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學佛三要

菩提心的修習次第[A1]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種

學佛法以大乘法為最究竟而發菩提心則為大乘學者先修的課題特別是在中國一向弘揚大乘教重視發菩提心如早晚在佛前作三皈依稱念「體解大道發無上心」即是希望大家應時刻不離的提起大乘的根本意念——發菩提心自利利人所以學佛同道見面時每以發菩提心相勉可見在大乘佛教的領域裡菩提心是怎樣的被尊重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說沒有菩提心即沒有大乘法儘管修禪修慧修密作慈善事業了生脫死若不能與菩提心相應那一切功果不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因此如想成佛度眾生就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便等於種下種子經一番時日遇適當機緣自然可以抽芽開花結豐饒的果實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迴小向大也還是發菩提心的功德如《法華經》說舍利弗等聲聞弟子起始只打算修學小乘法但後來都能迴小向大關於此中原因經裡用巧妙的譬喻說有一個窮人在富有的朋友家中當他飲得熏醉的時候友人將一顆無價寶珠暗藏在他襤褸的上衣裡其後他仍然過著潦倒的生活友人告訴他說你身上原有無價之寶為何弄得這般窮苦一經指出這位窮漢就變成了富翁這無價寶珠就譬如菩提心舍利弗他們過去生中已發過菩提心只因煩惱迷惑歷多生多劫的輪迴生死而把自身的大寶遺忘反而希求聲聞小法但一經佛陀點出即能不失本心立刻轉入大教又經裡說發過菩提心的眾生即使時久遺忘而誤入歧途造作種種罪業墮惡道中也會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感受的痛楚較為輕微第二他的受報時間較短易於出離苦道菩提心確如金剛寶石一般完整者固然昂貴即零星碎屑也同樣值錢所以學佛者只怕不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一切大乘功德便都無從生起

學佛者往往以為燒香禮佛誦經供養或修定修般若等便是行大乘法修菩薩行了不知就是禪定般若也還是共世間通小乘之法呢這如世間外道也能修得四禪八定而小乘行人則依定修發般若以了生死禪定為五乘共法般若為三乘共學單修禪定或般若僅可獲致生天或了生死而不能成佛若欲成佛必發菩提心有菩提心作根本修禪即成大乘禪修慧即成大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資糧總之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種那一天撒下了這種子——發菩提心那一天即名菩薩(當然還不是大菩薩)否則雖修行千生萬劫來往此界他方也不是菩薩不是大乘法器

二 菩提心的類別

說到菩提心依大乘聖典的說明有淺有深據修學者的行證程序大體可分為

   願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   行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首先對於成佛度眾生要有信心要有大願由於見到世間的惡劣見到眾生的苦惱而深信有究竟圓滿的佛果可證也唯有修證成佛才能淨化世間拯救一切眾生於是發廣大願願盡未來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由此信願而發心稱願菩提心或信願菩提心有了信願還要能夠實行所以其次便是行菩提心這主要是指受持菩薩戒法菩薩戒一名菩薩學處包括了一切自利利他大行菩薩即以此無邊戒行實行菩薩道此願行二種菩提心還是有漏心行不出世間故統名世俗菩提心由此而更進一層的名勝義菩提心是大乘行者悟入無生法忍證到真如實相這真實智境沒有時空相沒有青黃赤白相沒有心識相經中常說為不生不滅非有非無非此非彼不可說不可念等世俗菩提心著重悲願勝義菩提心能不離悲願而得智慧的現證也可以說願菩提心重於起信發願行菩提心重於從事利他勝義菩提心重於般若證理這樣菩提心統攝著信願大悲般若確乎攝持了大乘法的心要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發菩提心本是對於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大事立下大信心大志願所以以信願為主體以大悲及般若為助成然這樣的大信心大志願主要從悲心中來所以經上說「大悲為根本」[A2]「大悲為上首」[A3]「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A4]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而悲心的大用為拔苦所以大乘菩薩道也可說以救拔眾生的苦難為特色

