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目錄
- 卷首
- 一 古今疏解品目
- 二 諮決疑義十科
- 第一卷
- 一之一 經前十門懸敘 經起如是我聞盡序分
- 一之二 起阿難見佛盡七處徵心竟
- 一之三 起卷中爾時阿難盡卷末
- 第二卷
- 二之一 起爾時阿難盡含受十方國土
- 二之二 起阿難白佛言盡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 二之三 起阿難汝猶未明盡五陰非自然性
- 第三卷
- 三之一 起復次阿難云何六入盡十八界非自然性
- 三之二 起阿難白佛盡七大文說偈讚佛
- 第四卷
- 四之一 起富樓那問生起盡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 四之二 起阿難及諸大眾盡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 第五卷
- 五之一 起阿難白佛盡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 五之二 起阿難請問圓通盡二十四聖說竟
- 第六卷
- 六之一 起觀音說圓通盡觀音名徧十方界
- 六之二 起世尊放光現瑞盡文殊說偈獲益
- 六之三 起阿難請問修行盡六種清淨明誨
- 第七卷
- 七之一 起阿難汝問攝心盡如來宣說神呪
- 七之二 起阿難問漸次修行盡眾生十二種類
- 第八卷
- 八之一 起阿難如是眾生盡四加行位
- 八之二 起十地位盡結經汝當奉持
- 八之三 起阿難請問六道盡十種仙趣
- 八之四 起阿難諸世間盡自此[A1]已往名為欲界
- 第九卷
- 九之一 起色界一十八天盡總結精研七趣
- 九之二 起如來將罷法座盡想陰十種魔事
- 第十卷
- 十之一 起阿難諸善男子盡行陰十種心魔
- 十之二 起識陰十種見魔盡修進最後垂範
- 十之三 起阿難重復白佛盡流通作禮而去
- 卷末佛頂五錄
- 一佛頂圖錄
- 二佛頂序錄
- 三佛頂枝錄(中分七)
- 四佛頂通錄(上下)
- 五佛頂宗錄(中分三 一垂示宗旨上下 二參會公案 三舉拈偈頌)
No. 287[A2]-A 佛頂蒙鈔目錄後記
萬曆[A3]己亥之歲蒙年一十有八。我神宗顯皇帝二十有七年也。帖括之暇。先宮保命閱首楞嚴經。中秋之夕。讀眾生業果一章。忽發深省。寥然如凉風振簫。晨鐘扣枕。夜夢至一空堂。世尊南面凝立。眉間白毫相光。昱昱面門。佛身衣袂。皆涌現白光中。旁有人傳呼禮佛。蒙趨進禮拜[A4]已。手捧經函。中貯金剛楞嚴二經。大學一書。 世尊手取楞嚴。壓金剛上。仍面命曰。世人知持誦金剛福德。不知持誦楞嚴。福德尤大。蒙復跪接經函。肅拜而起。既寤。金口圓音。落落在耳。由是憶想隔生。思惟昔夢。染神浹骨。諦信不疑矣。備官詞林。討論典故。聞嘉靖中。內江趙大洲教習庶吉士。課讀楞嚴。謂諸君年長四十。少亦三十。不以此時讀此經。待何時耶。三復斯語。鞭影入心。不自知口呿齒擊。急杵撞胸也。頓踣仕途。流離國難。萬死備嘗。一身餘幾。波叱填耳。斧鑕攢軀。血路魄迴。刀山魂返。噩夢乍歇。藏識孤明。楞嚴積因。影現心目。經言。如汝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忽然覆覩。記憶宛然。曾不遺失。誠哉是言也。庚寅之冬。不戒於火。五車萬卷。蕩為劫灰。佛像經厨。火焮輙返。金容梵夾。如有神護。變慴良久。矍然憬悟。是誠我 佛世尊。深慈大悲。愍我多生曠劫。遊盤世間文字海中。沒命洄淵。不克自出。故遣火頭金剛。猛利告報。相拔救耳。尅念瘡疣。痛求對治。刳心發願。誓盡餘年。將世間文字因緣。迴向般若。憶識誦習。緣熟是經。覽塵未忘。披文如故。撫劫後之餘燼。如寤時人。說夢中事。開夢裏之經函。如醒中人取夢中物。此佛頂蒙鈔一大緣起也。竊自循省。厥因有三。名言習氣。書生筆格。剽觀河之玄義。模寫逝川。拾圓通之剩文。發揮耳順。採掇菁華。鋪陳粉繪。添乳中之水。雜彼醍醐。收茹後之泥。塗茲場地。博易不殊搏黍。游戲亦類聚沙。其因一也。上黨舊游。曾遺正脉。(交光正脉友人程孟陽游澤潞得本)吳門法侶。先贈圓通。(幽溪圓通疏初出即中兄贈我曰此後時閱首楞標準也)迨三篋得脫沈灰。而二本仍棲舊皮。惟茲初簣。用為先資。雖非覺海之全珠。抑亦昏塗之束炬。其因二也。東海徵心。少依講席。(指東溟管夫子)牢山懸鏡。長侍巾瓶。(指海印憨山大師)典刑日遠。記莂自慙。違先生之況。岐路茫茫。煩智者之訶。問橋種種。迴心遲暮。仰託師承。灌頂之大法昭然。覺迷之緒言具在。入室敢同真子。泛海終藉導師。其因三也。此經章門廣博。標指參差。三觀橫分。三摩錯互。舊解既表中未定。新章亦逐北同走。竊欲甄明總別。參詳異同。搜剔本根。薙剟稂莠。務俾鈐鍵開滌。教觀分明。入三摩地門。照涅槃日。示明了還家之路。修三無漏學。濯奢摩水。斷輪迴生死之根。庶可以上報佛恩。下酬誓願。是本心也。會稡一經。披尋三載。鈔略十卷。但是筌罤。諮決十章。敢云懸敘。慧慙天鳥。鈍笑人牛。斯所以執簡汗顏。臨文永嘆也。昔者宋學士景濂。嘗言清凉大士。一遵 如來遺教。學無常師。問律於澧公。受南山行事於曇一。傳涅槃起信法界觀還源記於瓦官。咨雜華於大詵。習天台止觀法華維摩等疏於荊溪。參決南宗禪學於牛頭忠徑山欽。群機盡攝。萬理俱融。卓然為一代之師。去聖日遠。末學支分。欲總萃諸家。折衷融貫。恨鮮有可言斯事者。居今之世。末法倒瀾。時教凌夷。魔外鋒起。誠欲兼綜性相。和會台賢。抉擿生盲。枝柱惡覺。故當弘闡此經。導其先路。斯則照萬法之智燈。燭群邪之心鏡。撈籠末劫。津筏異生者也。標斯言於經首。庶以當發願文。仰扣三尊。冥求加被。世之法將。有智覺轉輪。深心荷擔。如學士其人者。施我慧目。鑒而助之。
歲在閼逢敦牂九月三日海印弟子虞山蒙叟錢謙益焚香肅拜敬書於絳雲餘燼處之右廂
No. 287-B
錢謙益曰。蒙之鈔是經也。創始於辛卯歲之孟陬月。至今年中秋而始具草。歲凡七改。藁則五易矣。七年之中。疢病侵尋。禍患煎逼。僦居促數。行旅喧呶。無一日不奉經與俱。細雨孤舟。朔風短檠。曉牕鷄語。秋戶蟲吟。暗燭彚筆。殘膏漬紙。細書飲格。夾註荖行。每至目輪火爆。肩髀石壓氣息交綴。僅而就寢。葢殘年老眼。著述之艱難若此。今得潰於成焉。幸矣。削藁麤就。編排略畢。插架閣筆。喟然三嘆。何嘆乎。蓋深嘆夫解經之實難。而古人之未易以幾及也。蒙初繙此經疏解。上遡資中。下循長水。文質理精。詞簡義富。有讀之三四過。猶未了者。有繹之三四年。始得解者。少言多義。自古皆然。無不契真。無不成觀。今師箋釋。波瀾滿紙。少時涉眼。亦自爛然。旋目觀之。氣味索薄。如翳眼亂華。都無生處。其或披新獵異。自數珍寶。不知互互料簡。胥為芻狗之[A5]已陳。又或立義開章。別安眉目。不知彼彼具含。元是籬落之長物。去古久遠。聖師不作學者之智日麤。則心益不小。學日陿。則見益不圓。未了宗源。輙加搴剟。不詳利病。先設砧椎。道安有言。豈將不知法者勇乎。蒙為此懼。葢[A6]已有年。鈔略一周。平心普告。竊謂自今[A7]已往。一切大乘契經。與夫諸聖造論。宗趣深遠。義疏繁芿者。胥當依佛頂之例。權閣今文。先宗古釋。務俾先佛心宗。與古師教眼。分齊脗合。血脉疏通。大義炳然。微言不墜。然後網羅多家。衷其得失。將使四河俱入。勿令一漚自認。如是。則如來之慧命續矣。法燈衍矣。宗教不患乎分塗。魔外不憂其熾盛矣。正法難聞。魔民未憗。汝遵佛語。名報佛恩。凡我善友。無忽苦言。共截象流。免游兔經。如以為是古非今。卑他尊[A8]己。大妄語成。墜無間獄。佛有明誨。敢食斯言。是鈔也。激贊諮決。親加標目。慫恿卒業。發願流通者。蒼雪徹師也。指決三摩。冥符古義。相期揚榷。未覩厥成者。蕅益旭師也。與聞草創。共事藍縷。採掇清凉。佽助旁論者。含光渠師也。指瑜伽之教相。考匿王之生年。搜剔小宗。旁資引證者。楚松影省師也。明鏡清流。不辭披拂。霜天雪夜。共許參求者。長干社中勗伊閒師。介立旦師。雪藏韶師。介丘殘師也。耳目濡染。晨夕扣擊。歡喜贊嘆。異口同音者。里中石林源師。及亡友陸銑孟鳧也。敢告諸方。勿恡誨廸。凡霑法乳。敬竢續書。
歲在強圉作噩中秋十有一日輟簡再記於碧梧紅豆莊。是歲長至日書於長干大報恩寺之修藏社。
No. 287-C
(丁酉長至。遇雪藏韶師於長干。出斯鈔就正。韶師偕介丘殘師。呵凍開卷。廢寢食五晝夜。讀罷。說八偈以唱嘆。介丘告我曰。雪老教乘宿學。不妄許可一字。謂此鈔得楞嚴大全。古聖師面目各在。亟宜流布。勿復疑滯。踰三年[A9]己亥。江邨歲晚覆視舊稿。良多䮞駮。抖擻筋力。刊定繕寫。寒燈黯淡。老眼昏華。五閱月始輟簡。卷帙粗了。韶師順世之音旋至。及門之士。佽加鉛槧若毛晉。黃翼何雲者。一歲中相繼捐舘。法將徂謝。伴侶凋零。少分繙經。殺青未愸。逝川藏舟之感。迢然如積劫矣。明歲。余年八十。室人勸請。流通法寶。以報佛恩。遂勉狥其意。然此鈔不敢終閟者。以韶師及諸方敦趣之故。而韶師囑累一念。逾于肉燈身座。尤不忍其抑沒也。韶師偈有曰。七處徵心妄本空。八還何處覓行蹤。不知身在含元殿。更問披簑釣雪翁。又曰不生不滅是因根。三世如來共一門。欲識劫前無混濁。一聲羗笛闇銷魂。讀斯鈔者。知韶師為法深心。八偈在卷端。一一皆發妙高頂椎椎聲矣。韶師住匡山。為蕭伯玉所諮請。今茲刻經。伯玉猶子孟昉。首先唱導。亦緣因也。上章困敦歲三月三日敬他老人謙益焚香再拜重記歲月)。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首(之一)
古今疏解品目
唐
崇福寺惟慤法師疏(慤公於至德初年。得房相家筆受經函。發願譔疏。計十一年始下筆。勒成三卷。目為玄贊。文義幽[A10]賾。盛行西北。實此經疏解之祖也。高僧傳云。慤公撰疏。夢妙吉祥乘狻猊。自其口入。及將徹簡。寐中見由口而。出。在。乎華嚴宗中。文殊智也。永明宗鏡。引慤公論楞嚴六十聖位。深契華嚴圓融法界之旨。人知長水釋楞嚴用華嚴宗旨。而不知其原本於慤公也。長水解經首一時。有說法領法四對。金剛刊定。記云。此是慤公楞嚴疏意。故知長水之疏。於玄贊採擷多矣。萬松錄。載慤師八處徵心科解。尤奇崇福。義海諸書。亦云興福)。
魏北舘陶沙門慧振科判(振公初立義例。即此經科判之祖也。資中[A11]已下。皆所遵用長水云。振公八段。資中顯稱。吾今從古。依振公判。八段七科。開合之異耳。北峰七科。溫陵五分。標指有別。義門不殊。後人各樹門墻。競標科段。清涼訶為[A12]已雜塵飛徒盈紙墨。今並裁而削之。雖云近師長水。實則遠宗舘陶。先河後海。何必改作。振公亦云慧震)。
蜀資中弘沇法師疏(繼崇福而作疏者。資中也。義例則取諸舘陶。古今疏解。惟此三師。導其前路矣。長水疏經。多引沇師舊文。而不舉其名。以義海諸書。參之今疏。略可考見。其解奢摩他三法云。大意與一心三觀相應。此則原本止觀。即孤山諸師。用台觀解經之祖也)。
長慶道巘禪師楞嚴說文(巘師以趙州嗣孫。撰此經說文。宗門引重。義海失載。會解遂沒其名。故其書不傳。今於海眼補註。大藏一覽等書。採其零義。略鈔數則。唐人以禪宗解經者。自長慶始。於振沇二師之外。別標一宗。即溫陵諸師之祖也)。
五代吳越
