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二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什公曰。等觀。四等眾生也。不等。智慧分別諸法也。等不等者。兼此二也。
燈曰。等觀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不等觀者。雖有佛性。不妨十界差別也。等不等觀者。兼捨而兼用也。又等觀者。空也。不等者。假也。等不等者。中也。又空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等。故三菩薩雖分三人。而共一體。各有三用。
觀解可知。
○次列從自在得名二菩薩。
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
若相從而說。由初等觀。次入不等。由次等與不等。而入俱等。由此三觀。而得自在王定。復由此定。得法自在。蓋梵語三昧。此云正定。自在王定者。即二十五有王三昧也。菩薩觀二十五有。一一等觀。一一不等觀。一一等不等觀。於一切法而得三昧。故自在稱王。即觀地獄得離垢三昧。畜生得不退三昧。具在法數。是以菩薩名從實得。稱定自在王也。觀此法自[A1]已得定。則於此一一法中。莫不自在稱王。故稱法自在王菩薩也。故法華云。破有法王。蓋如來先破其有。而後於有自在。今菩薩亦分得之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具足十界。成界內界外二種二十五有。以三觀等觀。不等觀。等不等觀。即修惡而是性惡。於十法界自在稱王。得定得法。是為二大菩薩也。
○三列從相得名二菩薩。
法相菩薩。光相菩薩。
法相則以諸法而為相。諸法有真相俗相中相。此之三相。以無相為相。是名實相。悟此實相。以入圓位。隣於如來。究竟實相。故名法相菩薩。於此實相。生權實智光。是故復名光相菩薩。
觀解者。觀一念心具足諸法。而此諸法。即空假中。約所觀即法相。約能觀即光相也。
○四列從嚴得名二菩薩。
光嚴菩薩大嚴菩薩。
光嚴者。以三智光明。以嚴三德法性也。大嚴者。以大多勝三智。以嚴三諦理體也。
觀解可知。
○五列二菩薩從積得名。
寶積菩薩辨積菩薩。
寶積者。以三法寶。積之於內。以待羣生之所須也。辨積者。三法寶有之於內。而施之於外。以益羣生也。蓋菩薩自行。必兼化他。化他必兼自利。但各彰一德。以互受其名耳。
觀解者。觀三如來藏。具足一切諸法。名為寶積。以三止觀。破其能覆之惑。以大辨才開諸寶藏以施人。
○六列四菩薩從手得名。
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
夫手有提拔之用。所以提拔人。出於火坑。出於淤泥。出於陷穽。復有授受之用。所以授受人衣食。授受人珍寶。授受人經書。均一手也。而有二用。菩薩之寶手。印手。舉手。下手。莫非其事。是以或說空法。所以拔眾生。出見愛之火坑也。或說假法。所以拔眾生。出於空著之淤泥也。或說中道圓融之法。所以拔眾生。出無明之陷穽也。既以大悲而拔其苦。復以大慈而與其樂。故既拔其見愛矣。而必與其涅槃之樂。既拔其空著矣。而必與玅用無方之樂。既拔其無明。而必與秘藏之樂。
觀解者。圓觀真空。是拔其三惑之苦。圓觀玅假。是與其三德之樂。圓觀中道。是即拔而即與。即與而即拔也。
○七列三菩薩從心得名。
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常慘者。從菩薩大悲心。悲愍眾生。有九界煩惱生死之苦。欲提拔之。無時而不在。未甞有一念捨離。故名常慘。喜根。喜王。從菩薩大慈心。慈愛眾生。具佛果智斷之樂。而欲與之。喜其得樂。久[A2]已成根。而深固難拔。故名喜根。苟常慘常喜不得其正。則成乎愛見。此則雖慘雖喜。而以定持之。自在稱王。故名喜王。然此三人之名。雖受稱有異。而菩薩之體。義必相兼。葢常慘以悲心而拔苦。必與其樂。喜根以慈心而與樂。必拔其苦。皆等覺至人。與性樂而拔性苦。金剛云。我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則雖慘不慘。雖喜不喜。是故於此慈悲。無不稱王。而得自在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性具十界。九界為苦。常慘欲拔之。佛界為樂。常喜欲與之。性之苦樂。何須與拔。即拔無拔。即與無與。故常與常拔。常㧞常與。一心三觀。自在稱王。
○八列一菩薩從辨得名。
辨音菩薩。
菩薩度脫眾生。常以八音四辨。隨眾生具四教機。而為說頓漸偏圓之法。其諸功德。無不具足。惟此菩薩。志在辨才音聲。以作佛事。故偏受此名。
○九列一菩薩從藏得名。
虗空藏菩薩。
此菩薩之名。既與楞嚴經同。應約彼經菩薩自陳圓通得名之所自釋之。經云。虗空藏菩薩白佛言。我於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玅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玅力圓明。斯為第一。不相妨礙[A3]已上之文。敘所證之體也。身能善入下四句。敘所起之用也。其大體大用如此。非等覺至人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安能臻此。
觀解者。觀心十界具三世間五陰國土。所有四大。全體照明。即四大寶珠等。一心十界。彼彼互融。即又於自心現大圓鏡等。其間依正二報。重重無盡。即諸幢王剎。來入鏡內等。一一會而觀之可知。
○十列三菩薩從寶得名。
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
炬能照明。所以破自他無明之幽暗也。勇以自利兼人。精進勇猛而無懈怠也。見以自見佛性。亦以之見人之性。俾自他皆離苦而得樂也。皆名寶者。莫不玅證一體三寶。世出世間。為無有上也。
觀解者。一心三止觀。明如寶炬。能破自他無明之暗也。照明三惑即三佛性。直往而無懈也。三種止觀。見自心性即佛性也。
○十一列二菩薩從網得名。
帝網菩薩。明網菩薩。
帝網者。天帝釋因陀羅網也。網以如意摩尼寶珠為之。表光明普照重重無盡。梵網云。佛教門亦復如是。今明菩薩所悟所證心地法門。性之所具三千之法。一一照明。如因陀網。彼彼互遍。重重無盡也。明網菩薩。亦復如是。
觀解準義可知。
○十二列一菩薩從無緣得名。
無緣觀菩薩。
慧積菩薩。
慧積。猶法華之智積也。積。聚也。三智三慧恒積恒聚。而能照明三德。照破三惑。照聚三身。正以三身皆有積聚之義故也。
觀解者。以三觀而觀三諦。照明三種惑結。故名慧積。
○十四列一菩薩從勝得名。
寶勝菩薩。
以出世法寶。勝一切世間使其先獲世寶。而後獲出世間大寶。即大寶法王也。
觀解者。所觀理境。如如意珠。無能勝者。復能勝一切世出世間。能如是觀。即成佛道。
○十五列一菩薩從天得名。
天王菩薩。
天[A6]已為尊。天中之王。尊之更尊。天[A7]已自在。天中之王。復更自在。菩薩悟第一義天。[A8]已為諸法之尊。今為法王之子。可謂世間尊。於一切諸法。大得自在者也。
觀解者。觀三諦一心具足。[A9]已悟第一義諦中天。然而又能觀性具二十五有之眾。一一稱性微玅。了無惑染生死之相。可謂於法得自在者也。
○十六列一菩薩從壞得名。
壞魔菩薩。
菩薩壞魔而有四義。有壞有不壞。有不壞而壞。壞而不壞。壞如釋迦成道。降壞魔怨。不壞如首楞三昧經。知魔界如佛界如。若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則佛界無所取。魔界無所捨。此觀魔即佛。不必壞魔也。不壞而壞者。亦如首楞三昧。如來說此法時。天魔皆被五縛是也。壞而不壞。如此經所說。持世菩薩為天魔所惑。維摩降之為乞天女。為其說以法樂自娛。復以無盡燈化之。後悉皆受化。竟還其女。使之自便。此即壞而不壞也。今稱壞魔。是亦壞而不壞也。
觀解者。觀一念九法界即空假中。則壞也。修惡即是性惡。不壞也。無修惡可論。不壞而壞也。壞而不壞。亦在其中。
○十七列一菩薩從電得名。
電得菩薩。
金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電喻諸法無所得。明矣。又云。得者。葢此菩薩。[A10]已證入無所得法中。於無可得中。吾故得之。故名電得菩薩也。金剛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觀解者。觀一念諸法。四性推之。了無所得。雖無所得。本有佛界之樂。吾欲得之。本有九界之苦。吾欲拔之。是為觀心電得也。
○十八列一菩薩從王得名。
自在王菩薩。
義。觀。俱準法自在王菩薩說。
○十九列一菩薩從功用得名。
德相嚴菩薩。
圓教初住菩薩。[A11]已分證清淨法身。第是素法身。未有莊嚴。故須修種種而莊嚴相好以成報身。報智契法。而後可以垂應。此菩薩勤於功德嚴身。故偏受其稱也。準佛果莊嚴。皆有相因相業。法華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是也。葢功言其力。德言其用。謂菩薩功德。皆有破惡生善之力用故也。
觀解者。所觀之境。即法身德。能觀之觀。即般若德。觀成破惑。即解脫德。勤修觀智。即功德相嚴也。
