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六
[6]聖行品第一百九十二
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何以知之?經中說:見色無體性,見受想行識無體性。又經中說:因無性得解脫。故知色性非真實有,受想行識性非真實有。又經中說:五陰皆空如幻,不可說幻為真實。幻若真實有不名為幻,亦不可言無,但以無實能為誑惑。又此行者觀一切空,故知五陰非真實有。如破一相故不見壁等一法,五陰亦爾,無一實法。
問曰:若色等法亦非真實,今應唯一世諦。答曰:滅是第一義諦故有。如經中說:妄謂虛誑,諦名如實。滅即是如實決定,故名第一義有。又行者生真實智,一切有為皆悉空無,故知滅是第一義有。
問曰:汝說見五陰中無眾生。因何五陰說名眾生?為有漏、為無漏?答曰:亦有漏亦無漏。
問曰:經中說,若見眾生,皆是見五受陰。答曰:無漏法亦在眾生數,不在非眾生數木石等中,故知亦因無漏諸陰名為眾生。又若聖人在無漏心,爾時亦名有心眾生,故無漏心亦名眾生。一切諸陰皆名受陰,從受生故。
問曰:云何知皆從受生?答曰:無漏法皆從布施持戒修定等業心中生,無則不生。如經中說:為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故愚夫得此身,智者亦如是。身即受陰。
問曰:若一切陰皆名受陰,漏無漏陰有何差別?答曰:一切諸陰從受生,故皆名受陰。但不受後身,故名無漏。是名差別。陰與受陰俱從受生,故曰受陰,是故此經不相違背。是二行皆緣無所有,若色等法空及體性滅皆是無所有。
問曰:此二皆緣五陰。經中說:見色空無我、見受想行識空無我。答曰:因諸陰見空無我。所以者何?於眾生因緣[7]中見眾生空,亦見色等法滅。
問曰:是則俱緣。若行者念諸陰及空,即名緣陰及無所有。答曰:行者於眾生因緣中不見眾生,故即生空心,然後見空。又於五陰滅中,不見色體性、受想行識體性。故知此二皆無所有緣。
見智品第一百九十三
問曰:正見、正智有何差別?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世間、出世間。世間者,謂有罪福等。出世間者,謂能通達苦等諸諦。正智亦爾。
問曰:汝說見智,相不如是。所以者何?諸忍但見非智;盡智、無生智及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答曰:何故諸忍非智?
問曰:以未知欲知,故名未知根。若苦法忍是智,苦法忍知已,苦法智應名知根,不名未知根,是故忍非智也。又經中說:若行者於是諸法少能以慧觀,忍名未訖竟,訖竟名智。若忍名觀未訖,又初無漏慧始見名忍,不應以初見為智。又忍時不了,智時決了。又忍生時疑猶隨逐,故忍非智。答曰:忍即是智。所以者何?欲、樂、忍皆是一義。行者先知苦已,然後忍樂;若先不知,何所忍樂?又少語中但說觀忍而不說智,然則應受行果者無智。若汝意謂行者有智而名為忍,[1]今亦應受忍即是智。又經中說:行者知時見時即得漏盡。又說:知見得是一義。又佛說苦智集滅道智,不說有忍。故知智即是忍。又佛解[2]智義中說:如實知故名智。忍亦如實知,故不應有異。若汝以未知根故名為忍者,是事不然,我等不說先忍後智,於一心中即名忍智。[3]是義不成,汝云何以不成相成?汝言忍名未訖,我已先答,謂先知後忍,當知忍即為[4]訖。若不知訖,云何能忍?汝言忍時未了,汝法中以忍斷結,如其不了,何能斷結?汝言忍時疑猶隨逐,若爾,見諦道中皆有疑隨,是中智生皆應非智。又無有分別是忍是智,如世間觀隨順四諦,亦名為忍亦名為智,無漏忍智亦應如是。
問曰:盡智、無生智但智非見。答曰:有何因緣?
問曰:經中別說正見正智,故智非見。答曰:若爾,則正見不名正智。若汝謂正見是正智,正智亦應是正見。又五分法身,從慧品中別說解脫[5]知見,應當非慧,然則盡智無生智亦非是慧。今即正見以異相故說名正智,謂盡一切煩惱於阿羅漢心中生,故說名正智。
問曰:若正智即是正見,則阿羅漢不名十分成就。答曰:體一而異名,如法智、苦智。又說:阿羅漢名八功德福田成就。是故正智即是正見。又六和敬中第六和敬說名同見,若如汝說,則盡無生智不名和敬。又正觀故名正見,盡無生智以正觀故亦名正見。
問曰: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答曰:何故非見?
