[A124] [-]【CB】一【嘉興】
[A125] [-]【CB】一【嘉興】
[A126] [-]【CB】一【嘉興】
[A127] [-]【CB】一【嘉興】
[A128] [-]【CB】一【嘉興】
[A129] [-]【CB】一【嘉興】
[A130] [-]【CB】一【嘉興】
[A131] [-]【CB】一【嘉興】
[A132] [-]【CB】一【嘉興】
[A133] [-]【CB】一【嘉興】
[A134] [-]【CB】一【嘉興】
[A135] [-]【CB】一【嘉興】
[A136] [-]【CB】一【嘉興】
[A137] [-]【CB】一【嘉興】
[A138] [-]【CB】一【嘉興】
[A139] [-]【CB】一【嘉興】
[A140] [-]【CB】一【嘉興】
[A141] [-]【CB】一【嘉興】
[A142] [-]【CB】一【嘉興】
[A143] [-]【CB】一【嘉興】
[A144] [-]【CB】一【嘉興】
[A145] [-]【CB】一【嘉興】
[A146] [-]【CB】一【嘉興】
[A147] [-]【CB】一【嘉興】
[A148] [-]【CB】一【嘉興】
[A149] [-]【CB】一【嘉興】
[A150] [-]【CB】一【嘉興】
[A151] [-]【CB】一【嘉興】
[A152] [-]【CB】一【嘉興】
[A153] [-]【CB】一【嘉興】
[A154] [-]【CB】一【嘉興】
[A155] [-]【CB】一【嘉興】
[A156] [-]【CB】一【嘉興】
[A157] [-]【CB】一【嘉興】
[A158] [-]【CB】一【嘉興】
[A159] [-]【CB】一【嘉興】
[A160] [-]【CB】一【嘉興】
[A161] [-]【CB】一【嘉興】
[A162] [-]【CB】一【嘉興】
[A163] [-]【CB】一【嘉興】
[A164] [-]【CB】一【嘉興】
[A165] [-]【CB】一【嘉興】
[A166] [-]【CB】一【嘉興】
[A167] [-]【CB】一【嘉興】
[A168] [-]【CB】一【嘉興】
[A169] [-]【CB】一【嘉興】
[A170] [-]【CB】一【嘉興】
[A171] [-]【CB】一【嘉興】
[A172] [-]【CB】一【嘉興】
[A173] 己【CB】已【嘉興】
[A174] [-]【CB】一【嘉興】
[A175] [-]【CB】一【嘉興】
[A176] [-]【CB】一【嘉興】
[A177] [-]【CB】一【嘉興】
[A178] [-]【CB】一【嘉興】
[A179] [-]【CB】一【嘉興】
[A180] [-]【CB】一【嘉興】
[A181] [-]【CB】一【嘉興】
[A182] [-]【CB】一【嘉興】
[A183] [-]【CB】一【嘉興】
[A184] [-]【CB】一【嘉興】
[A185] [-]【CB】一【嘉興】
[A186] [-]【CB】一【嘉興】
[A187] [-]【CB】一【嘉興】
[A188] [-]【CB】一【嘉興】
[A189] 己【CB】已【嘉興】
[A190] 規【CB】現【嘉興】
[A191] 己【CB】已【嘉興】
[A192] 二【CB】一【嘉興】
[A193] [-]【CB】一【嘉興】
[A194] [-]【CB】一【嘉興】
[A195] [-]【CB】一【嘉興】
[A196] [-]【CB】一【嘉興】
[A197] 己【CB】已【嘉興】
[A198] [-]【CB】一【嘉興】
[A199] [-]【CB】一【嘉興】
[A200] [-]【CB】一【嘉興】
[A201] [-]【CB】一【嘉興】
[A202] [-]【CB】一【嘉興】
[A203] [-]【CB】一【嘉興】
[A204] [-]【CB】一【嘉興】
[A205] [-]【CB】一【嘉興】
