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十九 赤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九世第十世
- 宗師二十五人 機緣七十則
- 六祖下第九世第十世
昇州清涼院法眼文益禪師(嗣羅漢琛)行脚次值天雨忽作溪流暴漲轎寓城西地藏院因叅琛和尚琛問曰上座何徃曰邐迤行脚去曰行脚事作麼生師曰不知曰不知最親切師豁然開悟。
法眼開堂次子方上座自長慶來師舉先長慶稜和尚偈問曰作麼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拂子師曰恁麼會又爭得曰和尚尊意如何師曰喚甚麼作萬象曰古人不撥萬象師曰萬象之中獨露身說什麼撥不撥子方豁然悟觧。
頌曰。
法眼因僧惠超問如何是佛師曰汝是惠超僧於是悟入。
頌曰。
法眼因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師曰是曹源一滴水。
頌曰。
法眼荅此話時天台韶國師聞[A3]已豁然開悟平生疑滯渙然冰釋以所悟聞于師師曰汝向後當為國王所師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
頌曰。
法眼因僧問承教有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何是無住本師曰形與未質名起未名。
頌曰。
法眼問覺上座船來陸來曰船來師曰船在甚麼處曰船在河裏覺退師却問傍僧曰你道適來這僧具眼不具眼。
頌曰。
法眼問修山主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兄作麼生會修曰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師曰與麼道又爭得曰某甲只與麼師兄作麼生師曰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修遂禮拜。
頌曰。
法眼示眾曰識得凳子周匝有餘雲門出云識得凳子天地懸殊。
頌曰。
法眼因僧來𠫵次師以手指簾尋有二僧齊去捲簾師曰一得一失。
頌曰。
法眼因僧問古佛堂前什麼人先到師曰不動步者。
頌曰。
法眼因僧問如何是塵刦來事師曰盡在于今。
頌曰。
法眼問僧從什麼處來僧云泗州來師曰大聖今年曾出塔麼曰不出師曰去僧便去師却問傍僧曰你道這僧曾到泗州也無僧亦無對。
頌曰。
法眼聞齋魚問僧還聞麼適來若聞如今不聞如今若聞適來不聞。
頌曰。
法眼因僧問聲色兩字如何透得師召大眾曰諸上座且道這箇僧還透得也未若會此問處透聲色即不難。
頌曰。
襄州清谿山洪進禪師(嗣羅漢琛)問修山主曰眀知生不生性為什麼為生之所流修曰筍畢竟成竹去如今作篾使還得麼師曰汝向後自悟去在曰紹修所見只如此上座意旨如何師曰這箇是監院房那箇是典座房修禮謝。
頌曰。
撫州龍濟山主紹修禪師(嗣羅漢琛)行脚時同悟空法眼到地藏向火舉話次藏入來乃問山河大地與上座自[A8]己是同是別師曰不別藏竪兩指云兩箇三人因此同叅。
頌曰。
龍濟示眾曰具足几夫法凢夫不知具足聖人法聖人不會聖人若會即是凢夫凡夫若知即是聖人此語具一理二義若人辨得不妨於佛法中有箇入處若辨不得莫道不疑。
頌曰。
龍濟因僧問刦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箇壞不壞師曰不壞曰為什麼不壞師曰為同大千。
頌曰。
龍濟示眾曰是柱不見柱非柱不見柱是非[A11]已去了是非裏薦取。
頌曰。
鼎州梁山緣觀禪師(嗣同安志)僧問如何是空刦[A12]已前事師曰擊動乾坤鼓時人𦗟不聞。
頌曰。
梁山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莫亂道。
頌曰。
梁山因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金烏東上人皆貴玉兔西沈佛祖迷。
頌曰。
梁山因僧問如何是日用事師曰碧玉點破瑠璃色滿目紅塵不見沙。
頌曰。
懷安軍雲頂山德敷禪師(嗣護國遠)成都師請就衙陞座有樂營將出禮拜起回顧下馬臺曰一口吸盡西江水即不問請師吞却階前下馬臺師展兩手唱曰細抹將來營將猛省。
頌曰。
襄州石門紹遠禪師(嗣石門徹)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布袋盛烏龜。
頌曰。
鼎州文殊應真禪師(嗣德山密)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黃河九曲。
頌曰。
文殊真因僧問古人垂一足意旨如何師曰坐久成勞。
頌曰。
南嶽南臺勤禪師(嗣德山密)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一寸龜毛重七斤。
頌曰。
