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赤七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十四世至二十一世
靳州五祖山法演禪師(嗣白雲端)初謁浮山遠和尚遠一日語師曰吾老矣恐虛度子光陰可往依白雲此老雖後生吾未識面但見其頌臨濟三頓棒話有過人處必能了子大事師潛然禮辞至白雲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獻投機偈曰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雲特印可。
五祖演云老僧遊方十餘年㕘數十人善知識將謂了當及到浮山圓鑑會下更開口不得末後又到白雲因咬破一箇銕餕[A1]餡直是百味具足且道[A2]餡子一句作麼生道花發雞冠媚早秋何人能染紫𮈔頭有時風動頻相倚似向階前闘不休。
(頌曰)。
五祖演在白雲端會中作磨頭一日端下來曰磨頭你還知一件事麼師曰不知曰近有數禪客自廬山來問他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向伊亦眀得教下語亦下得端良久謂師曰磨頭只是未在你道如何師聞之心下不安得七日七夜不成腸肚正中心下乃自思惟曰既悟了說亦說得眀亦明得如何却未在忽然中夜方會得從前寶惜一時放下遂白端端起來手舞足蹈佛眼遠云某甲侍先師舉此因緣謂某甲云㕘學須是一時放下方得安樂大眾還見得不。
乃頌曰。
五祖演因僧問一大藏教是箇切脚未審切箇什麼字師曰鉢囉娘。
頌曰。
五祖演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口是禍門。
頌曰。
五祖演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肥從口入又曰露胸跣足。
頌曰。
五祖演因僧問如何是臨濟下事師曰五逆聞雷。
頌曰。
五祖演示眾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頌曰。
五祖演問僧曰倩女離魂那箇是真底(有云王宙欲娶倩娘為妻倩父母不許倩遂臥病在家王宙將欲遠行月下見倩來同舟而去三年後遂生一子倩遂歸父母家纔到門家中有一倩娘出來相見兩人遂合成一身)。
頌曰。
五祖演垂語曰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且道將甚麼對。
頌曰。
五祖演一日持錫遶廊臼莫有属牛人問命麼眾皆無語自曰孫臏今日開鋪更無一人垂顧可憐三尺龍鬚喚作尋常破布。
頌曰。
五祖演曰譬如水牯牛過牎櫺頭角四蹄都過了因甚麼尾巴過不得。
頌曰。
五祖演謝監[(冰-水+〡)*ㄆ]上堂曰人之性(命事)苐一須是○欲得成此○先湏防於○若是真○人○○。
頌曰。
五祖演舉昔日有秀才著無鬼論一日鬼現身云你道無我聻秀才無語師曰當時只舉手作鵓鳩觜云谷孤故。
頌曰。
五祖演因僧問如何是為人一句師曰門前石塔子。
頌曰。
五祖演每遇僧來請益秖曰無這閑工夫。
頌曰。
五祖演凡見僧來便曰屈屈僧曰屈作甚麼師曰如今不屈更待何時。
頌曰。
五祖演問僧離却四大五蘊那箇是你清淨法身。
頌曰。
五祖演展手問僧曰因何喚作手。
頌曰。
隆興府兜率從恱禪師(嗣真淨文)室中設三語以驗學者一曰撥草瞻風秖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麼處二曰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麼生脫三曰脫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麼處去。
