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五
無生行品第三
爾時心王菩薩。聞佛說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議。從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問曰。
此序述聞法啟問。然菩薩問法之儀。皆各不同。如圓覺中十二菩薩。皆禮足右繞。長跪叉手而問。又必三請乃止。此會獨不然。葢有所表也。今心王唯叉手合掌。表身心合一。戒定慧三學。決定圓成。若三學圓成。始證無生法忍也。
如來所說義。出世無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盡有漏。斷結空心我。是則無有生。云何無有生。而得無生忍。
此贊頌法利。以發起無生忍之問也。言佛所說義。乃超出於世間。而實無世間有為之相。可謂所有一切眾生。莫不皆得令其盡於有漏。斷於結。空於心我。由是觀之。則無有於生矣。云何無有於生。而言有得於無生法忍耶。葢恐後世眾生作有得想。故興此問。
爾時佛告心王菩薩言。善男子。無生法忍。法本無生。諸行無生。非無生行。得無生忍。即為虗妄。
此示忍揀明。葢無生法忍者。謂此心於一切生滅之法。本無所生。非謂諸行無有所生也。若諸行無有所生。非可謂之無生行。若以此謂之得無生忍。乃是有無得失之想。即為虗妄矣。後地藏菩薩問。法若無生。收此法本無生之義。
心王菩薩言。尊者。得無生忍。即為虗妄。無得無忍。應非虗妄。
此揀問誤解。謂如佛所言。若謂得無生忍。即為虗妄。若乃無有得於無生忍者。應非虗妄矣。
佛言。不也。何以故。無得無忍。是則有得。有得有忍。是則有生。有生於得。有所得法。竝為虗妄。
此折非揀妄。謂若言無有得於無生忍。亦不出得失有無之中。是則同於有得。既同於有得。亦乃有忍。是則真有無生法忍矣。若果有無生。於心有得。即是有所得法。作此計度。竝為虗妄。此皆以知解分別。以盡夫後世之疑也。
心王菩薩言。尊者。云何無忍無生心。而非虗妄。
此正問其義。始出此心字。從前兩番窮詰。只為此一字耳。
佛言。無忍無生心者。心無形段。猶如火性。雖處木中。其在無所。決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詮其理。假說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爾。不見處所。知心如是。則無生心(流通本作心生)。
此明無生心。言此心無形段可見。亦無處所可住喻如火性之在木中。但虗有名字而不可得。今欲詮釋其理。故假說為名。而名實不可得。心相亦爾。知心如是。則是無生之心。瞿曇老漢當時如是論說。總屬支離。連累後代。種種說心論性。總是相樓打樓。依樣畵樣。皆不能出於範圍。如西天不如蜜多尊者偈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又如東土六祖曰。我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時沙彌神會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祖曰。向道無名無字。汝又喚作本源佛性。[A2]已後有把茅葢頭。也只成知解宗徒。所以宗乘中。至南岳馬祖百丈黃檗臨濟。代代顯大機大用。翻盡心性窠窟。直顯頓悟一宗。然而返觀一大藏教。如嚼飯喂嬰兒相似。雖然。為下根人。固合如是。亦怪伊不得。
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共生。不因生。不無生。何以故。緣代謝故。緣起非生。緣謝非滅。隱顯無相。根理寂滅。在無有處。不見處所。住決定性故。是決定性。亦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滅。離諸四謗。言語道斷。無生心性。亦復如是。云何說生不生。有忍無忍。若有說心。有得有住。及以見者。即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長夜。了別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是無生行。
