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聯珠集序 雞一
西方聖人為一大事囙緣故出現於世後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傳至二十七世而達磨入于中夏設大法藥開甘露門直接上根不立文字迨今六百餘年獲菩提者不可勝數雖其心以無傳而傳其法以無說而說然機緣偈頌前後寖多玉句金章公案具在池州報恩寶鑑大師法應甞囙禪恱餘暇裒集採摭由佛世尊以至古今宗師凡得機緣三百二十五則頌古一百二十二人目之禪宗頌古聯珠集可謂毘盧藏內全[(冰-水+〡)*ㄆ]眾珎栴檀林中莫非香木開悟知見利益後來鋟木流通豈曰小補以予夙慕宗乘樂推法施請為序引不獲固辭。
淳熈嵗在屠維大淵獻冬序
本序
法應自昔南遊訪道禪燕之暇集諸頌古咨叅知識隨所聞持同學討論去取校定三十餘年採摭機緣三百廿五則頌二千一百首宗師一百廿二人編排成帙命名禪宗頌古聮珠集願與天下學般若菩薩共之雖佛祖不傳之妙不可淂而名言初無字書安有蜜語臨機直指更不覆藏徹見當人本來面目故諸佛以一大事囙緣出現於世譬喻言詞說法開示欲令眾生悟佛知見豈徒然哉池陽信士裒金刻板以廣見聞為大法光明之施。
淳熈二年乙未臈八日編次謹書
通集序
夫鼻祖西來不立文字直指而[A1]已時門人又有所謂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A2]已向第二機矣故有汝淂吾皮之記道不在言也審矣子以為何如曰非也道[A3]雖不在於言言而當終日言於道庸何傷否則一語猶以為贅也爰自一華敷而五葉聯芳六世傳而兩𣲖支衍機緣公案五燈燁如諸祖相継有拈古焉有頌古焉拈古則見之於八方珠玉類要等集頌古則有寶鑑大師宋淳熈間居池陽報恩採集佛祖至茶陵機緣凡三百二十有五則頌古宗師一百二十有二人頌二千一百首目之曰禪宗頌古聮珠樷林尚之而板將漫滅因念淳熈至今垂二百載其閒負大名尊宿星布林立頌古亦不下先哲惜乎聮継之作𨷂如也每慚濫廁宗門且有年矣禪無所悟道無所詣欲作之復止之趑趄者亦屢矣元貞乙未叨尸義烏普濟山院事簡輙事續槀僅淂一二萍梗之踪或出或處隨見隨筆廿三四年間稍成次序機緣先有者頌則續之未有者增之加機緣又四百九十又三則宗師四百二十六人頌三千[舟-(白-日)]五十首題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將募板行與後學共惑者曰道不在是拈華微笑三拜淂髓初無一語與之而昭昭於心目之間道播無垠烏有如今日叶音韻事言句簧鼓後人俾其棄本逐末誠可歎[栽-木+(万-一)]予咲而不荅良久乃歌曰五雲影裏神仙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着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A4]已而謂之曰子所論者手中扇也予所集者果在扇邪噫知我罪我其惟此集乎。
時延祐戊午六月旦前住紹興路天衣萬壽禪寺錢唐沙門普會自序
佛祖葛藤水浸不爛火燒不壞枝聮蔓衍派布無窮禪宗頌古聮珠者寶鑑大師法應集魯菴會公續集鋟梓行世久矣近以佗故其板散落人間洪武[A5]己巳夏余慮其亡失託道友收贖庋藏于大慈山之幻居實六月廿八日也明日舊置板處火作風烈燎及千數百家吁斯亦異矣然佛祖葛藤其果靈驗如此耶抑神物護持而致然耶敬捐衣資命工補完用廣流通永延慧命囙書其淂板所由之異庸識嵗月云。
洪武二十五年嵗在壬申二月十有九日中天竺住山沙門幻居淨戒識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一 雞一
- 佛世尊(一十九則)
- 文殊(四則)
- 舍利弗(一則)
- 賔頭盧(一則)
- 殃崛摩羅(二則)
- 那吒(一則)
- 七賢聖女(一則)
- 城東老姥([A7]一則)
- 維摩(一則)
- 傅大士(七則)
- 善財(五則)
- 布袋(一則)
- 跋陀尊者(一則)
- 誌公(一則)
- 天台智者(一則)
釋迦牟尼世尊初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後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瑯瑘覺云可謂將此深心奉塵𠛴是則名為報佛恩。
僧問九峯處云承聞和尚有言諸聖間出秖是傳語人是否師曰是曰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和尚為甚麼却喚作傳語人師曰秖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以喚作傳語人。
頌曰。
世尊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A12]已畢。
頌曰。
世尊初於臘月八日明星出時忽云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着不能證得。
頌曰。
世尊一日陞座大眾纔集定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頌曰。
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云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世尊召仙人仙人應諾世尊曰那一通尒問我。
頌曰。
世尊因外道問云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㨿坐外道讚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作禮而去後阿難問佛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頌曰。
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又問今日說何法曰說不定法(云云)。
頌曰。
世尊因調達謗佛生身陷地獄佛勑阿難傳問云汝在地獄中安否云我雖在地獄如三禪天樂佛又令阿難傳問你還求出不云我待世尊來便出阿難云佛是三界大師豈有入地獄分云佛既無入地獄分我豈有出地獄分。
頌曰。
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云我義若墮我自斬首以謝世尊云汝義以何為宗梵志云我義以一切不受為宗世尊云是見受不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謂弟子云吾當回去斬首以謝世尊弟子云人天眾前幸當得勝何以斬首志云我寧於有智人前斬首不於無智人前得勝乃歎云我義兩處負墯是見若受負門處麤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義墯處唯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云我義兩處負墯故當斬首以謝世尊云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
