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法華玄義科文第三
- ○第四位妙(四)
- 初明來意
- 二但位下略敘諸位權實
- 三今經下略述今經(二)
- 初略敘意
- 三今藥下略屬對(二)
- 初列經
- 二前三下屬對
- 四小草下依經廣解(六)
- 初小草位(三)
- 初略引經以立
- 二果義下辨其因果
- 三人位下正釋(二)
- 初人(三)
- 初辨其因
- 二下品下略明其果
- 三皆是下重明人主
- 二天乘下天(二)
- 初略敘三界天因
- 二正法下正釋(二)
- 初廣釋欲界(三)
- 初明四王心(二)
- 初明四王住處(四)
- 初持鬘天
- 二次迦下迦留波陀天
- 三第三下常恣意天
- 四第四下箜篌天
- 二次日下辨日行天
- 初明四王住處(四)
- 二不殺下通辨六欲天因
- 三三十下辨後五天(五)
- 初三十三天
- 二第三下清淨天
- 三第四下兜率陀天
- 四第五下涅摩地天
- 五第六下波羅尼蜜天
- 初明四王心(二)
- 二色無下略例二界
- 初廣釋欲界(三)
- 初人(三)
- 二中草位(二)
- 初定人以判因果
- 二舊云下正釋(三)
- 初破古
- 二此即下略示二論
- 三今略下廣釋有門(二)
- 初標
- 二初明下釋(二)
- 初聲聞(二)
- 初賢(二)
- 初列
- 二通穩下釋(三)
- 初釋名
- 二天又下功能
- 三一初下正釋(七)
- 初五停心
- 二別相念
- 三總相念
- 四煗法
- 五頂法
- 六忍法
- 七世第一法
- 二七聖下聖(三)
- 初列位
- 二通名下釋名
- 三一隨信下正釋(七)
- 初隨信行
- 二隨法行
- 三信解(三)
- 初通釋名字
- 二是人下竪論證人(二)
- 初次第證(二)
- 初約那含等三分一位深淺(三)
- 初須陀洹
- 二次明下斯陀含
- 三次明下阿那含
- 二復次下以勝進等三辨四果闕具
- 初約那含等三分一位深淺(三)
- 二復次下超越證
- 初次第證(二)
- 三是信下橫判根類
- 四見得
- 五身證(二)
- 初豎釋觀相
- 二是阿下橫判諸類
- 六時解脫羅漢
- 七不時解脫羅漢
- 初賢(二)
- 二支佛
- 初聲聞(二)
- 三上草位(二)
- 初立門
- 二從初下明位(三)
- 初三祇位
- 二若過下百劫位
- 三從上下佛果位
- 四小樹位○
- 五大樹位○
- 六一實位○
- 初小草位(三)
- ○四小樹位(二)
- 初明三乘同異
- 二先明下正明位(二)
- 初分章
- 二一乾下隨釋(二)
- 初明三乘共十地(十)
- 初乾慧地
- 二性地
- 三八人地
- 四見地
- 五薄地
- 六離欲地
- 七[A1]已辦地
- 八支佛地
- 九菩薩地
- 十佛地
- 二二簡下簡名別義通(二)
- 初分章
- 二通義下隨釋(二)
- 初就通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
- 初明立位意(二)
- 初指文
- 二別立下立意
- 二乾慧下正釋(二)
- 初正釋(九)
- 初乾慧地(四)
- 初通立共意
- 二而菩下立別意
- 三雖知下釋四弘相(二)
- 初廣釋初誓(二)
- 初釋
- 二故金下引證
- 二次三下略例餘三
- 初廣釋初誓(二)
- 四是為下辨異
- 二復次下性地(三)
- 初立共意
- 二而菩下釋行相立別意
- 三如之下判位辨異
- 三復次下八人見地(三)
- 初立共意
- 二而菩下正釋
- 三何者下明立忍所以
- 四復次下薄地(三)
- 初立共意
- 二而二下斥二乘
- 三菩薩下正釋
- 五阿那下離欲地(四)
- 初立共意
- 二而不下斥二乘
- 三菩薩下正釋
- 四所以下明立地所以辨不同相(二)
- 初明觀諦用智不同
- 二故大下引論證菩薩名立
- 六阿羅下[A2]已辦地(二)
- 初辨異
- 二故大下引證
- 七辟支下支佛地
- 八九地下菩薩地(四)
- 初略立
- 二菩薩下略辨
- 三是則下略辨
- 四齊此下辨盡不盡
- 九過菩下佛地(二)
- 初略立
- 二五相下[A3]辨異(三)
- 初成道異
- 二七轉法輪異
- 三八入下入涅槃異
- 初乾慧地(四)
- 二是為下結判
- 初正釋(九)
- 初明立位意(二)
- 二二用下用別名名別義通(二)
- 初釋(四)
- 初來意
- 二別名下列別位
- 三鐵輪下對位(二)
- 初釋前九
- 二佛地下釋佛地(二)
- 初指前文
- 二此佛下與三藏辨同異
- 四是則下結
- 二問初下料簡(五)
- 初重(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見(三)
- 初云同異
- 二但通下難
- 三若斷下縱
- 二又惑下思(二)
- 初出異
- 二前後下兼前總判
- 初見(三)
- 二重(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略判
- 二何者下釋
- 三此乃下正判
- 三重(二)
- 初問
- 二答
- 四重(二)
- 初問
- 二答
- 五重(二)
- 初問
- 二答
- 初重(二)
- 初釋(四)
- 初就通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
- 初明三乘共十地(十)
- ○五大樹位(三)
- 初標章
- 二此為下列門
- 三此別下正釋(三)
- 初出經論不同(六)
- 初得名
- 二此正下位法所依
- 三無量下通列(三)
- 初舉四數
- 二有無下列四法
- 三云何下釋四法
- 四別教下判
- 五然實下判傍正
- 六既有下結示不同(二)
- 初略示
- 二若華下示教不同(三)
- 初列教(二)
- 初經
- 二又十下論
- 二又斷下明教相不同
- 三所以下明不同意(二)
- 初明聖教大意
- 二今若下明今家用聖教意(四)
- 初總列大意
- 二諸聖下誡勸修行
- 三今判下正示用三經意
- 四今謂下釋(三)
- 初依瓔珞判位名數
- 二斷伏下依大品斷伏高下
