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指掌疏卷第八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
○猶如揑目亂華發生。
○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虗妄亂想。
初指前互具。如是眾生句。總指十二類生。一一類各各具者。即是互具。如一卵類。現起者名動顛倒。餘十一倒。非是不具。但是冥伏。若遇緣便起。如卵類既爾。餘十一類皆然。合之應有一百四十四倒。且又於一一倒中。具足八萬四千亂想。實為虗之至妄之極也。
○猶如下舉喻顯妄。目喻真心。揑喻一念妄動。亂華發生。喻十二類生。各各互具。蓋以真心本淨。始由一念妄動。展轉變起十二類生。又復各具顛倒亂想。如目本無華。由無故妄揑。展轉而有亂華發生。然明知目本無華。因揑而有。揑亦非真。放手元空。揑尚不有。華云何立。知此喻者。則顛倒虗妄之義。可思知矣。
○顛倒下以法貼合。不變名妙。指心體言。隨緣曰圓。指心用言。雖隨緣而不變。目曰真淨。雖不變而隨緣。目曰真明。合此體用。故曰妙圓真淨明心。此合喻中目字。顛倒即是妄動。以真本不動。動即違真。故稱顛倒。此合喻中揑字。亂想即指八萬四千。如卵生名飛沉亂想。胎生名橫豎亂想。然倒既互具。亂想亦應互具。言虗妄者。本由妄動。無實體故。雖無實體。而迷位繁興。故曰具足。此合喻中亂華發生。蓋華雖無實。滅華須待放手。喻想雖虗妄。除想應須離念。故向下示以三漸次也。
二起後三漸得除。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初法說。佛三摩地。即指耳根圓通。以分脩分證。即成諸位。圓修圓證。即成佛果。此以因中說果。故置佛言。元所亂想。即指類生所具。如云飛沉亂想等是也。迷位本有曰元所。對後為果曰本因。而曰立三漸次方得除滅者。不是三漸次中即能盡除。蓋必三漸次後。歷位修斷。方得種習俱盡耳。
○如淨下舉喻。中字下文稍不足。具足應云。如淨器中。盛以毒蜜。喻真心中一念妄動。具足亂想也。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也。湯水喻諸位中定。諸位中定。仍不離前之三摩。灰香喻諸位中慧。諸位中慧。仍不離前之圓通。洗滌其器者。喻諸位中盡斷種習。後貯甘露者。喻佛果清淨心中。方堪承受最上一乘真法味也。指前起後竟。
二正示漸次二。
一徵起標列。二依次釋成。
初。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脩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首句徵起可知。
○一者下標列。此中第三增進。即是耳根圓通。第二真修。即是圓通方便。蓋即以認真持戒為真修也。至於第一修習。又為真修方便。良以戒不易持。須先除其助因。是則除其助因。乃最初入手修學習演。如蒙童初讀三字經之類。至下別釋。文甚顯然。說者無容以前濫後。
二依次釋成三。
一除其助因。二刳其正性。三違其現業。
初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助因。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故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初教依食住。十二類生。如上所說。不能自全者。不能自全形命。依四食住者。要以四食方得住持形命故也。此且總標。所謂下別列。段食者。謂人間食必有分段。灌頂云。經論多云摶食。其義則局。如漿飲等不可摶故。觸食者。謂鬼神等觸氣而飽。即為食故。此二食通欲界。思食者。謂禪天中但以禪思為食。又如懸沙止饑。望梅止渴。亦思食攝。識食者。謂四空天惟以識定續命。有食義故。又如地獄餓鬼歷劫續命。但依業識。亦識食攝。此上四食略取溫陵及灌頂中義。詳於唯識。避繁不錄。必言四者。為該三界。治外道故。(灌頂云。佛成道後。為除外道自餓苦行。說諸眾生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惟正覺。佛反問曰。食有幾種。外道不能答。因說眾生依四食住)是故佛說等。乃引昔所說以證成之。為斷五辛。必先言此者。有二義。一顯不為住持形命。食且不可。況夫食辛。目應斷除。二顯既有四食。何必一定食辛。自取過患。
○阿難下教斷五辛。資益形命曰甘。非局甜味。損傷形命曰毒。非局鴆酒。言故生故死者。顯辛葷為性命所關。在一切眾生。皆不可食。況夫求正定人。又為法身慧命所係。是宜嚴禁。故承此教以當斷。五種辛菜者。楞伽云。葱蒜韭薤興渠。應法師云。興渠梵音訛也。正云興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彼土。未見其苗。此方所無。故不翻也。天台梵網疏云。興渠是蒠蒺。雲棲發隱云。蒠蒺胡荽也。又楞伽云。葱韭蒜等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人天淨處。何況佛果。所謂當斷者此耳。
二明食辛過患。
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噉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癡。
○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初發婬增恚。正脈云。熟食必壯相火。故發淫。生噉必動肝氣。故增恚。佛智所鑑。不爽絲毫。宜敬信而深戒之。
○如是下天遠鬼近。十二部經。該盡佛所說法。能宣說者。天仙皆應近聞。今以食辛之故。不惟不來近聞。而且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如今清淨齋戒者。尚避食辛之人。則天仙遠離可知。餓鬼歆於不淨。故因彼食辛之次。冥中䑛其唇吻。相隨不捨。故常與鬼住。天仙增福。咸皆遠離。故福德日銷。餓鬼致禍。常與共住。故長無利益。無利益即災禍事也。
○是食下無護遭魔。修三摩地。乃成佛肧胎。菩薩天仙善神皆應守護。以食辛故。皆悉不來。亦嫌其臭穢故也。守護則魔不能近。由不來故。乃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大力魔即天魔也。知其修三摩地。有志求佛。故現佛身而眩惑之。非毀禁戒者。貶持戒為小乘。讚婬怒癡者。褒三毒為大道。無智自辨。鮮有不受其惑者吁可不畏哉。
○命終下成魔墮獄。現前受行魔教。命終自為魔屬。所修三摩。咸資有漏。故得受享魔福。福盡禍至。故感墮無間獄。正脈云。緣以臭惡之味。引致阿鼻極苦。有何難捨而不勇斷之哉。然辛菜所以名助因者。即於此科中見。中發淫為淫欲助因。增恚為殺生助因。至於福銷禍長。必至損他益[A2]己。縱能說經。亦屬妄談般若。此等又為盜妄助因。況夫魔來倒說。何惡不助。自為魔眷。何罪不生。名其為助因者宜矣。正釋竟。
三結成。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承上食辛既有如是過患。是故凡欲修菩提者。先當永斷五辛。是則下言果能斷辛。則是從凡夫地。第一增進。乃初學修行漸次。除其助因竟。
二刳其正性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正性。
次徵第二漸次義也。
二正釋三。
一教令先斷淫殺。二示以進修餘戒。三詳明持戒利益。
初。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
○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初總教持戒。如是眾生。指[A3]已斷五辛人也。[A4]已斷五辛。當入三摩。但定因戒發。非戒則三摩不成。故教以要先持戒。而云嚴持者。絲毫不容有犯故。又云清淨者。非唯執身。兼以執心故。
○永斷下首舉淫殺。婬能障定。殺乃違慈。四根本中此二猶要。故首舉之。永斷淫心者。現種俱盡。如枯木不萌。如寒灰不𦦨也。斷殺中乃以輕況重之語。言酒肉尚不容䬸。生氣尚不容噉。何況殺生。自應永斷。以火淨食者。律明生鮮之物。火淨方食。不經火觸。則為不淨。不得便食。以有生氣故。儒門方長不折。庭草不除。大同此意。皆防微杜漸耳。
○阿難下顯示應斷。修行原為出界。不斷淫殺。則界不能出。以有相生相殺事故。言此正見其首應斷也。
二示以進脩餘戒。
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諸戒之中。獨教觀欲者。以難斷故。又以一切眾生。皆以淫欲正性命故。如毒[A5]蛇如怨賊皆狠語耳。毒蛇傷身害命。怨賊劫財奪物。淫欲一事。喪法身。傷慧命。損法財。滅功德。故以為喻。然如來如是狠語。而諸眾生亦當以狠心斷之。聲聞小乘人也。四棄八棄小乘戒也。比丘唯是四棄。謂殺盜淫妄。犯之者不許共住。故名為棄。比丘尼。於四棄之外。更加觸八覆隨。名為八棄。不先持大而先持小者。亦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意也。執身不動者。非不執心。力未充耳。不言後篇者。本立而道自生。源奠而流自清故。既閑乎小。宜進於大。故云後行菩薩清淨律儀。菩薩大乘人也。清淨律儀大乘戒也。設有絲毫動念。即不清淨。故曰執心不起。
三詳明持戒利益。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
初成超世因。禁戒雖通四棄。此唯偏指淫殺。以婬殺難斷。較之盜妄尤宜嚴禁也。身心俱斷。故曰成就。淫斷則不復相生。殺斷則不復相殺。故曰永無。竊取曰偷。強取曰劫。又偷劫亦兼妄語。如偷中設詞令其不覺。劫中恐嚇令其強忍是也。負累乃偷劫所致。還債因負累來償。今既無偷劫。自無負累。既無負累。故亦不還宿債。如前云。長揖世間是也。又世間雖通三界。而此中似唯約於欲界。以生殺負還。乃欲界中事故。據此則持戒之人。將來不生欲界。縱生欲界。亦不過於人中增修。非為生殺負還事也。
○是清下發相似通。清淨人即指上持戒人也。因戒生定。因定發通。故是人一修三摩。便能發相似五通。肉眼相似天眼。故不須天眼觀見。自然者。不假作意。十方者。周徧無遺故。肉耳相似天耳。故亦能覩佛聞法。言相似者。但以戒增上力。并三摩初心增上力故。暫時而發。非是圓通勝用。下三準知。親奉聖旨者。相似他心通也。神通遊界。相似神境通也。宿命亦唯相似。雖曰相似。却能三世無礙。故曰清淨。得無艱險者。由宿命故永不墮三惡道中艱難險阻處也。正釋竟。
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言此果能嚴戒。則是從凡夫地。第二增進。乃決定修行漸次。蓋以對上第一。名為第二。又對上初學不定。故以決定修行釋之。此中所斷言正性者。對上助因而言。以上但助發乎此。此乃正是罪性故也。刳其正性竟。
三違其現業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現業。
此徵第三漸次義也。
二正釋三。
一承戒修定。二頓獲法忍。三教以漸脩。
初。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緊躡上文以為生定之因。故即就前人言之。諸戒俱持。而獨舉心無貪淫者。以淫為壞定之魁故。於外六塵等者。以淫為染塵前導。如因動有聲。則留心淫聲。因聲有色。則留心淫色。因色有香。則留心淫香。因香有味。則留心淫味。因味有觸。則留心淫觸。因觸有法。則留心淫法。若心無貪淫。則於諸色聲等皆不留心。故云不多流逸。言流逸者。謂神逸其中。縱恣攀緣。言不多者。非是全無。但不留心貪染耳。因不流逸者。牒上不多流逸為因。謂外境既淡。乃可反觀本根。自歸元明。而內觀得成也。內觀既成。外境全脫。故曰不緣。按耳根圓通。此當入流亡所。動靜不生。以上言不多流逸。未免動靜相間。此則一向不緣。乃動靜雙亡矣。偶對也。言根對塵現。塵不緣則根無所對。根無對而性亦不現。按耳根圓通。此當聞所聞盡。至此則六根反流全歸一性。故曰反流全一。既反流全一。無復結根之用。故曰六用不行。按耳根圓通。此當覺結。若執此為是。則為覺所礙矣。大科云違其現業。即在此科。以此科現業有二。一流逸是現業。不多則少違。二六用是現業。不行則全違也。
二頓獲法[A6]忍。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承上六用不行。惟有一存。若進觀此一。乃對六立名。六既不有。一云何立。是則能覺空矣。能覺之見分既空。所覺之相分亦復不有。故云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皎然者。周徧洞徹。清淨者。不見有一法可當情也。至此則覺所覺空。唯有空存。按耳根圓通。此當空結。若執此為是又為空所礙矣。若進觀此空非斷。乃是識性洞然在於大覺心中。故云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自是身心快然。以能出離空礙故也。出離空礙。則空所空滅。惟有滅存。按耳根圓通。此當滅結。若執此為是。猶為頂墮細障。若進觀此滅。乃對生言滅。滅亦非真。則生滅既滅。故得妙圓平等。蓋以無妄不盡曰妙。無真不極曰圓。始本不二曰平等。自是三空頓朗。二死忽空。故曰獲大安隱。寂照互融。智斷具足。故曰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良以密圓即是智果。謂收之則密。放之即圓。淨妙即是斷果。謂體之則淨。用之則妙。是諸佛之所證。故曰一切如來。圓通因心。頓該果海。故曰皆現其中。按耳根圓通。此當寂滅現前。寂滅現前。一念不生。故曰是人即獲無生法忍。論悟證[A7]己齊佛境。所謂理由頓悟。乘悟併銷是也。論事修。唯在三漸。顛倒亂想。從此頓息。虗妄輪迴。自是不復有矣。
三教以漸脩。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教以從是漸修。垢盡鏡明。水長船高。故示以隨所發行安立聖位。謂發行有淺深。立位有勝劣。至下經文自見。正釋竟。
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此言果能違其現業。以至獲無生忍。則是從凡夫地。第三增進。觀行修行漸次。前云如淨器中。除去毒蜜。即喻此也。總結三漸竟。
二乾慧。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二漸次中淫心永斷。故曰欲愛乾枯。三漸次中忘塵盡根。故曰根境不偶。解結中義當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與小乘四果位齊。故云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殘質為最後之身。不續謂後有永斷。此上約第二漸次。及第三前半以明乾義。又第三漸次中。十方國土皎然清淨。故曰執心虗明。執心者法執之心。國土皎然故虗。清淨無法故明。解結中義當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至此則人法雙空。故曰純是智慧。又第三漸次中妙圓平等。獲大安隱。故曰慧性明圓。慧性即三空之慧。妙圓平等之性。獲大安隱。故曰明圓。但大安似約斷德究竟。明圓似約智德究竟。以唯是一心。故無妨各說。解結中義當解脫法[A8]已俱空不生。至此乃得其全體。此上約三漸後半以明慧義。問。既唯前義。何故另開一位。答。上唯具體。此兼起用。故云鎣十方界。鎣猶飾也。莊嚴之義。謂稱體起用。嚴淨十方報土。按圓通中即獲二勝。發三用也。雖能如是。依然乾有其慧。故立位以乾慧名之。
三十信二。
一躡前總起後位。二別明當位十信。
初。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前云欲愛乾枯。未能盡習。今以乾慧位中。借嚴土以治欲習。未得極盡。故云欲習初乾。菩提涅槃。尚在遙遠。故云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如來法即指菩提涅槃。對無明生死流。稱菩提涅槃流也。言未接者。正見其當歷事造修。不可以圓通頓悟為是故。此心指乾慧終心。中中流入。有二釋。一者中謂中道。以自後位位皆不離乎中道。故云中中。二者中謂中庸。以自後修習。雖不廢事。亦不過執。惟是中中。所謂不偏不倚。任運流入是也。圓妙開敷者。謂流入無別。仍前圓通妙性。但位位增進。如蓮開層層漸敷耳。
二別明當位十信十。
一信心。二念心。三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七護法。八回向。九戒心。十願心。
初。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從真妙圓之悟。重發真妙之修。理事併信。故曰妙信。永不退失。故曰常住。外道趣邪。凡夫趣有。二乘趣空。皆為妄想。一切俱遣。故曰滅盡無餘。滅盡妄想。故中道真。無有遺餘。故中道純。既真且純。信心決定。故名信心住也。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真信者。即前中道純真之信。明了者。明明了了。曾不被諸法所惑也。因不被諸法所惑。故於一切諸法。皆能以中道正理。融會貫攝。故云一切圓通。此二句全是躡前信心成益以為此位之因。自下乃正明此位。陰處界三不能為礙者。正由一切圓通。所以陰不能覆。處不能局。界不能間也。如是者。謂陰等不礙如是。乃至者超略現在。言既陰等無礙。不惟現在身中今應斷之習氣。憶念無忘。乃至過未無數劫捨身受身。[A9]已應斷當應斷之習氣。皆現在前。皆能憶念無忘。謂無忘修治之心。猶言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以其無忘治習。常時憶念。故即名其為念心住。
三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一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由前習氣現前。欲盡未能。仍復依前妙圓之悟及中道純真之信。抵對妄習。磨鍊真精。久之真益精。而起融妄之力。故云發化。由此融妄為真。故能令彼無始習氣。通為一精明也。無始約過去言。不言現未者。以過去既融。現未者不復起故。此上四句。全約初信中力。助治二信中習。以成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言既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則唯以精明之理。歷事造修。故云進趣。雖歷事造修。而不住有為。故云真淨。是則妄盡理圓。功就不就。故名此位為精進心。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承上進趣真淨。不住有為。心精時時現前。智慧時時不昧。至此慧心決定。純以智慧涉事。故以慧心住名之。住即決定義也。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前位純以智慧。即是臨事之時。皆執持智明以照之也。以智照事。事事如理。故曰周徧寂湛。此二句亦是躡前所證以成當位之因。下二句乃正明當位。寂湛不住。大用繁興。故寂而言妙。雖大用繁興。而不動不擾。故凝而言常。清涼云。智周鑑而常靜。用繁興以恒如。此之謂也。然既曰常凝。則無不定時。故即以此名定心住(正脈云。上五信屬五根。如果木之種。根結於地。下五信屬五力。如根結既久自有不可拔之力用也)。
六不退。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慧心似偏於慧。以純以智慧故。定心似偶於定。以寂妙常凝故。此則以定資慧。故曰定光發明。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也。又能以慧資定。故曰明性深入。謂深入於定。所謂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也。據此則定慧相資。日損日益。故曰惟進無退。由此所以名不退心。此位義當進力。
七護法。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心進者。定心日進。安然者。不假功力。由此故能任運保持。永不失於定心。定心成就。蒙佛慈光攝照。故得與如來氣分交接。蓋氣分即慈心氣分也。據此乃由內能自護。外感佛護。故以護法心名之。此位義當定力。以由定心日進致故。
八迴向。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按前不退心中。定慧相資。上位以定深而成護法之因。故曰心進保持。此位以慧明而成迴向之因。故曰覺明保持。謂覺慧益明。保持不失也。正由保持不失。故能以妙慧之力。迴答佛之慈光。迴答無別。惟是向佛安住。謂念念在佛境也。然上位接佛氣分。蒙佛慈光。是佛心中有自[A10]己之影。此位迴佛慈光。向佛安住。是自心中有諸佛之影。佛心中有自影時。自[A11]己入佛心中自心中有佛影時。佛[A12]已入自心中。自入佛心中時。[A13]已帶佛影。以接佛氣分時。自心即有佛故。佛入自心中時。[A14]已帶自影。以迴佛慈光時。佛心即有自故。是則自心佛心重重相入。故云猶如雙鏡等也。雙鏡相對。喻自心佛心。慈慧相應。其中妙影。喻佛心中有自[A15]己之影。自心中有諸佛之影。重重相入。喻自入佛心中時。[A16]已帶佛影。佛入自心中時。[A17]已帶自影。是則自心佛心非一非異。不妨於無迴向中強立迴向。又上位自心接佛氣分。諸佛迴答自心。以慈光向[A18]己。此位由蒙佛慈光。妙力迴答佛慈。以自心向佛。故自得迴向之名。五力中義當慧力。以由覺慧益明致故。
九戒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心指自心。光指佛光。迴與迴同。言上二位自心迴向於佛。佛光迴向於[A19]己。俱屬潛通冥應。故曰密迴。此雙承上二位以為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獲猶得也。謂由密迴力故。獲得佛定也。那伽大定。無不定時。故曰常凝。不唯得定。且能得果。故曰無上妙淨。妙即菩提。出煩惱纏故。淨即涅槃。離生死穢故。而言無上者。即是佛也。自是上求佛道。信知無佛可成。下化眾生。信知無生可度。故曰安住無為。信力增長。不起絲毫有為之念。故曰得無遺失。此位名戒心住者。以獲佛常凝。即定共戒。無上妙淨。即道共戒。無為無失。即律儀戒。五力中義當信力。以無為正信。無遺失故。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住戒自在者。定共道共律儀任運清淨故。定戒常凝。得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以三昧力。得自在樂。普入諸剎。隨意無礙)道戒妙淨。得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覺了諸法。自性如幻。本無所有。故能普入)律儀無為。得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隨諸眾生種類現形。如鏡現相。而無作為)由此故能遊於十方。不惟遊於十方。且能所去隨願。謂願何所去。一念即至。由此所以名為願心。義當念力。以憶念不忘。乃成願故(正脈云。通論十心。前六修自心。後四合佛德。灌頂云。初一信之本體。後九信之德相。又前九屬內行德。後一屬外化德。愚謂十心中。六心皆帶住字。餘四例知應有。良以寂滅現前時。悟證[A20]已齊佛境。況復十信。豈更有退。是知十信之名。乃借漸名頓。借偏名圓。實不同偏漸教中十信。輕如鴻毛也)十信竟四十住十。
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王子住。十灌頂住。
