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卷第三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什公曰。上以身供養。今以心口供養。上以財養。今以法養。復次眾雖見其變。未知變之所由。欲令推宗有在。信樂彌深。故以偈讚也。
○二長者說偈二。初總讚三。初讚色心俱勝四。初讚色勝。
目淨修廣如青蓮。
肇公曰。五情百骸。目最為長。瞻顏而作。故先讚目也。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喻也。
燈曰。人相十分。面居其七。面相十分。目居其七。則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微妙好。而於青蓮華眼。相好居多。故寶積揭其勝而讚之。攝餘可知。若具足而言。應如金光之讚佛面猶如淨滿月等諸偈。此言中之意也。若言外意者。正以長者獻葢。意表於慈。而佛之慈悲。主寓於眼。所謂若心中正。則眸子瞭焉。故讚眼全在讚慈。普門云。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也。然有劣應青蓮之眼。以至法身青蓮之眼。今雖讚一眼。而四眼五眼。意皆周足。
觀解者。觀一心十界。有三諦之樂可與。常欲與之。是為觀心目淨修廣如青蓮也。
○二讚心勝。
心淨[A1]已度諸禪定。
肇公曰。形長者目。德主者心。故作者標二為頌首也。禪定之海。深廣無際。自非如來清淨真心。無能度者。
燈曰。染心此岸。惟禪度之。若味著於禪。禪復為染。故禪定此岸。復須度之。葢世間禪。出世間禪。以至出世間上上禪。傳傳可以論散論定。故世間根本禪。於欲界散地。雖稱為定。於出世四聖。[A2]已復為散。況如來上上禪乎。故下文云。何謂為縛。貪著禪味是菩薩縛。金剛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是則禪定味海。惟佛聖人乃能度之。
○三讚業勝。
久積淨業稱無量。
肇公曰。於無數劫積三淨業。故名稱無量。
燈曰。不淨之業有三。曰貪嗔癡。此意業之不淨也。曰殺盜婬。此身業之不淨也。曰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此口業之不淨也。若夫淨業。則有止行二善。於前三不淨業。皆不而去之。所謂不貪不嗔不癡等是也。此淨其業也。非淨業也。夫淨業者。非獨不貪嗔癡。兼能廉節仁慈智慧。非獨不殺盜婬。兼能放生惠施。淨法與人。非獨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兼能誠信實言。善和鬬訟。令美人德。此之為淨業也。今讚如來之意業清淨。則三惑究淨。而三智圓證。身業清淨。則二死永亡。而三德圓滿。口業清淨。則五語如絃。八音宏暢。有稱名之德者。而後有名稱普聞於無量之實。信矣。
觀解者。觀一念心本來空寂。意業淨也。心尚叵得。何有十界。身業淨也。稱實宣敡而讚美之。口業淨也。
○四讚慈勝。
導眾以寂故稽首。
燈曰。目淨修廣如青蓮。色寂也。心淨[A3]已度諸禪定。心寂也。久積淨業稱無量。業寂也。三而不寂者凡夫。自寂而不寂人者二乘。[A4]己他兼寂尚居因位者。菩薩。自他俱寂皆到彼岸者。如來。寶積長者謂人之不易下人者首。下之敬仰而不即可者稽。夫以財勝人者。富而[A5]已矣。以位勝人者貴而[A6]已矣。不以富不以貴而勝人者。道而[A7]已矣。以道勝人。而又勝之者。導人以道而[A8]已矣。故以富貴下人者。貌服也。以道下人者。心服也。導人以道者。此又服之又服者也。今曰導眾以寂故稽首。夫如來既以道而勝[A9]已矣。復能導人以道。是故稽首而頂禮焉。
觀解者。觀一念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者。寂也。復以此法。轉教餘心者。導眾以寂也。
○二讚神變難思。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肇公曰。既見合葢之神變。[A10]已不可測。於中現十方國。及諸佛演法。於是忍界一切眾會悉遙見聞。更為希有也。
燈曰。上以一偈讚佛功德。略[A11]已周足。讚之所不能盡者。秪獻葢一緣。[A12]己之寓乎意者深。佛之昭格乎[A13]己者遠。葢所獻五百寶葢。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大千。普現十方國土。并諸佛說法。一切大眾悉獲見聞。則一期化道。四雙八隻功德。舉在其中。是故長者先以此偈而總讚之。下去種種偈讚。莫非敷演其事。觀者得之言表。則一部經旨。思過半矣。
觀解同上可知。
○三讚法財普施。
法王法力超羣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肇公曰。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道濟無疆。諸法殊相。能善分別。自此下至業不亡。盡歎法施也。
○二別讚三。初讚頓初說法功德二。初讚內證殊勝。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A14]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公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雖分別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夫世王自在於民。法王自在於法。法無定相。隨應而辨。為好異者。辨異而不乖同。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異。同異殊辨。而俱適法相。故得自在。
燈曰。寶積意言。羣生以財為力。故於財自在。能以財惠施一切。法王以法為力。故於法自在。能以法財普施一切。曷為財。即各以寶葢供養如來是也。曷為法。即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會。皆於葢中。普見生佛依正等相是也。然而又非離乎財施別有施法。秪了於財施通達法施。於財等者諸法亦等。是故法王法力超過羣生。常以法財普施一切也。然此猶相也。若夫以相表法。則如向之所說。寓悲敬惑理因果體用。皆不思議。關一經之大旨。說法之本懷。真所謂於法自在越諸羣生。常以法財普施一切也。善能分別諸法相。涉於有也。於第一義而不動。住於空也。秪分別而不動。秪不動而分別。是則恒涉有而常空。恒常空而涉有。如寶葢之顯現一切。何甞有無而殊致乎。總而歸之。兩言而盡。曰[A15]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如來所以稱為法王者。正以於諸法而得自在故也。此讚內證殊勝也。
觀解者。觀一念性具十界即空。即法王法力超羣生也。觀之即假。即常以法財施一切也。觀之即中。雙遮二邊。即分別不動也。雙照二邊。即[A16]已於諸法得自在也。
