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三十七卷 石九
三十七道品(出法界次第)道即能通之義品猶類也合四念處等法門為三十七皆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處】念即想念處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處謂觀此色身皆是不淨也二受念處謂觀領受好惡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處謂觀此識心生滅無常也四法念處謂觀諸法從因緣生皆無有我也。
【二四正勤】正謂不邪勤謂不怠一[A1]已生惡令永斷謂一切惡法若[A2]已生者當精勤一心决剔令其永斷除也二未生惡令不生謂一切惡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遮止令其不復萌生也三未生善令生謂諸善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勇猛令其發生也四已生善令增長謂諸善法若[A3]已生者當精勤一心修習令其增長也。
【三四如意足】謂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也一欲如意足謂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也二精進如意足謂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如願滿足也三念如意足謂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謂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也。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義謂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一信根謂信於正道也二精進根謂修正法無間無雜也三念根謂於正法記憶不忘也四定根謂攝心不散也五慧根謂於諸法觀照明了也。
【五五力】力即力用謂能破惡成善也一信力謂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也二精進力謂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也三念力謂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四念力謂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也五慧力謂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發真無漏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分別曰見惑貪愛曰思惑也真無漏者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不漏落三界生死異於初果等故名真也)。
【六七覺分】覺即覺了分即支分謂此七法各有支𣲖分齊也一擇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偽也二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也三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懽喜也四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也五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也六定覺分謂覺了所發之禪定也七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也。
【七八正道】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見謂能見真理也二正思惟謂心無邪念也三正語謂言無虛妄也四正業謂白淨善業也五正命謂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進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七正念謂專心憶念善法也八正定謂一心住於真空之理也。
眾聖所由名之為門智論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語因語有名因名有義從此字門則能入於無相之智般若經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華嚴經中善知眾藝童子告善財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羅蜜門所以眾聖皆由此而入於實相之慧也(梵語般若波羅蜜華言智慧到彼岸謂到涅槃彼岸也)。
【一阿字門】阿梵語具云阿提阿耨波陀華言不生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也經云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䟽云阿者入無生義無生之理統該萬法菩薩得此無生之旨則能達諸法空斷一切障也。
【二多字門】多大品般若經作羅梵語具云羅闍華言垢謂一切法本來清淨離諸染污也經云唱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邊差別䟽云是清淨無染離塵垢義。
【三波字門】波梵語具云波羅末陀華言第一義謂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境界故也經云唱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照法界䟽云諸法皆等即普照法界。
【四者字門】者大品般若經作遮梵語具云遮黎夜華言行謂知一切法皆不可得亦知一切諸行皆非行故也經云唱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䟽云諸法無有諸行既空徧摧差別(普輪者普即普徧之義輪有摧碾之用言此字門能摧碾一切差別之法也)。
【五那字門】梵語那華言不謂知一切法離名離相不得不失不來不去故也經云唱那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䟽云諸法無有言說文字性相雙亡故無所依。
【六邏字門】邏梵語具云邏求華言輕謂知一切法離輕重相故經云唱邏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䟽云悟一切法離世間惑染故。
【七柁字門】梵語柁又云陀摩華言善謂知一切法善相善心生故經云唱柁(輕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方便䟽云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
