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五(之一)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
〔孤山〕牒前二決定義。審詳煩惱根本(〔泐潭標指〕備引二決定義中。應當審詳煩惱根本。乃至汝觀世間解結之人等文)。
(△〔溫陵云〕前第二義文云。不見所結。云何知解。故此牒而請也〔私謂〕第二義門。確指第二決定義。圓月環三師之解是也。阿難[A2]已知六根是結。今所請根元正是俱生無明。生死結根也。以雖得六銷。猶未亡一故)【疏】前疑因果同異。今疑根塵結解。故云第二義門。然根起之由。前雖廣示。而不的指何處為結。結解之[1]義。尚未辨明。欲期指陳。皎然可識。故引前文佛所舉義。以況[A3]己迷也。諸無明者。謂全界無明也。總攝一切二障見思。故名為諸(〔孤山云〕同體無明。品數至多。又迷境不一。故曰諸〔溫陵云〕諸無明。通根本枝末也。按枝末無明。對根本無明得名。見思以無明為根本故。界內惑。對界外得名。見思為界內。塵沙無明為界外)始自迷真。隨逐有情。生滅不離。故上文云。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故云俱滅俱生也。(〔孤山云〕生滅去來。常在妄中。故曰俱)初果有學。雖未斷思。[A4]已名破煩惱障。得人空證。而全未破所知障。法執猶存。故云猶隔日瘧(瘧病隔日而發。通惑除。如安日。別惑在。如發日。涅槃哀嘆品二乘白佛。亦舉此喻)。
(△〔二楞云〕此即前文根中積生無始虗習。亦名俱生無明。隔日瘧。謂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楞伽謂之鼠毒發)。
(卍二請示結解)。
唯願大悲。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A5]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疏】無始生死。不能超越。葢由結縛。今待解除。無礙無繫。不以懇至。莫由開曉。故雨淚求示也。
([?∴]二如來廣演五)。
(卍一世尊摩頂)。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
【疏】頭是諸根之總。手為解結之要。摩而警動。將有解期。拊而安慰。令知深旨。
(卍二諸佛放光)。
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疏】無明住地。為六情根。震動不安。因茲解結。(〔孤山云〕六種震動。表破六根惑也)諸佛流光。灌一佛頂。以表一多無礙。自他平等。下文諸佛標示。此佛釋成。同說同證。更無異路(微塵如來。光灌此佛。表同依頂法。得成正覺)問。從至前此。四度放光。獨有今文。諸佛同放。仍又同說。何特異乎。答。初為說教破邪。次為揀妄顯真。次為定見生智。今為入觀成行。前三依教發解。未能除障。今文觀成破惑。正動無明。入法界理。故諸佛放光。同示解結。體無二源。從前所表。皆為今日。成行取證。故與前文異耳(〔孤山云〕由解結法門。是修證的要。以因此說。生起後文耳根入處。故茲現瑞而為表報)。
(△〔無盡云〕頂圓而無上。以光表法。圓通成行。極於此矣)。
(卍三彼佛同宣)。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樂)解脫。(我)寂靜(淨)妙常。(常)亦汝六根。更無他物。
【疏】覺明初起。能所妄生。湛性既分。六恨成異。根塵偶對。業性即生。輪轉無窮。生死長縛。斯六根為生死結縛之源也。一念無念。能所俱亡。根塵識心。應時銷落。無真可得。無妄可除。覺性圓明。法眼清淨。斯六根為自在解脫。安樂妙常之源也。其猶氷水。由氣之動移。相雖變異。溼性常一。結解同貫。亦復爾也(〔溫陵云〕俱生。即根本無明也)。
(△〔海印云〕異口同音。表十方如來。一道出生死故)。
(卍四此佛親說二)。
(◎一長行三)。
([○@(?∴)]一再問)。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疏】染淨根本。唯此六根。更無別法。於此起見。生死輪迴。於此忘情。涅槃常樂。法執未破。孰能洞明。故再咨詢。欲期開示。
([○@(?∴)]二雙標)。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
【疏】根境識三。無別體性。唯一真覺。故曰同源。(〔吳興云〕根塵識三。攝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同源)執見不亡。妄生取著。強分染淨。橫計身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故云為縛。了相無相。分別不生。能所寂然。念想虗盡。一法無取。一真體現。心與虗空。等無差別。故名為脫。(凡夫迷真故縛。聖人悟真故脫。迷悟雖殊。始終理一。故曰無二)識性虗妄如空華者。與上根塵。綺互相影。上言根塵。影此識性。今言識性。影彼根塵。故三同源。亦同虗妄。(同源必兼識性。虗妄必具根塵。猶織綺之法。㸦現其文也)故前文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即此識性虗妄也。又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即此根塵同源也。
(○〔引證〕〔魔逆經云〕魔請文殊解縛。文殊云。無人縛汝。汝自想為縛也。魔即語云。我畢竟永不解脫。經云本自無縛。其誰求解。若使法界有繫縛。我即解脫)。
(△〔圓覺疏〕解縛一對。引釋云。煩惱依識。識性既空。煩惱何縛)。
([○@(?∴)]三雙釋二)。
([○@(?∴)]一總顯無生)。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宗鏡釋〕知由前塵而發者。所謂見分也。相因眼根而有者。所謂相分也。相見俱無有性者。心境互生。各無自體。心不自立。故由塵發知。境不自生。故因根有相。二虗相倚。猶若交蘆。(〔海印云〕見相二分。元是無明所成。故喻若交蘆。蘆體本空。而交處亦空也〔私謂〕古釋雙指根塵。實含三法。以第八識。具相見二分故)【疏】攬塵成根。對根有相。根境立矣。妄識生焉。妄識能變根境二法。故根境識。互相假藉(〔溫陵云〕此根塵識。譬如束蘆。互相依倚。麤有其相。其體全空)。
(△〔吳興云〕塵相。通指六境。知見。略示二根。根境對論。攝十二處。斯皆兩法相涉。內無實性。故喻若交蘆。以根境識三釋者非也。經語巧玅。從寬至狹。上攝界義故三。此釋處義故二。下文略境單言其根。故云立見立知等〔雷菴受駮曰〕圓覺云。此虗妄心。若非六塵。則不能有。虗妄心。非分別事識乎。上曰根塵同源等。下曰由塵發知等。重頌曰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非具明根境識三乎。胡為以巧妙自取。以寬狹自執耶)。
(○〔引證〕〔唯識云〕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攝大乘云〕阿賴耶識。與雜染法。㸦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相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
(△〔清涼云〕生滅因果。如二束蘆。㸦相依立。不能獨成。則知無性。二我俱空。言束蘆者。又取中空。十二因緣。相有名生。虗無名滅。生滅假集。亦如束蘆)。
([○@卍]二別明解脫)。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疏】由阿難再問。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無他物。故佛先示根境識三。唯一虗妄。同一性源。迷縛解脫。誠非異轍。由此別示結答。令無所疑。因解成觀。妙果可冀。言知見者。略舉六根之二也。立知者。又略見字。形在次文。(〔孤山云〕立知略見。無見略知。經文㸦影也)意謂若於六根三事。不了性無。立為實有。起徧計執。惑業由生。自取輪迴。抂入諸趣。斯則六根是無明生死結縛之本。苟或於此。體真達妄。執取不生。妄知見覺。泯然虗寂。唯一圓成。清淨寶覺。斯則六根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更欲何物。說為異因。故般若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上文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此正破無明法執成就圓通觀門也(〔孤山云〕執知見實有。名立知見。此即妄心。是生死輪迴之本。達知見無性。名無知見。此即真心安樂妙常。是則唯一真心。更無別法)。
(△〔溫陵云〕於知見立識知之心。則結為無明之本。於知見無見覺之妄。則解為涅槃真淨。既曰真淨。豈容立知。故曰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此總示妄結。根塵識起。但妄識不立。則妄結自解。是為解結真要)〔宗鏡釋〕但了了見無可見。即通法界見。即是涅槃。若了了聞無可聞。即通法界聞。即是涅槃。一切諸法。本來涅槃。以分別心。妄見所隔。不知自識。翻作無明。(〔孤山又解云〕知見立知。是迷真知見。立緣塵等妄知見。故即無明。知見無見。是達真知見。無緣塵等妄知見。故即涅槃。故前文云。入佛知見也。佛知見外。更無別法。故言不容他物。前釋。約常心即寂。一切皆泯後釋。約常法即照。有真知見。故茲兩釋。並符佛旨〔私謂〕孤山二解。前釋即同長水。後釋即同宗鏡。今謂涅槃真淨。性淨妙明。豈非真知見耶。似不妨以前釋攝後也)。
(△〔熏聞云〕阿難請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如來開示即汝現前知見。若立知者。即名為結。若無見者。即名為解。無明是所結之元。涅槃為解結之果)。
(△〔圭峯圓覺序云〕彌滿清淨。中不容他。鈔云。上推心境俱空。圓明知覺。真覺境中。無別一塵有體之法。何以故。色乖空故。如火乖水。水不容火。故云中不容他。此即法界觀中。真空絕待觀也。於中正當泯絕無寄觀矣。然中不容他之言。乃佛頂經文勢。彼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私謂〕云何是中二句。以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之文消之。深有意趣。環師云。既曰清淨豈容立知。可謂妙得圭山之旨)。
(△〔中川云〕阿難言俱生俱滅。無明果相也。如來言知見為本。無明因相也。知見立知。示無明本始也。俱舍以痴為無明。唯識以愚為無明。婆沙以三界無知為無明。三無性論云。無明者。即阿黎耶識。為諸惑本而起三界業果。故圓覺云。身心等性。皆是無明。寶性論云。聲聞辟支。及大力菩薩。皆不離無明住地。所謂漏無漏二無明為緣。而起三界意生之果。瓔珞云。妙覺地中。所斷無明。名不了三界法而成三界因果。則知三乘與佛。所有無明。皆依三界而斷也。又寶積論云。明與無明。無異無別。為橫執謗邊。顯示中道。以明即無明故。同是六根。別非他物。無漏真淨。中不容他。斯即涅槃矣)。
(◎二偈頌二)。
([○@│]初標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疏】汎論偈頌。約有四種。一阿耨窣覩婆頌。不問長行并偈。但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手鑒云〕慈恩云。室盧迦。三十二字處中之頌也。西方五種句。一短句。上五字。下三字。四句為偈。二前句。唯六七字。還四句。為偈。三中句。八字成句。四後句。成九字。乃至二十六字。五長句。從二十七字[A6]已上。不限之也。諸論指諸大乘經。皆云若干偈。即是此也。如云華嚴十萬偈等。其中結偈處極少。餘悉是長行。故知十萬之數。即三十二字之頌也)二名伽陀。此云諷誦。或云不頌頌。不頌長行故。或名直頌。謂直以偈說法故。(妙玄云。此云孤起。不重頌者名孤起。亦云諷誦。諷即是誦。謂孤起偈。即下六解一亡等。荊溪云。伽陀經。一云不等句。二云不等頌三云直偈。無長行者。即孤起偈。西域記云。舊曰偈。梵本略也。或曰偈他。梵音譌也。正音宜云伽陀。唐言頌)三名祇夜。此云應頌。(妙玄云。此云重頌。重頌上直說修多羅也。亦云應頌。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于長行說未盡故。荊溪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二為後來應更頌故。涅槃云。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來至佛所。即用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輪轉。生死大苦海。即是重宣此義也)四名蘊䭾南。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如云。一切有為法等四句。即攝大般若八十餘科。二十萬偈)為何意故。經多立頌。略有八義。一少字攝多義故。二諸讚嘆者多以偈頌故。三為鈍根重說故。四為後來之徒故。五隨意樂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說故。八長行未說故。([A7]已上並清涼疏文)今此經內。於前四中。二三所攝。八意之內。正唯三七。兼二五八。然又長行偈頌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至文。詳而知之。(〔清涼云〕又長行偈頌。有十例五對。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為八。九或超間。十或頌[A8]已重頌。故釋頌文。不可一例。上下準之)此頌九行。應頌諷頌。間雜相糅。連環起伏。展轉相生。大意破無明法執。令觀門明淨。修行證入。一真法界也。
([○@│]二正頌六)。
([○@(?∴)]初二頌標宗破執二)。
([○@卍]一比量正破)。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疏】此文正破無明法執。執為無為。有實體者。皆迷真性。一真法界。本非對待。故此雙破。即是解結之所因也。此中四句。前二句破有為。後二句破無為。此二不立。方顯法界一相義耳。言真性有為空者。真性之言。正是標宗揀法。通下第二量轉。謂一真中道。第一義諦也。(〔證真云〕問下半頌無真性言。今何強添。答上真性言。須通下轉云云)。
(△〔百法慈恩疏云〕破勝義諦中。有為無為。二俱是空。鈔云。為遮犯世間相違過故。以諸有為。學者世間。非學世間。皆許有故。諸無為法。學者世問。許是有故。若不揀之。故成此過。今言真性。依勝義諦。不依世間。故無此過)應立量云。真性有為。元空不有。從緣生故。猶如幻事。真性無為。本來不實。無起滅故。猶如空華。由此二量。三支無闕。標揀分明。無諸過非。掌珍論中。取為善立(〔清涼云〕掌珍論者。清辯菩薩所造。一論唯釋此偈)第二量中。先因後宗。譯人語便。亦無所失。(〔證真云〕初半頌。立有為是空。即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具足三支比量。量云。真性有為是有法。定空為宗。因云。從緣生故。同喻。如幻事)。
(△今按掌珍初偈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百法疏〕第一量云。諸有為真性故空。從緣故如幻事。鈔云。真性有為。前揀。定是空。後說。前揀後說。㸦相差別。不相離性。合以為宗。因云。緣生。如幻事等喻。應知真性之言。為防過故。該通二量。但遠指初過總宗。非正是宗有法。意先指云。我依真性。立有為是有法。定空故宗。或欲顯示無過道。故無違也。應立量云。有為是有法。依真性皆空故宗。便無過也。故掌珍云。且如眼處一種有為。就勝義其體空等。今經文宗因喻。三支具足論即先宗。次喻。後因。故清涼云。此中因喻前却。或迴文不盡。而言真性者。即有為性。亦合云有為真性空。此則經順而論倒也)。
(○〔證真云〕次半頌。立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亦具三支比量。若取義便。應移不實兩字歸上句。移無起滅三字歸下句。以不實是宗中空義故。應立量云。真性無為是有法。定空為宗。因云。無起滅故。同喻如空華)。
(△今按掌珍次偈云。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百法疏〕第二量云。諸無為法真性故非實。以不起故。猶如空華。鈔云。揀過如上。又此後量元依勝義諦立。不同前量。或准前量理亦無違。論中宗因喻。三支無失。而經文先因。後宗。則論順而經倒也。長水依洪敏移置之言。故云亦無所失)此義所顯。一真平等。無諸對待。真妄染淨。生死涅槃。凡夫諸佛。皆如空華。亂起亂滅。故下文云。一切世界。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故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今則無因待。亦無所成法。斯顯第一義中。離一切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相法執。於斯盡矣。
(△〔吳興云〕真性即根塵之源。有為即縛脫之相也。此縛與脫。皆即真而俗。故曰有為。亦即俗而真。故曰空也。緣生故如幻。釋真有空義。此頌根塵同源。縛脫無二也。無為下。頌識性虗空。猶如空華。上言如幻。助成空義今云空華。正顯虗妄也(幻居界云岳師不以有為無為立宗失經論意))。
(△〔私謂〕人知掌珍。全釋一偈。不知此即清辯之注楞嚴也。西域記言。清辯論師。外示僧佉之服內弘龍猛之宗而清涼判此偈。入第八真空絕相宗。得般若三論一分之義。則清辯之釋此偈。即同龍猛之釋般若。華嚴法界。真空觀門。葢[A9]已具足於此。敏璿二師。依清涼慈恩引釋。古師章門遠有承稟。今人樂趨淺略。咸順苕溪一往遣拂之談反謂此宗不了。清涼固云。斯言可怖。請諦思之)。
([○@卍]二顯過況破)。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疏】初二句。重顯前過。有為無為。是對待故。亦是破執。真性是有。還同虗妄。惑者議云。真性之中。雖亡有為無為。而此真性。應有所得。是佛所證。離諸偽妄。故名曰真。是諸法性。畢竟應有。故此破云。若言離妄所顯。有真性者。還同妄法。俱為妄也。以是徧計所緣境故。離妄之真。還因妄顯。如前文云。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起信亦云。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應知若有真性為所得者。皆為妄矣。故云妄真同二妄。(〔孤山云〕諸。之也。語助耳。言根塵虗妄。則顯涅槃真實。對妄說真。待對不絕。真亦成妄。故言二妄。龍樹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