頌曰。
東京法雲佛照杲禪師(嗣真淨文)師以力㕘深到語不入時每示眾常舉老僧熙寧八年文帳在鳳翔府供申當年崩了華山四十里壓倒八十村人家汝軰後生茄子瓠子幾時知得或問曰寶華王座上因甚麼一向世諦師曰癡人佛性豈有二種邪。
頌曰。
- 六祖下第十五世 臨濟宗
成都府昭覺寺克勤圓悟佛果禪師(嗣五祖演)先住東京天寧師凡垂問學者擬議則一拳。
頌曰。
圓悟因僧問西天以蠟人為驗此土以何為驗師曰生銕鑄就崑崙兒。
頌曰。
舒州太平慧懃佛鑑禪師(嗣五祖演)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喫飯咬着砂。
頌曰。
舒州龍門清遠佛眼禪師(嗣五祖演)嘗請益五祖凡有所問演即曰我不如你你自會得好或曰我不會我不如你師愈疑遂咨决於元禮首座禮以手引師耳繞圍爐數匝行且語曰你自會得好師曰有冀開發乃爾相戲耶禮曰你他後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
頌曰。
龍門示眾曰千說萬說不若親見一靣縱不說亦自分眀王子寶刀喻眾盲摸象喻禪學中隔江招手事望州亭相見事深山巖崖處事此皆親靣而見之不在說也。
頌曰。
金陵俞道婆市油餈為業㕘瑯琊起和尚起以臨濟無位真人話示之一日聞丐者唱蓮花樂云不因柳毅傳書信何緣得到洞庭湖忽大悟以餈盤投地夫曰你顛邪婆掌曰非汝境界徃見瑯琊琊望之知其造詣問那箇是無位真人婆應聲曰有一無位人六臂三頭努力瞋一擘華山分兩路萬年流水不知春琊印可之凡有僧至則曰兒兒僧擬議即掩門佛燈珣和尚徃勘之婆如前所問珣曰爺在甚處婆轉身拜露柱珣即[跍-十+水]倒曰將謂有多少奇特便出婆蹶起曰兒兒來惜你則箇珣竟不顧安首座至婆問甚處來曰德山婆曰德山泰乃老婆兒子曰婆是甚人兒子婆曰被上座一問直得立地放尿。
頌曰。
臨安府徑山宗杲大慧普覺禪師(嗣圓悟)師至天寧一日聞悟陞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曰東山水上行若是天寧即不然忽有人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只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師於言下忽然前後際斷。
大慧因僧問心佛俱忘時如何師曰賣扇老婆手遮日。
頌曰。
大慧後來留古雲門菴學者雲集久之入閩結茅於長樂洋嶼室中舉竹篦子問學者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下語不得無語從之得法者十有三人。
頌曰。
平江𧆞丘紹隆禪師(嗣圓悟)初㕘死心心問你是甚麼僧師曰行脚僧心曰你是何處村僧行甚馿脚馬脚師曰廣南蠻道甚麼何不高聲道心曰却有些衲僧氣息遂留過夏。
頌曰。
安吉州道場眀辯正堂禪師(嗣龍門遠)室中問學者蚯蚓為甚麼化為百合。
頌曰。
潭州大溈善果月菴禪師嗣開福寧上堂奚仲造車一百輻拈却兩頭除却軸以拄杖打圓相曰且莫錯認定盤星卓一下下座。
頌曰。
眀州天童曇華應菴禪師(嗣𧆞立隆)示眾曰𥁞力道不得底句不在天台定在南岳。
頌曰。
應菴示眾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時佛照光和尚出眾云見鞭影者非良馬師休去。
頌曰。
眀州育王德光佛照禪師號拙菴(嗣大慧)宋孝宗召對師舉靈雲頌直至千今更不疑奏曰那裏是他不疑處帝曰空手牽銕牛。
頌曰。
佛照因孝宗宣問釋迦佛入山六年所成何事師對曰將謂陛下忘却。
