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十二
總持品第八之下
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則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則不起。云何不動法。得入如來。
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
此言真性緣起。夫目前一切諸法。雖有其相。而性本空無。其體如如不動。葢即相而觀。法法森立。即性而觀。念念空寂。雖則空寂。且能隨機而動。以故目前如是之法。雖於正是時而顯現。然剎那無住。實非三際可攝。故亦不決定於正是時而起也。所言是法者。即是真性緣起之法。即宗門目前一著子。是時者。正當是時。即當前一念正興之時也。
○昔有僧問智威禪師云。真性緣起。其義云何。威良久。時安國玄挺侍立次。遽召云。大德正興一念問時。是真性中緣起。其僧言下有省。後徑山杲禪師徵云。一念未興時。不可無緣起也。設有人道。一念未興。喚甚麼作緣起。我只要汝恁麼道。此二則語。安國發明是法於是時。徑山發明不於是時起。而臨濟大師又曰。一念緣起無生。超出三乘權學。是皆深得此中玅旨。非智識之可測也。
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
此言法性體相。夫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者。謂此目前一法。覿體顯現。無有別異於當前一念時。故亦不於當前一念別異之時而起也。又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者。謂此目前一法。雖則覿體顯現。而當念空寂。無動不動相。又且性體本空。故隨處寂滅也。此一段義。若不明心見性。悟覿面全提一著。恰似大蟲看水磨一般。故閱是說者。不可只恁麼念過便了。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此言性體全彰。夫性空寂滅時者。即前後際斷。一念不生時也。此是法是時現一句。正顯不立文字。拈華直指之大宗。謂此目前一法。即於是當前一念時。覿面顯現。葢我佛如來。初從正覺山前。睹明星處得來。後在涅槃會上。拈華時露出。不意又向此中道破。吾固曰。初祖以楞伽印心。不若此一句切當。從上諸祖千說萬說。以至擎扠輥毬。拈推豎拂。行棒行喝。種種機用。不出此一句。然此一句。實從玅覺中流出。是大總持門。總持二字。梵語即陀羅尼。謂能總攝諸法。含無盡教理行果也。然總持無文字。但玅契於佛心。能於差別中。解無差別義。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眾生悟此。便得諸佛秘密心印。而頓同佛體。善達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能轉根本法輪。是大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一切佛法。無不具攝故。又謂之真言。又名秘密藏。非器不傳曰秘。深隱難知曰密。又秘密即是顯義。未悟是密。悟之。即非密也。故法華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亦云。惟佛與大菩薩乃能知之。故在諸佛菩薩是顯。而眾生分中。則為密矣。若欲得顯密融通。且參取者一句好。但當初釋迦老子。真是婆心太切。又曰。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葢謂此目前覿露之機。本離生滅緣起。及文字等相故。唯依於空寂而住。既依空寂而住。故於一切法。皆不相為緣。於此薦得。方知龐家箇漢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麼人。馬大師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當人欲識經中的旨。且看馬大師者一句。意旨云何。
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此言體性獨存。謂凡是世間諸有為相。皆是從緣而起之法。今我所說如是全體獨露之法。乃緣之所不能生。然一切有為。皆以因緣自相生滅。若不從緣生。則因緣生滅之相亦無。其相既無。則知此生滅之性。本自空寂。而法性獨存矣。
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
此言法性迥出。謂一切緣起之性。即能緣所緣之性。如是能所二緣。皆本從緣而起。故知法性之起。實非有藉於緣。其緣既無。而起亦不可得矣。
○凡夫以惑業為緣。聖人以機感為緣。緣起有四義。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此四義中。以後二義為實。葢無性緣生故空。則非斷見無見之空。是名真空。緣生無性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是為幻有。又緣起無性故不生。無性緣起故不滅。又推無起性故不生。能顯無生性故不滅。此所謂真性緣起。無生之義也。
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則無生滅。
