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二
[1]梵行品
四心謂慈悲喜捨三品謂戒定慧。
引經下此師意謂梵行淺聖行深故修四心但能通至梵天觀四諦則能通至真理道即能通義所以引經云四諦者能觀四諦即慧學也此證聖行以三品為體。
十二門禪者謂四禪四心四空名十二門今四無量心是十二中四故。
若然下與聖行辯異初且徵起意問聖行[A1]已明三品今梵行復明此三所說既同何故有聖梵二品之別異者下答釋戒定相成者謂戒定是傍扶成於慧也下句例爾。
道通凡聖者聖行豈不通凡而云聖人所行者非也聖先戒下聖行梵行雖戒慧先後有異而定行皆在中間。
梵先慧者指七善為慧也。
因果下聖行同前以三品為體故此不言。
義皆下今破初句總斥若四下別破三師。
皆云非大涅槃者以前經云菩薩修行大般涅槃有五種行故初師但是梵天生死之道次師但是二乘偏空之道三師[A2]但得因果之事俱非三德涅槃圓融之道。
若非下結斥。
是誰梵行者以此梵行是菩薩修大涅槃故諸師所解既非涅槃故責云是誰梵行也。
今言下今釋謂梵行只是初心修無緣慈達三諦理名梵行因初地分證名梵行果因果不二三諦俱融淨義有三下即三諦也淨淨者謂以無緣淨心淨於出世淨法令契不思議空不淨淨者即以無緣淨心出假利他淨六凡染法令成不思議假非淨淨非不淨淨者即以無緣淨心雙非二邊成不思議中又淨淨是因中自行不淨淨是果上化他非淨淨非不淨淨即雙非因果自他又淨淨是四聖淨法不淨淨是六凡染法雙非染淨之事以顯中道之理。
徧淨諸淨者以大涅槃融四聖淨法也。
當言慈是者無緣慈是能淨四聖法是所淨是則諸善是枝無緣是本即枝而本無緣統收慈心既然悲等咸爾故向云今以梵行徧淨等也故知梵行只是佛界四心。
慈有無量門者從體起用垂形六道隨機攝化故有無量。
所謂下正示無量門也略列六種竝在品文調象謂現師子調醉象調狂謂婆羅女子死發狂佛化為子女得本心治眼謂賊被挑眼歸佛得之治瘡謂女人施肉瘡痛佛為塗藥斯皆慈力見如是事。
慈遊下即迦葉讚云我今當以一法讚所謂慈心行世間。
悲入下即經云菩薩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
非因非果(至)非淨者即中道無緣非前二種義如向釋。
若此下結融即。
言三慈者淨淨即法緣慈不淨淨即生緣慈雙非即無緣慈文中先斥徧次即一下顯圓顯前三淨體咸不二從三下示得名既即一而三故立三號既即三而一其禮常融。
經住七善法得具梵行者具足應云住七善四心持戒等法得具梵行今隨便略標且云七善。
若傍下通以七善明傍正義以梵行修四心故正在化他聖行修三品故正在自行故今七善既是梵行之首故以化他為正自行為傍。
而通自行者以七善即慧四心即定持戒是戒既含三品故通自行。
以知法故下示通自他義只由知法故能內進[A3]己道外化眾生。
五義訓釋謂修多羅之名含多義故故不可翻但可以五義訓釋而[A4]已言五義者如雜心論以五義解經一涌泉義義味無盡故二顯示義能示真理故三出生義能生妙善故四繩墨義楷定邪正故五結鬘義令不散失故此乃非直翻名但是以五義訓釋修多羅耳。
或云下凡出兩家初謂契經是義翻故云以此代彼以此間先聖之書名經賢者所述為子史以代彼土佛說名經菩薩稱論言義翻者此方既無佛出則無佛教但可以此代彼故謂義翻若如娑伽翻海則是正翻以彼此二方俱有海故或云是正翻者第二家釋義也此謂西土有佛此有先王先王之言既名為經正可以此而翻修多羅也契謂契理契機契時契當之義佛所說教契當此二必無虗授。
但通無別者意謂餘十一部則有別體修多羅無別體但總十一部為修[1]多耳以始從如是終至奉行皆名經故。
即是偈頌長行者此明各有別體也謂祇夜是偈頌修多羅是長行指所頌名修多羅也。
成論下引證只是以偈頌長行耳是則論文明指長行為修多羅豈得云無別體耶然廣釋十二部義在妙玄說法妙中須者宜尋今開善莊嚴各得片意若順經文且就通義故經云從如是等。
經利根後至者以根利故不假長行廣說應知先在會者不簡利鈍俱聞長行。
經儴佉者亦餉佉或霜佉此譯云貝也亦珂之異名耳。
號曰彌勒者經中從別疏文從通故云授六道等當知授記有二若與菩薩授佛記是大乘中授記若記近因近果是小乘中授記聖言說與名授果為心期名記或云受記者上與下曰授下領上曰受故使經疏二名互出。
不等句者謂與長行言義俱不齊等孤然而說也准此祇夜亦應云等句也以言義與長行齊等故。
下云頌者義與句同以句通長短故。
除別相被頌長行者即是簡去祇夜也。
戒律亦然無長行者此謂孤起不是重頌故云無長行爾。
無頌之長行者此言下有重頌則前之長行名修多羅若無重頌單有長行則名優陀那也。
經云下此經自結云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故須依經言。
無問自說者不因咨啟而自宣唱也一者理深意遠人無能問二者非不可問但聽者宜聞佛為不請之師不待問自說也。
因緣下釋尼陀那義也謂莫輕小惡等偈出在法句經上卷今佛引昔明因緣義謂藉現事緣有所宣唱名因緣經。
論云下成論第一十二部品云尼陀那者是名因緣經所以者何諸佛賢聖所說法要皆有因緣此諸因緣或在修多羅中或在餘處是尼陀那此解十二部中凡言論云悉指成實。
即譬喻經者立喻顯法也。
伊帝曰多伽者曰音越開善下此約本事本生合為一部故此第八翻如是語。
莊嚴下約本事本生開為二部則本事第八本生第九則無如是語也本事者宣說他人往古之事故本生者自說[A5]己身往昔之事故。
各有界別者界以隔別為義謂所說事義不同也。
欲明下釋經中賢劫四佛於此本事各立一名者其猶封疆不同印信亦別也。
合第九為本生者自他往事同名本生不開二別若開二異則無如是語也。
毗佛略大論注文作口夜反。
今經方廣者即經云方等經典其義廣大故云方廣也理正名方包富名廣理融無二亦名為等理正則生佛一如包富則三千具足教從理顯名方廣經。
直廣下此約大小通有十二部也[1]徧空之理顯非中正故不名方空於六界且得名廣此乃半奪若全與者對邪名正亦得稱方若全奪者不徧十界亦非廣義。
即未曾有者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如經無人扶持行七步等。
亦云解義者解音解釋之解謂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廣說諸義如是等問答解義皆名優波提舍也。
大乘中下此約大乘唯有九部以說謂除因緣譬喻論議大乘根利不假此三小乘亦但有九部則無方廣自說授記或云十一[A6]但無方廣此並別論大小通論各具十二。
光宅下此明光宅[A7]但翻提舍為論議而謂解義之名自屬受記解音解了之解以解了劫國等義故。
應言下明三諦義平等即空無量即假畢竟即中經文既云廣知其義須達三諦方名廣知。
