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無諍之辯

佛法有無「共同佛心」與「絕對精神」[A1]

鄭崇儒先生本著護法精神三次來信要我對於「共同之佛心佛性」作一番解說「以解世俗之誤會」為佛法的真誠實在可感不能不說

唐君毅先生誤認佛法為多元論原是世間學者的常情因此而推論到「佛教徒不承認諸佛之即一即多佛教所以恆只能成為一個人之宗教而不能成為凝結集體社會之人心之宗教」不免因誤起誤越說越遠佛法決不是多元論諸佛法身平等或者說即一即多也是佛教的共說然對於「共同之佛心佛性」(佛心與佛性含義大有差別)卻因時因地因人佛法中有著不同的見解不可一概而論鄭二先生都有「絕對精神」的確信而唐先生以為佛法沒有這普遍的絕對精神所以美中不足鄭先生崇仰佛法所以也覺得這是非有不可其實如佛法而只是如此或一定要同於世間學成立絕對精神那麼婆羅門教的《奧義書》已經能充分完成其任務不需要釋迦佛再來饒舌再者也應該是印度教的一流不會被看作非正統的新宗教佛法應該另有一番境地另有正覺的內容我想本著這樣的確信略為分說

佛教是一切人的宗教佛陀說法總是直從一一有情——一一人的身心說起「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心身相依相存的有情自體是我們不可懷疑(世俗諦中)的事實一切苦痛依此而有苦痛一切問題因此而成為問題純正的佛法決不從宇宙論說起而首先要肯定世間有無量數的有情事實無量數的有情從無始以來即如此如此在生死死生的過程中活動在因果果因的關係中流轉《阿含經》論如此大乘經也如此中觀瑜伽也如此如來藏(佛性)與法身是同是異眾生的如來藏與如來的如來藏是同是異此是進一步的問題佛說如來藏並非作為「共同佛心」或「絕對精神」的說明而是說明為「蘊界處所纏」「貪瞋癡所染」的一一眾生肯定眾生流轉才能成立眾生還滅說聖說佛

熊十力唐君毅先生誤解佛法為多元論或許從此無量數的有情事實而來「聞世諦謂是第一義」(《十二門論》)[A2]原是世人的常情然佛法決非多元論元是萬化的根源從時間上看此是最初者——最初的顯現最初的發展者從空間上看此是存在的最後因素最後本質(多即多元一即一元)聰明的哲學家有的說此是超時空的存在其實如真的不落時空元——這些葛藤絡索便無處著落純正的佛法從來不說最初如何而有有情而有世界但說無始以來一向如此對於萬化根源的擬想佛以無比的慧劍一割兩斷佛不使我們在戲論中過活要我們把握當前的身心現實來決定我們應如何去做此一一有情並沒有不變的獨體身心是相依相存自他是相依相存有情是息息生滅中的一合相身心不斷變化自他不斷影響而有情(未解脫來)一直形成一個個的單位保持前後間的因果關聯(業果)所以無量數的有情事實根本不能說元也不可說是多——此是相對的個體相對的眾多

佛法決非多元論不需要從「共同佛心佛性」「絕對精神」去解說因為大乘是佛法小乘也是佛法空宗有宗真心妄心都是佛法決不因不立「共同佛心」與「絕對精神」而佛法便不及世間的哲學佛法是宗教是一切人的宗教佛法並不專為少數形而上的本體論者說法佛法的根本問題是無量數的有情

