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九
文字品
上性(至)之字者如來性是所詮常住之理文字是能詮常住之教理教相顯二品互明文中凡有四十七字十四字是音三十三字是字夫言字者葢文字之總名梵語惡剎羅譯言無異流轉或言無盡無盡是字字在紙墨可得不滅借此不滅以譬常住故字之為義可以譬道此案西域悉曇章本是婆羅賀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無異書但點畫之間微有不同耳。
悉曇此云成就婆羅賀磨天者此云淨天舊言梵天訛略也。
此是足滿者添足成滿非本來圓滿也。
常無常具足者體雖雙遮即遮而照故具二用。
四片合為一菓雙非雙照兩雙成四以此為滿如四片合。
開一切字者謂即字無字無字即字非字非無字三諦互融名開一切如斯融攝方名滿字豈同興皇遮照不融名滿字耶。
文云下正釋三諦自為三文各先引經次結義初真諦中先引經。
離半字逐滿字者世法名半字佛性名滿字又九部為半字大乘名滿字。
次本對半下結義也。
亦復無滿者所對既絕能對亦亡如對五寸之短談一尺之長五寸既滅長名何施故經云於一切法無礙無著即絕待意半滿俱無是真諦義也。
當知字非字者字即半滿相待非字即半滿俱絕。
以無下以絕待為滿字故知此滿非對半得名。
次俗諦中先引經。
悉是佛說者下釋二義如下疏文。
次當知下結義即空而有半滿相待其義宛然。
以正法為滿字者半滿俱名正法半不知滿滿必收半故使滿字統於半字也。
佛性自淨者眾生佛性本自無染不假修成。
次當知下結義諸字即前空假二種字也。
故稱滿字者此以佛性中道即遮即照得滿字名。
雖有下明互融舉一即三舉三即一故云具足無缺同前伊字故不縱橫會歸此理方稱開密次譬可見開一下合法性法界亦復如是者以此二是佛性異名故若解佛性餘二亦然。
豈隔下結斥古解。
開祕說滿者開前偏權之祕說今三德之滿也。
偷安[A1]已典者即外道書中亦有三寶等名此方道教其例亦然嘗覽其經往往有梵行魔王眾生等語豈非偷佛名教安[A2]已典耶。
引清淨法行經者准輔行所引與今小異未知孰是彼引經云月光菩薩彼稱顏回故知孔老二教雖曰外法悉是大權垂迹意在漸引物機所以二教皆師於佛故老子西昇經云乾竺有古皇先生者是吾師也綿綿常存吾今逝矣又云吾師化遊天竺善入泥洹又符子曰老氏之師號釋迦文尹喜內傳曰老子曰王欲出家吾師號佛覺一切人也今受天帝請食還當為王及羣臣等一時受戒列子云昔商太宰噽問孔子曰夫子為聖人歟孔子曰丘博識強記非聖人也又問三王聖人歟對曰三王善用智勇聖則非丘所知又問五帝聖人歟對曰五帝善用仁信聖亦非丘所知又問三皇聖人歟對曰三皇善用因時聖亦非丘所知太宰大駭曰然則孰為聖人乎夫子動容有言曰聞西方有大聖人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據此諸文則孔老之於釋迦師資驗矣張湛注釋列子而曲解西方聖人之語不云是佛雖欲崇道其如侮人之言何問疏引清淨法行經者為正翻耶為疑偽乎答天台智者證居五品位在初依而於止觀及淨名玄悉皆引用厥或訛謬不應引之故四依品云如是四人若以佛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是故我說如是四人為世間依故荊溪云准諸目錄皆推此經以為疑偽文義既正或是失譯乃至今家所引像法決疑妙勝定等意亦如是如涅槃後分本在偽目至大唐刊定始入正經豈以時人未決便推入偽大師親證位在初依不應錯用。
若如下會通也。
佛則認歸者外道名言既是偷竊先佛遺教故今釋迦認歸乃云皆是佛說非外道說。
方便施與者即法身大士隱實施權現外道身說彼教法漸漸誘進故云施與佛今顯本故云皆是佛說等。
若開下則約會事歸理云是佛說是知大小言教內外經書悉由心變當體即心心即三諦所變皆然楊子尚知言者心之聲書者心之畫彼語雖近可以例遠當知觀心僻越則有邪外教起稟教則成六趣因果觀心真正則有大小教起觀心即空則藏通教起稟教則成二乘因果觀心即假則有歷別教起稟教則成菩薩因果觀心即中則有圓頓教起稟教則成佛界因果又是折空觀心即空觀心次第觀心不次第觀心而大小教起只由理具諸教故隨觀心之緣而得發起故觀所起唯見理具經云皆是佛說義在茲焉既指心性一[1]如言說皆理故知經云皆是佛說者非約如來認歸亦非方便施與直指理體云是佛說故注云云。
文理之本者謂小乘半字文理為大乘滿字文理之本也以因小入大故即同上文先教半字後教毗伽羅論也。
別明字本者彼悉曇章是生字根本說之為半所生餘章文字具足說名為滿又十二章悉名為半自餘經書記論為滿類如此方由三十六字母而生諸字遂有經書經中既云持諸記論等即是明半字為記論等本故云別明字本即下經云是故半字於諸經書記論文章而為根本。
得悟滿法者即經云然後能知是法非法是法即滿非法即半故下經云半字皆是煩惱言說之本滿字乃是一切善法言語之根本也此葢如來以世間半滿以顯出世之法由小入大也。
以音隨字者謂十二音入於迦佉[A3]已下三十四字。
以字隨音者以迦佉[A4]已下三十四字隨阿等十二音澤州云梵章中有十二音其悉曇章以為第一於中合五十二字悉曇兩字是題章總名餘是章體所謂惡阿乃至魯留盧樓外國正音名億力伊離標離此是初章就此章中迦佉[A5]已去三十四字是其字體初十二字是生字章末後四字是呼字音將初十二呼後迦等生字之時有單有複其單呼者依後四中標離二音其複呼者用後億力伊離二音單複呼中竝有長短聲別故有四音前後合說有十六音而經說十四音者前十二中後二助音非是正音故除此二疏文單或禪俱音丹禮記禪衣字從衣初文下敘諸師異解此既梵章此方人師不諳彼語遂使隨情紛紜諸說又義淨寄歸傳中廣明音字今不煩引恐惑後學止可略知大況用識所詮應知佛引梵章字本意在況顯佛性周徧若了此旨經義冷然若昏其宗徒分音字寄語講者止可約略消文無宜穿鑒。
是十四音等者經標十四至于歷名解釋但有十二故使諸師取義不同。
四解單者但足前十二成十四故。
二解複者兼取後三十四字重合其字共成十四故云複也。
書缺二字等者此據瑞應明太子乘羊車入學堂學書而古書本缺二字其師不解反問太子也。
是餘聲者非正音也應法師云此二字是前惡阿兩字之餘音若不餘音則不盡一切字故複取二字以窮文字。
故經下開善據文為證炮音正當第十既便結十四則知不取後二餘聲。
更取下明足前十為十四也。
插著中心者謂以後四音插在十音中間著之也謂阿下正示插著之處即前六後四之間也。
阿阿者謂短阿長阿伊憂皆然此前六音也㖶野等即後四音也等即等取烏炮二音。
前十二為六音者謂短阿長阿為一音乃至菴痾為一音。
後五五者即以後三十四字中取二十五字以五字為一音則有五音足前六上成十一音。
三三相對者餘乘九字故云三三但取四字為一音以足前數其餘五字乃屬遲音。
書缺下還引瑞應彈之。
悉曇(至)總名者如前解。
冶城亦壞者亦以字足音故。
取後四字者即魯留盧樓以魯盧為一音留樓為一音故云合為二音復引六卷四字但是二音故知梨梨只是魯盧樓樓只是留樓亦梵音奢切耳。
足前為十四者暹記云以魯留盧樓四字是呼字之音亦名潤聲即是發音之始故得足前十二為十四音。
又梵下謂梵本不言音字之異通云四十七字耳故但以十二字為能生或取下四字足十六字為能生皆隨便也。
又一解下音是能生字是所生。
二語者暹記云夫云語者多字方成二字為語故未可用問疏引諸釋的從於誰答且據河西以消音字初半下釋前經云初說半字以為根本義也前因敘古未暇釋之半為滿字根本故今疏中半滿對明三番釋義前二約所表後一解能表。
事未成為半者暹記云謂將上韻來配但是半字故云未成以得阿等十二字徧入諸字一字皆具十二字方得滿名。
無牽申等滿者彼所立義但如四片為菓無引小入大之義故非率申。
經重音者上聲呼下去重字皆隨音勢上聲呼之。
經則能攝大涅槃者以四王對四德護雙樹不令外道取其枝葉也。
明諸字所因中經長短超聲者初十二字是長短聲前之六字初短後長後之六字前長後短其迦佉等二十五是其毗聲隨其流類毗比(夫必反)一處故曰毗聲後耶囉等九字是其超聲不同毗聲故云超也。
