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中觀今論

第三章 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第一節 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

龍樹依空而顯示中道即八不緣起其中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緣起即使解說不同因為《阿含經》有明顯的教證聲聞學者還易於接受唯對於不生不滅的緣起不免有點難於信受因此這就形成了大乘教學的特色成為不共聲聞的地方不生不滅——八不的緣起聲聞學者中上座系的薩婆多部是不承認的進步些的經部師也有緣起的不生不滅說但他們是依「唯法因果實無作用」[A1]的見地說還不是大乘學者說緣起不生不滅的本義大眾部說緣起是無為法因為緣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A2]他們說緣起常住不生不滅而把緣起作為離開事相的理性看也與大乘不同關於這些清辨的《般若燈論》曾經說到依中觀者說緣起不生不滅是說緣起即是不生不滅的這緣起寂滅性即是中道佛陀正覺緣起而成佛在此聲聞的證入無為無生也在此這緣起的不生不滅本是佛法的根本深義三乘所共證的但在佛教教義開展的過程中成為大乘學者特別發揮的深義形式上成為大乘的不共之學一般聲聞學者以為緣起是無常生滅的現在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維摩經》卷上[A3]這似乎不同成為一般聲聞學者與大乘學者論諍的焦點然依釋迦創開的佛法說生滅與不生滅本來一致

不生不滅《阿含經》是指涅槃無為而說的涅槃決不是死了也不是死了才證得涅槃涅槃玄奘譯為圓寂梵語含有否定與消散的意味又有安樂自在的意義

佛所說的涅槃是指那超脫了紛亂的煩囂的束縛的一切而到達安寧的平和的解放的自在境地這一解脫自在的境地是佛教正覺的完成充滿了豐富的內容即解脫了愚癡為本的生死而得到智慧為本的解脫涅槃又稱為無為無生(無住無滅)因為佛稱世俗的一切為有為即惑業所感成的動亂相對束縛的生滅是它的根本性質突破了這種煩擾差別束縛的有為生滅在無可形容無可名稱中即稱之為不生不滅的無為涅槃這本是中道行的成果然依此為正覺所覺的法界而說無為又成為究竟的理性涅槃——正覺的解脫不問菩薩聲聞是一致企圖實現的目的聲聞行者達到了此一目的即以為到達了究竟「所作已辦」更沒有可學可作的稱為「證入實際」大乘行者到了不動地也同樣的體驗此一境地但名之為「無生法忍」而認為還沒究竟的如《十地經》第八地中說菩薩證得無生法忍時想要證涅槃了佛告訴他說「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A4]無生法是三乘所共證的諸佛並不以得此法而名為如來即說明了大乘沒有把它看作「完成了」還要更進一步從大悲大願中去廣行利他關於這點《大智度論》卷七五「得無生法忍授記更無餘事唯行淨佛世界成就眾生[A5]依於此義故卷五說「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A6]這可見大乘在正覺解脫——自利的立場並不與聲聞乘不同不過一般聲聞行者自利心切到此即以為一切圓滿了不能更精進的起而利他所以大乘經中多責斥他大乘是依此聲聞極果的正覺境界——涅槃得無生法忍不把它看作完成進而開拓出普度眾生的無盡的大悲願行

第二節 聲聞常道與大乘深論

正覺體悟的無為不生是三乘聖者所共證的已如上述為了教導聲聞弟子證得此無生法依《阿含經》所成立的教門說主要是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此三者印定釋迦的出世法開示世出世間的真理此三者是可以隨說一印或次第說此三印的次第三法印即是以明解因果事實的生滅為出發點依此而通過諸法無我的實踐到達正覺的涅槃這如《雜阿含經》(二七〇經)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A7]三法印的次第悟入可看為聲聞法的常道但大乘佛教本是充滿利他悲願的佛教行者在深證無生的體悟中闡發釋迦本懷而應運光大的在這無生的深悟中以佛陀為模範不以為「所作已辦」而還要進一步的利他無盡本著此無生無為的悟境去正觀一切即窺見了釋迦立教的深義因之與一般凡庸的聲聞學者不同所以大乘佛教的特色即「諸法本不生」即是依緣起本來不生不滅為出發的《文殊師利淨律經》說「彼土眾生了真諦義以為元首不以緣合為第一也[A8]這雖在說明彼土與此土的立教方式不同實即說明了佛教的原有體系——一般聲聞學者是以緣起因果生滅為出發的應運光大的大乘學是以本不生滅的寂滅無為(緣起性)為出發的

