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三要[A1]
一 信願、慈悲、智慧
佛法,非常的高深,非常的廣大!太深了,太廣了,一般人摸不清門徑,真不知道從那裡學起。然而,佛法決不是雜亂無章的,自有[A2]它一以貫之的、秩然不亂的宗要。古來聖者說:一切法門——方便的,究竟的,方便的方便,究竟的究竟,無非為了引導我們趣入佛乘。或是迴邪向正的(五乘法),或是迴縛向脫的(三乘法),或是迴小向大的(一乘法):諸佛出世,無非為了此「大事因緣」,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淺說深說、橫說豎說。所以從學佛的立場說,一切法門,都可說是菩薩的修學歷程、成佛的菩提正道。由於不同的時節因緣(時代性)、不同的根性習尚,適應眾生的修學方法,不免有千差萬別。然如從不同的方法而進求[A3]它的實質,即會明白:佛法決非萬別千差,而是可以三句義來統攝的,統攝而會歸於一道的。不但一大乘如此,五乘與三乘也如此。所以今稱之為「學佛三要」,即學佛的三大心要,或統攝一切學佛法門的三大綱要。
什麼是三要?如《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A4]《大般若經》著重於廣明菩薩的學行。菩薩應該遍學一切法門,而一切法門(不外乎修福修慧),都要依此三句義來修學。一切依此而學;一切修學,也是為了圓滿成就此三德。所以,這實在是菩薩學行的肝心!古人說得好,「迷之即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A5]。
一、一切智智,或名無上菩提,是以正覺為本的究竟圓滿的佛德。學者的心心念念,與無上菩提相應。信得諸佛確實有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確實有殊勝德相、無邊德用。信得無上菩提,而生起對於無上菩提的「願樂」,發心求證無上菩提。這一切智智的相應作意,即菩提(信)願——願菩提心的別名。二、大悲,簡要說為悲,中說為慈悲,廣說為慈悲喜捨。見眾生的苦痛而想度脫他,是悲;見眾生的沒有福樂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薩的種種修學,從慈悲心出發,以慈悲心為前提。「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A6],沒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薩行。所以,大(慈)悲心,實在是菩薩行的心中之心!三、無所得,是般若慧,不住一切相的真(勝義)空見。孕育於悲願中而成長的空慧,不是沈空滯寂,是善巧的大方便。有了這,才能成就慈悲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果。所以,這三句是菩提願、大悲心、性空慧,為菩薩道的真實內容,菩薩所以成為菩薩的真實功德!
從菩薩學行的特勝說,大菩提願、大慈悲心、大般若慧,是超過一切人天二乘的。然從含攝一切善法說,那麼人天行中,是「希聖希天」,對於「真美善」的思慕。二乘行中,是向涅槃(菩提)的正法欲──出離心。菩薩行即大菩提願。又,人天行中,是「眾生緣慈」。二乘行中,是「法緣慈」。菩薩行即「無所緣慈」。又,人天行中,是世俗智慧。二乘行中,是偏真智慧。菩薩行即無分別智(無分別根本智,無分別後得智)。從對境所起的心行來說,非常不同;如從心行的性質來說,這不外乎信願、慈悲、智慧。所以菩薩行的三大宗要,超勝一切,又含容得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會歸於一菩薩行。
法體 人天行 二乘行 菩薩行
信願─────希聖希天……………出離心……………菩提願
慈悲─────眾生緣慈……………法緣慈……………慈悲心
智慧─────世俗智慧……………偏真智慧…………般若慧
我們發心學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要從菩薩心行去修學,學菩薩才能成佛。菩薩行的真實功德,是所說的三大心要。我們應反省自問:我修習了沒有?我向這三方面去修學沒有?如沒有也算修學大乘的菩薩嗎?我們要自己警策自己,向菩薩看齊!
