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第五編 法性空慧學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

   懸論    一 明佛法大意    二 解本經題目     甲 考異譯     乙 講經題     丙 講譯題   釋經    甲一 序分     乙一 通序     乙二 別序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請      丙一 請儀      丙二 請詞       丁一 讚歎詞       丁二 請問詞     乙二 許      丙一 許說      丙二 願聞     乙三 正說      丙一 示宗本答三問       丁一 答應云何住        戊一 廣大心        戊二 最勝心        戊三 究竟心        戊四 無顛倒心       丁二 答云何修行       丁三 答云何攝伏其心        戊一 正答        戊二 逐釋         己一 法說         己二 譬說         己三 法合         己四 勸信      丙二 斷餘疑       丁一 斷所行疑        戊一 三斷一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為求佛果行施疑          庚二 因果極深難信疑          庚三 佛果有證有說疑         己二 校福        戊二 三斷二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諸聖證得自果疑          庚二 因地依他取法疑          庚三 莊嚴國土佛身疑         己二 校福          庚一外財施校           辛一 正校量           辛二 釋所以            壬一 第一釋所以            壬二 第二釋所以            壬三 第三釋所以          庚二 內身施校           辛一 正校量           辛二 善現領悟           辛三 持經勝德        戊三 三斷一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持法苦行招苦疑          庚二 離想不成勝果疑          庚三 真如或證不證疑         己二 校福          庚一 持法福勝          庚二 施身校量          庚三 廣釋所以           辛一 第一釋所以           辛二 第二釋所以           辛三 第三釋所以           辛四 第四釋所以           辛五 第五釋所以           辛六 第六釋所以       丁二 斷行人疑        戊一 重敘宗本        戊二 進斷所疑         己一 無人修因證果疑         己二 無人度生嚴土疑       丁三 斷行果疑        戊一 斷三輪疑         己一 別斷三輪疑          庚一 意輪見知          庚二 身輪福相           辛一 從因緣所生福聚明身輪之因           辛二 正明身輪          庚三 語輪說法         己二 總斷難信疑        戊二 斷三相疑         己一 成正覺         己二 轉法輪         己三 度眾生        戊三 斷三身疑         己一 即應觀真         己二 報化斷滅         己三 法化非一          庚一 法化不離          庚二 法化不即        戊四 斷三德疑         己一 斷德         己二 恩德         己三 智德    甲三 流通分

【懸 論】

一 明佛法大義

現在講這部經先明佛法大意所謂佛法可用三句句義來說明他的大概第一句因緣生義第二句般若義第三句大悲心義

第一句因緣生義——也就是諸法因緣生義這是佛法中最普遍廣及的差不多全部佛法都是說明這個意思只是說的有詳略淺深不同罷了『諸法』就是宇宙萬事萬物但是萬事萬物怎樣生起的呢就是由各別的『因』互相的『緣』因緣具足才得『生』起的所以說『諸法因緣生』若明了這個意思就可以撲滅種種妄執在普通一般人的周遍計度執宇宙是從天神造物主而生或於虛空中無因而生或由物質結合而生或由『神我』與『萬物未形前理性』和合而生這種種妄計遍於古今通於中外這都是由不明因緣生義而有的過失

第二句般若義——也就是諸法空相義『般若』就是明二空的般若二空就是我法二空若有智慧能明『諸法空相』就叫般若般若所明的就是諸法空相這諸法空相可分兩部分說(a)諸法就是指的周遍計度種種妄執的法這一切所執法本無而妄執為有以為此妄執所執的萬事萬物都各有實體的實我實法若有般若慧就能知這一切妄執所執法本來是空而妄計為實有不是消滅其本有而說是空的如空中本無華但是病眼見著有華而實在空中並沒華又如說龜毛兔角在立名的人並不計度龜毛有多少長兔角有多少大但不知道的人就在這假名言上妄分別計度所以諸法也是本來是空而妄計為有的(b)諸法空相就是說的由了達諸法皆空所顯的真實相眾生妄計我法是實有所以不能顯諸法空相若能了達我法是如實空於是真實相就能顯現

第三句大悲心——也就是大悲菩提心意大悲心簡單的說就是救世救人救苦救難的心大悲心怎麼又名大悲菩提心呢因為要達到大悲心救世救人的目的非取得大乘無上菩提不可因為大悲心的起心用事都是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為眾生謀幸福乃至得究竟安樂的由這種大悲心才需要得到無上菩提得到無上菩提才可以實現大悲心的救世救人所以又叫作大悲菩提心

這三句義可攝盡佛說的世出世間善法世出世善法分析的說可分為五乘人乘天乘是世間善法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是出世間善法『諸法因緣生義』這一句通於五乘差不多五乘都以這句為綱宗但所明的有粗細就是了怎麼知道五乘都不離這一句呢如人天善法是五戒十善四禪八定要造這種善因當來才能感得人天的果出世善法先要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滅煩惱業的因然後才能得到滅苦的出世果由這種因緣果報的理可見五乘都建立在諸法因緣生義上『般若義』這一句通於出世三乘在明諸法空相義中又有淺深的不同若只明人我空就是二乘法若明人我空並且也明法空乃至明二空所顯的真實義這就是大乘法『大悲心義』這一句依佛法中的意義說這是專在佛菩薩乘的大乘法由大悲心求得的無上菩提就是普於世界救度一切眾生解脫眾苦成大威德有大業用的要能發這種大心作大事業這就是發大乘心修菩薩行這才能成就無上菩提在二乘利根雖也有般若並且不必要聽佛說法自己能由因緣生法了達諸法空相證空所顯的涅槃解脫然由不發大悲心所以也不求無上菩提但以自了為滿足在日本真言宗中就判他是缺少大悲的獨覺乘所以大小乘的區別就在大悲心

以上所說三句義不可單偏於一句必須三句具足才能名為圓滿大乘的佛法要有所偏就發生種種的過患出來了要是只偏於『大悲心』能救世救人救苦救難看見人家的苦就如自己的苦一樣總是想為大家謀幸福謀安樂這就是宗教所謂的博愛心像這種為人的心雖然都可名為大悲心但是大悲心要是離了『因緣生義』同『般若』智慧所顯我法空義就能生起種種妄執或計世界萬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因為得罪了上帝所以才到這世上來受苦要是能信仰上帝就能生到天國去了或計世間一切萬法都是從物質原質所生要是根據唯物論改造物質就能救世救人了他們這種大悲心不但不能救世反成害世以大悲心雖是善心羼入了這種種的妄計都成了有漏善心邪執善心如一碗飯裡放了毒藥雖然吃了這飯也能飽腹但是當吃這碗飯時連毒藥也一齊吃了於是反能受害在佛法中所說的大悲心是不離諸法因緣生義同我法空義的要不然就成為愛見悲了所以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要說明諸法空相本不離諸法『因緣生義』若只偏於諸法空相就可成惡取空或名豁達空要知道雖無作者無受者但因果不亡若不說因緣生義於是就撥無因果撥無一切無善無惡無苦無樂就成虛無見了不肯起大悲心救世救人了並且以為作罪大惡極的事也沒有果報的這是最大的錯誤這就是不善用諸法空相義若明我法空義又明因緣所生諸法因果不昧於是能善用空義而起大悲救世救人了

若只偏明諸法因緣生不與其餘二義相應就成為無記心行也不能棄捨妄執煩惱而得解脫也不肯作善就成為以理智遊戲的人成為一般的哲學家這就是不善用諸法因緣生義若明諸法因緣生而有大悲能救世救人又明諸法空相不執實有這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

明諸法因緣生和諸法空相並且發大悲心的就能知因果不亡法性空寂自他眾生都是息息相通同體相關的這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要是但明諸法因緣生同諸法空相沒有大悲心就只有二乘智慧所證的境界要是只明諸法因緣生和起大悲心沒有明諸法空相只成初學未發心的菩薩同人天乘的聖賢還不能成勝解行以上的菩薩所以必須具足三句義才能成勝解行以上的菩薩

這大乘的三句義能總攝大乘的經論如法相唯識中偏明因緣生義般若中偏明般若義法華華嚴真言等中都是偏明大悲菩提心義這經也是般若中所攝的一部經但大乘的般若義是不離諸法因緣生同大悲菩提心義的不過約偏勝以言屬於般若句義而已所以明白本經的宗要也就能攝一切佛法了

二 解本經題目

甲 考異本

這部經共有六種譯本現在要講的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是第五次譯本還有五種就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及魏留支與陳真諦的三譯都名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隋笈多法師譯的名金剛能斷般若波羅密多經第六次義淨三藏譯的也名金剛能斷向來流通的只有羅什法師譯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譯本雖有種種不同這都是由於展轉重譯稍有出入在梵文原本應唯一種題目的翻譯有譯波羅密有譯波羅蜜多的這不過梵音稍有輕重長短的不同譯音輕一點的就成波羅密重一點的就成波羅密多了至於玄奘法師譯的加能斷兩個字呢這因為金剛就含有最堅最利義因最堅利所以能斷一切羅什法師的譯本就將能斷兩字隱含在金剛義中所以就省去了玄奘法師的翻譯都是直譯因為這本經的原文有能斷兩個字所以玄奘法師也質直譯出來了羅什法師是義譯因為中國文法常有含而不露的文字於是羅什法師就依照中國文法將這兩字省了這是在未講本題前應當知道的

乙 講經題

『經』是通題凡佛說的教典可分經論三類除律論外其餘的都叫作經所以叫作通題『經』梵語名修多羅印度的修多羅都是寫在一頁一頁的貝葉上用線將他穿上令不散失的因可以翻譯讀誦流傳千古為共遵常法同中國經常大法的經義相合所以就將修多羅譯成經了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這十個字是別題『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因為中國的智慧兩個字含義並不純潔如古書中說的好行小慧這也算是智慧又如世間的科學智慧哲學智慧也算是智慧但這些同般若慧恰成反例正是要消滅這些智慧才能得成般若慧的因為這些智慧都是有名相分別有了分別正能障礙明達諸法空相的無分別智——般若若能息滅分別的名相才能由般若慧證得諸法空相所顯的無相實相的真如這才是般若慧的本義所以般若慧同世間分別慧正可用乾柴烈火作譬喻有了般若慧則世間慧統要被燒掉了因為般若具有這種最勝特殊義所以仍留著梵音不翻不過訓釋名詞也只好仍用智慧兩個字來解釋『波羅蜜多』的梵音華語是到彼岸例如過渡從這岸到那岸既到了那岸就名到彼岸了又名作事作完了例如作一件事達到了目的這事就算盡了大乘佛法的彼岸就是無上涅槃菩提但用什麼方法什麼工具才能到彼岸呢到彼岸的方法共有六種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由這六種就可以到菩提涅槃了再進一層說這六種波羅密多就是所到達的彼岸因若將這六種圓滿成就就是到彼岸了例如『般若』是智慧但也可說是究竟目的因為我們要成佛就是要成就一切種智又名一切智智若能修般若法成就了這種智慧這就是到彼岸了如般若是這樣其餘的五種也可例知佛法中說波羅密多的經典有說六種有說十種有說八萬四千甚至於說無量無數波羅密多的雖有多種但以般若波羅密多算是最重要的是能成就一切波羅密多的根本是能發生一切佛功德之母由這種原因所以般若是三世諸佛共尊的法釋迦世尊也廣說這法經藏有五千多卷就有七百多卷是以般若波羅密多為題目的如大般若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等所以般若波羅密多這六個字雖是別題但這題也很普遍也算別中的通題了那麼本經的真正別題就是『能斷金剛』四字『金剛』按名詞的本義就是金剛鑽金剛石是一種礦物這種物質具有最堅最利最細三義所以本經就取這三義來譬喻菩薩所修的智慧或所斷的疑惑也是最堅最利最細的『能斷金剛』有兩種解釋以金剛喻菩薩的智慧菩薩有如金剛的般若慧所以能斷一切無明煩惱於是金剛是能斷無明煩惱是所斷以金剛喻所斷的分別疑惑就是由顛倒分別所起的最堅最利最細的妄執疑惑而以此經的般若慧能斷盡無餘於是金剛又是所斷了

丙 講譯題

這部經是釋迦世尊說的世尊滅度後由阿難尊者等結集但釋迦世尊降生在印度阿難等結集的也是梵文現在何故有這部中文的經呢為要使人信服所以要有確定的譯人鄭重的譯場才能顯得這部經是可靠的並不是偽造的這部經的譯人就是唐三藏法師玄奘能博通三藏以三藏法自師並且能展轉教人使人也以三藏之法為師的就名三藏法師這位法師是唐朝人法名叫玄奘譯這部經時是奉唐太宗的詔而譯的所以叫作『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這位法師在印度留學十七年精通中梵文他的翻譯對於文義兩方面都很注重若將他的譯本同梵文對照是極符合的差不多可算是譯經中之聖所以從漢到宋譯經的大德也不少但是最著名的就是這位法師同鳩摩羅什法師了羅什法師也很著名但他的翻譯都是義譯對於梵文文法不很注重於是不免將原文的形式改變而成為流暢的中文了但玄奘譯這部經據他的弟子窺基所傳因為譯時倉促對文句猶欠修飾然梵文的原式反因此格外保留得多了

【釋 經】

通常講經都分為三分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是從道安法師興起的印度的大德也都以這三分來釋經所以現在也就依這三分來解本經吧

甲一 序分

乙一 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我聞這是結集經的人所說的佛在世時為他的弟子說法他們聽了都能明記不忘等佛滅度後為要令法久住就將佛所說的結集成經結集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關門閉戶寫的是在廣眾中有很莊嚴的法會聚集許多同聽過佛說法的人一人坐在上面高座上念誦一句大眾覺得沒有疑義默然印可了像這樣才把他記錄下來才認為這確實是佛說的法為什麼在結集之初要說如是我聞四字呢如是是標舉指示的名詞他舉示出這部經是我所親聞的不是展轉從他人聞的要是展轉從他人聞來的或有遺失錯誤所以說這是我親從佛聞的使別人聽了這話不至生起疑惑能傳行於世為世人共信共尊的法大凡聽法說法必然有時有處有說法主有聽法的人這才成一種法會『一時』就是說這部經的時候但是沒有確定指出何年何月何日這是因為各處的日曆不同如中國與印度的年月日時就不一樣的佛知道這部經當來是要流傳到各處去的所以不確實指出何年何月何日只說一時要知道這個一時並不是指的一日十二時或一年四時的一時是所說事究竟的時如從何日何時起到何日何時止作這一事究竟一部經說了這就叫作一時『薄伽梵』是梵語或譯婆伽婆這裏面含義很多如勇猛莊嚴吉祥等中國通常譯為『世尊』就是佛的十種尊號之一為世出世間最尊最貴的所以名世尊這是指的說法主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這是說法的處所室羅筏是印度的城名或稱舍衛國這不過是譯音不同室羅筏譯為名聞就是說這個城中有許多有道德的人文化物產都是很豐富的為諸方所共名聞所以叫作名聞佛在這個城中住逝多林給孤獨園逝多是梵語譯為戰勝是一個太子的名字因為當太子生的時候國王戰勝他國所以起名叫戰勝後時有給孤獨長者很信仰佛想請佛說法於是就看準了太子這個園子作佛的住處最好他想定了就去與太子商量想買他這園子但是太子向他提出條件要是他能用黃金鋪滿園地將這園子賣給他長者聽了這話並不為難真的照辦還沒有鋪滿太子見他這樣誠懇就對他說不用鋪了這個園子就算是長者的樹林算是太子的所以就立名為逝多林給孤獨園給孤獨是說這個長者喜歡救濟孤獨困苦的人所以大家就給他這樣一個美稱以上是敘說法的處所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聽法的人苾芻是梵語譯為乞士就是出家學佛的人要是從求學上說是乞法以資慧命要是從生活上說是乞食以資生命有這兩種義所以名苾芻但是經中所說的並不是那些初出家的都是已證阿羅漢果的佛同這樣的大苾芻一千二百五十人同在一處所以云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別的經裏還有列菩薩眾的有列天龍八部的本經只列了苾芻眾顯得這些苾芻是常隨佛的大苾芻