此言性無生滅。謂世間一切。皆是因緣所生之法。是法既從之而生。自是屬於因緣。既屬因緣。便有生滅之相。若彼法性之體。非屬因緣。則亦無有生滅矣。
彼如真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
此言體無出沒。言彼法性。無有生滅。其體自如。即是真如實相。而本不有於出沒也。第諸法於是一切時。一切處。而自生於種種出沒之想。亦何有於我也。
是故極淨本。本不因眾力。即於後得處。得得於本得。
此言本始不二。是故二字。總結如上法義。以攝一經之旨。極淨本三字。當一字作一句讀。極者至極。淨者明淨。本者本覺。乃滿口形容。言說難盡之意。言以是之故。此至極。此明淨。此即所謂本覺。然以覺玅觀察。性體獨露。本不因眾法緣起之力而成。即於等覺最後所得金剛心地之處。得其所得於自性本覺之得也。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A1]已。而說偈言。
此敘述無疑。說偈結成。
我知眾心疑。所以殷固問。如來大慈善。分別無有餘。
此明請轉法輪。言我知眾心之有疑。所以殷勤固請而申問。今佛以大慈度世。善為分別如上法義。而無有遺餘矣。
是諸二眾等。皆悉得明了。我今於了處。普化諸眾生。
此明法利流化。然前真性空品。分大小二眾。謂大乘小乘也。今此皆得明了。而同入於大乘矣。又自言。我今於了處以利生。此即所謂自覺[A2]己圓。能覺他者。同如來應世之意也。
如佛之大悲。不捨於本願。故於一子地。而住於煩惱。
此明利生弘願。謂佛本不捨於悲願。吾亦當如之。然菩薩視諸眾生。猶如一子。今眾生住於煩惱。我亦當住於煩惱而化度之。[A3]已上滿覺分竟。後屬弘化分。即流通分也。
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慈。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即不墮於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
此贊慈德利生。及經功滅障。謂名法。同有不思議熏。而能離惡滅障也。
若有眾生。持此經者。無餘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
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捨。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顯菩薩現身衛法之願如此。然持者。必當專念。修習必須如法。果能如是。則諸佛實相。念念現前。於佛菩提。何遠之有。
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此特垂遵行轉化之誡。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為何經。
此贊法請名也。梵語阿難。此云慶喜。乃佛之從弟也。以佛成道日而生。故名。年始八歲。從佛出家。至年三十。為佛侍者。涅槃經云。如來成道[A4]已。過三十年。在王舍城中。告諸比丘言。誰能受持如來十二部經。供養左右所須之事。亦不失自利。時憍陳如。舍利弗。皆求侍左右。佛言。汝[A5]已朽邁。當須使人。云何方欲為我給使。乃至五百阿羅漢。亦皆求侍。佛皆不受。時大目揵連。即入定中。觀如來之心。在阿難處。如日之初出。而光照於西壁也。便從定起。以佛意語憍陳如。即與五百羅漢。同請阿難。謂佛意欲令汝作。阿難云。若有是事。當預索三願。如世尊故衣。願弗賜與。受檀越別請。聽我不從。出入無時。隨我裁量。世尊與我三願。當順僧命。佛許之。阿難又云。佛當為我說從前所說之法。佛許重為說之。遂為侍者二十餘年。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經。言八法者。信根堅固。其心質直。身無病苦。常勤精進。具足念心。心無憍慢。成就定意。具足從聞生智。故佛常稱為多聞藏。是總持第一。佛又言。過去諸佛侍者。皆具如是八法。又云。阿難聞我所說。如瀉瓶水。置之一器。所有秘義。悉能了知。然佛凡在一會中。說法[A6]已竟。阿難必請命名。葢護持法藏之職。固合如是。今此白言。如來所說大乘之法。功德福聚。決定斷結。了證無生本覺之利。實乃不可思議。當稱何等名耶。
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此問持經獲福。
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生持是經者。則於一切經中無所希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繫宗。
此稱述經功。夫華嚴一名大不思議經。此經亦稱為不可思議也。又佛所說經法。如般若。為釋梵守護。法華。為菩薩守護。然此經不可思議。是佛境界。故為諸佛護念。護念者何。能令眾生。入如來之智海也。又云持是經者。[A7]已得此一味醍醐之法。則於一切經中。而無所希求矣。又言。是經典法。雖是一味。總持五味之法。雖是一經。能攝三百餘會諸經之綱要也。夫脉絡相屬謂之繫。流派所出而為宗。然凡是諸經之法。須知皆是此法之繫屬。而於此法中流出者也。如般若廣行六度。祇得此中無相法品中事。且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而況是經之法。頓超十地。直至等玅二覺者也。
