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閱藏知津

閱藏知津卷第六

大乘經藏 方等部第二之五

  • 佛說老女人經(一紙半) (南男北潔)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佛在樂音處與八百比丘萬菩薩俱有窮貧老女請問生老病死五陰六根四大等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佛答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兼說緣生眾喻老女開解佛為出其往因并記其往生極樂後成佛道

    • 佛說老母經(紙半) 仝上

      附劉宋錄第二出

    •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一紙欠) 仝上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二經並與前同而第三譯甚簡略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惟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佛住楞伽山頂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大慧菩薩以偈問百八句佛以偈領并為出所未問總以一切句非一切句答之次答諸識生住滅有二種次明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次答心意識五法自性次明上聖智三相次答所問聖智事分別自性經次答淨除自心現流頓漸之問次答常不思議非同外道之問次明五無間種性及菩薩一闡提次明三自性次明二種無我相次答離建立誹謗次答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之問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答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次答修行者大方便次答一切諸法緣因之相次答言說妄想相心經之問次答自覺聖智所行之問次明四種禪次答般涅槃問次明二種自性相二種神力建立次答緣起不同外道因緣之問次答常聲為惑亂次明一切法如幻次明當善觀名及四種計論次答四果差別通相之問次明有二種覺次明當善四大造色次明當說諸陰自性相次明外道有四種涅槃次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次答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之問

    一切佛語心品之三說三種意生身次答五無間不入地獄之問次答佛知覺問次答諸佛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次答不說是佛說問次答離有無有相問次答宗通相問次答不實妄想問次答善語義問次明智識相次明外道九種轉變論次答一切法相續義解脫義次答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問次明一切法不生不應立宗次答智不得問次分別說通及宗通次答勿習近世間論問次答外道妄想涅槃非順涅槃

    一切佛語心品之四答如來為作為不作等問次答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問次答不生不滅無奇特問次答外道七種無常非是佛法次答滅正受次第相續問次答如來非常非無常次因誰生誰滅之問明如來藏是善不善因次答五法自性二種無我究竟分別相次答如恒河沙問次答一切法剎那問次答六波羅密有三種分別次答種種相違問難次答不食肉義

    達磨大師指此可以印心故獨流通於世

    • 入楞伽經(十卷) 鞠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有十八品

    • 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養 (前有御製序)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有十品文筆順暢二部並同前經但多初品及後二品耳

  •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三卷) 靡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在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三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七萬二千及天龍八部皆來集會時堅意菩薩請問三昧法佛唱首楞嚴名一切眾會各敷妙座各見如來坐其座上等行梵王問何佛是實佛言一切皆是真實次攝神力以百句義釋此三昧次說學射之喻次有持須彌山釋現三昧力次有現意天子現三昧力次佛放眉光照於魔宮使大眾皆見魔王被五繫縛次有魔界行不汙菩薩化度魔女魔尋見佛佛與授記因說四種授記不同次為二百魔女授現前記次說住三昧神力次堅意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福田及多聞等諸義次授淨月藏天子道記次文殊師利自說往昔曾三百六十億世示現作辟支佛於是二百菩薩還發大心誓得十力次令彌勒菩薩現三昧力次摩訶迦葉解知文殊師利久[A1]已成佛佛即說其過去名為龍種上佛佛昇虛空光照十方十方諸佛同說此法亦同放光交互相見次明佛壽甚長次明受持者有二十不思議功德

  •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 方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佛在菴羅樹園與八千比丘三萬二千菩薩及梵釋八部四眾俱寶積等五百長者子各持寶蓋供佛佛令合為一蓋普現世界中事及現十方諸佛說法寶積偈讚并問淨土之行佛答以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乃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舍利弗疑此土何以獨穢佛按指現淨土相

    方便品第二維摩詰長者方便現疾為眾說法

    弟子品第三佛遣十大弟子乃至五百弟子問疾皆辭不堪

    菩薩品第四佛遣彌勒等諸菩薩問疾亦辭不堪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大眾同往相見酬答

    不思議品第六借座於須彌燈王佛國演不思議解脫之法

    觀眾生品第七維摩答文殊問觀眾生如幻如水月如鏡像等乃至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次有天女散華舍利弗等不能去華與天女種種問答

    佛道品第八維摩答文殊問明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文殊答維摩問明一切煩惱為如來種維摩答普現色身問明法門眷屬智度母方便父等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最後文殊問維摩維摩默然

