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天童寺志

天童寺志卷之五

雲蹤考(舊志缺)

寶掌千歲和尚

西竺中印度人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己亥來至中土魏晉閒東遊西入蜀歷五臺及廬山達磨入梁遂扣其旨而悟武帝高其道臘延之內庭未幾如吳有偈曰

梁城遇導師 參禪了心地 飄零二浙遊 更盡佳山水

順流東下由千頃至天竺往鄮峰登太白穿雁宕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辛丑)返止杭之飛來峰有「行盡支那四百洲此中偏稱道人遊」之句後居浦江之寶巖至高宗顯慶二年(丁巳)正旦手塑一像九日像成趺坐而逝自云「住世已一千七十二年矣」溯其登太白時則當在唐之初

白寂然法師

河南人少傅居易之從姪也名節素奇踵四聖種以頭陀稱唐太和間遊鄮登玉几禮塔居太白久之訪天台歷剡之沃洲慕道猷竺支之芳躅遂止焉浙東廉使元相國始謀建院次陸中丞蒞越助其落成日與學者討論心要以振興數百年既墜之風少傅在河南保釐為作〈沃洲禪院記〉

紀禪師

按明《永樂鈔志》載唐昭宗龍紀元年(己酉)紀禪師從天童山飛錫至四明山建仗錫寺有太白禪師遺塔至今存焉

文用菴主

雪竇顯禪師有〈送文用菴主歸舊隱詩〉云

太白峰前舊隱基 松杉寒翠滴無時
經年拋却又歸去 再聽巖猿只自如

智圓禪師

師久依天童交禪師悟旨得法出住象山蓬萊三十年足不越閫道俗尊仰之嘗有偈曰

新縫布被烘來煖 一覺安眠到五更
聞得上方鐘鼓動 又添一日在浮生

牧菴忠禪師

師諱法忠邑姚氏子幼依崇教院道英出家博識强記默究諸部經論盡得其義咸以「忠虎子」名之一日暴所習於禪者偶為其折困因趨天童參普交禪師求決焉交喜曰「吾宗之法器也」俾往謁雪峰需及龍門佛眼遂得法於眼住南木雲蓋公安二聖大溈黃龍六處常持二木斧隨器接誘禪學輻輳太尉邢公孝揚為師預營壽塔工畢笑書頌語而逝塔在黃龍詔賜「聯光之塔」普菴印肅其法嗣也

自得暉禪師

師諱慧暉會稽張氏子幼依澄照道凝染削首叩真歇於長蘆不契旋謁天童宏智智舉「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暗中有明不以明相覩」問之不契夜定回往聖僧前燒香適智至暉見之頓明前語次日入堂智云「堪嗟去日顏如玉却歎回時鬢似霜」詰之暉曰「其入離其出微」自爾問答無滯智許為室中真子紹興丁巳出世補陀萬壽吉祥雪竇勅補淨慈後退歸雪竇沐浴跏趺而逝

明慧禪師

婺州人初學教觀更衣參天童宏智禪師頓悟住久舉為首座歷住名剎乾道丙戌冬陞堂說法竟白眾而逝

元衡平禪師

師諱法平嘉禾人初受度即參大慧杲禪師為書記後居天童時號「平書記」工文能詩孫尚書覿朱郎中希真皆許可之嘗以偈呈史越王(浩)王酬偈云

團團璧月印寒潭 時有清風埽碧嵐 照見山人方隱几 灑然無物自沉酣

又云

白鷺棲烟一點明 皎然壓倒語全清
莫言後代無人繼 仗錫行將擅此名

陸放翁(游)尤重之寄以長句云

放翁久矣無此客 闖戶兒童皆動色
寒泉不食人暍死 素綆銀瓶我心惻
千金易得一士難 晚途淹泊眼愈寒 豈知一旦乃見子 傑語毫筆無僧酸
門前清溪天作底 細細風吹縠紋起
倚闌一笑誰得知 愛此數詩如此水
江湖安得常相從 浩歌相蹋臥短篷 功名渠自有人了 留我鏡中雙頰紅

又以師號「怡雲」贈以詩曰

東華軟塵飛撲帽 黃金絡馬人看好 渠儂胸中誰得知 畏禍憂讒鬢先老
舉世輸與平元衡 青山白雲過一生
出門曳杖便千里 白雲不約常同行
長安歸來雪沒屨 劇談未竟還東去 到山分我一片雲 併遣春風吹好句