[A206] [-]【CB】一【嘉興】
[A207] [-]【CB】一【嘉興】
[A208] [-]【CB】一【嘉興】
[A209] [-]【CB】一【嘉興】
[A210] [-]【CB】一【嘉興】
[A211] [-]【CB】一【嘉興】
[A212] [-]【CB】一【嘉興】
[A213] [-]【CB】一【嘉興】
[A214] [-]【CB】一【嘉興】
[A215] [-]【CB】一【嘉興】
[A216] [-]【CB】一【嘉興】
[A217] [-]【CB】一【嘉興】
[A218] [-]【CB】一【嘉興】
[A219] [-]【CB】一【嘉興】
[A220] [-]【CB】一【嘉興】
[A221] [-]【CB】一【嘉興】
[A222] [-]【CB】一【嘉興】
[A223] [-]【CB】一【嘉興】
[A224] [-]【CB】一【嘉興】
[A225] [-]【CB】一【嘉興】
[A226] [-]【CB】一【嘉興】
[A227] [-]【CB】一【嘉興】
[A228] [-]【CB】一【嘉興】
[A229] [-]【CB】一【嘉興】
[A230] [-]【CB】一【嘉興】
[A231] [-]【CB】一【嘉興】
[A232] [-]【CB】一【嘉興】
[A233] [-]【CB】一【嘉興】
[A234] [-]【CB】一【嘉興】
[A235] [-]【CB】一【嘉興】
[A236] [-]【CB】一【嘉興】
[A237] [-]【CB】一【嘉興】
[A238] [-]【CB】一【嘉興】
[A239] [-]【CB】一【嘉興】
[A240] [-]【CB】一【嘉興】
[A241] [-]【CB】一【嘉興】
[A242] [-]【CB】一【嘉興】
[A243] [-]【CB】一【嘉興】
[A244] [-]【CB】一【嘉興】
[A245] [-]【CB】一【嘉興】
[A246] [-]【CB】一【嘉興】
[A247] [-]【CB】一【嘉興】
[A248] [-]【CB】一【嘉興】
[A249] [-]【CB】一【嘉興】
[A250] [-]【CB】一【嘉興】
[A251] [-]【CB】一【嘉興】
[A252] [-]【CB】一【嘉興】
[A253] [-]【CB】一【嘉興】
[A254] [-]【CB】一【嘉興】
[A255] [-]【CB】一【嘉興】
[A256] [-]【CB】一【嘉興】
[A257] [-]【CB】一【嘉興】
[A258] [-]【CB】一【嘉興】
[A259] [-]【CB】一【嘉興】
[A260] [-]【CB】一【嘉興】
[A261] [-]【CB】一【嘉興】
[A262] [-]【CB】一【嘉興】
[A263] [-]【CB】一【嘉興】
[A264] [-]【CB】一【嘉興】
[A265] [-]【CB】一【嘉興】
[A266] [-]【CB】一【嘉興】
[A267] [-]【CB】一【嘉興】
[A268] [-]【CB】一【嘉興】
[A269] [-]【CB】一【嘉興】
[A270] [-]【CB】一【嘉興】
[A271] [-]【CB】一【嘉興】
[A272] [-]【CB】一【嘉興】
[A273] [-]【CB】一【嘉興】
[A274] [-]【CB】一【嘉興】
[A275] [-]【CB】一【嘉興】
[A276] [-]【CB】一【嘉興】
[A277] [-]【CB】一【嘉興】
[A278] [-]【CB】一【嘉興】
[A279] [-]【CB】一【嘉興】
[A280] [-]【CB】一【嘉興】
[A281] [-]【CB】一【嘉興】
[A282] [-]【CB】一【嘉興】
[A283] [-]【CB】一【嘉興】
[A284] [-]【CB】一【嘉興】
[A285] [-]【CB】一【嘉興】
[A286] [-]【CB】一【嘉興】