(△〔吳興云〕長行但破於妄。今恐捨妄取真。故重遣之)。
(△〔融室云〕此偈暗通妨難。難云有為之法。可說虗幻。無為之法。何言不實。通云。因言妄以顯真對妄之真。同第二妄故)下半頌。況破執妄。初句躡前。所非尚無真與不真。不真即妄也。次句正況。云何更存能見所見。根之與識。俱名為見。所見即境也。(〔孤山云〕對妄說真。猶皆遣蕩。云何更有妄中根境乎。猶非。能遣也。真非真。所遣也)斯則總破真妄二心。諸對待法。皆無所有。方名顯淨法界。一真平等(〔合論云〕偈首標真性。示頂法之宗。曰有為空。對無為無起滅者。有無二法。對待而成。並為增語。以有無為增語。則真之一字。豈亦顯妄而立乎。但形言彩。即是染汙。離諸染汙。則一切無所有。寧存見哉。故曰。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今日能見者為眼眼非有見也。龍勝曰。是眼則不能自見其[A10]己體。眼如有見者。先自見其眼。今不能自見。而曰能見一切。無是理也)。
△此上二頌。正是頌前根塵同源也。本源自性。尚非真妄。豈得存乎根境識耶。故根境識同此一源(頌文配釋長行。多師各別。今並以長水為準)。
([○@(?∴)]二兩頌解結同體)。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疏】上半頌。頌前根塵相發。相見無性。猶如交蘆。(〔孤山云〕中間。謂根境二法。體中無性)。
(△〔空印云〕根塵無性。如交蘆並立。去一即倒。根塵既妄。中間識性。安有實體。言中間即具三法矣)下半頌。頌前縛脫無二也。六道凡夫。業惑所繫不得自在。故名為縛三乘賢聖。斷惑證理。不隨業繫。故名為解。此則皆由六根迷悟所致。更非別岐。故無二路(〔吳興云〕欲明解結。汎舉所因。所因者六根也)。
(△〔溫陵云〕頌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疏】交中無性。將何遣有。而更存無。一性之中。無對待故。肇公云。有既不有。則無無矣。此則正顯根塵中道。亦是上根塵同源之義。(〔孤山云〕汝觀者。重牒前喻。令審觀也。言空則蘆有外相。言有則蘆中本空。以喻根境。妄執似有。其體元無)下半頌。頌前立知立見等文也。迷根執境。不了性空。妄取為有。即無明矣。了性無性。真妄一如。根境識三。不能為縛。故名解脫。斯則涅槃無漏真淨(〔海印云〕言空言有。皆依無明。交中之性本無真結。能如是觀無明解脫。皆是湛寂一心。空有雙絕矣)。
([○@(?∴)]三一頌生起下文)。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疏】上半頌。生起六解一亡疑也。因次第者。下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A11]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一亦亡者。下文云。今日如來。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下半頌。生起下文圓通修證也。即取觀音。從耳根門。入三摩地。文殊所選。堪與阿難及此界人。入流正覺(〔溫陵云〕六解則根拔。一亡則湛圓選得圓根。則入聖流。證聖果矣)。
(△〔空印云〕六根之體。即一精明。精明流逸。六用斯結。一精還源。六用斯解。一精即阿陀那識。即所謂如來藏也。經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即結也。依如來藏有涅槃。即解也)。
([○@(?∴)]四一頌無明習氣)。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證真〕梵云阿陀那。義翻執持。即第八異名。以能執持種子根身等。令不散壞故(〔手鑑云〕且阿陀那識。真諦謂之第七。別取第八染分立名。唯識百法謂之第八。通取染淨和合為目。解深密經謂之第九。乃別取第八淨分言之。陀那之名。既通三識。何故擕李獨取第八異名。答以順現文。名義便故。既云習氣成暴流。又曰真非真恐迷。是則顯有染淨二分。雖解深密名為第九。不如唯識第八義親)。
(△〔補遺云〕擕李曰。阿陀那。義翻執持。只就此一名。可以會通諸異。七識云執持者。以執六識為外我。八識為內我故。解深密陀那執持者。取第九為諸識所依故。今經則取執持根身種子為陀那也。深密中陀那。乃九識異名。楞嚴乃用唯識百法。是八識異名。由此中真非真之言。通乎真妄。第八之義也。吳興以第八中具有三分。譯人隨取一義以立其名。果爾。則使第七末那。亦第八之異名耶。今黎耶外自有陀那。如何指八中染分耶)。
【疏】阿陀那云執持。即第八識。能執持種子。起現行故。第八多名。此名最通。三位之中。相續執持位也(〔手鑑云〕多名者。或名為心。或名阿陀那。或名所知依。或名種子識。此四名通一切位。次局名者。或名阿賴耶。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或名異熟識。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或名無垢識。此唯佛地。然通名中。唯阿陀那名義最寬。通因及果。所以不標餘名也。三位者。一我愛執藏位。即一切異生。及七地[A12]已前菩薩。小乘前三果。皆起我執。執第八見分為我。故第八識名阿賴耶。此言執藏。二善惡業果位。即通一切異生。至十地滿心。二乘無學等位。由善惡因。感無記果。果異於因。名異熟識。三相續執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執持諸法種子等。令不散失。故名阿陀那也)。
〔證真〕言習氣者。謂熏習氣分。乃種子異名也。以第八識中。無始習氣。微細生滅。流注不息。故如暴流。解深密經云。如暴流水。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皆依此識。然彼經中。別顯染中淨相。故離八外。別說九識。理實陀那。更無別體(〔疏云〕無明熏習。種子不斷。如暴流水。流注不息。微細境界。唯佛能知。故起信云。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宗鏡云〕此識體淨。被無明熏。水乳難分。唯佛能了。以不覺妄染故。則為習氣。變起前之七識。瀑流波浪。鼓成生死海。若大覺顯了故。則為無漏淨識。執持不斷。盡未來際。能成智慧海)。
【疏】下半頌。謂此識單真不立。獨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為。起信云。謂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若說即真。妄習如何得盡。凡夫外道。起於常見。執為真我。若說為妄。恐撥為斷滅。以真相不滅故。(〔證真云〕若說即真。則生怖難信。若說為妄。又撥同斷滅)。
(○〔宗鏡云〕真非真恐迷者。佛意我若一向說真。則眾生不復進修。墮增上慢。以不染而染。而無客塵垢故。又外道執此識為我。若言即是佛性真我。則扶其邪報。有濫真修。若一向說不真。則眾生又於自身撥無生斷見故。無成佛之期)是故。於小乘藏。及大乘權教。不說第八。(上皆依證真文)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成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唯識第三〕解深密經。亦作是說。阿陀那識云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暴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相)。
(△〔宗鏡云〕是以對凡夫二乘。不定開演。恐生迷倒。不達如來密旨。以此根本識。微細難知故)意顯前文。根境識三。六種結縛。皆是此識。熏習變生。執真執妄。見有見空。唯此識影。乃至十地菩薩。所見佛身。業識上見。若佛如來。[A13]已離業識。無自他相見。如起信說。此則正顯[A14]已離俱生無明耳(〔補遣云〕此下頌文。重示前解結法體。前云立知立見未知法體是何。此中明為指無始八識妄執也)。
([○@(?∴)]五一頌一句遣幻非幻)。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資中〕此示前陀那識。能變起世間之相。還是自心分別。故云自心取自心【疏】一切諸法。唯識所變。故皆自心。前六不了。見從外來。取而分別。故起信云。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故云自心取自心也。(〔論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法可得。記云。心是一心。不合自見。當知有所見者。皆是妄也。故楞伽云。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而心不見心。其事亦如是〔攝論云〕所說諸法。唯識所變。無有少法。能取少法)。
(△〔宗鏡云〕不問即離。計為我有。影像必有故。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唯有自心。還若自心)若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故云非幻。而由見妄忽生。覺明相現。四大分湛。根塵宛成。故云成幻法。而言幻者。以一一法。皆無性故(〔證真云〕心本非境。迷心為境。故云非幻成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疏】分別不生。前後際斷。真尚不辨。妄何所立。是故。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斯則一相平等。迷悟都亡。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故肇公曰。夫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見法實相矣(〔證真云〕了境即心。心尚不生。尚更存境)。
(△〔海印云〕良由此識。熏變難思。執之則真[A15]已非真。取之而非幻成幻。不取而非幻尚無不執而幻法何立)。
(△〔孤山云〕幻能解亦如幻。故下文云。如幻三摩提)。
([○@(?∴)]六一頌三句讚法令忻)。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疏】此平等性觀。能破無明開佛知見。此知見性。處妄常真。在染不汙。今得顯發。如開敷出水。故以為喻。(〔宗鏡云〕妙法即是絕待真心。稱之曰妙。蓮華以出水無著為義。即喻心性。隨緣墮凡而不染垢。返流出塵而不著淨)無明堅牢。最為難壞。一念能破。金剛定力。此定尊上。更無能過。於法自在。是可寶重。如摩尼珠。隨意生育。無上覺果。名王寶覺。(〔孤山云〕真空蕩相。若金剛寶。所擬皆碎)。
(△〔私謂〕首楞嚴究竟堅固。即金剛不壞。用金剛觀察一切三昧。名王三昧。即金剛王三昧也)如幻三摩提。此觀現前。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猶如明鏡。現諸色像。一一色像。體不可得。同一鏡明。不即不離。三摩云正受。不受諸受也。(〔賀中男曰〕此偈總明如幻之意。[A16]已含觀音如幻聞熏法門。後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以如幻結成也)彈指超無學。此顯速疾能至大覺故。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超過地位劫數之說。故前文云。歇即菩提。圓覺亦云。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然至覺時。亦無自果。可為所得。故云超無覺耳。亦是約遲速校量。故說為超。非是都越地位。直至無上覺耳(〔溫陵云〕即為無為。亡情絕解。名如幻正受。依此修進。一彈指頃。可超無學而登圓位也)。
(△〔融室云〕寶覺無相。是名如幻大佛頂三摩地門。以此為因地覺心。而超越無學之地也)。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疏】阿毗達磨。云無比法。即指此三昧也(〔孤山云〕即指前法。無以比喻也)亦云對法。即以大乘平等大慧。對向一真法界。體用顯現。理智一如。故名對法。(阿毗達磨。舊譯為無比法。謂無漏法。慧為最勝故。以是聖人智慧。分別法義故。新譯為對法。阿毗名對。達磨名法。法之對故。以對法藏。特名慧論故。法有二種。一勝義法。謂即涅槃。二法相法。通四聖諦。對亦二義。一者對向。謂向涅槃。以乘聖道。無漏之因。感趣涅槃圓極之果。二者對觀。對觀四諦。謂以淨慧之心。觀察四諦之法。今疏言對向者。即是對向涅槃也)薄伽梵。具足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大論云〕薄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十方諸佛。取證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路。能通至故。[1]故名為門。由前請云。要因門入。故此開示。金剛三昧。為能入門也。
(○〔海印云〕是名[A17]已下。總結觀相。謂此首楞嚴大定。本來無染。故名妙蓮華。無惑不破。名金剛王寶覺。即有觀空。名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顯法利也。此阿毗達磨。顯法勝也。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顯十方如來。異口同音。同修同證也)。
(○〔宗鏡云〕此一心法門。如鏡頓現。不待次第。如印頓成。更無前後。一見一切見。一聞一切聞。若待了達而成。皆為權漸。若能觀於心性之一。則是一道甚深。即正道之一。是唯一之一。千佛同轍。古今不易之一道也。亦云一路涅槃門。亦云一道出生死。亦名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科01]([○@│]三六解一亡疑二)。
([?∴]一伸疑請決二)。
(卍一敘慶所聞)。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疏】能詮之文。諷應交間。辭句妙淨。所詮之理。清明洞徹。的然可見。故使心開。如目之鑒(〔私謂〕此中能詮之文。長水科初二偈為孤起。次三偈為重頌。後五偈又為孤起。孤山科前四偈重頌。後五偈孤起。餘師皆以二師為準。有人謂後五偈中。解結因次第應長行阿難請解之文。亦未可定為孤起也。既云祗夜伽佗雜糅精瑩。勢變多端。難以局取。如清涼云。故傳授者。善消息之。可也)。
(卍二正陳疑意)。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唯垂大悲。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塵垢。
【疏】由前偈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難疑意。前文既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斯則結無前後。解亦不倫。六根若亡。一覺應顯。云何復云。解結因次。六解一亡。故云心猶未明等。
[科02](卍二舉事廣明三)。
([○@(?∴)]一且明結之因起二)。
([○@卍]一舉事二)。
([?(○/○)]一問答結名二)。
([│/○]一綰巾問結二)。
([?(▽/○)]一綰巾初問)。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A18]斂僧伽黎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疏】涅槃僧。僧裏衣也。(唐言裙。連接裙幅也)僧伽黎。大衣也。劫波云時分。巾是彼天所奉獻故(〔興福云〕劫波羅天即髑髏天。四天王太子奉如來巾。或曰。時分天。即夜摩天也)。
([?(▽/○)]二再結再問)。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標指〕如是倫次。綰成六結。喻眾生一念纔動。六根取境。迷心逐物。卒不能解)。
(△〔桐洲云〕因問舒結倫次。故先示綰結次第)。
([│/○]二約體問名)。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疏】巾喻真性。結喻六根。逐綰而問。相由妄別。令知根本是一。妄結生六。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故一一綰。皆名為結。
([?(○/○)]二微釋同異二)。
([│/○]一問答)。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牒上雖本一體)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疏】體元是一。妄結成六。既[A19]已成根。六種名相。隨心計執。不可移易。故云不可亂名(〔中川云〕六終非一。如眼根名終不可作耳等)。
([│/○]二印成)。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如文)。
([○@卍]二合顯)。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疏】迷心執境。畢竟成異。故下文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吳興云〕同謂如來藏性。一真之性。理本無差。如巾體也。異謂眾生分別。六用之精。派成根境。如巾結也。二法由來。未曾改易。故皆言畢竟)。
(○〔引證〕〔宗鏡云〕如自證分。起見相二分。更執二分為我法。如結巾成兔。手巾是有。喻自證分。結手巾為兔頭。手巾上本無兔頭。今結出之。是故名無。如自證上本無見相二分。由不證實故。似二分起。是故名無。如所結手巾為兔頭。[A20]已是一重假。更結出一耳。又是一重假)。
[科01]([○@(?∴)]二正示六解一亡二)。
([○@卍]一就事問答)。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疏】此中譯家。緝綴不足。應云。欲得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佛意云。汝意嫌此六根妄隔。樂成一體。有何方便而得成一。(六結不成者。嫌此六根妄隔。不欲其成也。願樂一成者。樂成真淨一體。如成一淨巾也。疏主既揀緝綴。又復委釋消文。海眼注尚疑有誤贅矣)答意。若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對六而立。六若不生。則無所對。故無一義(〔私謂〕阿難言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此則[A21]已悟六消亡一矣)。
