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九
[5]迦葉品之三
不淨因緣是念燸前方便者不淨是念處方便因緣是燸法方便故知開成四法合還是二此不淨因緣非五停中二也。
三度門者以不淨慈悲數息對治貪嗔思覺令得入理故名度門。
則足因緣者地持乃爾若約禪經則無界分別觀而加念佛為五停心以因緣觀中二世因緣[A1]已破我見故今云十八界者即界分別觀也然此經意非五停外凡位。
總深別淺者凡有四種一境觀俱別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四境觀俱總前一則淺未自在故後三則深漸純熟故解釋如餘文。
空解成者只燸法觀成[A2]已有無漏氣分名為空解燸法之名經自釋云譬如鑽火先有燸氣也。
經一壽二[6]儒三識者大集經云歌羅邏時即有三事出入息者名為壽命不臭不爛名之為燸即是業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爛也此中心意名之為識即是剎那覺知心也三法和合從生至長無增無[7]減。
經一切眾生應先有燸者此據名同為難。
汝之所據等者汝據眾生火大為燸我以無漏似解為燸故云非我所說。
欲界為難者欲是散心故。
六行觀者於初禪覺觀支中猒離覺觀以初禪為苦麤障二法動亂定心故苦從二法生喜樂故麤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禪異此名勝玅出若進三禪例初可見十六諦如前見。
既未斷惑者此燸法觀正在似位不應用苦法忍等見道十六心釋之。
大科二通別者即前段料簡文也義既兼涉兩向分之。
經自性燸非他故燸者燸體是慧慧性是燸非是同時更有煖體因之說燸問下經說燸者即是聖道火相此則因他云何說言非因他燸釋言燸法用慧為體智慧之體因他聖火名之為燸非因他燸方名為燸名非因他。
[A3]但不為受身者以修無漏因故自然得此色報非求生此天故云不為受身以修無漏業故必出生死故云滅報然那含猶生色界豈燸位能滅報耶[A4]但望未來至羅漢時必俱滅故故云即是滅報又只此燸法觀於色報達無常等無取著心便名滅報故下經云愛故受生猒故觀行。
[A5]但是色定得報者意謂依色定得燸法故受報由定不由燸法以觀十六諦不為有因故。
若論方法者謂修行次第也。
只是實法者此初品定未能伏惑[A6]但名實法既在於初前更無定可相續故故云未賴於假言未賴者不同後定須與初品作相續假故。
牽於初禪者以欲界第九品定引起初禪一品而與欲定共伏欲界第九品惑也。
取非想定足之者非想定[A7]但能斷不用處惑當地是有漏不能發無漏故不取非想當地九品也[A8]但合為一以足前數。
引藍弗者證凡夫有得此定者故以非想足前成七十三人也。
事障未來者身及牀鋪等得未來定則破之言未來者此定[A9]已離欲界未來初禪故名未來亦名未到性障者修惑是也。
第二解下此師明未來定非止欲界只[A10]已離初禪未至二禪亦名未來三禪[A11]已上皆爾故未來定節節有之然此皆據諸部宗計不同或云未來止在欲界而四禪皆有中間禪或云未來通諸禪有故使人師引用不同。
文意不然者文中既列五人豈得唯取苦忍[A12]已去。
一頂法等者然今經雖明小乘行位而同歸佛性踐言而修則解圓行漸其伏斷之位頂忍等義一如小乘不能委釋如他宗五位析玄記詳矣學者請尋。
唯是行陰者以燸位中初學觀方後觀增長即名為頂以觀行勝前故是行陰。
未免陰之所葢者定共無作即為色陰心王識陰受數受陰想數想陰其餘心法名為行陰。
觀四諦者即觀四方也。
得世第一下以經本不同或云五根或云五陰俱有其理故存二釋。
最深勝者世間七方便人皆是有漏故名世間此第七人於世間中最殊勝故名為第一。
亦云陰者義如向釋頂法記說。
緣於一諦者即見道所證真空也故云得於平等真[1]室亦名觀四方者由觀四諦證真空故雖緣一諦亦名四方。
見諦有八十八者以見諦能斷故名見惑凡有十使約三界四諦論之故有八十八俱舍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除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今還以七字頌釋之俾名義易見。
思惟有十者入思惟道能斷此惑故名思惑亦名修惑修道斷故約三界共有十使欲界有四謂貪嗔癡慢上二界各三以無嗔故各三成六并四為十問修所斷中何故無疑答見道[A14]已斷於理無疑。
四十里水者見惑爛漫遍於三界隨處起著故喻四十里以四諦對四十里以見依四諦起故思惑正使不障諦理既不橫起則輕微易斷如一渧水。
池喻經者未檢。
能攝一切者以此三結生惑增上故能遍攝諸惑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未一切處生猶豫故所以此三能攝一切。
常所起者下通約一切眾生以明三結不獨在外道也。
恒存有我者一切眾生攬陰成身常立宰故云恒存有我。
皆信邪神者捨佛[A15]已外悉曰邪神。
次難識下豈[A16]但難識於他亦乃自心所起不易可識經能為一切煩惱因者即身見能生六十二等如向記。
三對治怨者怨以侵害為義此三結能侵害三品也。
我見乖正慧者正慧則了人法本空我見則妄立宰主故乖正慧止觀輔行又云是三三昧近對治法疑是無相三昧近對治法身見是空三昧近對治法戒取是無願三昧近對治法。
引物故略者廣則八十八使中則二十身見略則三結今對略機故言三結設樂廣中豈得不說。
信首五根者即信進等此約道品位位橫論故有五根若豎對位此即七覺。
以三毒為內者利中之鈍為內非修道中三毒也。
次二種下釋逆流名者分經應從復有須者去疏科從便耳問須陀洹是梵語何得用無漏修習等釋之答須陀總名含諸別義譯者以總名存梵別義從華諸有此例其意咸爾。
以初得故者最初證無漏故最初逆生死故後雖亦證亦逆更從新義以立別名故云後得者名斯陀含。
經一者舊二者客者位位例說如須陀洹是舊名斯陀是客名是以二果雖亦逆流更從新得一來以立別稱。
經一者解脫二者涅槃解脫是智德涅槃是斷德。
上名通下者名雖通下解惑宛殊以初果求索二智菩提與菩薩上求義同故名菩薩以覺知義同故名為佛此約義同非譚理等然亦密表以接小乘。
經正覺見道等者正觀諦理斷煩惱故。
正覺因果者能覺知苦果集因滅果道因。
正覺共道及[1]以共道者所觀聖行望陰是共望諦不共於四諦下行義各別故名不共。
前三諦下一一諸行皆通五陰故名為共。
生死乍減無出鈍中者謂或減至六五等悉在鈍根中收。
不應名向者若言初得道即名須陀洹者何故前十五心猶名為向十六心方名初果耶。
既是初果等者此約初得為難若以初得名陀洹者如伏惑外道捨邪歸正便得三果既亦初得應名陀洹。
經爾時具足八智者佛意[A17]但云得法在初名須陀洹不論於人猶未答三果之向所以迦葉次更問起。
亦具八智十六行者此還據超越那含以難也。
佛答又二等者經中偏約次第那含辨釋陀洹為初果義超越那含一向不論彼非常行之次第故。
有漏即似解者即四善根位無漏即初果[A18]已上真解也。
一毗曇師者釋甚無理一時併觀正當於共却云不共然此師意以併觀一諦不通於餘為共觀十六諦則別涉四諦故云不共終是不便。
前三方便即停心及總別念處猶是外凡未得似解故共也。
後四方便者即燸等四似解[A19]已明不與外凡共故曰不共。
若初果下正消經文捨共十六行得不共等是約次第行人捨外凡入內凡位名捨共得不共此是有漏心中次第捨也。
若超下消經阿那含人則不如是葢約超越人也。
[A20]但作後四者以於外道法中無燸法等故故須修習既[A21]已伏八地惑故入見道即證三果。
無漏下釋捨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也。
故言捨向得果者捨十五心得十六心。
那含下釋經阿那含人則不如是也以此句是雙結前有漏無漏之二故今隨兩文下牒句釋之。
