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中觀今論

自序

在師友中我是被看作研究三論或空宗的我曾在〈為性空者辨〉中說到我不能屬於空宗的任何學派但對於空宗的根本大義確有廣泛的同情

空宗——聖龍樹的論典對我可說是有緣的早在民國十六年我開始閱讀佛典的時候第一部即是《中論》《中論》的內容我什麼都不明白但一種莫名其妙的愛好使我趨向佛法終於出了家出家後曾一度留意唯識但不久即回歸空宗——嘉祥的三論宗抗戰開始我西遊四川接觸到西藏傳的空宗那時我對於佛法的理解發生重大的變革不再以玄談為滿足而從初期聖典中領略到佛法的精神由於這一番思想的改變對於空宗也得到一番新的體認加深了我對於空宗的讚仰三十一二年時斷時續的講說《中論》由演培筆記整理成《中論講記》的初稿關於初期——阿含毘曇——聖典的空觀曾作廣泛的考察三十三年秋為妙欽續明等說由妙欽記出這可以名為《性空學探源》與我另一作品——《唯識學探源》同一性質經這一番考察對於性空的理解增明不少確信性空為佛法的根本教義三十五年春曾以「性空導論」為題開講於漢藏教理院原擬定分〈性空的發展史略〉〈性空的方法論〉〈性空的實踐〉三編但為了怱促的東歸連〈性空的發展史略〉部分都沒有完成這是非常可惜的三十六年冬在雪竇寺編纂《太虛大師全書》應海潮音社的稿約決以「中觀今論」為題隨講隨刊聽眾能聽懂的僅有續明與星森二人我本想寫(或講)一「性空思想史」上編為阿含之空阿毘曇之空中編為性空大乘經之空中觀論之空下編為真常者之空唯識者之空中觀者之空——共為七章《性空學探源》即初編約十萬字後五章非五六十萬字不可處在這社會極度動亂的時代學友時常勸我要我略談中觀正義所以先摘取「中觀論之空」而講為《中觀今論》但體裁不同不免簡略得多了《中觀今論》並不代表空宗的某一派是以龍樹《中論》為本《大智度論》為助出入諸家而自成一完整的體系本論完成於社會變動日急的今日回想《中論》與我的因緣二十多年來給我的法喜不覺分外的歡喜

中觀學值得稱述的精義莫過於「大小共貫」「真俗無礙」龍樹論以為有情的生死以無明為根源自性見為戲論的根本解脫生死的三乘聖者體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觀無我無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實相印三解脫門同緣實相這樣的三乘共空對於從來的大小相諍可得一合理的論斷聲聞三藏與摩訶衍——大乘一向被諍論著一分聲聞學者以《阿含經》等三藏為佛說斥大乘為非佛說現在流行於錫蘭暹羅緬甸的佛教還是如此一分大乘學者自以為不共二乘斥聲聞為小乘指《阿含經》為小乘經以為大乘別有法源如唯識學者在「愛非愛緣起」[A1]別立大乘不共的「自性緣起」[A2]以為菩薩所證法性空是聲聞所不能證的中國的臺在大乘法中還自以為勝他一層何況乎小乘這樣對大小的同源異流由於宗派的偏見再也不能正確的把握今依龍樹論說三藏確是多說無我的但無我與空並非性質有什麼不同大乘從空門入多說不生不滅但生滅與不生滅其實是一「緣起性空」的佛法真義啟示了佛教思想發展的實相釋尊本是多說無常無我的但依於緣起的無常無我即體見緣起空寂的這所以緣起甚深而緣起的寂滅性更甚深這所以緣起被稱為「空相應緣起」[A3]被讚為「法性法住法界」[A4]一分學者重視事相偏執生滅無常與無我一分學者特別重視理性發揮不生不滅的性空這才互不相諒而尖銳的對立起來他們同源而異流應該是共同的教源有此不即不離的相對性由於偏重發展而弄到對立本來初期的大乘經如《十地經》以悟無生法忍為同於二乘的《般若經》以無生法忍能攝二乘智斷的以先尼的因信得解來證明大乘的現觀《金剛經》以「若以色見我」[A5]頌明佛身等都確認三乘聖者成立於同一的理證——法性空寂那裡如執小執大者所說所以《中論》的抉擇《阿含經》義《大智度論》的引佛為長爪梵志說法《眾義經》偈等來明第一義諦不是呵斥聲聞不是偏讚大乘是引導學者復歸於釋尊本義的運動唯有從這樣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來能指斥那些畸形發展而遺失釋尊本義的亂說中觀學能抉擇釋尊教義的真相能有助於佛教思想發展史的理解這是怎樣的值得我們尊重

