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隱和尚語錄卷十
頌古
舉臨濟三玄三要。
又舉三玄:
舉臨濟四喝。
頌云:
舉臨濟四照用。
頌云:
舉臨濟四賓主。
頌云:
舉臨濟四料簡。
頌云:
舉雲門三句。
頌云:
舉古意句四。
頌云:
機緣
師掩關嶺,南顧九疇,太史訪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白雲封我圓光戶。恰似無人坐室中。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風送白雲歸洞去。秖留一箇野僧閒。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了知四大原非我。白雲聚散本無蹤。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云。幾度白雲來伴我就裏和衣帶月眠。
僧參。云:某甲如今看十方世界總是一條拄杖。師笑云:十方世界總是一條拄杖。拍椅子云:我這椅子也是你拄杖。云:是。師云:被老僧坐卻時,汝作麼生?僧擬開口,師振聲一喝,僧擬議。師云:蒼天!
僧問:古人如何得出世。師云。你見過古人那。云。和尚瞞某甲。師云。是汝瞞我。云某甲曾問幻也。和尚他說古人不掛一絲毫。師云。你信得過麼。云信。師云。豈不是汝瞞我。僧作禮。師云。你向後那裏住。云。隨緣住山去。師云。古人道。山不是山。你向那裏去住。僧擬開口。師振聲一喝。僧云。既山不是山。和尚向什麼處住。師云。拄杖在手。好與三十棒。
普門領眾,訪師茶次,門云:如何不喫茶?師云:喫。門云:你沒有。師舉茶甌示之。門云:這是我底。師以茶驀面潑,云:是你底?是我底門。無語。齋罷,門云:世間人如放鷂子見風勢大不要放。師云:不然。門云:怎麼不然?師云:設若放起時風大,如何?門云:了。師云:亦不然。門云:怎麼不然?師云:何不道收起索子?門又無語。
一居士家壁上貼戒殺二字,下豎刀杖。有僧問士云:既戒殺,何故又畜殺生之具?士云:此非殺生之具、殺人之具也。其僧不肯。士乞師代一轉語,師云:喚作殺生之具,入地獄如箭射。士喜躍稽首。
僧參。師云。你尋常作什麼。云提誰字。師云。我這裏誰字也無。僧云。和尚誰字也不立。師云。又恁麼去也。
僧問:生死不明,乞師開示。師云:我也不明。云:願和尚慈悲。師云:你將生死來,我為你開示。云: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豈非生死?師云:又道不明?僧禮拜。
僧問:作家相見事如何?師云:誰是作家?僧擬開口,師與一掌;僧復擬進語,師震聲一喝,僧禮拜。師搊住云:會得禮拜會,不得禮拜。僧無語。師拓開云:虛頭漢!
僧參。師問:甚處來?云:雲門來。師云:我聞雲門安五百單,是否?云:是。師云:你在五百單內?五百單外?云:在五百單內。師云:既在五百單內,你來那邊?缺了云:這邊卻不缺。師呵呵大笑。
知有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空山無有人,唯是水流聲。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獨步單瓢杖,千山絕點塵。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默坐空王殿,燈殘月更沉。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云:闍黎問話處足下是。雲岑有禮拜。
一尼初出家,師問云:為什麼出家?尼云:為自身。師云:為自身,何得棄了老公?尼云:雲中影子。師將雙手拋後云:更道來。尼云:心不思,念不動。師云:心不思念不動,誰著你說?尼便喝。師云:千喝萬喝後如何?尼罔措,師打出。
