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八
[2]迦葉品初
此下迦葉陳如及後分二卷俱屬涅槃用章而分二段初二品明折惡攝邪用次後分明化周掩迹用若爾後分疏何故云是第六化周掩迹章耶答此於用章別數子科則當第六謂一召請常眾二開演常施三顯示常行四問答常義五折邪攝惡六化周掩迹故有六章今合五六只是常用常家之用故曰常用常即涅槃之理也故知章安之世雖無後分經義[A1]已圓故前釋通序但以五事主對五章是知更無別立六章之理如其不然則章安立義便成殘缺況曇無讖云此經義足而文未盡豈非經義不出五章任有餘文當在用攝。
善始等者前發三十四問稱可佛懷開演常施故云善始今更請問卒顯常用故云令終令亦善也。
前隨義題品者前雖是迦葉發問其義包廣但隨義類題為長壽等一十四品之別悉無迦葉之號。
今從等者今之所問唯在折攝其義既約故使品名但從人立。
地師等者即地論師用天親七分判經也此品明佛慈悲方便持善星闡提之惡住佛性之善故曰慈光善巧住持分也。
義用異者義約自證用乃化他。
菩提種子者性為修種亦是修性互為種子如前疏此亦果性者即下經云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此則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當知前品因果各明此品轉因成果故與前異。
由來解下古人皆作此釋也。
是應身佛性等者應同萬類之身故有三世法身凝然故非三世聖人果性既有二別凡夫本有此二亦然故向云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此凡夫本有也。
此不然下今師正釋。
因中佛性即三世攝者雖三身之性並常自金心[A2]已前未究竟故猶是無常故為世攝至果究顯故非世攝。
合三乘者前取習氣有侵有盡故離今約同到彼岸故合又非但開合異亦應云真妄異前生死河是妄今涅槃河是真。
六道皆有佛性者一一皆具五佛性也。
別據萬善了因者前品明生因了因義甚廣又廣破定業示不定令修道品使見佛性即別約修得以說故屬了因。
通據善惡者今品修性俱明故善惡皆是佛性。
故云下引品文四句為證。
善根人有等者善人有修得緣了之善闡提則無。
闡提人有等者闡提有修惡善人則無然此但引二句應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則成四句謂二人俱有性德三因俱無不退性以未入相似位故。
從初意者五異中從義用異故題大章為涅槃用也以虗妄力者佛性即無明心隨境轉故能起惡。
以佛性力者無明即佛性理具內熏故能生善斷善由背理起惑生善由反迷成悟。
兩人更遞者謂作善作惡各是一人謂此人作惡彼人作善彼人作惡此人作善更迭對論故成一雙非約一人以論先後善惡故云然不相關。
又一下約一人說如文。
今明下二師各執成非今家雙取為是故引河中七人釋成其義。
未起四住者謂方有無明未有見思其迷尚淺故於中間接去成佛。
亦是一時改惡為緣者機緣宜聞故且隨機方便權說夫本迷無始故無次第起惑之事。
若爾下總斥同彼外道既云始起一品無明有佛接去成佛者是則不假修道自然成佛例此亦應今時造惡之人至惡極時亦須有佛接去是亦不假修道若然者則與外道邪計八萬劫後自入涅槃如放縷丸縷盡則止既同邪計豈是佛法。
若言下以始起例未起破也。
應在別處者應在無煩惱處也若爾應元是果佛後漸起惑却作眾生也顛亂之說莫甚於此。
若從下以始起品例後起品破也。
自後起品等者且諸經教凡說無明或十二品或四十二品既許最初起一品時有佛接去則後起諸品例應有接起無明既被接起四住時亦應被接何故只云起(一)品時被接耶故云何不被接。
若無下以無明窟例四住窟破此亦縱計轉破也縱彼計云由初起一品其迷猶輕故有接去成佛者後起漸重故無接義故今轉破云且小乘教所談破四住盡則得成佛及羅漢果是知四住亦有初起何故不云從四住窟始起非想惑時有佛接去成佛及羅漢等耶此非想惑於界內最輕故其義既非故結云故是難信。
若爾下牒執正為今經所破。
若爾者借使無明後品及四住窟悉有接去成佛者是則大小果證悉皆不假修道而自得之上師子吼品頻破此義。
若佛下正引破文汝謂接去不修則同任得菩提也佛兩弟子者阿難調達是兩弟羅云善星是兩子兩弟是權法華[A3]已顯以例兩子非是實人。
聞不定教執成定解者不了如來隨宜之說而定執一義以破諸餘。
七句者前四化他能不調能調拔惡始也不淨能淨拔惡終也無歸作歸救苦始也未脫能脫救苦終也後三化他德具八自在救苦之德毉師藥王拔惡之德知病如毉差病以藥。
即羅云庶兄者異母之子故曰庶兄則顯羅云是耶輸所生是佛嫡子也遠法師云此應是佛堂弟庶兒故說為子。
具足三德者即戒定慧也。
經廝下音斯賤役也。
緣有淺深說有次第者緣深者先為說緣淺者後為說。
何以下約經先菩薩次聲聞後[1]闡以徵問。
解云下答釋凡有三段初明小機次第二約大機次第三顯今經包括統前大小初文中提謂文鱗如前說此小機次第以人天教為最初小乘為中菩薩為後略舉方[2]得具足應云般若法華引小歸大悉是教菩薩也此則小機所見先小後大與今經三子喻不同故云自是一途等。
若初下約大機論次第也。
初照山王者即喻如日出先照高山是說華嚴先教菩薩也。
次照平地者即方等[A4]已去三味大乘俱教菩薩不言照幽谷者以鹿苑說小大機一向不用故此則大機所見始終俱大亦與今經三子等喻不同故云此復一途以由今經三子等喻皆後教闡提故。
今此下顯今三喻包括。
以山王為初者華嚴先教菩薩也。
文鱗為中者始以歸戒接誘次說生滅令證小果彈斥洮汰至于法華會小歸大悉為二乘此即次教聲聞也。