諦視善不善者即經云如是信等也謂如是信邪名不善如是信正名善信徧名不善信圓名善戒等准說當須內訟使捨邪得正捨[*]徧歸圓。
曾子下論語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乃曾子自省有類菩薩自知故得引證經明自知凡有十句前五知[A8]己五品善根後五知[A9]己三業所作去來身業正念善行意業問答口業自知問答勝負是非也。
略舉人及二乘者剎利等三是人界沙門是二乘界[A10]但略舉身口者行來坐起是身說法問答是口具論應備十界界界三業佛語從要故並略舉。
少用意者然意業知機方施身口[A11]但意潛密故略不言。
乃至別圓等者謂求大乘義通四教事度大乘義卑通教理度為尊理度為卑別教次第為尊此三悉是菩薩界次第為卑圓融為尊圓融即佛界故云是佛菩薩界也。
圓七善者了前七善唯心無非三諦故名圓七善也一善一切善者三諦善生。
一切一切滅者三惑惡滅正在分真義通三即。
於賢聖人天中等者謂圓名字[A12]已上雖具煩惱如無煩惱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故於前三教賢聖人天中最為尊勝故妙玄云彼家之極極不如我家之初初也。
即梵行中之一品者謂七義於戒定慧三品中是慧品也。
無量從境者以所緣眾生數無量故。
四等從心者不擇怨親等皆與樂拔苦故故下釋云我心一相也。
境亦名等者以境從心俱得樂故。
心亦無量者以心從境分別不同故法界次第云以所緣眾生無量故能緣之心亦隨境無量故悉受無量心名。
皆同有三等者悲喜捨心既同慈心而有三緣故知三心同成慈義若唯慈心則[A13]但一無四故云難令唯一。
然約境下釋上[A14]但為一義也謂約境雖有生法無緣之異而能緣慈心唯是一種故云無別若爾則成難三應一何名難四應一答四同有三俱成慈義故應一也然此段明三慈義若約三諦唯[1]有於俗。
五陰從何而生者謂觀四趣陰從惡因緣生人天陰從善因緣生等[A15]但觀緣生則名生緣慈也五陰是正所須是依故觀依正名法緣也無緣約佛其義可見是故三緣同歸俗諦。
況復餘境者況九界也。
經是名無緣句絕慈者二字下句之首。
第三下此明三緣即是三諦故此生緣含前三義猶同親屬故施所須乃知如來不假供給既[A16]但在俗故云眾生境淺也。
法空則深者即經云不見父母等以但見緣生之法當體即空故云不見既是真諦故云則深。
無緣兩無者不住法相則無涅槃之空不住眾生相則無生死之俗中道雙遮故云極深。
只應有三者三慈之體既是三諦悲等各三俱成三諦三諦無別據體唯三何須論四。
名字離合作難者以通別合標名四無量四即別稱謂慈悲喜捨也無量即通稱以此四心通名無量故所以離其通別互難合名。
既言下以通難別。
既其下以別難通有四可數故非無量。
若無下結成執一無量之名只合是一不可云四。
經一因緣者總彼十二唯一有為。
因[2]緣及果者謂十二支中五支是因七支是果故唯二法。
三種者以十二支配三道可知四種者無明行收二世因無明攝現在愛取行攝現在有支生攝識老死攝名色六入觸受或說五種者舉受攝彼識名色等舉愛舉取攝彼無明舉有攝行舉生攝彼老病死等或說六種則三世各論因果也或說七種者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取攝彼無明略無行有或說八種者舉彼識等攝生老死舉愛取有攝無明行所以除之或說九種餘前三支攝入餘中亦應說十支。
經略不明如城經者茅城經廣明因緣故此指之或十一除生一法攝入餘中疏引河西明其所以。
以從非法父母生者謂私通而有此子故憚難也難去聲。
辟支根利者謂佛若不出迦葉即能自悟道成獨覺人則十二支中無明及與愛取俱是煩惱何故過去偏說無明現說愛取答理實齊等為分世別隱顯互論既為分世非無所以解有兩義一本末分別無明是本故偏過去愛取是末故在現說二強弱分別迷其本際迷集生死無明力強是以先說牽生當果愛取力強是以後辨問行有同是業道何故過去名行現在說有答理齊世別故隱顯互論過去之業集起[A17]已竟是故當相說之為行未來之果由業故有是故就能說之為有問識等同是苦果何故現在說識名色等未來說生死答理齊世別現在世果起[A18]已竟是故當相宣說識等未來未起令人生猒故說生死而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者據理齊以說也反常不定者反於平常所說以彰不定也佛果本常反云無常生死無常反談常住樂等例爾故曰反常經中凡有十二對初四對約生死涅槃分別生死之法實無常苦無我不淨如來隨化為眾生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來實是常樂我淨隨化宣說無常苦等次下兩對依正分別於非眾生等是正報五陰非生如來隨俗說為眾生即彼世俗假名眾生如來就實說非眾生亦可如來體真常住名非眾生隨化生故說為眾生生死凡夫實是眾生佛破我人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等是依報於理非物隨俗說物世俗諸物就理說非次下兩對理事分別就理分別世俗虗假名為非實如來隨俗說為世諦四真諦等名為說實即此實者如來就理說為非實又復妄法情有理無如來於中說為二諦名為說實佛性是實隨妄流轉說為生死名說非實非境下就事分別三界虗妄[A19]但一心作心外無法故曰非境隨心妄取如來說境即彼妄境就實言無名說非境次下兩對就十二緣分別先觀生支起老病死次第逆推乃至最後觀彼無明能超於行今約此義以舉因緣非生說生等是初觀也於理非生隨俗說生隨俗之生就理說非乃至無明等者是後觀也越其餘支故曰乃至癡暗之心體是無明妄取分別如來說明即彼妄明體是癡暗故無明下有兩對境智分別就境分別於理非色隨俗說色世諦之色就理言非也非道下就智分別類色可解。
如來以是下總結上十二對悉是隨機反常之說類四無量義亦不定。
治惑者經文四段皆云安住菩提即是破貪欲憍慢前二是貪欲後二是憍慢。
經性戾字林力計反乖也說文戾曲也。
敦喻都肫反爾雅敦勉也謂相勸勉。
趍走是慈者給侍於彼令得樂故。
訶諫是悲者拔彼根戾之苦故是知隨彼眾生有何等惑而用慈等治之故有四也。
經體性有四者明其四心主質體異不可改慈為悲改捨為喜是故有四是知憐愛之心是慈之性惻愴之懷是悲之性慶悅之意是喜之性亡懷之慮是捨之性心無存著故曰亡懷由茲四性得報不同。