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
此約名有三。夫攝大乘者。從法上立名。即般若義。而以真如實際。為其體也。金剛三昧者。從用上立名。取法喻並彰。能摧堅破惑。即解脫義。而以明心見性。為其用也。無量義宗者。從體上立名。能攝一切法。而為眾義所宗。即法身義。然法身。能具攝一切義。能出生一切法。若眾生證如來法身。即明始本二覺之不二。故此經。以始本二覺為宗。今立此三名。以明圓備三德祕藏。而為涅槃之前導也。
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虗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
此明功德無際。言持此經者。即持百千諸佛。而百千諸佛。皆不出此法也。然功德以虗空為喻。更無有過於此矣。
我所囑累。唯是經典。
此特申囑累。以事託付曰囑。事相緣坐曰累。夫佛囑累之意。謂我之所說一切法藏。唯此經為最耳。葢如來說一切經法。皆為欲顯此金剛三昧之法也。
阿難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經。
此揀問根性。先揀其心行。而後揀人也。
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入於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三有。
此明其操行。夫心無得失。則離於取捨。常修梵行。則住於不退。此可驗其心行之真實矣。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則遇事而不為事之所轉。入於聚落。心常在定。則遇境而不為境之所惑。若處居家。不著三有。則居塵而不染塵。此可以定其人之品節矣。此是華嚴六地七地菩薩踐履處。
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辨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
此明現獲五福。葢以法自持。必致尊敬。以道自衛。必不橫夭。二者。為自受用三昧。正智明了。而能辨其邪論。悲願無盡。而樂度眾生。二者。為他受用三昧。前四。是菩薩因中之行。後能入聖道。是菩薩之果德。如是人者。現在自他俱利。且能入於聖道。必得受持是經。而轉化於眾生也。此是我輩學道人真福。不可不知。
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養不。
此明堪受供否。為斷世疑。故有斯問。
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
此明大乘四依。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得如是四依。則能常行於大智矣。夫智有權實之分。實智。即諸佛本得智。一切語言道斷。權智。即後得智。能以方便設化。然實非權而不顯。權非實而不立。必須權實俱演。方為大乘四依。
○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住於涅槃。而示現生死。究竟寂滅。而現起煩惱。常入深禪定。而示受欲樂。常遠離三界。而不捨眾生。是為不由他教權實雙行不共法。又云。雖知一切法。無有造作。而亦不捨諸法自相。雖知不由他悟。入於法。而種種方便。求一切智。雖恒觀察無人無我。而教化眾生。無有疲厭。雖[A8]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薩行。無有休息。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轉淨法輪。令眾心喜。雖現入於大般涅槃。而一切處。示現受生。能作如是權實雙行法。是佛業。今此權實俱演。亦即此義。然離世間品。原是發明玅覺果後。利生常行之道。即同於大乘四依行相。而非小乘四依。一謂乞食。二謂塚間樹下宿。三謂糞掃衣。四謂服腐敗藥者。比也。
於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
此明內外二施。俱堪受故。凡捨身分所有。為內施。衣食供具。為外施。如華嚴迴向品中。言最勝智菩薩等。以頭目布施。饒益菩薩等。以髓肉布施。又法華云。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捨於兩臂。藥王菩薩捨身等。是也。葢內施尚且得受。況外施乎。
○智者於受食之時。當作厭離想。猶如曠野鬼。食子之肉。心生厭惡。都不甘樂。如是深加觀察。知世間受摶食之過。[A9]摶食。即欲界分段之食。以資色身者也。次觀觸食。如披剝牛羊。如諸蟲唼食。然有身。斯有觸。若貪於觸樂。終獲苦觸。故知觸之為患實大。又觀思食。如大火聚。此思。是第七意業。從根本無明不覺而起。故喻如火聚。然一有想因。即有此思食矣。再觀識食。猶如三百攢柔森列而不可近。以有生故。則有此識食。然此三種。俱名為食。能資益眾生諸根四大。及種子故。是為三界食。智者作如是觀。而於一切。不生貪想。故受食時。無論好惡。如塗治癰瘡之藥而[A10]已。又須知比丘。當以法喜為食。如玅吉祥菩薩(即文殊別名)為舍利弗等。設希有食。乃曰。我今所設食者。不可分段。不可吞咽。非香味觸三塵為體。非三界所攝。亦非不繫。如是玅食。是如來食。非飯食也。善現與舍利弗聞[A11]已。法喜飽滿。俱入滅定。不復食三界之食。此是般若涅槃二經中。所說之義。又經云。一切諸法。由食而住。在眼。以眠為食。在耳。以聲為食。在鼻。以香為食。在舌。以味為食。在身。以細滑為食。在意。以法為食。在大般涅槃。以無放逸為食也。