問曰:五識皆無分別,以初在緣故見,名思惟觀察。又五識但緣現在,是故非見。答曰:是中無覺觀故不能分別。若言初在緣故非見,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汝法眼識有相續緣,如意識故,不應言初在緣。若爾,意識亦不應有見。[6]又汝說緣現在故非見,是亦不然,他心智亦緣現在,是亦應非見。五識中無真實知,以無行故亦常隨假名,故見智慧等一切皆無,況但無見。
問曰:有人言眼根名見。是事云何?答曰:眼根非見,眼識能緣,隨俗言說,故曰眼見。
問曰:有人言有八見,謂五邪見、世間正見、學見、無學見。除此八見,餘慧不名為見。是事云何?答曰:若見智得解了[7]通證皆是一義。若言此見此非見、皆自[8]憶想分別說。
問曰:經中說知者見者則得漏盡。有何差別?答曰:若智初破假名名為知,入法位已則名為見。始觀名知,達了名見。有如是法深淺[9]等別。[10]
[11]三慧品第一百九十四
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從修多羅等十二部經中生,名為聞慧。以此能生無漏聖慧,故名為慧。如經中說:羅睺羅比丘今能成就得解脫慧。雖聞[12]違陀等世俗經典,以不能生無漏慧故不名聞慧。若能思量諸經中義,是名思慧,如說:行者聞法思惟義趣。又說:行者聞法思惟義已當隨順行。若能現前知見,是名修慧,如說:行者於定心中見五陰生滅。如諸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禪定,當得如實現前知見。又《七正智經》中說:若比丘知法名聞慧,知義名思慧,知時等名修慧。又如羅睺羅讀誦五受陰部等名聞慧,獨處思義名思慧,後得道時名修慧。又經中說三種器杖,聞杖、離杖、慧杖。聞杖名聞慧,離杖名思慧,慧杖名修慧。又經中說聞法五利,未聞則聞、已聞明了、斷疑、正見、以慧通達甚深義趣。未聞則聞已聞明了是名聞慧,斷疑正見是名思慧,以慧通達是名修慧。又聞法利中說,行者以耳聽法、以口誦習是名聞慧,以意思量是名思慧,以見通達是名修慧。又四須陀洹分中,聞正法名聞慧,正憶念名思慧,隨法行名修慧。又五解脫門中,從所尊聞法是名聞慧,通達語義是名思慧,生歡喜等名為修慧。又經中言:佛所說法三時善等。善男子若長若幼聞法生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若不出家則不能淨修善法,即捨所有親屬財物,出家持戒守護諸根,威儀詳審獨處思惟,遠離五蓋得初禪等乃至漏盡。於此中長幼聞法是名聞慧,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是名思慧,遠離五蓋乃至漏盡是名修慧。又經中說:二因緣故能生正見,從他聞法、自正憶念。從他聞法名聞慧,自正憶念名思慧,能生正見名修慧。又偈中說:當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樂於獨處、調伏其心。是中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是名聞慧,樂於獨處是名思慧,調伏其心是名修慧。又佛教諸比丘:汝所說時當說四諦,所思惟時當思四諦。是中若說四諦名聞慧,思惟四諦名思慧,得四諦名修慧。如是等處處經中佛說三慧。
問曰:是三慧,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答曰:欲色界一切。如手居士生無熱天,彼中說法。若人說法必思其義,故知色界亦有思慧。無色界中[1]唯有修慧。
問曰:有人言,欲界無修慧、色界無思慧。是事云何?答曰:[2]何因緣故欲界無修慧?
問曰: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答曰:佛法中無有此語,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又說以欲界道能破煩惱。何者?欲界有不淨觀等。如經中說:善修不淨觀能破貪欲,慈等亦爾。
問曰:是欲界不淨觀等不能永斷煩惱。答曰:色界不淨觀等亦不能畢竟斷諸煩惱。問曰:以麁重不適等行能斷煩惱,非不淨等。答曰:無有經說麁等能斷煩惱,不淨等不能。經中說:以不淨等能斷煩惱。又麁等有何勢力能斷煩惱,而不淨等不能?又若欲界有麁等行,應以此行斷諸煩惱。若無,應說因緣,何故有不淨等而無麁等?若有而不斷煩惱,色界雖有亦不應能斷。是亦應說因緣,何故欲界不能而色界能?
問曰:欲界雖有麁等而不能斷諸煩惱,以是散亂界故,散亂心者無所能斷。如經中說:攝心是道,散亂心非道。答曰:應說因緣,何故欲界名散亂界耶?是中有不淨觀等,若是散亂界,云何能觀骨等異相?又色界攝心有何異相而欲界無?
問曰:以色界道能得離欲,於此間死生色界中如[3]榍出榍。答曰:何名離欲?