    香積佛品第十維摩遣化菩薩往上方香積佛所乞世尊所食之餘悉飽眾會

    菩薩行品第十一維摩與大眾見佛佛為阿難說諸佛一切施為無非佛事及為香積世界諸菩薩說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法門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維摩答佛觀如來問及斷取妙喜世界來示此會大眾法供養品第十三天帝讚歎持經誓願擁護佛為說過去藥王佛時寶蓋轉輪聖王與其千子供養於佛有一王子名為月蓋思惟供養以何為勝乃至問佛佛示以法供養最遂於末後守護法城今得成佛

    囑累品第十四囑彌勒及阿難廣宣流布

    按智者大師曾有玄義及疏今皆流入高麗此間僅存四教義六卷乃玄義中一分耳

    • 維摩詰經(三卷) (亦名不可思議法門之稱) 方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 說無垢稱經(六卷) (南方北蓋)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二經並與前同

  • 善思童子經(二卷) (南賴北敢)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佛住菴婆羅波梨園與八千比丘萬菩薩俱化作天身入毘耶離城乞食至毗摩羅詰家善思童子從高樓上投身禮佛獻彼所執蓮華誓成菩提與舍利弗富樓那阿難陀互相問答佛復為說大菩提路無有一法而可得者并說不驚不怖不畏之法童子證無生忍佛為授記

    •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一名維摩詰子問經) 萬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 大乘頂王經(一卷) 萬

      蕭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二經並與前同

  • 月上女經(二卷) 染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佛在毗耶離草茅精舍與五百比丘八千菩薩眾俱有一離車名毗摩羅詰生美女名為月上一切童子爭欲娶之約七日後自行選擇至第六日手有蓮華華有化佛執華而出說偈訶欲引眾見佛路答舍利弗問既到佛所復答諸菩薩問次以手中蓮華供佛化成華帳如是共出十華共發十願即得記轉男出家(記中先生天次末世護法次生兜率次隨彌勒受持正法次生阿彌陀佛國次供養十方諸佛乃成月上如來)

  • 大乘密嚴經(三卷) (前有聖教序) (南染北凊)

    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譯

    密嚴會品第一佛住出過三界密嚴之國與十億佛土微塵菩薩眾俱放光照現莊嚴勝相答如實見菩薩之問有金剛藏菩薩問第一義法性佛答以如來藏不生不滅如月普現

    妙身生品第二如實見菩薩請金剛藏菩薩說諸聖人內證之境金剛藏以偈答之又請示歸依之處亦以偈答復示繢像夢境等喻又以偈明三性五法等義復現大小無量身形次有眾多菩薩同問世間一切誰之所作金剛藏偈答阿賴耶識能現眾法次有螺髻梵王承佛威力來密嚴國以偈問法金剛藏亦以偈說如來善示現義

    胎生品第三金剛藏菩薩告螺髻梵王訶斥胎生不淨應當捨離亦不應為三昧所縛若離二取生密嚴國

    顯示自作品第四金剛藏菩薩復告螺髻梵王深明五蘊不實寶髻菩薩更請隨宜說法金剛藏深明一切唯心

    分別觀行品第五金剛藏復說舍拳軍車等喻以明諸法無實應速發廣大心修清淨觀行生清淨佛土

    阿賴耶建立品第六金剛藏復明阿賴耶識與染淨法恒作所依

    自識境界品第七金剛藏菩薩放髻珠光普照一切告如實見菩薩以雪山惡獸喻外道於阿賴耶所生我見

    阿賴耶微密品第八寶手菩薩白眾色最勝王令問金剛藏菩薩名想等義金剛藏偈答依相立名名無實事乃至賴耶與七識如鐵與磁石二俱無有思若得如幻首楞嚴定則於一切法皆得自在變現又復廣明阿賴耶識隨迷悟緣為凡為聖於是眾色最勝王等復以偈請說法月幢世尊分身眷屬亦咸集會金剛藏重以偈明唯識妙義菩薩天人咸皆讚歎供養更請說法金剛藏又與大樹緊那羅王持進菩薩觀自在等諸大菩薩演說諸法性空從心而起乃至阿賴耶識與如來藏不一不異等義

  • 大乘密嚴經(三卷) (有新翻御製序) (南不北凊)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品數並同前經而名目稍異多是偈語

  • 解深密經(五卷) (南常北效)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序品第一薄伽梵住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與無量大聲聞俱及無量菩薩從種種佛土而來集會

