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十二 田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苐五世
- 德山鑒(十四則)
- 洞山价(廿六則)
- 神山密(三則)
- 石霜諸(六則)
- 漸源興(一則)
- 夹山會(十則)
- 清平遵(二則)
- 投子同(十九則)
- 六祖下苐五世
鼎州德山宣鑒禪師(嗣龍潭)簡州周氏子在蜀常講金剛般若經時謂之周金剛遂將青龍䟽鈔出蜀至澧陽路徑造龍潭到法堂曰久嚮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栖止焉。
德山一日侍龍潭抵夜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珎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燈度與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泳-永+(從-彳)]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來日潭陞座謂眾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劍𣗳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䟽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而去。
頌曰。
德山禮辭龍潭直抵溈山挾複子上法堂[泳-永+(從-彳)]西過東[泳-永+(從-彳)]東過西顧視方丈曰有麼有麼山坐次殊不顧盼師曰無無便出至門首乃曰雖然如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儀再入相見纔跨門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擬取拂子師便喝拂袖而出山至晚問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當時背却法堂着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A4]已後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呵佛罵祖去在雪竇拈兩處云勘破了乃。
頌曰。
德山凡見僧入門便棒。
頌曰。
德山小參示眾曰今夜不荅話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曰某甲話也未問和尚囙甚麼打某甲師曰汝是甚麼處人曰新羅人師曰未跨舩舷好與三十棒。
頌曰。
德山囙廓侍者問[泳-永+(從-彳)]上諸聖向什麼處去師曰作麼作麼曰勑點飛龍馬跛鼈出頭來師休去明日師浴出廓過茶與師師撫廓背曰昨日公案作麼生曰這老漢今日方始瞥地師又休去。
頌曰。
德山一日飯遲托鉢下堂時雪峰作飯頭見便云這老漢鍾未鳴鼓未響托鉢向什麼處去師便歸方丈峰舉佀岩頭頭曰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師聞今侍者喚來問汝不肎老僧那頭密啟其意師乃休去至明日陞堂果與尋常不同頭至僧堂前撫掌大咲曰且喜老漢會末後句雖然如是只得三年師果三年而沒。
頌曰。
德山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佛是西天老比丘。
頌曰。
德山囙臨濟侍次師曰今日困濟曰這老賊寐語作甚麼師擬拈棒濟掀到禪床。
頌曰。
德山示眾曰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臨濟聞得謂洛浦曰汝去問他道得為甚麼也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他作麼生浦如教而問師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師便歸方丈浦回舉似臨濟濟曰我[泳-永+(從-彳)]來疑著這漢雖然如是你還識德山麼浦擬議濟便打。
頌曰。
德山因僧來叅便乃閉却門僧打門師曰誰曰師子師開門僧纔入禮拜師驀頭騎曰者畜生許多時向甚麼處去來。
頌曰。
德山上堂大眾及盡知也直得三世諸佛口挂壁上猶有一人呵呵大咲若識此人參學事畢(或作圓明密語)投子青云然雖如是德山大佀藏盡椘天月猶存漢地星乃。
頌曰。