問曰:斷煩惱名離欲,以色界道能斷煩惱,非欲界也。答曰:諸外道斷結還起還生欲界,是故凡夫不名斷結。若斷已更生,則無漏斷結亦應更生,是事不可。又經中說:斷三結已能斷三毒。凡夫不能斷三結,故無得離欲。又凡夫常有我等心,故無有能斷身見等。若凡夫能離欲者,一切煩惱皆不應有。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眾緣成。如經中說:從眾緣成我。若此凡夫於欲界五陰不起身見,復未得上界諸陰,然[4]則應無身見;有如此過,如是煩惱應當永盡,此凡夫應是羅漢。而實不得煩惱都盡,如經中說:聞大雷音二人不怖,轉輪聖王及阿羅漢。今此凡夫亦應不怖。又阿羅漢不欣生[5]惡死,如優波斯那阿羅漢,為毒蛇所螫將命終時,諸根不異顏色不變,是人亦應如是。又阿羅漢世間八法不能覆心,此人亦應[6]如是,以離欲故。而實凡夫雖說離欲,皆無此相,故知不斷煩惱。
問曰:凡夫能斷[7]煩惱,此間命終往生色界。若不斷結,云何生彼?經中亦說有離欲外道。又說阿羅[8]漢迦羅摩欝頭藍弗捨離欲色生無色中。又說以色離欲,以無色離欲,以滅離起思念。是故汝言凡夫雖斷煩惱,以還生故不名為斷,是事不然。汝亦說凡夫諸有所斷[9]實皆是遮,但名為斷離,其實不斷說名為斷、實不離欲說名離欲。如偈中說:若念我我所,死來則能斷。小兒弄土戲,隨愛時[10]則悋護,若心厭離時[11]即壞而捨去。此亦名離欲。而外道斷與死斷異,死斷不生色無色界。小兒捨土,雖供養之無大果報,若供養離欲外道得大果報。語言雖同,其義則異,故知凡夫實有斷離。答曰:遮中有差別。若能深遮煩惱,則生色無色界。又若能遮身見,先已說過。若不能遮欲界身見,云何能生[12]色無色界?[13]但遮貪恚故生色界,非遮身見等,故知凡夫實不斷結。亦有欲界善法能遮煩惱,故知欲界亦有修慧。又經中說:除七依處,亦許得道。故知依欲界定能生真智。
問曰:是人依初禪近地得阿羅漢道,非欲界定。答曰:不然。言除七依,則除初禪及近地已。又此中無有因緣能依近地,非欲界定。若此行者能入近地,何故不能入初禪耶?是事亦無因緣。又《須尸摩經》中說: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是義不必先得禪定而後漏盡,但必以法住智為先然後漏盡,故知除諸禪定。除禪定故,說《須尸摩經》。若受近地,即過同諸禪。又無有經中說近地名,是汝自憶想分別。
問曰:我先說榍喻,故知以異地道能斷異地結。如以細榍能出麁榍,如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行者若先斷欲及惡不善法,然後能入初禪,故知必有近地以[1]之斷欲。又說因色出欲,若無近地,云何因色?又經中說:行者若得淨[2]喜,則能捨不淨喜,猶如難陀因天女愛能捨本欲。又若不得初禪寂滅味者,不能於五欲中生麁弊心。故知先得初禪近地能捨欲界。答曰:得欲界淨善能斷不善,如說五出性。若聖弟子或念五欲,不生喜樂、心不通暢,如燒筋羽;若念出法,心則通暢。又說:行者隨生不善覺觀,則以善覺觀滅,是故汝說榍喻亦可欲界。汝言因色離欲,是末後事,行者以欲界道斷諸煩惱,隨次漸斷,乃至能得色界善法,爾時欲界名畢竟斷,得色界法。汝[3]名得滅盡定阿羅漢亦得諸定,但說其[4]味。汝言得淨妙喜及寂滅味,皆已總答。又若欲界無定,云何能以散心證色界善?
問曰:慧解脫阿羅漢無定,亦但有慧。答曰:此中但遮禪定,必當應有少時攝心乃至一念。如經中佛說:比丘取衣時有三毒,著衣已則滅。無有經說散亂心中能生真智,皆說攝心生如實智。
四[5]無礙品第一百九十五
問曰:有近法位世智,何者是耶?答曰:是[6]煖等法中能破假名智,是智以世俗見諦故曰世智,近聖道故名近法位。
問曰:[7]見諦道中未來修等智。答曰:無未來修等智,後當說。所以者何?破法相中無假名心,是故見諦道中不修世智。
問曰:經中說四無礙智,何者是耶?答曰:[8]名字中無礙智,名法無礙。言音中無礙智,名辭無礙,謂殊方異俗言音差別。如經中說:行者不應貪著國土言辭,若言音不便義亦難解,若無名字則義不可明。即此言辭不留不盡,名樂說無礙。如經中說:有四種說法,或說有義趣不能無盡、有能無盡而無義趣、有二俱能、有二俱不能。此三種智名言辭方便。知名語中義無礙智,名義無礙。如說有四種說法:有義方便無語方便、有語方便無義方便、有俱方便、有俱無方便。若人能得四無礙智,是名具足方便,難詶難近、說法中上、樂說無盡,亦有義趣智慧無窮、言辭無滯。
問曰:此無礙智云何當得?答曰:以先世業因緣故得。若能世世善修因緣智慧及陰等方便,以修習力故,今世雖不學習文字讀誦經典,亦能得知,如天眼通等。
問曰:何人能得?答曰:唯聖人得。[9]又人言但阿羅漢得,非諸學人。此不必爾,學人亦能得八解脫,何故不能得此智耶?
問曰:此四無礙在何界中?答曰:欲色界一切,無色界中唯義無礙。無礙二種,有漏、無漏。學人具二種,無[10]學唯無漏。若得,則一時盡得。女人亦得,如曇摩塵那比丘尼等。
五智品第一百九十六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無諍智、願智、邊際智。知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以有佛無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此法滅名泥洹智,如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無明滅故諸行滅。
問曰:若爾者,泥洹智亦名法住智。所以者何?若有佛無佛是性亦常住故。答曰:諸法盡滅名為泥洹,是盡滅中有何法住?
問曰:泥洹非實有耶?答曰:陰滅無餘故稱泥洹,是中何所有耶?