頌曰。
世尊因乾闥婆王奏樂其時山河大地𥁞作琴聲迦葉起舞王問迦葉豈不是阿羅漢諸漏[A25]已𥁞何更有餘習世尊曰實無餘習莫謗法也王又撫琴三徧迦葉亦三度作舞王曰迦葉作舞豈不是世尊曰實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語世尊曰不妄語汝撫琴山河大地草木𥁞作琴聲豈不是王曰是世尊曰迦葉亦復如是實不曾作舞王乃信受。
世尊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思佛命匠雕旃檀像及至世尊下來像亦出迎。
頌曰。
世尊一日坐次見二人舁豬子過這箇是甚麼其人云世尊具一切智豬子也不識世尊曰也要問過。
頌曰。
世尊三喚三應乃云無為真佛實在我身。
頌曰。
世尊一日勑阿難食時將至汝入城持鉢難應諾曰汝既持鉢當依過去七佛儀式難遂問如何是七佛儀式佛召阿難難應諾佛曰持鉢去(密菴云大小世尊被阿難輕輕靠著未免喚鍾作甕)。
頌曰。
世尊因靈山會上有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心內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謂文殊曰住住不應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從本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夢如幻於夢幻中無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聲讚嘆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𠇍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頌曰。
世尊敲髑髏問𦒿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曰生何道曰生天又敲一𦒿罔措。
頌曰。
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華於然燈佛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云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有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云建梵剎[A27]已竟時諸天散花讚云庶子有大智矣。
頌曰。
世尊因廣頟屠兒日殺千羊一日至世尊前[A28]颺下屠刀云我是千佛一數世尊云如是如是。
頌曰。
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一若言有智不應二一二之義云何世尊曰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𦗟無說無𦗟是名一義二義。
頌曰。
世尊昔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𥠖圍之遂告云吾有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授將來母令断絕。
頌曰。
僧問興化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化曰一人傳虗萬人傳實。
頌曰。
世尊因黑齒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𣗳兩株至靈山獻佛佛云梵志志應諾佛云放下著志放下左手一株佛又云放下著志放下右手一株佛又云放下著志云我兩手𥁞空未審更放下箇甚麼佛云吾非教汝放捨其華汝當放下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無一可捨是你免生死處志忽然大悟。
頌曰。
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云吾四十九年住世未甞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
頌曰。
世尊臨入涅槃以手摩胷普告人天大眾云汝等諦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莫令後悔若言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言吾不滅亦非吾弟子。
頌曰。
世尊涅槃日迦葉最後至世尊乃於槨中露雙趺示之迦葉乃作禮請如來以三昧火而自闍維即時金棺從七寶牀升舉繞俱尸羅城七匝却還本處化火光三昧而自焚之。
頌曰。
文殊師利在靈山會上諸佛集處見一女子近佛坐入於三昧文殊白佛云何此女得近佛坐佛云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繞女子三匝嗚指一下乃至托上梵天𥁞其神力而不能出佛云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定須㬰罔明至佛所佛勑出此女定罔明即於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頌曰。
文殊師利令善財童子採藥云是藥者採將來善財徧採無不是藥却來白云無不是者殊云是藥者採將來善財拈一枝草度與殊殊接得示眾云此藥能殺人亦能活人。
頌曰。
文殊問菴提遮女云生以何為義女云生以不生生為生義殊云如何是生以不生生為生義女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甞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以為生義殊又問死以何為義女云死以不死死為死義殊云如何是死以不死死為死義女云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未甞自得有所離散而能隨其所冝以為死義。
頌曰。
文殊三處度夏一月在魔宮一月在長者家一月在[婬-壬+(工/山)]坊夏畢却歸世尊會中觧制迦葉欲白槌𢷤出纔舉此念見會中有無量釋迦無量文殊無量迦葉無量楗稚迦葉既見世尊云汝𢷤那箇文殊。
頌曰。
賔頭盧尊者赴阿育王宮大會王行香次作禮問曰承聞尊者親見佛來是不者以手䇿起眉毛曰會麼王曰不會者曰阿耨達池龍王請佛齋吾是時亦預其數。
頌曰。
舍利弗入城遙見月上女出城弗心口思惟此姉見佛不知得忍不我試問之纔近便問甚麼處去女曰如舍利弗與麼去弗云我方入城汝當出城云何言如舍利弗與麼去女云諸佛弟子當依何住弗云諸佛弟子當依大涅槃而住女云諸佛弟子既依大涅槃而住而我如舍利弗與麼去。
頌曰。
