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4]第九 見所斷因三法
第一章 相緣分
第一節 順
七六七
緣見所斷因法[1]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二蘊。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2]從因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
七六八
緣修所斷因法[1]而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二蘊。緣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四〕[P.245]蘊而心等起之色。緣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
七六九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二蘊與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癡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業果之色,緣二蘊……,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業果色、所造色。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者……,〔曰〕緣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
[P.246]七七〇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二蘊與癡而二蘊。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心等起之色。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與癡……。
七七一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二蘊與癡而二蘊。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P.247]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心等起之色。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
七七二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緣疑俱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緣二蘊而二蘊與癡。
七七三
緣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三。與等於見分別。
[P.248]七七四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於結生剎那,緣所依而〔四〕蘊。
七七五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1]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
七七六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緣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
七七七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緣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二蘊與癡而二蘊。
七七八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緣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二蘊與癡而二蘊。
[P.249]七七九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增上緣……,三。等於因。緣修所斷因法……,三。等於因。於增上無癡。
七八〇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緣一大種而三大種,緣〔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所造色。
七八一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七八二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見所斷[1]……乃至……從無間緣,從等無間緣,等於所緣緣。
[P.250]七八三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四〕蘊而癡與心等起之色。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二蘊與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與心等起之色。
七八四
緣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緣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而癡與心等起之色。緣修所斷因[P.251]法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曰〕緣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二蘊與心等起之色,緣掉舉俱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與心等起之色。
七八五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緣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三大種,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略……。應等於因。
七八六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互相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P.252]緣、去緣、不去緣。
七八七
於因十七、所緣十一、增上九、無間十一、等無間十一、俱生十七、互相十一、依止十七、親依止十一、前生十一、修習十一、業十七、異熟一、食十七、根十七、靜慮十七、道十七、相應十一、不相應十七、有十七、無有十一、去十一、不去十七、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七八八
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
七八九
緣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而掉舉俱行之癡。
[P.253]七九〇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緣無因之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於無因之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三大種〕,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七九一
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
七九二
緣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疑俱行……。
七九三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業果色,緣〔四〕蘊而所依,一大種……略……諸無想有情之……。
[P.254]七九四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心等起之色。
七九五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心等起之色。
七九六
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增上緣生。等於俱生。
從非無間緣、非等無間緣、非互相緣、非親依止緣。
七九七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曰〕於無色〔界〕,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曰〕於無色〔界〕,緣疑俱[P.255]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二蘊而……。緣修所斷因法……略……。等於見,三。
七九八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曰〕於無色〔界〕,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而二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之掉舉俱行之癡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略……諸無想有情……。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曰〕於無色〔界〕,緣掉舉俱行之緣癡而相應之〔四〕蘊。
七九九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1]從非前生緣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疑俱行[P.256]之〔四〕蘊與癡而心等起之色。
八〇〇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前生緣生。此亦應為二。
八〇一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後生緣、非修習緣、非業緣生。〔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見所斷因之思。
八〇二
緣修所斷因[1]法而修所斷因[2]法從非業緣緣……,〔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而修所斷因之思。
八〇三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業緣……,〔曰〕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思,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業緣……,〔曰〕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思。緣[P.257]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思。
八〇四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相應之思。
八〇五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緣掉舉俱行〔四〕蘊與癡而相應之思。
八〇六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異熟緣生。無結生剎那。
八〇七
非見非修……乃至……從非食緣……,〔曰〕外之……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從非根緣……,〔曰〕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緣諸無想有情之〔四〕大種而色命根。
……從非靜慮緣……,〔曰〕五識。應為〔四〕大種。
……從非道緣……,〔曰〕緣無因之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諸無想有情……。
……從非相應緣……。
[P.258]八〇八
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緣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二蘊。
八〇九
緣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則修所斷因……,三。
八一〇
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P.259]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緣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
八一一
緣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緣二蘊。
八一二
緣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非不相應緣生。〔曰〕於無色〔界〕,緣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二蘊。……從非無有緣,從非去緣。
八一三
於非因三、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七、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十三、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七、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食一、非根一、非靜慮一、非道一、非相應五、非不相應十一、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P.260]第三節 順逆
八一四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七、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十三、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七、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相應五、非不相應十一、非無有五、非去五。非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八一五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三……無間三、等無間三、俱生三、互相三、依止三、親依止三、前生三、修習三、業三、異熟一、食三、根三、靜慮三、道二、相應三、不相應三、有三、無有三、去三、不去三。如是應計算。
第二章 俱生分
俱生分是等於相緣分。
第三章 緣依分
第一節 順
[P.261]八一六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三。等於相緣分。以修所斷因法……,三。等於相緣分。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一。等於相緣分。以所依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
八一七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
[P.262]八一八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以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疑俱行以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以二蘊與癡為緣而二蘊。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以〔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疑俱行以〔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以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與所依為緣而二蘊,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疑俱行以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
八一九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因緣生,三。
[P.263]八二〇
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三。等於相緣分之所緣。修……,三。等於相緣分。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二蘊。於結生剎那,以所依為緣而〔四〕蘊,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身識,以所依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