上明通序通序是說這種敘事的格式與一切經通同下明別序別序就是說這部經的緣起

乙二 別序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缽入室羅筏大城乞食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

日初分是午前印度分一日為三分就是初在一日中的初分所以是指午前世尊在午前的時候整理好了常服手裏拿著衣同缽因為要出去乞食所以穿在身上的衣服要整理好了才出去不穿的衣服就拿在手裏所謂三衣一缽不離於身是梵語譯為應量器就是應各人飯量的大小而能盛飯的一種器具既拿好了衣缽就進室羅筏大城去乞食因為佛住在城外所以說入室羅筏大城乞食在城裏乞食完了就出來還到本來的住處吃完了飯收起衣缽就洗腳因為印度人都是赤足而行的洗完了腳在下半天的時候鋪好了平常的座位結跏趺坐——就是盤腿靜坐因為這樣的坐是最安隱的坐坐好了全身都很端正然後心中正願住於親對一切法真面的正念顯得沒有一些子憑空的幻想

以上序本經的緣起不出平常日用事這是顯示這次所說的法是同常隨弟子中最親切的弟子作細細商量研究的家常深談不是有什麼外來緣故的法會並且所談的正是教導諸菩薩的法明一切菩薩修行的根本將菩薩所有微細疑惑提出來剖解因為本經是佛平常所說的法所以就以平常的事來作這部經的緣起顯得佛自己直說常道的大乘法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請

丙一 請儀

時諸苾芻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具壽善現亦於如是眾會中坐爾時眾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吃了飯之後就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而入定了這時與佛同住的苾芻都來到佛住的處所到了之後就頂禮佛的雙足頂禮畢了因為佛坐在中間大眾都一心注意觀佛的前後左右——在中國以為觀佛像只觀前面實則應當觀四面的——所以向右繞三匝繞完乃退坐在下面當時有一位苾芻名善現的具有高壽所以名『具壽善現』就是須菩提古譯為空生因為在他誕生的時候家中的一切器具都空了現有空相所以叫空生又有譯為妙生的因為生他的時候不但現有空相還現有種種妙好吉祥的相所以又叫妙生玄奘法師譯為善現因為在他生時現有種種吉祥善事所以他的父母就叫他做善現這位具有高壽的善現當時也在千二百五十大苾芻中同座坐定之後他就從自己的座位立起露一肩出來——因為印度搭袈裟與中國不同在平常的時候是將兩肩都覆著的有了特別的事才露一肩出來如乞食禮佛等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善現既露出了一肩並且將右膝跪在地上又將兩手掌合起以表示極度的恭敬這些苾芻本來都要請法的但都默然的仰望乃由善現代表大眾而啟請如來

以上都是依事相解釋實則這事相裏面都含有法義的如頂禮世尊雙足的雙足是顯佛的福德智慧圓滿具足最可恭敬所以各各都向世尊頂禮三匝表示菩薩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斷粗中細三種的煩惱以至於成就三智三德三身繞佛這是表顯隨佛的法而修行從座而起顯善現是阿羅漢從他自所證的阿羅漢法中而起觀察佛菩薩法偏袒一肩就是偏露右肩因為右手作事比左手方便這就是表他起方便智能由自所證的法進一步來勤求佛菩薩的法右膝是方便行右膝著地是更進一步的由方便行而進趣勝進的上地合掌表定慧相應一致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就是表顯依著定慧一致而起趣向菩薩的大因成就無上佛果的心這不過是略舉一例以前的文同以後的文都可以這樣去推尋文中所含的深法義

丙二 請詞

丁一 讚歎詞

『希有世尊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

佛出現世間如優曇缽華偶為一現是很不容易有的並且佛所成就的功德智慧也都是世間一般人所不能成就的所以讚為希有佛有十種尊號這裏但出了四種就是世尊如來正等覺梵語薄伽梵華譯為世尊顯佛是聖中的聖天中的天他所證的無上正等菩提更沒有再上的了為一切世間之所最尊的所以叫世尊乃至二字明有所簡略佛的十尊號中但說了四種其餘的六種就是所超略的梵語多陀阿伽陀華言如來就是從因地修行來到果地或從真實理起大悲心來到三界度脫眾生所以叫作如來梵語阿羅漢或阿羅訶華言『應』供就是已經具足圓滿福德智慧應受一切人天的供養的法華論中解釋『應』有十種義如應不復受後有等總言之在果上的功德都齊備了就叫作應梵語三藐三菩提華言正等覺或譯為正遍知就是成就真正等遍的覺知能以最勝攝受五句這是善現從佛菩薩乘來讚佛的菩薩具足云菩提薩埵凡是發大悲心而求無上菩提的都叫菩薩不過有程度高低不一勝解行地以上的菩薩叫作大菩薩初住以前的菩薩只叫菩薩摩訶華言大所以菩薩摩訶薩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善現讚歎佛能用種種最勝善巧方便攝持領受以教化諸菩薩摩訶薩使諸菩薩學習佛所有的功德成就自利的功德又能以自己所得的展轉教化眾生使他得利成就利他的功德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為勝妙的方法而分付囑託諸菩薩摩訶薩以使不退及進步付囑與攝受不同對於善根已成熱的或不退地的菩薩能以最勝攝受令成自利利他的功德對於發心未久或未成熟的菩薩就以最勝的付囑告訴他得到了何種功德是何地位使已得的能不退轉同時又付囑他這所得的不過是初修行所得的地位還沒得到究竟令未得的更向上精進

丁二 請問詞

『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世尊是善現在問前先稱世尊的德號菩薩乘也叫大乘因為菩薩所發的心所修的行所得的果都是極廣大的也叫最上乘因為菩薩乘是諸乘中的第一又叫一乘所謂惟此一乘可攝盡一切乘更無餘乘了又叫佛乘因為從所得的果上說由修菩薩行而能乘到佛果的所以叫佛乘此中稱菩薩乘是就因位立名就是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人所依的法所修的法能趣佛果所以叫菩薩乘善現問所有依菩薩乘發起菩提心趣向菩薩所修的因行及所成佛果的菩薩應當怎樣才是菩薩心所應安住之處呢應當怎樣修一切的行呢應當怎樣攝伏心呢所謂起心動身發語都要使他合於理若但修波羅蜜或四攝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或脩其他的種種行時心要緣所對待的境因為有對待的境所以就要起分別於是心就散亂搖動所以善現問了修行又問怎樣能使心攝持調伏不隨境緣流轉這三個問題也可以這樣的說應云何住是說明菩薩所觀的境菩薩心所安住的法界云何脩行是說明菩薩所修的行菩薩的一切自利利他的事云何攝伏其心是說明脩行中能攝伏其心善巧安心而不令搖動流散這就是所成的果所以這三個問題也可說是問的菩薩的境但這問中以菩薩行為中心依菩薩行而說到所觀的境所起的心所成的果

乙二 許

丙一 許說

作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是故善現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伏其心

善現說完了那時世尊就告具壽善現說善哉善哉佛說這兩個善哉就是讚善現能迴小向大為諸菩薩請問菩薩法有自利利他的心所以要稱讚他又對善現說確實如你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攝受攝受諸菩薩摩訶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付囑付囑諸菩薩摩訶薩佛說他所讚歎的是如是所問的也是如是所以佛說如是如是以下是正許可為他說佛說所以你應審諦細心而聽起極善巧的作意——作意是一種遍行心所無論什麼心現起時都有這作意心所但微細作意不容易覺知粗顯的作意也可以說為注意就是不惛沈不散亂是極明了極清楚的注意——我當如你所問的為你分別解說一切所有發心趣向菩薩乘的應如下文所說的而住如下文所說的而修行如下文所說的而攝伏他的心

丙二 願聞

具壽善現白佛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聽了佛如上所說的這些話就向佛說是的我非常願意歡喜聽聞佛陀的教誨

乙三 正說

丙一 示宗本正答三問

丁一 答應云何住

戊一 廣大心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所有諸有情有情攝所攝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乃至有情界施設所施設如是一切

佛要正答善現的所問所以告訴他說這些發心趣向於菩薩乘的應當發起如下所說的心就是所有一切有情凡在有情名義範圍中所攝的若卵生(從卵殼產生的如雞鴨等)若胎生(從入胎受生的如人牛馬等)若溼生(從溼氣受生的如蚰蜒等)若化生(肢體頓現忽然而生的如諸天)若有色(指有色身可見的就是欲界色界的眾生)若無色(指無有色身可見而只有精神存在的就是無色界眾生)若有想(有想心所現行的在三界中除色界無想天眾生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眾生其餘的都是有想)若無想(想心所不現行的無想天眾生)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眾生)乃至有情界類範圍中所施設的一切眾生菩薩要緣這樣的廣大境而發起廣大心救度一切眾生不當只救度一家一國一世界的眾生

佛說世間分兩種有情世間器世間這兩種世間都是由業力所招的果但業都是由有情煩惱心所造的有情能造新業受新果在器世間卻不能若要度脫器世間就要度脫有情世間所以佛對有情世間說法而不對器世間說法有情世間既得度器世間也就可以得度了什麼叫作有情世間器世間呢有情世間就是動物聖者器世間就是無情的植物礦物在現代精細明確的科學說動物植物名有機物礦物名無機物但這不過只就形表上的區別而立名的在佛法中說凡有動作的名有情就是有情愛知覺的因為有情愛所以能自己保護生存為要保護自己的生存於是就有自他的知覺有了這種知覺就發生愛生惡死的心意各人都有自發自動自造作轉變力各人都要保衛生存於是就發生種種盲動而有互相侵奪互相阻礙互相壓迫互相殘殺等等的苦痛為了這諸佛菩薩所以發起大悲心要度脫有情世間器世間使他不盲動而教導他明諸法真理能究竟離煩惱業因不至再受無窮的苦果了

戊二 最勝心

『我當皆令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涅槃從行上說名擇滅就是以智慧擇滅一切煩惱從果上說名圓寂是一切功德法都已成就圓滿一切煩惱業都已斷盡寂滅這就叫作無餘依妙涅槃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大乘菩薩既發廣大心不是為一家一國一世界的眾生是普度無量盡虛空界無量眾生的並且發最勝心應當普令一切有情入於最勝的無餘依妙涅槃證得常樂我淨的妙德

戊三 究竟心——無對待心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

菩薩雖發了廣大心最勝心普度有情入無餘依妙涅槃界但是不當有自他之見不當說我是菩薩發廣大最勝心能度脫眾生到無餘依妙涅槃眾生都是為我所度的若有了這種見那麼自然就親疏厚薄對於自己就親而且厚對於他人就疏而且薄所以世間的人雖都有仁愛心但總有自他見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總以自己為最親厚然後漸漸才推到疏薄的假若菩薩有了這種見就不能於一切時一切處平等普利一切眾生只願度親而厚的至於疏而薄的就不管他也懶得去度他了真正發大心的菩薩卻不是這樣他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以廣大心所緣的一切眾生為自己所以說菩薩無自以他為自因為以他為自所以除有情外就更沒有能度的菩薩菩薩也就是所度的一切有情所以菩薩度一切有情就是一切有情自度一切有情自度也就是菩薩自度要這樣才能說到平等普度令一切有情同到無餘依妙涅槃這就是菩薩應作的再進一步說菩薩為什麼能平等普利呢就是因為無有對待心所謂由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見到自己完全是空菩薩無體就以一切有情為體所以沒有為自的意念但為一切有情而發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行菩薩行普令一切有情滅度滅度就是將一切因中的煩惱業乃至從煩惱業所生的果都已度到滅盡也就是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菩薩怎樣能無自他對待呢這可從諸法因緣生諸法空相兩句義來說菩薩知道自他都是緣生無性的自性空寂本來就是涅槃不是從有而消滅成無的不見有菩薩的自也不見有有情的他無自他對待也沒有能度所度的差別所以說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反之要是諸菩薩摩訶薩不能通達這種理有實有情想生起以為有實有情可度那就不應當說他是菩薩摩訶薩了

戊四 無顛倒心

『所以者何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以下從有情想又分出七種想在大般若經中說有十三種想不過雖開出這許多實則就是一個我想是能取相的顛倒計度心所以具足的說應當說有情相想命者相想即是起有情相的顛倒想起命者相的顛倒想等是轉變生起的意義如上所說的要是菩薩有實有情想生起就是顛倒就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這是什麼緣故呢佛告善現說一切大菩薩不應說有實有情相的想生起的也不應說有實命者士夫等相的倒想生起的有情想就是有執精神是自我有執靈魂是自我的而實則有情本只是五蘊的假合相本沒有自體所以這正是佛法中所破的命者想就是現在有生命相續的相於是就有壽命者的顛倒想士夫想就是人想取有人格作用的想補特伽羅是梵語譯為數取趣義淨法師又譯為更求趣如從人趣死了更求生天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數數的受生所以叫作更求趣或數取趣有這樣的想就名數取趣想又名眾生想眾生有二義眾法和合而生名為眾生這是通於有情無情的從無始來曾經受過眾多的生死由現在所造煩惱業於當來還受眾多生死這一義與數取趣同所以又名眾生想意生想意生就是化生的有情可隨意而生隨意轉變的如中陰身健達縛鬼類又得自在神通的菩薩也有三類意生身但現在是指的中陰身健達縛鬼這些的有人說從此處死後而到彼處受生在這裏面必定有個相續不斷的自體這不斷的自體就是我所以叫作意生想摩納婆想摩納婆是梵語譯為儒童就是少年而有清淨行的與童真義相似印度對於這種人就認為是人中的特別人有這樣的想就名為摩納婆想作者受者想這關於印度外道的思想作者想就是計實有精神的我要是沒有我那麼造作善惡業是誰呢這就是勝論外道所執的現在倫理學重自由意志的就與這派相同他們執各人都有自由意志不受任何的束縛由各人的自由意志而造善惡而負善惡的責任又如有執造物主的認為宇宙萬有惟是由造物主造的這種執著也由這作者我想推廣成的受者想計有實我要是沒有我誰來受用苦樂呢這種能受用苦樂的就是我現在倫理學中執快樂論的就與這相同他們說人要有道德就是為要受樂有這個能受樂的就是我這些想都是從人我相而起的所以都名人我想