慧法主講八識規矩,師問云:聞汝精八識義,是否?主云:是。師云:六祖大師道: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其名無寔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只如大圓鏡,唯在第八識上顯是總顯主云:第八識顯。師云:即今除卻你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大圓鏡在什麼處轉?主擬開口,師搖手云:不是!不是!主無語。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師云:看月隨流水。如何是賓中主?師云:巖岑獨步來。如何是主中賓?師云:坐下白雲深。如何是主中主?師云:虎豁生頭角。僧禮拜。
普聞參,問:萬里浮雲成一片磬,山聲遍是如何?師打一下聞云:恁麼則風歸野嶽水面波生。師又打,聞佇思。師云:會麼?聞展兩手。師大笑。次日求名起號,師更普聞,號聞,云:既是普聞,還有什麼不到處?師云:今日事作麼生聞?云:重川碧落天開曉,野老謳歌惜寸陰。師噓一聲,聞擬議,師云:禮拜著聞。云:劍號巨闕,珠稱夜光。師展兩手聞禮拜云:信受奉行。一日,冒雨到問:磬山:佛法即不問,拖泥帶水事如何?師垂拂云:者是汝分中事。陽[A4]踢拂子。師云:再犯不容聞禮拜。
僧問:如何是觀音入理之門?師以拄杖敲庭柱顧視僧云:聞麼?云:聞。師云:這便是觀音入理之門。僧無語。師云:會麼?云:不會。師云:識得不會,更好。
僧問:如何是體中旨?師云:一塵不染。如何是用中旨?師云:運水搬柴。如何是句中旨?師云:大蟲吞卻虛空耳。如何是玄中旨?師云:石女披襟攜小子。如何是旨中旨?師喝一喝,云:言外[A5]已知歸,不用頻頻舉。
僧參。問:遮一著子,人人本具,箇箇不無,因甚有種種差別。師云。你見那裏是差別處。云也有喫棒底。也有不喫棒底。師展手云。棒在那裏。僧禮拜。
直方參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正睡著時,主人公在甚麼處?師云:知無夢、無想、無見、無聞聻?云:不會。師云:不會最親切。直禮拜。
問:皓月常明,為甚麼偏多圓少?師云:時序不同。問:長江可竭,為什麼淵底難窮?師云:探竿短在。問:四大本空,為什麼饑寒難忍?師云:急救去。問:草木無情,為甚麼花開花落?師云:莫作兩橛會。進云:四處[A6]已蒙師指示,言前一句是如何?師云:禮拜著。
尼參。問:如何是大事因緣?師豎起如意云:會麼?尼云:不會。師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云:如何是唯此一事實?師復豎起如意。尼云:實不會。師云:參取去。
慧生居士問:如何是格物?師拈香爐云:會麼?士云:不會。師云:昔日張無垢問大慧云:如何是格物?慧云:汝但知格物,而不知物格。無垢便悟去。士云:如何是物格?師云:若無物格,爭能格物?
山茨侍次。師舉四藏鋒句問云。如何是就理藏。鋒茨云。梁皇殿上道不識。如何是就事。藏鋒云。今朝雨落地不乾。如何是理事俱藏鋒。云。行不出戶坐不當軒。如何是俱不涉理事。藏鋒云。八角磨盤空裏走。師云。此四轉語足繼先覺。雖然也是搕七搭八。
僧問:如何是臨濟旨?師云:怒雷掩耳。如何是溈仰旨?師云:光含秋月。如何是法眼旨?師云:千山獨露。如何是曹洞旨?師云:萬派朝源。如何是雲門旨?師云:乾坤坐斷。
僧問:臨濟大師道。第一句中薦得,堪與佛祖為師。如何是第一句?師云:覿面春風和氣,眉分八字縱橫。進云: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如何是第二句?師云:揭開雲裏月,休向暗中行。進云:第三句中薦得,自救不了。如何是第三句?師云:言中有響知歸,不免借他家路。
箬庵入室呈頌云:千玄萬妙隔重重,箇裏無私總不容。一種沒絃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風。師接覽云:玄妙即不問汝,如何是不隔底句?庵擬開口,師便打。復示頌云:千波萬浪隔重重,識得源頭處處通。根境脫然全體用,拈來物物始從容。
