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四
無相法品第二之下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羅蜜者。皆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耶。
佛言。善男子。我所說六波羅蜜者。無相無為。
此明無為法。非與二乘所說之義同。
何以故。善入離欲。心常清淨。實語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羅蜜。
此徵明六度法。夫菩薩修六波羅蜜。深解現前。真如一心之法。修於離相。皆以法性為體。而惟順性為用也。何為法性。謂屬法是性故。又在有情中名佛性。在非情中名法性。又此法性。屬佛。即為法性身。屬法。即為法性土。性隨相異故。今知法性體無慳貪。故修法施。所謂心常善入離欲清淨梵行。捨於有為。則無取無著。而以真實語。隨宜俯順。方便為說自性本覺。能出生法身解脫般若之利。而獲始覺之果。以此法利人。是大乘法施度也。
至念堅固。心常無住。清淨無染。不著三界。是尸羅(北藏無羅字)波羅蜜。
梵語尸羅。此云戒。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修淨戒。是以至念堅固。不為世相動搖。心常無住。絕於善惡兩途。持犯不生。清淨無染。超諸世間。不著三界。此是大乘戒度也。
修空斷結。不依諸有。寂靜三業。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羅蜜。
梵語羼提。此云忍辱。以知法性無苦。離於瞋惱。故行忍辱。然先修空法。以斷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等。九種妄心之固結。又離於諸有。一曰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又曰九有。欲界與四禪四定。又二十五有。四洲與四趣(三途并修羅為四)。六欲并梵天。四禪及四空。無想洎那含。是也。總則名為三界六道。又楞嚴中。并仙道為七趣。若乃心不依此。住於無為。令三業寂靜。外忘所對之境。不住身心。內絕能忍之念。此是大乘忍度也。
遠離名數。斷空有見。深入陰空。是毘梨耶波羅蜜。
梵語毘梨耶。此云精進。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於懈怠。故修精進。然遠離一切諸法。假名虗數。如二乘。修不淨。慈悲。數息。因緣。念佛等。五種觀。為五停心。以止貪嗔散亂愚癡多障五種過。及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種種名數。斷空有二見。深入五陰法空。此是大乘進度也。
具離空寂。不住諸空。心處無住。不住大空。是禪波羅蜜。
梵語具云禪那。此云靜慮。以知法性常定。體無動亂。故修禪那。然具離二乘之沉空滯寂。而又不住於諸空。如大乘初門中。以六根無體為內空。六塵無相為外空。六識無有。為內外空。生滅相無。為有為空。空相亦無。為無為空。性體本虗。為無始空。法本常無。為性空。俱無亦無。為不可得空。廣說有畢竟空。無所有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第一義空。空空。不住如是等空義。而心常處於無住。又不住於大空。謂身所棲托。即器世界。十方無量無邊。皆悉是空。故曰大空。此是大乘禪度也。
心無心相。不取虗空。諸行不生。不證寂滅。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
梵語般若。此云智慧。以世人聞般若。則生尊重想。言智慧則輕。故從梵語也。知法性體明。離於無明。故修般若。然凡夫執心有相。諸佛則心無心相。二乘取著空相。大乘則不取虗空。權教行於諸行。實教則諸行不生。二乘取證寂滅。菩薩則不證寂滅。二乘心有出入。性非平等。菩薩則心無出入。性常平等。如是。則了知諸法實際。皆決定性。此即是般若真義。然得此般若。自不依於諸地漸修。而又不住著於智慧。此為大乘般若度也。昔如來為蕩相遣執。與二乘人。廣談般若實相之義。而後方說法華授記作佛。葢非由般若之妙。決不能泯法見之執情。苟無般若之力。又何能受菩提之記莂耶。至拈華直指。盡掃言說之筌罤。獨顯當機大用。惟有迦葉尊者。一笑相傳。此佛祖授受般若之法印也。