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五 雞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苐三世
- 百丈海(九則)
- 南泉願(廿七則)
- 塩官安(三則)
- 㱕宗常(七則)
- 乳源(一則)
- 大梅常(四則)
- 五洩默(一則)
- 六祖下苐三世
洪州百丈山懷海大智禪師(嗣馬祖)師再叅馬祖祖於禪床角取拂子示之師曰只者個更別有祖乃放舊處祖曰你已後將什麼為人師却取拂子呈之祖曰只者個更別有師以拂子掛安舊處方侍立祖振威一喝後檀信請住大雄山岩巒峻極故號之百丈師謂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被馬大師一喝直淂三日耳聾黃蘗聞舉不覺吐舌。
溈山問仰山百丈再叅馬祖竪拂因緣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曰此是顯大機之用溈曰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幾人得大機幾人得大用仰曰百丈得大機黃蘗得大用餘者盡是唱導之師溈曰如是如是。
頌曰。
百丈侍馬祖遊山次見野鴨飛過祖曰是甚麼師曰野鴨子祖曰甚麼處去也師曰飛過去也祖𢬟師鼻頭師負痛失聲曰阿耶耶阿耶耶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此契悟。
頌曰。
百丈侍馬祖遊山歸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問汝憶父母耶師曰無曰被人罵耶師曰無曰你哭作什麼師曰我鼻孔被大師[捅-用+((巨-匚)@十)]得痛不可徹同事曰有甚因緣不相契師曰你問取和尚去同事問馬祖曰海侍者有何因緣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為某說祖曰是伊會也汝自問取同事歸寮曰和尚道汝會也教我自問汝師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適來哭如今為甚却笑師曰適來哭如今笑同事罔然。
頌曰。
百丈因溈山五峯雲嵓侍立次師問溈山併却咽喉唇吻作麼生道溈曰却請和尚道師曰不辝向汝道恐[A5]已後喪我兒孫又問五峯峯曰和尚也須併却師曰無人處斫額望汝又問雲嵓嵓曰和尚有也未師曰喪我兒孫。
頌曰。
百丈因僧問如何是奇特事師曰獨坐大雄峯僧禮拜師便打。
頌曰。
百丈每上堂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退師問汝何人也曰吾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曰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乃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於言下大悟作禮曰某甲[A8]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乞依亡僧事例師令維那白椎告眾食後送亡僧眾驚異食後師領眾至山後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塟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蘗便問古人錯祗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个什麼師曰近前來與汝道蘗近前與師一掌師拍手笑曰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靈源和尚觀諸家頌野狐話復為。
頌曰。
百丈普請鉏地次一僧聞飯鼓聲舉起鉏頭大笑便歸師曰俊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歸院乃喚其僧問適來見什麼道理便與麼僧曰適來聞皷聲動歸喫飯去來師乃笑。
頌曰。
百丈因一女子(聯竪錄作一僧)哭上法堂師曰作甚麼女曰父母俱喪請和尚選日師曰明日來一時埋却。
頌曰。
百丈因黃蘗問從上諸聖以何法示人師良久蘗曰後代兒孫將何傳授師曰我將謂你是个人便歸方丈。
頌曰。
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嗣馬祖)示眾曰喚作如如早是變了也今時師僧湏向異𩔗中行歸宗聞曰雖行畜生行不得畜生報師曰孟八郎又恁麼去也。
頌曰。
南泉有時曰文殊普賢昨夜三更相打每人與二十棒趂出院也趙州曰和尚棒教誰喫師曰且道王老師過在什麼處趙州禮拜而出。
頌曰。
