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五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二尊者固辭四。初總辭不堪。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二。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貧里而行乞。
○二敘其折辭二。初總折不等。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
肇公曰。迦葉以。貧人昔不植福。故生貧里。若今不積善。後復彌甚。愍其長苦。多就乞食。淨名以其捨富從貧。故譏其不普也。
燈曰。更有因緣。以迦葉行頭陀苦行。惟慕麤糲。以[1]御饑寒。故偏從貧里乞也。若今之所呵。則以前釋為正。
○二別明平等四。初示以乞方四。初示等心行乞。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肇公曰。生死輪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貧。大而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為法。應次第行乞。不宜去富而就貧也。
燈曰。住平等法者。即下示以不受而受。心行中道。皆所以住平等法也。
○二示以不受而受。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夫法性之身。量等虗空。固不須食。色身有待。故須行乞。觀身實相。即有待而本無有待。以無待視有待。雖乞食猶不食也。夫以無待視有待。則雖急若緩。雖存若亡。不以貪等為宗矣。
什公曰。和合相。即揣食。即四種食之一。
燈曰。揣食固以四大和合而為之相矣。身待此食。乃以外四大之和合。而資內四大之和合也。若觀身實相。則本無和合。本無和合。是壞和合義。如是取食。乃以不受以為之受。亦不以貪等為宗也。如是乞食。乃為不受故。而行乞食。不受之受。是為正受。於無可受中。吾故受之。故曰應受彼食。
○三示不受之方二。初示總相。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
聚落。即鄉村也。說文云。落。居也。人所聚居。故謂村落屯落院落聚落。然又有內聚落。六根是也。外聚落。六塵是也。金光明空品云。是身虗偽。猶如空聚。六入村落。結賊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今云以空聚想。令觀內六入猶如空聚也。入於聚落。令觀外六塵猶如空聚也。此示不受而受之總相。若下文見色與盲等。方是別示。一一句中。皆兼二義。
○二示別相。
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齅香與風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此別示以空聚相入於聚落也。所見色。即聚落之一塵。與盲等。即空聚相之一根。下去倣此。既見色盲等。聞聲響等。齅香風等。食味不分別。受觸智證。知法幻相。則令於六塵諸法。以不受而受。皆歸於正受也。何則。葢入聚落乞食之時。必六根徧歷於六塵。苟不體達以空聚入於聚落。必起緣塵分別之心。乃以受而為受。皆歸於邪受。何足以稱真乞士哉。故令當入聚時。要須見色與盲等。夫有目之徒。固於色而起分別矣。盲不見色。何分別哉。然而非曰杜視聽。絕見聞。謂之見色與盲等。要當即見聞。而了達乎體虗。了達乎體虗。則眼不入色。而色亦不入乎眼。又能如楞嚴。所謂了達眼為性見覺明。覺精明見。色為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一一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尚何緣塵分別之有。而不歸於正受者哉。
肇公曰。得漏盡智無生智。自證成道。舉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身受諸觸。宜若此也。
什公曰。指會成拳。故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他性。
生公曰。從他生故。無自性也。既無自性。豈有他性哉。然則本自不然。有何滅乎。故如幻。
燈曰。亦應云無共性無無因性。文無者略。
○四示以受之之方三。初示即邪而正。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
○二示以邪相入正。
以邪相入正法。
○三示以回為敬由。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法智尊者云。佛之與魔。相去幾何。邪之與正。有何欠剩。正以法無邪正。邪正由心。心邪則諸法皆邪。心正則諸法皆正。故曰以真智觀眾生。眾生皆玅。以妄想觀諸佛。佛亦成邪。葢邪正之法。有性焉相焉。苟緣相以求法。則邪正不能不以之而分塗。苟略相以觀性。則邪正不能不以之而合轍。今令不捨八邪以入解脫。即邪相以入正法者。本為飲光先事邪教後入正道。是乃棄邪以歸正。猶撥波以求水。非所謂圓頓之至道也。故居士諭之。俾其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相。既能以是而入道。復能觀食皆法界。了食唯心。則七食皆法界。粒粟納須彌。以茲法界之食。施於一切饑餓眾生。亦以之供養諸佛及諸賢聖。此則自利利他。行願無盡。果能具如是行。然後可以食人之食。不空受乎施也。
肇公曰。無閡施者。凡得食。要先作意施一切眾生。然後自食。若得法身。則能實充足一切。如後一鉢飯也。若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無閡法施。此亦先賢之格言。初學之貽謀也。
○二結成功德四。初約所破結成中道功德。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肇公曰。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若能如上平等而食。則是法身之食。非有煩惱而食。非離煩惱而食也。
燈曰。能觀食為法界。性是中道。故非即煩惱之有邊。非離煩惱之空邊。
○二約所修結成中道功德。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公曰。小乘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法身大士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之名也。
燈曰。法身雖然。而初心豈不然。應亦觀食法界。心心中道。能如是觀。則雖終日食。終日不食。雖不食而不妨乎食。
○三約所住結成中道功德。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
肇公曰。欲言住世間。法身絕常俗。欲言住涅槃。現食同人欲。
○四約福田結成中道功德。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
以尋常有相言之。則所施之田。而有大小。能受施人。而有損益。今所乞食。乃以中道無相為宗。雙非乎二邊。正行乎中道。能施之者。苟了乎此。則雖施三寶。福不為大。雖施六道。福不為小。能受之者。有德不為益。無德不為損。以其皆能超之故也。
○三結成佛果。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佛果以中道為因。既具此因。則正入佛道。聲聞法中。不能有此。故曰不依。