([○@卍]二貼喻釋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此印可阿難之言)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疏】心性發狂。見聞妄隔。根境識三。一時俱現。生死為六。涅槃名一。由對待成。本無所有。故如狂勞。虗妄華相。三種世間。故名一切。佛界生界。一切境界。俱不離此。以是分別妄念起故。離心即無六塵境故(〔吳興云〕六根之精。元是一真之性。以隨緣故。在眼曰見精。在耳曰聽精等。皆第二月。揑所成故。若能隨緣。脫粘內伏。六既融一。一亦斯亡。如解結[A22]已。巾亦無用。次取不用巾為一亡也。知見發妄。此屬能見之相勞見發塵。即對所見之境。唯妄與勞。五住備矣)。
(△〔中峯云〕一巾喻真。六巾喻妄。非一巾無以成六結。真為妄所依。非六結無以顯一巾。妄為真所倚。佛言六解一亡。則知群妄既消。一真何有。以妄望真。雖異而同也)。
(△〔二楞云〕知見妄發。由業識轉成見分。勞見發塵。由見分復生相分。復因見分在相分上。引起分別俱生我法二執。成六結也。世間山河大地即相分。生死涅槃即見分。大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故云皆即狂勞等)。
[科02]([○@(?∴)]三却辨解結次第二)。
([○@卍]一示解因三)。
([?(○/○)]一揀非顯是二)。
([│/○]一二邊俱非)。
阿難言。此勞同結。(牒上勞見)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疏】若執此根有實體者。即墮常見。若謂都無。成惡取空。諸佛不化。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以墮斷故。既左偏有相。右墮空門。空有二邊。俱不見性。無明根結。如何解除。故前偈云。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故此二邊。不能令脫。
([│/○]二中心方是)。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疏】意明空有二邊。既不能解。當須中道正觀。照無始結根。非有非無。不異而異。見全無明之法性。斷全法性之無明。不斷而斷。非證而證。方得解成。
〔宗鏡古釋〕左右偏掣。況有見無見。當於結心。即正明中道。昧真空而有無見起。執根塵而一六義生。諦了自心。解縛俱泯。(〔吳興云〕左右偏掣。喻觀二邊。皆不能破。根本無明。凡夫外道。以斷常為二邊。二乘菩薩。以空有為二邊。雖曰伏斷。猶存中結。知見立知。即名為結。觀知中道。是為結心。結不離心。解之則一。知不異道。亡之則中)。
(△〔溫陵云〕前文明所結惑業之理。上文明能結狂妄之心。欲解狂勞。當解狂心。偏掣左右。喻依偏權之教。不知真要也〔雲棲云〕舊解指中道為結心。前後文都無此意。溫陵依上文狂勞顛倒。指狂心為結心。良是今謂古釋指空有為兩邊。岳師指知見為兩邊。空有知見非虗妄狂心乎。中道正觀非當解結心乎。諸解自可會通。不應取捨)。
(○〔引證〕〔廣博嚴淨經云〕自在世導師。不可說而說。能空中作結。即空而解之。釋曰。心有所結。心空即解。若無於心。無結無解)。
([?(○/○)]二正示因緣二)。
([│/○]一顯今說意)。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疏】中道正觀。如幻三昧。能解無始無明根結。能於彈指超證無學。能起無方不思議用。此名佛法從因緣生。豈同世間所說麤相。(〔雪浪云〕非取世間等者。猶云。不取世間三緣和合生身等麤相也。不如忽興。指三藏事中六度等)以佛無明永盡。得一切種智。故能知此結解因由。非餘境界(〔孤山云〕世謂六凡。出世謂四聖。知此十界。皆因於心。隨無明染緣。則出九界。隨教行淨緣。則出佛界。故法華云。佛種從緣生。涅槃云。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燈)。
(○〔引證〕〔宗鏡云〕楞伽經。佛告大慧。彼諸外道。無有常不思議。以無因故。我說常不思議有因。因於內證。安得同耶。是則真常亦因緣顯。又經云。一切諸法。因緣為本。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則真空中道。亦因緣矣。涅槃云。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一切法從緣生。則知無常。是故。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是故無常。則外道有因緣矣。釋曰。此明外道在因緣內。執於緣相。以為常住。是故破之言無常耳。今明教詮因緣妙理。具常無常。豈得同耶)。
([?(○/○)]二別示所知)。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疏】一切世間。色心染淨。諸有境界。皆依無明而得住持。今無明[A23]已變成明。明即一切種智。佛既證得。一切境界。有何難了。是故即能皆了元由(〔吳興云〕佛有權實二智。實智冥理。權智鑒物。權實一念。物理同時。肇公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上云發明世出世法。乃至皆了元由者。皆權智所鑒也。情無情等。照了不昧。顯今解結之法。選擇之義。鑒物宣然。固無差忒)。
(○〔引證〕〔圓覺云〕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疏曰。淨心是圓覺自體。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靈源。知雨渧數。固宜本分)。
(○〔宗鏡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得等周世界微塵。是以如來能知四大海水滴數。大地須彌。皆知斤兩〔賢首品偈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悉辨了)。
([│/○]三總彰解益)。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疏】上文云。若能於此悟圓通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乃至汝今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故云選擇。下文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是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卍]二明次第二)。
([?(○/○)]一就事問答)。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慤師疏〕當明六根不可齊觀。但依一根入證。自然銷六【疏】此顯六根不能頓解。但應從一根門。即得六根解脫。非謂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觀合顯。義自昭然(〔吳興云〕綰巾成結。雖有次第。黏湛成根。必無倫緒。不可以喻而難乎法也。葢言見聞覺知。六用差別。如次第綰生耳。選擇六根。隨于一根發觀。如次第解也。慤師之解。斯會經意)。
(△〔補遺云〕觀一根時。此根脫黏。餘五圓拔。據一根居先。故云次第。終非約喻必次第解也。正同止觀。去尺就寸之義)。
(△〔標指〕六結同體。結不同時。故下文云。理雖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須次第盡〔海印云〕此答舒結倫次也。次第而綰者。借顯生因識有。次第而解者。借顯滅從色除)。
([?(○/○)]二約法合顯)。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A24]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疏】此正明次第也。如下文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斯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成法解脫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得無生忍也。維摩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當作是念。此法想者。即是顛倒。我應離之。云何為離。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則維摩正就於身。作三空觀門。故次第觀而次第離。今經但於一根深入。自然麤執先斷。次第以證。觀行雖別。所得攸同。即正約圓頓觀法。但從一根而入。非約六根頓解。故云次第。不同漸次法門。約鈍根說。諸解云云。不能具敘。(〔溫陵云〕了諸煩惱。皆由著我。則於我無著。離煩惱障。是得人空。了所知結。皆由著法。則於法無著。離所知障。是得法空。名法解脫。人法雙解。是名俱空。而俱空亦空。心無所起。是從正受得無生忍也)。
(△〔別行鈔云〕一生空無分別慧。謂證生空。人無我理。二法空無分別慧。謂證法空。法無我理。三俱空無分別慧。謂證二空。空無我理)。
(△〔智論三十一〕有二種空。眾生空。法空。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先以法空破內外法。復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空破五受眾。空空破空)。
(△〔海印云〕任運先斷見思。滅分段生死。此從觀行以滿十信也。成法解脫者。滅塵沙惑。分破無明。從初住去。歷三賢以至登地也。俱空不生者。入初地。中中流入薩婆若海。歷十地以至等覺也。結歸觀心。曰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吳興云〕小乘析觀。乃是作意。先破人執。次破法執。然後會入空平等理。毗曇人空法不空。成實人法俱空。會入空平等理。謂偏真涅槃也。此涅槃亦空。名平等空。大乘體觀人法無殊。空非前後。衍門三教。真名體觀。通教但破界內二惑。不破界外二執。別教先內次外。圓教內外頓融。今言。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亦猶前文如澄濁水。沙土自沉。葢任運而然。沇師以天台別教釋之。孤山斥云。其失非小。應知人空。是破五陰假名。即見惑也。法空。是破五陰實法。即思惑也。乃至破涅槃淨法。即無明也。俱空不生。即平等空。所空既盡。能空亦滅。如前火木。然諸薪[A25]已。亦復自然。如是三空。皆以中道而為觀體。從所空言之。則有人法平等之異。故分三空。就能空言之。祗一真如空耳。空前知見立知。故特先言人空。一空一切空。其法執等。任運自空。故曰空性圓明等)。
(△〔雲棲云〕人空法空。是六根上之人法也。根根有人法二執。亦根根有人法二空。雖有先後。而法爾如然。注引沙土自沈之文。葢菩薩本意。在斷無明。自然麤垢先落。無先後中之先後也)。
(經文此寶華巾。乾道本。一本云此實華巾)。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五(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五(之二)
[科01]([○@●]三廣引修證。即修行方便下。三大科之三。是中分七大科。一阿難請問圓根。二如來詢諸聖眾。三諸聖各說證門。四觀音圓證耳門。五交光現瑞印可。六佛勅文殊簡辨。七當機普會獲益。盡六卷中經文。大文中。第二修行方便科。齊此。今初文四)。
([○@│]一阿難請問圓根四)。
([?∴]一述解伸疑)。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二敘迷遇佛)。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疏】慧覺圓通。由蒙開示。本根入路。未得通明。故今申敬。欲求達解。背覺合塵。名為孤露。萍游六道。故曰飄零。忽然邂逅。廁為堂弟。名預天倫。由斯遭遇。如子得母。法身可久矣。
([?∴]三結願彰益)。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疏】遭時遇佛。從茲得道。始覺合本。故云本悟。悟。覺也。既不曾迷。唯是一覺。夫何更有見聞之異。故云未聞無有差別。(〔孤山云〕稟言達理。了迷非迷。故云還同本悟。既昔本無迷。故今亦無悟。迷悟性一。本自常然。則聞後之性。與未聞性。無有差別)此略舉六中之耳根也。阿難所請。意在此根。微露其機。求佛顯發。如來知微勅眾。各說悟門。觀音乘機述懷。感應相濟。化道曲成。於今受賜。豈得忘本。
(△〔張無盡云〕如二十五聖。各悟入圓通法門。若不密示秘嚴。達其本根。則與未聞。有何差別。集解唯是一覺等。誤也)。
(△〔雲棲云〕所得密言者。謂[A26]已領六解一亡之義。言本悟者。即悟知六解一亡也。只悟此義。未證秘嚴。即與未聞何異〔私謂〕無盡海眼。料揀集解。自雷菴溫陵。逮近世海印雲棲。皆宗其說。然諦觀此文。上云。若復因此際會道成。下云。成就如來最後開示。啟請鄭重。良非聊爾。師資際遇。菩提道成。圓通本根。更得密言冥授。慧覺圓通。法爾自具。方信神珠。不從外得。故曰。則與未聞。有何差別。所謂悟了還同未悟時也。近師唯藕益標表密嚴。不傍時說。趣舉其義。以助我焉)。
([?∴]四請示法門)。
唯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A27]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疏】祕密妙嚴。即首楞嚴定。最後開示。究竟說也。機微細念。靜然不動。故曰退藏。即欲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故云冀佛冥授(〔孤山云〕圓通本根。佛若不說。餘莫能解。故稱秘嚴。五時教極。示滅非久。故此宣說。名為最後。口說身禮。顯請既畢。唯以內心。默念為機。故云退藏密機。兾佛冥授。謂望佛冥鑒密機。授其要道也)。
([○@│]二如來詢諸聖眾)。
爾時世尊。普告會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我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疏】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名生我法。向下雖有二十五門。諸聖入道。總而攝之。不離十八。故舉以問。令各敘述。(〔孤山云〕二十五聖。觀十八界。及以七大。乃開合之殊耳。識大合於六識。根大合於六根。餘五大總收六境。以六境之體。不出地水火風及空。故但言十八。則[A28]已攝七。文云。十方如來。於十八界[1]〔二〕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又此十八。祗是六根。以各開根境識三故。是則言其六根。其義亦周。故曰令汝生死安樂。唯是六根。更非他物)。
(○〔[A29]已下合釋圓通〕〔孤山云〕或曰。涅槃說身因。而皆小聖。淨名入不二。則俱大士。唯此二十五聖。大小相參。而云方便多門。歸元不二。且陳那身子。近悟偏空。普賢彌勒。久證圓理。久近兩異。偏圓二殊。安得圓通。其歸一揆。答曰。涅槃敘昔。則大無小分。淨名方等。則大隔小乘。其談所證。豈得相混。今經二乘作佛。與法華同塗。闡提有性。將涅槃共轍。教以開顯。偏即圓融。故使鹿苑之所證。同成一乘之頓理。均乎普賢。諒無慚德。此約實行聲聞也。若乃內閟大道。外現小乘。則鹿苑[A30]已來。何甞非大。既經發迹。一揆何疑。此約權行聲聞也。悟理既同。誰拘遠近。以此觀之。小大相參之說。怡然理順。遠近偏圓之惑。渙然氷釋)。
(○〔吳興云〕若陳那等。本大迹小。鹿園所證。不亦小乎。妙音密圓。但是聞生滅四諦。中阿含云。我至波羅奈。擊妙甘露鼓。又云。如來說法。初中後妙。豈彼妙名。便同法華。諸聖說竟。如來方告文殊。彼等修行。實無優劣。斯則開權會實之明文也)。
(○〔海印云〕此祕嚴之旨。乃佛自證根本法門。果海離言。曲垂說示。故假二十五聖。各說方便。意顯三科七大。隨處還元。大小三乘。一往趂入。是以諸聖奉勅。用解先登。或析色體色。以取單真。或即俗離俗。要歸中道。偏圓㸦煥。星月交羅。深淺齊駈。牛羊共渡。門門總是圓通。法法全成解脫。苟能入此三昧。證是妙門。隨境而常光普炤。應念而諸佛現前。水流風動。共演一音。世界山河。全呈圓觀。是以圓覺修心。有二十五輪之觀網。首楞入道。有二十五行之妙門〔私謂〕此圓通根本法門。所謂密言密機。祕嚴冥授。非諸聖莫證。非佛莫知。如身子等。自敘本地。咸云曠劫。而岳師廣引阿含。追尋鹿苑。比量小大。科簡偏圓。古師近德。彈駮多文。今獨標憨大師會通一章。舉一例諸。無容繁敘)。
[科01]([○@│]一諸聖各說證門四)。
([○@卍]一滅塵合覺證六)。
([?(○/○)]一憍陳如三)。
([│/○]一遇佛獲悟)。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鷄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疏】憍陳那。姓也。此云火器。其先事火。從此命族。(〔法華文句記云〕其先事火者。雖事火者多。非初得道。火不成德。故初得道。得照燒名。以火有照燒二義故。照暗因滅。燒物果亡)五比丘。具第一卷。佛得果[A31]已。思度五人。即往為彼三轉法輪。問言解否。陳那先答。[A32]已解[A33]已知。諸天在空。亦言其解。故佛命彼。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此云解也。或言[A34]已知。(〔文句記云〕此翻[A35]已知。或言無知。非無所知也。乃是知無。梵音倒耳。所知之無。即知真諦。以無生智為名也。或翻為得道〔增一云〕我佛法中。寬仁博識。初受法味者。拘鄰如比丘第一〔章安云〕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滅度。持法領法。於今未來。為最後座首)鷄園。精舍名也。(〔中阿含云〕佛滅度後。諸上德比丘。皆住鷄園)。