皆從中過者無漏心速疾雖從中過而不取果又如神通人飛行雖速里數非無解。
此不便者以經云那含則不如是若如向解還是捨向得果則與須陀洹同豈是超越人耶。
彼亦下此即數義既不符經故使人師進退重釋初約次第以初果對三果釋。
初果定爾者以初果之前更無果故所以定當捨向得果。
那含不爾者以那含豈但捨向得果亦乃捨果得果以三果前有二果故。
若超下次以超越人對次第人釋。
超越亦爾者以入十六心便得三果故還是捨向得果。
既其下牒經結示以那含有超次二人不同故經云則不如是然此釋甚迂不如論家向云解此不便其言不誣。
各有比現者欲界四諦下各有法智故云現也上二界四諦下各有類智故云比也。
非十智中之八者八謂世智他心苦集滅道法比也并盡無生故為十。
果唯一智者[A22]但取道類智是第十六心為初果也。
方便之時具遊十六者即內凡時也。
若依此例者四向既屬三果二向應屬初果也。
[A23]但明正位者初果是無漏首故。
見思道異者初果是最初見諦二向是重慮緣真故初果不攝二向四惑即三毒及慢二向則斷五品四惑二果斷六三向斷八俱是欲界四惑也。
乃應下應問云見惑有十思惟何以但四。
以思惟下釋出以見諦時五見及疑皆先斷故雖有餘氣攝入慢中故思但四如畢陵有慢習以過去為外道故豈非五見及疑在慢中耶。
即上行人者即上流般也不經生即現般。
九人者七名如經并轉世身證故成九。
信解者即是信[1]人人入修道轉名信解人也鈍根憑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
見得者是法行人轉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熏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故開善彈云此簡利鈍非是二人謂此非二種那含也。
身證者還是信解見得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發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A24]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那含何者入滅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又云但有身在心如水魚蟄虫是故奪之但名身證又俱舍云不還果修得滅定轉名身證滅定無心由身證得故名身證轉那含修羅漢向更不出觀斷八九十十二品修惑亦未即證羅漢。
經無色界般涅槃者即上流般中有於二人一雜修者即樂慧即生五淨居二無雜修者即樂定即生無色言雜修者謂修多念有漏無漏等。
於現身上者於欲界身即得那含羅漢二果也。
遍四禪受生者此即遍沒人餘文遍十八天處委如第十五記今經據其大分[A25]但指四禪。
利根亦不正關生數者未必生數多者便為鈍根只一生中亦有利鈍例如身子利盤特鈍[1]亘由生數耶今以生數論之則生少者利鈍俱利生多者利鈍俱鈍故結云今約四禪故作此說。
即是四句者以兩種二句合為四句也一有進無定二有定無進三但真四俱無。
經無自在定者謂勤修觀解名精進從心難現名不自在懈怠有定翻前可知。
經唯作有業無受生業者即多修慧解故云唯有作業能於中陰般涅槃上界定微故云無受生業所以不至色界此亦慧多定少人也。
疏云即散業者謂慧解為散業。
私謂下謂[A26]已捨欲界雖未至色而此中陰[A27]已屬色收即下經云離欲界[A28]已至色界邊乃得涅槃。
既不受正生者未至色界受生也。
一云下初標一非學下釋出。
緣世諦心者世諦非前三果故非學非四果故非無學。
緣真諦心者三果正在學地故。
即被導心者謂所導心也非學非初果非無學非羅漢正是那含能導前世諦心至三果也。
緣真心者即更緣理而修成四果向故名為學。
修舊心即當位證真自名無學。
失念心者一退果名失念二出觀同散心亦名失念。
此解不可見文云等者此解指後解也不可見經云阿那含人有四種心便將四心純約那含釋也此破後解前解下取初師解義也。
又言二是二非者即約四句二句是涅槃二句非涅槃也。
還應下釋出其義。
羅漢兩心者即空有兩心俱極果故是涅槃那含反此。
若後解下此明四心俱在那含世諦即被導心失念心真諦即緣真心修舊心世諦兩心可滅故是涅槃真諦兩心不可滅故非涅槃。
即生滅之人者滅謂般涅槃猶云生般之人也。
常修行者生色界[A29]已長時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俱舍名有行般也。
不待自勤者謂不候精勤修道也大論云生色界[A30]已不經又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進二道俱無故云無行然疏以行滅為鈍不行為利者且約一義亦可互為利鈍。
生尼吒等者尼吒即色究竟天不用處即無所有處也雖生無色不名無色般但名上流以涉色界來故。
答云(至)不名上流者若准俱舍正是上流中全超半超人也即生尼吒是樂慧全超生不用處是樂定全超未至即半超也。
第三成前第一者外能論議由內具智慧樂寂靜故能修三昧。
第四還成前有五差等者修熏禪有五品差別故生五淨居不同。
於第四下此第四番既成前五差故須對前辨釋其義方顯文中二解初引數師次引論師應以數義為正。
言兩無漏挾熏等者應有五種差別俱舍云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言五品者一下二中三上四上勝五上極然此五品所資業體是一由能資因行相不同故此五品心資時皆有加行根本且初下品心資者謂此行者先入第四禪定[A31]已於此定中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後又起多念有漏心相續現前後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如是漸漸減少至二念無漏二念有漏二念無漏時名為雜修加行圓滿又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至此名為根本成滿謂前後是無漏中間是有漏間雜修故名為雜修由此資於廣果天故業從廣果沒便生無煩此乃下品夾熏也其中品等委如析玄記。
經云無小天即色究竟善可見即善現天小廣即無煩天餘名並同。
上[A32]已兼釋第五人竟者即於上流中明樂定人入無色[A33]已當兼釋無色般也委論體狀如第十五記。
天須菩提等者此名待時解脫人也由資緣備足乃得道果然則或奢或儉去就在人故渾俱羅衣直五錢天須菩提房嚴七寶雖豐約有異而俱證聖果既是機宜則從所好雖然與其奢也寧儉。
論師亦有下引論家自有二師釋義不同亦有同數人義說上二界無[1]初人或人故云亦有同前云無即同前數解也。
或云下此亦論師明上界有初入人也故引普曜為證。
而有此文下此數家對普曜和會謂信法行人在欲界時[A34]已在四善根位故云初在方便出觀之後生於色界值佛聞法小得道果故知元始發心還在欲界八萬諸天得法眼淨葢此人也。
羅漢中乘者中乘支佛也。
經悉是佛性者始自闡提三障即三德終乎如來究竟三德雖善惡等七人之殊而不離於佛性水也。
涅槃無因那得名果者此據如來於靜師子吼品廣明涅槃是果無因故今舉為難若無因者云何名果為此難者欲使如來辨因顯果令人修證。
經亦名沙門是因下句是果先明七果等者為顯涅槃異前六也而經中皆對果辨遠近之因皆以親的為近因疎助為遠因不約時為遠近也經餘殘果中第三身延年益壽是其果體下名遠因復言即是延年益壽謂所施衣食能延他之年益他之壽故指衣食以為遠因不論壽體經平等果即淨土果故以十善為近因復以三灾為疎因三灾起時眾生能改惡修善故為增劫之種。