南泉因到莊所莊主預備迎奉師曰老僧居常出入不與人知何得排辦如此莊主曰昨夜土地報道和尚今日來師曰王老師修行無力被鬼神覷見侍者便問和尚既是善知識為甚麼被鬼神覷見師曰土地前更下一分飯。
頌曰。
南泉曰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麼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麼道還有過麼趙州禮拜而出僧隨問州曰上座禮拜了便出意作麼生曰汝却問取和尚僧問師曰適來諗上座意作麼生師曰他却領得老僧意旨。
頌曰。
南泉因黃蘗首座一日捧鉢於師位坐師乃問長老甚年中行道曰威音王[A15]已前師云也是王老師兒孫蘗遂過本位。
頌曰。
南泉問黃蘗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是否蘗曰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師曰莫便是長老見處否蘗曰不敢師曰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誰還。
頌曰。
南泉因僧問師歸文室將何指南師曰昨夜三更失却牛天明起來失却火。
頌曰。
南泉因東西兩堂各爭猫兒師遇之白眾曰道得即救取猫兒道不得即斬却也眾無對師便斬之趙州自外歸師舉前語示之州乃脫草履安頭上而出師曰汝適來若在即救得猫兒也。
頌曰。
南泉因僧問訊义手而立師曰太俗生其僧便合掌師曰太僧生僧無對。
頌曰。
南泉示眾曰王老師要賣身阿誰要買一僧出曰某甲買師曰他不作貴價不作賤價汝作麼生買僧無對。
頌曰。
南泉與歸宗麻谷同去叅禮南陽國師先於路上畫一圓相曰道得即去宗便於圓相中坐谷作女人拜師曰與麼則不去也宗曰是什麼心行師乃相喚曰不去禮國師。
頌曰。
南泉翫月次趙州指月問曰何時得恁麼師曰王老師二十年前亦恁麼來曰只今作麼生師便歸方丈。
頌曰。
南泉因趙州問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道師便打州捉住棒云[A22]已後莫錯打人去師云龍蛇易辨衲子難謾。
頌曰。
南泉住菴時有一僧到菴師向其僧道某甲上山待到齋時作飯自喫了送一分來山上少時其僧自喫了却一時打破家事就床臥師不見來遂歸見僧臥師亦去一邊而臥僧便起去師住後曰我徃前住菴時有个伶俐道者直至如今不見。
頌曰。
南泉謂座主曰你與我講經得麼主曰和尚與某甲說禪某甲與和尚講經師曰不可將金彈子換銀彈子去。
頌曰。
南泉因僧問和尚百年後向什麼處去師曰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曰某甲隨和尚去還得也無師曰汝若隨我即湏㗸取一莖草來。
頌曰。
南泉在山上刈茅次有僧問南泉路向什麼處去師拈起鎌子曰我這鎌子是三十文錢買曰我不問這个南泉路向什麼處去師曰我用得最快。
頌曰。
南泉曰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
頌曰。
南泉魯祖杉山歸宗四人離馬祖處去各住菴於路分袂處師插下柱杖曰道得也被這个碍道不得也被這个碍歸宗拽柱杖打師一下曰只是者个王老師說什麼碍與不碍魯祖曰只此一句大播天下宗曰還有不播者麼祖曰有宗曰作麼生是不播者祖作掌勢。
頌曰。
南泉巡堂次牽一頭牛入堂首座以手拊牛背一下師便休去趙州以草二束放在首座前。
頌曰。
南泉訪百丈丈問甚處來師曰江西來文曰還將得馬大師真來麼師曰只這是丈曰背後底𠰚師拂袖便出。
頌曰。
南泉因趙州問明頭合暗頭合師便歸方丈州到僧堂前曰堂頭老漢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首座曰莫道和尚無語自是上座不會州便掌曰這一掌本是堂頭老漢喫。
頌曰。
南泉示眾曰王老師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食他國王水草向溪西牧亦不免食他國王水草如今不免隨分納些些緫不見得。
頌曰。
南泉一日因齋次乃自將生盤去首座前出生時杉山堅和尚為首座乃曰無生師曰猶是末師纔行數步座乃召曰長老長老師回頋曰作麼座曰莫道是末。
頌曰。
南泉問座主講得甚麼經曰彌勒下生經師曰弥勒甚麼時下生曰現在天宮未來師曰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弥勒。
頌曰。
雲居悟云昔日東山和尚謂眾曰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弥勒十字街頭被人喚作賊且道此人被他喚作賊懽喜則是煩惱則是元來也不懽喜也不煩惱何故為伊(有个)著到處乃。
頌曰。
南泉因趙州問離四句絕百非請師道師下座歸方丈州曰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問著一言不措侍者曰莫道和尚無語好州便打一掌云這一掌合是王老師喫。
頌曰。