且夫拈華一著。世尊於三百餘會。言說不到。五千教典。詮註不及。然非拈華。則不能顯示般若之法。苟非般若。亦無以深悉。拈華之旨。逮後列祖傳此心印。或以機語。或行棒喝。覿面全提。不容擬議。是深得於般若者也。故達磨一宗惟貴明心見性。視一大藏教。皆為剩語。何有二十餘年之廣談哉。嗟末世狂禪。撥置教乘。妄談般若。其行同於凡夫。便擬與諸佛齊等。實可悲憫。夫如來所演法藏聲教。皆名為文。離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說。是名為義。故經云。凡有言說。名世俗諦。若知無相之相。即是實相。通達實相。即名第一義空。如來知世諦。知第一義諦。以剎那相應般若。便能證得一切智智。一切微細煩惱習氣。皆永不生。名無餘斷。得名為佛。何名為法。實法不壞。是名為法。又於心無所著。名為真法。於一切法無所求。是真求法。於一切法。皆無取著。以諸法實相。不可得故。於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無相諸法。以相無相。俱不可得故。是以行深般若。都無所見。無所得。亦無所住。亦非不住。無變易。無分別。故云不斷凡夫法。不取如來法。是修行般若波羅蜜。然不為得法故修。不為不得法故修。不為修法故修。不為不修法故修。信於般若。則不信一切法。修行於般若。則不修一切法。然欲成立一切法。應學般若。以般若能成立一切法。一切法。皆般若中生故。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實相法中。無取捨故。又善達實相。了知其中。無染淨故。又不應觀一切法。若可得。若不可得。而能住一切。法。修一切行。成一切智。所以云。若無善巧方便。則不能行於般若也。然諸相應中。與一切諸法空相應為第一。如經云。或遇惡心以刀割佛左膊者。或遇敬心以香塗佛右肩者。如來於割者。不以為恨。塗者不以為恩。故永嘉大師云。心與空相應。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施與劫奪。何得何失。此實能與空相應者也。然能與一切諸法空相應。即與般若相應。能與般若相應。乃最尊最勝。最為第一。葢般若相應。即是空相應。即是無相相應。即是無願相應。究竟亦無若相應。若不相應。是以學般若菩薩。於諸法門。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水月。如空華。如變化事。如尋香城。雖皆無實。而現似有。故於一切法。不取有。不取非有。不取亦有亦非有。不取非有非非有。至於不取亦不取。故於一切法。都無所取。由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以無性為自性故。於一切法如是。故於般若亦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至於不取亦不取。故於般若。都無所取。由般若自性不可得。以無性為自性故。如來知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不可得。三界所有。惟是一心。眾生執於有我。起於妄行。於第一義諦不了。自性迷妄。乃有眾苦增長。諸根不實。若能明了第一義諦。則知無我。無我所。無作者。無受者。既無我我所。無作無受。亦無無明。無明既無。餘十一支。隨之而滅。一切眾生。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是故輪轉。亦不能見其始終。十住菩薩。惟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見始見終。故了了得見佛性。但緣合謂之生。生非實生。緣離謂之滅。滅非實滅。若執空。則為斷見。若執有。則為常見。此二俱邪見。非正見也。又眾生因五蘊諸法。葢覆真性。不知不見。墮於凡夫異生類中。不能出離。是故菩薩於身五蘊。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浮泡。觀想如陽𦦨。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事。作是觀[A1]已。則諸識空。無分別相。諸行空。無造作相。諸想空。無取像相。諸受空。無領納相。諸色空。無變礙相。如是。則不見色與受合。受與想合。想與行合。行與識合。無有少法與少法合。本性空故。又觀身中四大。由執見生。