【八婆字門】(婆蒲我切)婆梵語具云婆陀華言縛謂知一切法無縛無解故經云唱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塲䟽云悟一切法離縛解故方入金剛塲(金剛塲即金剛心等覺菩薩位也)。
【九茶字門】(茶徒觧切)茶梵語具云茶闍他華言不熱謂知一切法無熱惱相故經云唱茶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曰普輪䟽云悟一切法離熱惱穢得清涼故是普摧義謂輪能摧碾一切煩惱也。
【十沙字門】(沙失我切)梵語沙華言六謂知人身六根之相皆自在故經云唱沙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為海藏䟽云悟一切法無罣礙故如海含容萬像(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皆自在者如眼根任運觀色自在無礙五根隨用亦復如是也)。
【十一嚩字門】嚩大品般若經作和梵語具云和波陀華言語言謂知一切法離語言相故經云唱嚩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生安住䟽云悟一切法言語道斷能徧安住。
【十二哆字門】(哆丁可切)哆大品般若經作多梵語具云多他華言如謂入諸法真如之相不動故經云唱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圓滿光䟽云悟一切法真如不動圓滿顯現。
【十三也字門】(也以可切)也梵語具云夜他䟦華言實謂知色心等一切諸法入實相中不生不滅故經云唱也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差別積聚䟽云悟如實不生故則諸乘積聚皆不可得。
【十四瑟吒字門】瑟吒大品般若經作吒梵語具云吒婆華言障礙謂知一切法無障礙故經云唱瑟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光明息煩惱故。
【十五迦字門】迦梵語具云迦邏華言作者謂知諸法之中無有作者經云唱迦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差別雲䟽云作業如雲皆無差別。
【十六娑字門】(娑蘇我切)娑梵語具云娑娑華言一切謂入一切法時皆不可得故經云唱娑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降霔大雨䟽云即平等性。
【十七麼字門】麼梵語具云磨磨迦邏華言我所謂知一切法離我所故肈法師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經云唱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大流湍激眾峯齊峙䟽云即我所執性若眾峯齊峙長流湍激。
【十八伽字門】伽梵語具云伽陀華言底謂知一切諸法根底不可得故經云唱伽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安立䟽云即一切法行取性。
【十九他字門】(他他可切)他梵語具云多他阿伽陀華言如去謂入諸法處不可得故經云唱他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真如平等藏。
【二十社字門】社大品般若經作闍梵語具云闍提闍羅華言生謂知諸法之生不可得故經云唱社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入世間海清淨。
【二十一鎻字門】梵語鎻大品般若經作簸(無翻)謂知一切法不可得故經云唱鎻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念一切佛莊嚴䟽云即安隱性。
【二十二䭾字門】䭾梵語具云䭾摩華言法性謂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故經云唱䭾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揀擇一切法聚。
【二十三奢字門】(奢尸荷切)奢大品般若經作賖梵語具云賖多華言寂滅謂知諸法皆寂滅相不可得故經云唱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順一切佛教輪光明䟽云即寂靜性。
【二十四佉字門】梵語佉華言虛空謂知諸法猶如虛空不可得故經云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因地智慧藏䟽云即如虛空性。
【二十五义字門】义梵語具云义耶華言盡謂入諸法盡性不可得故經云唱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藏䟽云猶言盡空業海。
【二十六娑多字門】娑多大品般若經作哆梵語具云迦哆度求那華言是事邊得何利謂知諸法邊得何所利故經云唱娑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蠲諸惑障開淨光明(蠲除也)。
【二十七壤字門】壤大品般若經作若梵語具云若那華言智謂知一切法中無智相故經云唱壤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作世間智慧門。
【二十八曷攞多字門】梵語曷攞多又云阿施大品般若經作施華言義謂知一切法義不可得故經云唱曷攞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生死境界智慧輪。
【二十九婆字門】(婆蒲餓切)婆梵語具云婆伽華言破謂知一切法不可得破壞相故經云唱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智宮殿圓滿莊嚴。
【三十車字門】車梵語具云伽車提華言去謂知一切法無所去故經云唱車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行方便藏各別圓滿。
【三十一娑麼字門】(娑蘇統切)娑麼大品般若經作魔梵語具云阿濕麼華言石謂知諸法堅牢如金剛石不可壞故經云唱娑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十方現見諸佛。
【三十二訶婆字門】訶婆大品般若經作火梵語具云火夜華言喚來謂雖知一切法無音聲相亦可呼召無緣令其有緣經云唱訶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一切無緣眾生方便攝受令出生無礙力。
【三十三縒字門】(縒七可切)縒大品般若經作嗟梵語具云末嗟羅華言慳謂知一切法無慳無施相故經云唱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三十四伽字門】伽梵語具云伽那華言厚謂知諸法不厚不薄故經云唱伽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持一切法雲堅固海藏䟽云即平等性猶言厚薄平等如雲普覆。
【三十五吒字門】吒大品般若經作他梵語具云他那華言處謂知諸法無住處故經云唱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願普見十方諸佛。