八二一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掉舉俱生以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從所緣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以所依為緣而掉舉俱行之[P.264]〔四〕蘊與癡。
八二二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見所斷因以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疑俱行以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二蘊與癡為緣而二蘊。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疑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癡。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曰〕疑俱行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與癡,二蘊與所依……。
[P.265]八二三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修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二蘊。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掉舉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掉舉俱行之癡。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掉舉俱行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與癡,二蘊……。
八二四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三。修,三。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一。〔曰〕以所依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P.266]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八二五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與……,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P.267]八二六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修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三。等於見。
從無間緣、等無間緣。
八二七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見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見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疑俱行之〔四〕蘊為緣而疑俱行之癡與心等起之色。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疑俱行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癡、心等起之色,以二蘊為緣……。以修所斷因法為緣……略……三。等於見。
[P.268]八二八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疑俱行令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以〔四〕蘊為緣而所依,以所依為緣而〔四〕蘊,以一大種為緣而三大種,諸無想有情之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以所依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P.269]所斷因之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以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
八二九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疑俱行之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癡。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心等起之色,以二蘊……,以疑俱行之一蘊與所依[P.270]為緣而三蘊與癡,以二蘊與所依為緣而二蘊與癡。
八三〇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俱生緣生,三。
八三一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互相緣生。從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
八三二
……從不相應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二蘊……乃至……四蘊是以所依為不相應緣。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不相應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生,而此〕〔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疑俱行之〔四〕蘊為緣而癡與心等起之色〔生〕,癡以所依為不相應緣,[P.271]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以〕二蘊……乃至……〔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疑俱行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癡、心等起之色,〔以〕二蘊……,〔四〕蘊與癡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
八三三
以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三。等於見。
八三四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不相應緣生。〔曰〕以非見非修所斷因[1]之一蘊為緣而三蘊、心等起之色,〔以〕二蘊……,〔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心等起之色以癡為不相應緣而〔生〕,於結生剎那,以〔四〕蘊為緣而所依,以所依為緣而〔四〕蘊〔生〕,〔四〕蘊以所依為緣而不相應緣,所依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一大種為緣而三大種,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業果色、所造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P.272]緣而見所斷因法從不相應緣……,〔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以疑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之色,〔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癡為不相應緣,以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乃至……等於見。
[P.273]八三五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二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以疑俱行之一蘊與癡為緣而三蘊,二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以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四〕蘊與癡為不相應緣,以疑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癡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生〕,〔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以〔四〕蘊為不相應緣而〔生〕,以疑俱行之一蘊與所依與癡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與……,〔四〕蘊以所依為不相應緣,心等起之色是以〔四〕蘊與癡為不相應緣而〔生〕,以疑俱行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與癡,二蘊與……,以所依為不相應緣而〔生〕。以[P.274]修……,三。等於見。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
八三六
於因十七、所緣十七、增上十七、無間十七、等無間十七、俱生十七、互相十七、依止十七、親依止十七、前生十七、修習十七、業十七、異熟一、食十七、根十七、靜慮十七、道十七、相應十七、不相應十七、有十七、無有十七、去十七、不去十七、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八三七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以疑俱生之〔四〕蘊為緣而疑俱行之癡。
八三八
以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掉舉俱行之〔四〕蘊為緣而掉舉俱行之癡。
[P.275]八三九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無因之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於無因結生剎那……完備。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身識,以所依為緣而無因之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以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令掉舉俱行之癡。
八四〇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疑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疑俱行之癡。
八四一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以掉舉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掉舉俱行之癡。
八四二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P.276]八四三
以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1]……,〔曰〕以修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八四四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以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業果色,以〔四〕蘊為緣而所依,〔以〕一大種……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八四五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八四六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所緣緣生。〔曰〕以修所斷因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八四七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非增上緣生。等於俱生。
[P.277]從非無間緣、非等無間緣、非互相緣、非親依止緣、非前生緣。等於相緣分之逆,無異十三問。從非後生緣、非修習緣。
八四八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見所斷因之思。
八四九
以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以修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修所斷因之思。
八五〇
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所斷因法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以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思,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以所依為緣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思。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以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思,疑俱行是以癡為緣而相應之思。以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曰〕以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思,以掉舉俱行之癡為緣而相應之思。
[P.278]八五一
以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曰〕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見所斷因之思,以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相應之思。
八五二
以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為緣而修所斷因法從非業緣生。〔曰〕以修所斷因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修所斷因之思,以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為緣而相應之思。
八五三
以見所斷因法為緣而見所斷因法從非異熟緣生。完備而無結生。
……從非食緣。〔曰〕外之……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從非根緣。〔曰〕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以諸無想有情之〔四〕大種為緣而色命根。
……從非靜慮緣。〔曰〕五識俱行之一蘊……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從非道緣。〔曰〕無因一……。
……從非相應緣、非不相應緣。於相緣分之逆而無異於非不相應,十一。
從非無有緣、非去緣。
[P.279]八五四
於非因五、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七、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十三、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七、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食一、非根一、非靜慮一、非道一、非相應五、非不相應十一、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八五五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七、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十三、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七、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相應五、非不相應十一、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八五六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五、……無間五、等無間五、俱生五、互相五、依止五、親依止五、前生五、修習五、業五、異熟一、食五、根五、靜慮五、道五、相應五、[P.280]不相應五、有五、無有五、去五、不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四章 依止分
依止分是等於緣依分。
第五章 相雜分