故有地大。由愛見發。故有水大。由緣見起。故有火大。由妄見動。故有風大。此四大者。因眾生四見。相感而生。若形質歸地。精液歸水。煖熱歸火。運轉歸風。四大各歸。無少法可得。本性空故。二乘聲聞。於五蘊中。見身有苦。常懷厭離。欲斷諸集。恒畏其生。證於寂滅。心契無為。勤修道法以求自度。志趨涅槃。菩薩心雖向涅槃。而不取涅槃。身雖住世間。而不為世間法之所染污。葢以處生死為樂。不以涅槃為樂也。又邪見外道。為求解脫。但欲斷死。不知斷生。若法不生。即無有滅。菩薩但斷其生。而死自滅。是故菩薩於苦集滅道四諦。無有少法可得。不見身有苦。亦無集可斷。無寂滅可證。無道法可修。以一念相應妙慧。知自性諸法本空。行於般若。得善方便。而於布施。心無所著。三輪體空。無施受故。住於尸羅。不見戒相及持犯者。行內外忍。不見能忍及可忍者。行於精進。不見能行及所行法。正念靜慮。不見散亂及寂靜者。行深般若。正智觀察。一切法空。不可得故。以不可得。而行六度。具修萬行。於自身命。無所顧惜。於世樂具。心不好樂。知一切法。性皆平等。永不退捨一切智願。知法如空。心無所依。無所著。實無少法可得。本性空故。是以菩薩行深般若。觀如來所說。諸法祕藏。言語道斷。文字性空。眾生十二有支。由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亦無滅者。故緣起性空。於身五蘊。因虗妄而有。故五蘊性空。所有四大。由眾生情見。外感以成。虗假不實。故四大性空。至於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因五蘊四大。故起六根。由內六根。取外六塵。謂之入。根塵相生而成。謂之處。根塵識。互相因而立。謂之界。諸法相因。俱非實有。故入處界等。諸法性空。如是。乃知眾生無性。謂之人空。知諸法無性。謂之法空。人法既空。則不見有四諦。以至六度萬行。亦無少法可得。無少法可得。故心無所思。心無所思。故無所著。無所著。故名漏盡。於本性空法。真無漏故。不墮三界。故經云。一切墮三界法。是名有漏。出世間法。是名無漏。又修習一切法門。有生住異滅。則名有為。若法無生住異滅可得。則名無為。於一切法。著我我所。此非菩提。覺知一切法平等。離我我所。名為菩提。若不違法相。與法相應。能入平等。顯現義理。此是善巧方便說。我今於大般若經六百卷中。略說其義。有如是也。且吾禪宗一門。稱學般若菩薩。如從上百丈黃檗臨濟一輩。大善知識說法。皆是大乘般若義。而後學反謂支離。棄而不顧。祇取其問答機語。謂之真截提持。而又有執棒喝言語為實法。又認個主人公。本來面目為實解者。其去般若遠矣。然此不住智慧一語。可為宗門藥石。
善男子。是六波羅蜜者。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
此結明六度法也。夫大乘初教中。以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導。為能導引皆歸於實際故。又從般若發起方便願力智四度。然施忍助戒。精進助禪定。後四度皆助般若。總成戒定慧三學。為菩提之資糧也。即涅槃終教。亦以明見佛性為指歸。實教以悟諸法實際為圓頓一乘。是皆尊般若為首導也。又此六度。皆獲本覺中所出之利。而入於決定性。故得超然出世。無礙解脫。夫此之解脫者。非同二乘修於滅諦。離諸苦縛之謂。葢於大乘中。悟諸法空相。無始虗偽。妄想習氣。悉皆滅盡。且知外性。皆自心現。不起分別現行。無明煩惱[A2]已伏。即生死中。而得解脫。離生死外別。無解脫也。然二乘修習空法。尚為空法所礙。不知自覺聖智實利。而心能離於一切。又能通達一切。於煩惱生死一切法無礙。故解脫無礙。知般若如虗空。解脫亦如虗空。知般若無邊際。解脫亦無邊際。此大乘無礙解脫境界也。
善男子。如是解脫法相。皆無相行。亦無解不解。是名解脫。何以故。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此結明涅槃三德。教中云。即寂而照為般若。即照而寂為解脫。寂照不二之體為法身。然般若以無相為宗。解脫以無相為行。法身以無相為體。總從一無相法中出生。又涅槃。具云摩訶般涅拌那。此此云大滅度。大者即法身義。滅者即解脫義。度者即般若義。故以法身解脫般若。為涅槃三德祕藏。三即一。一即三。故喻如∴字三點也。今此六波羅蜜。以解脫為要終。故言解脫之法相。皆無相之行。苟或取著解脫。又被解脫所縛。故又云。亦無解不解。是名解脫。後復徵明解脫相義。故曰無有相。亦無有行。無有動。亦無有亂。身心內外。本自寂靜。此即涅槃義。所以華嚴經云。一切諸法本性清淨。是為涅槃也。若住於涅槃。即涅槃縛。故云亦不取涅槃相。教乘中。窮究至此。其說[A3]已盡。縱饒三世諸佛。也須口挂壁上。不能更著一字。唯達磨別傳一宗。正要向者裏討分曉。所以古德云。宗門中事。如籍沒却人家財產了。更索人納物事。秪如即今但問不取涅槃相底是甚麼人。向者裏道得一轉語諦當分明。方許伊談禪論教。