眾生的苦難多至無量無邊而究其實皆由自身所招感譬如這個世界國與國間原可本著國際道義互相扶濟互相尊重從融洽互惠中求共存大可不必打仗使整個人類作著無謂的犧牲可是事實不然大家非弄到焦頭爛額不可這不是自找煩惱是什麼大局面如此小局面如家庭之間朋友之間甚而個人身心之間也無不如此由這一觀點去考察便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世間內莫不是苦這就目前的事實說那些貧窮的沒有辦法的人固然痛苦就是許多富有的很有辦法的人也一樣苦痛無邊再擴大來說人間是不徹底的天上也不徹底地獄餓鬼畜生更不必談所以菩薩利生而著重救苦——悲心為懷相傳有常啼菩薩常悲菩薩即因見到眾生大苦而常為一切眾生而悲傷這表示菩薩的悲憫心重也揭示了大乘法門的根本

慈悲——與樂和拔苦對這苦痛重重的世間而言顯然的拔苦更為它所急需如一塊荒蕪的園地必先將那不良的荊棘雜草除去然後播下好種才有用處眾生的煩惱病太多若不設法去其病根(也是苦因)一切快樂的施予都不會受用就像一個少年習氣不好專交壞朋友每天閒蕩胡鬧搞到傾家蕩產衣食無著為非作惡你若想救他單給他金錢資具使他圖得一時的舒適是不夠徹底的甚至可能弄得更糟因為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他的性格習慣還未改正過來也就是說他的苦根還沒有斷除這麼給他好處於他不會有什麼實利整個世界也都如此若不除去種種的罪惡苦痛則人間雖有福樂也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所以佛教重視苦重視救苦好像是悲觀消極其實佛教正因認識而把握了這個問題才提供了徹底淨化世間滿足眾生真正安樂的辦法

四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

談到修習菩提心必須由淺而入深從釋迦佛陀所開示的大菩薩們常用一種方法(一種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知母念恩求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在這以前還要先具兩種觀念平等想和悅意相

作平等想對一切眾生應該存平等無差別想這不但從「皆有佛性」的觀點說即在當前所見到的男女老幼各色各樣的人物賢愚良莠以及怨親等等原都彼此彼此沒有什麼兩樣現在之所以差別只是一時的因緣不同而已若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戚友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若說有恩個個於我有恩若說有怨個個於我有怨還有什麼恩怨親疏可分別再就智愚良莠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可能變愚癡愚癡也可能轉聰明最壞的人也曾作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惡事將來也不一定好如此反復思索所謂怨親賢愚良莠這許多差別概念自然就會漸淡以至完全泯滅不過這絕不是混沌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偏私的差別見易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從前有一位比丘見某外道顛三倒四的加以譏笑但佛警告這比丘說你且別笑他你尚未修到不退轉外道性還存在將來也許跟他一樣呢這所以佛教要「不輕未學」「不輕毀犯」初學的人可以由淺入深漸成大器即犯過者也可能改好甚至改得比尋常更好當然也不可輕從這意義說個個賢愚一樣人人怨親平等不必驕傲不必自卑也不必為目前一點恩怨而生愛著或憎惡如此保持著平衡安靜的心境依佛教的術語說是「捨心」

捨心一旦修成偏私的怨親意識便不復存在對任何人都不會愛得發癡發狂也不會恨到切骨一般說來愛似乎並不壞然從佛法去理解則未必盡然因為一般所謂愛即使能多少有益於人也是偏狹的自私的對廣大眾生而言它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大家知道有愛必有恨愛與恨似為極端相反的兩種心理其實只是人類同一染著煩惱的二面性所以由愛生恨由愛引致人間的大悲劇是極尋常的現象佛教所說的平等大悲則是先去染愛而對一切眾生普遍的予以同情救濟至於偏私的愛是人類本來就有的普遍習性用不著修學現現成成人人都會如家庭之愛男女之愛那個沒有嚴格的說就因人人都有所愛所以世間一切最殘酷的仇殺鬥爭才不斷的發生若人人放棄其所偏愛等視一切眾生那麼人類的苦難相信可以逐漸的沒有了