初。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五根具足名善。以善根決定故。五力成就曰男。以能[1]辨後位故。真方便。即指耳根圓通。前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故知耳根圓通。獨為真實方便。以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故。餘皆為似。以其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故。十種信心。不離圓通妙性。故云以云發也。依此十心。磨鍊治習。則圓通之心。益精益明。故曰心精發暉。十用涉入者。上是漸發。此乃圓融。如十心中隨發一心。餘之九心皆涉入此一心之中。心心皆然。遞互相攝相入。至此則菩提之心。真純無妄。故曰圓成一心。一心即菩提心也。按起信論。菩提心有三種。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法故。三大悲心。廣度一切諸眾生故。而十心中初一中道純真。即是直心。從二至九。皆為深心。後一能遊十方。義含悲心。既十用涉人。則隨起一心。即三心具足。故得圓成菩提之心。以圓成故。得發心住名。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依菩提心重起真智。故曰心中發明。菩提之心清淨皎潔。故以琉璃喻之。真實之智。體精用明。故以精金喻之。以前妙心履以成地者。謂真智一發。運用前之十種妙心。修真實行。踐履真如。以成進趣後位之地。如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相似。由此所以名治地住也。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即前之妙心。地即前所履地。然妙心既十用涉入。而所履之地。亦十心涉知。涉知故。一心明了。心心皆然。故云俱得明了。俱得明了故。時時證真真無不融。故能遊履十方得無留礙。自是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上供諸佛。下利眾生。以是名為修行住也(問。此與願心中。能遊十方。所去隨願。語頗相似。義何所別耶。答。彼是意生身。此是現化身。又彼云隨願。似是徑往一方。此云無礙。明是徧入剎塵。則勝劣固自分矣)。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種真之行。因該果海。故曰行與佛同。因該果海。果即徹於因源。故曰受佛氣分。前護法心中云。十方如來氣分交接。蓋指慈心氣分。此云受佛氣分。意言真如氣分。固不同也。次二句舉喻。言初住發心。如前陰起惑。二住治地。如前陰造業。三住修行。如中陰持種遊行。此既行與佛同。受佛氣分。故以中陰自求父母喻之。佛雖未與明記。以相陰信。知其不退初心。自雖未得顯證。[A21]已得冥通。覺其必證極果。是知陰信冥通。正是感應道交。如同業相纏。結成胎分。故云入如來種。入如來種。如託王胎。故名生貴住也。
五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A22]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前云入如來種。即是結成道胎。而云遊者。謂依此脩因。自在無礙。如貴人處胎。安樂無拘。永嘉云。潛幽靈於法界。即斯義也。自是常蒙諸佛護念。法身漸漸證入。故曰親奉覺胤。謂親奉大覺護念。為法身之胤嗣也。方便智慧。漸漸具足。故喻以如胎[A23]已成。人相不缺。謂胎中七七日滿。根形具足也。以是義故。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權智外現。故曰容貌。攝化眾生。方便具足。故曰如佛。此牒上位以為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以權資實。內照真如。名為心相。理智圓滿。故曰亦同。同佛故。成正知見。如胎中七七位後。心相漸著。故以正心為名。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五住權智外現。容貌如佛曰身。六住實智內照。心相同佛曰心。兼此二義為七住因。故曰合成。即權實具足也。權實具足。二利兼進。故曰日益增長。如在母胎。備經十月。有成無壞。故曰不退。此與六信。雖同名不退。而淺深有異。以彼為信心不退。此為住道不退也。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承上日益增長。權益勝而實益深。故曰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以十身為別。權實二智為總。如十身中。菩提身法身威勢身三身皆屬實智。以是自證境故。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福德身五身皆屬權智。以是化他境故。相好莊嚴身智身二身通於權實。以相好莊嚴有報化。智慧有自證化他故也。按華嚴八地方具十身。今經八住便具者。以二經皆屬圓教。固應前後互融。況華嚴信滿成佛。十身豈不具足。但文在八地中顯。言靈相者。神妙無方之義。此如胎滿初生。雖六根四體。一一圓成。而純樸未散。情染未形。故以童真為名。
九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上位十身具足。即是形成出胎。此牒前為因也。次句乃正明當位。五住中既遊道胎。尚為道之所局。未大自在。故但言親奉覺胤。而不言為子。今則得大自在。頓超理障。能任佛法大事。故曰親為佛子。如世王子。過十五歲。稍有知識。便具人君氣度。以是名為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上位名法王子。即是表以成人。謂表顯以為成佛人故。此是牒前為因。如國下正明當位。佛欲與之授記。先令代佛宣揚。教化眾生。故喻以如國大王等。國大王。即剎利王也。(剎利。此云尊姓)國事分委者。王意以國事重大。恐其不勝。先且分其少分。委而試之。委猶託也。此喻佛欲與記。恐其智力不堪。先令代佛宣揚。攝行佛事。若見其智力增長。度生不怖。即便與之授記。故喻以彼剎利王等。世子即是太子。以歷世相承為王故。長成者。堪任國事。喻菩薩智力增長。度生不怖。陳列者。陳列四大海水。灌頂者。灌太子頂。令其受王職位。喻佛智力加被。與之授記。令其具足十力。墮在佛數。如華嚴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乃至云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缾。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是名菩薩受大智職。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然華嚴位在十地。今經位在十住者。以二經同宗。俱有圓融行布二義。約行布不無優劣。以彼喻轉輪王子。此喻剎利王子。自不同耳。若約圓融。則前後該徹。如前八住中明。末句就喻立名。可知。十住竟。
五十行(正脈云。前十住方生佛家。領佛家業。此十行則攝行佛事也。又大乘初心。固即二利兼行。而信住位中。利他未勝。故前二十四位。並無顯標度生事業。自下乃漸以彰顯。今十行與華嚴對校明是六度。而後五度乃開智度為五。亦不與常途十度同也)十。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行。四無盡行。五離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初。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A24]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八住初生。九住漸長。十住受職。故云成佛子[A25]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者。按華嚴此菩薩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乃至云住持顯現演說諸佛本所修行。則佛德無不具矣。十方隨順。即是廣行布施。華嚴云。隨順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行財施。乃至身肉不惜。行法施。則與說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即隨順義也。正脈云。此則施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為大施主故。結名歡喜行者。有二義。一者見有來乞者。作福田想。作善友想。倍生歡喜。二者隨乞施與。令諸眾生悉皆滿足生歡喜心。此亦華嚴中義。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既歡喜[A26]已。乃以戒德感化。故曰利益。言善能者。戒德備於[A27]己。感化成於外。不勞費力。而利無不周故。正脈云。此是戒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護持淨戒故。結名饒益行者。亦二義。一者自能住無上戒。善自饒益。二者令他住無上戒。亦饒益他。詳如華嚴。茲不繁引。
三無瞋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行。
既饒益[A28]已。仍復以自覺之理。覺悟於他。其猶執柯伐柯。其則不遠。故得他無違拒。無違拒故。瞋恨無所由生。據此則他不能覺。即是違拒。厭而捨化。即是瞋恨。今以自覺覺他。他易覺而[A29]己不厭。以是名為無瞋恨行。正脈云。此是忍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常修忍法故。但彼名無違逆行。蓋以甘受外難。無違逆他名忍。此名無瞋恨行。乃取自無瞋恨。堪忍教化名忍也。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既無瞋恨。仍復隨彼眾生。一切種類。在在出現。處處受生。故云種類出生。生界無盡。菩薩之願行亦無有盡。故云窮未來際。既能窮未來際。則三世平等普入。既能種類出生。則十方通達俱隨。是則橫豎皆無有盡。故以無盡行為名。正脈云。此則進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修諸精進故。但彼名無屈撓行。蓋取一切境界。無能屈折阻撓名進。此名無盡行。乃取一切時處。皆能教化利益名進也。
五離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既能橫徧豎周。自能與一切眾生。合其心而同其事。故云一切合同。既一切合同。自能隨類說法。故云種種法門。機對教而受益。教對機而化行。故云得無差誤。如是則千難交攻。而其智不昏。萬機並赴。而其心不擾。由此故名離癡亂行。正脈云。此是禪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故。若依今經。即以不癡不亂為禪。
六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上位隨類現身。一切合同。乃從本起末。如觀音一身能現三十二應。為天現天。為人現人等是。今云同中現異。是從末起末。如一天身中。又復對彼異類羣機。顯現眾多異類身形。人身等亦然。故云則於同中顯現羣異。雖顯現羣異。而彼天眾。於諸異相。還見同[A30]己。人眾等亦然。故云一一異相。各各見同。據此則是一身能現眾多身。眾多身中現一身。由此所以名善現行。正脈云。此是理事無礙智。(與今疏意見不同)灌頂云。即智慧度。又自釋云。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圓融顯現。愚謂仍是慧度。以一多無礙。同異俱成。正由菩薩無障礙慧。善巧運用之所現故。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虗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承上善現身相。[A31]已如是矣。不唯身相。乃至世界亦皆善現無礙。十方下正明善現世界之相。十方虗空。滿足微塵者。顯微塵之多。並明能現者狹。一一塵中現十方界者。顯世界更多。並明所現者廣。能現所現。二俱不壞其相。名為現塵現界。謂塵在界外不壞狹相。界在塵內。不壞廣相。同時俱現。故云不相留礙。正脈云。界入塵而界不小。是小不留於大。塵含界而塵不大。是大不礙於小也。華嚴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亦同此義。溫陵云。此由善現行。擴充圓融也。結名無著行者。依華嚴但是一切無著。正脈云。一有執著。安能大小並融如此。若依本經。無著即是忘塵。忘塵功極。便能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等。如前顯見無礙中明。是知現塵現界。不相留礙。正由忘塵功極。故以無著行名之。正脈云。此是事事無礙智。灌頂云。即方便度。引華嚴此菩薩以方便化度故。愚謂塵界互現。大小相融。正由菩薩無障礙慧。大方便力之所運用。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承上不惟現身現土。而一切菩薩無量妙行。一時具足。故云種種現前。隨舉一行。皆能到於最上究竟之處。故云咸是第一波羅蜜多。言第一者。最上義。波羅蜜多者。究竟義。又梵語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蓋涅槃彼岸。即是究竟處也。又若住於涅槃。雖稱究竟。猶非第一。蓋必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往返度生。無住而住。方名第一。以是無住處大涅槃故。如華嚴經云。菩薩住此行時。不捨菩薩大願。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煩惱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無憂惱處。而菩薩往返無有休息。即今經第一波羅蜜多義也。結名尊重行者。以行至如此。可尊可重故。華嚴名難得行。如世間可尊重物。則難得也。正脈云。此是究竟彼岸智。灌頂云。即是願度。以華嚴謂此菩薩於大乘願不退轉故。愚謂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乃菩薩以願導行之所致也。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承上種種妙行。咸是一行名純。而一行中。具足種種妙行名雜。如是純雜無礙。故曰圓融。清凉云。萬行芬披。此華開錦上。即目此也。依此妙行。徧歷十方。助佛轉輪。教化眾生。故云能成十方諸佛軌則。結名善法行者。謂一言一行。同歸至善。皆是佛法可謂軌轍。可為準則故。如華嚴云。此菩薩能自清淨。亦能以無所著方便而普饒益一切眾生等是也。正脈云。此是軌生物解智。灌頂云。即是力度。自釋云。具足三力。謂修習力。思擇力。變化力。各有文證。恐繁不錄。愚謂所以能成善法者。正由上位尊重行力之所致故。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一一二字。通該前之九行。言上之善法及與前八。雖大用繁興。而常自如如。故曰清淨。清淨者。即如如不動義也。如如不動。則離於念相。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故曰無漏。蓋以起心動念。即乖法體。即成有漏故也。一真二句。乃釋成皆是之義。言所謂皆是清淨無漏者。蓋以一真無為。性本然故。言一真無為等者。謂菩薩當寂滅現前之時。俱空不生。一真獨露。即證無為。豈不清淨。後雖獲二殊勝。發三妙用。歷位至此。皆出於性之不然。豈更有漏。若爾前何不說。以事修至此。乃敢定故。據此則行行皆真。法法皆實。以是義故。名真實行。正脈云。此是會緣入實智。灌頂云。即是智度。又自以三智釋之。謂無相智。成熟有情智。受用法樂智。亦各有文證。不錄。愚謂清淨無漏。正由圓通根本智之所成故。(右列十行。應以十玄會之。以顯圓妙。第一成佛子[A32]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即同時具足相應門。第二一切眾生。受益各別。彼此隱顯。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即隱顯秘密俱成門。第三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如金與金色。不相捨離。即諸法相即自在門。第四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即十世隔法異成門。第五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即微細相容安立門。第六同中現異。異中現同。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即一多相容不同門。第七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如一尺之鏡。現千里影。即廣狹自在無礙門。第八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如擎拳豎眉。觸目皆道。即托事顯法生解門。第九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如兩鏡相對。傳耀相寫。即因陀羅網境界門。第十一一皆是清淨無漏。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即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依古德十喻。對校經文。略此會通。其實一一行中皆具十門。文雖不顯義可研尋)十行竟六十迴向(灌頂云。華嚴明迴向。即是發願。良以有行無願。行必茫然。有願無行。願惟虗設。行願相資。方到諸佛大涅槃海。正脈引圭峯云。迴向不過三處。即眾生佛道真如也。華嚴文極浩瀚意多徧兼三處。今經文簡。各有隱顯。如眾生顯。餘二則隱。佛道真如。隱顯亦然。顯者正當發揮。隱者亦以意含。非全無也)十。
一離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佛迴向。四至處迴向。五無盡迴向。六平等迴向。七等觀迴向。八真如迴向。九無縛迴向。十無量迴向。
初。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A33]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是善男子。指前歷修十行人也。初行隨順十方。二行普皆饒益。乃至第七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則妙用[A34]已極。故曰滿足神通。八行種種究竟。九行成佛軌則。乃所作俱備。故曰成佛事[A35]已。十行清淨無漏。故純潔精真。一真無為。性本然故。故遠諸留患。此全躡前之十行以起初向義也。既無留患。則任運度生。不見有生可度。故曰當度眾生滅除度相。然既曰度生。則是迴無為心。以不住無為故也。既曰除相。則是向涅槃路。以能達涅槃故也。結名救護等者。以上云度生有二義。一者度令離苦。即是救義。二者度令得樂。即是護義。上云滅除度相。約能度言。此云離眾生相。約所度言。良以能所對待。有能相必有所相。今以不見自為能度。故亦不見他為所度。內外既空。中亦不見度生之法。是為三輪體寂。乃真除相真離相也。故華嚴云。不見眾生相。乃至想見不顛倒等。若以三處會通者。此位正向佛道。以涅槃即佛道故。亦兼向餘二。以救護即向眾生。離相即向真如也。
二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壞即上位滅除。可壞即上位度相。此承上位以起當位義也。言既壞其可壞。則三輪體空。一切皆離。名曰諸離。若即守此諸離。依然有壞。故須並此亦復遠離。結名不壞者。以上位滅除度相。是以空壞有。此位遠離諸離。乃以有壞空。空有俱壞。體合真如。以真如不可壞故。此位明是迴向真如。亦兼於二。以壞其可壞。意在迴向佛道。而遠離諸離。仍復迴向眾生(問。初信中道純真。與此何別。答。彼約圓融。此約行布。凡有前後相似者。皆準此知)。
三等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上位體合真如。此位體中具照。故以本覺稱之。體既不壞。照即澄清。故以湛然稱之。湛然故無法不悉。無理不明。故曰覺齊佛覺。結名等一切佛者。謂覺用既等。一切悲智願行。無不皆等也。此位明是迴向佛道。若約悲智願行俱等。亦兼餘二。
四至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二向體合真如。[A36]已得不變之體。故曰精真。三向本覺湛然。復獲隨緣之用。故曰發明。此雙承上二位為當位之因也。言既精真發明。自能以理融事。以理融事。則事如理融。不惟覺齊佛覺。兼復地如佛地。地如佛地。則不離本處。而徧至十方。故名至一切處也。按華嚴此位菩薩。廣修供養。徧至佛處。又云三業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然既曰廣修供養。徧至佛處。必是求佛所證。則兼二義。一迴向真如。二迴向佛道。既曰普入世界。以作佛事。必是利樂有情。則是迴向眾生。
五無盡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三向覺齊佛覺。則現身無礙。四向地如佛地。則現界無礙。現身無礙。則能涉入界塵。現界無礙。則能涉入身毛。故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如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一多相容。類一室之列千燈。廣狹自在。若尺鏡之映千里。故云得無罣礙。一一佛身。一一世界。皆能成就眾生。莊嚴[A37]己德。故結名無盡功德藏也。又華嚴云。住此迴向時。得十無盡藏。一見佛。二入法。三憶持。四決定慧。五解義趣。六無邊悟。七福德。八勇猛智覺。九辯才。十力無所畏。以如是等皆無盡故。若會通三處者。以此證理。則是迴向真如。以此趣果。則是迴向佛道。以此化他。則是迴向眾生。
六平等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承上身依於界。故云於同佛地。成就無盡功德之藏。故云地中各各生清淨因。言清淨因者。以上無盡功德。純是佛因。不雜餘乘故。此全躡上位言也。依彼淨因。展轉擴充。名曰發揮。由擴充故。直趣佛果。故曰取涅槃道。結名隨順平等善根者。以任擴充發揮。無違佛因。故曰隨順。與一切佛因。亦無有二。故曰平等。佛果無盡功德。皆從此生。故曰善根。此位明是迴向佛道。若約擴充發揮。自他兩利。亦兼餘二。以自利向真如。化他向眾生故。華嚴名堅固善根者。正以依因發揮。無有退轉。如彼經頌云。如是迴向諸善根。平等堅固無退轉。一切諸佛所覺了。悉皆攝取無有餘。
七等觀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上位既能[A38]隨順平等善根。則是真根既成。由此重起大悲。等觀眾生。故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以眾生佛性與自[A39]己佛性同故。此正所謂同體之悲也。性圓成就。不失眾生者。謂眾生既皆我之本性。而我性圓滿成就。豈可遺彼眾生而不度脫。故須不失。結名等觀一切眾生者。以首言十方眾生皆我本性。即是等觀。末言不失眾生。即是隨順。此位明是迴向眾生。若令眾生復還本性。即是迴向真如。若令眾生同證菩提。即是迴向佛道。如華嚴頌云。菩薩普與平等願。隨其所集功德業。普令三界得安隱。悉使得成無上果。
八真如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上位既言不失眾生。則建化門頭。不捨一法。故云即一切法。雖云即一切法。而亦不住於法。故云離一切相。以皆我本性故。此躡上位言也。至此則正即時離。正離時即。故云惟即與離二無所著。所謂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逈絕諸妄。永無異體。故結名真如相也。此位明是迴向真如。若據結名。亦是以真如相行迴向佛道。若準華嚴。亦兼迴向眾生。如彼經頌云。一切眾生與諸法。悉住其中無所住。真如所在無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薩以此心迴向。悉令眾生無所著。
