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現病品
開善下佛實無病示現有病令他離病即是答上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問也。
望後為正者以現病品在五行之初故。
今皆不然者今師總斥梁武中後如第一疏破開善答問理亦不成且佛答迦葉問但齊大眾品具如長壽品初疏文十義也故知此品非是答問觀師雖云望後為正而云望前是結成前答破同開善所立俱非故今總斥。
眾苦併除者二死盡故尚無變易寧當有分段病耶。
能斷下尚能斷他煩惱之病寧當自有四大病耶。
佛地下若在因中或容有病以惑未盡故智未極故今既圓極寧當有病。
偏言四分者即經云貪欲瞋恚愚癡憍慢也諸部小乘即以三毒及等分為四今經不取等分而取憍慢也若合字釋義則貪欲無別乃至憍慢亦爾若分字釋義則自愛為貪愛他為欲自忿為恚忿他為嗔自惑為愚惑他為癡自責曰憍陵他曰慢。
通見思故者以十使見惑後五中有此四故九地思惑亦有此四故云通也身邊等五及後五中疑思惑中無故云別在見諦今迦葉[A1]但舉此四以攝見思。
通別病因者見思通惑是分段病因無明別惑即變易病因以四分之名通界外故。
經㿇音習。
噦噎於越反通俗文氣逆曰噦。
痲瀝力金反聲類痲小便數也。
經顧命文殊者尚書曰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候相康王作顧命孔安國云臨終之命曰顧命實命羣臣敘以要言。
經聲聞人等下列三學也。
尸羅是戒諸禪是定三摩提此云正受正勤是慧。
經教大迦葉者謂迦葉尊者是佛長子也。
此亦是四悉者初文教弟子即世界次文請大乘即第一義餘二如文。
經何故不治惡比丘者佛今在世而不自治滅後何人能治耶。
初釋煩惱下先簡示障體文有四句前二是障後二非障皆先列次釋。
若數數下釋前二句義也數數起是明利相而闕深義故止觀云發時深重不可禁止觸境彌增無能遮制是為深相數數發起起輙深重故名為利。
不數數下釋後二句文亦闕略應云起雖深重不數數起即深而不利也不深不利義准可解。
通論下結示今意今約別論障義故二是二非又據止觀煩惱境列四句竟乃云第四即屬通途果報惑相尋常相係故言非深非利三句起動異常即屬煩惱發相雖此約現行彼明發相而其句義旨趣合同以驗今文應云三句是障今[A2]但判前二者或恐疏誤或別有意。
七慢下隨文釋義。
經葢纏者謂五葢十纏五葢如前記十纏者一嗔二覆三睡四眠五戲六掉七無慚八無愧九慳十嫉忿恚曰嗔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慚露處為非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慧施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
七慢者一慢二慢慢三不如四增上五我六邪七憍等中上上中等者其實與他齊等而自謂我勝故云等中上他實高勝謂[A3]己等彼故云上中等俱舍亦明八慢名義次第與此小異一我慢自謂盛壯我慢則強二大慢於他勝謂[A4]己勝三過慢於他勝謂[A5]己等四邪慢於有德中謂[A6]己有德五增上慢未得謂得六慢慢於他等謂[A7]己等於等而輕七不如慢於多分勝謂[A8]己少劣八憍慢色不如他亦謂[A9]己等。
經懟[1]佷丈淚反爾雅懟怨也。
經欠㰦又作呿同丘庶反通俗文張口運氣謂之欠㰦也。
釋業障中皆云決定者簡異不定故。
五無間者應法師云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受苦無間而言五者以五逆業感無間報因果合標故云五無間也或云無間之果有五種故謂一報無間捨身即受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無絕故五形無間其身充滿八百由旬故雀欲虵嗔者雀多婬欲虵多嗔恚。
皆先業果者虵雀身是報果嗔欲心是習果竝由先世嗔欲習報業因感斯二果復由宿習又起來業以例惡人其旨可見。
經不御御進也。
經狀蓐音辱薦也。
大拏云者謂須大拏經也。
經蟠龍蒲寒反方言未昇天能謂之蟠龍廣雅蟠曲也蟠委也。
瞿曇此云甘蔗種是佛本姓故以張王為例。
釋說法中經大悲為本等者若有大悲必應說法今既無說悲在何所。
蓮華是瑞者病相則凶今華是瑞故非病相。
非病所能者非實病者能放光明也。
表解脫明矣者解脫三塗生人天故經文次第明三塗初明濟地獄次明濟饑鬼後明濟畜生於地獄中初濟八大獄次眷屬獄前八地獄各有十六眷屬謂八寒冰及八炎火彼一一獄面各有四門謂二寒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今經中偏舉寒冰略無炎火故云乃至八種寒冰也八大獄既各有十六眷屬若支本合數則有一百三十六所也廣說獄相於此非要事備瑜伽俱舍等論吉祥問正法念等經。
前四從聲者謂阿波波等竝是寒聲。
後四從色者疏文兩解初約罪人見優鉢華池等由愛華池入中受苦。
次或言下約凍諸罪人身體紅赤如四華色。
劈裂者說文劈破也廣雅劈裂也。
通言地獄者梵言泥黎此義譯為地獄謂地下有獄故言地獄言獄縛罪人不得解脫婆沙云梵言捺落迦此言受苦器即是苦之器具也亦云那落迦此言受苦者謂是罪人也舊譯不分總言地獄言捺落迦者具四義一不可樂二不可救三闇冥四地獄踰伽云此下三萬二千踰膳那有等活等活下千踰膳那有黑繩等七如是[A10]已下六捺落迦相去皆隔二千由旬其八寒皆小於八熱地獄俱舍乃云下過二萬至無間底極為淺近。
化佛利益經中有相好現通說法現通中有依有正如文。
經鳳皇者雄曰鳳雌曰皇通名曰鶠爾雅曰鶠鳳其䳄皇是也。
色頂有形等者淨居有五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今云色頂即第五淨居也。
有頂下云云者即前文三番釋聲至有頂義謂竪徹三界頂竪徹三乘頂竪徹等覺頂不唯尼吒為有頂也故知今文先約色頂以解淨居者且順他釋。
例世下如下德王品明。
天有四種一者世間天二者生天三者淨天四者義天世間天度如諸國王生天者三界諸天淨天者四果及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以能善解諸法空義故故知今云淨居即是天之別稱故得例同後三以生淨居在色界故不得云世間淨居也。
注云云者同前有頂以配三義故知一家立義葢准經文非任𦙄臆以佛釋天義備四種故外惡緣謂諸魔外道內惡因謂諸邪惡風內善因謂微妙智慧外善緣謂辨才供佛尋經可見。
舉昔證今者昔[A11]已久除病因病果驗知今日無病也如此之人者即三種人五種人可得有病也。
異前三人者前即大眾問品彼文三種病人但是此中初罪人耳以此初人含前三種故若比前文今乃剩有二乘小道及聞經菩薩也。