章格庵居士問:如何是格物道理?師以扇擊禪床云:會麼?士云:不會。師云:不會,將甚麼做文字?士陳註文。師云:這是朱子底格物,如何是居士底格物?士無語。一日,入山訪師,復問云:如何是格物底至理?師以拄杖敲松樹云:會麼?士云:莫便是香嚴擊竹意,師便打,士一笑,師收拄杖亦笑。
聖淨侍師次,師舉九峰不肯首座話,問云:為甚麼當時九峰不肯首座?淨云:某甲若在九峰處會,則知首座未是。師云:你離卻九峰道一轉語看。淨云:若道得一轉語,亦落九峰位下。師震威一喝,淨禮拜。
省庵看經次,師召至法堂,指石磉云:今日這箇與你說法了也。僧云:未審說甚麼法?師云: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會麼?云:不會。師顧箬庵云:你代得他一轉語麼?庵云:某若作省。庵便禮石磉三拜。師云:恁麼許汝看得經。
山茨請益,三玄三要。問:如何是第一玄?師云:坐卻白雲終不妙。如何是第二玄?師云:拈過案山來與你道。如何是第三玄?師云:露柱沿街走,燈籠笑滿腮。進云:三玄[A7]已蒙師指示,三要乞師再垂慈。如何是第一要?師云:鐵牛橫古路。如何是第二要?師云:撞倒須彌峰。如何是第三要?師云:金鞭打入,藕絲竅茨。禮拜。
僧問:十方世界是沙門一隻眼,父母未生前眼在甚麼處?師良久,僧無語。師拈拂子僧云:這是拂子。師云:汝只見拂子,且不見眼。
僧琇石參禮起,打一圓相,師云:這瞎漢!石便喝,師亦喝。石云:恁麼則石磬音嘹喨,聾人耳更聞。師云:看腳下。石又喝,師拈棒,石便禮拜。
僧問:玄沙道:用處不換機。如何是用處不換機?師舉茶甌云:這箇只好喫茶。
僧問:山河大地盡世界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何?師云。汝轉山河大地。作自[A8]己則易轉。自[A9]己作山河大地則難。僧云。山河大地盡是自[A10]己。何處更著自[A11]己?師擊案云:我打這裏,你卻不痛。我打你卻痛,你作麼生會?僧無語。師云:參。
箬庵問:疑情不起時如何?師云:汝見甚麼道理?進云:言一物即不似。師云:又疑箇什麼?進云:古人道:似鏡長明,喚什麼作鏡?師云:真常流注。進云:這是學人疑情邊事。師云:你還見鏡中有物麼?進云:鏡中既無物,為甚麼打破鏡?師云:為無一物。進云:打破鏡來時如何?師云:處處無蹤跡。進云:古人為甚麼又拈搥豎拂?師云:處處無蹤跡。庵便禮拜。
僧問:曹山送褲與庵主話,如何是娘生褲?師舉足示之。進云:娘未生時如何?師云:汝在未生時問來。
僧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云。黑漆桶。如何是法身。師云。爛東瓜。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云。三家村裏洒帘子。如何是出格句。師云。獨腳蟹。
僧問:如何是理藏鋒?師云:虛空撲落地。如何是事藏鋒?師云:湖州蘿蔔、宣州薑。如何是理事藏鋒?師云:有水皆涵月,無花不帶春。如何是俱不涉理事藏鋒?師云:無手人行拳。
僧問:古人道:既是師子兒,為什麼被文殊騎?師云:理能伏人。
僧結破地獄印呈,師問云:舌印心三處俱用紅色𠶹哩字,如何?一處放光?乞和尚說破。師云:放下印子與汝道。僧放開手。云:如何得破?師云:破了也。
僧參。問:喚作一物即觸,不喚作一物即背時如何?師云:汝喚什麼作物?僧云:目前法法。師云:觸。僧不進語。師云:會麼?僧云:不會。師云:背。僧無語。師云:喫茶去。
僧問:生滅滅[A12]已,寂滅為樂。如何是寂滅?師云:今朝雨落階前濕。
僧參。問:萬法歸一佛殿前,露柱歸向什麼處?師云:你將露柱來,我與你歸。僧云:不會。師云:不會恰好。僧沉吟。師與一掌,僧無語。師良久云:道!道!僧又無語。
僧問:如何是函蓋乾坤句?師云:吞吐虛空。如何是截斷眾流句?師以拄杖畫一畫,云:吽。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云:水上搵葫蘆。
僧問:虎以肉為命,為甚不食其子?師云:有愛在。