後住象山延壽復自蘆山移仗錫有《語錄集稿》二卷

景蒙禪師

永嘉人初習教觀自以名相之學不足了大事參育王裕公聞鐘聲而悟因省母歸里謁龍翔心聞和尚機契授以衣拂史魏公(浩)在永嘉時與心聞交及罷相里居夢如平生傍有僧曰「景蒙」貌古神清談笑久之覺而叩天童朴公詳說夢事「僧名頗異有斯人否」朴曰「是為堂中第一座」招之恍如夢中所見與論出世法了辯如響問其師則「心聞」也大異之遂為延譽住智門瑞巖諸剎

松源嶽禪師

師初見大慧杲禪師於徑山杲陞座盛稱應菴華公為人俓捷師聞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愈自退勵中夜自舉「狗子無佛性」語豁然有得即以扣應菴菴舉「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師云「鈍置和尚」菴厲聲一喝自是朝夕咨請菴喜為法器最後見密菴傑公隨問即答密微笑曰「黃楊禪爾」師切於明道至忘寢食一日密公入室次問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師侍側豁然大悟陸放翁銘其塔有云「亡友臨川李德遠(浩)實聞道于應菴蓋與密菴同參德遠每談參問悟入時機緣言語率常達旦今讀師語峻峭𡷾崒下臨雲雨如立千仞之華山蹴天駕空駭心眩目如錢塘海門之濤虎豹股栗屋瓦震動如漢軍昆陽之戰追思德遠言然後知師真臨濟正宗應菴密菴之真子孫也

南書記

福州人久依應菴華禪師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契悟呈偈曰

狗子無佛性 羅睺星入命 不是打殺人 被人打殺定

華喜其脫略

宏監寺

應菴華禪師有送其〈開海田詩〉云

軒昂氣宇要爭先 及早乘時痛著鞭
翻轉江臯千頃浪 靈苗從此秀桑田

石窗恭禪師

〈宗門會祖鑒〉內云「恭明州人道行孤峻才力有餘久依宏智細大職務靡不歷試一日歸省母母曰汝行脚本為了生死度父母而長為人主事苟不『明因果將累我于地下』恭曰『兒於常住毫髮不欺雖一炬之燈亦分彼此之用大人無足慮也』母曰『然過水得不脚溼』評曰恭母為子說法只消一句全提妙旨號令羣邪矣何有生死父母之不超度哉

隰州僧哲魁

魁性孤硬潛迹宏智座下不言同鄉經十餘載智聞欣然訪曰「父母之邦何太絕物乎」欲招至方丈魁謝曰「己事尚未辦豈暇講鄉禮耶」曳杖而去人莫能挽竟往寶陀真歇故居禪晏月餘臨終召眾說法而逝闍維舍利無數《山菴雜錄》評曰「善知識慈心接物固應如是此僧孤硬無匹超然于生死中亦可風也

笑翁堪禪師

師諱妙堪慈溪毛氏子從野翁道欽受釋學參松源岳于靈隱不契時無用全禪師居天童俓造其室用問曰「行脚僧遊山僧」師云「行脚僧」用曰「如何是行脚事」師以坐具便摵用曰「此僧敢來者裏捋虎鬚」俾參堂一日室中示「狗子無佛性」話師擬開口用以竹箆子劈口打師應聲呈偈曰

大塗毒鼓 轟天振地
轉腦回頭 橫屍萬里

用頷之遂得法出世妙勝金文光孝報恩虎丘雪峰靈隱大慈瑞巖江心詔住淨慈又詔住天童力辭詔住育王未幾又有天童及淨慈之命悉謝不赴

東山源禪師

師諱道源從虎丘嘗參浙翁琰于天童出世奉化清凉山上堂云「幾載長庚度歲寒橫眠倒臥放癡頑雖然不作住山計却被無心趁出山

芝巖洪禪師

師諱惠洪新昌朱氏子初謁浙翁琰禪師于徑山未合及琰遷天童再參室中得契出世大慈後遷石佛

偃溪聞禪師

師諱廣聞侯官林氏子得度受具遊方歷訪尊宿參天童浙翁琰禪師後再參雙徑得法屢住名剎所至革弊支傾廣容徒眾

千光西禪師

師諱榮西日本國人發願欲往西域求教外別傳之宗有告以天台萬年可依航海而來時虛菴敞禪師居萬年師以詩謁之曰

海外精藍特特來 青山迎我笑顏開
三生未朽梅花骨 石上尋思埽綠苔

遂依焉及敞遷天童師亦隨至居歲餘聞敞有改作千佛閣之舉乃請曰「思報攝受恩即糜軀不憚况下此之事西忝國主近屬當歸國致助良材」遂歸踰二載挾大舶泛鯨波果致百圍之木以成傑閣後嗣敞之法焉