[A287] [-]【CB】一【嘉興】
[A288] [-]【CB】一【嘉興】
[A289] [-]【CB】一【嘉興】
[A290] [-]【CB】一【嘉興】
[A291] [-]【CB】一【嘉興】
[A292] [-]【CB】一【嘉興】
[A293] [-]【CB】一【嘉興】
[A294] [-]【CB】一【嘉興】
[A295] [-]【CB】一【嘉興】
[A296] [-]【CB】一【嘉興】
[A297] [-]【CB】一【嘉興】
[A298] [-]【CB】一【嘉興】
[A299] [-]【CB】一【嘉興】
[A300] [-]【CB】一【嘉興】
[A301] [-]【CB】一【嘉興】
[A302] [-]【CB】一【嘉興】
[A303] [-]【CB】一【嘉興】
[A304] [-]【CB】一【嘉興】
[A305] [-]【CB】一【嘉興】
[A306] [-]【CB】一【嘉興】
[A307] [-]【CB】一【嘉興】
[A308] [-]【CB】一【嘉興】
[A309] [-]【CB】一【嘉興】
[A310] [-]【CB】一【嘉興】
[A311] [-]【CB】一【嘉興】
[A312] [-]【CB】一【嘉興】
[A313] [-]【CB】一【嘉興】
[A314] [-]【CB】一【嘉興】
[A315] [-]【CB】一【嘉興】
[A316] [-]【CB】一【嘉興】
[A317] [-]【CB】一【嘉興】
[A318] [-]【CB】一【嘉興】
[A319] [-]【CB】一【嘉興】
[A320] [-]【CB】一【嘉興】
[A321] [-]【CB】一【嘉興】
[A322] [-]【CB】一【嘉興】
[A323] [-]【CB】一【嘉興】
[A324] [-]【CB】一【嘉興】
[A325] [-]【CB】一【嘉興】
[A326] [-]【CB】一【嘉興】
[A327] [-]【CB】一【嘉興】
[A328] [-]【CB】一【嘉興】
[A329] [-]【CB】一【嘉興】
[A330] [-]【CB】一【嘉興】
[A331] [-]【CB】一【嘉興】
[A332] [-]【CB】一【嘉興】
[A333] [-]【CB】一【嘉興】
[A334] [-]【CB】一【嘉興】
[A335] [-]【CB】一【嘉興】
[A336] [-]【CB】一【嘉興】
[A337] [-]【CB】一【嘉興】
[A338] [-]【CB】一【嘉興】
[A339] [-]【CB】一【嘉興】
[A340] [-]【CB】一【嘉興】
[A341] [-]【CB】一【嘉興】
[A342] [-]【CB】一【嘉興】
[A343] [-]【CB】一【嘉興】
[A344] [-]【CB】一【嘉興】
[A345] [-]【CB】一【嘉興】
[A346] [-]【CB】一【嘉興】
[A347] [-]【CB】一【嘉興】
[A348] [-]【CB】一【嘉興】
[A349] [-]【CB】一【嘉興】
[A350] [-]【CB】一【嘉興】
[A351] [-]【CB】一【嘉興】
[A352] [-]【CB】一【嘉興】
[A353] [-]【CB】一【嘉興】
[A354] [-]【CB】一【嘉興】
[A355] [-]【CB】一【嘉興】
[A356] [-]【CB】一【嘉興】
[A357] [-]【CB】一【嘉興】
[A358] [-]【CB】一【嘉興】
[A359] [-]【CB】一【嘉興】
[A360] [-]【CB】一【嘉興】
[A361] [-]【CB】一【嘉興】
[A362] [-]【CB】一【嘉興】
[A363] [-]【CB】一【嘉興】
[A364] [-]【CB】一【嘉興】
[A365] [-]【CB】一【嘉興】
[A366] [-]【CB】一【嘉興】
[A367] [-]【CB】一【嘉興】
[A368] [-]【CB】一【嘉興】