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此明為二乘良導。然阿難在般若會上。祇得初果。首楞嚴會中雖證法身。悟成佛法門。猶未盡漏。至法華受記作佛。雖能憶念過去諸佛法藏。通達無礙。而習漏未盡。及佛滅度後。結集法眼。始得阿羅漢果。今此故云。如是人者。是汝知識以堪導入聖道故。是汝橋梁以堪超越三有海故。實能與汝二乘。為師為導。豈況博地凡夫。而不敬事者哉。
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
此又問傳持福利。
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不可思議。
此言功德難量。夫以財寶為施。祇得人天有漏之福耳。此句先釋明。不必問其得幾所福矣。下獨顯持者之功。若能持此中一偈。便得頓悟本覺。而獲法王出世之智寶。是豈世寶之可為喻。此功此德。真實難量。非心可思。非口可議者也。
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
此明悟心不失。言一人成道。則多人獲益。若令諸眾生。持於此經。必得契悟此心。常在定中。決不失其本心者矣。
○華嚴稱發菩提心功德。連舉十餘喻。重重較之。不及少分。葢發心者。發明本覺之心體也。然於初發明。得一念相應見道。即[A12]已斷於見惑。更當修道。求斷思惑。始得不失本心。而常安住於道矣。所以初祖達磨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至此土。傳上乘一心之法。欲令人明心見性。又得馬大師大弘其道曰。一切法。皆是心法。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凡所見色。即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若是上根眾生。遇善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於階級地位。即頓悟本性。此等提唱。豈不是六地菩薩。說法化導耶。又云。行住坐臥。悉是不思議用。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著。前念後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滅。喚作海印三昧。此又豈非七地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無相行耶。又如百丈云。心如虗空。亦莫作虗空想。黃檗云。內外身心。一切俱捨。猶如虗空。無所取著。然後隨方應物。能所俱忘。臨濟云。你纔擬心。早是錯了也。德山云。瞥起一念心。便是魔家眷屬。此等所說。又豈不是七地中。得無生法忍境界。歷觀從上諸祖。莫不皆得此等契證。方可稱佛祖兒孫。利生接物。但今法運下衰。不能挽其頹風。以致見道者多。修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楞嚴所謂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正在此時。豈不悲哉。
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
此明失心悔過。即得於清凉也。然此失心者無他。祇為學者。但求一悟。便為了手羆參。即乃隨順世緣。久久舊習復起。不特求斷思惑。并前見惑。仍復又生。故破壞法身。夭傷慧命。依舊與前凡夫日用一般。此即失心之謂也。昔有僧問溈山。頓悟之人更有修否。山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初心頓悟。猶有無始習氣未除。須教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令其修行趣向。溈山此說。一如佛之言曰。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其義一也。夫佛祖令人見道復修道。其言切誡如此。後人不肯聽從。亦無可奈何。以故佛又開此方便門。乃曰。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梵語懺摩。此云悔過。今華梵兼舉。故曰懺悔。葢言若此心之既得者。倘觸境緣熱惱。或乃失之。亟應悔過。永斷勿生。則心智仍現。亦何失之有。是中即轉熱惱。而為清涼矣。
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於過去也。