○二讚說法微妙。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肇公曰。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即形。會形非謂無。非無非謂有。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說也。以因緣故諸法生者。有亦不由緣。無亦不由緣。以法非有無。故由因緣生。論曰。法從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無我無造無受者。諸法皆從緣生。無別有真主宰之者。故無我也。夫以有我。故能造善惡。受禍福。法既無我。故無造無受者也。又云。善惡之業亦不亡者。若無造無受者。且不應有為善獲福為惡致殃也。然眾生心識相傳。美惡由起。報應之道。連環相襲。其猶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無差毫分。復何假常我而生之哉。
燈曰。此追讚頓初華嚴時所說之法要也。此偈與中論四句同。論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第一同第四。第二同第一。第三同第二。第四同第三。中論從末向本。故先說緣生。後說中道。此偈從本向末。故先說中道。後說緣生。會而歸之。不同而同也。今明此偈。凡為四釋。一約不變隨緣釋。二約理體三諦釋。三約修門三觀釋。四約隨機四教釋。一約不變隨緣釋者。說法不有亦不無。真如不變之體也。真如之體。性是中道。設言其有。四性玄無。設言其無。具足眾法。此理亘十方而無外。歷萬古而恒如。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故如來於華嚴頓初等諸經。而常宣說也。以因緣故諸法生者。真如隨緣之用也。良由真如不變之體。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故華嚴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葢真如之體。雖不變而能隨緣。謂能隨三觀淨緣。具造佛法界。能隨三惑染緣。具造九法界。故曰。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正以真如不變之體。雖曰隨緣具造諸法。乃即隨緣而其體不變。惟其不變。故即隨緣之用。其體本空。了無能造主宰。亦無所造之業。及無受報之者。故曰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報亦不亡者。真如之體。雖然隨緣不變。性體本空。而無我無造無有受者。然而不妨乎差別隨緣之用。故隨淨緣。不亡乎善業之報。而成佛道。隨染緣。不亡乎惡業之報。而成九界也。二約理體三諦釋者。此中及下文。皆須回華嚴以同中論次第說。因緣所生法。十界緣起之事境也。我說即是空。十界緣起當體即空。無我無造無受者。真諦境也。亦名為假名。十界緣起。全體即假。善惡之報亦不亡。俗諦境也。亦名中道義。十界緣起。當處全中。說法不有亦不無。中諦境也。秪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舉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也。三約修門三觀說者。說法不有亦不無。中道玅觀也。以因緣故諸法生。三觀所觀之事境也。無我無造無受者。空觀也。亦名為假名。假觀也。即因緣生法。而即空即假即中。亦舉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也。葢此三法。在所觀言之。謂之三諦。在能觀言之。謂之三觀。只是一法。約修性分。故為諦為觀爾。故荊溪大師云。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四約隨機四教釋者。因緣所生法者。小乘三藏教也。佛說三藏。在於小始。為外道執諸法從自然生。故說因緣生法破之。即以因緣故諸法生也。夫因緣生法。本為破邪而說。苟不破其因緣。則仍纏縛生死。故立我說即是空之教。以破因緣。則通教得起也。即無我無造無受者也。夫空宗本為出於生死。苟執此空以為究竟。則為焦芽敗種。不成法器。故如來以楔出楔。說從空入假之觀。以修淨佛國土游戲神通菩薩之行。即為別教。故曰亦名為假名。即所受之報亦不亡也。夫初教為破有入空。次教為破空出假。但行二邊。未會中道。故說圓教中道以融之通之。使不偏不倚。故曰亦名中道義。即說法不有亦不無也。觀解。準三觀解說可知。
○二讚漸初說法功德三。初讚三寶三。初讚佛寶。
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A17]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
肇公曰。道力之所制。豈魔兵之所能敵。自此下至禮法海。歎初成如來功德也。
什公曰。梵本云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
肇公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諭若甘露。於菩提樹先降外魔。然後成甘露寂滅大覺之道。結習內魔。於茲永盡矣。[A18]已無心意無受行者。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樂是行。至人冥真體寂。空虗其懷。雖復萬物並照。而心未甞有。苦樂是逕而不為受。物我永寂。豈心受之可得。無心於伏物。而物無不伏。
燈曰。凡佛示生人間。當具八相成道。一降兜率。二托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此小乘八相也。若大乘八相。加住胎。無降魔。了魔即佛故也。今在小始。故有降魔。仍略去諸相。但出成道降魔轉法輪。加摧伏外道。正讚如來初成道體以施道用。能降魔怨而轉法輪也。始在佛樹。此言三藏果頭佛。在木菩提樹下。降見思煩惱等四魔。得有餘涅槃。成一切智菩提種覺。見思二惑心意而無受行。摧伏界內一切諸外道也。
觀解者。三觀圓修。而初伏見思。真諦理顯。即始在佛樹力降魔等也。
○二讚法寶。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
肇公曰。始於鹿苑。為拘隣等。三轉四諦法輪於大千世界也。法輪常淨猶虗空也。雖復古今不同時移俗易。聖聖相傳。道不改矣。
燈曰。佛為大事出世。華嚴且稱本懷。為收機不盡。乃脫珍著弊。游行鹿苑。於佛一乘。分別說三。則今所轉法輪為第一聲聞乘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屬苦諦境。又屬五分煩惱。即集諦境。而此苦集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即示相作證勸修。則一念心中皆具足也。
○三讚僧寶。
天人得道此為證。
肇公曰。初轉法輪。拘鄰等五人。八萬諸天得道。此常清淨之明證也。
○二結成。
三寶於是現世間。
肇公曰。覺道既成。佛寶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於是。言其始也。