如果有人說佛法偏於理性偏於出世那佛弟子會一致的出來否認因為佛法是真俗無礙的真俗無礙是生死即涅槃世間即出世的獨善的隱遁的甚至不樂功德不想說法的學者沈醉於自淨其心的涅槃忽略自他和樂依正莊嚴的一切在他們世間與出世間是那樣的隔別釋尊的正覺內容受到苦行厭離時機的歪曲一分學者起來貶斥它揭示佛法真俗無礙的正義真俗無礙可從解行兩方面說即俗事與真理是怎樣的即俗而恒真又真而不礙俗即事行與理證怎樣的依世間福智事行的進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不廢世間的福智事行無論是理論實踐都要貫徹真俗而不相礙依中觀者說緣起法是相依相成而無自性的極無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所以依即空的緣起有安立世間事相也依即有的緣起空顯示出世得這真俗相依的無礙解才能起真俗相成的無礙行所以菩薩入世利生門門都是解脫門緣起法是「處中之說」不偏於事不偏於理事相差別而不礙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礙事相差別在同一的緣起法中成立事相與理性而能不將差別去說理不將平等去說事這才能恰合事理的樣子而如實知一般自以為真俗無礙的學者不知「處中之說」談心說性每不免偏於「相即」偏於「理同」這或者忽略事行或者執理廢事或者破壞事相的差別性時空的局限性落入破壞緣起事——是非善惡因果等的大混沌自以為無礙而不知早是一邊不知緣起法不能從緣起中去統貫真俗這也難怪要不偏於事即偏於理了

近來有人——好像是牟宗三說辯證法但於本體論有用這只是說得一邊與唯物論者的辯證法偏於事相一樣須知緣起法近於辯證法但這是處中而貫徹事理的從正而反而綜合的過程即順於世俗假名的緣起法開展生滅(變)的和合相續的相對界即反而正而超越(反的雙遮)的開顯即順於勝義性空的緣起法契合無生的無常無我的絕對界相對的緣起相絕對的緣起性不即不離相依相成而不相奪這真是能開顯事理的無礙如法則而偏於事相或偏於理性或事理各有一套這那裡能理會得事理的真相對於這中觀能抉擇釋尊的中道達到完成使我們相信得這真是一切智者的正覺

智慧與慈悲為佛法的宗本而同基於緣起的正覺從智慧(真)說一切是緣起的存在展轉相依剎那流變即是無我的緣起無我即否定實在性及所含攝得的不變性與獨存性宇宙的一切沒有這樣的存在所以否認創造神也應該否定絕對理性或絕對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實在自體唯神唯我唯理唯心這些都根源於錯覺——自性見的不同構想本質並沒有差別緣起無我(空)的中觀徹底否定這些這才悟了一切是相對的依存的流變的存在相對的存在——假有為人類所能經驗到的極無自性而宛然現前的不能想像有什麼實體但也不能抹煞這現實的一切從德行(善)說緣起是無我的人生為身心依存的相續流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眾佛法不否認相對的個性而一般強烈的自我實在感——含攝得不變獨存主宰——即神我論者的自由意志是根本錯誤是思想與行為的罪惡根源否定這樣的自我中心的主宰欲才能體貼得有情的同體平等於一切行為中消極的不害他積極的救護他自私本質的神我論者沒有為他的德行什麼都不過為了自己唯有無我才有慈悲從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資的緣起正覺中涌出無我的真情真智慧與真慈悲即緣起正覺的內容