解脫菩薩聞是語[A4]已。心大忻懌。得未曾有。欲宣義意。而說偈言。
此敘述聞法忻懌。忻者歡忻。懌者悅懌。後偈總述如上問答法義以結成之。
大覺滿足尊。為眾敷演法。皆說於一乘。無有二乘道。一味無相利。猶如太虗空。無有不容受。
此贊法化之德。前序品贊大慈。以求慈化眾生也。此贊大覺。以聞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法化也。
隨其性各異。皆得於本處。如彼離心我。一法之所成。諸有同異行。悉獲於本利。滅絕二相見。寂靜之涅槃。亦不住取證。入於決定處。
此明均獲之利。言佛隨眾生性之各異。皆令得入於本際之處。如彼諸眾生。能離虗妄之心我。即得一法之所成就。至於諸有眾生。雖有同異之行。悉能令獲於自心本覺之利。而滅絕有無二相之妄見。得寂靜之涅槃。然亦不住於取證。若取證涅槃。謂之二乘果縛。不成增進。不為大乘。因不住取證。故得入於決定處也。
無相無有行。空心寂滅地。寂滅心無生。同彼金剛性。不壞於三寶。具六波羅蜜。
此言無相之妙。如佛言無相無行中。得空寂之心。住寂滅之地。心心寂滅。頓然流入妙覺果海。而此寂滅。於心無生。同於金剛性體。而不壞自性三寶。具六波羅蜜。是皆未曾得聞之法也。
度諸一切生。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
此述轉化之願。言我今始知度諸眾生。超出三界。皆不可以小乘法。唯說此一味真實之法以印之。然眾生於此一乘圓頓。而必有所成矣。
爾時大眾。聞說是義。心大忻懌。得離心我。入空無相。恢廓曠蕩。皆得決定。斷結盡漏。
此總結悉檀歡喜之益。所言恢廓曠蕩。乃形容入空無相之心境。盡漏者。欲界以內心外境而生愛。為欲漏。色無色二界。以內外惡法因緣。成一切煩惱。為有漏。又以三界無明。與我見合。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為無明漏。此三漏。能令心連流注散。故與見思二惑。及五住地煩惱同。然離於虗妄心我。則其漏自盡矣。此偈。解脫菩薩。廣問修行出世之法。後五品。別明此無相法中之義。而最後一品。又收前六品中之法義也。然華嚴第六現前地云。三界所有。惟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而立。於是逆順觀諸緣起相。知自性空。無作無受。即得空解脫門現前。知自性滅。無有少法相生。即得無相解脫門現前。入空無相無有願求。即得無願解脫門現前。又欲滿菩提分法。念一切有為。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固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亦不畢竟滅於諸行。故起於大悲不捨一切。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以其能觀一切自性平等清淨。入甚深法門。雖修菩提分法因緣。而不住於有為。雖觀有為而自性寂滅。而又不住於寂滅中。則得百千空無相無願三昧門。悉皆現前。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得明利隨順忍。此無相法品。即同一法義也。
音釋
(音薩)。
洎(音忌。及也)。
懈(音戒。懶也)。
怠(待上聲。慢倦也)。
莂(音必。受記成佛謂之記莂。喻如種禾移蒔也)。
筌(音詮取魚器)。
罤(音題。兔網)。
膊(音博。肩膊)。
拌(音潘。俗作[拚-ㄙ+云])。
懌(音亦)。
恢(音奎大之也)。
廓(與擴同。張小使大。謂之廓)。
曠(音纊。空濶也)。
蕩(唐去聲。廣遠也)。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四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揀世間有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