疏迦佉等下正示二十五字是毗聲也謂迦佉伽重音伽俄(魚賀反)是舌根聲多他陀重音陀那是舌上聲北遠及應法師云是舌頭聲吒佗荼重音茶挐是舌頭聲遠應云是上咢聲波頗婆重音婆摩是唇間聲遮車闍重音闍若(耳者反)是齒間聲應法師云舌齒聲凡五字中第四與第三同而輕重微異故皆重音也重上聲餘九字是超聲謂耶羅輕音羅和賖沙婆呵羅(來家反)也應法師云八是超聲恐不取後羅字以與第二字同故。
所言超聲者暹記云謂滿口五音具足羯調之聲名曰超聲。
所以諸師所說不同者只由西方五印音殊所傳各別故使爾耳且此土方言尚難區別況東西遼敻未易知也今為消文故此略解意在佛性餘何所云。
經雖處陰界不同陰界者不即不離如冰如水。
經悉應歸依者歸依在悟位通五即。
經是故半字(至)而為根本者既以半字喻小滿字喻大若從本體流出以釋則平等法性為滿字本滿為半字本半字復為世間本若從末為本則世間文記等為半字本半字為滿字本滿字為法性本雖展轉相依其體無二。
經又半(至)煩惱者半字雖證真空全是無明別惑善法即指佛性。
更明無字義者即一向就失以立科名以文中明失語多故經中二意一約外道無半字義故經云親近修習不善法也二約小乘無滿字義故經云不知如來常等經。
今應離等結勸迦葉捨小悟圓。
鳥喻品
河西先明三品義同真應者滿常顯約真身半無常隱約應身若欲分別則半滿是真應教常無常是真應行隱顯是真應用教行在因用必在果。
因字下正生起三品也因字識理是依教開解故有前品達常無常是依解立行故有此品能隱能顯是行成證果有斯二用故有後品。
今更下今師生起河西所釋既不顯云教行故使今師助成彼義而且對前生起此品月喻在果其義易知故文從略。
二諦三諦者不思議諦二即三故。
一教一切教者即一說三即三說一故。
依教立行者依三諦教立三觀行中邊俱照故曰雙流。
二行並觀者中邊不二故曰並觀中即是常邊即無常二法互融如鳥遊息三觀圓修名如來行由境發智即因教開解義備前品由智立行即以解導行旨在今文。
教轉成境者只由生智故轉成境即向云即文字達三諦也。
知轉成行者前品之智轉成今行崔豹古今注云鴛鴦鳧類也雌雄不相離人得其一其一則死故謂之匹鳥。
娑羅翻鴛鴦者此釋非也梵語斫迦羅此云鴛鴦非娑羅也。
鴈鶴舍利者舍利此云春鶯亦云鶖鷺。
漢不善梵語者以東漢佛法始通故使後代以漢為稱不忘本也。
以況下示雙流行相況比也一即是中道之真無量是二邊之俗二諦互融故云一中等。
非一下遮則非真非俗照則而真而俗即照而遮名雙息即遮而照名雙遊雙流共行義在斯也。
問為下意云一言共行約何名共故歷三句問以辨之苟立第四還同第三故但三句研窮[A6]已足。
他解下敘古初師約生死無常涅槃常以明共義先斥非次若精識下顯是。
二物者識鍮如觀無常識金如觀常故云乃是雙觀聖如是下正酬前問聖指登地凡指地前。
皆云亦如是者意顯聖與凡共。
一鳥下生死如地故云窮下此但在凡涅槃如天故云窮高此但在聖他以生死但是無常涅槃唯常故遭此責。
假令二鳥者縱破縱彼計云我說凡聖各能精識二物故向云聖如是行凡亦如是豈非雙遊。
但雙下破也縱於凡心能雙觀者只是二鳥雙遊地上則雙遊空中其義不成故云不雙遊高也。
遊高不遊下者若於聖心具二行者又不涉凡則是二鳥但能飛空不能遊地也只由他人不了凡聖無差彼彼互遍故受此難。
又一下次師約生死涅槃各具二法以釋雙遊初立宗比斥次正出[A7]己義初文先立半滿以為宗本。
約一法者謂半但無常滿唯常住各據一法故也。
雙遊約二法者名既云雙法必具二意取半滿各具雙遊半中則兩無常為雙滿中則兩常為雙將出[A8]己義先斥前師以常無常為雙遊義既釋今品義必在滿何殊梨奈兩片共成一菓。
夫雙下正出[A9]己義則以生死涅槃各具二法對取同類以為雙遊二常為滿其體既同豈如梨奈此乃古師自謂得意及為今破義甚無歸。
今明下今師斥經喻雙遊正取雌雄匹偶故以二雄二雌責彼違經。
今言下明今釋先橫約理事解義。
生死(至)亦爾者生死是無常涅槃是常住生死即涅槃無常即常故云生死具常無常也故下經云未聞是經皆言無常聞是經[A10]已皆言是常豈非生死具常無常涅槃即生死常即無常則涅槃亦具常無常也故云亦爾是知生死涅槃二法相即如云波具動靜水具亦爾只由波動水靜波即水故波則具二水即波故水具亦然而此事理始自凡心理具終至妙覺究竟一切皆然故使下文結成六即問極果豈有生死耶答性惡不除應同九界故得極果涅槃亦即生死具常無常竝同上說故下疏云若應物云如來有憂實理則無也。
在下(至)雙息提喻合法也。
下即生死高即涅槃生死涅槃一心所具各具[1]中與無常故雙飛常即是雄無常即雌常即無常則雄息無常即常是雌息二法體同既無前後得名竝息其猶波即水故名波息水即波故名水息波水同時得云竝息經云遊止共俱遊即飛止即息也。
即事下生死即事故無常涅槃即理故是常事理相即則共行義成此則正以事理釋成上義也。
二諦下前之事理即是二諦故今更對中道以明三諦重釋雙遊以圓教二三開合成異故於二後更約三論前云事理只是真俗真[A11]已是中俗即二邊今明三諦則以二邊自為真俗以前真理別受中名二諦無常中即是常義同前釋。
非二下覆疎上義恐計中邊故茲更述謂約理實無中邊之異故云非二中約事即中邊宛然故云而二中即是非常非無常而常而無常講者無以二諦為雙遊中道為並息大有所妨(云云)。
是則下[A12]但云雙遊不云息者遊息體同故得存略後諸學者若昧一家理造事造性惡修惡理事不二心色一如欲消此文誠為不易。
事理下豎約六即結成前釋雙遊未分凡聖故屬橫辨今攝前橫以歸六位一一位內各具前橫故今名豎。
言事理(至)既成者向釋約二諦三諦及以覆疎括其大義只是事理如向[A13]已明故使今文[A14]但云事理也。
名字下正示高下。
不言理即者向約事理正談理具若曉解此義即名字人五品觀成六根似證分真開發妙覺究竟豈有餘途唯此事理故雙遊皆成。
橫豎下事理是橫六位是豎橫入於豎豎各具橫故云具足等。
此中下結詶前問以前約三句徵其共義他人答釋其旨全非若依今師備有三共。
凡凡共行者謂彼彼眾生各具事理一一互遍雙遊並同此即答前第一為凡與凡共問也應云聖聖共行答前第二為聖與聖共問[A15]但是文略若釋義者則是分果極果所證事理一一互遍此二且約凡聖各自論共問理可容遍約事如何答事即理故理遍即事徧也。
凡聖共行者此答前第三聖與凡共問也謂凡聖雖異事理體一清水濁水波濕無殊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是則凡心徧聖聖心徧凡一室千燈喻意可見若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文三共豈在再思。
非凡下一句若對前問則是長有謂約事則凡聖且分約理則誰云迷悟故云非凡非聖如斯之理一切俱有故名共行。
約人約法者事理是約法六即是約人。
[A16]但是略者具足應云是苦樂常無常我無我故此三雙並喻二鳥經[A17]但舉三故知是略。
又顯義同者謂苦無我與無常義同故。
是故互出者喻中喻二今[A18]但合雌喻中之雄[A19]已是常等故云互出今謂經云無我等法則是等取常樂我也。
論議中迦葉問者以由佛舉二鳥而[A20]但合無常未達其旨所以請答故下佛答具出二用以合喻也。
舊云下一向約異不明橫具故未盡善得觀師意方合經旨。
前多下即指哀嘆等文皆以如來所證真常以斥二乘無常之倒故云約豎論常前非無橫[A21]但多明豎故云多斥。
今品(至)無常者此約橫論以謂生死涅槃各具二法故云一時。
只生死下且示生死具二之相涅槃具二義可例知以生死涅槃體無二故即理而事事異於理故云異法說苦即事而理理異於事故云異法說樂此亦不異而異故云異法。
五穀者即經云稻米麻麥豆粟也。
下別下亦是觀師預引下譬釋成此文。
借此以顯等者即是借此世間華果以喻出世二法也。
一就生死應云無常常涅槃下應云無我我或闕或略應知生死具二是約住前四即故迦葉徵喻為問佛答五譬皆云雖有煩惱如無煩惱住前未證且云生死就涅槃具二則約分果極果經文煥然下文更釋前兩是橫者以二法各論一行故。
後一是豎者以生死苦對涅槃樂故此亦非橫非豎而論橫豎橫必入豎豎不離橫。
理應備論者約其義理橫豎三文各應備論六義而今三文各明二義者俱是互現義必具也。
答中明生死常等者此指能喻事常故經舉須彌即世間久住之事名常事必磨滅故異佛常若生死中常理與如來同。
經唯除涅槃者此乃即生死之涅槃正是明生死中常理也。