蘄州五祖師戒禪師(嗣雙泉寬)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跍-十+水]著秤鎚硬似鐵。
頌曰。
五祖戒因智門問暑往寒來即不問林下相逢事若何師曰五鳳樓前𦗟玉漏問曰爭柰主山高案山低師曰湏彌頂上擊金鍾。
頌曰。
隨州智門光作禪師先住復州北塔(嗣香林遠)僧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蓮華曰出水後如何師曰荷葉。
頌曰。
智門因僧問如何是般若體師曰蚌含明月曰如何是般若用師曰兔子懷胎。
頌曰。
智門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踏著草鞋赤脚走曰如何是佛向上事師曰拄杖頭上挑日月。
頌曰。
天台蓮華峯祥菴主(嗣奉先深)示寂日拈拄杖示眾曰古人到這裏為甚麼不肯住眾無對師乃曰為它途路不得力復曰畢竟如何以杖橫肩曰楖𣗖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峯萬峯去言畢而逝。
頌曰。
汾州太子院善昭禪師(嗣首山)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青絹扇子足風涼。
頌曰。
汾陽示眾曰識得拄杖子行脚事畢三角云識得拄杖子入地獄如箭。
頌曰。
妙峯善著語云錯又舉三角語了云錯老僧則不然識得拄杖子錯乃。
頌曰。
汾陽示眾曰夫說法者湏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辯緇素不分不能與人天為眼目决斷是非如鳥飛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斷弦弦斷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飛弦壯翼牢空的俱徹作麼生是十智同真與諸上座點出一同一質二同大事三緫同叅四同真志五同徧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殺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與甚麼人同得入與阿誰同音吼作麼生是同生殺甚麼物同得失阿那箇同具足是甚麼同徧普何人同真志孰能緫同叅那箇同大事何物同一質有點得出底麼點得出者不恡慈悲點不出來未有叅學眼在切須辨取要識是非面目見在。
徑山杲云汾陽末後若無箇面目見在一塲敗關雖然如是喪我兒孫喝一喝。
頌曰。
汝州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嗣首山)僧問如何是學人密用心處師曰閙市輥毬子曰意旨如何師曰溥請眾人看。
頌曰。
襄州谷隱山蘊聦禪師亦曰石門聦亦曰慈照聦(嗣首山)僧問日徃月來遷不覺年衰老還有不老者麼師曰有曰如何是不老者師曰虬龍筋力高聲呌晚後精靈轉更多。
頌曰。
慈照聡因僧問如何是道師曰臘月三十日。
頌曰。
汝州廣慧院元璉禪師(嗣首山)初到首山山問近離甚處師曰漢上山竪拳曰漢上還有這箇麼師曰這箇是甚麼椀鳴聲山曰瞎師曰恰是拍一拍便出他日又問學人親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山曰家家門前火把子師大悟云某甲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山曰汝會處作麼生與我說來看師曰秪是地上水[A24]碙砂也山曰汝會也師便禮拜。
頌曰。
潭州北禪智賢禪師(嗣福巖雅)嵗夜小叅曰年窮嵗盡無可與諸人分嵗老僧烹一頭露地白牛炊黍米飯煑野菜羹燒榾柮火大家喫了唱村田樂何故免見倚他門戶傍他墻剛被時人喚作郎下座歸方丈至夜深維那入方丈問訊曰縣裏有公人到勾和尚師曰作甚麼曰道和尚宰牛不納皮角師遂將下頭帽擲在地上那便拾去師下禪床攔胷擒住呌曰賊賊那將帽子覆師頂曰天寒且還和尚師呵呵大笑那便出去時法昌遇為侍者師顧昌曰這公案作麼生昌曰潭州紙貴一狀領過。
頌曰。
北禪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𢁈挑不上。
頌曰。
瑞州洞山曉聦禪師(嗣文殊真)常自負柴上山路逢一僧問山上有柴何故將去師放柴於地曰會麼曰不會師曰我要燒。
頌曰。
洞山聡曰一大藏教只是箇之字。
頌曰。
洞山聦因僧問既是泗州大聖為什麼在揚州出現師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頌曰。
眀州雪竇山重顯禪師(嗣智門祚)示眾曰龍泉與刀斧同質利鈍懸殊駑駘與驥馬同途遲速有異。
頌曰。
雪竇示眾曰譬若世界壞時大水競作其間無量眾生或沒未沒互相悲號仰望蒼蒼皆云相救當是之時四禪天人一見高聲便喝咄哉眾生我預曾報汝令頻頻上來汝却不𦗟如今有什麼救處乃拍手云歸堂。
頌曰。
雪竇住翠峯時有數僧到師曰新到那僧曰是師曰叅堂去僧纔行師復喚曰來來僧回首師曰洞庭難得師僧到與你一椀茶喫。