([│/○]三正陳悟旨)。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疏】雖悟四諦。復了音聲本常。微妙圓滿。未嘗生滅。唯一覺性。此則了音聲性空。唯如來藏。故云妙音密圓。此經所明圓通法門。唯取實證。則不可約相。而解。下文言二十五無學。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故知此文。正是入音聲慧法門。了聲實相也(〔釋要云〕了唯聲法門。離聲更無一法。一切法趣聲也〔直解云〕音即四諦法音。四諦麤淺。從此發真。故曰妙音)。
△〔宗鏡古釋〕憍陳那因聲悟道。妙音密圓。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諦理。惟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一切眾生依此觀。亦是解脫。若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但觀心海中。是聲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音中而得解脫(〔無盡云〕三問解不。三答[A36]已解。佛以解印。非音聲得道而何)。
([│/○]三結詶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溫陵云〕二十五門。初標音聲。以此方教體故)。
(○〔法華文句云〕長夜巨寢。無人能覺。日光未出。明星前現。憍陳如初得無生智。譬若明星在眾明之始。一切人智明。無如陳如。故名阿若。最先破暗。莫過明星。陳如亦爾。一切人暗滅。無前陳如。故名阿若)。
([?(○/○)]二優波尼沙陀三)。
([│/○]一值佛顯悟)。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
【疏】亦云優波尼殺曇。此言近少。或云塵性。謂微塵是色之近少分也。(〔清涼云〕此不近少。謂少許相近。以類之分也。亦云近對。或云極少。音義譯為塢波尼殺曇。鄔波。近。泥殺曇。少也)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故以為名。由多貪欲。故作此觀以為對治。復了色塵本如來藏。故云悟諸色性(〔吳興云〕不然。觀不淨相。正是小乘無漏行法。悟諸色性。乃聲聞悟性念處。南岳云。觀五陰理性。是性念處)。
(△〔私謂〕優波尼觀不淨相。作白骨微塵觀。因此觀。了知色塵即如來藏。悟實相中道。岳師引次第禪門。九想對治。謂是小乘無漏行法。究竟成就九想。發真破惑。不許是俱羅漢。而但許慧羅漢。則泥而不通矣。龍樹釋論。釋初品中。八背捨九想諸聲聞法云。以是九想披析。見是身相。貪嗔三毒薄故。一切九十八使山皆動。九想雖是不淨觀。依是能成大事。菩薩憐愍眾生。知眾生三毒因緣。為著色眾生。說是青瘀想等。破除內外所著身相。是為菩薩行九想觀。涅槃聖行品。菩薩如是。專念觀時。除去皮肉。唯觀白骨。章安云。菩薩以大涅槃心。修業法。如浮囊白骨八苦等觀。今云觀不淨相。生大厭離。即同菩薩行。九想觀。非如聲聞。厭離求涅槃也。岳師局引禪門。故為刊正)。
([│/○]二正陳悟旨二)。
([?(▽/○)]一觀成得道)。
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疏】初作不淨想。後入骨鏁觀。皆為治貪。復因骨鏁。入析色明空。(〔禪波羅蜜云〕不淨觀中。有三種善根發相不同。一九想善根者。亦於欲界未到靜定。心中忽然見他男女。死屍䏺脹驚悟自傷。往昔惛定厭患。所受五欲。永不親近。或見青瘀。血塗膿爛。噉殘狼藉。白骨散壞等相。此為九想善根發相。二明背捨善根發者。亦於此中。忽見內身不淨。䏺脹狼藉。或見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乃至骨人。光明昱耀。定心安隱。厭患五欲。不著我人。此是背捨善根發相。三明大不淨觀善根發者。云云)復因此空。見色實相。悟中道理。色之與空。唯一實性。故云空色二無。(〔吳興云〕修對治法。成就九想。發真破惑。即壞法羅漢也。備如次第禪門)。
([?(▽/○)]二重指釋成)。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疏】從悟得名也。真善妙色。即畢竟空。相盡性顯。悟如來藏。周徧法界。故曰密圓。成於無學(〔補遺云〕先敘昔證。成無學道。在小也。色塵既盡去。敘圓通)。
(△〔熏聞云〕九想成時。得慧解脫。於諸色相。發明無漏。故曰妙色妙圓。按岳師不許昔小今大。判下諸聲聞。多是小乘觀。實有滅空之義。諸菩薩所悟。亦應有歷別圓融之異。今以開顯為宗。槩從刊削)。
([?(▽/○)]三結詶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三香嚴童子三)。
([│/○]一敘承尊教)。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
【疏】觀香悟道。得童真位。名為童子。(〔會玄記云〕言童子。表初入佛法故。亦顯非童真行。不能入故。經中呼文殊善財等。諸大菩薩為童子者。即非稚齒)觀有為相不的言香。如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等。
([│/○]二依教修觀三)。
([?(▽/○)]一標觀境)。
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疏】我於向晦。宴然安息。在於清淨之室。洗心之處。故名清齋。靜室聞香。是有為相。即所觀境也。
([?(▽/○)]二正觀察二)。
([?╳]一觀行)。
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
【疏】木空烟火。以理推窮。非香生處。既來無因。去復何往。以何為香。而馨我鼻。此則觀察香無生也。
〔資中〕非木等者。觀性空也(〔熏聞云〕言性空。必推四性。當以木為自。烟火為他。和合為共。空為無因。此似衍門觀幻有即空之相)。
([?╳]二觀益)。
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疏】香既無生。復何分別。故云意銷。分別不有。能所俱亡。真覺不動。湛然常徧。塵垢既銷。圓明妙淨。故號香嚴(〔交光云〕發明無漏。達熾然香體。即如來藏心。香嚴以妙香莊嚴法身也)。
([?(▽/○)]三重釋成)。
塵氣倐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疏】相盡歸如。真香妙發。一念不辨。即登無學(〔標指〕妙香密圓者。性香清淨也)。
(△〔吳興云〕前云香嚴童子。則從菩薩受稱。今云得阿羅漢葢敘往昔所證。如月光童子。初得小果。復於佛所。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四藥王藥上三)。
([│/○]一敘宿因)。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量劫。為世良毉。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醎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
【疏】堪任補處。紹繼佛種。令不斷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屬。未詳緣起。敘昔為毉。能療眾疾。嘗藥知味。分別性用。對治不差。昔既妙辯味塵。今亦因此發悟。
(○〔引證〕〔觀藥王經云〕過去有佛。號琉璃光。有比丘名曰藏。宣布正法。有長者名星宿光。聞說法故。將呵黎勒諸藥。奉日藏大眾。願我未來。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立名藥王。弟名電光明。以醍醐上妙之藥供養。立名藥上)。
(△〔悲華云〕願賢劫一千佛[A37]已。我皆供養。諸佛入滅。我皆起塔。劫盡苦世。我皆救護。刀兵疾疫。作大毉王。然後作佛。寶藏佛言。今日字汝。為大淨藥王。在後作佛。即樓至如來)。
(△〔十二門論云〕大乘者。普賢文殊大人之所乘也。藥王以苦行乘乘。觀音以三昧乘乘。佛[A38]囑累[A39]已。大事功畢。故為乘乘之人)。
([│/○]二獲現悟二)。
([?(▽/○)]一正陳悟旨)。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疏】觀味之因。從何而有。空有身心。若即若離。俱無生處。了知。即觀察也。無生處故。塵味寂然。分別即息。能所亡泯。二俱絕朕。唯是一味清淨寶覺。故云從是開悟。即證無生忍也(〔吳興云〕由事佛故。必聞正法。即於味性。了生無生。空有。味塵也。身心。舌識也。以味從合中知。故相對言之。味非空故。非離身心。味非有故。非即身心。中道之性。於是乎顯)。
(△〔溫陵云〕分別味因。謂了知味性。發明非空離即之圓因。乃指圓通本根。非謂因之悟入也。色因水因等同此)。
([?(▽/○)]二蒙印獲益)。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1]登位菩薩。
【疏】發覺明悟。由了藥味。故印此人。藥王藥上。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五䟦陀婆羅三)。
([│/○]一遇佛開悟)。
䟦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
【疏】䟦陀婆羅。云賢護。(大論翻為善守。思益云。若眾生聞名。畢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孤山云。此云賢守。自守護賢德。復守護眾生。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眾賢之首。亦名䟦陀和。此云善護。善即賢也。王城在家菩薩。言開士者。菩提薩埵。無正名譯。安師云。開士始士。荊溪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淨名疏云。古本翻為高士)准法華說。威音王佛。有二萬億。相繼出世。此人初佛。像法之中。為上慢者。毀常不輕。由是墮獄。經於千劫。罪畢得出。值後威音。出家獲悟。(資中文)隨例入俗。觀此水性。了不可得。不從因生。故悟水因。
([│/○]二正陳悟旨二)。
([?(▽/○)]一敘悟獲益)。
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妄。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
【疏】塵無自性。纔生即滅。體是幻有。性相本空。水無所因。安然不動。三俱無得。孰為浴事。無始妄習。頓然銷落。乃至今時。得成無學(〔吳興云〕水因所觸之因也。塵體。能觸之緣也。塵既無染。體亦常淨。能所如幻。二邊俱空。中問覺觸之心。安然契性矣)。
(△〔雲棲云〕謂水洗塵。塵無自體。冷煖澀滑。何塵被洗。謂水洗體。體屬四大。地水火風。何體被洗。外塵內體。內外俱亡。安有中間。為水洗者。從此悟入。相盡性現。本如來藏。斯為妙觸也)。
(○〔釋文〕宿習無妄。依長水本釋云。謂宿劫妄習。如增上慢。毀常不輕是也。他本宋雕者。並作宿習無忘。謂宿命智無忘失。故云乃至今時。語意相應。二本皆通)。
([?(▽/○)]二重指釋成)。
彼佛名我䟦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疏】由斯觀察。塵觸既盡。妙觸現前。得無生忍。名佛子住。以善能守護。令妄不起。令覺不動。名䟦陀婆羅(〔標指〕觸具三和。今翻為三德秘藏。故名為妙)。
([│/○]三結詶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疏】因觸悟道。故云觸因。
([?(○/○)]六迦葉三)。
([│/○]一敘遇勝緣三)。
([?(▽/○)]一佛在依學)。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
【疏】摩訶迦葉。云大飲光氏。名畢鉢羅。頭陀上行。眾推無上。紫金光尼。在家時婦。緣起如常。日月燈所。便得親近。聞法修行(〔法華文句云〕此翻大龜氏。或翻光波。亦言飲光。迦葉身光。能映物故。名畢鉢羅。是母禱樹得故。增一云。婦名婆陀。其家千倍。勝缾沙王。付法藏言。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丐得金珠。倩匠為薄。金師歡喜。治瑩佛畢。立誓為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樂。又經云。身有三十相。剡浮那陀金。在濁水底。光徹水上。迦葉身光。勝於此金。身光照一由旬。故諸天請結集時讚言。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捨此家業。又納金色婦。迭臥無欲。捨而出家。身披無價寶衣。截為僧伽棃四疊。奉佛為座。如是三捨。世無倫匹。佛弟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等。皆是大人。於諸同名中最長。增一阿含。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故標大迦葉也)。
([?(▽/○)]二滅後遵承)。
佛滅後度。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疏】室利羅。云如來體骨。(或云設利羅。此云骨身。亦云靈骨。通名舍利。光明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最上福田)然燈塗金。皆是身金光耀之因。累劫皆爾。非止一佛。故得然也。
([?(▽/○)]三由因感果)。
自爾[A40]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二正陳悟旨二)。
([?(▽/○)]一陳觀行)。
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疏】六塵生滅。是意家境。今觀此法。本自不生。今則不滅。以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能所都寂。法性現前。身之與心。本來不動。故令能度多劫如彈指也(〔孤山云〕修於滅盡。即九次第中。滅受想定也。今於鷄足山。尚入此定。以待彌勒)。
(△〔講錄云〕此觀六塵。正觀在法塵。由法塵乃前五塵落謝影子。故兼言之。法塵託意識。暫現即過。剎那生滅。厭此變壞。加修空觀。入滅盡定。此定能斷意根。空法塵。定深想滅。故能度多劫。如彈指頃)。
([?(▽/○)]二重釋成)。
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疏】塵法既空。妙法宣現。故獲無漏。成無學果。
(○〔法華文句〕初從佛聞增上戒定慧。即得無漏。受乞食法。行十二頭陀。逾老不捨。後時佛語。汝年高可捨乞食。歸眾受食。可捨麤重糞埽衣。受壞色居士輕衣。迦葉白佛。佛不出世。我當為辟支佛。終身行頭陀。我今不敢放所習。更學餘者。又為當來世作明。未來世言。上座迦葉。為佛所嘆。我亦當學難行苦行。佛言善哉。頭陀既久。鬚髮長。衣服獘。來詣佛所。比丘起慢。佛命就佛半座共坐。迦葉能負荷佛法。至未來佛。付法傳衣。然後入滅。迦葉將隱。密上天禮佛髮。為諸天說法乃去。頭陀者。約教名抖擻抖擻。十二種過。義通四教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疏】或阿泥樓豆。或阿㝹樓駄。皆梵音小轉。此云無滅。或云如意。(此翻無貧。亦如意。亦無獦。名也)是佛堂弟。白飯之子。(〔法華文句〕師子頰生三飯。斛飯二子。長摩訶男。季阿那律。淨飯王之姪兒。斛飯王之次子。世尊之堂弟。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非聊爾人也)多樂睡眠。如來訶云。咄咄胡為睡。螄螺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常言半頭天眼。今言金剛三昧。此顯實證。與昔不同。當以意得(〔孤山云〕此經開顯。故約內悶以談。昔引物機乃約現小而說)。
(△〔淨名疏云〕作意境界。憶數對阿那律。因其失眼。佛令起此數。修天眼入道。故聲聞中。天眼第一。夫修天眼。必須住心緣境。取日月星光相而修。發天眼通也〔文句云〕憶數對阿那律。憶動發取境。修天眼。易三摩提。那律精進。七日七夜。眼睫不交。眼是眠食。即七日不眠。眼則喪睛。失肉眼[A42]已。佛令求天眼。繫念在緣。四大淨色。半頭而發。徹障內外。明闇悉覩)。
(△〔直解云〕天台言。繫念在緣。經文標三昧名。正繫念在緣之義。眼失見故。最初作想。樂見障外之色。則繫外緣而樂見也。照明屬智。發智樂見。而照明故。定力現前。自然開明。發本心光。照破色相。譬如破惑。發本真見故。稱金剛。此定斷一切結。如金剛能斷一切故)。
(△〔吳興云〕非謂金剛唯喻大定。地論云。二乘得金剛喻定。如阿難入電光三昧。此喻小乘無漏之智耳〔私謂〕岳師抑金剛三昧為小。如阿難求盡殘漏。廓然得悟。如電光出。如是入金剛定。斷最後思惑。作大阿羅漢。恐未應判居小乘也。淨覺於圓通一門每多諍論。故委辨之)。
([│/○]二正陳悟旨)。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疏】金剛三昧。所發之用。同佛見用。故云精真洞然。見十方也。
(○〔淨名經云〕阿那律答梵王。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智論云〕阿泥盧豆。色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徧頭清淨。是為差別)。
(△〔法苑珠林云〕依如來教。修得天眼。重復思惟。便得羅漢。凡得羅漢。皆有三眼。(肉眼天眼慧眼)三眼視者。恐肉眼亂天眼。爭功精麤。以雜眼故。專用天眼。觀大千界。精麤悉覩。故言天眼第一)。
