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閱藏知津

閱藏知津卷第二十五

大乘經藏 涅槃部第五

述曰「大涅槃部別在一日一夜通該一代凡是扶律談常顯佛實不滅度者皆此部收又如遺教等經雖在此時以是小機所見仍歸阿含

  •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 (南率賓歸王北賓歸王鳴)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壽命品第一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大聲普告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面門放光遍照十方爾時八十百千諸比丘六十億比丘尼一恒河沙菩薩二恒河沙優婆塞三恒河沙優婆夷四恒河沙諸離車等男女大小五恒河沙大臣長者六恒河沙諸王眷屬七恒河沙諸王夫人八恒河沙諸天女等九恒河沙諸龍王等十恒河沙諸鬼神王二十恒河沙金翅鳥王三十恒河沙乾闥婆王四十恒河沙緊那羅王五十恒河沙摩𥈑羅伽王六十恒河沙阿脩羅王七十恒河沙陀那婆王八十恒河沙羅剎王九十恒河沙樹林神王千恒河沙持咒王億恒河沙貪色鬼魅百億恒河沙天諸[A1]采女千億恒河沙地諸鬼王千萬億恒河沙諸天子十萬億恒河沙四方風神十萬億恒河沙主雲雨神二十恒河沙大香象王二十恒河沙師子獸王二十恒河沙諸飛鳥王二十恒河沙水牛牛羊二十恒河沙諸神仙人一切蜂王一切山神海神河神皆悉集會樹林變白猶如白鶴四天王三十三天乃至第六天大梵天王阿脩羅王所設供養倍倍勝前佛皆不受魔王獻供并護法咒佛受其咒不受其供大自在天王設供倍前東方虛空等佛遣無邊身菩薩來獻香飯大地震動南西北方諸佛世界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所持供養倍勝於前乃至毒蛇及惡業者一切來集唯除摩訶迦葉阿難二眾阿闍世王及其眷屬佛面所出光明燿覆大眾所應作[A2]還從口入純陀與同類十五人俱願設最後供養佛即許之為說二施果報無別一者受[A3]已得菩提二者受[A4]已入涅槃純陀因大眾勸說偈請佛住世佛以偈答純陀次答文殊不應以如來法同於諸行乃至既去辦供地大震動眾會哀請佛慰諭之令問所疑并示秘密之藏猶如𠁼字略斥無常苦無我三修無有實義為說勝三修法又我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當為汝等作大依止并說明醫禁乳用乳之喻次勸問戒律所疑比丘再辭不堪於是迦葉菩薩承佛神力說偈問法佛讚之曰我初成道有諸菩薩曾問是義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次為說菩提因業得壽命長佛視眾生同於子想愛念成就諸毀禁者囑令苦治無有惡心如來長壽最為第一如彼醍醐賊不能得法性無滅三歸無異

    金剛身品第二佛為迦葉菩薩說如來身常住不壞由於往昔護法因緣今得成就是金剛身

    名字功德品第三釋大般涅槃名義

    如來性品第四分別開示四義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隨問答四善解因緣義迦葉菩薩言「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咸令眾生悉得知見」佛讚印之次說百句解脫之義次說四人為世間依次明魔說佛說經律種種差別之相次明知常住者知四聖諦次明四顛倒相次說貧女金藏喻塗乳洗乳喻力士額珠喻雪山樂味藥喻次明方等經者猶如甘露亦如毒藥消則為藥不消為毒次明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次明無二之性即是實性次說金鎞抉膜示二三指之喻又廣說十住菩薩見性少分之喻又說夢語刀刀之喻次明十四音名曰字本應離半字善解滿字次明二鳥雙遊之喻次說月無出沒半滿之喻日出三時長短之喻次廣說喻明大涅槃經利益一切唯不能益一闡提人次說先陀婆一名四實之喻以喻如來密語難解次明自知有佛性者名丈夫相次為文殊釋本無今有偈義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五佛面放光照純陀身受其供養又化佛及僧受諸大眾供養說偈慰喻次廣明一切契經有餘無餘之義為欲調伏諸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脅而臥如彼病人