永明寺智覺壽禪師宗鏡錄(禪師會三宗學者。集錄大乘經論。諸家語錄。撰宗鏡錄一百卷。折衷法門。會歸心要。多取證於楞嚴。所引古釋。即慤振沇三家之說也。長水疏經。裁決要義。用宗鏡為詮準。而寂音僧寶傳。發明永明撰述。以徵心直指為緣起。古師弘法。確有淵源。今人習而不察。間有採剟。徒取駢偶之詞。資為旁義而[A13]已。蒙之鈔略。披文揀集。廣引證明。零義單詞。罔敢遺闕。欲使學者。知古義有所從來。勿尋枝而失幹也)。
宋
真際崇節法師撰刪補疏。
𭬥李靈光洪敏法師撰證真鈔(二師疏鈔。未見全文。略見義海諸錄)。
長水疏主楞嚴大師子璿撰義疏註經十卷(長水初依靈光敏師。學賢首教觀。尤精於楞嚴。[A14]已而得悟於琅琊。受扶宗之付囑。乃依賢首五教。馬鳴五重。詳定舘陶科判。採集慤沇敏節諸家之解。釋通此經。勒定一家。是中修治止觀。參合天台。揀辨心識。圓𠬧宗鏡。理該教觀。[A15]文通經論。性相審諦。悟解詳明。裴相之贊圭山云。文廣理一。語簡義圓。以方長水。良無愧焉。今茲鈔略。奉為準繩。期於研照智燈。刊落枝蔓。紫柏有言。長水疏經。為百代心宗之祖。卓哉斯言。即寂音義學之訶。亦可以息喙矣)。
(△稟長水之學者。有蘇臺元約疏鈔。宋時盛行于世。今不傳。又有道歡法師手鑑。及釋要等。皆鈔類也。今略見海眼補註。及桐洲集註)。
泐潭曉月禪師標指要義(宜陽參學比丘應乾集錄)。
△閩僧咸輝楞嚴經義海三十卷([A16]已上二書皆長水之流派也。月公與長水。同參瑯琊得悟。晚居泐潭道濟庵。與其徒應乾。論楞嚴指決。其科節一依長水。取其文之精要。刪掇附註。乾道中。咸輝書[A17]記。研究標指。知月公本依長水也。遂取疏義標指。排合經文。附以吳興集解。目為義海。雖採集眾解。一以長水為綱骨。其言曰。諸師師承不同。得失互見。正相與抑揚聖教。洗蕩物情。亦庶乎通人之言矣)。
孤山法慧法師智圓經疏十卷谷響鈔十卷(釋自撰楞嚴疏)。
△吳興淨覺法師仁岳集解十卷(集崇福[A18]已下諸解。而附[A19]己說為私謂)。
熏聞記五卷(釋自造集解)。
(△自智者大師。遙禮楞嚴入滅遺記。於是孤山圓師。首先奮筆。思應肉身比丘之讖。用三止三觀貼釋此經。吳興岳師。力扶孤山。張皇其說。自時厥後。講席師承。咸以台觀部屬楞嚴。無餘說矣。今按孤山教義分明。文詞富有。十部疏主。宜其擅名。然其分配三止。則觀網未圓。錯解三摩。則義門未確。春前夏滿尅定說經。則時教未審。葢亦山外一家之言。非此經通義也。吳興分衛得悟。若拓虗空。詞辨從橫。穿穴經論。妨難側出結彈繁興。方諸古人。良多新解。未免自尊[A20]己德。下視先賢。未能善自他宗。抑亦招建立過。當其雪謗扶宗。[A21]已無上古。豈知靈芝開口。更有後人。此病於今正煩。未能縷指)。
△桐洲法師懷坦集註十卷(南渡[A22]已後。稟學台宗者。竹庵可觀。得法於車溪。大慧稱為教海老龍。雖其搜剔苦心。未免葛藤滿紙。觀之嗣。為北峰印。印之後。為桐洲坦。無極度。各有詮釋。桐洲集註。收集神智補註。竹庵補遺。北峰解題諸家。皆以敷演教觀。輔翼圓岳。開張本宗。顯揚父祖而[A23]已。元皇慶中。北峰孫我庵本無。重為修治。附以私議。亦山家一家之書也。栢庭善月。嗣法月堂。竹庵常命分講。著玄覽二卷。疏通大意。謂一家借位。未始定論。斯亦山家之錚錚者矣。經肆流傳。更有侗洲集註。馮祭酒作序者。多引融室廣註。知為國初撰集。或桐洲後人託名也。懷坦。今本譌為思坦)。
石門圓明禪師洪覺範著尊頂法論十卷(亦云寂音尊者)東吳雷庵正受如方山新論例釐論入經名曰楞嚴合論而自附[A24]己見為論補(寂音謂此經說尊頂法。明見。佛性。而傳注之家。從而汩之。學者乃疑以為教乘。嘗深觀之。得世尊意於諸家箋釋之外。由是造論。略正綱宗。排斥異說。以無頂頂相法。超見悟明為了知。以止觀妙法。稱性觀照為方便。使人知成佛顯決。修行要門。從語言文字三昧。證入自住三摩地。如是而[A25]已。其與靈源論法相抵。及其扶宗衛法之苦心。蒙于佛頂枝錄。著之詳矣。論中妙義。玲瓏逗漏。殆如走盤之珠。駭鷄之犀。而援據經論。斷章竪義。未能盡厭人心者。亦間有之。如謂佛頂三摩提。為請法中之一也。謂菩薩具足萬行。非首楞嚴具足萬行也。謂前五識。是第八識相分也。引瑜伽眼識三心。謂第三心為等流也。揀長水結歸五重。不知是清涼逆推之法。而斥為義學也。若此之類。或然或疑。將頂論自有綱宗。或禪解不無影略。世有法匠。自出手眼。刊而正之。無俾疑誤後學。斯亦寂音所印許也。雷庵補註。稟承尊頂。其統論曰。直指之道。非觀照所及。如來不能提攝慶喜。令其自見自悟。至如來自到境界。不得[A26]已而示以入三摩提之路。破五陰魔之惑。是為最後垂範。信斯言也。則此經中宣勝義中。最勝義性。總是第二門頭。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何謂一門超出。觀世音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何以上合諸佛。學人承誤。莽蕩撥無恐有空魔。入其心腑。未能長飲光之[A27]笑。祗足重石門之悲。蒙故不得而不辯也)。
王文公介甫楞嚴經解(文公罷相。歸老鐘山之定林。著首楞嚴疏義。洪覺範稱之。以謂其文簡而肆。略諸師之詳。而詳諸師之略。非識妙者莫能窺也。有宋宰執大臣。深契佛學。疏解首楞者。文公與張觀文無盡也。文公之疏解。與無盡之海眼。平心觀之。手眼具在。具隻眼者。自能了別。蒙不敢以宗門之軒輊。輙分左右袒也)。
張無盡刪修楞嚴改名楞嚴海眼經兼採集諸家之解及[A28]己說為補註(無盡刪修楞嚴。竄易緣起。移置前後。芟除重複。改定聖位。削匿王指河之事。換槃特誦帚之因。信意增減。師心博易。全經面目。抹摋殆盡。越僧慧印謂為玅喜所印讚。公然題目。標為新舊二經。雷庵受師。抗詞駮正。累數千言。以大慧語錄考之。宋有孫知縣者。曾以臆見刪改金剛經。大慧答書。以為敢作如是批判。招因帶果。毀謗聖經。當下無間獄。雷庵之駮海眼。即移玅喜答孫尹之書。以駮無盡也。用其文而隱其人。不敢以彈駮海眼之故。移師於玅喜也。雷庵之用意。亦可謂微而彰矣推無盡之本病。葢有兩端。一則禪人習氣。高擡宗眼。脫略教宗。觀其論太極邪因。料簡清涼。數行之中。引疏而遺鈔。則於他經可知。一則有宋儒者。學麤心大。廬陵敢非十翼。河南擅更戴記繆妄成風。無盡遂衡加於教典也。吾為此懼。普告來者。玅喜復起。不易斯言)。
溫陵寶勝禪師戒環要解十卷(環師一生掩關。深悟玄理。法華華嚴楞嚴。皆有新解。而是經則於台家觀諦。膠纏封執之後。解黏釋縛。迢然自遠。其識見有大過人者。於時稱之者。以為長水之疏元約之鈔。文義浩博。學者泛其波瀾。益味元本。要解言約義豐。詞暢理詣披文見經。如指諸掌。蒙竊謂溫陵之解。以長水為椎輪。闇用其義門。而巧遮其面目初非能絕出於長水也。長水由禪綜教。能用文字解脫。故其宗趣深。溫陵用禪判教。主於解脫文字。故其宗趣㨗。在華嚴宗中。長水遠紹清涼。溫陵別承棗栢。斯其所以別與。環。師自敘。謂及觀璿月圓三師。及長慶巘閩中度舒王張觀文之說。皆不足為準繩。其主張未免太過。而近世學者遂欲宗溫陵而祧長水。此則目睫之論也)。
勝國蒙古
天目中峰幻住和尚明本楞嚴徵心辨見或問一卷(中峰廣錄別出)。
(△幻住受高峰心要。坐斷死關。於金剛圓覺楞嚴。各有發明甞以楞嚴小本。付弟子天如曰。吾於徵心辨見。略示指點。汝當發明全經。以終吾事。此則師會解之緣起也。今會解列唐宋九師。附[A29]已為十。而不錄幻住之解。以為禪有禪解。經有經義。不欲混為一門。以長後人之狂慧也。九師之中。刊落長慶說文。亦復如是。此則師集解之深意。殆非今人所知。蒙故表而出之)。
中吳師子林天如禪師惟則楞嚴會解十卷(集唐宋九師解附以補注為十高麗麻谷則師解別出)。
(△則師得法中峰。受小本付囑。會唐宋諸家疏解。三年而成此書。南北講席。師承墨守。垂二百年乃有異議。有人言此天如之楞嚴。非如來所說之楞嚴也。蒙詳定此解其宗印雖本原天目。而教眼則專屬天台。孤山吳興。主伯亞旅。收溫陵為眷屬置長水為附庸。宗趣一成。取捨碩異。宜其傳久而敝也。此師根據父祖。一室臥雲。於時通人稱其隨機說法。如月印水。會解其最經意之書。自謂若合殊流。同歸于海。而數傳之後。遂有延津刻舟之嘆。信乎。舉揚宗說易。詮註佛語難。習禪之家。拂略義解。雖寂音未免遺譏。而況其它乎)。
(△洪武中。槃陰沙門洪闊。稟承天如。輯冥樞會解十卷。萬曆中。擕李幻居真界。輯楞嚴纂註。燕中講師如相。兼採合論管見等。輯古今合解。皆是會解枝流。故不別開)。
皇朝
吳江融室法師淨行楞嚴廣註十卷(行師傳賢首教觀。洪武丙辰。住持中吳報恩禪寺。註楞嚴楞伽。並行于世。自台家諦觀。詮旨紛如。長水心宗。等閒抹摋久矣。行師獨歸宗長水。一燈再燄。長水十門首義。一為尅示真三昧故。吳江曰。三摩地門。是楞嚴一經。所詮總相也。長水曰。此之三昧。具足多義。吳江曰。三摩提。即非阿難所請之三摩。一經總相法門。不出于此也。由孤山錯解三摩。致多師紛爭三觀。經中三摩地大總相法門。譬如摩。尼寶珠。沈理塵垢。長水遺文。猶含藏於額內。吳江新解乃豁露于衣中。蒙故於行師廣註。特為詮表。使諸方學者。知三摩地總別法門。古人區別[A30]已久。故非別立新章。強扶昔義也)。
大興隆寺魯山法師普泰楞嚴管見(泰師。弘正間名僧也。習賢首教觀又嘗分衛近郊。遇草菴翁媼。教習唯識。著楞嚴管見。力排會解。密藏開公曰。於經旨不無得失。亦多人所未發者)。
曹溪憨山海印大師德清懸鏡一卷通議十卷(大師少依長[A31]干無極法師講筵。[A32]深探楞嚴教觀。縛禪臺山氷雪中。堅凝參究。以此經印證照矚。居東海那羅延窟。枯坐三年。海湛空澄。一夕發悟。全經觀境了[A33]然心目信筆述懸鏡一卷。詞富理圓。包絡觀網。晚年結制南岳。狥門人之請。復著通議。以釋全經。舉要言之。則亦懸鏡之餘耳。大師氣宇如王。游徧知海。夢登彌勒棲閣。親受識智染淨宗旨。胷中一部楞嚴。自海印發光。不思議心中流出。一心三觀。融會發揮。自他師訓解。則為口頭三觀。數他家之珍。自大師演說則為當體三觀。觀掌中之果。文字性離。無別解脫。懸鏡之云。即清凉鏡光無盡之義也。乃欲執世諦文字。評量虗空。不[A34]己愚乎)。
(△湖南顓愚禪師觀衡。初依五臺空印法師聽習經論。後歸大師。提究向上。著四依解十卷。謂大師懸鏡依三觀分經四分。即同溫陵五分。一謂三觀體。即見道。二謂三觀相。即修道。三謂三觀用。即證道。四謂三觀名。即結經又云楞嚴一經從始至終。教義理智因果。總一觀字。此觀字。全體是如來藏心。故曰首楞嚴究竟堅固。究竟即能觀智堅固即所觀理也。撮其要義。庶幾不失師門宗旨)。
紫柏達觀大師真可楞嚴解一卷(紫柏全集中別出)。
(△大師得無師智。具金剛心。如水中龍。如陸中象。其研究教乘。覃思析理。不以性破相。不以宗略教。不以賢壓台。近代宗匠。未有公虗博大若此者。伏膺石門之書謂五百年後。始知宗門綱宗之說。照用生殺之機。而其論長水。則曰。璿師因讀楞嚴而生疑因疑而參瑯琊。頓悟清淨本然之心。遂為百代心宗之祖。初不依寂音之論。以義解遣拂也。師每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以文字三昧。證清淨音聞。是首楞一經教體。約文拈義。每有提唱。翦截葛藤。超然於箋註之表。此解則偶見筆剳者也)。