燈曰。三寶之義有四。一相從三寶。二別相三寶。三住持三寶。四一體三寶。今是相從。所謂從佛有法。從法有僧是也。
觀解者。即觀一體三寶。能觀覺智為佛寶。所觀諦理為法寶。諦智和合為僧寶。
○三讚美。
以斯玅法濟羣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肇公曰。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墮三途。佛以四諦玅法。濟三乘眾生。無有既受還墮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畢無為。故常寂然。生老病死。患之重者。濟以法藥。故為醫王長也。法輪淵廣難測。法海流潤無涯。故德無邊矣。
燈曰。此讚美偈。雖曰讚法。實兼美佛僧。葢以斯及大醫王。即當美佛。度老病死。即當美僧。言簡而意周矣。
觀解者。觀心玅性清淨常住。即度老病死也。此之法海。孰有邊涯。
○三讚漸中說法功德四。初讚佛心平等。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虗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肇公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如來。猶四風之吹須彌也。於善不善等以慈者。截手不慼。捧手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二。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無心。故平等虗空也。人寶敬承者。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燈曰。至人惟道是珍。毀譽善不善自於人。於[A19]己無預。故其心不動。猶如須彌。然而若獨守乎此。猶小乘也。如來於善不善。則又等之以慈。故其平等之懷。又猶若虗空焉。且將同與之樂。何嗔喜之足縈其懷哉。
觀解者。一心三諦。湛然不動。生佛平等。聞若虗空。於九界不善。觀之則拔其苦。於佛界善。照之則與其樂也。
○二讚神力難思。
今奉世尊此微葢。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覩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公曰。自欣所獻小而覩變大也。所奉至微。所見至廣。此是如來哀愍之所現也。十力是如來之別稱耳。十力備故。即以為名。
燈曰。此正讚漸中方等將說法時。先現以不思議之神變也。寶葢示現。其所表示雖具四雙。然而至要又在後三。即慈果體用。向之所讚成道等慈。即慈果法體也。神變現葢。即從體起用中感應神通。下去四偈。即現身說法眷屬利益也。
○三讚應身普遍。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現百水也。
燈曰。此正大師演華嚴日譬照於平地。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也。論佛之垂應。遍於十界。今既曰各見世尊。則但言佛應。此應對機分乎四種。一對藏教機。應丈六佛。對通教機。應合身佛。對別教機。應報身佛。對圓教機。應法身佛。或一身對多機。或多身對多機。此不必定。但此經說在方等。合具四教佛。如現土既分勝劣。應身豈得無之。然如來但是一身。豈有差別。惟隨所見不同耳。
觀解者。觀一心即空。見應身佛。即假。見報身佛。即中。見法身佛。
○四讚說法微妙三。初一音各得解。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密口一音。殊類異解。
○二一音隨所解。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受也。
○三一音獲四益。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難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公曰。眾生聞苦報則恐畏。聞玅果則歡喜。聞不淨則厭離。聞法相則斷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歡畏異生。此豈二乘所能共也。
燈曰。三偈皆讚一音說法。所不同者。一隨類各得解。一各各隨所解。一或有恐畏歡喜等故也。然則得解在於機。所解在於法。恐畏則言其得解所解獲益之不同。總而歸之於不可思議者。在佛則一音異說。在機則異聞異思異修異益。又總歸之。則在於神力不共。故知不共之力。在應不在機。肇公云。不與二乘共。此非知言矣。天台大師判一代聖教。化儀之教四。曰頓漸秘密不定。化法之教四。曰藏通別圓。於方等時。則八教具有。而於此經。亦復具之。何者。於化法。則此經四教具談。於化儀。則頓漸正其所施。如隨類得解。各各隨解。各各獲益之法。則在於化法四教。與夫化儀頓漸。若夫一音異語神力不共。正言秘密不定二教。惟其中間。或為此人說頓說漸。若彼此互相知。則判為不定。彼此互不相知。則判為秘密。以此而觀。則今文三偈。正言如來於此經方等。頓漸交織。偏圓互陳。不思議神力不共之玅。有如此也。
觀解者。以本具佛界。觀本具九界。生佛交參。一三相即。一音異解可也。異音一解可也。能解所解。各受各益。即其相也。
○三彚讚四。初讚萬行功德。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A20]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思議。稽首住於不共法。
肇公曰。此下稱德而致敬也。
燈曰。佛有萬行功德。具如般若所明。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三昧等法。具在法數。須者往檢。
觀解者。觀一心具足諸法。了無三惑垢染。即為具足十力諸功德也。
○二讚永斷生死。
稽首能斷諸結縛。稽首[A21]已度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肇公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謂之耳。
燈曰。諸結縛。生死之因也。諸世間生死道。結縛之果也。如是因果。皆名此岸。若修六度之行。則能從此岸。到於彼岸也。
觀解者。迷此一心為三惑染。即為此岸。觀此一心具三德性。即為彼岸也。
○三讚三智微玅三。初假智微玅。
悉知眾生來去相。
肇公曰。眾生形往來於六趣。心馳騁於是非。悉知之也。
燈曰。此讚如來具足究竟道種出假智。悉知九界眾生死此生彼往來諸相也。
○二讚空智微玅。
善於諸法得解脫。
肇公曰。我染諸法。故諸法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
燈曰。此讚如來具足究竟入空智。而於諸法得解脫也。
○三讚中智微玅二。初讚雙遮智。
不著世間如蓮華。
燈曰。此讚如來究竟具足中道雙遮智。如蓮華於汙不染。於淨不著。高出空有。赫煥無方也。
○二讚雙照智。