- 三對觀下依涅槃對觀行法門
- 初列教(二)
- 二總明下總明位(二)
- 初標
- 二一約下釋(三)
- 初約瓔珞(二)
- 初列
- 二初十下釋
- 二二約下約大品
- 三三約下約涅槃
- 初約瓔珞(二)
- 三別解下別明位
- 初出經論不同(六)
- ○六一實位(二)
- 初標
- 二此為下釋(二)
- 初列十意
- 二一簡下隨釋(十)
- 初簡名義(二)
- 初指下文
- 二今約下辨今意(二)
- 初標列三意
- 二名通下釋(三)
- 初名通義圓(二)
- 初述(二)
- 初述二名與小教同
- 二此名下結
- 二何者釋(二)
- 初釋初名(三)
- 初以殺賊義釋
- 二又彼下以不生義釋
- 三彼是下以應供義釋
- 二彼但下釋後名
- 初釋初名(三)
- 初述(二)
- 二名別下名別義圓
- 三名義下名義俱圓
- 初名通義圓(二)
- 二明位數(二)
- 初標列
- 二數者下釋(三)
- 初釋數(四)
- 初列古師
- 二今謂下斥舊(三)
- 初總斥
- 二然平下別述難意
- 三究竟下引經部所明皆有兩意
- 三又有下重述破(二)
- 初述
- 二今例下難(三)
- 初正舉權實兩證
- 二大論下引大論譬(二)
- 初引論
- 二若見下例論意
- 三故普下引普賢觀證
- 四論諸下正明今意(三)
- 初總述用位意
- 二還約下列位數
- 三今於下釋(二)
- 初述今文所立(二)
- 初述
- 二若人下釋(二)
- 初大師(三)
- 初正釋(五)
- 初初品(二)
- 初述境
- 二欲開下依信起行(二)
- 初正明十乘行法(三)
- 初總明行意
- 二圓行下總示行相
- 三略言下別示行相(二)
- 初舉數
- 二謂識下列圓行
- 二舉要下結束示位
- 初正明十乘行法(三)
- 二行者下二品(四)
- 初正明第二品相
- 二內外下明品中十觀
- 三金剛下引證(三)
- 初引金剛以證能資
- 二初品下舉次品資於前品
- 三論云下彌勒論以證能資力大
- 四聞有下結位
- 三行者下三品(三)
- 初明第三品相
- 二安樂下引三文證
- 三說法下結位
- 四上來下四品(四)
- 初明位相
- 二大品下引證
- 三此則下明位意
- 四事福下結位
- 五行人下五品(二)
- 初明位相(二)
- 初總明
- 二若布下別示六度之相
- 二具足下結位
- 初明位相(二)
- 初初品(二)
- 二如此下結歎
- 三若欲下決位
- 初正釋(五)
- 二私謂下私釋(二)
- 初總對
- 二初品下別對
- 初大師(三)
- 二一明下廣釋諸位(七)
- 初十信(五)
- 初牒五品為十信因
- 二以善下正明十法橫竪對十信(二)
- 初竪對
- 二瓔珞下橫對
- 三普賢下引證
- 四入此下功能(二)
- 初正敘功能
- 二仁王下引仁王證
- 五此位下指廣所明(二)
- 初總舉
- 二華嚴下引眾多文
- 二十住(五)
- 初總牒信為入住之因
- 二初發下明三法開發
- 三舉要下明十法分成(二)
- 初大師釋出初住十法(二)
- 初正釋
- 二華嚴下稱歎
- 二私謂下私會釋
- 初大師釋出初住十法(二)
- 四故仁下略引證
- 五此位下指廣教法
- 三十行
- 四十迴向
- 五十地
- 六等覺
- 七妙覺
- 初十信(五)
- 初述今文所立(二)
- 二二次下引證多少○
- 三料簡下料簡○
- 初釋數(四)
- 三明斷伏○
- 四明功用○
- 五明麤妙○
- 六明位興○
- 七明位廢○
- 八開麤顯妙○
- 九引經○
- 十妙位始終○
- 初簡名義(二)
- ○二二次下引證多少(三)
- 初總標
- 二大涅下廣引(二)
- 初引諸經(二)
- 初大經(二)
- 初正引釋(二)
- 初引月愛三昧以證位中智斷(二)
- 初證約智斷論法身(二)
- 初譬
- 二光色下合
- 二大經下證約法身論智斷(二)
- 初譬
- 二法身下合
- 初證約智斷論法身(二)
- 二大經下引第二經以證三德
- 初引月愛三昧以證位中智斷(二)
- 二問何下釋疑(二)
- 初問
- 二答
- 初正引釋(二)
- 二大品下大品(二)
- 初引經
- 二諸學下釋疑(二)
- 初出疑
- 二但論下釋(二)
- 初引論文略釋意
- 二今謂下以字義意釋(四)
- 初略引字義
- 二華嚴下引華嚴與字義同
- 三經云下引經釋四十二字為證
- 四廣乘下引經文次第以證字義(二)
- 初正引
- 二經文下結酬
- 初大經(二)
- 二此經下引此經(二)
- 初引三品通證始終圓位(二)
- 初明因位(二)
- 初引兩品證內外凡
- 二方便下引方便以證聖位(二)
- 初正引
- 二南岳下引南岳釋證(二)
- 初以事證
- 二又經下引理證
- 二又云下釋果位
- 初明因位(二)
- 二又譬下引二品別證四十二因果位(二)
- 初引譬喻品
- 二序品下引序品
- 初引三品通證始終圓位(二)
- 初引諸經(二)
- 三如上下結酬
- ○三料簡(二)
- 初料簡品位(二)
- 初料簡品位(二)
- 初料簡品(二)
- 初問
- 二答
- 二此諸下料簡位(二)
- 初恐失佛旨
- 二如此下明諸位非聖莫測(三)
- 初總明難測
- 二華嚴下引華嚴證
- 三且置下引例(二)
- 初引大師舉極淺位以明難測(二)
- 初敘事
- 二此語下章安述
- 二又且下展轉比決(二)
- 初約內法(二)
- 初無漏方便
- 二又置下事禪
- 二又置下約外事
- 初約內法(二)
- 初引大師舉極淺位以明難測(二)
- 初料簡品(二)
- 二末代下戒勸
- 初料簡品位(二)
- 二又以下以四句料簡開合(二)
- 初正明四句
- 二諸經下明開合意
- 初料簡品位(二)
- ○三明伏斷(二)
- 初正明圓位伏斷(二)
- 初正明位(二)
- 初凡(二)
- 初外凡(五)
- 初立
- 二諸教下斥權
- 三大經下引證
- 四例如下引例
- 五今此下辨有無兼中
- 二十信下內凡(三)
- 初立
- 二如經下引證(二)
- 初引此經
- 二如瓔下引瓔珞
- 三當知下結位
- 初外凡(五)
- 二若入下聖
- 初凡(二)
- 二若約下判通別(二)