頌曰。
臨安府淨慈北磵蕳禪師(嗣佛照)師示眾目前機摩竭令無法[A9]商量一印印定。
北磵因四僧來㕘師云一人宗通病在內一人說通病在外一人宗說俱通病在見聞一人觸事不會東倒西擂且道誰是不會底。
頌曰。
臨安府淨慈水菴師一禪師(嗣佛智裕)室中問僧曰西天鬍子因甚無鬚。
頌曰。
臨安府淨慈彥充肯堂禪師(嗣卍菴顏)示眾曰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草鞋跟忽斷全身在帝鄉。
頌曰。
慶元府天童密菴咸傑禪師(嗣應菴)應菴問如何是正法眼師遽荅曰破沙盆庵頷之。
頌曰。
常州華藏伊菴有權禪師(嗣無菴全)甞夜坐達旦行粥者至忌展鉢隣僧以手觸之師感悟為偈曰黑漆崐崘把釣竿古帆高掛下驚湍蘆花影裏弄明月引得盲龜上釣舡。
頌曰。
鎮江府焦山普濟禪寺或庵師體禪師(嗣此菴元)因信齋葛知府問曰夫妻二人相打通兒子作證且道證父即是證母即是師曰小出大遇乃。
頌曰。
臨安府靈隱松源崇岳禪師(嗣密菴)垂語曰大力量人因甚擡脚不起。
頌曰。
松源垂語曰開口不在舌頭上。
頌曰。
松源垂語曰眀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紅𮈔線不斷。
頌曰。
松源示眾曰眀眼衲僧因甚打失鼻孔有賊無贓。
○頌曰。
慶元路育王物初觀禪師(嗣北磵)師示眾云過去如是如是見在如是如是未來如是如是幸自可憐生無端黃面老漢拈花金色頭陀微笑漏泄真機一人傳虛萬人傳實雖然古人得親用親說到行到豈是末流刻楮畫花彫蚶鏤蛤瞎學者眼竪起拂子云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舉頭鷂子過新羅。
頌曰。
慶元府天童天目文禮禪師(嗣松源)因虎維那㕘次師問汝名什麼曰智虎師退身作怕勢虎擬議師便歸方丈。
頌曰。
臨安府徑山佛智晦機熈禪師(嗣物初)師在仰山示眾云雲門道箇普字盡大地人不柰他何殊不知他[A12]已四稜塌地當時若與震威一喝待渠𢙣發徐徐打箇問訊道莫恠觸忤好非圖救取此老亦能振起雲門綱宗。
頌曰。
臨安府靈隱荊叟 玨禪師(嗣癡鈍)癡鈍室中舉如何是佛師曰爛冬𤓰仍。
頌曰。
金陵集慶龍翔廣智咲隱訢禪師(嗣晦機熙)師在中天竺室中云[跍-十+水]著頂𩕳上一着十方世界瓦觧冰消汝諸人向甚處與山僧相見。
頌曰。
廣智滿室示眾云身心一如身外無餘大海水在你鼻孔裏須彌山在你額角上一如底心在甚麼處。
頌曰。
蒲室廣智因僧㕘次師曰鍾鳴鼓響為汝發機露柱燈籠為汝作證因甚來這裏𦗟人處分僧無語師云老僧罪過。
頌曰。
蒲室廣智室中舉百丈野狐話對者多不契自云百丈野狐野狐百丈埋向一坑伏惟尚享。
頌曰。
臨安府徑山石溪心月佛海禪師(嗣掩室開)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矮子看戲。
頌曰。
演梵善世利國崇教大禪師淨覺曇和尚(嗣廣智)師在天界示眾舉長慶云緫似今日老胡有望保福云緫似今日老胡絕望師云老胡有望亦須吐却老胡絕望也且罷休畢竟今日事作麼生良久云有暇却與諸人拈出。
頌曰。
徑山虛堂智愚禪師(嗣運菴岩)垂語曰[A14]己眼未眀底因甚麼將虛空作布袴着畫地為牢因甚透者箇不過入海筭沙底因甚向針鋒頭上翹足。
頌曰。
- 未詳承嗣一十一人 機緣一十八則
樓子和尚因從街市過經酒樓下偶整襪帶少住聞樓上人唱曲云你既無心我便休聊聞忽然大悟從此號樓子○出長慶巘禪師注楞嚴經說文。
頌曰。
杜順和尚法身頌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覔醫人灸猪左膊上。
頌曰。