成悅意相修習菩提心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打破我們根深蒂固的差別觀念讓自己與眾生一體同觀沒有瞋恨沒有愛念可又不能是漠不相關換句話說不但應於一切眾生作無分別想而且還要對一切眾生發生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和諧而親切的感情但這不是私愛是不帶染著的欣悅心境佛法稱為「喜心」若僅有捨心——平等觀念還是不能成就大悲而激發菩提心這比方大街上有成千成萬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窮的富的美的醜的而當我們走過時不加注意總是一律平等沒有什麼好惡之感的這當然可算是平等的無分別心但這種無所謂的平等心對於大悲的修學並不能發生有效作用因為這完全是漠視一切不關切眾生所以修習菩提心既須等視一切眾生養成一視同仁的心境又要能夠關切一切眾生心中養成一團和氣一片生機在平等的觀念上養成一種相關切彼此和諧的情愫對大乘悲心菩提心的成就是極端重要的

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A5]求報恩

以下說到知母等七重次第

對於一切眾生從深切關懷而不失平等的心境中引生一種意念這意念就是知道一切眾生都曾經是自己的母親在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親密眷屬那是無可置疑的佛經上說每個人從無始來所喝過的母乳比四大海水還要多呢本來父母對我們都有大恩父母在兒女的心目中應有同等的地位但這裡特重「知母」「念母恩」因以一般世情說母恩似乎更重如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大部分的養育責任都落在母親身上所以母子之情最深兒女若見母親受苦應感到切膚之痛若不顧母親的死活那就算是忤逆不孝世間的法律與輿情也不會容許佛教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即是把一般關切父母的心擴大到一切眾生

不但佛教如此即中國儒墨二家及西洋耶教等也都以此為一切道德行為的根源如儒家的德行主要的是孝故以孝為首善以不孝為極惡而德行的心理主要是仁仁的初意也就是愛敬父母而後擴大起來所以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A6]儒家說仁必從孝順父母做起若不能盡孝似乎就沒有仁可說印度婆羅門和西洋耶教他們不從如何孝父母出發但卻以天或上帝為一切之父世間萬物皆為上帝所造上帝是人類最早的祖宗所以每個人應當愛上帝信奉上帝這跟兒女與父母的關係一樣不但愛父母——神體貼神的意思去愛世人也等於愛兄弟姊妹但人與神(上帝)成立於渺茫的神話還不如中國儒家直約親子的恩情來說比較切實不過儒家著重現生忽略過去與未來因此一般儒者都偏重家庭的仁孝氣魄不夠大佛教的德行也基於親子的關係但通論到三世輪迴視一切眾生為父母所以悲憫心是著實而廣大的不同神教的渺茫也不同儒家的狹隘

有人說佛教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父是母平等慈悲是不近人情的事這可說是代表了中國儒家的傳統觀念孔孟所表揚的仁是先孝父母先愛家屬親友然後乃可擴及他人如孝愛父母愛敬兄弟的心和一般人一樣便被斥為次序顛倒輕重不分甚至被斥為違反人性但這與其他宗教——佛教耶教以及墨子是不大同的墨子提倡涵容廣普的兼愛就被孟子罵為禽獸孔孟的學說本來很好只是範圍太狹永遠離不了家庭的小圈圈墨家兼愛一切人佛教悲憫一切眾生其道德內容顯然與家庭本位的儒家不同其實道德心的隨機緣而顯發不一定有次第的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A7]人人有不忍心惻隱心隨機緣而引發並無次第孟子又曾說過當路見不相識的小孩掉下井去他的第一念心應該是考慮怎樣救起小孩而不是考慮那是不是自己的小孩又如見牛而心生不忍而忘了羊也是一樣的苦痛所以仁愛的德性是不應該拘泥於先此後彼的可是儒者每不能融通

再就現實世間的情況來說有的在家庭裡不一定孝悌但對朋友卻非常真誠篤愛熱心幫忙甚而可以為朋友出生入死這愛人之心不能說它不合理(義)既屬於道德心行照儒家的傳統說法就應該先及家庭(親)然後朋友(疏)但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不能因其違反親疏次序而否定其倫理價值以佛法說人類的最一般的德性——慈悲心也即是孔家以仁為體的良知是人人所有而且是廣大圓滿的不過有些人只能在家庭中或某一階層中發揮出來以外就隱而不顯這問題在理智不夠局限而沒有得到擴充因為每一眾生無始以來因緣複雜有因過去恩愛關係結為母子有因過去仇恨關係結為母子在現世以個性習欲關係或與父母同而相親或與父母異而疏遠所以有些人能夠盡孝愛他的父母但對一般人就不怎麼有同情心有的人就不同他在家庭裡對父母兄弟也許不怎麼孝悌而對一般朋友或陌路人卻極熱心絕不因他未曾熱愛家庭便老不能愛其他的人慈悲或仁愛的本質原是平等而無偏頗的它之所以未能一視同仁即因有障礙差別如燈光原可遠近都照而若遮以障物雖近也照不到若去障物雖遠也能照因此世間有的孝父母而不愛外人有不愛父母兄弟(近)而愛朋友(遠)總之凡於人而能悲愛的我們都應該稱歎的當然最好是平等普愛若定要先親親而後仁民不但不合世情反而是障人為善了