從釋迦的由證而立教說本是正覺了無生法性圓證了法法不出於如如(無生)法性的他的從證出教如先從最高峰鳥瞰一切然後順從山谷中的迷路者(眾生)給以逐步指引以導登最高峰的後來的一般聲聞學者在向上的歷程中為路旁的景色所迷忘卻了指導者的真意大乘學者即是揭露這鳥瞰一切的意境使他們歸宗有在而直登山頂的所以大乘不僅不與釋迦的本教相違而且真能窺見釋迦本教的真義非拘泥名相的一般聲聞學者所及如佛在《阿含經》中從緣起的生滅相續而說諸行無常從緣起的因緣和合而說諸法無我無我我所的執見而悟入無生無滅的涅槃釋迦的方便善巧使眾生從現實經驗到的因果生滅相續和合中離執到達正覺的體悟實則此涅槃並不在一切現實的以外不過為了引迷啟悟而相對的稱之為無為無生

一般聲聞學者為名相章句所迷將有為生死與無為涅槃的真義誤會了如薩婆多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這由於缺乏無生無為的深悟專在名相上轉所以不能正見《阿含經》的教義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緣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A9]的法則而顯示的如何離卻緣起而另指一物又如經部師以無為是無有為才是實有那麼佛法竟是教導眾生離開真實而歸向絕對的虛無了要知道生滅相續的是無常蘊等和合的是無我依無常無我的事相說明流轉門能夠體悟無我無我所達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涅槃這是還滅門這雖是釋尊所教示的但這不過是從緣起事相的消散過程上說這「無」與「滅」實是有與生的否定還是建立在有為事實上的這那裡能說是涅槃——滅諦所以古人說「滅尚非真三諦焉是[A10]還有大眾系學者誤會不生不滅的意義因而成立各式各樣的無為都是離開事相的理性所以不是將無為與涅槃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即是看作沒有尤其生滅無常被他們局限在緣起事相上說根本不成其為法印

大乘學者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所以說無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無我即我性不可得涅槃即是生滅自性不可得這都是立足於空相應緣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常性不可得即現為因果生滅相續相從生滅相續的無常事相中即了悟常性的空寂我性不可得即現為因緣和合的無我相在這無我的和合相中即了悟我性的空寂生滅性不可得即生非實生滅非實滅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相必然的歸結於「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由此「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事相即能徹了生滅的空寂大乘行者從「一切法本不生」的無生體悟中揭發諸法本性空寂的真實直示聖賢悟證的真相因此釋迦的三法印在一以貫之的空寂中即稱為一實相印一實相印即是三法印真理是不會異樣的《大智度論》卷二二「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故即是寂滅涅槃[A11]又說「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觀心生滅如流水燈焰此名入空智門」[A12]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A13]」諸法生滅不住即是無自性無自性即無生無滅所以生滅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這即是不生不滅的緣起這是通過了生滅的現象深刻把握它的本性與緣起生滅並非彼此不同依此去了解佛說的三法印無常等即是空義三印即是一印

無常等即是空義原是《阿含經》的根本思想大乘學者並沒有增加了什麼如《雜阿含經》(二三二經)說「眼(等)空常恒不變易法空[A14][A15]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A16]二七三經也有此說但作「空諸行」[A17]常恒不變易法空即是無常所以無常是常性不可得我我所空即是無我所以無我是我性不可得無常無我即是空的異名佛說何等明白眼等諸行——有為的無常無我空是本性自爾實為自性空的根據所在這樣一切法性空所以縱觀(動的)緣起事相是生滅無常的橫觀(靜的)即見為因緣和合的從一一相而直觀它的本性即是無常無我無生無滅不集不散的無為空寂因此無常所以無我無我我所所以能證得涅槃這是《阿含經》本有的深義釋迦佛本重於法性空寂的行證如釋尊在《小空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A18]《瑜伽師地論》(卷九〇)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19]這可見佛陀的深見所在隨順眾生——世俗的知解在相續中說無常在和合中說無我這名為以俗說真釋迦的本懷不僅在乎相續與和合的理解而是以指指月是從此事相的相續相和合相中要人深入於法性——即無常性無我性所以說能證涅槃可惜如來聖教不為一般聲聞學者所知專在事相上說因果生滅說因緣和合偏重事相的建立而不能與深入本性空寂的無為無生相契合徹底的說不能即緣起而知空不能即生滅而知不生滅那麼無常無我涅槃也都不成其為法印