【三十六拏字門】(拏妳可切)梵語拏華言不謂入諸法不來不去故經云唱拏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字輪䟽云即離諸諠諍無徃無來行住坐臥常觀字輪。
【三十七娑頗字門】(娑蘇紇切)梵語娑頗又云頗羅大品般若經作頗華言果謂知一切法因果性空故經云唱娑頗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化眾生究竟處䟽云即遍滿果報。
【三十八娑迦字門】梵語娑迦又云歌大大品般若經作歌華言眾謂知五眾等法不可得故經云唱娑迦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廣大藏無礙辯光明輪徧照(五眾者即色受想行識謂此五法眾共相生而成身也亦名五陰又名五蘊)。
【三十九也娑字門】(也夷可切娑蘇可切)梵語也娑大品般若經作醝(無翻)經云唱也娑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宣說一切佛法境界。
【四十室者字門】室者大品般若經作遮梵語具云遮羅地華言動謂知一切法不動相故經云唱室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於一切眾生界法雷徧吼。
【四十一侘字門】(侘恥可切)侘大品般若經作咤梵語具云多羅華言岸謂知一切法此岸彼岸不可得故經云唱侘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以無我法開曉眾生。
【四十二陀字門】陀大品般若經作茶梵語具云彼茶華言必謂知一切法必不可得故過此茶字後無字可說也經云唱陀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法輪差別藏䟽云即究竟含藏一切法輪。
謂阿彌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時於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發無上菩提之心願作佛時身相光明剎土殊勝寧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識高明心願廣大乃以二千一百萬佛剎善惡麤妙之相隨其心願悉令顯現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徹見復白佛言我[A4]已攝取如上佛剎所以莊嚴國土清淨之行願有敷陳惟佛聽察遂發此四十八願也(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
【第一願】願我剎中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蝡動之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願】願我剎中無女人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七寶者金銀瑠琉玻璃硨磲碼瑙赤真珠也)。
【第三願】願我剎土中人欲食時七寶鉢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A5]已噐用自然化去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願】願我剎土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擣染浣濯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五願】願我剎土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宅宇宮殿樓閣池流花樹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殊勝超絕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六願】願我剎土中人皆心相愛敬無相憎嫉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七願】願我剎土中人盡無滛泆嗔怒愚癡之心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八願】願我剎土中人皆同一善心無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預相如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九願】願我剎土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况有其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願】願我剎土中人知身如幻無貪著心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一願】願我剎土中雖有諸天與世之人異而其形容皆一類金色面目端正淨好無復醜異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二願】願假令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得為人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共欲計數我年壽幾千億萬刼無有能知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刼梵語具云刼波華言分別時節)。
【第十三願】願假令十方各千億世界有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得為人皆作聲聞緣覺皆坐禪一心共欲計數我剎土中人數有幾千億萬無有能知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四願】願我剎土中人壽命皆無數刼無有能計知其數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五願】願我剎土中人所受快樂一如漏盡比丘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漏盡謂生死之漏盡也)。
【第十六願】願我剎土中人住正信位離顛倒想諸根寂靜盡般泥洹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般泥洹即般涅槃華言滅度)。
【第十七願】願我說經行道十倍諸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八願】願我剎土中人盡通宿命知百千億那由他刦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