(△〔翻譯集云〕淨名疏。引首楞嚴半頭天眼。神悟云。齊眉上半。如琉璃明徹。此違首楞明前不明後。南屏云。前之半頭。見大千界。但見於前。不見於後。則違淨名疏。那律修得四大清淨造色。半頭天眼。從頭上半。皆是見色。今約而通之。淨名疏以頭上為半者。乃示天眼之體也。天眼以報得者。在肉眼中。以修得者。在肉眼外。既在眼外。則發半頭之色。雖半頭淨。及其視物。但見前矣。所以首楞約用說焉。然聲聞所發。天眼半頭。與佛全頭。優劣碩異。佛能見一切佛土。那律但見大千。二乘雖有天眼。作意欲見千界。乃至大千。淨名云。佛得真天眼。常住三昧。不以二相見諸國土。又肇公云。二乘在定則見。不在定則不見。如來未甞不定。未甞不見。故常在三昧也。荊溪云。若約那律。失眼出觀。但同世人。壞眼不見。(那律有倩諸比丘縫三衣緣)若那律天眼。與大梵王有四異。一報修異。如上說。二總別異。淨名疏云。梵王是總相見。見不分明。那律及諸羅漢。皆別相見。見則了了。三自他異。梵王報得。於自住處見。餘方不見。那律以修根本得。五種四禪。八色清淨。發真天眼。隨所至處。皆見三千。四通明異。梵王天眼。是通非明。羅漢天眼。是通是明)。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疏】周利槃特伽。云蛇奴。於路所生。或云繼道。(翻譯引佛本行經。長者之女。隨夫他國。二度產子於路。大即周陀。或云周利。此云大路邊生。小即莎伽陀。或云槃陀伽。此云小路邊生。又翻繼道。以其弟生。繼於路邊。故准此。則槃特伽乃周利之弟。增一阿含。朱利槃兄曰。汝不能持誦。還作白衣。槃特詣祇桓門泣淚。知槃特有兄也)性多愚鈍。過去為大法師。善解經論。有徒五百。祕恡佛法。不肯教人。後生暗鈍。(〔寶積曰〕悋惜法故。得不聞障報。依不聞故。得愚痴報〔手鑑云〕成論。慳有五種。五曰法慳。法慳有七報。後生暗鈍。法慳之餘報也)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得成就。為治散亂。教數息也。(〔法句經云〕槃特出家。稟性暗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譬喻經云〕持繩至後園樹下。欲自絞死。佛化樹神呵曰。迦葉佛時。卿作三藏沙門。有五百弟子。悋惜經義。世世所生。諸根暗鈍。但當自責。何為自殘。世尊即現光像。為說妙偈。思惟偈義。即入定意。尋在佛前。得羅漢道。自識宿命。無數世事。三藏眾經。即貰在心)。
(△〔增一云〕佛語槃特。勿怖我。成無上覺。不由汝兄。手牽詣淨室。教執埽箒。令誦。誦埽忘箒。誦箒忘埽。經數日。埽箒更名除垢。槃特思念。灰土瓦石若除。即清淨也。結縛是垢。智慧是除。我今以智慧。埽除結縛也〔功德論云〕繫心拭屣物。中念憶禪定。除心垢法。乃得羅漢。如此矇矇。尚得聖道。何況利人)。
([│/○]二正陳悟旨)。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疏】初觀息風。念念生滅。微細窮盡。生滅無從。息風既空。心亡分別。豁然大悟。一切無礙。此則豈唯對治散亂。亦乃見息實相矣(〔溫陵云〕佛令數息攝心。因而了悟生住異滅。諸行無常。故返生滅息。循無生而得圓證)。
(△〔殷氏邁曰〕華嚴論謂剎那是極短促。念慮不及之際。一念具九十九剎那。一剎那具九十九生滅。推窮了悟。一息之外。別無一息可得。此所以塵銷覺淨。豁然得大無礙也)。
(△〔孤山云〕此似於數息中。修六妙門觀〔圓覺疏云〕修出入息。有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鈔云〕修出入息。非唯繫心不散。抑亦易悟無常。万物皆由此息而有。今覺此氣息。都無根源。易悟諸法空故。瑞應經說。世尊初詣道樹。加趺坐草。欲習佛法。內思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一數二隨。乃至六淨。万行開發。降魔成道)。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返息循空。斯為第一。
【疏】返生滅息。循無生空。從息發明。斯為無上。
(○〔刪修〕張無盡海眼經。依阿含大論。佛愍槃特。教以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槃特誦偈上口。佛為解說。㸌然心開。得羅漢道。增一及法句經。亦不云調息。今刪廿六字。添二十字。庶與經論無違。又二十五門闕思而剩鼻。減息入思。觀門具足。下文文殊偈。亦修三句。惠印云。經論不言調息。恐是譯有詳略。無盡刪修足十八界。減息入思。恐非經意〔私謂〕無盡刪修。敢於變亂經文。改竄偈頌。非聖用罔。莫此為甚。印師尊奉海眼。繆謂面決金顏。今於此文。未免退有後言。則予亦可以無譏矣)。
([?(○/○)]三憍梵鉢提三)。
([│/○]一敘悟因由)。
憍梵鉢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呞音詩)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
【疏】亦云笈房鉢底。此云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虗哨。此人口相。如牛之哨也。大論出緣。與經有異。(〔法華文句〕此翻牛呞。無量壽翻牛王。增一云牛跡。昔五百歲。曾為牛王。牛若食後。恒事虗哨。餘報未夷。唼唼常嚼。時人稱為牛呞。(呞爾雅作齡郭璞云食之[A44]已久復嚼出之)〔功德論云〕牛脚比丘。以二事不得居世間。此比丘却似牛甲。食飽則哨。若外道見。生誹謗心。佛遣上天。在善法講堂坐禪)教觀舌根。嘗味得道。當得心地。一味法門。了味之知。從此永滅。故云滅心。入三摩地(〔孤山云〕了味無味。名為一昧。雖舉味塵。葢顯於舌。故下即云。觀味之知。能知乃舌耳)。
(△〔論補云〕此聖者有牛呞病。異舌知味。故如來示以一味清淨法門。令於舌本。觀味旋知。自爾緣慮心滅。入於正定。大論云。如來教觀舌根。甞味入道。當得心地一味法門。則知此經所敘教緣。有所略也。按教觀舌根。義本大論。張無盡漫以靜觀心地。料揀古釋。不應理)。
([│/○]二正陳悟旨二)。
([?(▽/○)]一敘觀行)。
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疏】觀此嘗味之根。不自體生。不他物生。各猶無生。共豈能有。緣中不得。非緣亦無。了味之知。竟從何有。一根既爾。諸根亦然。由是應念。得超諸漏(〔孤山云〕非體。舌也。非物。味也)。
([?(▽/○)]二敘觀益)。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1]清淨。如來親印。登無學位。
【疏】根復故內脫。塵銷故外遣內外既亡。孰為三有。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得無生忍。故云法眼清淨(〔論補云〕反觀舌味之知。非覺非物。則精真現前。如是世間諸漏。應念超越。得意生身。如鳥出籠。飛騰自在)。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疏】旋妄根塵。歸真實相。心地法門。一時開顯。此為第一。
([?(○/○)]四畢陵伽婆蹉三)。
([│/○]一敘悟因由)。
畢陵伽娑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
【疏】此云餘習。呼恒河神為小婢。非是故心。由過去為婆羅門。我慢餘習耳。(〔智論云〕長老畢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河水。到水邊彈指咄言。小婢。住莫流水。即兩斷而過。恒神訴佛。佛令懺謝。合掌。語恒神言。小婢莫惱。今懺謝汝。大眾笑之。云何懺謝。而復罵耶。佛語恒神。當知非惡。此人五百世生婆羅門家。常自憍貴。本習如此〔增一云〕樹下苦坐。不避風雨。婆蹉比丘第一)最初入道。聞佛所說世間苦空。無常不淨。都不可樂。因行乞食。思入此觀。忽遇苦緣。故云疼痛(〔標指〕此觀身根入道。如來令觀一切有為法。皆如幻故)。
(△〔溫陵云〕思觀不可樂法。而觸不可樂事〔淨名經〕迦旃廷白佛。憶念昔者。為諸比丘。略說法要。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二正陳悟旨二)。
([?(▽/○)]一敘觀行)。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疏】念。觀也。知。覺也。因痛起觀。觀我此身。有於知覺。覺此深痛。然雖起觀。觀覺及痛。(〔釋要云〕雖覺覺痛者。雖覺。即能觀也。雖觀能覺知。所覺痛也)覺清淨心。無痛無覺。(覺清淨心者。覺亦觀也。無痛痛覺者。無所覺痛。及能覺痛之覺也)以根塵念慮。妄身中有。真淨心無。又更觀察。覺痛之心。淨心之覺。即成二覺。從何而有。一身二覺。應成兩佛。(雙覺者。兩觀也。即能觀觀慧也)故知此覺。皆屬虗幻。清淨心中。一無所有(〔溫陵云〕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者。以因而正觀。為有知心。知此深痛也)。
([?(▽/○)]二明得悟)。
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虗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疏】有所得心。一念不起。名之為攝。當爾之際。能覺所覺。能觀所觀。一時俱寂。無分別智。即得現前。證無生忍。故云身心忽空(〔標指〕諸漏虗盡者。欲有無明。三漏頓除也)。
([│/○]二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疏】能觀所觀。能痛所痛。寂無一法。故云純覺遺身(〔論補云〕身心既空。純覺之現前。所知之性身遺忘矣)。
([?(○/○)]五須菩提三)。
([│/○]一敘宿悟)。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疏】須菩提。云空生。亦善現等。以生時現空。心達於空。常行空行。故以為名。既云曠劫。如恒河沙。便知空寂。豈止今日。方始證得(〔智論云〕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第一。好行空三昧。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下。四眾莊嚴。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身。則為見佛中最。今此大眾。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佛告蓮華色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即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以是故。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又常行無諍三昧。與菩薩同事。巧便樂說一種空相法門。須菩提常行樂空。故能巧說空)。
([│/○]二明悟旨二)。
([?(▽/○)]一悟但空)。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疏】以修空觀。了心空寂。一切依正。自他染淨。乃至十方。由心變者。悉皆成空。自行既爾。亦令他人證得空性。此一向空。未能具法。故云但空。
([?(▽/○)]二悟中空)。
【疏】性覺真空。即中道理。以空是如來藏故。滿足周徧。具一切法。光明徧照。法界性故。如摩尼寶。隨意出生。如大溟㴾。深廣含攝。平等性智。通解照了。境智一如。名佛知見。雖證於空。不為空縛。故云解脫(〔溫陵云〕二乘證空。於性覺真空。猶未圓明。迄今發明頓入寶明妙性真空之海。離二乘見。入佛知見)。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資中〕初以單空。空於諸相。故云諸相入非。次以重空。空於空相。故云非所非盡。無亦[1]盡也。(疏文同)。
(△〔合解云〕此云旋法。單結意根。乃意根之法。百法論皆名法也。若作法根。則濫前迦葉)。
(△〔合釋〕〔吳興云〕空生身子滿慈。所敘昔因。權實甄分。須明二義。若據曠劫無礙。曾獲無漏由方等般若。彈訶洮汰。顯聞圓教。既涉開權。故彰實證。即同法華真羅漢也。若約內悶。且權就解。以聲聞人宿命。能知八万劫事。雖云在胎知空。猶然未斷結使。蒙佛開發。方成無學。沇師亦以石室見佛身。釋茲空義。近人偏執。豈曰通方〔補遺云〕三人敘昔。乃是垂迹之小。不同鹿園。直且在小也。既敘圓通。皆為本地。即陳如等。含容小乘。同為同體權耳)。
(○[A45]已上五人依根證入畢)。
[科01]([○@卍]三循識循源證六)。
([?(○/○)]一舍利弗三)。
([│/○]一敘宿悟)。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疏】心見清淨。謂眼識發智。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根本元由。斯則得世俗智。分別諸法。名為法眼(〔二楞云〕一見則通者。謂眼識照了前境。不勞意識。起念比量。正顯宿生。眼識明利也)。
([│/○]二明今悟二)。
([?(▽/○)]一獲慧眼)。
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疏】迦葉兄弟。即三迦葉也。宣說因緣。即三諦法。因說生解。悟真空理。得初果證。即慧眼也。餘處即說逢馬勝者。或同時所遇。非獨一人。經互舉耳。既聞因緣。因緣即空。即獲慧眼。見真諦理(〔私謂〕准大論釋舍利弗因緣。與經異者有三。經文舍利弗目連自敘。皆言遇迦葉波兄弟。宣說因緣。論言比丘阿說示入城乞食。舍利弗就而問之。一異也。經言二人途中共聞。論言舍利弗聞偈。即得初道。還報目連。二異也。[A46]憍陳如五比丘。三番初度者。楞嚴會上。文[A47]已再見。阿說示。即馬勝。是五比丘之第二人。此時[A48]已為老比丘。而論載答偈曰。我年既幼稚。受戒日初淺。三異也。論言佛度迦葉兄千人。次游諸國。到王舍城。二梵志師。聞佛出世。俱入王舍城。欲知消息。舍利弗於爾時。得遇阿說示說偈。所載緣起如是。而經言遇迦葉波兄弟相逐。次文又備列三迦葉之名。似乎結集家。有意欲證明其事者。故未可以論而疑乎經也。若第四卷中。阿難言從老梵志。聞佛因緣者。二梵志師外。又舉須菩提。則緣起各出。不妨互見耳)。
([?(▽/○)]二獲佛眼)。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疏】見覺明圓。即真覺妙明。圓滿成就。從眼識顯。(吳興判亦從小說。今不取)斯由如來開示妙法。令我獲證。故云從口從法(〔引證〕〔智論云〕世出世願。於釋迦文尼佛所。作智慧第一弟子。字舍利弗。是為本願因緣名字。智慧多聞。有大功德。聞因緣偈。即得初道。受成就戒。過半月後。佛為長爪梵志。說法時。得阿羅漢道。是人當作逐佛轉法輪師。應在學地。現前自入諸法。種種具知。是故得阿羅漢道)。
(△〔法華文句云〕本迹者。本住實相。智度為母。從境生智慧。智即是子。悲愍眾生。迹為五味身子。欲轉煩惱惡血。令成善乳。示為外道智慧。作大論師。欲烹乳為酪。示三藏智慧。為第二世尊欲引酪為生蘇。訥大現小。受淨名之屈。欲引生蘇為熟酥。安慰饒益同梵行者。於般若領教。欲引熟酥為醍醐。於法華初悟。迹中外現。而本地內悶。其實久矣)。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疏】從於眼識。顯發智光。智光極處。即佛知見。即三智五眼。一時具足。故名為極。
([?(○/○)]二普賢菩薩三)。
([│/○]一事佛發行)。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A49]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疏】行彌法界曰普。位隣極聖曰賢。(〔法華文句云〕伏道之頂。其因周徧曰普。斷道之後。隣於極聖曰賢〔證真曰〕此非地前之賢。乃是金剛喻定。居眾位之頂。名之為賢)河沙佛所。為法王子。諸佛弟子。發我行者。皆名普賢(〔翻譯〕或三曼跋陀。此云普賢。觀經大論。並翻徧吉〔行願品疏云〕普賢。有三位。一位前普賢。即以地前資加二位菩薩是也。二當位普賢。即十地菩薩。及等妙覺位以來。總是如初地菩薩。具證二空真如。徧滿法界。三位後普賢。則是得果。不捨因門菩薩也。謂[A50]已成佛竟。不捨悲願。唯務濟生。即文殊普賢等。是則果無不極曰普。不捨因門曰賢也。又別說十普。自一所求普乃至十修行普。參而不雜。為普賢行)。
(△〔李長者云〕文殊為小男。普賢為長子。二聖合體。名之為佛。普賢為長子者。謂依根本智起行。行差別智。治佛家法。諸波羅蜜。各自在故。常以行門。建佛家法。治佛家事)。
([│/○]二行成起用二)。
([?(▽/○)]一指體略標)。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
([?(▽/○)]二約機廣釋)。
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2]得成就。
【疏】心聞。即耳識發明也。從於耳識。得真圓通。入法界理。生滅識滅。寂滅現前。境智相冥。一體無二。還於心聞起用。分別眾生知見。可發明者。即現其身。(〔手鑑云〕不假耳根。而於意根便發耳識。故曰心聞。此即一根發六識。名互用自在)。
(△〔溫陵云〕分別知見。擇普賢行而成就之)既以心聞。合法界體。境智無二。故法界中所有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無不了知。無不起應。冥顯二機。皆獲其益(〔手鑑云〕若於下。即顯機顯應。縱彼下。即冥機冥應。又機召于應。應赴於機。冥機冥應等。各有多句。廣如妙玄)。
(△〔止觀云〕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薩無漏六神通。牙利用。如通之㨗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負。無漏無染。稱之為白〔無盡云〕乘象。表万行安庠。六牙。表六根明利。如思大師。夢徧吉乘白象。來摩其頂。即證法華三昧)。
(△〔行願品鈔云〕九所行處普者。上之八門。徧帝網剎而修行故。即一一剎中。凡修一行具一切行也。下偈云。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徧修行經劫海)。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明自在。斯為第一。
([?(○/○)]三孫陀羅難陀三)。
([│/○]一敘承尊教)。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
【疏】孫陀羅難陀。此云艶喜。兼妻得名。是佛親弟。(〔翻譯〕孫陀羅。此翻好愛。亦端正。妻名也。或云孫陀羅利。此云善妙。難陀云歡喜[A51]己號也。簡放牛難陀。故標其妻。慈恩兩名。共翻艶喜)。
(△〔雜寶藏經云〕佛入城乞食。到弟孫難陀舍。難陀與婦作粧。香塗眉間。欲出看佛。婦言。汝看如來。使我額上粧未乾。便還入家。難陀取鉢。盛食奉佛。佛不為取。過與阿難。阿難言。汝從誰得鉢。還與本處。於是持鉢詣佛。勅令剃髮。難陀握拳語剃者。忽持刀臨閻浮王頂。他日佛出。次當守房。即逃走去。於路值佛。將還精舍。與說法。一七日即成羅漢。緣多不具述〔功德論云〕舍利弗有二相。目連七相。阿難二十相。難陀三十相。難陀金色。阿難銀色。衣服光耀。金縷履屣。執琉璃鉢。入城乞食。自除如來。餘無能及者)前槃特觀出入息。即約鼻根。今約觀識。緣鼻端白。以駐其心。令不散亂。條然有別(〔孤山云〕以多散亂。且以事相止心。為入道方便也。按禪波羅蜜云。五處繫心。各繫緣止。即頂上鼻柱等)。
([│/○]二依教修行二)。
([?(▽/○)]一明觀行)。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虗淨。猶如琉璃。烟相漸銷。鼻息成白。