那麼我否認佛法立「共同佛心佛性」嗎並不如此但得慢慢說來佛法的根本事實是現實的身心依存的因果關聯的有情說明有情——為何如此如何活動究竟是什麼佛法不共其他宗教的特色是緣起論緣起論也許有人解說為近於「羅素關係論」近於「科學一層論」然「緣起甚深」決不如此唯識家說緣起著重於生起一切現行的潛能(種子)——自性緣起中觀者所說更深細我曾舉出了「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的緣起三層說舉出了「流轉」與「還滅」為緣起的二大律事待理成的理是法則規律而且是因果關係中的必然序列這已經是從科學而進入哲學「有依空立」的空更是截斷戲論從哲學而進入超哲學的勝義自證何必說明這些因為佛法是一切人的宗教出發於人人現成的身心事實從此現實經驗的因果事實才能進而從事入理依有契空《阿含經》從緣起說到緣起寂滅唯識宗從依他起的因果事實說起遠離遍計所執而證圓成實性中觀者從緣起的無自性而顯空性所以學佛法而不先肯定——先明白此緣起的現成的因果事實(生死流轉)儘管說心說性都容易趨入旁途宋儒於佛法有一番親近何以棄佛歸儒只是對於緣起的生死流轉不曾痛下功夫直下承當從中國舊有的生生不息觀去說心說性說一說多精神上與佛教迥別總之佛法說明一一有情從緣起論(因果)說起原不一定要說到「共同佛心」與「絕對精神」的有無然從緣起而探發到緣起的空寂緣起——事事物物的本性卻要接觸到這一問題

從現前的身心事實經修習正觀而現證到的名為法加上形容詞即法性法住法位法界正法(也譯為妙法)此法是真是實是諦是如是空是寂是滅(不是斷滅)因而又有真如實性實相性空空性等名詞離二邊名為中道中法勝智所證的名為勝義如果說本體此法就是本體說形而上此法就是形而上的

然有兩點我們是應該知道的聖弟子展轉傳來的《阿含經》《毘曇論》大乘初期盛行的《般若經》《中觀論》都是觀緣起法而深入向上而體悟到此法(性)的緣起與緣起法性——空寂性即使解說為不二然《阿含經》論從來不說依此法性而起因果行《中觀論》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A3]但此如有空處才可以建屋可以植樹空處沒有障礙成為可能建屋植樹的前提而此屋此樹的體性形態作用並不能從空處說明而要依人工材料種子土等來說明所以在說明世間有情的無邊差別或同或異時都要從緣起的因果中去得到解說法性——空性不是一切法的動力因質料因不能說一切法從空性中顯現出來發展出來這與一般哲學家的本體論從本體而起現象的觀念完全不同法性——空性是一切法的本性至少也是有情——蘊處的本性心的法性與一切的法性當然平等不二然《阿含》《般若經》論總是在一切法上說稱為「諸法空相」「諸法實相」並不專說心性此法性為一切法的本性到離名相而現證時一一都是如此所以說「遍一切一味相」[A4]由於此是一切法性不僅是心的不僅是個人的不僅是有情的而為一切一切的大總相所以比說為「百卉異色皆同一陰[A5]高入須彌咸同金色[A6]」如一見法性等名詞即解說為佛心解說為絕對精神這是不大妥當的

瑜伽唯識者以為因果相生的事實——依他(因緣)起性都是虛妄分別性所攝所以成立唯識從唯識的依他起性說到唯識性的圓成實然此識性是識的(法)性並非說識即是性識是有為生滅的識之性是無為不生滅的從依他離執而悟證圓成實唯識者也說「不一不異」然圓成實——識之性對於依他因緣而起的一切始終不說有什麼關係而是說「真如凝然」「真如非用」一切現象界都從種現熏生的依他起中去說這與中觀者完全一樣與本體起現象的觀念完全不合

證悟此法性時是超越能知所知相對性的所以說為無相無二平等無差別無戲論等但這是說明證智是不同一般的認識超越能知所知的相對性也超越時數量等觀念如從相見道(證後所起的對於自證的表象)而說明所證的如法性是一切法的本性當然也是心的性並不就是心能證的智雖超越能知所知而不妨解說為絕對主觀但並不說一切一切都是絕對精神所攝

