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諸經日誦序
嘉禾項君。向以坊本百八般經入雲棲。謂是經。僧尼道俗晨夕所持誦。而真偽交雜。識者誚焉。幸為我一甄別之。以式初學。予按其本。勾抹詮次。去偽而存真。復披括經律。及古今人著作。取其最切近者一二。增益之。甫就槁。未較也。以致項君。項君隨付剞劂。而同邑許君。又仍其刻刻焉。予近閱一過。見其錯誤頗眾。乃重加訂正。別為方冊。梓而置之雲棲山中。庶善本流布。終成二君之美。其覽前之二刻者。當以是為左[A1]券云。
時萬歷二十八年歲次庚子十月既望雲棲[A2]袾宏識
諸經日誦集要目錄
- 卷上
- 總集
- ○朝時課誦第一
- 大佛頂首楞嚴咒
-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 消災吉祥神咒
- 功德寶山神咒
- 佛母準提神咒
-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 藥師灌頂真言
- 觀音靈感真言
- 七佛滅罪真言
- 往生淨土神咒
- 善天女咒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念佛緣起
- 回向文(具別集)
- ○暮時課誦第二
- 佛說阿彌陀經
- 懺悔文
- 蒙山施食儀
- 念佛回向(文具別集)
- 三皈依
- 善導和尚示臨睡入觀文
- ○朝時課誦第一
- 總集
- 卷下
- 別集
- ○經類第一
- 華嚴行願品章
- 楞嚴勢至菩薩念佛章
- 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
-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
- 觀普賢菩薩經普賢觀章
- 金光明經空品
- 梵網經菩薩戒發誓願章
- ○咒類第二
- 佛頂尊勝大陀羅尼(一二)
- 受戒搭衣咒
- 般若無盡藏真言
- 華嚴補闕咒
- 穢跡金剛神咒
- 十二因緣咒(附雜咒)
- 補闕真言
- ○雜錄第三
- 看經警文(保寧勇禪師作)
- 禮華嚴文(隨州大洪山遂禪師作)
- 大慈菩薩發願偈
- 淨土文
- 又淨土文(慈雲懺主作)
- 新定西方願文(雲棲[A3]袾宏作)
- 禮佛發願文(怡山然禪師作)
- 禮觀音文
- 又禮觀音文(大慧杲禪師作)
- 溈山大圓禪師警策文
- 齋佛儀
- 二時臨齋儀
- 祝聖儀
- 祝韋馱儀
- 祝伽藍儀
- 祝祖師儀
- 祝監齋儀
- 擊鐘儀
- 結會念佛儀
- 香讚
- 西方讚
- ○經類第一
- 別集
諸經日誦集要卷上
問。舊刻首心經金剛觀音彌陀等。今胡不然。答。為欲以晨昏課誦經。咒。萃為一處。便彼初學隨眾諷演。次第分明故。又金剛等。單本獨行。莫知其數。遍滿世間。不必此中。更煩贅故。又諸全本經大都另刻流布[A5]已廣。今唯節要。便初學故。
△總集
稱總集者。以別集中。分經文咒文雜文。各為一類。此取便於晨昏。乃兼併。間錯。如織錦然。故名為總。
○朝時課誦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咒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此咒排文界線。最便學習。有依經直寫者。蓋不解此意。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㗚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羊鳴音)。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藏本有此五字)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羅陀羅。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麼麼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囉嘇。佛囉舍利。罰沙罰嘇。佛囉舍耶。呼盧呼盧摩囉。呼盧呼盧醯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耶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利耶。婆羅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藏本有此一字)。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末有金剛勝莊嚴娑婆訶。摩羯勝莊嚴娑婆訶。唵。跋闍囉室利曳娑婆訶。三句古本無之。不知何人所增。有不念者亦得。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心者。怛姪他。唵。斫揭囉伐底。震多末尼。摩訶缽蹬謎。嚕嚕。嚕嚕。底瑟吒。爍囉阿揭利。沙夜吽癹莎訶。唵。缽蹋摩。震多末尼。爍囉吽。唵。缽[A6]剌陀缽亶謎吽。
○消災吉祥神咒
曩謨三滿哆。母馱喃。阿缽囉底。賀多舍。娑曩喃。怛姪他。唵。佉。佉。佉呬。佉呬。吽。吽。入𭌯囉。入𭌯囉。缽囉入𭌯囉。缽囉入嚩囉。底瑟奼。底瑟奼。瑟致哩。瑟致哩。娑癹吒。娑癹吒。扇底迦。室哩曳。娑𭌯訶。
○功德寶山神咒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磨耶。南無僧伽耶。唵。悉帝護嚕嚕。悉都嚕。只利波。吉利婆。悉達哩。布嚕哩。娑嚩訶。
○佛母準提神咒
南無薩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姪他。唵。折隸主隸準提娑婆訶。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囉密沓。阿優哩阿納蘇必你實執沓。牒左囉宰也。怛塔哿達也阿囉訶帝。三藥三不達也。怛也塔。唵。薩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達囉馬帝哿哿捺。桑馬兀哿帝。莎巴瓦比述帝。馬喝捺也。叭哩瓦哩莎喝。
○藥師灌頂真言