二 儒、耶、佛
菩薩學行的宗要,是大乘的信願、慈悲、智慧。這本是依人心的本能而淨化、深化,所以世間也有多少類似的。然每每執一概全,或得此失彼,不能完美的具足,這可以從儒、耶等教來比觀。
代表中國固有文化主流的儒宗,稱智、仁、勇為三達德,為人類行道(修齊治平)的共通德性。大概的說:智近於智慧,仁近於慈悲,勇近於信願。佛法中說:「信為欲依,欲為勤(精進)依。」[A7]依止真切的信心,會引起真誠的願欲。有真誠的願欲,自然會起勇猛精進的實行。由信而願,由願而勇進,為從信仰而生力量的一貫發展。精進勇猛,雖是遍於一切善行的,但要從信願的引發而來。儒家過分著重庸常的人行,缺乏豐富的想像,信願難得真切,勇德也就不能充分的發揮。由於「希賢」、「希聖」,由於「天理」、「良心」,由於「畏天命,畏聖人,畏大人之言」,從此信願而來的「知恥近乎勇」,難於普及到一般平民,也遠不及「希天」、「願成佛道」的來得強而有力。在儒文——理學復興陶冶下的中國民族,日趨於萎靡衰弱;不能從信願中策發勇德,缺乏堅韌的、強毅的、生死以之的熱忱。無論從人性的發揚、中國民族的復興來說,對於策發真切的信願而重視勇德,為儒者值得首先注意的要著。
代表西方近代精神的耶教(天主、基督)也有三要:信,望,愛。耶教是神本的,信仰神,因信神而有希望,因神愛人而自己也要愛人。一切以神為出發,當然與佛法相差很遠。然大體的說,信與望,等於信願;愛近於慈悲。耶教所缺少的,是智慧。雖然現在也有標榜合理的信仰、理性的信仰,而耶教的本質,在宗教中,是不重智慧的。亞當、夏娃的偷食禁果,眼目明亮,代表著人類的自覺、知識的開展。這在神教看來,是罪惡,是死亡的根源。耶教與西方的正統文明,由於智識進展、科學的輝煌成就,開始大動搖。科學與神教脫節,產生充滿了宗教情緒——信願,而進行徹底反宗教的政治暴行。從人類的德性說,從中國與世界的前途說,耶教德性的偏頗,非徹底改造,難於長存於進步社會的人心。
佛教中,如來方便教化的聲聞行,慈悲心未免薄弱。有重信的信行人、重智的法行人,而沒有重悲的悲行人。這與耶教恰好相反,耶教重信、愛而缺智慧,聲聞行重信、智而慈悲不足,都是偏而不圓備的。代表圓滿而究竟的大乘菩薩行,以三義為菩薩學行的宗本,為不容疑的定論;儒家雖不夠深廣,而三達德的精神,與菩薩行最為相近。中國大乘佛教的淨土宗(多少淵源於印度,而實完成於中國),也有三要:信,願,行。信願行的序列,實為依信起願、依願而勤行的過程。行是勤行,沒有含攝慈悲與智慧。一分的淨土行者,專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為行,不修智慧;慈悲行,也要等到很遠的再來人間(娑婆)。從大乘的宗要去看,這是由於獨到的偏頗發揮,忽略了大乘正道的完整性。淨土宗傳到日本,日本是典型的神的國家。淨土宗適應[A8]它而蛻化為真宗,主張但憑信願往生,連持名也認為不重要。這與因信得救的耶教,最為相近。然而,我們要知道,菩薩行的宗要,是信願、慈悲、智慧的總和,完整的協調。
三 入門、登堂、入室
菩薩學行的三要,是不可顧此失彼的。然初學時,不妨從一門(或二門)而來。有的好為哲學、心理學、論理學等學理的探討,接觸到佛法,認識了佛法的正確深奧,因而發心學佛,這是從智慧門入。有的多為社會福利事業,樂於為善,與佛教的人事相接近,讚仰佛法的慈悲,因而發心學佛,這是從慈悲門入。有的崇仰三寶功德的不可思議,或由於佛菩薩的感應,因而發心學佛,這是從信願門入。初學的從不同方便而來,是由於眾生的根性不同。大概的說:貪行人從慈悲門入,瞋行人從智慧門入,癡行人從信願門入。
然而,進入佛門,修學佛法,不能永遠滯留於這樣的階段。如久學佛法,十年、廿年,老是這樣,這會發生不良的後果。如聲聞法中,有重信的信行人、重智的法行人,也不過由於根性的偏重不同,決非有信無智,或有智無信的。《大涅槃經》與《大毘婆沙論》,都一致說到:「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A9]如但憑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對於所信的三寶、所學的法門,莫名其妙,這不能得學佛的真實利益。這樣的修學,在他們的心目中,信佛與鬼神崇拜,並無多大差別,不過是愚癡的信仰——迷信。現代的中國佛教界,也儘多這一流。如有智而無信,危險更大!龍樹說:「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為邪空。」[A10]邪見說空,撥無因果,都由於自作聰明,於三寶清淨功德不能生淨信而來。迷信的過失還小,邪見會令人墮地獄。這可見信與智一定要雙修,不能偏失的。又如大乘中有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也只是增上(著重)而已。如有智無悲、有悲無智,根本不成菩薩行。就是悲智雙修,如悲願的功德力不足,而急急的求智證、求解脫,一定要墮落小乘。如慈悲心切而智慧不足,在菩薩的修學過程中,要成為「敗壞菩薩」,退墮凡外。因為離了無所得為方便,菩薩行是不會成就的。所以,初入佛門,雖可從一門而來,但想升階登堂,學菩薩正行,必須三事齊修。這三者,能互相助成,互相推進,逐漸的引導行人,進入更高的階段。
等到深入佛法的究竟奧室,三者是無二無別的一味圓滿,無所偏,也無所缺少。這或者名為大菩提,或者名為大涅槃,即是究竟成佛。或者以為:佛法不妨一門深入,那裡一定要三事齊修?這是誤會了!如真能一門深入,必然了解一切功德的相關性、相助相成的完整性。一門深入,只是從一門出發,以此一門為中心而統攝一切,決非捨其他的功德而不修。我們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難道佛與菩薩是有信無智、有智無悲的嗎?佛是一切功德圓滿的尊稱,我們學佛,也應以佛德的崇高圓滿為理想而向前修學!