雪浪三懷法師洪恩經解科判一卷(師與憨山大師。同出無極之門大師入五臺山。於氷雪堆中。參究大事。師承本師法席。以南方佛道久湮。出為人天眼目。其誓願一車兩輪也。南北講肆。墨守舊聞。會解郵傳。紏纏熟爛。師疏通灑落。稱性而談。聽聞者耳目更移。知見開滌。講[A35]已。輙墨然罷去。人或請之。微笑而[A36]已。師既擺落文字。不肯著書。歿後講席雖昌微言中絕。世所流傳誦習。往往標記錯雜。附會失真蒙于亡友陸氏篋中。得故紙一束。題曰雪浪楞嚴解。枝經理解要言不煩。科判一章。尤為孤逈。觀其指意。以謂撮要提綱。因指見月。古今科行線路。煙𩗺塵飛。皆唯恐不埽而去之也。郢人[A37]已逝。斵輪不傳。聊借殘編。以存玄義。其諸假託。金錀罔辨。具隻眼者。幸無惑焉)。
(△。雪浪之高足弟子。分擅講註。有巢口雨手之目。雨即二楞通潤法師。撰楞嚴合轍者也。此書盛談師門講授。顧其開演宗指。略而不傳。中年瓣香。傍歸上黨。又復雜拈公案。多引機緣借禪門捧喝之談。資講筵排演之口。魯冠適越浰語帶吳。豈能廣設門庭。終是自資敗闕。語云智過於師。方堪傳道。豈不然乎)。
雲棲蓮池和尚袾宏楞嚴[A38]摸象記一卷(雲棲修淨業。為念佛大師。不居禪講故有[A39]摸象之言。然謂經中三觀之義隨文皆具。他摩必含攝禪那。禪那必融會空假。時師割截段落逐文分配。無有是處。又謂文殊結經五名。譯人撮略立題。不應將此經十軸。挨配經題。某卷為大佛頂。某卷為如來密因等。於時交光正脉。初傳江表。人謂為雲棲所印讚。傾動諸方。而不知[A40]摸象此文。超然懸解。故[A41]己臨其茅蕝。鍼其膏肓矣。厥後有柴紫乘時。開講虞山。亦曰。世尊說法。直指人心。一句一偈。便可入楞嚴大定。修證圓通。豈必尋行數墨。分配一經文句。如線貫華而後可入三觀哉。此師料揀。亦本[A42]摸象。可為誦文之師。作應病之藥也)。
(△一時講師。由雲棲而出者。柴紫乘時有講錄十卷。雲棲廣莫撰直解。虞山鶴林大寂撰文義。各十卷。消文貼釋。咸有可採)。
內江中川法師界澄新疏十卷 五臺空印法師鎮澄正觀疏十卷(中川通解深密諸經。廣搜阿毗達磨藏。鈎深索隱。釋通此經。殆亦所謂多說法相。少說法性者也。然下視時流。耳食目學者。則天淵矣。空印為萬曆中五師之一。北方法席最盛。博引大小乘諸經論。證明首楞行位。破斥天台借別名圓之說。山家諸師。奮筆彈駁。要其是非。未有攸歸也。印師博通三藏。勇於持論。近代賢宗。斯為傑出者與)。
金陵秋溟先生殷祭酒邁太倉東溟先生管公志道楞嚴質問一卷(殷公有榮木軒贅言一卷。論楞嚴要義。管公復以質言五則。殷別有溫陵要解輯補十卷。管別有問辨覺迷諸錄)。
(△皇朝隆萬間。儒門有法將二焉。殷公習靜牛首。從楞嚴金剛乾慧發悟。謂楞嚴流在五天。多諸經未聞之義。孤山吳興。廣博引釋。未必與本經符合。不若只以楞嚴釋楞嚴也。發悟之後。徧閱諸解。謂直吐心得。以經解經。無出溫陵之右者。夷考其宗趣。殆亦所謂以禪判教者也。東溟先生一代儒宗。悟入華嚴性海。標學乾元統天之學。總持儒釋。晚年應諸宗扣擊。盛談首楞奧義。論覺海元明。直窮眾生無明之最初起處。論妙明明覺。直窮過去宇宙之最初起處。其言橫豎三界。汪洋恣肆。過河沙而放煙海。世智辦才。靡不卷舌却步。而況於中人[A43]已下乎。蒙於此鈔。略舉緒論。聊以抽端啟錀。騰疑送難。非敢自附瓣香。阿其所好也)。
盧陵曾祠部鳳儀楞嚴宗通(金簡謁南嶽天台寺。禮智者大師拜經臺。發願書楞嚴於石室。以終拜經之願。[A44]已而徧採宗語。配合經文。取宗通說通之義。作為此書。永明有言。佛教[A45]已明。須陳祖意。達佛乘者。皆與了義相應。今則假借門庭鋪陳公案。始焉主宗而賓教。終將挾祖以令佛。謂阿難飛光印可。尚是從門而入。不如明眼宗師。回頭磕腦。撒手徹悟。如斯判斷。大妄語成。豈惟阿難不逮宗師。抑且如來遠輸諸祖。任汝說玄說玅。一味過頭正恐判教判宗。兩門負墮。近世儒者。此風尤熾。裨販指月。柝洗傳燈。不知眼翳五華。自謂口吞諸佛。濫觴未艾。作俑有人。能無三嘆於金簡哉)。
交光法師真鑑楞嚴正脉十卷(萬曆庚子 藩王殿下製序玅峯登公較刻)。
△天台幽溪法師傳燈玄義二卷(申釋其師百松楞嚴百問)會解圓通疏十卷。
△蕅益素華法師智旭玄義二卷文句十卷(交光自敘緣起。謂從楞嚴發悟。病中見佛。啟請註經。埽拂台觀。排抵會解。流傳幽朔。驚動江左。咸謂經入支那。未有此解。今則少夷矣。夫其奮乎百世之下。披剝陳言。發揮[A46]己見。不可謂非北方豪傑之士。第以擇法未端。立宗太勇。本祈祓除三觀。以顯深經。顧乃割剝全經。以配三法。三摩錯解。仍㳂舊聞。佛頂寄居。豈成實義。最初方便。別立其初。三漸次行。輙汰其一。每師心而自是。恐拂迹而彌多。若乃破識用根。或指其未符教理。因聞立所。或譏其自撰觀門。若非刊定分明。終懼宗塗矯亂。蒙固不敢附和山家。操戈助鬪也。幽溪力扶台宗。專依會解。教典博涉。觀網詳明。教博則文多氾濫。觀詳而理未周圓。識見每涉於支離。義解罕據其精要。玄義多文。廣明師說。駢一家之枝指。餔四教之陳羮。此類實繁。束之高閣可也。蕅益標釋三摩。正明三昧。辨梵音之楚夏。訂法相之總別。長水吳江。宗指印合。諮決初首。仗此證明。是以度眾而取之。此師律儀清肅。心眼孤明。著作專勤。未見其止。若其自立壇墠。凌躐古今。破立自由。是非不少。當俟諸方哲匠。公虛楷定。非蒙所敢置喙也)。
(△近代疏解。層見疊出。台家則有傳如講師截流。禪家則有湛然禪師臆見等。宰官撰述則有王墨池指月。汪靜峰依釋等。咸資採集。非敢愸遺。其有捃拾成文繆妄剛述。如近世所傳定本者。挾夜郎自大之識。取窮人竊號之誅。豈能點污虛空。何用黨仇枯腐。槩從薙削。不復累書)。
△鍾賀二居士楞嚴如說十卷(竟陵鍾惺伯敬自序曰。不揣冥頑。妄希信解。栖尋眾典。研討五年。永新賀居士中男。字可上。慧性辨才。深心閎覽。昔聚白門。演說數過。中來閩署。披剝四旬。辨因果於茲經。析異同於諸教。自謂厥衷所蘊。非緣予筆不宣。亦恐遺亡。勉為疏緝。取經中如所如說之語名之準佛五語之一也。鈔略甫周。始見此本。嗟吾二友。先得我心。是中析理命章。則賀氏之楷定良苦。因文闡義。則鍾生之筆受居多。所謂于諸家舊解。通其違隔。酌其複單者。即交光幽溪。函矢交攻之說。乘彼亂轍。略有折衷。故未可以儒者之文筆。聊爾置之也。若夫草剏者難。因修者易。登高臨深。良在今日。逝者可作。助我起予。徒惜輟絃。末由攻玉。臨文俛仰。有餘嘅焉)。
(蒙鈔引用疏解略例 此鈔稟承長水。次用大字。排列經文之下。懸敘[A47]已後。引用全文。單標一疏字。泐潭要義。則標標指二字。他如擕李之證真鈔。孤山之谷響。吳興之熏聞。寂音之尊頂論。或稱其名字。或指其地號。或列其書帙。隨文錯舉。初無定例。近代諸解。聞見錯互。多列名號。以防抑沒。若幽溪圓通疏。自署天台。僭本宗四祖之稱。不敢不削正也。通經科判。全依長水。間或略其繁芿。非敢妄言治定。具如諮決。覽者請詳)。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首(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首(之二)
諮決疑義十科
問曰。將撰疏解。先立章門。五重十科。咸稱懸敘。今茲鈔略。踵跡古人。初首十章。變名諮决者。何也。答曰懸敘者。敘一經之旨。諮決者。決一[A48]己之疑。懸敘者。決定之談也。諮決者。咨諏之義也。良以聖教綱宗。必須決定。初心研審。翻藉心疑。有疑而後能諮。有諮而後能決。能疑則扣擊猛利。如鑽木而火生。能諮則彈駮弘多。譬佩觽而結解。菩薩猶爾。凡夫可知。況復佛法冲深。眾言淆亂。此立彼破。流派滋煩。入主出奴。方隅罔辨。張羅一目。將舉一而廢諸。設網眾流。恐多岐而亂指。是用廣陳隅見。不避蒙求。列多病以請對治。面首塗而問識路。師心臆斷。吾知免夫。虗[A49]己求宗。有餘師矣。竊放清凉。略述製疏十意。一法門總別故。二三觀破立故。三顯示教觀故。四尅示方便故。五當機權實故。六義科刊定故。七聞修增進故。八人天行位故。九古今得失故。十鈔略義例故。
○第一法門總別者
經初阿難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玅奢摩他三摩禪那。此別相法門也。如來告許。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此總相法門也。云何三摩提為總相法門。略有二義。一者是諸經總相故。准大般若經。為諸有情。顯一切分別法相。遍攝持。是一切陀羅尼門相。遍攝受。是一切三摩地門相。十方菩薩。請住堪忍世界。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菩薩。得無礙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神通自在。住最後身。紹尊位者。智論云。有無量阿僧祇三昧門陀羅尼門。菩薩摩訶薩。學是三昧門。陀羅尼門。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廣說則無量。有無量諸三摩地。有真三摩地。唯九地[A50]已上。受職菩薩。獨有是三摩地。顯揚論云。菩薩摩訶薩。依此一一三摩地門。出生無量三摩地。諸聲聞緣覺。不達其名。此諸經論所詮總相法門也。二者是此經總相故。准諸經論。三昧。具言三摩地。地亦音提。梵音楚夏故。故長水云。尅示真三昧也。智論明首楞嚴三昧。秦言健相分別。大般若開諸三摩地。乃至無量百千。曰第一健行三摩地。第一健相三摩地。首楞嚴三昧經說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皆悉隨從。如轉輪王。七寶皆從。般若經言。爾時世尊入等持王玅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中。故曰。首楞嚴三昧。名為王三昧。正指此真三摩地也。佛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此一經所詮總相法門也。云何玅奢摩他三摩禪那為別相法門。准瑜伽師地論。若略說三摩呬多地者。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乃至金剛喻三摩地。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等。此中等持者。三摩地。等至者。三摩鉢底也。禪那者。靜慮也。三摩鉢底。即圓覺之三摩鉢提。即阿難所請之三摩也。三摩地即三摩提。不濫等至。三摩即三摩鉢底。不濫等持。華嚴七地亦云。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清凉疏曰。諸禪即四禪。三昧即三三昧。三摩鉢底。有其五種。是四是三。教相歷然。故曰別相法門也。說經之家。不考總別法門。謂三摩具云三摩提。濫為一法。自孤山圓師始。今依經文對決。有其二過。一者。阿難得深三昧。憶持如來十二部經。豈他摩等三相。尚有未了。但是於三法中。請問何者為最初方便耳。今謂是通請三觀。同單複標記之文。次下徵心了畢。啟請開示。指奢摩路為真際。從何開解。此一過也。二者。如來告示真三摩地。大總相法門。此門一門超入。即天王賜與華屋之門。即十方如來一路涅槃之門。今謂是三觀一門。舉次第脩持之法。向後建立道場。一門脩證。指入三摩地為住地。依何安立。此二過也。唯其誤解三摩地總相。為三摩之一法。一期之問答不清。全經之科斷俱錯。以故依觀詮經。[A51]已乖分齊。復將依經入觀。彌失指歸。此則佛頂經中。初門鈐鍵。應首先釐正者也(〔孤山云〕阿難始以三法為請。如來重重演說。一一破迷。悉具三法。葢酬阿難。三止之請也〔吳興云〕阿難所請。有通有別。通謂奢摩他等。別謂最初方便。下文從破心見以去。酬其通請。有三摩提。至辨諸聖圓通本根。酬其別請。今謂阿難請問三法中。何者是最初方便。是別請。非通請也。如來一經。委答最初方便。是別答。即通答也。原其誤本。皆以錯解三摩地為三摩故。細研長水疏文。宗致自了。下文最初方便章具之)吳江行師。刊定舊解。援據般若圓覺。標陀羅尼三摩地兩門。以證此經。經云。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玅脩行路則楞嚴圓覺。二經所詮總相法門。互相含攝之誠證也。依此詮釋。是為宗要。溺聞牽俗。胥無取焉。