第一節 順
八五七
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因緣生。〔曰〕相雜於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而二蘊。
八五八
相雜於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而二蘊。
八五九
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於結生剎那……。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曰〕相雜於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所斷因法……,〔曰〕相雜於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
[P.281]八六〇
相雜於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曰〕相雜於疑俱行者一蘊與癡而三蘊,……二蘊。
八六一
相雜於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二蘊……。
八六二
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相雜於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二蘊……。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疑俱行之一蘊而三蘊與癡,於二蘊……。相雜於修所斷因法而……三。
[P.282]八六三
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而二蘊;於結生剎那……。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1]……。〔曰〕相雜於疑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曰〕相雜於掉舉俱行之癡而相應之〔四〕蘊。
八六四
相雜於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曰〕相雜於疑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與癡……。
八六五
相雜於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修所斷因法從所緣緣生。〔曰〕相雜於掉舉俱行之一蘊與癡而三蘊,於二蘊……。
八六六
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相雜於見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而……。相雜於修所斷因法而……一。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增上緣生。〔曰〕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P.283]而……。
從無間緣、等無間緣。
八六七
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見所斷因法從俱生緣、互相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生。
八六八
於因七、所緣十一、增上三、無間十一、等無間十一、俱生十一、互相十一、依止十一、親依止十一、前生十一、修習十一、業十一、異熟一、食十一、根十一、靜慮十一、道十一、相應十一、不相應十一、有十一、無有十一、去十一、不去十一。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P.284]八六九
相雜於見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相雜於疑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之癡。
八七〇
相雜於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相雜於掉舉俱行之〔四〕蘊而掉舉俱行之癡。
八七一
相雜於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而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從非因緣生。〔曰〕相雜於無因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而二蘊;於無因結生剎那……。
八七二
於見所斷因法而……從非增上緣。等於俱生。從非前生緣、非後生緣、非修習緣、非業緣、非異熟緣、非靜慮緣、非道緣、非不相應緣。
八七三
於非因三、非增上十一、非前生十一、非後生十一、非修習十一、非業七、非異熟十一、非靜慮一、非道一、非不相應十一。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八七四
從因緣及於非增上七、……非前生七、非後生七、非修習七、非業七、非異熟七、非不相應七。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八七五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三、……無間三、等無間三、俱生三、互相三、依止三、親依止三、前生三、修習三、業三、異熟一、食三、根三、靜慮三、道二、相應三、[P.285]不相應三、有三、無有三、去三、不去三。如是應計算。
第六章 相應分
相應分是等於相雜分。
第七章 問分
第一節 順
八七六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諸因依相應四蘊之因緣為緣……乃至……。
八七七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諸因依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
[P.286]八七八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諸因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修……,三。……乃至……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是〔依〕非見非修……,一。
八七九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疑俱行之癡依相應之〔四〕蘊之因緣為緣。
八八〇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掉舉俱行之癡依相應〔四〕蘊之因緣為緣。
八八一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疑俱行之癡依相應〔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
八八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因緣為緣。〔曰〕掉舉俱行之癡依相應〔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
[P.287]八八三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味著而歡喜見所斷因之貪,緣彼見所斷因之貪生、見生、疑生、所斷因之憂生;味著、歡喜於見,緣見所斷因之貪生、見生、疑生、見所斷因之憂生,緣疑而疑生、見生,見所斷因之憂生;緣見所斷因之憂,而見所斷因之憂生、見生、疑生。
八八四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諸聖者省察見所斷因已斷諸煩惱,已伏……前之……乃至……以見所斷因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依他心智而〔……〕,見所斷因之四蘊依他心智、宿住隨念智、如業生智、未來分智向轉與癡之所緣緣為緣。
八八五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見所斷因之〔四〕蘊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P.288]八八六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味著歡喜於修所斷因之貪,緣彼而修所斷因之貪生、掉舉生、修所斷因之憂生;緣掉舉而掉舉生,修所斷因之憂生;緣修所斷因之憂,而修所斷因之憂生、掉舉生。
八八七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曰〕味著、歡喜於修所斷因之貪,緣彼而見所斷因之貪生、見生、疑生,見所斷因之憂生;緣掉舉而見生、疑生、見所斷因之憂生;緣修所斷因之憂而見所斷因之生憂、生見、生疑。
八八八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諸聖者省察修所斷因已斷煩惱,已伏煩惱……前現行……以修所斷因之〔四〕蘊〔觀〕無常……依他心智而〔……〕,修所斷因之〔四〕蘊是依他心智、宿住隨念智、如業生智、未來分智向轉與癡之所[P.289]緣緣為緣。
八八九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八九〇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修所斷因之〔四〕蘊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八九一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布施而……等於見三法而應廣說、……向轉與癡之所緣為緣。
八九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布施……。如見三法。
八九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布施……。如見三法。
[P.290]八九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眼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以耳……以所依……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八九五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以眼……以所依……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八九六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見所斷因之〔四〕蘊生。
八九七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與癡生。
[P.291]八九八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八九九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見所斷因之四蘊生。
九〇〇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修所斷因之〔四〕蘊生。
九〇一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與癡生。
[P.292]九〇二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九〇三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緣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生。
九〇四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增上緣為緣。等於見三法,有九問。
九〇五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之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後後之見所斷因之〔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九〇六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之疑俱行之四蘊依後後癡之無間緣為緣;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出起之無間緣為緣。
[P.293]九〇七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之疑俱行之〔四〕蘊依後後之疑俱行〔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
九〇八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之修所斷因之〔四〕蘊依後後修所斷因〔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九〇九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之掉舉俱行之〔四〕蘊依後後癡之無間緣為緣;修所斷因之〔四〕蘊依出起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〇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掉舉俱行之〔四〕蘊依後後掉舉俱行〔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
[P.294]九一一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疑俱行令掉舉俱行癡依後後疑俱行令掉舉俱行癡之無間緣為緣;前前之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依後後之非見非修所斷因〔四〕蘊之無間緣為緣;隨順依進姓……,隨順依清淨……略……滅盡〔定〕依出定者;非想非非想處依果等至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曰〕前前疑俱行之癡依後後疑俱行〔四〕蘊之無間緣為緣;向轉依見所斷因〔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曰〕前前掉舉俱行之癡依後後掉舉俱行〔四〕蘊之無間緣為緣;向轉依修所斷因之〔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P.295]九一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疑俱行之癡依後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向轉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五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掉舉俱行癡依後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向轉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六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後後疑俱行之〔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七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後後癡之無間緣為緣;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出起之無間緣為緣。
[P.296]九一八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後後疑俱行〔四〕蘊與癡之無間緣為緣。
九一九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無間緣為緣,三。進法等於見。
九二〇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等無間緣為緣。等於無間。依俱生緣為緣。……略……。相緣分等於俱生。依互相緣為緣……略……。相緣分等於互相。依依止緣為緣……略……。緣依分等於依止分。無別者之組合。