徧淨等者大論第二十云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徧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虗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生梵天上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此說又三界中徧淨最樂故言福極徧淨復次從悲定起迴向空處易從喜定起入識處易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復次初禪有覺觀分別修悲易喜支修喜易樂支修慈易一心支修捨易復次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即修四無量定之處所也而疏中[A20]但引一文總結前非者非前迦葉五重難也。
嗔有輕重者六番中皆有輕重而初番云恚後四云嗔互現其名更無別說而六番中經文例皆三段先舉二嗔次列兩名後明治法初番中奪命重嗔麤易捨故慈能斷鞭撻輕忿難離修悲方治二番中嗔眾生者應生嗔處或容浮薄故慈能治嗔非眾生不應處起性必深重修悲方治非眾生者即無情物如虗舟之觸飄瓦之擊也三番中有緣生嗔性容輕薄故慈能治無緣生嗔性必深利故悲能治四番中若藉過去久遠因緣而生嗔者去因玄遠嗔容輕微故慈能治若藉現在內緣而生嗔者覩相起發嗔必增強修悲方治五番中嗔聖人者不應處生易可除捨故慈能治嗔凡夫者可嗔處生難可除遣修悲方治六番中上嗔易斷故慈能治中嗔難遣修悲方治極細者修慧方斷是以不論。
豈逐行為三者不應以皆修生緣等淺深不同以為三法也。
或言下引他釋也。
雖有兩人者即見行利根人愛行鈍根人也。
而有四行者利人見鈍不解欲與彼解了之樂拔於暗鈍之苦故有慈悲二行鈍者見利人速解必起隨喜心捨離嫉妬意故有喜捨二行故使二人各有兩行還成四法故經云以行分別也。
廣解釋中經文四段例皆先[1]間後釋初門中緣多眾生故名為緣而不能自在三昧與樂艱難故非自在釋第二中云如緣父母兄弟眷屬與樂心易故名自在所緣狹少故非無量既非無量云何上言是無量心有四種乎葢是無量中分故名無量如一比丘眾僧中分亦名眾僧此亦如是後二門可知。
此兩俱住大涅槃故者以別圓二教俱有中道故云住大涅槃。
次第似真俱小者似即三十心真即十地以存始終教道故望圓俱小。
不次第似真者似謂十信真謂登住。
或謂唯一但七者他人見經文但冤親各分三品中人不分故但有七毗婆沙論亦但七品。
中人於我下他人釋中人不聞所以也。
一往下今師判有九品謂經文一往不開中人故知但七約義細論中非無三。
然此下正示中人三義謂雖非我親及冤而其人既有愚智等異豈免於上智者起愛下愚者起惡中庸者不愛不惡貴賤亦爾以此而推世人之心於非冤親孰免三過分為九境義實可憑無文有義智人所用斯之謂乎。
但欲下三親三冤者親中三品一上親謂師僧父母生我法身肉身故二中親謂兄弟姉妹同學等三下親謂惠我財物或朋友等。
冤中三者一上冤奪我父母性命等二中冤奪我兄弟同學性命財物等三下冤奪我朋友性命財物等中人三品如向明。
三樂者諸佛樂為上菩薩樂為中諸天樂為下三苦例應可見。
若全未修等者此明人之常情皆欲與親之樂與冤之苦也。
若初下明修相然此慈觀佛為眾生多於違情境上起嗔行相增盛故令修慈不擇冤親平等與樂問自身有樂可施於他忽若自身無樂將何施與答自身若無樂可施即但運心將他人諸天菩薩等樂而惠施之願彼冤親同皆受樂文中先併對次直對初併對中於三親與三樂者此初起觀時且順行人之心於親生愛故以三樂與彼三親即上親與上樂等也中人三品於我無冤與樂亦易故次與之。
上冤與下樂等者若與上中之樂則頓違本心以昔於重冤但欲與苦故今初起觀且與下樂於下冤境起嗔既輕故可頓與上樂然此上樂只下品上樂耳未是親中三種之樂者以人既九品不同故使三樂不無親疎之異是以第三修時併與三冤下品上樂也須知第二修時中上之樂亦是下品中上耳第四修去例應可了至于第九修時三冤尚得三親上樂而況三品中人是則九境咸霑上樂故知修觀從易至難故至第九修時冤親平等名慈心成是則一州一國一世界乃至十方所有冤親悉皆平等然此疏符經作此釋義對經研覈方知有旨故不可以諸論七品行慈義來此會同。
又直下對也以人有九種樂有二十七品何者如初入觀時上親併得三樂中親[A21]已得下中二樂下親唯得下樂所以第二入觀中親與其上樂下親與其中樂第三入觀下親方得上樂文中中人三品但出下中三品中上中中例然冤人亦但出上怨耳中下可例疏云初入觀時三親與三樂者應云上親三字恐誤今文中下示經存略可解。
經得慈非大慈也者得歷別慈非圓頓慈也。
初文唱者以次第心離事求理不能達惑法界所以難成。
惑弱慈弱者別人次第斷惑外凡菩薩三惑全在尚未成就眾生緣慈而況無緣故云慈弱。
達惑慈成者圓教初心雖有煩惱如無煩惱達惑即理不緣二邊名曰無緣住前尚爾何況分真。
經豌豆一丸反。
第二顯大者經中從勝而說偏就分真以明四心顯其大義住地從略。
經菩薩住於初地者以別初地證道同圓故次文云初住菩薩豈非別圓證同是故並列又地約所依住約能依若然者雖云初地只是初住約所依說耳。
但見實相等者闡提雖不是菩薩大冤而違佛法名為大惡圓修菩薩見彼闡提不斷性善以一心三慈始從名字位[A22]已上但見佛心眾生三無差別同一涅槃故云不見其過。
今明慈亦拔苦者經云除無利益是顯慈亦拔苦也。
顯悲亦與樂者經文煥然。
捨中亦二者經約三義明捨前二是拔苦初顯生[A23]已離苦故不須擁護次顯[A24]己他離煩惱苦悟空平等故此二義屬拔苦也第三捨有與樂義如文但經明大喜唯有一文故疏不釋據義亦應含二以見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心生歡喜是則四心皆具拔苦與樂二義也。
六度本者以一心三慈為無作六度之本達施等五無非三諦法界方名具足。
發心本中經先得世間等者世間即梵天之因達禪法界故曰然後發心此即名字觀行相似三即同名發心。
得出世者即轉似入真於初住位出離分段變易二種世間分真無緣大慈也。
自相本者經云因世得出世者良由世禪即是佛性故至初住方能顯發乃知世間事禪本相是理。
開善為實觀者他見遮[1]離中明往昔行慈得為梵主故謂為實。
經世壞生光音者以初禪梵天為火災所壞故。
嘆其遮者汝是下位能於我前無所畏懼而遮行慈無有利益真是勇猛故以嘆之。
經願與彼樂者大論云菩薩因時但是普欲與之至果方能徧與其樂。
經聖種性同佛種性故。
經不及修一慈者不及一生緣何況法緣無緣耶。
聲聞假想之[2]非者二乘未得真實所行之慈但名假想。
經修行如是大涅槃者只是了達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具三千依正攝盡故能轉境自在無礙。
釋中下疏釋經文凡有二段初疏主正解二治者助釋初文二初[3]乏引常徒所解。