答其後問具於三義者此之三義在下問答文但以此中[A35]已含三意迦葉不曉故更問之於是如來顯示三義也。
經即八正道等者沙門等名該乎偏小要其所歸無越一實故八正即無作道品是住前圓因。
經永斷一切貪嗔癡等此分破無明及究竟破是因果也。
經是名下雙結是名沙門結前八正沙門果結前永斷。
經斷一切乏者一切眾生在生死中饉乏無漏財食今修八正得無漏財能斷此乏故云斷乏則道是能斷乏是所斷。
經斷一切道者偏教能斷之道今亦斷之是知斷乏是斷生死斷道是斷涅槃則正顯中道無作八正是沙門義故疏云斷餘乏乃至即雙非意也。
經永斷三世生因緣者明其因亡亦斷三界五陰身者彰其果喪。
其向屬何所攝者支佛雖一坐斷惑而有果向之異婆沙云緣覺先離八地惑一坐證覺更於九地次第而修更起無間解脫二隨下八地中雖不斷惑觀行次第法爾故也地地各有一十八心九地便成一百六十二心先道十六合一百七十八心故知先離八地惑時名支佛向也故今問之於七人中為屬何攝答中二初反舉前文二亦是下例成今義。
本取住為第六者正取那含果為第六人也。
亦是本果等者前那含既取本果為第六例今支佛亦取本果為第七人故支佛之向在第六攝問第六是三果支佛一坐斷惑豈有三果耶答且據一坐斷中欲惑盡時以說若通而言之支佛向亦屬三四等此答未遣難者雖云波羅蜜飜到彼岸然六度之名還是因稱故未遣難。
別有意也者此既三乘共位即是別圓接通及別圓地住俱是分證三德名到彼岸故經云菩薩及佛具足成就又云得六波羅蜜果故是知菩薩分果佛究竟果若地住[A36]已前及通菩薩雖行六度不名具足成就非是果也。
佛性亦有亦無者未來必得亦有未有現用故亦無。
即是兩破者若云闡提得菩提名染著不得名虗妄能破此二故也。
以別破通者以通別二教隣接故且以別破通具論亦是以圓破通也別約證道義與圓同故且約別。
故七人等者通教非但因位不修無量三學佛亦未修悉須改觀所以破之令其改觀雖云果上無人為接初機且作實說故通教佛亦在不修之數。
以通涅槃為河者明此七人但過分段河未度變易河也。
經作五逆犯四重者由未見佛性則成逆中道理犯中道戒也其第七人未出變易通名沈沒。
第二出人者即是改觀人也。
經近善知識等即是近圓知識發圓三慧修圓三品度變易河分到三德如經。
經是名染著者若云闡提不修自得菩提作此說者名染著人若言闡提永不成佛名虗妄人染著謂執理迷事故謂闡提自得虗妄謂執權謗實故謂不得若言闡提不斷善性若改修惡則得菩提乃能離斯二過。
經異想異說者由想不當正理故令口異說。
經謗佛法僧者謗身中一體三寶也。
後之三句等者即是就眾生有佛性無佛性三句疏文解釋連接上科故至此中指云後之三句耳。
總結大宗者佛性是一經之宗主故今總以結之。
佛性之理者若是數法則屬三世由非數故是常住也。
經一切善不善等者因通善惡果唯無記謂九界因果即佛界性故云盡名佛性。
或因中說果等者只由因果理同生佛不二故作此說。
四結隨自意語者以三號結示也。
初明佛性同處空等者初明同則顯心性體遍以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故虗空周遍以喻斯理。
次明異虗空者以此佛性只是有情本具真性周遍故須簡異木石及妄惑小乘此則似異虗空有所不遍然妄惑小乘及以瓦石悉由心變當體是心故次雖說異未常不同初雖說同未常不異。
三破外道等者既以虗空喻性須知能喻之空不同外人所執金錍論判此經初同虗空文為實次異虗空為權今疏主意同異咸實各有深致如顯性錄和會。
此乃法王正典者同異悉佛說故。
眼所見虗空者外道不達虗空之性乃於所見空一顯色妄有推度如下十番亦猶此方丘光庭等推度海潮悉隨情見。
是無故不得有三世者虗空是無則無對待對待既絕故無三世。
無即是常者以體性虗無絕遷改故。
佛性是有者虗空雖常以百千方便終不能見故是無佛性亦常以修道方便則得見之故是有。
佛性不全有者但約可證故云是有非是有法故不全有。
經如虗空華者全空是華華處即空故非三世。
不復細開者此段經有標釋結以可見故不更細開經得菩提[A37]已於一切法無罣礙者楞嚴云發真還源十方虗空一時消殞金錍曰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此皆佛性究竟開發也又此三文顯常雖同義或小別初非三世約豎明常也次非內外約橫明常也三無罣閡約非橫非豎明常也又迦葉以眾生佛性為問而佛於三文悉約果地為答者意明因果不二生佛無差故問因而答果也此之深旨不可不了此文既然餘皆倣此。
虗空非三世而名為有者應云而不名為有文逸不字或恐文誤但改有為空其義自便非逸字也以向經云虗空無故非三世今云名為有者訛也。
而名為常者向經云佛性常故非三世攝佛性是有非世故常。
同無下結難虗空涅槃同無三世何不虗空同涅槃是有故云何不同有。
只為將護等者此荊溪助顯章安之意也故知佛性異虗空義非但對於圓機亦為滅後別機故作此說言將護者謂好權者聞實必謗謗則起惡故佛為將調攝護此機緣故所以且作異義釋之若謂不然如云瓦石永非豈二乘煩惱亦永非耶以世人共許煩惱即菩提小乘即大乘故。
忽有機緣者圓頓機也。
不可不說者既對圓機應云煩惱即涅槃乃至瓦石即佛性。
但依下答者即下經云無非虗空對於虗空也既虗空無對正明佛性一如。
不唯正報者大小兩乘所談色陰則收內外之色內謂六根即正報也外謂六塵即依報也世人既許五陰即佛性若云瓦石無性者即是不信陰有佛性也世人不曉旨妄執瓦石非性之談以拒一切唯心之義廣如金錍論中說。
以虗空無待者即解經無非虗空對於虗空謂一切世間無有一處不是虗空而與虗空作對待者故云無非等可喻佛性遍一切處若依若正無非佛性此乃以虗空之絕待喻佛性之絕待也故不二門云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徧誰云內外色心[A38]己他然空及佛性各有待絕二義下問答當明今以佛性待義對虗空絕義故有不同故云虗空無待涅槃有待等若依金錍論即判前文瓦石非佛性者是權教緣了之性此明虗空周遍者是用實教正因結難與疏主釋義不同不須用彼釋此然則章安荊溪兩釋並通故無優劣如顯性錄明之。
虗空亦對非空者對森羅萬像說有太虗即是相待義何謂虗空是絕待耶故云何故非待。
解云下據斯釋義足見章安深曉經旨乃知涅槃虗空法合本齊但對機宜且作異說應知涅槃虗空各具待絕即絕而待故成玅有即待而絕故是妙無既待體即絕則佛性豈除於瓦瓦絕體具待則性遍還指於有情故知疏文微而顯宛而成章非疏主聖師誰能述之。
涅槃本絕而名為待者涅槃等三全煩惱等是故云本絕而欲令斷惑證理故折挫凡夫云煩惱非涅槃欲令不起小志及以撥無故折挫二乘等云闡提支佛非如來欲敦逼眾生令反觀自心故云瓦石非佛性此皆對治之意故云而名為待也。
虗空本待者太虗對於萬象故曰本待今據萬象之虗亦不離空故云而名為絕是知法喻各具待絕二義佛對機宜法且約待喻但約絕故使涅槃虗空常住則同有無乃異。
玅有等者由待絕相即故得玅名。
此即不[1]倒者經文且約絕待之喻對相待之法以明義異故不可以相即為例又復應知經云涅槃等三只是同體異名而[A39]已故前經云涅槃即如來如來即佛性若欲分別不無差別是明涅槃是果證寂滅之法故非煩惱喧動之法如來即能證圓極之人故非二乘偏小之人佛性即因中所具之理故非瓦石頑礙之事此乃相待義也若絕待明之涅槃即解脫如來即般若佛性即法身又涅槃攝三涅槃如來攝三身佛性攝三因是則展轉總別悉皆具三此三即一一三三一因果咸然生佛無殊依正何別虗空絕待可得喻之尋此經文宜知此意。
涅槃有對者即對有為煩惱說涅槃寂滅也。
即是無者下只由虗空是無四大是有有無雖異而並無待對故以無待之義互難令同初難令四大同空次難令空同四大初云四大無對等者若佛宣說世間無有一處無空不得對無說空為有者且世間色處悉有四大亦無一處而無四大無無可對亦應不得說大為有故云亦應是無。
四大無對等者若謂世間無有無四大處可以形對而猶得名四大為有世間雖復無處無空可以形對何為不得說空為有故云亦應是有。
此文不易者以四大並空義旨幽隱誡學者宜在研詳故云不易。