○二十列一菩薩從說法無畏得名。
師子吼菩薩。
義。觀。俱準歎德演法無畏猶師子吼中說。
○二十一列二菩薩從音得名。
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
雷音者。菩薩說法音聲。如娑竭龍王之將降大雨。必先震雷音於大千世界。俾一切眾生預知嚴戒。然後降以大雨。俾三草二木百穀苗稼有所增長。菩薩亦然。將欲降大法雨。必先震以法音。俾三草二木之機。百穀苗稼之眾。各遂生長也。山相擊音者。夫山體常靜。靜則不擊。不擊則無音。故經云。毀譽不動如須彌。論語云。仁者樂山。又曰仁者靜。山之不動不擊明矣。然而有三因緣。故使山能動。曷為三。一者劫壞之時。有毗嵐風。能擊須彌。令如微塵。二者大樹緊那羅王奏樂之時。大海波濤洶湧。須彌七金。為之坪壒。動則必擊。擊則有音。三者成道之人。并佛神力。能令大千地皆震動。而有六種。則須彌亦為湧沒。菩薩破惑說法。亦復如是。初喻破見思。說真諦法。二喻破塵沙惑。說俗諦法。三喻破無明惑。說中道法。
觀解者。修三種觀。於一心中破三種惑。顯三諦理。即山相擊音也。又前雷音觀解者。觀一念心具十法界。惑破界顯。即雷音霈雨。三草二木等。各得增長也。
○二十二列二菩薩從象得名。
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
涅槃明三獸渡河。謂象馬兔。兔浮水面。馬得其中。象直到底。喻三乘人證法而有淺深。惟菩薩證窮源徹底。於諸象中而香象為勝。若白香象。又其勝也。喻菩薩中此為最大。而白香象。又菩薩中之摩訶薩也。
觀解者。圓人觀三諦理。如香象之窮源到底。而又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觀中大之又大者也。
○二十三列二菩薩從勇於二利得名。
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
菩薩勇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常勤精進而無休息。至於雖成佛道。猶帶果以行因。眾生不成佛。誓不取泥洹。此二大菩薩之填無作四弘誓願海之無盡也。
觀解者。圓觀性具。觀本有佛界有樂之可與。上求佛道也。本有九界苦之可拔。下化眾生也。念念進趣而不雜不退。無有[A12]已時。即常精進不休息也。
○二十四列一菩薩從生得名。
玅生菩薩。
六道於生而有生。則不得其玅也。二乘於生而不生。亦不得其玅也。惟菩薩於六道之生而無生。於二乘不生而有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生化兩冥。是故稱為玅生焉。
觀解者。空觀伏破見思。於生而無生也。假觀伏破塵沙。於不生而熾然生也。中觀伏破無明。生而無生。無生而生。生化兩冥也。
○二十五列一菩薩從嚴得名。
華嚴菩薩。
菩薩以萬行因華。莊嚴報身。以合法身。然後從法報之本而垂應迹。是則華嚴者。一切等覺菩薩之要事。今此菩薩獨得受稱。可謂得其綱領者也。
觀解。萬行因華者。入假觀也。報智者。空觀也。二觀合而莊嚴中觀。即華嚴菩薩也。
○二十六列一菩薩從觀音得名。
觀世音菩薩。
天台大師觀音玄義。釋觀世音菩薩名云。觀者。能觀之觀也。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所觀境也。境萬像流動。隔絕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能解脫。故曰觀世音。此即境智雙舉。能所合標也。
觀解。應引楞嚴經菩薩自陳圓通。初於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觀世音也。
○二十七列一菩薩從得大勢得名。
得大勢菩薩。
思益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
觀釋者。三止為足。投之諦地。動十法界。一切見愛所住之處。皆悉傾動(文句)。
○二十八列一菩薩從梵網得名。
梵網菩薩。
梵網猶帝釋殿因陀羅網也。以喻所悟性具法門。猶梵網之珠。體圓瑩徹互具。重重無盡也。
觀解。觀一念性具三千。體量體德。不可思議也。
○二十九列一菩薩從寶杖得名。
寶杖菩薩。
世杖三用。可以扶老。古禮。老則朝廷賜之以杖。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是也。可以荷擔。可以策勵。論語云。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扣其脛是也。錫杖亦然。為老病故。所荷衣鉢故。蒲鞭示恥故。扶老可喻修中。荷負可喻出假。䇿勵可喻入空。杖而稱寶。正以出世三寶可尊可貴。而名之也。
觀解者。修一心三觀而為柱杖。以之出苦。以之兼人。以之覺行圓滿。正此謂也。
○三十列一菩薩從無勝得名。
無勝菩薩。
[A13]己不能勝人。人能勝於[A14]己。下位也。[A15]己能勝於下。而未能勝於上。中位也。[A16]己能勝於下。而上亦無能勝於[A17]己。上位也。今此菩薩。雖示居等覺稱有上士。而實證玅覺。稱無上士。故名無勝也。
觀解。修空觀雖勝凡夫。而不能勝出假。出假雖勝聲聞。而不能勝於佛。中觀既能勝下。而上亦無有勝也。又一空一切空等。則三觀皆可稱無勝也。
○三十一列一菩薩從嚴土得名。
嚴土菩薩。
嚴土者。下文寶積所請。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如來之所開示。莫非嚴土之義。比說可知。
觀解者。性具三千中。有國土一千。六凡國土。同居土也。二乘國土。方便土也。菩薩國土。實報土也。佛國土。寂光土也。迷則俱迷。為三惑所覆。四土皆穢也。悟則俱悟。三觀所顯。四土皆淨也。
○三十二列二菩薩從髻得名。
金髻菩薩。珠髻菩薩。
準瓔珞經有六種瓔珞。以為菩薩莊嚴。所謂鐵寶瓔珞。以嚴十信位菩薩。銅寶瓔珞。以嚴十住位菩薩。皆習種性也。銀寶瓔珞。以嚴十行位菩薩。此性種性也。金寶瓔珞。以嚴十向位菩薩。此道種性也。琉璃寶瓔珞。以嚴十地位菩薩。此聖種性也。摩尼寶瓔珞。以嚴等覺位菩薩。此等覺性也。水晶寶瓔珞。以嚴玅覺位佛。此玅覺性也。身中瓔珞。既以六種。頭上首飾亦然。是則經言金髻者。位居十迴向也。珠髻者。位居等覺也。權雖各嚴。實則互莊。以諸菩薩皆近無等等佛自在慧故也。
○三十三列一菩薩從慈得名。
彌勒菩薩。
彌勒。此翻慈氏。葢此菩薩。常以三慈普覆眾生故也。慈義下當委釋。
觀解者。法緣慈當空觀。生緣慈當假觀。無緣慈當中觀。以此三觀。等觀性具十界。即三慈普被眾生。
○三十四列一菩薩從德得名。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文殊師利。此稱玅德。久證微玅三德故。又稱大智。具大智慧故。
觀解者。觀一心三諦。即微玅三德。能觀即三大智慧也。依經所列。共四十九人。前四十八。則各依一德而受稱。若文殊菩薩。則能以一人而敵之。復以一德以總之。以諸德中惟三德為勝。而一切眾德。莫不皆以三德而為之總故也。又四十八人。一一亦皆可以一人而敵眾人。亦皆可以一德而總諸德。今獨以文殊居末。而冠諸眾人。稱法王子者。葢自捨如來之外。其所宗者在於淨名其寂光方丈之室。微三德而莫居。微大智而莫啟。且也賓主盤桓之間。惟文殊可以酬對。以故讀是經者。當顧名思義。而後有得焉。
○五結大數。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三列雜眾分九。法華文句云。舊云凡夫眾。此中有聖。舊云俗眾。此中有道。舊云天眾。此中有龍鬼。皆不便。今呼雜眾。意則兼矣。初天眾三。初梵王。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
肇公曰。尸棄。梵王名。秦言頂髻也。
○次帝釋。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
什公曰。舉其從四天下來者。據此四天下以明梵耳。復次天有二種。一者地天。二者虗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為地主。舉釋則地天斯攝。舉梵王則虗空天盡攝。復次帝釋得道迹。梵王得不還果。常來聽法。眾所共知。故序經眾所知識。以為會證也。復次一切眾生宗事梵天。所宗尚來。則知餘人必至矣。
肇曰。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釋梵。故言餘亦。或從他方佛土來。
○三餘天。
并餘大威力諸天。
肇曰除上梵釋餘天也。
燈曰。法華文句云。阿含中帝釋。是阿那含。般若明十方難問般若者皆名釋提因。別圓中明釋提桓因得首楞嚴三昧。內證不同。過賢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號無著世尊。又下文螺髻梵王語舍利弗。[1]弗作是念。謂此佛土不淨。所以者何。我見此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以此而觀。又不啻秪證小乘初二三果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性具天界。即空即釋天。即假即餘天。即中即梵天也。