九無縛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上位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者。蓋言無所著行。如彼真如之相。此位承牒上意。故言真得所如。謂其行純真。[A40]已得為真如所如矣。然真如體徧十方。而無障礙。而其行既為真如所如。自應同彼能如。故亦言十方無礙。無礙故。不能覊繫。故曰無縛。無縛故。出入自在。故云解脫。正脈云。上位方得離繫解脫。此位轉得自在解脫。愚謂上位但是我不著彼。此位乃是彼不縛我。正由我不著彼。彼乃不能縛我。故華嚴名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若以三處會通者。解脫則菩提可成。即迴向佛道。無縛則攝生無礙。即迴向眾生。無著則一念不生。即迴向真如。
十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上位無縛解脫。即是性具德用。圓滿成就。故此承牒其意以為當位之因。但上云十方無礙。猶有法界分量。今則性德圓成。緣起無盡。並彼十方分量亦無。故云法界量滅。言法界者。即指十方法界。非言十法界也。以此無量德用。迴向三處。故以法界無量名之。華嚴云。佛子善學此迴向。無量行願悉成就。攝取法界盡無餘。是故能成善逝力。然既曰攝取法界。則是迴向眾生。既曰能成善逝。則是迴向佛道。又力字亦兼迴向真如。謂善逝以真如自性緣起為力也。通前十向之文。依前生後。自有次第。不依古德另立十中。及強配十玄。幸具眼者辨之。總結十迴向竟。
七四加行(按瓔珞等經。俱不別列此位。若唯識等論。則以前為資糧。後為通達。此為加行。今雖別列。而與唯識淺深懸殊。以經中特標其為妙圓加行故。若以喻明者。如平人與本國大王。同時發心。欲登泰山。同辦資糧。擇日起程。而平人之資糧。所備不過數金。若王之資糧。動用千萬。及乎起程。平人不過一騎二驥。若王之起程。千駝萬馬。再平人之一騎二驥。尚多阻隔。若王之千駝萬馬。山開水橋尅期必登。是故前之資糧。業[A41]已超乎漸教。此之加行。豈復類彼權宗以喻詳法。淺深自見。是知前雖任說妙圓。終是資糧。此之妙圓。乃稱加行。亦圓融中行布意也)二。
一結前起後。二正明四加。
初。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三漸之後。即稱善男。以不住妙悟。有向上之心。并丈夫之氣故。雖熾然脩行。而不住於相。故曰清淨。始自乾慧。終於十向。故曰四十一心。位位備歷。故置盡言。此結前也。次成者。次後即成。四種者。如下所列。雖曰加功用行。仍不離圓通妙性。故以妙圓稱之。又妙圓二字。寓有兩重揀別。一揀小乘粗而非妙。二揀權宗偏而非圓。至究其所以能揀者。亦以其不離圓通妙性。此起後也。
二正明四加四。
一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
初。
即以佛覺用為[A42]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此位躡前九向義來。言九向中無縛解脫。因心之德用[A43]已極。[A44]已極則無可更用。故此位即以佛覺。用為[A45]己心。謂體擬佛果德相業用。為自[A46]己加功用行心也。但因心欲亡未亡。果用欲顯未顯。故云若出未出。猶如下乃喻明若出未出之相。鑽火者。鑽木求火。喻行人自研因心。以求果覺用也。欲然其木者。煖相現前。喻所求果用。將欲超出因心。雖未即能。[A47]已略現其相矣。以是義故。名為煖地(唯識此位。入明得定。發下尋伺。創觀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空。今則惟是以加行智。觀因心空也)。
二頂位。
又以[A48]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虗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此位躡上十向義來。言十向中。法界量滅十方全成自心。故此位即以自心。成佛所履。謂體觀自心。即佛境界。親依法性。為諸佛所踐履也。但以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實即佛境。故曰若依非依。如登下乃喻明若依非依之相。如登高山。身入虗空者。喻體親自心即佛境界。親依法性。上云若依是也。下有微礙。喻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實即佛境。親依法性。上云非依是也。以是義故。名為頂地(唯識此位。入明增定。發上尋伺。重觀名等四法皆唯識變。今則惟以加行漸增智力。體觀自心。即佛境耳。問。三向中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四向中精真發明。地如佛地。義略似於煖頂二地。前後淺深。如何分別。答。三向但是體中具照。四向方乃以理融事。故曰齊曰如。宛有二相。至此則言為言成。要泯異體。此前後淺深。其相不難辦也)。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煖位以佛覺為[A49]己心。而猶未能。頂位以自心為佛境。而亦未能。故此位則心佛二同。善得中道。言心佛二同者。謂佛覺泯同因心。因心泯同佛境。雖心佛歷然。而因果融即也。因果融即。二俱不捨。常於加行心中。見佛業用。亦於諸佛行處。洞徹自心。故曰善得中道。雖曰善得。亦唯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故曰如忍事人。忍事人者。善能忍事。即喻善得中道人也。非懷非出者。亦欲訴向於他。而不能啟齒。喻善得中道者。心中了了。亦欲說向於人。但以心佛二同。實無能得所得。而吐露不出。以是義故。名為忍地(唯識此位入印順定。發下如實觀。印定四法是空。今則唯以加行決定智力。印前心佛相即義耳)。
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三位位位遷變名世數。中邊各別名間量。故此位則數量銷滅。以加行位滿。無可遷變。邊中不立。間量叵得故。正以無可遷變。間量叵得。故云迷覺中道。二無所目。言迷覺中道者。謂煖頂二位。迷於中道。以煖位以佛覺為[A50]己心。頂位以自心為佛境。各墮一邊故。至忍位。則覺於中道。以經中明言善得中道故也。二無所目者。迷覺兩忘。中邊不立。迷覺兩忘故。超變易之世數。中邊不立故。絕彼此之間量。以是易故。名世第一地。言世第一者。謂此人在世間中。稱為第一。意顯入地則是出世人矣。(惟識此位入無間定。發上如實觀。印二取空。今則唯以加行成就智力。於前三無所著耳。問。此上四加。既不同於惟識。而附引唯識者何也。答。名既同彼。若不對校。恐致混亂。故附引彼說。使權實偏圓。瓜豆分明可別)瓔珞等經。多不列此四位者。以此四位。在向地兩楹之間。應是十向出心。初地入心。合前合後。無不可者。後之等覺倣此。通前四加行竟。
八十地(地有三義。一者位置義。謂從初至十。位置不同。如地本是一而高下不等。二者堅實義。謂地地皆以真如為體。不動不壞。如地載華嶽振河海。不重不洩。三者生長義。以地地皆能生長佛地功德。如地能生長萬物。問。加行[A51]已得地名。與此何別。答。前之位置。約行位漸深。此之位置。約果位漸勝。前之堅實。約行力堅固。此之堅實。約果體真常。前之生長。約行地力用。此之生長。約佛地功德。雖各具三義。而淺深勝劣不同。若通論前後諸位。更為一喻。如人欲入大海。採取眾寶。必先學習水法。及櫓棹之技。三漸是也。水法既精。櫓棹又熟。乾慧是也。十信如擇日起行。住行向位。如備辦資糧。四加行如從淺至深。漸入大海。十地位如從劣向勝。漸歷寶所。等覺位如乍到最勝諸珍寶處。妙覺位如[A52]已得眾寶。從海而還。徧濟窘乏。六十聖位。法喻歷然可對。今明十地)十。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𦦨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初。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此位迷覺中道。二無所目。此位當下離念。真如現前。故云於大菩提。善得通達。以真如即菩提體故。言大菩提者。五菩提中(一發心菩提。位當十信。二伏心菩提。位當三賢。三明心菩提。位當前七地。四出到菩提。位當後三地。五無上菩提。位當佛果)應是無上菩提。但是通達。未即實證。論實證方入初地。乃乍得明心菩提也。乍得明心菩提。即能通達無上菩提。如因一隙之明。便能領略萬象。故稱善得。覺通二句乃釋成上二句義。言所謂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者。蓋以能覺之智。遙通如來之智。所覺之理。該盡諸佛境界故也。結名歡喜地者。經論異釋。難以俱錄。今依金光明云。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故彼經即以極喜為名。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上位通達佛境。無復九界異生之性。名為異性入同。此位以生佛對立。生性不有。佛境奚存。故將同性亦滅。結名離垢地者。諸經論中。多約離破戒垢。今則唯以證佛境空。名為離垢。以有佛境當情。猶為微細念相。依然真如中垢故。
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淨極二字躡上。以上位同性亦滅。離佛念垢。名曰淨極。此位真如精純。靈鑑無礙。故曰明生。譬如古鏡重磨。光彩煥發。以是義故。名發光地。經文最明。無煩異說。
四𦦨慧地。
明極覺滿。名𦦨慧地。
明極二字躡上。以自覺理智圓滿。故云明極。此位依自覺理智。起正法𦦨。生方便慧。燒盡眾生煩惱。成就化他功德。故曰覺滿。譬如明上復生餘𦦨。故以𦦨慧為名。諸經多謂以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唯是自利。今以上位發光。似惟自覺。此名𦦨慧。應兼覺他。且經中明言覺滿。若唯自利。豈當此稱。圓人無定。各以現文釋之。不必強同。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三地自覺理同。四地覺他法異。故承言一切同異。此位則自覺覺他二俱不立。故云所不能至。蓋以有異有同。有自有他。有能覺有所覺。儼屬有為功用。二俱不立。乃超出有為。故有為功用。所不能至。至尚不能。況於勝乎。以是義故。名難勝地。唯識謂此地真俗兩智。行相相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然彼真俗。略似此經同異。正脈云。彼乃合之最勝。此則逈脫難齊。旨趣各別。但相似而[A53]已。
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初地即證真如。但是有為。以是有作功用分顯故也。至上位同異不至。超出有為功用。即契無為真如。但是性淨。尚未明露。以有功習影尚未盡故。至此則有功習盡。無為理著。故云性淨明露。結名現前地者。即以無為真如。明明現前為名。唯識云。此位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然既曰本性無染。略似此中性淨。既曰證得。略似此中明露。但性相偏圓。經論異旨。不得全同。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上位無為真如。方以明露。無分別智。未能遠行。以為理所障故。至此位則盡真如際。然真如無際。以諸法為際。蓋以無分限之理。全徧有分限之事故。此當理事門中理徧於事門也。理既徧於事中。智亦隨徧。以理智不異。如珠與光。故能盡真如際。結名遠行地者。即以智能遠行為名。華嚴云。此地修十方便慧。謂雖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知諸佛平等法而常樂供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乃至雖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種種劫數意解分別度脫。據此則不捨眾生。常樂供佛。勤集福德。莊嚴三界。乃至隨眾度脫等。正今經盡真如際也。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上位盡真如際。不捨一法。此位不捨一法。盡真如際。蓋以有分限之事。全同無分限之理。此當理事門中事徧於理門也。事既徧於理中。全事全理。故云一真如心。據此則雖徧行一切法。不離真如際。由此所以名不動地。華嚴云。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等。即此中一真如心義也。灌頂云。三漸所獲無生法忍。至此方得親證。圓成無惑矣。
九善慧地二。
一正明本位。二總結修習。
初。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此位正脈所釋。明如指掌。今全用之。正脈云。前位是得真如全體。此位是發真如大用。稱體起用。自然之理。華嚴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經似說本真自體自用。前位如一塵一毛。皆清淨本然。此位則一塵一毛。皆周徧法界。互涉互入。即徧即包等。具足十玄業用。故云發真如用也。結名善慧地者。應即法界無障礙智耳。(問。七行之塵界互現。五向之依正互涉。與斯何異。答。五地以前。俱屬有功用行。況在行向。豈能同此。是知七行由於行增上力。五向由於願增上力。然亦乘悟併發。如觀音之二勝三用皆圓通[A54]已後即發也)又云。詳此十聖行相。與華嚴多所不同。故推聖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按華嚴唯識金光。皆言此地具四無礙[1]辦。為大法師。最善說法。資中曰。華嚴明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句義。無有窮盡。故名發真如用。予謂說法固亦可以說為發用。然方是大用中一。故今謂是十玄業用。而說法自寓於中矣。此上皆依正脈。亦少有更減字句。唯中間答詞不同。若對前二位言。則彼為理事無礙。此為事事無礙用也。
二總結修習。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A55]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是諸菩薩者。但是渾言。尚未指定。從此[A56]已往者。乃指定二地[A57]已來諸菩薩也。以自二地。乃入修位。至六地。即入無為。有作行畢。七地增進無為。八地一真如心。無作之行亦竟。故云修習畢功。訖於九地。[A58]已獲全體大用。故云功德圓滿。意顯十地為修習出心。諸經論中多收於修習位中。今捨出存正。故亦目此地[A59]已前名修習位。然既曰亦目。非是定指此地為修習位盡。但亦可目耳。是知究竟修盡。不唯十地。應兼等覺。以既未到佛地。不可便說無修。但證意多而修意少也。
十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上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應即取證涅槃。而所以不取涅槃者。蓋為利益有情。故曰慈陰妙雲覆涅槃海。陰字當作去聲。言慈陰妙雲者。謂菩薩於功德圓滿之後。重起真慈。陰覆眾生。如萬里青天。頓興微妙之雲。陰覆世間。同沐清涼之樂。由此所以能障佛果。不得取證。故云覆涅槃海。結名法雲地者。正以其真慈如雲。覆障涅槃法故。十地竟。
九等覺位二。
一正明本位。二結後證前。
初。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上位以利益有情。覆障涅槃。若[A60]已出慈門。即入果海。所以不稱妙覺者。以如來逆流。菩薩順至。言逆流者。謂[A61]已至果海。倒駕慈航。出涅槃入生死也。言順至者。謂將窮果海。急棹智舟。違生死向涅槃也。此約斷果言之。若就智果。則佛出菩提覺際。菩薩入菩提覺際。正相交會。故云入交。正脈云。譬如入海採寶者。前商[A62]已得眾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是二舡恰齊。但船頭向外向內為不同耳。瓔珞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亦斯義也。結名等覺者。義取與妙覺齊等。或有言去妙覺位。餘有一等。非今經意(問。此上五十五位。應出斷惑分齊。庶得階降分明。今惟依文釋義。固為簡便。但此經十行十向中。境界有似十地。不有斷惑分齊。而取證淺深。何所依憑。答。愚以凡心。測度聖境。誠難自信。亦只好以聖言為定量。經之所有敢不發揮。經之所無誰許擅益。詳觀本經位次。不唯與惟識不同。即華嚴瓔珞等經前後淺深。與此亦不相類。蓋以圓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華嚴十信滿心。攝位證覺。此經等覺深位。獲乾慧心。詎可以前後而論淺深。然佛於圓融之中。亦自寓有行布之意。故今唯依現文銷釋。所謂經中所有。敢不發揮是也。至於斷惑分齊。唯於信位略顯。如初信則曰一切妄想滅盡無餘。此斷現種也。二信則曰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憶念無忘。此伏習氣也。三信則曰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此盡習氣也。良以理由頓悟。乘悟併銷。但以欲習初乾。未遇法流。對境起念者。時乎有之。乃重以增上信力。圓伏圓斷。至三信則如木成灰。永不再燄。故自四信以去。文中不涉斷惑一語。愚又何敢妄贅。所謂經之所無。誰許擅益是也。或曰斷既如木成灰。證即如金出鑛。似亦不應復存後位。今何位次依然。照常俱列耶。答曰。金既出鑛。便可作器。作之[A63]已精。而益求其精。有作功用是也。不求其精。而自無不精。無作功用是也。動帝王。陳宗廟。貯黃流。盛甘露。敬天地。享神明。全體大用是也。社稷保之。兆民福之。慈陰妙雲是也。倣古玩類極珍。覺齊佛覺是也。成至寶。鎮庫藏。妙覺究竟是也。知此喻者。則斷後立位。不無理據。然亦諸經論中之所不見。而此經僅見之者。蓋為接漸入頓。接偏入圓。此出自世尊靈智妙辨。彼謬柱皷瑟者。豈足以語此哉)。
二結後證前。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A64]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從乾至等[A65]已者。明由淺入深。是覺始獲等者。顯後唯證前。良以初乾慧心。即具後後位中一切功德。但未經歷事造修。唯是性具而非修成。今乃由淺入深。漸次修習。以至等覺。而於乾慧心中。所具一切功德。方以親證。故曰是覺始獲等也。金剛心即指圓通妙心。以前從根解結。如來即名其為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而觀音自陳。亦言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至文殊揀選。又謂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等。據此仍是最初乾慧。但於等覺位中始得親證實到。清涼云。起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古德云。末後牢關。不離最初一步。皆此意也。等覺位竟。
十妙覺位。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如是重重者。通指乾慧[A66]已來說也。言始自乾慧[A67]已來。如是一重一重。有單有複。至十二重。方盡妙覺。意顯位位皆覺。但加前不妙。登地妙而未盡。佛地方盡。乃原始要終而總言之。正脈以一重。但局一位為單。總包十位為複。極是。但彼依溫陵取一乾。(單)二信。三住。四行。五向。(複)六暖。七頂。八忍。九世。(單)十地。(複)十一等。十二金。(單)今本疏。乃除金剛。足妙覺也。成無上道者。以既盡妙覺。道極究竟。無有能駕於其上者矣。結上正明諸位竟。
二結顯修法。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是種種地者。通指[A68]已上因地與果地也。皆以等者。顯[A69]已上因地果地。皆不離圓通妙心。以耳根圓通即是金剛王三昧故。言觀察等者。謂每歷一位。必有一位功業。若不觀察。恐生愛著。故須依彼金剛三昧而觀察之。如幻十喻者。如大品云。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𦦨。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響。諸佛國土如乾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捨。一切空故。此中喻雖有十。而所喻之法。不出度生說法嚴土供佛而[A70]已。然既曰不可取。則無生可度。無法可說。無土可嚴。無佛可供。既曰不可捨。則任運度生。任運說法。任運嚴土。任運供佛。既曰一切空。則取捨雙忘。忘心亦寂。此依觀成止也。止久沉滯。遮於勝進。故又於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奢摩他。義翻為止。毗婆舍那。義翻為觀。如莊嚴論云。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所謂奢摩他。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謂毗鉢舍那。起信論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義故。今則唯以觀法體寂。不住本位。名奢摩他。進觀前途功德。引發勝進。名毗婆舍那。此依止成觀也。止觀雙運。不即不離。故云清淨修證。從因至果。位位徧歷。故云漸次深入。知此法者。既無中止之弊。亦無過高之行。位後顯此。良有以焉。
三推重初心。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承上因地果地。皆以金剛觀察。如是則功歸第三漸次。以三種漸次。結文雖具稱增進。而標章惟第三受增進之名。且第三增進。即是耳根圓通。亦即金剛三昧。若不憑此觀察。後位難成。故曰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等。又且第三漸末。乃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知善能成就。唯指第三漸次。若論由淺入深。通指亦可。五十五位。正脈謂前除乾慧。後除妙覺。信住行向地為五十。四加等覺為五。故言五十五位。以經中明言真菩提路。乾慧非真。妙覺非路。故除之也。灌頂云。亦可信住行向地為五十。漸乾加等妙為五。愚謂第三漸末。明言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然既曰從是漸修。則知前屬頓悟。如人猛然想起家鄉。尚未動身。灌頂收三漸為路。而從是之語。云何銷會。且又辨妙覺為路。終是矯強。既云隨所發行。安立聖位。而乾慧執心虗明。純是智慧。豈非是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豈非是位。既有行有位。則是[A71]已涉程途。正脈以非真揀除。亦屬臆見。今依長水合轍。並以信住行向地為五十。乾慧四加為五。等覺[A72]已至覺際。如人[A73]已到門首。不得復以道路名之。故唯五十五也。而言善成者。即取其止觀雙運。不即不離之義。由此觀之。則欲至覺際而趣妙覺者。應須先歷諸位。欲善成諸位者。應須先修耳根圓通。欲得耳根圓通者。應須加意嚴戒。欲得禁戒成就者。應須首斷五辛。古德云。初步定千里之程。一簣肇萬仞之山。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則初心豈可輕忽乎哉。