[A369] [-]【CB】一【嘉興】
[A370] [-]【CB】一【嘉興】
[A371] [-]【CB】一【嘉興】
[A372] [-]【CB】一【嘉興】
[A373] [-]【CB】一【嘉興】
[A374] [-]【CB】一【嘉興】
[A375] [-]【CB】一【嘉興】
[A376] [-]【CB】一【嘉興】
[A377] [-]【CB】一【嘉興】
[A378] [-]【CB】一【嘉興】
[A379] [-]【CB】一【嘉興】
[A380] [-]【CB】一【嘉興】
[A381] [-]【CB】一【嘉興】
[A382] [-]【CB】一【嘉興】
[A383] [-]【CB】一【嘉興】
[A384] [-]【CB】一【嘉興】
[A385] [-]【CB】一【嘉興】
[A386] [-]【CB】一【嘉興】
[A387] [-]【CB】一【嘉興】
[A388] [-]【CB】一【嘉興】
[A389] [-]【CB】一【嘉興】
[A390] [-]【CB】一【嘉興】
[A391] [-]【CB】一【嘉興】
[A392] [-]【CB】一【嘉興】
[A393] [-]【CB】一【嘉興】
[A394] [-]【CB】一【嘉興】
[A395] [-]【CB】一【嘉興】
[A396] [-]【CB】一【嘉興】
[A397] [-]【CB】一【嘉興】
[A398] [-]【CB】一【嘉興】
[A399] [-]【CB】一【嘉興】
[A400] [-]【CB】一【嘉興】
[A401] 己【CB】已【嘉興】
[A402] [-]【CB】一【嘉興】
[A403] [-]【CB】一【嘉興】
[A404] [-]【CB】一【嘉興】
[A405] [-]【CB】一【嘉興】
[A406] [-]【CB】一【嘉興】
[A407] [-]【CB】一【嘉興】
[A408] [-]【CB】一【嘉興】
[A409] [-]【CB】一【嘉興】
[A410] [-]【CB】一【嘉興】
[A411] [-]【CB】一【嘉興】
[A412] [-]【CB】一【嘉興】
[A413] [-]【CB】一【嘉興】
[A414] [-]【CB】一【嘉興】
[A415] [-]【CB】一【嘉興】
[A416] [-]【CB】一【嘉興】
[A417] [-]【CB】一【嘉興】
[A418] [-]【CB】一【嘉興】
[A419] [-]【CB】一【嘉興】
[A420] [-]【CB】一【嘉興】
[A421] [-]【CB】一【嘉興】
[A422] [-]【CB】一【嘉興】
[A423] [-]【CB】一【嘉興】
[A424] [-]【CB】一【嘉興】
[A425] [-]【CB】一【嘉興】
[A426] [-]【CB】一【嘉興】
[A427] [-]【CB】一【嘉興】
[A428] [-]【CB】一【嘉興】
[A429] [-]【CB】一【嘉興】
[A430] [-]【CB】一【嘉興】
[A431] [-]【CB】一【嘉興】
[A432] [-]【CB】一【嘉興】
[A433] [-]【CB】一【嘉興】
[A434] [-]【CB】一【嘉興】
[A435] [-]【CB】一【嘉興】
[A436] [-]【CB】一【嘉興】
[A437] [-]【CB】一【嘉興】
[A438] [-]【CB】一【嘉興】
[A439] [-]【CB】一【嘉興】
[A440] [-]【CB】一【嘉興】
[A441] [-]【CB】一【嘉興】
[A442] [-]【CB】一【嘉興】
[A443] [-]【CB】一【嘉興】
[A444] 袾【CB】祩【嘉興】
[A445] 袾【CB】祩【嘉興】
[A446] 己【CB】已【嘉興】
[A447] 袾【CB】祩【嘉興】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