○次龍眾。
龍。
什公曰。龍有二種。一蛇龍。二虗空龍也。
燈曰。法華所列有八龍王。一切諸龍。皆有三患。一熱風熱沙著身。燒皮肉及骨髓。以為苦惱。二惡風暴起吹其宮殿。失寶飾衣等。龍身自現。以為苦惱。三諸龍娛樂時。金翅鳥入宮摶撮始生龍子食之。或噉一切諸龍。怖懼熱惱。惟西天雪山頂上阿耨達池之龍。無此三患。是則除無熱惱之外。龍皆有難。世人獨知龍之威力并其享用壽永。而羨慕之。不知龍之業報受苦盛於人也。然而又有天中之龍。海中之龍。山中之龍。此皆龍中之龍也。又有人中之龍。如趙太祖匡胤。始生甲馬營。有聖尼撫養。一日婢子襁褓。忽變為龍。婢驚失手墮地。聖尼咤曰。驚吾兒致晚得天下。人中有龍驗矣。然其中間有實報者。有權現者。種種不同。又有即龍身聞法而得道者。如法華文句云。有本住常樂我淨。迹居無熱惱池者。有本住普現色身三昧。迹現多頭者。不一而足。若佛稱人中大龍。葢取喻於神變不測耳。菩薩稱龍象蹴踏者。葢取喻於堪任大事耳。
觀解者。觀真如不變而能隨緣。隨為佛為九。隨緣不變無異真如。此吾心之大龍也。
○三神眾。
神。
什公曰。神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天也。
燈曰。神以六道收之。攝入鬼趣。葢神者。鬼之長也。能長其鬼。安得不以鬼趣攝之。但古今之論神天。理多混肴。今以陰陽飲食判之。晝隱夜顯。畏陽而喜陰者。鬼也。日出夜息。怖陰而喜陽者。人也。陰陽無間。隱顯而不恒者。天也。䬸分段食。素腥雜用者。人也。歆觸其氣。腥血雜受者。鬼也。飲食天然。畏惡葷腥者。天也。因知世之郊天者。必用犧牲。天如不格。用是奚為。天如有格。要知非天。不過山川嶽瀆諸鬼神爾。故知古之用犧牲郊天者。褻之甚也。即以三牲而祀乎祖先。實以鬼而褻之也。今之諸神既來法會。莫非乘佛力而增諸威靈。藉法因而長諸功德。矧有示迹神明而位菩薩者。固不可得而思議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即生而佛。即佛而生。即空即假即中。神玅不可測量。心神之玅得矣。
○四夜叉眾。
夜叉。
什公曰。秦言貴人。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昇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佛轉法輪。地夜叉唱。空夜叉聞。空夜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也。
燈曰。此三夜叉。不獨佛轉法輪時遞遞唱報。即世間人初出家時。亦必傳唱。此有兩意。一吉報。大威德諸天。生歡喜故。二凶報。欲界魔天。生恐怖故。然而吉凶在他。非夜叉也。是則其中亦有權實二道。今云唱報。皆菩薩人之示現者也。
觀解者。修假觀即地夜叉。空觀即空夜叉。中觀即天夜叉。三觀觀之。義當唱報。三惑波旬皆生恐怖。三德諸天皆住歡喜也。
五乾闥婆眾。
乾闥婆。
什公曰。天樂神也。處地上寶山中。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
燈曰。乾闥婆。此云嗅香。以香為食。亦云香陰。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樂之神。法華具出四種。荊溪云。俗樂者。以俗表真。四乾可對四教釋出。
觀解者。觀一念心具常樂我淨。即四乾闥婆王也。
○六阿修羅眾。
阿修羅。
什公曰。秦言不飲酒。因緣出雜寶藏。此是六趣。男醜女端正。有大勢力。常與天共鬬也。
燈曰。法華文句云。此云無酒。四天下採華。醞於大海。魚龍業力其味不變。瞋妬誓斷。故言無酒神。亦云不端。彌天安師云質諒。質諒。直信也。此神諂曲。不與名相稱。楞嚴經云。有四種阿修羅類。一卵生。鬼趣攝。二胎生。人趣攝。三化生。天趣攝。四濕生。畜趣攝。是中修羅亦有權實不同。權則示現化其同類。實則由善惡雜糅。謟忌所感。
觀解者。觀修惡即性惡。性惡融通。無修惡可論。即是無酒。又觀天趣修惡即性惡。不見天趣可得。即是無天。全佛為九即權化。全九為佛即實道。
○七迦樓羅眾。
迦樓羅。
什公曰。金翅鳥神。
燈曰。法華文句云。迦樓羅。此云金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樹上。兩翅相去三百六十萬里。有人言。莊子呼為鵬。鵬行眾鳥翼之。亦稱為鳳皇。今謂鳳不踐生草。噉竹實。棲乳桐。金翅噉龍。云何是類。迦樓鳥有神力。雄化為天子。雌變為天女。化[A18]己住處有寶宮。亦有百味飲食。而報須食龍。胎能噉胎。不能噉三。卵能噉二。濕能噉三。化能噉四。觀佛三昧經云。一日山東噉一龍王五百小龍。三方亦爾。周而復始。壽八千歲。臨終失勢。欲噉龍子。龍母𭋣嘇之不得食。即嗔。從金剛山透海穿地輪過。不能過風輪。風彈之。從故孔湧到金剛山。如是七返。還山頂命終。肉裂火起。將燒寶山。難陀雨雨滅之。肉爛。心衝風輪亦七返。墮山上。成如意珠。龍得之即為王。
觀解者。觀真如不變。隨染緣造九界修惡。即金翅鳥能造業噉龍。觀真如不變隨淨緣。翻修惡為性惡。其體融通。即佛界性善。是為鳥死得如意寶珠。致大富饒。登法王寶位也。
○八緊那羅眾。
緊那羅。
什公曰。秦言人非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闥婆。
燈曰。法華文句云。天帝法樂神也。居十寶山。身有異相。即往奏樂。佛時說法。諸天絃歌。般遮于瑟而頌法門。舊云。法緊奏四諦。玅緊奏十二因緣。大緊奏六度。持緊奏前三。今言奏四教法門。
觀解者。觀音聲因緣所生法。即奏三藏法門也。我說即是空。奏通教法門也。亦名為假名。奏別教法門也。亦名中道義。奏圓教法門也。
○九摩睺羅伽眾。
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座。
肇公曰。摩睺羅伽。大蟒蛇也。此上八部。皆有大神力。能自變形在坐聽法也。
燈曰。或問八部能自變形者。何形乎。曰。人形也。葢十界皆以人形以為之本。惟所莊嚴。勝劣不同耳。正以心為受道之器。形為盛心之皿。而人道正居於清濁昇沈之中。受道者易。得道者多。故佛應迹塵寰。惟於人界。而八部參預。皆現人形。雖諸天勝身亦隱而不現。矧其他乎。若天人則以上而就下。餘部者仰勝而隱劣。人能受道。厥勝若茲。得參其類。可不慶諸。可不修諸。
觀解者。觀畜道修惡。即人道修惡。修惡即性與佛界通。觀於非道通達佛道。此之謂也。
○四修因聲聞眾二初。出家二眾。
諸比丘比丘尼。
肇公曰。尼者。女名也。[A19]已上八千比丘。別稱得道者也。
燈曰。此出家二眾。非全不得道。或是前之三果。或是內外凡位。故別作一番後列耳。
觀解者。修三種止。惑但伏而未斷。如不得道。若修三種觀。即破而即斷。如前八千。悉[A20]已得道也。
○二在家二眾。
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座。
肇公曰。義名信士男信士女。
燈曰。又翻近事男近事女。謂在家男眾。受持三歸五戒。堪任近事出家比丘。在家女眾。受持三歸五戒。堪任近事出家比丘尼也。然而亦有實行權現二種不同。即大菩薩人。以同事化同類。夫何而不可。
觀解者。觀一體[1]二寶。防一切非。止一切惡。即善心誠實男。慈悲心為女也。
初通序竟。
○次別序。亦名發起序。二。初現端。二讚歎。初有六。初大眾圍繞。二為眾說法。三佛現勝身。四長者獻葢。五佛示神變。六眾歎希有。初大眾圍繞。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
菴園會眾。有常隨同居者。八千比丘是也。有一時雲集者。八部與長者子等是也。有居兩間乍住而乍來者。諸菩薩眾是也。是諸大眾。無分聖凡。罔間黑白。同居一變現土。同為一圓頓機。同感一尊特佛。同聞一圓頓法。同獲一圓頓益。此一經之大旨也。
觀解者。觀一心性具佛界。居於性具九界之中。各各互具。重重無盡。即佛與百千之眾恭敬圍繞也。
○二為眾說法。
而為說法。
而為說法者。如靈山之將說法華。先說無量義經以為發起。葢法華明會無量以為一。故無量明開一以為無量。天台大師云。開為合序。如世算法。先乘而後除也。此經亦然。將說圓頓宗旨。故先說法以為發起。經必有之。特譯人略爾。以圓頓而發起圓頓。不卜可知。
觀解者。一心三觀。觀於性具法門。即佛為大眾而說玅法也。
○三佛現勝身。
譬如須彌山王顯于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肇公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玅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如來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絕。光蔽大眾。猶金山之顯溟海者也。