圓證知客

天目禮禪師有詩示之曰

莫年結屋傍山椒 門外荊蕪沒半腰
幾度賺君來扣擊 老無氣力舉藤條

橫川珙禪師

師諱如珙永嘉林氏子有叔正則為沙門視師幼不食肉愛之乃度其祝髮初見石田癡絕疑礙無入聞天目禮公居太白往投以疑目舉「南山筀笋東海烏賊」師擬對目遂打師忽有省留以執事丞相以師有行解可師表命出世雁山靈巖遷能仁既歸放牧寮辭疾不應至元十年有旨住育王晚年藏穴寺側曰「此菴」乃自作銘曰

天生一穴 藏吾枯骨
骨朽成土 土能生物 結個葫蘆 挂趙州壁 永脫輪廻 超三世佛

後以書訣眾而逝

荊叟珏禪師

師諱如珏初見癡鈍於天童僧問「如何是佛」鈍命師下語師答「爛冬瓜」即呈頌曰

如何是佛爛冬瓜 咬著冰霜透齒牙
根蒂雖然無窖子 一年一度一開花

鈍笑而可之後詔住育王徑山

虛舟度禪師

師嘗參天童晦巖光後住徑山

一菴諲禪師

按佛日祖像㡠內有天童一菴諲禪師

無鏡徹禪師

師嗣天童無際派舊志列〈先覺考〉《續燈錄》中載「天寧」或誤刊「寧」字俟考正

圓上人

袁學士文清公桷有〈天童山圓上人遠來開平訪華嚴以舊詩求題因賦二章〉

一曰

三尺枯藤一卷詩 五千里外訪相知
鄉音未改眉毛在 曉過嶺西聞子𨾚

二曰

手探驪珠顆顆圓 清如秋月獨當天
舊棲太白寒禁得 更上開平擬過年

又〈送圓上人遊開平回天童〉云

圓帽方袍上上京 看山碧眼雪分明
南來白雁先秋去 我輩無情合有情

孤峰德禪師

師諱明德昌國朱氏子幼不好嬉每結跏趺端坐其叔司藏天童慧明訶之曰「童子不知頌詩讀書癡坐將焉求」曰「欲學坐禪求作佛爾」初供灑埽之役于金峩已而度為大僧慨然有求道之志首謁竺西坦公于天童公問「汝從何來」曰「金峩來」公曰「金峩山高多少」曰「不見其頂」公斥之益自策勵以必證為期一日舉「世尊拈花事」有省遂以偈呈公頷之後嗣法竺田霖歷住東禪保寧道場淨慈授「圓明定慧」之號副以金襴法衣宋文憲銘其塔

玉溪珉禪師

師諱思珉四明張氏子首參雪峰于徑山次謁止泓于天童泓問「何來」師曰「徑山」泓曰「未離徑山一句作麼生道」師曰「平如鏡面險似縣崖」泓曰「昨夜山前因甚虎齩大虫」師擬進語泓即掌之師忽有省一日侍次泓舉「世尊因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意旨如何」師叉手進前泓曰「外道讚歎云『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又作麼生」師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泓喜其類己令典藏者久之大德四年出世郡之吉祥金文保福帝師頒旨褒護賜「佛心明妙」之號

竺田霖禪師

師諱汝霖四明王氏子從慈溪永樂寺梅澗福公出家聞天童止泓道化往參泓密奇之遂命為侍者泓室中舉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勘驗來學眾皆未喻師已豁然後出世上藍大振法道為止泓嗣又主明之雪竇三載遷松江澱山晚主萬壽至元五年中夏書偈而化茶毗獲五色設利無算

無作述禪師

師諱文述慈溪人幼從師受五經子史百家之書及閱佛書忽心融神會即白親出家謁元叟東嶼諸公無所解悟入天童見怪石奇公與語契合入室侍書後平石砥公主席掌藏鑰諸山聞師聲譽迎宣大法鳳躍山等慈虛席宣政院起師主之後遷保福護聖帝師賜以「覺智圓明」之號