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禪師(嗣雲岩)囙辞雲岩臨行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祗對岩良久曰秪這是師沉吟岩曰价闍𥠖承當個事大湏審細師猶涉疑。
頌曰。
洞山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切忌[泳-永+(從-彳)]他覓迢迢與我踈我今獨自徃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湏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頌曰。
洞山後囙供養雲岩真有僧問先師道只這是莫便是否師曰是曰意旨如何師曰當時幾錯會先師意曰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曰若不知有爭觧恁麼道若知有爭肎恁麼道。
頌曰。
洞山辝雲岩岩曰自此一別難得與汝相見師曰不然自此一別難得與和尚不相見。
頌曰。
洞山首謁南泉值馬祖忌修齋次泉曰未審馬祖還來應供否眾無對師出云待有伴即來泉曰此子雖後生却堪雕琢師曰莫壓良為賤。
頌曰。
洞山叅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完其微溈曰我這裡亦有秪是罕遇其人師曰乞師指示溈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曰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溈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雲岩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師既到雲岩問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岩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甚麼不聞岩竪拂子曰還聞麼師曰不聞曰我說法汝尚不聞况無情說法乎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曰豈不見弥陀經云水鳥𣗳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是有省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𦗟終難會眼處聞時方得知。
頌曰。
洞山示眾曰秋初夏末兄弟或東去西去直湏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又云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且作麼生去後有僧到瀏陽舉佀石霜霜云出門便是草僧回舉佀師師曰大唐國裡能有幾人。
頌曰。
洞山囙僧問寒暑到來如何回避師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去曰如何是無寒暑處師曰寒時寒殺闍𥠖熱時熱殺闍𥠖。
頌曰。
洞山囙僧問三身中那身不墮眾[婁*殳]師曰吾常於此切後有持此問曹山先師道吾常於此切意作麼生山云要頭便斫去又問雪峰雪峰以拄杖打云我亦曾到洞山來。
頌曰。
洞山囙僧問亡僧遷化向什麼處去師曰火後一莖苑。
頌曰。
洞山有頌云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旛竿頭上煎鎚子三箇胡孫夜簸錢。
頌曰。
洞山因老宿拈袈裟角問云父母未生時還有這個麼師曰只今豈是有耶宿搖手。
頌曰。
洞山有一僧在延壽堂不安要見師師至僧所僧便問和尚何不救取人家男女師曰你是什麼人家男女曰某甲是大闡提人家男女師良久僧曰四山相逼時如何師曰老僧亦[泳-永+(從-彳)]人家屋簷下過曰回互不回互師曰不回互曰教某甲向什麼處去師曰粟畬裡去僧噓一聲曰珎重便坐脫師以拄杖扣頭三下曰只觧與麼去不觧與麼來。
頌曰。
洞山因龍牙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待洞水𨒫流即向汝道。
頌曰。
頌曰。
洞山冬夜果子次問泰首座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佀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𠬧不得且道過在什麼處座曰過在動用中師曰侍者掇退果卓。
頌曰。