○四結成不空。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夫乞食之法。為益而不為損。是故不觀食空。益於有。非益於涅槃。不觀食假。益於涅槃。不益於菩薩道。不觀食中。益於二邊。不益於佛道。益於有。則沉淪乎生死。益於空假。則耽湎乎偏乘。惟行中道。則非益非損。不益之益。是為大益。故曰不空食人施。
○三結成[A1]已益。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
此正結飲光尊者。聞此大法。獲恥小慕大。得生酥益也。
○四結成不堪。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如為不食故應行乞食等。以通別圓三義消之。無所不可。如曰受諸觸如智證得漏盡智無生智。豈非三教破通惑果位而皆能之。若曰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相。非有煩惱非離煩惱。自非圓頓。卒莫能通。
觀心解者。夫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乃至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摶食為體。則五塵俱該。覽入內根。則為法塵。觀心即空。則見色與盲等。聞聲與響等。觀心即假。則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也。觀心即中。則非有煩惱。非離煩惱。非入定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間。非住涅槃。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也。
○四遣須菩提尊者二。初如來勑遣。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公曰。須菩提。秦言善吉。諸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鉢盛滿飯。
生公曰。維摩迹在居士。有吝惜之嫌。若未與食而便詰之者。物或謂之然也。故先盛滿飯。而不授之。恐須菩根得鉢便去。不盡言論勢也。
○二敘其折辭二。初總折示其平等。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總示等心觀於法界也。葢世間萬法。皆以法界圓融不思議真如以為之體。正以真如具不變隨緣之能。故隨緣所造一切諸法。一一皆真如不變之體。一切依正。無非法界。故曰。剎海法界也。一塵亦法界也。既皆法界。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是則剎海法界不大。一塵法界不小。今維摩正示以法界之體。適當善吉乞食。即以食而示其法界。令觀食等以等諸法。故曰。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法界之乞。然後可以受法界之食也。此猶總示。下文乃示以法等。然此亦對善吉捨貧從富。心不平等之聖藥。譬如還丹九轉。以之治榮衛不調之微疴。善吉服之。宜其不惟可以愈病延年。將必因之以成大覺金仙也矣。
○二別折示其平等三。初正示平等三。初約即逆而順示二。初約法而示二。初約三道即三德示。
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不滅癡愛起於明脫。示惑道即般若也。不壞於身而隨一相。示苦道即法身也。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示業道即解脫也。總示中云。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之所以然。正在乎此。前不云乎。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全法界而作。有何一法不具諸法。雖然須知有性善焉。性惡焉。修善焉。修惡焉。性善性惡。真如不變之體也。修善修惡。真如隨緣之用也。始既不變以隨緣。終則隨緣而不變。經云婬怒癡。即修染也。身相與夫五逆相。修惡也。惟其能了修染即性染。修惡即性惡。性之染惡與彼性淨性善。體本融通。一而無二。但觀修惡即是性惡。而修惡之相。任運是道。此正示圓修行人不必斷九界婬怒癡之修染。以求佛界般若之性淨。故言之若此。而曰亦不與俱者。此又以法奪情也。葢曰。今云不斷三毒者。俾即染以觀染。猶即波以觀水。非曰因其婬怒癡修惡即性而乃恣行三毒以之為道。若然者。乃成三途之道。非所謂菩提之道也。今之學大乘語者。每執此言。而恣行貪欲。請觀斯語。無以情為法可也。或問曰。此修性善惡之言。為創自天台。為當亦出佛經。對曰。此原出佛經。惟南岳天台。深得其旨。以此詮於大乘止觀并法華玄義圓頓止觀之中。洎荊溪四明。又更深詳其說。若論契經所說。則華嚴法華楞嚴圓覺等經。備明此旨。欲盡其義。請觀余所撰性善惡論。則能深達根源。若夫欲知言義了然之所自。此又秉於涅槃之明文了義。故涅槃三十二云。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復有佛性。二人俱有。復有佛性。二人俱無。初二句。言修染了因佛性修惡緣因佛性也。葢佛斷修染修惡盡。修善滿足。故此修染修惡佛性。佛善根人無也。次二句。言修淨了因修善緣因佛性也。葢闡提之人。斷修淨修善盡。修惡滿足。故此修淨修善佛性。闡提人無也。三二句。言性善性惡正因佛性也。葢佛雖斷修染修惡。而性染性惡不斷。闡提雖斷修淨修善盡。而性淨性善不斷。惟佛不斷性染性惡。故至果地。於惡自在。廣用性惡法門。化度眾生。闡提不斷性善。故後時還起修善。對治修惡。故涅槃後分。言闡提成佛義。葢本乎此也。四二句。言復有佛性二人俱無。此言不退性也。此中既然。下亦準此。
○二約凡夫與聖人示二。初約諦示。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二約人示。
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
○三約成結。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四諦者。聖人破惑所見真空之理也。所謂凡夫有苦。而不見諦。聖人見苦。而有苦諦。凡夫有集。而不見諦。聖人見集。而有集諦等。然而若有四諦可見。非真見諦矣。若無真諦可見。又非聖人矣。惟不見而又未嘗不見。此稱聖人。所見之諦既然。能見之人亦爾。非見諦。故非得果。非不見諦。故非凡夫。夫聖人之所以謂之聖者。但去凡夫之情。非離凡夫之法。肇公有云。聖遠乎哉觸事而真。此亦知言也。非得果。故非聖人。非凡夫。故非不聖人。總而結之。秪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二結成食等。
乃可取食。
前總示云。諸法等者於食亦等。正以乞士於一切諸法未能若此平等。故於所乞之食。亦未能等。果能如向之所云云者。則能於食亦等。乃可取食也。
○二約即逆而逆示二。初約法而示二。初蕩其佛法二見。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二隨其六師而墮。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
什公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虗空不生滅。起斷滅見。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