雙林為後者此經明闡提有性若能改惡定得成佛即後教闡提也故知三喻始自華嚴終至涅槃五時之教包收並足問此之三喻既攝五時如為聲聞始從人天小教終至法華開顯何故經云淺近之義為聲聞說耶又為闡提正在今經談常顯性超出二死經何以云世間之義為闡提說乎答悉據初說故云淺近等也以小教機必先小故闡提之人必先令信善惡因果故若約會歸同是[3]徵細之義也以二乘闡提俱成菩薩故。
以家業故者諸佛以化人為事所以最後不棄闡提。
經藁草古老反禾稈也。
義兼無差者雖有前後必等教故。
象不足等者象身巨大師子殺之力似不足兔身微細師子殺之力必有餘。
量力下象力強兔力弱故殺之合有徐疾之異今獸王一等皆盡其力不以巨細量力而有輕重之殊也。
就緣下經文但合菩薩闡提略無聲聞疏文具出。
佛不二三等者合師子王也。
經反被拘執者反著毛衣詐為鬼狀也拘執即古貝垂毛衣第十一經云拘執䩸衣是也。
經何故羅漢於阿羅漢者善星謂如來苦得彼此皆是羅漢何故如來羅漢妒嫉苦得羅漢耶上言羅漢下言阿羅漢者[門@封]具互顯不須異說。
經䠰脊者巨員反曲脊也。
驗知是權下云云豈但善星是權而彼尼犍亦是權也若是實人豈能以食吐鬼身讚如來之德耶。
不見後接者但見定當有雨不見後為修羅以手接之入海也夫五緣故雖布陰雲而雨不降一火大焦二風大吹三為修羅所接四惡王治化五眾生業感如經律異相中說。
即是欲力者十力中當第五也謂知他眾生種種欲解也。
如無漏無礙等者若約今宗但是分例無漏一發永無失沒闡提遇緣即發善心故非全例若依五性宗此成全例彼明闡提無佛性不得成佛故是知數人義符五性。
若爾下今師牒斥闡提下今師明義。
善不竝興者善惡相反如水火故此修善也若論性善常自有之。
善不得生者修善不生也亦是性善不顯故令修善不生故知邪惡由蔽理性故障事善若解佛性事善還生故。
後惡稍滅等者由解本性故事惡滅稍滅猶漸滅也約位則名觀似真等滅。
答具有兩義者一有善可斷二無善可斷。
其曾下次第釋出。
無善可斷者還成斷善之義以未生善不得起故理內眾生即圓名字[A5]已上悟解佛性之人理外即前三教人違於本性故曰理外。
顛倒虗妄者離二邊求中道捨生死取涅槃忻樂人天不畏惡道此之九界悉名顛倒不稱實相咸名虗妄是故無圓融信等五根也此釋太漫故斥云此義不然也。
只此下正釋理外者自別[A6]已還至于人天節節皆有五根故云亦有信等。
闡提下明彼起三塗惡尚斷人天等理外五根況佛界五根耶以彼撥無世間出世間因果故。
既有佛性等者由性本具故能起修以偏圓五根悉理具故只由理具所以遇緣善發。
而即未有者由修惡為障故然此修惡非指撥無故異闡提言不斷善修性善惡廣在前記。
定宗者終無善法是闡提之宗。
但自微弱者善在未來現在未有於今無益故云微弱。
經如朽敗子等者且據現在以說若約未來朽子還生佛性是善(至)不可斷是釋迦葉問也。
言佛性是善是常者悉約正因。
都無邪我者即空見外道所執之我也諸法皆空故曰都無然其所計自謂非三世攝故舉此我以喻常我。
語勢牽令佛性是常者謂相帶而來只由真我是佛性異名故。
經現在世中(至)闡提世者此據緣了佛性以說若具修得緣了豈是闡提人耶是知言斷善者正約緣了不據正因。
經快發斯問者能多利益令後世眾生而得正解故。
約未來得等者正因之性究竟顯發在未來故。
食可見者因食得命食即是因命即是果說命為食即果中說因也經文下句云見色名觸色是因觸是果此即因中說果。
觸名不同下備釋見色名觸義。
論云者成論也。
問因前生者因前答云佛性者猶如虗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經牒云義如是者既非三世何故如來前文處處說眾生有佛性既云眾生有佛性則屬三世佛語相反故此問之。
眾生定有此性者眾生是妄佛性是真妄即是真故眾生有性既如虗空何所不攝豈遺草木獨無性耶應知彼生既然我心亦爾彼我俱迷同立生號心生既爾諸佛咸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一互遍彼彼自殊。
皆是無記者雖有見聞怜愛之善不能牽善果故屬無記業。
既無下據無正信善邊正屬惡業此於三性但有其二定無善性。
取業對善欲者取著於善由樂欲故。
求業對善思者夫身口作善皆由意思故。
經身業口業意業者業所依也。
取業求業者業相應也。
施業解業者業自性也給養親友自相染愛奉事師長但為人情設施外人唯祈恩報由斯施等皆邪業也又澤州疏釋云闡提若有身口意業就具以舉見心造業名取業愛心造業名求業施業解業當相以舉闡提亦有捨財名施亦有讀誦分別名解。
如是下結明無善何以下釋此解亦通。
經不求因果者世間因果出世間因果皆撥無故。
色香非苦者闡提但有怜愛之善喻如色香非苦。
莊嚴下凡三家解義於三性中各據一性以釋莊嚴謂闡提亦有善性光宅謂是無記性開善謂惡性三家釋義開善為優故道場惠觀亦同此釋而與今師立義符合前二師義一往亦通。
並無記性者以怜愛之善不能牽人天善果故。
如棊下以怜愛心亦屬工巧無記所攝也然無記有四一異熟二威儀路三工巧處四通果異熟者謂三界五道果報五陰即異時熟故變異熟故異類熟故具此三義故名異熟二威儀有二一威儀事謂行住坐臥四塵為性二威儀心即意識強盛能引發威儀眼等五識自性羸劣雖緣威儀不能引起威儀第七末郍惟執賴耶為內我既不緣色等四塵所以不發威儀第八賴耶雖緣色等諸塵亦性是羸劣不能引發威儀言路者謂威儀行路也工巧者一工巧事謂彩𦘕彫鏤五塵為體二工巧心即是意識眼等非威儀准前四通果者謂證果有於通用亦名變化無記一變化事謂改易形質無而欻有小乘以五塵為性大乘以五陰為性二變化心即是意識。
上為中下注云云者謂更有中為上下也或注云云在如文下者非。
若定則不爾者若是定者不應斷[A7]已還生及得四禪而墮地獄也。
經具足十力者即是十力中第四知根力也。
約餘人為答者顯如來具足根力非但知善星一切眾生上中下根悉能知也。
經無異路者若發菩提心必至佛性泉也。
經僧鬘此云對面施。
說教不定者由機不定致令如來說教不定佛如明鏡普現眾像故云照根不同。
眾生不達者未得教法深益之人致有斯諍。