    現病品第六迦葉菩薩勸佛起坐放光遍照利益一切廣為迦葉說秘密教及說五人有病行處所謂四果辟支非如來也

    聖行品第七為迦葉菩薩說五種行一聖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嬰兒行五病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涅槃經次即廣明聖行護戒如護浮囊得四念處住堪忍地觀四聖諦乃至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次答住無垢藏王菩薩說從牛出乳喻并說往昔捨身求半偈事

    梵行品第八為迦葉菩薩說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一知法謂知十二部經二知義三知時四知足五知自六知眾七知尊卑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因即廣明如來慈善根力令諸眾生見種種事又為重釋本有今無偈義又釋一切世間不知見覺菩薩悉能知見覺義於中廣明六念法門次敘阿闍世王見佛之事次結示天行品者如雜華說

    嬰兒行品第九不能起住來去語言是名嬰兒如來亦爾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佛告德王修行大涅槃經得十事功德一者有五(一所不聞者而能得聞[A5]已能為利益能斷疑惑之心慧心正直無曲能知如來秘藏)(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見而今見之昔所不聞而今聞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捨世諦慈得第一義慈有十事(一根深難可傾拔於自身生決定想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修佛淨土滅除有餘斷除業緣修清淨身了知諸緣離諸怨敵斷除二邊)五有五事(一諸根完具二不生邊地諸天愛念常為天魔沙門剎利婆羅門等之所恭敬得宿命智)得金剛三昧知四法為大涅槃近因(一親近善友專心聽法繫念思惟如法修行)除斷五事(五陰)遠離五事(五見)成就六事(六念)修集五事(知定寂定身心受快樂定無樂定首楞嚴定)守護一事(菩提心)親近四事(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信順一實(一道大乘)心善解脫(貪恚癡心永斷滅)慧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初發五事悉得成就(一信心二直心三戒四親近善友五多聞)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樂我淨為諸眾生分別解說大涅槃經顯示佛性若四果辟支菩薩信是語者悉得入大涅槃若不信者輪迴生死

    師子吼品第十一佛告大眾恣汝所問吾當解說師子吼菩薩請問「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見」佛讚其具二莊嚴并細答釋於中具明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下者得聲聞道中者得緣覺道上者住十住地上上者得無上菩提是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即第一義空名為中道即名為佛名為涅槃又凡有心者定當得成菩提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不可以有退心故言無佛性若有修集三十二相業因緣者得名不退菩薩次明真修戒定慧相次答拘尸那城入般涅槃之因次答何等比丘莊嚴雙樹之問次答涅槃無十相故名為無相(色女)時時修習定慧捨相能斷十相次答成就十法能見涅槃無相一者信心具足二者淨戒具足三者親近善知識四者樂於寂靜五者精進六者念具足七者軟語八者護法九者供給同學十者具足智慧次明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能令重業輕受不修身戒心慧名為愚癡能令輕業重受次說恒河七種人喻眾盲觸象喻次明菩薩當以苦行自試其心次明大海有八不可思議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次答如來示同胎生之故師子吼說偈讚佛

    迦葉菩薩品第十二問善星比丘事佛為答之問未來種種異說事佛具釋之又明如是諍訟是佛境界非諸二乘所知若人於是生疑心者猶能摧壞無量煩惱若於是中生決定者是名執著次明斷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鈍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惡道次明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次明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次說恒河七眾生喻次說佛性常故非三世攝虛空無故非三世攝次明修無常等十想者能得涅槃迦葉菩薩以偈讚佛

    憍陳如品第十三世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常住解脫之色受想行識亦爾苦空無我不淨亦爾若離佛法無有沙門及婆羅門亦無沙門婆羅門法爾時外道聞[A6]已瞋恚共往阿闍世所求與瞿曇論議王與外道同來佛所先答闍提首那婆羅門問度令出家證果次答婆私吒梵志問亦令證果即入涅槃次答先尼梵志問善來得果次答迦葉梵志問出家五日而證四果次答富那梵志問善來得果次答清淨梵志問出家十五日後得阿羅漢次答犢子梵志問出家十五日後得於初果復來問法佛為說奢摩他毗婆舍那[A7]已修習得阿羅漢寄謝於佛入般涅槃次答納衣梵志問善來得果次答弘廣婆羅門問并因憍陳如答發廣大心佛為發跡顯本次明阿難具足八種不可思議敕文殊師利以咒攝歸命其往語須跋陀梵志尋來見佛問答實相深義大眾獲益無量須跋得證四果