釋迦佛所批判而反對的《奧義書》哲學也自有一番體驗他所體驗到的是神秘的大實在是萬化的本源這不但是常是實是一而且附以心的特性所以又是知是樂是我從此被稱為梵的宇宙全體來看自我也不但是知是樂是我而且是真是常是一宇宙本體的梵自己的實體名我解說為性質一致所證的梵也可說真我有著擬人的意匠所以與梵天的創造說統一(哲學上即是從本體起現象)釋迦佛宣說「知法入法不見於我但見於法[A7]內證法(性)時法是一切法的普遍性絕對性是真(非虛妄)是常是淨是一(此一與平常的一定義不同)卻不是我不是知是一切法的本性是事事物物的本性並非從此而發展而顯現而生起一切《阿含》《般若經》論《瑜伽論》——純正的權威的印度經論能保持緣起論的特質不落梵我論的窠臼只能說到這裡在這樣的經論中佛法當然不是多元論而「共同之佛心佛性」「絕對精神」並沒有建立因為沒有建立的必要根本不能成立

因此鄭先生引《阿含經》所說的「真常」《成唯識論》的「圓成實性」[A8]嘉祥《中論疏》的「獨空」[A9]以為就是絕對精神就是共同佛心這對於經論本義的確認還有一段距離

學佛的主要目的在乎依緣起而體見法性證法性名為法身才能現證涅槃成大菩提此法性是常住的涅槃是常住的菩提是「非去來今」[A10]常住那麼眾生位中當然也還是如此這才從眾生位中點出真常或者說常住真心或者說自心清淨或者說佛性說如來藏此一體系中國佛學者稱為法性宗(不是三論宗)日本佛學者稱為卻來門(這是從上而下的)這是以法性為本從形而上的本體來開示一切如智不二心境不二——其實是攝境歸心攝如歸智為宗本的與絕對精神的形而上學很有相同的地方此一體系由於這一不同所以不但輕視《阿含經》論而且輕視《中觀》《瑜伽》(有時摘取一二句莊嚴自己的法門)在天臺的教學中三論是通而帶圓唯識是以別為主在賢首的教學中唯識是始有三論是始空唯識是法相三論是破相圓三教才是法性宗在禪者看來唯識宗是唯識而不是唯心大體說此一體系是重在不空(真如具德用)的重在唯心的

依《寶性論》此從真如無差別而來佛果的真常從眾生位中看出所以重在清淨一邊換言之如來藏是一切法空性(見《楞伽經》)是眾生位中(身心特重在心)的空性從此來說明一切有二大特點這是因空所顯性真實不空與一切無漏功德性相應這是雜染位中的本淨心性有漏雜染依附他覆蔽他現起一切而他並不是雜染在理論上這一定要成立二種根本真常淨心為一切功德所因顯現出來便是佛虛妄染心不離如來藏卻從來與如來藏不相應成為雜染生死因此如來藏說雖是不離身心——蘊界處的空性但在攝境歸心的唯心觀中此是即心即性的向下說為無始來的虛妄雜染所熏(迷本)名為阿賴耶識此即心即性的為迷妄所依而自性本淨的是絕待的真常心眾生菩薩依如來藏說並無差別所以到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A11]《華嚴經》說「性起」說「如來智慧德相」說「唯心」[A12]都是大概的說《起信》《楞嚴》的根本義都不能離此賢首與禪承此而發揮完成都是從相對的二元(妄著重在真)而達到絕待真心——絕對精神的最高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A13]出於《華嚴經》所以唐先生以為佛法不許作如此說是錯的鄭先生需要此絕對精神或共同佛心佛教中特別在中國的賢禪二家明顯的說到所以不必為此而憂慮