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
肇公曰。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萬法幽深。誰識其涘。唯佛無礙。故獨稱達。
燈曰。此二句讚如來究竟具足中道雙照智。照於空。故曰常善入於空寂行。照於有。故曰達諸法相無罣礙。秪一如來大圓覺體。惑無不盡。理無不圓。智無不究。行無不備。如雜色褁摩尼。光隨色現。隨假見假。隨空見空。隨中見中。所謂玅境元無空假中。而亦不離空假中。眾生理然。菩薩名然。觀然。似然。分然。惟佛與佛。究竟而然。
○四讚諦智皆空。
稽首如空無所依。
肇公曰。聖心無寄。猶空無依。
燈曰。有小空。有大空。有大大空。極大空。小空則空其有。大空則空其空。大大空則空有二俱空。二俱空則為中。極大空則中亦空。法華所謂究竟涅槃常歸於空是也。今於三智而皆空。即極大空。葢不空則有所依。惟其俱空。故曰稽首如空無所依。
觀解者。觀一心三諦圓融無礙。是為一心三智。是為蓮華出水。是為如空而無所依。
○二正宗分十三。初佛國品二。初補釋品題。
肇論曰。名無召體之功。體無當名之實。無名無實。則名實安在。大師云。此真諦意耳。佛事門中。無名無以召體。無實無以當名。是則萬法雖多。假實而[A22]已。假實雖二。依正備焉。故仁王經并大論明假名五陰國土三種之法。而天台復充而擴之。每法各具一千。合華嚴十界法華十如。謂之百界千如三千性相。而此三法。莫不舉一以全收。雖三而即一。是以如來說諸法不外此三。或但說假名而收實法。或但說五陰而收國土。或但說國土而收五陰。隨機宜樂。而法無定在。若此經。五百長者之所啟請。則以國土而收五陰與夫假名也。但國土之類而有四差。一六凡國土。天台判為凡聖同居土。二二乘國土。天台判為方便有餘土。三菩薩國土。天台判為實報莊嚴土。四諸佛國土。天台判為常寂光土。今經品題。首稱佛國。緣名求實。宜是寂光。第經文所談。多是應土。約義定判。合是同居。或恐勝能攝劣。而劣不能兼勝。故舉佛國以兼下三。況是佛之應土。即應土謂之佛國。義亦無妨。第五百長者既是圓機。而佛國之行。必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是則四種國土。該乎性相。後之學者。不可不知。今試為言之。曰有理具四土。有事造四土。於理具中。又有真如不變體中之四土。有隨緣染淨一念中之四土。初義者。即含生本有心性。自無始際。本然清淨。法爾具足十種法界。每界各有假名五陰國土。六凡國土。即凡聖同居土。二乘國土。即方便有餘土。菩薩國土。即實報莊嚴土。諸佛國土。即常寂光土。楞嚴所謂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十界七大。莫不如是。隨緣染淨一念中四土者。正以上之所明真如不變之體。而能不變隨緣。造心法界。即眾生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或聖或凡或染或淨。悉皆具足性相三千。莫不全真如不變之體而隨緣。即一念當處。即真如而不變。故楞嚴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華嚴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又復應知。真如不變體中所具四土。與隨緣一念。以至一色一香所具四土。無二無別。葢真如不變之體。隨染緣具造九界時。既不變以隨緣。是以即隨緣而不變。故真如性中之性具。無法不備。而隨緣一念亦性具。無法而不備。真如性中之性體。清淨本然。不加造作。而隨緣一念。亦清淨本然。不加造作。真如性中之性量周遍法界。竪窮橫亘。而隨緣一念。亦性量周遍法界。竪窮橫亘。故教中言。惟心淨土。本性彌陀。葢本乎此也。今五百長者。乃請說佛國因果。既是圓機。宜修圓道。如三心九行。皆全性以起修。則全修而在性。全性以起修。則以性中惟心淨土。而修事中惟心淨土。全修而在性。則以修中惟心淨土。而在性中惟心淨土。豈不理惟心而事亦惟心。性惟心而修亦惟心。故得因惟心而果亦惟心。以故五百長者。聞佛所說淨國因果三心九行。即思即修。即於言下。霍然大悟。皆得無生法忍。以證驗修。圓頓可知。然而無生法忍。位在初住。其所證土。在分真實報。亦名分真寂光。實報為能證報身之智。寂光為所證法身之性。大師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經文乃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等。豈非依法報之土。而為眾生示現乎應土耶。四土名相。具出天台觀經疏。須者往檢。
二正釋經文二。初經家敘起。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A23]已。白佛言世尊。
○二機應扣發二。初長者啟請二。初述先[A24]已發心。
是五百長者子。皆[A25]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公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徧知。道莫之上。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徧知也。
○二請依願修行二。初願聞佛果。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
○二願說佛因。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諸長者子先[A26]已發心。願聞佛國因果者。此如華嚴善財童子參諸知識。皆云我[A27]已先發道心。不知菩薩云何修菩薩行之義同。葢凡修行。先須發心。其若不然。則因無所依。而果無所歸。然而發心。又先須見道。所謂見道而後發心。發心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果是也。故天台止觀明十乘觀法。第一觀不思議。即見道也。第二真正發菩提心。即發心也。第三善巧安心止觀。即修道也。後之七乘。皆修因證果中事。今五百長者。既覩寶葢不思議變。即見道也。[A28]已發道心。即發心也。願聞佛國因果。正為修行請也。發無上道心。即四弘誓願。大師謂發此道心。厥位有三。一名字位發。肇公所謂發僧那於始心是也。二相似位發。仁王所謂十善菩薩發大心是也。三分真位發。華嚴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今長者子。或在名字。或在相似。不可定判。以示迹同人。聞品獲益。方入無生法忍故也。第所發之心。與所請之行。悟境而起。略有兩種不同。有覩正報微玅。竟取佛道而發心者。有覩依報微妙。竟取淨土而發心者。今長者子。因覩神變葢中現土。生欣樂心。是故啟請佛國因果。然此又有正傍兩意。正意為自行。兼攝眾生。傍意為化聲聞芽焦種敗。於淨佛國土。不生好樂之心。俾其恥小慕大耳。
○二如來許答三。初讚善許說。
佛言。善哉。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二受教祇聽。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