    • 南本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南鳴至竹北鳳至白)

      譯人同上

      劉宋沙門釋慧觀同謝靈運再治

      序品第一純陀品第二哀歎品第三長壽品第四(從壽命品分出為四)金剛身品第五名字功德品第六四相品第七四依品第八邪正品第九四諦品第十四倒品第十一如來性起品第十二文字品第十三鳥喻品第十四月喻品第十五菩薩品第十六(於如來性品分出為十)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現病品第十八聖行品第十九梵行品第二十嬰兒行品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品第二十二師子吼品第二十三迦葉品第二十四憍陳如品第二十五(此部文更精練章安尊者依此作疏但世罕流通而舊本則久行世間矣)

  • 大般泥洹經(六卷) (南白北食)

    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共覺賢譯

    共十八品齊至如來現病而止聖行以下皆未有生公明闡提皆有佛性而見擯斥想依此經

  • 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 白

    唐南海沙門若那跋陀羅與會寧等譯

    憍陳如品之末敘須跋陀羅焚屍現神變事

    遺教品第一佛囑阿難大眾護持大涅槃法阿泥樓豆令阿難請問四事佛答以十二因緣正觀教示車匿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依四念處嚴心而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等語次答滅後供物不得餘用次答深心供養舍利如芥子許與現在供佛無異答茶毘方法當依轉輪聖王及答茶毘處所起塔處所并示辟支四果輪王塔式止許帝釋一牙舍利卻衣顯示金身放光三告二十四反上昇虛空殷勤勸諭

    應盡還源品第二世尊三返從超入諸禪定普為大眾三返說法於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便般涅槃八樹變白十方大暗尸棄大梵釋提桓因樓豆阿難各以偈歎

    機感茶毘品第三金棺自舉遶拘尸城待迦葉來棺開身顯灌洗纏[A8]棺門即閉復現雙足心胸火踊七日火盡

    聖軀廓潤品第四七國興兵圍拘尸城煙婆羅門唱分八分各各起塔

  •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二卷) (南駒北白)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一阿難述夢那律偈歎大眾哀泣

    四童子現生品第二東方善思義菩薩示生作阿闍世王子南方喜信淨菩薩示生作師子長者子西方空無菩薩示生作須福長者子北方神通華菩薩示生作師子王兵臣子皆生即跏趺說偈導一切眾見佛

    四童子品第三佛為阿難宣唱四童子德

    囑累品第四四菩薩說偈慰阿難佛以阿難羅云囑十萬比丘又囑北方五百佛

    度地獄品第五佛身放無數光光中現化佛說法又放光度三類地獄一令生忉利證初果二令生兜率證三果三令生梵世入泥洹

    現諸佛品第六佛放光照十方同名諸佛同入泥洹者不可勝數令此會皆得見亦聞所說經

    佛國淨品第七現此界清淨莊嚴不異安樂等剎

    天菩薩品第八諸天來會阿那律說偈哀歎十方菩薩同來興大供養

    如來化說法品第九阿難偈讚佛佛先入三昧現無量化佛說法後復說佛種種三昧勝用

    • 四童子三昧經(三卷) 仝上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與上經同但至第六品而止

  • 大悲經(五卷) 駒

    高齊烏萇國沙門那連提黎耶舍共法智譯

    梵天品第一佛命阿難敷床右脅而臥光掩大千致大梵王問法生信佛以大千界囑付之

    商主品第二魔子商主請佛住世佛為授辟支記

    帝釋品第三佛教帝釋加被之法并化脩羅使離鬥諍

    羅睺羅品第四羅睺不忍見佛涅槃往至東北方難勝佛處佛慰喻之復往上方商主佛處佛更慰諭令還此土釋迦為說見實諦品大眾獲三乘益

    迦葉品第五阿難悲泣佛以迦葉能弘傳法化事慰之

    持正法品第六明佛滅後有多弘法人一毘提奢比丘二提知迦比丘三優波鞠多四阿輸婆鞠多五鬱多羅六設陀沙荼上座七毘頭羅及刪闍耶二人八大精進九末田提十迦葉十一闍知迦長者十二法增優婆塞十三祁婆迦比丘十四大施國王