今三人者一不差二不差差三差差文逸不差二字也。
初是下釋出三人。
次是二乘小道者謂有[A12]瞻病隨意醫藥則差無此三即不差故云不差差也。
與前碩異者此與四依品辨異彼為護法則駈遣惡人若有破戒者不聽受持讀誦大涅槃經今則許其發心為菩提種故聽其供養等。
此乃與奪之意者今文約與四依約奪。
初列下通前點示開合也。
不差者即初病人經文[A15]已開謗法等三也。
不差差者即第二病人而經但云聲聞緣覺直舉二乘故云未開至下明五種病人即是開此第二人也至下方開故云未開差者。
即開等者第三病人經開為六也。
約五法師者即書寫等也謂一書寫二受持三讀誦四供養五為他說如經。
合三十種者以五人各為六事故成三十也。
中者下中謂中間即第二病人也今雖未開而下文更開四果支佛以為五種故探取下開文於此結數共成三十八種謂初人開三中人開五後人開三十也。
成上第二病人者只是開上第二以為五故。
遇緣下遇緣則改小入大不遇則且滯偏空。
帶病脩行者病即殘思及別惑也。
菩薩在因此收三教菩薩以惑在故亦是帶病故云例此[A16]但菩薩執輕易轉故屬差差。
斷三結者問見惑既有八十八使如何但說斷三結[A17]已即令得果答論云此三種結三三昧近對治法身見是空近對治法戒取是無願近對治法疑是無相近對治法復次三結生惑增上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未一切處生猶豫故但說三。
廣則十四二十八者謂人天各七為十四人天各經中陰為二十八。
下文等者即第二十經云得阿耨菩提心也。
須會釋之者今云成菩提則在果下云得菩提心則在因以初住真因即是分果故知二文義異位同又第十九經云八萬劫至大涅槃亦是初住位也涅槃是斷果菩提是智果故知與第二十經智斷互現耳然此三文其言小別其意大同若發菩提心必至菩提涅槃果故妙樂記第七云故從圓義從初發心三義具足又云果中既是智斷二德故初發心菩薩可指初住分得智斷然經三文皆云八六四二豈可因果同經爾許時耶此且一往故菩提涅槃並通因果若教仍權且至初住縱至極果其教亦權豈必八六等方至極果耶則與一生入地生身得忍為妨。
五下分云云者問何緣此五名順下分答下謂欲界此五順益下分界故名順下分謂貪恚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又貪欲嗔恚故不過欲界故說貪嗔如守獄卒身見等三如防邏人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謂貪嗔由三復還下謂身見戒取疑。
五上分者一色界貪二無色界貪三色無色掉舉四色無色慢五色無色無明由此五種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以貪過重兩界別論。
獨一之行者以支佛不從他悟故名獨一如麟頭之一角故云麒麟獨一之行此經[A18]但以麟角喻於自悟不同小宗分部行麟喻之異也公羊傳麒麟仁獸也說文麕身牛尾一角角頭有肉所以初果八萬支佛十千者以由界內經生多少不同致令界外其根利鈍不等。
[1]聖行品
河西明前略廣門等者即河西以五門分經從第三卷至大眾問品為第二略廣門以五行為第三涅槃行門故云脩涅槃因也以十功德為第四菩薩功德門故云獎勸行因也。
十德聚功等者謂十德葢是如來明乎十地聚集功德獎勸行人令[2]募此功德而脩因也河西五門義如第一疏記。
前明圓極之果者謂純陀哀歎等因食以明不食乃至眾問悉談果德圓常故云圓極之果也。
梯隥之因者次第五行自下昇高如梯隥故以古人不了復有一行是不次第五行故今以次第之行望圓極之果因果相違以此為破次第如方常果如圓以次第無常之因而得不次常住之果者何殊方鑿而圓柄也故云方圓非類。
苦舊下破舊解因果義皆先牒彼義次引文破經明五行乃云佛之所行佛則是果何故云因經明十德乃云菩薩脩行菩薩是因何故云果。
又且下縱破縱作因果者且次第五行非是圓因分證十德非是極果亦應十德非圓果以古人以此十德歷別對十地故今破因既非圓故破果且從非極不成次第者應以真因剋極果乃成次第今十德分果即是真因云何對行而成生起又向引經明五行在果十德在因先果後因復非次第破開善中彼云五行屬有今歷取五行經文一一皆明空義何得是有。
聖行下悉是引下經文唯明天行是約義耳。
開空法道者聖行是開初地不思議空之因也。
嬰行下無來去故空。
病行下示為背痛非聲聞緣覺所知而內證真空實無病惱故知密語義在於空。
言十下彼云十德明空今破之成有初約數法是有次昔所下引文明有既有聞有知有性可見豈是空耶。
今明下明今義文中對上施章及下二章通明生起因食論不食者即上純陀品中因催供受食以明常身不食乃至迦葉起三十六問如來一一答之名涅槃施覈其大旨豈踰常身不食之義耶。
今因下正明此章因佛現病廣談如來自行化他若因若果悉皆無病故由大眾品末而生前品復由前品明佛無病三人有病故須聖行以為醫治。
病有下正依前品列出三人初是三種罪人次是二乘小道三是聞經菩薩。
不可不用等者簡前後二人不須方術取二乘小道正應用治以前文喻云遇醫則差不遇則不故也。
治又下正明醫方也。
功德是不病者故知五行是醫者用治十德即病人獲差故云不病也。
不病故體顯者此起下義章由修行故分破無明故法身體顯體顯則是見佛性也佛性正是涅槃之義師子吼問意在於此。
見性故下起下用章由分見佛性故能徧十法界起於大用攝善星之惡攝十仙之邪惡邪既歸祕藏故使付囑焚身等玄義引曇無讖云經義[A19]已足其文未盡餘有三品謂付囑燒身分舍利二萬言未來秦地耳然此三品悉屬用章經雖未來懸指何妨以後分經唐高宗時方至此土故。
善成次第者五章生起義趣無乖豈同古人謂因果有無等耶。
含兩意下次第屬別不次唯圓。
其義未顯者以次第不次第通名聖故。
今當別釋者簡去次第別顯圓融。
何者下簡通以聖訓正簡去次第前淺後深地前二諦則淺登地證中則深。
真不知俗者十住入空非不知所破六界緣生之俗[A20]但不知十行出假之俗耳俗不知中正在十行。
若復下顯別一行一切行者即空是聖即假是梵即中是天雙照即病兒兩行既三諦圓觀則五行互攝故云一行一切行也。
一知等者知只是照以智照境三境相融。
今從別釋名者以聖訓正別在圓融即是經云如來行也。
梵行者下兼解餘四行名品初既列五行故得具釋涉有同塵者以四等心入於生死同彼凡夫在六塵中而達塵法界故云塵不能染即下疏不淨即淨義也。
就功能立名者功能離染故得梵名。
就諦理立名者天謂實相天然之理也。
嬰兒下示為小善譬以嬰兒。
病行下示為自病以破他病病是所破故云就所治立名。
就圓人立者如來是圓滿人也。
不住名行下住謂住著自他俱不住著故立行名文中互舉聖梵天是上求自行兒病是下化化他又梵行通自他自行證俗諦理化他起四等心自行則任運流入故云自證不著化他則令彼進趣故云令他不住。
文列五行一行者即品初次第列五行畢乃云復有一行也。
則涅槃為本者涅槃是天然之理為理起行方名天行故知涅槃是五行本是則涅槃為本五行為枝。