四 發心、修行、證得
真發菩提心,真修菩薩行,對於大乘要道的信願、慈悲、智慧,即使有些偏重,也必然是具足的。因為離了大乘的信願,會近於儒者的「仁」、「智」。離了大乘的慈悲,會同於聲聞的「信」、「智」。離了大乘的智慧,大體會同於耶教的「信」、「愛」。真能表達佛教的真諦,成為人間的無上法門,唯有大乘菩薩行——信願、慈悲、智慧的總和,從相助相成而到達圓修圓證。
三事是不可偏缺的,然在修學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進修次第;從重此而進向重彼,次第進修到完成的學程。從凡夫的心境而開始修學,一定要知道先後次第。如誇談圓融,一切一切,只是口頭爽快,事實會證明什麼也不成就的。菩薩道的歷程,經論說得很多,大體可分為二道——般若道,方便道。凡夫初學菩薩行,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才進入菩薩的學程,這是重於信願的。發心以後,進入修行階段。菩薩行,以利他為主,修集一切福德智慧,決不是但為自己,這是重於慈悲的。等到福智資糧具足,悲慧平等,這才能智證平等法性,那是重在般若(無生法忍)了。上來是菩薩般若道的進修過程——發心,修行,證得。般若的證入空性,在菩薩道的進修中,即是方便道的發心。這是勝義菩提心,信智合一,名為「證淨」。此後,菩薩著重於度脫眾生、莊嚴國土,著重於不離智慧的慈悲大行。到圓滿時,究竟證得無上菩提——一切智智,也可說是智的證得。這是方便道的進修歷程——發心,修行,智證。合此二道,一共有五位。這是菩薩進修的必然程序,值得我們學菩薩行的深切記取!
┌──發菩提願 般若道─┤ 修慈悲行 └──證空性智……………. :…………(信智平等) ┌──發淨勝意樂心………. 方便道─┤ 行嚴土熟生事 └──證究竟種智果
這二道五位,也可總合為三:初一是發心,中三是修行(從悲行到智行,又從智行到悲行),後一是證果。然完備的說,這是從凡夫而到達佛果的過程,是三德的不斷深化、淨化,到達圓滿。凡夫本是(愚妄的,有漏雜染的)意欲本位的。從凡夫地起信願,經慈悲而入聖智。聖智也就是聖者的信願(淨勝意樂),這是經悲行的熏修、智行的淨化,達到信智合一,為菩薩的信願。依此菩薩的信願(清淨而還沒有純),再經慈悲廣行的熏修、智慧的融冶,圓證得一切智智,也就是究竟的純淨的信願。這才到達了智慧、慈悲、信願的究竟圓滿。從凡夫地,發心學菩薩行,無限深廣,而實以此三為道的宗要。
五 念佛、吃素、誦經
信願、慈悲、智慧,為菩薩行的宗要。無量法門的種種修習,即等於三要的進修。這是非常深廣的,現在且說初學者的初方便。念佛、吃素、誦經,幾乎是中國佛教徒的主要行持,而實是菩薩行的初方便之一。
念佛的意義與力用,當然不止一端,然主要在策發信願。菩薩信願,是發菩提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於無上菩提起信願,並不容易。無上菩提是佛所圓證的,佛是無上菩提——一切智智的實證者。佛有無邊相好、無邊威力,有一切智慧,無比的慈悲。從修菩薩行以來,有種種不能說盡的自利利他的功德。這樣的崇仰佛,念念以佛(因佛說法,因佛、法有僧,即攝盡三寶)為皈敬處,以佛為我們的理想模範。尊仰他的功德,感激他的慈悲;從此策發信願而學佛,極為有力。大乘經廣說念佛,讚歎發菩提心,都是著重於此。念佛,是念佛功德(智德、斷德、恩德),念佛相好,念佛實相,念佛的清淨世界。擴而充之,如禮佛、讚佛、供養佛、於佛前懺悔、隨喜佛的功德、勸請佛說法及住世,這都是廣義的念佛法門。《[A11]大智度論》說:有菩薩以信(願)精進入佛法,樂集佛功德。這是大乘中的信增上菩薩,為此別開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難行道(智、悲)的方便,所以《十住毘婆沙論》說:初學者,修念佛、懺悔、勸請等法,心得清淨,信心增長,從此能修智慧、慈悲等深法。[A12]《大乘起信論》說「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A13],因此教他「專意念佛」[A14],可以「攝護信心」[A15],不致退失。念佛的第一義,在乎策發信願,未生的令生,已生的不失、增長。念佛為心念——緣佛的功德而專念不捨,是策發信願的妙方便。像一般的口頭念佛,那是方便的方便了。