洞山夜㕘不點燈有僧出問話退後師令侍者點燈乃名適來問話僧出來其僧近前師曰將取三兩粉來與這個上座其僧拂袖而退自此省發遂罄捨衣資設齋得三年後辞師師曰善為時雪峰侍立問曰秪如這僧辞去幾時却來師曰他秪知一去不觧再來其僧歸堂就衣鉢下坐化峰上報師師曰雖然如此猶較老僧三生在。
頌曰。
洞山囙看病僧僧曰火風離散時如何師曰來時無一物去亦任[泳-永+(從-彳)]伊曰爭奈贏瘵何師曰湏知有不病者僧曰如何是不病者師曰悟則無分寸不悟隔山坡僧曰前程還許卜度也無師曰雖然黑佀漆成立在今時。
頌曰。
洞山不安僧問和尚病還有不病者麼師曰有曰不病者還看和尚否師曰老僧看他有分曰和尚看他時如何師曰老僧看他時則不見有病。
頌曰。
洞山因僧問和尚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行鳥道師曰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師曰直湏足下無私句曰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師曰闍𥠖因甚顛倒曰甚麼處是學人顛倒師曰若不顛倒因甚麼却認奴作郎曰如何是本來面目師曰不行鳥道。
頌曰。
洞山問僧世間何物㝡苦曰地獄㝡苦師曰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㝡苦。
洞山曰一大藏教只是箇之字。
頌曰。
洞山叅興平便禮拜興曰莫禮老朽師曰禮不老朽者興曰渠不受禮師曰渠不曾禮。
頌曰。
洞山因僧問如何是衲僧孔竅師曰十八女兒不繫裙。
頌曰。
洞山囙僧問時時勤拂拭莫遣惹塵埃為甚麼不得他衣鉢師曰直饒道本來無一物也未合得他衣鉢且道什麼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轉語皆不契末後云設使將來他亦不受師深肎之。
頌曰。
洞山不安令沙彌傳語雲岩乃囑曰他或問和尚安樂否但道雲岩路相次絕也汝下此語湏遠立恐他打汝沙弥領旨去傳語聲未絕早被雲岩打一棒沙彌無語。
頌曰。
潭州神山僧密禪師(嗣雲岩)與洞山行次忽見白兔走過師曰俊㦲洞曰作麼生師曰大佀白衣拜相洞曰老老大大作這個說話師曰你作麼生洞曰積代簪纓暫時落魄。
頌曰。
神山把針次洞山問曰作甚麼師曰把針曰把針事作麼生師曰針針相佀曰二十年同行作這個語話豈有與麼工夫師曰長老又作麼生日如大地火發底道理。
頌曰。
神山與洞山過獨木橋洞先過了拈起木橋曰過來師喚价闍𥠖洞乃放下木橋。
頌曰。
潭州石霜山慶諸禪師(嗣道吾)[A26]抵溈山為米頭一日篩米次溈曰施主物莫拋撒師曰不拋撒溈於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拋撒這箇是甚麼師無對溈曰莫輕這一粒百千粒盡[泳-永+(從-彳)]這一粒生師曰百千粒[泳-永+(從-彳)]這一粒生未審這一粒[泳-永+(從-彳)]甚處生溈呵呵大咲歸方丈。
頌曰。
石霜在方丈內僧在窓外問咫尺之間為甚麼不覩師顏師曰偏界不曾藏僧舉問雪峰徧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曰甚麼處不是石霜師聞曰這老漢著甚麼死急峰聞曰老僧罪過 玄沙云山頭老漢蹉過石霜。
頌曰。
石霜因僧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師曰無鬚鎻子兩頭搖。
頌曰。
石霜示眾云百尺竿頭如何進步。
頌曰。
石霜因裴相國來師奪公手中笏曰在天子手中為圭在官人手中為笏在山僧手裡喚作什麼公無對乃㽞下笏。
頌曰。
潭州漸源仲興禪師(嗣道吾)一日隨道吾往檀越家弔慰拊棺曰生邪死邪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曰為甚麼不道吾曰不道不道歸至中路師曰和尚今日湏與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師便打吾歸院曰汝冝離此去恐知事得知不便師乃禮辝隱于村院三年後忽聞童子念觀音經至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忽然大省遂焚香遙禮曰信知先師遺言終不虛發自是我不會却怨先師先師既沒唯石霜是嫡嗣乃造石霜霜見便問前來打先師因緣會也未師進曰却請和尚道一轉語霜曰不見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師遂禮拜石霜設齋懺悔他日持鍬復到石霜於法堂上[泳-永+(從-彳)]東過西[泳-永+(從-彳)]西過東霜曰作麼師曰覓先師靈骨霜曰洪波浩渺白浪[A27]滔天覓甚先師靈骨師曰正好着力霜曰這裡針劄不入着甚麼力師持鍬肩上便出。
頌曰。