九二一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生親依止——親依止於見所斷因之貪而殺生……破僧伽;親依止於見所斷因之瞋……癡……見……欲願而殺生……破僧伽;見所斷因之貪……瞋、癡、[P.297]見……欲願是依見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二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見所斷因之貪而布施……起等至。親依止於見所斷因之瞋……癡……見……欲願而布施……起等至。見所斷因之貪……欲願依信、慧、身樂、身苦、果等至及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三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曰〕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見所斷因之貪……瞋、癡、見……欲願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四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修所斷因之貪……瞋、癡、慢……欲願依修所斷因之貪、瞋、癡、慢、[P.298]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五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修所斷因之貪而殺生……破僧伽;親依止於修所斷因之瞋……癡……慢……欲願而殺生……破僧伽;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依見所斷因之貪、瞋、癡、見、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自己於財物之欲貪依於他人財物欲貪之親依止緣為緣;自己於所有物之欲貪依於他人所有物欲貪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六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修所斷因之貪而布施……起等至;親依止修所斷因之瞋……癡……慢……欲願而布施……起等至;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依信、慧、身樂、身苦、果等至及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P.299]九二七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本性親依止——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八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二九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信而布施……起等至;親依止於戒……慧、身樂、身苦、時節、飲食、牀座……親依止於癡而布施……信……癡依信、果等至及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〇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P.300]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信……而執見;親依止於戒……慧、身樂、身苦、牀座……親依止於癡而殺生……破僧伽;信是……牀座是……及癡依見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一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信……而語慢;親依止於癡……而語慢;信是……牀座……及癡依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信是……慧、身樂、身苦、牀座……及癡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信是……牀座是……及癡依掉舉俱行之〔四〕[P.301]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四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見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五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信、慧、身樂、身苦、果等至及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六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P.302]九三七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見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八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修所斷因之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三九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信、果等至及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四〇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P.303]九四一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親依止緣為緣。
九四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以眼觀無常……以耳……以所依觀無常……依天眼而色……依天耳界……色處依眼識;所觸處依身識之前生緣為緣。所依前生——眼處是……身處依身識;所依依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與癡之前生緣為緣。
九四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於眼味著、歡喜於所依,緣彼而見所斷因之貪……見……疑……見所斷[P.304]因之憂生。所依前生——所依是依見所斷因之〔四〕蘊之前生緣為緣。
九四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於眼……味著、歡喜於所依,緣彼而修所斷因之貪生、掉舉生,修所斷因之憂生。所依前生——所依是依修所斷因〔四〕蘊之前生緣為緣。
九四五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緣眼……緣所依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生。所依前生——所依是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前生緣為緣。
九四六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以眼……緣所依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生。所依[P.305]前生——所依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前生緣為緣。
九四七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九四八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修所斷因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九四九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九五〇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P.306]九五一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九五二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修習緣為緣。〔曰〕前前之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後後之見所斷因〔四〕蘊之修習緣為緣。
九五三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前前之疑俱行之〔四〕蘊依後後癡之修習緣為緣。
九五四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修習緣為緣。〔曰〕前前之疑俱行之〔四〕蘊依後後之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修習緣為緣。
九五五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略……。此是三。非見非修……乃至……。於修習根,出起與向轉皆闕如。等於無間緣而全備之十七問。
[P.307]九五六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思依相應之〔四〕蘊之業緣為緣。
九五七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俱生、異剎那。俱生——見所斷因之思依癡與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異剎那——見所斷因之思依異熟之〔四〕蘊與業果諸色之業緣為緣。
九五八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癡、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
九五九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曰〕修所斷因之思依相應之〔四〕蘊之業緣為緣。
九六〇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曰〕修所斷因之思依癡、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
[P.308]九六一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曰〕修所斷因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癡、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
九六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業緣為緣。俱生、異剎那。俱生——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於結生剎那……,異剎那——非見非修所斷因之思依異熟之〔四〕蘊與業果諸色之業緣為緣。
九六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異熟緣為緣。轉、結生。異熟之〔四〕蘊是依所依。
九六四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食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三〕食依相應〔四〕蘊之食緣為緣。
[P.309]九六五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之〔三〕食依癡與心等起諸色之食緣為緣。
九六六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之〔三〕食依相應之〔四〕蘊與癡、心等起諸色之食緣為緣。修……三。等於見。
九六七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食緣為緣。〔曰〕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三〕食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食緣為緣。於結生剎那,段食依此身。
九六八
見所斷因法依……根緣為緣,三。等於食。應作癡。修……三。
九六九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非見非修所斷因之諸根[1]依相應之〔四〕蘊之……略……眼根依眼識……身根……色命根依諸業果色之根緣為緣。
[P.310]依靜慮緣為緣,依道緣為緣。應作此等之有因。依相應緣為緣,於相緣分等於相應。
九七〇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等於見三法。
九七一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等於見三法。
九七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俱生、前生、後生。等於見三法。後生——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與癡依前生之此身。
九七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前生——所依依見所斷因之〔四〕蘊。
九七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前生——所依依修所斷因之〔四〕蘊。
[P.311]九七五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前生——所依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不相應緣為緣。
九七六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前生——所依是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不相應緣為緣。
九七七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心等起諸色之不相應緣為緣。後生——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不相應緣為緣。
九七八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心等起諸色。後生——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不相應緣為緣。
[P.312]九七九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曰〕見所斷因之一蘊……。
九八〇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俱生——疑俱行之〔四〕蘊依癡、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後生——見所斷因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有緣為緣。
九八一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曰〕見所斷因之一蘊依三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疑俱行之一蘊依三蘊與癡、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修所斷因法……三。
[P.313]九八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後生、食、根。俱生——非見非修所斷因之一蘊依三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疑俱行之掉舉俱行癡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於結生剎那,諸無想有情……。前生——以眼而……以所依而觀無常……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色處依眼識;所觸處依身識;眼處……身處……所依依非見非見所斷因之〔四〕蘊與癡之有緣為緣。後生——非見非修所斷因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有緣為緣。段食依此身;色命根依業果之諸色。
九八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疑俱行之癡依相應之〔四〕蘊之有緣為緣。前生——於眼……味著、歡喜於所依,緣彼而見所斷因之貪生、見生、疑……見所斷因之憂生;所依依見所斷因之〔四〕蘊之有緣為緣。
[P.314]九八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掉舉俱行之癡依相應〔四〕蘊之有緣為緣。前生——味著、歡喜於眼〔……〕;所依依修所斷因之〔四〕蘊之有緣為緣。
九八五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疑俱行之癡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前生——緣眼而疑俱行之〔四〕蘊與癡者生〔……〕;緣所依而〔……〕;所依依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之有緣為緣。
九八六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掉舉俱行之癡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前生——緣眼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生〔……〕;緣所依而〔……〕;所依是依掉舉俱行之〔四〕蘊與癡之有緣為緣。
[P.315]九八七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見所斷因之一蘊與所依依三蘊之有緣為緣;二蘊……疑俱行之一蘊與癡依三蘊之有緣為緣;二蘊……。
九八八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俱生、前生、後生、食、根。俱生——見所斷因法之〔四〕蘊與〔四〕大種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俱生——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俱生——疑俱行之〔四〕蘊與所依是依癡之有緣為緣。後生——疑俱行之〔四〕蘊與癡依前生此身之有緣為緣。後生——見所斷因之〔四〕蘊與段食依此身之有緣為緣。後生——見所斷因之〔四〕蘊與色命根依諸業果色之有緣為緣。