此明無生行。阿摩勒。葉似棗。華小而白。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藥。又菴沒羅。葉似柳而長。果似梨。一翻云難分別。謂其似桃而非桃。似柰而非柰。可以療疾。又菴摩勒。形似[A3]檳榔。食之除風。此土皆無。故不翻。今此言阿摩勒果。因移接乃生。故以為喻。言不因生者。不無因而生也。不無生者。亦不無有生也。如龍勝菩薩中觀論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取義同此。後又徵明其義。謂此乃緣之代謝故。以緣起而生。非實有所生。以緣謝而滅。非實有所滅。緣滅即隱。緣起即顯。本無有相。若窮詰其根源。而真理本自寂滅。欲求其在。終無有處。然不見其處所。以其住於決定性故。是決定性。無有名狀。亦非一異斷常。入出生滅等相。若謂生滅等相。即同於四謗。葢有是增益謗。無是損[1]滅謗。亦有亦無。是相違謗。非有非無。是戲論謗。四謗若離。百非都絕。至此則言語道斷。何有生與不生。有忍無忍。若有說於心有所得。有所住。及以有無等見者。即為不得無上正徧知覺。而困於無明長夜矣。若真曉了分別此心性者。知心之性相如是。性體亦如是。是則為無生行。然心之與性。本非二物。迷則結性為心。悟則轉心成性。正如水之成氷。而氷還成水也。
心王菩薩言。尊者。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諸行無生。生行不生。不生無行。即無生行也。
此自審於解。言此心若本自如。於心。無所生於一切諸行。於諸行。亦無所生於其心。如是。則無生之心。與一切諸行。二俱不生。不生則無所行。是即無生行也。
佛言。善男子。汝以無生而證無生行耶(北藏作也)。
此揀問所證。
心王菩薩言。不也。何以故。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捨。云何取證。若取證者。即為諍論。無諍無論。乃無生行。
此發明正解。初拂去所詰之意。而後乃發明。言如無生行者。性相二俱空寂。即今無見無聞。體自空故。無得無失。性本具故。無言無說。文字性空故。內無知覺。外無幻相。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捨。云何而有取證。若有取證者。即為諍論。以言相爭曰諍。執理辨駁曰論。須是無諍無論。乃為無生行。此無生行。即是淨名問菩薩入不二法門。時法自在菩薩首唱云。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諸菩薩各各說[A4]已。最後文殊大士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復以問於淨名。淨名默然無言。文殊嘆曰。善哉。是真入不二法門。是時眾中五千菩薩。聞說是[A5]已。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肇法師曰。有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示默然也。今以不二法門。而證心王菩薩之解。若合符節。然初祖西來。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接世尊拈華正傳心印一宗。至今四十有三傳。皆用勦絕著子。要人將金剛王寶劍。向自[A6]己意根下一揮。直教一斬一切斷。而顯無言之旨。用覿面一機。真是得忍法門。但世尊當日曲為後世眾生。敷演教義。不肯截斷葛藤。致使心王牽枝引蔓。設遇而今濟下兒孫。纔見伊恁麼說。便喝住云。此猶涉唇吻在。屏却咽喉唇吻。快道一句來。且看心王作何抵對。
佛言。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此印成其解。雖然。者一句。也是惡毒語。直使心王退身三步。
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襍。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諸可法行。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見處所。決定性故。本無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自斷真見。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等正覺。在菩薩。始能發此覺心。在諸佛。始能得此覺果。般若經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定法。實無有法。無有少法可得。於是中無實無虗。今心王所言。亦即此義。故曰菩提性中。本自具足。無有得失。本無迷。故亦無覺。心不自知故無知。又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故無分別相。