頌曰。
雪竇改船子漁父頌曰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載得月明歸。
頌曰。
雪竇因僧問如何是諸佛本源師曰千峯寒色曰未審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雨滴巖花。
頌曰。
雪竇因僧問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學人分上為什麼不會師曰枯木裏瞠眼曰恁麼則從苗辨地因語識人也師曰三十棒且待別時。
頌曰。
雪竇頌革轍二門曰刦火曾洞然木人淚先落可怜傅大士處處失樓閣(一)德雲閑古錐幾下妙峯頂喚它癡聖人擔雪共填井(二)祖佛未生前[A26]已震塗毒鼓如今誰樂聞請試分回互(三)宛轉復宛轉真金休百鍊喪却毗耶離無人觧看箭(四)。
頌曰。
雪竇頌曰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不揩磨區區日逐貪生去喚不回頭爭奈何。
頌曰。
無禪才云雪竇老漢顢顢頇頇儱儱侗侗更叅三十年也未會禪在然雖如是土曠人稀試𦗟下箇註脚乃。
頌曰。
雪竇與李殿院坐次有秀才并道士到院李問云三教中那箇為貴師側身义手而立李曰有口何不道取師曰對夫子而難言。
頌曰。
相州天平從漪禪師(嗣清溪進)師到西院兩錯公案首山念云據天平作恁麼觧會未夢見西院在何故話在。
頌曰。
雪竇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四山圍繞。
頌曰。
雪竇因僧問如何是諸佛向上人師曰白雲覆青山曰莫便是和尚為人處也無師曰淥水徒長蕖。
頌曰。
雪竇問大龍語者默者不是。
頌曰。
潭州雲盖繼鵬禪師(嗣智門祚)初謁雙泉雅禪師泉令充侍者示以芭蕉拄杖話經久無省發一日泉向火次師侍立泉忽問拄杖子話說舉來與子商量師擬舉泉拈火筯便摵師豁然大悟。
頌曰。
郢州太陽警玄禪師(嗣梁山觀)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滿缾傾不出大地沒飢人。
頌曰。
太陽玄問梁山如何是無相道塲山指觀音曰這箇是吳道子畫師擬進語山急索曰這箇是有相底那箇是無相底師有省便禮拜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師曰道即不辭恐上紙筆山笑曰此語上碑去在。
頌曰。
天台山德韶國師(嗣法眼)示眾曰青蘿寅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竚出沒太虛之中萬法本閒唯人自閙。
頌曰。
韶國師示眾曰通玄峯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頌曰。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嗣法眼)師問僧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僧曰不東不西師不肯僧却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不東不西僧遂領旨。
頌曰。
雲居齊和尚法燈會中為知藏燈一日謂師曰有人問我西來意荅他曰不東不西藏主作麼生會師對曰不東不西燈曰與麼會又爭得曰道齊秖恁麼未審和尚尊意如何燈曰它家自有兒孫在師頓明厥旨有頌曰接物利生絕妙外生終是不肖它家自有兒孫將來用得恰好。
頌曰。
金陵報恩院玄則禪師(嗣法眼)初問青峯如何是學人自[A28]己峯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後謁法眼眼問甚處來師曰青峯眼曰青峯有何言句師舉前話眼曰上座作麼生會師曰丙丁属火而更求火如將自[A29]己求自[A30]己眼曰與麼會又爭得師曰某甲秖與麼未審和尚如何眼曰你問我我與你道師問如何是學人自[A31]己眼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師於言下頓悟。
頌曰。
杭州永明開山道潛禪師(嗣法眼)初叅法眼眼曰子叅請外看什麼經師曰華嚴曰緫別同異成壞六相是何門攝師曰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具六相曰空具六相不師無對曰何不問去師却問空具六相不曰空師於是開悟曰子作麼生會師曰空眼然之。
頌曰。
聯珠頌古通集變本加麗句章𣗥句愈出而愈多如蜂房釀百花之蜜蟻𮈔穿九曲之珠食其蜜者念其蜂好其珠者慕其蟻余作是說有客進曰忽遇不食蜜不好珠不嗜語言文字者此集又將奚為余曰病其病者不能自病客慚而退於是乎書。
天童雲岫題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十九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