僧問:如何是先照後用?師云:汝多少年紀。如何是先用後照?師云:放你三十棒。如何是照用同時?師顧僧一喝。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全身靠倒禪床。
僧問: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意旨如何?師云: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僧云:如何是恁麼?師向下兩步。云:如何是不恁麼?師復向上兩步。云:如何是恁麼不恁麼?師據坐,僧禮拜。
僧豎拳問云:請問和尚這箇是緣會,如何是性空?師云:我道是性空,不是緣會。僧云:爭奈有這箇在。師驀頭一棒,僧無語。師云:立地死漢。
僧問:如何是臨濟大師面目?師顧視云:瞎漢!僧云:請和尚別道。師震聲一喝。
僧問:如何是第一玄?師:以手打圓相。如何是第二玄?師云:妙句不能傳。如何是第三玄?師云:其中絕正偏。
問:如何是第一要?師云:月出長空笑。如何是第二要?師云:雨打松梢叫。如何是第三要?師云:木人鼓掌,頂門眼開。
箬庵呈頌末云:夜半露柱相逢橫吹,無孔鐵笛。師覽畢,問云:露柱還有口麼?庵云:熾然常說。師云:也則道得一半。庵云:和尚又如何?師云:此問復何來?庵於言下有省。次日入室呈似,師云:汝見處作麼生?庵云:直下如團火相似。師云:不得燒卻眉。毛庵便喝。師云:燒卻了也。庵云:看這老漢一場敗闕。便出。
僧問:如何是法身邊事?師云:開口便錯。進云:如何是法身?師云:動念即乖。進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豎起拳。進云:如何是出格句?師云:掛角羚羊。
僧參。問:踏破千峰來,請師指示。師云:既踏破千峰,你向那裏下腳。僧云:今日親到磬山。師云:磬山是山,不是山。僧云:踏破了也。師震聲一喝,僧禮拜。
僧問:月白風清時如何?師云:涼颼颼地。僧云:請和尚別轉一語。師云:再問來。僧云:月白風清時如何?師云:涼颼颼地。
僧問:大千和尚三關語云:山中猛虎,以肉為食,云何不食其子?師云:是親必顧。問:虛空無向背,云何有東西南北?師云:切忌回頭轉腦。問:飲乳等四大海水,積骨如毘富羅山,那箇是最初父母?師云:養子方知。
僧問:華開碧岫山粧面,月印寒潭水畫眉即不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直下看。僧云:看破了也。師云:看破箇甚麼?僧便喝,師便打,僧禮拜。
僧問:如何是句到意不到?師云:言言見諦,步步迷蹤。如何是意到句不到?師云:只在舌尖頭,盡力吐不出。如何是意句俱到?師云:有時獨倚庭欄上,閒看梅開三五枝。如何是意句俱不到。師云:落花流水去,空負浪遊人。
栖蓮問:某甲途中得個消息,呈似和尚。師云:試道看。蓮云:踏破澄江,一迴摸鼻。師云:摸後如何?云:通身洪汗冷如冰。師云:未在,更道。蓮喝一喝,師便打。
僧問:如何是黑白未分時事?師云:你未開口時如何?僧擬議,師便打。僧云:分後如何?師復打。
僧問:如何是某甲安身立命處。師云:你從那裏來?僧擬議,師便喝。
僧問:世尊明星意旨如何。師云。黑裏白。
僧問:百尺竿頭,如何進步?師云:向後看。僧云:某甲不會。師云:近前來。僧無語。
僧問:做工夫:如何是下手處?師直視云:穿衣喫飯,屙矢放尿,還信得及麼?僧云:信得及時如何?師云:信得及,當下是。僧擬議,師云:擬議即差。僧禮拜。師震聲云:還我信得及底句來。僧無語。師云:卻信不及在。
同雲問:如何是接物利生句?師云:你近前來,向汝道。雲擬進,師便打。雲禮拜云:恁麼則恩大難酬。師云:向後看。云:向後又作麼生?師云:接物利生。
印乾一日,有省,入室,呈偈云:父母未生前,本來無一物。通身是口兮,向人說不出。師云:既通身是口,你身子在甚麼處?云:沒藏身處。師云:你口聻?云:口亦了不可得。師云:二俱不可得,畢竟作麼生?云:卻請和尚道。師便喝,乾禮拜。師示偈云:看得身心一物無,此中端的不糊塗。當陽一喝能擔荷,道在目前何所圖?