涅槃者即是天行者應云是天謂涅槃是天然之理為五行本下云乘理自進名天行故涅槃[A21]但是天也今云行者相帶而言。
緣涅槃自脩者緣三德理脩戒定慧圓正論偏故名聖行。
緣涅槃化他者實通自行且約他論謂緣三德理起慈悲喜捨也。
涅槃理顯者即初地初住無明分破本有理顯也若爾則前之二行則在地住[A22]已前。
乘理自進者依初住理起二住行也釋籤云今以初地所顯之理復結成於第二地行故名天行。
乘理化物等者以兒病二行是果上用謂分果理顯依理起用示同小善示有煩惱故得二名。
豈不下結責他人以病行為本。
言天行為本者此行依理義親且得為本則四行俱末至論其旨則唯理是本五行俱末他人尚不知以天行為本況了唯理為本乎棄本從末斯責豈虗。
五種人者即前品五種病人謂四果支佛也。
五人有病者無明全在故。
何能病行者此責他解夫言病行者乃是果上示同惑惡得彼行名今此五人實有惑病安能病行耶。
病行居後者謂一聖二梵三天四兒五病故云居後佛因無病者此指前品推自行中明無病因也由脩三學所以無病故屬聖行。
餘之四行亦復如是者且如兒行既是小善推佛本因非是小善即聖行無小善果是天行大悲熏心即梵行示同小善即兒行善具煩惱即病行餘之三行例說可知病行品中既有具五之文例知下四咸有其義。
不可一向者以天行附理故且名通餘四屬事故且名別若論互具俱通俱別四具天行故通天行具四故別即理而事天必具四即事而理四皆具天注云云者意在於此。
俱稱為行者經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行則在因云何偏判在果又前五行中天行在果云何偏判五行在因。
束散之異者束五為一散一成五故知經文五一之言法無兩異。
非是二乘菩薩所知者謂圓頓佛境非兩教二乘三教菩薩所能知也。
下不能卷舒於上者卷舒即束散也且如別教地前[A23]但有聖梵二行豈能卷五歸一舒一成五耶。
不說二者謂下文不說病天二行也。
遙指雜華者即梵行品末佛自指之雜華即華嚴經也具足應云雜華嚴飾故華嚴雜華之名悉是從略偏圓菩薩者以彼所談而有普賢行布二門今家判義普賢在圓行布屬別故云偏圓而事理等諸法雖差同依無差法界之性法界即天然理也故下文云不逾一理。
不可卒備者以彼經中七處九[A24]會五周六位始末之義新經則八十卷文故云不可卒備問華嚴中豈無聖梵等行耶答名體通別意如向釋。
初住下荊溪釋名也。
天之行者依初住理發無生智此智即行天家之行故曰天行苦約他宗結釋此當依主。
行即天故者理智不二此行即理故云行即天故若約他宗義當持業。
為天脩行者為顯二住天然之理而於初住起行故云為天脩行。
因天行進者由初住分顯自然入流故名天行。
遠指於天者聖梵等行所依是理故云遠指故使四行亦得天名。
有通有別者於五義則前四屬別別在天行第五則通四竝遠指俱名天故是則一即具五名如來行也病行前[A25]已下還是疏主語也。
前[A26]已現說者即指前品如來現病說三病人及五病人正是如來對三五機示現病行故使下文無別病行故知菩薩至于極果還同今佛示現病行故云道後自彰若約分果則病兒二行實通道中今望極果故云道後。
私云下荊溪研詳前品。
既不說二者徵前疏主結文釋出義旨。
還成現品未有者疏主既自云故不說二則天行[A27]已指雜華而病行亦無現文[A28]但是義具故向云道後自彰也是則前現病品非是五行中病行也故今荊溪研詳前品若依疏主則現病一品[A29]但是結前施章談常而生後五行耳故使五行現文[A30]但有其三。
結前說常者即結前施章也。
說行因果起後者即前品指往證今文也指往無病因證今無病果以酬迦葉請起後行章也此[A31]但起後行章非是正明病行。
不然下荊溪不取疏主釋也則以現病一品[A32]已屬五行中病行則是現文[A33]但闕天行故說四不說一也。
雙標五一等者五即次第一即不次佛以次第顯不次第故使標釋皆雙。
治之即差等者此之五行正為第二病人也。
謂復有一行者五行雖殊不出三諦三諦不出一心故舉一行則攝一切一則是理行則是事即事而理五行咸一一之行故一即行故。
即因人者如來是果上之稱一行是因中之名由脩此因而證斯果指因所行故曰因人又解如來因行者因脩觀行故曰觀行如來故此如來即是因人也大乘即圓因者包含曰大運載名乘因既進趣故偏名大乘果既寂滅故偏稱涅槃故云涅槃圓果也。
即因而果等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故即因心而具果德經云始自初心常觀涅槃行道豈非因中亦稱涅槃耶如是觀察一理統收故云是為一行一切行也若論互通亦應云即果而因故至果上亦名大乘法華云佛自住大乘即是其義今論圓行正在於因[A34]但云即因而果其義[A35]已足。
是人必差者即前第三病人遇醫不遇醫皆得差故既圓頓根利故無結勸若前病人遇則得差不遇不差故須勸之。
問五下問意者以經標五行則云於是大涅槃專心思惟五種之行標一行乃云所謂大涅槃既俱緣涅槃則圓別何在答意者中道滅理二教同觀而於觀法有即離之異故云立行有異文中先出別行次明圓行。
一緣涅槃次第立行等者此謂別人繫緣本有淨性為惑所覆如雲覆月如礦藏金故須破事顯理所以十信信本有性十住脩空破見思惑十行脩假破塵沙惑十向脩中初地證中始破無明顯出本性如雲[A36]已除如礦[A37]已破即是瓔珞二觀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也二觀則淺中道則深故云從淺至深。
即以涅槃為行者此謂圓人始從名字達事即理如指波即水全器是金豈應壞器求金滅波求水故達此理即名圓行故云以涅槃為行此則即理成行。
於一一行無非涅槃者五行雖殊不離一性此則即行而理行理互融能所不二理同事異凡聖宛然水濕元同清濁終別如此觀察方名圓行故知經文標五一行皆云涅槃而有偏圓二意之別他師不見此意而云五行是因一行是果或云散五束一[A38]已如前破又復應知諸師不達偏圓而作因果等釋亦成增減二謗請試論之若謂因果是圓則於五行有增謗五行本別濫增為圓若謂因果是別則於一行有減謗一行本圓謬減為別若云因別果圓義同水火況復還同別教以證道同圓是分果故因果既爾束散例然不見今宗豈曉經意故云謬濫多矣。
建心者立志要期也。
若從聲聞者即滅後四依現聲聞像也若約佛世則如般若中諸聲聞人受佛威加轉教菩薩也。
是遇瞻病者即是以此經文合前品遇瞻病等得差意也大論亦云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藥禁忌今聲聞即僧如來即佛涅槃即法故與大論意同。
忻猒者忻樂大乘猒捨所愛也。
即是從經卷中等者謂於此經中達了圓融三德同體三寶方廣平等之理故云復有方等大乘等也。