四判決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上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則位位之中。不離圓通妙心。又云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則未修之前。即當先求頓悟。是知耳根三昧。不獨為聖位最勝準繩。亦且為初心第一方便。故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捨此而修。或著事而墮於有為。或執理而沉於寂寞。甚至中途成狂。永陷魔外者。比比而是。故曰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第一文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亦斯意也。通上正示禪那諸位竟二略彰所說圓滿。(阿難淫室歸來。所請三名。如來依次而說。若果能依此。則生信發解起行。各有準繩。不患乎菩提之不成矣。誠恐將謂別有。馳心更待。漫將從前所說。等閒看過。故文殊於此諸名。如來出名結答。令知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義盡於此。而云略彰圓滿者。良以奢摩中密因。久淪七趣。三摩中修證。時招五魔。禪那中萬行。多纏理障。仍須詳辨以示將來。至後校量持福。結勸流通。乃為大圓滿也)二。
一文殊請名奉持。二如來出名結答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請名奉持。以文殊為當機者。顯總持全經。非具根木大智。法王真子。不足興有為也。起禮而白者。重其事故。名者義之表也。今如來歷明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義亦略周。故文殊請名表彰。言當何名是經者。正求佛因義立名。俾海眾因名思義耳。奉謂奉以自修。持謂持以教人。蓋文殊義雖冥通。名未顯聞。奉以自修。無可不可。持以教人。憑何指授。至若一切眾生。義既未能盡悉。名又不得與聞。自修教人二者俱失。恐佛不說。故又急之曰。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二如來出名結答六。
一境智名。二機益名。三性修名。四要妙名。五因果名。六總結答。
初。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佛告文殊者。因文殊出題名曉大眾也。是經二字。上指三分。下通五題。正脈云。大等十三字。全當科之境字。境即諦也。為智所對。而以三諦釋之。茲不俱引。又云十方如來。明諸佛同證也。又云上之三諦。即心海全體大用。以智圓照此之心海。名曰清淨海眼。此正脈從境智為名。相沿承用既久。難以遽易。姑從彼略釋。愚謂此以尊勝為名。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最尊最勝。故以佛頂表之。悉怛多般怛羅。此云白傘蓋。白為眾色之本。即心真如門。傘蓋為展覆之具。即生滅門。餘於顯示呪益中釋。經以此名者。顯經中所詮。即同起信一心二門等義也。得此法者。可以出世成佛。為法中王。如世傳國之璽。得之者。可以為天下君。故以無上寶印稱之。十方如來所說十二部經。清淨妙理。皆從此中流出。故以海眼稱之。據此則成道說法。全依乎此。不益見其為尊且勝乎。
二機益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正脈云。阿難登伽。正是此經當機。凡務多聞。而未全定力者。皆準阿難。凡欲惑熾然。不思出要者。皆準登伽。又云菩提心。即前三諦圓融之心。徧知海。即前徧照三諦海眼。但於前題中。加當機獲益。勸人欣此入此也。此正脈從機益為名。亦依彼略釋。愚謂此以力用為名。親因者。歷劫親眷。互相因依。憑此救護。即是力用。如度脫阿難及此會性尼。即其事也。若但令離分段苦。得小乘樂。猶未顯其力用。故云得菩提心。入徧知海。言得菩提心者。即是頓悟因心。三菩提中真性菩提。入徧知海者。即是究竟果海。十果號中。正徧知號。然阿難一向多聞。性尼宿為淫女。一旦得此入此。其力用不益見其勝乎。
三性修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正脈云。如來密因為性具。依此起修。方成真因。權小不知。故曰密也。又云雖知本有。不妨於無修證中而起修證。故曰了義。非同染實之修。不了義也。此亦依正脈略釋。愚謂此以理觀為名。如來密因。即是所觀之理。近具根中。遠該萬法。亦即三如來藏之全體大用。悟此則為成佛因心。不悟則但是密具而[A74]已。信知有此。故即依之立為觀境。言修者。即指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如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等。皆修也。言證者即指妙悟為證。非歷位取證。如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皆證也。而言了義者。有二義。一謂依此修證。亦唯了悟如來密因之義。二謂攝義[A75]已盡。了無餘義可修可證。詳如總釋名題中辨。
四要妙名。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
正脈云。上七字為最妙。又云此大乃直目性體。橫亘竪窮。無邊底故。方即是相。有義相德相。謂具足恒沙性德義故。廣指用言。稱體而周。無障礙故。益見斯經旨同華嚴矣。蓮華取義甚多。且略取於方華即果。處染常淨二義。亦即表於因果交徹。染淨不二。益見此經旨同法華矣。又云末八字為最要。佛母表其有出生義。陀羅尼。此云總持。明其具含攝義。又云一表出生多佛。一表含攝多義。豈非至道要術哉。此亦略引正脈。從要妙為名。愚謂此以顯密為名。蓋上七字為顯名。下八字為密名也。顯名稱大方廣者。意明此經所詮。即同起信論中三大。並同華嚴。如正脈說。又稱妙蓮華王者。蓮華稱妙。[A76]已顯非常。況復云王。似指華嚴普光摩尼香水海中種種光明蕋香幢言。以此華為無量香海無量華藏之所依住。喻上三大為一切法門一切賢聖之所依故。密名十方佛母者。前云。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呪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即佛母義。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亦云遮持。謂遮惡不起。持善不失故。此是諸呪通名。冠以十方佛母。則是通別合稱。以此經原有顯文密呪。故以顯密為名。然顯名為聖賢所依密名能出生諸佛。義亦相符。所謂呪即密經經即顯呪者以此。
五因果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按此經。原係中印土那陀爛寺大道場經。於灌頂部中錄出別行。故名灌頂章句。此依總彰別。意顯此經所有章句。皆屬灌頂部中出故。灌頂疏云。印土密部有五。東方阿閦佛。名金剛部。南方寶生佛。名灌頂部。西方彌陀佛。為蓮華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中央毗盧佛。名如來部。此經是灌頂部也。然既屬灌頂。則誦此章句者。必蒙如來智水灌頂。得大開悟。依之修因。則為諸菩薩萬行。依之證果。則為究竟堅固。故本疏亦同正脈。從因果為名。
六總結答。
汝當奉持。
此是結答之語。猶云以是五種名字。汝等當因名思義而奉持之。正脈云。蓋必以智照境。隨機受益從性起修。盡其要妙。滿其因果。方為能奉持也。若依本疏。初則顯其尊勝令生信樂。次則彰其力用令知修習。修習須依理起觀。成觀須顯密雙修。必至因圓果滿。則奉以自修。持以教人。二俱究竟矣。略彰所說圓滿竟。
三會眾頓悟漸證。
說是語[A77]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
○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虗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初蒙示兼聞。說是語[A78]已。謂出名結答[A79]已竟時也。即於此時。阿難及有學大眾。重增一番新氣象矣。得蒙等者。正敘上所聞為向下悟證之由。密印者。即指圓通妙性。三漸重明。故曰開示。得此可以成佛曰印。眾生不知曰密。亦即前之見性藏心等。第一題中所謂無上寶印是也。隨所發行安立聖位。即是般怛羅義。若通言摩訶悉怛多般怛羅。此云大白傘蓋。今既無上五字。則唯取傘蓋義耳。傘則自覆義多。覆他義少。蓋則覆他義多。自覆義少。良以諸位之中。或約自利。或約利他。實各互具。但有多分少分。如傘蓋義故。此皆三漸[A80]已後之所開示。兼聞者。文殊所請。如來所答。會眾同聽故。五種名目。雖各顯一義。實一攝一切。故通稱了義。以一一皆攝義盡故。又經稱了義。名亦隨經。六釋中當作有財釋也。
○頓悟下頓悟漸證。自三漸至等覺。歷歷在心。故曰頓悟禪那。修進聖位。自境智至因果。通稱了義。故亦兼悟題名。增上妙理。理名增上妙者。以了義故。正當頓悟之時。一切心思智慮。瓦解冰銷。當體寂然。故曰心慮虗凝。三界煩惱有二。一見惑。初果見道位斷。二思惑。修道位斷。今云三界修心。顯是思惑也。又思惑煩惱有三。一欲界思。二色界思。三無色界思。欲界思有九品。前六品。在二果向斷。後三品在三果向斷。上二界思。八地各有九品。共七十二品。在四果向斷。而阿難等。原在初果。今既心慮虗凝。超二向至二果。故云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即欲界前六品思也)而言微細煩惱者。對見惑說。以見惑分別名麤。思惑任運為細故。正脈云。本經從初歷談。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禪那。直至此處。始一稱之。下連修進聖位。足顯談聖位處。乃是說禪那耳。自阿難請位以來。至此說法復為一周。名染淨因果周。即阿難所請禪那義也。按常途禪邪翻為靜慮。以寂滅為義。今經為滅十二類生顛倒亂想。立三漸次。即是靜義。乾慧心中乾有其慧。即是慮義。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即寂滅義。圓覺疏。釋為絕待靈心。今經位位不離中道。即絕待靈心也。正脈云。全取正因佛性。雙兼緣了二因為禪那體。今經三漸獲無生忍。即是正因佛性。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即雙兼緣了二因也。題中諸菩薩萬行。義統乎此。齊此以前為開示禪那成修分竟。
四開示楞嚴成證分。(問。正脈科為初心緊要。今疏科為證分。何淺深相背若是。答。圓人修證。歸重初心。初心緊要透過。自然任運證入。如後識陰盡處。入乾慧地。便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足證此義。若此與正脈亦不相違。而所以異者。惟以破前三分中障。成就究竟堅固之義為開示首楞嚴耳)三。
一精研七趣以破奢摩中障。二詳辨五魔以破三摩中障。三重明五陰以破禪那中障。
初三。
一阿難請問。二如來讚許。三正為說示。
初三。
一謝前述益。二陳疑致請。三舉獄例問。
初。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座起禮足者。有二意。一為謝前。二為請後。合掌身業虔。恭敬意業虔。白佛口業虔。謝前請後。禮應爾故。十二類生。顛倒妄想。一時頓銷。故以威德世尊稱之。脩進聖位。增上妙理。盡情吐露。故以慈音無遮稱之。微細沉惑。即指類生妄想。非佛莫見。非佛莫說。故曰微細。自所不覺。自所不知。故曰沉惑。喻以揑目生華。教以三漸除滅。皆善為開示也。喜聖位之可修。知生死之不繫。故曰身心快然。因名思義。奉持可憑。故曰得大饒益。此皆歸功於佛。故曰令我等也。
二陳疑致請。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初按定現悟。若此妙明等者。通領前來所說心性徧圓義也。心性有隨緣義。故稱妙明。心性有不變義。故稱真淨。雖隨緣而不變。雖不變而隨緣。故稱妙心。奢摩中如來密因。三摩中圓通妙體。皆指此耳。本來徧圓之義。前[A81]已累說。但奢摩中隨語生信。三摩中阿難輩亦唯相似解發。今於禪那之後。心慮虗凝。細惑銷除。乃得真悟。故通領前來所說而按定之。
○如是下因真疑妄。如是者。謂本來徧圓如是。乃至者超略內之根身。大地者。即指外之器界。草木又器界之微。蝡動含靈又根身之細者。言既徧且圓。無法不周。有物皆容。故凡根身器界。草木蜫蟲。無非從心建立。故曰本元真如。謂推其本元惟是一真如性也。然真如之性。即是成佛真體。以真如即是法身。證此者可成佛故。佛體真實者。謂既是佛體。相應真實。今觀七趣偽妄。不能無疑。故曰云何復有地獄等也。文顯六道。等該仙趣。故後文詳明有七。
○世尊下躡疑為問。有二。一問性中本來自有。二問妄想習氣生起。其意以性中自有。則七趣不應偽妄。若妄習生起。則即性之義不成。且即性不成。是心外有法。興今現悟徧圓之義。似不相符。所以未敢深領而致問也。後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虗妄。更無根緒。則二問俱釋矣。
三舉獄例問(舉地獄例餘趣也。又上陳二問。一問性有。二問妄生。此則唯約妄生以問。以有礙現悟故也)二。
一舉人明墮。二躡獄為問。
初。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A82]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初婬妄墮者。持戒行淫。[A83]已屬重罪。且兼妄言。況又非尋常妄言。而言行淫無損於他。非同殺他生命。偷他財物。既現前無業。將來亦無果報。毀律誤人。罪惡彌甚。故華報果報二報俱受。淫欲屬火。故感女根生火。語[A84]已即生者。業力增上。報不容緩故。節節燒然者。欲火徧身所致。烏芻章云。說多淫人成猛火聚。信不誣矣。此是現前華報。華報不足以償。故命終神識徑墮地獄。下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今蓮香雖說淫欲無報。猶信殺偷有報。似是九情一想。受報應在水火交地。但以毀律誤人。罪惡極重。故云墮無間獄。
○琉璃下殺妄墮者。溫陵曰。琉璃匿王太子。挾宿嫌。誅釋種。佛記七日當入地獄。王怖乘般入海。水中自然出火燒滅。詳出涅槃及琉璃王經。善星亦云善宿。阿含云。是佛堂弟之子。或曰即調達子也。涅槃云。善星比丘。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作是說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等。即妄說法空也。然琉璃懷瞋殺人。[A85]已屬重罪。且所殺又非常人。乃瞿曇族[A86]姓。善星妄說法空。即是邪癡。若更為竊取利養仍兼於偷盜。二人之罪。俱為極重。故皆以生身陷獄。下云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更生十方阿鼻地獄。今琉璃恣殺。善星逞妄。似是純情。固應沉於阿鼻。且琉璃伐釋。欲斷佛種。善星妄說。虗貪信施。既兼多罪。或亦更生十方地獄。但生身人所共見。略彰華報。陷後經劫無間。備受果報也。
二躡獄為問。
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初雙問二義。言以上三人觀之。則此諸地獄。非本來有。乃妄習生。但不知為有一定處所。為復自然隨彼彼人所發之業。於各各處私受其報。問意蓋謂若有定處。則無關於業因。恐墮空亡。若隨業有。有有顯於報應。足發深省。想[A87]已知是隨業。但不敢自決。觀下請詞。重在持戒可知。
○惟垂下請慈開發。二義不決。邪正未辨。有類童蒙。決定指示。立辨是非。即是開發。為與是樂。故唯願垂慈。此為自請也。令諸一切等。乃為他請。持戒之人。為脫獄苦。設有定處。自覺持戒無益。反生猶豫。若聞波定隨業。自然歡喜踊躍。頂戴受持。益加謹潔。而無犯戒罪矣。阿難請問竟。
二如來讚許。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汝為說。
正脈云。快哉者。合意而喜之讚詞也。此問者。即指上之二問。二問[A88]已決。邪正自辨。故云令諸眾生不入邪見。蓋以執有定處。不信隨業。即墮邪見耳。末二句誡聽許說。可知。
三正為說示四。
一略示升墜因由。二詳明七趣輪轉。三依次答釋前問。四結歎以示邪正。
初三。
一依內外定升墜。二由情想分趣類。三緣隨業有定處。
初二。
一總標內分外分。二別明情墜想升。
初。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一切二句約悟者言。因彼妄見約迷者言。如來意謂。若果悟得真性徧圓。則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故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只因一切眾生。不悟徧圓。妄見有眾生相。如是故有妄習熏生。如念念不忘眾生相是也。由不忘眾生相故。或於眾生身分之內。深生躭染。或於眾生身分之外。懸於勝妙。故曰由此分開內分外分。
二別明情墜想升二。
一別明情墜。二別明想升。
初。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
○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初標內分境。言內分者。即是眾生身分之內。
○因諸下顯內分心。因諸愛染者。謂因於內分境上。生諸愛染。發起妄情者。謂由愛染故。發起種種虗妄情見。情積不休者。謂情見積習。愛染不休。能生愛水者。謂愛極轉潤。潤極流結。此是正顯心相。自下乃取事驗證。是故者。謂以是能生愛水之故。珍羞者。勝妙飲食。該香味二塵。憶念生愛。口中水出。如見人食美。津唾自嚥可知。前人者。前所遇人。該聲色二塵。聲色俱美。故令人心憶。或憐或恨者。憐其聲色可狎。恨其不聞不見。憐恨不釋。悲痛難禁。故致目中淚盈。此常見之事也。財寶未至而心起貪求。即是法塵。財寶欲至而愛涎資身。故生光潤。如世見人色潤。便賀發財可知。心著行淫。即是觸塵。二根未交。而先[A89]已流液。則愛能生水之義。益顯然可證。
○阿難下結內分名。諸愛雖別者。取事唯四。論塵該六也。流結是同者。如舉體光潤。是水之蘊結於內。目淚口水根液。皆水之流通於外。若流若結。咸以潤濕為性。故曰是同。潤濕故不能上升。不升從墜。理所必至。故曰自然。是乃依內分境起內分心。故曰是名內分。
二別明想升。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
○因諸渴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初標外分境。言外分者。即是眾生身分之外。勝妙境界。
○因諸下顯外分心。因諸渴仰者。謂因於外分勝妙境上。生諸渴仰。發明虗想者。謂由渴仰故。發起種種清虗想念。想積不休者。謂想念積習。渴仰不休。能生勝氣者。謂仰極神飛超脫形累。此亦正顯心相。自下亦取事驗知。是故者。謂以是能生勝氣之故。心持禁戒。義該念戒念施。以心持即念。念律儀戒能淨三業。念善法戒能成勝因。念饒益戒能利有情。律儀唯戒。餘二皆兼於施故。舉身輕清者。念前二戒。不以自修為累。念饒益戒。不以度生為擾故。心持呪印。即是念法。以呪即是法。為諸佛秘印。心持乎此。如佩佛秘印。縱遇魔外。無所畏懼。故曰顧盻雄毅。(猛強貌也)心欲生天。即是念天。謂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也。夢想飛舉者。超勝之氣。形於夢寐故。心存佛國。即是念佛。如十六觀經。觀想念佛之類。聖境冥現者。或於禪觀之中。或於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士。但以人所不見。而[A90]己獨見。故云冥現。事善知識。即是念僧。自輕身命者。如百城煙水。不辭疲勞。皆超勝之氣耳。
○阿難下結外分名。諸想雖別者。取事唯五。論念有六。即教中六念門也。輕舉是同者。如夢飛為舉。餘四皆輕。若輕若舉。咸以飛動為性。故曰是同。飛動故不至下沉。不沉成超。理所不踰。故亦曰自然。是乃依外分境起外分心。故曰此名外分。依內外定升墜竟。
二由情想分趣類二。
一臨終相現。二情想曲分。
初。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一切世間。且指情世間說。生死相續者。謂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無休息故。從猶任也。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者。謂生則任其隨順習氣。而造善惡等業。死則任其遷變流轉。而受異類之身。此七趣成異之大略。自下乃詳明其成異之故。臨命終時者。六識皆[A91]已不行。未捨暖觸者。八識尚未離體。以八識離體。則煖相自盡。此既未捨煖觸。八識尚在。乃將死而尚未死故。一生善惡者。謂一生所造善惡等業。俱時頓現者。謂俱時頓現善惡等相。莫知所趣。乃將生而猶未生故。當此之時。正在畏死求生之際。故曰死逆生順。謂以死為逆而欲避之。以生為順而欲求之也。因有避死求生之心。則善惡二習交相並發。善習勝者。隨善相而生善趣。惡習強者。隨惡相而生惡趣。此七趣之所由分也。
二情想曲分七。
一純想即飛生天趣。二情少想多生仙趣。三情想均等生人間。四情多想少入橫生。五七情三想入餓鬼。六九情一想分二獄。七純情即沈墮阿鼻。
初。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初應想正生。純想勝妙。神遊外分。故命終即飛。上見天宮。允符渴懷。趣著不捨。故致必生(問。此與卵唯想生之想何異。答。彼約受生之時。一念妄染之想。此約在世之時。慣習勝妙之想。若非生平慣習命終豈能即飛。觀上心存佛國。及心欲生天等語。蓋想者澄心觀想。非亂想也)。
○若飛下兼因易果。若飛心中即是純想心中兼福兼慧者。謂想不徒想。兼能供佛聞法。以供佛為福業。聞法為慧業故。及與淨願者。不唯供佛聞法。仍願生生世世常在佛前。如迴向淨土者是也。凡人命終神識。觀十方如聚墨。杳杳冥冥。不知何往。今以純想及福慧力故。暫昏即悟。故曰自然心開。又以淨願力故。聖境遙現。故云見十方佛。一切淨土。如西之彌陀安養。東之藥師琉璃等是也。十方俱現。勝劣攸分。故得隨願往生。華嚴行願品云。臨命終時。一切所有。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據此則往生雖由福慧。實生平淨願。臨終引導之耳。
二情少想多生仙趣。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初應想正生。情少想多者。如一情九想。二情八想。三情七想。四情六想等。皆是也。輕舉非遠者。以有情墜故。灌頂云。豎不越四王天。橫不出二圍山也。即為飛仙者。如後文飛行仙類。應是一情九想。大力鬼王。如嶽神琰魔之類。應是二情八想。飛行夜叉。乃大力鬼王之所使役。應是三情七想。地行羅剎。如山野鬼神。應是四情六想。然鬼神一道。有善有惡。惡者專於為禍。正屬鬼類。善者兼能為福。旁通仙趣。此中大力鬼王等。約兼能為福者言之。遊於二句。即輕舉非遠義也。
○其中下兼因易果。其中者。即上四類之中。若有善願善心者。謂於想心中願常近佛。心恒為法。如下所說是也。護持我法者。護佛法及持法人。如藥師經十二藥叉之類。或護禁戒等。護戒法及持戒人。如戒壇中護戒善神之類。或護神呪等。及持呪人。如本經中百。
靈護呪之類。或護禪定等。護禪人及所得法。綏猶安也。參禪遇魔。則於所得之法。不能忍可。故保而綏之。如禪堂中護靜善神之類。此皆約平日善願善心言之。是等既有善願善心。故雖為仙為鬼。猶得親住如來座下。
三情想均等生人間。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情想均等者。五情五想。正相均等故。不飛不墜者。由有情故。不能上飛。由有想故。不能下墜。言既參於兩楹。故得生於人間。想明斯聰者。對下三趣言之。言人道眾生。聰明過於下三者。以有想心明慧故也。情幽斯鈍者。對上二趣言之。言人道眾生。鈍暗過於上二者。以有情心幽暗故也。
四情多想少入橫生。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情多想少者。對下七情三想。應是六情四想。以上云情想均等。此則情多一分。想少一分。情為六而想為四故。流入橫生者。情多偏墜。不能為人故下流。想少欲飛。不能直舉故橫生。然橫生復有二類。若身之重者。則為毛羣。如駝驢猪狗等。地行類也。若身之輕者。則為羽族。如雀鴿鴛鴦等。空行類也。亦可羽為毛羽。族為水族。亦該水行之類。