燈曰。此與今之羅道何異。
末伽梨拘賖梨子。
什公曰。末伽梨字也。拘賖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見云。眾生罪垢。無因無緣也。
刪闍夜毗羅胝子。
什公曰。刪闍夜字也。毗羅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經生死。彌歷劫數。然後自盡苦際也。
肇公曰。其人謂道不須求。經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肇公曰。阿耆多翅舍字也。欽婆羅麤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髦。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樂者也。
迦羅鳩䭾迦旃延。
什公曰。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即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
尼犍陀若提子等。
什公曰。尼犍陀字也。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此六師盡起邪見。裸形苦行。自稱一切智。大同而小異耳。凡有三種六師。合十八部。第一自稱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誦四韋陀經。上所說六師。是第一部也。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
○二結成食等。
乃可取食。
佛初說法。以佛法為正。以外道為邪者。令人返邪以歸正。有所適從也。至於圓修平等。則邪正等觀。邪正所以等觀者。悟諸法實相無是非是故也。夫觀法至於諸法實相無是非是。則一槩平等。無佛之可見。法之可聞。亦不見有六師之可捨。邪法之可破矣。尋常內典破外道之言。則以六師著邪之必墮者。今之圓頓。既觀平等。則六師既墮而須菩提不妨亦墮。葢未有因等而果不等者。故曰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也。此皆約修惡即性惡。即惡而惡。即邪而邪。不必改移。言似逆而恒順。道惟大而智融。自非得言表之意者。鮮不惑亂顛倒也。昔維摩座主。將此義問於大珠和尚。珠曰。迷循六根。號為六師。心外求佛。名為外道。有物可施。不名福田。心生受供。墮三惡道。汝若謗於佛者。是不著佛求。毀於法者。是不著法求。不入眾數者。是不著僧求。終不得滅度。是智用現前。若如是解者。便得法喜禪悅之樂。又曰。不斷聲色是隨墮。以不明聲色。故隨處墮。須向聲色有出身之路。作麼生是聲色外一句。答。聲不是聲。色不是色。故曰不斷指掌。當指何掌也。又曰。不受食。是尊貴墮。須知是那邊得來這邊行履不虗。此位即墮尊貴矣。今謂大珠之言。猶是即逆而順示。未是即逆而逆示。與夫即逆住逆示。用之作觀心釋一途可也。約教頓示。未敢承命。
○三約即逆住逆示二。初約法而示五。初以邪見正見槩其平等。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夫六十二見為如來種。則邪見原非此岸。如來原非彼岸。即此而彼。即彼而此。又何必到彼岸以去邪見哉。
○二以有難無難槩其平等。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
夫地獄難。如來於是而得離垢三昧。畜生難。如來於是而得不退三昧。餓鬼難。如來於是而得心樂三昧。北洲難。如來於是而得熱𦦨三昧。盲聾瘖瘂。世智辨聰。佛前佛後三難。如來於是得日光如幻月光三昧。無想天難。如來於是得虗空三昧。是故八難。彌可住之。又何必得無難然後入三昧哉。
○三以煩惱菩提槩其平等。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
夫煩惱即菩提。是則煩惱性即菩提性。又何必去煩惱之汙濁。以求菩提之清淨法哉。
○四以正定不定槩其平等。
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眾生為著於有。故於根塵萬法。能所角立。而對敵遘諍。善吉能解於空。則無對待。故其所得之定名為無諍。於此三昧。所證空平等理。則善吉與眾生等。豈獨善吉得而眾人不得哉。此正約性定生佛等有者而言之也。涅槃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此之謂也。
○五以福田惡道槩其平等。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不名福田者。無相福田。名不可名。所謂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也。墮三惡道者。得成菩提。證性惡法門。垂形三途。化導眾生也。如是之福。名為真福。如是之供。名為真供。
○六以波旬佛道槩其平等。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此通二義。一以諸法實相奪善吉同波旬釋。論云。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善吉雖證偏空。於中道實相。猶隔二百由旬。故奪之同魔。二以修惡即性與魔同善吉釋。修惡既即性惡。性惡融通。任運攝得聲聞性善故也。魔能惱人。既於眾生。而有怨心。則善吉同魔。亦同其怨。福田恩德。於善吉不必居也。
○七以三寶三途槩其平等。
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夫佛者覺也。菩提大道也。佛名為覺。此約實智菩提而言之也。法名不覺。此約真性菩提而言之也。僧名和合。此約方便菩提而言之也。若曰破煩惱證菩提。此權教之論。既有煩惱之可破。復有菩提之可證。是則宜返妄以歸真首必翻邪以歸正。如來設教。先唱三歸。正為乎此。今是圓頓至理。直下即是。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既曰煩惱即菩提。豈不得曰菩提即煩惱。又豈不得曰菩提即菩提。煩惱即煩惱若以煩惱即菩提言之。即謂之歸於佛。讚於法。入眾數。得滅度可也。今以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如涅槃經云。煩惱不能障菩提。菩提不能破煩惱。此則法法住位。相相常住不必別返妄以歸真。別翻邪以歸正。既不歸依。即謂之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也。若如文殊師利。昔者曾起佛見。被佛貶於鐵圍兩山之間。此可與大珠和尚之語同。又非此中之正意矣。若如文殊師利。一日於祇桓精舍。手執利刃。欲害於佛。佛遙遮之曰。汝無嗔恚。來害於我。文殊答曰。我是貪欲師利。我是嗔恚師利。我是愚癡師利。方與今經。此旨同耳。
○二結成食等。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肇公曰。犯重罪者。不得入賢聖眾數。終不得滅度。若能備如上惡。乃可取食也。何者。夫捨惡從善。人之常情耳。然則是非經心。猶未免于累。是以等觀者。以存善為患。故捨善以求宗。以捨惡為累。故即惡而反本。然則即惡有忘累之功。捨善有無染之勳。故知同善未為得。同惡未為失。淨名言意。似在此乎。
燈曰。肇公等觀。其談雖善。苟不明乎性具。亦恐有言而無旨也。
○二茫然不知。
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鉢欲出其舍。