舍利弗因維摩詰室有一天女散花次問言汝何不轉却女身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作天女天乃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不轉却女身弗以天女像而荅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即時攝舍利弗身還復如故而問言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
頌曰。
殃崛摩羅未出家時事外道受教為憍尸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為花冠所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殺母取指時佛在靈山以天眼觀之乃化作沙門在殃崛前殃崛遂釋母欲殺佛佛徐行殃崛急行追不及乃喚曰瞿曇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殃崛聞之心忽開悟遂弃刃投佛出家佛即授與落髮披衣。
頌曰。
殃崛摩羅既出家為沙門因持鉢入城至一長者家值其婦產難子母未分長者云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當去問佛却來相報遽返白佛具陳上事佛告曰汝速去說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徃告其婦人聞之當時分免母子平安。
頌曰。
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現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
頌曰。
七賢聖女姉妹同遊屍陁林一姊指屍曰屍在此人在甚處諸姉妹諦觀皆悉悟道乃感帝釋雨花讚曰我是帝釋見諸姊悟道故來供養但諸姊有何所須我能給施女曰我家四事七珎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𣗳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呌不應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湏我悉有之若此三物我實無女曰汝若無此爭觧濟人遂同徃白佛佛言我諸弟子不觧此義唯有諸菩薩乃觧此義。
頌曰。
昔城東有一老姥興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捴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捴是佛。
頌曰。
雙林善慧大士因梁武帝請講經士升座以尺拊案一下便下座武帝愕然誌公乃問陛下會麼帝云不會誌云大士講經竟。
頌曰。
傅大士見梁武帝不起群臣曰大士見上為甚不起士曰法地一動一切不安。
頌曰。
傅大士一日披衲頂冠靸履朝見梁武帝帝問是僧邪士以手指冠帝云是道邪士以手指靸履帝云是俗邪士以手指衲衣。
頌曰。
傅大士頌云夜夜𢬘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如形影相似欲識佛去處秖者語聲是。
頌曰。
傅大士頌云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槗上過槗流水不流。
頌曰。
傅大士云湏弥芥子父芥子須弥爺山水坦然平敲冰來煑茶。
頌曰。
傅大士頌云有物光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淍。
布袋和尚常在通衢或問在此何為師云等箇人來曰來也師曰汝不是這個人[A48]或觧布袋百物俱有撒下曰看看又一一將起問人曰這箇喚作甚麼或袋內探果子與僧僧擬接師乃縮手曰汝不是這箇人或見僧行過乃拊背一下僧回首師曰把一錢子來有時倚袋終日憨睡或起行市肆間小兒譁逐之或拄杖或數珠與兒戲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遂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僧曰秖此別更有在師拈起布袋肩負而去。
頌曰。
跋陁尊者因生法師論眾微聚曰色眾微無自性曰空者云只眀得因中色空未明得果上色空法師問如何是果上色空者云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眾微眾微空中無一微。
頌曰。
維摩居士示病毗耶離城自念𥨊疾于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知其意告文殊師利言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白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辨才無滯智慧無碍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祕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A52]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頌曰。
善財初詣娑羅林中㕘文殊文殊指徃南方勝樂國謁德雲比丘次弟至弥勒樓閣所歸至普門城外思惟竚立欲得奉覲文殊文殊伸手過百十由旬與摩其頂即見微塵數知識即受行其教。
頌曰。
善財詣妙峰山㕘德雲比丘四維尋覔七日方見在別峰上徐步經行頂禮聞法入佛境界得憶念諸佛普見法門證發心住。
頌曰。
善財詣那羅素國叅毗目瞿沙仙人無量仙人同音讚[A57]已下床執手佛剎現前悟真淨智卷舒自在得無勝幢法門證童真住。
頌曰。
善財詣佛會中叅普賢菩薩見乘白象王處紅蓮座一心親近諮聞法要智悲圓滿行願功成即獲佛德顯同果海得一切佛果微塵數三昧法門。
頌曰。
善財歷百十城叅五十三位善知識後到毘盧樓閣前曰是觧空無相無作之所住處(云云)見樓閣門閉善財蹔時[A58]斂念曰大慈大悲願樓閣門開令我得入尋時弥勒領諸眷属至善財前彈指一下樓閣門開善財得入入已還閉見百千萬億樓閣一一樓閣有一弥勒領諸眷属并有一善財面在前立弥勒復彈指云善男子起法性如是。
頌曰。
天台智者大師在南岳誦法華經至藥王品曰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於是悟法華三昧獲旋陀羅尼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頌曰。
金陵誌公和尚(或名寶公)令人傳語南嶽思大云何不下山教化眾生一向目視雲霄作麼思云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𥁞何處更有眾生可度。
頌曰。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一 雞一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