○第二三觀破立者
自孤山圓師。稟天台三觀三止。貼釋楞嚴。霅川華亭。張皇其說。原其披文豎義。雖則印合楞嚴。實為開顯台觀。非以楞嚴註楞嚴也。乃以三觀註楞嚴也。非以三觀註楞嚴也。乃以楞嚴註三觀也。枝岐日久。矛盾漸興。初取解黏。終從埽蕩。約而論之。建立三觀者。謂天台所立三觀。即如來所說之三觀。立之誠是也。而其所以立者則非也。埽蕩三觀者。謂山家所立三觀。非如來所說之楞嚴。破之誠是也。而其所以破者則非也。言此中不應開立三觀。略有六義。一曰。消文未順也。涅槃之定慧捨。圓覺之靜幻寂。此但可消阿難啟請之文。未可以消有三摩提名大佛頂之文也。若言三觀之一。何以啟請兼舉三觀。而告示偏舉三摩。若言即一而三。何不首舉奢摩以攝三。而次舉三摩以攝三。以是故。三觀不應立。二曰。收教未該也。古人言圓覺之三。於涅槃大同小異。於天台理同趣異。(圭山)又言楞嚴之三。與涅槃名異義同。與圓覺名同義異。(神照)今欲一門開設。但用三法鋪舒。披文或通。尋義則局。以是故。三觀不應立。三曰。悟法未真也。北齊悟中觀以授南岳。南岳悟法華以授天台。天台獲旋陀羅尼。岳曰。非汝莫證。非我莫識。今之懸契楞嚴。依憑讖記。從何開悟。仗誰證明。以是故。三觀不應立。四曰。懸合未確也。天台謂三止映望三論。隨義立名。今之取印楞嚴。必云懸合。取蓋配函。持鏡覓像。能合。未叶圓頓之門。不合。有違映望之義。以是故。三觀不應立。五曰。本宗未契也。智者說摩訶止觀。止即奢摩他。觀即毗婆舍那。他那平等。即憂畢叉。章安疏涅槃云。三法不同。若聖行以戒定慧為三法。今文以定慧捨為三法。未嘗執涅槃三相。定配三止。古稱大師教門。解脫文字。山外則去之遠矣。以是故。三觀不應立。六曰。教相未融也。張一經以為羅。緝三觀以為網。次第歷別。影略鑽研。開則舉一即三。合則言三即一。如陳部籍。如列掌故。遂使誦文法師。如尋條而屈步。闇證禪伯。譬吹網而貯空。以是[A52]故。三觀不應立。若今師之埽三觀。見法未端。過亦非小。一者埽孤山。兼埽天台過。天台三諦三觀。見仁王瓔珞。三智三德。本涅槃大品。故曰。天台教源。與佛同致。但可謂孤山三觀。未叶楞嚴。安可謂天台止觀。不同佛旨。三觀三藏。畵像生面。戲論務法。何可長也。(是交光揀諦立藏文)二者。揀台觀。兼揀圓覺過。謂奢摩三名。尊重不翻。則圓覺三名。固非唐梵兼舉也。此經三觀則為玅定。彼經三觀則曰常塗。有常塗之三觀。何容有常塗之圓覺也。三者。訶台教。并訶起信過。起信雙現二門。即天台圓修三觀。雙照雙遮。不相捨離。今力揀三觀。以為覺觀思惟。不離六識。既訶天台三觀。全乖玅定。將揀馬鳴二門。有礙圓修。此亦兩口相嚙。必窮之論也。清凉謂龍樹中論。全取華嚴宗旨。天台亦依賢首品。立圓頓止觀。其疏華嚴。以三觀會智論。以三止攝台宗。三一圓融。以華嚴法界收之。罄無不盡。此經廣辨真空。交融理事。真三摩地門。即是華嚴圓融法界。萬法具足。何觀不立。一法不容。何觀不埽。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切鬬諍堅固。點空指月。皆可迴向虗空。此伸彼破。夫何有焉。
○第三顯示教觀者
此中所以不立三觀者。以一經十軸之文。皆具教觀故。要而言之。略有八義。一曰標觀體。經初顯示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此體即一真法界如來藏心。涅槃所謂首楞嚴佛性也。次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等。此則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禪定。陀羅尼門。悉皆攝[A53]入者也。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止觀言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正依一心法界。建立圓觀也。故曰標觀體。二曰立觀境。最初徵詰。先立心目二門。向下推窮。尅示奢摩一路。乃至三科勘辨。皆云。本如來藏玅真如性。正此觀也。華嚴明事法界。即根識塵大。世出世間。一切法數。天台止觀十境。第一觀陰界入。立陰等為境。以揀入理之門。起觀之處。龍樹破五陰一異。同時前後。喻如炎幻響化。皆是法也。故曰立觀境。三曰究觀相。既云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自此觀門。重重開演。金拳曜目。屈指飛光。阿難從心眼悟入。如來以對境印可。由是童耄觀河。正倒垂臂。上取日輪月體。下及林苑河沙。離見非見。出指非指。皆是用推簡法。顯觀察智。阿難大眾。獲本常住真心。空如手葉。身吹微塵。境智忽爾圓彰。空覺於焉顯發。故曰究觀相。四曰攝觀義。賢首論六重觀門。隨入一門。全收法界。喻如圓珠。穿為六孔。隨入一孔。全收珠盡。經云。阿難大眾。各各自知心精徧圓。包裹十方。正入此法界也。此觀一成。圓覺之二十五輪。仁王之三觀。中觀之三諦。觀網交羅。偏圓泯絕。故曰攝觀義。五曰定觀法。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依前歷顯藏心。圓修止觀。持清淨明誨。合道場軌則。乃至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光剎海。交光涉入。只此一念。觀境現前。故曰定觀法。六曰提觀網。二十五聖。各依方便。是交絡綺互觀。觀音大士。圓通超餘。是如意圓修觀。一觀即三觀。一聖觀即二十四聖觀。空假中觀。師網交羅。故曰提觀網。七曰歷觀位。五十五位。漸次安立。是圓融行布觀。金剛心中。圓明發化。是行布圓融觀。金剛寶覺。如幻三昧。始終觀照。只此一門。故曰歷觀位。八曰治觀魔。此中五重陰魔。即止觀四障四魔也。故曰。破觀名奪命。破止名奪身。又曰。磨觀訛令黑闇。磨止訛令散逸。經言彼塵勞內。汝玅覺中。如風吹光。如刀割水。魔依觀起。還依觀滅。用觀治魔。如藥治病。故曰治觀魔。上來八重。法爾覺照。總一觀體。總一觀門。是中於奢摩他。微密觀照。觀察對治。約有三重。如來愍諸眾生。無始生死相續。由不了第七轉識。是攀緣心。輪迴流轉。無常妄識。虗妄分別。周徧計度。猶如空華。於是重疊徵辨。作照了四科。會通七大之觀。立一頂楞嚴王。為大總持。此第一重也。如來愍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由不了第八藏識。是世界山河。發生緣起。三細六麤。業力增上。五濁五陰。相織妄成。於是反覆破顯。作六根解黏。六結解除之觀。立一金剛寶覺。為王三昧。此第二重也。如來愍六道眾生。隨其生死相續。由不了五陰心中。成就破亂。由汝主人。婬殺盜妄。作魔徒眾。七趣昇降。如汲井輪。於是究竟修證。作鏡佛交光。虗空流殞之觀。立一淨瑠璃心。為真道場。此第三重也。如是三重。映望前八。觀文雖廣。觀智則一。故曰。作是觀者。名為正觀。此如來自立教觀之明文也。
○第四尅示方便者
此經最初方便。一誤於孤山總酬三止之門。再誤於吳興通請別請之說。長水疏文。解行成就之正義。學者遂抑置弗省。一經眼目。爚亂久矣(〔長水疏云〕從初約破執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真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此即以經文請示奢摩他路。願出生死。為真修因。明最初方便也。次下釋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玅三摩提。首楞嚴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經文累言奢摩他中。毗婆舍那。此止觀二門也。疏言修之成就。即說明止。即止明觀。此非奢摩他中。用毗婆舍那修證。為最初方便而何。蒙以奢摩他一門。尅定最初方便。實疏通長水之緒言。非敢立異於古德也)近師遂橫判三名。各立方便。多言亂聽。莫知適從。(交光以奢摩三法。分判一經。各立初方便。最初方便。最初方便。則一而[A54]已矣。豈有多乎)今請尅而論之。如來初答阿難啟請。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此正十方如來。圓證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大總相法門也。如來哀愍有情。沈淪生死。以大悲真智。從真三摩地中。開設敵對生死。枝柱輪迴之法。曰定慧平等。則玅奢摩他三摩禪那三。曰止觀雙運。則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而即止之觀。寂靜觀照。只一奢摩他可了。行人發心修行。欲成無上菩提。先自識常住真心始。欲悟明常住真心。願出生死。先自識奢摩他路始。此經與圓覺普眼章。觀門同佛。可互證也。阿難七徵了畢。未知真際所詣。即曰。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世尊開示二種根本。即曰。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一問一答。啐啄相應。由是屈指飛光。觀河垂手。八相二月。大開曲示。乃至四科七大。本如來藏。獲本玅心。常住不滅。經云。我今如是開示方便。分別告汝。次云。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玅修行路。但汝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二文想望。鈎鎻歷然。則由知奢摩他路。悟明常住真心。為入三摩地之方便明矣。故曰。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又曰。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㭊。微細魔事。豈非初終觀察。一門修證。皆依奢摩他路之明證乎。