無形四大對於四大者謂絓是色法俱是四大無有一物不是四大而為待對也。
雖無外許等者許處也謂無外處非四大物來與是四大物作對以四大徧故也。
名自相對者對火熱有水冷對風輕有地重待對宛然豈同虗空但一而[A40]已。
涅槃有十五句(至)所以無者此正以涅槃待義對虗空絕義以示不同問胡不約涅槃絕義令與喻齊又胡不約虗空待義令與法合答舉待對絕以示不齊者葢時機所宜因茲得益故佛作此明問虗空待絕其義易明涅槃二義若為分判答待義約修約事故離煩惱絕義約性約理無所不遍以修冥性以性達修文雖兩分理終一貫。
經涅槃是有總明異空次別顯之為智所照名為可見為心契會說為可證具足平等法門之身及不思議變化之身故云是色可為行者尋求趣入名為足迹可以言論稱曰章句體備萬德稱之為有德狀殊分說之為相為心攀歷故名為緣眾生同趣名歸依處離世紛動說為寂靜體無暗障名曰光明永絕危怖稱曰安隱究竟所到故云彼岸。
是故得名非三世攝者總以結之總別及結共十五句。
第三破外道計空者世性眼所見空不堪為佛性喻故廣破之。
空是明色者此顯數義全同外計虗空。
雖無不可說常者解有二義一者空實是常以外道不達空性妄計為光明故則成無常二者太虗空性於世間為常以實理說亦是無常何者由妄心變造故由妄心分別故故楞嚴云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又一人發真還源十方虗空一時消隕故云終是無常也雖通兩說前義為正。
言亦可下恐人作常住義釋更重示之尚書云雖悔可追葢言不可追也與今意同。
真諦有重數者光宅者謂小乘所證大乘所證既殊即是重數則同虗空滿處即無空處乃有。
簫管下舉事顯空是次第法亦如去除牆壁空相漸現豈非虗空次第而得簫者風俗通云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五經通經云編竹為之長尺有五[1]十爾雅云簫大者二十三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門向者向牕也詩云塞向墐尸。
有中無空者有物質閡則不得空故知空在空處。
空在有處者如鑿石為窟於中得空和土為缾圍空在內豈非空在有處於無物處無由取空故云無處無空。
如濕爛等者此約虗空是滅[2]懷義當爛故無未爛故有故於此物以顯空義若本無物滅壞何施物若尚堅未有壞相故單有單無俱無空也故經云二處無故。
經𦘕虗空至海水者𦘕作虗空如漫漫海水之相此顯虗空既其可𦘕則知可作。
一異業合等者空靜物動兩聚一處名異業合鳥喻物業樹喻空業。
二業共合等者空物俱動兩聚一處名共業合。
空亦合物等物前空縮物退空進故知亦業亦動故以兩羊喻之。
物只是體等者如人身是體而有去來之用有體則有用故云此二事體用[A41]已合也。
空即是體等者如室中空空即是體而有容受牀榻人物等用。
用此體用[A42]已合者即空體用及物體用有空必能容受有物必能移動故云[A43]已合。
後更兩兩共合者兩兩即四指以喻空物各有體用如身入室中則是兩兩共合也思之甚易見。
或心神等覺者百論第一云外曰實有神如僧佉經中說覺相是神內曰神覺為一耶為異耶外曰神覺一也內曰覺若神相神無常若覺是神相者覺無常故神應無常譬如熱是火相熱無常故火亦無常然今所計與彼意同是故引之。
唯破後合者既云先無後有則是破兩兩相合不破前空體用及物體用自合也。
有則俱時者既有於空必能容受既有於物必能動移豈可言先有空時無容受用等耶故前合不可作無常破之問若然應前合是常住耶答體實無常且以彼體用同時作先無後有破義不顯故且置之。
而淺下據世間淺識之人說空物體用既有前後還屬無常故先無今有之言亦破前合。
經如世間法即是舉譬也。
不得言一可解者如前難應有多空也。
舉五大住倒破可尋者五大即四大并空而經中不明火大正言嚴世土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空也經中皆舉本顯末明其所依是無常故能依無常於中四對一草木依地二地依於水三水依於風四風依於空為顯第四舉餘類之一一對中皆初明其末依於本後就本中辨明無常類顯於末是中宣說虗空無常令風無常從他意說非佛自義論佛自義虗空無法不為物依。
經若無常下以空無常破常破遍此乃反難非顯正義若論正義空是常遍則非無常非無常故非物所依。
習解除惑用者即廣明中道中第三段也。
若無此觀者二乘及偏菩薩無中道觀不能破大煩惱所以於世有諍。
先明如來二明菩薩者此舉極果真因俱無有諍。
世間智人者即圓解成就之人。
故與物和者稱機適會故名為和。
違於佛旨者如前二十一雙諍論。
況世間人者尚與佛諍況復世人寧不與諍。
次列十法者經明十法並須約圓釋之信三障即三德方名無諍下九例爾又此十法與前師子吼中修十相義同文或小異即今內善思惟前名寂靜是中智慧前為第十此為第七今云憐愍眾生前名惠施法身破壞者以迷惑故法身不顯名之為壞法身不顯由無觀智即壞報身境智不顯豈有應用即壞應身故云三身盡壞。
即是觀不觀者觀即初句不觀即第二句。
經說是二義者有無二義也。
離諸結漏者既是中觀所治漏義通於界外。
因於外緣者五塵境也。
說者或小不同者偈云欲欲知汝過皆由思覺生若能斷思覺知汝即無有[1]涉云如來昔住王舍城中阿難乞食有女攜兒就井汲水女見阿難容儀端正心生愛著注目不捨不覺以索繫兒死因生悔心故說斯偈乞食還以白佛佛令阿難受持是偈云是過去佛宣說彼女甞聞非女智力而能演說故云或小不同疏云欲欲二字是問起之辭不在偈文之內。
無明與我見合者無明與三界見惑合為一。
簡異欲漏者明上二界一一禪地各自緣於塵境能生漏心故經云於欲界中因緣又一心支為內四支為外。
經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者正辨無明之相也澤州云我及我所汎解有四一神主為我諸陰為所二假人為我假法為所三內法名我外法為所四佛性名我真中所有德義差別說為我所故上經云知我我所是人出世不知前三本無不識第四本有名曰無明內外解亦多種一眾生名內外法名外二陰界等事相為外苦無常等法相為內三有法為外空理為內四真法為內情想為外五真性為內真用為外不識此等名曰無明。
先釋互為因果者不善思惟生於無明則不善是因無明是果無明生不善思惟則無明為因不善為果釋增長者以此二法同能生長一切煩惱故。
譬結者如子生牙子是近因四大遠因煩惱亦爾不善思惟以為近因無明生煩惱為遠因又由無明故不善思惟即以無明為近因先起思惟亦爾。
先唱有兩者經是內無明即獨頭經因於無明至內外因即相應名外無明經若說至無我是釋內無明直爾障理名獨頭無明既云不識無常等豈非障理經從若說至我所是釋外無明謂與諸使相應而起名相應無明既為一切煩惱因緣豈非相應。
疏云從生是外漏等者但解外無明義也謂從內無明生諸煩惱復受外名而無明但是一也又下疏云內心不了名內無明不別外事即外無明。
結兩果者即二無明感生死果故云兩果。
能焦因緣者以中道觀火燋因緣之炷雖涅槃無始而令有始故初住證乎三德雖生死無終而令有終故初住破彼無明故云成有始終。
飜彼生死歸涅槃終者終字誤應云歸涅槃理未治本亦作理字且涅槃無終而有始不應云終。
亦招陰果者諸漏是惑因能招生死陰果。
欲自相生者欲字誤應云各自相生。
還復取相下兩義釋經初約取好惡相生貪嗔者名愛因緣。
次或復下明愛在心未是取相但取相之惑由內愛而生故經云愛因緣故而能生長等。
無漏無果報者修無漏者無生死果報也下文自釋是因中說果者心是因身是果由修初經定心為因故感梵天身果今因中說果乃名初禪為心身也故經我從心身至梵天邊只是從修初禪得生梵天耳但引心身之名以證因中說果當以此意細尋疏文坦然明白或有經本注云因心運身故言心身者人師謬注非是正翻。
下句復云等者即經云一切聖人修道果報等也既云修道正約因中但此之因必克佛果所以因中說果故經結云名為無漏果報。
[1]迦葉品之四
經從惡煩惱者即惡性非善故。