此明罪性無住。即淨名所言。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什法師註云。今因先所作罪。故今悔其先罪。既言有先罪。則似罪有常性。而入於過去矣。故為說不入過去。而去其常想也。肇法師又云。往罪雖繫人。而不言罪有常性。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如是。則三世性空矣。故三祖僧璨大師初謁二祖。設禮而問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二祖曰。將罪來。與汝懺。璨良久曰。覓罪了不可得。二祖曰。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見和尚。[A13]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二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璨於言下大悟。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此悟罪性。當體空寂。如毗婆尸佛偈云。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矣。然未悟者。又不可撥無因果。謂無罪之可懺。葢人繫於業緣。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懺之。性罪。即當起行方滅。起行有二種。一從事行上懺。即淨身口意。對三寶發露。更不覆藏。斷相續心。後不復作。二從理行上懺。如後所言。入真實觀。是也。今此阿難。謂佛雖說懺悔先所作之罪。然罪性本不屬於三際。故必不入於過去者也。
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於過去。
此先印成。又重以喻明。謂汝之言然。夫罪性。實無三際之可住。如遇其明。則暗自滅矣。無(如毋字)說悔於先前所有諸罪。而以為其說入於過去也。此句。即重舉阿難之言。申明其義耳。
阿難言。云何名為懺悔。
此又問前失心悔過之法。
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淨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入觀之功。言一依如前所說。修空無相無作。而觀於真如實際。此即實相無生懺。如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慧日破諸暗。眾罪如霜露。又云。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以故不特罪滅。離諸惡趣。必得當念即生法性清淨之土。速成阿耨菩提。此如華嚴十住位中。梵行品所云。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如玅覺果後。說離世間品。明利生之道云。眾生得聞此法。聞[A14]已信解。解[A15]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如說修行故。皆與此經合。而同為一乘圓頓法也。
佛說是經[A16]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之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此結法圓成。以明在會。咸皆秉教傳持也。夫歡喜本是初地之名。謂初明性智。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今此特申二種喜。一者。心得決定。無有餘疑。住於不退轉故。二者。拜命奉行。以法轉利。而自生願樂故如。舍利弗。來所還復來。具足然後出。而阿難在首楞嚴會上。亦云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此皆發歡喜奉行之悲願也。但今我輩。欲修行大乘者。必當發無上勝心。如不退轉法輪經云。時有三善男子。求菩薩乘者。白言。世尊。我等於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猶如如來。爾時第一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說。我是如來。此言便是正說。第二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說。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說。第三善男子言。世尊。若作是說。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說。所以者何。我等於此法。不生疑惑故。在會聞者。心皆擾動。作是念言。無有二佛。並出世間。何緣彼作是說。阿難問佛。佛說偈曰。能知過去如。亦知未來如。見一切法如。是故名如來。彼[A17]已能通達。諸法平等相。亦不生心念。是故名如來。道如菩提如。及與不住如。知如如虗空。是故名如來。又曰。不畏於生死。正住生死中。化度諸眾生。是故名世尊。又曰。覺無明無知。自性無所有。[A18]已得於明智。是故名為佛。此即見性成佛。直趣無上菩提之義。余述此經記。一日先於定中。見梵僧手持經卷以授余。未幾。會南柱禪人持此經至。閱之。如獲故物。晨夕展玩。不忍釋手。後遇南天竺僧四人。余因問之曰。汝知金剛三昧經否。一僧曰。此間亦有是經耶。其義校首楞嚴更勝。同在灌頂部中收。在昔傳聞五天竺國世主。皆保護祕重。不妄示人。此真是菩薩出世度人之大法寶也。余因研究其義。奉為此生他生修行之法程。惟願見者聞者。同願力行。轉相設化。如舍利弗所云。前來後來者。悉令登正覺。