可實轉者意謂金土可永轉故。
[A25]但能令見者意謂但可令機熟者見變眾生為艸木變艸木為眾生而其體實不可轉以不可令有情作無情等。
二一師下正舉智者釋義二初斥違經一師即指智者對前他解故云一師經文於金土文下結云隨意成就依正文下結云悉隨意成是則皆是實轉古人那得違經而謂一實一不實耶二菩薩下正釋義二初明依正互轉如文二若言下釋出互轉義二初約事理正釋當知眾生有非眾生若輔行云若論無情何獨外色內色亦然以有情正報之身本是四大和合虗妄而立則與艸木其體無殊故淨名云是身無知如艸木瓦礫轉正為依義在此也。
若言下諸法之言豈隔艸木。
安樂性者即是佛性既云諸法有性則知一切無非眾生故輔行云若論有情何獨眾生一切唯心是則一塵具足一切眾生佛性亦具十方諸佛佛性轉依為正義在此也故云即非眾生亦是眾生。
二情與下約性徧結示若言有情有性性徧一切艸木咸有輔行云一切萬法攝屬於心心外無餘豈復甄隔但云有情心體咸徧若云無性何但依報正報之身亦同艸木故云准此可見然依智者釋義通論性體美則美矣而於事用互轉之說其義尚隱故使荊溪更加助釋。
二私問下治者助釋二初牒文雙[4]微。
是義難信者菩薩變人以為艸木變艸木以為人若其永變不近人情故云難信。
聖力徒施者既不實轉則同妖幻聖果之力乃成空設。
二總而下約義答釋二初約理事二轉以正明二初約內證即事而理明永轉諸佛即妙覺究竟菩薩即真因分顯。
自既下正明二人內證混融即理而事依正兩殊故不二而二即事而理依正一體故二而不二即十不二門云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也然其事理體一凡聖何殊但理具情迷於凡自異理顯智悟於聖常同。
能令下即是聖人說[A26]己所證以示凡夫令彼下凡亦達此理故云亦復如是轉迷成悟金不為礦故云此則永轉即楞嚴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也約義則有名字觀行相似分真究竟等轉今云永轉乃是稟教悟理得相似[A27]已上方是永轉以相似去不退轉故五品[A28]已還容有退失不成永轉。
二若暫下約外用即理而事明暫轉此由聖[1]入本具自他依正不二之理故至果位自即益他隨順物機宜見轉形而得益者故有變化眾生為彼艸木變彼艸木為他眾生而令彼眾生亦不覺知為聖所變但有緣者見之耳然須深推其本不由理性不二何能暫轉者乎。
二況[2]復舉事理互融以結示文中先引經文明互融相次勸後學當思經旨初文者於一理上而立三名謂無緣大慈法身如來正因佛性雖有三名實無三體故皆云即而此理即事故云佛性即諸法故諸法之言統收十界依正之事事理相即永轉何疑神用化他暫轉可信是則芥納須彌毛藏巨海亦是暫作令彼不知以此類同義旨無異故勸後人再思此義但是功德者他謂四心但是梵福即是禪中功德暫伏嗔等失禪還生故非究竟。
猗樂者於宜反文選音義云猗美也顧野王曰歎美之詞字又作禕郭璞注爾雅云禕謂[3]住麗輕美之皃今謂慈定成就伏彼嗔躁安和輕美故云猗樂相伏。
此中下今經四等即是大涅槃心之所修習達禪定實相三智圓融能斷諸惑故云即般若等也。
舉八事者即經云飲食等八為下發誓中八事作本也。
經是田非田者謂持戒者是福田破戒者非福田。
經是器者施財食等必用篋器故吉時吉日乃施是處清淨僧藍應可施。
不計飢饉豐樂者不於年豐則施手飢則止又是不見彼人貧窮飢饉受施豐樂之相也如是簡擇則心有依止全是妄想皆非菩薩故疏云皆不作如此施即向經云其心爾時無所依止也。
經不見施者等者即是以圓不思議空中二觀泯蕩三事相著而空中即假故常行布施則因果不亡善惡斯在。
經其鏃字林子木反箭鏑也。
顯圓慈相者經明四等皆云眾生如子者則是菩薩觀生佛性與我相關故如子也同體之慈義斯現矣凡有八重者華嚴淨行品雖有一百四十皆是單願今雖八重於一食等而有多願是知行檀必須誓願導之方有所至。
經飲八味水者謂涅槃河具足八味一常二恒三安四清涼五不老六不死七無垢八快樂。
經得一甜味者如四相品初云說苦酢味無常醎味無我苦味樂為甜味我為辛味常為淡味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今願眾生皆得大般涅槃安樂之法無有大小六味之殊故云甜也以世漿味甜故因事表理。
面各四寸者如來著衣離身四寸四面各離總成尺六。
第五下經明戒義甚廣而疏但釋無戒及無作戒者以此二名有濫故須簡示餘皆可見故不須釋。
無戒下簡非一非不受名無以大乘戒必須作法受故二非是不發無作名無故云及受不得之無此謂無殷重心雖作法受而不發戒體也。
華嚴下顯是凡引二經皆是精持禁戒而持無持相故云如虗空等故大集云見住戒非故也是則前三教人不達持犯法界俱名住戒之非也。
言無作下亦先簡非謂此大乘中道之戒名為無作非同小教成宗所談第三聚之無作也。
乃是下顯是可知。
經天中天所臥之牀者即妙覺如來以究竟三德為牀又同法華如來座者諸法空是菩薩所臥即是分證。
經初中後心常入涅槃宅者只是圓因圓果俱觀實相耳。
經離二乘錠者錠音定錠亦燈也呂靜韻集云有足曰燈無足曰錠。
為三乘本者則總攝四教也前為大乘本即別語別圓也良由無緣大慈即三諦理一心三諦十界統收四聖法界則攝四教若大若小若權若實。
次一切法者只三乘教中所具種種法門而[A29]已故云用慈攝一切法無法不徧也。
初文即是三乘者經云菩薩諸佛只是於大乘中具舉因果耳。
不淨與出入息者即五停心觀中二種停心也謂一者多貪眾生教修不淨觀二多嗔修慈三愚癡修十二緣四思覺修數息五著我修界分別雖有五門然其要者其唯二種故俱舍云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數息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故使今經但舉此二。
言甘露門者涅槃如甘露此二能通故名門甘露之門名甘露門應以甘露喻四教理。
經無常生滅等者北遠云無常生滅是總相法念處觀四念處是別相謂觀身不淨等。
論師下且就色說七餘陰可類若依成實判位此七同在聞思修地中而毗曇亦說此七判位則與前異謂前四在四善根乃至見道後三修道。
三觀下先准小乘今文乃依成論也約位在四善根若依毗曇則以觀陰入界名三觀處約位在總相念若大乘下即是達三道即三德名三觀也瓔珞所明則別教次第三觀二諦觀是空觀因觀生死而證真空俗是入空之筌故云二諦位在十住平等觀是假觀前十住位[A30]已破假用空今十行中復破空用假二邊各有破用故名平等以此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觀也修中十向證中初地。
注云云者一心三觀如大論此則[A31]已當徧四教釋三觀也前約苦等即是藏通經八解脫如下第二十八經中說。