吃素,應正名為不食肉,這是中國佛教的傳統美德。學佛,本不一定是不食肉的。如錫蘭等南方佛教徒,[A16]西藏、日本佛教徒,都是肉食的。中國的一分佛教徒,以為吃素是小乘,大乘是不在乎的,這是根本錯誤!不食肉,為大乘佛教——《楞伽經》、《涅槃經》、《央掘摩羅經》等所特別主張的。不食肉的意義與力用,當然也有種種,但主要為長養慈悲。如說:「食肉斷大悲種。」[A17]菩薩應利濟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苦,而現在竟忍心去殺害他、吞食他,試問慈悲心何在?菩薩行以慈悲為本,所以大乘法中,不食肉為當然的結論。消極的不食肉,積極的放生——救護眾生命,實為長養悲心的方便行。
誦經,不求甚解的誦經,驀直地誦下去,也是修行方便。這雖有別種功用,主要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智慧的修學(真般若是現證),有聞、思、修三慧,這又開為十正法行:書寫,(經典的)供養,流傳,聽受,轉讀,教他,習誦,解說,思擇,修習。前八行,都是聞慧與聞慧的方便。如從前的私塾,起初熟讀熟背,其後才為他講解,明了義理。不求甚解的誦經,如初學的熟讀熟背,也可為進求義解的——聞慧的方便。
中國佛教徒所修的一般法門——念佛、吃素(放生)、誦經,確為菩薩行的初方便。這是初方便,為了增長大乘的信願、慈悲、智慧而修學。然修學者,每以誦經為功德,反輕視義理的研究,這就失去了慧學方便的作用。素食放生的,儘管吃素放生,於現實人間的種種苦迫,少有能本著慈悲而起來救護。著重了愛護眾生,忽略了愛護人類,本末顛倒,實由於不知意義,沒有能長養慈悲。比較的說,念佛還多少能培養信心,但一般的流於迷信,少數的急求自了,真能由此而策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信願,引出自利利他、為法為人的大願精進,也就太難得了!念佛、吃素、誦經,是菩薩行的勝方便,但由於不求智慧、慈悲薄弱、偏於信仰,弄得善巧的方便法門都不曾能盡到方便的功用。這真是中國佛教的悲哀,衰落的根源!這是不成菩薩行(難得入門)的,不能實現佛法大用的。還不夠救自己,更說不上救世了。學佛學菩薩行,必須從這些妙方便中,認清目的。我們不是為念佛而念佛、為吃素而吃素、為誦經而誦經,我們是為了策發信願而念佛、長養慈悲而吃素,為了引生智慧而誦經。這是方法,目的在信願、慈悲、智慧的進修。所以真心學佛、學修菩薩行的,要從念佛中策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精進;從吃素放生中,長養慈悲,去做種種有益人世的福利事業;從誦經中,進一步的研求義理,引發智慧。這樣,才盡到了初方便的力用,奠定了菩薩學的初基。這還不過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開步走,無邊的深廣法門,應從此邁步而向前直進!
校注
【經文資訊】《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第 15 冊 No. 15 學佛三要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所編輯
【原始資料】印順文教基金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