[P.316]九八九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疑俱行之一蘊與所依依三蘊與癡之有緣為緣;二蘊……疑俱行之一蘊與癡依三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二蘊與癡……。
九九〇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略……。依見之論法,三問應分別。應限定掉舉。
從無有、去、不去緣。
九九一
於因十一、所緣二十一、增上十、無間十七、等無間十七、俱生十七、互相十一、依止十七、親依止二十一、前生五、後生五、修習十七、業七、異熟一、食七、根七、靜慮七、道七、相應十一、不相應九、有十七、無有十七、去十七、不去十七。如是應計算。
[P.317]第二節 逆
九九二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九九三
見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依業緣為緣。
九九四
見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九九五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九九六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P.318]九九七
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
九九八
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九九九
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〇〇〇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依業緣為緣、依食緣為緣、依根緣為緣。
一〇〇一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P.319]一〇〇二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一〇〇三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一〇〇四
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一〇〇五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此處雜混俱生、前生。於本文應作於答數並應列舉而計算。
一〇〇六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俱生、前生、後生、食、根。此處亦有所緣緣、親依止緣,於本文無也,於〔答〕數應列舉而計算。
[P.320]一〇〇七
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此處亦雜混俱生、前生之問,於本文應無此作。
一〇〇八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〇〇九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此處亦雜混俱生、前生之問。
一〇一〇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俱生、前生、後生、食、根。此處亦有所緣、親依止緣。
[P.321]一〇一一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見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〇一二
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依修所斷因與非見非修所斷因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此處亦有俱生、前生。凡不寫之問是於本文所算之字〔數〕不一致。其等於本文所不寫是其〔問〕數甚明。若起疑問,於順之有緣而尋求之。
一〇一三
於非因二十一、非所緣、非增上、非無間、非等無間、非俱生、非互相、非依止、非親依止、非前生、非後生、非修習、非業、非異熟、非食、非根、非靜慮、非道、非相應、非不相應、非有、非無有、非去、非不去凡二十一。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一〇一四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十一、……非增上、非無間、非等無間十一,非互相三、非親依止、非前生、非後生、非修習、非業、非異熟、非食、非根、非靜慮、[P.322]非道十一,非相應三、非不相應五、非無有十一、非去十一。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一〇一五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二十一、……、增上十、無間十七、等無間十七、俱生十七、互相十一、依止十七、親依止二十一、前生五、後生五、修習十七、業七、異熟一、食七、根七、靜慮七、道七、相應十一、不相應九、有十七、無有十七、去十七、不去十七。如是應計算。
[P.323]第十 積集趣三法
第一章 相緣分
第一節 順
一〇一六
緣積集趣法[1]而積集趣法從因緣生。〔曰〕緣積集趣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緣積集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2]從因緣生。〔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法非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積集趣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二蘊與心等起之色。
一〇一七
緣減滅趣法[1]而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二蘊。緣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A1]從因緣生。〔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減滅趣法而減滅趣與非積集趣法非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二蘊與心等起之色。
[P.324]一〇一八
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於結生剎那,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與業果色,緣二蘊而……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三大種,緣二大種而二大種,緣〔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業果色、所造之色。
一〇一九
緣積集趣與非積集趣法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二〇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所緣緣生。〔曰〕緣積集趣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
一〇二一
緣減滅趣法而減滅趣法從所緣緣生。〔曰〕緣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
[P.325]一〇二二
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所緣緣生。〔曰〕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於結生剎那,緣所依而〔四〕蘊。
一〇二三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增上緣生,三。……減滅趣法從增上緣生,三。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一。無結生。〔曰〕緣一大種而三大種……乃至……緣〔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所造色。緣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增上緣生。〔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增上緣……,〔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二四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生〕。應全作〔四〕大種。從互相緣〔生〕。心等起、業果色、所造色亦皆無。從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P.326]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
一〇二五
於非因緣九、所緣三、增上九、無間三、等無間三、俱生九、互相三、依止九、親依止三、前生三、修習三、業九、異熟一、食九、根九、靜慮九、道九、相應三、不相應九、有九、無有三、去三、不去九。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一〇二六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因緣生。〔曰〕緣疑俱行、掉舉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令掉舉俱行之癡。
一〇二七
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因緣……,〔曰〕緣無因之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於無因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緣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而……。
[P.327]一〇二八
緣積集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所緣緣……,〔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所緣緣……,〔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二九
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所緣緣……,〔曰〕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一大種而……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一〇三〇
緣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所緣緣……,〔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三一
緣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所緣緣……,〔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三二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增上緣生,三。緣減滅趣法而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生。〔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而減滅趣之增上。緣非積集趣減滅趣法而非積[P.328]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於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外……略……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
一〇三三
緣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三四
緣積集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無間緣、非等無間緣、非互相緣、非親依止緣、非前生緣〔生〕。等於善三法之七問。從非後生緣……。
一〇三五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修習緣生,三。緣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生。〔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一問。應為一切之大種。
一〇三六
緣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緣減滅趣[1]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生。〔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與[P.329]〔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三七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業緣生。〔曰〕緣積集趣之〔四〕蘊而積集趣之思。緣減滅趣法而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緣減滅趣之〔四〕蘊而減滅趣之思。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趣之思;外之……食等起……緣時節等起之一大種而……。
一〇三八
緣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異熟緣生。完備而無結生。從非食緣、非根緣、非靜慮緣、非道緣、非相應緣、非不相應緣三,從非無有緣、非去緣。
一〇三九
於非因二、非所緣五、非增上六、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九、非修習七、非業三、非異熟九、非食一、非根[P.330]一、非靜慮一、非道一、非相應五、非不相應三、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一〇四〇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五、……非增上六、非無間五、非等無間五、非互相五、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九、非修習七、非業三、非異熟九、非相應五、非不相應三、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二章 俱生分
俱生分是等於相緣分。
第三章 緣依分
第一節 順
一〇四二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因緣生。〔曰〕以積集趣之一蘊為緣而三[P.331]蘊,以二蘊為緣而二蘊。以積集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曰〕以積集趣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積集趣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以二蘊……。以減滅趣法為緣而……三。
一〇四三
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曰〕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以二蘊……於結生剎那,以〔四〕蘊為緣而所依,以所依為緣而〔四〕蘊,以一大種為緣而〔……〕,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因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曰〕以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曰〕以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P.332]一〇四四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者從因緣……,〔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因緣……,〔曰〕積集趣以〔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從因緣生。〔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三。
一〇四五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所緣緣生。〔曰〕以積集趣之一蘊為緣而〔……〕。以減滅趣法為緣而……一。