○三慰令弗懼二。初先以言慰。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鉢勿懼。
○二示其所以二。初問答二。初問。
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詰。寧有懼不。
○二答。
我言不也。
○二正示二。初示。
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肇公曰。若於弟子中。解空第一。既知化之無心。亦知法之如化。以此而聽。曷為而懼。
○二釋四。初示言說即法。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一切言說。亦諸法之一也。諸法既如幻。則言說亦如幻。以幻人聽幻法。彼此如幻。復何懼耶。
○二示知幻故無懼。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
有智之者。能知如幻。圓覺云。如幻即離。不作方便。則不著文字。著則生懼。不著故無懼也。
○三示文字即解脫。
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文字既如幻。則文字之性自離文字。有文字相而生著。則為之繫縛。而不得解脫。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非漸次。非惟顯性本真淨解脫。而智者知幻。又獲圓淨與方便淨解脫矣。
○四結解脫即諸法。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此正結成文字即解脫之所以也。
○三聞法獲益。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
○三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此章義理。不獨通於四教。亦通理內理外。正以一家所明。一切名言。莫不通於內義外義。大乘小乘。頓漸偏圓。苟不知此。則一切異名別說率多相類。故曰以名尋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故圓頓止觀中。約見證門理四義判之。能使纖毫不濫。如此章平等之義。若判之為四者。第一外道平等見。無論西天。如此方莊周齊物論。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莊子葢以彼之是。即我之是。人惟不肯以[A2]己度人。執於有我。決定是我非彼。物論之所以不齊也。故以指喻指之非指。是以我指之是。而喻人指之非。不可也。不知彼之指亦指。安得以其不在我手而遂謂之非指哉。不若就彼而反觀之。他若有言。亦將謂我指為非指矣。如此反覆相喻。彼我之間。同於自是。均相非。果且有是乎。果且非是乎。但見無有是者無不是者。而是非於是乎泯矣。喻馬非馬。亦復如是。如此之說。不過理外一種平等之見而[A3]已。尚不與理內真證真空平等同。況門之與理。可同日而語哉。而肇公之解。輙引莊子天地一旨萬物一觀之言。以為邪正雖殊其性不二之旨。古師謂肇公通宗莊老。信不謬矣。次二乘偏空平等證。即藏通兩教。二乘之人。實證真空。忘泯一切。亦謂之平等。此真實證得。與外道邪見逈異也。三別教但中平等門。乃大乘終教。所詮但中。雙遮二邊。一槩平等。理雖如是。非修莫證。故謂之平等門。四秘藏平等理。即圓頓教中所明三德。一是性具。二是修成。雖是性具。全性起修。二雖修成。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一切修善修惡即是性善性惡。在修而言。雖分邪正。而善惡之修既全在性。則無有邪正善惡之可論也。今維摩詰。乃以理奪事。泯修言性。故其辨才無礙如此。是故觀其所言。雖似逆而恒順。雖似反而實正。苟不明此。徒言平等。全無所以也。
觀解者。達一念心具足諸法即真即俗即中諸法實相。名為諸法平等。能以三種止觀觀之。名為諸法等者於食亦等。觀修惡即性惡。即不斷婬怒癡。觀之成性。即亦不與俱。并下不滅癡愛起於明脫。即觀一念煩惱即菩提也。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觀一念苦道即法身也。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脫。觀一念業道即解脫也。全性惡以起修惡。即不見四諦。全修惡而即性惡。即非不見諦。菩提即煩惱。則非得果非聖人。煩惱即菩提。則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不聖人。十界宛然。則雖成一切法。三千皆空。則而離諸法相。了無能觀之智。則不見佛。亦無所觀之法。則不聞法。觀六十二見為如來種。不必離見而求如來。則汝師所墮。汝亦隨墮。亦是入諸邪見不到彼岸。觀性具二十五有。成王三昧。即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觀一念十界皆空。即得無諍三昧。亦即一切眾生皆得是定。於是悟性惡法門。即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等。煩惱即煩惱。菩提即菩提。煩惱不障菩提。菩提不破煩惱。即是謗佛毀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餘義觀之可知。
○五遣滿慈尊者二。初如來勅遣。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公曰。富樓那。秦言滿。父名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亦言慈母名也。諸弟子中說法第一。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什公曰。近毗耶離城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中有僧房。是毗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中為新學說法。
○二敘其折辭二。初先呵滿慈二。初呵不入定觀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肇公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無礙真心。心智寂然未甞不定。以心常定。故能萬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後知也。小乘心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且聲聞定力深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耳。定力淺者。身數而[A4]已。大士所見。見及無窮。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應聞大道。而為說小法。故誨其入定也。
○二呵差機說法六。初呵以小授大。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寶器。喻大乘根也。此器宜盛醍醐。以穢食授之。喻法不逗機也。
○二呵視大同小。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
琉璃。喻比丘大機。今為說小。是以琉璃貴物。視賤同水精也。