【疏】初觀白相。經三七日後。見息氣猶如烟相。此觀成時。身心內發。若身若器。一時空淨。內外暎徹。猶如琉璃。此則因觀生滅息相。觀心融明。將發空慧。遂洞身界。猶在方便。未能妄緣。故見其烟。遂成白相(〔溫陵云〕息由風火而起。鼓煩惱濁。故其狀如烟。味者不覺。諦觀能見。六交見火燒息。能為黑烟紫焰。皆煩惱所發也。淨觀發明。煩惱漸薄。故內明外虗。烟消成白)。
([?(▽/○)]二明悟益)。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疏】無生空慧。既[A52]已現前。諸息不生。純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世界眾生。無非圓妙。由斯漏盡。當得菩提(〔標指〕觀行成就。一時空淨。合本覺妙明也)。
(△〔溫陵云〕及乎漏盡。無復煩惱。內瑩發光。故出入息化為光明)。
(△〔熏聞云〕由觀鼻識。似發十六特勝禪也。此禪與六妙門。橫竪淺深之異耳。始從知息出入。乃至觀於棄捨。攝四念處。能見三界九地。所證境界。故云圓洞世界等。又能於地地中。以照觀了破四顛倒。發真無漏。故云心開漏盡等。亦可是通明之相。禪門備焉。記即印成。當猶是也。菩提云。如前文得親印記。若作授記當來。得佛果菩提者。即二酥密記。或醍醐顯記)。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四富樓那三)。
([│/○]一敘昔辯二)。
([?(▽/○)]一具談權實)。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
【疏】富樓那云滿。彌多羅云慈。尼女聲。(〔法華文句云〕此人從父母兩緣得名。故云滿慈子。善知內外經書。靡所不知。就知識故。復名滿。增一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慈子最第一。第一者。說滿字也。淨名疏云。想數即對富樓那。數偏張。從想入道。是故聲聞弟子。說法第一。成論云。識得實法。想得假名。富樓因想數分明。故能分別名相無礙。辨才無滯)得四辨才。曠劫便有。非獨今日。(〔標指〕四辨才者。一法無礙。知諸法總相。二義無礙。知諸法別相。三辭無礙。無斷盡說。四樂說無礙。無疲厭說)苦空實相。即權實法也。內閟外現。成就眾生。累劫如是(〔溫陵云〕世間諸法。皆無常苦空。中有真常。不苦不空。如涅槃四德。即實相也)。
([?(▽/○)]二備演法門)。
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祕密[1]行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疏】非今一佛。所說法門。河沙佛所。聞祕密法。我皆為眾。宣說無畏。言微妙者。以言辭譬喻方便。隨順機感也(〔大疏云〕非器不傳曰祕。隱奧難知曰密)。
(△〔吳興云〕始阿含。終般若。故云乃至大品中。轉教諸菩薩摩訶般若。即其相也)。
([│/○]二明現證)。
世尊知我。有大辨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疏】如來知我有辨才智。遂教我以口輪說法。此則示令以不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故能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即其心淨也。師子吼者。無畏說也(〔淨名經云〕演法無畏。猶師子吼。什曰。能說實法。眾咸敬順。猶師子吼。威攝羣獸也)。
(△〔熏聞云〕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鑒機。此口輪也。助佛轉輪。此法輪也。口輪是所轉。法輪是能轉)。
(△〔私謂〕滿慈此章。與法華授記品。參互證明。此云。恒沙如來。祕密法門。微妙開示。彼云。亦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為第一。於賢劫當來說法人中。亦復第一。此云。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彼云。精勤護持。助宣我法。能於四眾。示教利喜。此云。因師子吼。成阿羅漢。彼云。彼佛世人。謂之實示聲聞。而富樓那以斯方便。饒益無量百千眾生。智者大師釋助宣正法曰。迹為下根聲聞。即是助宣酪法。迹在方等。示受彈訶。即是護持助宣生酥法。迹領般若。即是護持助宣熟酥法。迹在法華得悟。即是護持助宣醍醐法。是則佛前轉輪。助宣五味半滿之法。曠劫苦空。無非實相。河沙祕密。總是聲輪安陀林中。領身子之縈戴。獼猴池上。服淨名之彈呵。咸是啐啄同時。翼輪雙舉。而岳師牽引藏教。判㭊圓通。復以阿含般若。比量教相。海形牛跡。無怪乎是非之鋒起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疏】內以禪定智慧。伏斷愛見。外以神通說法。降制魔外。則涅槃城存。三寶不絕也(〔補遺云〕中道法音降無明魔怨也)。
([?(○/○)]五優波離三)。
([│/○]一遇佛受教)。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
【疏】優波離。云近執。即如來為太子時。親近執事之臣也。(〔翻譯〕鄔波離。翻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綱紀。故名優波釐。或翻近執。為太子親近執事之臣。古人云。佛之家人。非也。訛云優波離)在家執事。出家亦爾。遂見修行。降魔制外。斷惑成道也。故承如來。教以持戒。此言隨佛出家。律云。度諸釋種。先度波離。稍似有異。葢以初雖隨佛。後方得度耳。(〔四分律云〕王舍城有童子優波離。為佛剃髮〔法苑珠林云〕是五百釋子剃頭師。不輕不重。泯然除盡。佛言善來。即成沙門。佛即授戒。得阿羅漢。次授五百釋子戒。優波離為上座〔善見律云〕優波離升座。執象牙裝扇。見集律藏)。
([│/○]三因戒獲證)。
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疏】有威可畏。有儀可象。約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儀。合為一千。(行住坐臥。律儀各二百五十)復對三聚。轉成三千。(三聚。謂攝善法。攝律儀攝眾生)復將三千威儀。分配身口七支。為二萬一千。(七支戒謂身三口四)復約對治三毒。及四分煩惱。(謂多貪多嗔多痴。及等分)成八萬四千。今舉大數云耳。(上資中文)殺盜淫妄。性元是罪。不待制止。犯即成業。故云性業。餘即因過始制。制前犯即無罪。故云遮業。(〔孤山〕云性業不由佛制。持之性自是善。犯之性自是罪。如殺盜等。遮業由佛遮制。犯之得罪。如墾土等)。
(△〔手鑑云〕且如一部律中。僧尼二部戒本。對境制戒雖多。不離性遮二種。凡對有情境制者。名性。對非情境制者。名遮。以一性字收一切性。以一遮字收一切遮。性自是等者。如佛未制戒。輪王以十善戒化人。至佛出世。比丘有犯而重制故。故南山云。性惡通於化制。又佛出世。方有餘戒。如墾土壞生。外道譏言。無有慈心。損彼命等。故佛隨制。遮彼之謗。故南山云。遮戒因過便起。應知性遮是所犯之戒。業是所招之報。又犯性戒。得兩重罪。一業道。二違制。若犯遮罪。但有違制。故南山引經云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輕。此之謂也)由持戒故。不犯諸塵。塵既不生。身亦無得。故身寂滅。我身不有。我心何依。根塵既亡。心無所有。故亦寂滅。如是諸法。一時清淨。唯一寶覺。本來無染。真持戒耳。由是獲證。言綱紀者。結要之處。以能決斷重輕。開持遮犯。制眾行事。令人法高尚。為後軌也(〔智論第一〕諸羅漢更問。誰能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長老憂波利。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淨名疏云〕念數。對優波離。用念持律入道。身口對緣。詮量輕重憶持不忘。於諸聲聞中持律之上也〔什公云〕在在世世。誓願持律。故於今持律第一)。
(△〔淨名經云〕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不也。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其如此者。是名奉律。是名善解。什曰。奉律梵本云毗尼。秦言善法。謂自治淫怒痴。亦能治眾生惡也。肇曰。若能知法如此。乃名善解奉律法耳)。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疏】持戒修身。禁防塵染。觀身實相。塵自不生。能分別心。依何所有。是故身心。通達自在(〔孤山云〕次第執心者。由持戒清淨。故發定慧也。定持心則止散。慧持心則照昏。故曰心得通達)。
(△〔補遺云〕下文先持聲聞四棄。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今云次第執心。指大乘戒。直制心地。以為圓通也。按苕溪引據下文。謂執心非約定慧。所敘正言其小。故竹菴揀之)。
(△〔中川云〕依身有識。故先從執身。次第執心)。
([?(○/○)]六目乾連二)。
([│/○]一遇緣聞教)。
大目[1]乾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
【疏】目乾連姓。云采菽氏。拘律陀名。云無節樹。優樓頻螺。云木苽林。(〔法華文句云〕優樓頻蠡。亦優樓毗。亦優為。此翻木苽林〔孤山云〕此云木瓜窿。胷有癃。如木瓜故)伽耶云城。(亦云象山。名即象頭山)那提云江。(此翻河。亦江。毗婆尸佛時。兄為瓶沙王師。五百弟子。兩弟各二百五十。是一千比丘。相隨歸佛者)緣如舍利弗中和會。
([│/○]二因教通悟二)。
([?(▽/○)]一獲悟入道)。
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
【疏】前聞因緣深義。即由因緣。深達實相。實相無相。身心寂滅。由是開悟。名大通達(〔文句云〕觀於一心。歘有一切心。觀一切心。歘無諸心。心無有無。通至實相。即神通觀也)。
(△〔智論云〕舍利弗目連。俱到佛所。佛遙見二人。告諸比丘。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佛言。善來比丘。即時鬚髮自落。法服著身。衣鉢具足。受成就戒。增一云。我弟子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連第一)。
([?(▽/○)]二因悟得通)。
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疏】謂由開悟。分別不生。意識不起。即是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湛性既深。心光宣發。神通大用。由此現前。能游十方。無礙自在(〔孤山云〕六神通中。唯漏盡是內證。餘五皆屬外用)。
(△〔法華文句云〕約教論神通者。依四禪十四變化。依觀練熏修十一切無漏事禪。能作十八變。即初教中神通。依空起慧。以空慧心。修諸神通。即通教中神通。次第依三諦習得神通展轉深入。過於二乘。即別教神通。依於實相不以二相見諸佛土。從真起應。不動真際。徧十法界。是圓教神通。本迹者。本住真際首楞嚴定。能於一念徧應十方。種種示現。施作佛事。以慈悲故。迹為五味神通。引令入極)。
(△〔私謂〕目連神通。廣如經論。如云。欲知佛聲音遠近。飛過西方。恒河沙土。彼人驚恠。謂人頭蟲。彼佛言。東方無量佛土。釋尊神足第一弟子。尋聲到此。此則十方如來。歎我神力也)。
([│/○]二結酬重指)。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疏】旋湛即定。心光即慧。由定發慧。神用無邊。如水澄清。萬象斯現(〔溫陵云〕旋湛者。旋意識而歸妙湛也)。
(△〔寂音云〕神通皆以意緣。如淨名入三昧。亦須作念。然念是生滅。故神通有失獲。圓覺云。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故須積久。乃能發光。寶誌初唯習定。定久忽獲神通。夫定習之久。非旋湛發光乎)。
(△〔私謂〕宗鏡引淨名疏云。三摩提數對目連是定數偏利。修此定進道故。諸聲聞中。禪定第一。夫不曰神通第一而曰禪定第一。正此經湛發光之旨也。故曰。身子目連。為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是定慧一雙又曰。本住真際。首楞嚴定。是知佛不許調達得通。而天台以三摩提數。對目連者。義在乎此)。
(○[A53]已上六人依識悟入竟)。
[科01]([○@卍]四復大同本證七)。
([?(○/○)]一火頭金剛三)。
([│/○]一遇佛聞教)。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
【疏】烏芻瑟摩。此云火頭。觀火性得道。故以名焉。(〔直解云〕例上不言從座起者。以火頭金剛。示現執金剛神。衛[1]〔獲〕侍從。不設本座故)因多貪欲。聞教修觀。從此獲悟。貪欲盛者。是鬼獄因。因為欲火所熾。果為業火所燒。因果相當。俱名火聚。
([│/○]二依教修觀二)。
([?(▽/○)]一觀成獲悟)。
教我徧觀。百骸四支。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疏】初觀身心。唯見煖觸。後觀煖觸。無相無生。我身自空。煖依何住。身心既寂。性火妙發。故云神光內凝。成智慧火(〔吳興云〕百骸四支。地也。冷煖氣。水火風也。三昧既著。神光內凝。以多欲人火大偏勝。故變淫火而成智火)。
([?(▽/○)]二重指釋成)。
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疏】因觀火性。得真三昧。以火為入道初門。故曰火頭。火能破壞一切諸法。故發大願。為力士身。破魔護法也(〔直解云〕言火頭者。頭現火焰。作降魔相。示為金剛身故。火光三昧者。正由火光三昧力。斷見思。得果證故)。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𦦨。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疏】煖觸即空。故云無礙性火妙發。故曰流通。內凝外現。故生寶𦦨(〔交光云〕火光三昧。能現外相。佛陀入火光定其室如焚。發智慧火爇煩惱薪。故能生寶燄也)。
(△〔王舜鼎曰〕此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之的證也。下六聖倣此)。
([?(○/○)]二持地菩薩二)。
([│/○]一遇佛受教二)。
([?(▽/○)]一歷值諸佛具修福樂)。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疏】勤身苦[A54]己。利益多眾。經無量佛。作無畏施。福因廣也。市垣曰闤。市門曰闠。(〔標指〕半治道路。即地性入圓通也)。
(△〔法華文句云〕寶雲經云。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間地。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不能驚。菩薩亦爾)。
([?(▽/○)]二別值毗舍親承開示)。
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飢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疏】毗舍浮。云徧一切自在。(莊嚴劫中最後一佛)平治路地。待佛經過。佛以自證法門開示。令平心地一切皆平者。心為萬法所依。平等含育。長養一切。故名為地。若能平等性觀。與此無異。則一切法。無不平等。自在無礙。由是佛名一切自在耳(〔孤山云〕地由心造。心平則地平)。
(△〔智論云〕內法與外法作因緣。若善若不善。多惡口業故。地生荊棘。諂誑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則水旱不調。地生瓦礫。不作上諸惡故。地則平正。多出珍寶)。
(△〔觀經序云〕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沈。故知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地平之如掌)。
([│/○]二因教獲悟二)。
([?(▽/○)]一正陳悟旨)。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疏】聞平心地。即悟我心。本來平等。若身若界。所有微塵。皆無自性。但從虗妄分別所現。唯一實相。本如來藏。猶如空華。翳故妄見。空本無華。復何相礙。由是刀兵。亦無所觸。(〔孤山云〕刀兵無觸者。以身塵界塵。一一平等空寂。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體本無生故無觸摩)。
(△〔海印云〕微塵性空。本不相觸。如以空合空也)。
(△〔交光云〕刀兵為外地大。身為內地大。以身觸身。如斬光截影)。
([?(▽/○)]三因悟獲證)。
我於法性。獲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疏】身界二塵。染淨諸法。本無自性。唯是實相。如來藏性。故云法性。於此忍可。元無生滅。決定不謬。名無生忍。(〔標指〕法性即心地也)此人開悟大乘。而登小果者。以彼隨意樂。要入即入。如西域諸菩薩等。皆悟大道。嫌棄小乘。猶如咳唾。多因王請。即證小果。由人意樂。豈不然乎。(〔吳興云〕准資中引俱舍說。微塵積聚。各有間隙。㸦不相觸。此乃析色明空。悟無生理。論約塵性有間。經約塵性不觸。性相既別。大小非類。悟無生等。由分證法身。而權取小果。故以無生忍簡之。初自度。後化他。是謂迴心向大)。
(△〔私謂〕資中以析色明空釋小。長水[A55]已不取其說。岳師揀之是也。我於法性獲無生忍。是悟大乘。成阿羅漢。是證小果。故長水有權取小果之說。竹菴泥迴心言。謂獲無生忍。乃小教真諦。言平心地等。小乘亦談諸法由心。則依語之過矣)持[1]經在昔。證法華經。見普門品(〔證真云〕法華普門品。說聞品益者。即其人焉)。
(△〔溫陵云〕妙蓮華佛知見地。即諸佛心地法門也。行實圓契。染淨雙忘。名妙蓮華。逈出三乘。深造一實。名佛知見地。持地所持。持此而[A56]已)。
([│/○]三重指結酬)。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虗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三月光童子三)。
([│/○]一值佛受教)。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2]精。入三摩地。