特是略耳者過去[A8]已謝是故不說又由過去善根生今善根說現知往是故略之。
諍論下云云者開善合第二十犯重人有性無性在第十九一乘三乘中故但二十冶城謂與前義不同故別開為一故有二十一今師依之。
非六凡識所知者非凡夫六識所知也。
初智人聞有等者此約二諦相即。
聞有無等者聞說雙照即達雙亡若聞雙亡亦知雙照此則聞佛四門之說解四無四而皆互通疏文且據四門亦可權實大小相對以說謂聞權知實聞實知權聞權實知非權實等須知權實四教各有四門而疏不約權實者應是直就圓實以說是則言有是權攝前三教言無是實獨在圓融有無不二即權實不二也。
一二等者於一法中作二種說應知二說即一法一法即二說。
面聞下面從佛聞尚有是執末世滅後執之更甚故曰轉尤。
不解對治意者說有治無執說無治有執愚人不解因起定著豈能破有無之惡。
邪國土下隨方也時節下隨時也。
唯得肉食者雖開食之如食子肉不應貪味又得和肉糜飯當以水洗令與肉別。
九住等者九住亦應少見十住比於後果亦成不見以後望前得云少見以前望後得云不見他所宜故與奪說之故名為他語也。
世界意下云云者知彼根性差別故作不定而說令聞者歡喜故屬世界。
應是遺漏者今世行本皆無結文應於作種種說下結云是故如來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廣出不定法者即前所說教法也。
略舉一邊者經中但[1]例三句也。
涅槃八味者如前名字功德品說。
經帝釋者此云能作天主。
憍尸迦者過去世時波羅奈國有婆羅門姓憍尸迦好修福業與其同友三十二人共為邑義憍尸命終為忉利王餘為輔臣佛依本姓呼之。
經寶頂者從髻中明珠為名。
寶幢者與修羅戰勝遂立勝幢因以為名。
論家(至)為比者只是過未四諦智比於現在故得比名今意在大須依初解澤州亦云佛知生死無常苦無我不淨知涅槃常樂我淨為八。
七如梵行者此釋可依以七善在大故。
止就善義者皆約天主具眾德故以立多名故云善義。
重約五陰者以五陰通善惡故。
經亦名為諦者遠師云有漏五陰是苦諦無漏五陰是道諦。
但除色陰者以四陰名心心即識故雖有王數之殊通得名識澤州釋云有漏陰中陰識一種自餘四陰為識所依名四識住所謂識住色中乃至住行中以無二識故不云識住識中與今釋異者恐各有所據經中四識住列在四食之後疏文隨便故先釋之。
陰通內外者段食在外思觸識三食在內所謂色陰中有段食識陰有識食行陰中有思觸二食受想不論。
能通名道者由觀五陰即佛性故反迷成悟通至佛果亦可云道謂六道以五陰通六道故此亦兼釋亦名為有也二十五有即六道故此亦兼釋亦名眾生五陰和合成六道眾生故。
體即無相者此即兼釋亦名為世五陰之相名世體即無相名第一義。
三修者色名身戒餘四名心。
經名因果者善惡五陰名習因報陰名果。
正在行陰者以起三毒等正屬行陰故亦可云有漏五陰從煩惱生能生煩惱故名煩惱。
有為解脫者五陰身在故。
為因緣體者十二因緣不出色心故。
亦名三乘等者即釋經中亦名聲聞等三也有本作三修者文誤以和合色心成三乘身故。
餘皆可解者即經亦名地獄等以五道三世俱有五陰其義易明故不釋也。
此即約世說第一義者以阿若但是人名故屬世諦眾生不解致成諍論者如小乘凡二十部執計各殊大乘一性五性宗承兩別若不曉解赴緣之意豈免諍論之失如來略舉二十一事以明不解之端以此例知像末之時東西二土大小兩乘凡有各執悉由不解赴緣之意。
初明涅槃不涅槃中疏文先懸示部執次隨文正解下文例爾。
婆多據事者此是有宗多據現事以現見如來灰身入滅故云畢竟涅槃。
諸仙者釋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云精液[勝-力+天]理筋骨致堅眾邪闢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
有權有實者權人為引實行故。
故說無常者此大涅槃之用也而無常即常亦即雙非。
以餘勢故者神通雖失餘勢猶爾故墮不死摩竭提此云不害以國無刑殺故。
經食唾者乎者以達多化為小兒在闍世膝上闍世以唾飼之口中故佛以此為責。
經二者殺須陀洹者以父王幽閉七日之中目連飛往為說法要得初果故如十六觀經說假名菩薩即前三教人皆謂定滅如來說常令達圓頓真實即圓人。
須善部意者此亦二部不同婆沙明有門義故宗婆多成論明空門義故宗無德。
不同外道者以了無常不同外道計常。
破諸(至)離陰者以外道計我是實故以假我破之。
有相續下正示假我義釋三假如前記不言相待者依經且二具足必三。
復言實法下實法五陰也以攬五陰成我故五陰既滅假我亦無如指既滅拳名亦滅也。
復言下實法滅故無但約假則有如血肉之指雖念念滅不妨相續以立拳名是故有我。
此一向明有我者雖或說無次還明有。
若我無我破我無我者即招提明以我破無我以無我破我也。
有此理不者真諦意云中理非我非無我故。
理中下正破然彼[A9]但執雙遮豈知雙照二鳥俱遊何曾理中不得有我無我耶然二宗執我有無是小義真諦依今經意用大理以破之。
不得有無常等者正是一鳥窮高之涅槃一鳥在下之生死雙遊並息義俱不成是知真諦[A10]但見黃雀在前豈知挾彈居後也。
若中下疏主正依龍樹中論以申其義說我無我雙照之用諸法實相雙亡之體亡照互融體用相即是則相破義既成兩非義亦成故知招提真諦各得片意。
例諸諍論者若例次文者應云諸佛或說有中陰或說無中陰諸法實相中無陰無非陰前後諸番悉應例作。
前明相續假我者以說善惡果報有受故此由相續故從因至果。
唯因成是體等者相續[A11]但是因成經時前後得相續名相待[A12]但是因成橫待豎待得相待名故此二假並名為用。
色心總名者以十二支不出色心故。
若為其作佛性義者前次第釋經皆躡次師假名性義今更依初師佛性之義次第用釋下句經。
具為五陰所成等者五陰即佛性故故經云所謂內外乃至五陰也。
因成所成者所成即續待也。