僧問:如何是佛眼法眼。師舉拂示云。你喚作拂子。不喚作拂子。云總不要。師云。蹉過佛眼。法眼了也。云也無藏處。師云。明知你按著死蛇頭。進云。活處又從那裏來。師云。待死蛇頭發現始得。
僧問:大地一隻牛。未審鼻孔在甚麼處?師云:在你眼裏。僧云。和尚被某甲牽。師云。穿卻你眼睛了也。
林玹問:古人十智同真。請師曲垂方便。師云。老僧今日勞倦。云。乞師不吝。師云。試問看。云千形揉雜。萬象森羅。作麼生同一質。師云。不用巧安排。云。會權歸實而五千退席。拈花別傳而百萬遲疑。作麼生同大事。師云迷。悟同源云。此坐彼立之不一。太孤太奢之各殊。作麼生總同參。師云。高低普應云。人心之不同。猶如人面。作麼生同真志。師云。曲不藏直。云。南人惡熱。北人畏寒。作麼生同遍普。師云。寒時寒殺你。熱時熱殺你。云。黃菊經霜綻紅葉趁風飄。作麼生同具足。師云。枯者從他枯。茂者從他。茂云。一家懽喜一家憂。作麼生同得失。師云。出得得失來與你道。云揖讓而鳥獸咸若。征誅而血流漂杵。作麼生同生殺。師云。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云。百舌千聲殊唇異口。作麼生同音吼。師云。未開口時其聲如雷。云。各家門各家戶。作麼生同得入。師云。知出便知入。云。十智[A13]已蒙師指示。汾陽當時說到這裏舌頭拖著地。和尚還肯道與甚麼人同得入。師云。東村王大姐。云。與阿誰同音吼。師便喝云。作麼生是同生殺。師云。好與三十棒。云甚麼物同得失。師云。拄杖子今日𨁝跳。云阿那箇同具足。師云。石敢當。云是甚麼同遍普。師云。夜半正明。云何人同真志。師云。波斯嚼鐵。云孰能總同參。師云。山河大地。云。那箇同大事。師云。孟八郎漢。云何物同一質。師云。腳下草鞋。云恁麼則澄潭不礙蛟龍舞。笑殺看椿搖櫓人。師云。一輪明月照。萬影碧潭空。林云。箇中能有幾人知。便禮拜。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野渡無人舟自橫。進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打破蔡州城。進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悉皆消殞。進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以拂指云:目前是甚麼?僧禮拜。
直方問: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笑云:你氣急那?直云:不會。師云:豈不聞古人以一喝分五教乎?直釋然隨問云:昔日臨濟問黃檗:佛法的的大意,為什麼不喝便棒?師云:你作棒會麼?直云:未審作什麼會?師云:你作喝會麼?直便出。師云:且緩著直轉身呈。頌云:一喝如珠處處圓,千差萬別一時全。痴人不解先宗旨,徒把虛空亂鑿穿。師震聲一喝,直便禮拜。
同雲入室云:某甲得箇歇處。呈偈云:閃爍紅光影,吾身覺自輕。古今無變易,元來沒處尋。師云:既沒處尋,又道得箇歇處。進云:古今無變易。師云:即今聻?雲便喝,師便打。
僧問:客散堂空為什麼賓主歷然。師云。那裏得這箇消息。問佛真法身猶如虛空。虛空脫落。盡法身在什麼處。師云。觸著動著。問除卻穿衣喫飯外。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師云。切忌迷頭認影。問末後一著始到牢關。如何是牢關。師云。打破來與汝相見。問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既是聲色未彰。睹聞箇什麼。師云。切忌死水裏浸殺。問虛空生我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為復世尊在虛空內虛空外。師云。內外且置。捏碎虛空即向汝道。問遍界是箇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師云。看取眉毛。