問曰:實有泥洹。何以知之?滅諦名泥洹。苦等諸諦實有,故泥洹亦應實有。又泥洹中智名滅智,若無法云何生智?又經中佛為諸比丘說:有生起作有為法,有不生起作無為法。又經中說:唯有二法,有為[11]法、無為法。有為法有生滅住異,無為法無生滅住異。又經中說:諸所有法,若有為、若無為,滅盡泥洹唯此為上。又說:色是無常,滅色故泥洹是常,乃至識亦如是。又經中說:滅應證。若無法,何所證?又佛於《多性經》中說:智者如實知有為性及無為性。無為性即是泥洹,以真智知,云何言無?又諸經中無有定說泥洹無法,故知汝自憶想分別謂無泥洹。答曰,若離諸陰更有異法名泥洹者,則不應名諸陰盡滅以為泥洹。又若有泥洹,應說[1]其體。何者是耶?又緣泥洹定名曰無相,若法相猶存[2]者,[3]何名無相?如經中說:行者見色相斷乃至見法相斷。又經中處處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泥洹,是中我名諸法體性。若不見諸法體性名見無我者,若泥洹是法,則無體性、不可得見,以此法不滅故。如隨有瓶時無瓶壞法,若瓶壞時得說瓶壞,斷樹等亦如是。[4]如是,若諸行猶在,爾時不名泥洹,諸行滅故有泥洹名。又苦滅不名更有別法,如經中說:諸比丘,若此苦滅,餘苦不生,更無相續,是處第一寂滅安隱,所謂捨離一切,身心貪愛永盡離,滅泥洹。是中言此苦滅、餘苦不生,更有何法名泥洹耶?又亦更無別有盡法,但已生愛滅、未生不生爾時名盡,更有何法說名盡耶?實不可說。復次有是法之異名,五陰法無名為泥洹,是中無有而名為有,此則不可。以[5]盡滅故說名泥洹,猶如衣盡更無別法。若不爾者,亦應別有衣盡等法。汝言有滅智者亦無所妨,如於斷樹等中智生,亦無別有斷法。又由諸行故是中智生,謂隨諸行無名為泥洹,如隨無此物知此物空。
問曰:今無泥洹耶?答曰:非無泥洹,但無實法。若無泥洹,則常處生死永無脫期。如有瓶壞樹斷,但非實有別法。言餘諦等,皆已通答。所以者何?有苦滅故,說有不生不起不作無為法等,悉無所害。無諍智者,隨以何智不與他諍,此名無諍。有人言慈心是也,以慈心故不惱眾生。復有人言空行是也,以此空行不與物諍。又有人言樂泥洹心是,以樂泥洹故無所諍。有人言在第四禪。此不必爾,是阿羅漢以此智修心皆無所諍。願智者,於諸法中無障礙智名為願智。
問曰:若爾者,唯佛世尊獨有此智。答曰:如是,唯佛世尊具足此智,餘人隨力所及得無障礙。邊際智者,隨行者得最上智,以一切禪定[6]勳修增長,若於增損壽命等中得自在力,名邊際智。
六通智品第一百九十七
有六通智。六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漏盡。身通名行者身出水火,飛騰隱顯摩捫日月,至梵自在及種種變化,如是等業名為身通。
問曰:此事云何當成?答曰:行者深修禪定故得。如經中說:禪定者力不可思議。有人言,變化心是無記。此事不然,若此行者為利他故種種現變,何故名無記耶?有人言,以欲界心作欲界變化,色界心作色界變化。此亦不然,眼等亦應如是,可以欲界識見欲界色耶?如是等若色界心[7]作欲界變化,有何咎?又人言,初禪神通能至梵世,乃至四禪神通[8]能到色究竟。是亦不然,隨根力所及,若利根者以初禪神通能到四禪,鈍根者[9]以二禪神通不能用初禪,如大梵王到禪中間,是中無神通。以初禪力能到諸餘梵天,即以初禪不能知梵王住處。又佛以宿命憶念無色,如經中說:若色無色中先所生處,佛悉知之。是故不定。又人言,天眼是慧性。此事不然,天眼由光明成,慧不如是。
問曰:經中說,修光明相能成知見,知見即是天眼。答曰:不然,亦說天耳,不以慧性名之為耳,故非慧也。又天眼緣現在色,意識不爾。[10]有解天眼中說知眾生業報,眼識無有此力,但意識中知,用眼識時生故。[11]知從禪定生色,名為天眼。
問曰:天眼形處大小。答曰:如童子量。
又問:盲人云何?答曰:亦齊眼處。
又問:天眼為一為二?答曰:是二。
又問:隨見所向方耶?答曰:遍見諸方。
又問:化人有耶?答曰:無。造化者有。天耳,論亦如是。行者若知他心,名他心智。
問曰:何故不說知他心數?答曰:以此因緣故無別有心數,知他受想等亦名他心智。又人言,此智同性緣,如以有漏知有漏、無漏知無漏。是事不然,此人不說決定因緣,以此因緣知同性緣。有人言,但緣現在。此亦不然,或緣未來,如人入無覺定,知從此定起,當覺如是如是事。有人言,此智不知見諦道。是事不然,若知何咎耶?有說辟支佛欲知見諦道中第三心,即見第七心。聲聞欲知第三心,即見第十六心。此不名知見諦道耶?又人言,此智不知上地上人上根。是亦不定,諸天亦知佛心。如佛一時深擯眾僧,還念欲取,梵王悉知。又於一時心念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來勸請。又諸天亦知此是[12]羅漢,乃至此是行須陀洹。又諸比丘亦知佛心,如佛將泥洹時,阿那律次第知佛所入諸禪定。又人言,此智不知無色。是亦不然,佛以宿命能知無色。他心智亦如是,知有何咎耶?