然無分別中。即清淨性。以故真常獨露而無間襍。不立文字而無言說。絕於朕兆而非有。任運自在而非無。體性湛寂而非知。靈明常照又非不知。至於一切可修之法。可行之行亦爾。俱不見有處所。得決定性。本無有得與不得。云何而言得於阿耨菩提耶。雖然。心王被世尊驀頭一印。便覺頂門重。看來也是膽小。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又菩薩摩訶薩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若恁麼會去。也只是尋常事耳。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過無相。體寂無生。所有諸識。亦復如是。何以故。眼眼觸悉皆空寂。識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三受寂滅。耳鼻舌身。心意意識。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復如是。皆亦不生寂滅心。及無生心。
此重印釋成。夫佛與心王。皆曲為後世眾生。互為唱酧。故云。如汝所言。葢此非為印成心王可知矣。下發明無生法忍心量境界。言一切心中之行。亦不過於無相。其體本自空寂無生。所有諸識亦爾。如眼根。及眼觸之色塵。與眼根之識。皆本空寂。無動與不動之相。於內。本無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夫苦受中。具壞苦行苦苦苦。樂受中。唯壞苦。不苦不樂受中。唯行苦。如眼識中苦受。具三苦者。眼視苦色是壞苦。苦色觸眼是行苦。眼與色交互。為苦苦。其樂受中。見好色不常。緣謝即壞。不苦不樂受中。一切色皆有無常所侵。若眼之根塵色三。悉皆空寂。而此三受。皆歸寂滅。至於耳鼻舌身。心意意識亦然。各有三受。具三種苦。如耳聞苦聲。苦聲觸耳。耳與聲交互。是苦受中三種苦。耳聽好聲不常。是樂受中壞苦。終有無常所侵。是不苦不樂中行苦。餘如鼻聞惡臭。舌甞苦味。身遇惡觸。心意緣慮苦境。意識分別苦法。又惡臭觸鼻。苦味觸舌。惡觸觸身。惡境逼心。惡法亂意。以至鼻舌身心意意識。與臭味觸。及境法交互等。皆是苦受中三苦。一切皆是不常。是樂受中壞苦。一切終有無常所侵。是不苦不樂受中行苦也。以眼根例推。悉皆空寂。然心意意識一句。成唯識論云。約緣慮積集。八識皆名心。若集諸種子。第八獨名心。又約等無間思慮。八識皆名意。若恒審思慮。第七獨名意。約了達分別。八識皆名識。若了別六塵粗境。前六可名識。謂其皆從所依之根而發。為屬為助。一如六根之識。故曰識。末那。此云染污。第七識之名。謂其與我見癡慢愛四惑相應。能染污真性。故得此名。阿梨耶。此云藏。謂能含藏諸種子。以變起諸現行故。又謂之現識。以能隨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任運而起。如鏡之現像故。又具能所執三義。謂我愛執所攝藏也。又名阿陀那。此云執持。謂能執持善惡業果。故又謂之業識也。復名毗播迦。此云異熟。以其能變心真如相而為異。受前七識善惡業所熏。而成熟為果故。前言心意意識一句。隨眾生虗妄心識而言。後末那阿梨耶。以明菩薩修行大乘。七八二識之別。據法相宗云。第八識有三位。名異而體不異。凡位至七地。名梨耶識。八地至等覺。名異熟識。佛位。名陀那(亦云無垢)識。前二。真妄和合。後一。純真。又云。唵摩羅識(此云白淨)。乃佛位純真之識。若無此識。則過未因緣。悉應忘失(見後本覺利品中)。然經言一心。論云唯識。心意識三。名字雖異。皆以寂滅為體。而亦不生寂滅心。及無生之心。此真為無生行也。後地藏菩薩問無生識。乃收此中之義。
若生寂滅心。若生無生心。是有生行。非無生行。內生三受。三行。三戒。若寂滅生。心則不生。心常寂滅。無功無用。不證寂滅相。亦不住於無證。可處無住。總持無相。即無三受。三受等三。悉皆寂滅。清淨無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禪。無生無行。
此揀明無生行相。乃承上所言。若生寂滅與無生之心。是即有生行。非謂之無生行。於內則生三種受。由三受。便隨情識而行。起貪瞋癡三毒。成三惡業。然貪因緣盜。瞋因緣殺。癡因緣婬。此三因若斷。即三緣不生。故以三戒作對治方便。一攝律儀戒。明止作持犯。二攝善法戒。修一切菩提分法。三攝眾生戒。即饒益有情。雖然。若寂滅之心生。則妄心決定不生。而心體常自寂滅。如是。則功用俱泯。故曰無功無用。既無功無用。則自不取證於寂滅之相。亦不住於無證。可處而無所住。此是總持無相大解脫法門。若得如是。即無三受。而三受。三行。三戒。亦皆寂滅。一切法性。皆得清淨。皆依無住而住。入不三昧。亦不住坐禪。是為無生無行。