即是合義者合會也。
復是緣義者煩惱潤業令得受生即資助義。
二手能出譬期者二手合能出於聲譬五陰合能出於我。
聲譬體者聲從二手而出如業從色心而起。
相拍譬愛者雖有二手不拍無聲拍故有聲拍是出聲之緣故譬煩惱。
經眾生業愛者生合二手業合聲愛合拍。
無計離陰於草木計我者若離陰身別有我者義當草木外物是我也。
亦不得計離陰有我者此正明經意佛恐即陰被破轉計離陰故云終不離陰等耳。
即有六有者以中有足五道為六此正當計無中陰家遮計有中陰義也若許有中陰應有六道既[A13]但有五道驗無中陰。
經云無色眾生無有中陰者毗曇法中說除四空餘一切處定有中陰以無色界無處所故向疏云色地受生定有中陰是也。
二果用等智斷惑者二三兩果也等智即世智謂忻猒之心也凡聖等有故名等智。
牽羅漢退者而現生必得遲者至死還得羅漢終不隔生。
沙井喻等者上塼喻羅漢下塼喻初果沙喻中二。
上去到下者喻羅漢退為初果也。
有時退失者若據次第修人得電光定從欲界入初禪不云有退今云退者應約超果。
經一內二外者應以五義分別一約惑復有二種一受生煩惱於受生時起貪等結二障道煩惱現起染汙妨礙聖道彼阿羅漢受生煩惱一向不起名為不退障道煩惱得有起義名為有退二約惑因緣惑起有三一性使不斷為因故起二以不正思惟故起三緣力故起如見女色生貪欲等羅漢無前二因而起煩惱名為不退緣力生結名為有退謂見增上可貪境界暫爾生貪還即攝心斷之令滅三約道道有二種一者有漏等智斷結二者無漏聖道斷結等智則有退無漏則無退四約住散亂有退專修無退五就根鈍根有退利根無退義既如是不得偏執。
經有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方得解脫時有六種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臥俱四得好處五得好說法人六得好同學待此六時名為鈍根不假此六得解脫者為利根。
六人者疏釋可知遠師云舉六羅漢證成有退謂退思護住勝進不動是六羅漢。
舉譬者觀經譬合二文似明不退而疏主科在初退中未詳所以。
寄言故有為者以可說故。
而其理無為者直約因緣相生之理古今常定無一念間故是無為不得云三道即三德是無為也此約因緣妄事說無為故請觀經文。
餘三句便來者謂正在初句餘三因便而說。
壞三因者壞愛取有也。
復無生死者現因滅來果亡。
云云者有餘羅漢[A14]已斷子縛而果身[1]在猶是過公二因所感故云從十二緣得。
可見云云者凡夫五陰是過因所感故云從緣生現在復起三因牽二果故云亦十二緣。
經上行生天也下行三塗也。
有障不障者五欲不障下二果能障那含及羅漢果故知曇無德義與成論同以論宗彼部故多祇二部各據一邊。
經獲得正道者正道聖果也。
在凡夫時者即得禪外道後學佛法也。
經遠離煩惱者以伏惑名遠離。
經斷四禪煩惱者用世智斷也故佛三說三界不同竝是隨機貴在得入。
相應思為正體者夫施者皆以意思割捨方能有施故以意思為體由意思故即以身口助之令所作成就暢其意也。
三無為者一虗空無為頌云此中空無礙明虗空無為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名為虗空二擇滅無為頌云擇滅謂離繫擇者慧也由慧簡擇四聖諦故滅者涅槃不生名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三非擇滅無為頌云畢竟礙當生別得非擇滅言當生者當來生法緣會則生緣𨵗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此非擇滅礙當生法令永不起名畢竟礙言別得者謂非擇滅有實體性緣𨵗位中起別得得故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𨵗緣名非擇滅論云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不見聞等色聲香味觸落謝過去畢竟不起得非擇滅名。
經不從智緣者智緣即擇滅也以於內凡忍位便滅三惡故知不從初果無漏擇力所滅也即此計無擇滅無為。
毗曇定有等者四大是本名為能造餘青黃等是所造。
成論則無者彼謂四大是假色香味觸四塵集成不造諸色。
經所謂麤細下列所造色澁滑是所造觸青黃至斜角復是色輕重寒熱飢渴復是觸煙雲塵霧復是色依毗曇更有高下光影明暗正不等並是造色此中略無。
經如響像者能造四大如鏡如谷所造之色如響如像。
定云無作非色者具足應云非色非心以德宗用不相應行為戒體故僧祇異前兩師立應云以心為體如前念戒中[A15]已釋。
不作心果者明無表色不為心果何者以無表自以身口作色為因發於無表色為果但是以色因發色果故非心因果也。
不生餘色者以無作色非顯等色也。
經戒有七種七支戒也。
經其心雖在惡者此明無作色不屬於心何者以心在善惡無記中既不失戒驗知不屬於心。
別有異體者以彼部中宣說同時別有諸數與心別體相應造緣。
僧祇下但有心王故。
無異體者唯說一心隨用分為多數不說同時別有諸數斯皆不達如來隨緣之說執之成諍應曉心數亦有亦無唯一知性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故言非有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隨用分別想受行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數如金與器非無差別金器雖別時無先後心行如是安可各執先舉聖人十二因緣者謂變易土中界外十二因緣也皆是根本無明所出。
