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隱和尚語錄卷九
頌古
舉世尊睹明星。
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頌云:
舉楞嚴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頌云:
舉圓覺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頌云:
舉善財參彌勒樓閣門開。
頌云:
舉外道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頌云:
舉殃崛摩羅產難。
頌云:
舉傅大士披衲頂冠靸履,見梁武帝。
頌云:
舉迦葉因阿難問:世尊傳金襴外,別傳何物?迦葉召:阿難,難應諾。迦葉云:倒卻門前剎竿著。
頌云:
舉初祖面壁。
頌云:
舉四祖住破頭山。
頌云:
舉四祖路逢童子,問子何姓?
頌云:
舉四祖訪懶融。
頌云:
舉鳥窠吹布毛通,侍者大悟。
舉馬祖打車打牛。
頌云:
舉馬祖即心是佛,又云:非心非佛。
頌云:
舉馬祖日面佛、月面佛。
頌云:
舉馬祖百丈遊山見野鴨。
頌云:
舉馬祖陞座,百丈捲席。
頌云:
舉百丈再參。
頌云:
舉馬祖一喝百丈三日耳聾,黃檗吐舌。
頌云:
舉百丈野狐。
頌云:
舉唐文宗食蛤蜊,見大士像。
頌云:
舉南泉刈茅,僧問:南泉路向什麼處去?泉拈起鐮云:我這鐮子是三十文錢買。僧云:我不問這箇,南泉路向什麼處去?泉云:我用得最快。
頌云:
舉陸亙大夫問南泉:天地同根,萬物一體。
頌云:
舉陸亙大夫問南泉: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什麼?泉云:如國家用大夫作什麼?
頌云:
舉盤山示眾: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璣不動,寂爾無言。睹面相呈,更無餘事。
頌云:
舉泐潭問馬祖: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祖云:低聲近前,潭近前。祖打一摑,云:六耳不同謀,來日來。潭至,來日云:請和尚道。祖云:且去,待老漢上堂時出來,與汝證明。潭乃悟云:謝大眾證明,繞座一匝便去。
頌云:
舉崧山與龐居士喫茶,士舉橐子云:人人盡有分,為甚麼道不得?山云:秖為人人盡有分,所以道不得。云:阿兄為甚麼卻道得?山云:不可無言也。云:灼然,灼然。山便喫茶。士云:阿兄喫茶,為甚麼不揖客?山云:誰云龐公?山云:何須更揖?後丹霞聞,乃云:若不是崧山,幾被老翁惑亂一上。士聞之,乃令人傳語霞云:何不會取未舉橐子時?
頌云:
舉龐居士訪仰山,問:久嚮仰山,到來為甚麼卻覆?山豎起拂子。士云:恰是。山云:是仰是覆?士乃打露柱云:雖然無人,也要露柱證明。山擲拂子云:若到諸方,一任舉似。
頌云:
舉凌行婆問浮杯盡力,道不得句。
頌云:
舉藥山指二樹問道吾云。枯者是。榮者是。吾云榮者是。山云。灼然一切處。光明爍爛去。又問雲巖。巖云。枯者是。山云。灼然一切處。放教枯淡去。高沙彌至山。復問高云。枯者從他枯。榮者從他榮山顧。道吾。雲巖云。不是不是。
頌云:
舉韓文公問大顛佛法省要。
頌云:
舉長沙岑禪師遊山歸,首座問:和尚甚處去來?岑云:遊山來。座云:到什麼處?岑云:始從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岑云:也勝秋露滴芙渠。
頌云:
舉趙州火爐頭無賓主話。
頌云:
舉趙州狗子無佛性。
頌云:
舉趙州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
頌云:
舉趙州因尼問密密意。
頌云:
舉趙州庭前柏樹子。
頌云:
舉趙州勘破婆子。
頌云:
舉趙州、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頌云:
舉趙州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子云: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頌云:
舉趙州一日方丈內聞沙彌喝參州向侍者云:教伊去。侍者纔教去,沙彌便珍重。州向傍僧云:沙彌得入門,侍者在門外。
頌云:
舉趙州一日雪中倒叫云:相救!有僧去身邊,臥州便起去。
頌云:
舉龍濟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聖人若會,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聖人。
頌云:
舉臨濟問黃檗佛法的的大意。
頌云:
舉臨濟建立黃檗宗旨。
頌云:
舉臨濟兩堂首座齊喝。
頌云:
舉臨濟在僧堂裏睡。黃檗入堂見,以拄杖打板頭一下。濟舉首見是檗卻又睡。檗又打板頭一下。卻往上間見首座坐禪。乃云。下間後生卻坐禪。汝在這裏妄想作麼。座云。這老漢作甚麼。檗又打板頭一下便出。
頌云:
舉臨濟問寺主:甚處去來?主云:州中糶黃米去來。濟以拄杖畫一畫,云:還糶得這箇麼?主便喝,濟便打。次典座至,濟舉似典座,座云:寺主不會和尚意。濟云:你又作麼生?座禮拜,濟亦打。
頌云:
舉臨濟將入滅,謂三聖不得滅卻正法眼藏。
頌云:
舉德山見僧入門便棒。
頌云:
舉臨濟見僧入門便喝。
頌云:
舉普化明頭打暗頭打。
頌云:
舉德山托缽因緣。
頌云:
舉興化見同參來。纔上法堂。化便喝。僧亦喝。化又喝。僧亦喝。化近前拈棒。僧又喝。化云。你看這瞎漢猶作主在。僧擬議,化直打出法堂。侍僧問:適來這僧有何相觸忤?化云。是他適來。也有權也有實、也有照、也有用。我將手向伊面前橫兩遭。到這裏卻去不得。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
頌云:
舉南院赤肉團上,壁立千仞。
頌云:
舉興化示眾: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時旻德出禮拜,起便喝,化亦喝;旻又喝,化亦喝;旻禮拜歸眾,化云:適來若是別人,三十棒一棒也較不得。何故?為他旻德會一喝不作一喝用。
頌云:
舉僧問興化四方八面。
頌云:
舉保壽開堂,三聖推出一僧。
舉玄、紹二上座見烏臼。
頌云:
舉崔禪在定州州衙內陞座,拈拄杖云:出來也打不出來也打。有僧出云:崔禪聻?崔禪擲下拄杖云:久立,太尉珍重!
頌云:
舉溈山五峰、雲巖侍百丈,丈問,併卻咽喉唇吻。
頌云:
舉丹霞訪忠國師。
頌云:
舉國一禪師在內庭,見帝起立,帝云:師何以起?一云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
頌云:
舉藥山一物不為。
頌云:
舉溈山撥火有省。後侍百丈入山,丈問:將得火來麼?溈拈一枝,柴吹兩吹,度與丈,丈云:如蟲禦木。
頌云:
舉溈山與仰山摘茶,溈云:終日摘茶,秖聞子聲,不見子形。仰撼茶樹。溈云:子秖得其用,不得其體。仰云:未審和尚如何?溈良久。仰云:和尚秖得其體,不得其用。溈云:放子三十棒。仰云:和尚棒某甲喫,某甲棒,教誰喫?溈云:放子三十棒。玄覺云:且道過在什麼處?師云:且道甚麼處有過?
頌云:
舉溈山問仰山田中多少人?