佛教中法門無量傾向於本體論形而上學的據此而輕視中觀與唯識然中觀與唯識者卻另有一番見地中觀者如月稱菩薩等說如來藏只是法空性的別名為了引攝一分計我者(常住不變清涼自在的我為輪迴與解脫的主體這當然是印度的梵我論者)所以方便的說為如來藏說他「譬如伎兒[A14]現諸趣」其實是「無我如來之藏」[A15]所以說如來藏心是不了義教據此來觀察雜染的一切法依如來藏而有等於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生死雜染的一切法還是依無始來的雜染熏習為因如眾色映於明珠明珠上現有眾色明珠並不曾變成眾色明珠也不會產生眾色所以如來藏空性決非萬化所從生的本體說如來藏為真我為生死涅槃的主人翁當然是權說非真唯識者以為如來藏是法空性(也有說是依他淨分)無漏種子雖是法身所攝(與如來藏相應不離)等到現起時還是有為生滅換言之雜染清淨一切法都不能說從此法性而生起由於一分中國佛學者傾向於絕對精神生起一切所以唯識者索性反對《起信論》近代的呂澂索性說「楞伽體用未明」

鄭先生引述了史蒲朗格與愛因斯坦的意見認為非有形而上的本體不可佛法不能說沒有本體沒有形而上的問題在不一定與世間一般哲學的本體論或形而上學相同也不一定要成立絕對精神依我所理解的佛法的勝義自證決非玄學的擬議假設也決非幻境定境我覺得佛法是宗教(當然不是神教)是最不同於哲學的純正的佛法既不是二元多元也不是一元(龍樹說「破二不著一」)[A16]既不唯此也不唯彼從本體生現象等等佛法中少有此方便說有人以為我把佛法作哲學講其實我不會哲學不願意佛法變為哲學想把佛法不共世間的特質多少揭發不過條理了一下說得清楚了些不免如刀上舐蜜傷鋒割舌而已


校注

[A1] 民國四三年撰
[A2] 《十二門論》卷1「汝今聞說世諦謂是第一義諦」(CBETA, T30, no. 1568, p. 165, a28)
[A3] 《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CBETA, T30, no. 1564, p. 33, a22)
[A4] (1)《解深密經》卷1〈2 勝義諦相品〉(CBETA, T16, no. 676, p. 692, a3)(2)《瑜伽師地論》卷75(CBETA, T30, no. 1579, p. 713, c27)
[A5] 《大品經遊意》卷1「百華異色皆成一陰」(CBETA, T33, no. 1696, p. 63, b23-24)
[A6]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69 方便品〉「到須彌山王邊皆同一色」(CBETA, T08, no. 223, p. 369, c5)(2)《大智度論》卷35〈3 習相應品〉「如五色近須彌山自失其色皆同金色」(CBETA, T25, no. 1509, p. 321, a28)(3)《大智度論》卷100〈89 曇無竭品〉「須彌山眾[32]鳥到者皆同一色」(CBETA, T25, no. 1509, p. 752, c9-10)[32]鳥=生【聖】【石】
[A7] 《雜阿含經》卷10「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3]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CBETA, T02, no. 99, p. 67, a13-16)[3]悉寂=寂悉【宋】【元】【明】
[A8] 《成唯識論》卷9(CBETA, T31, no. 1585, p. 48, a29)
[A9] 《中觀論疏》卷7〈13 行品〉(CBETA, T42, no. 1824, p. 108, b9)
[A10] 《大寶積經》卷39〈4 如來不思議性品〉(CBETA, T11, no. 310, p. 226, c12)
[A11] (1)《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37〈14 須彌山頂偈讚品〉「心佛眾生三無差別」(CBETA, T36, no. 1736, p. 284, a24)(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0〈16 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CBETA, T09, no. 278, p. 465, c28-29)(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20 夜摩宮中偈讚品〉「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CBETA, T10, no. 279, p. 102, a23-24)
[A12]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20 夜摩宮中偈讚品〉(CBETA, T10, no. 279, p. 102, b1)(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4〈38 離世間品〉(CBETA, T10, no. 279, p. 288, c5)
[A1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11 菩薩十住品〉(CBETA, T09, no. 278, p. 446, a5)
[A14] 現【CB】化【印順】
[A1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一切佛語心品〉(CBETA, T16, no. 670, p. 489, b20)
[A16] 《大智度論》卷15〈1 序品〉「破異相不著一」(CBETA, T25, no. 1509, p. 169, c19)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