經直以世諦等者以世間謂菓實[A22]已定故且云常故借此事以喻常理。
經領解中二善哉者雙讚如來善說生死具常無常述成中兩如是者雙述迦葉能領二義故疏注云云。
未聞(至)無常者以偏小教事外談理不云生死即涅槃故是故皆云生死是無常法。
聞是(至)是常者今經圓說生死即是涅槃圓信成就故皆是常。
經雖有煩惱者煩惱是生死因也。
如無煩惱者以煩惱即菩提故具足應云三障即三德。
經即能利益者謂能為他說也此指假名等人故云雖有煩惱。
修多羅翻契經者意顯契經是小乘故如下經云從十二部出修多羅在小明矣又是定藏以三藏詮三學則經藏詮定學也。
金卝下以經文卝字二家用音不同招提作普角反觀師作孤猛反故文中先出二義初是招提義次金未理亦名礦等是觀師義。
典金名者典守金玉之人曰卝人周禮云卝人掌金玉之地注云卝人言礦金玉未成器曰卝而字通三體古文作卝字書作礦說文作磺銅鐵璞也同孤猛反故觀師依之以卝音礦。
注云云者如向說。
然卝下今師雙取二音以音召體俱是金玉未理之名不須各執用者隨便故注云云。
就涅槃(至)二行者此約分真究竟[A23]已證此理具足二行也是故迦葉約如來果人離憂悲為問。
無憂悲下憂悲是妄事我即是真理無妄則有真故無憂悲則有我有妄則無真故云有憂即無我。
謂是無端之問者一往觀文謂迦葉忽問如來憂悲有無語無承躡故曰無端二往尋文義不孤起故云然佛說涅槃等無常之善昔教備說故使迦葉躡前問之非無端倪也。
佛法亦爾(至)合譬者文悞應云無想天下即經云無想天壽亦復如是一句是以前譬合樹神譬也。
佛法亦爾下是大分二段後合文耳。
經如來實無憂悲是明涅槃具常。
而於眾生下是明涅槃具無常豈非分證究竟皆以應用為無常耶二鳥在高雙飛雙息義斯見矣下經例然。
但於無中說有者法體湛然實無憂喜從體起用則有憂喜。
眾生有苦明有憂之由只由機感故佛垂應既有八苦未脫八難以苦為機感佛大悲勤勞救拔故云見佛有苦也。
今問下釋疑文有三意初問難二反質三示義初意者約應用雙問悲喜初問應有悲苦既示內心有憂則應外形有苦以世人心憂必形苦故如來下此問應有喜樂不念眾生是無憂無憂必有喜內設有喜外應受樂故云應是無苦此皆執凡以難聖也次問者先牒理體法身無憂喜何以下正難以向疏云應物云如來有憂實理則無既云實理無憂則是法身有喜與無憂無喜義成乖各故問云汝何以云如來實喜也。
今亦下反質則是答次難彼既立法身無憂無喜故今牒彼名反問之令墮負處汝既云無喜又云無憂無憂則應有喜還成我義故云何以定云等以法無定性定則是執故以定字責之。
我說下示義則是酬初問也法身實無憂喜苦樂但隨順機緣應用拔與示憂示喜不同凡夫故云義說上句云非憂喜而下句但云義說憂悲者且順經文一邊結示。
此是不定之言者或云憂或云喜而當體即非憂喜不可定執以此經下文偏破定性故經云如來有憂及以無憂是佛境界也。
經舍宅微塵不得住立者舍宅至麤微塵至細皆於空中不得住立。
經若言下且約麤說亦應云若言微塵等。
經心亦如是者此舉慮知妄心為譬重顯前空中舍宅之譬故疏云為譬作譬也心無質礙喻前虗空陰入界喻舍宅。
經若謂如來入於涅槃等者此指事中灰滅為涅槃也。
經如來不入者對小灰斷故云不入其實入大涅槃即事而理故名入也。
人度者證果在人故地度者禪是所依故。
獼猴見佛心者賢愚經云安羅樹林有獼猴行見一樹無蜂而有熟蜜來就阿難求鉢阿難不與佛言[A24]但與獼猴得鉢盛滿蜜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令其水淨獼猴不解謂呼有虫將至水邊洗鉢水漾蜜中捧還上佛佛分布眾僧皆悉周徧獼猴歡喜今且以獼猴測量佛意謂佛嫌有虫故云尚見佛心耳。
今亦下今師明義微許成論故云有少分知如獼猴知佛有嫌心而不知欲水淨是不能具知今經約下中不知上法者正是不能具足知也。
即是豎論者化住前生死凡夫令入分證究竟涅槃之理凡聖對辨即是豎論初文但約住前凡夫具二次文但約證得聖人具二故前二是橫盛夏極熱以喻迷深迷深則倒重如盛夏水長倒謂八倒也。
譬令解常等者即是安置諸子祕密藏中我亦自住其中也順鴛鴦喻故云遊諸覺華以此鳥好在華池故七覺如華故曰覺華。
此中又兼等者此預示答文以此段正明苦樂故問但云名第一樂而答中有常等四行者旁兼而明非文正義然旁正合明則具六行向云具簡六行也。
經謹慎者約果則三德圓證約因則三觀圓修名為謹慎三教九界悉名放逸因果例知。
言死句死路者六道有分段死三聖有變易死。
下不知上者以理即為下證聖為上且略名等。
經無天眼者此真天眼即佛眼也。
經無我密教者偏小之教隱覆佛性名為密教又顯雖施小而密意在大。
初偈明人者經云勇健者諸凡夫俱是約人明法者經云智慧憂患悉是法故。
通釋二偈者經如來二字釋初偈初句斷煩惱釋後偈第三句住智慧山釋初偈次句及後偈上半見諸眾生釋初偈末句及後偈末句中亦見眾生四字常在煩惱中釋初偈第三句及後偈末句中憂字無量煩惱如地如野。
經云何得昇智慧臺者即問後偈前三句既云昇殿乃至除憂患則是有喜。
經住山頂見眾者即問初偈及後偈末句也既見眾生在生死中則是有憂豈是涅槃無憂乎。
[1]月喻品
前鳥(至)一時者亦旁有豎義多分在橫如別說中初就生死二就涅槃此二是橫三就生死涅槃是豎從多從正故云橫論一時。
豎論前後者既喻初生後滅故知是豎若據果用亦可云橫且約一途故云豎也自他旁正例同前橫。
隱顯是適宜者示生示滅稱適他機。
河西(至)真應者謂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故云皆是真應。
此乃下今師斥也但得義同不知文異故曰一途。
問答既三者上文初問云何解滿字次問云何共聖行後問云何如日月豈非問別為三故今如來以文字等三品次第答之豈得是一真應意也。
兩問一答者如上問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語似兩問而佛[A25]但以四依一義答之。
一問兩答者如上問云何得長壽語似一問而佛作因果兩番答之則以因答得字以果答長壽也。
一問一答者如今品舉月舉日舉星次第答前三光三問餘皆倣此。
只是一句者河西意謂三品只是答如日月等一句義耳故前文云文字半滿只是鳥喻常無常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隱顯即正喻真應故知問雖有三正在日月一句而[A26]已。
推文可解者謂若解隱顯則前常無常及半滿皆可解也以只是共成隱顯一意故。
今云下正明問答文義俱異不同河西云義是一也應知半滿是約教為問共行是約行為問三光是約用為問故今三品次第答之非謂[A27]但明真應而[A28]已。
前問共行等者應先云前問半滿等疏文從省。
備問三光者纂要云日月星謂三辰亦曰三光說文云日者實也太陽之精字從一○象形字也釋名云月闕也言滿而復缺也星散也言列位布散也。
日用長短者夏日長冬日短夏日宿在東井出寅入戌故長冬至宿在牽牛出辰入申故短。
星以吉凶者上問歲星則吉今答彗星則凶互現其義也。
同況隱顯者隱即無常如虧短凶顯即常住如盈長吉。
在先下應問云品中備舉三光何以題稱月喻故今答云在先答等。
月攝日星者攝有二義一中攝前後日月星三月居其中故以題品二以廣攝略品內所談月喻文廣日星事略故以題品。
名異下能喻則三光名異所喻則隱顯義同而月有虧盈喻法義便故以題品是知荊溪所釋[1]戒疏主義共成三義以釋品題一在先答月二月攝日星三月喻法義便也。
宣夜等者蔡邑天文志言天體者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髀音毗。
天如圓傘者葢也。
為葢天儀者劉氏正歷問曰顓頊造渾天儀黃帝為葢天蓋天者以天象葢。
日月橫行者謂天左旋日月星右行也以佛法中唯說日月橫繞須彌有同此說故云同於佛法。