○三正為宣說四。初總標淨土之因三。初全標。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佛大醫王。對病發藥。今對大乘發軫。便與小乘異。葢小乘之果。無身而亦無土。為[A29]己而不為人。如寶積長者之所啟請。而曰願聞佛國土清淨。則[A30]已知佛果身土之不無矣。而如來又適逗其宜。而曰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迹此而觀。菩薩何甞為一[A31]己而修佛國之因哉。正以菩薩成佛時。法報殊勝。而玅應無方。夫法報殊勝。既謂之自受用身。惟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即謂之一[A32]已。亦復何妨。惟玅應無方。則身大土大。未甞有夫主而無伴者。亦未甞有夫伴而無眾與所化眾生者。是以菩薩獨請於淨佛國土。而如來方告之。以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非職此之故歟。雖然。此其中間。又當辨以純雜之不同。來淨穢之殊致。若吾釋迦之應於娑婆眾生也。言其心。則分乎染淨。言其行。則別乎善惡。故於其土。則謂之堪忍。謂之五濁。謂之凡聖同居穢。即其身子梵王二人所見。[A33]已自不同。矧其諸乎。若吾彌陀之應於清泰眾生也。言其心。則淨而非穢。言其行。則善而非惡。故於其土。則謂之極樂。謂之清泰。謂之凡聖同居淨。雖品位有不同。入道有差降。然而登阿鞞䟦致。其則一也。是以如來下文釋以隨所化調伏眾生等。及三心九行。皆為攝受眾生設也。
○二正釋二。初徵。二釋四。初橫約所化眾生多少取土廣狹釋。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二竪約所調眾生染淨不同取土勝劣釋。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三橫竪約何國入佛智慧取土勝劣釋。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四橫竪約何國起菩薩根取土勝劣釋。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釋此四文。科為橫約竪約者。經義包含。如來於自受用法報土。下應三土。有此橫竪二義也。此皆即橫而論竪。即竪而論橫。一一土中。皆有二義。如初科橫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或橫在同居。則以因中所化眾生多少。以取佛土廣狹。同居既然。則方便實報亦然。此橫中具竪也。次科竪義。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此則竪約三土論也。葢若以念佛戒善澄濁調伏眾生。此則以伏為伏。而取同居淨為佛土也。若以空觀破見思濁調伏眾生。此則以破為伏。而取方便淨為佛土也。若以假觀及以中觀。破塵沙無明調伏眾生。亦以破為伏。而取實報淨為佛土也。此雖竪論。亦須約橫。皆有隨所化眾生多少。以取三土之廣狹也。三四兩科。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而取佛土。亦各具橫竪二義。約橫義言之。則或有於娑婆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而取佛土者。或有於極樂入佛智慧。起菩薩根而取佛土者。約竪義言之。或有於同居入空假中佛智慧。起四教菩薩根而取佛土者。或有於方便入假中佛智。起別圓兩教菩薩根而取佛土者。或於實報入中道佛智。起圓教菩薩根而取佛土者。如是種種取土不同。皆為攝取眾生也。
觀解者。觀一念性具十界。各有三法。一假名。二五陰。三國土。本有佛果國土。即佛國清淨。而此佛國具九界國土。即實報方便同居三土。觀其即空假中。即是俾本有九界各各復本。即是淨土之行。成佛智慧。起菩薩根也。
○三重釋三。初說法。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二喻說三。初正喻。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
○二反喻。
若於虗空。終不成就。
○三雙合。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者。此顯非惟用空兼用於地。用地。宮室方有所依。用空。建立方無有礙也。若於虗空終不能成者。雖用於空而無所礙。不知宮室離地而無所依矣。用於地。所以喻為成就乎眾生也。用於空。所以喻修行乎佛智也。般若不云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所以用於空也。生其心。所以用於地也。如是則空假而並行。有無而兼暢。淨佛國土。其在是乎。其在是乎。
觀解者。從假入空。自淨煩惱。依空而無所礙也。從空入假。化度眾生。依地有所建立也。方空而即假。方假而即空。雙遮雙照。空地而兼用也。
○二別出淨土之行二。初三心。二九行。三心為之正。九行謂之助。正助合行。淨土之因此立。夫土之美惡。職由心行。所謂心分垢淨。見兩土之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玅。然則心行善惡。又職由乎眾生。前文立譬。雖空地而兼用。苟無材木。徒空之與地。而亦奚以為。今明三心九行。正搆宮室之材木。三心。其猶梁柱也。九行。其猶眾材也。二者合營。宮室備矣。上可以奉養乎父母尊長。中可以周旋乎昆弟朋友。下可以贍給乎妻子僮僕。無一人而不獲其利。然後可以稱世間之大長者也。出世長者之修淨土亦然。楞嚴雖曰同業別報。實同業同報居多。是則淨土者。非一人之淨土。乃眾人之淨土。眾人之所以得。心淨行善者。實由菩薩之所教化而成也。然而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是故[A34]己心之不直不深不大乘。而欲不謟具足功德大乘眾生來生其國。未之可也。[A35]己行之不施不戒等。而欲能捨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亦未之可也。然則眾生是菩薩淨土者。果也。三心九行自行兼人者。因也。佛國因果。又在是也。今先明三心三。初直心二。初標。二釋。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謟眾生。來生其國。
○二深心二。初標。二釋。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三大乘心二。初標。二釋。