父母撫愛兒女兒女應當盡孝——念恩而求報恩這是世間倫理觀念的要素佛教從時空的無限中體認得一切眾生平等義以一切眾生為己母即是此一倫理觀念的擴大圓滿故孝父母和悲愛一切眾生實質並無差別不過以一般凡夫心境對那無量數的父母(也即一切眾生)所加諸我們的慈恩已無從記憶即使有所知也不真切因此實踐的唯一辦法無論是念恩[A8]或求報恩可從當前的父母親屬做起然後由親而疏更由一般無恩無怨而到怨仇由近而遠由親而怨逐步推廣養成確認一切眾生為母而念一切眾生恩求報一切眾生恩的觀念這近於儒者的「推」法但這不是說道德的本身有此固定範圍或不可越踰的先此後彼這是觀念上的熏修次第在實踐上總是隨機緣而引發所以佛法平等普濟的德行不能視為不近人情而非要從狹小的家庭中做起不可

從知母到念恩求報恩乃是勢所必然的既透過無限的時空覺察到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的母親皆於自己有大恩德那麼有恩就該報尤其當他們苦痛的時候雖然平等普濟的慈悲對一切人都一樣但教縛地凡夫去修從母愛去推知引發最為有力因為母親是最愛兒女的她一生為兒女所受的苦真不知有幾多她給兒女吃奶照顧兒女的冷暖甚至到了三四十歲還把他(她)們當作小孩看待遇到兒女不聽話雖受氣惱而愛護之心仍然無微不至現生母親這樣愛兒女當知過去無量生中的母親也曾這樣的愛過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該不忘其恩並且盡心報答由此可知佛教勉人發菩提心是從最明顯的孝道出發以思念母恩作出發點與儒家的倫理觀念最為吻合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增上意樂

修習菩提心經過知母念恩求報恩這一些意向進一步就要修慈修悲慈悲跟發菩提心最有密切關係經裡告訴我們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也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來慈悲通常作為一個名詞而實不同依修學者的心理過程分別來說明慈心慈是與樂即以世出世間的種種善利利益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同得快樂幸福依佛法說修習慈心功德最大慈心成就可以遠離災難即有刀兵也可逢凶化吉從前提婆達多曾與阿闍世王合謀害佛他們待佛托鉢行化之時故意放出醉象欲令觸殺那曉得這頭充滿殺機的狂象一見佛陀竟馴服得什麼似的當下就跪在佛陀的腳邊任佛撫摩釋尊的慈心功德究竟圓滿故能降服狂象而不為其損一毫毛中國有句老話「仁者無敵」[A9]也即此義悲心悲是拔苦即減輕或根除眾生的痛苦要報眾生的恩德願使一切眾生得樂所以修習慈心但又覺得如眾生的苦痛根源不除不能達成「與樂」的目的所以由此而引發悲心悲心是拔苦而究竟的拔苦便是令一切眾生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才能真實拔濟苦難至於慈悲心行的修習也是次序推展父母兄弟等有親密關係的稱為親一般泛泛無關係者稱為中有仇恨的冤家名為怨由親而中由中而怨修成於一切眾生而起的慈悲心無邊廣大所以名為「悲無量」「大悲」等如但緣一分眾生而起慈悲心便不合佛法近於世間有階級性的仁愛同時包含著殘酷的種子了