無諍下三解中初義屬藏次義屬通後義收別圓。
經諸神通六種不同故云諸也亦是修發不同或漏無漏故云諸。
實徧下二句上句云即是諸善下云徧於諸善者由即故徧由徧故即而即顯體同徧顯廣攝。
先明即大乘善者是實相隨淨緣故有十五句異。
即小乘善者是實相隨染緣故有十六句異而皆隨緣不變即事而理以佛界名淨九界名染故知小乘是染緣也。
二云下以十地判三慈古人雖用歡喜等十地之名而此釋義乃屬通位良由不分四教所以致此淆混若是別位則始終顯中豈得云空心等耶今師於玅玄明通位義與此同。
疏云空心多者玅玄云通菩薩從乾慧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四地下玄云從薄地用遊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八地下玄云從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今云並觀只是雙照而云是雙非者以照俗則非真照真則非俗故於雙照得雙非名是知古釋不出通意。
冥真故非有非無者以佛果妙有冥合真空故非有無。
今言下今破緣五陰等者破初師疏主意以生緣法緣與假實名同謂生緣即眾生假名法緣即五陰實法假實俱是生死有法初師豈得云法緣緣無耶故云五陰法如何是無也。
又若下縱破若謂法緣是無又與無緣如何區別故云無緣何異此由古人但明二諦以配三慈雖有雙非之言但約空假互奪故使疏主順彼立義以法緣是有無緣屬無竝而破之若約今家以此三慈敵對三諦則無此難。
又初下破第二師豈一向空者若是別位則見中道故非空若是通位乾慧性地實未證空亦非一向。
又非下正破第二師云八地至十地是雙非也以第十是通教佛地故以今經明行無緣慈者正是因人豈是佛地此亦兼破第三家同據佛義也。
此乃下明今釋也若緣等者即前三慈各具此三故無有無之難然亦不妨以此三慈敵對三諦。
今於一一慈中各有三者乃即一而三。
又緣於三諦等者此以三諦釋三淨義以前三淨即三諦故。
引中論者通證三慈各具三諦。
假名四句者謂此四句無定四執其體互融故以有無雙非以判三慈而非戲論。
經覺寤居効反寤亦覺也蒼頡篇覺而有言曰寤。
若佛實修下經云菩薩疏云佛者因果互舉。
中間非橫者謂合得八十壽而或夭折故假慈力除橫死夭折而得定壽也念佛作福能延壽者應知但是免橫而[A32]已今文據長且云八十其或定壽二十三十等中間亦有非橫則慈能益之然亦假機緣樂善慈方為益感應道交因緣和合非孤然也顏子行仁而壽三十者此乃得其定壽安可謂行仁反招短折耶故知三十之壽自由往因中無非橫功由現善行仁之益明同指掌楊子法言曰或問壽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壽之不益也曰德故爾如回之殘牛之賊也焉得爾李軌注云言復甚也。
如初下以不煞是長壽因煞害是短命因故舉煞業三時無悔以明定業一時有悔則成不定煞業既爾盜等例然惡業既爾善業亦然且如不煞放生三時無悔則後受果報乃獲長壽而無橫夭此乃定業感定報也。
一時有悔者雖感長壽不免橫死故假佛慈益之免橫。
問義自下據惡業為問耳。
轉重為輕者例如小般若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亦同十住婆沙論云願今身償不惡道受也。
青泥者青謂銅青等染泥謂雜泥等染即黑色也然此青黑實非正色木蘭赤色亦然木蘭謂菓汁染等南山云予於益[1]部親見木蘭樹皮赤黑色鮮明可以為染。
但其點小等者謂著木蘭雖以青黑點之遙望還是赤色有本其點下或剩雖字者非。
經南天竺者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賢豆皆訛也正言印度印度月名良以彼土聖賢相繼開悟羣生照臨如月因以名也。
經馳騁丑領反廣雅馳奔也騁走也。
經私吒竹嫁反。
經割其股肉者運曆曰唐開元二十七年明州俚人陳藏器撰本艸拾遺云人肉治羸疾自是閭閻相効割股藏器葢依此經也。
是附庸者此謂五等諸候列國外不滿百里小國也庸用也謂國[2]色微小不能自通於天子以國內稅賊附用於大國諸候也。
經復念宿嫌者稚年被釋種罵為妾子故。
經劓魚器反割鼻也。
[3]梵行品之二
一心[A33]已成者即捨心離著也古人意謂見他離苦得樂而生歡喜若不離著梵行不成故云一心[A34]已成也。
今亦一往者且以三一各立一果義當歷別四心互通義當圓融。
若二往者不應兩判[A35]但是文略及互現耳。
即理而事者內證三德之理而外運四心之事。
與愛相扶者以慈等被物如母愛子故制其果名為極愛。
捨心下可解是則雖有四心但成二類前三屬有後一符空故但二果。
果豈隔別者既四心互具理合一心皆有二果。
經明三一各有一果者葢是佛言隱略故云文略又是佛言巧妙互現其名三心得極愛果非無平等果捨心得平等果非無極愛果故云互現。
若過若不及者今明梵行之果正在別初地即圓初住若云八地是太過若云性地乃通教內凡是不及俱不得中也。
子非我內者子是所愛境非能愛心也。
結判分明者初文末結云名曰極愛後四文末皆結云名一子分明若此也。
見諸凡夫者即是見人天道起四趣惡因也。
別譬發心等者謂依四教發心學人即是四聖法界初心也故兼前文則慈被十界怡然理順。
起於取著者四教四門各執成著。
譬五陰者皆由緣陰執有我身於是便計我解為是他學為非諸惑浩然潤彼三業招感生死何莫由斯。
左譬實等者西方君父師皆面東故左在北屬陰陰靜譬實右在南屬陽陽散譬權定觀智拔義亦如是定止散動譬父母見[A36]已及與左手故云定觀觀見也智能破惑譬右手總上權實定慧是拔彼意業之惡既雙以左右配拔意業故單以捉頭譬救身挑出譬殺口。
別譬苦果者以前二文俱譬惡因故此別明所感之果第五通譬則兼前三文經若墮地獄是果造作善惡是因。
直申不解者如佛向舉五譬皆住極愛及一子地復云殺婆羅門其義秘密故我淺智不解。
或云五難者即開初煞婆羅門難為三并下二文故有五也。
經則應護念者既住一子地則應護念何故行煞。
經若不住等者若不言住此地應同凡夫行煞墮獄又何不墮。
不及弟子者弟子即須菩提。
經佉陀羅炭者僧亮云一燒六日乃滅堅利傷人。
總寄迦葉者由迦葉問故寄而斥之以誡後代無智謂佛實罵實煞之者。
上迦葉問等者引聖行文與此辯異。
一解下出二家釋義初家全非上佛答意且上答意者謂雖未得不動地為護法故為駈遣惡人故破戒無罪而云得地及破戒者非上答意人師妄說若然者則是未得地不許破戒也。
二解下次師解義與上文合只由得地入真則可見機破戒其理必然故前但問未得真時有緣得破否故佛答云得是知前云破戒是未得入真凡位遇弘法緣則許破戒此破殺戒是入分真聖位見機因殺得益故破故云即得於真也。