○三呵以小傷大。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小乘之人。厭生死如牢獄。視煩惱為冤家。必破煩惱而後證菩提。斷生死而後入涅槃。如身有癰疽。必針砭其肌膚腐爛其敗肉庶能有瘳。圓頓上根。達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譬如無瘡之身。今滿慈為說小法。如庸醫於無瘡之身。而強加以針砭。而傷其本體也。
○四誨大弗示小。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
肇公曰。大物當置之大處。曷為回龍象於兔徑。注大海於牛跡乎。
○五呵弗以小教。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比丘久發大乘。智如日光。今以小乘教之。是視日光等螢火也。
○六呵智淺差機。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
○二後為說法二。初入定加被二。初得識宿命。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眾生根器。皆有宿種。或善或惡。或大或小。藏於識田。久當必發。雖天澤無私。亦必擇其強者而先之。今此比丘。宿植德本。又能迴向菩提。故大士假以神力。發其神識。令知宿命。所以成大乘根也。
○二豁悟本心。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
○二因為說法。
時維摩詰。因為說法。
○三聞法獲益。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
於三不退中。或位或行或念。葢始雖發心修行。以未斷惑故。尚有退轉。隔生中忘。今聞說法。復假宿命。乘此斷惑。以階不退。
○三結成不堪。
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一家判大乘之教。曰通別圓。皆形三藏而為小乘。是則此章大乘三教俱通。至如彼自無瘡弗傷之也。須約界內界外。論傷不傷。界內則以三藏析色明空。而為拙度。乃以無瘡為瘡。[A5]已傷之矣。惟通教即色而空。非色滅空。名為巧教。乃以空為無瘡之體。體之即神。名為弗傷。界外則以別教所詮但中。隔歷為三。次修次入。名之為傷。惟圓頓教所詮圓中。即真即俗。煩惱生死為菩提涅槃。名為本自無瘡弗傷之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三毒之中必屬一毒。名煩惱心。了此修染即是性染。名般若了因。煩惱既即菩提。不須更破煩惱別求菩提。名為本自無瘡弗傷之也。又此一念。屬報得識陰。乃生死心。了此修惡即是性惡。名解脫緣因。生死既即涅槃。不須更破生死別求涅槃。名為本自無瘡弗傷之也。
○六遣迦旃延尊者二。初如來勑遣。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公曰。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善解契經。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先敘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如來說法。有二種優陀那。優陀那。此云印。一印印小乘經。而有五義。四義印生死。即無常苦空無我。佛以此印。印定生死。決定無常。不能令常。乃至決定無我。不能令有我。一義印涅槃。即寂滅印。佛以此印。印定涅槃。決定寂滅。無有煩惱生死。此對小乘之人。說世間出世間異也。一印印大乘。說諸法實相。印定生死煩惱決定是常。決定是樂。決定無所有。決定我無我而不二。決定法本不然今則無滅。今迦旃延覆佛所說。正小乘經。然佛說此法。在意而不在義。雖說無常。而在於常等。而迦旃延。不了佛意。雖破凡夫之執常。而又執乎無常。是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故大士於是呵而誨之。
○二敘其折辭二。初總呵生滅心行。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佛諸如來。唯是一印。說實相法。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今小乘印。不得[A6]已而權說之。而意不在小。所謂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豈非小乘之印乃於一印開出。以袪凡夫執無常為常之情見。情見既除。而實相理顯。乃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故知無常苦空之印。元在大而不在小。今迦旃。竟依小乘而說之。是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也。
○二別示實相之法五。初示真無常義。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如來說諸法無常者。正欲袪凡夫執生滅之無常以為常。是則無常者無生滅之常也。生滅常之情執苟除。則諸法畢竟不生不滅之體現。此如來說無常義。其在於是。其可以生滅心行而說之哉。
○二示真苦義。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如來說五受陰是苦者。亦欲袪凡夫執五受陰之苦而為有受用之樂。是則苦義者。示五受陰無凡夫無樂之樂。而不無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之樂。夫苦病既除。則四德之樂體現。豈不凡夫之苦義為聖人之樂義哉。
○三示真空義。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諸佛說空法。為度著於有。二乘雖破有。又復著於空。非獨有本空。此空亦復空。空有二俱空。是名中道義。中道體亦空。是為畢竟空。於畢竟空中。何甞無諸法。而此諸法空。名諸法實相。如來說於空。是此真空義。
○四示真無我義。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我者。如來所證之真我也。無我者。無凡夫之著我也。是則此我即無我。無我乃真我。豈小乘之破我。外道之忘我。可跂及哉。
○五示真寂滅義。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肇公曰。小乘以三界熾然。故滅之以求無為。夫熾然既形。故滅名以生。大乘觀法。本自不然。今何所滅。不然不滅。乃真寂滅也。
○三聞法獲益。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
○三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者。無常等五印。印定三藏小乘之經。其義可知。唯實相印。可印通別圓三教。若約但空以明大乘。則印屬通教。約但中以明大乘。則印屬別教。約圓中以明大乘。則印屬圓教。隨機進解。初無定在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具足諸法。即真俗中實相。是不生不滅無常義。五陰一千當處即空。了無所起。是苦義。雖具諸法。而具無具相。是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一心諸法。即假即空。是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此心諸法。常自寂滅相。是法本不然今亦無滅。是寂滅義。