五七情三想入餓鬼。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A92]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七情者。較上更多一分。三想者。較上更少一分。想益少而飛益難。情愈多而墜愈深。故曰沉下水輪。謂下過於水輪也。按本經地輪即是金論。如前云故有金輪保持國土。金輪下有水輪。如前云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水輪下有火際。如前云故有火光為變化性。火際下有風輪。如前云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再下則是虗空際矣。今既沉下水輪。應在風輪之上。故云生於火際。所以不更下沉者。以猶有三分想故。然既生於火際。攬彼猛火氣分。故云受氣猛火。結氣成形。故曰身為餓鬼。此且標名。自下乃出其得名所以。蓋以常被焚燒。雖上接水輪。而近火成沸。反以傷身。故曰水能害[A93]己。火際無可食之物。有水反澆爛其身。故曰無食無飲。常受饑虗。無有出期。故云經百千劫。施食文云。五百生不聞漿水之名。千萬劫常受饑虗之苦。此餓鬼之所由名也。婆沙云。恒常饑渴。不聞漿水之名。設值大河。即變為大炬火。入口焦然腹爛。亦大同此說(問。按後鬼有十類。今何惟舉餓鬼。答。此之餓鬼。苦最重故。獨得趣名。後之十鬼。雖苦不至此。皆此趣攝。今舉總該別也)。
六九情一想分二獄。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不言八情二想。但言九情一想者。略輕取重。因重知輕故。想少於前。益不能飛。情多於前。愈沉於下。故前在火際。今又透過火際。故云下洞火輪。以洞即透過義也。透過火際。即是風輪。火因風吹。風因火逼。二者互相上下。即取其中為二交過地。有間無間。皆在此地。中陰至止。故曰身入。所以不更墜者。以有微少想故。輕生有間者。謂設或稍輕。如九情微少。一想微多。則生有間地獄。如後文十八乃至一百八獄。其中受苦猶有間故。重生無間者。謂若果甚重。實是九情一想。則生無間地獄。灌頂云。無間謂八大地獄。一等活二墨繩三眾合四叫喚五大叫六炎熱七大熱八無間。前七為別。後一為總。故通稱無間。又此雖稱無間。但約在獄受苦言之。非同阿鼻無出。以既惟九情。罪惡未至極重。猶有一想。善根未至盡斷故。
○七純情即沉墮阿鼻。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初應情正墮。無想不升。純情唯墜。故命終即沉。謂無容展轉也。阿鼻亦翻無間。但與前不同。以前約受苦。此約無出。乃獄苦重之尤者。準觀佛三昧等經。更有異翻異釋。今依成論。略明五種無間。一趣果無間。捨身即生彼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經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無絕故。五形無間。身形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故。
○若沉下兼罪轉報。若沉心中者。即是純情心中。以情愛屬水也。謗大乘者。斷滅佛種。以能障菩提心故。毀禁戒者。斷滅僧種。以能障持戒人故。誑妄說法。斷滅法種。以能障如來教故。罪惡之重。莫甚於此。以其斷三寶種也。虗貪信施。濫膺恭敬。必至作大妄語。巧用偷心。五逆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前四為殺業之最。後一乃妄語之尤。至於十重。具足婬殺盜妄。包羅貪瞋邪見。兼此種種重罪。本獄不足以償。故云更生十方阿鼻地獄。法華云。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十方世界阿鼻地獄。如是展轉。至無數劫。大般若云。謗佛法罪。墮阿鼻獄。此土劫壞。更移他方。地藏經云。墮無間獄。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等。皆此義也。結上由情想分趣類竟。
三緣類業有定處。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按前阿難問意。蓋恐執有定處。不信業因。故雙申兩問。而曰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今云循造惡業者。謂此諸地獄。乃循其本人所造惡業而為重輕。固是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又云。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者。謂此諸地獄。雖則自業所招。而於眾生同分境中。兼有本人無始同惑。元所現地。若同惑不空。亦有定處。不可便謂於我無分。如地獄既爾。七趣皆然。緣以阿難問處。舉獄為例。故如來亦於地獄之後。就便而答。將使眾生了別業則私受無緣。銷同惑則定處亦空。返妄歸真。更無有捷於此者。總結上來略示升墜因由竟。
三詳明七趣輪轉(此與上文有三不同。一者上惟略示情想。此則詳明雜業。二者上是直墮本趣。此則依次輪轉。三者上唯六趣。此開修羅。由此三義。是故重說)七。
一獄趣。二鬼趣。三畜趣。四人趣。五仙趣。六天趣。七修羅。
初三。
一結前標後。二徵起釋成。三總示虗妄。
初。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
○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初結前。言上雖循業定有。二義雙許。究竟以循業為是。故重呼當機而再告之。感者招致之義。言設無自業。雖本有地獄。誰能驅之入哉。故知此等唯是自業之所招致。
○造十下標後。十習因偏約因言。六交報偏約報言。然文雖從偏。義實互具。以有因必有報。報必有因。至下徵釋自見。
二徵起釋成二。
一徵釋十因。二徵釋六報。
初十。
一婬習報。二貪習報。三慢習報。四瞋習報。五詐習報。六誑習報。七怨習報。八見習報。九枉習報。十訟習報。
初。
云何十因。
○阿難。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首句總徵十因。應另為一科。文略不便。寄居於此。
○阿難下正明淫習。復有四義。一增婬積火。淫習者。謂宿世淫欲熾盛。現前猶有餘習故。因有餘習。男女相接。依然發於相磨。謂彼此互相研磨也。研磨不休者。深求欲樂。不知止足。然婬欲屬火。如是積淫成火。故有大猛火光。於自心中發動。是自心中預現地獄相也。教中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心作天堂。心作地獄。是故佛說多淫之人。成猛火聚。若果能如烏芻瑟摩。則化多淫心。成智慧火矣。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二手自相磨觸。尚有煖相現前。況復男女二根。研磨不休。宜乎其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二習者。宿習與現習也。宿習無忘。現習重增。欲火更熾。故曰相然。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鐵床銅柱諸事。蓋前之大猛火光。是獄相初萌。此之鐵床銅柱。乃習果成就矣。
○是故下聖賢共惕。如來為聖。菩薩為賢。向人形容曰色。自[A94]己觀察曰目。言如來向人形容。名為欲火。自[A95]己觀察。亦名欲火。其警惕之切如此。菩薩學佛。其警惕之心。與佛無異。故見欲如避火坑。言不敢少有所犯也。
二貪習報。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初增貪積冷。宿世多貪。現前猶有餘習。故曰貪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計算。依然發於相吸。謂兩相吸引。攬為[A96]己有也。吸攬不止者。謂引取無度。不知止足。然貪心屬水。吸引屬風。水兼於風。必致凝寒。如是貪吸積冷。故有積寒堅冰。於自心中預現凍鎖凜冽之相。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以口吸縮風氣。尚有冷觸。況夫彼此貪心吸攬不止。宜乎其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無忘。現習重增。貪吸更甚。故曰相陵。謂乘習相陵奪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吒吒亦云阿吒吒。波波亦云阿波波。羅羅亦云阿羅羅。皆寒逼罪人之聲。青蓮華。赤蓮華。白蓮華。皆寒逼罪人之相。準餘經更有阿浮他。謂凍冽成瘡。泥羅浮他。謂肢節脫落。是為八寒。總名寒冰。今略舉前六。後二以寒冰等事該之。此相既現。是習果成就矣。
○是故下聖賢共惕。同名貪水者。警以遇風凝寒。令息吸攬心故。如避瘴海者。海能沒人。兼有瘴惡之氣。犯之必死。菩薩見貪如此。其警[A97]惕之心至矣。
三慢習報。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
○二習相皷故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初增慢積水。宿世多慢。現在猶有餘習。因有餘習。彼此交相陵越。依然發於相恃。謂自恃族姓豪貴。財勢智慧等勝也。馳流不息者。謂馳心上流。不知息滅。然我慢屬山。馳流屬水。山峙水馳。必致奔騰。如是故有騰躍縱逸競奔之波。於自心中預現積波為水之相。
○如人下取例驗知。綿味者。舌拄上㗁。深取其舌上味也。言口舌自相綿味。尚因而水發。況夫慢心馳流。不知息滅。宜乎其有騰逸奔波。預現積波為水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慢流益甚。故曰相皷。謂皷激陵越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而習果成矣(血河者。灌頂引經云。獄有兩山。罪人走入。兩山忽合。如磨蓋壓。血肉徧流。如大河海。血水涌沸。男女萬數。出沒其中。灰河者。經律異相云。灰河地獄縱廣深淺五百由旬。灰湯涌沸。罪人入河。鐵刺刺身。膿血流出。痛苦萬狀。熱砂者。灌頂云。即黑砂地獄。熱風暴起。吹熱黑砂。來著罪人。燒皮徹骨。愚謂但言熱砂不合水義。或熱砂連毒海為句。蓋以海沸熱砂。沒溺罪人。苦毒無量故也。融銅灌吞者。地藏經云。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萬生動經億劫。此皆以類相感。更有多事。難以盡言。故以諸字該之)。
○是故下聖賢共惕。灌頂云。我慢者。執我我所。起諸見慢相故。癡水者。西土有水。飲之則癡迷顛倒。以之例慢。故曰名飲癡水。亦警惕意也。如避巨溺者。巨海洪浪。沒溺難出。凡是有智者。莫不嚴避。菩薩避慢如之。蓋不敢有犯也。正脈云。見慢者。謂見自心起慢。非見他慢。
四瞋習報。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梱劍樹劍輪斧鉞鎗鋸。
○如人銜怨殺氣飛動。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鎚擊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初增瞋積金。瞋習者。宿世多瞋。現在猶有餘習故。因有餘習。彼此互相衝擊。依然發於相忤。相忤謂逆而犯之也。忤結不息者。謂忤犯結恨。不肯休息。不得報復。故心熱發火。然瞋屬肝氣。遇心火。鑄肺氣而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梱等事。於自心中預現殺氣之相。言刀山者。聚刀為山。鐵梱者。正脈云。梱即棍也。有本梱作鐝。取義皆可。不過尖停之異。劍樹者。豎劍為樹。劍輪者。團劍為輪。斧劈屬。黃金飾斧為鉞。鎗[A98]刺屬。鋸解屬。然人徒知此等為地獄之具。而不知皆由自惑自業中現耳。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世人銜怨欲報。形色便有殺氣飛動。況復彼此交衝。忤結不息。甚至心熱發火。宜乎其有刀山䥫梱等。於自心中預現殺氣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瞋忤愈熾。故曰相擊。謂乘習益相攻擊。念念在殺。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宮割斬斫。剉[A99]刺槌擊諸事。而習報成矣(宮謂割其勢。名為宮割。斬謂斫其首。名為斬斫。剉謂折其體。[A100]刺謂穿其身。槌謂笞其背。擊謂杖其臀。此皆世刑。若約地獄。仍合用刀山劍樹等。避重文耳)。
○是故下聖賢共惕。名利刀劍者。犯之即傷。如來如是色目。故菩薩見心起瞋如避誅戮。亦不敢有犯也。
五詐習報。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如水浸田草木生長。
○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初增詐積刑。詐習者。宿世慣行騙詐。現在猶有餘習也。因有餘習。彼此交相哄誘。依然發於相調。調字應作去聲。謂調轉牽引也。引起不住者。謂引心數起。不肯暫住。然詐以術騙。引令難脫。如是詐引日積。故有繩木絞校。於自心中預現牽引局陷之相。言繩木絞校者。絞以繩引。謂絞而結之。令不得解。校以木局。謂校而匣之。令不得脫。此亦獄相初萌耳。
○如水下取例驗知。言以水浸田。尚能令草木生長。況夫巧誘善引之術。熏於識田。宜乎其有繩木絞校預現牽引局陷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詐誘愈甚。故曰相延。謂乘習益相延誘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杻械枷鎖。鞭杖撾棒諸事(杻械枷鎖。皆局攣罪人之具。見前鞭杖檛棒。皆笞責罪人之具。鞭策屬。杖條屬。檛箠屬。棒棍。屬也)。
○是故下聖賢共惕。奸而且偽。即是詐也。同名讒賊者。讒言哄誘。害人自害故。豺狼性多詐。能害人。畏之如此。亦深戒矣。
六誑習報。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
○如塵隨風各無所見。
○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初增誑積穢。宿世多誑。現在猶有餘習。故云誑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斯瞞。依然發於相罔。謂誣罔蒙蔽也。誣罔蒙蔽。不知戒止。又自以為得計。飛動其心。造設奸謀。是居心總為障他。立行反以穢[A101]己。如是誑罔日積。故有塵土屎尿。於自心中預現障蔽穢污不淨之相。
○如塵下取例驗知。如塵隨風者。塵以風亂。風以塵昏。塵以風亂。而不見定相。見以塵昏。而不見淨相。故云各無所見。取此為例者。言塵隨於風。尚昏亂而各無所見。況夫彼此交欺。誣罔不止。宜乎其有塵土尿屎。預現障他穢[A102]己穢污不淨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無忘。現習重增。誑罔愈甚。故曰相加。謂倍造誑業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而習報成矣(沒溺者。似是沸屎地獄。謂屎尿沸溢。罪人沒溺於其中也。騰擲者。似是黑砂地獄。謂風吹黑砂。罪人騰擲於其中也。飛墜者。隨風上下之相。漂淪者。隨沸浮沉之相)。
○是故下聖賢共惕。欺誑誣罔。害人自害。故同名劫殺。劫殺者。謂劫財殺命。極言其可畏也。蛇之與虺。時常含毒螫人。況復踐之。菩薩見誑如此。亦警惕之甚矣(問。誑之與詐。有何差別。答詐謂誘他。期墮我術。明取其利。誑謂欺他。恐洩我機。暗取其利。皆屬妄語。而舉心不同也)。
七怨習報。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如陰毒人懷抱畜惡。
○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初增怨積害。宿世懷怨不釋。現在猶有餘習。故曰怨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互相嫌隙。依然發於銜恨。謂銜冤懷恨。誓期報復也。然報復者。設方在心。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樸。於自心中預現為害之相(飛石者。飛以石塊。投礰者。投以碎石。匣貯者。匣床盛貯。車檻者。車內檻禁。甕盛者。盛人於甕。而外以火炙。如昔人有請公入甕者是也。囊撲者。收人於囊。而舉以撲之。如始皇囊撲二弟之類。是皆由於銜怨害入。而害具即從自心中生也)。
○如陰下取例驗知。如陰藏毒害之人。懷抱畜積。俱屬惡事。況復銜冤懷恨。誓期報復。宜乎其有飛石投礰等事。預現於自心中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怨恨益深。故曰相吞。謂恨不生噉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投擲者。礰投石擲。擒捉者。擒拏捉取。入匣車。入甕囊也。擊射者。礰則擊其頭。石則射其身。拋撮者。拋謂拋撲令死。所謂囊撲者是也。撮謂撮折其身。所謂匣貯車檻甕盛者是也。始而心欲害人。究竟反為自害。懷怨者宜知驚心)。
○是故下聖賢共惕。違害鬼。即懷冤鬼也。冤不能申曰違。常欲傷人曰害。如來雖不懷冤。而色目懷冤之家。名違害鬼。亦警惕於人也。菩薩遵奉佛敕。不敢有犯。所以見有懷冤之心。如飲鴆酒。宜急解之。不然則斷腸死矣(正脈云。鴆鳥最毒。羽毛瀝酒。飲之則腸寸寸斷)。
八見習報。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
○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虗妄偏執如臨毒壑。
初增見積證。見習者。謂宿世邪見(諸見之總)熾盛。現在猶有餘習也。因有餘習。彼此交相立破。欲明[A103]己見。故曰交明。恐人不知何為交明。故云如薩迦耶等。薩迦耶。此云有身。即是身見。見戒禁取。應云見取。與戒禁取。蓋取字兩通耳。見取見。謂非果計果。如以無想為涅槃之類。戒禁取見。謂非因計因。如牛狗等戒之類。邊見背中。邪見違正。皆為邪悟。如上五見。各有所作。故云諸業。所言諸業者。無非互相破壞。故云發於違拒。各自立宗立論。故云出生相反。相反者。以我證彼。立宗立論。務期壞他。如是存心積業。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於自心中預現證據是非之相(王使者。琰魔王使。主吏者。主掌判吏。證執者。證其所執。文籍者。文書簿籍)。
○如行下取例驗知。言堂堂大路。誰來誰往。旁觀自能相見。況夫明明中道。互立互破。宜乎其有王使主吏等預現證據之相。所謂自心難瞞者信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彼此諍執不解。故曰相交。交謂撕結不開之貌。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勘問權詐等相。言勘問權詐等者。謂始而勘校審問。權稱詐偽。此似王使事也。勘權不明。轉啟有司。逼考訊問。嚴推重鞫。從旁體察訪問。此似主吏事也。體察訪問。不得其情。仍復披究生前見業。照明神識習氣。於時則有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證之。如不服罪。仍以辭辨折之。直得無理可申。地獄重罪。乃甘心領受矣(問。前後十種獄相。惟此中最極周密。且是令其服罪。不出正罰者。何也。答。十業中惟見業最極難辯。十報中。唯見報難定。難定必先盡得其情。果其有毀謗正法。斷滅佛種等事。自應直入阿鼻。諸教常說。不出而自知故)。
○是故下聖賢共惕。五者總為惡見。如來形容觀察。同以見坑名者。以其悞陷眾生。一入而不能出故。見理不真曰虗妄。非他是[A104]己曰偏執。五見率皆如是。菩薩見之。如臨毒壑者。顯急宜退避。以邱壑中有毒蛇等物。不退則必遭其害也。
九枉習報。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如讒賊人逼枉良善。
○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初增枉積迫。宿世好為屈枉駕禍逼人。現在猶有餘習。故曰枉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互相加迫。依然發於誣謗。誣謗者。本無其事。而妄毀之也。妄毀不認。必至設法相迫。如是居心。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於自心中預現逼迫之相(合山者。兩山竪夾。合石者。兩石橫夾。碾以石礫。磑以石研。耕以犁其舌。磨以研其頂。是未及迫人。而迫[A105]己之具。先從自心而生。吁可畏哉)。
○如讒下取例驗知。讒𧮂也。賊害也。讒𧮂為害。名讒賊人。如是之人。逼枉良善。覈得其情。罪必反坐。呪夫誣謗日積。宜乎其有合山合石等。預現逼迫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不忘。現習重增。枉業愈盛。故曰相排。排者逼迫之貌。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押捺槌按等相。言押捺槌按等者。謂押掬揉捺。槌打按壓。令其服罪也。設不服罪。蹙其身於囊袋。壓之而漉其血。名曰蹙漉。若終不承認。掛其身於權衡。度之而令其無詞。名曰權度。是其心初欲害人。而終於害[A106]己。所謂自作自受者信矣。
○是故下聖賢共[A107]惕。怨謗者。怨言以謗。竦聽者心故。讒𧮂口傷。義同於虎。故曰讒虎。屈逼聲惡。義同如雷。故曰霹靂。然人皆知避虎畏雷。而自心中養虎蓄雷。恬然不知畏避。亦可慨矣(問。誑之與枉。有何差別。答。二者皆隨煩惱而所隨不同。蓋誑者障他利。希自利。隨貪一分。隨癡一分。即以貪癡二分為體。而枉即是害。隨瞋一分。即以瞋恚一分為體。故前後各出也)。
十訟習報。
十者訟習交誼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鑑見照燭。
○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初增訟積照。宿好攻訟。現在猶有餘習。故曰訟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諠訴。依然發於藏覆。謂各自藏覆[A108]己過也。雖各自藏覆。而自心難昧。如是故有鑑見照燭。於自心中預現其相。(鑑見者。謂鏡鑑以見其形像。照燭者。謂珠照以燭其心曲)。
○如於下取例驗知。言身在日中。不能藏曲直之影。況心在本覺圓明之中。欲覆[A109]己過。豈可得哉。宜乎其有鑑見照燭。預現對驗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訟覆交陳。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惡友業鏡火珠等相。言惡友者。謂宿世同造之人。業鏡者。能鑑宿業之鏡。火珠者。能燭心曲之珠。惡友同造。故能披露宿業。鏡鑑珠燭。故能相對證驗。類此更有。故總以諸事該之。是知覆藏者。徒昧自心。攻訟者。空喪天和。然自有不可逃之罪案於其間也。
○是故下聖賢共[A110]惕。好訟者必易覆。色目覆藏。正所以警[A111]惕訟習。同名陰賊者。謂家有陰賊。久必遭劫。喻覆藏[A112]己過。終必為害。此如來警[A113]惕於人者如此。戴高山。履巨海。終不能出。意顯覆重罪。墮極苦。無由得脫。此菩薩自相警[A114]惕者。如此。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宜常自揀典。無輕於攻訟。既薄熏染之習。即脫地獄之苦。得生人中。整心慮。趣菩提。何其幸哉。(此上十種習因。從古異說。良以業報。不可思議非眾生心識現量之境。誰是誰非。亦不必辨。今謂如來明言習因足知墮獄一事。不是一生所造之業。蓋由熏習在心。相續不斷。從惑積惑。從業積業。曾無絲毫善緣。惟惡業相應。如十段中。婬貪等十字。乃宿世所造之業。而十箇習字。皆指熏染在心。以至今生猶能續起惑業。但宿世造業。必是彼此互相為對。熏習在心。今生亦然。故文中交接計等。即今生彼此續起之惑。而發於相磨。發於相吸等。即今生彼此續造之業當此之時。心是地獄之心。故有猛火積寒等相。現於自心之中。如昔有善𦘕馬者。念念在馬。睡時自現馬相。作水觀者。念念在水。定中自現水相。而念念心心。造地獄業。自現地獄之相。理應然矣。但此理難信。故十段中。各舉易知之例而驗證之。不可作譬喻說也。然此時雖有地獄相現。尚是心中影相。未及招受。若於此知畏。尚可回轉。其奈宿習現習。相然相陵等。重起增上惑業。由是於命終神識。見有地獄相現。呌苦難脫。及乎身入其中。求出無期。所謂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此聖賢所以共惕。類此者亦知警心可也)總結徵釋十因竟。