經絍婆經典釋文作尼林反。
識初起時等者以識剏起但懸青等總相故。
想得假名者次取境像即是想心。
未能分別者即是識陰率爾而見未能分別即屬無記。
色陰麤淺者以色陰顯現易解故然此但觀三陰亦是隨機之說。
三陰猛盛者想心如向釋次領納前境即是受心次起貪等煩惱即是行心。
行陰過重者然三雖並猛盛而行陰過重以由受想流入行陰成業招報也所以開為欲業者謂由貪欲五塵而起於業故此二種並屬行陰。
只是果報者以五陰是現報故。
五果之末者此十二因緣現在五果受最居後故云末也。
從於此處者從受支處復起愛取有三因也。
言因緣者下此是疏主超取下修道中三觸文來釋成此中復起三因之義也。
次第因緣者即從受復生三因也。
即是煩惱前心等者俱舍頌曰明無明非二彼疏釋云無漏相應觸名為明觸染汙相應觸名無明觸與有漏善無記相應觸名非明非無明觸故云非二也今正明無明是愛取前心八聖道是無漏前心有漏善無記謂人天善心也。
經所謂內外漏者無明三倒名為內漏餘名為外。
經非有受等者四句求受不可得但有假名故也。
經斷是和合者三假四句推之令契佛性中理名斷和合。
觸有三種者觸是觸數生一切法今隨所生開分為三。
若行心作惡等者於四心中行心後起若作惡者則顯前三心是無明觸作善等例爾。
又一解如前者即指前疏約煩惱前心等。
文云下意指經文義通兩解。
行心中別有想倒者由受想流入行心致令行心起於想倒。
乃有不用處非一切者以第三天無想心故又十一切處但至空識二處有一切想不用處則無故云但前二是一切非字下多謂字。
經十一切入即十一切處也如法界次第。
與數大同者數人雖不明慧心亦指緣世諦名想受耳。
佛或時總說等者即總舉想受二心以攝餘心。
或時別說者一一別說諸心也。
想受二滅等者正指今文是總說以包於別也。
此兩意正詶前問者謂因人說法則舉人知法因法說人則舉法知人以類說想受滅即知一切煩惱皆滅故云正詶前問。
即是煩惱門者以外塵內根通入煩惱故。
正是內心者欲即貪嗔癡心正是行陰故云正是內心。
能生心欲者以三毒心依前境而起故。
因中說果者三毒依塵而得成就故塵即是因。
經十種想者謂五塵及生住滅男女想依前倒想生十種想。
數論二解者初是數解次是論解然此二家明王數同異如前二十一番諍論中疏記。
受即痛數者受十數之初而云痛數者古翻名受為痛。
作生不作受者澤州云初發善惡能生後果名作生業未潤受果名不作受業疏中第二解語義未詳餘皆可見。
經黑黑果報者上黑字自為一句是業因下黑果報自為一句是業果白白等例爾黑謂十惡白謂十善雜謂善惡間作不黑不白是無漏總此四種乃成二法前三世間後一出世。
無漏是習果者小乘謂入無餘無報果故是故但有現在習果。
經鬱單越等四洲名如前記翻釋。
重苦輕苦者苦應作黑字誤也重黑即上品十惡故入地獄。
皆具四門者即體因果修之四也。
但云煩惱等者等取業有苦也雖亦有四而與前四義殊。
私謂下荊溪示此文亦具前四門義下分經為此四段者荊溪所分也。
且依現文等者且依現文是明果報則例前四門但有其三以經云愛果名取智者當觀愛因緣頭等據此現文即是果報若約智者當觀之語故屬修道故知約文約所故屬果報約義約能故屬修道。
煩惱得苦者即經云煩惱因緣生苦又云業因緣生苦也。
不應云(至)招報者小乘但云業招報故今云煩惱得苦苦即報也。
然此四句下並是懸釋經文。
後兩句亦爾者有為頭亦具四句苦為頭亦具四句例前二句說之。
今文[A44]但九句等者今世行本皆十二句未詳九句者𨵗何三句。
准理下今師定義若直依十二因緣次第相生者始從無明生行終至生生老死但十一句今經家不取此義而以惑業有苦四法展轉相生成十二句以表因緣輪轉有十二句若以四法盡理而論定須十六如下疏。
有前生後者如云煩惱生業即是無明生行也。
後逆生前者如行生無明等。
跨節相生者如因無明生愛取即跨越中間行等六支下四四句明相生義不出此於此預示尋文易曉文云內外愛等者此探示下明果報經文也。
皆通者雖二義竝通必以受苦為正故上云愛義稍弱也。
體中為四者因緣之體不出因果故此四文初明相生則因果並舉次之三文並就果說。
經觀業(至)是二果報者當知此因緣文正明果報然報必由因故十二中二道屬因以正明果故故明體後三皆在於果以此例前五陰文中雖明於果而正說因故至此中經乃結云智者觀業觀煩惱[A45]已也凡尋經文須識傍正方見義趣鈎鏁相連厥或昧之文旨纔絕。
體即是有者地獄眾生體是色心即識名色等故云是有。
經一百三十六所者大獄有八一活二黑繩三眾合四叫喚五大叫喚六熱七大熱八阿鼻是八大獄一一各有十六眷屬通本合有一百三十六如前現病品委記。
三界皆苦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大乘即愛無明為苦因者正取煩惱能招報也。
即愛字下多有字。
小乘下小乘雖云業惑為苦因而正取業能招報故云無明是傍。
是故下引經證成大義即聖行品文也。
亦因亦果者無明緣行則無明是因行是果行緣無明則行是因無明是果。
能生中道佛性等者闡提性善雖本具足此經方說故曰還生。
依教下偏小不行故曰希有。
即嘆三寶者教即是法行行即僧。
云何梵行之緣者教能詮行依教修行故教是行緣此示迦葉正問於教非是問行言行體者即四無量心是梵行體此明行之當體非所契之理體也。
經善男子一切法是者由迦葉汎爾通問佛亦通途而答語通意別別指今經但由語通故引起迦葉歷別廣問。
皆能生行者權法生權行實法生實行今佛正約開權顯實法生一行一切行即如來行故云滿教含一切法。
經能生行等者只應此經能生梵行何故佛答云一切法耶。
只此涅槃是一切法者今經開昔九界三教之權顯今佛界圓融之實權即實故善惡等法悉是梵行。
今斷最輕等者即指界外根本微細無明名為最輕簡異界內枝末麤重也。
一時同斷者雖觀三惑本無不妨麤垢先落。
開善下明三十七品外凡通修故云通外凡文中云通內外者文剩內字未治本云三十七品通外凡所行故下觀師破云云何外凡而能觀之知此內字非也開善意云外則通修諸品內凡[A46]已去則更別修故云三四二五並是內凡等。
八正下明見修二道皆是真聖。
觀師下彈彼二家立義意明道品唯是出世聖人所行如是釋者還是一途非通方說豈可凡夫不修道品若不修者如何革凡故引天台明義道品多種方無局執。
具在止觀等者即彼文陰境第六道品中明也故彼文云道品有四一當分二相攝三約位四相生一明當分者未必具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單七隻八當分是道故云當依念處得道又云是道場又云是摩訶衍念處既爾餘品亦然是為當分道品而非調停也二明相攝者如念處一法皆攝諸品引釋論文云念處既攝餘品餘品亦攝念處是為相攝道品亦非調停三約位者如念處當其位正勤是𤏙位如意足是頂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是見諦位七覺是修道位此是約位亦非調停也四相生者如修念處能生正勤正勤發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生八正道是為善方調適戒定慧等皆名為正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是為相生亦是調適。
開善據通修道品者即止觀第四相生意也且據彼外凡通修三十七故此判之若彼明內凡[A47]已上還似約位。
離道品則不得果者止觀云真法名無漏道品是有漏有漏能作無漏方便方便失所真理難會下經明梵行唯在無漏且從別說准理並通當知分會真理故得分果究竟會理故得極果經明小果大果皆由道品於大果中義含分極經見佛性即菩提果及佛性果即涅槃果果。
經能壞顛倒者能壞八倒也。
能壞惡見者前二教壞三界見後二教壞同體見。
能壞怖畏者入地住[A48]已離五怖畏。
而能生解者生相似無漏解也。
發心相續者梵行之法令於眾生從初發心上求下化念念相續至于極果方名梵行世唯一心故不取之。