次明凡夫中經明十二因緣少異餘處餘處所辯過公因中彰無明行今此具論無明愛取及與行有又復餘處現在果中說識名色六入觸受今此唯說受及名色又復餘處現在因中說愛取有今此通說無明愛取及以行有又復餘處未來果中說生老死此說受觸識與六入十二因緣齊通三世隱顯互論於義皆得故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細尋之者令尋文釋義也。
經聖人色隱等者以行等十一支不出色心如是色心皆從根本無明所起此乃但明過去之因也。
次正明凡夫中初明後即前經有二段先明過去因經從無明生愛當知愛即無明者無明之心對境染著即名為愛是故此愛即是無明。
經從愛生取等者即前愛心取著境界即名為取體性不殊是故此取即無明愛。
經從取生有下即前取心起業名有是故此有即無明等。
次論現果經從有生受下此名識支以之為受識支即是現報之體從因納得故名為受即前有支轉為此受是故此受即前行有亦應即前無明愛等就近言之也科為後即前者以後後支不離無明故故知心外無別心數。
[1]故明前生後者以經云生於名色等故然亦明其心法展轉相生更無別數。
經從受因緣生名色者受增為名所託精血說之為色從受生於無明愛取有及行者從現報受起後因也從受因緣生受觸識六入等者從現報識轉起未來生死果也此中文雖相生義本相即亦應云名色即受乃至六入即受。
經是故受者下總結無別受心向前即於過去無明愛等向後即名色等故即十二支。
或謂未來生支為受者疏主出他釋也正解如前記執有心數者疏文可解然經文應明其過因現果現因當果而此文中略無當果辨過因中初言眼色明欲四法生眼識者雖舉四法為取[2]要欲為無明支欲即無明正顯其相此是過去無明支也欲性求時即名愛者過去愛也愛緣取者過去取也取名業者過去行也此言略若具應言取緣有者名之為業次明現果業緣識者生現識支識緣名色起名色支名色緣六入者起六入支六入緣觸起現觸支此心法中觸數名觸[3]下依此觸生諸心法觸緣想受起現受支通想說之觸緣愛者起現愛支觸緣信進定慧等法起現有支。
如是等法因觸而生然非觸者結明其異由言非觸故諸弟子執有別數。
[4]娑沙二釋者又正法念經中攝入鬼畜羅睺是師子兒攝入畜中。
通是一有為者總其三界是一有為果故。
二十五有中一有者以二十五有但是細開六道故有爾許然於六[5]十有開不開如地獄趣但通總而為一有更不細開八熱八寒等殊鬼畜修羅品類俱多而通總各為一有而[A16]已故云如下三趣等應云四趣以二十五有開四趣故。
人天各離等者人之一趣開成四有天之一趣開成十七言十七者一無想二五那含六欲并梵成九四禪四空處通前為十七此葢治者釋經中一有義意取四惡趣不細開為一也然依疏主其義頗長既通餘義故更助釋。
因果者二十五有不因因果也善惡者三善三惡也七識處下河西於欲界分五道[6]云上二界為七謂此處是心王住處故若出三界真空涅槃則非識心住處也又澤州解云三空為三初二三禪為三欲界人天為一故合為七論云識不樂住三途及無想五淨居非想處三惡有苦煎迫識不樂安第四禪有無想殘害識心故不樂居又有五淨居趣入涅槃不欲久安故非識住非想及滅定亦殘害心識識不樂居故非識住。
此不應然下破河西而今師不出正義今准遠師云人中富貴為一六欲天為六初禪[A17]已上合為一是為八。
名無分優婆塞等如第一疏釋列眾中。
又人師下此即澤州解也彼云如毗曇五戒要須具受乃得但就持中持一戒者名為一分持二名少分等。
次明八戒者如前記。
但是互出者點示經文五戒約不具說而有執具受者為諍八戒約具受說亦有執不具受為諍。
經不名得齋者一日一夜是齊分故所以滅此[A18]但名得戒善不名得齊。
故毗曇下四卷毗曇業品偈云調御威儀戒是捨於五時禪生及無漏二時覺所說長行釋云威儀戒五時捨罷道犯戒死時邪見增法沒盡禪戒二時捨退及上生無漏戒亦二時捨退及得果。
更增損之者謂雜心中四捨望四卷毗曇則無法沒盡捨及犯戒捨是損也而有二根生捨是增也故雜心業品偈云別解脫調伏是捨於四時若捨及命終斷善二根生長行釋云謂捨戒身種類滅善根斷二形生律者云法沒盡時彼說戒結界羯磨一切息阿毗曇者說法沒盡時先所受律儀相續生不捨未曾得律儀不得是故說一切息有說犯初眾罪名捨律儀此則不然若捨律儀者犯根本罪[A19]已還俗應得更出家[A20]已捨律儀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義比丘故此說無過也犯初眾罪於別解脫律儀是比丘於無漏律儀非比丘盡壽律儀四時捨齊律儀至明相起時捨謂住律儀而犯律儀者是犯戒非捨戒故疏云但是穢戒也。
除法下正示雜心所損二捨也謂雜心無此二捨故云除也。
並言不捨者謂法滅犯重並不捨戒如向引論。
二根下即雜心所增一捨也。
餘部下謂二根生亦不捨戒也若準四分二根生失戒以四分四捨與雜心同故謂一命終二作法三斷善根四二形生故四分中罷道還家須作法捨其不作法者戒體還在犯重亦不失戒以餘支餘境猶轉故若根轉人僧轉為女則懸發尼戒尼轉為男則懸發僧戒故根轉者不失不同二根生。
即真無漏者見修二道也。
相似無漏四善根也。
受道下二即餘凡夫於戒持犯也犯者但名汙道乃至知不失。
一三皆大乘說者此即大乘初心不達佛旨或言二乘得作佛或言不作佛世有定執五性一性宗義者或似之以五性家謂定性二乘不作佛故。
非其境界者非小乘諸部境界也。
若爾豈可(至)定是耶者故知於一於常起定執者則執實謗權豈知權是實權實執水非波豈非。
顛倒是故金鐵二鏁貴賤雖殊繫縛一也於一起執其金鏁之謂乎龍樹所謂非論議者所知葢凡夫易起執著故論主𨵗之也。
現在正斷者子縛斷也。
未來不生者果縛斷也。
並是近代者指此方齊梁[A21]已來人師於此經文隨語各執也。
當果與真神者佛果在當真神非妄。
即是離眾生有者以眾生是現是妄故未有佛果及真神也。
心及眾生等者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聞此說者於即起執。