理在其間者前煞聽戒童子是化今云煞婆羅門是實不可一例局文謂二俱是實及二俱是化也。
經憲制爾雅憲制法則也廣雅制禁也。
經熊羆胡弓彼宜反說文熊如豕山居冬蟄爾雅羆如熊黃白。
經和尚外道名師也故和尚之名內外通有僧傳云郁波弟耶此云常近受持者苑法師云西域流俗謂之殟社于闐疏勒云鶻社此方訛略云和尚也羅什翻為力生。
經譬如掘地(至)無有罪報者嗔心掘地寧有罪報慈心殺闡提的無罪也。
經癡人食唾者調達化為小兒坐闍王床上王以唾飼之。
七事中明降曠野鬼即比丘出生本起也今佛寺圖於門壁二神像者即曠野鬼及佛化身其為居士形立於後者即手長者其女像即鬼子母亦是出生本緣見十誦律故古人并而圖之寄歸傳云或圖門屋下或𦘕食厨邊。
經惟仰語向反韻集云仰恃也謂取資於人曰仰仰亦望也。
所以然下示生起意也所以初明平等次辯知見者只由平等是法性寂義知見是法性照義既是即寂而照故有二文空是寂義有是照義權實亦然。
上三下更對上果以辯互顯三心是事佛境是理既即事而理故於文末結云汝於諸佛所有境界不應生疑。
即事(至)互顯者前明即事而理今明即理而事故先示平等次說知見故云互顯向三雙中寂空實是理照有權是事。
七地入寂滅者華嚴十地品云解脫月言佛子菩薩何地未能入寂滅金剛藏言六地未能入今住七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而不證寂滅是菩薩成就不思議身口意業行然此乃是別教教道故今不用。
理同能異者佛性理同功能則異前是照用此是寂用也。
何得淺深者責古人也。
例聖下須知五行之果同在初地。
大品明十八空者大論三十四廣釋其相今依彼略消名義一內空所謂內六入空無我無我所二外空所謂外六入空無我無我所三內外空所謂內外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四空空謂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如淨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空五大空所謂十方相空故名大空以十方無邊故空六第一義空所謂諸法中第一義者名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即第一義空也七有為空有為法者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今有為法二因緣故空一者無我無所及常相不變異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空八無為空無為法者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虗空故今待有為故說無為若有為法不可得則無無為之可著即是無為空九畢竟空謂以前八空破諸法畢竟盡淨名為畢竟若無諸法亦無畢竟之可著名畢竟空十無始空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無明覆愛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於無始中無執著故名無始空十一散空所謂五眾和合故有人若智慧一一分別破散人與五眾及所破散皆無所有是名散空十二性空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名為作法今諸法中皆無自性性不可得名為性空十三自相空一切諸法有二種相一者總相如無常等二者別相諸法雖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為熱相如是二相皆空故名相空十四諸法空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法皆入種種門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等一切皆空空無實故名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名不可得空十六無法空無法名法[A37]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十七有法空所謂諸法因緣和合故有今皆空名有法空十八無法有法空亦以觀無法有法空故名之為空又九十二云是十八空性亦自空即是能空亦復皆空以二經互顯故得引同。
或論七空者楞伽俱列七空一者相空分㭊自他共不能生故二者自性空空於諸法自性不生故三者無行空陰本涅槃故四者行空陰入和合離我我所故五者不可得空諸法妄計無可說故六者第一義空自證聖智離過習故七者彼彼空空中最下無復彼此故亦是合十八為七空耳今處中說非十八之廣非七空之略故今十一名為處中。
然大品下彼經正蕩相著故明空則廣今經正談性徧故明空則略且對大品故受略名。
總其下明二經文異義等以彼不共般若即今佛性今經十一即是彼空況復空即佛性佛性即空故云互顯[A38]但彼兼帶與此為異今雖有小同知圓常。
互無空者說內空時無外空說外空時無內空餘五皆爾名互無空。
住理空者謂自性是空也。
皆是理空者謂此十一並是真諦。
修行有漸故者初觀生空次觀法空次第漸深至于佛果觀師破病得今家對治義融冶音野。
有人評下消名貴在區分宜依冶城故云於文為得詮理孰分內外宜依開善故云於理為得雙取兩家乃成正義。
理外橫計者乃至於圓融四德同體三寶而起定執亦名邪計理無定執定執乖理故云理外。
理內正法者即名字[A39]已上順理生解無定四執故名理內。
經從內空者無父母至財物是所空境次從是內法中下舉能空體。
經外空[A40]但云亦復如是者謂前內空時無外空所空之境即名內空今外空時無內空所空之境即名外空所以疏文共為一釋。
經內外空者先出所空境次唯有如來下出能空體經有為空者先出所空境次是中下出能空體。
經無為空者先出所空境次從佛等四下出能[1]定體始破明無者以上非今貫之謂非今修此空觀始破執著明空應知本來自空非始今日昔由妄計執之成有故知空理無有始也故云無無有始上無訓空下無訓非義則易見。
經從生死無始是所空境次從皆悉空寂下出能空體。
破性說性空者謂內因外緣破四性計故得證空。
二云下由本性空故性執可破。
如貧下此乃無有空中喻而引著此中者由性本空故無所有所以疏文不釋後義以可見故。
經無所有空先出所空境次從菩薩觀時下出能空體愚癡人譬外道貧窮人譬二乘次云貧窮乃正譬菩薩語同意異思之可知。