緣起性空本於生滅的不有不無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生滅的因果諸行是性空的緣起緣起的性空這在一般有情是不能正確理解的一般總是倒覺為自性實有或由實有而假有的所以佛說一切從緣有一切畢竟空就有人大驚小怪起來甚至佛法中也有有宗起來與空宗對立反指責空宗為不了義為惡取空有宗與空宗有他認識論的根本不同處所以對於兩宗認識的方法論《中觀今論》特別的給以指出來中國學者一向是調和空有的但必須對這一根本不同經一番深刻的考察不能再泛泛的和會下去如根本問題不解決一切似是而非的和會終歸於徒然我是同情空宗的但也主張融會空有不過所融會的空有不是空宗與有宗是從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中觀中使真妄事理性相空有平等與差別等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礙的總貫本論末後幾章即著重於此我覺得和會空有空宗是最能負起這個責任的即有而空即空而有這是怎樣的融通無礙在這根本的特見中一切學派的契機契理的教說無不可以一以貫之這有待於中觀者的不斷努力

中觀今論[A6]

引言

「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A7](《迴諍論》)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係下存在的相依相緣的存在與生起稱為「緣起」凡是緣起的沒有不是受著種種關係的局限與決定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即不能不是無自性的「自性」即自有或自成有自體存在或自己規定自己的意思現在說一切都是關係的存在是依緣所起法這與自性——自有自成自體存在的含義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緣起的即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即名之為「空」緣起即空是中觀大乘最基本而最扼要的論題自性為人類普遍成見的根本錯亂即是超脫了這自性的倒亂錯覺現覺到一切真相所以空是畢竟空是超越有無而離一切戲論的空寂即空相也不復存在這不是常人所認為與不空相待的空然而既稱之為空在言說上即落於相待也還是假名安立的空的言外之意在超越一切分別戲論而內證於寂滅這唯證相應的境地如何可以言說所以說之為空乃為了度脫眾生不得已即眾生固有的名言而巧用之用以洗盪一切使達於「蕭然無寄」的正覺《大智度論》曾這樣說「為可度眾生故說是畢竟空相[A8]《中論》青目釋也說「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A9]緣起無自性而即空如標月指豁破有無二邊的戲論分別而寂滅所以空即是「中道」中道依空而開顯空依緣起而成立依緣起無自性明空無自性即是緣起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就是正見了緣起的中道所以緣起中道在佛的巧便說明上雖有三語的不同而三者的內容都不外用以顯明事物的本性聖龍樹在《迴諍論》中既明白地說到三者的同一在《中論》(〈觀四諦品〉)也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A10]緣起中道的同一為信解佛法所應當先有的正確認識中觀學就是對此佛陀根本教法予以深入而嚴密的闡發者龍樹深刻的把握了這個窺見了佛陀自覺以及為眾生說法的根本心髓唯有這才是佛法中究竟的教說龍樹在《中論》(〈觀因緣品〉)中標揭八不——即中即空的緣起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A11]依於八不的緣起即能滅除世間的一切戲論而歸於寂滅這是佛法的究極心要所以說「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吐露他對於佛陀敬仰讚歎的深意

龍樹學當然是發揚一切皆空的但他的論典即以他的代表作《中論》來說不名此為空而名之為中可知龍樹揭示緣起中道的同一而更以不落兩邊的中道為宗極在《中論》裡每品都稱之為觀如〈觀因緣品〉乃至〈觀邪見品〉等觀就是觀察正確的觀察緣起中道從論證的觀察到體證的現觀所以後來都稱龍樹學系為中觀派或中觀宗稱中觀的學者為中觀師

龍樹的中觀學在西元五百年初由鳩摩羅什三藏傳來中國在中國舊有佛教和適應時地思潮的發展中在長江以南曾有過相當的弘揚其中可看作中觀的正統者就是三論宗此外天臺宗也是根據緣起即空即假即中的要義發揮它獨到的圓宗龍樹系的中觀學給予中國佛法的影響非常普遍深刻即使不屬於中觀的學者也多表示崇敬或依附於龍樹的教門因此傳入日本即有龍樹為「八宗共祖」的傳說在西藏也傳有中觀學是西元八百年代由印度傳入的據說藏傳的中觀學有佛護月稱的「應成派」和靜命清辨的「自續派」傳入西藏的時候雖各有因緣然經過長期的流傳佛護月稱的應成系已取得了中觀正統的權威藏傳的中觀教典近來始有部分的翻譯為漢文同時由於《中論》梵本的發現日人曾從文義的考訂中獲得許多新的理解中觀的特質將來在藏傳漢傳和梵本的相互參證中必將更為正確圓滿的發揚起來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第一節 中道之內容