實菴隱禪師

師號松隱奉化鄭氏子得法于古林茂禪師機辯峻絕縱橫自如兩從古林于永福保寧俱居第一座月江印公蒞湖之道場請師分座說法至正壬午行宣政院命主瑞雲之清涼學徒奔湊授「佛光普照」之號居寺一十五年退居東堂左菴良公法中猶子迎歸天童之此軒俾首眾舉揚法事未幾示疾左右請偈乃舉手指心曰「此中廓然也何偈之為」端坐憑几握右手如拳以額枕之而逝良公方主寺事令四眾持服如喪住持禮越七日茶毗火方舉有天華飄洒晴空中似雪非雨盤旋烈燄之上火滅乃已得舍利如珠璣者眾建塔于瑞雲山之西岡宋文憲為銘曰

我聞如來 演說般若 天雨寶華 繽紛而下
巖巖普照 諸佛之子 依佛倣佛 乃亦有此
豈非天龍 及護法者 欲警有情 使之四洒
應感之機 非由外爍 風動籟鳴 實自中作 曷以明之 法因心悟
表彼空華 以無著故 何有四大 何有五蘊
一空之餘 諸法銷霣 如大寶鏡 罔不含攝
隨物賦形 了無餘迹 晏坐雲峰 學徒川赴 孰不清凉 如飲甘露
末法瀾奔 師其砥柱 胡為西歸 空存遺履
有窣堵波 中藏設利 佛光煒然 羣昏咸賴

恕中慍禪師悼師偈云

口有雌黃眼有筋 輕輕觸著便生嗔
拳頭作枕且高臥 無復攔胸去築人

瑞首座

古林清茂禪師有〈送天童瑞首座之仰山偈〉云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
百匝千重 經天緯地 忽然樹倒藤枯 畢竟句歸何處
纔聞太白來 又往仰山去 三千年桃樹花開 九萬里鵬程逸翥
離四句 絕百非
一口吸盡西江水 咄咄咄力[A1]囗希 上士勤而行之 中下聞之不喜
看取珠回玉轉時 正偏兼帶雙雙舉

古鼎銘禪師

師諱祖銘四明人依橫山錫公得度竺西坦公居天童辟為內記後得法于元叟端公出世主隆教寶陀中天竺徑山錫號「慧性文敏宏覺普濟大師」後退居于東湖青山二靈

無印證禪師

師諱大證幼穎異父母知不可留使從昌國寺薙染初謁荊石琬不契聞雲外岫唱道天童往依入室岫云「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作麼生救」師云「請和尚喫飯」岫又云「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不要相救」師云「救他作麼」岫又云「天童今日大死去也阿誰與我同行」師云「和尚先行某甲後隨」岫呵呵大笑自兹情同魚水至治間詔天下善書者金書藏典竣事賜織金屈眴南還江浙丞相脫歡公起師主衢之南禪繼領光孝遷信之祥符移明之定水升雪竇後退居定水圓明菴入寂于至正辛丑闍維牙齒不壞舍利明瑩

言侍者

笑隱大訢有〈送天童言侍者偈〉云

汝負吾兮吾負汝 曲如鈎處直如絃
鄞江急水東流去 太白峰高不到天

妙淨禪師

臨海人幼聰慧十五出家聞了堂和尚居四明大興宗教即往參之得其奧旨時左菴為浙東叢林第一延師居焉眾皆敬服洪武初退休巾峰尋移雲峰樂山水者三十六年端坐而逝所著有《方便錄》《百忍圖》

幻菴住首座

師諱法住又號雲峰豫章人為天童首座拜應菴塔有偈云

耽耽睡虎管窺斑 便把中峰作靠山 不得破沙盆一個 子孫乞活也應難

後得法于蒲菴復

大基丕禪師

師得法于左菴良公掌天童內記江浙行省丞相康里公領宣政事選師主佛隴後遷洛伽補陀

呆菴莊禪師

師薙染天童參侍左菴良公得法了堂一公後住雲居徑山其自作〈呆菴歌〉有序云「余以癡鈍自守隨所住處扁曰『呆菴』客有譏曰『世人以機巧相尚其來久矣子欲全其呆而矯諸不亦迂乎』余因謝其客曰『靈利漢有此分別爾』客既去於是作〈呆菴歌〉以寫呆意」歌曰