燈曰。佛有三身。曰法報應。法報二身。佛自受用。置而未論。惟論應身。有勝劣不同。勝應如華嚴千丈。劣應如阿含丈六。此之二應。既全法報而起。乃全應而為法報。如全水以為波。乃全波而即水。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者也。又於二應。分常不常。劣應則常。勝應則不常。如華嚴三七。應則不常。鹿苑八十。厥應則常。故常則不現。不常則現。此理數之必然。無足以語言諍也。又於劣應覩乎勝身。有須現不須現。如華嚴及與此經等。乃須現者也。若於法華及與金光。如龍女所覩。龍尊所見。以機圓故即劣覩勝。故於言中示玅。而云微玅法身。具相四八。諸佛清淨微玅寂滅。今經相好。乃屬須現。故曰譬如須彌山王顯于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大眾。此與華嚴須彌山王之身。胡以異乎。惟其身宜須現。是以依報亦宜須現。下文云。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正以舍利弗小乘之機。不能即劣覩勝。故疑此土以為不淨。若螺髻梵王。所謂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此以機圓。不須現而能即劣覩勝故也。
觀解者。觀心即中是法身。觀心即空是報身。觀心即假是應身。觀假即中是現勝應身。觀假即空是現劣應身。觀假雙即空中。即現丈六合身。
○四長者獻葢。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葢共供養佛。
肇公曰。寶積亦法身大士。常與淨名俱詣如來共弘道教。而今獨與五百人詣佛者。將生問疾之由。啟茲典之門也。天竺貴勝行法。各別持七寶葢。即以供養佛。
○五佛示神變二。初所變蓋體。
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公曰。現其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獲可珍之果。來世之所成。必若如此之玅。明因小而果大也。
○二葢中所現四。初現世界。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肇公曰。葢以不廣而彌八極。土亦不狹而現葢中。
○次現諸山。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雲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什公曰。須彌山。秦言玅高山也。凡有十寶山。須彌處其中。餘九圍之也。別本云。顯於大海。山金色。海水清淨。相暎發也。緣相顯發金光。亦復如是。[A21]已上現此佛世界。
○三現諸宮。
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葢中。
○四現佛及說法。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葢中。
肇公曰。將顯佛土殊好不同。故遍現十方也。諸長者子皆久發道心。而未修淨土。欲以來供之情。啟發淨土之志。故於其葢而現之。
○六眾歎希有。
爾時一切大眾。覩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什公曰。信樂發中。相現於外。
燈曰。[A22]已上六科。名為別序。亦名發起序。發起一經之由致也。如法華正宗之前。以五事而為發起。一眾集。二現瑞。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引事印證。不必全同。發起近由。其義一也。初大眾圍繞。表此會能扣之機所具者圓也。次為眾說法。表此會應機說法所益者大也。三佛現勝身。表此會赴緣之應所示者奇也。四長者獻葢。表此會發心之因所寓者廣也。五佛示神變。表此會成就之果所感者極也。六眾歎希有。表此會聞法之眾所獲之益深也。餘不暇言。惟長者獻葢。如來神變。此二因緣。其所表示寓意者遠。苟不約圓頓至理而表示之。則使造修者無路。豈不長者獻葢。徒勞企仰之情。善逝現通。空示鑒機之用。一經大旨。幾乎昧矣。如來宣說云乎哉。慶喜結集云乎哉。流通此土云乎哉。約理表事。釋經之不可廢明矣。今約二意以伸明之。一約寶葢染用。表自行。二約寶葢淨用。表化他。自行二意。一棄葢以供佛。二即惑以成智。化他亦二。一回因以向果。二從體以起用。初染用表自行者。五百長者。表五道眾生也。五百寶葢。表五道眾生具有五葢也。五葢者。一貪欲葢。二嗔恚葢。三愚癡葢。四睡眠葢。五掉悔葢。五葢既為五道之因。而五道又為五葢之果。而此五法。世所珍尚。以故名寶。五道而言五百者。道道具五。成二十五。約因果合論。成五十。而此因果。其體性融。一復具十。成五百葢。初棄五葢以供佛者。論五百長者。皆菩薩人。本無五葢。即使有之。又何必棄。第現化道。攝其同類。苟不示以棄除。則一切眾生。五道輪迴。何由止息。是以捨其翫好。以供養佛。迴悲由之所重。以表福田之所輕。冀佛施以大智慧神通力。有以變之化之。俾即事以成理。即輕以為重。成無上大菩提也。故下偈云。今奉世尊此微葢。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覩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二即惑以成智者。五葢屬煩惱道攝。五百長者。久證煩惱即菩提之道。為度眾生。故現身為毗耶離長者之子。具此五葢。始既悟煩惱即菩提。以成菩薩道。今則從菩薩道以現五葢相。人獨知菩薩之為葢。不知長者葢即非葢而葢即菩提。是以用此寶葢以供養佛。冀佛以大智慧神通力。有以變之化之。庶即此煩惱以成無上菩提。故下偈(云云)。故經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又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又云貪恚癡四顛倒五葢為如來種。化他二意中。初回因以向果者。菩薩化他。修三慈之因也。此以葢有覆被之用。法華張設幰葢。大師用表慈悲。今長者獻葢。亦復如是。所以表此經三十慈也。觀眾生品云。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語言。譬如幻師等(云云)。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A23]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又云行寂滅慈無所生故。凡列三十種慈。慈雖三十。束之惟三。中道無緣之慈十四。一真實慈(云云)真諦法緣之慈七。一不熱慈。(云云)俗諦生緣之慈九。一菩薩慈(云云)是則開之雖有三十。合之惟有三慈。是以長者獻葢。與佛神變。合而言之。義惟三種。一五百長者各獻一葢。共為五百。此表生緣慈悲境在於五道。故釋論云。慈有三種。眾生緣慈。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經云。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次以葢供佛。佛座既高。葢必散之於空。如散華供佛。然葢停於空。空無所依。表法緣慈悲。故釋論云。法緣慈者。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次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初既奉葢。次乃依空。今則合葢空而為一。徧覆世界。正表中道無緣慈悲。既雙照而雙遮。復雙遮而雙照。此慈體遍。普該普覆。故合而為一。徧照三千。釋論云。無緣慈者。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即此以為回因向果。即此以為從體起用。何也。葢五百長者之葢。而位在生緣。所謂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苟不回之以向法緣無緣。不了之者。多墮三藏菩薩。行事六度。涉於愛見。今以之供佛。散之於空。則即此生緣。以為法緣。所謂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如來復現威力。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此生法二緣慈悲。以為無緣慈悲。所謂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即回因向果義也。從體起用者。即此合三為一之寶葢。為諸佛果證之大體。無緣慈體。法身德也。法緣慈體。般若德也。生緣慈體。解脫德也。合成一葢。正言其體。徧覆三千。正言其用。又云。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乃至十方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葢之中。豈非依正重重而互現。生佛彼此而交參。即此而為大體。即此而為大用。玅證性具。可不言而信矣。何為即此而為大用。夫葢以覆被為義。而十界羣生。雜居於三界之中。其患熱惱而慕清凉。翹佇於炎炎火宅。不啻如三草二木百穀苗稼之望慈雲徧覆法雨均霑。若不分而分。則生緣慈葢。其所覆者在於五道。