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二 雞二
- 大乘經偈
- 經題[米-木+八]字(一則)
- 楞嚴經(十六則)
- 圓覺經(九則)
- 法華經(八則)
- 維摩經(四則)
- 文殊般若經(一則)
- 金剛經(十一則)
- 華嚴經(六則)
- 楞伽經(一則)
經首題[米-木+八]字 昔有僧問地藏琛和尚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審是甚麼字地藏曰看取下註脚又有問披雲霖師荅以頌曰以字不是八不成森羅萬象此中明直饒巧說千般玅不是漚和不是經。
楞嚴經佛告阿難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頌曰。
楞嚴經佛謂阿難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頌曰。
楞嚴經佛謂阿難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頌曰。
楞嚴經七處徵心。
頌曰。
楞嚴經八還辨見。
頌曰。
楞嚴經阿難大眾獲本妙心。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成三十二應身獲十四無畏法。
頌曰。
楞嚴經妙性圓明離諸名相。
頌曰。
楞嚴經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頌曰。
楞嚴經六解一亡。
頌曰。
楞嚴經阿難大眾復白佛言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
頌曰。
楞嚴經佛言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刼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壬+(工/山)]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A3]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楞嚴經佛告阿難無令心魔自起深孽。
頌曰。
楞嚴經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A6]詳在本經)。
頌曰。
楞嚴經若能推者即是汝心則是認賊為子。
頌曰。
楞嚴經跋陁婆羅入浴忽悟水因。
頌曰。
楞嚴經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况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殞。
頌曰。
圓覺經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
頌曰。
圓覺經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万人俱。
頌曰。
圓覺經非幻不滅。
頌曰。
圓覺經修多羅教如標月指。
頌曰。
圓覺經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頌曰。
圓覺經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頌曰。
圓覺經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
頌曰。
圓覺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頌曰。
圓覺經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頌曰。
圓覺經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𩬇毛𤓰齒等皆歸地唾涕膿血等皆歸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頌曰。
法華經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
頌曰。
法華經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頌曰。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曰呪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着於本人。
頌曰。
法華經譬如長者有一大宅於後宅舍忽然火起毒害火灾眾難非一。
頌曰。
法華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頌曰。
法華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深固幽遠無人能到。
頌曰。
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頌曰。
法華經偈大通智勝佛十刼坐道塲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頌曰。
法華經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頌曰。
文殊所說般若經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獄。
頌曰。
僧問洞山詮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時如何師云度盡無遺影還他越涅槃。
頌曰。
維摩經須菩提持鉢入維摩舍乞食時維摩詰取鉢盛飯謂言汝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乃至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墯汝亦隨墯乃可取食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墯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須菩提聞此茫然不知以何荅置鉢欲出。
頌曰。
維摩經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至文殊云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荅是為菩薩入不二法門殊又問維摩摩默然殊歎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頌曰。
維摩經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頌曰。
僧問投子如何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師曰這箇師僧恁麼發人業。
頌曰。
維摩經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頌曰。
維摩經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怖畏或斷疑。
頌曰。
頌曰。
金剛般若經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頌曰。
金剛般若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般若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頌曰。
金剛般若經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頌曰。
金剛般若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頌曰。
金剛般若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墯𢙣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頌曰。
金剛般若經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金剛般若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頌曰。
金剛般若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頌曰。
金剛般若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頌曰。
佛華嚴經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能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不能得見𨚫來白佛佛云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乘六牙白象住於空中。
頌曰。
華嚴經世尊告普眼菩薩頗有人能說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所住處不荅云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得何况普賢菩薩祕密身境界祕密語境界祕密意境界而入其中能入能見。
頌曰。
華嚴經菩薩以菩提心為家以如理修行為家法。
頌曰。
華嚴經偈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中一切塵亦然有一聡慧人淨眼悉能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
頌曰。
華嚴經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頌曰。
華嚴經法界觀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令眾生現時法身不現。
頌曰。
楞伽經五法三自性二種無我。
頌曰。
般若心經是大神呪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頌曰。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二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