○華嚴第七遠行地菩薩。成就圓滿方便慧。而住於此地。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甞暫與葢障相應。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修無相行。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無相行。故行於實際而不作證。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雖萬眾圍繞而心如獨處。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諦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作用。雖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之法。獲如實三昧。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虗空。是名得無生法忍。能於三千大千世界。為大明師。即此。便入第八地。捨前七地一切功用行。住無功用。為深行菩薩。離於諠諍。所作皆息。住於報行。得真寂滅心。至此。又發起無功用大覺慧。獲無量差別智。得入法流門中。入一切智智境界。今此中。即華嚴七地入八地。所修所證行相。
心王菩薩言。禪能攝動。定諸幻亂。云何不禪。
此揀問。禪寂之義。葢禪能攝心之所動。而能定諸虗幻亂想。云何而言不住於坐禪耶。
○夫禪為靜慮。乃第五地中行相。凡初習禪定。正身端坐。或半跏趺。或全跏趺。先挺動其身。并諸骨節。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既而令脊相對。身心適然。乃開口吐胸中濁氣。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皆得舒暢。後方閉口。納鼻中清氣。如是至三。若習久。身息調和。但一亦得。次當唇齒相合。舌拄上齶。後方閉目。祇令斷光而[A7]已。若欲出定時。先開口放氣。想息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動其身。及肩胛頭項。以至於足。復以手徧摩。悉令柔軟。又擦手令煖摩抄兩眼。方使其開。乃可隨意。葢入定。從粗入細。出定從細出粗。若在定既久。出時陡促。則細法未散。恐於身中。作風痛諸患。至若調息之法。有聲喘氣息四相。守聲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也。若夫論禪定之法。余嘗得諸藏典中。如經云。初學不思議三昧。當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此修定之初門也。又云。若入徧處定。或行或住。或坐或臥。隨所入定。境界現前。如是。則繁興大用。無有不定時矣。此修定得力處也。又經中言次第入定之法云。結跏趺坐。正念現前。便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又云。有覺有觀。念得喜安。遊心初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心二禪。護念清淨。無有眾想。遊心三禪。憂喜既盡。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心四禪。又云。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粗漏[A8]已伏。名為二禪。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諸苦樂境。所不能動。名為四禪。此四是色界。以禪為樂為食。然初禪過患。內有覺觀。故外有火灾。二禪過患。內有歡喜。故外有水灾。三禪過患。內有喘息。故外有風灾。至四。禪內外過患。一切俱無。諸灾所不能及。得四禪[A9]已。於自身相。與虗空相等。心緣虗空無邊。而為行相。即證空無邊處定法。從空無邊處起。觀空無邊。識亦無邊。觀空則外。觀識則內。一心緣識無邊處。而為行相。即證識無邊處定法。從識無邊處起。空色既亡。識心都滅。澄定寂然。無去無住。故以無所有處。而為行相。即證無所有處定法。亦名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故以非想非非想處。而為行相。即證非想非非想處定法。亦名有想無想處。