(界內眾生而有六道。今言五道者。合修羅於四生故也)法緣慈葢。其所覆者在於聲聞緣覺兩界。無緣慈葢。其所覆者在於菩薩與佛兩界。又此十界所被之機。雖皆寓於五道。實寓於人法界者多。故佛示生。常在於人道也。第此三慈。本是一體。用之雖有專門。實乃舉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以是而言。則獻葢一序。所關非細。其中義意。誠為經緯全章。組織始末。釋者應提其綱領。撮其綱目。攢聚於此。庶聞是經而思其義。未修其慈者。有所適從焉。今約此開章為八。一明悲田五葢。二明敬田三身。三明惑性相即。四明理性融通。五明慈因三智。六明果德三慈。七明慈體三德。八明慈用三脫。此之八義。體順四弘。葢菩薩四弘誓願。依四諦境立。一依苦諦境。立一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今五百長者子。表五道眾生。即苦諦境。欲除苦果。莫先斷因。五葢即苦因也。能表用葢復順慈義。故是初願。二依集諦境。發一誓願。煩惱無數誓願斷。今五百長者子。知五葢等煩惱其性本空即是菩提。故即以五葢散之於空。供養於佛。佛知其意。即以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大千。能表用葢復順慈義。故是次願。三依道諦境。立一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四依滅諦境。立一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今回生緣法緣之慈。以向無緣之慈。因地三慈。即道諦也。果德三慈。即滅諦也。能表用葢復順慈義。故是三四兩願。此之四弘。方是發僧那於始心。下從體起用。正是終大悲於赴難。今順此義釋之為八。初明悲境五葢。(具如摩訶止觀二十五方便中。有辨葢相棄葢法。圓修行人。須者往檢)夫五道眾生。不了之徒。沈湎於五葢之樂。既因之以造業。復因之而輪迴。不覺不知。以苦為樂。諸佛菩薩。誓欲拔之。正當悲境。而於其中。有覺悟厭苦者。乃悲苦而仰樂。第樂之至大。莫過於佛。仰而求之。非誠感而不可。誠感之徵。非財施而弗通。今五百長者。代苦眾生。以五百寶葢而奉佛。故其所捐財施雖復有貲。而財能通法。則法施無窮。如經所謂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惟其以此玅感。而仰格於佛。故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夫財施固有限也。而法施則無限也。而於其性又本來融通。無所而不徧。如來稱其性。以融之通之。周之遍之。故令諸寶葢合成一葢而遍覆大千。自非性體本玅。而如來曷能作意變之耶。夫寶葢迹也。其性融通本也。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以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又五百寶葢迹也。合成一葢徧覆大千本也。始則從本以為迹。故為五百。今者循迹以返本。故合為一葢。亦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次明敬田三身者。敬田體通。今以佛為敬田。乃田之上上者也。夫佛垂應迹。身與凡同。雖勝輪王。倍之而[A24]已。若以長者之一葢。用覆如來之一身。亦以足矣。今奉以五百寶葢。即各現一身。以當一葢。夫誰曰不可。如來則令諸寶葢合成一葢。以此一葢。而用覆一身。豈非循迹以歸本。合五百應五道之身。以為一報身乎。夫報智般若也。應迹解脫也。今既合此二修以為一體。即此而謂之法身一性可也。昔也從本以垂迹。今也循迹以歸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然而非此悲由。而莫能感佛。非此敬田。而莫能應生。悲敬之田玄合。感應之道圓彰。此維摩詰不思議解脫經之所由說也。三明惑性相即者。夫五葢為三惑總體。竪以分之。則此五葢為界內界外二種見思。刀背鈍使。而鈍必兼利。矧掉悔一葢。足當二種見思。刀面利使。故此五葢。即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之異名也。橫以言之。則此五葢。為界內界外昏動生死之大患。葢貪嗔掉悔三葢。體屬於動。愚癡及睡眠二葢。體屬於昏。夫阻乎空寂者見思也。障乎化導者塵沙也。翳乎法性者無明也。擾此三法者。動為之患也。蔽此三法者。昏為之病也。五道眾生迷之。故為之情。五百長者悟之。故為之智。故維摩詰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文殊師利云。六十二見為如來種。所謂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發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云云)惟其長者。達此五葢。即惑成智。故以五百寶葢供養於佛。冀如來有以明之鑒之。然則三諦之明本也。三惑之暗迹也。迷者執迹以忘本。悟者即迹以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四明理性融通者。如來明察此意。示其理性融通。是故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寶蓋。表塵沙即是化導。合成一葢。表見思即是空寂。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表無明即是法性。又徧滿三千。表即動而靜之體。顯現一切。表即昏而明之用。夫五葢三惑。真如不變之體也。能隨五道。染緣之用也。始既不變以隨緣。末則隨緣而不變。不變之體本也。隨緣五葢迹也。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又五百寶葢。隨淨緣之迹也。合成一葢徧覆大千。不變之本也。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然而自非五百長者。無以悟五迹之惑性相即。非如來。無以現理體之融通。感應之道交。惑性之理一。此維摩詰不思議解脫經之所由說也。五明慈因三智者。三種慈悲屬果。果由因尅。而因為三智。葢生緣慈悲。體屬俗諦。塵沙障乎化導。非假智而不開。法緣慈悲。體屬真諦。見思阻乎空寂。非空智不彰。無緣慈悲。體屬中諦。無明翳乎法性。非中智而不顯。故菩薩欲顯三慈。須修三智。是故先修從假入空之智。而破去見思。成法緣慈悲。次修從空入假之智。而破去塵沙。成生緣慈悲。後修從空假入中道之智。破去無明。成無緣慈悲。此猶約歷別次第言之也。若圓融三智。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則空智不惟破見思顯法緣慈悲。亦破塵沙無明。顯生緣無緣二種慈悲。(云云)故維摩詰云。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之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以此而言。則菩薩欲成三慈。必修觀智。以破縛著明矣。又曰。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自釋云。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今復釋其所釋曰。此文雖然離為四句。合之但成二義。謂方便與慧。秪由莊嚴佛土。成就眾生。與殖眾德本。離之故為四耳。初義縛則俱縛。葢以愛見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則縛於有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則縛於空也。次義解則俱解。謂不以愛見莊嚴佛土。則解於有也。於空無相無作法以自調伏。而不疲厭。則解於空也。下義亦然。是則慧即空智法緣慈也。方便即假智生緣慈也。於空於假。二俱無著。而雙輪並馳。即中智無緣慈也。乃至云。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凡二十八種菩薩之行。皆明離二邊法。以顯中道。無非三種慈悲之觀智也。又如菩薩行品。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云云)云何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云云)夫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此則即不盡有為而恒盡之。乃出假而恒入於空也。不住無為。修學空無相無作。不以空無相無作為證。乃入空而恒出於假也。如是則雙遮而恒照。雙照而恒遮。莫非修三種慈悲之觀智也。即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不二即諸佛所證之果理也。