○七遣那律尊者二。初如來勑遣。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公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剎利種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梵王亦具天眼。聞那律天眼。不知與[A7]己為同為異。故興此問。那律則以[A8]己之即異而同者答之。故曰能見大千如觀掌果。葢梵王天眼。因禪因福。隔生報得。那律天眼。因修因斷。即生所感。故與之異。若徹見大千。此則同也。
○二敘其折辭二。初折其兩端三。初正質兩端。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二示兩端義。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作相者。作意而有見也。無作相者。不作意也。作意而有見。同彼外道。作意神通。而亦有天眼通也。不作相者。不須作意也。既不作意。云何而有見耶。作相則墮於有。無。作相則墮於無。既落有無。豈真天眼。此第破那律非真天眼。非無似天眼也。
○三被折默然。
世尊。時我默然。
○二示以中道二。初梵王啟問。
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二大士開示。
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此文其所破者二。其所示者亦二。所破二者。一者外道作意有見。那律入定有見。二者作相有見。不作相無見。所示二者。一者諸佛常在三昧而見。二者不以二相而見。常在三昧。乃三昧中王。不以二相。乃中道佛性。此之天眼。與佛眼同體而異用。葢諸佛惟是一眼。以有五用故謂之五眼。
○三聞法獲益。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A9]已。忽然不見。
○三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眼見有五。一肉眼。凡夫所具。能見森羅萬象。隔皮膚不見五臟。隔紙瘼不見外物。二天眼。諸天所具。能徹見遠近。陶鑄無礙。有小大不同。四王徹見[A10]己身。忉利徹見小鐵圍內。以次而上。大小隨相不同。至於梵王。則徹見大千。然外道與內教并鬼神等五通。此皆作意而有。與諸天感相不同。三慧眼。兩教三乘并別圓破通惑菩薩所具。從真發顯。能覺真空。四法眼。出假菩薩。既破通惑。又破塵沙。從俗發顯。能照見俗諦之理。知病識藥。五佛眼。唯佛能具。破無明惑。照中諦理。又前四人。各具一眼。惟佛一人。具足五眼。肉眼同凡夫見森羅。即礙而無礙。天眼通非礙。不妨於森羅。故曰不以二相見於佛國。慧眼而即俗即中。法眼而即空即中。佛眼照中道。亦雙即二邊。今那律天眼。因修而得。但是半頭。若三藏果佛。則全頭而見也。是則凡夫所具。非真肉眼。乃至那律諸天所具。非真天眼。故大士先以作不作折之。然後示以惟佛世尊不以二相見諸佛國也。
觀解者。五眼照屬。不外三諦。今觀一念即空假中。照真諦。即具慧眼。觀俗諦。即具肉眼天眼法眼。照中諦。則具佛眼。
○八遣優波離尊者二。初如來勅遣。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者。天台大師淨名疏云。時二比丘。共居蘭若。一人他行。一人露臥。婬女[A11]采薪。盜行不淨。伴比丘來。見而逐之。女人避走。墮坑而死。臥者疑犯婬。逐者疑犯殺。不敢問佛。來白波離。波離為其準律解釋。若犯根本。令其學悔。若犯方便。令其懺蘭。若本無心。令不須懺。
○二敘其折辭七。初誨當直除滅。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犯律之人。心[A12]已懷懼。又定其罪。則令悔箭入心堅不可拔。是為反擾其心也。當如下示。罪性本空。所謂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故曰當直除滅。
○二示罪性本空三。初約罪示。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若以罪為罪。寧無踪跡可尋。苟略罪以觀造罪之性。則量等虗空。內外中間。俱不可得。罪即除滅矣。
○二約心示。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心為諸法之本。一切垢淨因之而生。既知心淨生淨心垢生垢。豈不得觀罪性本空而眾罪皆滅除乎。是故結云心然罪然也。
○三約法示。
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豈惟罪然。而本淨心淨。以罪例法。則一切皆然。不知一切皆然。其來有本。其本者何。葢一切諸法。不出於真如之大本也。夫以一切諸法不出真如。則何有一法非真如乎。其罪性如此。可不知其所務而直除滅哉。
○三直以[A13]己示。
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
什公曰。心相。謂羅漢亦觀眾生心心實相得解脫也。今問其成道時。第九解脫道中。觀實相時。寧見此中有垢不。
○四示其垢淨。
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
眾生由妄想故。生於顛倒。由顛倒故。而著於我。是則妄想顛倒與我皆垢也。能離此三。其心即淨。亦無別有他淨可得也。
○五示其垢本二。初示生滅不住三。初法說。
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
一切妄想。皆因緣塵分別之所生。所以緣塵分別者。又皆因不達諸法本空之所致。是故欲其想滅。須當推其根本。了一切諸法生滅不住無法可緣。則緣塵分別絕。妄想顛倒我相除。一切罪相自然滅矣。
○二喻說。
如幻如電。
○三合法。
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葢一切諸法。依無住本而立。理無住故。事亦無住。無住之法。卒難理會。故立如幻如電二喻以況之。初喻幻法本空是以無住。次喻其去速疾是以無住。待者假借也。如世間之法。此假彼成。能假所就。以有相故。而有假待。今觀諸法。如幻如電。生者如斯。逝者如彼。本不相待。非獨由有年月歲時暫住可以相待。即一念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六十生滅。是則生住異滅。剎那剎那不得停住。諸法如是。何有其相者乎。楞伽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此之謂也。
○二示妄見而有。有法。有喻。有合。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諸法皆妄見。法也。如夢等四。喻也。以妄想生。合也。夢中見衣食。不能令飽煖。炎中見河水。不能濟熱渴。水中見月影。不可以撈摸。鏡中諸色像。不可以執捉。諸法亦如是。因妄見所生。無中而謂有。終不可取著。雖取亦不得。以不可得故。知罪性本空。
○六結成律行。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夫戒以防非止惡得名。獨止於身口意不犯非真持律也。葢身三口四意三。末也。善遏其流。當杜其源。源者心也。苟能知罪性空。心無我。不顛倒。離妄想。則其心清淨。而無垢染。邪非不起。諸惡自然不作矣。善解律儀。其在是乎。
○七為彼所𠷣。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我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