並不得佛意者以於即離各起定執故若解今宗六而復即則起於即離有定執耶是故聞即不驚聞離不怪善得佛意吾宗之謂乎。
及三文者猶如虗空等三段也。
經一闡提等悉有佛性或說無者一性宗言闡提有五性云無應知言有約性言無約修言有約未來定作佛故言無據現在斷盡善根故得今經意冰執自消。
婆多明無者如十誦戒本序文但云稽首釋師子也成實宗曇無德故四分戒本序云稽首禮諸佛也。
多世界則有者薩婆多無十方佛。
[1]迦葉品之二
疑是解津者津謂津濟由疑故得解則疑是解家之津濟也。
此疑非解者以因邊邪之見而有非因佛教異說而生故疑者猶豫不決也。
釋出疑由者即經心不了故等也。
如此事理者涅槃理也濁水事也。
比度能治者即經云眾生見[A22]已即便生疑等。
經見有二種者見生死苦故云見苦以猒苦故疑有治苦之樂故見非苦。
苦非苦下釋二種相先釋苦眾生見[A23]已下釋非苦。
經離是四事者即上離善友等四也。
如種良田等者雨水喻所施之物田即能受之人下種喻能施之心生芽喻所感之福下種是因雨水是緣因緣具足故生芽收穀。
貧是劣果者如田本無穀。
施得勝報者如種之獲穀。
田瘠下若約田有肥瘠則收有多少乃喻施悲敬兩田報有優劣今且通喻既並獲福通號良田故云置而不論。
私謂下先牒邪執應下種(至)水土舉喻破也如下種於田冬必收穀施物於貧後必勝報如水土無穀我種之而獲穀若貧窮非富我施之而果富。
若有施主施利刀等者以惡資施主反破邪執。
經有五事施者謂色力辯安壽命此偏約施食以說。
第六復次下疏文消經自是一意經意以供養佛像乃至亡父母雖有能施之人及所施之物而無受者以佛像等非生人故既無受者云何有報。
臨終一念者如阿[A24]耆達王行十善業垂終之際宮女墮扇面上一念重嗔便受虵身(云云)惡念既爾善念例然。
而墮而昇者惡念墮三塗善念昇天人。
餘未償等者如石勒前身於罽賓施羅漢以有雞業且墮雞中後以施羅漢因故報為國王不達此等即成邪執故經出邪執疏以正見釋之顯彼邪也。
經如葢是一者腦葢也。
應有習果者今世亦應有智慧也有智不應斷善以斷善邪執是無智故答意者亦有習果而是世智不妨斷善也。
清昇善根者人天善也以彼撥無世間因果故唯有三塗之惡因耳。
徐僕射理人者善能決斷他人是非[A25]己身有犯而不閑答問也南史云徐陵摛之子也字孝穆母臧氏甞夢五色雲化為鳳集肩上[A26]已而誕陵數歲家人擕以候沙門寶誌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雲法師嗟陵早就謂之顏回八歲屬文十三通莊老義及長博涉史籍有口辯父摛為普安王詻議及引陵參寧蠻府軍事王為皇太子東宮置學士陵充其選稍遷上虞令御史中丞劉孝綽與陵先有隟風問𠜨陵在縣贓汙因坐免之為通直散騎侍郎。
天柱瑜者天柱山在會稽瑜名也時號頓悟禪師。
不曉世語者未治本云瑜常身病尼問疾云闍梨無所苦[A27]已就靈姑卜云無苦即問靈姑是誰答言是剡更問汝向剡耶答云是夜行汝夜行耶而竟不知越俗名鼠為靈姑等故云不曉世語也。
而是下合例也有世智如理人甚善極解深義不知出世法如不閑答問不曉世語。
經非是下劣等者簡闡提但在人中唯是利根諸天著樂三惡苦重皆無剛決故少此心。
利人初入者以自然有三念故如前說。
釋中二者標過未二善也過去下釋出二相。
果字即結未來不斷者以過去善因若今未受果必在未來即順後報也。
既無現未過去亦息者以未來望今現在為過去又直約今生[A28]已前為過去以今不作善因故不資發過善以過善不得起故故云亦息。
通別三世者前三問是別後一問是通。
經如來亦說佛性有六者此據佛於上第七功德中說此六種也。
是了因者據可見之言即判屬了。
二謂正因者據一常二真等謂是正因。
望下下今意謂與九地佛性相當即九地中了因正因也。
懸取答意者恐佛作此答也。
若謂往時者未斷善前名為往時。
正用遣問者雖通舉四種而正以分別答遣迦葉之問故重釋也。
雖有而無者雖有佛及等覺之性由煩惱故常果未顯屬於三世故云而無。
雖無而有者必定當得常果故云而有。
通答前三者初明即有而無何妨斷善即答第一問次明即無而有何妨一切悉有即答第二問總此二意即答第三以斯一文答前三問故云通答。
當相即非三世所攝者約理則凡聖體一故非三世而未來得復云未來者約事則因果位殊未來方證即前不即不離義也。
如來則非三世者究竟證常住故自金心[A29]已還雖分證常猶有無常故屬三世下經明後身九住同有六事而有常者與而言之。
未來全見者至具見時即是妙覺。
若善五陰者四果十地菩提果者究竟果如下疏釋重明後身者真因分果皆屬三世。
但言可見與前為異者對前後身六事辨異前云六少見今云可見可見則未得少見也。
不與常名者八住至五住比於九住[A30]已上所證淺故奪其常名。
言善不善異前者五住至初住所證復淺無明尚多故云善不善不同六住[A31]已上得純善名下文詳之矣後身下通前簡顯也。
修得是善者於當位見中道故。
不修不善者未破上地無明故。
並云亦應真不真者具足合云亦應修得是真不修不真。
失念不善者若約今宗圓位初住[A32]已得念不退別乃初地並不應失念故此釋非也。
難亦未去者若欲去難如向記中隨文釋也。
經定有佛性等者若言定有現在未見若言定無未來必得不許定執即名置答置而不答釋一者遮止。
反質答之釋二者莫著質問也反問其義不令執著名為置答佛以莫著名置答迦葉以遮止難之。
私云下置謂棄置遮止莫著悉是棄置所問是故[A33]但云以置為答通收二意前疏主釋義別就兩途通別相關其義方顯。
因中因果者無明煩惱是因中因四果十地是因中果。
經亦過去現在未來則是因中果也。
亦非等者究竟果也。
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者因中果也。
若大菩提等者究竟果也。
前文下重牒前文示今釋義。
果性不爾者以有因中果及究竟果故。
善五陰者即通因果者小乘四果十地分果所有善陰望佛竝因唯佛名果向云生善五陰即是果性者且約通說分證究竟及以小乘俱名果故。