- 初約位判(二)
- 初別
- 二若論下通(四)
- 初下名通上(三)
- 初初住[A4]已去通上(二)
- 初明名通
- 二大經下引證
- 二亦名下五品之名通上(二)
- 初以伏義通上(二)
- 初立
- 二仁王下引證
- 二伏是下復次賢義通上(二)
- 初立
- 二普賢下引證
- 初以伏義通上(二)
- 三伏忍下十信之名通上
- 初初住[A4]已去通上(二)
- 二伏順下上名通下(二)
- 初立
- 二思益下引證
- 三又就下二名徧通(二)
- 初事理
- 二又分下始終
- 四若約下因果互通無別文
- 初下名通上(三)
- 二若約下約因果辨(二)
- 初標向文
- 二通者下釋(二)
- 初通(二)
- 初單判(二)
- 初正判
- 二大經下舉別以釋通
- 二等覺下重判
- 初單判(二)
- 二約分下別(二)
- 初略判
- 二云何下略釋(二)
- 初釋伏順位
- 二無明下釋無生位
- 初通(二)
- 初約位判(二)
- 初正明位(二)
- 二復次下兼明諸位(二)
- 初約別教(五)
- 初出舊解不同
- 二此不下斥
- 三當是下略判
- 四若見下辨非(二)
- 初明舊判見不應前盡(三)
- 初略舉過
- 二地持下引證
- 三第九下敘地持意結難
- 二若思下明舊判思不應前盡(三)
- 初略斥
- 二何者下引華嚴釋(二)
- 初引
- 二此是下釋出經意
- 三若七下重斥
- 初明舊判見不應前盡(三)
- 五今明下結正
- 二問界下重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四)
- 初約苦輕重答
- 二又思下約障理近遠答
- 三復次下約超果答
- 四前後下結酬
- 初約別教(五)
- 初正明圓位伏斷(二)
- ○四明功用(二)
- 初釋名
- 二五品下正釋(二)
- 初凡位功用(二)
- 初略明分外凡內凡位(二)
- 初外凡
- 二若六下內凡
- 二涅槃下寄此通辨四依位(四)
- 初略述經意
- 二人師下明舊判失旨
- 三地前下且依古人出別判位
- 四若推下今家準別及始終以立圓位
- 初略明分外凡內凡位(二)
- 二從初下聖位功用(四)
- 初略舉
- 二若豎下明功用意
- 三譬如下譬
- 四初住下釋相(三)
- 初明初住位
- 二如是下明二住去至等覺位
- 三論其下明妙覺位
- 初凡位功用(二)
- ○五明麤妙(二)
- 初標
- 二小草下釋(二)
- 初略判(二)
- 初一往明二麤別圓妙
- 二而別下重明別麤圓妙
- 二又三下格位判(三)
- 初以藏通格圓
- 二若別下以別格圓(二)
- 初格地前
- 二若登下格登地(二)
- 初正格
- 二何者下釋所以(三)
- 初正釋
- 二若與下約與奪釋齊不齊
- 三故知下判(二)
- 初約位判(三)
- 初法
- 二譬如下譬
- 三別教下合
- 二以我下約因果判
- 初約位判(三)
- 三是知下結歸(二)
- 初法
- 二大論下譬
- 初略判(二)
- ○六明位興(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列機緣四悉不同
- 二是故下列赴機十六種說
- 三為是下結
- ○七明位廢(二)
- 初總敘意
- 二須識下正明廢(二)
- 初敘破立之意(三)
- 初明如來破立之意
- 二若毗下明龍樹破立之意
- 三若常下明今師破立之意(二)
- 初破(二)
- 初破(三)
- 初破大乘不立小失
- 二常途下破小乘師謬用大失(三)
- 初總破棄小用大
- 二此有下直破其謬用之失
- 三縱令下縱難其不識大乘謬用之失
- 三又別下單破別教執非實教失
- 二往者下明破立意
- 初破(三)
- 二而圓下立(二)
- 初立
- 二若文下謙退
- 初破(二)
- 二先敘下正明廢(二)
- 初結前生後
- 二若佛下正明廢(二)
- 初總敘漸頓三法四果
- 二二道下釋(三)
- 初釋二道(三)
- 初列經
- 二何者下述今意
- 三今明下正釋(四)
- 初藏教(二)
- 初釋(二)
- 初約菩薩(五)
- 初更述初立三藏
- 二教云下明初立意
- 三欲求下明須廢
- 四即便下明廢相
- 五本望下明廢意
- 二若約下約二乘
- 初約菩薩(五)
- 二為此下結
- 初釋(二)
- 二元稟下通教(二)
- 初正釋(三)
- 初菩薩(三)
- 初總述廢立意
- 二立通下明廢意
- 三智者下正明廢相
- 二菩薩下佛
- 三二乘下二乘
- 初菩薩(三)
- 二此通下辨共不共(四)
- 初雙標
- 二共般下分別
- 三故知下辨失
- 四通教下判廢不廢
- 初正釋(三)
- 三若別下別教(三)
- 初述立別
- 二若破下正明廢
- 三此隨下明廢意(二)
- 初地前全廢
- 二地上下地上但廢高皈下
- 四圓八下圓教(四)
- 初直明不廢
- 二大經下明不廢意
- 三昔從下明不廢之義
- 四文云下引證
- 初藏教(二)
- 二昔於下釋三法(三)
- 初立所行不廢
- 二三乘下明三乘須廢
- 三今會下重述所行不廢
- 三昔四下釋四果(二)
- 初正辨四果(二)
- 初釋
- 二若從下結
- 二然三下以教行等例更分別(二)
- 初三一對辨(二)
- 初釋(二)
- 初約教(二)
- 初廢不廢(二)
- 初標
- 二何者下釋
- 二圓教下立不立
- 初廢不廢(二)
- 二諸行下以行智等例
- 初約教(二)
- 二若歷下寄此且明判開(二)
- 初約五味判
- 二但說下開(二)
- 初開成於圓
- 二無量下更敘施(三)
- 初正明
- 二成道下引證
- 三相傳下釋疑
- 初釋(二)
- 二又教下教行等對辨(二)
- 初正釋(五)
- 初以教對行位為四句(二)
- 初列
- 二云何下釋
- 二若就下約廢不廢等教行位三四句
- 三又廢下單約教以廢聞相對為四句(二)
- 初列
- 二云何下釋
- 四又廢下單約智廢修相對為四句(二)
- 初列
- 二云何下釋
- 五又廢下單約位廢入相對為四句(二)
- 初列
- 二云何下釋
- 初以教對行位為四句(二)
- 二問廢下問答釋疑(二)
- 初問