【疏】月是太陰。能生於水。與所值佛。皆由所習而得其稱(〔溫陵云〕水性圓明。故號月光。修習水精。謂觀水精性也)。
(○〔釋文〕宋刻別本。作修習水觀)。
([│/○]二依教修觀二)。
([?(▽/○)]一備陳修行二)。
(▽一正成水想二)。
([?╳]一正作想)。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律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疏】一味水性。更非餘大之所相傾。故名無奪。(〔補遺云〕身中之水。淨穢不相凌奪。仍與外之香海。大小不相凌奪。以性水真空是同。故使大小無相奪倫也)浮幢王剎。香水海者。準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今觀身水。與彼海同。故無差別(〔華藏世界品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蘂香幢。華藏莊嚴世界。住在其中。此中復有不可說微塵香水海。一切世界所有莊嚴。悉於中現。中央香水海。名無妙華光。以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為底。出大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莊嚴。有世界種而住其上。有不可說佛剎。於中布列此二十重世界。自下而上。各有佛剎微塵數圍繞。娑婆世界正當第十三重。此世界皆在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皆依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蓮。華住)。
(△〔釋要云〕從海涌現。故曰浮幢。華藏世界在香水海中。故曰浮幢王剎。華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為廣大。故稱王)。
([?╳]二敘偏證)。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疏】水想成時。但得無我。猶執水相。全是於身。未亡法見。故未無身(〔資中云〕此定果色。隨心所變。如十徧處。入定則有。出定則無)。
(△〔手鑑云〕前身中水。與外香水無差別者。作此觀時。所見皆水。即定果色。隨心所徧。正同十徧處定。十者。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皆從所觀境徧滿得名。行相如法界次第)。
(△〔溫陵云〕但見其水。謂專於一觀。未融四大。故未得無身)。
(△〔蕅益云〕初成此觀。[A57]已破見思。此即以觀水三昧而為其身。不同凡夫。有我身見也)。
(▽二因觀值緣四)。
([?╳]一入觀值緣)。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窻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眄而去。
【疏】初作假想。雖見其水。與香水海。等無差別。但自心見。非通他人。今定力轉勝。果色亦勝。乃通他見。即實定果也。不同十徧處想。成自見耳(〔孤山云〕定力增勝。能令外見)。
(○〔引證〕張無盡云。漢州緜竹縣。有水觀和上故跡。與此相同。宋高僧傳系曰。東夏自六祖[A58]已來。多談禪理。少談禪行。南岳思師。乘戒俱急。是以學者。騐諸行果。其入火光三昧者。處胎經中以禪定攝意。入火界三昧。剎土洞然。愚夫謂是遭焚。若入水界三昧。愚夫見謂為水。投物其中。菩薩心如虗空。不覺觸嬈者。此非二乘所能究盡也)。
([?╳]二出觀如病)。
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A59]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疏】身子入定於恒河岸。為鬼所掌。出定頭痛。佛語之曰。汝若無定。身應破碎。今我亦爾。將恐退失所證道果(〔增一云〕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入金剛三昧。有二鬼從虗空過。定伽羅鬼語彼鬼言。我今堪以拳打此沙門頭。優婆伽羅鬼。語第二鬼。汝勿興此意。彼鬼再三不聽。善鬼即捨而去。惡鬼即打舍利弗頭。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世尊言。體素無患。唯苦頭痛。世尊告曰。有伽羅鬼。手打汝頭。彼鬼有大力。若以手打須彌山者。山便為二分。今此鬼受其罪報。全身墮阿鼻獄中。世尊告諸比丘。甚奇甚特。金剛三昧力。乃至於斯。正使須彌山打頭者。終不能動其毛。〔釋要云〕二夜叉。一名為害。二名復害。拳打者乃復害也)。
(△〔雪浪云〕因過去貪欲為因。感現在分段身。為果縛因現貪欲為因。感未來身。為子縛。阿羅漢果縛雖存。子縛[A60]已滅。故離病緣)。
([?╳]三審緣指告)。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
([?╳]四再定獲安)。
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二因修獲證)。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疏】前猶見水。今合真空。無水可得。皆如來藏。故云亡身。即證法空也(童真亦云童子。即法王子之號〔大論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悉名王子。又說二十二菩薩。水天優婆塞菩薩。慈氏妙德菩薩。是出家菩薩。皆是補處。紹尊位者)。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標指〕得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合如來藏也)。
(△〔桐洲云〕水性一味流通者。與實相相應。故曰得無生忍)。
([?(○/○)]四琉璃光菩薩三)。
([│/○]一遇佛受教)。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無量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疏】具云吠琉璃。此云遠山寶。由觀身心。風力所轉。觀成得用。身心洞徹。猶彼琉璃。故以名焉。所值之佛。名無量聲。亦由觀風而立名耳。開示本覺而觀風者。風即動相。既屬於妄。元來無動。無動即本覺也。由是欲顯無動而觀於動(〔釋要云〕初迷覺明。動為妄業。故有眾生界轉動之風。菩薩用觀。窮動元耳。達其元。則見本妙之不動也)。
(△〔講錄云〕晦昧本覺。則不覺心動。成無明風。故感風輪。生起世界及眾生身。即搖明風出也)。
([│/○]二依教修觀二)。
([?(▽/○)]一正修觀行)。
我於爾持。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虗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
【疏】我於下七句。標所觀境。(〔吳興云〕界為方位。故安立。世為遷流。故動時。時即過現未也。動止。謂行住坐臥四儀。動念。心慮生滅也)。
(△〔講錄云〕觀界安立。風力執持故。觀世動時風力運轉故。觀身動止。風力繫攝故。觀心動念。境風鼓動心海。成識浪故。皆由一念妄動。搖明風出。故云諸動無二)我時下。正觀察也。即世界身心。皆由風動。風自何生。而動諸物。即不動時。去至何所。風既無從。物成妄動。故見十方。一切眾生。狂自鼓閙。同一虗妄。本無所因(〔標指〕觀行中。了此群動性。無去無來。自是眾生。背覺合塵。迷頭認影)。
([?(▽/○)]二觀成獲益)。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疏】未幾。猶在近也。依教觀察。受教未久。即證無生。由觀生滅。證不生滅。故見東方不動佛國。我身及器。咸即本覺妙明元體。故云發光。洞徹無礙(〔化城瑜品云〕東方二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解云。東方震為動。乃群動之本。歡喜亦動也。即動而靜。在動國而不動。華嚴以東方為不動智也。阿閦鞞。此云不動。法身不動故。須彌頂。不動之極也。淨名曰。毀譽不動如須彌)。
(○〔引證〕〔涅槃云〕文殊師利言。於此東方過二十恒河沙等世界。有佛世界。名曰不動。其佛號曰滿月光明。為琉璃光菩薩。講宣如是大涅槃經。彼佛告琉璃光。西方去。此二十恒河沙佛土。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佛號釋迦牟尼。敷衍如是大涅槃經。彼有菩薩。名光明徧照高貴德王。[A61]已問斯事。如汝無異。琉璃光菩薩聞斯事[A62]已。欲來至此。故現其瑞。有此光明)。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宗鏡〕故知群動無二。唯一妄風。風賴眾緣。本無依處。靜觀風力無依。頓悟唯心不動。則本覺妙明。恒照法界。故曰。十方諸佛。唯此一妙心耳。風力既無依。萬法皆無主。來從緣有。去逐幻空。唯本覺心。本無生滅(〔標指〕得真風真空。性空真風。合如來藏性)。
([?(○/○)]五虗空藏菩薩四)。
([│/○]一同佛所得)。
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疏】定光。即然燈佛也。(〔翻譯〕瑞應經翻為錠光。定應作錠。有足曰鐙。無足曰錠。摭華云。錠音定)由觀四大。虗妄有生。無物可得。同於虗空。故得身相猶如虗空。周徧無礙也(〔標指〕佛真法身。猶如虗空。即合如來藏性)。
(△〔孤山云〕法身如空。徧一切處。故云無邊)。
(△〔溫陵云〕於定光所得。無邊身者。法身如空。剎海不礙必假心燈圓照。然後發明也)。
(○〔引證〕〔清涼云〕無閡住檀施等虗空。即金剛寶菩薩亦虗空藏菩薩別名)。
(○〔宗鏡云〕大集會中。虗空藏來時。純現虗空相。謂阿難言。我以自身證知。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何以故。我身即是虗空。以虗空證知一切法。為虗空印所印。爾時五百大聲聞。各以所著鬱多羅僧。奉虗空藏。奉上衣[A63]已。一時同聲。說如是言。其有眾生。深發阿耨菩提心者。快得善利。於如是大智法藏中。不墮其外。所上之衣。即便不現。諸聲聞問。衣何所至耶。虗空藏答言。入我藏中。又虗空藏菩薩以虗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寶物衣服飲食。故偈云。虗空無高故。下亦不可得。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虗空藏菩薩。得虗空庫藏。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盡)。
([│/○]二備敘神用)。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細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疏】觀四大性。及以自心。唯是圓明。清淨寶覺。覺體無礙。周徧一切。故能以四寶珠。照十方界。化成虗空。於心現鏡。光照諸剎。來入鏡中。身剎互入。不相妨礙。廣大隨順。施作佛事。十種光者。十身盧舍那也(〔吳興云〕因觀四大色質。既得無邊法身。為顯此身。徧融一切。故執寶珠照十方等。而表示之。以珠表色。以鏡表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放寶光。灌十方等。華嚴云。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同虗空。法也。入塵國。應也。說三乘法為佛事。稱四悉機為隨順)。
(△〔交光云〕十光者。從大圓鏡而現十智。如華嚴三世智。乃至知無邊諸佛智也。大圓鏡智。即稱法身智體。故能攝諸剎海。涉入我身)。
(○〔引證〕〔華嚴出現品云〕譬如大海。有四寶珠。具無量德。能生海內一切珍寶。此四寶珠。一切凡夫龍神。悉不得見。娑竭龍王。以此寶珠。置於宮中深密處故。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眾生。聲聞緣覺學無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所謂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即一大圓鏡智。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即二平等性智。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即三妙觀察智。知時非時未甞誤失大智慧寶。即四成所作智。若諸如來。大智海中。無此四寶。有一眾生得入大乘。無有是處。此四智寶。薄福眾生而不能見。置於如來深密義故)。
([│/○]三由觀獲證)。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疏】此敘觀成獲忍。發此大用。四大身心。虗空佛國。同一虗妄。唯是寶覺。冥此發用。豈拘方所(〔標指〕四大色法。皆從真空而現)。
([│/○]四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疏】由觀空故。現身現土。互相涉入。依此得名虗空藏耳(〔標指〕得性空真覺。合如來藏性)。
([?(○/○)]六彌勒菩薩三)。
([│/○]一遇佛受教)。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疏】具云梅咀利曳那。此云慈氏。(〔清涼云〕彌勒。梵音具云迷帝隷。西域記亦翻為梅怚麗。皆梵音輕重。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勝。以生具相好。聖德無過故。今以姓而呼。但云慈氏。然有三緣。一由本願。過去值大慈如來。因立大願。願得斯號故。二由此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懷時。便有慈心故。如滿慈子。得慈心三昧故。母亦慈也。思益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云慈氏)燈明佛時。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是此人也。(〔法華敘品〕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名求名。偈曰。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棄捨所誦習。廢忘不通利。以是因緣故。號之為求名。亦行眾善業。得見無數佛。供養於諸佛。隨順行大道。具六波羅蜜。今見釋師子。其後當作佛。號名曰彌勒。廣度諸眾生。其數無有量)心重世名。多游族姓者。葢由心外見境。馳求不息。分別諸法種類名相。不知自心熏習所現。即是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也。為對治故。教唯識觀(〔真際云〕以不達徧計本空。依他幻有。故躭世名。好游族姓。唯心識定者。唯遮境有。識簡心空。唯有自心。心外無法也)。
(△〔直解云〕唯心識者。心即是識。以第八識元名心故)。
(△〔手鑑云〕然此唯識。具一切法門。而眾生有兩種。一多著外色。少著內識。二多著內識。少著外色。如上界多著內識。下二界多著外色。外色多。內識少。如學問人。多向外解。破外向內。故須此觀。又唯心識。定有二種。謂影像真實。地前加行。作影像唯識觀。初地見道。作真實唯識觀。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性。影像真實雖殊。總名唯識觀)。
(△〔起信疏云〕凡夫二乘。不知唯識。計有外塵。即妄分別事識義。十解[A64]已去菩薩。能解唯識。無諸外塵。順業識義。以見佛有故)。
(○〔引證〕〔玄贊云〕日有二能。一導明。二成熟。月有二能。一除熱。二清涼。燈有二能。一破暗。二傳照。顯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除煩惱之熱。得涅槃之涼。永破痴愚。化生傳法。表此法也。故立其名〔楞嚴搜玄鈔云〕名日月燈者。喻三智也。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三智備足。亦三德圓滿也)。
([│/○]二依教修觀二[?(▽/○)]一久修離過)。
歷劫[A65]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疏】初修此觀。[A66]已得對治。知世名利。有無厚薄。皆我自[A67]己唯識所變。不從他來。由此馳求。頓爾皆失(〔標指〕以唯識三昧。了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二觀成得道二)。
([?(▽/○)]一證唯心)。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宗鏡〕非唯相見二分。依識體生。乃至凡聖之身。淨穢之土。皆從識現。是以十方法界。淨穢國土。皆是我心中變出。總是我安宅。真妄隨心。巧拙由智。對大菩薩。闡彼淨方。逗劣眾生。現斯穢土【疏】此觀初成。位當解行。今得三昧。正入初地。名真見道。謂以一實根本無分別智。與法界冥合。能所一如。無有二相故。唯識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當爾之時。方名親證。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故五位中。名通達位也(〔吳興云〕謂盡虗空界。所有佛國等。唯心所現。若以四土言之。心即寂光。變化即實報方便。同居淨穢。但是三土之相。㸦有起滅耳)。
(△〔溫陵云〕然燈佛現。乃成妙圓者。心燈既現。則万境妙圓也)。
(△〔中川云〕我心變現者。唯識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如大圓鏡。現眾色相)。
(○〔引證〕〔唯識云〕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淨或穢。或大或小。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清涼云〕言一切淨穢者。此通三土。唯除法性。皆是如來通慧力所成故。此有二妨。一皆名佛土妨。謂土有淨穢。穢豈佛土。答曰。穢亦佛土。三界朽宅。屬於一人。娑婆雜惡。居華藏內。是我佛土。次穢土稱淨妨。穢名佛土。就統以言。穢名淨土。復據何理。故有此答。就佛皆淨。身子所見。丘陵坑坎。佛言我此土淨。而汝不見也)。