為什麼不應當起這些想呢因為沒有少許的法可以名為發趣菩薩乘的如上所說的人我想都是顛倒想都是依意識上的種種概念而立的假名如有情是五蘊諸法和合為一聚而成的這一聚法所構成的概念就假名有情如有情是這樣其餘的命者想等都是同例再進一步說有情是五蘊諸法和合而成的五蘊中的一一法仍是眾緣和合而成的所以要是徹底明因緣生義當然就不起虛妄想了一切由顛倒妄執所起的想也就空了因此可知一切眾生一切法都是緣生無性無性緣生的中道實相義也就不起有情等想了菩薩摩訶薩要是如實知諸法因緣生就明諸法畢竟空知諸法畢竟空就知諸法因緣生所以只有眾緣生的眾緣畢竟空的畢竟空還有什麼法可以叫做發趣菩薩乘的菩薩呢所以佛說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能這樣才是無顛倒也才能無對待

就上面『答應云何住』所說的四種心總略的說可用因緣生義一句來攝分開的說可用兩句義來攝廣大心最勝心就攝在大悲菩提心義中無對待心無顛倒心就攝在諸法空義中所以也可以總說菩薩應安住在三句義具足的大乘法中

丁二 答云何修行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不住於色應行布施不住聲法應行布施

修菩薩行簡單的說就是修六度行推廣的說就是修一切行八萬四千波羅密行乃至無量無邊的菩薩行在善現的問中不是問菩薩應修什麼行是問菩薩應當怎樣修一切行所以佛就不必詳述一一的行只舉六波羅密的布施為例告訴他應當怎樣修行其餘的也可比知了佛為什麼單舉布施行為例這有兩種原因六波羅密的次第布施在第一六波羅密可攝盡一切行布施波羅密又可總攝六波羅密行如布施中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中又分外財施內財施外財施就是以金銀房舍等施與他人內財施就是以自色身生命施與他人所以只是一種財施就可包括外物質內自身法施就是以正法開示教導一切有情使有情覺悟無畏施就是救有情出厄難恐懼之處使他得平安這三種施都名布施在這三種施中可攝六度如財施可攝布施無畏施可攝持戒忍辱法施可攝精進禪定般若這話怎樣說呢如財施當然攝布施這可不必重說能持戒的人當然能止惡修善因為不作一切惡事於是不受他人的制止毀謗因為能行善事於是理得心安所以能持戒自己就不起怖畏同時因為他能止惡行善於是一切眾生都說他是最善的人都很親近他所以又能令一切眾生不生怖畏又如修忍辱行者自己修忍辱不加害於人同時對方加害於他他也能忍受侮辱不同有情爭論所以真正能實行無畏施持戒忍辱波羅密當然也就行到了如修法施當然要行法供養以全身心力供養於法依法修行同時以法施於眾生為眾生說法雖極難度的眾生也不當生疲倦心應當勇猛精進度脫一切眾生使離苦得樂又當行法施時最重要的就是觀察聽眾的根機是聲聞獨覺種性來求法就當為說二乘法是菩薩種性來求法就當為說大乘法但是觀機是最不容易的如現代的教育家為要對受教育者施以相當的天才教育於是用種種測驗方法來測驗但這還是間接的究竟不能恰如所需在佛法中觀機的方法就是修禪定由定而起他心宿命天眼等通就能直接觀眾生的根機而為他說法所以真能行法施也就是禪定波羅密成就之時又行法施時也就是成就般若波羅密如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對於先覺者(佛菩薩)所遺留的經典細心研究依教明理而生起真實勝解這就名文字般若觀照般若——依理解觀察對於身心行事體察覺照這就是觀照般若實相般若——由觀照般若久久觀察於是了達一切虛妄分別都是無自性的虛妄分別既斷盡就能證諸法空所顯的真實義這就是實相般若行法施者最低限度也要能勝解一切經典——文字般若所以只修布施波羅密其餘的五種也就具足了進一層說布施以什麼為體呢布施所對治的正是慳貪是三不善根中的貪不善根攝所以布施就是以善根中的無貪為體因為無貪所以也能起慈悲心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確實的說布施以無貪心所為體也與慈悲及其餘善心心所相應而起於是一切善法無不為布施行現起之緣因此布施就遍於一切善法同時布施所對治的是慳貪心對治慳貪心則其餘與慳貪心相應的不善無記法也就遍為其起緣了所以一布施行即以法界一切法為緣而起要真正行到布施波羅密非於法界諸法究竟透澈不能圓滿成就於是布施也就是全法界了所以本經就取這一義並且因為布施在六度中居在第一就舉此為一切菩薩行之例了

這不過是隨順本經就布施而言若普遍的說不但布施具六波羅密就是布施中的財施也都具六波羅密如財施當然可攝布施波羅密同時也可攝其餘的五種因為能行施於是能捨貪心當然能止惡行善所以這就是持戒既能捨內外財於眾生於是不損惱眾生自身既能捨對於有情有加害自身時當然也能忍這就是忍辱波羅密對於眾生行施當然要發長遠心為法為人都無有疲厭就是精進波羅密如果不修禪定波羅密由定而生般若波羅密依定慧為方便就作不到這樣的財施所以只是財施就能攝六種波羅密如財施是這樣法施無畏施也是這樣持戒中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一一也都具攝六度乃至般若也都是這樣的

佛以布施為例又告善現說菩薩要不住於事應行布施就是事體依梵文原義就是自體自身如世間的人為求現世的自身健康而行布施或對於現身不滿足為求將來優美的自身而行布施這就是執著自體自身而行布施在布施的本身雖也是善但這只是人天福報因為他所行的布施為他的自我執所拘定雖行布施也就成貪心了這是凡夫所行的布施不是大菩薩所應行的布施大菩薩應當不住於自體自身而行布施要都無所住應行布施——如為求將來富貴而行布施就名住於富貴而行布施為求未來眷屬名聞等等就名住於眷屬等而行布施凡為得未來報酬都名有所住而行布施於是布施的範圍就只能如他所執著的範圍那樣大這種布施不是菩薩所應行的大菩薩應當都無所住而行布施要不住於色應行布施因為色法都是現在所受用的境界如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緣法世間行布施的為要使眼前所受用的快樂六塵境界久住於是行布施這就是住於色法而行布施這是凡夫所行的布施大菩薩應當不住於六塵境界而行布施的總上所說大菩薩就不當自求報酬而行布施要發大悲菩提心普度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而行布施雖這樣行布施而又不當執實有有情可度要知諸法空相義若自若他都是因緣所生無有實體無有少法可取可得這才是大菩薩所應行的布施如是以布施為例可推及菩薩所修的一切行也都要這樣這才是菩薩所應行的

丁三 答云何攝伏其心

戊一 正答

『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不住相想應行布施這是在一切行中攝伏其心就是與無分別定慧相應與空無相慧相應而脩行平常以為空心無事就是攝伏其心實則不是這樣的應當以般若無住而修行才是攝伏其心般若也就是不住相想將住於一切虛妄相的顛倒想都空去了就是不住相的想大菩薩應當不住相想而行布施才是真實行施但真實行施要了達諸法空相了達諸法空相就無顛倒虛妄想無顛倒虛妄想所以其心就能安住於法界中安住於諸法實相中安住於大悲般若中而行布施了

戊二 逐釋

己一 法說

『何以故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善現聽了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就生起了疑惑菩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那麼布施也是空無所為都無所得菩薩何必修這無所為無所得的行呢佛知道善現有這種疑惑於是不等他問就先為他解釋告訴他不但有所成並且還大有所成所以佛對善現說若菩薩中的大菩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所有的福德聚即不可限量因為布施本來就攝一切菩薩行本是以諸法為緣而起諸法緣起本無限量無邊際所以都無所住而行布施也是無限量無邊際的若有所住就有限量即有限量那麼布施的福德也就為有限量心拘定了本是無限量的福德因有所住倒成為有限量了

己二 譬說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善現如是南西北方四維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

佛又以譬喻來說明這樣的福德佛告善現說依你的意思東方虛空可不可以取它的量呢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不可以取它的量呢善現都回答說不可以世尊

己三 法合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復如是

佛告善現說如是如是——佛許可他所答的——若大菩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這所成不可取量的福德也如十方虛空不可取量同等

己四 勸信

『善現菩薩如是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佛結告善現說所以如這樣的不住相想而行布施這才是菩薩應行的

丙二 斷餘疑

上文已將善現的三問完全答覆但善現對於答中仍有疑未竟於是佛為他解說他在解中又展轉更生起餘疑像這種疑不是平常人所有的是菩薩心中所起最細最堅最利的疑要不是佛的般若智就不可斷所以這也正顯此經的能斷金剛義此中所斷的疑有多少呢古德說有二十七種現在依經文並參考義淨法師的金剛論只有二十四疑這二十四種疑以下分三科來說

丁一 斷所行疑

戊一 三斷一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為求佛果行施疑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說是語已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

善現根據前文中所說的菩薩不住相想應行布施就生起疑惑來了不住相想而行布施嗎我們現在修行布施的目的就是為求佛果佛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相具足的要是求這樣佛果而行施不就有了所求佛果的諸相這不是住相想而行施嗎佛有他心通知道善現心中有這樣的疑所以故意的問他使他自己去參究佛就問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可否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相具足來觀作如來呢如來具有三身化身就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受用身具足無量光明功德智慧法身就是無有分別離一切相的善現平日聽佛說法身是離一切相的因佛這樣一問他當時就明白了回答說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如來因為如來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相具足就不是諸相具足這是說佛具足的身相都是隨眾生虛妄心所現的應眾緣而變化本是空無自性如鏡中花水中月似的所以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善現說完了這話佛就告善現說是的凡種種相乃至諸相具足都是虛妄非種種相乃至非相具足都非虛妄這顯示不僅某一些相乃至最具足的相這一切相皆非是相應當像這樣觀如來就名為觀無相法身真實如來所以求佛果正是求這樣無相法身如來的果但這樣畢竟沒有相的果必須由畢竟沒有相的因才能成就所以要不住相想乃應行布施等一切行

在佛法中顯真實義有三種不同第一種就是離相法性是真實義第二種凡一切有漏法都是虛妄一切無漏法才是真實義第三種以非有執有的遍計所執是虛妄離遍計執所有依他起的因緣生法同圓成實都是真實義在這三種中初一種是為最深而是最狹因為連無漏有為都是虛妄的離一切相而又非相才是真實第二種稍廣而稍淺因為凡一切無漏都是真實那麼無漏有為也是真實了所以較第一義廣第三最廣最淺凡一切因緣生有為法都是真實義所以最廣本經由斷疑而顯的真實義處處都是顯無相法性第一義諦的最深最狹的理但與其他經典所顯的真實義也並不衝突因為各經所顯的真實義可有三重不同

庚二 因果極深難信疑

說是語已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佛告善現『勿作是說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然復善現有菩薩摩訶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具足尸羅具德具慧復次善現彼菩薩摩訶薩非於一佛所承事供養非於一佛所種諸善根然復善現彼菩薩摩訶薩於其非一百千佛所承事供養於其非一百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能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當得一淨信心善現如來以其佛智悉已知彼如來以其佛眼悉已見彼善現如來悉已覺彼一切有情當生無量無數福聚當攝無量無數福聚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法想轉無非法想轉無想轉亦無非想轉所以者何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有法想轉彼即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若有非法想轉彼亦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何以故善現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故如來密意而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斷何況非法

善現聽佛說脩布施波羅密是脩的無相行所成的果是無相法身的果他就疑惑如此的脩行成果似乎是無少可取可分別可把握的這種法實在是極深難信他想他雖覺的難信但他還信仰佛有佛可問若佛滅後眾生聞了這法豈不是太不容易生信嗎所以又懷疑白佛『世尊頗有有情在當來世末法時中的後分就是後五百歲的時候』後五百歲有幾種傳說不同有的說正法一千年中的第二個五百年或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是二千年中的一千五百年後的五百年或說有五個五百年就是這五個五百年中的最後一個五百年叫後五百歲正法可以作兩種解釋在像法以前叫做正法除外道邪法外所有的佛法都叫正法在這正法將滅的時候還有經典流通於世經典是在佛滅度之後將佛在世所說的法用文字集成經典這經典是以色塵為體的所以說色經典善現的意思說在將來末法時中的後分——後五百歲的時候要是有人聽說這種色經典的文句能不能生起信心作實有的想呢佛先警誡善現說善現不要這樣說在當來世末法時中的後分後五百年正法將滅的時候有人聽說這種色經典的文句能不能生起信心作實有的想呢佛又據理告訴善現說你應當知道在當來世末法時中的後分後五百年正法將滅的時候還有具足尸羅——持戒清淨的菩薩還有具德——具有信慧等諸善根的菩薩也還有具慧——具有智慧的菩薩或有三種都具有的或有具兩種或一種的那些具足尸羅具德具慧的菩薩摩訶薩不是只遇著了一佛對這一佛承事供養不是只於一佛所種許多善根也不是在二佛所親近承事供養乃至於百佛或千佛所曾親近承事供養不是於二佛所修習諸善根乃至於百佛或千佛所曾修習諸善根的像這樣的大菩薩才能聞得這種以色塵為體的經典文句並且可以成就一念的清淨信心佛又對善現說善現應當知道這樣的大菩薩如來用他的佛智都先已知道了如來用他的佛眼都先已見到了——為要顯示親眼目睹的親切所以說了知彼又說見彼實則佛眼也就是智覺也就可以總說為知見——如來都先已明覺到了那些具尸羅具德具慧的菩薩應當生起一向所未曾有的無量無數的福聚應當攝屬無量無數的福聚這無量無數的福聚是從淨信心所生所以就說生這無量無數的福聚既然生起了所有與這無量無數福聚同類的福聚也都隨著這無量無數的福聚而現起所以要說攝大菩薩之所以能如此因為依著這種法而生起一念的淨信心就可以沒有我想轉起沒有我想轉起於是也就沒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起了這些前面已經說過我想是總的其餘的八想是別的總的我想既不轉起所餘的八種別想當然也就不轉起了