大乘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夫因望果成。果由因克。猶影響之相符形聲之不忒。此必然之理。不可以毫髮易也。若淨土之地。平如海掌。無諸坎阜。豈謟曲心之所感乎。七寶合成。了罔寒暑。豈不具功德心之所致乎。坐寶蓮華。乘諸宮殿。豈小乘心之所召乎。事釋尚然。矧其理也。夫事非理不成。理非事不濟。世儒之直亦制以禮。子為父隱。直在其中。夫禮者理也。理體乖度。直云乎哉。故今之所謂直者。三智捷觀竟造。無諸委曲相也。深者。三諦窮源極底。無功不圓。無德不備也。大乘者。運載荷負。遊於四方。直至道場也。是故三藏菩薩。三祗伏惑。制而不斷。空智未圓。曲而非直矣。此智詣理不盡不精。淺而非深矣。運載無多。到空彼岸。非大乘矣。通教菩薩。但破見思。猶存習氣。心非直矣。但證真諦。詣理未圓。心非深矣。運載出塵。到空彼岸。非大乘矣。別教菩薩。先空次假。次第修中。心非直矣。分證三諦。未臻彼岸。心非深矣。運載荷負。中道而住。非大乘矣。惟今圓教。三智於一心中修。直至道場。於其中間無委曲相。方名直心。三諦於一心中造。理盡淵府。究暢實際。方名為深。理乘得乘。及以隨乘。一運一切運。遊於四方。直至道場。方名為大乘。以此三心而為之本。然後兼修九行。方得名為心與行而俱善。因與果而兼美。是則眾生是菩薩淨土者。又三心為之本也。
觀解。三心者。三觀於一心中修。直往無前。即是直心。三諦於一境中照。窮邊到底。即是深心。四弘於一心中具。運載普廣。即是大乘心。
○二九行九。初六度。六度義。如法界次第初門。六。初布施二。初標。二釋。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二持戒二。初標。二釋。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三忍辱二。初標。二釋。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四精進二。初標。二釋。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五禪定二。初標。二釋。
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六智慧二。初標。二釋。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六度是菩薩淨土者。淨土之中。必居一切能捨眾生。菩薩自非布施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淨土之中。必居十善道滿願眾生。菩薩自非持戒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淨土之中。必居三十二相莊嚴眾生。菩薩自非忍辱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淨土必居勤修一切功行眾生。菩薩自非精進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淨土必居攝心不亂眾生。菩薩自非禪定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淨土必居正定眾生。菩薩自非智慧以取淨土。則不能攝之矣。是則眾生是菩薩淨土者。又六度為之本也觀心六度者。觀心清淨。三惑頓捨。即是布施。關止非惡。一切不入。即是持戒。五住二死侵辱無嗔。即是忍辱。不雜餘行。止觀不退。即是精進。三止伏惑。心波恬靜。即是禪定。三觀破惡。慧日朗照。即是智慧。
○二四無量心二。初標。二釋。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教乘法數云。大慈無量心能與樂。大悲無量心能拔苦。大喜無量心慶彼樂。大捨無量心冤親等。亦名四等。
觀心四無量心者。九界之性。即是佛性。而與此樂。即慈無量心。為三惑染。受九界苦。而誓拔此苦。即悲無量心。與樂拔苦。心生歡喜。即喜無量心。雖生歡喜。非關法愛。即捨無量心。
○三四攝法二。初標。二釋。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肇公曰。以四等法攝眾生。為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適。三者利行。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進其善。故名同事也。
觀心四攝法者。由觀心十界。便五陰國土得顯。此之財施。即是法施。即以二施攝也。觀此十界即我心性。佛語心為宗。即愛語攝也。觀心浮沉。以止觀伏之起之。即方便利行攝也。遇昏動之惡。同其惡而破其惡。遇明靜之善。同其善而復其善。即同事攝也。
○四方便二。初標。二釋。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肇公曰。方便者。巧便慧也。積小德而獲大功。功雖就而不證。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所不為。方便無礙也。
觀心方便者。性中具修。修中具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藥中有病。病中有藥。達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回止而作觀。回觀而作止。當觀病中而即藥。弗使藥中而生病。即方便無礙也。
○五三十七品二。初標。二釋。
三十七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肇公曰。念處。四念處。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覺七覺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義在他經。
觀心三十七道品者。根塵相對。一念心起。現前可觀。即為色陰。觀此色陰塵汙真心。觀色即不淨。受心法皆不淨。色故而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平平受。有受即有苦。即觀受是苦。身心法皆是苦。受故而有想。想故而有行。觀此想行之心。悉皆無常。以無常故。色受法亦皆無常。想故而有識。識之為法。本無有我。而凡夫計著有我。四性推之。我何所在。如是遍觀色受想行。亦無有我。是為觀心四枯念處也。為彼凡夫墮於四倒。故觀四枯。須知一念之心。性本真實。具足四德。是故觀心四處。即常樂我淨。是為觀心四榮念處也。又復觀心中道雙遮雙照。非枯非榮。雙照榮枯。即於娑羅雙樹而般泥洹。是為於一心中觀四念處也。果能如是觀心。則[A36]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未生善令生。[A37]已生善增長。是為觀心四正勤也。如是念念樂欲專念不忘。則此觀心有進無退。智慧開朗。是為觀心四如意足也。能如此觀四種念處。既生正勤。又生四如意足。則真信精進深念禪定智慧悉[A38]已成根。能排癡怠等五障。是為觀心五根五力也。根力既成。苟於念處觀中。忽生昏沉。則以念為主。而擇法精進喜三種覺支。善能起之。忽生浮動。則以念為主。輕安定捨三覺支。善能安之。是為觀心七覺支也。能具如上道品。則於觀門之中。若見若語。若思惟。若業。若命。若精進。若念。若定。無不一一皆歸於正。是為觀心八正道也。