門即所觀三諦之理境也。入即三種慈悲之觀智也。或有從空而入。或有從假而入。或有從中而入。或有以言遣言而入。或有以無言遣言而入。此即教門。明四門入道。四句之外。各有無言句同。略如法自在菩薩云。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忍法。是為入不二法門。則以中道而為入不二法門。即中智也。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即以真諦而為入不二法門。即空智也。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是為入不二法門。即以真俗二諦而為不二法門。即空假並行之智也。是故會而歸之。無非觀智。回而向之。罔匪慈因。今五百長者子。示迹五道。慈屬生緣。既是圓修。假即空中。是故以五百寶葢。散之于空。以供養佛。散之於空。則生緣之假。即法緣之空。以供養佛。則即生法二緣之假空。即無緣之中。乃即事而為理。回因以向果也。夫中空二慈之葢本也。生緣五百之葢迹也。非中空二慈之本。無以垂生緣假葢五百之迹。非假葢生緣五百之迹。無以顯中空二慈之本。迷者執迹以忘本。悟者達本而即迹。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六明果德三慈者。前明慈因三智因也。今明果德三慈果也。夫果德三慈。理本具足為因。三惑覆而不顯。是故菩薩先修假慈。破去塵沙。而生緣之慈顯。次修空慈。破去見思。而法緣之慈顯。次修中慈。破去無明。而無緣之慈顯。此三慈名出智論。而義。備今經。但與之開合有異耳。智論則合三十慈而為三。此經則開三慈而為三十。一開無緣為十四。一真實慈。如寔觀眾生故。二寂滅慈。無所生故。三等慈。等三世故。四不二慈。內外不合故。五不壞慈。畢竟盡故。六堅固慈。心無毀故。七清淨慈。諸法性淨故。八無邊慈。如虗空故。九如來慈。得如相故。十佛慈。覺眾生故。十一自然慈。無因得故。十二菩提慈。等一味故。十三大悲慈。導以大乘故。十四安樂慈。令得佛樂故。開法緣慈為七。一不熱慈。無煩惱故。二無諍慈。無所起故。三阿羅漢慈。破結賊故。四無等慈。斷諸愛故。五無厭慈。空無我故。六深心慈。無雜行故。七無誑慈。不虗假故。開生緣慈為九。一菩薩慈。安眾生故。二法施慈。無遺惜故。三持戒慈。化毀禁故。四忍辱慈。護彼我故。五精進慈。荷負眾生故。六禪定慈。不受味故。七智慧慈。無不知時故。八方便慈。一切示現故。九無隱慈。直心清淨故。今如來以神變之力。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寶葢。表生緣慈也。合成一葢。表法緣慈也。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表無緣慈也。非無緣法緣二慈之本。無以垂生緣五百之迹。非五百生緣之迹。無以彰無緣法緣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合而同之。則非五百長者三智之因。莫回釋迦如來三慈之果。非釋迦如來三慈之果。莫攝五百長者三智之因。因與果而交涉。感與應而道交。此維摩詰不思議解脫經之所由說也。七明慈體三德者。夫無緣慈體即法身德。亦以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表之。法緣慈體即般若德。以合成一葢表之。生緣慈體即解脫德。以五百寶葢表之。而此三德。有正報依報。約正報。則佛之三身。約依報。則佛之寂光玅土。亦兼得報土應土。如來正報三身者。觀經疏云。法身者(云云)報身者(云云)應身者(云云)。如見阿閦佛品。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夫阿閦如來應身也。而維摩了達此應即法即報。故對之曰。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身。觀自[A25]己色身即實相法身。如來豈不然乎。故曰觀佛亦然。由是推廣其義云。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夫色。應色也。色如。報智也。色性。法身之性也。此又不惟三身而等觀。亦乃三身而俱遣。又曰非四大起。同于虗空。乃至云。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無非即應身以明法報。至若中間而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則又顯言即法報以垂應身。觀阿閦鞞佛既然。則觀釋迦如來與十方諸佛亦然。然而非法報之本。無以垂應身之迹。非應身之迹。無以顯法報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依報三德者。諸佛菩薩所居常寂光淨土也。常即法身。光即般若。寂即解脫。是三點伊。不縱不橫。若並別縱橫。即乖法體。如維摩詰所居方丈之室。約義而言。則三德具足。如方丈一室。即表法身常德。念今文殊大眾當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表般若光德。能容三萬二千人。及三萬二千師子座。表解脫寂德。故此寂光丈室。如人入薝蔔林。唯聞薝蔔。不齅餘香。若入此室。但聞諸佛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香也。又此室常現八未曾有法。正以方丈之室即常寂光土故也。又約釋迦現居國土明之。舍利弗與大眾所見穢邦。應土也。螺髻梵王所見。并如來按足指之所示。現報土也。二土所依之體。及以能現之理。常寂光土也。是以寶葢之中。所現三千大千世界并十方諸佛說法。皆於中現。正以依正交參生佛不二圓融無礙俱不思議。然而非法身般若之本。無以垂解脫應身之迹。非解脫應身之迹。無以彰法身般若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達迹以得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八明慈用三脫者。夫慈果之體。在乎三德。而慈體之用。在乎三脫。如經明不思議解脫。毛容大海。芥納須彌。如斯大用。而題為不思議解脫。果體之用。在乎解脫明矣。但解脫有三。曰性淨解脫。為法身之用。曰圓淨解脫。為般若之用。曰方便淨解脫。為解脫之用。若以當體明體用者。則性淨為體。餘二為用。故釋題五重。以真性為體。今約三德。既以法身為體。則般若解脫皆為其用。若以寶葢表之。葢有帡幪義。表性淨解脫。葢有除煩熱義。表方便淨解脫。葢有致清涼義。表圓淨解脫。此正表也。若餘義者。五百長者。各獻寶葢。感之之道也。世尊受之。合成一葢。徧覆大千。應之之道也。此可表感應不思議。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大千。懸處于空。不上不下。此可表神通不思議。四面懸鈴。出和雅音。此可表說法不思議。合為一葢。而為之主。本是五百。以為之賓。此可表眷屬不思議。大千眾生蒙帡幪。除熱惱。獲清涼益。此可表利益不思議。一期表報。佛化周足矣。問曰。此與法華迹門十妙如何同異。答曰。不同而同。同而不同。不同者。彼明十妙。此明八不思議。故不同也。同者。立名雖則有異。約義略亦相齊。如此中第三明惑性相即。第四明理性融通。可當玄文第一境妙。此中第五明慈因三智。可當玄文第二智妙。此中第一明悲境五葢。第二明敬田三身。可當玄文第三行妙。此中第五明慈因三智。第六明果體三慈。可當玄文第四位妙。此中第七明慈體三德。可當玄文第五三法妙。此中第八明慈體三用。可當玄文第六感應妙。第七神通玅。第八說法妙。第九眷屬妙。第十利益妙。同而不同者。彼明法華開權顯實。故立十門。以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各各具足相待絕待二妙。此經方是方等。為實施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為法華作弄引之時。不惟法相分滿不同。亦乃義理顯密小別。然而妙即不思議。不思議即妙。亦不同而同也。今先明感應不可思議者。夫用者應也。應非感不赴。感者機也。機非應不關。如五百長者。各獻寶葢。感也。佛以神力。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大千。應也。非五百寶葢之感而不關。非如來神力令諸寶葢合成一葢而不應。感應道交。故得一期化法圓彰。若約當文。則以五百長者子以為感。然五百長者。不過為之發起。通而言之。則菴摩羅園眾。菩薩三萬二千。比丘八千人俱。與夫他方所來菩薩得益而去。并三千大千世界。寶葢中現天龍八部。皆為能感之機。雖其中間不無十界差別。觀其或種或熟或脫。莫非佛界以為緣起。若論其應。則有乎二。一釋迦。二維摩。以釋迦現通。維摩亦現通。釋迦說法。維摩亦說法。然而始則菴摩遣人而問疾。末則毗耶匡眾以歸園。雖其間碪椎互扣。賓主盤桓。既歸宗而有在。則惟以釋迦而為之主。為之應也。玄文所謂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隨河長短。