二徵釋六報二。
一總徵釋。二躡徵詳釋。
初。
云何六報。
○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初總徵。十因[A115]已示。六報當明。故此徵也。
○阿難下略釋。一切眾生。指惡報最重者言。以輕者不墮獄故。六識造業有二。一自起。二交作。自起者。但是一根造業。如見色。惟依色起業。交作者。如因見色而起聞聲之業。名為與聞業交。因見色而起齅香之業。名為與齅業交等。如見業既爾。聞聲等亦然。是皆不離六識。故云六識造業。又雖云六識。亦兼六根。以識托於根。離根無見。分別無由起故。所招惡報亦二。一自業報。二交業報。自業報者。如見業所招。臨終先見猛火等。交業報者。如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見火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等。如見火既爾。聞水等亦然。是皆不離六根。故云從六根出。又雖云六根。亦兼六識。以根借乎識。離識無明。報應無由分故。
二躡徵詳釋二。
一躡前徵起。二詳釋六報。
初。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
見報即自業報。此是依見業招。故云見報。招引惡果。即交業報。雖由交業所感。亦必自報招引。以設無見火。無由燒聽燒息等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烟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見業既成。五業交作。故云此見業交。據此則是業[A117]已熟矣。[A118]已熟則將欲捨命。故云臨終。溫陵曰。見覺屬火。故臨終先見猛火。愚謂見業徧造。故見火滿十方界。見火欲飛。奈為九情所墜。落於烟中。故曰飛墜乘烟。煙氣迷暗。不覺沉淪。故曰入無間獄。既入獄中。仍復依彼見業發明二相。發明即顯現義也。一者明見。由明處造業所感。徧見種種惡物者。如火狗火蛇。及鐵嘴諸蟲等。恐其為害。故云生無量畏。二者暗見。暗中造業所感。寂然無聲。不見無相。無聲無相。不知神識落在何處。故云生無量恐。
二交業報。
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燒味能為焦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為星火迸灑煽皷空界。
如是見火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見報火也。按後五報。此下當有燒見能為烈火猛𦦨之語。觀後聞波注聞。齅氣衝息等。皆先與現前本根交故。但諸本皆無。存而不論可也。燒聽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故鑊湯洋銅。水而兼熱。燒息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故黑烟紫𦦨。息而兼熱。燒味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故焦丸鐵糜。味而兼熱。燒觸者。謂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故熱灰爐炭。觸而兼熱。燒心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風。故星火迸灑。風而兼熱。此是六種交報。由於交業之所感招。
二聞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
聞報謂先見波濤等。自業報也。招引惡果。謂注聞注見等。交業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閙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及無所聞幽魄沉沒。
因聞起業。名為聞業。因於聞業。起於見色齅香等業。名之為交。謂聞業與餘業交作。而地獄之因成矣。因成捨報。則是臨終時也。溫陵曰。聞聽屬水。故臨終先見波濤。愚謂聞業殊勝。故波濤沒溺天地。見水欲升。奈為九情所墜。下沉波中。故曰降注乘流。乘流不覺。愈沉愈下。故云入無間獄。既入無間。仍復依彼聞業。發明二相。一者開聽。動處造業所感。聽種種閙者。如吒吒波波羅羅等。及淹沒呌苦之聲。驚散陽魂。故曰精神愗亂。葢精屬陽。神為魂。愗不明。亂不定也。二者閉聽。靜中造業所感。寂無所聞者。闃然無聲。滯成陰鬼。故曰幽魄沉沒。葢幽為陰。魄屬鬼。沉不浮。沒不顯也。
二交業報。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如是聞波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聞報波也。注聞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波見水而聲益怒。故為責為詰。皆聲而帶怒。(此中既聞波注聞。上科自應有見火燒見。火見火而燒益熾。故應為烈火猛燄。燒而帶熾。是知上科定有闕文。恐有不以為然。故就此重以申明)注見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眼根。以眼根屬火。波遇火而暴蒸。故雷吼惡氣。暴聲而兼蒸熱。(吼謂雨將來時。雲中有吼聲也)注息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波遇息而騰潤。故雨霧灑蟲。(謂雨霧中灑諸毒蟲也)飛騰而兼潤濕。注味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波遇味而腥濁。故膿血雜穢。腥臭而兼渾濁。注觸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波遇觸而傷垢。故鬼畜糞尿。傷害而兼垢汙。注意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風。波遇風而灑摧。故為電為雹。霔灑而兼摧壞。此等名為交業所感。
三齅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
齅報謂先見毒氣等。乃齅業所感報也。招引惡果。謂衝息則能為質為履等。乃交業所感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因齅起業。名為齅業。因於齅業。引起見色聞聲等業。名之為交。謂齅業與餘業交作。而獄因成矣。因成捨命。故曰臨終。然齅息屬氣。故臨終先見毒氣。齅業徧造。故毒氣充塞遠近。神識地涌者。謂初見毒氣。入地避之。奈毒氣充塞於地。故復涌出。九情所墜。不覺又沉。故云入無間獄。既入無間。仍復發明二相。一者通聞。齅香處造業所感。被諸惡氣者。如前所云。黑烟紫𦦨。諸惡毒氣之類。熏極心擾者。熏極難忍。心神擾亂也。二者塞聞。無齅時造業所感。(謂先時齅香。後於無齅時依之造業。仍感鼻家之報)氣掩不通者。如人睡熟。被物所壓。氣不能申。悶絕於地者。悶極氣絕。昏臥於地也。
二交業報。
如是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礰擊碎身體。
如是齅氣者。謂如是上來所說齅報氣也。衝息者。謂齅報之氣。衝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氣見息而益惡。故為質為履。(質謂質證其罪。履謂踐踏其身)皆帶惡氣。衝見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眼根。以眼根屬火。氣見火而成炙。故為火為炬。皆帶炙氣。衝聽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氣見水而成溷。故沒溺洋沸。(謂沒溺於洋湯沸屎之中)皆帶溷氣。衝味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氣見味而成臭。故為餒為爽。(魚敗曰餒。羮敗曰爽)皆帶臭氣。衝觸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氣見觸而成殺。故綻爛肉眼。(謂綻其皮。爛其肉。肉長成山。而眼中蟲咂也)皆帶殺氣。衝思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思。思動屬風。氣遇風而成揚。故灰瘴砂礰。(謂揚灰潑瘴。飛砂走石也)皆帶揚氣。此等亦是交業感招。
四味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
味報者。味業所感。如下云。臨終先見鐵網等。引果者。交業所感。如下云。歷嘗則能為承為忍等。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𦦨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此味業交昨。謂此嘗味之業。與餘業交作。積成地獄因也。地獄因成。人中報壞。故曰臨終。然嘗味之業。最重者必至網捕禽獸。烹煎蒸炙。故感先見鐵網。猛𦦨熾烈。因味造殺。無處不至。故感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者。謂既見鐵網。又見猛𦦨。荒錯迷倒。側身下透。挂於網間也。倒懸其頭。入無間獄者。謂足上頭下。不覺不知。愈沉愈下也。每見世之網捕禽鳥者。及其捕得之時。急欲又網。不顧彼之顛倒上下。宜乎其有此慘報。既墮獄中。發明二相。一者吸氣。謂忍覺氣從外入。外入氣冷。故結成寒冰。凍冽身肉。此由吸氣貪味所感。二者吐氣。謂忽覺氣從內出。內出氣熱。故飛為猛火。焦爛骨髓。此由吐氣嫌味所感。(問。嫌味不貪。何以感報。答。嫌味不美。吐而棄之。更為貪之甚者)。
二交業報。
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如是嘗味者。謂如是上來所說嘗味所感之報。如鐵網猛𦦨等。諸殺具也。歷嘗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舌根。以殺具而遇舌根。無可如何。故能為承為忍。(謂承領忍受也)歷見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眼根。以殺具而遇見火。火鑠具鎔。故能為然金石。歷聽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耳根。以殺具而遇聞水。水淬金利。故能為利兵刃。歷息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鼻根。以殺具而遇息氣。氣蒸金透。故能為鐵籠彌覆。歷觸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身根。以殺具而遇身觸。身受具觸。故能為弓箭弩射。歷思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意根。以殺具而遇思風。風吹具揚。故能為熱鐵飛空。業交報交。理應如是。
五觸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
作業時觸業先起。招引餘業。受報時觸報先現。招引餘報。惡果。即餘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矟驅入城門向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
此觸業交者。謂觸業先起。引起交業。成地獄因也。獄因[A119]已成。世報欲謝。故曰則臨終時。然觸業最重者。莫如貪婬強逼。貪婬強逼。令其喪志失節。無所逃避。故感大山來合。無復出路。葢自身地水火風。即是四山。始而以此逼人。今則轉為逼[A120]己事也。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等者。言正恐山合。忽見鐵城。纔喜有趣避處。又見其中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等。乃不敢入。奈有牛頭獄卒。馬頭羅剎。鎗矟(灌頂云。矟矛屬。長丈八者)驅逼。不得不入。入之即是無間獄也。既墮獄中。仍復發明二相。以觸業有二故。一者合觸。謂貪於合觸造業所感。合山逼體。骨肉血潰者。如四山來合。逼體碎骨。和肉與血而俱潰也。二者離觸。謂貪於離觸造業所感。(問。離觸何以造業。答。合觸生厭。致死惡離。其為業更慘)刀劍觸身。心肝屠裂者。如刀斫劍刺。壞其身體。連心洎肝而俱傷也。
二交業報。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疑是錯簡。應云為撞為擊為剚為射)歷見則能為燒為熱。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疑與上互錯。應云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如是合觸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觸業所感合山等。諸觸逼迫事也。歷觸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身根。以身根而遇逼迫。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葢撞以杵觸。擊以丈觸。剚以刃觸。射以箭觸。皆身觸遇逼迫事故。若依原文。殊難銷會。歷見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眼根。以眼根而遇逼迫。則能為燒為爇。以眼見屬火。火遇逼迫。逼住則為爇。逼不住則為燒故。歷聽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耳根。以耳根而遇逼迫。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葢道為地獄之途。觀為獄主之宮。廳為理獄之所。案為判罪之據。道多呌苦聲。觀多傳呼聲。廳多審罰聲。案多判結聲。皆耳聞遇逼事故。若依原文。亦難銷會。暫與歷觸下交互用之。俟高明者再辯。歷息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鼻根。以鼻息而遇逼迫。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葢括以布纏。袋以囊閉。考謂括而復考。縛謂袋而復縛。務令氣不得伸。皆鼻息遇逼迫事也。歷嘗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舌根。以舌嘗而遇逼迫。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耕謂犂其舌。鉗謂拔其舌。斬謂從根而割。截謂當中而斷。皆舌嘗遇逼迫事也。歷思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意根。以意思而遇逼迫。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葢為墜為飛者。忽下忽上。為煎為炙者。發熱發燥。皆意思遇逼不寧之相。然此中交報。與上四文勢稍別。佛語自在。以義求之可也。
六思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
思報者。思業所感之報。如臨終先見惡風等。招引惡果者。謂依於思報。招引交業所感惡果。如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等。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此思業交者。謂思業先起。後復興餘業交作。則獄因熟矣。獄因熟而世報謝。故曰則臨終時。然思業屬風。而有善有惡。善則能成。惡則能壞。今約惡業。故感惡風吹壞國土。國土既壞。神識無依。故被吹上空。又以九情所墜。故方起旋落。乘於風力。不覺轉入無間。故云墮也。既墮獄中。仍復發明二相。以思業有覺不覺。故感報亦然。一者不覺之相。謂迷悶之極。心神荒亂。奔走不息。二者不迷之相。(不迷即覺)謂纔有覺知。則是苦境。無量煎燒。痛徹深髓。難可忍受。
二交業報。
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如是邪思者。準上五應約邪思所感報風言之。結思者。謂思業報風。結於現前意根。以意思而遇報風。被迷思處。則能為方為所。謂受罪處也。結見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眼根。以眼見而遇報風。因昧思明。則能為鑑(鏡照)為證。(人質)謂令昧為明也。結聽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耳根。然耳聞屬水。以水遇風。若二力俱勝。皷激過分。則能為大合石。如傾湫倒嶽。即其證也。若風寒水冷。則能為冰為霜。如秋霜冬冰。即其證也。若水勢劣風。風勢劣水。則能為土為霧。如微旱起塵。帶濕見霧。即其證也。結息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鼻根。然鼻息屬風。風遇風而磨蕩成火。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皆地獄苦具相也。結嘗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舌根。然舌嘗貪味。味遇風而便失。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皆饑渴逼惱聲也。結觸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身根。然身觸從緣。風性無定。或遇風而展舒。則為大身。或遇風而局促。則為小身。或遇風而忽活。則能為生。或遇風而忽斃。則能為死。或被風吹而腹俯於地。則能為偃。或被風吹而面向於天。故能為仰。此等皆為思報之所招引。(此上十因六報。雖然似不經。而理所必至。良以三界唯心。萬法惟識。所以華嚴一偈。能空諸獄。若果能絕生前之十業。了現心之妄習。六業不交。六報安在。是知佛之所以詳陳其相者。將使眾生轉惡業為善因。心作天堂。變生心為佛心。即心作佛也)徵起釋成竟。
三總示虗妄三。
一總結妄造。二別分重輕。三重釋問意。
初。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結前十習為地獄因。六報為地獄果。故曰是名等也。皆是者。因果皆是。迷妄者。迷於妄見。迷於妄見。不達眾生相空。由此於諸眾生分內。起於妄情。十因六果。莫不資始乎此。故為所造。前云因於妄見。有妄習生。由此分開內分外分。則地獄天堂。皆迷妄所造明矣。
二別分重輕三。
一十因圓造入阿鼻。二六業交作入無間。三六業具缺分三等。
初。
若諸眾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惡業者。即前淫貪慢瞋詐。誑冤見枉訟也。圓造者。一一具造。又造之必盡其極。前之所謂純情者以此。純情即沉。故云入阿鼻獄。此是正獄。以下之八獄。皆眷屬獄故。入此獄中。諸苦備歷。故云受無量苦。若沉心中有謗大乘等。劫盡更生他方阿鼻。故云經無量劫。
二六業交作入無間。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前總徵略釋疏云。六識造業有二。一自起。二交作。自起者。但是一根造業。如見色惟依色起業。聞聲唯依聲起業等。今云六根各造是也。交作者。如因見色而起聞聲之業。是見業與聞業交。因聞聲而起見色之業。是聞業與見業交等。今云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也。言兼境兼根者。謂除當根各造外。復兼餘境及餘根故。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者。其中亦兼二報。一者自業報。如前見業成熟。臨終先見猛火。神識乘烟入獄等。今云則入是也。二者交業報。如前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等。今云無間是也。又前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此科即重生無間者也。
三六業具缺分三等三。
一具六入重獄。二缺二入中獄。三缺四入輕獄。
初。
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六根不交作。故唯言身口意三。十因不圓造。故惟言作殺盜淫。良以身口意為六根總相。殺盜淫為十因總相。不交不圓。各未盡極。故不言別相。反顯上之墮阿鼻者。必是十因圓造。六根交作。入無間者。必是六根交作。或十因不圓造耳。是知此科之罪。較上微輕。而對下則重。故曰是人則入十八地獄。經律異相云。阿鼻大地獄外。復有十八小獄。然既云小獄。應是有間者也(科云具六者。謂能作三業。所作三業。六業皆具足故。入重獄者。對下而言。以有間獄中。此最重故)。
二缺二入中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三業不兼者。謂身口意具而三種惡業不兼造也。不唯不兼於三。且亦不兼於二。故曰中間或為一殺一盜。不言一婬者。可思而知故。若具足言之。應云或為一殺。謂身口意但作一殺。或為一盜。謂身口意但作一盜。或為一淫。謂身口意但作一淫。其罪又輕於前。故曰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上云十八。此云三十六者。應是上之隨獄。葢一獄隨二。亦是有間可知。
三缺四入輕獄。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見見者。妄見見於妄境時也。一根者。或身或口或意。三根惟一根起。一業者。或殺或盜或婬。三業唯一業犯。雖一根一業。乃約其最重者言。如殺則出佛身血等。淫則汙比丘尼等。盜則偷僧祇物等。故應墮獄。而其罪又輕於前。故曰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又有間之輕者。按經律異相。有十八鐵丸。十八沸銅。十八刀輪。十八劍林。十八鐵蛇。十八鐵鳥。然數既吻合。無妨引用。但地獄名數。經論異出。良以業有千差。報感萬殊。絕非思議之境。惟佛盡知。唯佛盡見。隨便警示。要在令人知懼而[A121]已。此上三科。於九情一想中義當輕生有間。(問。既皆九情一想。輕重何分。答亦有九情微少。但少不至八。一想微多。但多不至二。故皆約九情一想言之)別分重輕竟。
三重釋問意。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准前阿難總問七趣云。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又別問地獄云。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如來於分類趣後。[A122]已略釋云。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恐猶未明。故就此重釋。言上來首自阿鼻。終至一百八獄。所以差別不同者。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此釋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問也。然既別作別造。而又多人同處一獄者。葢以多人業同。於是界中入同分地。此釋為定處問也。又雖曰入同分地。亦屬妄想發生。非是本來自有。此釋為復本來自有為是妄習生起問也。獄趣竟。
二鬼趣三。
一躡前起後。二詳列十種。三推本顯妄。
初。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然還罪畢。受諸鬼形。