佛法是對於人生向上發展以至完成的一種實踐眾生(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現實不過迫切不過的根本問題也唯是佛法才能徹底處理的問題佛法對於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開示它的真相使我們從人生實相的正見中知道我們應如何增進此人生淨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達到更圓滿更完成的地步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進步淨化以及完成的實踐佛典裡稱之為道釋尊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初為五比丘轉法輪即提示以「中」為道的特質如《轉法輪經》(巴利文本)說「在此諸欲中耽於欲樂者乃下劣凡夫為非聖無意義之事雖然以自身所求之苦為苦亦為非聖無意義之事也離此二邊之中道方依於如來而能證悟此即開眼開知至於寂靜悟證正覺涅槃之道比丘於何名為依於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聖道也」佛在開宗明義的最初說法標揭此不苦不樂的中道中道即八支聖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這何以稱之為中有以為佛法之所謂中是不流於極端的縱欲也不流於過甚的苦行在此苦樂之間求取折中的態度但這是斷章取義不能正解八正道的所以為中道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觀即人生歷程的路向不是縱我的樂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這二端的動機都是建立於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觀情本的法門世人感覺偏於縱我的樂行不可通時於是就轉向到專尚克己的苦行人生的行為都不過在這兩極端以及彼此移轉的過程中不曉得縱我的樂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無限擴張必然是社會沒法改善自己沒法得到解脫或者見到此路不通於是轉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壓草的辦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叔本華的悲觀甚至以自殺為自我解脫的一法即是以情意為本的結論依釋尊縱我的樂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於情識的妄執釋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自我以及世間唯有以智為前導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因此不苦不樂的智本的新人生觀是佛法唯一的特質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導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以正見為眼目的——《阿含經》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般若經》以般若為萬行的先導所以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於情本的苦樂二邊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為原則的以智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發心乃至向上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切過程

正見為導的中道即是從正見人生的實相中增進淨化此人生以及解脫完成正見人生的實相佛在處處經中也即說之為中道或中法如《雜阿含經》(大正藏編號二六二經)說「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A12]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於有則依於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然所謂離有離無的中道不是折中於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迦所說者為緣起法依於緣起的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釋迦所說中道還有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含》(二九七經)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還有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含》(三〇〇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A13]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一樣都是依於緣起而開顯的不落二邊的中道正見緣起的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分而已實則行的中道裡以正見為先導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見中道唯有如此才能不落苦樂兩邊的情本論同時悟理即是正行的項目正見緣起貫徹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兩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依於正見緣起能離斷常有無等二邊的戲論發為人生的實踐自然是不落苦樂二邊的中道

還有釋尊的開示緣起緣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緣起的空相應性這在經中多有說到如《雜含》(二九三經)說「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A14]緣起是與空相應的空的獨到大用即洗盡一切戲論執見緣起與空相應所以能即緣起而正見不落兩邊的中道

第二節 中道之意義

中道當然是不落二邊但不落二邊——中道所含的意義還應該解說中的本義可約為二種中實中即如實在正見的體悟實踐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應該如何即還他如何這是徹底的究竟的所以僧叡說「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中論序》)[A15]中正中即圓正不偏這邊也不偏於那邊恰得其中如佛說中道依緣起法而顯示這緣起法是事事物物內在的根本法則在無量無邊極其複雜的現象中把握這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才能正確恰當的開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中即是正所以肇公稱《中觀論》為《正觀論》中道即是八正道此中實與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實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實的這可總以「恰到好處」去形容它