前文下引前文證今義亦三世是四果十地非三世是究竟。
有人下出他人釋義既疏主[A34]已約因果釋之故知他義未當。
若約煩惱即為因者以煩惱即佛性故。
善陰果性通因者以四果十地究竟悉名善陰經云得善五陰即是四果十地也而疏云十地之果者望凡名果望佛名因向經云果亦過去未來者望凡以說。
唯在於果者經云獲得菩提是究竟菩提也從善五陰得菩提果故名陰果。
備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者初法中善五陰是因中果也菩提果如文。
經如眾生身等者以眾生身喻菩提精血喻諸煩惱及善陰。
經佛性亦爾前四味因中果也此亦三世醍醐菩提果也此非三世。
即合現在以煩惱故能令斷善者以現斷善合樂果也。
必由過去者合過去業也由昔無信今斷善根無信即煩惱也。
今言下釋妨既由過惑而今斷善何故經云現在煩惱耶故此釋之。
合第二譬(至)不生果者未來若修緣了方能得果故云佛性因緣能生也。
若鏗然固執者若定執正因佛性在迷未具緣了如執燈明未出不能破闇。
若因緣假名者若曉未來因緣會時則能得見如了燈日雖復未至未出不可定執不能破闇。
經未來之生能生眾生者然此段經凡立二譬一燈日譬二生支譬疏[A35]但釋燈日後譬略無謂十二緣中未來生支能生眾生。
能生佛性者能生初住及後身等佛性。
經若言五陰是佛性者若陰是性則性在身內云何說言非內非外。
經我先不說眾生佛性為中道耶者此指師子吼品中廣釋佛性為中道義故今指之。
非內六根等者內六根即正報外六塵是依報。
為破兩執者內外之執也。
即一而三即三德性者即中是法身性即空是般若性即假是解脫性。
備此二義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也。
豈有無真俗之中等者圓融中道即遮而照故具二諦。
佛性咸遍者中既具俗俗攝三千事理依正無所不統故云是故佛性至咸遍也。
多處論遍者所出非一故云多處。
所以至此等者多處論遍是雙照此言雙非是雙遮應知言說雖殊理體無異多處論遍者是即遮而照此非內外是即照而遮遮照一如諸文義等。
復應雙是者即雙照也。
尚未能計猶如虗空等者尚未如外道之勝者安曉圓中之大義乎。
根塵合等者經[A36]但云內外合荊溪以根塵釋之也。
豈非體一等者凡有三句結責他師體一則依正體一相即謂依即是正正即是依既一既即則曉依正俱遍故云豈非性遍豈同計性唯在有情身中如器中有果耶。
今問下只由經云內外合故所以歷根塵責問顯彼違經先以四句定次若雙非者下正難於四句中且牒雙非以破恐他見此明中道為佛性而執此義言無情無佛性者以經云非外六入故故今以非內難之五陰即內六根既云非內非外則有情五陰亦無佛性何但牆壁無情無佛性耶若約雙照則依正皆有。
哀哉下傷勸也傷彼迷愚故云哀苦。
請細下勸曉經旨六門即今明中道六段也。
以括一部者以一部之文豈離中道文雖異說理必常融此為世人好執下文墻壁無性之義故令以此遮照之旨統括諸文。
統收一期者此經談理既然諸部圓經固無異轍[A37]但由兼等故分五時。
釋迦以望等者出世之意指歸此性佛佛道齊五佛無別一以貫之故云理無二是五時無別故云事無毫差。
所失下只由世人不了性遍則使大教徒施圓修虗設故云不輕。
釋迦等即五佛也一釋迦二十方而以三世為三成五也。
先出二執者執外道內道也。
次四復次等者經中約果約修以談佛性然修由性成果由因得良由本具方論修果故使理具轉成修具一一修具無非理具當用此意以尋經文。
經佛性雖有非如虗空者虗空說無為有故有頗見而佛性可見。
經猶如燈焰者從初焰至後焰相續不斷故。
色即佛性等者此明墻壁外色即佛性也金錍云色何以遍色即心故又云若不唯色色非心耶。
若色等無者若謂墻壁等色無佛性者相好色身亦應無性以俱是色法故若俱無者則有情亦無何但無情。
二結假說者經云定說非定執也故以假說明之。
經心不等故者既知酪因乳生則乳中有酪何故不許乳由水草而水草中有乳耶兩物既俱本有而偏執一有一無名心不等。
經四事和合者此明眼識從四緣生新經論明九緣生如前記。
初一異因異果者一因生一果故云異因異果故以一字明之。
經離於方便等者以乳久停或自變為酪故如師子吼品。
經要須方便者要須人工也。
經鹽亦應有微不醎性者難意者不醎之物既有醎性鹽醎應有不醎性耶此即互難難有令無難無令有也。
經不可獨用者以鹽性醎苦獨用則人不堪食若本有淡性何故爾耶。
經不從方便者不從外四大而增長內也。
一依理起教用者即如來依佛性理起權實教。
二明下即機緣稟教立行故曰修因行成證理故曰趣果。
三習下修因必習於圓解趣果定除於結惑故此三科初一在應後二屬機。
別明自意者自意是今經正意故更別釋。
經知殺解脫者知殺貪愛母無明父等得解脫也又是知因殺得解脫如殺五百婆羅門等。
經乃至邪見者於十惡中略其八種故曰乃至。
知邪見解脫者知因邪見識達正道名為解脫。
得無量罪者澤州云波斯匿王先有誠教有犯佛者罸財入官彼聞得罪謂招此坐(才過反)故求與財。
隨自他意可知者智人說有我亦說有隨智人是隨他我亦自說是隨自前隨愚人說幻一向是隨他。
經不見一切眾生定得菩提者此赴宜之說圓人初心定知豈十住不見耶然應比下實見比上則名不見與奪論之義自可了。
經我說如是汝說亦爾者彼此同知名隨自他意語經然不離於陰入界也者無量諸法不離三科三科不離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一家立行唯能陰界美在斯也。
經七種語者因中說果名為因語果中說因名為果語說現在法望前為果望後為因名因果語立喻顯法名為喻語假舉世間不應有事而顯諸法名不應語隨世流布說男女等名世流布語有所宣說令他眾生從[A38]己化意名如意語雖有七語正約後一明[A39]已為生說性之意。