- 二答
- 初正釋(五)
- 初三一對辨(二)
- 初正辨四果(二)
- 初釋二道(三)
- 初敘破立之意(三)
- ○八開麤顯妙(二)
- 初結興廢並約前教
- 二即三下顯今經意(三)
- 初述開意
- 二開生下正明開(二)
- 初通開初心(二)
- 初通舉開義(二)
- 初開凡夫未發之心
- 二若始下開諸教博地初心
- 二諸初下歷圓教諸位入妙不同
- 初通舉開義(二)
- 二若開下別開諸位(三)
- 初藏教
- 二次開下通教
- 三若開下別教
- 初通開初心(二)
- 三若決下將所開與本妙比決(二)
- 初結前
- 二今更下舉譬(二)
- 初譬
- 二諸教下合(二)
- 初合
- 二初心下況
- ○九引經(二)
- 初敘來意
- 二彼文下正引(二)
- 初正引(二)
- 初四教(二)
- 初正引(四)
- 初三藏(二)
- 初引(二)
- 初引
- 二何者下釋(二)
- 初正釋
- 二故釋下引證羅漢同佛
- 二問此下料簡
- 初引(二)
- 二三十下通教(二)
- 初引
- 二凡夫下釋(二)
- 初釋
- 二前以下辨異
- 三第九下別教(二)
- 初引
- 二乳譬下釋
- 四二十下圓教(二)
- 初引
- 二此譬下釋(二)
- 初釋
- 二圓信下辨異(三)
- 初法
- 二如牛下譬
- 三忍草下合
- 初三藏(二)
- 二前四下明引經之意(三)
- 初說意
- 二藏通下示四教醍醐位別(二)
- 初示四教
- 二瓔珞下引證圓教
- 三前兩下列(二)
- 初判
- 二以是下結判
- 初正引(四)
- 二第二下不定秘密(二)
- 初列五味
- 二此譬下釋(二)
- 初標
- 二一通下釋(二)
- 初舉兩意
- 二行人下釋(二)
- 初通釋兩意
- 二若眾下正明發相(二)
- 初正明發相(二)
- 初華嚴
- 二若歷下四教(四)
- 初藏
- 二通
- 三別
- 四圓
- 二若有下判二妙(二)
- 初進入
- 二若置下按位
- 初正明發相(二)
- 初四教(二)
- 二諸經下以法華意結歸(三)
- 初明諸經不具
- 二至此下明法華方具
- 三次第下釋二妙相
- 初正引(二)
- ○十妙位始終(二)
- 初略敘來意(三)
- 初明無差
- 二良由下明有差
- 三約此下明不差而差而不差及不二相
- 二如下下正釋(二)
- 初引方便品(二)
- 初正明(二)
- 初引似位之始終(二)
- 初引文(二)
- 初舉不知
- 二除諸下正明能知
- 二聲聞下釋
- 初引文(二)
- 二初開下明真位之始終
- 初引似位之始終(二)
- 二如此下明所乘不同(二)
- 初所乘不同(四)
- 初略標
- 二乘有下釋
- 三若言下釋乘所至不同
- 四初心下正明圓乘三相不同(三)
- 初乘教至六根(二)
- 初標
- 二我圓下結
- 二教乘下乘行至初住(二)
- 初標
- 二我圓下結
- 三初住下乘證至妙覺(二)
- 初標
- 二住無下結
- 初乘教至六根(二)
- 二復次下所行不同(二)
- 初復舉別教以明未終
- 二圓教下圓教二門共方始終(二)
- 初迹門
- 二若至下本門
- 初所乘不同(四)
- 初正明(二)
- 二又如下引分別品(二)
- 初正引
- 二將前下略指前文
- 初引方便品(二)
- 初略敘來意(三)
- ○第五三法妙(二)
- 初來意釋名(二)
- 初正明來意
- 二言三下釋名
- 二此即下正釋(二)
- 初列章
- 二一總下解釋(七)
- 初總明三軌(五)
- 初標列
- 二名雖下結意
- 三經曰下引教釋意
- 四故大下引證解釋
- 五前明下攝前四妙(二)
- 初攝同
- 二若然下釋疑(二)
- 初疑
- 二重說下釋(二)
- 初大師(三)
- 初初義
- 二二者下次義
- 三三者下第三義(三)
- 初略迹本末
- 二從性下歷位
- 三自成下總結
- 二私謂下章安(二)
- 初釋
- 二此諸下結意
- 初大師(三)
- 二歷別明三軌(二)
- 初總明開合(二)
- 初總論開合大意
- 二佛從下別開出方便乘(六)
- 初徵
- 二如大下引經示相
- 三何者下釋其開相
- 四又依下引證(二)
- 初引經證
- 二又云下引定力
- 五例如下引例(二)
- 初舉能例
- 二今以下所例
- 六以是下結意(二)
- 初正結釋
- 二亦是下例結
- 二次歷下約教別明(二)
- 初標
- 二三藏下釋(四)
- 初藏教(二)
- 初明三乘三軌
- 二此教下明教意
- 二通教(二)
- 初明三軌
- 二此教下明教意
- 三別教(三)
- 初正明三軌(二)
- 初正明
- 二故大下引證解釋
- 二然攝下引攝大乘辨非(二)
- 初列釋
- 二此三下斥(二)
- 初總
- 二何者下別(六)
- 初明不融之相
- 二是則下判
- 三元夫下明教意(二)
- 初敘諸經論意
- 二龍樹下明龍樹意同
- 四此語下今家誡示
- 五又何下重斥判
- 六若執下誡勸
- 三若能下結示
- 初正明三軌(二)
- 四圓教(二)
- 初正釋(三)
- 初略釋三法(二)
- 初釋
- 二三法下融通(三)
- 初法
- 二如點下譬
- 三三法下合
- 二若迷下明三障(四)
- 初正明三障以障三軌
- 二若即下明破障顯軌
- 三真性下結顯三軌以成三德
- 四此兩下結成能嚴所嚴
- 三法身下辨體用(二)
- 初法
- 二下文下引譬證
- 初略釋三法(二)
- 二是名下結成乘意(二)
- 初以人顯所乘
- 二無字下明乘之所至(二)
- 初立疑徵起
- 二若自下釋疑(二)
- 初以運義釋乘(二)
- 初略釋
- 二故文下引證(三)
- 初法
- 二譬如下譬
- 三果乘下合
- 二復次下有運不運釋乘(二)
- 初略立
- 二祇動下融通(二)
- 初融通
- 二例如下引例釋前圓乘不二
- 初以運義釋乘(二)
- 初正釋(三)
- 初藏教(二)
- 初總明開合(二)
- 三判麤妙○
- 四開麤顯○
- 五明始終○
- 六類三法○
- 七悉檀料簡○
- 初總明三軌(五)
- 初來意釋名(二)
- ○三判麤妙(二)
- 初約四教(二)
- 初三麤(三)
- 初藏(四)
- 初明三相(二)