【第十九願】願我剎土中人𥁞得天眼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願】願我剎土中人𥁞得天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悉能受持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一願】願我剎土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二願】願我剎土中人盡得神足於一念頃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三願】願我名號聞於十方無數世界諸佛各於大眾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聞我名號慈心喜恱者皆令來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四願】願我頂中光明妙勝如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五願】願我光明照諸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來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六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慈和過諸天人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七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奉持齋戒行六波羅蜜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引至來生作不退轉地菩薩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退轉地者謂行與位皆不退也)。
【第二十八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燒香散花然燈懸繒飲食沙門起立塔寺齋戒清淨益作諸善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亦必得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九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
【第三十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前世作惡聞我名號即懺悔為善奉持經戒願生我國壽終不經惡道徑遂來生一切所欲無不如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一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五體投地稽首作禮喜恱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五体者頭及兩手兩足也)。
【第三十二願】願十方無數世界有女人聞我名號喜恱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不復為女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三願】願凡生我國者一生遂補佛處惟除本願欲徃他方設化眾生修菩薩行供養諸佛者即自在徃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修一切善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四願】願我剎土之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願不復墜於惡道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五願】願我剎土中菩薩以香華幡盖真珠瓔珞種種供具欲徃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者一食之頃即可遍至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六願】願我剎土中菩薩欲以萬種之物供養十方無數諸佛即在其前供養既遍是日未午即還我剎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七願】願我剎土中菩薩受持經法諷誦宣說必得辯才智慧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八願】願我剎土中菩薩能演說一切法其智慧辯才不可限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九願】願我剎土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諸相好說經行道無異於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那羅延華言金剛)。
【第四十願】願我剎土清淨照見十方無量世界菩薩欲於寶樹中見十方一切嚴淨佛剎即時應現猶如明鏡覩其面相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一願】願我剎土中菩薩雖少功德者亦能見我道塲樹高四千由旬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里或八十里)。
【第四十二願】願我剎土中諸天世人及一切萬物悉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眾生雖得天眼不能辯其名數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三願】願我剎土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法皆自然得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四願】願我剎土中菩薩聲聞皆智慧威神頂中皆有光明語音鴻暢說經行道無異於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五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皆逮得清淨觧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不可思議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第四十六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普等者謂於一切法皆平等也)。
【第四十七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至不退轉地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八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諸佛法永不退轉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三忍即忍位中上忍中忍下忍也)。