渾天儀者或以玉為之或鑄銅為之尚書考靈耀曰觀玉儀之旋昏明主時鄭注曰以玉為渾儀漢名臣奏曰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渾天法也唐玄宗甞詔沙門一行與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及諸術士更造渾天儀鑄銅為日圓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轉一周又別立二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四轉一匝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面六十五轉而日行匝仍置木櫃以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前置鐘皷以候辰刻每一刻則自然擊皷每一辰則自然撞鐘皆於櫃中各旋軸鈎交錯關鎻相持既與天道合同當時甚稱其玅鑄成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寮。
張衡下彼說日月豎轉與佛法不同。
日出扶桑者東方之野淮南子云日出於湯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之上爰始將行是謂朏明(朏音斐將明也)至于曲阿(山名)是謂朝明臨于曾泉(曾重也早食時在東方名水之地故曰曾泉)是謂早食次于桑野是謂晏食臻于衡陽是謂禺中對于昆吾(昆吾丘在南方)是謂正中靡于鳥次(鳥次南方山名)是謂小遷至于悲谷(悲谷西南方之大壑)是謂晡時回于女紀(女紀西方陰地)是謂大遷經于泉隅是謂高舂(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頓于連(爛音)石是謂下舂(連石西北山名言將欲冥下蒙悉舂故曰下舂)爰止義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曰乘車駕以六龍義和御之日至此而薄於虞泉義至此而回六螭即六龍也)薄於虞泉是謂黃昏淪于蒙谷是謂定昏日入嶛(音潦)嵫(茲音亦曰落堂山)經細柳(細柳西方之野)入虞泉之池曝於蒙谷之浦(蒙谷濛記之水)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言其光在桑榆樹上)。
長阿下引佛經凡有六段一壽命二形量三所成四行照五本起六虧盈而於本起中復明所成及形量行照等次第如文初壽命中云五百歲者俱舍云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夜乘斯壽五百前明形量云日形縱廣五十由旬而本起中云二千里者然由旬三等謂十六里四十里八十里向據四十里由旬則五十由旬當二千里月形前減一由旬故今減四十里角行者斜行也。
六十光照之故減者此同俱舍近日自影覆故說月輪缺也。
月悉不受者與日相遠故不受問三事釋增減的從何說答三義相須故致增減何者角行時侍從居前而度與日近正行時則處正殿而度與日遠既漸角漸正故漸虧漸盈世傳日中有桂及老人與兔者佛教亦有此說或云閻浮樹影或云大地影其猶懸鏡現像也老人即帝釋化身於恒河邊以試三獸而兔能捨身充老人食感其德故竝寄影月中令萬世仰止兔即釋迦往因也事載西域記。
既具下再顯立題。
如向分別者即前云同況隱顯在先答月等也。
又月在中下重出三義前荊溪私釋但合此三以為二耳前云月攝日星者即今在中文多二義前云名異義同故月親便者即今隱顯易見義若取疏主現文對前一釋則成四義故題月喻。
或屬後品者謂合在菩薩品也中以後品之初重牒日月光喻故。
今分為二者蓋依觀師也。
經以須彌山障故不見者日月皆然長阿含二十二云閻浮日中弗婆提日沒瞿耶尼日出鬱丹越夜半經文次第四方徧說例前可見彼經又云閻浮為東于逮為西閻浮為西瞿耶為東瞿耶為西單越為東單越為西于逮為東以由日月轉故皆謂日出之處為東。
出白銀面等者以劫初風吹二寶所成故應知正行處正殿時而白銀面向下故世見月盈也月虧可知是則虧盈具多因緣各說則似相違會通共成一意耳今經乃云因須彌山而有增減應是正行則遠山角行則近山故云因山也。
世云六月下因便釋後經文。
運行相遇者應云相過謂夏至冬至長短極故相過以夏至去冬至則六月也故左傳昭二十年秋七月朔日有食之公問於梓慎曰是何物也禍福何為對曰二至二分(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日有食之不為災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過也其他則為災今云陰陽相御則是二分同道也疏順經文則以夏至望冬至春分望秋分皆相去六月也又杜預準歷家之說謂日光以望時遙奪月光故月食日月同會月奄日故日食食有上下者行有高下日光輪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皆既者正相當而相奄間疏也。
鍑音福又音富。
經修羅遮月者陰陽推步又云羅睺計都二星犯於日月故有蝕之是知羅睺計都二俱梵語悉名修羅名也自西土聿斯經來方有二星之號問既是修羅合居海底為何在天為星耶答雖居海底而氣應於天何妨是星也故漢書云凡萬物之精上為列星也是知修羅亦萬物之一類耳若准楞嚴胎生修羅其所卜居隣於[1]是日月化生修羅與天爭權則為星明矣。
制止者即如來示有調達出佛身血而致墮獄正為制止未來眾生令不造逆故。
經人間短者日短故見月久反喻圓機見佛常住。
蝕者春秋曰日有食之字皆單作釋名曰日月虧曰蝕稍侵如虫食草木葉也漢書云日月愽蝕韋昭曰氣往迫之曰愽虧毀曰蝕也。
如作盜人者阿含經云有偷𦬔云咄咄月莫出待我倫𦬔了任汝出不出名不樂見也。
釋三時文有二段初敘異解二云下次師凡引四文證佛法明秋是知佛法二意隨俗有四制內唯三。
光明下本攝者正月是春分本月攝後兩月悉屬春分乃至十月為冬本月攝後兩月悉屬冬分三三本攝也。
律明下正出制內眾立三時之意。
簡賊住者謂外道俗人削髮染衣妄稱比丘名為賊住若欲簡別應問佛法幾時安居何時受戒等若說四時便知賊住以西國俗有四時佛制三時不令外道俗人聞故故彼不知。
今言下今師正釋今言三時意不同律為秋日處中與春日同故不言秋。
經日光映故者應以日光喻無明惑二乘無明全在不見真常如由日光不見晝星。
支斗者六卷云只如斗星今云支斗恐字誤或是經本不同。
或作歲音等者謂彗本蘇醉囚芮二反而又通歲戍二音故云或作。
形如下釋名云言其孛孛然似掃彗也彗即箒也爾雅彗星謂之攙搶孫炎曰妖星也攙叉衡反搶叉衡反。
呼為刁者刁都聊反。
麻者以其光似散麻故曰麻彗。
除故布新者此星現則國易舊主如支佛出則佛[A29]已滅度左傳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用此三文者即嘆勸結三文也。
結日嘆教者經云譬如日出又云微妙經典及善說如來等故知結日嘆教也。
結月嘆理者經云正法不斷僧寶不易即同月性無出沒等。
結星嘆行者即勸學盡結文也修方便是行此行既常如星實不沒。
菩薩品
上有十三者此就合論則是合長壽因果為一問金剛堅固為一問。
或十五問者即各開成四故有十五故長壽品疏云如初一偈合成兩問開成四問也。
是問佛事者始問如來久遠因果終問三光真應隱顯中問四依雖是因人正為宣揚佛法故知諸品並是佛事。
問菩薩事者始問而名菩薩終問近無上道其間諸問悉約因中故云問菩薩事是則開成三十四問合為三十二問而不出因果機應之義佛隨彼問悉為答之問前分諸問以為過現未三今何故分為因果二意耶答聖語多含重分何咎。
釋菩薩下約四教釋菩薩者欲明品題正從圓教理即立稱故須簡去前三及圓後位所以四重釋義。
從見釋迦佛者即如來往因為陶師見古釋迦而發心也願成佛時同彼佛號故今亦名釋迦。
三事供養者謂佛於舍宿藉草為座燃燈照佛獻石蜜漿。
虗信者即初心仰信空理未獲實證故云虗信猶在生死渴乏中故。
理水沾神者性地似沾八人[A30]已上真沾。
伏斷見思者性地伏見八人見地斷見九無礙伏思九解脫斷思即薄地[A31]已上至支佛地悉曰中心遊戲神通至後心即第九菩薩地然據初學遊戲則在薄地故法華玄義云從薄地學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也今據[A32]已成故在後心大論九十三問云神通所作何名遊戲答猶如幻師種種變現菩薩亦爾故名為戲復次三三昧中空名為上諸餘行法皆名為下下如兒戲故名為戲論第七又問云菩薩但當出生三昧何須遊戲答菩薩心[A33]已出生三昧忻樂出入亦名遊戲。