經言。業報招引。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奢摩他之力。能停寢業報生死。積劫苦輪。與佛出世等。則最初方便。應不出此。以佛語尅定可也。普眼智輔如來。悲接群品。請問起行方便。如來教以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塵淨智圓。顯心清淨。尅取因圓果滿。乃至等同諸佛。阿難大眾法將。冥機示現。啟請修行方便。如來許以出離生死。開示菩提奢摩他路。厭離小乘。捨諸有漏。遂獲僧祇法身。即同見性成佛。以二經互證之。四種律儀皎如冰霜。即彼經堅持禁戒也。安立道場。端坐定居。即彼經安處徒眾。宴坐靜室也。想相為身。聚緣內搖。昏擾擾相。以為心性。即彼經四大六根。妄有緣氣也。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彼經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也。一切如來。密圓淨玅。皆現其中。即彼經圓覺淨性。現於身心也。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一時銷殞。即彼經無邊虗空。覺所顯發也。五濁旋湛。六根解黏。即內外四大。乃至內根外塵清淨。藏心顯現。根門圓通。即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次下剛藏章述三疑。即同富樓那問。山河大地。有為習漏義。彌勒章說輪迴。即同流愛為種。想愛同結義。清淨慧章說解脫。即同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義。以圓覺四章。證楞嚴十軸。上根修證。同是依如來奢摩他行。披二經之明文。證一會之問答。教觀圓足。函蓋相應。無可疑也。阿難重重扣擊。只是啟請最初方便。如來節節開演。總是開演奢摩他路。迨乎六根解除。俱空不生。從三摩地。得無生忍。而奢摩他微密觀照之功畢矣。方乃普告聖眾。開悟祕嚴。一則曰。從何方便。入三摩地。一則曰。何方便門。得易成就。而觀世音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入流亡所。乃至寂滅現前。即是奢摩他中。寂靜遠離。能清能滅之觀門。此中備列諸聖。選擇圓通。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最初方便。尅定於此。斯所謂一門超出。方便易成就者也。蒙之立斯義也。諸方法匠。妨難不一。有曰。三種玅觀。即一即三。舉一揀二。將無失玅。答曰。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亦籠統之談耳。謂三觀舉一即三。單舉奢摩。必兼二玅。是矣。圓覺普眼章。但說依奢摩他行。二十五輪。乃說單複先後。標記結取。末云。修於禪那。先取數門。三種淨觀。隨學一事。舉一即三。此何云通。謂三觀。言三即一。三法兼該。乃成玅義。是矣。先依奢摩他行。歸於圓覺普照。寂照不二。未嘗不玅也。未嘗不圓攝他那也。以此之玅。揀彼不玅。言三即一。又何云通。謂三觀即一即三初中後門。不容單舉。是矣。涅槃中師子吼言。若毗婆舍那。能破煩惱。何故復修奢摩他。佛言。毗婆舍那決定不能破煩惱。因為廣說一切定相。又言為三事故。修奢摩他。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即三即一。又云何通。如來說法。有合有開。合則法性自爾。開則行相迢然。如云。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以圓義格之。具足應云。除奢摩他三摩禪那。及佛出世。此為佛語巧含。抑是譯人影略。故知其必不爾也。三種觀門。隨機錯舉者多矣。必以失玅訶之。是誰之過與。有曰。奢摩他。觀門一法耳。最初方便。非大佛頂首楞嚴王。不足以當之。答曰。圓覺諸大菩薩。咨請修行。皆云作何方便。漸次修習。起信云。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涅槃言。尼俱耶洲直入西海。修時梯隥。江河迴曲。天台云。方便者。門也。方便權略。皆是弄引。為真實作門也。圓覺云。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大城喻於圓覺。在此經。則大佛頂首楞嚴王也。四門喻於行門。阿難所請三法。是外有四門。非一方便也。古人判此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又以常住真心為體。夫為宗為體。則未可謂最初方便也。有曰。止觀二法。目足兼資。單修止法。豈成觀門。答曰。起信修行止觀門。言止者。隨順奢摩他觀義故。觀者。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止亦言觀者。賢首云。依真如門。止諸境相。無所分別。即成根本。無分別智。經言於奢摩他。微密觀照。非觀而何。智論言阿難智慧多。定力少。末後後夜推枕。廓然入金剛定。破一切煩惱山。豈非夙昔奢摩他路。微密觀照之力。此中接引當機。尤為契會也。或又曰。如是則為歷別三觀。與今師三止判經。不次而次者何異。答曰。圭山科普眼章。全同杜順華嚴法界。三種行相。今經從金拳舉示。拂迹入玄。離相即法。見見離見。即真空絕相觀也。常性周圓。玅真如性。即理事無礙觀也。性空真覺。含吐十虗。即周徧含容觀也。圓覺依奢摩他行。空覺顯發。即圓彰華嚴三重法界。此經開奢摩他路。微密觀照。圓照法界。亦復如是。華嚴十定品云。始成正覺。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現如來身。清淨無礙。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夫以入諸佛三昧。現如來身。普見三世平等。如理無異。是為住奢摩他地。最極寂靜。則今經由奢摩他路。證首楞嚴王三昧。豈非一路涅槃門乎。疑滯未釋。聊復疏通。勿[A55]誚擔麻。敬須斧鑿。
○第五當機權實者
一斯法會。以慶喜墮婬發起。釋者謂阿難證初果人。得道俱戒。豈容被邪魔遣攝。婬欲紏纏。如來知法會緣深。故冥遣阿難。曲加哢引。阿難知登伽根熟。故巧墮淫室。玅設鈎牽。若爾。則一會中主伴師賓。咸同幻作。歸來後頂禮悲泣。亦復無從。神呪之銷滅何功。文殊之提獎徒爾。本或通矣。迹亦未然。辨實辨權。約因約果。廣詮正釋。略有六義。一為現前殘漏未盡故。大般若云。摩訶那伽。盡諸有結。唯除阿難。在學地。得須陀洹。龍樹云。上所讚阿羅漢。阿難不在其數。阿難雖能得阿羅漢道。自不盡漏。以在學地。未離欲故。以是故。惡呪能迷。淫席能攝。登伽母人告其女曰。有二種人。難加呪術。一者斷欲。二者死人。良有以也。佛將涅槃。娑羅林外。為六萬四千億魔之所嬈亂。亦以文殊將呪得免。爾時不請佛住。自言魔蔽我心。憂愁啼哭。人訶由有愛結。今茲乞食墮淫。正緣結使尚在。謂之示墮。非其質也。二為多生習氣難忘故。眾生積劫。種習難除。阿羅漢正使雖斷。習氣猶在。況是學地。未離欲人。往昔樂人業習。常好歌吟。今者愛河未乾。幾淪淫室。三毒之中。淫欲最毒。於諸衰中。女衰最重。此經以淫席發起。以提獎立教。放頂光以照熱惱。說頂法以拔欲泥。抉三界之牢關。撤四生之韁鎖。斯為正因。不同權說也。三為宿世緣業相逐故。佛告阿難。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小乘摩鄧女等經。具云。是摩隥女。先五百世為阿難作婦。夫妻相見。如兄如弟。耶輸曾破獨角之定。釋尊再試歡喜之丸。而阿難能違登伽之遠因乎。空王發願。善友相成。此淨因也。五百世婚姻追逐。此染因也。仗積劫之善根。現剎那之魔事。愛結永離。邪淫得度。革囊膿血。熏發香光。妖冶嫈嫇。圓成清眾。親因度脫。金口弘宣。何云示墮也。四為歷劫多聞無功故。論言阿難種種諸經。聽持誦利觀故。智慧多。攝心少。一遭登伽之難。十二部經。積劫憶持。如寫缾水者。如影如風。無可憑倚。乃始自責無功。迴心向大。若非登伽一番遣攝。阿難多聞藏海。歷劫依然。未必能猛利破除。熏修無漏也。因病以發藥。則惡呪乃瞑眩之良劑。借昏而扶照。則淫女即般若之導師。固不妨於真墮。亦何礙於冥機也。五為淨力畢竟冥持故。佛言。阿難事我。二十餘年。始具煩惱。隨我遊剎利大姓。見諸女人。及天龍女。不生欲心。經云。心清淨故。尚未淪溺。雖以神呪冥資。亦其自清淨力。所感持也。淫室祇洹。淨穢同土。墮如魘寱。宛爾非無。歸如魘歇。魘人何有。故曰。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而謂初果聖人必無攝墮。此亦癡猿救月。迷其在井者也。六為大願究竟弘攝故。佛稱阿難具八種不可思議。具足八法。雖居聲聞眾。實修菩薩行。方行等慈。乞食微賤。正為普慈四姓。廣利群生。五濁先入。不取泥洹。願長作佛供給人。不願作阿羅漢。共解脫牀上坐。皆此願此力也。一期法會。冥感非常。阿難總持三藏。翻以誤墮而得益。登伽彈指四果。即用淫舍為大超。梵天神鬼竝侍法筵。舜若難陀。互資主伴。當知如來不以小因緣小願力故而說是經。不應以凡情曲見。比量迴互。遮大緣起法門也。七徵[A56]已後。疑難多端。咸謂愍彼愚蒙。示同迷執。佛說四諦誠言。經許直心詶問。阿難涕淚悲泣。豈容假面笑啼。如來咄叱拳喝。寧是排場嘻罵。其未得度也。為失乳兒。為逃父子。為貧兒孤露。為旅人飄泊。其既得度也。如乳兒遇母。如逃子見父。如窮子獲珠。如旅人識路。如其示同未悟。迷既非真。及乎悟後讚佛。悟亦應假。阿難得法性覺。開佛知見。無疑根不搜。無惑網不抉。如其心量而止。亦如眾生大眾之心量而止。如來具大圓智。廣說法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如來之心量而止。亦如阿難大眾及眾生之心量而止。佛如大醫王。療眾生病。單方多品。無藥不具。阿難是大醫師。診眾生病。千源百結。無病不知既了知自身病。又周知眾生病。是用勤扣醫王。博求對治。若謂不病而呻。示同眾病。同體大悲。豈其然乎。示墮示迷。執權違實。諸有智者。裁而正之。
○第六義科刊定者