佛又告善現說善現那些菩薩摩訶薩不但是無我想轉起並且也沒有法想——法想是起有法的想如於眼等及色等起此是眼等想及此是色等想——轉起不但沒有法想也沒有非法想——非法就是無法如龜毛兔角都是畢竟無的佛法說一切法皆空是空去虛妄分別若起一切法都空的想就是顛倒虛妄想也就是非法想——轉起不但沒有非法想也沒有想與非想轉起就是有想禪定如從初禪乃至無所有處非想就是無想禪定如無想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五種想初一種是凡夫外道計有實我而起我想等第二種是聲聞同初發心的菩薩執有實法而起法想第三種是增上慢菩薩聞大乘般若法執空無所有起惡取空而生非法想什麼叫增上慢於聖境並未如實親證而妄生慢心說他已如實知了這類有情對於大乘空義並不了解不知是空的虛妄分別而執一切皆空於法便成了惡取空但他自己還生慢說他已證大乘空義了第四第五種是凡外及三乘初心修禪定中所生的想

在大菩薩就沒這些想生起因為若有法想轉起他就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若有非法想轉起他也就應有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這是說凡有法想生起就取有定相實體的法於是就有法我執依於法我執而起人我執既有了人我執那麼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也就生起了若有非法想轉起就取空相——空相不是空卻了遍計所執的虛妄心所顯的如實空而只是遍計所執中所執的空相這空相也是種種相中一種還是有定相可取於是還不離法我執由法我而起人我執於是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等執也就生起了不但不能息滅虛妄分別反增加虛妄分別菩薩當住於般若大智慧中明無相實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所以如來從前於他經中以祕密意而說過筏喻法門是一種過渡的工具在過渡時是不可少的但既到了岸就當捨棄如果到了岸還不肯捨豈不是顛倒嗎佛說的法就如竹筏似的只是從眾生位到佛果所用的工具不當於法生執而不肯捨不過佛以筏為喻還含有其他的意趣不可只看表面的意義所以說是密意雖到岸當捨棄但是還未到岸就不能捨棄若正在過渡的時期捨棄了工具就要發生危險了自己到岸可捨但要到河中渡人時還要用筏如果不用那就連自己也保不住了所以一切有智慧的人聞了筏喻法門當離虛妄分別的法才能得般若智慧一切法都應斷何況用以遮法的非法呢本是一句假名若再執著豈不成顛倒中的顛倒了嗎

庚三 佛果有證有說疑

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是所說耶』善現答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何以故世尊如來應正等覺所證所說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由上文所說菩薩所成的佛果是無相所行的法也是無相的但在事實上看來釋迦佛在然燈佛前得受記乃至成道說法度眾生這豈不是如來有證有說嗎當時善現心中有這樣的疑惑所以佛又告善現說善現在你的意思怎麼樣頗有微少的法是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頗有少許的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的嗎佛說出來問他正是要使他自己參究明白善現當時回答說世尊像我解佛所說的義沒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了一切相的真實菩提——也沒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的法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應正等覺所證所說所思惟法都是不可取不可宣說的非法非非法因為凡有可取就有能取有能所取就有對待有限量邊際這就不能顯佛所證無相真實義了若是法就可取也可分別言說若是非法也可取可分別言說但如來所證所說既非有也非空所以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如這樣怎麼會有佛菩薩阿羅漢這些賢聖補特伽羅呢——菩薩中有三賢聲聞中有七賢這都名為賢須陀洹至羅漢的四果與菩薩十地與佛名為聖——須知這都是無為法所顯現的因為證得無為法就成三乘聖賢而無為法不可取不可分別所以聖賢也不可取不可分別佛說的法也只是為掃去眾生的虛妄分別令證無相真實的法所以是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

以上都是以諸法空所顯真實義來斷疑但又不是斷滅一切空無所有若能真實了達諸法空相義而修布施等行正是成為無限量無窮盡的功德所以現在就以信解受持此法的功德同世間善所成的福德來校量

己二 校福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甯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來說為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名福德聚福德聚』佛復告善現言『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何以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諸佛世尊皆從此經生所以者何善現諸佛法諸佛法者如來說為非諸佛法是故如來說名諸佛法諸佛法

七寶僅就世人所知而認為貴重的列舉七種所謂金琉璃玻璃硨磲瑪瑙珊瑚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種的千世界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應化佛所教化的範圍在凡夫就覺得他的量很大了難以推想到的了不過依現在天文學也能推知的一小世界就是較一太陽系的範圍稍大點積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就是天文學所謂星團星雲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是天文家所謂星河星海三千大千出界這就有百萬億太陽和幾百萬億行星佛告善現在你的意思怎麼樣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為裝七寶的器具盛滿了最貴重的七寶持用布施這個善男子或善女人由這種因緣所生福聚還算是多不多呢這是明他的量極大而所盛的又是極貴的七寶依世間心理當然這人的施福是很多的了所以善現答言甚多甚多善逝是佛十號中的第五號就是善隨法性而往佛的一切身心所行都隨法性無所違礙善能相應法性而去所以名為善逝又隨順法性即是於一切時一切處善能隨順大涅槃所以也名為善逝善現認為這個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他的量很多因為福德聚福德聚在如來說為非福德聚這才名為福德聚福德聚本因緣生法空無自性依因緣生法假相上而立假名本無福德聚的實體可得所以如來說為非福德聚但空無自性所顯的離言法性是無量無邊的因為法性無量所以所成的功德也無量所以如來又說名福德聚福德聚

佛聽了又告善現說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雖然三千大千世界量是很大的但還是有量得很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或於全經乃至最少四句伽陀——伽陀是一行經文或是一四句頌——能領受憶持不忘常能讀誦其中的義也能究竟通利自己既明了此理還能廣為他宣說開示依所明的理而體會實行修習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比較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的布施功德要多得無量無數因為此法是稱法性的大法是無量無邊的聞了此法真能信受他所作所為也都是無量無邊的當然是比不聞此法所作所為的功德大多了乃至雖聞此經一字也就是真實法性也是無分限的所以佛告訴善現說一切如來成無上菩提果都是從此經出的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密多法而證真實法性從真應化於世間也都是從此經生的要知所謂諸佛法都是因緣所生假相上所立假名既因緣生就空無自性所以如來說為非諸佛法此空無自性所顯的就是無相真實法性所以如來說名諸佛法諸佛法這樣聞此經的功德無量不是平常功德所能比的但不可執著聞此法功德無量就不修行一切的善法才是

戊二 三斷二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諸聖證得自果疑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預流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何以故世尊諸預流者無少所預故名預流不預色故名預流世尊若預流者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一來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不還者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不還之果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諸阿羅漢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何以故世尊以無少法名阿羅漢由是因緣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如是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即為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所以者何世尊如來應正等覺說我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世尊我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欲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世尊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者如來不應記說我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如來說名無諍住無諍住

上說諸佛法即非諸佛法那麼諸聖也不是諸聖所證法也不是所證的法何以佛又說有證聖果的有不證聖果的這些聖者各各證得自所得的果呢當善現有這疑於是佛就問他在你的意思怎樣一切親證預流果的人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嗎預流就是初預入聖人流類中名為預流善現回答說不能世尊諸預流果人不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的果正當親證預流果時是以生空般若而證生空真如是無能證人及所證果的諸證預流果的人無少所預所以名預流不預色所以名預流這因為已證我空見眾生皆空無所執著無可參預所以名預流因為證我空無所參預所以也不預色法的境界這才名預流若證預流者覺得我能證得預流果這就有能證的我所證的法就有了對待有了我執由有我執於是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執都生起了當然不能證我空那怎樣名預入聖流呢梵語斯陀含譯為一來就是一來人間的意思佛告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諸一來果的人頗作是念我能證得一來的果嗎善現答言世尊諸證一來果的不作這種念我能證得一來果因為沒有微少的法是證一來性的當證一來果時正是人我皆空所顯生空法性所以名為一來梵語阿那含譯為不還就是不還來此欲界世間的意義文中所說的也同一來果那樣的解釋梵語阿羅漢譯為應但這個應字還是不能盡括阿羅漢的含義所以此中還是存他的原音佛告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能證阿羅漢嗎善現回答說不能諸阿羅漢不作這種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因為沒有少法名阿羅漢——就是一切煩惱業斷盡生死皆空一切都解脫了的——由這無有少法的因緣才名阿羅漢世尊要是阿羅漢作這樣念我能證得阿羅漢性這就有了能證的人所證的果就是執我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以下善現以自己現量親證的來說明因為善現是已證得阿羅漢果的他說世尊如來應正等覺說我得無諍住最為第一這個我字是善現為言說方便自稱的『假名我』不是同凡夫所執有的實我無諍住就是都無所住觀一切法皆空無是非對待的諍鬥所以名為無諍這個無諍三昧別人雖然也有證得的但是平常佛在大眾中稱善現是在無諍中最為第一佛這樣稱讚須菩提須菩提雖是阿羅漢永離貪欲而我——須菩提——未曾作如是念我是阿羅漢永離貪欲我們所以不能出三界就是因為有貪欲要是斷了欲界貪欲仍有色無色貪欲所以法華經說『三界所生貪欲為本』唯有阿羅漢他是永離貪欲的所以他能超出三界須菩提覺得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羅漢永離貪欲的這就有了能證的人所斷的貪欲所證的羅漢果如來就不應記說我言『善現善男子得無諍位最為第一』了因為都無所住所以如來才說他是無諍住

庚二 因地依他取法疑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於少法有所取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都無少法而有所取

依上文說無能證所證才能證果但就事實上看起來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是依然燈佛而得的法像這樣不是有能得法的人同所得的法嗎又怎麼可以說無能證所證呢佛知道善現有這疑就問他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如來曾經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於微少的法有所取沒有然燈就是說世間黑暗無光這個佛出世好像然了一盞燈似的所以名為然燈善現回答說不能世尊如來昔在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都無少法而有所取因為都無所取才能了達諸法皆空般若現前所以然燈佛才為授記

庚三 莊嚴國土佛身疑

佛告善現『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如是菩薩非真實語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是故善現菩薩如是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佛告善現『如有士夫具身大身其色自體假使譬如妙高山王善現於汝意云何彼之自體為廣大不』善現答言『彼之自體廣大世尊廣大善逝何以故世尊彼之自體如來說非彼體故名自體非以彼體故名自體

由因中要修習淨行功德這才能成勝妙莊嚴的國土同佛身怎樣能說修無相行呢佛知道善現有這樣的念於是就告善現說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像這樣的菩薩不是說真實的話什麼緣故呢所謂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如來說非莊嚴這才是如來所說的佛土功德莊嚴這是說佛土功德莊嚴是如來隨世俗方便智而假說的本為因緣所生唯識所現無實體可得所以如來說非莊嚴既因緣生法就空無自性但由空無自性所顯真實法性是具足無量功德的所以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因此菩薩要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了達一切皆空無相由空無相所顯真實才能生莊嚴佛土的心菩薩當不住於色及非色而生其心不住聲法及非聲法而生其心因為若取色等而生心就於法性上有所增益是顛倒心若取非色而生心就於法性上有所損減因為法性是本來常住不生不滅以下是除於佛身所起的疑佛告善現說譬如有人具有相好的身同廣大的報身——這種最偉大勝妙的身是在他受用淨土所現的——這報身的自體假使譬如最大的妙高山王那樣大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他的自體算不算廣大呢善現回答說他所現的自體當然是很廣大的他的自體如來說非彼體所以名自體非以彼體名自體這是說自體不是真實有自體可得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的所以如來說非彼體但是空無自性所顯的真空法性是有自體所以又名為自體不是以他的實體名為自體所以並不是有一定可取的色相名為莊嚴的佛土和莊嚴的佛身

己二 校福

庚一 外財施校

辛一 正校量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沙等殑伽河是諸殑伽河沙甯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佛言善現『吾今告汝開覺於汝假使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妙七寶盛滿爾所殑伽河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善現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寧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佛復告善現『若以七寶盛滿爾所沙等世界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全經共有四重校量福德但並不重複因為一重深進一重的如第一重校福以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布施這次的校量就勝前了是以如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所以這就較第一重量大了並且受施的人也殊勝了

殑伽河即恆河在印度河流中算是最大的一條河比中國長江稍短一點乃至是接前文的因為前面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量盛滿七寶持用布施還不如受持此法門的福德現在舉的量更超過以前的量所以說乃至佛告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乃至有如殑伽河中所有沙的數目假使有如殑伽河沙這樣多的殑伽河像這樣多的殑伽河中的沙算不算多呢依世俗的心理當然是很多了所以善現回答說很多很多這些如殑伽河沙的殑伽河已是無數的多了何況這些河中的沙呢善現說完了佛對他說我現在告訴你開你的覺悟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勝妙的七寶盛滿了這些等於殑伽河中沙數的殑伽河中的沙像這樣多的世界來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這善男子或善女人由這種奉施因緣所生福聚算不算多呢依世間的心理著想奉施物是勝妙的七寶奉施的量又那樣的大所奉施的人又是最勝的如來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還可限量嗎所以善現的回答說是很多佛又告訴他如以上所說的布施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這部經的法門乃至四句頌能領受憶恃於文能讀誦於義能究竟通利並且還能普遍的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所明的理起正作意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還出過於前面所說的施福無量無數的多呢

辛二 釋所以

壬一 第一釋所以

『復次善現若地方所於此法門乃至為他宣說開示四句伽陀此地方所尚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如佛靈廟何況有能於此法門具足究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如是有情成就最勝希有功德此地方所大師所住或隨一一尊重處所若諸有智同梵行者

佛又叫善現說善現若有人在某地方所對於這法門乃至為他宣說開示一行文或四句頌的這個地方還要為世諸天同人阿素洛等——等取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非人這八部眾都是有情——之所供養如佛靈廟何況有人能於此法門全部書寫受持於文讀誦於義究竟通利並且普遍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所明的理起正作意而修行像這個有情能成就最勝希有功德這法所在之處就是大師的住處——佛為三界大師——或是隨其他一一可尊重處所這處所就是一些有智慧同修清淨行的大德僧伽的住處這金剛般若波羅蜜多法寶所在的處所就同於佛寶僧寶的住處可見此法門的殊勝若能受持此法這種功德當然不是世間功德可比的了

壬二 第二釋所以

說是語已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當云何奉持』作是語已佛告善現言『具壽今此法門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如是名字汝當奉持何以故善現如是般若波羅密多如來說為非般若波羅密多是故如來說名般若波羅密多』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可說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如來可說