問曰:云何知他心?答曰:於緣中知。若心行色,名緣色心,如是等。
問曰:若爾,則他心智緣一切法。答曰:如是,若不知緣,云何知心?如經中說:我知汝心如是如是。即是緣色等。知他心三種,一相知、二報得、三修得。相知者,知以鴦伽呪等故知。報得者,如鬼神等。修得者,[1]謂禪定力得他心智,此六通中說。修得者,若憶過去世中諸陰,名宿命智。
問曰:為憶何陰?答曰:憶自陰、他陰及非眾生陰,[2]唯不能憶勝者諸陰,能憶勝者戒等諸法。何以知之?如舍利弗答世尊言:我雖不知去來佛心,能知其法。又淨居天知佛心,故來白佛言:如是。世尊!過去諸佛威儀亦爾。
問曰:解宿命中何故說共相共性?答曰:憶念明了故,如是說相名字,如某人等。又以識事故名為相,[3]性名種族,如言此是汝家、此是汝性。相性合說,故知見明了。
問曰:何故為明了憶?答曰:過去法盡滅無相而能得知,此為奇特。有人以思量相知,不能明了,謂佛弟子亦復如是,是故性相合說。有人用宿命智,或以有道思慧知過去世,如行緣識。此二種中思慧為勝。所以者何?[4]是人雖知八萬大劫,無此思慧故生邪見,謂從此來名為生死,過此更無;有道思慧終無此心。有人言,此智次第憶念過去。是事不然,若念念次第憶,一劫中事尚難知盡,況無量劫。
問曰:經中何故說,我於九十一劫已來,未見布施損而無報。答曰:佛於此中以七佛為證,亦有長壽淨居與佛同見。又佛得真智故功德清淨,若人供養得二世福,故齊此說。有人言,此智不知上地。是事不然,上身通等中已答。
問曰:若是憶性,何故名智?答曰:憶隨相生,過去無相而能憶念,當知勝慧,名之為憶。[5]憶宿命有三種,一用宿命智、二報得、三生便自憶宿命智,名修得。報得者,如鬼神等,生便自憶謂人道中。
問曰:以何業故生便自憶?答曰:以不惱眾生此業能得。所以者何?死時生時苦切逼故,忘失憶念。此中難得不失,故須善業。又人言,此憶過去極至七世。是事不定,有人世世深修不惱法,故能憶念久遠。證漏盡智通者,金剛三昧是也。金剛三昧是漏盡無礙道漏盡智,名無學智。以金剛三昧滅盡諸漏,名證漏盡智通。
問曰:餘神通亦應說以何法證?答曰:先[6]已說深修禪定證神足通。又隨所用,證及所證事皆名神通。有人言,一切聖道皆是漏盡方便,如經中說:若佛出世,[7]若人聞法出家,奉戒除捨五蓋、修定見諦,此等皆名漏盡方便。又人言,施等善法亦名漏盡因緣,如經中說:行者布施助成漏盡空無我智,是名真證漏盡智通。此法別名金剛三昧,能破諸相故曰金剛。諸外道人但名五通,皆以不得此真智故。
問曰:以無我智應破我見,云何以此斷貪恚等?答曰:無我智能滅諸相,以無相故諸煩惱滅。
問曰:以初無我智能壞諸相,第二智等更何所用?答曰:諸相雖滅還生,是故須第二等。
問曰:若滅已還生,相則無邊,然則無阿羅漢道。答曰:有邊,如今現見乳滅還生,有時乳滅酪生,是則為邊,相亦如是。又如燒鐵,黑相滅還更生,至赤相生,爾時名邊。迦羅邏等諸喻亦如是。隨於何時諸相滅盡更無相生,爾時名得阿羅漢道。
問曰:阿羅漢都無諸相耶?答曰:若在不定心中,爾時亦有色等諸相,但不生過。若人眼見色,以邪心邪分別,爾時相能生過。
問曰:何者是空無我智?答曰:若行者於五陰中不見假名眾生,以法空故見色體滅乃至識滅,是名空無我智。
問曰:假令諸法常在,愛等煩惱亦可除盡,如說萬物常在而精進者能除貪愛,何須滅相?答曰:經中說,所有生相皆知滅相,於諸法中得法眼淨。若以滅斷名畢竟斷,有行者離諸色欲遮滅貪恚,佛為此故說如是偈:又說諸行性空如幻,凡夫無智謂之實有,學人了知虛誑如幻,阿羅漢亦不見幻。故知隨以何慧證諸法滅,是名證漏盡智通。
忍智品第一百九十八
問曰:經中說,若行者有七方便三種觀義,於此法中速得漏盡。是何智耶?答曰:七方便名聞慧思慧。所以者何?心未定者作如是觀,謂此是色、色集、色滅及色滅道,色味、過、出。
問曰:若是聞思慧者,何故言速得漏盡?答曰:雖是聞慧思慧,如是分別五陰能破我心,故說速得漏盡。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
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云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
問曰:何謂八忍?答曰:若[1]智能破假名是名為忍。是忍在煖、頂、忍、世間第一法中。
問曰:行者亦於佛法僧及戒等中忍,何故但說八耶?答曰:以勝故說,勝名近道。此慧為智,故名為忍。如為苦法智名苦法忍,如是等。所以者何?先用順道思慧,後得現智,如牧象人先觀象跡,以比智知在此中,後則現見。行者亦爾,先以忍比知思量泥洹,然後以智現見。故經中說,知者見者能得漏盡。
九智品第一百九十九
問曰:有論師言,阿羅漢證盡智時得世俗九智,謂欲界繫善無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善無記。是事云何?答曰:非一切阿羅漢盡得諸禪定,云何當得九智?