經云善財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七伏藏地自開裂生七寶牙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支分端正具足一切眾寶自然出現一切庫藏悉皆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呼此兒名曰善財後因文殊師利菩薩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為眾說法善財與五百童子詣文殊所頂禮其足白言惟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云何學菩薩道乃至應云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文殊告言善男子汝[A6]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决定求真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文殊遂令善財徃於南方先叅德雲比丘次第展轉指示終叅普賢菩薩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叅五十三善知識是為五十三叅也(七寶者金銀瑠璃玻𥠖硨磲碼瑙赤真珠也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梵語娑羅華言堅固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一叅】善財最初受文殊教徃勝樂國妙峯山叅德雲比丘至彼求覔經于七日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於是善財徃詣頂禮白言我[A7]已先發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乃至應云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時德雲比丘為說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A8]已乃云如諸菩薩無邊智慧清淨行門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海雲比丘(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叅】善財承教向海門國叅海雲比丘為說諸佛菩薩行光明普眼法門[A9]已乃云如諸菩薩深入一切菩薩行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善住比丘。
【三叅】善財承教至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叅善住比丘見此比丘於虛空中來徃經行為說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A10]已乃云如諸菩薩持大悲戒乃至離垢戒等如是功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彌伽大士(梵語楞伽華言不可徃)。
【四叅】善財承教至達里鼻茶國自在城叅彌伽大士為說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A11]已乃云如諸菩薩普入一切眾生種種想海等功德我今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解脫長者(梵語達里鼻茶華言消融梵語陀羅尼華言總持)。
【五叅】善財承教漸次遊行十有二年至住林城叅解脫長者為說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A12]已乃云如諸菩薩得無礙智乃至而於[A13]己身及諸世界不生二想如是妙行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海幢比丘。
【六叅】善財承教至閻浮提畔利伽羅國叅海幢比丘為說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A14]已乃云如諸菩薩入智慧海淨法界境等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辯其功德復令叅休捨優婆夷(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梵語優婆夷華言清淨女)。
【七叅】善財承教至海潮處普莊嚴國叅休捨優婆夷為說離憂安隱幢解脫門已乃云如諸菩薩其心如海悉能容受一切佛法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毘目瞿沙仙人(毘目瞿沙梵語具云毘多羅涅瞿沙華言最上無恐怖聲)。
【八叅】善財承教向那羅素國叅毘目瞿沙仙人為說菩薩無勝幢解脫[A15]已乃云如諸菩薩成就一切殊勝三昧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勝熱婆羅門(梵語那羅素華言不懶惰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九叅】善財承教至伊沙那聚落叅勝熱婆羅門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登彼山上投身入火語善財言汝今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諸菩薩行悉得清淨爾時善財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間即得菩薩善住三昧纔觸火𦦨又得菩薩寂靜樂神通三昧時勝熱婆羅門告善財言我唯得此菩薩無𥁞輪解脫如諸菩薩大功德𦦨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慈行童女(梵語伊沙那華言長直)。
【十叅】善財承教至師子奮迅城叅慈行童女為說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A16]已乃云如諸菩薩其心廣大等虛空界入於法界福德成滿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善見比丘。
【十一叅】善財承教至三眼國叅善見比丘為說菩薩隨順燈解脫門[A17]已乃云如諸菩薩於如來家真正受生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自在主童子。
【十二叅】善財承教至名聞國河渚中叅自在主童子為說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A18]已乃云如諸菩薩能知一切眾生數及能知一切諸法差別等而我何能說其功德示其所行復令叅具足優婆夷。
【十三叅】善財承教至海住大城叅具足優婆夷為說菩薩無𥁞福德藏觧脫門[A19]已乃云如諸菩薩一切功德猶如大海甚深無𥁞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明智居士。