○六迴向二。初標。二釋。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迴向心有四。一回事向理。如前所修六度等行。苟不回此以向實理。則行成有作。事屬緣修。成凡夫淺行三藏事度。故須迴向了達。雖彈指散華低頭合掌。皆全性起修。體侔法界。故菩薩所修。福不唐捐。一禮一懺。而罪消塵劫。一施一戒。而功等虗空。二回小向大。三回自向他。四回因向果。回此事理相即之行。向於眾生大乘及與佛果。所謂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也。
觀心迴向者。一念識心。始既達真如不變以隨緣。今乃了隨緣而不變。回此隨緣不變者。以向不變以隨緣。則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A39]己向他。皆在是矣。
○七說除八難二。初標。二釋。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肇公曰。說除八難之法。故土無八難也。
觀心說除八難者。觀九界修惡即是性惡。性惡融通。即是性善。無修惡可論。即說除八難也。
○八自守戒行二。初標。二釋。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者。自守戒行。固為美矣。若譏人之闕。此獨行庸夫。無兼人之德也。菩薩志在自行。及以兼人。故自守戒行而不譏彼闕。自守戒行。所以自護也。不譏彼闕。所以護人也。自護則不恃乎[A40]己長。護人則不攻乎彼短。如是則菩薩攝物之化道行。自行之功德備矣。上言眾生來生其國者。明土淨故來淨眾。今迴向下二心。正明土淨。有依有正。初言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言依報淨。凡淨土中一切功德。無不足具也。二三無有三惡八難。無有犯禁之名。言正報淨。苟一有此。又不得名淨土矣。
觀心自守戒行不譏彼闕者。觀現在一心。即空假中。自守戒行。防非止惡矣。不譏過去之闕。未來亦然。
○九十善二。初標。二釋。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如是寶積。菩無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二發行得深心。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三深心意調伏。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四隨意調伏如說行。
隨其調伏則如說行。
若照映前文生起次第。應云。隨其直心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得大乘心。隨大乘心則能發行。今則略去大乘心而不言。且發行又越其倫次而上。或譯人之訛脫。亦未可知。若強為之解。則大乘自無其體。以直心深心而為之相。今雖不言大乘。[A41]已列二心。則大乘在其中矣。又先發行後得深心者。正以深心是其理性。須先發行而後得之。理之固然。得深心則意調伏者。必入深理。而心意方得調伏。理亦固然也。隨意調伏則如說行。此如說行。正是前三心之後。以修六度之行也。
○五隨說行能迴向。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六隨迴向則有方便。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七隨方便則成眾生。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前文六度行後。更有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品。說除八難。自守戒行。十善六科。今生起結成。皆略去之。而方便又在前列。或是譯人失次訛脫。若以意解。則此之六科皆是重出。如如說行。六度行中悉備之矣。惟方便迴向。正是行門善巧。故菩薩依三心修六度行時。能如是方便迴向。則能成就眾生也。
○八成眾生則佛土淨。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
此一科經。正當結歸最初總答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是則菩薩欲得果上佛國淨土。應修淨土之因。如此之因。又在眾生之類。欲眾生之類。又在自行及以化他。修乎三心九行。心行若成。方能成就眾生。能成就眾生。方得佛土清淨也。
○九土淨則說法淨。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
○十法淨則智慧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十一智淨則其心淨。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
○十二心淨則功德淨。
隨其心淨則功德淨。
前第八科。[A42]已自結成佛國淨土因之與果。九至十二。皆說[A43]已成淨土後之事。葢言若佛土不得清淨。則佛所說法。亦不得清淨。如吾世尊五時說法。有剛強濁惡之言。不淨苦空之教。正以所化眾生不能純淨。故所取國土不得清淨。土不淨。故說法亦不得清淨。夫智慧為能說。教法為所說。由說法不清淨。故顯智慧亦不清淨。智慧為所生。心為能生。所生智慧不清淨。故顯能生之心亦不清淨。心為其主。功德是其所成。由能成之心不清淨。故顯所成功德亦不清淨。功言其力。德言其用。此有二義。一則如上三心九行。皆以心為功德之主。二則總之心不清淨。故四十九年。教化眾生之力用。不得清淨。略如八相成道。有托胎住胎出胎出家降魔入涅槃之相。皆為堪忍眾生之所示現。極樂彌陀。則異乎是。是以釋迦說法。及以功德。皆不得清淨也。此以迹求之也。若以本求之。則又有因疑現土之文在也。
○二以心淨土淨則佛土淨總結。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淨土之行。雖復種種。要以心淨而為之主。故上展轉結歸末云。隨智慧淨則其心淨。是則心淨為之本。土淨為之末。心淨為之因。土淨為之果。葢性具國土。本然清淨。眾生不得其淨者。三惑修染以為之汙。眾行修惡以為之害也。故如來說淨土行。始於三心。後以九行。三心修則修染無。九行行則修惡去。修染無。然後其心淨。修惡去。然後其功德成。淨土之行。究竟指歸。其在是歟。或問教門所說惟心淨土。與此文心淨土淨。同異云何。答曰。不同。葢惟心淨土。言性不言修。心淨土淨。言修不言性。第性本因修而說。修須藉性而修。今經佛國因果之宗。既是圓人。稟茲圓教。先悟惟心淨土之旨。後為心淨土淨之修。然後可証真性解脫之果也。
觀解者。天台淨名疏云。觀心性本淨猶如虗空。即是性淨之境。境即國也。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初觀名因。觀成名果。若論自行。即是心王無染。若論化他。即是心數解脫。智慧數為大臣。能排諸數上惑。以還心原清淨土也。故云。心淨即佛土淨也。又隨四教所明四心。此四種心淨。即四種佛國悉淨。此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淨心。此心若淨。一切佛土皆悉淨也。