([?(▽/○)]二現諸佛)。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疏】既能親證真唯識理。依正淨穢。皆唯心現。故無量佛。從識性流。今得補佛。亦我識變。非由他也。
〔宗鏡〕十方如來皆是我心中流出者。古釋云。如海上漚。各各不同時。由差別心觀。即有彼此。但水體是一。即知一佛出現時。即一切佛出現。離自他相故。但眾生有處。十方如來。為種種身而助化之。非獨如來含於一義。一切眾生。亦是我流出。
(△〔又宗鏡云〕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即唯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為識體)。
(△〔吳興云〕從法身識性。流出報應無量佛身。識性之言。乃菴摩羅(按宗鏡明識性即如來藏苕溪指菴摩羅則迂))。
(△〔空印云〕識性。即是實性唯識。乃真如法身。依於法性。現報化身大圓鏡智。現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現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現變化身。雖依智現。其種在識故)。
(△〔桐洲云〕諸佛皆證唯識。故云流出)。
(△〔教乘云〕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什公云。彌勒既紹尊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章安曰。實處補位。輔應化佛。示歷五味。又且從權〔手鑑云〕一生補處有二義。一約化相。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中一生。三下降一生。二約實報。謂於四種變易中。唯有末後一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繫也。如上生疏說)。
(○〔引證〕〔宗鏡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毗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如來。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毗盧遮那如來。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華嚴經中海印頓現。大意同也)。
([│/○]三重指結酬)。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疏】初觀染淨依正。皆唯識變。本無自性。即不起虗妄徧執。計我及法。即離徧計。(〔資中云〕橫執有情。眾生壽者。及我我所。乃至情非情異。執有實體。周徧計度。名徧計性)次了能變所變。元是菩提妙覺明性。即離依他。(計有因緣。世間和合。建立名相。執此假相。定從種生。雖無我執。自然種性。假色心等。為眾生五蘊等法。名依他性)唯一圓成。清淨寶覺。故云。遠離依他。及徧計執。(無漏智體及真如法界。名圓成性)故唯識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即斯義也(〔宗鏡云〕唯識之性。略有二種。一者虗妄。即徧計所執。二者真實。即圓成實。於前唯識性所遣清淨。於後唯識性所證清淨。又有二種。一者世俗。即依他起。二者勝義。即圓成實。於前所斷清淨。於後所得清淨。又相即依他起。該有為之門。性即圓成實。通無漏之道。又色即依他起之相。空即圓成實之性。斯則虗妄真俗。性相有空。徹本窮源。皆唯識性矣)。
(○〔論云〕)。
(●一徧計所執性。頌曰。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論曰。周徧計度。故名徧計。品類眾多。說為彼彼(六七二識徧於一切染淨法上計實我法名徧計所執如繩上蛇))。
(●二依他起性。偈曰。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論曰。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皆依他眾緣而得起故(依他眾緣和合互起猶如幻事如麻上繩))。
(●三圓成實性。頌曰。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論曰。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二空所顯真如為性。(依他性是唯識體從依他起分別即是徧計從依他悟真實即是圓成唯一真空圓滿成實如麻獨存)又解深密云。翳眼人如徧計。青黃如依他。淨眼如圓成。三無性論云。塵即分別性。識即依他性。如如即真實性。攝論云。分別性如蛇。依他性如藤。圓覺鈔曰。徧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圓成情無理有。相無性有。古師總釋云。圓成是真。徧計是妄。依他淨分同真。染分同妄)。
([?(○/○)]七大勢至菩薩三)。
([│/○]初遇佛受教二)。
([?(▽/○)]一標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疏】亦名無量光。得大勢。如觀經釋。念佛三昧。如下自明(〔法華文句〕得大勢者。思益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又云。大勢至菩薩。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諸佛淨妙光明。號此菩薩名無邊光)。
(△〔悲華云〕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居於彌陀左右)。
(△〔普賢行願品云〕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鈔云〕無量光者。即阿彌陀佛名也。十六觀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受不捨。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筭數佛剎者。不取菩提。諸佛行化。莫先光明。可以反愚成智。㧞苦與樂。是故願求也。彼佛復有異名。謂無邊光等。即十二光也。十二者。無量。無邊。無礙。無對。焰王。清淨。歡喜。智慧。難思。不斷。無稱。超日月等。今按彼經無量光。即阿彌陀佛。具十二名。今經即言。十二如來。相繼一劫也)。
(△〔溫陵云〕佛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皆以光號。最後名超日月光者。表念佛三昧。能發智光。念佛之人。自性如來。十二時中。淨念相繼。則無量智光。超乎日月也)。
(△〔世界妙嚴品云〕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疏云〕念佛三昧者菩薩之父。故首明之。乃至十地。不離念佛〔鈔云〕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般舟三昧為父。般舟即念佛。此翻為佛立三昧。良以念佛即真。涉事與方便同。故得稱父。又念佛成佛。是親種故。言乃至十地不離念佛者。十地之中。皆云。一切所作。不離念佛念法念僧等。又云。知足天王。皆勤念一切諸佛所有名號。彼天是諸佛上生之處。故合修念佛三昧也。召體曰名。響傾人天曰號。通號別召。皆悉念也)。
(○〔智論云〕何者是念佛三昧。念佛者。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色身。身出光明。徧滿十方。如融閻浮檀金。其色明淨。又如須彌山王。在大海中。日光照時。其色發明。行者是時。都無餘色想。所謂山地樹木等。但見虗空中諸佛身相。如真瑠璃中。赤金外現。亦如比丘入不淨觀。但見身體。䏺脹爛壞。乃至但見骨人。是骨人無有作者。亦無來去。以憶想故見。菩薩摩訶薩入念佛三昧。悉見諸佛。亦復如是。以攝心故。心清淨故)。
([?(▽/○)]二敘教二)。
(▽一喻顯二)。
([?╳]一喻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疏】專憶。如佛念眾生。專忘。謂眾生不念佛者。如是眾生。見佛不定。故云若逢不逢等(〔孤山云〕佛恒普應。生不能感。是故。不定逢與不逢。或見非見也)。
([?╳]二喻念佛之[1]〔人〕)。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疏】佛與眾生。憶念相應。故佛與生。如形影也。
(▽二法合二)。
([?╳]一合不念)。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疏】如母憶子。佛也。若子逃逝。生也。雖憶何為。不會遇也(〔吳興云〕前云逢不逢等。此云雖憶何為。縱得逢見。不蒙法利。與逃逝無異。如智論言。舍衛九億家。三億眼見佛。三億耳聞不見。三億不聞不見)。
(▽二合念佛二)。
([?╳]一提喻貼合)。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疏】初提喻。若眾下。貼合。不假下。得益(〔補遺云〕一心門。憶佛也。理一心門。念佛也)。
(○〔引證〕〔普賢觀經云〕爾時行者。聞普賢說。憶持不忘。其心漸利。普賢教其憶念十方諸佛。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A68]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徧見東方一切諸佛。心想利故。徧見十方一切諸佛)。
(△〔宗鏡云〕無量壽經云。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海生。又云。心內辨正八。和合為蓮華體。此華本來無生。即是菩提心。心華自然。開能見佛)。
([?╳]二寄喻重顯)。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疏】染香有香氣。念佛得見佛。因果相稱。誰謂不然(〔溫陵云〕染香則襲香。念佛則見佛。故以念佛妙熏名。香光莊嚴)。
(△〔論云〕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二修習獲證)。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疏】念佛入無生者。初即以生滅心緣。念佛之相好。專[1]住一境。心無間然。見佛相好。光明莊嚴。依報眷屬。一一樂事。如對明鏡。自見面像。周眸徧覽。無非佛界。然後復觀所念之佛。諸有境界。俱為虗妄。本無自性。以從念想之所現故。能念之心。[A69]已起未起。自何而有。不見一法。畢竟空寂。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斯則能所俱寂。本來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此則由念相好。見法身佛。即無生念也。故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既得度。眾生法身。與我無異。無異之性。互相關涉。故念佛者。我皆攝取。故云。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觀經云〕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是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疏云〕即得無生忍。是初住初地〔鈔云〕如來將說十六觀法。預彰所說。是圓妙觀。故曰觀成即得無生法忍。經示此觀。是取初住徑㨗之門〔起信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遇緣往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記云〕准隨願往生經說。十方皆有淨土。云何偏指西方。答因易緣強。勝餘方故。因易者。十念為因故。緣強者。彼佛願力故)。
(△〔起信疏〕往生之人。類有三種。一如蓮華未開時。信行未滿。未能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A70]已去。華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信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A71]已去。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住初地。生淨土也)。
(△〔吳興云〕淨土。別指極樂。通及寂光〔觀經疏云〕四種淨土。各有淨穢。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㭊巧拙。有餘淨穢。次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今別指極樂者。娑婆雜惡。荊棘瓦礫。不淨充滿。同居穢也。安養清淨。池流七種。樹列八珍。次於涅槃。皆正定聚。凡聖同居。上品淨土也)。
(△〔肇公云〕群生萬行。業行不同。殊化異彼致令。感應不一。是以淨者應之以寶玉。穢者應之以砂礫。土之淨穢。繫之於眾生故曰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疏】念屬意根。即諸根所依。故攝六也。念即無念。故云淨念。不以念間。故云相繼。(〔孤山云〕觀經言念佛者。不得如彈指頃。念世五欲)此即於根大性世悟入也(〔補遺云〕念屬意根。正論修處。亦旁攝諸根。根根念佛也。意根若淨。諸根咸攝。故無選擇。如念佛時。眼不觀色。眼念佛。乃至身不著觸。身念佛。故曰。都攝六根。根大明矣)。
(△〔合解云〕識根二大。總合六根六識。一為圓明六識。一為六根互用也。我無選擇。都攝六根。不同餘聖。單修一根也。凡修淨業。必具身口意等行。意根觀想。舌根稱號。眼根見佛。身根禮拜。耳鼻二根。通作佛事。或口念。或意念。眼觀念。耳聞念。鼻知念。身禮念。六根圓念。謂之都攝。六根清淨。即佛土清淨矣)。
(△〔海印云〕眾生妄見根塵。執取成染。造種種業。臨終見地獄惡相。墮落生死。今念佛人。於六根門頭。一切見聞覺知。純一淨心。唯佛現前。念念成淨。故臨終見佛。彈指往生。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正不思議熏變之力。淨土唯心也)。
(△〔清涼云〕念佛三[A72]昧海藏門。略有三義。一由此定中。見多佛故。下文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是人得見佛。其量與心等。由念能見。所以為門。二一一佛德。是無邊海藏。由念能知。所以為門。云何無邊海。劫海所修有行願海。成就色門。有相好海。成就智身。有辨才海。建立念處。有名號海。修諸助道。有功德海。安處眾生。有淨剎海。如是諸海。一一無邊。各各出生蘊積名藏。三無邊勝德。由念佛生念法性身。則契如理念功德身。成無邊德。念相好身。證無邊用。故此一門。深廣蘊積)。
(△〔起信記云〕今有人不審利害於兩土。察因緣之勝負。說空行有。數寶受貧。往往窮理以無西。沈空而謗教。不知存我入覺。覺斯遠焉。而罔信安養。為息肩脫屣之地者。吾為之傷之。弗能[A73]已也)。
(○〔私謂〕是佛頂經。於圓修辦事中。密開修行方便。別有二門。於眾生外分曰。心存佛國。聖境冥現。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此為往生淨土言之也。於妙足一天曰。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灾不及。此為上生兜率言之也。二十五圓通章。彌勒勢至。與觀自在耳根圓通。文相連躡。彌勒曰。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心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此上生之化主也。勢至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此往生之導師也。經文於此三章。次第連綴。良欲使末法眾生。真實修習。以觀自在為一車。以慈氏勢至為兩輪。運載無量有情。之於妙莊嚴海。故曰。現權之教。隨機巧施。逐要利生。無過見佛。學者其諦審之哉。無為過頭狂慧之談所誤)。
(○[A74]已上七人依七大悟入竟)。
(我無量劫。為世良毉。乾道本。一本云我無始劫)。
(修習水觀。乾道紹興及各本並同。惟長水本作水精)。
(遭違害鬼。會解云。應作為害。是夜叉鬼王名。乃身子過去之怨也)。
(合十方佛。傳一妙心。乾道本。一本云令十方佛)。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五(之二)
校注
[0653k01] 別破疑情之解結同體疑 [0653001] 義一本作論 [0658001] 故一本作破 [0658k01] 破疑情之三六解一亡疑二 [0658k02] 一且明結之因起二正示六解一亡三劫辨解結次第一舉事二合顯 [0659k01] 二正示六解一亡 [0659k02] 三却辨解結次第 [0661k01] 二廣引修證一阿難請問圓根 [0661001] 二當作一一 [0662k01] 二諸聖各說證門初觀六塵悟道六 [0663001] 登位一本作位登 [0664k01] 二觀五根悟道五 [0666001] 清淨下一本有成阿羅漢一句 [0666002] 從一本得 [0666003] 空海下一有同佛知見句 [0667001] 盡一本作空 [0667k01] 三觀六識悟道六 [0667002] 得一本作其 [0668001] 行一本作法 [0669001] 乾一本作揵 [0670k01] 四觀七大悟道七 [0670001] 獲疑護 [0671001] 持經一本作持地 [0671002] 精一本作觀 [0674001] 人一本作得 [0675001] 住一本作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3 冊 No. 287 楞嚴經疏解蒙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科01](○躡上卷別破疑情科之二)。
([○@│]二解結同體疑二)。
([?∴]一阿難伸請二)。
(卍一迷[A1]已猶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