頌云:
舉仰山問香嚴:近日見處如何?嚴云:無一法可當情。仰云:你解猶在境。嚴云:某甲只如此,師兄作麼生?仰云:你豈無能知道無一法可當情者?溈山聞云:寂子[A7]已後疑殺天下人去在。
頌云:
舉香嚴開堂,溈山令僧送書并拄杖,嚴接得便哭蒼天,僧云:和尚為甚麼如此?嚴云:秖為春行秋令。
頌云:
舉香嚴上樹。
頌云:
舉王常侍參睦州看馬打毬入院,遲州問云:人打毬?馬打毬?公云:人打毬。州云:人困麼?公云:困。云:馬困麼?公云:困。云:露柱困麼?公茫然。歸至中夜方省。明日見州,州云:露柱困麼?公云:困。州肯之。
頌云:
舉陳操尚書登樓,勘行腳僧。
頌云:
舉九峰侍者不肯首座。
頌云:
舉湧泉騎牛路逢二禪客云:蹄角甚分明,爭奈騎者不識!泉驟牛而去。二禪客相次,樹下憩泉回下,牛近前問訊云:二禪客近離甚處?云:那邊。云:那邊事作麼生?禪客?提茶盞。泉云:此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二禪客無對。泉云:莫道騎者不識好。
頌云:
舉巖頭於湖邊作渡子。一日,有婆抱一兒來云:呈橈舞棹即不問,且道婆手中兒甚處得來?頭便打。婆云:婆生七子,六箇不遇知音,秖這一箇也不消得。便拋向水中。
頌云:
舉雲門須彌山,
頌云: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最初一句?云:七九六十三。
頌云:
舉雲門北斗裏藏身。
頌云: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云。東山水上行。又僧問幻有和尚。如何是諸佛出身處。有云。西河火裏坐。
頌云:
舉僧問雲門:佛法如水中月。
頌云:
舉雲門放洞山三頓棒。
頌云:
舉。僧問乾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在甚麼處。峰以拄杖一畫云。在這裏。僧後請益雲門。門拈扇子云。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傾盆。
頌云:
舉三聖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興化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
頌云:
舉德山示眾云:及盡去也,直得三世諸佛口挂壁上,猶有一人呵呵大笑。若識得此人,參學事畢。
頌云:
舉奉先深,同明上座路次見魚從網中跳出,深云:俊哉!一似箇衲僧相似。明云:何似當初不入網好?深云:明兄你欠悟在。
頌云:
舉僧問雪峰:寂寂無依時如何?峰云:猶是病。轉後如何?峰云:船子下揚州。
頌云:
舉雪峰一日登座召大眾云:看看東邊底。又云:看看西邊底。汝若要會。擲下拄杖云:向這裏會取。
頌云:
舉僧問雪峰:我眼本正,因師故邪時如何?峰云:迷逢達磨。云:我眼何在?峰云:得不從師。
頌云:
舉雪峰世界闊一尺,古鏡闊一尺;世界闊一丈,古鏡闊一丈。玄沙指火爐云:闊多少?峰云:如古鏡闊。沙云:老和尚!腳跟未點地在。
頌云:
舉雪峰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覆船。峰云:生死海未渡,因甚覆卻船?僧無語,歸似覆船,船云:何不道渠無生死?僧再至雪峰,峰舉前話,僧云:渠無生死。峰云:此不是汝語。僧云:是覆船恁麼道。峰云:我有二十棒寄與覆船,二十棒老僧自喫,要且不干闍黎事。
頌云:
舉雪峰問僧:名什麼?僧云:玄機。峰云:日織多少?僧云:寸絲不掛。峰云:參堂去。僧纔行三五步,峰云:袈裟落地也。僧回首,峰便打。
頌云:
舉靈雲見桃花。
頌云:
舉俱胝住菴因,天龍豎指,遂大悟。
頌云:
舉清平參翠微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微云:待無人向汝說。良久,云:無人也,請和尚說微下禪床引入竹園。又云:無人也。請和尚說微指竹云:這竿得恁麼長,那竿得恁麼短。後出住大通舉,初見翠微因緣,謂眾云:先師入泥入水為我,自是我不識好惡。
頌云:
舉僧問投子:如何是露地白牛?子云:叱!叱!飲噉何物?子云:喫喫。
頌云:
舉僧問投子:曹溪指月,靈山話月,如何是真月?子云:昨夜三更轉向西。
頌云:
舉洞山問雲巖無情說法:
頌云:
舉僧問曹山:雪覆千山,為甚麼孤峰不白?山云:須知有異中異。云:如何是異中異?山云:不墮諸山色。
頌云:
舉鏡清問曹山: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時如何?山云:理即如此,事作麼生?云:如理如事。山云:謾曹山一人即得,爭奈諸聖眼何!云:若無諸聖眼,爭鑑得箇不恁麼?山云: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頌云:
舉夾山參船子。
頌云:
舉洛浦見夾山。
頌云:
舉玄沙指僧聞偃溪水聲。
頌云:
舉太原孚上座問鼓山:父母未生時,鼻孔在甚麼處?山云:如今生也在什麼處?孚不肯。山卻問:老兄作麼生?孚以扇默置山罔測,孚乃毆一拳。
頌云:
舉法眼指簾。
頌云:
舉瑞巖喚主人公。
頌云:
舉風穴杖林山下竹筋鞭。
頌云:
舉僧問匡化:如何是佛法大意?化云:貧兒抱子渡,恩愛競隨流。
頌云:
舉智門問五祖戒云:暑往寒來則不問,林下相逢事若何?祖云:五鳳樓前聽玉漏。門云:爭奈主山高案山低。祖云:須彌頂上擊金鐘。
頌云:
舉南臺一寸,龜毛重九斤。
頌云:
舉首山竹篦子。
頌云:
舉僧問首山: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山云:低聲。低聲云:如何受持?山云:切不得染汙。
頌云:
舉僧問首山:學人久處沉迷,請師一接。山云:老僧無這閒工夫。云:和尚豈無方便?山云: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頌云:
舉首山新婦騎驢阿家牽。
頌云:
舉汾陽青絹扇子足風涼,
頌云:
舉僧問白馬:如何是清淨法身?云:井底蝦蟆吞卻月。
頌云:
舉泐潭室中問僧: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塵中現底身?師著語云:胡張三,黑李四。僧指香爐云:這箇是香爐。潭云:帶累三世諸佛,生陷地獄。師著語云:泐潭聻?僧罔措,潭便打。師著語云:屈!屈!復云:諸人還救得三世諸佛麼?若救不得,如何脫離生死?速道!速道!
頌云:
舉僧問南嶽:如何是不涉煙波底句?嶽云:皎皎寒松月,飄飄谷口風。僧云:萬差俱掃蕩,一句截然機。嶽云:點。僧云:到。嶽云:借人面具舞三臺。
頌云:
舉僧問華嚴:大悟底人為甚麼卻迷?嚴云:破鏡不重照,落花難上枝。
頌云:
舉僧問慈明:鬧中取靜時如何?明云:頭枕布袋。
頌云:
舉楊岐栗棘蓬作麼生吞?金剛圈作麼生跳?
頌云:
舉僧問楊岐:馬祖見讓師便悟去,且道迷卻在什麼處?岐云:要悟即易,要迷即難。
頌云:
舉楊岐問僧:雲深路僻,高步何來?云:天無四壁。岐云:踏破多少草鞋?僧便喝。岐云:一喝兩喝,又作麼生?云:你看這老和尚。岐云:拄杖不在,且坐喫茶。
頌云:
舉黃龍三關。
頌云:
舉白雲端上堂。舉一則公案布施大眾。良久云。口秖堪喫飯。
頌云:
舉雪竇示眾云:譬如世界壞時,大水競作,其間無量眾生或沒未沒,互相悲號,仰望蒼蒼,皆云相救。當是之時,四禪天神一見高聲便喝:咄哉眾生!我預曾報汝,令頻頻上來,汝卻不聽,如今有什麼救處?乃拍手云:歸堂。
頌云:
舉天衣懷上堂云:鴈過長空,影沉寒水,鴈無遺跡之意,水無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異類中行。
頌云:
舉前寶壽問後寶壽:父母未生[A10]已前,那箇是本來面目?後寶壽罔措。一日,在市見二人相爭,有一人相勸云:你得恁麼無面目。壽遂大悟。
頌云:
舉茶陵郁山主渡橋,遭攧大悟。
頌云:
舉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頌云:
舉婆子燒菴。
頌云:
體大
相大
用大
天隱和尚語錄卷九(終)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5 冊 No. B171 天隱和尚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北京龍泉寺人工智能標點引擎提供新式標點初稿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