○三聞法獲益。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
○三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優波離為二比丘如律解說。固是三藏中意。然凡是比丘。號名持律。未嘗有不稟五篇七聚以為根本。又不可以大士之所呵遽焉棄事而尚理。如大士呵之本意。宜以理而融事。會小以歸大。大者。即衍門三教。如通別圓出家二眾。則五篇七聚。以為事戒。無生無量無作。以為理戒。菩薩則以梵網十重四十八輕。以為事戒。必事理以雙持。大小而兼運。此如來之本意。大士呵示之良摸也。
觀解者。起緣塵分別之心。動身口意三業。於中生苦受樂受平平之受。是名犯戒。然於其中。有輕重之分。篇聚之異。能反究心源。達罪福無生。所謂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原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尚無福之可得。何有罪之可科。能如是觀。是名善解也。
○九遣羅雲尊者二。初如來勅遣。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公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睺羅。秦言覆障。謂障日月光明也。此尊者六年處於母胎。母胎所障。因以為名。聲聞法中。密行第一。因緣說長。具什公註。茲不繁引。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二釋其所以三。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毗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佛不出家。當作金輪王王四天下。羅雲不出家。當作鐵輪王王一天下。
什公曰。羅雲失會。其旨有四。一不見人根。應非其藥。二出家功德無量。而說之以限。三即是實相。而以相說之。四出家之法。本為實相及以涅槃。羅雲不說其終當必得。故違理乖宗。受屈當時也。
○二敘其折辭四。初示出家而無有為之利三。初呵不應說利。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
○三示無利無德。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肇公曰。夫出家之意。妙存無為。無為之道。豈容有功德利乎。
○三結有利有為。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
○二示有無為之利二。初總示無為無有相之利。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肇公曰。夫有無為之果。必有無為之因。果因同相。自然之道也。出家者為無為。即無為之因也。無為。無利無功德。當知出家亦然矣。
○二別示無為有無相之利二。初先示無為之體。
羅睺羅。夫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肇公曰。偽出家者。惡此生死。尊彼涅槃。故有中間三處之異。真出家者。遣萬累。亡彼此。豈有是非三處之殊哉。
○二復示無為之用九。初示所破所證。
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有為有利。皆屬於邪見。無為無利。乃處於涅槃。
○二示智聖受行。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有為有利。乃愚凡之行。無為無利。是聖智受行。
○三示所降所度。
降伏眾魔。度五道。
出家比丘。名含三義。一怖魔。二破惡。三乞士。魔樂生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縛。因既怖魔。果必降伏。降魔怨[A14]已說法度生。是出家之能事也。餘如前說。
○四示所淨所得。
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
二乘[A15]但得慧眼。菩薩乃得法眼。惟佛世尊方具佛眼。是則直至成佛。方名真出家也。信進念定慧。既名為根。復名為力。入道根深而後有力故也。今云淨五眼[A16]已。後言根力。是則根力可約六即而判。今是究竟即也。
○五示不惱離惡。
不惱於彼。離眾雜惡。
居家自樹。各立封疆。彼此相侵。故有惱亂。出家閒曠。猶若虗空。返照心源。根境無犯。故能不惱於彼。即一切雜惡。亦皆遠離。
○六示摧伏超越。
摧諸外道。超越假名。
肇公曰。日月不期去闇。而闇自除。出家不期摧外。而外自消。
什公曰。緣會無實。但假名耳。若得其真。即於假不迷。故名超越。
○七示所出所無。
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
出愛見之淤泥。無三界之繫著。既無能受之妄我。故無所受之諸受。若能如是。復何擾亂者哉。
○八示內懷外護。
內懷喜。護彼意。
肇公曰夫擾亂出於多求。憂苦生於不足。出家寡欲。擾亂斯無。道法內充。故懷喜有餘。護彼意者。什公所謂能獎順眾生。不乖逆其心也。
○九示所隨所離。
隨禪定。離眾過。
一切眾過。莫不皆因散亂而生。能隨禪定。則心不散亂。不散亂。則一切眾過自遠離矣。
○三結成是真出家。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四勸諸長者子出家三。初大士以佛世難值勸。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難值。
○二長者子以父母不聽辭。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三大士以發心即出家勸。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即具足。
夫所出之家有三。而所貴乎道者亦三。一家也。二境也。三心也。雖出父母妻子之家。而未出六塵之家。非真出家也。雖出六塵之家。未出心識之家。非真出家也。必三者俱出。方真出家矣。夫身雖出家。而心未出家。非真出家也。心雖出家。而身未出家。亦非真出家也。必身之與心。兩者俱出。真出家矣。此約中下之根而言之也。若上根之士。身雖處俗。而心恒出家。即大士所示發無上道心是真出家。此則空有俱出。中道亦忘。無徒切發心之名。而無出塵之行。庶不負大士之聖言也。
○三聞法獲益。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三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約教釋者。大士所示出家。無有為之利。有無為之功。四教皆得言之。惟觀其進解之何如爾。夫有為者有也。無為者空也。藏通三乘。皆能出有相之家。以入無相之家。雖名出家。非真出家也。別教菩薩。雖能出空有之家。以入中道之家。非真出家也。必圓頓菩薩。二邊之家既出。即中道之家亦空。是真出家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空。即出有相之家。觀一念心假。即出無相之家。觀一念心中雙遮二邊。即出二邊之家。雙照空有。即出中道之家。如是觀心。是真出家也。