兩不之義者論八不明中今則與彼不生不滅義同無眼是實法空無主是假名空假實之名雖通於小義即大乘不生不滅。
凡小所迷沒處者經既云支佛等即等取凡夫空見故云凡小是是即權智分別故云是是實智冥空故云非是。
三句責下空境亦空故云空空即了所觀不可得也空來下觀空之智亦空故名空空即了能觀不可得也此乃偏小乘中皆達能所俱空故下云空境空智此猶是偏也。
空能空之法者謂以圓中不思議空來亡偏小能空境智之空故名空空。
若直下判前三句。
若將空空空者凡三空字謂若將圓空來空於偏小之空也。
河西下皆道朗疏文中語也。
而智體不空者即存著能觀謂我能觀空此由執空翻成於有故須推撿能觀至不可得故云遣破惑情能所俱空得空空號。
是有下結成上義是有結上萬法是無結上智體亦空結上遣破下句即云四字即章安語指明彼義故云下句等。
前計既空者萬法既空也智不獨有者智體亦空也。
真悟下若論真悟豈存能所故云理無竝照。
雖無下謂真悟雖爾而初心修觀取理難當必須遣破方得真悟故云可知。
有漏下二法雖殊能空體一其猶木火艸火木艸自異燒滅本同以破常情執事分理故重無漏而輕有漏豈知空義一揆何重何輕。
萬法既寂下正示二空體一義萬法是有漏智體是無漏。
葢謂妙空者能所俱亡中空不二故非二乘智力所及。
涅槃般若更互相顯者彼經指此此經指彼以顯實相般若性淨涅槃名異體同是故互指。
今約下結歸三諦也其文雖廣義不出三三一互融即心而具結歸之意妙在斯乎此則[A41]已成觀心解也故不可以前文義局今諸名今消諸名俱順諦義。
而以內外為真俗者真諦亡泯望俗為內俗諦建立望真如外。
即二俱空者中諦雙遮二邊俱泯。
不見元祖者即真是俗故真無始即俗是真故俗無始中即二邊故中亦無始。
本來自空者一一互融本無定執闕無所有空應云三諦俱寂名無所有。
真即是中等者以真中二體二無二也俱亡泯故。
後嘆下追釋空空義以前經文文相難解今以諦消宛然易見故此廣明前經有三段謂初嘆次釋後結今云後嘆恐是字悞。
凡小聖所迷沒處者謂圓融三諦凡小不知名為迷沒。
一一諦悉備真中者既即一而三故三諦各三於一一諦[A42]但取真中者以明空空義故謂真空及中空故云空空單照一諦即具空假而未云中者以明是及非是義故下結空空還約中道義同向說。
若雙下總結若雙即前云雙照若隻即前云單照若三即前云三諦相即若一義與隻同。
皆不思議者只由三一互攝一心所具故使雙隻三一自在無礙皆非凡小心思言議所及。
前離後得者經有二段前段有法譬合以明離著後段[A43]但有譬合以明得法即廣二無對[A44]已下文是。
經於一切法亦知亦見者謂於十界法以三智知五眼見也。
經若行下列十三法行即是心者心謂四教能觀境即四教所觀性則自分不改相謂覽而可別俱約十界。
經若眾生心者十界色心若根者四教根機若禪謂界內外禪若乘謂三五一乘施開不同若善知識亦四教異若持禁戒大小篇聚若所施四教行檀也一一分別不同故云一切知見謂肉天二眼見十界麤細色慧見十界性相俱空法見根緣差別佛見無非心性五眼既爾三智可知五眼五智開合之異。
經編椽者聲類以繩次物曰編大毼力于反聲類毛布也茹菜攘舉反廣雅云茹食也啜啗茹食之也。
知因果中經有二段初知出世因果如疏文釋次從以淨天眼去知世間因果善惡業是因三塗人天是果闇謂三塗明謂人天。
身戒心慧者修是四法能轉業障重業輕受下師子吼品云若不觀身無常不淨名不修身不觀戒是一切善法梯隥名不修戒若不觀心躁動制伏名不修心不觀智慧有力能斷惑名不修慧是故不修此四輕業重受。
佛性為三者凡夫謂理等四即十住分證諸佛究竟理同故等有事異故差別。
經五眼所知者應云五眼所見三智所知佛語互現出世釋中經云菩薩俱指分真今依難意。
為無著釋者只由佛說菩薩於四無著故迦葉以不著則不知為難也且今文正說地住菩薩自然無着何關遣執優樓迦外道名也。
料簡論議中各三段皆是以圓斥小故二乘人無四無礙若約當教[1]名自有文壽文可知。
經無有三種善巧者謂二乘不能觀機說法也宜攝受故軟語宜折伏故麤語宜中庸者則不讚不訶又圓為軟語藏通麤語別是不軟麤語則是二乘不能觀四教機也。
二開昔權者此是施開之開。
三顯今實者經舉昔小不具今菩薩具名顯實也。
前文[A45]已遠者應問云既是當品何須指名答云近者不指前文[A46]已遠故須指之此即指前大章第三明[2]四礙智也故前經云迦葉白佛菩薩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佛言菩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故指梵行。
正難者前明即寂而照故約妙空而論知見今明即照而寂須指知見即是真空故使迦葉以有得同凡為難。
凡十下先釋初對次十對者下通示十文先釋初對非謂得中之得者謂以有所得心起四顛倒。
無得之得者由證妙空而得四辯故此四辨當體即空據義合更云得之無得文略耳。
次通示十文者得無是總下九是別只是以九釋得無[3]無得故知總具下別別還釋總。
倒無倒者應約界內外明倒是則開之成八合[A47]但名四下云生死例亦內外。
方等三藏者方等即十二中方廣部三藏謂小教十一部也此約大唯方廣小有十一以說委如前記。
五見謂身邊等五此亦通界內外。
名無所得下注云云者既云無二名無所得則知向明十對則迷成二法悟唯一貫以配十雙俱有迷悟又即理而事二法甄分故迷悟相對即事而理其體無二謂得即無得乃至二乘即是菩提。
八番等者八番經文例皆三意先釋本有今無次釋本無今有後釋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初番經云本有煩惱者以三藏佛因中不斷惑故本有煩惱所以今在鹿苑無大涅槃本無者在三藏本無大乘般若以不即惑成智故所以現今唯有煩惱若有沙門下釋下半偈謂本有煩惱今有煩惱皆非三世所攝以於如來無非法界不見本今三世之異次番父母和合之身即王宮太子身也無有金剛等者[A48]但有小乘五分法身故無大乘金剛等身本無三十二相等者此約大乘應身相好現在具有下即鹿苑寒風索衣熱病求乳等身若有下例前。
三番我昔在樹下時唯有無常等觀今斷結成道無大乘菩提本無者由本不見佛性故今在小時致無常樂我淨四番本有凡夫修苦行等者以在小時[A49]但修苦行禪定謂是菩提致使在昔現在不能究竟破界外四魔本無六度者昔無無作六度[A50]但有苦行之心所以現在不得大乘[4]解上菩提五番雜食身即受乳靡身現在無有等者於昔現在無大乘無邊法身本無者無無作三十七品等今有者以無無作道品故於昔現在[A51]但有雜食之身而無大乘無邊法身六番本有者[A52]但有捨離生死取著涅槃之心今無者故昔現在無首楞嚴定。