問曰:一切阿羅漢皆得禪定,但非一切皆能現入。答曰:若不能現入,云何名得?如人言知書而不識一字,是事亦爾。
問曰:若人離欲而未能現入初禪,是人命終不生彼耶?答曰:經中說,先此間入,後當生彼。今云何此間不入而能生彼?
問曰:若離欲時,過去未來諸禪皆本得得,以此報生。答曰:未來業無作無起,不應得報。過去諸禪曾於心生,若與果報則無所害。又不應得未來諸業,若可得者,一切未來皆應可得,以何障故有得不得?
問曰:若未來法不可得者,學人不應八分成就,無學不應十分成就。所以者何?若依第二禪等入正法位,是人未來得正思惟。又若行者盡智現前,爾時未來得世正見。又人依無色定得羅漢果,是人未來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又若人依第三禪等得聖道得,未來喜。如是等法,則應皆無,故知有未來法。又若無未來修者,云何當得諸果、諸禪定等?行者若在道比智中,悉得初果所攝諸智諸定。若不爾,果等應數數得。所以者何?諸果皆應現前時得。是事不可,故知應有未來中修。答曰:汝[2]說無諸分者,此無所妨。所以者何?我說戒等諸分,以次第得,非一時得,故非難也。汝言諸得[3]得其種類,行者得苦智時,餘苦智種皆名為得,如得人種故名得人相,亦不名於念念中漸得人相,是事亦爾。
問曰:行者所有苦等諸智次第得者皆已捨離,更一時得須陀洹果所攝諸智。答曰:無漏諸智得則不失。
問曰:若先得不失,則得行無別。所以者何?得果者即是行者,有此等過。答曰:若無差別,有何咎耶?如成就果者亦名行者,此亦如是。又是人更得勝法,故有差別,是故無過。如受五戒者,更得出家律儀,亦不失本戒。又得果者,不以見道故有差別,如人雖知初事,更以勝事故有差別。此事亦爾,故知無未來得。又行者住空無我智,爾時云何得世間法?故知得盡智時不得世智。
問曰:此諸世智共盡智得,與阿羅漢作入出定心。答曰:阿羅漢心相續生念念皆淨,若更得九智,眼等皆應更得。若不爾,不應但得九智。又說未來修者,皆無因緣。所以者何?此等說見諦道中但修相似智,思惟道中亦修相似及不相似。見諦道中不修上地,思惟道中修。道比智中不修世俗善,餘智中修。無礙道中不修他心智。信解脫轉為見到時,一切無礙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時解脫轉為不壞解脫時,九無礙八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第九解脫道中修,微細心中不修一切無漏。如是等皆無因緣。是故汝今若說正因、若應信受、若以學習為修,在煖等中時,上諸善根一切皆修,以悉增益故。如誦習經書則皆明利,是故在煖等法時乃至盡智一切皆修。若不爾,當說正因。
十智品第二百
十智,法智、比智、他心智、名字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知現在法是名法智。如經中說,佛告阿難:汝於此法如是見知如是通達,過去未來亦如是知。應言[4]現法智,今不說現故但說法智。如經中說:愚者貴現在法,智者貴未來。又說:現在諸欲、未來諸欲,皆是魔網魔繫魔縛。如是等中皆說現語,略現語故但說法智。知餘殘法名曰比智,餘謂過去未來諸法,次現法後知,故名比智。所以者何?先現知已,然後比知。法智名現智,隨此法智思量比知,名為比智。
問曰:[1]此智是無漏智,無漏智云何名比智?答曰:世間亦有比智。所以者何?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有有漏、無漏。是諸智在煖等法中是有漏,入法位[2]中所得名無漏。
問曰:有人言,知欲界諸行、諸行集、諸行滅、諸行滅道,名為法智。知色無色界諸行四種,名為比智。是事云何?答曰:經中說,佛告阿難: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知。無有經說色無色界諸行中知名為比智。又經中說:行者應念,我今為現色之所侵食,過去[3]亦曾為色之所侵食,未來中色亦當侵食。又經中說:生緣老死,去來世中亦復如是。如馬鳴菩薩說偈:如現在火熱,去來火亦熱,現在五陰苦,去來陰亦苦。如是等苦,諸大論師亦如是說。又知過去未來世法名為比智,亦有道理。所以者何?行者於去來現在苦中厭離,厭離名於此法中生真智慧。如現在行苦,去來諸行亦如是苦。今以何智知去來法?若是法智,色無色界諸行亦有去來,於彼中知亦應名法智,然則唯是法智無比智也。若色無色界去來行中別有智者,欲界去來行中亦應別更有智。以此義故,諸論師言:有得未得故次第見諦。欲界苦名得,色無色界苦名未得,是故不可一時並知。若未得苦,以比智知。今欲界中所未得苦,亦應以比智知。
問曰:以何智為斷結道?答曰:但用法智、比智在方便道中。
問曰:用何法智?答曰:用苦法智、滅法智。所以者何?行者觀無常苦時見空無我,爾時證諸行滅,餘智皆是方便。
問曰:觀何苦滅?答曰:觀諸受苦,此中能生我心,[4]亦於此中見滅。如說,內解脫故,諸愛盡滅,自說得阿羅漢。
問曰:經中不說一切行斷名斷性耶?答曰:此行者證內滅,故一切厭離。又行者必當應證內滅,餘不必定。
問曰:於諸諦中云何生智?答曰:知生苦等。