經眾生現在六入觸因者謂現六入及觸是過世業行家果現所造業復為來因名因果語。
經說諸眾生悉有佛性(至)不放逸者寶性論云為眾生於自身中生怯弱心謂[A40]己無性絕分不求故說眾生有佛性義與此同。
初明無所有者由證法身真空之理而外有力無畏相好等即真而應故云無所有無家之有名無所有次明有所無者謂不善無記昔有今無故云有所無又前一顯智德所成後一明斷德所離。
闡提即有下云云者此修善修惡互論有無如下四句料簡故注云云。
經眾生不解(至)自意語者七方便眾生執偏疑圓故云不解。
經後身(至)不能解者藏通後身若別教約行教道則初地[A41]已解約教教道等覺猶迷若以究竟望之則圓教補處亦名不解自等覺[A42]已還悉名其餘菩薩。
況復淺人者二乘及餘菩薩也。
世諦種別者即別圓俗諦中十法界業行因果差別故非二乘所解。
應身為世諦者化迹難量不可思議故非二乘能了上文云現病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即其例也。
別有所關者此如法華玄義明七種二諦中引此經文明別教二諦也故彼文云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聾瘂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即此意也若約時部或在華嚴或通二酥。
境界性者惡邪堪為佛所觀境未有一毫之智名境界性。
萬善了因者了因了於萬善名了因性。
亦名緣因者指上萬善也。
或眾生性者五陰和合名眾生性也。
俱有無記五陰性者陰果之身既酬昔因故是無記現起善惡能作未來世因名善惡陰所謂因通善惡果唯無記也。
語異意同者三句意同其義可見而俱有句舊云併有正性或眾生性今云俱有無記五陰性云何同耶答五陰即佛性豈非正因色心和合豈非眾生故知義同舊說。
一句至七句者此通就今中道大章共釋總有五段謂初一句二二句三三句四四句五七句故云一句至七句也。
自他語亦有亦無者闡提現在未有佛性名亦無當必得故名亦有此古人義不可用修性善惡消此兩亦以修性善惡出今宗故七眾生在下文。
各有一邊者善人有善邊闡提有惡邊兩人對待故稱俱有也俱無例爾約緣故有。
得無得者取著迷心名得故闡提有之信理悟心名無得故善人有之。
如上說者還將二人相對明俱有等。
單就理內者以善星羅云皆權人而內[A43]已證理故。
順逆二化者善星逆化羅云順化。
謂此為能解難解者興皇自謂此釋得意也。
今明下明今釋。
欲依此文者顯前古人違經背義也故今約下文七眾生出沒以釋順經也次約三諦是順義也。
俱在恒河者同有正因性也。
俱不到岸者俱未到分證彼岸也。
中道因果者真因極果也以善人於圓位但在名字觀行中故。
而佛性是一者如七類有異同在一河。
經坻彌三蒼音低下音迷具云帝彌祇羅此云大身魚也其類有四此第四最小者。
經䱜魚且各反異物志云鐇䱜有鐇骨在鼻前狀如斧斤江東呼斧斤為鐇故謂鐇䱜也。
合譬具合者具合上總別二譬也。
前品下對前品辨異。
經雖得解脫雜煩惱者非想等為解脫也。
經雖信佛性是眾生有不必[1]皆悉一切有之者或謂闡提無性或云草木無性正坐此失學者知之。
[A44]但求實利者謂求菩提也。
經二者隨道者順涅槃持戒也。
餘六深隱者伽陀此云重頌尼陀那此云因緣阿波陀那此云譬喻闍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廣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此[2]八深隱難解故不信今意應如法華玄文第六引達磨鬱多羅云不信六部互不相通謂小無廣問記大無緣喻[3]議[A45]但信六部其互相通謂修多羅祇夜伽陀伊帝目多伽闍陀伽阿浮陀達磨以消今文其理雅合。
經惋手比丘烏喚反驚異也未詳何義立名。
通五方便三十心者小乘四念為一及燸等四為五方便大乘住行向為三十心。
俱內凡也七方便者即小乘七也於五上更加五停開四念為兩謂總念別念故有七。
通三十心者且依別位以釋則住行對四方便十向對世第一。
[4]因前第二等者用前第二人為緣也。
仍本似位者此釋為正。
經刁長者鳥跳反。
而猶有此生者苦依身在故所以未度生死。
此殊不見理者不知理有真中之別偏真涅槃非佛性中道涅槃是佛三人未見中道云何見性耶。
亦不同得涅槃者既佛性有見不見例應涅槃有得不得那忽前文以四人同為第七到岸耶。
涅槃有異者真中別也。
生死不同者分段變易二種別也。
即小乘七人者開四為七也開聲聞為四果并支佛菩薩佛故知有七是知前明涅槃是通教義故引釋論證成通義也。
通別互舉者今說涅槃河是通教義前說生死河是別教義只由今經重施四教故稱四悉機前說於通今明於別而復會歸佛性故與前部不同。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十八
校注
[0582002] 經卷第三十一 [0584001] 闡下疑脫提字 [0584002] 得疑等 [0584003] 徵疑微 [0586001] 例疑列 [0588001] 在猶疑猶在 [0590001] 故疑次 [0590002] 要疑惡 [0590003] 下疑亦 [0590004] 娑疑婆 [0590005] 十疑中 [0590006] 云疑并 [0591001] 經卷第三十二 [0596001] 皆悉一切經作一切皆悉 [0596002] 八當作六 [0596003] 議釋籤作事 [0596004] 因疑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2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