龍樹發揚緣起中道的深義以「中」為宗而造論他嚴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場對於中道的解說也不出於中實與中正中實本以正觀緣起性而遠離戲論的寂滅為主這中實的寂滅從實踐的意義去說即是不著於名相不落於對待不取著名相這如《大智度論》卷六「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A16]中道不但是非有非無更進一步的說「此語亦不受」[A17]即新譯的取凡稱之為有為無為非有非無都不過名言的概念非有非無本表示觀心的不落有無戲論如以為是非有非無這不能恰合中實的本意所以必須即此「非非」的名相也不再取著不落於對待我們所認識的所言說的都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即不契於如實絕待的中道如《大智度論》卷四三說到種種的二邊都結論說「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A18]這裡所說的種種二邊如常無常見無見等都是二邊進而至於能行能證的人——菩薩佛是一邊所行所證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邊甚至般若是一邊非般若是一邊要離此二邊行中道這不落對待的中道即入不二法門是順於勝義依觀心的體悟說

關於中正的意義龍樹也有很好的發揮依佛陀所正覺的為眾生所巧便言說的在佛陀都是圓滿而中正的如緣起是中正的空也是中正的至於中道那更是中正了但世俗言說的施設不免片面性的缺陷所以古德說「理圓言偏」眾生對於佛的教法不能圓見佛法的中道聞思或修行在任何方面有所偏重就會失卻中道如《大智度論》卷八〇「若人但觀畢竟空多墮斷滅邊若觀有多墮常邊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空離二邊故假名為中道」畢竟空與緣起有那裡會墮於一邊這因為學者有所偏重的流弊——世諦流布什麼都有弊的所以特說明緣起與空寂不偏的中道即空的緣起不落於斷邊即緣起的性空不落於常邊緣起與空印度佛教確曾有過偏重的發展到極端如方廣道人偏空是墮於斷滅邊薩婆多部偏於一切法有即墮於常邊為了挽救這種偏病所以龍樹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緣起即空的中道以拯拔那「心有所著」的偏失者使之返歸於釋迦的中道學者不能巧得佛法的實義多落於二邊所以特稱此綜貫性相空有的為中道龍樹的中道論不外乎不著名相與對待(宗歸一實)綜貫性相及空有(教申二諦)中觀大乘的特色實即是根本教義完滿的開展


校注

[A1] 《攝大乘論釋》卷2(CBETA, T31, no. 1597, p. 328, c16)
[A2] 《攝大乘論釋》卷2(CBETA, T31, no. 1597, p. 328, c14)
[A3]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3, c5)
[A4] 《瑜伽師地論》卷10「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答是諸緣起」(CBETA, T30, no. 1579, p. 327, c22-24)
[A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CBETA, T08, no. 235, p. 752, a17)
[A6] 民國三六年講
[A7] 《迴諍論》卷1「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CBETA, T32, no. 1631, p. 15, a26-27)
[A8] 《大智度論》卷74〈57 燈炷品〉(CBETA, T25, no. 1509, p. 581, c4-5)
[A9] 《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CBETA, T30, no. 1564, p. 33, b17-18)
[A10] 《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CBETA, T30, no. 1564, p. 33, b11-12)
[A11] 《中論》卷1〈1 觀因緣品〉(CBETA, T30, no. 1564, p. 1, b14-17)
[A12] 《雜阿含經》卷10(CBETA, T02, no. 99, p. 66, c26-p. 67, a5)
[A13]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5, c11-13)
[A14] 《雜阿含經》卷12(CBETA, T02, no. 99, p. 83, c4-5)
[A15] 《中論》卷1(CBETA, T30, no. 1564, p. 1, a6-7)
[A16] 《大智度論》卷6〈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105, a9-10)
[A17] 《大智度論》卷6〈1 序品〉
[A18] 《大智度論》卷43〈9 集散品〉「復次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6]是為般若波羅蜜又復常無常無我等亦如是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復次無明是一邊無明盡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盡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菩薩是一邊六波羅蜜是一邊佛是一邊菩提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略說內六情是一邊外六塵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二門廣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相」(CBETA, T25, no. 1509, p. 370, a24-b10)[6]〔是〕-【聖】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