但輕後三心者以識心最先起故雖有取相而輕於受等三心。
但一往得境者明五識[A49]但是率爾總相緣境未成三假至第二剎那和合流入想心方名因成前念續於後念名相續假待餘無心知此有心名相待假此明三假唯住三心此亦從重而說。
故知識心[A50]已有取相者前問對三心之重云識非倒今答據輕識亦有倒是知識心亦有三假。
舉果明因者以識心為因以想心為果想既有執而想從識生故知識亦有執。
若論其體各有所據者以體別故成三十七研其種性則唯有九。
根力為六者身根進力足正勤為六。
所餘各一者於七覺中餘有三覺即後三性七即喜覺八即猗覺九即捨覺。
此第下今經九義與婆沙論九數雖同名義永異今經之九一一皆含三十九品。
實是解脫即少分者謂四沙門果畢竟即圓別分果極果。
經如來先於此經中說者指德王品。
經眾生初知者由佛說故知則佛為根本。
以觸無定等者正示釋觸有多句義也。
皆得說也者謂近善知識聞正法等悉是觸對義故悉是菩提之因俱名明觸也。
因中有為諸慧悉捨者入分真時則捨住前相似等慧以未破無明悉曰有為亦捨權四沙門果等二邊之慧也。
九法為三意等者尋經配釋可見然經云因是四法能生長道欲念定智舉法太多長一欲字當以念心共欲相隨并伴通舉故有此欲與禪支中憶念相似彼正明念通憶而舉此亦同然。
經心得解脫心即定也。
因中通內凡者應以淨戒及修習四禪通內凡位出家白四正是外凡。
通學無學者亦應云通大小果以第九畢竟是菩提故。
二識支重出者即經云增無明識上[A51]已云欲名為識故成重出古今經本無別字下皆無識字者葢昧者削之故北遠疏解此句云無明迷惑增長業行故名為增名無明心為無明識以此驗之則遠解北本經中亦有識字。
二謂觸為識者指無明觸為識也若欲委消經文者如澤州疏云識心緣境義說為欲六入觸對六塵境界義說為觸受能領納故名為識無明迷惑增長業行故名為增名無明心為無明識名之與色是報體性故說為主愛能生導諸煩惱結故名為導愛中增疆方名為取故說為勝有業不虗名之為實生老病死因緣中極名曰畢竟。
第五料簡者根本因增此三法麤而復相似故須料簡。
唯除羅漢者謂但除第四果二三兩果並屬修道。
後觀成(至)亦名為想者觀成稱慧而猶名想者從因立名方便即因也。
初習名九想者釋論云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通言想者能轉心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想故名為想大品十想修通三位前三想為斷見惑說中四想為斷思惑說後三想為修無學道者說今則不爾如向疏云若論其位則通淺深以其初習亦名十想故知此十初心通修又大品十想通小所修今唯在大。
名[1]救大略者大略猶云大綱也。
大品十想在法界次第中學者欲知同異撿對之。
經復觀聞法者諸天及劫初皆聞他說非眼見故。
經明十時差別者前五在胎中若依俱舍在胎有七位初七日名雜穢狀如凝酥此云膜時是也二七名疱狀如瘡疱此云疱時是三七名凝結狀如就血此云皰時是也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此云肉團時是也五七名形位具諸根四枝差別故六七名髮毛爪齒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今總此三位名枝時取四枝圓備也若依俱舍則前五七雖有身根及意根由未有眼等餘四故六處未圓於十支中在名色攝。
經煒燁于匪為獵反方言盛貌也三蒼光華也。
三聚為色與無記者謂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無記即第三聚。
可分段故者可應作有字誤也故揣食亦名段食然四食名相如第十七記初[A52]已引成實毗曇略辨其相今依他宗四食章更為明之四者數也食者資益也段食即形段質礙之色也凡入口時有變壞相資身益神亦能進善長惡名為段食觸食者觸謂觸對祇將心所起對前境可樂之法能生喜樂二受資身及識適悅安泰滋惡發善故云觸食疏明觸食且據資身此依成論也故彼論云冷暖等觸名觸食也思食者即思量可樂之境思惡思善情及無情境不現前[A53]但由思惟而生喜樂資身及神故名思食四識食者識謂識心緣慮了別為義即取前三食相資命根一報住世連持功能色心相續便是資益長養之義故名識食然此四食段食唯在欲界餘三通三界此四並能資益故名食也。
經䂎鉾麤亂反。
經虎兕徐里反爾雅兕似牛郭璞云一角青色重千斤。
[A54]但作此修者謂長觀無常等不曾間斷故曰常修想也。
經是名沙門等者先歎真人以能息惡故名沙門梵行無染名婆羅門離生死喧動是寂靜除煩惱染汙名淨潔永離眾苦說為解脫。
是名智者下嘆自行德知過求出故名智者識是達非稱曰正見到岸可知。
名大醫下歎利他德可解。
是名善解下謂解上如來隨自等三種語也。
諸佛七種語者知上因語至如意語如前三語中說就今知七種中又二先自知二斷德所生疑網者斷他疑網也。
經發心畢竟等者初住發心是因玅覺畢竟是果因果理同故二不別妙覺從聖入聖則易初住從凡入聖則難故今迦葉禮佛真因又發心之語或通住前。
憍[1]陳如品
火器者其先事火從此命族故姓火器以其克[A55]己苦躬能受事火之道如器受物因立美號是婆羅門種夫火有二義一照二燒照則暗不生以喻惑滅燒則物不生以喻果亡既於佛法始悟無生故吉兆預彰而姓以無生為義。
飜無知者乃是知無葢西方語倒也謂以無生智知無生理故云知無既以姓表無生復以名示斯義。
其義甚多者依法華疏備因緣約教本迹觀心四釋而彼文極廣故曰甚多今止出因緣一釋而[A56]已故云且出四意然須曉陳如本是菩薩示為小乘故始自鹿苑引接有緣令得三藏四益經歷二味彈訶洮汰來至法華[A57]已開祕藏為未入者今更重開故知四悉益物該乎五味若然者此文雖復單明因緣而本迹約教美在其中故下四悉既皆約鹿苑與今經對明是以則知義包一代。
在先下四文即四悉。
在先得道者佛於鹿苑三轉生滅四諦法輪於初轉時陳如得初果也。
左面下大論四十五云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連是左面弟子以彼土至尊東向則左北右南南是陽方故以智慧居右北是陰方故以神通居左通因定發故也此二人並前佛七日而入滅持法迦葉領法。
阿難迦葉在靈鷲山入于三昧阿難於雙林外為魔所罥所以皆不在會故云于今未來上四弟子聲德普聞若在會者理宜對告既不在會則今顧命允屬耆年。
善始令終者初成既為說法後滅亦宜對告有始有卒其惟如來故令物機心生歡喜。
布衍下甘露喻三藏真理也淨名云得甘露滅覺道成。
三本下先為外道故昔聞則自[A58]己翻邪。
今因下今為上座受告則引他翻邪自行化他始終破惡。
四初下昔對證小為大方便今對顯常體權即實自行化他始終入理然此四意並攝自他思之可了。
言令五人者應云四人陳如初悟是能引之人四人後解是所引之輩能所通舉且云五人。
若作下若論付法應付阿難迦葉及以文殊但二人未來餘者[A59]已滅故付陳如問文殊在會何故不付答為引小故為開權故宜付陳如。
開宗略說者純陀哀嘆二品初開常宗略說其義從長壽[A60]已下即廣說也。
得前少意等者但得前正觀而失後破邪若依今師則為全失以此非答問故。
又失其餘者失前正觀及後破邪以命阿難[A61]但在破邪文末故。
兩途皆得者既自迦葉品下皆為折攝涅槃用故無正說流通之諍任彼各據終成用章。
二義無妨者此之二品[A62]已入用章縱有餘文亦屬用攝以此推之則知後分但在用章不可更開第六章也。
前品是攝惡等者然此二品攝惡攝邪義雖兩異而皆從對告人以立品目悉彰如來善始令終前品則唯在今經以明始終迦葉既於今會始發眾問故於經終還復對告此品對昔以明始終義如向釋。
二隨所宜可見者謂機緣宜聞五陰即常故作此說四言下今家止觀唯觀陰境正與此同只由眾生無不五陰現前故使諸經舉為觀境若煩惱病患等法未必常起故且不論。
五陰是其始者即經云無常色等。