月氏國王聞罽賔國祇夜多尊者有大名稱與羣臣徃彼國禮見問法王至彼修敬[A15]已畢乃請開演者曰大王來時好道今去亦如來時王乃歎伏。
頌曰。
西天有一外道索馬鳴祖師論義集國王大臣并及四眾俱會論場馬鳴云汝義以何為宗外道云凢有言說我皆能破馬鳴乃指國王云當今國土康寧大王長壽請汝破之外道屈伏。
頌曰。
昔有老宿一夏並不為師僧說話有僧自歎曰我只與麼空過一夏不敢望和尚說佛法得聞正因兩字也得老宿聊聞曰闍𥟖莫𧬊速若論正因一字也無道了乃扣齒曰適來無端與麼道隣壁有老宿聞得乃曰好一釜菱被兩顆鼠糞污却。
頌曰。
潭州茶陵郁山主不曾行脚因廬山有化士至論及宗門中事教令看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法燈曰噁凡三年一日乘馿度橋一[跍-十+水]橋板而墮忽然大悟遂有頌曰我有神珠一顆久被諸塵封鎻今朝塵盡光生照見山河萬朵因此更不遊方。
頌曰。
昔二庵主旬日後相見上庵主曰許多時在什麼處下庵主曰在庵裏造箇無縫塔上庵主曰某甲也要造一箇就兄借樣子得麼下庵主曰何不早道恰被借去了。
昔有古德一日不赴堂侍者請赴堂德曰我今日在莊上喫油糍飽者曰和尚不曾出入德曰汝去問莊主者方出門忽見莊主歸謝和尚到莊喫油糍(或作鵝湖孚和尚○或作南泉)。
頌曰。
古德因僧問年窮嵗𥁞時如何德曰東村王老夜燒錢。
頌曰。
古德因僧問生死以何為舟航德曰年𥁞不燒錢。
頌曰。
古德因僧問年窮嵗𥁞時如何德曰家家盡看野狐兒。
古德問僧曰何不看經曰不識字德曰何不問人僧展手曰是什麼字德無對。
宋太宗皇帝因夢神人勸發菩提心次日問廷臣菩提心作麼生發羣臣無對。
雪竇代云實為古今罕聞別峰印代荅云王言如𮈔其出如綸。
頌曰。
太宗問僧近離甚處曰臥雲菴帝曰臥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僧無對。
雪竇代云難逃至化。
頌曰。
太宗因僧朝見奏云陛下還記得麼帝曰甚處相見曰靈山一別直至如今帝曰以何為驗僧無語。
雪竇代云貧道得得而來。
頌曰。
太宗一日擎起鉢問丞相王隨曰既是大𢈔嶺頭提不起為甚麼却在寡人手裏隨無對慈眀圓代云陛下有力。
頌曰。
錢塘鎮使在界上為鎮將凡見僧便問若相契即留止宿一日因二僧至遂問近離甚處曰江西馬大師處使曰馬大師有什麼方便曰道即心是佛便被揖出又有二僧到亦如前問僧曰非心非佛又被揖出。
頌曰。
昔有一婆供養一菴主經二十餘年甞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云正當與麼時如何庵主曰枯木倚寒巖三春無暖氣女歸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養得箇俗漢遂趂出放火燒却菴。
頌曰。
青蓮瞬視金色咲微師承肈茲密著少林華敷神光印受世係由是弥彰雖枝派之有殊分然機用之無二致或縱𡙸而破古人之幽鍵或捭闔而發後學之靈樞大用現前纖塵不立四句獨超於言外万法俱泯於聲先玉振禪宗珠聯祖城流通雖遠選擇未純識者尚譏况於後乎錢塘魯庵會公孤標㧞俗積行熏心遐扣祖機深染法味采機緣而補前缺綴頌古而入新刊通集後先洞照今古用心亦閎矣謹遣清侶躬索後題慚窺管而見微聊濡毫而塞請延。
祐戊午季夏徑山希陵題
宗門中有一千七伯則公案名之今古又曰長物言之則污人唇齒置之則廻避無門句句王轉珠廻字字冰銷瓦觧歷代宗匠頌之未免畫蛇添足寶鑑師編緝於前魯菴公增𠬧於後贓證分眀不勞再勘中間一處誵訛具眼衲僧必能辨白。
靈隱淳朋拜書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永樂二年甲申夏五月命工補刊謹識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