【十四叅】善財承教至大興城叅明智居士為說隨意出生福德藏觧脫門[A20]已乃云如諸菩薩成就寶手徧覆一切十方國土以自在力普雨一切資生之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法寶髻長者。
【十五叅】善財承教至師子大城叅法寶髻長者為說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觧脫門[A21]已乃云如諸菩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普眼長者。
【十六叅】善財承教至藤根國普門城叅普眼長者為說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A22]已乃云如諸菩薩如大藥王若見若聞乃至安住平等寂滅之樂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無厭足王。
【十七叅】善財承教至多羅幢城叅無厭足王至彼城[A23]已問無厭足王所在之處諸人荅言此王今者在於正殿坐師子座宣布法化調御眾生可治者治可攝者攝罰其罪惡决其諍訟撫其孤弱皆令永斷殺盜邪滛時善財依眾人語尋即徃詣乃見其王將諸罪人或斷手足乃至或以湯煮或以火焚善財念言我為利益一切眾生求菩薩行今者此王滅諸善法作諸惡業云何於此而欲求法救護眾生作是念時空中有天告言善男子汝莫厭離善財即禮其足王令入於宮中徧觀所住宮殿廣大無比皆以妙寶之所合成王復告言我若實作如是惡業云何而得如是果報如是色身如是眷屬如是富贍如是自在遂為善財說菩薩如幻觧脫[A24]已乃云如諸菩薩得無生忍乃至普入一切平等三昧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大光王(無生忍者謂一切法本來不生於此法中而能忍可即證也)。
【十八叅】善財承教至妙光城叅大光王為說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門[A25]已乃云如諸菩薩慈心普蔭諸眾生等法而我云何能知其行能說其德復令叅不動優婆夷。
【十九叅】善財承教至安住國叅不動優婆夷為說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A26]已乃云如諸菩薩如金翅鳥遊行虛空無所障礙能入一切眾生大海見有善根[A27]已成熟者即便執取置菩提岸等法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徧行外道。
【二十叅】善財承教至都薩羅城叅徧行外道為說至一切處菩薩行[A28]已乃云如諸菩薩身與一切眾生數等乃至以無我智周遍照耀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參鬻香長者。
【二十一參】善財承教至廣大國參鬻(音育賚也)香長者名優鉢羅華為說調和一切香法[A29]已乃云如諸菩薩遠離一切諸惡習氣不染世欲斷煩惱等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說其功德復令叅婆施羅船師(梵語優鉢羅華言青蓮華梵語婆施羅華言自在)。
【二十二叅】善財承教至樓閣大城叅婆施羅船師為說大悲幢行[A30]已乃云如諸菩薩善能遊涉生死大海乃至能以神通度眾生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無上勝長者。
【二十三叅】善財承教至可樂城叅無上勝長者為說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A31]已乃云如諸菩薩具足一切自在神通悉能徧徃一切佛剎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師子頻申比丘尼(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
【二十四叅】善財承教至輸那國迦陵迦林城叅師子頻申比丘尼為說成就一切智解脫[A32]已乃云如諸菩薩心無分別普知諸法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婆須蜜多女(梵語輸那華言勇猛梵語迦陵迦華言相闘戰)。
【二十五叅】善財承教至險難國寶莊嚴城叅婆須蜜多女為說菩薩離貪際解脫[A33]已乃云如諸菩薩成就無邊巧方便智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鞞瑟胝羅居士(梵語鞞瑟胝羅華言纏裹)。
【二十六叅】善財承教至善度城叅鞞瑟胝羅居士為說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A34]已乃云如諸菩薩以一念智普知三世一念遍入一切三昧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觀自在菩薩(梵語涅槃華言滅度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
【二十七叅】善財承教至補怛洛迦山叅觀自在菩薩既至彼山處處求覔見其西面嵓谷之中泉流瑩映樹林蓊欝香草柔軟右旋布地時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加趺坐無量菩薩恭敬圍繞為說大悲行門[A35]已乃云如諸菩薩[A36]已淨普賢一切願[A37]已住普賢一切行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正趣菩薩(梵語補怛洛迦華言海島又云小白花)。
【二十八叅】善財承教[A38]已爾時東方有一菩薩名曰正趣從空中來放身光明映蔽一切日月星電觀自在菩薩遂令善財叅禮時正趣菩薩為說菩薩普疾行解脫[A39]已乃云如諸菩薩普於十方無所不至智慧境界等無差別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大天神。
【二十九叅】善財承教至墯羅鉢底城叅大天神為說菩薩雲網解脫[A40]已乃云如諸菩薩猶如帝釋已能摧伏一切煩惱阿修羅軍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安住地神(梵語墯羅鉢底華言有門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入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也梵語阿修羅華言無端正)。
【三十叅】善財承教至摩竭提國菩提塲中叅安住地神為說不可壞智慧藏法門[A41]已乃云如諸菩薩常隨諸佛能持一切諸佛所說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梵語摩竭提華言善勝梵語婆珊婆演底華言春主)。
【三十一叅】善財承教至摩竭提國迦毘羅城叅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為說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觧脫門[A42]已乃云如諸菩薩成就普賢無邊行願等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說其功德復令叅普德淨光主夜神(梵語迦毘羅華言黃色)。