涅槃即其終者即經云得常色等涅槃即種智異名種智從智涅槃從斷又種智能證涅槃所證智斷能所其體不二故知此文與大品同。
復呼緣心為色耶者他云辨智明淨譬之於色智即緣心也。
豈可以小乘等者小乘灰斷故無色心他云佛無色心全同小義豈可以灰斷之牛跡盛常住之海水乎據實論之下應云佛無色心言不無者字誤。
引經下證無色心。
過意界者意即是心心尚過之何況有色。
雖引下斥云還成自害者經云過意界在智業即是捨無常識獲得常識故知智業即是佛心既許有心豈得無色何謂佛無色心耶此師引過意界言以證佛無色心不意下句云住智業反成其有故云自害說於前義者鹿苑所談無常五陰名為前義。
雖別圓二種者前云破無常色獲得常色即是別教地前破九界無常之色登地獲得佛界常住之色次云即無常色仍是常色謂圓教始終體達無常即常雖二種不同俱明有常色等云何他人云佛無耶。
結成褒貶者初文褒也。
一切外道下貶也。
謀議有五者前四番皆順外計毀謗如來後一番違外道計讚嘆如來皆是大權示為毀讚共熟機緣或可前是實行故毀後一是權行故讚第二番中云或說生淨飯王家或說不生等葢昧如來隨機異說故檢其相違以為謗本。
經麤獷古猛反說文犬不可附也不綜總宋反習也經是大法礪者其平如礪故是大法稱者能定輕重故礪力制反磨石也。
經調伏迦葉等者以迦葉等昔並外道故。
經則生嗤笑充之反蒼頡篇蚩輕侮也不能愍汝狂亂而反輕笑即名愚人。
經鉋須彌蒲交反。
齚齧士白反通俗文啖曰齚。
經鹵土音魯左傳曰表淳鹵杜預注曰淳鹵埇薄之地也。
經往至佛所頭面作禮者往至則通彼外道作禮則唯在於王以外道未歸伏故智論云外道是他法故輕佛來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
涅槃何曾(至)常耶者以三一相即故皆不定欲破外計無常之執故云是常而此常體無常即常常即無常亦即非常非無常也。
舊當此難者古師立義正受外道此難也。
佛先問之者即經云汝性常耶是無常乎。
其向拒抗者應問云如來何不直答彼難而反問彼義者何耶故疏答云其向但以五難拒抗於佛而不出[A63]己義未知彼計是常無常故先問之。
佛因餘難者未即直破我性是常且難所生二十五法是常無常故云餘難。
遂出其義者因佛餘難即便答云大等諸法悉是無常乃知彼計因常而果無常也故云遂出其義因彼出義故佛立並以通其難。
若爾即是下正釋此意。
是常下云云者為破外道因性是常而果無常故佛且約別教因無常而果是常以飜破之若就圓義因果並常。
何故不同者百論所明二十五諦正是迦毗羅義何故與今文有不同耶。
解云下意明百論即是元祖所立名相今經闍提所說乃是胄裔改張故有不同三師即三仙名義如前記。
如莊嚴下引例此皆弟子於師所立名義輒有改作以例闍提改迦毗義。
論就一體者就一人身有大小便故。
經就二人者男女即是兩人之別義亦互顯故注云云。
問平等根者問字誤應作心字。
答彼第三難者謂難從因所生悉無常也。
若答汝義者今此破意且用別教破之由彼計能所法別故今亦以能所破之。
實法苦樂者謂生死苦涅槃樂也。
終以苦識研成此樂者謂內凡人觀於相續即是苦識念念無常作此研之得入涅槃即名為樂而此得樂即是證滅據此師意謂苦滅相對成二研苦至滅故一。
道諦例爾者則集道相對成二治集修道故一此師釋義今所不用。
又有師下此為正說。
四諦平等名為得道者即是因果不二境智兩亡名為平等。
若依愛師寧解此文者此斥愛師違經之失今云聖人是一豈得約內凡相續道中研苦為樂以解亦一義耶。
若依開善此皆現迹者謂本是大權示現速證。
莊嚴下謂是實行若作權釋豈顯佛力及說法功然雖二釋但昔教義未稱今經須知寄小證果本了圓常方是今意。
[A64]已斷煩惱為涅槃者破覆理無明顯本有常住涅槃此別教義也。
但以不生等者煩惱即涅槃故曰不生。
宜作此說者宜作斷煩惱說也。
若法滅無者即釋經若除煩惱[A65]已名涅槃者也。
同於互無者凡夫煩惱處無涅槃如牛中無馬聖人涅槃處無煩惱如馬中無牛。
今明生死下示正理以生死即涅槃故故云本有涅槃既生死涅槃兩皆相即正當互有故牛馬互無不得為喻今對外道且從別說。
雖牛中下釋出互無是無常義。
牛中無馬而言有馬者牛處雖無馬不妨牛外別自有馬不同兔角之無。
終是本無今有者牛處無馬是本無牛外有馬是今有。
涅槃亦爾者亦應舉生死合喻文且從略若具合者應云生死中無涅槃是本無而有生死是今有涅槃例說。
經異相無者即互無也。
土宜異者西土蜜性應熱故能治冷不同此方蜜性也。
無漏中實有有無之惑者有無惑即無明謂執著有無障中道故故名有無惑以小乘無漏智體是無明故云實有等。
但無取相者謂見思為取相惑。
招提下真無漏者此指佛地或恐但指四果以云實不得報豈非小義。
無勞(至)解體者解體即無漏智體也既無漏無報故解中無惑。
而勝鬘下此是招提引經釋難也恐他引勝鬘以難[A66]己義故此釋之。
相似無漏者即四善根位。
被導無漏者謂小乘前三果及大乘佛地[A67]已前雖俱分證無漏而猶為極果智之所導故經說無明緣無漏為因也他人既無四教甄別故所立義大小混和所引三家俱未符經應知經言病中無藥等亦是約別教以說例前可知故疏但引古釋之非而不明正義又引古而無破斥者以是非可見故。
則無復色者即疏解此卷經初所引佛無色心家義也但取無色為常不許別有常色故云無復色故所以為常此釋違經。
經能觀色(至)常法者即同纓絡經修二觀方便得中道第一義諦也地前二觀是無常登地證中即常。
苨奴底反薺苨草名此以汝我之汝作薺苨音呼。
瞿曇飜純熟十二遊經云名瞿曇氏純淑之姓又飜牛糞種甘蔗種日暴種等。
世胄殊遠者胄胤也古者地膚既沒秔粮乃生夫婦肇興因立民主以理諍訟民主有子名珍寶珍寶有子名好味始自民主草創之後金輪相繼迄至善思從懿摩至淨飯四世是䥫輪合有八萬四千二百一十王十二遊經云久遠劫有王早失父母以國付弟事一婆羅門婆羅門言汝當解衣體瞿曇姓因而從之時號小瞿曇住甘蔗園賊盜官物路由園過捕賊尋迹執小瞿曇王令木貫射之血流汙地大瞿曇悲哀收血土還園器盛置左右呪之此瞿曇若誠心天神變血為人逕十月左為男右為女從是姓瞿曇仁賢劫初當寶如來出世時瞿曇識神始託生若尋此意民主[A68]已來即姓瞿曇從懿摩王四子一面光二象食三路指四莊嚴被猜徙雪山北直樹林中園人樂從者如市鬱為疆國父王嘆曰我子有能四子因此為姓又其地釋迦樹甚茂此飜直林既於林立國即以林為姓外國語多含釋迦亦直亦能今淨飯王所承承莊嚴王後莊嚴即是烏頭烏頭生烏頭羅烏頭羅生尼求羅尼求羅生尸休羅尸休羅即師子頰師子頰生[1]三飯如來即淨飯之子故云世胄殊遠也。
善來羅漢者由佛呼善來故鬚髮自落袈裟著身鉢盂在手今婆私吒是聞佛說法思惟自證故不同善來。
更須施其應器者梵語鉢多羅此云應器非外道所有故須施之。
經頑嚚者左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曰頑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囂。
是默然答者以宜用默然令得四悉益故故默然[A69]已是於答。
十四難者大論云一世界及我常二世界及我無常三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四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五世界及我有邊六世界及我無邊七世界及我亦有邊亦無邊八世界及我亦非有邊亦非無邊九死後有神去後世十死後無神去後世十一死後亦有神去亦無神去十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十三神異身十四身異神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難何以不答答曰此事無實故不答。