- 初總明三法
- 二四念下明三法所至
- 二既是下明教意
- 三不見下引證
- 四半字下判決
- 初明三相(二)
- 二通(二)
- 初明三法(二)
- 初總明
- 二乾慧下明所至
- 二此亦下判
- 初明三法(二)
- 三別(三)
- 初明三法(二)
- 初總明三法
- 二十信下明三法所至
- 二緣修下明教意
- 三若爾下判
- 初明三法(二)
- 初藏(四)
- 二圓教下一妙(二)
- 初正釋(二)
- 初正釋三法(二)
- 初正釋(二)
- 初正釋
- 二祇點下融通
- 二祇點下以大車釋成(二)
- 初明體中融即
- 二又點下明與具度融即(二)
- 初釋
- 二不思下以不思議結不異
- 初正釋(二)
- 二如是下明所至(二)
- 初釋
- 二又云下引證
- 初正釋三法(二)
- 二故瓦下以現事驗
- 初正釋(二)
- 初三麤(三)
- 二若將下約五味
- 初約四教(二)
- ○四開麤顯妙(三)
- 初總標
- 二經言下釋(三)
- 初初句開人天(三)
- 初引經立相
- 二此是下明過失
- 三今示下正為開
- 二經言下次句開別教(三)
- 初引經立相
- 二若執下明過失
- 三今開下正為開(二)
- 初正開
- 二如輪下加三譬以顯開相
- 三經言下第三句開藏通(三)
- 初引經立相
- 二即是下明過失
- 三今若下正為開
- 初初句開人天(三)
- 三從人下結
- ○五明始終(二)
- 初總標來意
- 二何者下正釋(二)
- 初況約一界
- 二今但下局一念十界(四)
- 初以三道性相體等為理性三軌(三)
- 初標
- 二若有下釋(三)
- 初煩惱道(二)
- 初法
- 二如冰下譬
- 二又凡下業道(二)
- 初法
- 二如竹下譬
- 三凡夫下苦道(二)
- 初法
- 二如迷下譬
- 初煩惱道(二)
- 三夫有下結(二)
- 初正結
- 二故淨下引證
- 二若言下以力作因緣為修得三軌
- 三如是下如是果報為究竟三軌
- 四本末下明本末究竟(二)
- 初等前三種
- 二亦是下三諦等
- 初以三道性相體等為理性三軌(三)
- ○六類通三法(二)
- 初標
- 二前以下釋(五)
- 初明來意(二)
- 初正明
- 二何者下釋
- 二三道下列
- 三諸三下明十條意
- 四三道下生起
- 五一類下正釋十條(十)
- 初三道(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苦道下別釋(三)
- 初[A5]苦道(二)
- 初釋
- 二下文下引證
- 二煩惱下煩惱道(二)
- 初釋
- 二文云下引證
- 三資成下業道(二)
- 初釋
- 二文云下引證
- 初[A5]苦道(二)
- 二三軌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二三識(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若地下正釋(三)
- 初明互執成諍
- 二今例下引例和諍(二)
- 初引近事
- 二三識下正例(二)
- 初釋
- 二攝論下引論證
- 三下文下正釋
- 二菴摩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三三佛性(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故下下別釋
- 二若知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四三般若(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及指前三
- 二故下下正釋
- 二若三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五三菩提(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故下下別釋(二)
- 初對師位釋
- 二若就下對弟子位釋
- 二不一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六三火乘(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故下下別釋(三)
- 初約師位自行(二)
- 初引經
- 二住大下釋
- 二又舍下約弟子位自行
- 三於一下約師位化他
- 初約師位自行(二)
- 二不縱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七三身(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若新下別釋(二)
- 初列釋七文(二)
- 初前二他經
- 二此文下後五下此經
- 二三軌下引文總釋前七(二)
- 初略結
- 二故普下正對
- 初列釋七文(二)
- 二若此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八三涅槃(二)
- 初破古(三)
- 初述古
- 二今以下出正解
- 三若將下破
- 二三涅槃下釋(二)
- 初略對
- 二文云下正釋(二)
- 初今經
- 二大經下大經
- 初破古(三)
- 九三寶(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故法下別釋(二)
- 初引他二經
- 二故下下引今經二文
- 二一體下結
- 初正釋(二)
- 十三德(二)
- 初正釋(二)
- 初總對
- 二彼明下別對釋(二)
- 初釋會
- 二二經下破古(二)
- 初總斥
- 二唯知下別破(三)
- 初破佛性
- 二又涅下破總名
- 三但涅下明經宗別
- 二若三下結位
- 初正釋(二)
- 初三道(二)
- 初明來意(二)
- ○七悉檀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述意(四)