【三十二叅】善財承教至摩竭提國菩提塲內叅普德淨光主夜神為說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門[A43]已乃云如諸菩薩具足菩薩所有行願了達一切無邊法界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
【三十三叅】善財承教即於菩提塲右邊叅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為說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門[A44]已乃云如諸菩薩於念念中普詣一切諸如來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普救眾生妙德夜神。
【三十四叅】善財承教即於會中叅普救眾生妙德夜神為說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A45]已乃云如諸菩薩集無邊行生種種解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寂靜音海主夜神。
【三十五叅】善財承教叅寂靜音海主夜神為說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觧脫門[A46]已乃云如諸菩薩深入一切法界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
【三十六叅】善財承教即於菩提塲如來會中叅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為說甚深自在妙音觧脫門[A47]已乃云如諸菩薩能知能說一切語言自性於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眾生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
【三十七叅】善財承教即於此佛會中叅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為說出生廣大光明觧脫門[A48]已乃云如諸菩薩親近供養一切諸佛入一切智大願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
【三十八叅】善財承教即於會中叅大願精進力救護眾生夜神為說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觧脫門[A49]已乃云如諸菩薩超諸世間現諸趣身等我今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妙德圓滿神(諸趣身即六道等趣之身也)。
【三十九叅】善財承教至嵐毘尼園叅妙德圓滿神為說菩薩於無量刦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觧脫門[A50]已乃云如諸菩薩能以一念為諸刦藏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釋迦瞿波女(梵語嵐毘尼華言樂勝圓光刼梵語具云刼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釋迦華言能仁梵語瞿波華言女)。
【四十叅】善財承教至迦毘羅城叅釋迦瞿波女為說觀察菩薩三昧海觧脫門[A51]已乃云如諸菩薩究竟無量諸方便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摩耶夫人(摩耶梵語具云摩訶摩耶華言大術)。
【四十一叅】善財承教一心欲詣摩耶夫人所作如是念此善知識遠離世間住無所住如是之人我今云何而得親近時有寶眼神及蓮花法德等神住虛空中種種讚嘆摩耶夫人復有羅剎鬼王語善財言汝應普禮十方求善知識時善財受行其教即時現見大寶蓮花從地湧出摩耶夫人在於座上於一切眾生前現淨色身遂為善財說菩薩大願智幻觧脫門[A52]已乃云如諸菩薩具大悲藏教化眾生等我今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王女天主光(梵語羅剎華言速疾鬼)。
【四十二叅】善財承教遂徃天宮叅王女天主光為說無礙念清淨莊嚴觧脫[A53]已乃云如諸菩薩出生死夜朗然明徹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徧友童子師。
【四十三叅】善財承教從天宮下至迦毘羅城叅徧友童子師別無指示但言可問善知眾藝童子當為汝說。
【四十四叅】善財承教即於會中叅善知眾藝童子為說四十二字母法門[A54]已乃云如諸菩薩能於一切世出世間善巧之法以智通達到於彼岸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賢勝優婆夷(四十二字母者一阿字二多字三波字四者字五那字六邏字七柁字八婆字九茶字十沙字十一嚩字十二哆字十三也字十四瑟吒字十五迦字十六娑字十七麼字十八伽字十九他字二十社字二十一鎖字二十二䭾字二十三奢字二十四佉字二十五义字二十六婆多字二十七壤字二十八曷攞多字二十九婆字三十車字三十一娑麼字三十二訶婆字三十三縒字三十四伽字三十五吒字三十六拏字三十七娑頗字三十八娑迦字三十九也娑字四十室者字四十一佗字四十二陀字也)。
【四十五叅】善財承教至摩竭提國婆怛那城叅賢勝優婆夷為說無依處道塲觧脫門[A55]已乃云如諸菩薩一切無著功德行而我云何盡能知說復令叅堅固觧脫長者。
【四十六叅】善財承教至沃田城叅堅固觧脫長者為說無著念清淨莊嚴觧脫[A56]已乃云如諸菩薩獲無畏大師子吼安住廣大福智之聚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妙月長者。
【四十七叅】善財承教即於本城叅妙月長者為說淨智光明觧脫門[A57]已乃云如諸菩薩證得無量觧脫法門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無勝軍長者。
【四十八叅】善財承教至出生城叅無勝軍長者為說菩薩無𥁞相觧脫[A58]已乃云如諸菩薩得無限智無礙辯才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最寂靜婆羅門。
【四十九叅】善財承教至城南法聚落叅最寂靜婆羅門為說菩薩誠願語觧脫[A59]已乃云如諸菩薩與誠願語行止無違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
【五十叅】善財承教至妙意華門城叅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為說菩薩幻住觧脫[A60]已乃云如諸菩薩善入無邊諸事幻網彼功德行我等云何能知能說復令叅彌勒菩薩(梵語彌勒華言慈氏)。
【五十一叅】善財承教至海岸國大莊嚴園其中有一廣大樓閣名毘盧遮那莊嚴藏善財於樓閣前恭敬頂禮讚歎稱[A61]揚一心願見彌勒菩薩時彌勒菩薩從別處來為說種種法要善財白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出聲其門即開命善財入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聞不可思議微妙法音善財即得無量諸捴持門住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觧脫復令叅文殊師利菩薩(梵語毘盧遮那華言徧一切處)。