此四。是無色界。以寂為食為樂。至此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復行相。滅諸想受。名滅盡定。二乘人。又名此定為想知滅定。故曰有想無想處想滅。入想知滅定。得此想[A10]已。作是念。有念為惡。無念為善。若不為念行。不起思惟。微玅想滅。粗想不生。即入想知滅定。此名背捨法。亦名次第滅想法。通前四禪。名為九次第定。又云。若入初禪。則聲[A11]刺滅。入第二禪。則覺觀[A12]刺滅。入第三禪。則喜[A13]刺滅。入第四禪。則出入息[A14]刺滅。入空處。則色想[A15]刺滅。入識處。則空想[A16]刺滅。入無所有處。則識想[A17]刺滅。入非想非非想處。則無所有想[A18]刺滅。入滅盡定。則想受[A19]刺滅。此諸想中。以不用處想為無上。諸言有想。諸言無想。於其中間。能次第得想知滅定。是為第一無上想。又云。從初禪起。次第入於滅受想定。從滅受想定。次第還入。至於初禪。是名師子奮迅三昧。喻如師子奮迅之時。既能進前奮迅而去。亦能却行奮迅而還。此餘獸之所不及。諸佛菩薩。入此三昧亦爾。因名師子奮迅三昧。既因師子奮迅三昧。逆順出入。故菩薩有超越三昧。能超越諸法次第。有順入超。逆入超。順逆入超。逆順入超。超出亦爾。此名超越三昧。然菩薩能具足超。聲聞不能具足超。但能從初禪超入三禪。尚不能超二。何況能超三耶。菩薩從初禪。便能超入滅受想定。故名頂禪。亦名佛智三昧。所謂隨意自在。善入出住也。又云。如來於滅度時。從初禪次第入於滅盡三昧。從滅盡三昧起。入𦦨光三昧。從燄光三昧起。入水氣三昧。復從水氣三昧起。還入𦦨光三昧。從燄光三昧起。還入滅盡三昧。次第還入以至初禪。復從初禪至滅盡三昧。而入無餘涅槃。又云。菩薩雖入滅定。而不樂著寂滅。俱時發起四心。由慈辦悲。緣悲得喜。緣喜有捨。由空得無願。由無願得無相。是為解脫門。亦名三三昧也。然比丘心無異緣。意在禪息。其始以一心專思寂想為旨訣。而能隨意自在。善入出住為要終也。故文殊師利云。昔初發意求入不可思議定。我於今日。無復此意。當入不可思議定。若我入不可思議定者。則成可思議矣。此誠可與學般若菩薩言之。而未可與二乘人說也。
佛言。菩薩禪即是動。不動不禪。是無生禪。禪性無生。離生禪相。禪性無住。離住禪動。若知禪性。無有動靜。即得無生。
此示無生禪為第一義。言禪即是動者。即前所謂無生之心。譬如虗空。無有動住。無有起相。無有作相。又如具離空寂。心處無住。是禪波羅蜜也。以離於動靜。故曰不動不禪。是無生禪。然禪性本無生。當離於生。是禪之行相。禪性本無住。自當離其住於禪動之相也。若知此禪性無有動靜之相。即得於無生矣。
○台教依一心三諦。修三止觀。分藏通別圓四教。謂圓教三諦圓融。此心即空即假即中。一心具十法界。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安心止觀。以三觀破三惑。三觀一心。無惑不破。此亦與圓覺中二十五輪。最後三觀齊修義同。圓覺又云。修於禪那。先取數門。為初首方便。疏云。次第有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一數息。攝心在數。不令馳散。二隨息。心隨於息。捨於數故。三止。凝心寂慮。捨隨修止。四觀。不著於止。起觀分別。五還。捨觀修還。轉心返照。六淨。捨還修淨。淨心成就。心無所依。不起妄想分別。能發真性之明。前三是定。後三是慧。台教謂修此六妙門。能至涅槃之道也。昔有大珠慧海禪師。因止觀座主來參。問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且為當將心止心。為復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試請說看。座主不能對。珠曰。何曾修得止觀來。圭峯禪師以禪教互相非毀。甞著禪源詮。其序略曰。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靜慮。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明為禪。又云。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淨禪。達磨門下。展轉相傳者。是也。
無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動。以是智故。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
此別明般若義。言既得此無生。即得於般若。何故。以無生亦不依於有住。而心本亦不動。以有是智故。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也。