澧州夾山善會禪師(嗣舩子)初住京口寺因僧問如何是法身師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師曰法眼無瑕時道吾失咲師遂請益後散眾叅舩子省發後歸聚徒道吾令僧徃問如何是法身師曰法身無相又問如何是法眼師曰法眼無瑕僧回舉佀吾吾曰者漢此回方徹。
頌曰。
夾山因僧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曰直湏揮劍若不揮劒漁父栖巢僧後問石霜撥塵見佛時如何霜曰渠無國土甚處逢渠僧回舉佀師師曰門庭施設不無老僧入理深談猶較石霜百步。
頌曰。
夾山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此位無賔主曰尋常與甚人對談師曰文殊與吾携水去普賢猶未折芲來。
頌曰。
夾山因僧問如何是夾山境師曰猿抱子歸青嶂後鳥㗸芲落碧岩前後來法眼云我二十年秪作境話會。
頌曰。
夾山示眾云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頌曰。
夾山普請次維那命佛日送茶日云某甲只為佛法來不為送茶來那云和尚令請上座日云和尚即得日乃將茶去作務處見師遂撼茶碗作聲師不頋日云釅茶三五碗意在钁頭邊師曰缾有傾茶勢籃中幾箇甌日云缾有傾茶勢籃中無一甌便傾茶大眾俱以目視之日云大眾鶴望乞師一言師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日云手執夜明苻幾箇知天曉師召大眾[A32]已有人也歸去來乃住普請。
頌曰。
夾山在溈山作典座溈問今日喫甚菜師曰二年同一春溈曰好好修事著師曰龍宿鳳巢。
頌曰。
夾山甞遣一小師徧遊禪𠛴殊無趣向及聞師道譽遠播乃回省覲云和尚有如許奇特事何不早向某甲道師曰汝蒸飯時吾為着火汝行益時吾為展鉢甚處是孤負汝處小師因而悟入。
頌曰。
夾山因僧問會處却不問不會處請師一言師曰戶挂凋林影中辨取。
頌曰。
鄂州清平山令遵禪師(嗣翠微)囙僧問如何是大乘師曰井索曰如何是小乘師曰錢索又問如何是有漏師曰笊籬曰如何是無漏師曰木杓曰覿面相呈時如何師曰分付與典座。
頌曰。
清平初㕘翠微便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微曰待無人即向汝說師良久曰無人也請和尚說微下禪牀引師入竹園師又曰無人也請和尚說微指竹曰這竿得恁麼長那竿得恁麼短師雖領其微言猶未徹出住大通上堂舉初見翠微機緣謂眾曰先師入泥入水為我自是我不識好𢙣。
舒州投子山大同禪師(嗣翠微)趙州問大死底人却活時如何師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州曰我早猴白伊更猴黑。
頌曰。
投子因僧問如何是十身調御師下禪床立又問凡聖相去幾何師亦下禪床立。
頌曰。
投子因僧問月未圓時如何師曰吞却三箇四箇曰圓後如何師曰吐却七箇八箇。
頌曰。
投子因僧問和尚住此山有何境界師曰丫角女子白頭𮈔。
頌曰。
投子因僧問春雨淋淋百草為什麼不抽芽師曰芭蕉只麼長僧問如何是玄中玄師曰去年端午今年亦然曰畢竟如何師曰故非同別誰說前後僧問如何是苐二月師曰仲春漸暄曰如何是苐一月師曰孟春猶寒。
頌曰。
投子囙僧問一大藏教還有奇特事也無師曰演出大藏教僧又問黃龍新一大藏教還有奇特事也無新曰演入大藏教。
頌曰。
投子因僧問曹溪猶如指月靈山猶如畫月如何是真月師曰昨夜三更轉向西。
頌曰。
投子囙僧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曰叱叱曰飲噉何物師曰喫喫。
投子問僧甚麼處來曰東西山禮祖師來師曰祖師不在東西山僧無語。
頌曰。
投子因僧問如何是學人一卷經師曰題目分明。
頌曰。
投子因雪峰侍立師指菴前一磈石曰三世諸佛緫在裡許峰曰湏知有不在裏許者師乃歸庵中坐(一曰不快漆桶)。
頌曰。
投子因僧問刼火洞然時如何師曰寒凜凜地。
頌曰。
投子因僧問如何是本來人師曰共坐不相識曰恁麼則禮拜去也師曰暗寫愁腸寄與誰。
頌曰。
投子因僧問一切聲是佛聲是否師曰是曰和尚莫𡱰沸椀鳴聲師便打僧又問麤言及細語皆歸苐一義是否師曰是曰喚和尚作一頭驢得麼師便打。
頌曰。
投子與僧遊山僧見蟬殼遂問殼在這裏蟬向什麼處去師拈蟬殼就其耳畔作蟬鳴聲其僧有省。
頌曰。
投子指雨示僧云[婁*殳]日來好雨且道什麼處來僧無語後囙看華嚴經方有省。
頌曰。
投子因僧問三身中那身說法師乃彈指。
頌曰。
投子因僧問菩提煩惱是一是二師曰是二僧便問如何是菩提師曰且坐喫茶曰如何是煩𢙉師曰這僧聒噪人出去。
頌曰。
禪宗頌古聮珠通集卷第十二 [A41]田五
校注
【經文資訊】《中華藏》第 78 冊 No. 1720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華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