問曰:此非定心,何能生智?答曰:有如是觀,亦有見陰無常等過,生苦無我想。如經中說:若法無常即是無我。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有生有滅,若是我者我即生滅,故知非我。是眼等生時無所從來,以有所作故名為[5]我。而經中說無有作者,故知若法無常即是無我。如是行者善修無常及無我故,身心寂滅,所有行生皆覺其惱則生苦想,如無皮牛小觸覺痛。行者如是,以無我想故成上苦想。愚者以我想故,雖有大苦不覺其惱。是名苦智。見諸行生是名集智,見諸行滅[6]是名滅智,念道始終是名道智。
問曰:何謂盡智?答曰:盡一切相故名盡智。所以者何?學人相斷還生,此畢竟斷故名盡智。如經中說:若知妄[7]想唯是妄想,諸苦則盡。學人智但妄想是我,此心永斷,名為盡智。如經中說:阿羅漢於佛前自記,世尊所說諸結,我無此也。我於是結不復生疑,我常一心攝念正行,貪等不善不漏於心。是中取相故生諸結,諸相斷故諸結則滅。學人行於相無相故我心時發,如見杌樹疑謂是人。故阿羅漢獨得無疑,以心常行無相中,故[8]先以生空於五陰中不見神我,後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識性,故知一切相盡名為盡智,知諸相不生名無生智。學人斷相盡已[9]更生,無學相盡更不復生,若能令諸相盡滅更不復生,爾時名無生智。
問曰:學人亦知有盡智、無生智,如念我三結盡更不復生,何故不說十分成就?答曰:學人不能斷一切[10]相,故不說有盡智、無生智。如人處處繫縛,雖一處解,不名得脫。亦有此義,舍利弗說給孤獨氏十分成就。又阿羅漢得自在力故,自知結盡更不復生,學人不爾。又阿羅漢得無學道[11]時,自知一切生盡,名為盡智。梵行成者,謂捨諸學行。所作辦者,謂諸所應作皆已作訖,知從此身更無相續。故知但阿羅漢於一切所作應得自在,成就盡智及無生智,非諸學人。如人瘧病雖不發時,亦不名[12]為差。如經中說:離一切處喜,滅一切處憂,證一切法滅,常行無漏心。他心智如六通中說。五陰和合假名眾生,此等中智名名字智。無漏智名真實智,此似無漏得名為智,故曰名字智。
問曰:又人言,一切眾生成就等智。是事云何?答曰:若佛弟子能知諸法從眾緣生,是人能得,非餘眾生,以得智名故。一切眾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
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問曰:經中說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智。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亦如是。何故說此?答曰:泥洹是真法寶,以種種門入。有以五陰門入,或觀界入因緣[1]諸諦如是等門,皆至泥洹。何以知之?如經中說:王處城中有雙使來,從一門入,到已向王說其事實,語已還去。諸門亦爾。此中王喻行者,諸門謂觀陰界入等,雙使如止觀,說其事實謂通達空。是諸使雖從諸門入,皆到一處,如是雖觀陰界入等諸門方便,皆入泥洹。如羅睺羅說:於獨屏處思惟法時,知如是法皆隨順趣向稱讚泥洹。又佛於讚法中說:是法能滅諸煩惱火故名為滅,能令行者心得安隱故名安隱,能令行者到正遍知故名為至。如是等義皆讚泥洹。又梵行名八聖道,八聖道中正智為上,是正智果所謂泥洹。又佛所說教皆為泥洹。故知五陰等門皆至泥洹。
問曰:有論師言,老死智名苦智。是事云何?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是中不說苦行,故非苦智。
問曰:為是何智?答曰:此名老死性智。
問曰:亦說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故知應是苦智。答曰:此是因緣門,非真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說苦行,應說集等以相順故。
問曰:此中何故不說味、過、出等諸智耶?答曰:此義皆攝,但集經者略而不說。
七十七智品第二百二
問曰:經中說七十七智,謂生緣老死、不離生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觀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緣行亦如是。是中何故不說老死性及滅道等耶?答曰:為利智者故如是說,但開其門,可知餘亦如是。又外道多於因緣中謬說世間萬物因世性等,故佛於此但說因緣。
問曰:已說生緣老死,何故更說不離?答曰:為必定故,諸法中有不定因,如施為[2]福因,亦以持戒得福,如說持戒得生天上。或有生念老死因生或不因生,故須定說。
問曰:何故去來世中復須定說?答曰:現在與過去世或有異相,謂過去眾生壽命無量勢同諸天,如是等。恐人謂壽命等異,老死因緣亦當有異,故須定說。未來亦爾。此六種名法住智,餘名泥洹智。能令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如經中說:比丘!有七處方便[3]三種觀義,速得漏盡。皆是為泥洹智。如是等因緣智有百千無量,謂眼智等。如經中說:眼緣業業緣愛,愛緣無明,無明緣邪念,邪念緣眼色,諸漏緣邪念,諸食緣愛,五欲緣揣食等,地獄短命緣殺生等。若今苦先苦皆緣妄想,妄想緣身心憎愛,憎愛緣貪欲,貪欲緣邪思惟。如是等諸因緣智無量無邊,自應當知。
成實論卷第[4]十六
校注