餘有殘習者大品云留餘殘習以誓願力及扶餘習而生三界利樂有情。
攝法不盡者以三教唯約發心方名菩薩退不攝二乘六道進不攝圓教五即。
四圓下正明圓教菩薩若名若義退該九界悉名理即菩薩進攝佛根故稱名字菩薩乃至妙覺菩薩豈同前三攝法不盡問菩薩因號妙覺極果何稱菩薩答智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菩薩梵語眾生華言疏主釋義全同龍樹故知圓義始末該通五即因人既稱即佛佛稱菩薩復何疑哉。
理性為因等者性雖本具藉教外熏依教生解轉迷成悟。
安作餘解者問答二文俱在理即安可作前三菩薩及圓教發心以解品題耶。
答四問者一未發心問二得無畏問三處濁世問四處煩惱問。
乃至者略却第三應云由見佛性如華不染靡無也。
而少於眉目者但得通意如存身體不知文別如少眉目今師答文對問各自甄分而佛性之旨統括無二斯則身體既具眉目又存法身理教彌見姝好。
牒譬嘆經傍答者如日月光是牒前品喻如日出譬也重牒此譬以嘆今經既云雖無菩提之心而能作菩提因者豈非由理具故能為因耶此則傍答未發心名菩薩義。
涅槃光下今師正解。
佛即涅槃者應即法故。
契經者下兩釋初以契經為小故劣今經是大故勝又今下則以[A34]已前大教悉名契經既不契末後常機故劣今教。
等異下云云者若無異者何故佛云持戒修善生天毀戒作惡墮獄耶。
何用賞罸者既因光皆自發心何用滅後四依賞持罰毀令發心耶。
持犯昇沈者即初難持則上昇人天犯則下沈四趣。
賞罰自異者即次難持之則四依賞善犯之則七種罰惡。
積善方解者地前修行動經塵劫至于登地方有真解故生解難。
即理為解者三德涅槃即理而具雖有煩惱如無煩惱生解則易。
經除一闡提者佛性大海以信得入闡提無信所以除之。
經法聲光明者聲謂聲教即前次釋以涅槃教詮理分明喻之若光。
經入毛孔者除闡提外其餘重逆微有信心喻以毛孔。
二釋答者經從何等為大去也。
欲明名字下對前段示意故。
簡闡提者即是以修簡性是前正答。
意通取其餘者即經云其餘眾生也。
欲明理性下欲顯理等不隔闡提是今釋答意。
若無下是知迦葉執別為難如來以圓為答又正答據別故簡闡提釋答約圓故皆祕藏有此二意故注云云。
初偈十二問者即長壽品問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等十二問也。
品初之說者即前云眾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為作菩提因緣也。
四位菩薩者名觀似真也除前理即置後究竟。
何者下釋所以由問發心故以修位為答住前名緣修登住名真修四即俱有發心義。
不墮三惡等者據經正明在惡趣及在人天何云不墮答者應云相似菩薩願生惡道利樂有情故經云若在三趣論其自行則麤垢[A35]已落長別苦輪故疏云不墮經中略舉化他疏主兼申自行以墮釋在意甚分明。
陂池者書傳云澤障曰陂。
堆阜者堆高土也阜山庳而大者庳脾弭友。
別簡中謂闡提燋種等敦逼令發故此斥之現是闡提必無發理若能改往復非闡提故下經云若發心時復不名一闡提也此經前後多明闡提有性有成之義不可執此以害前後故知五性宗家云闡提無是據現在一性云有則約未來由現性具未來必發然此諍論是佛境界且此和會庶免專執。
乳酪六物者即經云若密若酥若水若漿并乳酪為六物也。
文言下云云者因法立譬如因根生葉又取根取葉各令病差如依法依喻悉得開悟法行觀理信行尋文以喻取身取皮各隨所用。
經密緻馳致反緻亦密也。
開善不取最後金剛謂與第六譬同故今師取者以前約金剛能破一切以喻此經後明金剛不容外物以喻闡提金剛語同喻意各別故為十譬。
云云者釋論云著金剛於龜甲上以山羊角打之即碎。
[A36]但前答(至)生善者佛性是理善又羅剎逼令發心俱生善義次答三問則滅三障惡也由發心達三障事即三德理入名字等位去果非遠名佛近因是則理具為遠因也故知生滅猶如要路。
逆順各十者順謂順生死流逆謂逆生死流順生死十則從細至麤如著衣之法一無始無明二外值惡友三內外滅善四無惡不為五惡心徧布六惡心相續七覆諱過失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作一闡提逆生死十則從麤至細如脫衣之法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剋責三怖畏惡道四發露瑕疵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故云逆順各十也廣如止觀方便懺淨及百錄方等懺法中明故云如別記。
懺護是其二也者懺悔當其第四護法當其第八二也或作二世文誤。
生死際即過去者謂窮無始罪原由無明有即是無際之際。
至無至處者窮未來罪境訖至無生忍位方名至處罪性本空故云無至證此空理名至無至。
經獼猴捉月者僧祇律云佛告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樹下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何能出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主言展轉相捉未至水猴重枝折墮井而死爾時猴主調達是伴者六羣是今經[A37]但喻闡提不至涅槃如猴無得月之理。
經不見阿羅漢道者羅漢斷惑不行生死闡提謗法正是起惑必墮險惡之道故云不見等。
經投之濁水者以圓常教觀珠投五陰濁水即陰顯性如水為清。
相緣由等者緣於淤泥生彼華故問經以四華不為泥汙以喻涅槃不為惑汙何故疏云滅報障耶答即陰顯性名破報障故知四華喻陰喻性不即不離思之可知。
經鬱烝者爾雅鬱氣也說文烝大氣上行也。
又云無常(至)為八種者第二解也無常苦不淨無我寂滅為五門加因緣慈悲不淨三種為八種術四倒三毒及等分是八種病問五中不淨與三中不淨何別答五中不淨是實觀如觀三十六物等三中不淨是假想如九想實未青淤作青淤想等又五中不淨即是空也。
經過八種術者小乘八正唯在真空大教三諦超過其上。
經吐下者下即潟藥。
常德譬熏者藥氣常在故。
樂德譬丸者丸既吞服無苦味故。
我德譬散者散末相和得自在故。
是罪栖處者謂三途是作罪者栖身受報之地也法華常處地獄如[A38]己舍宅。
雙合二譬者合還其舍宅及與藥令服譬也。
經夢墮地獄(至)知正法者自非宿種安有此夢。
即重舉譬者謂前亦令嬰兒安樂無患譬也。
還歎於教者解由聞教而生故還歎教十使即五利五鈍慢為乾下慢高愛下故喻乾濕。
經乳哺者謂口中嚼食也。
經色養者養去聲隨順顏色而供養也。
譬著教者中恕反謂以今教常義著立文言如以毒塗皷依理說教文言詮辨即擊皷發聲。
經云新毒者新毒力強如此經用勝。
經八種熱病者二乘八正棄事觀理不知即事是理猶如熱病故止觀喻二乘如熱病見自財寶為鬼虎龍虵也。
一云下即持品云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也二云下謂法華梵本中有八十人受記之文[A39]但不來此土。
三云下此據信解品初聲聞自敘云我等年竝朽邁遂以八十作年壽解也。
後之下今師破故知初解為正。
不該諸得記人者佛意所指凡在法華得記咸稱菓實豈可唯八十人耶况云梵文不來全成臆度。
非正譬教者乃以行理圓極名曰收藏故非譬教而行由教顯故使此譬亦屬教也據疏釋義乃躡上聲聞成大菓實之文而經又約闡提不能營作圓因以釋收藏。
使譬下兩義釋使初以使喻人。
又言下欲以使喻教准此則應以醫喻佛佛說言教滅罪生福如醫遺使令眾苦除得安隱樂。
往是佛子者往昔曾稟常義故是佛界自子後起四重五逆故成三惡他子。
譬被外誘者為魔外所引也。
若遲晚下兩番釋遲晚自義初是約應。
又遲下約機可解。
經而不得聞者聞而不信同於不聞。
經㿃下者字林竹世反㿃亦利也關中多音滯。
地獄下云云者夢墮生悔義現前文。