經妻子至猪豕之屬出所愛境妻子等是縛著緣舍宅等是鬪諍緣珍寶等是放逸緣奴婢等是憍慢緣象馬等是殺害緣此等皆是所愛今欲出家故俱捨離然大小諸經多讚出家毀呰在家而亦有餘經讚在家者其意何耶答應以四句分別佛旨易明一出家持戒為上上二在家持戒為上三出家破戒為中四在家破戒為下今經即以第一句破第二句故云若在居家不得盡壽淨脩梵行若餘經讚在家毀出家者即是以第二句破第三句又有經說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者即是以第三句破第四句。
得法為緣者法即遇方等大乘經典。
第二立行者若但建心而不立行則無得果之期。
經服三法衣者謂五條七條大衣也大論云佛聖弟子住於中道故著三衣外道裸身無耻白衣多貪重著十誦云為異外道便以刀截知是慚愧人衣梵語即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也南山云諸部無正翻今以義譯大衣云雜碎衣以條數多故若從用名入王聚落衣七條云中價衣從用名入眾衣五條云下衣從用名院內道行雜作衣若就條數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條七條五條等律中無五七九名但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條也。
經威儀無缺者小則三千大則八萬。
經小罪謂吉羅也。
初譬為五下此中譬及合文雖有五六而與律部五篇六聚名義乖互且律明五篇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六聚者偷蘭第三乃至吉羅第六若開七聚則惡說居末今初譬文一以全乞喻重二以乞半喻殘三以手許喻蘭四以指許喻提五以微塵喻吉至于合文又開提為二若約篇聚二提但一是知今經為篇闕於提舍復剩偷蘭為聚不開第五亦闕提舍大乘經文佛意罕測文殊問經篇聚亦爾彼列五夷三蘭二提一吉罪種雖少該攝極寬此等皆是菩薩律儀不可全同三藏篇聚名義具如前記。
開作兩合云云者前據篇居第三同喻指許今據戒條各別故開二合。
或可下重明開兩所以也。
經宿懺等者謂捨衣經一宿[A39]已明日方懺此恐十誦行事准南山鈔似如當日捨衣當日即懺但行事或令經宿還衣而南山許當日還故鈔云必不斷心多日亦犯若捨心斷當日得還對人有三一者僧法謂五人[A40]已上二眾多人法謂四人[A41]已還三對首法律非本宗不暇委述具如南山鈔懺六聚篇。
提對首懺者謂犯單提者當請一清淨知律比丘堪解罪者共在空靜處或對佛像前具儀請之然後悔根本法事備律鈔此第三篇二提之罪既懺儀各別故使經中合文開兩。
羅剎二解下知識是外緣倒心是內因即經合云煩惱諸惡羅剎也既云煩惱則與次解相應既云諸惡則與初解相應外緣內因俱能破戒囊害慧命令沒生死海中故知因緣竝如羅剎。
經令汝安隱得入涅槃者此以欲樂暢情為涅槃以涅槃是安樂法故誘誑行人若隨愛見而轉毀破四重是全棄浮囊。
具如止觀等者彼明犯戒不出愛見二種若為財色而毀戒者名愛羅剎若起惡見謂得空解發少智慧撥無因果謂婬欲是道又值惡師為說惡法見毒轉熾毀諸禁戒名見羅剎具在彼文委引今經消釋其義應知彼分愛見望今二義但屬內因。
二明不次第者戒謂毗尼事戒即是大乘第一義理如是戒行名如來行。
一具枝本者枝本有二意一者以大涅槃心為根本五種事戒如枝條枝本相由事理不二故經云具足五枝諸戒也此即與第二事理意同二者於五枝中自分枝本則以初枝為本以性重之戒為眾戒根本故即經云菩薩根本業清淨戒也餘四皆從初枝而生則一本四枝此之枝本若望初義悉名為枝唯三德理方名為本又下誓願中護他十戒還從此文自行五枝開出若爾此五俱本下十俱枝若約開出則開一心成三諦從三諦出五枝開五枝成十戒若約收攝則攝十為五攝五為三三只是一一中無量無量還一不次第義其若是乎統論雖然現文且以一理為本五戒為枝。
初根下疏主釋經其義極略今於五枝皆先解文次引法華玄行妙中義助釋令顯。
即是性重者謂四重性戒眾戒根本為大涅槃心持故言清淨即法華玄云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也。
是方便前後起者謂四重各有前後方便前蘭後吉故四分律中[A42]但明成者波羅夷不成者偷蘭亦不分輕重南山云今會通輕重約初篇中婬戒[1]以如內心婬意身口未現名遠方便此犯吉罪二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偷蘭三者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A43]已來名近方便是重偷蘭此三皆名前方便也後方便者則犯後起慶快心得吉罪此之眷屬是四重之餘故云眷屬餘清淨戒也法華玄釋與此有異故彼文云偷蘭遮等是前眷屬十三等是後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絓諸經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名為餘戒是知彼釋前眷屬與今疏同。
言偷蘭者有二種一者從生蘭二者自性蘭此即從生謂四重近方便也[A44]但釋後眷屬義與今疏異。
此二下謂此二是作法受得之戒故屬律儀下三枝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時乃發斯戒也瓔珞經云攝律儀謂十波羅夷彼直明大乘故舉十夷今扶小律故唯四重戒疏云攝律儀能令心住。
是防意地者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故名不雜法華玄云以戒淨故事障除發得未來性障除發得根本滅惡覺觀名定共也。
即道共戒者夫戒論防止既發真道永無過罪故俱是戒法華玄云即四念處觀理正念雖未發真由相似念能發真道成道共戒故名正念念清淨戒。
屬攝善法戒者瓔珞云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戒疏云攝善自成佛法。
迴向下法華玄云即菩薩於諸戒中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菩提故名大乘戒。
攝眾生者瓔珞云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戒疏云攝生成就眾生故知今經五枝合則成瓔珞三聚開則成下文十戒應了三聚不出三諦三諦只是一心。
性重下且於事中以初枝為本餘四為枝故云派出說文水別流曰派。
前之枝本皆屬事攝者且約第二義以初為本餘四為枝故枝本俱事。
凡夫能持者以有著心取止作相亦且名持不能達止作法界望理名犯。
聖人能持者謂分證聖人達一止一作無非三諦即事而理故云與理相應又相應之言通該五即聖人之號不獨分真以名字[A45]已上通名聖人故是聖人之法故猶云如來行也前三教雖有凡聖俱名凡夫又唯經意前明五枝皆云清淨則[A46]已是正法戒也[A47]但以根本等五通前三教持故所以如來更約事理區以別之。