僧問:從言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如何是從言薦得?師豎拂子云:你還識得麼?僧云:遍界不曾藏。師云:你向那裏安身立命?僧云:黃鶯啼處百花香。師打一拂云:打落枝頭時如何?僧無語。
眾僧參禮,辭去,一僧問云:臨行一句,請和尚道。師指門外云:腳踏實地去。又僧問:出山一路如何去?師云:春風滿面去。又僧禮拜問:知有底人如何保任?師撫僧背云:第三句語卻不與你道。僧禮謝。
僧問:山嶽傾頹,為甚煙霞不散?師云:捨大戀小。僧云:獨臨玉鏡。云何眉目不睹?師云:打破鏡來相見。
振宗呈見云:某今二載,並無一疑,伏望慈悲。盤桓入室,師云:汝既不疑,又盤桓箇甚麼?進云:工夫上不疑公案。上有盤桓處,師云:不是,不是。宗無語。師云:我看你一肚子疑。進云:實不疑。師云:切忌坐在不疑之地。進云:不疑尚不可得,何坐之有?師笑云:又問他作甚麼?進云:不問,焉知不疑?師云:又坐也。宗又無語。師云:直須究竟始得。宗禮拜。
僧問:盡大地是一箇眼睛,為甚麼隔窗不見?師云:觸瞎眼睛相見。
僧參。云:學人未到磬山先喫棒了也。師云:空頭禪和。進云:再求和尚賜棒。師云:老僧無這閑氣力。
僧問趙州:當時眠在雪裏叫僧相救,請和尚代一轉語。師云:老僧若在,還他一踏。進云:那僧眠下,趙州便起。且道趙州救此僧?此僧救趙州。師云:你道你與我說,我與你說。僧禮拜。師云:放你三十棒。
無文一日有省,呈偈云:父母未生前,從來元不欠。直下便承當,何嘗隔條線?如日處虛空,雪花常片片。動靜渾然一,法法頭頭現。師接覽畢,云:離卻遮箇道將一句來。文擬對,師劈面便掌文禮拜。
慈門講主問:和尚有甚方便,令學人得進一步?師云:你昨日同那箇來?主無語。師指侍者者云:你昨日同那箇來?主擬開口,師便以手掩其口。主顧者云:他傳錯了語。師云:他不錯,是你錯。主無語。師云:錯。
僧問:四大分張,眼光落地,在何處安身立命?師云:你即今在什麼處安身立命?云: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師云:無心可用。僧復擬語,師連打兩掌。
僧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翁在什麼處?師云:你即今是夢,是想?是見?是聞?僧無語。師云:青天白日。僧云:畢竟作麼生?師震聲一喝。
百訥問:學人聞板聲,如在水晶宮裏,為什麼撈摸不著。師云。更進一步始得。云進步後如何。師云。步步踏著實地。云。如何保任。師云。古人道。一翳在眼。空花亂墜。這裏會得。許你得箇大解脫去。云。這裏會得亦是空花。偶有客至。師云去。訥便出。
僧問:當時雲門使僧問雪峰云:項下鐵枷,何不脫卻?乞和尚代雪峰一轉語。師云:你那裏得見鐵枷來?僧云:在這裏。師云:枷了也。僧無語。師云:何不進語?僧云:枷在什麼處?師云:好與三十棒。
清辨問:一塵不立時如何?師云:直須打破。云:若打破,又是塵耶?師云:一翳在目。清禮拜。師示偈云:一塵不立猶窠臼,到得心空空亦空。二十空門空不住,大千沙界絕羅籠。
僧問:如何是明頭合,暗頭合?師云:一字不加點。云:如何不加點?師云:明頭也合,暗頭也合。云:離卻明暗外,請和尚道一句。師云:老僧到這裏氣急殺人。