我即眾生等者不出十六知見文在大品大論廣釋一生者見計我能生如父母生子二養育見計能養他三眾數見計我有五陰入界四人者見計我是行人五受者見計我後身當受果報六起者見計我能造後世界報七知者見計我五根能知五塵八見者見計我根塵能見色及起邪見九我見謂橫計五陰名之為我十眾生見總攬五陰名為眾生十一命者見謂命計連續恐連續斷十二作者見計我能有所作即士夫見也謂外人執我有士夫之用十三壽者見壽計一期尋常雖計病時最初恐連持斷恐一期短十四使作者見謂驅䇿由我十五使受者見苦樂由我故十六使起者見令其還生欲界名使起使者然今經中前破我見有其三破我遍及我是一并我是作者三義後別破見者知者受者餘有十一知見例皆自亡故不俟一一破之。
我即眾生士夫等者尋向十六知見消之易解。
惡與生天我應常在等者我性既徧在惡無失何須修善離惡道耶。
轉成二我者謂常我則遍於五道作我則離惡修善。
常即無常者我既遍在所以相即。
舍與主異者解經異燒異出也乃是舍燒異主出主出異舍燒故舍與主異。
出無去處者若有去處體則不遍。
經違世出世法者世間則父子怨親兩異出世則此悟彼迷不同若同一我何故俱異。
經何以下釋初明違世此即是彼下明違出世。
經子女者子即是男。
我遍一切法者即釋經我遍一切也。
而諸法不相遍者釋經法與非法不遍一切也。
義則可然者若承上文意來須作我字義雖若是准於下文復不可改。
隨下文業字者即下經云是業所作。
下舉業平等者即經云何以故業平等故。
譬有邊表之處者即炷邊及堂是邊表也。
我亦下汝以燈明譬我明既有邊表處我亦應爾明既可見我亦應可見故云眼識處所。
法與非法者即罪福等福是法罪即非法。
經如其不吉者由被破竟故名不吉若定不吉佛更用者成佛不吉非我咎也。
經是喻亦說下約喻徵責凡有四句一正其喻相是喻亦說即炷有明離炷有明炷盛明盛炷枯明滅名之為即明遍室中亦在炷邊說之為離舉此即離為取即義破彼先尼我與法異二汝心不等下准喻訶責喻中有即亦有異義汝心不等一向立異說炷別喻法與非法明別喻我三是故下如來重復顯[A70]已責意是汝不等偏執離故我今責汝即炷有明離炷有等即離有明是初句即離之喻法即有等准喻類法喻中既有即炷有明法亦應爾法即有我我即有法非法即我我即非法四汝今下據法重責准喻推法法中亦有即離之義汝今何故[A71]但受離邊不受即邊我所引喻者者牒前段則是非喻牒後段此二段經通是第六科。
經汝先責我等者即向經云汝心不等也。
第七明我之不平等者[A72]但釋後句不釋初句若具釋者初將我不平破汝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吉佛正乖邪名我不平破邪同正名令汝平是佛化善名為我吉次將我不平令汝得平即是我平邪正相飜故我與汝俱名不平以正破邪名我不平破汝不平使彼同正令汝得平佛正同彼名為我平。
經何以下釋。
破餘三義者此經文於十六知見中但舉四種前[A73]已破作者今破見者受者知者故云餘三。
衛世師下約三仙宗計簡辨也。
而神異知者此是計離神有知也優樓僧佉所計即神有知。
故言下顯經是牒僧佉所計也乃是仙尼宗於僧佉耳。
因華褁火者華喻我火喻眼。
執鎌者獵[1]沽反刀也乃是假我者就佛法正義謂假根境空明識眾緣和合方有其見名為假我以此假我御智而知。
必無實我者必無外人所計我性自能見也。
自舉二譬者一幻二歡喜凡。
經綏子而佳反木名叢生有[A74]刺其子可食。
十二因緣和合成身由惑潤業成苦果身。
經愛無明是二世煩惱略無取支業即行有。
經從業生有者以七支果通名為有。
阿優陀者此云中也即臍下一脉請觀音經云取一中脉是疏引論偈從省具足應云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觸七處頂及齗齒唇舌喉及以胷是中語言生。
須滅身後爾乃得之者滅九界陰身得四德分果謂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此對外人且就別義若約圓者即陰是德何須滅身然陰體本虗名滅滅名雖等滅義兩殊。
經受慢果報者即生死身也。
非自他者由他起慢名他生由自起慢名自生共離可知四句破執遠離於慢。
法與眾生同一平等者五陰之法假名眾生既無異體是故皆從四執所生破執證空故云平等。
與佛言論(至)初果者即向經云我[A75]已知解得證法眼也。
異先身命者謂中陰身異今現陰此外道正計中陰無因自然而有非從因緣故云非因所得。
榛栗棗羞者羞當作修字誤也左傳第三曰女贄不過榛栗棗修以告䖍也杜預注云榛小栗修脯䖍敬也曲禮云得人之摯椇榛脯修棗栗傳禮竝作脩字唯楚詞作羞楚詞曰折瓊枝以為羞王逸注曰羞脯也言榛者字音雖同經所云榛非是栗也廣雅云木叢生曰榛草叢生曰薄。
一業所得者同一業因得此身命以果望因身命無異。
經因即五陰等者因即善惡五陰果即無記五陰故俱舍云因通善惡果唯無記謂現在起善惡感當來無記陰。
去來例然者過去未來各有二十也。
今文中下經中所列正與中論義同故中論觀涅槃品明佛滅度後依佛起於斷常二見約過去未來不明現在計如來如去約五陰為二十常無常為二十未來邊無邊為二十斷常足之為六十二。
非謂闊狹者此斥異解也如大論云有人云八方有邊上下無邊有云上至有頂下至地獄而八方無邊此即約現在方所闊狹解義今所不取故云非謂也今正以外人求土不得其始即謂無終名無邊計有始終即名有邊如得禪者計八萬劫此乃正約計未來故云豎論分際也其常無常如去不如去委如前記引大論文解義也問諸文六十二見皆約三世即取現在為常無常今經何故不論現在耶答今既云約如來涅槃上作四句故闕現在又起見多是不了心中所作過未兩世既不親見於中不決所以起見現在即事可知所以起見則薄故經不論此其中論涅槃品義同也。
即色涅槃者計身神俱滅即斷見也。
若身不滅等者計身神俱不滅。
即常見下兩句即雙計也。
而此文云下破古不了經旨。
他人不見此者謂外道不合計佛涅槃以為四句既不許作此解釋及謂經文如去等四是外道自謂其身。
我如色來至不作此說皆古師義也問今師釋義既符經旨外道云何能計佛果涅槃耶答章安本有二解一云其道如來涅槃者不約世尊如來涅槃[A76]但道彼家所計有如來有涅槃如百論云或自在天是世尊等即是彼家之如來復計非想為涅槃二云欲明六十二見無內外非[A77]但外道計有六十二內佛弟子亦計如來涅槃有如去不如去等六十二。
經是名為見者若作是說堅執不移是名為見見執所緣名為見處見能集起未來苦果名為見行造作邪行名為見業堅執所緣名為見著為見繫縛常在三有名為見縛因見生苦名為見苦取非為是名為見取由見便有三塗可怖名為見怖為見燒然名為見熱纏心不離名為見纏。
就見能說者經從如來名為下是能見能說不起四執名為能見隨機說四名為能說就見者就應作能一數之圓名者十十成百即大數之圓也。
圓滿端正者具足三千故云圓滿不縱不橫故名端正亦可以百年喻百界百界必三千唯心本具故云足一百年。
若共若離者共謂亦前亦後離謂非前非後破四性[A78]已四悉隨機假說前後令彼機緣達無前後。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九
校注
[0596005] 經卷第三十三 [0596006] 儒經作燸 [0596007] 減【CB】,滅【卍續】,滅疑減 [0597001] 室疏作空 [0598001] 以經作不 [0599001] 人誤行 [0600001] 亘疑豈 [0601001] 初人或人疑初入人 [0603001] 倒疏作例 [0604001] 十疑寸 [0604002] 懷疑壞 [0605001] 涉疑經 [0606001] 經卷第三十四 [0609001] 救經作數 [0610001] 經卷第三十五 [0613001] 三疑四 [0614001] 沽疑沾【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2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