經云終不為[2]要者尚不為離邊求中次第之惡況為凡夫婬盜之惡乎。
前之事理皆名為重者以前五枝屬事皆約四重為論乃至迴向無上道戒只是於四重中具四弘六度等故使次約事理只是達四重事即三諦理故云事理皆重也又除息世譏嫌戒外餘悉名重。
息世(至)為輕者經中所列多在二提。
菩薩具持者五篇無犯也前次第戒中護浮囊即是具持意也。
經然明而臥以西土房居獨臥故制然燈此方同堂眾宿理應反此隨方毗尼義在斯也。
經輕稱與名稱字同古字不分或從禾作平近世所用。
經坐肆者肆陳也列也謂陳列貨賄於市也。
經氍毹渠俱山于反通俗文云織毛蓐曰氍毹細者謂之毾㲪經或作氀力于反氀毼也。
經毾㲪他盇反釋名云施之大牀前小榻上所以登上牀者因以名焉。
經䩸衣三蒼而用反說文䩸毳飾也或作㲨而容反謂古貝垂毛也或作眊人志反廣雅㲥眊罽也織毛曰罽三形通取於義無失。
經裁足覆身裁僅也劣也不久也鄭玄注禮記周禮作裁東觀漢記及諸史賈達注國語竝作裁漢書作纔隨作無定。
經明根子等五般種子律皆云種而今云子皆取能生義也。
其中𢉆子疏主引他二釋愽梨柿之類者愽字悞亦應作接即解音接義謂接子者乃梨柿之類以皆可以枝條接他樹而生故觀師音根蒂之蒂而引漢書禮記為證謂彼二文皆以𢉆字音帝。
為士破瓜者曲禮曰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副析也既削又四析之乃橫斷之而巾覆焉)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華中裂之不四析也)為大夫累之(累倮也謂不巾覆也)士㚄之(不中裂橫斷去疐而[A48]已)庶人齕之(不橫斷)意明下觀師釋經意謂如瓜之類有蒂者悉不得畜故五中有𢉆子也疏主[A49]但引二解而無去取應法師定作接音經音云古文𢉆今作接謂接木之子也大威德中作接子又撿經律竝無蒂種故宜作接音四分律謂根種枝種節種覆羅種(此言離種)子子種十誦律二誦第四明五種謂根莖節自落實種彼文云根種者謂藕羅蔔蕪菁舍樓樓偷樓樓如是比種根生物莖種子者謂石留蒲桃楊柳沙勒如是比種莖生物節種子者謂甘蔗麤竹細竹如是比種節生物自落種子者謂蓼阿修蘆波脩盧脩伽羅菩提那如是比自零落生物實種子者謂稻麻夌大豆小豆褊豆如是比種子生物准僧祇。
壞種子者墮四分十誦竝提今經直不許畜。
經象廌馬廌者或云西土以象毛馬尾編織為廌蓐也。
經丹枕者案天竺無木枕皆以赤皮氎布為之貯綿毛枕而且倚丹赤色。
如鼓黃者動則有聲也。
樗蒲如前記。
圍棊等者韋曜博弈論云至或賭及衣物徙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忿戾之色發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罫(古買)之間勝敵無封爵之賞獲地無兼土之實伎非六藝用非經國立身者不階其術徵選者不由其道求之於戰陣則非孫吳之倫也考之於道藝則非孔氏之門也以變詐為務則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殺為名則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廢業終無補益是何異設木而擊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居室也勤身以致養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旴食而何博弈之足躭嗚呼棊弈之無益也俗儒尚鄙而誡之而況於釋氏乎其有不務三學終日勞心佛制既違信施何報悲夫。
經六薄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古者烏曹作博方言博或謂之棊或謂之曲道吳楚之間或謂之箭或謂之博亦箸名也。
經拍毱郭璞注三蒼云毛丸可蹋戲者曰毱蹋毱兵勢也所以陳武士簡才力也劉向別錄曰蹴鞠也新書二十五篇傳云黃帝作或云起戰國時託云黃帝也。
經擲石案漢書甘延壽投石超距張晏注云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延壽有力能以手投之也經投壺禮記曰算長尺二寸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升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壺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經卜筮禮記龜為卜著為筮卜筮者所以決嫌疑定猶豫也。
波羅塞戲如疏。
此起近代者雙陸起於曹桓不應以此翻彼。
牽道下疏主正解八道。
行城者藏師梵網疏云波羅塞戲西國兵戲謂二人各布二十餘象或馬於𡱈道所爭得要路為勝塞蘇代反。
經爪鏡以藥塗爪呪之能見吉凶。
經寧以此身投於猛火等謂投火[A50]但損一身毀戒墮獄則損無量世身又投火[A51]但損色身毀戒則損法身是故寧投火坑不毀淨戒下去不受外施等經文例爾。
內根外塵者根謂眼等塵謂色等。
經染心即愛羅剎也。
二願他中所列十戒即是開前五枝法華玄義云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枝中出從根本眷屬兩枝出禁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行善也從非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七支妄念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從護持正念念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
護持一種則通者謂此初戒通貫下九以清淨乃至波羅蜜悉名禁戒俱約護持故知十戒初一則通下九乃別若准止觀妙玄意乃以初戒對於四重清淨對僧殘善戒對二提[A52]已去約三聚則此三戒並在攝律儀中約五枝則屬前二枝前疏亦云二枝是攝律儀而今以初戒為通於下九中乃云淨善二戒是攝善法等則與玄文止觀意義相反亦與前文分判五枝有異而其旨未詳以竢來者。
清淨下判下九戒以為三聚淨善如向釋。
不缺下准餘文不缺是定共不析是道共屬攝善法今云兩屬。
不退下略釋後五而文闕大乘妙玄云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
酒肆等者即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非法之處輙以度人而於禁戒無有退失即迦葉云如醫療病不為病汙也。