音釋
(苦洽切。音[A19]掐。適當之辭。謂有合於心也)。
邁(音賣。老也)。
瀉(音寫。傾潟)。
塚(音腫。故墓也)。
埽(掃本字)。
摶(音團捏聚)。
唼(色洽切。聚食聲)。
丞(音戟。急速也)。
擾(饒上聲)。
諳(音菴。悉也曉也)。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十二(終)
修習金剛三昧行法
一切恭謹。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一切三寶。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供養[A20]已一切恭謹。
一心頂禮。如來藏海。清淨法身佛(行者作觀。當想普賢菩薩禮佛發願偈云。我今五輪禮佛足。為斷五道離五葢。願令一切諸眾生。安住五通具五眼。願我右膝著地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願我左膝著地時。令諸眾生離邪見。願我右手著地時。如佛坐于金剛座。右手指地為震動。一時疾證大菩提。願我左手著地時。攝諸外道入正道。願我頭頂著地時。令諸眾生離憍慢。成就如來無見頂)。
一心頂禮。具足萬德。圓滿報身佛。
一心頂禮。相好光明。百億化身佛。
一心頂禮。入金剛三昧。示不動智身。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心頂禮。不可思議。無量義宗。攝大乘。金剛三昧尊經(偈云。真空法性如虗空。出世智寶難思議。我身應現法寶前。五體翹勤皈命禮)。
一心頂禮。入空無相。解脫菩薩摩訶薩(文殊菩薩作觀偈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某號菩薩應現中。我身應現菩薩前。頭面接足皈命禮)。
一心頂禮。證無生行心王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得本覺利。無住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經。智入實際。大力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總持眾法。為眾決疑。地藏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入佛智地。金剛三昧會中。二千等。諸大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阿伽陀比丘。舍利弗尊者。一萬眾等。大阿羅漢賢聖僧。
一心奉為梵行長者。八萬人等。及護持正法。天龍八部。六十萬億。諸大善神。各及眷屬。頂禮三寶。
(我與眾生無量劫來。以識心妄緣。多起愛染。由內外使隨使流轉。造諸一切不善之業。輪廻三界無有出期。而本有如來藏性。皆為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故于如來所說一味真實決定了義之法。障蔽不聞。況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亂動。失本心王。今一念悔過向佛發露惟願加被。令罪障消滅)。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悉願斷除諸障。歸命懺悔
(我與眾生無始至今。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多行不善。溺于欲[A21]刺。繫于業緣。常被纏縛。失于自性本覺。失于如來出世智寶。不發四弘誓願。不發無上道心。今者幸得如來金剛三昧智力。知三界虗幻。諸法空寂。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皆悉寂靜。惟是識心妄見而有。願從今[A22]已去。心住中道而不傾倚。六塵緣影而無流易。于一切法無著無求。不取不捨。性等金剛。不壞自性三寶清淨光明之體。四緣如順三戒具足以自在智入于實際。得佛智慧法義皆空。自利利人過三界地。不住二乘入菩薩道。亦如諸大菩薩。化度眾生而無化度之想。我願如是。唯願如來慈悲攝受)。
比丘(某甲)與現前眾等。及法界眾生。心常清淨。性本空寂。妄念忽起。諸見橫生。起三毒根。造眾罪業。流轉惡道。備歷苦趣。不自訶責。弗求解脫。今幸得聞攝大乘。金剛三昧尊經。實能發我。本覺玅心。於諸煩惱。方便摧破。無明實性。慧除電覺。由是歸向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令我一念無生。眾緣斷滅。排諸障難。出離葢纏。五陰六入。悉令空寂。現識不生。淨心清白。專念受持 金剛三昧。出世智寶。如法修習。得金剛喻定。得金剛喻心。住金剛心地。入空無相。如解脫菩薩摩訶薩。證無生行。如心王菩薩摩訶薩。得本覺利。如無住菩薩摩訶薩。智入實際。如大力菩薩摩訶薩。總持眾法。如地藏菩薩摩訶薩。發明性空。如舍利弗尊者。入如來藏。如梵行長者。唯願如來。金剛三昧。及諸大菩薩摩訶薩。令我等。世世同得。修出世因。得出世果。常依三佛。發菩提心。不同二乘。味著靜樂。於有為法。如避火坑。於六度行。無為無相。深入陰空。心處無住。轉諸情識。入白淨性。引諸情智。入薩婆若。得法真空。常樂我淨。超於二我。大般涅槃。然後住於生死。住於煩惱。不捨可眾。入不調地。方便教化。來而復來。令法界一切眾生。捨離妄心。修空斷結。九識明淨。得法真源。三化勤修。入佛智地。又願彼諸眾生。亦同此願。願未來世。一切眾生。得心空眼。得法空心。超然出世。無礙解脫。常行精進。住不退地。不生無化。如佛無二。[A23]已度今度。俱登正覺。