是諸眾生。即指十因六報者言。律儀雖通大小。且指小乘戒說。以小乘治身。律儀偏重故。非破者。非為小乘。忍心自破。造業飾非者。類多如是。菩薩戒大乘戒也。既[A123]已非破律儀。不屑拘守小乘。即當嚴護心地。受持菩薩自性妙戒。及究其居心。却又逐一違反。故曰犯也。此約毀戒言之。涅槃至理。大乘深教。或斥為斷滅。或訶為虗妄。故曰毀也。此約毀乘言之。夫乘戒二法。乃出苦之津梁。實成佛之樞要。互為緩急。尚且不可。何況俱毀。真為斷滅佛種。仍復陷害眾生。罪之極重。莫甚於此。前云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等。即指此也。諸餘雜業。總指十因六交等業。報感地獄。常受眾苦。如處猛火。故曰歷劫燒然。燒盡宿業之後。名為酬還罪畢。此方了得純情無想及九情一想等業。良以眾生造業。類多從輕至重。身後受報。類多從重至輕。今重報既盡。輕報現前。故仍受諸鬼形。然世人多以地獄為鬼。今既分二趣。應知不同。論明地獄純是化生。鬼則具四。兼有父母兄弟眷屬。但勝者為神。如前大力鬼王等。附於仙趣是也。劣者為鬼。如下所列。又下所列十類。率皆不免饑虗。均屬餓鬼趣攝。但與前之七情三想沉下水輪者不同。以彼生於火際。乃鬼道中苦之尤者。似由惡業直墮。若下之十。明是地獄餘報。不過藉之以略彰其趣耳。
二詳列十種(資中云。由前十因。餘報不同。故鬼趣分為十類。謂貪物貪習。貪色淫習。貪惑詐習。貪恨怨習。貪憶瞋習。貪慠慢習。貪罔誑習。貪明見習。貪成枉習。貪黨訟習。長水依之。正脈以貪惑為誑習。貪罔為枉習。貪恨為瞋習。貪憶為怨習。貪成為詐習。餘五仍舊。今疏依之。環師謂其不必局配。是厭於推詳也。然地獄既以十習為因。今出為鬼。自應由彼餘習。但佛語自在。稍不次第耳)十。
一怪鬼。二魃鬼。三魅鬼。四蠱鬼。五癘鬼。六餓鬼。七魘鬼。八魍魎。九役使。十傳送。
初。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本因者。指在人道中說。貪物為罪者。即指貪習。謂貪求財物而為地獄罪故。是人罪畢者。歷劫燒然。地獄業盡時也。因有貪物餘習。出而附諸異物。現形現跡。故曰遇物成形。山之為精。石之為怪。類多由此。故曰名為怪鬼。
二魃鬼。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不言本因者。例上可知故。仍以貪名者。貪為煩惱之首。貫一切業故。下皆准此。貪色為罪者。即指本因淫習。謂貪求美色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出獄。因有貪色餘習。心愛遊蕩。故即遇風成形。名為魃鬼者。神異經云。魃鬼長二三尺。其行如風。所現之處必大旱。葢以酷淫則致陰陽不合。妖風能令雲雨不成也。
三魅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貪惑為罪者。即指因中誑習。謂貪求誑惑。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惑餘習。假異形以惑人。存畜心而誑他。故即遇畜成形。正脈云。如倀鬼附虎。雞鼠成精之類。名為魅鬼者。說文云。老精物也。人面鬼身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
四蠱鬼。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貪恨為罪者。即指因中瞋習。謂貪求瞋恨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恨餘習。時懷瞋毒。故即遇蟲成形。蟲謂毒蟲。如蟒蛇蜈蚣之類。名蠱毒鬼者。灌頂云。兩廣習妖術。令人成蠱脹者。即此鬼也。
五癘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貪憶為罪者。即指怨習。謂貪憶宿怨。蓄惡欲雪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憶餘習。樂為衰敗。故即遇衰成形。謂附彼四時不正。陰陽衰敗之氣。散瘟行疫。故名癘鬼。癘謂疫疾。時氣不和之症。
六餓鬼。
貪慠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貪慠為罪。即指慢習。謂本在人中。貪求慠慢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慠餘習。常懷高舉。故即遇氣成形。氣謂地下之氣。言地下有水輪。有火際。水降火騰。蒸熱之氣。發於地上。升於虗空。希望高舉。故附以成形。無所主掌。不得祭祀。故名為餓鬼(正脈問。餓鬼為一趣之總名。何慢習餘報。獨受此稱。又餓鬼乃苦之最重。今十習地獄苦均。何餘報唯慢招獨重耶。答。鬼趣有四不同。一勝趣貶墜。二修帶瞋殺。此二多居上品。三獄前華報多居下品。四獄後餘殃。多居中品。而聖賢示現者不與焉。然雖分上中下品。率皆不免饑虗。但有輕重之異。故總名餓鬼。今經十種。既是地獄餘報。應俱屬中品。亦通為餓鬼。但依因招果。果必類因。十種各以因果相類之義立名。此慢習餘報。獨名餓鬼者。以彼常懷高舉。遇氣成形。有饑虗義故。其受苦仍與餘九相等。非獨重也。此如六塵中色。惟是眼之所對。不同色法十一之色。總該五根及於六塵。昧別為總。問不應理)。
七魘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罔者暗昧不明之義。貪罔為罪者。即指枉習。謂貪求暗昧不明之事。誣枉於他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罔餘習。趣逐暗昧。故即遇幽為形。幽謂幽隱暗昧。陰陽不分之氣。附此成形。乘睡魘人。令其氣不得伸。故即名為魘鬼。蓋魘鬼暗中逼人。與枉習頗肖也。
八魍[A124]魎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貪明為罪。即指見習。謂貪求邪見。妄作聰明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明餘習。故即遇精為形。精謂日月精華之氣。附以成形。顯靈異於川澤。故名為魍魎鬼。魍謂其形暗昧。魎謂其形不定也。抱朴子曰。魍魎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善犯人。又好學人聲。迷惑於人。與見習頗肖。
九役使鬼。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貪成為罪者。即是詐習。謂貪求詐術誘他成[A125]己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成餘習。故即遇明為形。明謂呪符類也。附以成形。聽役使以作禍福。故即名役使鬼。然世人但知以詐成[A126]己。不知反為人所使役。觀此地獄餘報。應發深省。
十傳送鬼。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貪黨為罪者。即指訟習。謂貪求朋黨。助惡興訟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黨餘習。故即遇人為形。環師云。附巫祝而傳吉凶者是也。良以因中結黨。傳遞隱暗之事。而訐露於人。今為鬼亦附人。發洩傳說吉凶等事。故即名傳送鬼。以名求實。訟習頗肖(問。此之鬼趣。既與前之獄趣。後之畜趣等並論。應取餓鬼全分。何得偏取從獄出者。答。佛意為顯十習業重。地獄不足以償。餘報為鬼。鬼復不足以償。餘報為畜。畜復不足以償。轉生為人。猶有餘苦。故鬼趣偏取從獄出者。畜趣偏取從鬼出者。人趣偏取從畜出者。蓋急欲令人革十習因。離惡趣苦。而全分例此可知)詳列十種竟。
三推本顯妄。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是人者。即指十種鬼道中人。始在阿鼻。皆以純情墜落。漸經無間及與有間。乃得業火燒乾。良以純情墮於阿鼻。若以業報苦火。燒乾一情。則唯餘九情。應退入無間。若更以業報苦火。燒乾九情中少分。則惟餘八情之餘。應退入有間。若更以業報苦火。燒乾一情之餘。則唯餘七情。自應上出為鬼。以餓鬼元以七情三想。為墮因故。此推本也。皆是下顯妄。妄想即是惑道。業即業道。獄鬼即是苦道。言獄鬼苦雖至重。亦由自心深重惑業之所招引。故云皆是。若悟菩提者。一念迴光。反照自心。悟得本性菩提。既[A127]已悟得本性菩提。則苦不能繫。業不能局。惑不能蔽。故曰妙曰圓曰明。既曰妙曰圓曰明。則地獄餓鬼。本來無所有矣(問。前云七情三想。沉下水輪。似是餓鬼極苦。此云業火燒乾。上出為鬼。但是獄後餘殃。其罪既輕。何得同以七情三想判之。答。一從獄升。一從人墜。雖同為七情三想。而不妨輕重有異。如山上一人。失足下墜。山下一人。舉足上升。各到中間。石叢而止。則從上而墜者。所傷必重。從下而升者。所傷必輕。是故上之十鬼。雖亦生於餓鬼趣中。而猶能為怪。為魃。乃至為役使。為傳送。如從下而升之人。雖在石叢。猶能展轉故也)鬼趣竟。
三畜趣三。
一躡前起後。二詳列十種。三結妄推無。
初。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墮鬼之業。本以七情三想。今以鬼報苦終。墮鬼業盡。業既盡則情減一分。想增一分。超出鬼道情想。故二俱成空。據此則唯餘六情。還復四想。所謂情多想少是也。前云情多想少。流入橫生。是約人中下墜。此云方於世間等。是約鬼趣上升。雖升墜不同。而分齊相等。同為畜道。元負人者。謂元在人中被負之人。所謂或欠彼財物。或欠彼形命是也。向以墮獄墮鬼。彼雖銜冤欲報。無能為對。今既生於世間。債繫難逃。故曰冤對相值。身為畜生者。略如下之十類。餘可例知。或被烹割。或受驅使。償命償財。故曰酬其宿債。
二詳例十種十。
一梟類。二咎類。三狐類。四毒類。五蛔類。六食類。七服類。八應類。九休類。十循類。
初。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物怪之鬼者。即前遇物成形。名為怪鬼。物銷報盡者。業盡形謝。苦終果壞。故七情三想。轉為六情四想。故得生於世間。流入橫生。因有貪物為怪餘習。故多為梟類。蓋梟類附塊成形。即貪物餘習。以子食母。即為怪餘習。大率如是。故云多為。獨舉梟類者。以一類餘故。准前云。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又云其類充塞。則怪畜非一種矣。(問。前云酬其宿債。此酬何等。答。此類子成母遭其食。即償形命。又世傳梟肉烹食最美。或亦有食之者。又黃帝勅百祀用梟。世人捕之貨利。即償財物也)。
二咎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風魃之鬼者。即前遇風成形。名為魃鬼。業盡形謝。苦終果壞。故曰風銷報盡。唯餘六情。還復四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色為魃餘習。故多為咎徵異類。如商羊舞水。𧌘𧔥出旱等。即為魃兆災餘習。或為色禽。或為淫獸等一切異類。即貪色餘習(問。此酬何債。答。咎必遭害。即償形命。害彼受功。即償財物)。
三狐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畜魅之鬼者。即前遇畜成形。名為魅鬼。業盡則所依畜死。苦終則所感報盡。超出鬼道情想。故得生於世間。雖生世間。猶有貪惑為魅餘習。故多為狐類。蓋狐貍善於惑人。即貪惑餘習。郭氏記云。千歲狐為淫婦。百歲狐為美女。即魅鬼餘習也。
四毒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蟲蠱之鬼者。即前遇蟲成形。名為蠱鬼。蠱滅報盡者。蠱字準前後應是蟲字。謂業盡則所依蟲滅。苦終則所感報盡也。自是超出鬼道情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恨為蠱餘習。故多為毒類。如蚖蛇蝮蠍。蜈蚣蚰[A128]蜒等時時蓄毒。即貪恨餘習。或無故便螫。或觸之乃傷。皆蠱鬼餘習也。
五蛔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衰癘之鬼者。即前遇衰成形。名為癘鬼。業盡則衰氣窮散。苦終則癘報盡息。七情三想。變為六情四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憶為癘餘習。故多為蛔類。蛔謂腸胃中蟲。後文云。蟯蛔是也。回轉上下。不離腸胃。即貪憶餘習。乘癩而生。致結蛔症。即為癘餘習也(問。此償何報。答。本因貪憶懷怨。常欲穢污於人。令人身心不安。今感迴轉穢汙。受局腸胃。以償彼也)。
六食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受氣之鬼者。即前遇氣成形。名為餓鬼。業盡則所受氣銷。苦終則餓鬼報盡。生於世間。猶帶遠近二習。遠習貪慠。近習餓鬼。故多為食類。如虎豹豺狼等。自恃形勢。常欲食他。即貪慠餘習。求食不得。呌呼馳走。即餓鬼餘習也。
七服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綿幽之鬼者。纏綿幽暗之鬼。即前遇幽為形。名為魘鬼也。幽銷者。幽暗氣銷。幽暗氣銷。無所依附。則鬼苦終而魘報盡矣。報盡果轉。故得生於世間。雖生世間。猶有貪罔為魘餘習。故多為服類。異物誌云。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曰服。亦名隻狐。晝伏夜出亦名禍鳥。鳴則有禍。蓋晝伏夜出。即貪罔餘習。鳴則有禍。即魘鬼餘習也。
八應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和精之鬼者。附和精氣之鬼。即前遇精為形。名魍魎鬼也。和銷報盡者。和字准前後應是精字。謂所和之精既銷。魍魎之報[A129]已盡。報盡果轉。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明魍魎餘習。故多為應類。如春燕秋鴻等。知時知節。即貪明餘習。忽南忽北。即魍魎餘習也。
九休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明靈之鬼者。藉明顯靈之鬼。即前遇明為形。名役使鬼也。所附之明力[A130]已謝。役使之鬼物不靈。故云明滅報盡。鬼道之情想俱空。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成役使餘習。故多為休徵諸類。休徵者。如嘉鳳祥麟等。兆休明。徵聖治。即貪成餘習。諸類者。如靈禽巧獸等。識語言。隨呼喚。即役鬼餘習也。
十循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依人之鬼者。依附於人之鬼。即前遇人為形。名傳送鬼。所依之人既亡。傳送之鬼報[A131]已盡。墮鬼情想。二俱成空。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黨傳送餘習。故多為循類。循者依也。馴也。如猫狗等。依人飲食。馴順於人。餘習酷似也。詳列十種竟。
三結妄推無二。
一正以結推。二重答前問。
初。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旁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虗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是等者。總指上之十類。言上之十類。皆以獄鬼業報苦火。燒盡純情九情七情。故云業火乾枯。超出二道。生於世間。冤對相值。償財償命。故曰酬其宿債。重為毛羣。輕為羽族。故以旁為畜生。言旁為者。以畜生為旁行故。此且明其從獄出鬼。從鬼至畜。若更推此等本因。亦皆向在人中自[A132]己所作虗妄。惑業之所招引。如前十因六業等是也。然惑業既屬虗妄。果報豈是真實。惟是不悟菩提。幻作幻受。若悟菩提。則心無剩法。此業與報。猶如眚見燈輪。故曰妄緣。清淨目中都無是事。故曰本無所有。古德云。有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寸土尚無。此等豈真有哉。
二重答前問(三途惡趣[A133]已畢。將說善趣。故此重答。欲令悟自非他。改惡遷善。悟妄非真。轉惡道為善道也)。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虗妄想凝結。
如汝所言等。牒前所問墮獄三人。如是惡業者。以三人墮獄之業。例一切眾生墮落三途之業。以一妄一切妄故。前阿難偏問地獄。今如來總答三途者。以同為惡趣。又以此答。在畜趣後也。本自發明者。正脈云。藏性真心。萬用俱含。自造何等之業。即隨自業發明何等之報。譬如米中諸味皆具。成糖成醋成酒。皆自造耳。非天降。非地出。非人與。顯非從外得。自妄所招。還自來受。顯是我自致。菩提心中。浮想凝結。顯本無實體。據前阿難有總別二問。初總問七趣云。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此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是答以妄習生起。菩提心中。浮想凝結。是答以非本來有。次別問地獄云。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此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是答以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皆為浮虗妄想凝結。是答以縱有定處。亦屬浮想凝結。良以前云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似有一定之處。故今并遣。言眾生初以一念妄動。業識潛興。名為浮想。次以見分俄興。結為現境。是曰凝結為七趣所共依。呼為同分。若眾生之自招。乃稱別業。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況諸地獄鬼畜等。又在虗空中耶。是知菩提心中。都無所有。果其徹證。無勞更疑。若乃未悟先空。只恐悞人自悞。古德云。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可弗慎歟。畜趣竟。
四人趣(正脈云。此趣來處。除聖賢示現。諸趣皆通。以人道為修進通途。諸趣皆願為之。且人中具有六趣形相。如富貴慈善者似天。聰明修煉者似仙。剛暴者似修羅。愚癡者似畜生。貧賤者似鬼。囚繫者似獄。故知通有諸趣來者。今亦順序而談。偏取從畜來者。餘亦意含)四。
一躡前起後。二就便警示。三詳列十種。四指因結嘆。
初。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酧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
先在獄鬼。唯了自業。不暇償債。今以為畜乃償。故云從是畜生酬償先債。先債酧畢。畜生報滿。自此捨命。理應彼此相安。無復牽墜。然亦有不爾。故下約反徵者言之。若彼酬者。指彼受酬之人。所受之分。過於應酧之數。名為分越所酬。如鞭策過用其力。瞋怒枉殺其身等皆是。此等眾生。指彼能酧之人。酬過其分。怨習不忘。還復為人。故必反徵其剩。謂反徵其應酧之外。所剩餘分。令彼倒償也。據此則人之於畜。宜留心愛養。勿苦驅其身。勿輕殺其命。則庶幾可耳。
二就便警示二。
一明其必償。二警以慎殺。
初。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酧還彼力。
○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初報勝現償。如彼有力者。彼指被徵之人。有力者。過去業力猶未盡故。兼有福德者。富而仁貴而賢也。力未盡不應捨命。故依然在於人中。有福德徵不能墜。故無庸捨人為報。酧還彼力者。唯以福德。酬還其過用之力。如被惡子華費。怨賊劫奪。及遭彼無義之交。設奸騙詐。無賴之親。非理負累等皆是。
○若無下報劣當償。無福者。無有福德。縱業力未盡。不能敵於債力。故致不終天年。還為畜生。或自供使用。或轉售錢財。或直恣口腹。皆為償彼餘直。謂償彼過用所直之數也。據此則現前過用得意。即當來反償之不得意。普願舉世仁人君子。當其得意時須防有不得意時耳。
二警以慎殺。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
○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初反徵可停。當知二字。借阿難警世間也。若用二句。指反徵者言之。言被徵之人。若有福德。尚在人中。則反徵者。不過用其錢物。若無福者。則為畜生。而反徵者。自應役其身力。是皆可以償足自停。但不分越所酬則[A134]己也。
○如於下反殺難寢。於中者。謂於反徵之中。殺彼身命者。謂自行殺事。或食其肉者。謂教他殺而但食其肉。怨習難忘。故至塵劫。以肉還肉。以命還命。故云相食相誅。遞相報復。無有窮[A135]已。故曰猶如轉輪。前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即互為高下義也。又云。十生之類。互來相噉。窮未來際。即無有休息義也。
○除奢下極言警覺。奢摩他。為自性定。得之者。罪性本空。輪轉何有。佛出世。名照世燈。遇之者。無結不解。有怨皆釋。捨此二緣。難免報復。故曰不可停寢。寢猶息也。然此中警覺有二。一為未得停寢者。令其脩定。令其見佛。以除此二緣。不能停寢故。二為[A136]已得停寢者。令其勿殺。令其勿食。以奢摩難成。佛世難遇故。皆至極之言耳。就便警示竟。
三詳列十種十。
一頑類。二異類。三庸類。四很類。五微類。六柔類。七勞類。八文類。九明類。十達類。
初。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首句總以警悟。畜生報盡。為人猶帶餘習。幸得為人。豈可更蹈前非。故今以應知。令其及早省悟。彼梟下正明本類。梟倫附塊成形。[A137]已屬無知。兼復食父食母。猶為頑嚚。故雖酧足先債。還復竪形。生於人道之中。而頑習未盡。猶固參合頑類。正脈云。頑謂愚而兼惡。不可化為一毫之善者也。言參合者。非頑類皆屬梟化。但言梟化者。參於其中故。下皆准此。
二異類。
彼咎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
咎徵兆災。殊為怪異。酧足復形。尚帶餘習。故雖生於人道。依然參合異類。異類者幸災樂禍。乖戾異常人也。
三庸類。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庸類。
狐倫專於媚人。殊為庸鄙。復形生於人道。豈能超拔。故惟參於庸類。庸類者。無超拔之度。多諉靡之行。所謂碌碌庸人。不足為士者是也。
四很類。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
毒類螫人。很惡無度。雖生人道。依然參合很類。餘習使之。無足怪耳。很類者。剛暴自用。不受善諫人也。
五微類。
彼蛔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蛔倫迴轉穢污。受局腸胃。殊為卑微。習與性成。不自覺知。故復形仍參微類。微類者。卑微下賤。糞穢塗身。無賴求食。每見倒街臥巷。呌苦乞憐。討得一錢半文。自為得計。何莫非宿習致之然耶。
六柔類。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食倫性嗜肉食。每求不得。因餓致柔。故復形猶帶柔習。而為人參合柔類。柔類者。罷軟無能。任人揉捺者也。又此類先在人中。原以貪慠墮獄。雖中間為鬼為畜。皆帶慠習。而究以饑虗之報。令其慠無所施。今復為人。不惟慠無所施。且致任人揉捺。亦循環之理也。
七勞類。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服倫夜出求食。殊為勞累。復形為人。猶帶勞累餘習。故即參合勞類。勞類者。東奔西馳。徹夜不寐。至死不歇心人也。
八文類。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應倫知時知節。來往應序。似有文禮。復形人道。猶有餘習。故即參於文類。正脈云。文類者。通字義解陰陽。流入文思人也。合轍云。小有才能。通文合禮。與人應接不失其序。非經天緯地之大文也。
九明類。
彼休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休徵現瑞兆聖。似有明識。既得復形為人。其性益靈。理應參於明類。灌頂云。明類者。世智辨聰。非仰觀俯察之大明也。