嚴𨍏轢居士參。師云:久聞居士篤信此事。士云:和尚喚什麼作此事?師劈面一拂。士云:久嚮和尚有此機要。師云:你還要第二杓惡水那?士禮拜,少頃,又入室。師云:今時人亂做者多,若論此事,須當究[A14]己。[A15]己事既明,然後造差別。智士云:恁麼說話,弟子疑和尚也。師云:只恐你不疑。
澄江請師不赴林玹破關來,見師叉手云:狂兒!國土父不容過遮箇峰頭,還是老漢住處麼?師云:你且站下腳,我與你道。林掀倒香案便出。師高聲云:將拄杖來。林遙應云:劍去久矣。
火頭問:某不曉修行,乞和尚指條徑路。師云:燒火須橫了,柴摟空了肚。復擬進問,師云:不要拈一放一。
僧問:求和尚指示向上工夫,師高聲云:向上有什麼工夫?僧云:即今事如何?師云:向下看。
僧問:求和尚慈悲一言之下,令某得悟正因師云:除卻偷心,無不是正因。
居士問:一物無依時如何?師云:你步步踏在甚麼處?士便喝。師云:有依了也。士無語。
僧問:祖祖相傳,如何分付?師云:赤手條條。
僧問:父母未生前,與生後一般,教某甲疑箇甚麼?師云:既是一般,為甚有生前生後?僧擬開口,師以手掩住僧無語。
僧問:如何是得意忘言之旨?師云:拈卻話頭來。進云:重陽九日菊花新。師云:未到這時節在。僧無語,師便喝。
僧參。云:學人拾得一雙破草鞋,未曾呈似人,今日特來見和尚。師云:將來看。云:從來不假借。師云:難道。云:莫怪學人慳吝。便禮拜。師云:露醜了也。
僧問:千差萬別則不問,歸家一句是如何?師云:你還穿草鞋麼?
僧參。云:久慕道風,今日得見和尚。師高聲云喏。僧云。三乘十二分教則不問。當陽一句。請師直指。師豎起拂子。僧禮拜。師云:你那裏來。云:今日得到磬山。師云:猶是遮邊底事。那邊事作麼生?僧無語。
僧問:忽然打破砂鍋露出家常茶飯時如何?師云:吞又吞不得,吐又吐不得。僧擬議,師云:著。
僧問: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如何是百草頭?師拈起案上筆。進云:如何是祖師意?師擲筆視之。進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為甚又道虛空也須喫棒?師云:你見大覺麼?
僧問:熱則隨熱,寒則隨寒,人人有遮箇,為甚麼摸不著?師云:要摸著作麼?僧擬議,師云:何不進語?進云:摸著後如何?師云:熱亦得,寒亦得。
僧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如何是路頭?師云:掉轉頭看。進云:行腳不遇人時如何?師云:當面蹉過。進云:萬法從心生,心從何處生?師云:從那箇生?
僧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我不識。進云:和尚為甚麼不識?師云:若識,不是本來面目。僧禮拜。
僧請益,高峰大師六問,問佛祖公案只是一箇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師答:其力未充。問: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毘尼師答:殺人刀,活人劍。問: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卻?師答:開頂門眼看。問:人人有箇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師答:踏著則頭角生。問: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師答:將命根來,我與你斷。問:盡大地是箇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師答:你即今站在什麼處?