任器規矩。無前無後。一時普現。此是不思議妙感妙應也。若約差別說者。則十界之身普應。而法華普門品。開為三十二種應身。若曰應以佛身。則今釋迦牟尼佛是也。應以菩薩身。則今文殊等諸大菩薩是也。應以聲聞緣覺身。則今須菩提等尊者是也。應以天龍八部等身。則今螺髻梵王與室中天女是也。應以天魔身。則如經說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是也。應以婆羅門等身。則如經說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等。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是也。應以長者居士等身。則今維摩居士與五百長者子是也。如是應現。不一而足。然而非佛菩薩法報之本。無以示五道等眾機之迹。非五道等眾機之迹。無以顯佛菩薩法報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以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又非佛菩薩界法報之本。無以垂十界應身之迹。非十界應身之迹。無以顯佛菩薩法報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第二明神通不可思議者。玄文云。上辨機感。而妙理難顯。應須神通駭動。現于瑞相。密表乎理。世人以蜘蛛掛則喜事來。鳱鵲鳴則行人至。小尚有徵。大豈無瑞。以近表遠。亦應如是。纓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性也。慧性者。通達無礙也。地持云。神謂難測知。通謂無壅礙。言異而義同也。然有六種。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無漏。如是六種。猶為統總。若約法相差別為言。則又有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依中現正。正中現依等。如五百長者子獻五百寶葢。無量也。合成一葢。一也。令諸寶葢合成一葢。無量以為一也。雖合為一葢而不壞五百之數。一為無量也。五百寶葢各有現量。小也。徧覆大千。大也。合成一葢。小中現大也。雖是一葢而不妨五百差別。大中現小也。寶葢。依報也。現諸如來說法之相。正報也。諸佛說法于葢中現。依中現正也。佛身清淨。葢現身中。正中現依也。此為一經神通根本。下文所說不思議解脫種種神通。皆從此中流出。今別出其相。凡有多種。如方丈一室。能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其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而三萬二千菩薩。聲聞。天龍。八部。各坐其座。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能容受此高廣之座。于毗耶離城。無所妨礙。又于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A26]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并前方丈容座。皆是小中現大。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此為正中現依。亦為依中現正。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上。擲過恒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A27]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此為去取自在。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此為能延能促。又舍利弗。住不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于眾生。此為能聚能集。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徧示一切。而不動本處。此為動而不動。不動而動。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于一毛孔皆令得見。此為能具能現。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無所損壞。諸樹木亦不推折。此為即動而安。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此為即危而安。又于下方過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恒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鍼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此為去取稱性。而施設無迹。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乃至轉輪王身。此正應十界等身也。十方世界所有眾生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聞。前之種種。皆形之神通。此為聲之神通。種種變化不可思議也。又如欲致香飯以飯大眾。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于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世界分。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于上方。禮彼佛足。具述致敬借飯之辭。彼化菩薩。既受鉢飯。與彼九百萬菩薩。至維摩舍。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諸菩薩皆坐其上。與諸大眾同食香飯。(云云)此為即遠而近。即小而大。即少而多。即粗而妙之神變也。又欲與文殊同往佛所。即以神力持諸大眾。并師子座。置于右掌。往詣佛所。又以右手斷取玅喜世界。置于此土等。皆不思議之神變也。或問曰。此經神變。所說何多。答曰。此經說在方等。正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之時。而聲聞于昔阿含[A28]已得道果。但念空無相無作。而于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是以此經發起即以寶葢現通為事。開章即以淨佛國土為請。正欲違其宿心。斥其小行。令其恥小慕大。得生酥益。以作法華開權顯實之弄引。故神通淨土。偏其多也。是以是時大迦葉。聞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A29]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此正方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令聲聞得恥小慕大之益也。然而非不可思議解脫之本。莫能施種種不思議神通之迹。非不思議神通之迹。無以彰不可思議解脫之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三說法不思議者。此門與前神通。有離合兩意。離而言之。自有眾生因神通形益而得度者。如經明芥子內須彌山。乃云唯應得度者。乃能見之。即其義也。又如現相辟支。不能說法。惟現神通。令人得益。亦其類也。自有眾生必因聞法獲聲聞益而得度者。此如常途。今則合以明之。先既以神通駭動。發其欣樂。今則次以智辯宣敡。逗其所宜。猶如龍王降雨。必先靄以慈雲。震以戒雷。俾三草二木。先獲蘇息。而翹然顒聳。然後雨以法雨。率土充洽。上中下根。各得增長。佛法亦然。故次神通。而明說法也。餘時說法。固無暇論。此經說在方等。得對半說滿。彈呵褒歎之正。雖曰說滿。而圓頓居多。雖專圓頓。而亦不妨兼通兼別。如三十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文殊維摩固是圓頓。其餘菩薩豈不亦兼通別。又如寶積偈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此追贊圓頓之法也。始在佛樹力降魔等。此追贊阿含時所說小乘之法也。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此則正贊方等時。四教並談。頓漸秘密不定同舉也。大師演華嚴日譬云。