第三節 三法印之橫豎無礙

明白點說三法印的任何一印都是直入於正覺自證的都是究竟的法印但為聽聞某義而不悟的眾生於是更為解說因而有次第的三法印在佛教發展的歷史中也是初期重無常行中期重空無我行後期重無生行如「諸行無常」除了事相的起滅相續相而外含有更深的意義即無常與滅的含義是相通的佛為弟子說無常即說明一切法皆歸於滅終歸無常與終歸於滅終歸於空並無多大差別依此無常深義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閃電剎那生滅不住而無不歸於一切法的平等寂滅無常滅如從波浪洶湧看出它的消失還歸於平靜寂滅即意味那波平浪靜的境界波浪的歸於平靜即水的本性如此所以它必歸於平靜而且到底能實現平靜佛說無常滅意在使人依此而悟入寂靜所以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A20]所以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A21]使人直從一切法的生而即滅中證知常性本空而入不生滅的寂靜差別的歸於統一動亂的歸於平靜生滅的歸於寂滅所以說「一切皆歸於如[A22]這樣無常即究竟圓滿的法印專從此入即依無願解脫門得道

然而在厭離心切而拘泥於事相的聽了無常不能深解只能因生滅相續的無常相而起厭離心不能因常性不可得而深入法性的寂滅這非更說無我不可——也有直為宣說無我的由無我離執而證知諸法的空寂性因之而得解脫依《般若經》及龍樹所宗諸法本性的空寂即是不生不生即是涅槃《心經》「色即是空」的空即解說為無生的涅槃空是本性空空亦不可得即是無生如《大智度論》(卷一五)「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A23]這是把空亦復空的畢竟空與無生等量齊觀的如《解深密經》說初時教說無常令厭中時教說「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A24]也是以空及無生為同一意義的如從此得證即依空解脫門得道

然而若著於空即不契佛意所以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A25]有所著即不能體證無所著的涅槃——無生法忍因之經中也有以空為不了而以不生不滅為究竟的如從不生不滅而證入即依無相解脫門得道空與不生如《大方廣寶篋經》說「如生金與熟金[A26]龍樹也說「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A27]又空著重於實踐的意義而無生多用於說明法性寂滅然在中觀的諸部論典中處處都說空空即不生空即是八不緣起的中道事實上取著無生還是一樣的錯誤所以《大智度論》解說無生是無生無不生等五句都遣的空與無生有何差別

總之凡成為世諦流布或以世俗的見解依名取義無常教會引來消極與厭離空會招來邪見的撥無因果或偏於掃蕩無生會與外道的神我合流如能藉此無常無我無生的教觀徹法性本空那麼三者都是法印即是一實相了依眾生的悟解不同所以有此三門差別或別別說或次第說或具足說都是即俗示真使契於正覺的一味從緣起生滅悟得緣起不生不滅揭開釋迦《阿含經》的真面目能於空相應緣起中直探佛法深義而發揮之即成為後代大乘教學的唯一特色

第四節 緣起之綜貫性

聲聞常道以緣起生滅為元首大乘深義以無生真諦為第一這多少是近於大乘的解說如從《阿含經》為佛法根原以龍樹中道去理解那麼緣起是處中說法依此而明生滅也依此而明不生滅緣起為本的佛法是綜貫生滅與不生滅的所以這裡再引經來說明《雜阿含經》二九三經以緣起與涅槃對論而說都是甚深的「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A28]這說明在有為的緣起以外還有更甚深難見的即離一切戲論的涅槃寂滅——無為又《雜阿含經》二九六經說緣起與緣生緣起即相依相緣而起的原語是能動名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玄奘譯作緣已生法經文以緣起與緣生對論而論到內容卻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A29]的十二支成為學派間的難題薩婆多部依緣起是主動緣已生是被動的差別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即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凡為緣能起的因說為緣起從緣所生的果說為緣生緣起緣生解說為能生所生的因果大眾部留意經中說緣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A30]的特點所以說各各因果的事實為緣生這是個別的生滅的因果關係間的必然理性為緣起是遍通的不生滅的