- 初總明用四悉
- 二隨俗下別明用相
- 三朝三下明四悉意
- 四善巧下結歎
- 二今通下正釋(二)
- 初舉章門
- 二具說下釋(二)
- 初以四悉釋此十條(二)
- 初初
- 二備說下後
- 二次明下明妙不妙(二)
- 初料簡(二)
- 初判(三)
- 初略立二諦以判四悉(二)
- 初判
- 二若然下料簡(二)
- 初問
- 二今言下答
- 二前三下約化城寶渚以判
- 三若餘下約五時教判
- 初略立二諦以判四悉(二)
- 二若不下開
- 初判(三)
- 二五品下結位
- 初料簡(二)
- 初以四悉釋此十條(二)
- 初述意(四)
- ○第六感應妙(二)
- 初來意(三)
- 初判前五妙
- 二境妙下果滿得名(二)
- 初釋
- 二釋論下引證
- 三果智下正明感應來意
- 二即為下開章解釋(二)
- 初列
- 二釋名下釋(六)
- 初釋感應名(二)
- 初列
- 二釋名下釋(三)
- 初釋名(二)
- 初總立名
- 二而經下別釋(二)
- 初釋機(二)
- 初明用機為名例知緣感
- 二機有下正釋機名(三)
- 初微義
- 二開義
- 三宜義
- 二次明下釋應(三)
- 初赴義
- 二對義
- 三應義
- 初釋機(二)
- 二四悉檀帖解(二)
- 初標
- 二若微下釋
- 三料簡(三)
- 初一重(二)
- 初問
- 二答
- 二二重(二)
- 初問
- 二答
- 三三重(二)
- 初問
- 二答
- 初一重(二)
- 初釋名(二)
- 二明相(二)
- 初正釋(二)
- 初標
- 二約善下釋(二)
- 初略舉機應兩相
- 二若善下釋(二)
- 初釋機(二)
- 初徵起
- 二解者下釋(三)
- 初單惡為機
- 二或單下單善為機
- 三或云下相帶為機(二)
- 初判
- 二或取下正釋
- 二次約下釋應(三)
- 初單慈為應
- 二或單下單非為應
- 三或合下相帶為應
- 初釋機(二)
- 二問眾下廣問答料簡(五)
- 第一重(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通答機應之由
- 二或用下別答機應之相(二)
- 初通相(二)
- 初機(二)
- 初善(二)
- 初釋(三)
- 初過去
- 二或可下現在
- 三或可下未來
- 二故大下證
- 初釋(三)
- 二惡亦下惡
- 初善(二)
- 二應亦下應
- 初機(二)
- 二若通下別相
- 初通相(二)
- 第二重(二)
- 初問
- 二答
- 第三重(二)
- 初問
- 二答
- 第四重(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破
- 二無性下立(二)
- 初通立能所
- 二而能下別判出能所(二)
- 初判
- 二若更下誡勸
- 第五重(二)
- 初問
- 二答
- 第一重(二)
- 初正釋(二)
- 三明同異○
- 四明相對○
- 五明麤妙○
- 六明觀心
- 初釋感應名(二)
- 初來意(三)
- ○三明同異(四)
- 初標名
- 二一就下列章
- 三但眾下敘不同意
- 四今略下釋(三)
- 初就四句論不同(三)
- 初列
- 二其相下釋(四)
- 初冥機冥應(三)
- 初標
- 二若過下釋
- 三不見下結
- 二冥機顯應(三)
- 初標
- 二過去下釋
- 三如佛下結
- 三顯機顯應(三)
- 初標
- 二現在下釋
- 三如須下結
- 四顯機冥應(三)
- 初標
- 二如人下釋
- 三此是下結
- 初冥機冥應(三)
- 三若解下結感應益意(四)
- 初勸其自勵以生善
- 二若見下勸信因果以息惡
- 三若不下勸解四意知不棄其功
- 四釋論下引論文證須解四意
- 二就三十六句論不同(二)
- 初指前四句略舉
- 二若具下機應各列一十六句(二)
- 初列(二)
- 初機(二)
- 初列根本四句(三)
- 初列四句
- 二冥是下略列四相
- 三如佛下事引證相
- 二於一下十六句
- 初列根本四句(三)
- 二機既下應
- 初機(二)
- 二一機下結
- 初列(二)
- 三就十法界論不同
- 初就四句論不同(三)
- ○四明相對(三)
- 初標章
- 二一明下列四文
- 三諸三下釋(二)
- 初釋四意(四)
- 初明諸有苦樂與三昧慈悲相對(二)
- 初總述
- 二地獄下正釋(二)
- 初釋(二)
- 初並列
- 二論其下釋(二)
- 初機
- 二無垢下應(三)
- 初標
- 二初修下列
- 三以因下釋
- 二是為下結
- 初釋(二)
- 二機關等相對
- 三三十六句相對
- 四別圓相對(二)
- 初總標
- 二若歷下正釋(二)
- 初釋(二)
- 初釋一有
- 二分別下例餘有
- 二簡無別文
- 初釋(二)
- 初明諸有苦樂與三昧慈悲相對(二)
- 二問頗下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
- 初釋四意(四)
- ○五明麤妙(三)
- 初標
- 二一明下列章
- 三一機下解釋(二)
- 初判麤妙(二)
- 初正判麤妙(二)
- 初機(二)
- 初地獄(二)
- 初判麤妙(三)
- 初立具十
- 二然阿鼻下釋疑
- 三即判下正判
- 二麤機下辨生熟召應不同(二)
- 初麤
- 二妙機下妙
- 初判麤妙(三)
- 二其餘下餘九例
- 初地獄(二)
- 二二明下應(二)
- 初總論應(二)
- 初辨因果(二)
- 初因果
- 二故慈下引證
- 二若無下舉非顯是(二)
- 初非
- 二以慈下是正明應相
- 初辨因果(二)
- 二三藏下約教辨判(三)
- 初藏通(三)
- 初判
- 二譬如下譬
- 三何者下釋所以
- 二若別下別接通
- 三若別下別圓(二)
- 初法
- 二如一下譬
- 初藏通(三)
- 初總論應(二)
- 初機(二)
- 二此是下結
- 初正判麤妙(二)
- 二開麤顯妙(二)
- 初單約機應
- 二諸大下約五味經(二)
- 初華嚴等
- 二無量下無量義與今經(二)
- 初無量義
- 二今經下今經(三)
- 初法說
- 二譬如下譬