    勝義諦相品第二如理請問菩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答具明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但是本師假施設句如幻事等法涌菩薩向佛述東方外道之所思議佛為說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善清淨慧菩薩向佛述修解行地菩薩之所疑惑佛為說勝義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佛告善現有情界中幾懷增上慢幾離增上慢善現答以懷者甚多離者甚少佛為說遍一切一味相

    心意識相品第三廣慧菩薩問佛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佛言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及識不見阿賴耶及識不見積集及心不見六根六塵六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

    一切法相品第四德本菩薩問佛何名於諸法相善巧菩薩佛為說遍計依他圓成三相如實了知

    無自性品第五為勝義生菩薩說三種無自性性密意勝義生言初鹿林中轉四諦法輪雖甚希有猶未了義第二時中依一切法皆無自性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希有猶未了義今第三時以顯了相轉正法輪最為希有是真了義

    分別瑜伽品第六佛答彌勒菩薩種種諸問謂奢摩他毗缽舍那四種所緣境事及緣別法緣總法三三摩地知法知義三慧及總空性相等

    地波羅密品第七佛答觀自在菩薩所問十一地義及十波羅密義

    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佛答文殊師利所問法身解脫身義及答言音差別相一切智者相如來心無加行生起相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皆無二相乃至穢土淨土何事易得何事難得

    • 深密解脫經(五卷) (有曇寧序) (南常北效)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與上經同而第二品分作四品

    • 佛說解節經(一卷) (南敢北髮)

      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即前經勝義諦相品分作四品

    • 相續解脫地波羅密了義經(半卷) 仝上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即前經地波羅密品

    •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半卷) 仝上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即前經如來成所作事品

  • 佛說佛地經(八紙) 行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佛住最勝大宮殿中與無量聲聞無量菩薩眾俱為妙生菩薩說五種法相大覺地謂清淨法界及與四智一一細釋妙生復問何等菩薩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佛言證得無生法忍由遣自他二種想故得平等心自他異想不復現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如天入雜林眾流入海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 (前有聖教序) 場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序品第一佛入甚深法界大眾雲集佛觀察說頌

    如來壽量品第二妙幢菩薩疑佛壽短促四方四佛於室中現為說佛壽無量妙幢與諸大眾往鷲峰見佛四佛亦到鷲峰遣侍者勸說此經佛許可之有婆羅門名法師授記預求舍利有童子名一切眾生喜見以偈答之妙幢因問若無舍利及般涅槃云何經中說有涅槃及流布舍利事佛答以三種十法說有涅槃又應知十種希有如來之行

    分別三身品第三虛空藏菩薩啟問佛答以化三身實義

    夢見懺悔品第四妙幢夢金鼓出大音聲說懺悔偈次日述之於佛

    滅業障品第五佛先放光息苦次為帝釋廣說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四法滅除四種重障四重障者一於菩薩律儀犯極重惡二於大乘經心生誹謗三於自善根不能增長四貪著三有無出離心四法如次治之

    淨地陀羅尼品第六師子相無礙光燄菩薩問菩提心義佛先以勝義諦答之次明十度為因各依五法成就次明波羅密義次明十地先相次釋十地名義次明十地及佛地各有二無明為障次明十地行十波羅密次說十咒護於十地

    蓮華喻讚品第七佛為菩提樹神說過去金龍主王以蓮華喻讚於諸佛今感金鼓妙夢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佛為善住菩薩說咒并持法

    重顯空性品第九偈說二空境觀

    依空滿願品第十寶光耀天女問修行法佛示依於法界修平等行天女領解轉成梵身佛授道記并五十億苾芻重發大心皆得授記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發弘護願

    四天王護國品第十二有多聞天王如意寶珠咒法

    無染著陀羅尼品第十三如意寶珠品第十四觀世音金剛秘密主各說一咒梵天王帝釋各說一咒四天王共說一咒龍王說一咒

    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堅牢地神品第十八僧慎爾耶藥叉大將品第十九王法正論品第二十善生王品第二十一佛昔為王請寶積法師說此經王

    諸天藥叉護持品第二十二授記品第二十三授妙幢并二子及十千天子記

    除病品第二十四說流水長者子作醫本事

    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說救十千魚得生天事

    捨身品第二十六說往昔薩埵王子捨身濟餓虎事

    十方菩薩讚歎品第二十七妙幢菩薩讚歎品第二十八菩提樹神讚歎品第二十九大辯才天女讚歎品第三十付囑品第三十一

    此經於三譯中最在後而文義周足亦猶華嚴之有唐譯也最宜流通

    • 金光明經(四卷) (南食北化) (前有釋宗頤序)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有十八品按此經同前而來未盡但因智者依此譯說玄義及文句故舉世流通