此經疏解。義科錯列。舊章新義。嘖有煩言。謹撮其大端。用警疑誤。一曰判經之誤。二曰判位之誤。三曰判教之誤。何謂判經之誤。古師七科。竝顯圓玅。南宋諸德。猶知稟承。近代紛挐斷章逐段。盲人摸象。各見一隅。不知奢摩他是觀照一門。以前三卷判屬奢摩。初門錯。則後門亦舛也。不知三摩地是法相總門。以次四卷去判屬三摩。一門錯。則二門俱墮也。不知禪那是修三摩提奢摩他中現境。以後七卷去判屬禪那。後之一門孤起。即前之兩門失照也。經中首楞嚴總相大法門。喻如天王賜與華屋。堂宇洞開。便門四啟。今乃重重封蔀。處處分㭊。大善法堂。交加複壁。普光明殿。錯立儲胥。瑠璃地上。界畫七寶之樓觀。清淨水中。夾斷四天之日月。賜予了非舊宅。旅人何以入門。此可為歎惜者也。何謂判位之誤。台家解經。每先依本宗六即等位。判斷了畢。才去理會文字。古師不爾。如圓通章。釋入流亡所諸文。依文銷釋。不列行位者。永明也。依觀行相似略判。隨言遣拂者。長水也。經中安立位次。明文有二。三漸次中。安立五十五位。受陰盡中。上歷六十聖位。而此中無有也。三漸次者。有漸次。有增進之法門。所謂圓家之漸也。觀音圓通一門。五蘊皆空。忽然超越。無作玅力。上同諸佛。誦文之師。借鰕為眼。用三慧三空。初賢後聖。配合多心。妄立行位。則台家判位之法誤之也。陰盡中禪那現境。歷別辨魔之相也。入流亡所。圓照諸法。一空一切空。寧復有受想行諸所。居然未亡。取次破除。如用心交互。故現斯事者乎。有師言。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入流亡所也。動靜不移。憶忘如一。所入既寂也。若爾。則大士爾時。不猶坐色陰區宇中乎。圓通中不顯位次。而臆判之。漸次中未歷位次。而懸判之。陰盡中元無位次。而曲判之。葛藤滋蔓。繁言亂心。故當一往刊削也。何謂判教之誤。台家判教。綱領法華。部類群經。收為眷屬。其料揀首楞曰。咄非汝心。驚怖疑惑。不同法華我今無復疑故。為彼所轉。溺於婬舍。不同法華。安住佛道故。明了其家所歸道路。不同法華。[A57]已到寶所故。發心勤求無上菩提。不同法華。寶藏自然故。初果三果。隨聞獲證。非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故。七徵八辨。屈曲舉揚。非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故。圓通各門。偏圓互異。非純一無雜。獨得玅名故。信斯言也。智者大師。[A58]已悟知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不應又西向遙禮。祈見楞嚴也。又以法華首楞。重重差別。彼為山王。此為寶山也。彼為海王。此則小海也。彼為望月。此則弦月也。彼為盈日。此則蝕日也。彼為象由之路。[A59]迥絕兔群。此則凡弓之力。決難撒鼓也。既判教[A60]已。因而判佛。揀楞嚴十向分真之佛。不同法華等玅究竟之佛。又揀華嚴次第帶別之佛。不同法華一乘純圓之佛。執計四教雜純。[A61]已非深智。區別三身勝劣。豈不大愚。天台有言。佛初成道。純說圓頓。為不解者。大機未濃。以三藏方等般若。洮汰淳熟。即說法華。開佛知見。得入法界。與華嚴齊。初後佛慧。圓頓義齊。故次般若之後。說華嚴海空。齊法華也。智者大師。判教大宗如是。既華嚴海空。齊於法華。此經圓頓有何差等。又有師執今經最後垂範。部屬法華。但許開權。不許顯實。固矣哉。兩宗後人。無或如鄭人之爭年。以後息者為勝。
○第七聞修增進者
問曰。觀世音菩薩。自敘圓通法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與多心經行深般若。是一是二。文殊結勸偈曰。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此中如何修習。如何修行。經無明文。若為取證。答曰。善哉斯問。此楞嚴修行方便。第一齧鏃關節也。觀音三慧。受記古佛。照空五蘊。發玅耳門。照空五蘊。即耳門圓通矣。耳根圓通即照空五蘊矣。入流亡所。即色即是空。所入既寂。即諸法空相。如是漸增去。則十八界至四諦俱盡。無智亦無得之行相也。此中無圓頓可言。況有漸次。凡夫異生。心如輕毛。仰求大士圓照三昧。清淨微玅法門。如人騰空。無有是處。行人浮慕圓通。不思真實修習。如欲於空中種樹。無有是處。如來悲愍是人。乃為開示行門。施設梯隥。建立三種漸次。修行增進法門。尅示安立道場。清淨修證。聞熏聞修。趣向圓通之真路。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所以修證觀音之入流亡所。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也。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內懸明月。所以修證觀音之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也。身心快然。玅圓平等。一切如來密圓淨玅。皆現其中。是人即得無生法忍。修習至是。庶幾乎觀音之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也。圓通是真空絕相。一門超出之觀。漸次乃清淨禁戒。修行發真之法。獲二殊勝。上合諸佛等覺圓明。入於如來玅莊嚴海。此圓家之圓。所謂理則頓悟也。五十五位。清淨修證。修習畢功。善能成就真菩提路。此圓家之漸。所謂事非頓除也。近師不了漸次增進。是圓通修證。吃緊功夫。修地不清。觀網滋誤。凡心世智。巧見多知。比量耳門。杜撰觀法。妄言長時後夜。若何返聞。響後聲前。若何解悟。古人言。佛在世時用聲為經。如來以金口演說。弟子以聲音詮辨。陳那於音聲悟四諦。滿慈以音聲助轉輪。觀世音亦云。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今人解經。拂略聲教。而單指聲塵。[A62]已失其宗矣。頌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圓通真實。聞復塵銷。觀音入門。文殊簡出。所謂此方真教體者。即用塵為經也。亦聲是其經也。今以淺智。臆解深經。影質俱無。有何現證。謂聞中非肉耳之中。又非耳識之中。則先於聞中立所。吹光鏤影。境界歷然。謂亡所之聞。先亡屈曲之聲。次亡徑直之聲。則又於所中立所。擊木敲空。緣塵宛爾。謂聞性湛然。靜夜寂歷。街談市語。遠近不隔。設爾。則逼心飛出。安知不墮色陰第九魔中。謂聞機虗玅。觸境交融。根身器界。了無踪跡。設爾。則精魂涉入。安知不墮色陰第三魔中。高僧法空。夜聞清聲。召曰空禪。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遂乃安靜。天台明諸見發禪。或因禪發。或因聞發。從聞發者。心既靜利。心豁開悟。洞明邪慧。百千重意。逾深逾遠。猶如石泉。是為從聞發得迦毗羅見。禪見既發。邪解浩然。況在初機。良難對決。汝何賢聖。創立觀門。懼引後人。同趨鬼窟。如來於此結文。痛指之曰。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今師之云。豈非如來所指他觀者乎。嗚呼慎哉。
○第八人天行位者
六道七趣。十界森然。撮其要領。總歸人道。一切眾生熏發種子。從習濃厚處先發。人天尚少。豈況佛乘。蹔居人界。長逐三塗。業海堪憐。人身難得。欲泥沈沒。愛結堅牢。積劫焚燒。多生籠甑。如來是以鋪陳天趣。弄引戒支。始於欲愛微薄。[A63]己乃嚼蠟橫陳。於流逸染著之中。發澄鎣虗明之相。不捨房室。而身度須彌。未修禪定。而心光日月。此則深慈善巧。拔濟有情。依欲漏之身根。誘凡夫於天界也。由是依未到定。發清淨色法。獲初禪。離初禪地。厭麤攀玅。獲上三禪。獲四禪定[A64]已。欲出色籠。修四空定。初令不離五欲。假欲習以鈎牽。[A65]已而發動四禪。讚淨玅而訶責。用戒定兩枝為燈燭。過欲色二界之由旬。從人天迷沒者。還運載於人天。受欲色沈埋者。仍撈漉於欲[A66]色。煩惱大海。覺寶不沒。塵勞糞壤。淨華所生。庶幾啟途三有。息駕四空。斯眾生揭厲之津塗。實我佛接引之梯桄也。諸經論中。有言人天二處易得道。餘道中不爾者。人中結使薄。厭心易得。天中智慧利故。人中行樂因多。天中樂報多。善法是法因。樂是善法報。餘道中因報少故。有言欲色二天易得道。餘天不爾者。十地菩薩。感報寄生。多作欲色天王。欲界天身當光明。不須日月。色界身常出玅光。勝於日月。是諸光明。皆內心清淨故。梵世界總攝色界諸天。上諸天無覺觀。不喜散心。生無想天。不得見佛聞法故。有言欲界天易得道。餘天不爾者。世尊說華嚴七處。四在天宮故。釋提桓因住首楞嚴定。居善法堂。常為三十三天說微玅法故。護世四王。上升元首。本為常樂我淨四王。護持佛法故。三界中清淨天多。佛教弟子。但念欲天菩薩多生欲界。以無色界無身。不可說法。色界中味著禪定樂。慧心鈍故。二乘迴趣留身。引生無漏。以本願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以欲界能訶責欲愛貪愛。諸麤煩惱。以是因緣能得涅槃。又欲界道。其性勇健。得向果故。有言欲界第四天易得道。餘五天不爾者。此天上常有補處菩薩。居內院說法故。以同居欲界。修行易成。一食繫念。七日得生。放光雨華。引入內院故。經言。善男子能行甚深般若。當從人道中來。或兜率天來。以兜率五欲雖多。常聞說法度人。法力勝故。下天放誕。上天闇鈍。下地結使厚濁。上地結使數利。此天不厚不利。智慧安隱故。下地命短。佛未出世。上地命長。佛復過去。此天不造命業。時命等故。大論言。行者未得道時。心著人間五欲。佛為是眾生。故說念天。如國王子。在高危處。欲自投地。王使人敷厚綿蓐。墮則不死。差於墮地故。如來悲愍沈淪。誘歸清淨。未斷五欲。先脫三塗。所以設諸天為茵褥。免一子於投地也。經言。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又言。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言酬答入輪者。所以提獎下界。警醒天趣之躭迷。言增進迴向者。所以勾引勝流。策進天乘之運載。同居四禪。有功用純熟之四靜慮。有不還卜居之五那含。同證四空。有慧光圓通之阿羅漢。有窮空不歸之阿羅漢。推諸欲色二界。豈無修行證果同斷見思。同出三界。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者。亦豈無大超小超。凡地聞唱善來。直超四果者。論言淨生天者。三界生諸聖人。所謂須陀洹。家家。斯陀含一種。或於天上得阿那含羅漢道須陀洹極七反生。天家家受三二生。往來人中天上。得證圓寂。皆欲界也。以藏乘判之。今經所列諸天。即三乘之行位也。當知四果聖人皆[A67]生天上。三果生色空天上。初果生欲界天中。三界天中。是菩薩寄位。亦是聲聞修位。初二果居欲色界亦爾。行人在人天界內。發心起信。如那羅延箭。一往必中。觀位斷惑。如登樓臺漸陟漸高。故不應聊爾淨生。槩言沈溺也。龍樹曰。是諸天人。皆得好慧。持戒自守不燒眾生。行是善法。身心安隱無熱無惱。是為向涅槃門。命欲終時。見福心喜。無憂無悔。若未得涅槃。生諸佛世界。若生天上。正法念處經云。迦留足天天子。入天戲林。受天樂報。而說偈言。既得受天樂。若不行放逸。從樂得樂處。彼必至涅槃。一切樂無常。要必終樂盡。此天樂無常。壽盡必退沒。既知此法[A68]已。常求涅槃道。三界如煙。欲界如海。介在人天。正須修習。亂流求濟。可不勉哉。昔者像末多端。而龍樹證初地於淨土。無著咨十地於瑜伽。禪宗盛演。而天台弘教觀於寂光。奘師定皈依於覩史。古人修真實行。捨戲論法。逐要利生。無過見佛。如今盲禪闇證之徒。狂慧撥空之者。業重三塗。而位輕五果。身棲三毒。而口拂四禪。直待生死浩然。方知說食不飽。凡我行人。尚思救將來之急。諦審之哉。