我是呆菴呆道人 不識世[A2]間秋與春
兀兀癡癡只麼過 無榮無辱無疏親 或把精金和土賣 或收燕石藏為珍
笑倒傍觀靈利漢 讚亦不喜罵不嗔
有問呆菴何所作 閒看葫蘆懸壁角
當場拈起鈍鐵鍬 擬向虛空去穿鑿 門戶長年八字開 屋裏從來空索索
多被時流驀面欺 一生鹵莽都不覺
可怪呆人百不能 對人呆話還可憎
剛道夜深芻狗吠 大洋海底人挑燈 更有一般呆伎倆 兩耳卓朔頭鬅鬙
任你客僧逞機巧 東呼西喚渠不應

恕中慍禪師

師諱無慍號空室臨海陳氏子幼讀書不煩再授依徑山寂照端公薙染徧參尊宿見太白平石砥公典藏鑰居十載偕木菴聰公大宗興公謁竺元道于台之紫籜山參證得悟踰一歲復還天童晚以日本奏請起召京師已而寢奏留居天界有〈監收上堂兼謝天童藏主〉云「以字不成八字不是𤫩瓏巖頂白浪滔天萬工塘中蓬塵漲起分毫上定當升合裏論量收得來放得去隨緣剔脫觸處放光可以起臨濟正宗可以滅正法眼藏雖然若是個中人聞與麼道直須洗耳有分且誰是個中人面如滿月目如蓮天上人間咸慕敬」後又賜歸天童明洪武八年乙卯著《山菴雜錄》愚菴及禪師寄師詩云

惺惺石上主人翁 一室高居太白峰 靖退只今非小節 知心未許石門聰

覺藏主

了菴欲禪師有〈送天童覺藏主偈〉云

三世諸佛是何物 一大藏教是何語
直指單傳顯正宗 爛爛覺華生碓嘴
自古上賢猶不識 中下之流豈堪測 㪬瞎摩醯鬼眼睛 大地山河墨漆黑
黑中有白光熈熈 敲空作響開愚癡
空拳紙上實性義 隱顯出沒超玄微
倒一說兮對一說 今古幾人能辨別 紛紛墮在光明中 大似獼猴探水月
偉哉作者何方來 江村古寺相徘徊
提金剛椎碎窠臼 用黑豆法驅英才
撒開兩手時一笑 照中之用用中照 北斗藏身豈偶然 南山下雨還同調
明朝話別歸魯松 鐵船打就成怱怱
隔山相喚解相應 管取倒行摩竭令

印書記

欲禪師又有〈贈天童印書記偈〉云

一句子 龍無龍
總拈却 稱長雄 灼然不墮言思中 單非隻 兩非二 老胡打失當門齒
妙彈無絃誰賞音 還我東山左邊底
最卓犖 端尋常 毫毛豈足爭短長 拶著三關應手破 海印湛湛涵秋光
跨三賢 超十哲 頂門別有通天穴
滿肚文章一字無 賊面似人人似賊

證侍者

楚石琦禪師有〈送天童證侍者再參詩〉

鳥窠吹布毛 侍者便悟去
天童親切句 不要重指注 十月天漸寒 早過西興渡
相望一千里 往復行大路 入室再參時 瞋拳須照顧

安禪人

琦禪師有〈送安禪人往參天童偈〉云

誰道葫蘆醋不酸 衲僧帶眼若為謾
長松一望二十里 脚未跨門先膽寒

政書記

琦禪師有〈送政書記往天童偈〉云

如來禪 祖師禪
文字禪 是何禪 一筆勾下 白日青天 笑殺湖南長老 大書楷字深鐫
不見毘耶居士 嘮嘮擊小彈偏
及乎被人問著 直得杜口無言 禪禪靈石書記 作麼流傳
竹月生寒籟 松風入夜絃 既善騎聲蓋色 何妨說妙談玄
潮音洞裏敲金鐙 太白峰頭駕鐵船

諾禪人

琦禪師有〈送福州諾禪人再參天童偈〉云

主人翁 惺惺著
潦倒瑞巖 自呼自諾 蛇吞鼈鼻口生烟 虎齩大虫頭戴角
會不會 知不知 大唐國裏無禪師
𤫩瓏巖主七十四 優曇鉢花第一枝 送君此去君知麼 莫把草鞋輕踏破
前頭更有最高峰 不獨飛猿嶺難過