能斷金剛在解釋本經題目時已說了兩義就是喻能斷智慧及所斷疑惑現在還有一義比如金剛神手中拿的金剛杵金剛杵的形式是兩端大中間細這兩端就是顯大乘菩薩的因果因地從初發心要緣廣大境發廣大心到了果地成佛時轉識成智平等普照一切諸法在菩薩因地果地都很廣大比如金剛杵兩端都很大但菩薩從初發心以後中間要經過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的四位乃到究竟的果位入通達位時又有真見道相見道真見道就是根本無分別智證實相真如是一相無相的這無相無分別智就是無二無二分的清淨般若智所以以金剛杵最細的中部正喻這獨特無二的智慧本經所取的金剛義也正在這獨特無二的真見道這真見道能斷我法二執煩惱所知二障所以名為能斷金剛由能斷的金剛般若慧為功用就能到究竟彼岸所以將此法門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善現聽佛說完了受持此法門的功德他就又請白佛言世尊此法門叫什麼名字我應當怎樣奉持呢佛告訴他說此法門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像這樣的名字你應當奉持因為這般若波羅密多在如來說為非般若波羅密多這才是如來所說的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這本是因緣和合假立名言無定相可取可得所以如來說這種波羅密多是非波羅密多既無定相可取可得就是無相實相證這無相實相的就是根本無分別智這才是如來所說的般若波羅密多佛告善現說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頗有微少的法可為如來所說嗎善現回答說不能沒有微少的法可為如來說因為佛說一切法為破一切相正顯無分別所顯無相實相真實所以如來說的一切法畢竟無可說所以說無有少法如來可說達摩祖師初見梁武帝時武帝告訴祖師說我曾廣作造寺飯僧印經供佛等種種功德達摩祖師說這不過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並無功德武帝問他說那麼什麼是無漏功德呢祖師回答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向世求』此文所說般若功德就是這淨智妙圓體自空寂的意義

壬三 第三釋所以

佛告善現『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微塵甯為多不』善現答言『此地微塵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善現大地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故如來說名大地微塵諸世界如來說非世界是故如來說名世界』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世尊三十二大士夫相如來說為非相是故如來說名三十二大士夫相

佛告善現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碎為微塵算多不多呢善現回答說此地的微塵很多很多這種微塵雖然多但是有限量的所以佛對善現說大地微塵如來說非大地微塵所以如來說名大地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故如來說名世界這就是說如來所說的多不是取微塵世界相的多正是顯微塵世界是因緣所生的無自體可得當下就是無相實相所以沒有限量邊際這才名為微塵世界的多佛告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可不可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善現回答說不也世尊不應以三十二大士夫相觀於如來應正等覺什麼緣故呢世尊三十二大士夫相如來說非相這才是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因緣假合隨眾生心所現的相所以如來說為非相但因緣假合空無自性所顯的真實法性身具有無量功德相所以如來說名三十二大士夫相

庚二 內身施校

辛一 正校量

佛復告善現言『假使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日日分捨施殑伽河沙等自體如是經殑伽河沙等劫數捨施自體復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這是第三重校量在前兩重都是外財施這是以如殑伽河沙數內身布施可見更勝前了

佛又告善現說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每日每日分捨施像殑伽河沙數的身體如是經於殑伽河沙等劫數捨施身體——劫不是通常所說以遭災禍為遭劫的劫數要知道這個劫是梵語全稱是劫波譯為時分有好時壞時減劫的小三災大三災是壞時增劫與成劫住劫是好時現在所說的劫是指的大劫就是世界一成一住一壞一空共有八十小劫的大劫——還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法門乃至最少四句偈領受憶持於文能讀誦於義能究竟通利並且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所明的理去作意能實行修習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比較前面的於日日分捨施像殑伽河沙數自體的福聚那是很多無量無數的了因為能受持此法就能斷我法二執除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所顯真如所以受持此法的功德當然不是世間功德所能比了

辛二 善現領悟

爾時具壽善現聞法威力悲泣墮淚俛仰捫淚而白佛言『甚奇希有世尊最極希有善逝如來今者所說法門普為發趣最上乘者作諸義利普為發趣最勝乘者作諸義利世尊我昔生智以來未曾得聞如是法門世尊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生真實想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世尊諸真實想真實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真實想真實想世尊我今聞說如是法門領悟信解未為希有若諸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當於如是甚深法門領悟信解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世尊彼諸有情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所以者何世尊諸我想即是非想諸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是非想何以故諸佛世尊離一切想

以上所校量的福德說若有人以殑伽沙數身命布施不如聞此法的功德因為身命是有漏惑業所成的苦報以這種苦報為布施的因當然所感得的果也是三界有漏的苦報所以外道不明此理雖修種種的苦行也是不能出三界徒勞無益要是聞了此法就能通達真實法性而親證真如所以這兩種當然不能相比了善現在那時聽了這種法有這種威力他就已經見了無相真實的理於是自己悲痛流淚他想起從無始來捨身受身不知有多少了乃至現在已證得阿羅漢果的最後身還是一個業報苦果的身所以善現俛仰捫淚而向佛說甚奇希有世尊最極希有善逝如來現在所說的法門普為發心趣向最上大乘的人能作一切利義世尊我從生無漏智以來沒有聽過這種法門要是諸有情聽得說如是甚深經典能信為真實了義應當知道這是成就最勝希有為什麼呢因為真實想亦是假立的實則沒有真實想可得是空無自性的所以如來說為非想但空無自性所顯的真實法性才是真實想所以這才是如來所說的真實想真實想善現以為我現在聞說這個法門領悟信解倒不算是希有若諸有情在當來世後時後分第五個五百歲正法將要滅的時候能於這種甚深的法門領悟信解受持讀誦究竟通利並且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理作意而能修行應當知道是成就最勝希有因為那些有情沒有我想轉起乃至沒有受者等九種想轉起這因為一切我想就是非想一切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就是非想為什麼呢諸佛世尊是離於一切想的這就是即一切法而離一切法想因為地離地想離水風想乃至以離想亦離想無一可取因為無一可取所以般若無分別智當下就現前了

辛三 明持經勝德

作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若諸有情聞說如是甚深經典不驚不懼無有怖畏當知成就最勝希有何以故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謂般若波羅蜜多善現如來所說最勝波羅蜜多無量諸佛世尊所共宣說故名最勝波羅蜜多如來說最勝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蜜多

那時候世尊告善現說如是如是——這是佛印可他所說的——善現要是一切有情聽說這種甚深經典不驚不懼沒有怖畏應當知道這是成就最勝希有的怖畏此三種在梵文中實都是怖的意思但是中國分有這三名的不同初起恐怖的時候名驚不是初起的恐佈是相續有的恐佈名懼決定怖畏名怖畏初聞此法不恐怖名不驚聞了以後也不相續的恐怖名不懼不決定怖畏名不怖畏如來所說的法門中最勝波羅密多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如來所說最勝波羅密多是無量無數諸佛世尊所共宣說的所以名最勝波羅密多如來說最勝波羅密多就沒有最勝波羅密多的實體可得是空無自性的所以就不是波羅密多但是空無自性所顯的真實無相般若如來才說名最勝波羅密多

戊三 三斷一校

己一 斷疑

庚一 持法苦行招苦疑

『復次善現如來說忍辱波羅密多即非波羅密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蜜多何以故善現我昔過去世曾為羯利王斷肢節肉我於爾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作者想或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何以故善現我於爾時若有我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我於爾時若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即於爾時應有恚想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五百生中曾為自號忍辱仙人我於爾時都無我想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於爾時都無有想亦非無想是故善現菩薩摩訶薩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何以故善現諸有所住則為非住是故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法而行布施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為諸有情作義利故應當如是棄捨布施何以故善現諸有情想即是非想一切有情如來即說為非有情

菩薩聽了這種法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又去為他人稱揚乃至以身命供養此法這豈不是苦行嗎如達摩九年面壁也是一種苦行所以善現又生起了疑惑若捨身命是苦行就能招苦果那麼持法也是苦行也應當招苦果啊佛知道他有了這種疑所以又對善現說如來說的忍辱波羅密多即非波羅密多這才是如來所說的忍辱波羅密多因為佛說的忍辱波羅密不是忍受種種苦痛叫波羅密多是了達無所忍的侮辱相無能忍的我相人我一切都無相可得所以如來說名為忍辱波羅密多以下就釋迦牟尼佛因中的事實來說羯利王是一個王的名字就是苦楚王因為這王常常以種種苦楚損害人民大家都恨他所以叫他苦楚王佛告訴善現說為什麼如來說忍辱波羅密多即非忍辱波羅密多是故如來說名忍辱波羅密多呢善現如我從前在過去世的時侯在山中作一靜坐者羯利王帶了許多的婇女也到這山中去打獵這王忽然睡著了婇女們見王睡著就都到靜坐者面前去請他為她們說法羯利王醒了一看婇女們都沒有了於是趕急追到靜坐者那裏去看見婇女們都在那裏他就拿起刀來斫靜坐者的支節筋肉我在那時都無我想或有情想或命者想或士夫想或補特伽羅想或意生想或摩納婆想或受者想我在那時什麼想都沒有雖無有想卻又不是無想定也不同於土木的無想因為在那時心中有正覺正念正見現前知道沒有我想不計我是能忍受苦的沒有有情想乃至受者想不計他是能斷的有支節筋肉是他所斷的因能明這種般若法了達刀與自身都如虛空似的用刀斷支節筋肉就如以空觸空似的又有什麼苦呢所以那時沒有瞋恚心在那時要是有我想就在那時應當有瞋恚心要是有有情想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那時就應當有瞋恚心了我又記憶在過去五百生中曾自號為忍辱仙人——離俗入山修行所以名仙人——在那時都沒有我想沒有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我在那時都沒有想也不是無想所以善現菩薩摩訶薩要遠離一切想才應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為離一切想無一切法就是無相真實想就是般若波羅密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將本來光明具足功德的真心顯發出來六祖就是在這裏悟道所以他說『自性本不生滅自性本不動搖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具足』因為他明了空就空去了遍計所執顯了圓成實所以說遠離一切想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要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法應生其心乃至涅槃非涅槃菩提非菩提都沒有所住應生其心凡取於相而有所住的就是不住於大乘般若波羅密多中所以如來說『諸菩薩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不應住色而行布施』像這樣的修行那就不是苦行所行的不是苦行所以所成的果也不是苦果

如古時有一位慧可禪師以須還人夙債自去被人殺死但永嘉禪師的證道歌說『了則業障本來空不了還須償宿債』後來有人問虎岑禪師說慧可受了達摩的心印難道他還不明了嗎為什麼還要償夙債呢虎岑禪師說你不明本來空的理這人又問云何是本來空呢禪師答『還業債是』這都是因為不了達本來空沒有真空般若現前所以還業債就著在還業債的事若能了達本來空的理則真空般若現前就是還業債而即非還業債了如以虛空觸虛空似的所以佛法中要明般若正法明了般若正法就有般若正解有般若正解就有般若正見有了般若正見那麼無論修什麼行都成大解脫行大安樂行能得到大安樂果

佛又告善現說菩薩中的大菩薩為一切有情作義利應當像這樣棄捨布施相要是說我是能施的人他是受施的人還有所施的物這就不能為有情作義利了這因為若自若他的有情想沒有有情想可得所以就是非有情想一切有情都是由五陰諸法和合假相所立的名依此假名觀察只見有五蘊諸法要是再深細的觀察五蘊諸法也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所以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由此如來就說為非有情由這五蘊空所顯的真實法性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要是明了這種理而修行都是稱法性理修行所以這正是大解脫行大安樂行當來正能證得大解脫得大安樂果還怎能名苦行苦果呢

庚二 離想不成勝果疑

『善現如來是實語者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復次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

上文所說的諸有情想即是非想離於一切的想所以雖說種種法而無所說雖聞種種法而無所聞了解也無所了解修行也無所修行要是這樣佛現在所說的一切法豈不是都成了空無利益的嗎佛知道善現有這樣的疑就先以佛的勝解來作保證顯佛所說的都是真實義而有所利益的因為如來是證得一切智的所有一切無不圓滿對於世間並無所希求無須乎用虛誑語來欺騙世人如來但如諸法真實的理而說法為義利世人而說法絲毫沒有所求而說法的所以說如來是實語者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什麼叫作實語諦語呢大凡佛所說法都是不離世俗諦勝義諦的實語就是依世俗諦世間所見聞覺知的就說是見聞覺知的是如此就說是如此是如彼就說是如彼於一切事理都確實而說諦語也是依世俗諦而說的於善法應修於惡法應斷於清淨果應證所謂應修的修應斷的斷應證的證從何因得何果所說都是誠諦不妄的什麼叫作如語不異語呢這是從勝義諦而說的如語是說一切法如實的真實性此真實性是一切言說思量分別所不能到的其所以有文字的但為顯真實法性而說即文字語言而無文字語言可得不異語就是能隨順不乖異於真如的言語因為依名字言說才能知道如何能隨順真如如何能證得真如如來依這四種語為利益有情而說法毫無可疑是確實可信的以下舉佛所證所說所思的法來說明佛告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等所說法等所思法——這三種都是非諦非妄的是平等普遍佛所成的智是正遍知於一切事理性相平等普遍無不證知依這正遍知現量親證的法隨眾生的緣就有所說法以比量所知而有所思法所謂佛法就可以用這三句來說明如來現前所證所說所思的法都是超過名相分別不可思議的不可於佛所說語言文字的法中執取是諦實的然而也不可執為虛妄因為佛所說法是為顯無相真實義雖不可執所說的法就是真實義諦然而依佛所說法就能離一切虛妄分別能親證真實法性也不可執以為妄所以是『非諦非妄』的比如以指指月不可執指是月但是依指的方向就可見月所以正是說離一切相想才能成離相想的果並不是說離一切相想就空無利益了

庚三 真如或證不證疑

『善現譬如士夫入於闇室都無所見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謂墮於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善現譬如明眼士夫過夜曉已日光出時見種種色當知菩薩不墮於事謂不墮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