○第九古今得失者
然崇福弘贊雜華。館陶創始科段。資中廣演義門。命古作家。唯茲三匠。有宋詮釋。約有三科。孤山以衡台立觀。長水以賢首弘宗。溫陵以禪解豎義。自茲以降。枝派繁芿。壇墠錯互。竊欲囊括古今。整齊同異。其諸得失。可得而言。古師解釋。異見同歸。隨人淺深。咸趣智海。永明集慈恩台賢三宗之義。天台評河西光宅六師之文。長水疏經。網羅古釋。佛無定法。人有我師。譬如眾幹。宗乎一根。不應一匙。開於眾戶。家各標部。人自立宗。靡不改作新章。拂略古義。此則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古師之討竺墳。猶先儒之釋魯誥。述而不作。多聞闕疑。今師箋疏一出。互相題目。咸曰。唐宋[A69]已來。無此解矣。古人玅契二宗。名擅十部。思拔群位。智出眾情。今遂欲使孤山牽羊。長水亂轍。自多有同河伯。求度不問海師。此則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清凉疏經。通詮三藏。撮台衡之玄趣。陶南北之禪門。無法不收。無理不契。今之學者。智闇通方。五部律師。競㭊帝青之鉢。五百弟子。爭分白㲲之衣。見比拘墟義同拾瀋。加以俗學膚陋。筆格支離。或架屋安牀。重言而指彌晦。或瓜鈔藤蔓。累書而義不周。此則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河東稱草堂曰。不以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未至葢人。故無胸臆之論。集解義海。攬採多師。略有碪椎。都無函矢。迨乎近德。競比干戈。讐作冤家。詈同惡口。又或一言半解。欺誣前賢。號叫喧呶。自尊[A70]己德。增煩惱病。起諍後宗。此則古人之得。而今人之失也。今師開章立義。廣伸互㭊。似是而非。略有三端。一曰。徵心顯見也。長水依振公科段。立顯如來藏心一科。約心約見。破妄顯真。破見科中。文廣義博。寂音示破滅無明。廣埽疑執。北峰依常住真心。順開圓解。彼此章門。落落星布。伸工破巧。一往參同。今人苦諍顯心。別立十番顯見。不知古師此科。元以顯真為正。破妄為助。妄真一體。非妄何以顯真。破立同時。非破何以成立。若言前破非心。不應重破。破立不是同時。若言前破妄見。此但顯真。真妄居然二體。心見兩門。如來成立。曾無外見之心。寧有離心之見。苦諍十番顯見者。判左右為異耳。固是支離。定指一往顯心者。辨眼目之同稱。均成附贅。不若平心點示。盡剪煩科。不失舊章。無違理觀也。二曰。破識用根也。論言阿羅漢位。由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第八識體。即如來藏心。圓成實性。第八可破。何以成第九白淨無垢乎。五居圓成現量之中。八識心王。唯取第六。為能觀察智。此二識可破盡乎。經言六為賊媒。自劫家寶。根結若除。塵相自滅。結由六根。能結非六根也。解由六根。能解非六根也。佛為眾生黏織六根。覆真迷妄。於六根中。指出見聞二性。隨用常在。分明照了。故曰。六自在王常清淨。根。門戶也。識。主人也。今曰但用六根。是有門戶。無主人也。佛明言生死結根。安樂解脫。皆汝六根。今但計安樂解脫不許生死結根。佛語應不如是。以是故。立破識用根者過。三曰。立三如來藏也。三如來藏。經中未有其名。溫陵解果位七名。誤引寶積。今遂橫分三段。擘列經文。此大失也。准寶積經。勝鬘夫人云。如來成就。過於恒沙。具解脫智。不思議法。說名法身。如是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此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二。謂空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過恒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清凉疏曰。法身在纏名藏。謂空不空。空為能藏。藏不空故。鈔引起信如實空。如實不空。釋曰。此即雙標二藏名也。次引起信所言空。所言不空者。釋曰。論文即雙釋二藏也。又引大般若經云。當知即是此如來藏。亦空不空二種之藏。如上引釋。最為分明。乃至南岳止觀法門。宗鏡釋摩訶衍論。真諦翻決定藏論。雙標二藏。皆如是說。經言。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觀音亦云。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此清凉所云。空藏能藏不空者也。二尚無有。況於三乎。佛言。而如來藏。本妙圓心。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不云本空如來藏也。佛言即如來藏。元明心妙。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不云本不空如來藏也。佛言即如來藏。玅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不云本空不空如來藏也。勝鬘云。此二空智。一切聲聞。所未曾見。亦未曾證。唯佛世尊。如實知見。今於二空之外。又立空不空一藏。為復佛言未了。仗汝疏通。又復經論未周。待汝補綴。轉相傳述。莫辨由來。台賢兩家。互互承稟。此則古人之失。而今人滋甚者也。清凉有言。若有過不說。是非混同。豈非掩傳者之明。實乃擁學者之路。若夫擊纖指類。重古輕今。終日是非。則吾豈敢。
○第十鈔略義例者
古人疏鈔之作。疏釋經。鈔釋疏。猶外典之有註有疏也。鈔者。鈔略補缺之義。明不敢與疏解齒也。蒙者蒙也。蒙之鈔也。割剝句文。薈蕞箋解。有童蒙之道焉。故曰蒙鈔也。鈔略之文。有離釋。有合釋。有通釋。而復有私謂者。何也。蒙鈔者。蒙之所鈔也。私謂者。蒙之能鈔者也。非蒙求我。而我之自求也。霅川集解。倣荊溪涅槃疏例。標[A71]己說為私謂。蒙竊取其義焉。古今釋經。取法龍樹。論曰。略說如是我聞一時五字別義竟。此離釋也。又曰。略說如是我聞總義竟。此合釋也。今竊倣龍樹二釋。立為通例。合釋之中。復分合釋通釋者。何也。合釋者。或合釋一[A72]分之文。或合釋數章之義。[A73]或先經而發凡。或後經而結例。不可以一段標目。一節分配也。通釋者。或一句而諸師各解。或一義而諸解相參。或竝舉不病雷同。或互載不妨各異。所以薙省煩蕪。疏瀹疑滯者也。且如長水正釋之外。每立或可一科。此中決擇。亦有兩端。一者理無兩存。義不離立。前車後轍。塗路差殊。匪可抗行。務遵同軌。二者阡陌橫從。新舊反奪。正資彈駮。用斷伏疑。善有取於三占。藥當生於多品。願從良導。轉益多師。離釋者。[A74]或逐句貼文。或依字訓故。或條分註解。或和會勘同。段落則有寬有陿。義門則有別有通。有以前後相次。有以部類相比。純駁要歸楷定。半滿不免雜居。倣霅川排經入註。全經皆然。臨卷自悉。所以沒離釋名。從省文矣。約教釋經。隨文詮量。以山家四教准之。或參用前三。或專用後一。旨歸圓頓。方兼藏通。章安謂圓論我聞。是經正意。吳興謂簡偏取圓。唯一如來藏心。所以多翦繁言。懼翳理觀者也。二釋之餘。立引證釋文二科者。何也。此經五教綱維。萬法淵府。四大五濁。遡情器於劫初。五位四生。窮情想於中有。性相包絡。半滿交羅。或以大乘而形小宗。或以小乘而彰大教。乳從唼異。飯取器同。不妨提謂之經。兼收奈苑。或可羅漢之偈。分證雪山。又如古人箋註。各有源流。名號方域。唐梵譯翻。一皆內繙藏函。外摭典籍。末學凡猥。聞見單疎。每有援據。系以孤山長水等文。貽笑通人。略為釐正。又則別題通序。碎事璅言。採集則蛇足為煩。棄捐則雞跖可惜。矧乎拘尼一樹。東西別楊柳之名。馺娑九呼。清濁正古今之誤。覈靈運華實之指。倣玄應音義之文。不遺小道。撰此釋文。敢告糅書。衷其典俗。(二科今多雜見鈔文不能具列)章段之末。立刪修一科者。何也。契經金口親宣。理當信受。譯場迴文錯互。疑葢闕如。海眼刪修。流傅繆種。以凡心自生圭角。或消文間有牴牾。無復參詳。輒加塗乙。甚者妄稱定本。矯亂經文。特設此科。嚴為駮正。又若介甫用字說解三昧。[A75]已蒙法秀之訶。無盡用法數解三昧。猶承玅喜之印。身非譯匠。敢改梵文。律在同科。法當併按。今於此類。鐫削無餘。聊識一端。以懲妄作。鈔略之後。繼以佛頂五錄者。何也。以言乎寄象觀心。則有圖錄。以言乎提綱舉要。則有序錄。以言乎雜物撰德。則有枝錄。以言乎會通關脉。廣演玄言。則有通錄。以是經徵心一咄。斥印交馳。屈指擊鐘。言思迥絕。何一言不直指人心。何一處不見性成佛。古人即教明宗。不看他面。今人將宗判教。轉落二門。斯則宗錄三分。所由作也。近代義學。㳂流失源。得解歧枝。歸宗目睫。不曰會解云爾。則曰正脈云何。靡不望涯長水。況復問渡永明。竊欲搜彼根株。決其溝瀆。使全經大義。月滿星羅。古德玄文。海涵地負。螢火之光失照。醯雞之覆齊開。無事傍求。得探懸解。又復先喆遼遠。外難紛呶。昔義未扶。新章益汩。此鈔之設。自命調人。違順相成。遮表互攝。小師曲學。敢云自鄶無譏。零義斷章。期於下體必採。不主張一法。不偏讚一門。解禪講二席之交綏。息台賢兩宗之接刃。智者謂裂網解結。清凉言成觀契真。所願與多生善友。現在學人。同趣覺場。共遊智海者也。自紫柏海印雲棲三大師入滅。龍象寢息。狐狸狂舞。盲禪交作。魔民熾然。刻人糞為栴檀。斵頑石為師座。發狂長偽。聚瞽導聾。熾惡知見。成大妄語。楞嚴會上。如來遺囑阿難。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A76]己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直。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1]嚌人。欲誰成就。如來金河顧命。最後叮嚀。尅骨痛心。傳示末法。身為佛子。違背誠言。忍負佛恩。甘為魔眷。昔南天竺有法師。高座說五戒義。國王語當今世人。狂多正少為難。高座以指指諸外道。而自說餘事。王語外道。法師指答[A77]已訖矣。舉指指汝。言汝等是狂。髑髏盛糞。將護汝等。故指而不說。世有智人。弘宣正法。申明我佛清淨明誨。諦觀狂惑。救彼失心。不動手指。而指答[A78]已竟。先佛付囑。庶幾在是。不辭狂瞽。謹代犍椎。知我罪我。復何惜焉。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首(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一)
〔長水疏云〕將釋此經。十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分別。三教義分齊。四所被機宜。五能詮體性。六所詮宗趣。七教迹前後。八傳譯時年。九通釋名題。十別解文義(〔謙益曰〕將釋經文。先標懸敘。天台五重。賢首六門。皆倣龍樹釋論。立緣起論之例而作也。清凉華嚴疏。稟承賢首。總啟十門。前八義門。後二正釋。圭峰疏圓覺。長水注楞嚴。先後開章。竝循斯軌。今茲鈔略。一以長水為宗。第十則仍倣華嚴。第九則兼依圓覺。咸扶昔義。但為當經。判教傳譯二門。長水考求。尚有疑互。[A79]僭為是正。不避異同。謹以俟後之達者。詳而定之)。