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悲心雖是極高妙非常難得了但還須再進一步強化悲心要求發動種種實際行為救眾生出苦這便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是以悲心為本的一種強有力的行願以現代通俗的說法即是「狂熱的心」對度生事業的熱心熱心到了最高度便可以不問艱難不問時間有多久空間有多大眾生有幾多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盡心致力救眾生菩薩不入地獄救不了地獄眾生菩薩要成佛也總是到苦難的人間來佛菩薩具備了這強有力的願行——增上意樂所以成其為佛菩薩小乘聖者原也有慈悲心腸只因太薄弱缺少強有力的意志故不能成其度生事行而僅乎「逮得己利」而已經裡譬喻說有一人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大家都非常疼他有一天這孩子不慎跌落糞坑媽媽和姊姊們急得幾乎發瘋心裡盡是「要救他要救他」而誰也沒有跳下去還是他的父親跑來一下縱身糞坑也不問糞坑有多麼深多麼臭只管救撈小孩這就是說單憑悲心沒有增上意樂仍舊是不夠的因為悲心只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而不是一種不顧一切的強猛有力的意志所以聲聞者雖然同情眾生的苦惱想使眾生離苦得樂而眾生總是救不了總是離不了苦得不到樂這一定要像菩薩那樣不但有慈悲心腸而且具足增上意樂故能激發種種實際行動予眾生以實利

七 菩提心的成就

從悲心而進入增上意樂心已另有一番心境到了這一階段修學者的心境見到眾生受苦便好像自己也在其中非旁觀者真可說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以眾生的安樂為安樂經過深切的覺察世間一切學問一切宗教一切辦法都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唯有佛與佛法才能救苦才是救苦的良藥所以唯有修菩薩行證菩提果才能使眾生從無邊的苦惱中獲得解脫如此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八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

以上是修發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次第這是蓮華戒菩薩等據阿毘達磨等說而安立的修學次第依七重因果修學次第而完成即是願菩提心的成就發菩提心最重要的在此發菩提心具足大乘信願就要進修菩薩行如《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是具有深切的大乘信願發心成佛度眾生的所以在參訪大乘道的過程中總是說我已發菩提心不知道應怎樣的修菩薩行發心以後實修利他為本的菩薩行不出菩薩戒菩薩戒中雖也以殺淫等為重罪但這是通一切律儀的單在這方面不能顯出大乘的特質也顯不出菩薩的不共精神菩薩有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主要以六度四攝為體如《瑜伽戒本》即以六度四攝分類菩薩以不退菩提心為根本戒不離菩提心而遠離眾惡利益眾生成熟佛法即是行菩提心的修習《大乘起信論》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而修成菩提心——似乎是行菩提心修菩提心廣積福德智慧的資糧進而悟無生法忍體證一切諸法不生不滅即稱為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離信願慈悲的智證能一念心相應發此勝義菩提心時即是分證即佛於百世界現成佛道所以這可以說發心成佛——由發菩提心而名成佛從初發信願而修行而悟證就是悟證以後還是菩提心的修習菩提心有如寶珠越磨越明淨多一分工夫多一分成就斷障越多菩提心寶越明淨依《華嚴經》說十地菩薩的分證次第即是菩提心寶一分一分的明淨一分一分的圓滿究竟圓滿便是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成佛了(常覺記)


校注

[A1] 民國四四年講
[A2] 《大般涅槃經》卷11〈6 現病品〉(CBETA, T12, no. 374, p. 429, c8-9)
[A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13 摩訶薩品〉(CBETA, T05, no. 220, p. 272, a28)
[A4]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9〈34 入法界品〉「譬如金剛從金性生非餘寶生菩提心寶亦復如是大悲救護眾生性生非餘善生」(CBETA, T09, no. 278, p. 779, c14-16)(2)《十二門論疏》卷1「又華嚴云金剛但從金性出不從餘寶生菩提心唯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CBETA, T42, no. 1825, p. 179, a7-9)
[A5] 求【CB】念【印順】
[A6] 《盂蘭盆經疏新記》卷1(CBETA, X21, no. 372, p. 459, c21-22 // Z 1:35, p. 104, b9-10 // R35, p. 207, b9-10)
[A7] 《正源略集》卷9(CBETA, X85, no. 1587, p. 54, a10 // Z 2B:18, p. 197, a10 // R145, p. 393, a10)
[A8] 或【CB】及【印順】
[A9] 《道德經順硃》卷2(CBETA, J36, no. B351, p. 523, b20)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