既一切法都是真實那麼若內若外若心若境乃至若眾生若佛都是無相無分別真如性既都是真如性那就平等一律了為什麼又有佛菩薩二乘六凡有究竟證的有分證的有全不證的種種差別不同呢佛知道善現心中有這樣的疑就對善現說譬如有人入於黑闇的室中就完全見不著什麼應當知道菩薩要是墮於事而行布施也是同例就是具體的事實就是事事物物當知這一一的事物都是無量無數因緣關係在結合的交點上而現有這種假相這個假相世人就認為是具體的事實實則他所認的事實正是他所見的假相而他不見的無量無數因緣才是真相而這無量無數的因緣本盡虛空遍法界的沒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的分位要是菩薩不明這法界緣起空無定相的真理將取境的心全墮於假相的事中執有相可取可得如墮於事而行布施見有能施的人受施的人所施的物有了這種見就將菩薩的般若智慧光明完全埋沒在無明黑闇中不見真如性也就如入闇室中都無所見一樣的但是士夫不見有真如並不是真如有所闕少只是為無明所覆無明有二種真實義無明就是不明法界緣起一相無相的真實義於自他一一物都執為是具體的異熟果無明就是不明隨業所現的異熟果既於理迷真實義又於事迷異熟果所以不見諸法真實性相諸法性相常住如此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佛證明也這樣沒有佛證明也這樣就好像有人入闇室中就都無所見要是有了光明就能見室中的種種色了雖有明闇的不同但於黑闇中不見的與光明中所見的都是一樣並不是闇中原沒有這種種色在光明中才生有這種種色的所以佛告善現說譬如明眼人經過黑夜而到早晨日光出現的時侯見種種色所見的這種種色不是從無而生出來的只是由光明而顯現出來的應當知道菩薩不墮在具體事中而行布施也好像明眼的人見種種色一樣的這一段是顯『明心見性』的理『性』是一切諸法真實性相本來如此絲毫不參加虛妄的佛與眾生是無二無別的雖然無二無別但在眾生位必須聞法依法修行才能成佛成佛的第一步就是見性而見性的功用就是明心要知道這並不是說心是一個物件另用一明來明牠所謂明心就是將一向虛妄分別顛倒的無明心轉變成圓明的心所謂轉識成智如將原來的闇室轉成明室似的所以並不是將眼前一切離去別求見性當知現前一切當下就是真如性要離卻以見性就成損減的妄執這個心還是無明心不能證見真如的性所以要將這無明心轉成般若的光明心明了無修無證的真性這才是真實修證

己二 校福

庚一 持法福勝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則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則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當生無量福聚

佛又告善現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對於此法門於文能受持讀誦於義能究竟通利還能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就能為如來以他的佛智完全知道這個人就能為如來以他的佛眼悉見是人就為如來完全覺了這個人像這樣的有倩一切都應當生無量的福聚

庚二 施身校量

『復次善現假使善男子或善女人日初時分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中時分復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日後時分亦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由此異門經於俱胝那庾多百千劫以自體布施若有聞說如是法門不生誹謗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尚多於前無量無數何況能於如是法門具足畢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

這是第四重校福比較前面第三重校福就更深進了前面是說於每日每日分捨施像殑伽河沙數的自體這次是於每日三時分都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所以比前增廣這次是顯斷一分疑增一分法身功德的意義

佛又告善現說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日初時分日中時分日後時分都以殑伽河沙等自體布施由此所集異門經俱胝那庾多千百劫以自體布施——異門顯異於金剛般若的法門而行布施的『俱胝那庾多』是梵語俱胝譯為億那庾多譯為兆——要是有聞說這個金剛般若法門不生誹謗生起一念信心由這種因緣所生福聚尚且多於前面所說的以自身布施的福聚無量無數何況能於此法門具足畢竟書寫受持讀誦究竟通利且能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的呢

庚三 廣釋所以

辛一 第一釋所以

『復次善現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希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為欲饒益趣最上乘諸有情故為欲饒益趣最勝乘諸有情故

佛又告善現說這個法門是希有難聞的思想議論所不能到不是有長短輕重可稱的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感異熟果報善現如來宣說此法門不是為普通一般人說的不是為小乘小器說的是為的要饒益趣向最上最勝乘的諸有情而說的有大資糧一超直證真如法性的根性所以聽了這法就能成大利義

辛二 第二釋所以

『善現若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即為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即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如是有情一切成就無量福聚皆當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福聚

佛告善現說若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還能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就為如來以他的佛智慧完全知道這人以他的佛眼完全明見這人就為如來完全覺知這人像這樣的有情成就無量福聚都應當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福聚

辛三 第三釋所以

『善現如是一切有情其肩荷擔如來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現如是法門非諸下劣信解有情所能聽聞非諸我見非諸有情見非諸命者見非諸士夫見非諸補特伽羅見非諸意生見非諸摩納婆見非諸作者見非諸受者見所能聽聞此等若能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無有是處復次善現若地方所聞此經典此地方所當為世間諸天及人阿素洛等之所供養禮敬右繞如佛靈廟

佛告善現說像這樣的一切有情他的肩上就能荷擔如來無上正等菩提什麼緣故呢像這樣的法門不是一些下劣信解的有情所能聽聞的下劣有情就是有我見有有情見有士夫見有補特伽羅見有意生見有摩納婆見有作者見有受者見的這些見都是凡夫外道的顛倒見這類眾生要想聽了這法就與他的心相違因為凡夫於世間是恆時求名利的計有我和我所有的所以聽了無我的話就不願意聽了在外道雖知道這世界不是真實的要是離了這個世界另求個真實的於是就執身中有實物有說是性有說是神有說是靈體認為他是永久存在的實物但在這法門中就是破他這種的顛倒執的說是五陰和合的假相定無自性沒是這一切的見當下就是法界真實妙性所以不是一切下劣的有情所能聽聞的這種下劣的人對於此法門能受持讀誦究竟通利還能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就沒有這種可能佛又告善現說要有某個地方聽了這個金剛般若經這個地方應當為世間一切天同人阿素洛這些有情所供養禮拜恭敬右繞如同佛靈廟一樣的

辛四 第四釋所以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若遭輕毀極遭輕毀所以者何善現是諸有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應感惡趣以現法中遭輕毀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皆悉消盡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又告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這種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並且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所明的理而起正作意修行的或遭人輕賤毀罵或遭極重的輕賤毀罵的因為什麼呢這些持經的有情在過去生中所造的有漏不善業本應感惡趣的但因現在持此法的功力——由此法能了我法皆空證無相實相真如——雖遭輕毀而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就能消滅業障既消無所障礙於是當得無上正等菩提了就如乾柴遇烈火似的一切煩惱業障都被消滅了

辛五 第五釋所以

『何以故善現我憶過去於無數劫復過無數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先復過去曾值八十四俱胝那庾多百千諸佛我皆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善現我於如是諸佛世尊皆得承事既承事已皆無違犯若諸有情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我先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算分若喻分若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

為什麼呢善現我憶念我於過去無數劫以前還過於無數劫以前在然燈佛應正等覺以前又過於然燈佛前曾經遇著八十四億兆百千諸佛我都親近承事既承事了並且遵佛教誡沒有違犯善現我作了這種種功德若有有情在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起時對於此經典能領受憶持於文讀誦於義通利並且還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所明的理起作意而能修行的善現我以先所作的福聚同這人持此經的福聚比較起來還沒有此福聚的百分之一如是漸漸分析還沒有千分之一若百千分之一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世間數目可數的若計分——已越過世間數目但還可計度分別若算分——世間心理可推算的若喻分——可以世間此喻得知的如恆河沙數等若鄔波尼殺曇分——『鄔波尼殺曇』譯為極細分如現代所謂原子電子我以前的福聚連分析這樣極細都不能及

辛六 第六釋所以

『善現我若具說當於爾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生福聚乃至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攝福聚有諸有情則便迷悶心或狂亂是故善現如來宣說如是法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應當希冀不可思議所感異熟

佛告善現善現我若完全的說當那時這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於此法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廣為他宣說如理作意所生的福聚乃至這善男子善女人所攝的福聚一些有情聽了心中就要迷悶或是狂亂因為此甚深法門是佛的威力所加所以不是普通思想所能想得到的不是普通思想所能忍可的依普通思想只覺得無理可信所以聽了要迷悶狂亂善現如來宣說這樣法門不可以普通心理思議不可以平常的拘束心量來稱量應當希望感不可思議的異熟果——由不思議心信解不思議福果相才能感不思議福果

本經有三週斷疑第一週斷九種疑即是『斷所行疑』一大科講完了

丁二 斷行人疑

戊一 重敘宗本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起如是之心我當皆令一切有情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雖度如是一切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訶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訶薩所以者何若諸菩薩摩訶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如是命者想士夫想補特伽羅想意生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轉當知亦爾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以前示宗本一科佛連答善現三問但在答『應云何住』中佛說『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善現就有疑未盡還不等善現問時佛就答覆他了善現又在以下的答中展轉生起疑惑所以直到現在對於所行疑已告了一個結束才又重敘前文來引起以下疑難這段文在上文中已解釋過所以不必重釋了

戊二 進斷所疑

己一 無人修因證果疑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頗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作是語已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已佛告具壽善現言『如是如是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現如來昔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所若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不應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善現以如來無有少法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如來應正等覺授我記言『汝摩納婆於當來世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所以者何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無生法性增語言如來者即是永斷道路增語言如來者即是畢竟不生增語何以故善現若實無生即最勝義善現若如是說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此言為不真實所以者何善現由彼謗我起不實執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善現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非一切法是故如來說名一切法一切法

善現想著若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那不是沒有菩薩嗎既沒有菩薩又那有菩薩所修的行呢既沒有行可修又怎能證果呢他既有了這種疑佛就告訴他說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如來曾經在然燈佛前頗有微少的法是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嗎善現聽佛這樣一問當時就被提醒所以他白佛言世尊如我了解佛所說的意義如來因地中在然燈佛所沒有微少的法是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他說完了這話佛就稱許他所說的所以說如是如是並且告訴他說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沒有微少的法是能證無上菩提的因為如來昔在然燈佛所若有微少的法是能證無上菩提的那麼然燈佛就不當同我——釋迦如來自稱——授記言『汝摩納婆將來當名釋迦牟尼應正等覺』然燈如來稱釋迦如來所以說汝摩納婆是梵語就是在家少年而能修淨行的人若釋迦如來覺著我是菩薩是能證菩提者有法是所證的菩提那麼就有了分別妄執就成為凡夫外道了然燈佛當然便不會給釋迦如來授記因為如來覺悟沒有少法是能證無上菩提的那就無人我法我我法既空於是無分別般若現前所以然燈佛才同我授記言『汝摩納婆當來名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說到如來就是真如真實的增語——若證得諸法實相真如就名如來並不是在實相真如中另有一個具體的名如來是在實相真如上假立名言是增益的語言就是無生法性的增語——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在因緣和合位上假立種種名言並不是別有實物依以得生在一切法的本性是常自寂靜本來無生所以說無生法性若有人證得無生法性就名如來這如來是依此無生法性而假立的名言就是永斷道路的增語——道路是能通義造業就往來於生死所以名業道言語能使思想相通所以名言語道若有人能永斷生死及思量分別的道路就名如來所以說即是永斷道路增語也就是畢竟不生的增語——如來不但無始不生就是將來也不生常住真實所以是畢竟不生若能畢竟不生就假立名言叫作如來所以說即是畢竟不生增語為什麼要說如來是這些增益的語言沒有別的如來可得呢因為若能真實無生就是最勝義就是究竟無上的如來了是境最勝就是最為殊勝沒有更勝的了真實無生是最勝智所緣的最勝境善現若有人說如來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當知他所說的不是真實語如這樣說那就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外有能證的人離能證的人外別有所證的法於是就有能所對待思量分別就不名如來了所以這人就是毀謗如來也起虛妄不實執如來那裏有微少的法是如來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以上約如來本身說就是從無相真實假立曰如來

以下約佛法說佛告善現善現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這都是非諦非妄的所以如來說一切法都是佛法佛所證的法不是凡夫思量分別心所能證的所以名非諦但佛也不是不證此法所以名非妄佛所說的法不是如言說所取的所以名非諦但依所說的法依教明理如理修習也可證得所以名非妄佛所思的法不是凡夫思量心所能思量的所以名非諦但後得智變相緣真楷量法相能隨順法性而通達於法性所以名非妄因為非諦非妄所以如來說一切法就能證能說能思功能上說都是佛法唯佛才能證得如法華經上說『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佛又告善現說一切法如來說非一切法這才是如來所說的一切法因為一切法不是凡夫二乘分別所取的法所以如來說非一切法既離虛妄分別由正智所證的一切法這才是如來所說的一切法

己二 無人度生嚴土疑

佛告善現『譬如士夫具身大身』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士夫具身大身如來說為非身是故說名具身大身』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滅度無量有情」是則不應說名菩薩何以故善現頗有少法名菩薩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無有少法名為菩薩』佛告善現『有情有情者如來說非有情故名有情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有有情無有命者無有士夫無有補特伽羅等善現若諸菩薩作如是言「我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亦如是說何以故善現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者如來說非莊嚴是故如來說名佛土功德莊嚴佛土功德莊嚴善現若諸菩薩於無我法無我法深信解者如來應正等覺說為菩薩

既沒有發起菩薩乘者的菩薩那麼也沒有菩薩度生或莊嚴佛土啊當善現起了這種疑佛就對他說善現譬如士夫具身大身——身指相好身大身指法性身善現還不等佛說完已明白了他就說如來所說士夫具身大身是離於具身大身相的所以如來說為非身離身相所顯的真實法性這才名具身大身他說完了佛稱許他所說的就說如是如是又說若諸菩薩作這種說『我當滅度無量有情』那就不當名菩薩了因為他執著我是菩薩有有情可度所以又問善現說頗有微少的法名菩薩嗎善現回答說沒有沒有微少的法名為菩薩佛又說有情在如來說為非有情才名有情因為有情本是法性本等虛空遍法界的所以說非有情但由五蘊和合假名有情的所以如來說一切法沒有有情命者士夫補特伽羅等以上斷無人度生疑以下斷無人嚴土疑佛告善現說若諸菩薩作這種說『我應當成辦佛土功德莊嚴』也不應說名菩薩了因為佛土功德莊嚴本就唯識所緣的假相而立的假名所以說非莊嚴但離相所顯真實法性具無量功德莊嚴所以如來說為佛土功德莊嚴若諸菩薩於無我法能深信解呢如來應正等覺才說他是菩薩——因為不執我法正能顯二空所有真實性所以才說為是菩薩

丁三 斷行果疑

戊一 斷三輪疑

己一 別斷三輪疑

庚一 意輪見知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肉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肉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天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天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慧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慧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法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法眼』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等現有佛眼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佛眼』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諸沙如來說是沙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如來說是沙』佛言善現『於汝意云何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等殑伽河乃至是諸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假使有如是等世界是諸世界甯為多不』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是諸世界其數甚多』佛言善現『乃至爾所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諸有情各有種種其心流注我悉能知何以故善現心流注心流注者如來說非流注是故如來說名心流注心流注所以者何善現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意輪身輪語輪名為三輪這是佛果的三業都是度眾生的大用意業能觀察眾生的根機身業能現神通令眾生生起恭敬語業能教誡說法斷眾生的疑這三業能摧能轉應用無窮所以叫作輪今明意輪見知