今依龍樹開示的《阿含經》中道應該說緣起不但是說明現象事相的根本法則也是說明涅槃實相的根本有人問佛所說何法佛說「我說緣起[A31]釋迦以「緣起為元首」緣起法可以說明緣生事相同時也能從此悟入涅槃依相依相緣的緣起法而看到世間現象界——生滅緣起即與緣生相對緣起即取得「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質依緣起而看到出世的實相界——不生滅緣起即與涅槃相對而緣起即取得生滅的性質《阿含經》是以緣起為本而闡述此現象與實相的依《阿含經》說佛陀的正覺即覺悟緣起即是「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緣起即當體攝得(自性涅槃)空寂的緣起性所以正覺的緣起實為與緣生對論的反之如與涅槃對論即偏就緣起生滅說即攝得——因果生滅的緣起事相緣起相依相緣而本性空寂所以是生滅也即是不生滅釋尊直從此迷悟事理的中樞而建立聖教極其善巧這樣聲聞學者把緣起與緣生緣起與涅槃作為完全不同的意義去看是終不會契證實義的若能了解緣起的名為空相應緣起大乘特別發揮空義亦從此緣起而發揮以緣起是空相應所以解悟緣起即悟入法性本空的不生不滅而緣生的一切事相也依此緣起而成立三法印中的無常與涅槃即可依無我——緣起性空而予以統一大乘把握了即空的緣起所以能成立一切法相同時因為緣起即空所以能從此而通達實相大乘所發揮的空相應緣起究其實即是根本佛教的主要論題緣起法的不生不滅在《阿含經》中是深刻而含蓄的特依《大智度論》而略為解說


校注

[A1]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1 分別界品〉(CBETA, T29, no. 1558, p. 11, b3)
[A2] 《雜阿含經》卷12「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CBETA, T02, no. 99, p. 84, b16-17)
[A3]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CBETA, T14, no. 475, p. 541, a18)
[A4]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26 十地品〉(CBETA, T10, no. 279, p. 199, b9-12)
[A5] 《大智度論》卷75〈58 夢中入三昧品〉(CBETA, T25, no. 1509, p. 590, c12-13)
[A6] 《大智度論》卷5〈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97, c3-4)
[A7]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71, a1-2)
[A8]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卷1〈1 真諦義品〉(CBETA, T14, no. 460, p. 448, c25-26)
[A9]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7, a6-7)
[A10] 《摩訶止觀》卷1(CBETA, T46, no. 1911, p. 6, a16-17)
[A11] 《大智度論》卷22〈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223, b8-10)
[A12] 《大智度論》卷15〈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71, b1-2)
[A13] 《大智度論》卷22〈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222, c1-6)
[A14] [-]【CB】我【印順】
[A15] 《雜阿含經》卷9「眼空不變易法空我所空」(CBETA, T02, no. 99, p. 56, b24-25)
[A16] 《雜阿含經》卷9「眼空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CBETA, T02, no. 99, p. 56, b24-26)
[A17] 《雜阿含經》卷11「 空諸行常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CBETA, T02, no. 99, p. 72, c14-15)
[A18] 《中阿含經》卷49〈1 雙品〉(CBETA, T01, no. 26, p. 737, a4)
[A19] 《瑜伽師地論》卷90(CBETA, T30, no. 1579, p. 813, a6-8)
[A20] (1)《法集要頌經》卷3〈24 廣說品〉「若人壽百歲不觀生滅法不如一日中而解生滅法」(CBETA, T04, no. 213, p. 789, a24-25)(2)《溈山警策句釋記》卷1「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CBETA, X63, no. 1240, p. 244, b9-10 // Z 2:16, p. 162, c12-13 // R111, p. 324, a12-13)
[A21] 《大般涅槃經》卷3(CBETA, T01, no. 7, p. 204, c23-24)
[A22] (1)《維摩詰所說經》卷1〈4 菩薩品〉「一切法亦如也」(CBETA, T14, no. 475, p. 542, b12)(2)《大智度論》卷28〈1 序品〉「當知一切法皆如」(CBETA, T25, no. 1509, p. 267, c5)
[A23] 《大智度論》卷15〈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72, a3-4)
[A24] 《解深密經》卷2〈5 無自性相品〉(CBETA, T16, no. 676, p. 694, a10-11)
[A25] 《中論》卷2〈13 觀行品〉(CBETA, T30, no. 1564, p. 18, c16-17)
[A26] 《大方廣寶篋經》卷1(CBETA, T14, no. 462, p. 467, a18)
[A27] 《大智度論》卷35〈2 報應品〉「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CBETA, T25, no. 1509, p. 319, a11-12)
[A28]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3, c13-17)
[A29]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7, a5)
[A30] 《雜阿含經》卷12「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CBETA, T02, no. 99, p. 84, b16-17)
[A31]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CBETA, T16, no. 717, p. 841, a4)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