- 三此譬即下明開合意
- 初判麤妙(二)
- ○第七神通妙(三)
- 初標
- 二一明下列
- 三來意下釋(四)
- 初明次第(三)
- 初舉前生後(二)
- 初舉前
- 二若正下生後
- 二謂身下略示後文之相(二)
- 初列
- 二普門下釋(二)
- 初引普門證
- 二遊於下釋經意(二)
- 初約身口表意(二)
- 初法
- 二如見下譬(三)
- 初譬
- 二若見下合
- 三故兩下結
- 二又化下從多少以論(三)
- 初正論多少
- 二經言下引證
- 三示身下正辨多用身口(四)
- 初釋二身二鼓
- 二此是下明身口所由
- 三若示下明所兼之意
- 四亦是下舉二行以釋二身二鼓
- 初約身口表意(二)
- 三上辨下正明次前有此文來(二)
- 初法說
- 二世人下譬況(二)
- 初舉小譬
- 二小尚下以小況大
- 初舉前生後(二)
- 二名數(四)
- 初列數
- 二此六下釋名
- 三然此下次第
- 四釋論下虗實
- 三同異(二)
- 初凡夫
- 二二乘下聖人(四)
- 初藏教
- 二通教
- 三別教
- 四圓教(二)
- 初廣釋(二)
- 初出不同
- 二然經下由今經以六根為通之意(二)
- 初明意
- 二今云下釋(二)
- 初明所依
- 二文云下出通相(二)
- 初且依眼根略釋(三)
- 初略引此經
- 二毗曇下借毗曇自爾之言
- 三鴦堀下引鴦堀
- 二見有下判真似
- 初且依眼根略釋(三)
- 二問若下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例不同
- 二正法下引正法華證等
- 三今經下復引今經證互用
- 初廣釋(二)
- 四麤妙(二)
- 初判(二)
- 初通敘變化所作不同(三)
- 初立
- 二如瓔下引證
- 三若應下各辨不同
- 二若應下正釋(二)
- 初正(二)
- 初教(二)
- 初釋(六)
- 初四趣
- 二若應下人天
- 三若應下二乘
- 四若應下通教
- 五若應下別教
- 六若應下圓教
- 二如是下結
- 初釋(六)
- 二若得下味(二)
- 初四味
- 二此經下今經(三)
- 初總判是妙
- 二所以下別示妙相
- 三此用下總示妙相
- 初教(二)
- 二若應下依(二)
- 初重判所屬兩意不同
- 二今且下正釋(二)
- 初釋初意(三)
- 初引大論總列(二)
- 初列
- 二皆由下結示
- 二若戒下釋所以
- 三淨穢下結歸
- 初引大論總列(二)
- 二若作下第二意(二)
- 初標意
- 二佛以下正釋(二)
- 初釋(二)
- 初釋(六)
- 初四趣
- 二以善下人天
- 三佛以下藏教
- 四佛以下通教
- 五佛以下別圓教
- 六佛以下圓教
- 二如是下結
- 初釋(六)
- 二今將下判(二)
- 初約教(二)
- 初約教判
- 二就無下約無記化化判(二)
- 初正判
- 二如經下引經
- 二又約下約下約五昧(三)
- 初正約五昧
- 二又諸下重約麤妙難易轉判
- 三唯一下約能所判麤妙
- 初約教(二)
- 初釋(二)
- 初釋初意(三)
- 初正(二)
- 初通敘變化所作不同(三)
- 二又諸下開
- 初判(二)
- 初明次第(三)
- ○第八說法妙(二)
- 初標
- 二諸法下釋(二)
- 初來意(三)
- 初約說不說明來意
- 二前藥下神通後明為來意
- 三演說下正明說意
- 二即為下正釋(二)
- 初列章
- 二釋法下解釋(六)
- 初敘法名(二)
- 初略標釋名意
- 二先出下正釋名(二)
- 初出法尚解(二)
- 初列章
- 二體一下隨釋(七)
- 初體
- 二相
- 三制名(二)
- 初分三意
- 二何者下釋相(三)
- 初釋修多羅等三就字句為名
- 二授記下釋授記等八就事立名
- 三方廣下釋方廣從所表立名
- 四定名
- 五差別(五)
- 初脩多羅(九)
- 初名通體總
- 二第二下直說別相
- 三三者下論所解釋
- 四又雜下對論以經
- 五又如下論為經本
- 六又經下對偈長行
- 七又云下祇夜所頌
- 八又如下對別律論
- 九又如下對別取通
- 二偈陀祇夜(二)
- 初偈陀(四)
- 初通總偈
- 二二除下四句偈
- 三三偈下不重頌偈
- 四四如下不隨事偈
- 二祇夜下祇夜(二)
- 初標
- 二頌意下釋(三)
- 初頌意
- 二頌事下頌事
- 三頌言下頌
- 初偈陀(四)
- 三授記(二)
- 初釋名
- 二授記下正釋
- 四無問自說(二)
- 初無能問
- 二二非下不待問
- 五方廣
- 初脩多羅(九)
- 六相攝
- 七料簡
- 二釋法下大師正標釋(三)
- 初直標十二名
- 二部者下通名(二)
- 初部
- 二經者下經(三)
- 初略釋
- 二然阿下斥論師
- 三世俗下舉世經義以釋出世
- 三修多下釋十二部別名義(十二)
- 初脩多羅
- 二祇夜
- 三和伽羅那(二)
- 初總釋
- 二夫授下通釋先以表記
- 四伽陀
- 五優陀那(二)
- 初總釋
- 二如佛下出相(三)
- 初且舉小
- 二又如下正明
- 三乃至下明通攝之相
- 六尼陀那
- 七阿波陀那
- 八伊帝目多伽
- 九闍陀伽
- 十毗佛略
- 十一阿浮達摩
- 十二優波提舍
- 初出法尚解(二)
- 二分大小○
- 三對緣同異○
- 四判所詮○
- 五明麤妙○
- 六明觀心
- 初敘法名(二)
- 初來意(三)
- ○二分大小(二)
- 初大小相望以論通別(三)
- 初小九望大三對十二為通別(三)
- 初略標三九別
- 二通而下釋十二通小(五)
- 初明通小
- 二故涅槃下證通小意
- 三大品下舉況
- 四有經下若通小故大小俱十二
- 五[A6]但是下釋三別在於大則十二唯大(三)
- 初斥通義
- 二故別下正立別
- 三何者下釋小無三
- 三又涅下明十二大小共
- 二有人下大九望小三對十二為通別(二)
- 初明大別在九
- 二通語下明大通十二
- 三有經下大一望小─一對十二為通別(二)
- 初別立十一
- 二若言下亦通具十二
- 初小九望大三對十二為通別(三)
- 二為緣下明通別意
- 初大小相望以論通別(三)
- ○三對緣同異(四)