以是得知(至)教主者以佛菩薩是能說人故屬教主次段合文云如來亦復如是如來即佛故。
前答除障(至)應來力者對前自行三番生起謂自他因果法應因果只是釋成自他法應乃是明其果因此既答菩薩事何以明果以菩薩未來必得果故又分證果屬菩薩故故得約其果用生起二文經中合譬皆云如來即是此意。
解縛者縛即三障。
法身善逝力等者自行則法身破障而去故云善逝化他則應身應物而來故云應來。
經周旋往反者法身善逝則往於彼岸應身應來則反於此岸處處示現番番不息故曰周旋。
處處應去者即經云雖復示現種種諸身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一體多約果人者夫一體三寶雖該理具而約聖果開顯釋義便故故使諸文多約果明。
佛是下正示別體也。
四非常從大乘出者從大施小故。
各有其意者於一無常開苦等四意為破凡夫四倒也。
大乘(至)其意者於一常住而開常樂等四意為破二乘四倒也。
注云云者經文且示無常開四以倒常住亦爾。
今寄一事者今師且約有句具四以申密義故云今寄一事是知有句既然餘三亦各具四文中三番初約句總立此與四教下兩番釋成初顯前四句是四教義次顯前四句是四門義教寬門狹以四教各有四門故。
佛說生滅等者若藏教機[A40]但作生滅而解通機謂此生滅即不生滅別機謂即生滅是無生滅故入空即無生滅是生滅故出假故屬兩亦圓機達生滅即中故屬雙非乃至聞非生非滅一句亦四解不同具如止觀十種發心聞法中明。
[A41]但作三藏等者略舉初教應知作通別解亦非智臣若了生滅即三諦即一具三圓融無礙方是智臣解王密語。
又與下約四門此有二意若約攝屬則此四門即是四教謂三藏屬有乃至圓屬雙非則還取圓機為智臣也若約四教各有四門者則於當教各以於門起諍為愚於門達理為智起諍則四門永異達理則四門互通故功德鎧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執者有是非達者無違諍小教既然餘三亦爾故約四門通斯二義又約四門則四教各有愚智直約四教則前三皆愚唯圓為智向下合譬先約無常次約常住義在斯也。
注云云者有此諸意。
四澡槃者音早。
注云云者六卷云先陀婆一名四實一名鹽二名澡槃三者馬四者劒經自釋云若王食[A42]已索先陀婆諸臣應知必索澡槃臨陣鬪時應知必索利劍。
不與前相對者[A43]但名字不同云不相對義則無乖以不動故樂無相故淨明常如文佛性即我名異義同也。
雙明二寶者能弘是僧所弘是法故深誡弘經具於二寶。
經僧衰中心遊理外咸名行惡不達三諦悉是懶墮捨圓頓法如捨真寶執偏小教如負草木。
唯諸菩薩者即名字[A44]已上達三諦理名取實義文字解脫故云不著寄語來者敬讀此文深宜自勵故荊溪云嗟乎像末情澆信心寡薄圓頓教法溢藏盈函不暫思惟便至冥目如斯之輩一何苦哉。
譬於添譯者謂於佛滅後流布餘方翻譯之人添糅文句如唐三藏譯大毗婆沙論其間說非想定處為寶法師所難既不能通遂於論中加一十六字以為遮難之詞此亦添譯之過也。
後正譬於弘法之人者即經詣市賣之[A45]已去也謂四度加水方至市[1]買譬譯者四番添糅然後講者弘傳牧女下明番番加水至于詣市悉稱女人之義也而經有牧守近城城中詣市之別者以展轉增加漸至傳授故城市是機緣之處故。
譬弘經者者應云添譯弘經者文省添譯二字應以譯者弘者皆諂求利故竝云女。
初加下徵下合文於此對喻文中凡二師釋義初師但取中著前後為四加次師復取開遮經文為四加二分為多分者上分字平聲。
抄前著後者抄通平去二音著應法師云中恕反著之言處也廣雅著補也亦立也。
有人解下次師分文也。
所遮則開者即經云受畜不淨而言如來悉聽我畜八不淨物是佛所遮而妄云開許。
所開則遮者即經云為利養故不能廣宣流布也佛開廣宣而彼為利故遮此師既以開遮為第四加應以初師三四二義合為第三加也初二兩番則同舊解故。
是時下指經文分定初二兩番既同初師則知初師三四合為第三也而疏云合第三加二分者應云合第一即一抄略此經二分為多分。
合第四加二分者應云合第二即一除深玅語二安世俗言而云第三第四者文悞應是後人見下疏文云第五譬受學因茲妄改一二而為三四謂成次第而不知此是第二師分文也。
第五下對前第四加故此文當第五也問前云後正譬弘法今何故云譬受學耶答後之三句文具師資前且從師故云弘法故知後三中五七譬資。
第六譬師餘知見者即二邊無常知見以邊望中則中道如主二邊如客顯彼中常必假助道如主納婦必須會賓。
備合上七意者經從善男子至展轉賣乳合前四句及第五弘經如向疏文。
經乃至作糜下合後二意中中略聽法善別故云乃至講者細尋經文對釋譬意。
優婆提舍此云論議亦名摩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以義為本為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亦名阿毗達磨此云對法謂對向涅槃勝義之法對觀四諦法相之法故云對法。
經文下章安釋妨初文至為緣說法立妨緣樂下釋通佛以下結會所被即惡世比丘能被緣即佛說二諦也。
亦不違經者所必對能故。
隱深密語等者以造論解釋經中深密之語令淺易故智論云派深令淺葢此意也故知大師以造論喻第二如水者符此合文。
經判出兩句者即男不見性名丈夫女人女人見性名女人丈夫。
應有四句者謂女不見性名女人女人男若見性名丈夫丈夫。
注云云者經云若能自知有佛性等即是丈夫丈夫句前毀呰文即是女人女人句餘二句如文。
經為彼南方者即興盛之處以此經偏盛在南天竺國故。
當至罽賓者即滅沒之處罽賓有王名彌羅拙殺付法中師子比丘傳法人喪故令法滅此小滅處大滅在俱腅彌國也罽賓舊云迦濕彌羅此[1]番阿誰入昔此國未建之時其地有龍池人莫敢近後羅漢以神力乾竭其水令百姓於中建立屋宅眾人咸言我等不因聖師阿誰得入此處故從此語即立其名其國即北印度境乾陀羅國次北隣也。
經是經沒[A46]已(至)皆悉滅沒者以此經中具辨邪正彰其佛說魔說之別有此經時邪不濫正故令諸經得住此經滅後邪說濫真故令餘經悉滅。
兼遣上問者即正釋純陀之疑兼遣迦葉難問。
前設五難者一者有智斷無智斷難二有尊號無尊號難三四身五身難四六度五眼難五有五果無五果難五難及佛答具如純陀品。
如此下正指生疑之處即是因佛答難純陀生疑也懸與理同者懸與本無今有等理同也。
經以是義故(至)無有差別者此結以顯過同皆無常故與聲聞緣覺無別。
亦為下品三根者第一出[A47]已令上品下根開悟餘之三出即對下品三根成論師將釋偈義先定其位金剛心即等覺也尚有細惑故未是常後心即入玅覺無明[A48]已破涅槃究顯故得是常無常在因常唯在果此定位也。
無常下正約極果以消偈文無常則等覺本有妙覺今無常住則等覺本無妙覺今有此師以妙覺為今對等覺為本。
此釋下今師破以純陀正疑佛答消[A49]已見性是本無今有只此常住還屬無常故知論師解義翻成純陀之疑豈關如來答釋之意。
又解下又敘三家初師釋上半皆約金剛前心後半約金剛後心故今本之言悉據昔日昔即妙覺極果指等覺因為昔日也然文中[A50]但釋本有今無一句者以本無今有可例知故應云本無般若今有煩惱以等覺人無究竟種智有微細無明故。
復云下第二師釋偈上半同第一師故云不異前。
而言下釋下半意云同入無餘非三世攝則兼除迦葉之難。
復一下第三師義還以金剛前後以分今本則與成論師同煩惱即無常涅槃即常[A51]但以下半結成上半少異論師以論師不釋下半故今云非三世攝即釋下半義也。
諸師下今師斥也諸師即上四家地人下地論師釋偈意云一切眾生本具常法[A52]但為惑覆即是本有今無果地顯常望昔因迷即是本無今有後時即果上也。
若爾下今破文有兩重竝難初重者既先隱作凡夫後顯為果佛者則如世間物先無後有有[A53]已必無是無常法是則既許先凡後聖亦應聖重作凡。
既顯[A54]已下次重也若云聖不作凡顯[A55]已不隱亦應凡不作聖永在生死故云隱而不顯此由不達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而言理為惑覆故招此難。
三藏師者即真諦三藏也以生死無始有終解本無今有以涅槃有始無終解本有今無。
今時下[A56]但解次句義若釋初句者應云眾生本迷故無始佛果出離故有終。