南泉一日不赴堂侍者請赴堂師曰我今日在莊上喫油糍飽曰和尚不曾出入師曰汝去問莊主者方出門忽見莊主歸謝和尚到莊喫油糍。
頌曰。
無業示眾曰若有一毫頭聖凡情念未𥁞未免入驢胎馬腹裏去白雲端曰直饒一毫頭聖凡情念頓盡亦未免入驢胎馬腹裏去瞎漢但恁麼會。
頌曰。
杭州塩官齊安國師(嗣馬祖)一日喚侍者曰將犀牛扇子來者曰破也師曰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者無對投子代云不辭將出𢙢頭角不全資福代作圓相心中𥁞牛字石霜代云若還和尚即無也保福云和尚年尊別請人好。
頌曰。
鹽官一日謂眾曰虗空為鼓須彌為椎甚麼人打得眾無對有人舉似南泉泉云王老師不打這破鼓法眼別云王老師不打。
塩官因僧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與老僧過淨瓶來僧將淨瓶至師曰却安舊處著僧安了復來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古佛過去久矣。
(頌曰)。
廬山歸宗智常禪師(嗣馬祖)一日剗草次有講僧來叅忽見一蛇過師以鋤断之僧曰久嚮歸宗元來是箇麄行沙門師曰你麄我麄曰如何是麄師竪起鋤頭曰如何是細師作斬蛇勢曰與麼則依而行之師曰依而行之且致甚處見我斬蛇僧無對。
(頌曰)。
歸宗示眾曰吾今欲說禪諸子捴近前大眾進前師曰汝𦗟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僧問如何是觀音行師彈指曰諸人還聞麼曰聞師曰一隊漢向這裏覔箇什麼以拄杖打趂呵呵大笑歸方丈。
頌曰。
歸宗因泥壁次白舍人來師便問君子儒小人儒白曰君子儒師乃打泥盤一下白遂過泥與師師接得便使良久云莫便是快俊底白侍郎否曰不敢師曰秪有過泥分。
頌曰。
歸宗因小師辞乃問甚處去曰諸方學五味禪去師曰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只有一味禪僧便問如何是和尚一味禪師便打僧曰會也會也師曰道來道來僧纔開口師又打。
頌曰。
歸宗因僧問如何是玄旨師曰無人能會曰向者如何師曰有向即乖曰不向者如何師曰誰求玄旨又曰去無汝用心處曰豈無方便門令學人得入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曰如何是觀音妙智力師敲鼎盖三下曰子還聞麼曰聞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趂下。
頌曰。
歸宗因僧問如何是觸目菩提師翹足曰會麼曰不會師曰三个見在一任選取。
頌曰。
頌曰。
韶州乳源禪師(嗣馬祖)上堂西來的的意不妨難道大眾莫有道得者出來試道看有僧出纔禮拜師便打曰是什麼時莭出頭來後人舉似長慶慶云不妨不妨。
頌曰。
明州大梅法常禪師(嗣馬祖)住山後馬祖令一僧到問曰和尚見馬祖得个什麼便住此山師曰馬祖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這裏住曰馬祖近日佛法又別師曰作麼生別曰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曰這老漢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僧回舉似馬祖祖曰大眾梅子熟也。
頌曰。
大梅因龐居士問久嚮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師曰你向什麼處下口曰百雜碎師曰還我核子來。
頌曰。
大梅因夾山與定山同行定山曰生死中無佛即無生死夾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互相不肯同上大梅夾山乃問曰不知那个親那个踈師曰一親一踈夾山曰未審那个親師曰且去明日來夾山來日上方丈再問師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夾山住院後曰我當初在大梅失却一隻眼雲峯恱云夾山只知失却一隻眼殊不知換得一隻眼圓悟云是則兩口金剛王寶劒要且拂掠虛空金山則不然生死為諸佛根基諸佛乃生死爐鞴若解險絕承當即證六通八觧乃。
頌曰。
大梅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西來無意塩官聞之乃曰一个棺材兩个死漢玄沙云塩官是作家雪竇云三个也有。
頌曰。
婺州五洩山靈默禪師(嗣馬祖)遠謁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頭據坐師便行頭隨後召曰闍𥟖師回首頭曰從生至死秪是這个回頭轉腦作麼師言下大悟乃拗折柱杖棲止焉。
頌曰。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五 雞五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