聖淨問:昔日世尊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獨尊。後又睹明星悟道,若道睹明星處,是則指天指地,不是了也。若道指天指地處,是則睹明星,又不是了也。若道前後相同,古人又說,一見不再見。若道不相同,指天指地與睹明星時,豈有二也?師答:是與不是,拈向一邊。切忌向迷悟處覓。還知釋迦老子為汝徹困麼?問:女子出定。文殊鳴指一下。罔明亦鳴指一下。二尊宿一般鳴指。為甚麼卻有出得出不得?未審文殊過在甚處。師答。出得出不得。且置汝遮一問。從那裏來。又道有過。無過則三十棒。待別時。問:古人道。一人得大機。一人得大用。如何是大機大用?如何是大機之用。如何是大用之機。師答。須知看孔著楔。買帽相頭。問: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如何是舉一。如何是不得舉二如何是落在第二。答云。舉一不得舉二。切忌錯會如何。如何落二落三了也。
僧舉陳學憲十七問。乞師答問。渴鹿趁燄。如何得歇。師答:見水即止。問摩尼珠久埋沒塵土中。如何急切覓得。師答。好箇客作漢。問一斬一切斷。如何得此利劍。師答。鈍置殺人。問等是水味有品。為第一泉有品。為第二泉。作何剖分。師答。舌在口裏。問黑夜中認賊為子。認子為賊。作何剖斷。師答。有智主人。二俱不受。問家親作祟。如何處置。師答。識得不為冤。問的的主人翁。如何得覿面一見。師便喝。問堪輿家羅經。縱橫移動針。必指南是誰作主。師答。拈東捉西。問。家宅是諸人生身活計。見得甚麼便肯破家蕩宅。師答。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問電光中良驥。瞬息千里。如何得一往追上。攬轡入手。師答。何得甘為下賤。問大慧云。將八識一刀。憑甚安身立命。師答你還識得持刀底麼。問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是鏡體是鏡光。師答猶盻兩頭在。問未開口以前。為甚便棒便喝。師答。若喚作棒喝。帶累德山臨濟了也。問。日昇月沉。雷轟電掣。山靜雲閒。水流花開。農歌牧唱。婦誶兒嬉。莫非是這箇迸現。如何拈向得腳跟下。要用便用。師答。動念即乖。問修行人多怕去後。黑漫漫地。不知現前。黑漫漫地。更苦盡說。生死事大。不知現前剎那生生死死更切。此際重關一擊。如何下手。師答鳴指一下。問高峰大師云。大徹底人本脫生死。為甚命根不斷。命根既未斷。叫做大徹徹底何事。師答。待汝徹後即向汝道。問一句當天。八萬門永絕生死。這一句得恁有力。師答。壁立千仞。
僧舉笑。巖和尚六問,乞師答問。佛未出世,祖未西來,元無佛法,世法之名,迥出黑山鬼窟一句作麼生道?師答頭不梳,面不洗,與你相見了也。問:佛既出世,祖[A16]已西來,佛法世法相為建立,不犯,化門道將一句來。師答入水,見長人。問:佛生凡聖對待之門,世法佛法,名言強立,一切總拈過一邊。衲僧本分一句,試且道看。師答鼻頭向下垂。問:人人有一段風光,撲頭撲面,因甚全然不識?師答:一回喫水一回噎,問箇箇具有如來智慧辯才,於尋常間語言問答,甚平易,甚不思議?剛被人問:如何是你本有底佛性?為甚麼卻反眼豎口啞?師答:鵝王擇乳,素非鴨類。問:既名佛子,志階佛地,為甚一箇佛字最不喜聞?師答:到者方知。
天隱和尚語錄卷十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5 冊 No. B171 天隱和尚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北京龍泉寺人工智能標點引擎提供新式標點初稿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