一〇四六
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為緣而三蘊,以二蘊……於結生剎那,以所依為緣而〔四〕蘊,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身識,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以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四〕蘊。
[P.333]一〇四七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
一〇四八
以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所緣緣生。〔曰〕以減滅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
一〇四九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增上緣生,三。減滅趣〔……〕三。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曰〕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於此處組合亦等於因。
一〇五〇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三。減滅趣〔……〕,三。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俱生緣……,〔曰〕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於結生剎那……略……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身識,以所依為緣而〔……〕。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俱生緣……略……。應作一切之組合。
[P.334]一〇五一
以減滅趣法為緣而……從互相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
一〇五二
於因十七、所緣七、增上十七、無間七、等無間七、俱生十七、互相七、依止十七、親依止七、前生七、修習七、業十七、異熟一、食十七、根十七、靜慮十七、道十七、相應十七、不相應十七、有十七、無有七、去七、不去十七。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一〇五三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因緣生。〔曰〕以疑俱行之掉舉俱行之〔四〕蘊為緣而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因緣……,〔曰〕以無因之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為緣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二蘊……於無因結生剎那……略……以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為緣……以眼處為緣而眼[P.335]識,以身處為緣而身識,以所依為緣而無因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因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
一〇五四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因緣……,〔曰〕以疑俱行、掉舉俱行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
一〇五五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所緣緣……略……。等於相緣分。
一〇五六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增上緣生,三。以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減滅趣以〔四〕蘊為緣而減滅趣之增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略……以諸無想有情之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增上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以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增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P.336]〔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五七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增上緣……,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五八
以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增上緣……,〔曰〕以減滅趣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增上。
從非無間緣、非等無間緣、非互相緣、非親依止緣、非前生緣〔生〕。等於相緣分之七問。從非後生緣〔生〕。完備。
一〇五九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修習緣……三。以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者從非修習緣……,〔曰〕以減滅趣之〔四〕蘊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P.337]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略……諸無想有情……以眼處為緣而〔……〕,以身處為緣而〔……〕,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修習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四〕蘊,以〔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一〇六〇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積集趣法……,〔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二蘊……,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以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曰〕以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為緣而三蘊,以二蘊與所依為緣而……,以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以減滅趣[1]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曰〕以減滅趣之〔四〕蘊與〔四〕大種為緣而心等起之色。
[P.338]一〇六一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業緣生。〔曰〕以積集趣之〔四〕蘊為緣而積集趣之思。以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以減滅趣之〔四〕蘊為緣而減滅趣之思。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思。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以所依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思。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業緣……,〔曰〕以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思。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以所依為緣而減滅趣之思。
一〇六二
以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業緣……,〔曰〕以積集趣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思。
一〇六三
以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減滅趣法從非業緣……,〔曰〕以減滅趣之〔四〕蘊與所依為緣而積集趣之思。
一〇六四
以積集趣法為緣而積集趣法從非異熟緣……,〔曰〕……。應作完備。於無結生剎那。
[P.339]一〇六五
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為緣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食緣……,〔曰〕外之……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一〇六六
從非根緣……,〔曰〕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以諸無想有情之〔四〕大種為緣而色命根。
一〇六七
〔……〕從非靜慮緣……,〔曰〕以五識〔……〕、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為緣而……。
一〇六八
〔……〕從非道緣……,〔曰〕無因之非積集趣非減滅趣……略……。〔曰〕以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以眼處為緣而眼識,以身處〔……〕,以所依為緣而無因之非積集趣……。
從非相應緣、非不相應緣〔生〕。等於相緣分,三。從非無有緣、非去緣。
一〇六九
於非因四、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二、非無間五、非等無間、非互相、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一、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食、非根、非靜慮、非道一、非相應五、非不相應三、非無有、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P.340]一〇七〇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五、……非增上十二、非無間、非等無間、非互相,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十七、非修習十一、非業七、非異熟十七、非相應五、非不相應三、非無有、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一〇七一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四、……無間、等無間、俱生、互相、依止、親依止、前生、修習、業四,異熟一、食四、根、靜慮四,道三、相應、不相應、有、無有去四,不去四。如是應計算。
第四章 依止分
依止分是等於緣依分。
第五章 相雜分
第一節 順
一〇七二
相雜於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因緣生。〔曰〕相雜於積集趣之一蘊而三蘊,相雜於二蘊而……。
一〇七三
相雜於減滅趣法而減滅趣法從因緣生。〔曰〕相雜於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
[P.341]一〇七四
相雜於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相雜於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於結生剎那……。
一〇七五
相雜於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所緣緣生。從增上緣、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互相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
一〇七六
於因三、所緣、增上、無間、等無間、俱生、互相、依止、親依止、前生、修習、業徧三、異熟一、食三、根、靜慮、道、相應、不相應、有、無有、去、不去三。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一〇七七
相雜於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因緣生。〔曰〕相雜於疑俱行、掉舉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
[P.342]一〇七八
相雜於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因緣……,〔曰〕相雜於無因之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而……,於無因結生剎那……。
一〇七九
相雜於積集趣法而積集趣法從非增上緣……從非前生緣、非後生緣、非修習緣〔生,曰〕相雜於積集趣之一蘊而三蘊,於二蘊……。
一〇八〇
相雜於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從非修習緣……,〔曰〕相雜於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而〔……〕。於結生剎那……。
〔……〕從非業緣、非異熟緣、非靜慮緣、非道緣、非不相應緣〔……〕。
一〇八一
於非因二、非增上三、非前生三、非後生三、非修習二、非業三、非異熟三、非靜慮一、道一、非不相應三。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一〇八二
從因緣及於非增上三、……非前生三、非後生三、非修習二、非業三、非異熟三、非不相應三。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P.343]一〇八三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二、……從無間、等無間、俱生、互相、依止、親依止、前生、修習、業徧二,異熟一、食二、根二、靜慮二、道一、相應二、不相應、有、無有、去、不去二。如是應計算。
第六章 相應分
相應分是等於相雜分。
第七章 問分
第一節 順
一〇八四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因緣為緣。〔曰〕積集趣之諸因依相應之〔四〕蘊之因緣為緣。
一〇八五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因緣為緣。〔曰〕積集趣之諸因依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
一〇八六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因緣為緣。〔曰〕積集趣諸因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
一〇八七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因緣為緣,三。
[P.344]一〇八八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因緣為緣。〔曰〕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諸因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因緣為緣;於結生剎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諸因依相應之〔四〕蘊與業果諸色之因緣為緣。
一〇八九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布施、受戒、作布薩業而省察,省察前之諸善行,從靜慮出而省察靜慮;諸有學省察已斷諸煩惱,省察已伏諸煩惱,知前所現行諸煩惱,有學或異生以積集趣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而味著、歡喜,緣彼而貪生,見……疑……掉舉……憂生;依他心智而知積集趣心所有者之心;空無邊處善依識無邊處善之所緣緣為;無所有處善依非想非非想處善〔……〕;積集趣之〔四〕蘊依神通類智、他心智、宿住隨念智、如業生智、未來分智之所緣緣為緣。
[P.345]一〇九〇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阿羅漢省察已斷之者煩惱,知前所現行之諸煩惱,以積集趣法積集趣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依他心智而知積集趣心所有者之心;有學或異生以積集趣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善之滅時異熟彼所緣性生,味著、歡喜於積集趣之〔四〕蘊,緣彼而貪生、憂生;不善之滅時異熟彼所緣性生;空無邊處善依識無邊處異熟與唯作之所緣緣為緣;無所有處善依非想非非想處異熟與唯作之所緣緣為緣;積集趣之〔四〕蘊依他心智、宿住隨念智、如業生智、未來分智向轉之所緣緣為緣。