善現聽了佛說無有少法名為菩薩無有少法名為如來他就疑惑若畢竟無有少法可見可知那麼還是實有法如來不見呢還是實無有法如來不見呢若實有法如來不見那就同盲人一樣了若實無法如來就畢竟無所見那麼佛果上意輪的正遍知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就應當沒有佛知道善現有這樣的疑惑就告訴他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如來同所餘的一切如來現在都有肉眼天眼等嗎肉眼見俗諦事相境就是人同動物等依眼根所發的眼識肉眼不同所見的境也不同如江河中的水人見他是水餓鬼看見是膿血佛隨人類等眾生所有的眼識所見的境都能看見天眼也見俗諦事相境但與肉眼不同肉眼是礙非通如有牆壁障礙就不能見牆那邊的境天眼是通非礙是不為牆壁等所障礙的但這天眼有報得的有修得的如天人的眼就是報得的由修禪定而得的就是修得的但羅漢同菩薩的天眼還是有限只有佛的天眼真是通靈無礙的能見天人所見的乃至十方世界為天人所不能見的也都能見慧眼就是二空無分別般若能見真諦的理這般若智慧雖三乘聖果都有但二乘只有生空般若菩薩雖有二空般若而未充足惟佛才有究竟的二空般若慧眼法眼能見即俗即真即事即理諸法中道實相如見到此法是空無自性同時就能見到是因緣所生緣起之緣是遍於法界的自己既通達這種法了又能為眾生說這種法這法眼惟有佛同菩薩才有菩薩雖有而不是究竟惟佛的法眼才是究竟佛眼就是一切種智亦曰一切智智惟佛才有佛眼菩薩還沒有一切種智所以沒有佛眼這佛眼與前四眼是不同的前面所說的四種眼都是有分限的所見的境也是各各不同的佛眼於每一剎那心中都能具足前四眼的見對於前四眼所見的境無不照了於一念心中於一一事都能見到即俗即真即中如來問善現如來有沒有五眼善現回答說如是世尊如來等現有肉眼乃至有佛眼因為如來具有如上的五眼所以說見具足

以下說知具足佛告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乃至殑伽河中所有的沙如來說是不是沙呢善現回答說如是如來說是沙佛說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乃至殑伽河中所有沙的數目假設有像殑伽河中所有沙數的殑伽河乃至這些殑伽河中所有沙的數目假設有像殑伽河中所有沙數的殑伽河中所有的世界這些世界算不算多呢善現回答說如是這些世界的數目很多佛說善現乃至像殑伽河中所有沙數的殑伽河中所有沙數的世界中所有的有情那些有情各有種種其心流注——各各都有八識心王同相應的心所這些心王同心所都是剎那生滅流注不斷的如水前流後流是相續不斷的那些有情各有種種的心心流注我都能知因為心流注者是虛妄分別因緣假名心流注是空無自性的沒有流注的實體可得所以如來說非心流注但這無相無執所顯的就是真實法性所以如來說為心流注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其心流注不斷相續的相是虛妄的過去已經過去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還沒有來就是沒有所以未來心不可得現在是在一剎那上建立的在這一剎那中沒有能得的同所得的能得的在這一剎那所得的已又是一剎那了覺到是現在的時候已經就不是現在了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佛智具足知見所以有意業鑒照輪能照了一切諸法鑒達一切眾生心這就是妙觀察智所成的大用

庚二 身輪福相

辛一 從因緣所生福聚明身輪之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是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甯為多不』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彼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何以故善現若有福聚如來不說福聚福聚

善現想要是無有少法名為菩薩無有少法名為如來都無有少法那麼就應當無福德相無福德相於是佛果上的身輪福相也應當沒有因為佛所現的神通相好的身是依福德為因所成的佛知道他有這種疑惑就問他說在你的意思怎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三千大千世界裝滿了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這善男子或善女人由這種奉施的因緣所生福聚算不算多呢善現回答說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同善逝都是佛的十種尊號中之一種善現說了甚多世尊又說甚多善逝就是顯誠懇尊重的意思佛說善現如是如是那善男子或善女人由這種奉施因緣所生的福聚他的量是很多的因為福聚是沒有福聚相的所以就是無相真實這無相真實是等虛空遍法界的福聚的量也是等虛空遍法界的所以說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佛的相好身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無相可取是即相離相的所以要無相的福德才能成無相之身

辛二 正明身輪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色身圓實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色身圓實觀於如來何以故世尊色身圓實色身圓實者如來說非圓實是故如來說名色身圓實色身圓實』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世尊諸相具足諸相具足者如來說為非相具足是故如來說名諸相具足諸相具足

佛告訴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可不可以用色身的圓滿充實來觀如來呢善現回答說不可以不可以用色身的圓滿充實觀於如來因為色身圓實者如來說非圓實色身化身報身都現有色身這化身報身是以法身為本的但法身是無色身相可取的所以圓實色身就是離圓實色身相所顯的無圓實相可取的法身不過為開悟初發心的人依色身圓實相立色身圓實名所依的相同所立的名都是假相假名真實證得法身是無色身圓實名同色身圓實相可取的但這所顯的無相真實法就是如來之本正是如來的色身圓實所以如來又說名為色身圓實佛問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可不可以用諸相具足來觀如來呢善現回答說不可以不可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因為諸相具足者就是一切福德聚完備所現的就是無相的福德聚所以如來說為非相具足但無相就是無為無漏真實法性功德所以如來又說名為諸相具足達磨祖師說『淨智妙圓體是空寂』的無漏功德正是如來的功德具足所以佛所現的身就是顯無為真實法性現一切相也就是無相

庚三 語輪說法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頗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我為非善取何以故善現說法說法者無法可得故名說法

佛有三身法身佛是沒有說法的報身佛(他受用身)同化身佛都是有說法的佛現報身是為地上菩薩說法的現化身是為地前同凡夫二乘說法的但這兩種身都是依法身才顯的所以佛以無相之相為身輪身輪既是無相那麼誰能說法呢善現生起這樣的疑惑所以佛就告訴他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如來頗作這樣的念我當有所說法嗎善現你不應當作這樣的觀察因為若說法身佛也有說法就是毀謗法身如來就是取虛妄分別相而不善取如來的真實相因為說的法本無可得所以也無法可說如以指指月正顯月不在指中才能得月若說月就在指中那麼不但不能見月就是指也不知了所以若是在名句文言相中以為有法可得那就不明說法的義了不如名句文言而生執著能通達其中的理如實的脩行就能證得離相真實法性這才名為如來說法此中是就無自他對待無說聽機緣相叩無這樣的說法所以說法身佛不說法其他的經中也有說法身佛說法的但那是據真實法性說因為法性的理遍一切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常時如是頭頭上明事事上顯無處不流露無處不示現的這就是說法所以說法身佛也說法

己二 總斷難信疑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頗有有情聞說如是色類法已能深信不』佛言善現『彼非有情非不有情何以故善現一切有情者如來說非有情故名一切有情

善現聽說依佛果不思議所顯的三輪相用即非三輪相用只是真實法性他就生起了疑惑如平常以成佛為目標而修行所以就能成佛若佛果的三輪都沒得又無相可觀如何發心成佛呢所以這種法是甚深難信的那時就白佛說世尊在當來世末法的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的時分轉起的時候頗有有情聽說這種色類法後能夠深信不能呢色類即流傳於世間的經典這經就是色法的名句文是能詮的所以名色類佛說善現彼非有情非不有情指那些能聞法起信的有情不是不具戒智慧常時顛倒分別的凡夫有情而是多生以來久積善根廣聞佛法久已薰習具戒具德具慧的有情在末法中有智慧能聽此法並且聽了還能深信此法所以說彼非有情非不有情平常顛倒分別的有情不容易聞此法而深信所以佛所說的有情是說的具戒具德具慧聞了此法就能深信的有情但這有情是離有情相此法也是無法相的無有情相所顯的就是真實法身無法相所顯的就是真實法性所以這具戒具德具慧的有情能深信此法就是以真實法身深信真實法性如以空合空以水投水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戊二 斷三相疑

己一 明成正覺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耶』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佛言善現『如是如是於中少法無有無得故名無上正等菩提

三相就是八相中之三相什麼叫作八相呢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入涅槃前四種是未成佛以前的相涅槃是終了的相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是成佛住世的相此中就是明對於佛住世三相所起的疑疑中又分三今先明成正覺

前面所說的三輪應化的相用而無相用可得就是無相法身的真實佛要是這樣怎麼又有成正覺的這一回事呢如果沒有成正覺這事那就也沒有佛了佛知善現有這疑於是問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還有少許的法是如來應正等覺現前所證無上正等菩提的嗎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沒有少許法是如來應正等覺現前所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於是佛印可善現所說的說如是如是一切都是空的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沒有一切法的相可得這才名成無上正等菩提

己二 轉法輪

『復次善現是法平等於其中間無不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我性無有情性無命者性無士夫性無補特伽羅等性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無不現證一切善法無不妙覺善現善法善法者如來一切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名善法善法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集七寶聚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妙高山王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前說福聚於此福聚百分計之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俱胝百千分若俱胝那庾多百千分若數分若計分若算分若喻分若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及

善現懷疑一切法既平等無相可得為什麼又有如來轉法輪這回事呢其實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生若無一切生就不說一切法如來所說的法是不可說的平等法而此法不是在言說中在平常所說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這種種的法是此一剎那的法就不是彼一剎那的法有這各各不同的相如來無上正等菩提的法無不平等就是一切法真實不動常住其性的法所以佛告善現說是法平等於其中間無不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因為沒有我性沒有命者性沒有士夫性沒有補特伽羅等性沒有這些差別不平等相所以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無不現量證明一切善法無不妙覺妙覺就是沒有能覺所覺的相可得這個無相妙覺一切善法就是如來所說法沒有定法相可取著所以善法如來說為非善法才是如來所說的善法因為善不善一切法都是以真如為性既以真如為性所以一切法都是無自性就是無上正等菩提現證妙覺善法所以如來說名善法但這善法也沒有善法相可取所以又說為非善法要是通達無善法的義這才是明了如來所說的善法義所以佛說了四十九年的法自己說未曾說一字這句話有兩種的解釋要是從俗諦說佛現所說的法就是三世諸佛所共宣說的不是別有所說的要是從第一義諦上說佛說種種法正是說的不可說的法無分別智親證無相真實的法無語言文字可說雖說了四十九年法無一字說到的所以轉法輪無轉法輪相可得這才是轉法輪佛又告善現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集七寶聚他的量等於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妙高山王持用布施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密多經中乃至最少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還能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理作意善現前說福聚望於這個福聚百分計算所不能及如是千分若百千分若億兆百千分若數分若算分若喻分若極細分也不能及

己三 度眾生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頗作是念我當度脫諸有情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無少有情如來度者善現若有有情如來度者如來即應有其我執有有情執有命者執有士夫執有補特伽羅等執善現我等執者如來說為非執故名我等執而諸愚夫異生強有此執善現愚夫異生者如來說為非生故名愚夫異生

要是沒有成正覺就沒有佛了也沒有轉法輪怎麼又有度眾生這回事呢當時善現有這疑佛就問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能作這念我當度脫一切有情嗎善現你現在不應當作這樣的觀察什麼緣故呢沒有少許有情是如來所度的這因為正是不見有眾生可度才名為佛若有有情為如來度的就有了我執——我是如來為能度的有情是為我所度的有了我執就有有情執有命者執有士夫執有補特伽羅等執這些我等執是由執而有的本來就沒有我的自體可得雖執而無所執所以如來說為非執但是為破眾生我等執而顯真實法性所以名我等執但一切愚夫異生硬是以為有這種執了愚夫是通於凡夫同二乘的比較異生的意義稍廣一點因為二乘人愚法雖斷人我執仍有法我執所以也名愚夫異生只通於凡夫範圍比較狹小點就是在異類中流轉而受三惡趣生死的要是小乘須陀洹果將分別我執斷了證得生空法性不再墮三惡趣中那就不名為異生了佛叫善現說愚夫異生但隨分位上假定的實則沒有愚夫異生的自體可得所以如來說為非生只是為除顛倒分別所以說名愚夫異生要知度眾生但是度本空的眾生因為眾生妄想顛倒不自覺知就是要斷除他的妄想而顯真實法性所以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才名為度眾生

戊三 斷三身疑

己一 即應觀真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佛言善現『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如是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爾時世尊而說頌曰『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三身就是法化三身法身有兩種義是以三身相對而明的法身名為法性身就是一切法離一切相的真實性只這法性就是佛身而此法性是遍一切法一切眾生平等平等無二無別的不過在一切眾生位完全沒有顯了在二乘只顯了一分在菩薩位也不能究竟顯了凡夫就比如盲人完全不能見二乘就比如一眼的人見不明了菩薩就比如隔霧觀日不能了了明知所以能究竟了了明知而普遍顯了一切法的真實性的只有佛智才能證得這是說的無為法性身廣義的法身就是如來所證的所思惟的所說的所顯得的所生得的這一切法都是佛法以這一切法為法身就是一切無漏法的總聚所以依三大阿僧祇劫廣脩妙行所成的福智二德報身和應化身這些都是在這廣義法身中所攝所以廣義的法身可攝三身乃至佛所說法示現的教化同所教化中的一切天龍八部都是佛的法身所等流出來的故聲名句文的經典也是從佛無漏法中平等流類的法所以都是佛的等流身此中還是取第一無為法性義來明法身

報身也有兩種自受用身就是在因地中從初發心經三大阿僧祇劫所脩的一切善法展轉增勝成最勝無漏的善法到了因圓果滿成福慧具足的佛果成四智菩提身這只是佛自證的境界就是等覺也不能見到他受用身他指少分證得法性身的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因為佛自受用身他不能受用所以佛施隨他的方便令他受用佛功德的法樂現超過三界的身土為初地菩薩就現初地菩薩所能見的佛和國土乃至為十地菩薩就現十地菩薩所能見的佛身佛土隨十地各各所見不同而現他受用報身

化身有說應化身有說變化身的略稱化身此化身有三類勝應身是初住以上的菩薩同迴小向大的阿羅漢見到的就是在色究竟天所現的佛身是世間最高大的身劣應身就是為人間所示現的化身隨類化身就是隨眾生的類各見不同要是沒有業障的人就見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種種福德相要是障重的人所見的就沒有福德相了所以神見佛為神類身鬼見佛為鬼類身又華嚴經中說佛有十種身其實都不出這法化三身佛在三身中又說為二身應身真身真身中攝法性身自受用身應身是應地上菩薩的他受用身和地前三賢菩薩二乘聖者世間六道眾生而示現的身有色身相好可見的真身是與法性等同一味是沒有色身相好的也沒有彼此自他相的差別