作此下今破文有二重一義同地師二濫小乘。
還同地師者三藏釋義生死涅槃二法體異還同地師理為惑覆又應難云涅槃既有始亦應有終生死既有終亦應有始。
小乘下次重也見思惑滅亦是無始有終真空道存即是無終有始。
前來未悟(至)今無者本一佛性故云本有迷故說三故曰今無此亦昔日之今也。
今時(至)今有者昔迷佛性故云本無今經開悟故曰今有此只約因中迷悟以說。
例如下恐人不解故類例喻之以燈王多寶過去則有於今[A57]已滅故云今無未來彌勒成時反望今日未成則云本無今有此則未來為今今日為昔也。
亦是下更以現在釋迦例之現在釋迦出世望過去則本無今有故云現在過去未來釋迦法滅望現在則是本有今無故云現在未來即以未來指今現在為本昔也。
何關有無者謂人自迷悟佛性一如。
今明下興皇[A58]己義也意顯三一體同如波與水指水不失波指波不失水波以喻三水以喻一。
例言(至)斯有是處以有法無法其體一故言無則即有而無故無三世言有則即無而有故有三世。
無常常下更舉三義結例無常則有三世常住則無境智因果則有非之則無體竝不二故云例皆如是又云下初以初句屬有無故云本有只是有等次以次句屬雙非故云又本不有等不有即無不無即有意云本無今有句是非上有無也本無則非上本有故云不有今有則非上今無故云不無。
上半等者應云上半句下半句即本有二字是有今無二字是無第四句只是非初句之有無故云是非有非無。
例本無今有等者則例知次句上半是無下半是有第四句還只雙非第二句耳故云亦復如是。
今則下明今義初約教義釋。
只約一句者只釋本有今無一句則義貫下之三句豈同興皇分文兩派謂上半差別下半無差耶。
差即無差者差故成三無差唯一。
一諦下正消初句又三即一故本無一即三故今有即此初句具次句義。
即三一下明初句具下半偈義。
如是展轉者初句既具下三句義則下一一句中悉具餘之三句以此一偈只是統明三諦互融故使義趣不得相離。
差即無差者三乘差別即一佛性故云本有今無。
無差即差者而一佛性即是三乘故云本無今有三乘是俗諦佛性是真諦非差非無差乃是非真非俗故屬中道然佛性是三諦理今對三乘事及以雙非展轉互明還成三諦此則[A59]已破迦葉乘三性一之難也。
亦是下無常是十界事常住是三諦理事即理故本有今無理即事故本無今有事理體一不當有無故云即非常非無常無有是處義在此也故除純陀執昔無常以難今常之疑也疑執頓除實義圓顯如雲消散而見青天冰融冶以成大水。
智悟下約觀解釋也。
如是下結前教觀以成四悉。
一有一切有者三諦俱有名一切有此則無差即差何妨三乘有異以三乘[A60]但俗諦所收故常知說彼差別令生歡喜故屬世界三諦俱空以空破有無差破差故屬對治。
合此有無者即合取本有今無也亦有則生事善故有三乘無常之法亦無則生理善三諦尚無三乘安有同一佛性何須致疑既生二善故屬為人非有非無三世不攝入中道理即第一義。
今此一悉等者即指初本有今無句本有二字只是世界一悉既云今無又屬對治合取則為人雙非即第一義故云即具四悉此句既爾下之三句一一皆然如此解義方乃遣迦葉之難釋純陀之疑也。
私謂下迦葉純陀發起上首既遣難釋疑是則所引物機得四悉益常與無常咸虗融三乘一性悉契會。
本有下結前教觀以成四門。
聲聞下此取長行釋偈之文以為兩亦以文有兩亦之言故。
三句出所非者則第四句是能非也又前三句中自有能所初句云本有今無則本有是所非今無是能非除性有之執也次句云本無今有則本無是所非今有是能非除性無之執也第三句顯上互非只是本今三世之法故三句悉成所破第四句顯非世攝則屬能非故云結無有是處也。
此有可令無者以本有煩惱今斷令無則知此有不有故云本有今無。
此無可令有者以本迷故昔云無性今至果上能令顯發則知此無不無故云本無今有下之二句只是顯上二句非三世攝此有不有結初句此無不無結次句。
上半無差別而差別者即本有半句謂昔三乘差別是即法身無差而論差別故云本有下半即今無半句謂今一性無差是即三乘差別而論無差故云今無次本無今有例前可見[A61]但今有之語是昔日之今與初為異。
釋此下釋出差無差義也。
又釋下初以有本無今釋本有今無義即是無今之本者謂法身之本無今三乘之迹。
此本非今等者意亦同上次以無本有今釋本無今有義。
即是無本之今者謂今三乘之迹無昔法身之本此今非本等意亦同上[A62]但以本同迹異二法相違云非云無若論體性本迹元一故俱非世攝聞經信見此語住前分明證見此語初住。
經同盡漏故者雖三乘相異而實相無漏之理本無差別。
經除煩惱故者即今經三乘同破無明入初住也。
何曾證入者非灰斷故。
為懈怠者即經云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見也。
假設之言者世雖無佛或有涅槃教在無容二乘取小故云而實不爾。
經阿羅漢無有善有者小乘涅槃不名善有故四相品中明羅漢涅槃猶如燈滅大般涅槃具足三千方名善有。
經何以故下以小非實故廢小歸大。
經聲聞如乳等者[A63]但破正使故如乳兼侵習氣故如酪破塵沙故如生酥伏無明故如熟酥破無明故如醍醐。
而言諸佛世尊者即分果極果名諸佛也此即四聖法界矣。
次問答中凡夫即是六凡法界此明十法界雖一性無差而高下位別故疏云無差別中作差別答也。
既言(至)勝者前佛答聲聞如乳即是淨乳故勝於凡夫雜血乳也。
經欲護正法者內護常住不壞之法眾生稟受復為不壞眷屬。
口爽者爽敗也楚人名羮敗曰爽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爽即是生盲者口爽則不別味如生盲不見色也。
若計(至)則無者即釋經不識三寶是長存法也疏主恐於長存之言起定有之計故須四句撿覔使有不定有無不定無若作有無定計俱名不識三寶長存也以四句妄執是可破壞非長存法故未治本云若作定有之計就其撿覔即不能得即不識([A64]已上彼文)。
不識身內佛性者以陰色即佛性故所以不識佛性名不識手足等。
[1]大眾問品
即為大眾所問之境者以毛孔化佛受供事既希有可興疑問雖無問者而有可問之境。
二云下先引經文乃是結顯以經明大眾慰問從此題品觀師意謂元為大眾騰疑發三十六問以問於佛故大眾是能問佛是所問能所合標從此題品今謂觀師所釋疏雖無破義實未當若以迦葉發問元為大眾等者且三十四問悉為大眾則長壽金剛[A65]已下諸品悉應題為大眾所問何獨今品。
今明下今家示義。
不載問辭者或梵本未足或經家省之或大眾伏疑故無顯問據佛說偈既是答意知必有問故云據答顯問既答語分明是知古人二解云無大眾所問之事等其義全非。
上明下示有問所以。
涅槃相者放光受供是滅度相故。
相與說反者今現將滅之相乃是無常故與前諸品文說常其義違反既言行相違大眾理合疑問。
兼答遠離病問者即是追答以迦葉問離病在演祕前故無上道問即是超答以迦葉問無上道在問畢竟後故。
經放種種光明照純陀身者以古佛道法過中不食其時既至不容發言又示將滅故放光以顯意。
經肴饌者凡非穀而食曰肴說文云饌具飲食也。
經比丘執持衣鉢者此是無供之眾。
經悵快於亮反說文快心不服也。
經唐捐徒棄也。
經受供中化佛受大眾供自受純陀供者僧宗云法身無像應化何殊自受純陀者示請主有人顯彼無宿願之異耳。
經摩伽陀此云不害以國無刑殺因立嘉名。
大眾悲嘆中經云我等永離無上調御盲無眼目於此文下合有大眾疑問之詞而今無者意如向說或可大眾彰言悲嘆而伏疑在懷疑云佛向言常住今放光告滅云何調御言行相違即此伏疑是大眾問故使如來鑒機以偈釋疑明常住不滅即是答問如此釋義亦不違背。
疏文兼答天人魔道問者謂天道人道魔道也此三即時會之眾以此勇猛大事顯示時會令皆見故。
經諸佛法應爾者機興見生機盡見滅而於佛身實無生滅譬如水清見月水濁不見豈天月圓明有生滅哉故云法應爾也。
經[A66]已經無量劫者如法華久遠[A67]已成佛也所謂證得不生不滅常住之果其實久遠非始今日。
經汝聞應修行者當觀涅槃行道也。
初行中下以經本或云烏與鴟或作烏鵅鴟故疏主研詳取其後義以經文正喻不可共處故今世行經本皆作烏角鴟者此乃展轉之訛或與角二字形相亂或角鵅二字聲相亂又準合部光明壽量品中亦有此偈彼云烏與鴟耳鴝鵒音鈎格爾雅釋鳥曰鵅鵋䳢郭璞云今江東呼鵂鶹為鵋䳢亦謂之鴝鵒。