隨順下妙玄云隨物機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今文單約隨理義合兼機。
畢竟下妙玄云畢竟者竪究竟無上之法今云一切周足則是橫具諸法。
波羅下妙玄云具足者橫一切圓滿無法不備今云彼此窮底則竪義也謂此戒既徹實相彼戒亦然此即竪義所以與妙玄不同者只由圓融法門橫竪不二故得互對。
一持下約具足義總攬前九以明圓行即在家出家定共道共一切諸戒皆摩訶衍戒從心起即戒是心心具三千何所不攝戒為法界義在茲焉故止觀中束此十戒以為四意前四戒是因緣所生法通為觀境次二戒即是觀因緣生法即空空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緣即假假觀持戒次兩戒觀因緣即中中觀持戒廣明心起十戒委在彼文既對三觀亦收四教其義可知是知五枝十戒不出三觀三一互攝只我自心反本還源不竢終日又此十戒與大論十戒義同名或小異委如別說。
若論下報因等者今先依諸論明因果義次釋現文云何習因習果阿毗曇人云習因是自分因習果是依果又習名習續自分種子相生後念心起習續於前前念為因後念為果此義通三性論家[A53]但在善惡無記無習續也。
報因報果者此就異世前習因習果皆名報因此因牽來果故以報目之名為報因後受五道身即是報果就今報果身上復起善惡習續習因習果總望前世此習續是果若望後世此習續是因數家明報得鴿雀是報果多婬是習果論家鴿身及多婬俱是報果婬由貪起貪是習果又今生煩惱起名習因成業即報因後生起煩惱名習果苦痛名報果大約而論則習因果約心報因果約色通十法界悉具此二即是十如中因緣果報也次釋現文今云報因應招報果者謂持妙戒是福德莊嚴為佛界報因應遠招佛界大涅槃之報果而亦近感人天勝報此乃華報也不妨戒善自趣涅槃其猶水流趣海法爾無停火𦦨向空任運咸滅此與生公十四科中善不受報其義相反以今開悟之人所脩戒善尚有人天華報豈況迷徒所脩戒善得無報乎而云戒善皆以菩提為果人天之果自由貪心作此釋者乃令善體無力委如妙樂記破生公有十四義科一卷大為義學所宗今亦現行於世善不受報當第六義唯此一條眾所未許不獨今宗。
若論習因招於習果者智慧莊嚴是習因妙覺菩提是習果故云遠感常住法身也。
今下正示今經佛以初住分證最初顯理以為戒果則不同人天之近報妙覺之遠果故云不近不遠也又人天亦有習佛果亦有報文從影略各舉一邊。
以不動地等者地是所依即初住分顯常理名為不動。
尸羅配二地者彼以十度配十地初地檀滿二地尸滿乃至十地智滿。
言同處下別教證道同圓初地即是初住故使因則開說果乃合論。
入理名住者即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住此以證空名入理也此與小乘道共戒齊任運無犯故是戒果名不動地。
住生功德者從十住空入十行假名生功德。
是定果者由內證禪定成就外用故化他自在既上持佛法下化眾生故名堪忍地也。
地能生載者分真之理能生於智如地生牙為諸法本如地載物於生死涅槃俱得自在離五怖畏名無畏地中智開發在此位故即是慧果此既三學證果淺深位別故屬別教次第意耳即由前次第五行而得此果也。
若就下若約不次五行既一時而脩故至初住一時圓證今明戒聖行故且云戒果。
於雙義便者因既雙明果豈單說故指證道包收二途。
常故不動等者此約山為喻以明四德風不能移動故山常住山安樂故不為風所墮山自在故不為風所退山清淨故不為風所散散則成塵穢也下三番合釋皆是四德義也。
八風不動者彼明須彌安固不為八方風所動若劫盡風災起時則碎如爛草易緯曰八節之風謂之八風隨藍亦云毗嵐。
今取下答可解。
異見邪風者正斥二乘為異為邪。
生死下雙結上俗真二諦也。
戒果之地常樂我淨者還以不動等四以配四德。
第三番約四德者此就所顯若約所離應云四魔前之二釋皆約所離故有三諦三障之名若論所顯無非四德。
偏圓兩人者佛是圓人菩薩是偏人。
以成於戒者單有於戒無慧無定安能運遠故須定慧令戒有所至。
七財者一聞謂初地聽法如雲持雨信者圓信堅固戒者得中道戒防止二邊定者得首楞嚴定進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捨者捨離二邊不著中道慚愧者顯理未極故慚第一義天愧上位人。
七覺者謂擇進喜此三屬慧除定捨屬定念通兩處此即分真戒定慧也故云宜取初地等戒定慧是所行之法故向云聖人行聖法等。
開善釋定下此師[A54]但見文中有無我觀下文又云作是觀[A55]已得四念處便謂定行是念處觀不知經文正明特勝背捨是定聖行所明無我乃是脩特勝禪證後起觀下云得四念處乃約俱解脫人定慧雙脩斷結證果非是正明定行也且念處是慧豈應釋定聖行耶。
此義下今師斥非違經者下引文若定下正難汝若謂定行即念處者經文只合云作此觀[A56]已入堪忍地故云亦應次之等。
若未下且經既云作此觀[A57]已得四念處念處[A58]已入堪忍既觀[A59]已未云住地則知定行非念處也是知用念處斷惑方得定果入堪忍耳。
妨義下難意者今明定行既明於慧下明慧行則應用定。
亦應下既定行是慧則應前明戒行却是於定若不是定後念處慧從何而發是則三行雜亂無以區別故云此失不小如其不爾何得云定行是念慧耶。
此中下明今釋。
既非(至)觀慧者四根本禪世間本有凡夫外道專脩此者只發有漏故無出世觀慧今十六特勝是亦有漏亦無漏禪佛不出世利根凡夫亦脩此禪而不發無漏如來若說故發無漏此於餘禪其力雖弱亦勝根本若九想皆捨是出世客法名無漏禪故得並有無常無我觀慧開善不見此意便以四念處釋之[A60]已如前破。
我是眾惡等者此釋伏難應問云特勝等禪備有四觀何故經中止明無我故答云我是等也我即身見由計我身致起諸惑故云惡本舉本攝末故經偏明特勝明脩與證皆且約第五除諸身行以明故脩中則云從頭至足證中明見三十六物也。
言十六者謂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而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入不聚積出不分散若約根本定即是麤細住四知息來去徧身而定心明靜安隱若約根本是未到地五除諸身行謂見身中三十六物如開倉見穀粟麻豆若對根本即初禪位前八觸觸身倉心眼不開不見內物特勝既有觀慧觸開身倉心眼即見三十六物肝如綠豆心如赤豆腎如烏豆脾如粟大小膓道更相應通血脈灌注如江河流內有十二物脾腎心肺肝膽膓胃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中有十二物肪膏腦膜骨髓皮肉筋脈膿血外有十二物髮毛爪齒眵(昌支反)淚洟唾垢汗大便小便出[1]入統致其間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一切身行皆休終不為身而造惡業是名除諸身行經明脩證正在於此若對道