- 初辨法名有無(二)
- 初立生熟兩機
- 二若眾生下明機生則無十二部名(四)
- 初正明不立其名
- 二故天下引例(三)
- 初西方
- 二此間下此方
- 三若法下引權行大士
- 三故地下引證
- 四若深下汎明出沒
- 二次約下正明對緣之相(二)
- 初通立大小兩機
- 二今總下通列顯秘等教(二)
- 初列兩種四教
- 二一者下釋兩四教(二)
- 初釋密等四教(二)
- 初明去取
- 二若對下正釋
- 二二者下明藏等四教
- 初釋密等四教(二)
- 三前以下明所依
- 四雖復下明攝法
- 初辨法名有無(二)
- ○四判所詮(二)
- 初敘意
- 二若說下正明詮相(二)
- 初人天
- 二若為下明出世(四)
- 初漸
- 二若說下頓
- 三若說下不定
- 四若約下漸中四教
- ○五明麤妙(二)
- 初列五名
- 二一就下釋五義(五)
- 初約理
- 二約言
- 三約所詮
- 四約眾經(二)
- 初迹(三)
- 初五味
- 二又諸下判
- 三又云下開(四)
- 初法
- 二譬如下譬
- 三二乘下合
- 四故論下證
- 二復有下本
- 初迹(三)
- 五正約此經(四)
- 初標
- 二如修下釋
- 三當知下結
- 四開麤下開
- ○第九眷屬妙(二)
- 初列章
- 二所言下解釋(五)
- 初明來意(五)
- 初總明次第
- 二譬如下略釋眷屬名義
- 三行者下寄例以釋眷屬義
- 四他土下明眷屬之由對他土辨異(二)
- 初正明由
- 二故二下引證
- 五昔教下對麤辨妙(二)
- 初正明對辨
- 二從聞下別明所生(四)
- 初總明三慧生
- 二從佛下別明三慧生
- 三三慧下總結思修並因於聞
- 四故次下結
- 二明眷屬(二)
- 初標列
- 二理性下釋(二)
- 初明理性眷屬(三)
- 初明理同
- 二故云下引證
- 三此是下結歸
- 二二業下釋餘四眷屬(二)
- 初通約四教結緣成熟(四)
- 初明結緣不同(二)
- 初立二類
- 二不失下釋二類(二)
- 初釋不失心人
- 二其失下釋失心人
- 二若信下受道不同
- 三結緣下明成熟不同
- 四雖復下結成眷屬
- 初明結緣不同(二)
- 二今三下別約四教釋四眷屬(二)
- 初釋(四)
- 初約藏教(二)
- 初釋三(三)
- 初明業生(五)
- 初明垂三藏迹
- 二往日下敘昔施化
- 三緣未下明今日相遇
- 四昔殷下明受道不同
- 五若不下明此佛一段眷屬義絕
- 二三願下願生(三)
- 初正明眷屬
- 二因之下明受道不同
- 三不得下眷屬義絕
- 三四神下神通(二)
- 初正釋(二)
- 初正明三藏通生(三)
- 初正明眷屬
- 二或為下受益不同
- 三若殘下亦明緣絕
- 二三藏下明以大乘意說有生
- 初正明三藏通生(三)
- 二願通下料簡願通不同(二)
- 初問
- 二約自下答(三)
- 初略答自力及教不同
- 二神通下約本處有身無身
- 三三藏下約大小二教重辨
- 初正釋(二)
- 初明業生(五)
- 二此等下辨無四
- 初釋三(三)
- 二往昔下約通教(二)
- 初正明眷屬
- 二通教下對辨應生
- 三往昔下約別教
- 四往昔下約圓教
- 初約藏教(二)
- 二問法下料簡(二)
- 初一重(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列
- 二一熟下釋(三)
- 初釋熟他(六)
- 初明能應
- 二若得下明於所化辨能化功
- 三如華下引證能化(二)
- 初通引
- 二摩耶下別引人類
- 四復次下釋疑(四)
- 初通釋
- 二何者下舉例釋
- 三調達下別引人類釋
- 四故華下以所得法門驗釋
- 五如是下通結意
- 六諸餘下約今經以判妙
- 二二為下釋自熟
- 三三為下釋本緣(二)
- 初略明
- 二若別下更以通別兩釋以簡本緣
- 初釋熟他(六)
- 二二重(二)
- 初問
- 二答
- 初一重(二)
- 初釋(四)
- 初通約四教結緣成熟(四)
- 初明理性眷屬(三)
- 三明麤妙○
- 四明法門○
- 五辨觀心○
- 初明來意(五)
- ○三明麤妙(二)
- 初判(二)
- 初約教(二)
- 初正約四教(二)
- 初三麤
- 二此經下一妙(二)
- 初正釋(三)
- 初理性眷屬妙
- 二往昔下成熟妙(二)
- 初結緣妙
- 二一切下釋前結緣
- 三今於下內外眷屬妙
- 二譬如下譬
- 初正釋(三)
- 二今問下責偏部以顯妙(二)
- 初責
- 二故知下判麤妙(二)
- 初略判
- 二所謂下歷諸妙獨顯
- 初正約四教(二)
- 二若將下約味
- 初約教(二)
- 二又開下開
- 初判(二)
- ○四明法門(三)
- 初分別(三)
- 初列經文
- 二若爾下徵起
- 三若三下歷教分別(四)
- 初藏
- 二通
- 三別(二)
- 初釋
- 二故無下引教
- 四圓
- 二前來下判(二)
- 初約教
- 二用此下約味
- 三諸經下開
- 初分別(三)
- ○五辨觀心(二)
- 初列
- 二愛心下釋(二)
- 初釋(三)
- 初釋(二)
- 初前二(二)
- 初釋(二)
- 初愛心
- 二邪相下見心
- 二何者下結
- 初釋(二)
- 二若能下後四
- 初前二(二)
- 二判五下判
- 三又決下開
- 初釋(二)
- 二明事下寄此文後總明功能
- 初釋(三)
天台法華玄義科文第三
左街僧錄主管教門公事住持上天竺靈感觀音教寺傳天台宗教特[A7]賜慧光法師臣若訥上進
校注
[A1] 已【CB】,巳【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辨【CB】,辦【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苦【CB】,若【卍續】
[A7] 賜【CB】,[-]【卍續】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7 冊 No. 584 法華三大部科文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