心王菩薩言。尊者。無生般若。於一切處無住。於一切處無離。心無住處。無處住心。無住無心。心無生住。如此住心。即無生住。尊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不思議中。可不可說。
此自述領解般若。以明主伴互為唱酧也。故承上而言。無生般若者。今我[A20]已知於一切處。皆無所住。亦無所離。然此無生之心。本無住處。亦無處可住其心。由此心無住處。無處住心。故心得於無生而住。如此而住其心。即是無生住矣。既而又歎美其法曰。尊者。心無生行。誠不可以心思口議於其間也。然此不可思議中。正智現前。雖可說。而又不可說。固當於言外體而明之。
佛言。如是如是。
此印成其解。如是者。唯如為是。重言者。深美之也。此又為不可說。下一注脚矣。
心王菩薩聞如是言。歎未曾有。而說偈言。
此述聞法喜歎。後說偈發明。
滿足大智尊。廣說無生法。聞所未曾聞。未說而今說。
此贊法所未有。然佛以智方便。為後世眾生演說斯義。故即稱大智也。前無相法中。亦說無生。而未能若此。所以謂廣說也。然我等今聞所未曾聞。而如來四十餘年未說之法。今亦說之矣。
猶如淨甘露。時時乃一出。難遇難思議。聞者亦復難。
此歎聞遇之難。時時。猶言久久也。如是妙法今[A21]已說。雖云後世難遇此法。然欲求聞而深解者。亦復難矣。
無上良福田。最上勝妙藥。為度眾生故。而今為宣說。
此明悉檀法利。葢田能長養根苗。而藥能療身心之病。以明度生說法意也。
爾時眾中。聞說此[A22]已。皆得無生。無生般若。
此結眾聞獲益。無生般若。本是七地中法。在會同聞而得共證。理固然也。又須知初地至七地。同修無相法。次第斷俱生我法二執。同入滅定。但前六地。有出有入。定相未忘。以其同於二乘。厭生死。欣涅槃。墮有為行。有能取所取故。七地則遠離定相。能念念入。念念起。念念無相。以捨於二乘之善。住於亡善之地。無生死涅槃之相。第功用未忘。心量猶在。故必至八地。捨離藏識。俱生我執[A23]已盡。一切種種相滅。方得住於滅定不起。然以自覺聖智之力所持。終不為定相所醉。是故不取證涅槃。而上求下化也。
音釋
(音料。治病也)。
諍(爭去聲)。
駁(音博。色不純也)。
吻(音刎。脣邊曰吻)。
屏(音丙。除也與迸同)。
朕(呈錦切。上聲。線縫處。又帝王自稱曰朕)。
兆(音趙。與𠧞同事先見也)。
驀(音麥。躍身上馬之狀)。
供(平聲。具也)。
首(去聲。有罪自陳曰首)。
諠(音暄。譁也。囂也)。
挺(汀上聲。聳直貌)。
齶(音噩)。
胛(音夾肩脾)。
嚙(音舛。息在心胸之圓則嚙)。
奮(音糞。鳥忽飛起貌。又力舉也)。
迅(音信。疾也。又與奮同。奮亦音信。鳥之張羽自奮也)。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五
校注
[0283001] 滅疑減【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為法忍分。夫法忍者。即無生法忍也。無生法有十。一諸蘊自性無生。二諸見自性無生。三空自性無生。四性自性無生。五時劫不遷自性無生。六涅槃生死自性無生。七說法音聲寂默自性無生。八智慧分別自性無生。九神通道力一一周遍自性無生。十不出剎那際。對現三世盡古今劫。一切眾生身自性無生。菩薩入第七地。先當以方便慧。發起殊勝廣遠之行。方能證無生法忍。故此品之名。乃為無生行。又必從自心上。辨明無生之法。所以假心王菩薩發問。若求契證之功。須具決烈性。發大勇猛。用剛斷之智。乃能證入。葢忍者。刃於心也。將一切世間有為有漏之妄心。真下一刀而割裂之。永不復起。此乃得忍之義。所以般若經云。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又大經云。離心意識分別想。入一切法。如虗空性。是得無生法忍。又云。於一切法。念念無生滅相可得。是名無生法忍。又云。菩薩行六波羅蜜。住三解脫門。無方便善巧。於法生染著。是法愛。如宿食生。能為過患。即不能入正性離生。是名菩薩頂結。墮於二乘。若離於法愛。一切法無所得。名離生。則不墮頂結。又云。正性。即涅槃之理。離生。即見道無漏智。得此智。自不為煩惱所迷。而於三界受生。若能如是。即入正性離生。得無生法忍。以是觀之。無剛斷。決不能離。不割裂。豈非是愛。只此二語。無生法忍之義。[A1]已盡於斯。然今行此無生行。以求證於心體。必須從法上辨心。故先言法而後言心。若心之所行。而契於無生之法。即便證此心體於日用動靜之間矣。夫何難之有。此品。從無相法品中。無生之心句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