品通五特勝是身念處若對根本即是覺觀兩支心眼初開是覺支別三十六物無謬是觀支六心受喜支[2]令喜不隱沒無垢味無垢味即法喜也七心受樂非受樂樂知樂中三受皆無樂[3]名名樂支八受諸心行是一心支知眾心是一心不同根本計實一心也通前三特勝皆受念處九心作喜前喜從三十六物生此直就心作喜對二禪十心作攝得入一心根本[A61]但內淨受喜特勝有觀慧常攝喜心十一心作解脫此對三禪根本之樂猗喜徧身受凡夫捨為難特勝有觀慧則無愛味故言解脫通前三特勝對心念處十二觀無常對第四禪餘處亦觀無常未是別治得不動定味之為常今有觀慧知離苦樂而終是色法猶是無常不應生染故稱無常十三觀出散對空處滅三種色如鳥出籠故言出緣空故言散雖緣空亦有觀慧十四觀離欲對識處緣空多則散散名為欲特勝觀慧離是散心故名離欲十五觀滅對無所有處特勝觀慧觀識若多若少皆無故云觀滅十六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棄識處及無所有處更有妙定名為非想非非想凡夫妄謂涅槃佛弟子知其雖無麤煩惱而有細煩惱而無愛味故稱淨禪通前五特勝皆名法念處此十六法橫竪對治法節節皆異根本闇證功德則薄如食無鹽特勝功德則重如食有鹽委論發相如禪波羅蜜及止觀禪境中今經據其大體而談故無十六頭數若明三十六物則似且論第五除諸身行。
竝云是桃核者彼師謂經云腦胲乃字之訛也應作桃核字也。
扁鵲下今師引文為證二字非訛胲既在足腦則在頭故說文云胲足大指也古才反而應法師云案字義宜作解音戶買謂腦解也無上依經解三十二相中二如來頂骨無解是也今作胲或是古字今謂應師穿鑿何異招提故此諸師未可承用[A62]但依疏主文義善成。
與解俱發者以特勝禪不同根本闇證既有觀慧故與四念解俱時而發由有無我等解故於禪中不生味著。
文略下既推無我則是略明後五特勝發相以後五對法念處觀法無我故只由我是惑本故略明之意如前說既脩十六必發四觀亦如向記。
經誰有是我者徵責我體也於前所觀三十六物中阿誰是我餘句可解。
是八背捨觀者經明脩證俱是初背捨相謂內有色相外觀色也問何故知是初背捨答經明內有骨人故是則於初背捨中[A63]但明內有色耳尚未明外觀色故知[A64]但在初也言背捨者大論云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如下經自釋略如法界次第。
除却(至)脩相者謂觀自身初見足指皮𥀹如泡漸漸到頂皮急肉裂綻潰濕釋又從頂至足皮肉自脫唯白骨在支節相𣫝不動皮肉墯落聚在一處猶如䖝聚等廣明脩相如禪門。
更增其證者謂於初背捨中其證更深也。
而言斷色欲者法界次第云為脩流光故不應初背捨中壞滅內身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淨心觀外色今云斷色欲者只是欲界結使滅也此初背捨位在初禪。
更四重者次第如文所點。
更緣證起觀者此還在初背捨中以尚明骨人故若二背捨則內滅骨人也。
似九想之證者以云斷三欲故如止觀云如是想者是婬欲病之大黃湯今觀力強婬火速滅又云九想猒患外境故知斷形貌等正是外境故云似九想證佛意難量未敢判定故云似也。
亦有其義者以諸禪互發脩背捨而發九想。
復似勝處者於八勝處中似後四相謂五青勝處若觀青色轉變自在少能多多能少光色照曜勝於背捨所見青相亦不起法愛是名青勝處六黃勝處七赤勝處八白勝處皆類如青勝處中分別此四勝處位在四禪此依大論明此四色為勝處[A65]但今經云鴿色與彼赤色為異又瓔珞經以四大為四勝處皆隨機異說耳九想八勝處如法界次第中略釋。
經四維維隅也。
見[A66]已即問者若小乘背捨觀成雖有光而無佛今既云問佛驗是大涅槃心所脩方有此相也又止觀明背捨見骨起四色青黃白鴿今經剩有赤色。
作於內觀外觀者總標也經從見[A67]已即問至而生貪欲是內觀以推自身虗假故名內觀。
即是外觀者以推他惡境虗假故名外觀。
經一一音聲不能見罵者以眾聲和合方成言句詮表罵意故今既折破唯見一一聲而不見罵意也。
是結觀慧者以經云我若不忍我即能忍是內所忍是外既雙結內外故云結觀慧也。
善識下識散亂是正念遮障也。
無地獄等果者等取經中畜生餓鬼也。
俱解脫人等者凡夫外道脩闇定而無慧解慧解脫人單脩理慧而闕事定俱脫人脩事定而有念慧向約特勝對念處是其相也古人不了謂是念慧而不知正明定行也。
念處斷結者念處是慧因定發慧慧能破惑故論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也。
第五地等者即依地經以十度對地也。
[A68]已如前釋者即前疏中明別則定果在行圓在初住還是初地者以證道同圓故。
出經者誤者謂此文合在戒聖行後而誤安此中。
只是一地者[A69]但似今明圓果義雖不云誤還以此文屬戒聖行意謂列在定行後者欲明戒定二果體一耳。
直爾持戒者謂前戒聖行是散心持戒既無定力故不能鑒機。
定能下今定聖行既能入定鑒機故可毀戒行殺等此釋似同今師[A70]但不分別圓定殊故與今異。
問此下問意者經文約破戒為問何得判為定耶答意者謂以戒例定故知明戒引例故來須知此文正明於定況復戒定體性無殊故云即散而靜也散則戒靜即定。
不復煩文者戒[A71]已是定不須別明定相也。
彌顯圓定者既是圓融豈存次第須知此文正論相似首楞嚴定戒定相即持毀一如。
經問中云未得住不動等者此問住前菩薩也不動地即初住戒果若得此果不動真際持毀自由今所不疑未審相似等人未得此果設有利他因緣為得破戒以不經佛答意者豈[A72]但分果利他得破相似內凡亦有此義。
經何者是耶請佛陳其相狀也佛答中即明住前相似[A73]已還若為弘法利他則得破戒而不名犯寧當自[A74]已破戒墮獄不令他人退菩提心。
事乖理順者毀犯淨戒其事雖乖既實心為法則道理甚順定獲妙報豈墮地獄故經云無有是處。
佛答如文者文殊所問既稱佛旨故佛即讚復引仙豫本事而述成之。
遠師云下經中說仙豫住極愛地住極愛地與上未住不動地大別云何為證釋言是中不欲取其位分高下相當為證正取為法破戒無過而為證也行遠護法義通上下乃至佛證亦得無妨今謂或可且約仙豫位在住前若如經云以是因緣不墮地獄者尚非相似以六根人[A75]已能長別苦輪海故豈假以不墮為嘆耶應是觀行外凡破戒合墮以實心護法故不墮也如僧護經說欲救十人寧殺一人乃至欲救一州寧殺一縣等存乎大益而不避小損也又下經說仙豫位深此明位淺示迹隨機引證各別或依遠義亦應無失。
經令人同虗空謂大乘理教悉虗誑不實如彼虗空不可依憑也。
開四為十六者一一諦下各有四行謂苦空等諸文亦謂十六諦也。
乃至無量者謂種種法門悉四諦開出。
而名義不同者須知今經四諦是生滅二諦是無生一諦是次第對彼三教機緣名義悉異。
大有所關者謂四教各有四二一空開合之義故知他人[A76]但云開合則豈別偏圓是則四二等諦徧於四教四教四門門門四悉明諦不同又徧五味被機增減顯密不同四證三接故使二諦有七三諦有五等具如法華玄義所明故云大有所關。