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淨穢聞有褒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喻正譬方等示土現身神通說法種種不同也。又如佛為寶積說佛國淨土之行。總說則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別開則有三心二十行。三心者。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乘心。二十行者。則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品。迴向。說除八難。自守戒行。十善。乃至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論淨佛國土之行。四教菩薩皆能修之。三藏菩薩。事六度行。修在阿含。既未破惑。猶落愛見。今在方等正對半說滿。則三心二十行。通通別圓。三教菩薩皆能修之。惟此心行。能解即空。則判入通教。能解但中。則判入別教。能解圓中。則判入圓教。又如方便品。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初說身之過患。此亦四教通觀之境。至云諸仁者。此可厭患。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生等。所列種種功德。會而歸之。亦通四教。今在方等。既對斥事度。則修通後三。亦可知也。又如諸弟子品。呵舍利弗云。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以至心不住內外。是為宴坐。此雖以圓呵小。義亦通於通別。若曰于諸見不動。而修道品。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此則的以圓頓而對呵于小乘也。如是種種。不能枚舉。至于呵彌勒云。二十五法是菩提。為光嚴童子說三十二道場。雖是圓頓。義亦兼乎通別。至于呵持世。而降伏天魔。為諸魔女說無盡燈法門。此則以圓呵偏。以成圓頓。化魔為佛。舉此為例。餘不繁列也。夫圓法本也。餘教迹也。始則為實以施權。終則會權以歸實。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以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四明眷屬不可思議者。法華玄義明六種眷屬。此經亦具有之。今出其相。一理性眷屬。經云一切眾生皆如。乃至彌勒亦如。是也。二業生眷屬。如來先世曾為結佛性緣種。世世成之熟之度之脫之。直于此世。或聞說得道。如常隨之眾。為法親內眷屬。或未得道。預會俗眾。為外眷屬。三願生眷屬者。先世結緣雖未斷苦。願生內眷屬中。或怨家等因之受道。若得道者。成內眷屬。不得者。成外眷屬。如餘經所說。有調達等緣是也。四神通眷屬者。若先世值佛。發真見諦。生猶未盡。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佛分段作佛。或以願力。或以通力。來生下界。與他方菩薩來此毗耶離。聞法獲益而去。如香積佛國諸來菩薩等是也。五應身眷屬者。或同佛究竟法報二身。而起應身。如文殊是龍尊王佛。維摩是金粟如來是也。或等覺菩薩等。從分真法報二身。以起應身。如彌勒等是也。或為熟他。或為自熟。或為本緣。皆名應身眷屬。六明法門眷屬者。此如普現菩薩。問淨名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在何所。淨名答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為舍。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此法門眷屬也。諸經流類至多。學者可以意得也。此中若論本迹者。應身眷屬。則以法報為本。應身為迹。然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以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餘三則以宿種為本。現行為迹。亦本迹雖殊。不思議一。第五明利益不可思議者。諸佛所為。未甞空過。釋論云。佛入王三昧。前放光度前者。後放光度後者。譬如網魚前獲後獲。見光聞法。皆不唐捐。今經云。法寶普照。而雨法雨。即身口兩益也。寶積長者云。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此言各隨宿根以見佛身有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此言眾生各隨宿根聞法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此言見身聞法各隨根器而獲利益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此則神力不共法。此言所獲之益種種差別也。或有歡喜。即世界悉檀。得歡喜益。或有恐畏。即為人悉檀。拳拳秪畏。力行其善。得生善益。或生厭離。即對治悉檀。得對治法。厭離煩惱。獲破惡益。或斷疑者。斷去惑疑。得入第一義諦理益。此之四悉。義關四教。此經對半說滿。對藏說通別圓三教。又有于方等時新入藏者。應得小益。須知此經論益。有顯密兩意。顯意者。如說佛國品竟。求聲聞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此聞大悟小。得藏通兩教之益也。如方便品。維摩詰為諸問疾。如應說法。令無數人。皆發無上道意。此得圓頓發心之益。亦兼前二教之益。又如維摩詰為目犍連說法時。八百居士皆發無上道意。又維摩詰為須菩提說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又維摩詰為羅睺羅說法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無上道意。又為彌勒菩薩說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忍。又為光嚴童子說法時。五百天人皆發無上道意。又為魔女說法時。令萬二千天女發無上道意。又為善德長者說法時。令城中一最下乞人發無上道意。又文殊將眾入淨名室聞法覩變時。其中八千天子。皆發無上道意。又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忍。又香積品。說娑婆十事善法等時。百千天人。皆發無上道意。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乃至佛說此經[A30]已。一切大眾皆大歡喜。總得歡喜益也。密意者。傍為彈偏斥小。令諸小乘聞大不謗。聞斥不嗔。得恥小慕大益。為法華以作開權顯實方便。得轉酪以為生酥益。若以寶葢三用。會通三益者。發無上道心。入無生忍。此獲帡幪益也。菩薩得淨佛國土。遊戲神通。此獲能致清涼益也。得法眼淨。不受諸法。漏盡意解。此獲除煩熱益也。然為欲令眾生獲開佛知見大益之本。故權令獲三乘七方便利益之迹。迷者忘本以執迹。悟者即迹而達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然則非三德不可思議之大體。莫能致三脫不可思議之大用。非三脫不可思議之大用。莫能彰三德不可思議之大體。體與用而俱大。理與事而皆圓。此維摩詰不可思議解脫經之所由說也。
觀解者。觀一心性具五道。為五道悲境。誓願拔之。即生緣慈悲。如五百長者子獻以寶葢也。次觀之使空。與性具二乘相契。即法緣慈悲。如五百寶葢投之于空也。觀此五道與佛性無異。眾生如。同彌勒如。即無緣慈悲。如令諸寶葢合成一葢也。此總觀也。若別觀者。觀五道因果本自無性。即是佛性。而佛界因果。亦未甞異乎五道之性。但五道之性。無苦而有苦。此苦可悲。佛界之性。無樂而有樂。此樂可敬。即悲敬一雙也。觀五道五葢。煩惱生死即是菩提涅槃。即惑性即理性一雙也。觀一心十界即空假中。修之謂之三因。成之謂之三慈。即因果一雙也。觀一心即空假中。即是三德。而此三德具足無方大用。即體用一雙也。其中感應神通。說法眷屬利益。觀之可知。又觀解者。觀一念性具五道。而此五道為生緣慈境。即五百寶葢也。觀之即空。即法緣慈境。即以寶葢散之于空也。了此九界即是佛界。性具百界千如。徧歷假名實法與夫國土。即令此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也。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二
校注
[0596001] 弗疑勿 [0598001] 二疑三【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48 維摩經無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四列眾名三十四。初列從觀得名三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