腴侍者

古林茂禪師有〈送天童腴侍者偈〉云

三呼不觸當頭諱 三應寧將五位分
向上更無提掇處 到頭誰肯囫圇吞
春風揚廣山前草 白日長庚嶺上雲 蓋覆得來成直截 隰州無口謾云云

少曇瑞禪師

師嗣法于佛智禪師與笑隱訢公雅好訢有〈送師歸江西序〉云「至大中予主餘英山寺三年寇至剽掠俱盡僅脫身免常所雅厚咸相聚匿笑莫有顧余者獨少曇來勞苦數十返明年佛智遷徑山三月禍作其徒多背去而少曇又與二三子留侍暨佛智歸江右少曇分座太白不得從今復走宜陽而省焉於其行重予有感矣世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教而民或悖之溺于愛者忘其親訹于利者傷乎義吾徒辭君父之尊伉儷之欲惟師友之道得同乎人也而吾徒貴遠遊大方多眾羣居千百錯礱砥礪期底于道若是于師友之道又專矣無汩于欲競于利其庶乎有終矣於戲孰謂之變能移于吾徒矣乎若少曇者可以敦俗者乎」訢又代著〈移師住光嚴行院疏〉云「履狶而知瘠肥乃為良賈解牛而至綮肯始曰善庖故為政必先求賢而綱宗所以弘道某行無町畦志不磷緇籌室先登及見永明全盛龍門獨步其如妙喜南遷與其傲睨太白之巔孰若徜徉西丘之上凝塵一榻儼如千眾之臨蓋頭把茅自作萬閒之庇祈光法運仰祝帝齡」合觀前後二文則非專席天童

默中唯西堂

在天童時有〈詠蠶偈〉云

桑空柘盡始心休 綿密工夫一繭收
爐炭鑊湯𢬵得入 為人只在一絲頭

雪巖欽禪師

參訪至天童佛殿前經行次擡眸見古柏觸著向來所得境界一時放下後得法於無準範禪師

素禪師

《釋氏稽古》云國初名僧未見傳紀者附名有天童禪師素

鳳頭祖師

師諱道孚字信菴江浦人禮天童觀公時觀翁道望高天下宣廟在潛每承顧問宣德歲丙午召至京師館于慶壽丈室師執事惟謹上嘉之賜西服茜衣師牢讓不服入五臺覩聖像攝身光中奇幻百出歎曰「一翳在眼空花亂墜」因自號「空幻子」英廟聞師名召見大悅呼為「鳳頭祖師」蓋以師頭銳起也尋授僧錄講經未幾告退結茅山中屏息諸緣不妄交接司禮阮公簡强師復興京西廢寺昭靖王又以宣武門第賜為梵剎賜額「承恩」為師憩息之地師善書筆法遒健常於文華殿大書扁額上視稱善贈之詩有「高僧書法勝中書」之句嘗施食於內庭開法於祕殿上皆躬御視聞擊節歎賞當是時耆舊凋喪獨師法聞四方景泰丙子升堂說偈而寂訃聞上震悼遣祭命公侯以下咸弔奠茶毘獲舍利建塔胡忠安公濙著銘云「學博行修功盛能光大法門云