十達類。
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循倫依人呼喚。馴順隨從。通喜怒。識趣避。況復生於人道。自應益聰。故得參於達類。灌頂云。達類者。諳練世故。了達人情。非博古窮經之大達也。詳列十種竟。
四指因結嘆。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
○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
○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
○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初近指前世。是等者。總指前之十類。原其前世為畜。本因債累。今既宿債畢酬。自然復形人道。
○皆無下遠指多生。言既得為人。不應更結深冤。乃爾生殺不忘者。非止一世餘習。故云皆是無始等。蓋欲人清其源而絕其流耳。業謂無始[A138]已來。多生殺業。計謂妄計徵償。顛倒謂不知解脫。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故相生。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故相殺也。
○不遇下無緣難脫。無始業計塵勞。唯佛法乃能滅除。設若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依舊業計顛倒。在於塵勞之中。然塵勞屬惑。有惑必有業。有業必有報。如惡叉聚。自然不離。故云法爾輪轉。
○末句動佛哀矜。裴公圓覺序云。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今幸生人道。宜自珍惜。若乃一念不忘。轉眼復成淪墜。仙天無路可升。佛道永矣絕分。如因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親。是為大惑。故歎其為可憐愍者。人趣竟。
四仙趣(灌頂云。老而不死曰仙。故莊生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言仙者遷也。此有二義。一謂遷入山林。人不及處。故仙字從人從山。二謂遷其形神。延年益壽。故下云存想固形。正脈云。仙道起於厭懼無常。想身常生。妄設多途。無非志於長生不死。蘇子云。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夫天地尚不能以一瞬。何況仙趣。又在天地之中乎。又云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然既曰物之與我。皆無有盡。而又何羨於長生乎。蘇子卓識。如來誠言。合而觀之。脩仙者宜知顛倒)三。
一躡前標後。二詳列十仙。三結判同輪。
初。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從人者。從於人趣也。雖曰從於人趣。不局上之十類。言上之十類。從畜道來。人多下品。豈能修仙。或亦有之。如文類達類等。但勿拘判。又前云情少想多。則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然四類雖皆情少想多。而言總意別。若以類分之。應云一情九想則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然仙趣既惟餘一情。自應不躡前之餘習。而正脈云。仙趣[A139]已上。方與十習無干。以是而知。不應拘判。言復有者。有二義。一者揀前十人。言前之十人。尚在徵償。此外復有從於人道。仰慕清升而脩仙品者。二者揀我自宗。言自宗中人。依正覺修。此外復有從於人道。不依正覺而起妄修者。不依正覺。亦有二義。一者正覺即佛。謂不依佛說也。二者正覺即心。謂不依自心也。捨此二途。縱修三摩。亦非真實矣。別修妄念者。撥弄精魂。存想固形者。注意長生。注意長生。即是不依佛說。以佛說一切有為。如夢幻等故。撥弄精魂。即是不依自心。以自心從本[A140]已來。絕言思等故。下之十種。率皆不出此二。正脈云。山林人不及處者。即名山洞府。神仙隱跡之處。彼宗所謂洞天福地䦘苑崑崙者是也。又華嚴十寶山中。有神仙山。古德謂是神仙所居。然既屬人不及處。而彼獨能遊。則神仙具五通矣。有十種仙者。但以其脩念固形之術而分別之。
二詳列十仙十。
一地行仙。二飛行仙。三遊行仙。四空行仙。五天行仙。六通行仙。七道行仙。八照行仙。九精行仙。十絕行仙。
初。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彼諸眾生者。總指前來別修妄念存想固形人也。堅固下乃別明本行。堅固者。立志不退。服餌者。服食餌藥。謂以諸藥物。炮煉修治。為丸作餅。執此可以延年。可以益壽。故堅固服之。此即存想固形者也。而不休息者。期於必效無間斷故。食道圓成者。服食既久。道理相應故。不惟百體康壯。壽年延永。必至身輕行疾。乃為圓滿成就。名地行仙者。雖身輕行疾。依然在於地上。不能升空故。此與下四。行字俱作平聲。以同是外修。唯以步履重輕近遠分極而分勝劣。
二飛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草如參根蘇苗之類。木如松枝柏葉之類。灌頂云。百卉五菓。根莖枝葉。皆名為藥。執此養身。故立志堅固食之。亦存想固形者也。異前餌者。不用烟火。生與熟為別故。久食有功。名為藥道圓成。行步如飛。升高越壑。身輕勝前。故以飛行名之。古人云。煉得身形似鶴形。即斯意也。此對上科。約身重身輕以分勝劣。
三遊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金石者。正脈云。如烹煎鉛汞。煉養丹砂。號九轉大還者是也。(灌頂云。煉銀丹者。一琉黃砂硃砂。二栽砂七日。三養砂七日。亦名養火。四陰煉七日。五陽煉七日。葢曰陰。開曰陽。六上明爐過關七日。七洗母七日。八煉母七日。九交母七日。此用黑輭鉛水銀。白砒煉也。煉金丹者。謂黃阿鉛。膽礬。雌黃。石綠。石青。大礶煉一晝夜。點銀成金)化有二義。一者變化。謂服之長生。變凡身為仙骨。二者點化。用以濟世。點白石為黃金。各獲其效。名為化道圓成。為超脫而遊世外。因利濟而遊世中。以是義故。名遊行仙。
四空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動以運氣調身。止以養精安神。身調則可以永年。神安則可以長生。執此為真。故堅固而運養之。運養不息。氣精兩化。形神俱妙。故曰氣精圓成。乘雲御龍。遊乎上下。故以空行名之。如姑射神人之類。(莊子逍遙篇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會曰。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其氣精圓成可知。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其為神仙可知。乘雲氣。御飛龍。其為空行可知。引以為證。理可思得)此對上科。乃約行近行遠而分勝劣。
五天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津液者。口中水也。嗽出為津。下嚥為液。彼宗所謂鼓天池嚥玉液是也。執此能令水升火降。水火既濟而成造化之功。故堅固而𠻳嚥之。𠻳嚥不息。內外通融。舉身輕清。與物無累。故曰潤德圓成。乘正御氣。遊乎無窮。故以天行名之。莊生所謂。至人神人聖人者是也。(莊子逍遙篇云。夫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遊乎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A141]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會曰。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其潤德圓成可知。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以未能忘身也。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又是潤德圓成之後。增修功業。至云遊乎無窮。惡乎待哉。其為天行可知。是知彼之所謂至人神人聖人者。依然在天仙之數也)此對上四。乃是以分成極成而分勝劣。又此上五仙。前二似屬彼之小乘。以只知存想固形。全無利濟之心。但以有烟火無烟火分之為二。後三似屬彼之大乘。以兼有利濟之心。但遊行未能忘身。不能遠達高舉。而空行則形神俱妙。雖能高舉遠達。而猶有分齊。至於天行。則與天地合其德。與六氣合其用。利萬物而不宰。處寰中而無跡。是不唯潤德圓成。而圓成之後。應別有真訣。但以不了自心。故止於天行而[A142]已。
六通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精色者。謂堅固其心。吸日月之精華。飡雲霞之彩色也。然日月非實有精華可吸。雲霞非實有彩色可飡。但憑虗想。以求妄理相應。故此與下四。皆屬別脩妄念。執此可以得通。久久行之。故曰而不休息。妄理相應。形與氣化。故曰吸粹圓成。粹謂精粹。即日月雲霞之精粹也。形與氣化。神與物通。穿金石蹈水火任運無礙。以是義故名通行仙。如黃眉翁之類。(漢武內傳。東方朔遇黃眉翁曰。吾却食服精氣。三千年一轉。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轉。剝皮伐毛。吾生[A143]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也。會曰。却食服精。即堅固精色也。三洗髓。三伐毛。其吸粹圓成可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其為通行可知)此與下四行字皆作去聲。以同是內修。唯約道行淺深薄厚麤妙而分勝劣。
七道行仙。
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呪禁者。呪謂呪咀。禁謂禁制。然各俱二義。呪則延年益壽。護國祐民。禁則制嗜戒欲。降妖祛邪。執此可以留生。可以濟世。故堅固而行持之。行持呪禁。唯憑心念。故此亦屬別修妄念。持久不息。呪靈禁驗。名為術法圓成。蓋呪即是術。禁即是法也。又二俱為道。用此道以養身。推此道以濟世。以是義故名道行仙。此對上科乃是以行淺行深而分勝劣。以上科似唯自利故淺。此科顯有兼懷故深也。
八照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灌頂云。思念者。謂存想頂門而出神。繫心丹田而煉氣也。執此可以尸解。可以駐年。故堅固其心而脩習之。存想之工無間。繫心之學靡停。故曰而不休息。神則出入自在。氣則上下交通。故曰思憶圓成。此由對境立照。故即名照行仙。略似吾宗修觀之法。但所趣不同耳。
九精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交遘者。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萬物化生。灌頂云。此以腎水為坎男。心火為離女。取坎填離。降火提水。令其交合以成仙胎。執此可以成丹。故堅固其心而取填之。降火提水。內工無間。故曰而不休息。藥成而為仙體。丹成而上九天。故曰感應圓成。感應者。即交遘義也。此以坎男離女。遘精成行。故即名精行仙。此對上科。乃以行薄行厚而分勝劣。以上唯修神煉氣故薄。此實遘精結丹故厚也。孤山引仙傳云。彭祖治為房術。張道陵亦勸人行。正脈云。用女子為鼎器。而採陰助陽。內教固闢為魔論。而仙道亦鄙為下品。此為投人之欲。世多惑之。宜絕口遠避也。
十絕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變化者。變彼為此。化此為彼。如西域迦毗羅仙等。諸大幻師之類。(前云求太陰精。用和幻藥。即變化之術也)執此可以竦愚迷。成教化。行利濟。修仙業。故堅固其心而推求其術也。深窮物理。精研化性。久久體騐。冀其有成。故曰而不休息。物理既通。化性[A144]已達。隨意變現。自在無礙。名為覺悟圓成。借此修仙。定為絕品。故即名絕行仙。(灌頂云。昔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尹文曰。有生之氣。有形之壯。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終者。謂之生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幻化。知幻化之不異生死。始可與學幻矣。吾與汝。皆幻也。何須學哉。老成子歸。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時。冬起雷。夏造冰。飛者走。走者飛。終身不著其術。故世莫傳。會曰。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是堅固變化也。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是而不休息也。存亡自在。翻校四時等。其為覺悟圓成可知。終身不著其術。其為仙中絕品可知)此對前四科乃約行麤行妙以分勝劣。以前四唯憑虗想名麤。此科兼有實悟名妙也。詳列十仙竟。
三結判同倫。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
○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
○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初結示因果。是等者。總指前之十仙。大率皆以世壽不常。羨慕久生。故即於人中煉心。所謂撥弄精魂是也。不知本覺真心。即是佛果不生滅性。故亦不脩正覺。所謂不依正覺修三摩地是也。食道圓成。乃至覺悟圓成。故云別得生理。別有二義。一者不依自心不生滅性。別以食道藥道等而得長生之理。二者十仙為門各別。門門各得長生之理。以彼總以長生為趣故也。壽千萬歲者。妄理相應。或千歲。或萬歲。但以世人不見其死。渾言之耳。
○休止下判同輪迴。休止者。休心依止。深山海島者。如崑崙蓬萊之類。絕於人境。將謂可以避死。殊不知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也。斯亦輪迴者。所依之處。既未超乎三界。能依之身。豈能脫於輪迴。是知上之所謂壽千萬歲者。但是後死。非真不死。猶如松柏後凋。非真不凋耳。妄想流轉者。出成輪迴所以。良以法性本自真常。色身由來生滅。怖速死而求長生。即屬妄想。依妄想而墮生滅。正在流轉。所謂斯亦輪迴者以此。
○不修下警令正修。言欲免輪迴。須斷妄想。欲斷妄想。須憑三昧。設不修三昧。則仙報盡時。依然各隨無始遠習。散入諸趣。所謂饒經八萬劫。終竟落空亡。況夫壽千萬歲。又何足恃哉。是知楞嚴三昧。神仙亦所當脩。勿負長年。宜早努力。總結仙趣竟。
六天趣(灌頂引論云。天者。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文句云。身勝樂勝故名為天。或謂天者。天然自在。首出庶物。以上品十善。及世間禪定為因。故上云[1]〔絕〕想即飛。必生天上。正脈云。天趣與仙趣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學仙者。濫附於天。且謂諸天皆彼祖先。然佛既分為二趣。豈可混同。辨有二義。一者仙以人身而戀長生。最怕捨身受身。諸天皆捨人身而受天身。二者仙處海山。皆人間境。四王忉利。尚無卜居。況復空居及與上二。是知天趣最為界內尊勝之流。逈非仙與鬼神類也)二。
一別分勝劣。二總斥迷輪。
初三。
一六欲天。二四禪天。三四空天。
初二。
一約欲分六。二就欲結判。
初(正脈云。此乃自須彌腰頂二天。以至空居四天。皆有飲食淫欲睡眠。具足三欲故號欲天。其男女婚配。亦如人間。但以欲心輕重而分六重)六。
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天。
初。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隣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諸世間人。仍指前之人道。以天仙二趣。皆從人中修故。亦有不爾。今約多分言之。不求常住者。無出世心。未能捨諸妻妾恩愛者。樂世間法。遵守五戒。故曰於邪淫中心不流逸。以邪淫乃五戒之一故。不言不殺等者。以欲界六天。惟以欲心輕重分故。流謂流動。不流動則心常澄清。逸謂縱逸。不縱逸則心常瑩淨。澄清瑩淨故。心光徧照。故曰生明。由是能與日月合德。故感命終之後。隣於日月。名四天王天者。以四天王居須彌腰。齊日月宮故。
二忉利天。
於[A145]己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不言諸世間人。不求常住者。例上可知故。下四天準此。於[A146]己者。顯無外貪。妻房者。顯無妾室。淫愛微薄者。雖不盡斷。亦不過濃。所謂有時有節是也。於淨居時。不得全味者。謂淨心不純。間有念起。禪思之味。不得全故。雖不得全。亦勝前人。以前人但不邪淫。此則并正婬亦淡故。既勝前人。自應命終之後。超日月明。以因勝果亦勝故。人間頂。即須彌頂也。言須彌頂下接人間。再上即是空居。則人間不相接矣。忉利者。梵言也。此云三十三。此天在須彌山頂。四方各八天。中為善見城。乃帝釋所居。智論云。昔有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淨明疏云。昔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報為天主。三十二人助修。報為輔臣。二緣不同者。以既在輪迴。不無更易故。
三夜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虗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𦦨摩天。
逢欲暫交者。事前全無預念。去無思憶者。事後不復追想。此則於淨居時得全味也。既得全味。逢欲縱有微念。亦不過為了人間之事。非有深染。故曰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動少靜多。漸近清虗。故感命終之後生於虗空。明明在空。而宮殿不墜。故曰朗然安住。(正脈問。空居諸天。宮殿池樹。皆何所踞。答。七寶琉璃。與大地無異。但欲下之時。即虛豁無礙。例如人間大地。聖賢天仙神鬼。皆能出入自在。當知萬法本空。由業力轉。虛實並現。而昧者未達也)前天雖超日月。光猶可及。此天又高。故云日月光明上照。不及。自有光明者。依正二報。皆有光明。不須日月照故。須𦦨摩。此云善時分。以日月不及。應無晝夜。而此天以蓮華開合。善知時分。隨時受樂。各別相應故。諸經多云夜摩。科名依之。令聞者便知也。
四兜率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上科逢欲暫交。此則逢欲亦無交心。故云一切時靜。謂不來不就也。有應觸來者。謂設有相應之觸。來相逼迫。未能違戾者。謂不能拒絕不行。以猶覺有味故。此既較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上升精微。精微即指兜率。以兜率有內院。有外院。外院則精。以對下雜染為名。內院則微。以對外盡奧加稱。不接下界諸人天境者。且就外院言之。言夜摩雖屬空居。猶與下界人天境接。是淨而未精。今既不接。正見其淨而精故。乃至劫壞三災不及者。乃約內院言之。言外院雖不接於下界。猶為三災所壞。是精而不微。若從外向內。乃至菩薩住處。縱遇劫壞。三災不及。正見其精而微也。兜率陀。或云覩史多。唐翻知足。謂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或翻喜足。謂此天得少意悅為喜。更不求餘為足。又佛地論云。菩薩於中教化。多修喜足行故。
五化樂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前天有應觸來。未能違戾。此則有應觸來。便違戾曰。我無欲心。應汝行事。葢深拒之也。於橫陳時味如嚼蠟者。謂拒之不[A147]已。猶故相逼。於彼橫陳之時。反覺生厭。故云味如嚼蠟。以蠟味羶膩。嚼之而反欲嘔故。是知前天未能違戾。是橫陳時猶覺有味。此則不惟無味。且深厭之耳。(橫陳者。司馬相如賦云。華容自獻。玉體橫陳宋玉賦云。怵惕之心兮徂之牀。橫自陳兮君之旁。蓋是橫放其身。陳獻旁意也)此既較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言生越者。越亦同升。謂生而便升化樂地故。地猶位也。結名樂變化者。謂樂其自所變化五欲境故。餘經或但稱化樂。謂自化五塵。還自受樂。今科名依之。
六他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無世間心者。厭離世間淫欲不淨。全無樂著心故。同世行事昨。欲離未能。權同世間行男女婚配事故。統前五因而論。初則有交而正。次則有交而微。三則有交而暫。四則行事有味。五則行事無味。今此第六。雖曰同世行事。不過隨順世間有婚配之禮。而於行欲之事。相交之情。以併決絕。故云了然超越。此既通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出超化無化境。言徧能者。以前五天。四天無化。後一有化。此徧超故。結名他化自在者。謂假他所化五欲境界。以成[A148]己樂。顯自在義故。(問。台宗別行疏云。欲界頂天即魔王天。為然歟否。答。安立圖引因本經云。梵王天下。有魔羅波旬宮。在他化天上。經律異相。引阿含樓炭等經。智度等論。亦同此說。瑜伽論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宮。即他化自在攝。是知魔天別是一類。說攝或可。說即則不可也)。
約欲分六竟。
二就欲結判。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如是六天。初則離於邪動。次則正動而微。三則動少靜多。四則出動。以一切時靜故。然形雖[1]則動。未免心交。觀其應觸來時。未能違戾。是猶覺有味。故知其心尚交也。至第五味如嚼蠟。第六了然超越。并心交亦無。但未能無迹。以第五猶有欲境橫陳。第六權同世間行事。宛有欲迹。故言其迹尚交也。此通約六因言之。若就果中說者。如俱舍頌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正脈引偈云。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蓋相抱執手。俱屬形動。而分輕重之異。至於兜率之笑。雖形出乎動。而未能無心。若後二天。但唯目視。雖無交心而猶似有迹。故合云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句文雖局於六天。義實通乎五趣。謂自此六天以還。由仙及人乃至地獄。總名欲界。以未離欲境故。九地中名五趣雜居地也。(問。天台云。六天果報十善為本。兼護法生四王。兼慈化生忉利。兼不惱眾生善巧純熟生夜摩。兼脩禪定麤細而住生兜率。兼欲界定生化樂。兼未到定生他化。是知六天通以十善為因。前三天各兼功行。後三天各兼禪定。今何惟約欲事輕重分六天耶。答。功行禪定為緣。通修十善為因。但十善之中。斷欲為要。設不斷欲。十善何成。如來為人從要。故唯約欲輕欲重而分勝劣)通結六欲天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第八
校注
[0247001] 辨疑辦 [0254001] 辦當作辯 [0280001] 絕當作純 [0281001] 則當作出【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08 楞嚴經指掌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滅妄明真成諸位四。
一正明諸位。二結顯脩法。三推重初心。四判決邪正。
初十。
一三漸。二乾慧。三十信。四十住。五十行。六十向。七四加。八十地。九等覺。十妙覺。
初二。
一指前起後。二正示漸次。
初二。
一指前互具成妄。二起後三漸得除。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