一〇九一
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諸有學從道而出而省察其道,依他心智而知減滅趣心所有者之心;減滅趣之〔四〕蘊依他心智、宿住隨念智、未來分智之所緣緣為緣。
[P.346]一〇九二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阿羅漢從道出省察其道,依他心智知減滅趣心所有者之心;減滅趣之〔四〕蘊依他心智、宿住隨念智、未來分智向轉之所緣緣為緣。
一〇九三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阿羅漢省察其果,省察涅槃;涅槃依果向轉之所緣緣為緣;阿羅漢以眼觀無常、苦、無我;以耳……以所依……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依他心智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心所有者之心;空無邊處唯作依識無邊處唯作之所緣緣為緣;無所有處唯作依非想非非想處唯作,色處依眼識,所觸處依身識,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神通類智、他心智、宿住隨念智、未來分智向轉之所緣緣為緣。
一〇九四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諸有學省察其果,[P.347]省察涅槃;涅槃依進姓、清淨之所緣緣為緣;諸有學或異生以眼觀無常、苦、無我,味著、歡喜,緣彼而貪生、憂生,以耳……以所依……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觀無常、苦、無我,味著、歡喜,緣彼而貪生、見生、〔生〕疑……憂……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依他心智知非積集趣非減滅趣心所有者之心;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神通類智、他心智、宿住隨念智、未來分智之所緣緣為緣。
一〇九五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曰〕涅槃依道之所緣緣為緣。
一〇九六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上、俱生增上。所緣增上——布施、受戒、作布薩業,重之而省察,重之而省察前所現行;從靜慮而出,重之而省察其靜慮;重之而味著、歡喜積集趣之〔四〕蘊,重彼而貪生、見生。俱生[P.348]增上——積集趣之增上依相應之〔四〕蘊之增上緣為緣。
一〇九七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俱生增上——積集趣之增上依心等起諸色之增上緣為緣。
一〇九八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俱生增上——積集趣之增上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增上緣為緣。
一〇九九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俱生增上——減滅趣[1]之增上依相應之〔四〕蘊之增上緣為緣。
一一〇〇
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上——諸有學從道而出,重其道而省察。
一一〇一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上、俱生增增上。所緣增上——阿羅漢從道而出,重其道而省察。俱生增上——減滅趣之增上依心等起諸色……乃至……。
[P.349]一一〇二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俱生增上——減滅趣之增上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增上緣為緣。
一一〇三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增上、俱生增上。所緣增上——阿羅漢重其果而省察,重涅槃而省察;涅槃依果之增上緣為緣。俱生增上——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增上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增上緣為緣。
一一〇四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上——諸有學重其果而省察,重涅槃而省察;涅槃依進姓、清淨之增上緣為緣;重之味著其眼,所依……,重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而味著、歡喜,重之而貪生、見生……。
一一〇五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增上緣為緣。所緣增上——涅槃依道之增上緣為緣……乃至……為緣。
[P.350]一一〇六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積集趣之〔四〕蘊依後後積集趣之〔四〕蘊之無間緣為緣;隨順依進姓、清淨之無間緣為緣。
一一〇七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曰〕進姓依道之無間緣為緣。
一一〇八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無間緣為緣。〔曰〕積集趣之〔四〕蘊依出起之無間緣為緣;諸有學之隨順依果等至,涅槃依出起,非想非非想處善依果等至之無間緣為緣。
一一〇九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無間緣為緣。〔曰〕道依果之無間緣為緣。
一一一〇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無間緣為緣。〔曰〕前前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後後〔四〕蘊,有分依向轉,唯作依出起,阿羅漢之隨順依果等至,從滅盡〔定〕而出之非想非非想處唯作依果等至之無間緣為緣。
一一一一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曰〕向轉依積集趣〔四〕蘊之無間緣為緣。
[P.351]一一一二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等無間緣為緣,等於無間緣。於俱生緣,等於相緣分俱生之二問。於互相緣,等於相緣分互相之三〔問〕。於依止緣,等於緣依分之依止。四〔緣〕皆無別之互相組合。十三問。
一一一三
積極趣法依積集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積集趣之信而布施、受戒、作布薩,起靜慮、起觀、起通、起等至而語慢、執見。親依止於積集趣之戒、聞、施捨、慧、貪、瞋、癡、慢、見……欲願而布施、受戒、作布薩業,起靜慮、起觀、起通、起等至……殺生、破僧伽。積集趣之信……慧、貪……欲願依積集趣之信、慧、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初靜慮之淨治依靜慮之親依止緣為緣。……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之淨治依非想非非想處之親依止緣為緣;初靜慮依第二靜慮之……乃至……無所有處依非想非非想處之親依止緣為緣。
[P.352]一一一四
積集趣法依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初道之淨治依初道;第四道之淨治依第四道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一五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積集趣親依止於信而責自苦,本所求而受苦;親依止於積集趣之於戒……慧、貪……欲願而責自苦,本所求而受苦;積集趣之信……慧……貪……欲願依身樂、身苦、果等至之親依止緣為緣;善不善之業依異熟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一六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本性親依止——初道依第二道,第三道依第四道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一七
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所緣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諸[P.353]有學親依止於道而起未生之等至,而於已生等至;以諸行觀無常、苦、無我;道是依諸有學之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處非處善巧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一八
減滅趣法依非積極趣非減滅趣法……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阿羅漢親依止於道而起未生之唯作等至,而於已生等至……處非處善巧之親依止緣為緣;道依果等至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一九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極趣非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身樂而責自苦,本所求而受苦;於身苦……時節……飲食……親依止於牀座而責自苦;〔……〕身樂……身苦……時節……飲食……牀座依身樂、身苦、果等至之親依止緣為緣;阿羅漢依止於身樂而〔起〕未生之唯作等至……乃至……觀;於身苦……時節……親依止於牀座……乃至……觀。
[P.354]一一二〇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身樂而布施……起等至,殺生,破僧伽;於身苦……時節……飲食……親依止於牀座而布施……破僧伽;身樂……牀座依積集趣之信、慧、貪、欲願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二一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所緣親依止、無間親依止、本性親依止。本性親依止——親依止於身樂而起道,親依止於身苦……牀座而起道;身樂……身苦……牀座依道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二二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阿羅漢以眼……所依觀無常、苦、無我;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色處依眼識,所觸處依身識之前生緣為緣。所依前生——眼處依眼識〔……〕;身處依身識〔……〕;所依是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之前生緣為緣。
[P.355]一一二三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前生緣為緣。所緣前生、所依前生。所緣前生——諸有學或異生以眼……以所依觀無常、苦、無我而味著、歡喜;緣彼而貪生、憂生;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所依前生——所依是依積集趣之〔四〕蘊之前生緣為緣。
一一二四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前生緣為緣。所依前生——所依是依減滅趣之〔四〕蘊之前生緣為緣。
一一二五
積集趣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積集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一一二六
積集趣法[1]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減滅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一一二七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後生緣為緣。後生——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後生緣為緣。
[P.356]一一二八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修習緣為緣。〔曰〕前前積集趣之〔四〕蘊依後後積集趣之〔四〕蘊之修習緣為緣;隨順依進姓、清淨之修習緣為緣。
一一二九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修習緣為緣。〔曰〕進姓依道……,清淨依道之修習緣為緣。
一一三〇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前前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後後非積集趣非減滅趣〔四〕蘊之修習緣為緣。
一一三一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業緣為緣。〔曰〕積集趣之思依相應〔四〕蘊之業緣為緣。
一一三二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業緣為緣。俱生、異剎那。俱生——積集趣之思依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異剎那——積集趣之思依異熟之〔四〕蘊與諸業果色之業緣為緣。
[P.357]一一三三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曰〕積集趣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
一一三四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業緣為緣。〔曰〕減滅趣之思依相應之〔四〕蘊之業緣為緣。
一一三五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業緣為緣。俱生、異剎那。俱生——減滅趣之思依心等起諸色。異剎那——減滅趣之思依異熟之〔四〕蘊之業緣為緣。
一一三六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業緣為緣。〔曰〕減滅趣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
一一三七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業緣為緣。〔曰〕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業緣為緣;於結生剎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思依相應之〔四〕蘊與諸業果色之業緣為緣。
[P.358]一一三八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異熟緣為緣。〔曰〕異熟之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依三蘊;於結生剎那〔四〕蘊依所依之異熟緣為緣。
一一三九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食緣為緣、依根緣為緣、依靜慮緣為緣、依道緣為緣、依相應緣為緣。
一一四〇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積集趣之〔四〕蘊依心等起諸色之不相應緣為緣。後生——積集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不相應緣為緣。
一一四一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減滅趣之〔四〕蘊依心等起諸色之不相應緣為緣。後生——減滅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不相應緣為緣。
一一四二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不相應緣為緣。俱生、前生、後生。俱生——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心等起之諸色之不相應緣為緣;於結生剎那,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諸業果色之不相應緣為緣;〔四〕蘊[P.359]依所依之不相應緣為緣;所依是依〔四〕蘊之不相應緣為緣。前生——眼處……身處依身識;所依是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之不相應緣為緣。後生——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
一一四三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不相應緣為緣。前生——所依是依積集趣之〔四〕蘊之不相應緣為緣。
一一四四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不相應緣為緣。前生——所依依減滅趣〔四〕蘊之不相應緣為緣。
一一四五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有緣為緣。〔曰〕積集趣之一蘊依三蘊。