今一往者且據經明四諦云若有逼迮相等與藏義同故且判屬若二往而論則經中備明三種四諦豈獨生滅而[A77]已又初生滅者以大涅槃心脩行生滅豈全同藏故經云道者大乘相也此則別人於十信位為中道故脩生滅四諦也對通說二諦等其意例然[A78]但此二諦寄在四諦集諦文中明之今約義次第居四諦後耳。
對別說一實者以中道一實是別人發心所期故若正脩此慧在迴向位。
次第義亦成者以別人十信用生滅伏見思十住用無生斷見思十行用無量出假十迴向用無作脩中既學四教法門是故以此經文橫對三教而亦不失次第行義所以生滅明四諦乃至無量說一諦者亦是一往對緣其四二等諦四教各有[A79]已如向說。
舊或下凡三家明諦義前二可見。
或若集下第三家約境智相成名諦。
令智無所有者智無自體由境而發故。
了境本空者由無漏智達四諦法因果皆空是則智無境不發境無智不空境智相成是審諦義。
興皇下朗師專解聖諦之名謂佛性涅槃之理出四諦因果事外故名聖諦。
非境非智者以聖諦理非境智事此則破前三師義也。
非漏下更以三雙明大乘聖諦之理非小乘四諦之事以小乘苦集是有為有漏道諦是有為無漏滅諦是無為無漏苦集是世間因果道滅是出世間因果今明佛性妙理故並非之。
四諦義多者以四教各有故如興皇所釋只是無作四諦用破生滅四諦而亦不知佛性涅槃四一相即而專存一義以破於四未曰通方興皇尚非前三焉是故云那一向解也須知今文備有三種。
即是無作四諦慧者此即前文總分第三一寔慧也以理事互融四一不二既是一實亦是四諦故下經中別無一諦慧文也若論次第則在十[1]迴位中脩無作慧初地證得也。
能所合論者前三種四諦是能趣後無作四諦是所趣以二觀方便得入中道故又無作是所依理前三是能依事故曰合論。
生死盡也者且盡分段耳。
若一往下且順三藏義消文也。
果報顯現者受六道身苦樂差別皆可目擊故云顯現僧亮云麤著易知為現相。
因相微隱者以煩惱心潤善惡業既未招報不可現見故云微隱此微隱業能轉至果得轉相名見著知微者見身口意所造[A80]已成善惡顯著之業知由一念惑心轉變而起也從微至著者從一念惑心轉至成業故云轉相僧亮云因謝果起轉因得果為轉相。
又苦下重解現轉義也。
據現事者五八著苦皆現受故。
兩心轉變者前心後心也謂從初心微細至後心成業顯著也。
道是能除者脩戒定慧三斷除苦集故。
經苦者有三相者此三種苦從三受生一苦受緣違情境起以逼迫為義二樂受緣順情境起以適悅為義三捨受緣中庸境起以平等為義。
言苦苦者即有漏五蘊常逼迫名苦又與苦受相應即是有漏行苦身上更加違情逼迫之苦故云苦苦也。
行苦者謂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名為行苦而從捨受生者雖無違悅二義然是有漏四相遷流不安。
壞苦者即樂相壞時苦相則至而從樂受生者謂先有樂後必壞故。
數人下凡二家釋義語雖有異意則大同故下疏主雙取二釋。
招集為集者應云招果為集上集字悞也故下釋云能招二十五有果也。
此集下疏主會通二家明義以消經文謂習續故能招能招由習續是知經云集者二十五有乃是以所顯能耳以二十五有是所招果報故。
制立者謂佛依因果制立四名。
經有漏者謂漏落生死也故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
經生苦等者報起名生衰變名老違損名病陰壞名死所好分張名愛別離所惡強集名冤憎會所悕不稱名求不得五陰熾盛名五盛陰又五陰中盛前七苦名五盛陰苦正則應名五陰盛苦此之八種通皆致惱咸得苦名。
[A81]但有身恨者謂妄識託父母赤白二渧至六處支前中間諸位總名名色且如生識支後一七日名雜穢狀如凝酥二七日名疱狀如瘡疱三七日名凝結狀如就血四七名凝厚漸堅硬故五七名形位具諸根形四支差別故六七名毛髮爪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是則前四位雖有身意二根由未有眼等餘四根故六處未圓皆名色攝即俱舍云六處前名色故云[A82]但有身根也應云[A83]但有身意二根疏文從省六胞增長者即胎中第五形位也六胞即四支及身也。
牙齒等者此取出胎[A84]已來牙等生長各有種類不取胎中髮毛位也。
年疾增長者其年既長病亦隨增老人多病事皆顯見。
經四大毒虵等者四大不調令人至死喻以毒虵貯乎一篋故一大不調則百一病起四大合有四百四病明其病相如光明除病品疏文及止觀病患境。
雜病(至)攝地大者三大不調冷熱諸病相雜而起同依地大也客病既是強作墮落等皆損身分即地大病。
經業報等者宿因招病名業報現逢惡緣而致病惱名不離惡對四時八節遞代變謝因而起病名時節代謝。
經上氣欬逆者欬枯戴反說文欬逆氣也字林欬瘶也經本或作𠻳。
[A85]但失財物等者此約依正論也財物是依報身命是正報。
初句不是死義者以財物雖喪身命猶存故若約貧窮與死無異則三句俱得名死然此欲取河西明義則三句俱皆命謝不同他解故斥云初句不是死義私謂下荊溪助釋經義初標二義。
一由下約順生順後釋也。
二因互別者謂過去殺生故今正報先亡所以命盡過去布施故依報猶存所以福不盡次句即依報滅壞正報猶存例上可見。
二由下約順現釋。
費財不殺則福損而命存儉約殺生則財有而命損初句約先富後貧以說。
放逸下文有二釋初約命斷為死次約謗犯為死初云反此名不放逸等者謂信法持戒之人命根斷者[A86]但名壞命死若謗法犯重人命斷者乃名放逸死破戒死也此約命斷釋義。
又解下次釋也。
[A87]但約謗犯便名為死未必命根斷也故約律明犯重即名眾海死尸以證其義故云便名死尸也。
後一總七等者如前記。
今依下疏主據經現文五盛陰苦雖總前七亦有別體即此果報五陰上既不常有前之七苦所以[A88]但取五陰熾盛邊則有別體又取能盛邊亦有別體。
善惡五陰者謂六道之中三善三惡此之盛陰純在生死故是苦體方便五陰即是五善根人脩無漏觀即非是苦也五善根謂四念為一并燸頂等四也方便尚非苦體何況無漏故注云云具足論之應如止觀辨九種五陰謂一期色心名果報五陰平平想受名無記五陰起見起愛名兩污穢五陰善惡三業名善惡兩五陰變化示現名工巧五陰五善根人名方便五陰證四果名無漏五陰此九種中前七是苦體後二非苦體工巧兼二義以凡夫聖人俱有變化故。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
校注
[0474001] 佷經作恨 [0476001] 經卷第十一 [0476002] 募疑慕 [0481001] 以下準鈔脫明字 [0481002] 要疑惡 [0485001] 入下疑脫息字 [0485002] 令疑今 [0485003] 名字疑衍 [0487001] 迴疑向【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2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