○十遣阿難尊者二。初如來勅遣。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二尊者固辭三。初總辭不堪。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什公曰。梵云阿難。秦言歡喜。弟子中總持第一。問曰。阿難持佛法藏。即其所聞。足知無病。云何不達。答曰。真實及方便。悉是佛語故。二說皆信。又云。阿難亦共為方便。
○二釋其所以二。初敘其折事。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鉢。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鉢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
生公曰。晨非乞食時。必有所以。是故問之。
○二敘其折辭三。初大士誨勅五。初誨如來無病。
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言。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A17]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
什公曰。小乘人。骨金剛。肉非金剛也。大乘中。內外金剛。一切實滿。有大勢力。無病處故。
燈曰。如來與菩薩。及二乘力士。體雖不同。皆名金剛。以其至堅固故也。凡人死後。肉爛骨存。悉皆散脫。惟金剛身。乃瑣子骨。鈎鎻連環。提如練鎖。終無散脫。
○二誨默往弗謗。
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麤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
○三誨以劣況勝。
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
什公曰。有阿羅漢。名薄拘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須藥。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訶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人天中。受無量快樂。但聞病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年[A18]已九十。亦未曾有病。況佛積善無量。病何由生。
○四誨行矣遮謗。
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
○五誨佛身超勝。
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A19]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有二種三界。一界內三界。是中眾生。不能免分段之疾。一界外三界。是中眾生。不能免變易之疾。如是三界。佛皆過之。尚無變易之疾。豈有分段之疾。漏與無漏。準說可知。是則佛身者無為之身。豈墮世間分段壽量之數。而云身有疾乎。
○二尊者愧悞二。初尊者懷慚。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
○二空聲告諭。
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
吳門大祐禪師云。五濁者。楞嚴云。譬如清水投之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1]泪然渾濁。由此五濁。理水亡清。而有五種濁名。一劫濁者。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從減劫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四濁增劇。聚在此時。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饑饉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災大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眾濁交凑。如水奔昏。二見濁者。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五利使。乃至六十二見等也。三煩惱濁者。貪嗔癡慢疑五鈍使。乃至百八煩惱等是也。四眾生濁者。攬五陰見慢果報。立此假名。五命濁者。剎那生滅。摧年促壽也。詳釋於圓中鈔。須者往檢。果報因緣經云。如來無疾。為化婆羅門。自恃智慧。廣求邪道。慳貪嫉妬。驕慢佛乘。於是如來善巧方便。假名有疾。權現三聖誘婆羅門。先令菩薩向婆羅門家化一乳牛。腹產二子。心性狼𤟑。好傷人命。佛遣阿難。而往乞乳。婆羅門未諳佛意。見阿難來。嗔心頓起。便語妻言。我今正欲令牛踐害阿難。故言尊者尊者。可往牛所。任意自覓。牛見阿難。蹲踞告言。尊者。佛欲我乳。可當𤚼左乳留右乳。𤚼右乳留左乳。何以故。我有二子。以我乳為命爾。牛二子亦復蹲踞。啟告尊者。我今甘當受彼水草。此我母乳。盡當奉佛。婆羅門見牛如是。深生敬仰。歎未曾有。即將種種玅寶。及諸眷屬。持往佛所。散華供養。求佛悔過。佛與說法。證無生忍。此佛化婆羅門之本意也。約教釋者。論四教果頭之佛。約法華跨節而言。同是一佛。所有法報之身。皆無有病。今但論所垂之應。說有病無病爾。藏教果頭。既是劣應。示王宮生雙林滅度。生滅之身。安得無病。即今文諸天所告是也。若通教人所見之身。是為合身。所垂之應。如水之波。[A20]已不言病。況別圓法報。而言有病哉。蓋所垂之應。即體即用故也。
觀解者。空假二觀。未即中道。可言有病。中道玅觀。雙遮雙照。何病之有。然即空假而中道。病即無病。即中道而空假。不妨示現而有病也。
○三結其慧辨。
世尊。維摩詰智慧辨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二略敘五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佛大弟子。有千二百五十人。示現受折。當不啻此。今舉弟子中上。上首既折。餘人可知。蓋舍利弗智慧第一。乃至阿難多聞第一。此十人夙昔之所長也。維摩彈折。則多舍其所長。而攻其所短。故舍利弗以宴坐彈。目連富那迦旃延三人。以說法彈。迦葉須菩提。以乞食彈。那律以天眼彈。優波離以持律彈。羅雲以出家彈。阿難以乞乳彈。夫舍所長。則[A21]已失其故。攻所短。則易奪其新。即以小而攻小。尚措口之不暇。矧以大攻小。以頓攻漸。以圓攻偏。能當其鋒。故諸弟子。一遭其折。鮮能置喙矣。雖然其中所為。又有深故焉。正以諸大弟子。心耽小行。當聲聞像。以出家行為第一。持律行為第二。乞士行為第三。宴坐行為第四。侍師行為第五。說法行為第六。此之六行。方是修因獲阿羅漢果。感報六通。乃為之果。經舉十人。合為七事。則涅槃之聖行全。弟子事師之道立。彈之斥之開之示之。俾回小以向大。獲生酥益。成法華開會之方便。經之深故。其在是乎。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五
校注
[0635001] 御禦音通歟 [0648001] 泪疑汩【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48 維摩經無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遣大迦葉尊者二。初如來勑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