[0365006] 不分卷【宋】【元】【明】【宮】 [0365007] 中【大】,有【宋】【元】【明】 [0366001] 今【大】,爾【宋】【元】【明】【宮】 [0366002] 智【大】,脫【宋】【元】【明】【宮】 [0366003] 是【大】,是經【宋】【元】【明】【宮】 [0366004] 訖【大】,說【宋】【元】【明】【宮】 [0366005] 知【大】*,智【宋】【元】【明】【宮】* [0366006] 又汝【大】,汝又【宋】【元】【明】【宮】 [0366007] 通【大】,達【宋】【元】【明】【宮】 [0366008] 憶【大】,〔-〕【宮】 [0366009] 等【大】,差【宋】【元】【明】【宮】 [0366010] 卷第十九終【宋】【元】【明】【宮】 [0366011] 卷第二十首【宋】【元】【明】【宮】 [0366012] 違【大】,韋【宋】【元】【明】【宮】 [0367001] 唯【大】,但【宋】【元】【明】【宮】 [0367002] 何【大】,以何【宋】【元】【明】【宮】 [0367003] 榍【大】*,楔【宋】【元】【明】【宮】* [0367004] 則【大】,則凡夫【宋】【元】【明】【宮】 [0367005] 惡死【大】,不惡死此人亦應如是【宋】【元】【明】【宮】 [0367006] 如是【大】,爾【宋】【元】【明】【宮】 [0367007] 煩惱【大】,諸結【宋】【元】【明】【宮】 [0367008] 漢【大】,羅【宋】【元】【宮】 [0367009] 實皆【大】,皆實【宋】【元】【明】【宮】 [0367010] 則【大】,〔-〕【宋】【元】【明】【宮】 [0367011] 即【大】,則【宋】【元】【明】【宮】 [0367012] 色【大】,色界【宋】【元】【明】【宮】 [0367013] 但【大】,但能【宋】【元】【明】【宮】 [0368001] 之【大】,定【明】 [0368002] 喜【大】*,善【宋】*【元】*【明】* [0368003] 名【大】,言【宋】【元】【明】【宮】 [0368004] 味【大】,末【宋】【元】【明】【宮】 [0368005] 無礙【大】,無礙智【宋】【元】【明】【宮】 [0368006] 煖【大】*,暖【宋】【元】【明】【宮】* [0368007] 見【大】,是見【宋】【元】【明】【宮】 [0368008] 名【大】,若名【宋】【元】【明】【宮】 [0368009] 又【大】*,有【宋】【元】【明】【宮】* [0368010] 學【大】,學人【宋】【元】【明】【宮】 [0368011] 法【大】,〔-〕【宋】【元】【明】【宮】 [0369001] 其【大】,有【宋】【元】【明】【宮】 [0369002] 者【大】,〔-〕【宮】 [0369003] 何【大】,是【宋】 [0369004] 如是【大】,〔-〕【明】【宮】 [0369005] 盡滅【大】,滅盡【宋】【元】【明】【宮】 [0369006] 勳【大】,熏【宋】【元】【明】【宮】 [0369007] 作【大】,化【宋】【元】【明】【宮】 [0369008] 能【大】,〔-〕【宋】【元】【明】【宮】 [0369009] 以【大】,亦以【宋】【元】【明】【宮】 [0369010] 有【大】*,又【宋】【元】【明】【宮】* [0369011] 知【大】,如【宋】【元】【明】【宮】 [0369012] 羅漢【大】,阿羅漢【宋】【元】【明】【宮】 [0370001] 謂【大】,修【宋】【元】【明】【宮】 [0370002] 唯【大】,雖【宋】【元】【明】【宮】 [0370003] 性【大】,姓【宋】【元】【明】【宮】 [0370004] 是【大】,此【宋】【元】【明】【宮】 [0370005] 憶【大】,〔-〕【宋】【元】【明】【宮】 [0370006] 已【大】,以【宋】【元】【明】【宮】 [0370007] 若人【大】,善人【宋】【元】【明】 [0371001] 智【大】,有智【宋】【元】【明】【宮】 [0371002] 說【大】,言【宋】【元】【明】【宮】 [0371003] 得【大】,〔-〕【宋】【元】【明】【宮】 [0371004] 現【大】*,現在【宋】【元】【明】【宮】* [0372001] 此【大】,比【宋】【元】【明】【宮】 [0372002] 中【大】,〔-〕【宋】【元】【明】【宮】 [0372003] 亦曾【大】,曾又【宋】【元】【明】【宮】 [0372004] 亦【大】,是故亦【宋】【元】【明】【宮】 [0372005] 我【大】,無我【宋】【元】【明】【宮】 [0372006] 是名【大】,名為【宋】【元】【明】【宮】 [0372007] 想【大】,相【宋】【元】【明】【宮】 [0372008] 先以【大】,見眾【宋】【元】【明】 [0372009] 更【大】,還【宋】【元】【明】【宮】 [0372010] 相【大】,想【宋】【元】【明】【宮】 [0372011] 時【大】,能【宋】【元】【明】【宮】 [0372012] 為差【大】,瘥【宋】【元】【明】【宮】 [0373001] 諸【大】,及諸【宋】【元】【明】【宮】 [0373002] 福【大】*,富【宋】【元】【明】【宮】* [0373003] 三【大】,二【宮】 [0373004] 十六【大】,二十【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0-1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