一一四六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後生。俱生——積集趣之〔四〕蘊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後生——積集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有緣為緣。
[P.360]一一四七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曰〕積集趣之一蘊依緣三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二蘊……。減滅趣法……三。應作依積集趣之論法。
一一四八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後生、食、根。俱生——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一蘊依三蘊與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二蘊……於結生剎那,〔四〕蘊依所依之有緣為緣;所依依〔四〕蘊之有緣為緣;一大種……外之……食……時節……諸無想有情……。前生——阿羅漢以眼……以所依觀無常、苦、無我;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色處依眼識,所觸處依身識,眼處依眼識,身處依身識,所依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之有緣為緣。後生——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四蘊依前生此身之有緣為緣。段食依此身,色命根依諸業果色。
[P.361]一一四九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有緣為緣。前生——諸有學或異生以眼觀無常、苦、無我而味著、歡[A2]喜,緣彼而貪生……憂生;以耳……以所依觀無常……而味著、歡喜,緣彼而貪生……憂生;依天眼而〔見〕色,依天耳界而聞聲;所依依積集趣之〔四〕蘊之有緣為緣。
一一五〇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前生——所依依減滅趣之〔四〕蘊之有緣為緣。
一一五一
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前生。俱生——積集趣之一蘊與所依依三蘊之有緣為緣;二蘊……。
一一五二
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俱生、後生、食、根。俱生——積集趣之〔四〕蘊與〔四〕大種依心等起諸色之有緣為緣。後生——積集趣之〔四〕蘊與段食依此身之有緣為緣。後生——積集趣之〔四〕蘊與色命根依諸業果色之有緣為緣。
[P.362]一一五三
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依減滅趣法之有緣為緣。依已示之論法應作二〔問〕。
依無有緣為緣,依去為緣,依不去為緣。
一一五四
於因七、所緣七、增上十、無間六、等無間六、俱生九、互相三、依止十三、親依止九、前生三、後生三、修習三、業七、異熟一、食七、根七、靜慮七、道七、相應三、不相應五、有十三、無有六、去六、不去十三。
第二節 逆
一一五五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乃至……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五六
積集趣法依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五七
積集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依業緣為緣。
[P.363]一一五八
積集趣法依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俱生緣為緣。
一一五九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六〇
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
一一六一
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
一一六二
減滅趣法依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俱生緣為緣。
一一六三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依俱生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依後生緣為緣、依食緣為緣、依根緣為緣。
一一六四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積集趣法之所緣緣為緣、依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P.364]一一六五
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之親依止緣為緣、依前生緣為緣。
一一六六
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之法依積集趣法……,俱生、前生。
一一六七
積集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俱生、後生、食、根。
一一六八
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減滅趣法……俱生、前生。
一一六九
減滅趣與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依非積集趣非減滅趣法……俱生、後生、食、根。
一一七〇
於非因十五、非所緣、非增上、非無間、非等無間十五,於非俱生十一、非互相十一、非依止十一、非親依止十四、非前生十三、非後生十五、非修習、非業、非異熟、非食、非根、非靜慮、非道十五,於非相應十一、非不相應九、非有九、非無有十五、非去十五、非不去九。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P.365]一一七一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七、……非增上、非無間、非等無間七、非互相三、非親依止七、非前生、非後生、非修習、非業、非異熟、非食、非根、非靜慮、非道七、於非相應三、非不相應三、非無有七、非去七、如是應計算。
第四節 逆順
一一七二
從非因緣及於所緣七、……增上十、無間六、等無間六、俱生九、互相三、依止十三、親依止九、前生三、後生三、修習三、業七、異熟一、食七、根、靜慮、道七,於相應三、不相應五、有十三、無有六、去六、不去十三。如是應計算。
[P.366]第十一 有學三法
第一章 相緣分
第一節 順
一一七三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因緣生。〔曰〕緣有學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緣有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因緣生,〔曰〕緣有學〔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有學法而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從因緣生。〔曰〕緣有學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
一一七四
緣無學法而無學法從因緣生。〔曰〕緣無學一蘊而〔……〕。緣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曰〕緣無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無學法而無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曰〕緣無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
一一七五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曰〕緣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於結生剎那,緣非有學非無學之〔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三大種,緣二大種而二大種,緣〔四〕大種而心等[P.367]起之色、業果色、所造色。
一一七六
緣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因緣生。〔曰〕緣有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七七
緣無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從因緣生。〔曰〕緣無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七八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所緣緣生。從增上緣(無結生)、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全應作〔四〕大種)、互相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修習緣。〔曰〕緣有學之一蘊而三蘊,二蘊……。
一一七九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修習緣……,〔曰〕緣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從業緣、異熟緣。〔曰〕緣異熟有學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三完備。
[P.368]一一八〇
緣無學法而無學法從異熟緣……,〔曰〕緣無學之一蘊而……三。
一一八一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異熟緣……,〔曰〕緣異熟之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於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而……。
一一八二
緣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異熟緣……,〔曰〕緣異熟之有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八三
緣無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異熟緣……,〔曰〕緣無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八四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食緣生。從根緣、靜慮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緣、去緣、不去緣。
一一八五
於因九、所緣三、增上九、無間三、等無間三、俱生九、互相三、依止九、親依止三、前生三、修習二、業九、異熟、食、根、靜慮、道九,於相應三、[P.369]不相應九、有九、無有三、去三、不去九。如是應計算。
第二節 逆
一一八六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因緣生。〔曰〕緣無因之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於無因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所依而〔四〕蘊,緣一大種……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緣諸無想有情之一大種……緣疑俱行掉舉俱行之〔四〕蘊而疑俱行掉舉俱行之癡。
一一八七
緣有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所緣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八八
緣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所緣緣……,〔曰〕緣無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八九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所緣緣……,〔曰〕緣非有學非無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於結生剎那,緣〔四〕蘊而所依,緣一大種而……諸無想有情……。
[P.370]一一九〇
緣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之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所緣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九一
緣無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所緣緣……,〔曰〕緣無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一一九二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非增上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而有學之增上。緣無學法而無學法從非增上緣……,〔曰〕緣無學法之〔四〕蘊而無學之增上。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增上緣……。於結生與大種皆全備。
從非無間緣、非等無間緣、非互相緣、親非依止緣、非前生緣。等於善三法之七〔問〕。從非後生緣……。
一一九三
……從非修習緣,〔曰〕緣異熟之有學之一蘊而三蘊,緣二蘊而……。緣有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修習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有學法而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修習緣……。〔曰〕緣異熟有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緣二蘊而……。緣無學法而無學法……三。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修習緣……,〔曰〕緣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令組合而全備。[P.371]緣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其組合而全備。二皆應作九〔問〕。
一一九四
從非業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而有學之思。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業緣……,〔曰〕緣非有學非無學之〔四〕蘊而非有學非無學之思;外之……食等起……緣時節等起之一大種……。
一一九五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非異熟緣……,〔曰〕緣有學之一蘊而〔……〕。緣有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異熟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而心等起之色。緣有學法而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異熟緣……,〔曰〕緣有學之一蘊而三蘊與心等起之色。
一一九六
緣非有學非無學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異熟緣……。全備。無結生。
一一九七
緣有學與非有學非無學之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異熟緣……,〔曰〕緣有學之〔四〕蘊與〔四〕大種而心等起之色。
[P.372]一一九八
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食緣……從非根緣、非靜慮緣、非道緣。緣有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相應緣……。
一一九九
緣有學法而有學法從非不相應緣……,〔曰〕於無色〔界〕緣有學之一蘊……。緣無學法而無學法從非不相應緣……,〔曰〕於無色〔界〕緣無學之一蘊而……。緣非有學非無學法而非有學非無學法從非不相應緣……,〔曰〕於無色〔界〕緣非有學非無學之一蘊……外之……食等起……時節等起……諸無想有情……。
……從非無有緣、非去緣。
一二〇〇
於非因一、非所緣五、非增上三、非無間、非等無間、非互相、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九、非修習九、非業二、非異熟異五、非食一、非根一、非靜慮一、非道一、非相應五、非不相應三、非無有五、非去五、如是應計算。
第三節 順逆
一二〇一
從因緣及於非所緣五、……非增上三、非無間、非等無間、非互相、非親依止五、非前生七、非後生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