    舍利品第七極明供養舍利乃至散一華一念佛之功德必得涅槃大果

    禮拜品第八摩竭大魚聞商人稱南無佛聲命終生人道中出家證四果何況種深善根

    善根品第九先說寄滴水喻次明於佛所種善根決不失減

    布施福德品第十施佛福田設求不涅槃亦決當涅槃因現五華供燃燈佛之妙報

    植善根品第十一明佛從燃燈佛後供養諸佛事

    以諸譬喻付囑正法品第十二佛親執阿難手囑令流通正法寶藏

    問教品第十三預示結集法并囑莫放逸

  • 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 (南五北才)

    隋北天竺沙門毘尼多流支譯

    佛將涅槃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莊嚴大眾雲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彌勒問法決疑於是淨居天等請佛說大乘方廣總持法門佛告彌勒一切法皆是佛說不應橫生分別去取執小廢大執大廢小若謗法者罪則無量因說彌陀及自往因致有佛國淨穢之別又菩薩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又菩薩不得謗他菩薩其罪極重

    •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仝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與前經同

  •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 (南大北化)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三月後當入涅槃千世界主那羅延菩薩請問護菩薩法佛為說三昧名時有淨威力士懷慢而來佛以父母生力示之發菩提心那羅延重請三昧之義佛以發無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應成布施持戒多聞三種莊嚴次明成就種種四法能證無生次為力士授菩提記及諸大菩薩各說菩薩所行法門(此一切菩薩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寶種永不斷絕)

    • 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 (南四北化)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與上經同

  • 摩訶摩耶經(二卷) (南忘北彼) (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

    佛於忉利天放光現化并敕文殊請母相見令證初果為說神咒後從天下漸次化度受魔王請乃入涅槃摩耶來赴棺所佛復開棺現千化佛母子相見以彰孝道

  • 大方等大雲經(四卷) (南毀北男)

    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大眾犍度第一一切大眾從禪定起俱集靈山大雲密藏菩薩雲興諸問如來讚許當說常樂我淨之法所謂大雲經總持大海三昧大海如來法師諸佛法城法界甚深常住不變不可思議常樂我淨此經中有四百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及無量法門亦說妙咒令降甘雨震動世界致諸妙供

    三昧犍度第二陀羅尼犍度第三密語犍度第四轉生有藏犍度第五得轉生死業煩惱犍度第六智狂入犍度第七解脫轉福德藏法門犍度第八解脫有德轉藏犍度第九轉功德行犍度第十大雲虛空生犍度第十一電光轉犍度第十二電轉犍度第十三神通犍度第十四寶泡犍度第十五金剛智犍度第十六無盡犍度第十七正行犍度第十八師子吼犍度第十九師子吼神通犍度第二十善方便犍度第二十一神通犍度第二十二金翅鳥犍度第二十三大捨犍度第二十四無畏犍度第二十五入行犍度第二十六至心犍度第二十七勇力犍度第二十八善犍度第二十九神通犍度第三十智犍度第三十一智寶藏犍度第三十二施犍度第三十三福田犍度第三十四正法犍度第三十五[A9]已上即是釋初品中法門各出其差別名字也每一犍度各有一天女天子等供養偈讚

    如來涅槃犍度第三十六健行梵王問法無盡意天子答之大雲密藏請說四百三昧義佛讚許之先說祈雨神咒次釋甚深淨水大海三昧等名義及其勝用次有善德婆羅門疑問提婆達及六群事大雲密藏答之善德思求如來舍利供養一切眾生樂見童子答之善德開解淨光天女問此二人來處佛為說其往因并為授記

    增長犍度第三十七南方諸天子來問經名佛答以三名一大雲二大般涅槃三無想并授記末法中事乃至安樂世界無量壽佛遣無邊光菩薩來此法會佛即授淨光天女大菩提記

    此經分分皆有大雲初分四字當知經來未盡

  • 菩薩處胎經(五卷) 悲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天宮品第一二月八日夜半佛臥金棺以神足力示處母胎宮殿集十方菩薩為文殊說法