太初原禪師

師諱啟原日本國人與宗猷等十八眾遊參上國賜齋敕見講義泐季潭潭乃指見了堂一一又指見天童素後住羅陽三峰山交龍護臨化說偈曰

生也鐵面皮 死也鐵面皮 一椎百雜碎 白日遶鐵圍

即菴禪師

徑山琇公序《增集續燈錄》中云「永樂己未移書諸方幸藉天童即菴和尚展轉搜討云

懶牧覺禪師

師諱湛覺長安張氏子依月空師出家參天童性空禪師得法結松巢于雨花之左有《松巢內外集》

古音琴禪師

師諱法琴號玉泉興賢蔡氏子禮赤石山主出家問法徧叩參性空靜晃印宗諸宿印可于寶明壽堂開法瑞巖後創大剎于斗峰弘化一方有《醍醐集》三卷

懷讓禪師

本山釋端雅工詩四方交游多重之楊白川輯《天童寺集》以師所著詩卷附梓焉東臯張忱嘗贈以詩云

自聞方外說天童 夢繞青山廿里松 珍重能吟老支遁 尋常結社勝廬峰
傳書度海朝憑鶴 擊鉢臨江夜擾龍
今日東風花院裏 解衣留偈得從容

靜菴寧禪師

師諱盛寧邑光溪王氏子壽昌鄮峰瑞公之嗣瑞公繇天童大用禪師之後嗣松堂鑑公師承其法德邃才敏兼會儒宗嘉靖甲子請師住持天童適當零落之秋經營殫心安集得宜所置遺業迄今賴焉比部楊水西承閔贈以文師之嗣繼菴旵公相繼住持文林史鹿泉元中請旵公序略云「惟靜師於本山闡揚宗旨遺有遐思惟繼公於本支以昭述正傳羣然思附當不我拒也盍迎諸」往迎公堅謝諸縉紳先生請益力且曰「公號以繼繼之師師而不繼焉繼將何志」公方起謝曰「然俾我執事山中拈瓣香上祝萬年次及我先師至教也昕夕幸同諸公參究上乘至願也」至旵公二世少谷懷公亦相繼住持宗伯周文穆公應賓贈以文云「夫有疏宕之器𧿒踔之能倜儻之才然後能奮發尺籍之中而自致夫塵𡏖之外夙聞懷公完真抱一恬澹攖寧器具矣靡法不含靡機不攝能裕矣翕赩黨䓪能鎮能化才全矣備是三者而主夫天童必飭治振起踵前人之嘉績啟後嗣之芳規予有深望焉」三師俱建塔於祖關之南中峰大用禪師塔左有靜菴寧禪師塔蓋師之衣鉢塔也

啟禪師

讓公〈北京送啟禪師歸天童詩〉

一別天童二十年 京華一鉢只隨緣
三關泉石埋殘雪 九隴藤蘿鎖廢烟
巢鶴不聞新種樹 養蝸猶是舊成田 於今去作羣緇首 淨埽寒蕪整法筵

國朝

明幻禪師

淮人順治間嘗在內廷萬善殿奉侍聖像上呼為「老修行」庚子年奉旨送佛神像至天童命師仍隨侍山中年八十而終

疊山禪師

奉化沈氏子名行淵徧歷叢席後參天童浮石賢有省機辯無讓乃印可開法于江南寶光後住邑之安嵓師于逝世前徧辭檀信過幻迹居別博融本笑談終日乃云「今日特來相別」博云「那裏去」云「天台」博云「幾時回」云「不回來了」答云「莫要死麼」師云「正要請兄封龕」博以手掩師口師云「謝兄封龕了也」即書偈寄封于蟠龍菴中云「十二日方可開」十二日午刻召眾云「我要去了」端坐而逝遺偈云

報告禪門老作家 須知火裏有蓮花 通身妙用頭頭顯 法法拈來果不差
幻身原是个虫窠 尊貴何曾百歲多
詎得心空如日耀 等閑翻却了娑婆

明介西堂

師名元燈楊州人年十六投虎丘繼起禪師鬄髮居金沙數年至笠山謁嘯堂和上為侍者機契從遷臯亭兼記室再遷天童受記莂居西堂年二十九染疾書偈而逝與進士徐戢齋(勍)交厚即于本山卜地葬之李杲堂(文胤)為師著塔上之銘銘曰

公之生 一鉢一瓶 離離亭亭 公之死 一塔一瓶 離離亭亭
雲異其白 山異其青 于此置高僧 許勒吾銘

慰弘盛〈埽塔詩〉

此形非常友 如客來寄止 譬如歷峻坂 車敗而馬去
嗟君蘭蕙質 清芬竟瘞土 每讀杲堂詩 涕泣如盛雨
山花溢真定 怪石懸松塵
衣裓埽方 雲生香一縷

蓮因首座

邑之孫氏子崇禎癸未進士榮旭之胞弟幼知向上事二十歲潛入雪竇兄强之歸未幾又走天童一載勸回畢姻入弟子員年四旬外室亡即投金峩履法師薙染命名成式次春得戒于天童山曉和上令司侍職多年遷維那始記莂開法金峩退休于二靈山天岳和上居太白招首眾山中後出遊武林過平江寓三宿菴染疾辭眾書偈而逝青菴彧西堂向稱忘形乃捐資豎塔于山二靈介有〈埽塔詩〉云

塔樣斬新坐翠微 竹陰松韻共忘機
白雲只在中峰上 終日相看到落暉

校注

[A1] 囗【CB】口【志彙】(cf. X71n1419_p0525b22; X71n1412_p0209b06; T48n2006_p0312c19)
[A2] 間【CB】閒【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