南無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薜琉璃。缽[A7]剌婆。喝囉闍也怛他揭多耶。阿囉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姪他。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
○觀音靈感真言
唵。嘛呢叭𡄣吽。麻曷倪牙。納積都特。巴達積特些納。微達哩葛。薩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納。補囉納納卜哩。丟忒班納。哪麻嚧吉說囉耶莎訶。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毘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
問。此有解冤釋結咒。何不錄。
荅。華梵相雜。無此咒體。又無出處。去之。
○往生淨土神咒
曩謨阿彌跢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唎都婆毘。阿彌唎哆。悉耽婆毘。阿彌唎哆。毘迦蘭帝。阿彌唎哆。毘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隸娑婆訶。
○善天女咒
南無佛陀 南無達摩 南無僧伽 南無室利 摩訶提鼻耶 怛你也他。波利。富樓那。遮利三曼陀。達舍尼 摩訶毘訶羅伽帝 三曼陀。毘尼伽帝 摩訶迦利野 波禰波囉波禰 薩利𭌯栗他。三曼陀修缽黎帝 富隸那 阿利那 達摩帝 摩訶毘鼓畢帝 摩訶彌勒帝 婁簸僧祗帝 醯帝簁 僧祗醯帝 三曼陀阿他 阿㝹婆羅尼。
問。普庵二佛咒何不錄。
荅。真言是佛菩薩語。普庵後代高僧。無說咒理。二佛則華梵夾雜。文辭俚俗。皆所宜去。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問。舊有摩訶二字。何以去之。
荅。古本原無故。八部般若中。自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號大品般若故。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稱)(若祝聖即於此句下接起)
以此經咒功德。回向三寶龍天。三界嶽瀆靈聰。守護伽藍真宰。祈福保安平善。莊嚴有位先亡。普願法界眾生。共入毘盧性海。
-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問。舊有三十六萬億等語。今何不錄。
荅。相傳此是佛教一老人念佛。令念少功多。而考之大藏無出。既念少功多。何不取恒沙僧祗等數。為更多耶。又百丈為病僧亡僧念佛儀式。皆如前文。無三十六等語。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各十稱)
○回向文(具別集)
樂簡者。用慈雲小淨土文。樂詳者。用新定西方願文。
○暮時課誦第二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墯。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㝹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見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車渠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A8]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A9]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筭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筭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A10]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A11]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說此經[A12]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問。時本有於一心不亂下。增專持名號四句。今胡不用。
荅。相傳襄陽石刻上有此。而細玩之。義理不通。前後失體。或當是解經者之言耳。除去為是。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即往生咒文見前。
○懺悔文
- 南無皈依金剛上師
- 皈依佛
- 皈依法
- 皈依僧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
-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
-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南無普光佛
- 南無普明佛
- 南無普淨佛
- 南無多摩羅跋旃檀香佛
- 南無旃檀光佛
- 南無摩尼幢佛
- 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
- 南無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
- 南無摩尼幢燈光佛
- 南無慧炬照佛
- 南無海德光明佛
- 南無金剛牢強普散金光佛
- 南無大強精進勇猛佛
- 南無大悲光佛
- 南無慈力王佛
- 南無慈藏佛
- 南無旃檀窟莊嚴勝佛
- 南無賢善首佛
- 南無善意佛
- 南無廣莊嚴王佛
- 南無金華光佛
- 南無寶蓋照空自在力王佛
- 南無虛空寶華光佛
- 南無琉璃莊嚴王佛
- 南無普現色身光佛
- 南無不動智光佛
- 南無降伏眾魔王佛
- 南無才光明佛
- 南無智慧勝佛
- 南無彌勒仙光佛
-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 南無世淨光佛