○四因疑現土顯淨二。初承佛興疑。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肇公曰。土之淨穢。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來將明佛土常淨美惡生彼。故以威神發其疑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
○二佛知釋疑四。初如來正告二。初喻說二。初如來問。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
○二身子答。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二法說二。初過歸眾生。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
○二責歸身子。
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二梵王助顯三。初梵王見淨。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什公曰。佛土清淨。階降不同。或如四王天。乃至如六欲天。或如梵天。乃至如淨居。或有過淨居天。過淨居天者。唯補處菩薩生此國也。稱適眾心。故現國不同。螺髻所見如自在天宮。復是見其所應見耳。而未盡其淨也。下言譬如寶莊嚴佛國。始是釋迦真報應淨國。淨國即在此世界。如法華經壽量品中云。此淨穢同處而不相雜。猶如下一器中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
燈曰。什公謂淨穢同處而不相雜。此誠然也。但言寶莊嚴土是釋迦真報淨土。未必盡然。謂之應土可爾。至於或如四天王等。此亦應土眾生所見不同爾。
○二身子見穢。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眼有五用不同。肉眼礙非通。天眼通非礙。慧眼見於空。法眼見於俗。佛眼無所見無所而不見。是則舍利弗[A44]已證四果。具足慧眼。應見於空。今見山林土地沙者。仍以未盡果縛肉眼而見之也。
○三淨歸佛智。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土清淨。
佛智平等不二。故能淨穢一致。眾生肉眼差別。故使淨穢差殊。是則淨穢由人。非關於土。
○三神力現淨五。初按指現淨。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足指按地。按者寂也。表寂然不動也。與楞嚴按指義同。一按手指。一按足指。經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如我按指海印發光。豈非二經皆顯其寂然不動而大用現前耶。其中旨歸。大要有四。一則示其常情可回。二則顯其土體常淨。三則示其心淨土淨之要。四則破其執情定謂淨穢有無。此亦佛國因果之大旨。是不可不講也。
○二勅令試觀。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
○三身子領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
本所不見不聞者。阿含十二年中。唯聞小法。唯見小通。今所示說。異乎昔時。誠所謂希有難信之法也。
○四明了開示三。初法說。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
土之淨穢。獨謂之眾生業力善惡所感。既不可。獨謂之佛力示現淨穢。亦不可。乃自力他力之所共成。如世之狴牢。然非罪惡而不入。非王法而不加之楚也。
○二喻顯。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三合法。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肇公曰。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寶器中食天饌。至白無白可喻。其福多者。舉之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舉之向口。飯色變異。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飯豈有異。異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
○五眾會獲益。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生法忍。圓教往判。位在初住。別教往判。位在初地。此經發起正因五百長者子。而佛國因果之所起請。又復因之。以故經家序當機聞品獲益。乃云皆得無生法忍。天台判經頓漸偏圓。全以當機得益以為品定。以此而言。則此經判歸圓頓宜矣。八萬四千人發無上道心者。既讓當機得證無生法忍位在前。則後之得益。宜退一位。同仁王十善菩薩發大心。位在圓家七信也。
○四佛攝神力二。初正明。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肇公曰。非分不可以久處。故還彼所應見也。
○二獲益二。初遠塵離垢。
求聲聞乘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肇公曰。國土穢而可淨。淨而復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淨。法眼淨。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塵垢。八十八結也。
○二漏盡意解。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肇公曰。無著之道。於法無受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燈曰。夫土體本淨。有所見不同者。見道不見道殊。修道不修道異。證果不證果別也。是故諸長者子。聞佛國因果圓頓之道。隨見道而修。即於神通變土之間。而變其凡情以證聖果。序經者繼此以明獲益。而曰得證無生法忍。若夫聲聞之機。豈不同聞同見。然而終是小根小行。即不蒙益。必待佛攝神足世界如故。然後知有為法皆悉無常。方證初果四果。行隨解進。果逐行成。圓不圓所以分。淨不淨所以隔也。
觀解者。觀一念心國土一千。本然清淨。見不清淨者。三惑為之染也。故以三種止觀。觀此國土即空假中。即以足指按地。寶莊嚴現。得圓解者。於此即悟無生。迷性具者。於茲且見無常。
(卷第三終)
校注
[0619001] 帛疑昂【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9 冊 No. 348 維摩經無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讚歎二。初經家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