    遊步品第二與彌勒及分別身觀菩薩說法

    聖諦品第三為大眾說十住四禪

    佛樹品第四化現寶樹說希有法

    三世等品第五答喜見菩薩問答彌勒菩薩問

    想無想品第六為彌勒菩薩說并答迦葉問有盲人摸象喻

    住不住品第七答無住菩薩問

    八種身品第八說八方佛剎事并說西方有懈慢世界執心不牢固者生之

    全身舍利品第九說諸佛舍利住在下方者

    常無常品第十答觀見無常菩薩問

    隨喜品第十一答東方頂王菩薩問

    五道尋識品第十二現無量骨瑣令彌勒敲至佛舍利則不能尋究其識

    諸佛行齊無差別品第十三變一切菩薩盡作佛身同音說法度無量眾次答無盡意菩薩問明往古諸天發心即成正覺之事

    行定不定品第十四答常笑菩薩問令大眾不復願樂在家俗業

    入六道眾生品第十五答自在菩薩問令眾生知六道苦

    轉法輪品第十六放光感上方東南方菩薩來次說有盡無盡法

    五神通品第十七答妙勝菩薩問令諸眾生捨俗五通得六通慧

    識住品第十八答普光菩薩問明識與身非有先後

    善權品第十九答舉手菩薩問明菩薩權變適化

    無明品第二十答智清淨菩薩問明黑業受黑報白業受白報又明補處菩薩生卑賤家化度父母事

    苦行品第二十一明六年苦行無益思惟正道乃得佛

    四道和合品第二十二答遍光菩薩問明不二入

    意品第二十三答根蓮華菩薩問明意在去來今去來今無意

    定意品第二十四答持空菩薩問明真實四不思議

    光影品第二十五佛現光影令諸會者皆同一色次答賢光菩薩問明佛光神德

    破邪見品第二十六說光明佛時授記事

    文殊身變化品第二十七顯發文殊過去舍利現在他方作佛

    八賢聖齋品第二十八答智積菩薩問明過去化生龍受八戒齋化金翅鳥王亦受八齋

    五樂品第二十九明往古帝釋憶佛功德降阿脩羅

    緊陀羅品第三十信解脫菩薩過去本事

    香音神品第三十一世尊過去本生事

    地神品第三十二答善業菩薩問明六大以識為王

    人品第三十三答法印菩薩問明人種法

    行品第三十四答造行菩薩問明如來不免九惱

    法住品第三十五囑彌勒菩薩傳布此經

    復本形品第三十六世尊還在金棺寂然無聲迦葉趨到說偈哀歎

    起塔品第三十七分舍利各起塔供養

    出經品第三十八大迦葉與優波離阿難五百羅漢并集他方羅漢八億四千眾同結法藏一胎化藏二中陰藏三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薩藏六雜藏七金剛藏八佛藏

  • 中陰經(二卷) (南絲北景)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如來五弘誓入中陰教化品第一佛示涅槃碎身舍利入火燄三昧離舍利七仞坐寶蓮華令大眾見放光普照集一切中陰與彌勒論中陰法次捨釋迦牟尼名轉名妙覺如來放舌相光集十方菩薩而為說法

    妙覺如來將諸菩薩入中陰教化品第二妙覺如來入中陰分身品第三賢護菩薩問事品第四道樹品第五神足品第六破愛網品第七三世平等品第八無生滅品第九空無形教品第十如來捨中陰身入虛空藏三昧但以聲教不睹其形有色無色品第十一歡喜品第十二佛見所度[A10]已畢將遊他方歡喜說偈

  • 佛說蓮華面經(上下仝卷) (南詩北景)

    隋烏萇國沙門那連提黎耶舍譯

    佛將入涅槃敕阿難諦觀金身為說舍利弗所作佛事又為現將來壞法惡事令生厭離次至菩提樹下諸天哀歎佛為懸記蓮華面破佛缽及破缽所作佛事

閱藏知津卷第二十五(終)

        (比丘完璞 木平 依雪          希音各助銀一兩)


校注

[A1] 采【CB】釆【嘉興】
[A2] 已【CB】巳【嘉興】
[A3] 已【CB】巳【嘉興】
[A4] 已【CB】巳【嘉興】
[A5] 已【CB】巳【嘉興】
[A6] 已【CB】巳【嘉興】
[A7] 已【CB】巳【嘉興】
[A8] 已【CB】巳【嘉興】
[A9] 已【CB】巳【嘉興】
[A10] 已【CB】巳【嘉興】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