本無者昔[A53]但有偏真偽法而無中道實義七番本有者初坐道場實得一乘菩提眾生根鈍不果即說一乘是今無也本無下以無大乘利根為本無昔日施三為今有八番以小機見佛實滅為本有不得說大為今無又昔無大機為本無演說無常為今有[A54]已上八番明前兩句悉在昔教釋後兩句悉在今經以圓融涅槃聖凡一貫解惑體同實無今本之異故知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也。
又前兩句下應云三世有法斯有是處以小乘教體不相即故有今本之異下二句上應云非今非本方乃結云三世有法無有是處以體性本一故非三世文略義含佛言之巧此皆一往消文講者請以疏主正釋預示文意令聽者無壅。
舊釋下凡引二家前記釋經且依舊師向言一往良在此也初敘舊義如此釋文下疏主破。
一往得去者消文可然義猶未允尚未遣迦葉三世之難故云未遣他難。
只為下正示難意。
還是本無今有者昔無常住今有常住也今昔宛然安能遣三世之疑也。
興皇下先敘次破敘中云非有說有者意謂實無煩惱方便隨緣說有煩惱。
非無說無者意謂實有涅槃方便隨緣說無涅槃。
遣難下興皇總結謂作上釋則遣迦葉之難釋前經文俱無滯礙故云俱了。
今謂下今破。
總答中意者興皇云非無說無等即下如來總答雖知諸法說言不知等意也若以總答意來消八番別答之文義實相反故云猶自未去問向疏主示前八番乃云又須望下總釋之意今何不許興皇答應須分釋別答令文不亂然以總意貫而通之興皇一向用總云何消釋別文今昔俱在鹿苑之義。
為化眾生者眾生之言通該十界眾生唯作下示十界異解此云眾生別指六凡若論機緣多在三善。
謂昔有惡等者凡夫謂佛昔則因中有惡今則果上唯善。
二乘下謂四聖法界也二乘謂佛昔有生死之俗今有涅槃之真故云不一別教菩薩謂昔因中本有二諦今於果上則有中道故云三諦各別故知九界所見但上半差別之義又疏中且約有邊故云昔有惡今有善等應知昔有必對今無今有必對昔無細思可知不煩委記文殊圓解即佛界人三諦既融故非今昔三世不攝正屬下半亦能具前兩句何者即真而俗則本無今有即俗而真則本有今無二邊即中今本俱泯則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亦是四門等者既解三諦四門可知空有只是真俗後二只是中道遮照以消偈文亦應可見又復應知四悉被機諸說無爽義既包富豈同諸師各執一解略如章安四悉者即向云亦是四門四悉等也以有世界等益稱彼所好故諸家悉是。
離悉下若執一非諸以[A55]己為是名為離悉故俱非佛意。
故知下既明諸解是非例識四出進否。
故更下徵下總文以顯別意收別歸總佛意惟明總釋中經文先明經次明律。
經略相說廣者如開色心為三科等一切法。
廣相說略者如指三科只是色心餘諸名相例之可解。
皆為利益者欲令眾生得四悉益故所說無定是以昔日法實無相而作有相之說今經事實有相而作無相之談。
隨國土下即釋經中次明律也。
而云隨國土者意謂五天之境國人喜犯則制重國人稀犯則制輕以佛制皆隨王法故事如前記故僧祇盜人四錢三角即犯波羅夷四分為偷蘭。
經犯說非犯等者如四分說犯重僧祇非犯重僧祇說犯蘭四分非犯蘭又如八不淨儉畜非犯豐則成犯。
輕罪說重等者四分著白色衣犯提不點而畜犯吉僧祇著白色衣犯吉不點而畜犯提然此且約小乘部執不同以消經文亦應大小對辯以菩薩十夷四十八輕與小乘四重[A56]已下諸篇以論輕重犯不犯等異且如小乘煞畜得提則輕大乘得夷則重又小乘燒指犯吉燒身犯蘭大乘無犯不燒不名出家菩薩餘准可知。
生死為世諦者即二種生死屬偈上半涅槃為第一義者即三德涅槃屬偈下半。
有時下先牒經或說下釋義也。
諸法空寂等者如前兩教偏真即是變易生死而小乘謂是涅槃故云謂說第一義。
或說妙有下釋經有時演第一義眾生謂世也圓教所談世間常住諸法本寂正是第一義諦而偏小之機[A57]但謂世間諸法是生死法故云人謂是生死。
如來說空下重用上意上約機見不同此明佛意融會空即第一義有即世諦說空欲明不空者真空即妙有故說有欲明不有者妙有即真空故佛意雖融機見各別故云皆作有無之見得佛意者其唯圓人乎。
作有無見者即偈上半得佛意者即偈下半。
經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者若以菩提飜道名則重出故知菩提翻覺末伽翻道則三義不濫是知道謂中道即法身德菩提翻覺即般若德涅槃滅度即解脫德第一義諦是一心之總名而此一心具足三德故曰亦名等問古云佛陁翻覺何故新云菩提翻覺耶答菩提單云覺佛陁云覺者即人也謂覺悟之人稱為佛陁古來翻譯混濫不分具如佛道論衡中說。
法譬合者即是舉虗空及世間物也。
常道雖得而非無常者即是得而無得以因果雖殊始終理一故。
經一切菩薩了了見知者問前後經文皆云十住菩薩見不了了今何得云了了耶答以究竟望分真尚未了了此乃奪論若與而明之則分證了了也。
皆有似真者相貌見喻六根似解了了見喻分證究竟似位尚非虗妄何況真位。
一菩薩下分證二如來下究竟也即經云如來悉知見覺菩薩亦復如是等文也故知經約三位明見義相似分真究竟而不論名字觀行者三千未顯故三惑全在故尚有退轉故未得事用故。
經知見覺者謂三智知五眼見而覺通二義是故三名不出智眼故究竟得名如來分得名為菩薩。
經世間眾生下指九界為眾生不得種智佛眼故云不知等。
亦不自知等者以在迷故各自謂實[1]故不自知不知等。
經眾生所知見下明其九界有四眼二智不免取著也。
疏[2]示會通兩章者即前初明知見二無所得二章也今明有知覺即初章從若使如來作下明次章謂雖有知見覺而不得其相即是會通。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二
校注
[0510001] 經卷第十四 [0511001] 多下疑脫羅字 [0512001] 徧疑偏次同 [0513001] 有疑在 [0513002] 緣經作之 [0515001] 間疑問 [0516001] 離疑難 [0516002] 非疏作悲 [0516003] 乏當作泛 [0516004] 微疑徵 [0517001] 入疑人 [0517002] 復下疑脫下字 [0517003] 住疑佳 [0519001] 部疑郡 [0519002] 色疑邑 [0519003] 經卷第十五 [0521001] 定疑空 [0523001] 名疑各 [0523002] 四下疑脫無字 [0523003] 無字疑剩 [0523004] 解疑無 [0525001] 故下疑脫云字 [0525002] 示疑云【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2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