懺悔發願[A24]已。歸命禮三寶。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南無清淨法身佛 南無圓滿報身佛 南無百億分身諸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攝大乘金剛三昧尊經 南無解脫菩薩 南無心王菩薩 南無無住菩薩 南無大力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大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方一切大阿羅漢賢聖僧。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凡持是經者。當日夕敬禮。其起止稱本師佛號。餘準常儀。茲不贅)。
No. 652-D 閣筆記
余初入道。嘗聞禪宗頓悟佛心。教乘漸明佛語。學佛者但悟其心。何愁語之弗解耶。遂躭玩禪苑。薄視講肆。迨有以發明。欲少探教網。奈緣會不諧。終未能就。洎乎濫廁禪列。謬當推舉。雖宗說無礙。心猶缺如。故唱道之暇。循翻藏祕。而後知百丈黃檗說法。直從教海流出。又信昔人謂玄沙提唱與修多羅冥契。誠然不虗。因歎談禪者不諳義學有實功。演教者不識禪家有真悟。得少為足之徒。往往矜宗教兼通。或座主妄意談禪。或禪者謬為說教。甚至執法鬬諍。互相非毀。欲求彼此和會。不其難哉。抑自嘆智識闇短。百無一長。既弗克博論貫通。秪宜退潛守拙而[A25]已。況年將五旬。語云五十曰艾。艾者。言髮之蒼白如艾色也。又嘗謂人曰。吾年五十。當卷衣擲鉢棄絕筆墨。此言每每自出於口。今不覺忽焉而至。豈可不踐其言乎哉。遂於戊午秋。散眾入山。靜掩一室。游心禪寂。倐逾歲星兩周。其猶且暮頃耳。一日有吳門北禪寺僧。來求給侍。袱中有金剛三昧經在焉。自憶始初尋訪。曾識此經。是時志在禪宗。弗及披究。頃於禪寂中。屢獲異徵。得非承佛祖之靈。欲將啟發於予者乎。時二三子索為說之。余默允其請。乃曰。此真為一大藏教中樞紐。是末世眾生修行法程也。夫如來說法。始於華嚴圓教。圓者。諸法統攝也。止於涅槃終教。終者。理行[A26]已盡也。又華嚴明平等佛性。涅槃言本有佛性。而於中渠渠論金剛三昧。茲略舉其說。如云。佛性。即金剛三昧。即般若波羅蜜。又云。若住此三昧。雖修六度。不見有六度之相。雖見眾生。不見眾生之相。雖見一切煩惱。亦無煩惱相。乃至見菩提。無菩提相。見涅槃。無涅槃相。既爾一切皆無相可見。豈不明見當人本有佛性哉。由是觀金剛三昧。乃兼并包括華嚴般若涅槃之法而無遺矣。且金剛三昧。以本始二覺為宗。以實相無相為體。以宗通說通為用。實能統一大藏教之義。兼攝不立文字別傳之宗。初祖雖曰楞伽可以印心。是誠不若此經也。奈何意句難悉。幽祕罔知。若非直指疏通。云何俾初機獲益。余故捨於禪寂。隨閱隨說。二三子筆受之。釐為一十二卷。名命通宗記。是皆得佛祖加被之力。而乃有此。然深味厥旨。猶渴飲醍醐。睡夢咸得恬樂。昔所云悟佛心。明佛語。可一舉而兩得矣。雖然。倘執此經。不求悟自心。則為依經解義。三世佛冤。徒逞狂禪。不求解此經。則又為離經一字。同於魔說。得不慎乎。是記也。始於庚申八月望前三日。至辛酉夏五之朔。而卒業焉。復書此於華頂般若壇中。
華頂仁叟震禪師書目
- [A27]述金剛三昧經通宗記一十二卷。性相互融。宗說兼唱。為末世修行之法程。
- [A28]輯西天佛祖洎東土達磨祖師串珠而下。訖於天童悟和尚。凡六十七代宗祖之傳。各系以表。曰禪宗正傳燈史。二十五卷。
- [A29]輯四祖下法融。及六祖下二支五宗大尊宿。止於第十五世佛鑑佛眼一輩。凡一百六十四家。曰名宿分化燈史。四十卷。
- [A30]輯臨濟宗第十二世。至三十世。自東山演及昭覺勤下旁出法系。除徑山杲。餘皆指月錄所未載者。凡一十九世。計四百八十四家。曰濟宗補續燈史。一十六卷。
- [A31]輯三峰鄧山祖父兩世。及法門諸父輩。共為一編。曰三峰燈史。八卷。
- [A32]輯天童下兩世尊宿。及洞宗先輩。并嗣法世數未詳者。合成一編。曰濟洞燈史續略。六卷。
- [A33]編集古今尊宿唱明宗旨之語。及天童三峰授受事實。并法中先輩交誼。如序䟦簡牘詩銘筆記法語機緣之類。曰法苑獻徵錄。五卷。
- [A34]較定周昭王甲寅。至明[A35]崇禎甲申。傳燈中考年紀事。曰燈史紀年。三卷。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5 冊 No. 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問入如來義。結明如來藏品末之偈。有常自在如如。入於如來藏之義。謂如來藏品。所說如是之法。則無有因緣生滅之可得也。何故。若無緣法。因則不起。緣起不生。則如如正體之中。而湛然不動矣。但云何以如如不動之法。而得入於如來正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