經爾乃永涅槃者佛意云如上諸鳥得如兄弟恭順同居我方入滅如其不爾我豈滅耶下偈例爾。
經當觀如是法等者即反觀自心三無差別隱顯三寶體性無二常住不遷同體三寶覆護法界故云大護三觀如呪五陰如枯佛性如菓觀陰即性無常即常如呪枯樹而生菓實。
佛果冥真者佛果即佛寶。
真既下釋同真義佛寶既同法僧例爾。
與真同故者莊嚴以同訓似謂佛果與真諦妙絕義同故經云同真諦其實佛果出真諦外則其體永異。
二師下今破今經明常住三寶與中道真諦體同而二師所解雖有出不出之異而[A68]但是偏真真理既偏寶豈常住。
言果下且難莊嚴向言猶作偏真釋則[A69]已雙破二師其如莊嚴謂佛果出真諦外其義相乖故今更破。
既同寧出者既云常果妙絕與真同者此則果與真齊不應云果出真外既出則不同也亦應難言既出真外未審斷何惑照何理若以今家四教望之則開善得通教當教義莊嚴云出得別接通義而以此義欲釋圓經其猶蹙靈鳳於鳩巢回神龍於兔窟也委明二師立義如法華玄及止觀。
佛僧是人者佛是果人僧是因人因果所證不逾中道中道實相即法寶也人法不二故曰同真如斯釋義方契圓經比前二師塗漢相萬。
經最上之誓願者即法華云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也。
褒貶得失不取莊嚴釋義前文[A70]已依河西用受供文兼答人天魔道也。
經無有愚癡者即名字等人雖有煩惱如無煩惱也經是旃陀羅者不了常住卑鄙下劣譬以賤姓。
經心無高下者了生滅不二達凡聖一如。
又見大眾屬上句者即經云復見大眾悉發誓願謂大眾[A71]但發誓願也故北遠云其文顛倒正應言復見大眾聞佛說十三偈法悉發誓願。
十三偈者即前答知法性二十一行偈中間十三行也以前四是止悲誡聽後四是結勸修習非正辨法性故不取之僧宗所釋大意同此。
三推功在佛者經從假使純陀去也。
經譬如藥樹者眾生見者滅煩惱惡如藥除病。
如來隱覆者以有餘覆無餘也。
雖非即是者口雖誹謗心或有信今據惡說漸近闡提故云趣向。
後別明誹謗因緣者無此經文或是虗科或是經本闕落。
此亦六緣者次第分經對此六意。
大同小異者一五二名不同故。
亦可會此者河西初云發心者蓋取經文猶未捨遠其心為句即是未捨道心故云發心今云被法服者即以其心為下句之首則屬第二慚愧改悔也然外既未捨法服必知內有道心又下句既云慚愧例知上必發心河西第五達罪相今云自受持讀誦由持誦大乘方達罪相空寂故知河西約內今師據外故云亦可會此若順現文須依今義以經顯云披法服及受持讀誦故。
應具如前者如前滅惡法中六意也。
舉是舉非者經從能改悔至應受供養即舉是也若犯至甚少即舉非也五逆中二段經文可見而經中[A72]但明謗法及五逆是非不明四重者佛語存略。
既得滅罪等者其罪既滅還歸正法則是圓修即得近於分真無上之道。
譬淺行菩薩者即偏教初心通名淺行圓機將發故云有生解義。
持犯路絕者持毀相反如路絕不通故以他土為喻忉諂上音刀心憂也。
得果生天者得分真果生第一義天。
經本性憋惡等者昔犯重禁如本惡今不捨圓解如愛子得入初住如生天。
經生護法心者以常住解自正正他為護法心。
經灌溉歌賚反說文溉灌也。
經王舍等者王舍城中有優婆塞先事尼乾問施福尼乾答施我得福施佛無報優婆塞嫌不平等遂來問佛佛知其意即答言一切布施唯可讚嘆彼聞歡喜生信敬心是故如來而說此偈。
經密藏義者即無餘義也。
經少分一切者[A73]但是一切持人既簡破人故云少分經雖得自在悉是無常者以無常故非受安樂。
經匿王王子后妃者王憍慢后妃諂曲兩偈中初譬後合皆上半誡后妃下半誡王子。
江河者誡后妃不應諂曲向王。
必名樹木者喻王自在必受安樂王子未同不應憍慢。
華嚴指實行者以大斥小故皆是邪今云聲聞為正即是大乘權行故得是正故知聲聞語同而大小權實有異故使華嚴與此經去就兩說又復應知小乘經中云九十五邪者乃是以實行小乘斥彼邪外復與今經義別百論疏明順化者順小乘化即實行也。
經恕[A74]己聲類以心度物曰恕。
經則應擁護者以有我命想故不令他人打罵也。
經凡夫亦應下使凡夫謂羅漢同[A75]己也。
經行人者凡夫造作生死諸行故名行人故上經云嶮惡道者謂諸行也若謂聖同凡即是邪見。
佛答中二偈初是呪願獵師令同佛壽亦是呪願彼鹿後偈訶誡獵師令捨殺業。
無明是受身之本者即十二支初無明也。
第六番偈昔為女人說之彼女猒離屬夫之苦故佛為說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令猒女身一切由[A76]己自在安樂令求男子。
憍慢暴惡誡諸男子令捨高慢。
賢善愛念令諸男子修賢善行。
經若屬師等者徵前半偈明安樂者由[A77]己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不屬不屬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由[A78]己安樂明是有餘。
經若得自在亦不成既明安樂者自在不成此人所有知見之樂從師學得則非自在自在之義既不成就如來昔言自在安樂明是有餘。
經綜習子宋反三蒼綜理也經也謂機縷持絲交者也屈繩制經[1]今得開合今以學習喻之。
將無如來有恐怖者若言因食得存者佛今受食應是怖畏命終若言因食得病者佛今受食應合怖畏病苦。
經汝若得病等者既汝得病時而我不得世人因食得病云何令我同之。
經諸阿羅漢(至)無所食者應化二乘則不須食若實行者苦依身在尚假摶食。
經羸瘠才亦反說文瘠瘦也。
經羖羝德等者彼習自餓佛教修八齋故說此偈。
經第四八戒齋法者北遠云有言於彼月六齋中受第四齋亦可於彼小乘法中有二種戒一者盡形戒二者日夜戒盡形戒中有五戒十戒具戒約對彼故宣說八戒以為第四。
唯除助道是無餘義者若依河西則因名助道果屬正道若依興皇因果俱助唯理名正。
此則無餘者河西意云常果正道方是無餘故知經云惟除助道是簡去其因以因尚有餘故常樂善法正取其果。
為利根下消經亦名一切義也。
常果徧攝故云無法不盡。
故云下牒經雙結應云亦名無餘。
言亦皆者字悞其餘下謂大乘之因二乘因果悉名諸法此皆河西義也。
非因非果者興皇謂因果屬事但是助道理非因果方名正道故知興皇以助道二字為標名常樂善法四字是示義謂常樂是果善法是因此之因果皆是所除故云唯除助道等。
經云亦名一切下乃明非因非果之理屬無餘義。
經云其餘諸法即上所除助道也此興皇義也二家釋義有同蘭菊故疏雙列而無去取。
經小停住者大眾既知如來隨機非滅示滅故不勸久住[A79]但願小停待三人至。
一供養者由迦葉為眾騰疑發三十四問如來大悲隨問而答其義[A80]已周故使大眾報恩供養。
二發心者即在住前。
三進位者即初住分證別地圓住證道同故故經云初地。
二付囑者圓常大法首付文殊一性宗義祖承由此出大智論者釋論第二十六釋精進無滅中云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有大樹林多有禽獸野火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無地我爾時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後脚距一岸令眾獸蹈背而度皮肉盡壞以慈悲力忍之至死最後一兔來氣力[A81]已竭自強努力忍令得過過[A82]已[2]皆折墮水而死前得度者今諸弟子是最後一兔須䟦陀是西域記亦同此說彼云蹇兔。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九
校注
[0456001] 如疑切 [0458001] 中疑常 [0461001] 經卷第九 [0462001] 戒疑義 [0463001] 是字疑剩 [0467001] 買通賣 [0468001] 番通飜 [0471001] 經卷第十 [0473001] 今疑令 [0473002] 皆疑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2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