善現他想佛為地前菩薩同六凡現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應身既有這種種相好所以真身也應有種種的相好為什麼佛在前面說畢竟無種種相可取名為如來呢佛問善現在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諸相具足觀為如來不能呢善現回答說如我了解佛所說義不應以諸相具足觀為如來佛說善現好啊好啊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像你所說的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善現若以諸相具足觀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是諸相具足應當也是如來所以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應以諸法相非相的諸法實相觀於如來那時世尊就說了兩個頌頌中的內容是說若一切觀佛的要是以色塵觀我以音聲尋求我彼生——指以色塵音聲觀佛的人——行履於邪見不合正理的斷滅中不能見我怎麼才能見佛呢應當觀佛的無相法性就是導師——佛的法身然法性不是虛妄分別所能分別的所以虛妄分別中的眾生所不能了知必須先空虛妄分別般若智才得現前明了見佛的真實法身

己二 報化斷滅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如來應正等覺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覺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何以故善現如來應正等覺不以諸相具足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復次善現如是發趣菩薩乘者頗施設少法若壞若斷耶善現汝今勿當作如是觀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終不施設少法若壞若斷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有菩薩於諸無我無生法中獲得堪忍由是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彼復次善現菩薩不應攝受福聚』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應攝受福聚』佛言善現『所應攝受不應攝受是故說名所應攝受

善現懷疑既真實法身是無相的那麼佛於三無量劫修因所成的報身同化身也就斷滅沒有了啊佛告善現說在你的意思怎樣如來應正等覺是不是以諸相具足現前證得無上正等覺呢善現你現在不應當作這樣的觀察如來應正等覺是不以諸相具足現前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的佛又對善現說如是發大乘心趣向菩薩乘的人能計較施設少許的法若失壞若斷滅嗎這是說法執本來空就說他是空並不是將依他起法斷滅說是空無的原來如是就說他如是本來有就說他是有本來真就說他是真眾生一向不明真相所以就有顛倒執著以妄為真以真為妄本無有法若壞若斷而執著是有法若壞若斷現在當如其真實真還真妄還妄所以佛又告善現說諸有發趣菩薩乘者終不施設少法若壞若斷既如其真實就不起顛倒因不起顛倒由顛倒所起的過失也就沒有了這正顯佛果上因緣所生法依三無量劫所修的無漏因圓滿所以成佛的圓滿報身果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所以報身名相續常隨眾生機現種種生而為救度眾生無盡應化身也無盡所以是無盡常若觀報化身是有相就執法身也有相這就是起增益執法身無相就執報化身應斷滅這就是損減執這都是不如實相若知法身是自性常報身是相續常化身是無盡常就知報化不是斷滅而也不是無相法性身了因為報化身相續無盡的教化眾生所以法施的福德也無窮無盡

此下說明法施的福德佛又告善現說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又若有菩薩於諸無我——諸指人無我法無我——無生法中獲得堪忍的由這種因緣所生福聚是多於前面的七寶奉施如來無生有三種的解釋就是二我執自性本空說名無生一切有為因緣生法本來就沒有能生的性名為無生一切法常住其真實性不從因緣生也不是遍計所執所能取的名為無生堪忍就是說於此二無我無生法中獲得堪忍忍可於心有初地菩薩所得的忍有八地菩薩所得的忍有以勝解所得的忍有以念念相應所得的忍有證得法性的忍又告善現菩薩不應攝受福聚善現就白佛說世尊云何菩薩不應攝受福聚佛說善現所應攝受即世間所貪著的福聚菩薩不當貪著所以說不應攝受既沒有貪著心也就沒有虛妄分別心了所以說名所應攝受

己三 法化非一

庚一 法化不離

『復次善現若有說言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善現言如來者即是真實真如增語都無所去無所從來故名如來應正等覺

有福德的報化身同無相法身既不是一怎麼可以說都是佛身呢應知如來的應化身相雖不斷滅而是從因緣生空無自性的由性空所顯的就是真實法性所以即化身性空就是法身所以佛又告善現說若有人說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去來是行是四威儀——這人不了解我所說的如來義不知如來的應化身猶如水中月有淨水為因月為緣因緣具足就有水中月現因緣不具足月就不現又如鏡中像有淨鏡為因面為緣因緣具足就有鏡中像現若不具足像就不現水中月鏡中像都是無所從來的如來也是這樣善根因緣具足就有如來現不具足如來就不現不應當執實有如來若去若來若住若坐若臥要知道佛說如來者就是一切法真實真如性假立的言語是即相無相的所以都無所去無所從來這才名為如來應正等覺

庚二 法化不即

『復次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大地極微塵量等世界即以如是無數世界色像為墨如極微聚善現於汝意云何是極微聚甯為多不』善現答言『是極微聚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何以故世尊若極微聚是實有者佛不應說為極微聚所以者何如來說極微聚即為非聚故名極微聚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世尊若世界是實有者即為一合執如來說一合執即為非執故名一合執』佛言善現『此一合執不可言說不可戲論然彼一切愚夫異生強執是法

佛又告善現說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極微塵量等的世界就用如是微塵數無數世界的色像諸法磨牠為墨如極微聚善現在你的意思怎樣這極微聚算不算多呢善現回答說這極微聚甚多甚多這是顯法身無相法身無二無別而應化身是無量無數的有百萬億閻浮提就有百萬億應化身但這些應化身都同一法身性如微塵是一而極微聚甚多雖極微聚甚多而同一微塵性這些極微聚若是實有者佛不應說為極微聚因為在假相位上觀察有極微聚相所以如來說為極微聚但不是外道小乘執為實有的極微聚所以名為非極微聚即如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也即非世界因為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不同凡夫外道小乘執為實有的世界但從因緣所生的和合假相上說名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若世界是實有者即是一合執一合執就是一合相瑜伽論又稱為總聚執是我法執的總聚相就是眾多因緣法總和的一聚這總聚就是諸法所和合的一相執這一相為實體就是一合執如人是四大五蘊的一合相執這四大五蘊的一合相是有實體的就成了我乃至若執草地球有一實體有獨立自然性是單一性的都是一合執如來說此一合執即為非執因為所執的微塵世界的一實體是沒有的所以說如來說一合執即為非執但微塵世界是和合假相所以說名一合執如於五陰執有我法的實體這是沒有的而五陰和合的假相可說是幻有的這一合執執我執法從本以來就是沒有的所以佛告善現說這一合執不可言說不可戲論——如龜毛兔角本來是沒有的怎麼可以說多長多短多輕多重呢然那些愚夫異生不達法性在眾緣和合的假相上強執這是我與法眾生對於佛的三身也不當起一合執法身是非一非非一化身是非多非非多因為化身是空無性的所以多身就是一身法身是無相的所以沒有決定的一相可取法身既非一非非一化身既非多非非多所以沒有法身化身的區別相可取

戊四 斷三德疑

己一 斷德

『何以故善現若作是言如來宣說我見有情見命者見士夫見補特伽羅見意生見摩納婆見作者見受者見於汝意云何如是所說為正語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如是所說非為正語所以者何如來所說我見有情見命者見士夫見補特伽羅見意生見摩納婆見作者見受者見即為非見故名我見乃至受者見』佛告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應如是見應如是信解如是不住法想何以故善現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是故如來說名法想法想

三德就是斷德恩德智德若將無明煩惱生死惑業都完全斷盡了名為斷德佛從大願智心中盡未來際救度眾生畢竟令入涅槃名為恩德常在大寂定中常住大智慧中名為智德

前說一合我法執是空無所有像這樣就無所斷的執既無所斷的怎麼能成就佛果的斷德呢要知道所執我法雖沒有而能執的心是有的必須要有對治道斷除習氣然後這能執心才沒有了所以佛果上能成就斷德善現既疑沒有所執的我法便佛果上沒有斷德佛為斷他的疑所以佛又同他說善現若作是說如來宣說我見等在你的意思怎麼樣這所說的是正語不是善現回答說不是不是像這樣所說的不是正語什麼緣故呢如來所說我見等就是非見所以才名我見乃至受者見這因為明白了這些見都是沒有所見的實體可得所以如來要人破除牠名之為我見乃至受者見才好斷除了這些見佛告善現一切有發心趣向菩薩乘的人於一切法應當這樣知應當這樣見應當這樣信解——去妄知妄見妄信解而成正知正見正信解像這樣不住於所見的法不取一切法相的想什麼緣故呢因為想的法都是本空無性的所以法想即非想為令知道非想而假說法想所以如來才說名法想的

己二 恩德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以無量無數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廣為他宣說開示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云何為他宣說開示如不為他宣說開示故名為他宣說開示

如來筏喻中密意說過的若要渡人到彼岸還是要用舟筏所以諸佛雖證無相法身為要度眾生還是要現身說法的但雖說種種名相分別法只是作為過渡的工具真實還是要證無相法身使眾生不執名相分別了達真實法性都到究竟彼岸所以這正是諸佛的恩德

善現懷疑諸佛法身遍一切處無相可得那麼誰人說法恩濟群品呢佛的恩德怎樣存在呢因為善現對於佛的恩德懷疑所以佛告訴他說善現若大菩薩以無量無數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應正等覺又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對於此般若波羅多經中乃至四句頌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廣為他宣說開示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還多於以前奉施如來的福聚無量無數因為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是佛從因至果直至成佛的唯一法門佛既依此法門成就而又布施於人若人聞此法門乃至最少四句頌能領受憶持讀誦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又能覺悟他人他人聞此法又能展轉開示他人使眾生聞此法不取不著修四尋思四如實智或修唯識觀遍觀察一切法都不可得久久觀察然後分別習氣漸斷無分別智現前親證離言說分別真實性由這種因緣所生的福聚當然勝前無量無數這不是佛現身說法的大利益嗎怎能說佛沒有恩德呢什麼叫為他宣說開示呢不為他宣說開示就名為他宣說開示因為此法不是言說分別所能說到真實的不是凡夫思量心所能想到的是無有情命者等想是不住相想離一切相的這才是般若波羅密多法所以宣說此法即無此法可取可說雖說無可說的相雖聽無可聽的相這才是真正宣說此法

己三 智德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諸和合所為——如星應作如是觀

智德又名般若德是通於佛菩薩的佛的智慧又名薩婆若德本經是般若波羅密多經所以最後說明智德

善現懷疑既一切有為法虛妄不實無相可取可得那麼就無可知法可知境既無可知境也說不上能知智在諸佛怎麼有智德呢佛知善現有這種疑就說四句頌來斷他的疑諸和合所為是指一切有為法因為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小至芥子大至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說諸和合所為一切有為法可分三門唯識門就是從唯識上說唯識門中又分三分就是能知見分所知相分見相二分所依自證分又名自體分業報門就是從眾生業報上說的也可分三分就是正報——有情世間依報——器世間由依正二報所受用的事時間門就是從時間上說的也有三分就是現在過去未來頌中的星是喻唯識中的三分的能知見分喻如星光在天空中的星在黑暗中也稍有點光明但日光出現的時候星光也就隱沒了眾生的能知見分——有漏心心所也同此例在無明位中有別別了知就如黑夜星光似的但無分別智現前時這分別見也就被消滅了就如日光覆蔽星光似的所知相分——宇宙萬有是依見分變起的喻如翳如病眼生翳見空中花實則空中並沒花只是翳眼才見有花的由有漏見分而現種種差別相實則都是唯識變現空無自體的就如翳眼見花似的所以不論科學智識哲學智識凡世間智識所見知的都是由見分所取的相分都如翳眼見花似的是不正確的在見相二分所依的自體分喻如燈如清油燈要具有燈油燈炷及火由燈油相續的燃燈炷所以有燈光發現於是有能照用及一切物為所照等到油盡炷盡而燈光滅能照的作用與所照的光相也就消滅了見相二分所依自體分如燈的自體煩惱如油業報如燈炷於是有識的自體光由煩惱持續業報於是有心心所的活動由心心所活動變起相分似乎是常住的實則剎那生滅不得久住業報一盡能知見分與所知相分也就消滅了

泡三種譬喻是喻業報門的觀器世間如幻如看電影見著種種山川草木人物花鳥看起很逼真其實都是由無數的影片相續不斷的演繹而成似真的情境在我們錯覺的眼識就看為非常真實似的器世間的宇宙萬有也都是由有情真異熟識所幻現的本剎那生滅而又相續不斷的似乎經千古不變是常住的實則是我們的錯覺觀有情世間如露露的原素本水蒸氣無相可見但遇冷成為水就有形可見了雖有相也不過是暫時的日光出現時就被消滅了一切諸法本盡虛空遍法界無定自體但由有情業力所感而成五蘊諸法假合的有情有情執取為實有執令不壞但到業報一盡仍要壞滅的由有有情世間器世間而成為六根六塵根塵接觸能發生種種受用苦樂的事觀受用事如水泡如江河中的水由激動力水中起泡有情所受用事也是由根識三和合而生的

雲三種是喻時間門的觀過去一切法喻如夢境如人醒時回憶夢中的境但這已不是事實了只是一種憶念過去一切法也是不可得只是憶念就如夢似的觀現在事喻如空中的閃電在閃電忽生忽滅非常的快現在一切法也是這樣我們覺察是現在時已成過去了觀未來法體如雲未來法所薰成的善惡習氣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中成熟時就生起現行空中的雲遇冷就下降成雨現起雨的相了佛告善現於一切有為法應作以上的九喻觀可見佛正是由修這九喻觀而得根本無分別智現前能如實了知諸法實相並且由根本智起後得智如實了知這有為相而宣說的這正是從眾生位到佛位的光明大道這才是佛的智德並不是如眾生的分別慧知此而不知彼又不能如實知諸法執一切法都是實有而起實執的

至此斷餘疑完了本經的正宗分至此告了一個結束

甲三 流通分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善現及諸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並諸世間天阿素洛健達縛等聞薄伽梵所說經已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本經的序分是敘的常隨眾但現在又說了這許多弟子就是為廣流通的

苾芻苾芻尼是成年的男子同女人依佛制受了具足戒的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譯為正信男正信女是於佛法已起信心的為要使正信心確定成為真正佛教徒而依佛制受三皈五戒的世間天是指的人間以上的天趣是指的各種人阿素洛譯為非天這類有情有天的福報但沒有天的德最歡喜諍鬥健達縛譯為尋香就是以香為食的有情等取迦樓那緊那羅摩睺羅伽善現尊者同佛四眾弟子還有八部眾聽佛說完了這部經都大歡喜信受奉行

聞法應當歡喜才能領受若生厭惡心就不能領受了所以說歡喜信受佛法不是為求點知識增加點辯才要受人恭維而聽聞的在佛法是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理究竟實相所以信受以後還當如實奉行如只為增加點知識而研究佛法那就看錯了如來說法的宗旨了本經所說的九喻觀是從眾生到佛位都用得上的聽了這部經以後當時時作這九種觀觀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妄不實的久習純熟對於一切有為法就不取不著了既不取不著就不起我法二執於是般若慧現前就能證得二空所顯的真實然後又如所證的教化眾生這才是信受奉行這才是明了佛說法的本義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