-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 南無日月光佛
- 南無日月珠光佛
- 南無慧幢勝王佛
- 南無師子吼自在力王佛
- 南無妙音勝佛
- 南無常光幢佛
- 南無觀世燈佛
- 南無慧威燈王佛
- 南無法勝王佛
- 南無須彌光佛
- 南無須摩那華光佛
- 南無優曇缽羅華殊勝王佛
- 南無大慧力王佛
- 南無阿閦毘歡喜光佛
-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
- 南無才光佛
- 南無金海光佛
-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 南無大通光佛
- 南無一切法幢滿王佛
- 南無釋迦牟尼佛
- 南無金剛不壞佛
- 南無寶光佛
- 南無龍尊王佛
- 南無精進軍佛
- 南無精進喜佛
- 南無寶火佛
- 南無寶月光佛
- 南無現無愚佛
- 南無寶月佛
- 南無無垢佛
- 南無離垢佛
- 南無勇施佛
- 南無清淨佛
- 南無清淨施佛
- 南無娑留那佛
- 南無水天佛
- 南無堅德佛
- 南無旃檀功德佛
- 南無無量掬光佛
- 南無光德佛
- 南無無憂德佛
- 南無那羅延佛
- 南無功德華佛
-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 南無財功德佛
- 南無德念佛
-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 南無紅燄帝幢王佛
-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 南無鬥戰勝佛
- 南無善遊步佛
-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 南無寶華遊步佛
-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 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藏字去聲)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蔑戾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於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較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及請佛功德。願成無上智。去來現在佛。於眾生最勝。無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禮。
-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三稱)
○蒙山施食儀
唵。伽羅帝耶娑婆訶。(破地獄真言)
南無部部帝唎伽哩哆哩怛哆誐哆耶。(普召請真言)
唵。三陀囉伽陀娑婆訶。(解冤結真言)
-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
- 南無常住十方佛
- 南無常住十方法
- 南無常住十方僧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 南無冥陽救苦地藏王菩薩
- 南無啟教阿難陀尊者
- 歸依佛
- 歸依法
- 歸依僧
- 歸依佛兩足尊
- 歸依法離欲尊
- 歸依僧眾中尊
- 歸依佛竟
- 歸依法竟
- 歸依僧竟
唵。缽羅末鄰陀𩕳娑婆訶。(滅定業真言)
唵。阿魯勒繼莎婆訶。(滅業障真言)
唵。步步底哩伽哆哩。怛哆誐哆耶。(開咽喉真言)
唵。三昧耶薩埵梵。(三昧耶戒真言)
問。有作三昧印者是否。
荅。自有三昧耶印。此是真言。真言口念。印手結故。
南無薩𭌯怛他誐哆。𭌯嚕枳帝。唵。三跋囉。三跋囉。吽。(變食真言)
南無蘇嚕婆耶。怛他誐哆耶。怛姪他。唵。蘇嚕。蘇嚕。缽囉蘇嚕。缽囉蘇嚕。莎婆訶。(甘露水真言)
唵。鍐。鍐鍐鍐鍐。(一字水輪真言)
南無三滿哆。沒馱喃。唵。鍐。(乳海真言)
- 南無多寶如來
- 南無寶勝如來
- 南無妙色身如來
- 南無廣博身如來
- 南無離怖畏如來
- 南無甘露王如來
- 南無阿彌陀如來
問。舊於淨法食下。分三。增法施食。甘露水。於佛子下亦分三。增有情。孤魂。今胡不用。
荅。古本原無故。淨法則具下二句。佛子則該下二種。況瑜伽燄口施食文中。只說佛子。而眾生悉在。若云佛子止屬出家。必下二方足。則何云一切含靈。皆有佛性。
唵。穆力陵。娑婆訶。(施無遮食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囉。斛。(普供養真言畢。念心經一遍。往生咒三遍。)
唵。娑摩囉。娑摩囉。彌摩曩。薩哈囉。摩訶咱哈囉。吽。(普回向真言)
念佛回向(文具別集)
樂簡樂詳隨意同前。
○三皈依(晨昏課畢禮願竟稱)
○善導和尚示臨睡入觀文
修淨土人。凡欲入觀。及臨睡時。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聲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竟。發願云。
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某甲)。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
發願[A13]已。正念入觀。或臨睡。則正念而寢。不得雜語。不得雜想。或有正發願時。即得見之。或有睡夢中得見。但辦專志。必如所願。
善導大師。古稱阿彌陀佛化身。今此願文。修淨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暫時無驗。而輒廢惰。務在久遠行持。必於淨土。功不唐捐矣。
諸經日誦集要卷之上(終)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2 冊 No. B277 雲棲法彙(選錄)(第1卷-第11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