【五十二叅】善財承教到普門國蘇摩那城思惟觀察希欲奉覲文殊師利是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為說妙法令得成就阿僧祇法門具足無量大光明乃至令入普賢行道塲及置善財自所住處文殊師利還攝不現於是善財渴仰欲見普賢菩薩(梵語蘇摩那華言恱意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梵語阿僧祇華言無數)。
【五十三叅】善財於文殊師利所得三昧[A62]已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起大精進心無退轉即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眾會之中坐寶蓮花師子之座身諸毛孔出光明雲令諸眾生生大歡喜善財見[A63]已踊躍無量普賢菩薩即伸右手摩觸其頂為說諸法善財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
謂外道之人於色受想行識五陰法中每一陰起四種見則成二十見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論之成六十見此六十見以斷常二見而為根本則總成六十二見也(四種見者謂於五陰中如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為一見我即神我謂識神也又計我大色小色在我中為二見又計離色是我為三見又計即色是我為四見也色陰既爾受想行識亦然)。
佛告寂慧菩薩言如來非於唇齒舌喉及其面門出諸音聲當知如來音聲從虛空出具有六十四種殊妙之相。
【一流澤聲】謂如來音聲流演潤澤也。
【二柔軟聲】謂如來音聲溫柔和軟也。
【三恱意聲】謂如來音聲歡恱一切眾生意也。
【四可樂聲】謂如來音聲巧妙而可愛樂也。
【五清淨聲】謂如來音聲清淨而不雜染也。
【六離垢聲】謂如來音聲純妙遠離諸垢染也。
【七明亮聲】謂如來音聲明顯流亮也。
【八甘美聲】謂如來說法音聲甘和美妙能使聽者得法喜之味也。
【九樂聞聲】謂如來說法音聲稱機淺深令眾生樂聞而不捨也。
【十無劣聲】謂如來音聲希有殊勝而不陋劣也。
【十一圓具聲】謂如來說法於一音中而具足一切音也。
【十二調順聲】謂如來音聲隨機說法調伏眾生使其信順也。
【十三無澁聲】謂如來音聲融通和暢而無澁滯也。
【十四無惡聲】謂如來說法音聲嘉羙而不麤獷也。
【十五善柔聲】謂如來說法音聲柔和善順而不卒暴也。
【十六恱耳聲】謂如來說法音聲恱可人意而愛聽無厭也。
【十七適身聲】謂如來說法音聲能令聞者支體調適而得輕安也。
【十八心生勇𨦣聲】謂如來說法音聲令人發起勇猛之心而進修也。
【十九心喜聲】謂如來法音羙妙能令聞者心生欣喜也。
【二十恱樂聲】謂如來說法之音能使聞者歡喜而快樂也。
【二十一無熱惱聲】謂如來法音使諸聞者消除熱惱而得清凉也。
【二十二如教令聲】謂如來演說如法教誡命令而能啟發蒙昧也。
【二十三善了知聲】謂如來法音善觧决了遍知一切諸法也。
【二十四分明聲】謂如來法音於諸事法如理分㭊無不明了也。
【二十五善愛聲】謂如來以善法音開化一切眾生令其愛樂也。
【二十六令生歡喜聲】謂如來說法之音令人生歡喜之心也。
【二十七使他如教令聲】謂如來法音能使聞者展轉啟發於人皆如教令也。
【二十八令他善了知聲】謂如來法音能使聞者善觧一切諸法也。
【二十九如理聲】謂如來所發音聲皆契真如之理也。
【三十利益聲】謂如來說法之音能利益一切有情也。
【三十一離重復過失聲】謂如來所出音聲契合理趣從始至終皆無重復過失也。
【三十二如師子音聲】謂如來音聲一切聞者自然信伏如師子一吼百獸畏伏也。
【三十三如龍音聲】謂如來法音清徹幽遠如龍之吟也。
【三十四如雲雷吼聲】謂如來說法唯以一音遠近普及如雷之吼也。
【三十五如龍王聲】謂如來說法音韻清遠如龍王所發之聲也。
【三十六如緊那羅妙歌聲】梵語緊那羅華言歌神謂如來所出梵音如彼歌音羙妙適恱一切也。
【三十七如迦陵頻伽聲】梵語迦陵頻伽華言妙聲鳥謂如來法音羙妙如彼禽之聲也。
【三十八如梵王聲】謂如來所說法音如梵王之清淨聲音也。
【三十九如共命鳥聲】共命鳥者一身二頭之鳥也謂如來所說法音吉祥如彼禽之聲也。
【四十如帝釋美妙聲】謂如來說法之音如天帝釋之美妙音聲也(帝釋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入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也)。
【四十一如振鼓聲】謂如來音聲震響如鼓遠近皆聞也。
【四十二不高聲】謂如來演說圓音聲不高大得中道也。
【四十三不下聲】謂如來演說圓音聲不卑下亦得中道也。
【四十四隨入一切音聲】謂如來說法之音普入群機融通眾音也。
【四十五無缺减聲】謂如來法音圓滿具足也。
【四十六無破壞聲】謂如來凡所演說真實不虛無能破壞也。
【四十七無染汙聲】謂如來所說法音純圓獨妙離諸煩惱無染著也。
【四十八無希取聲】謂如來說法利樂一切眾生無所希望離取著也。
【四十九具足聲】謂如來所演法音稱性而說妙理具足也。
【五十莊嚴聲】謂如來所演聲教如實之談端莊而嚴肅也。
【五十一顯示聲】謂如來演妙法音顯現妙理開示眾生無有隱晦也。
【五十二圓滿一切音聲】謂如來說法音聲圓滿具足一切音也。
【五十三諸根適恱聲】謂如來所演妙法音聲眾生一聞諸根適恱也。
【五十四無譏毀聲】謂如來法音不譏毀一切眾生凡有言說皆信順也。
【五十五無輕轉聲】謂如來圓音普攝一切不輕浮遷轉也。
【五十六無動搖聲】謂如來所說法音得無所畏而諸外魔不能動搖也(外魔者外道天魔也)。
【五十七隨入一切眾會聲】謂如來法音普入眾會隨機得聞也。
【五十八諸相具足聲】謂如來說法之音具足一切諸相也。
【五十九令眾生心意懽喜聲】謂如來所出語言普令十方一切世界眾生心意歡喜皆謂所說從如來口門而出亦無互相重復而諸眾會各隨音聲曉了諸法然實非如來口門中出也。
【六十說眾生心行聲】謂一切眾生其數無量行亦無量如來所說眾生心行畧有八萬四千種𩔗但為根性下劣眾生令其易得觧入故也。
【六十一入眾生心意聲】謂如來具秘密智所出語言隨入一切眾生心意然不從如來口門中出正所謂從虛空而出者也。
【六十二隨眾生信觧聲】謂如來所出語言隨諸眾生種種信解心意成熟普使隨應而得了知也。
【六十三聞者無分量聲】謂如來音聲無有分量世間一切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雖能聞之亦不能知其邊際分量也(魔即魔王梵即梵天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
【六十四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謂如來音聲妙輪出種種聲宣說法時假使徧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居緣學之地亦不能思惟稱量也([A64]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三千大千者總別兼舉也)。
大明三藏法數卷第三十七卷
校注
【經文資訊】《永樂北藏》第 183 冊 No. 1615 大明三藏法數(第36卷-第38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永樂北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