    • 合部金光明經(八卷) (南食北被)

      隋大興善寺沙門釋寶貴對志德等合入

      共二十四品彥悰序云此經有三本涼世曇無讖譯為四卷止十八品(今存)周世耶舍崛多譯為五卷成二十品(今亡)後逮梁世真諦三藏譯三身分別業障滅陀羅尼最淨地依空滿願等四品足前出沒為二十二品重尋梵本得囑累品及銀主陀羅尼品

    • 莊嚴菩提心經(六紙欠) (南邇北壹)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六紙半) 仝上

      元魏西域沙門吉迦夜共曇曜譯

      二經皆與淨地陀羅尼品同

    • 毘沙門天王經(四紙半) (南不北凊)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與前經第十二品多聞天王如意寶珠咒法同

    • 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十紙餘) (南賢北悲)

      北涼高昌沙門釋法盛譯

      佛遊乾陀越國說法垂畢微笑放光阿難請問乃說往古栴檀摩提太子廣行布施賣身為奴得栴檀醫他國王病及出家山中以身飼虎餘骨起塔事與捨身品事義相類故附於此

  • 無所有菩薩經(四卷) 絲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佛在毘富羅山與百千比丘百千菩薩及四眾八部俱無所有菩薩為斷眾疑隱身不現種種問法令難調怨讎害人者信佛神通乃至得記次為女人現身令得成男佛為波斯匿王等說此菩薩大方便力

  • 諸佛要集經(二卷) (南彼北靡)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佛遊奈叢樹間與五千比丘二萬菩薩俱因諸四部弟子不能專心聽法乃囑阿難宣傳法教於石室中布芻草坐晏坐三月變身往詣東方普光世界天王佛所與諸如來說要集法文殊勸諸菩薩同往諸菩薩皆不往文殊獨往天王如來移置鐵圍山頂文殊即於山頂修四意止四萬二千天子來覲聽法各證無生法忍直俟諸佛說要集竟各還本土天王如來放右掌光入文殊頂文殊與諸天子同到佛所見離意女在佛前坐入於普月離垢光明三昧因問何故移我而不移女并問此女本末佛言待女出定汝自問之文殊盡其神力不能令女出定因問誰能令出定者佛言唯有如來及棄諸陰蓋菩薩能令出定說此語[A2]世界六種震動文殊求佛請此菩薩從下方來敕令出女子定菩薩謙讓於佛佛乃令女出定與文殊酬唱法要佛遂發明文殊本從此女發心此女又從棄諸陰蓋菩薩發心假使滿世界文殊不及此女所得三昧假使滿世界此女不及棄諸陰蓋所得三昧假使滿世界棄諸陰蓋不及如來舉足下足事然而天王如來亦此菩薩之所開化十方無量諸佛從其開化[A3]已滅度者不可計現成佛者不可計說此法時普光世界獲益無量此土遙聞亦獲大益釋迦佛敕彌勒受持流通

  •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南罔北短)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佛在祇陀林中婬女棄一小兒於路空處眾皆往觀佛至其所種種問答次令現通諸天蒙光皆悉來集因名為不思議光佛為波斯匿王說其往因并授其記

  • 央掘摩羅經(四卷) 悲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祇園說執劍大方廣經有婆羅門孤子名一切世間現順惡師教取千指作鬘將欲害母佛往度之說種種偈欲稅佛指佛亦說種種偈答之遂令降伏帝釋梵王四王獻與衣缽各受訶斥魔及樹神亦皆被訶大弟子等皆悉被難亦與文殊菩薩論不空義佛為授三皈五戒央掘答以一皈無三及殺煩惱盜菩提等義佛又問以一學之義央掘偈答增一至十具明大乘與聲聞異佛唱善來示成羅漢同入祇洹十方菩薩悉皆雲集央掘問佛云何住無生際而復住此佛敕與文殊同往北方問於他佛乃至十方各問十佛十佛皆言釋迦即是我身彼當為汝解說央掘仍來問佛佛為廣釋百句生因次明持經之難須成就五八四十功德次有波斯匿王興四種兵共來佛所佛為發跡央掘即是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化身文殊是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化身

閱藏知津卷第六


校注

[A1] 已【CB】巳【嘉興】
[A2] 已【CB】巳【嘉興】
[A3] 已【CB】巳【嘉興】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