○一教起因緣者
初中二。一總。二別。總者。謂詶因詶請。顯理度生。一代教興。皆繇此矣。若原佛本意。唯為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雖三車通許。唯賜白牛。但為一乘。無三及二也。別者有十。故說此經。
△一為克示真三昧故。謂阿難遭難。葢無真定。故請諸佛得成菩提。玅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及佛告許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至於再請責[A80]己。將謂慧我。偈讚希有等。乃至如來諷歎。名金剛王如幻三昧。勑說圓通。文殊揀顯。指三世佛。同此一門。道場加行。成就聖位。立此經名。破滅七趣。辨識諸魔。皆為此也(細研此文。一經總相問答。章門歷然。吳興通別請酬之誤。不辨而自明矣)。
△二為廣破諸妄執故。謂阿難執妄迷真。匿王執常為斷。七處徵詰。三疑拒諍。佛再語云。若汝執悋分別覺觀為汝心等。故約心見二門。隨執廣破。此之執相。不離人法也(〔圓覺疏云〕眾生曠劫漂沈。或墮邪小。不成種智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斷。由於二執。欲除二執。必假二空。故於法界文前。先作二空觀智△按資中判前三卷經。初破心見二執以顯人空。次破陰處界等以顯法空。吳興海印。科段小異。然先破二空。後彰法界。其義則一也)。
△三為開顯玅明心故。謂阿難初請三昧。佛先審問發心。既陳愛見之源。全迷真實之體。遂云。眾生無始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此真玅明。即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故阿難自責。不知寂常。如來許可。發玅明性。先就心見二門。乍徵乍顯。後約三科七大。分明顯會。令於法法。咸見性常。俱徧俱融。含攝無礙。眾皆領悟。自知心徧十方。諸所有物。皆即菩提玅體。元明心徧。含𮖐十虗。身土虗空。了無所得。唯一本玅。常住不滅。洎滿慈疑於有相。慶喜再責因緣。佛隨開示。令得知見矣。
△四為決斷眾疑網故。謂佛顯示知見。阿難隨見疑生。或縮斷離身。因緣自爾。和合非合。執相疑性。諸大徧圓。滅妄生妄。成真不真。修無常因。獲常住果。疑網既眾。佛隨斷之矣。
△五為辨析修行門故。謂佛廣示藏體。慶喜深解現前。舉喻天王。賜與華屋。雖知所賜。將入無門。[A81]已悉多聞。不逮修習。故請問云。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入佛知見。佛舉二義決定。以為發覺初心。謂止及觀。斯為要也。初令以湛旋妄。成不生滅。次令審詳煩惱。知根降伏。一根既反。餘根自旋。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六為分別邪正行故。謂阿難[A82]已悟修行。後代罔知邪正。雖期正道。多陷邪宗。水灌漏巵。若為取滿。慶喜請云。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至多。欲令心入佛乘。遠魔無退。佛舉四種明誨。諸聖同塗。戒根不虧。定慧可據。如其不切清禁。禪慧洪深。鬼屬魔民。斯難逭免。祈進却步。誠可悲夫。
△七為顯呪力能勝故。謂慶喜墮婬。如來遣救。承力雖至。密言闕聞。況能潛護根門。防閑宿習。齋戒不稟而自備。果證不遠而可得。消難獲利。自行化他。因人果人。靡不繇此而辦其事也。
△八為證入有階降故。謂理絕修證。事存階漸。偏一則病空有。圓通則融真俗。故不損寂滅。而建立諸位。始從漸次。終乎極果。於無生忍中。立五十七位。不斷而斷。惑障必亡。非證而證。神用斯備。豈同魔外。都無位次耶(〔仁王經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宗鏡云〕若無位次。即是天魔外道。既有信入。須假鍊磨)文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姑蘇神照曰〕三摩毗婆。名異義一)。
△九為廣示諸魔境故。修禪觀人。鮮克有終者。葢不諳其魔境。妄生取著。不了唯心。遂派諸道。佛慈無緣。不問自說。觀中破陰。每陰十種。五十境界。分析邪源。末代修禪。罔為所惑(〔張無盡曰〕世尊慈悲深厚。慮末世魔強法弱。垂示無遮之誨。不設事相。不立時劫。直指五陰之魔。直解六根之結。定力羸劣者。示以增進漸次。安立聖位。心精圓明者。指以清[1]〔清〕本然。妙莊嚴海。予於李長者十時之外。判為末後顯正破邪。直截根源)。
△十為究盡妄想故。謂五陰諸經皆說。未聞五妄想成。今明破一陰時。出一妄想。破則從麤至細。起則自細現麤。其之根元。唯一識陰。識陰無體。但是圓常。文云。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既知五陰咸是妄想。五陰攝法。何所不該。論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也。由斯十義而說此經。
○二藏乘分攝者(〔圓覺疏鈔〕三法即為三門。初藏。次乘。後分)
謂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三藏。經律論也。一修多羅。此云契經。二毗奈耶。此云調伏。三阿毗達磨。此云對法。皆言藏者。能含藏所詮經義故。修多羅攝者。唯契經攝此圓覺之教。若此攝彼。即亦兼於律論)二藏之中。唯菩薩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小乘三藏教中。竝無圓覺法義。故非彼攝)若此攝彼。則兼該二三。持戒證果。有小乘故。徵難辨析。最明顯故。
△諸乘之中。一乘所攝。(諸乘者。有開合。合者。統唯一乘。謂十方佛土中。無二無三。開者。或立三乘。亦立五乘四乘。然大乘與一乘異者。賢首教義章。料簡。有十義差別)若此攝彼。亦該諸乘。
△十二分中。契經方廣。二分所攝。(舊云十二部經。恐濫部帙。改名分教)攝彼如前(按圓覺鈔云。若將此經。攝彼十二分者。即攝九分。餘二如上。唯不攝伽陀自說本生等三。此云攝彼如前。應并攝伽陀自說二分。唯不攝本生耳)。
○三教義分齊者
依賢首大師二義分別。
△一約教詮法通局顯分齊(即圓覺權實對辨)
謂以義分教。教類有五。一小乘教。(但說我空。縱小說法空。亦不明顯。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多諍論)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說諸法皆空未盡大乘法理。故名為始。但說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為分。)三大乘終教。亦名實教。(說如來藏。隨緣成阿黎耶識。緣起無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四大乘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阿教勸離。毀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故說為頓)五一乘圓教。(所說唯是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無盡也)若於五中。顯此分齊。正唯終教。兼於頓圓。(〔吳興云〕今經所談。唯一圓教。以明如來藏故。非前藏通。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非別教也△〔交光云〕四科七大。即如來藏。真如隨緣所成。陀那細識。乃賴耶別名。異生番染。小乘向大。皆當成佛。正屬終實之教。歇即菩提。圓照法界。兼於頓圓矣△〔勗伊問曰〕終教教中之深極者。圭峰云。終頓二教。彼此尅體。全相攝屬。此經終兼頓圓。豈容異議。洪覺範以宗家頓門。高推頂法。而斥終兼頓圓之判。目為義學。非通論也)若將此經。與五教互相攝者。五唯後三攝此。此總攝彼諸教(以不廢小教。果法戒品。兼存始教。八識三空故)。
二約法生起本末顯分齊(即圓覺分齊幽深)
依起信論。明諸染法。本末五重。(〔賢首云〕所詮染法。從本起末。略有五重。以對諸宗。顯其分齊〔圓覺鈔云〕染淨法皆有本末。淨法是返本還源之意。故唯約染法。顯從本起末。五重倫次之行相也。將五重為秤斗。量度諸經分齊。故云對顯。五重者。如一樹木。本末五重。最初是根。二是樹身。三枝幹。四華葉。五果實。說得果實。如最淺教故。展轉乃至辨得樹根。如最深教故)論中初唯一心為本源。二依一心開二門。一心真如門。所謂真性不生不滅。二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與生滅合。名阿黎耶識。三依此識明二義。一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等。四依後義生三細。一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二依動故能見。名轉相。三依見故境界妄現。名現相。五依最後生六麤。一智相。(依境分別也。即法執俱生)二相續相。(依智起念不斷。即法執分別)三執取相。(心起著故。即我執俱生)四計名字相。(我執分別。上四皆惑)五起業相。(業也)六業繫苦相。(報也)若以諸宗就此五重。顯分齊者。謂人天唯齊業報。小乘齊後[2]二麤法相極於三細。終頓圓通詮本末。方窮初一心源([A83]已上竝圓覺疏文)初一心源。即此經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經標此心為宗本故。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故。二根本中。說為無始菩提涅槃。元明體故。(第一重)約見約心。或破或會。至於備歷三科七大。咸言玅真如性等。即心真如門。經喻瞪目合手。眚見燈光。性圓明故。因明發性。識精元明。性一切心等。即心生滅門。(第二重)滿慈致疑。佛舉本覺明玅。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等。即本覺不覺也。了然自知。發真歸元。覺迷迷滅等。即始覺也。(第三重)三相四輪。晦昧為空。空晦昧中。結暗為色等。即三細。(第四重)引起塵勞煩惱。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業果眾生。二種相續等。即後六麤。(第五重)由是此經。具詮本末。學者。備覽。足見幽深。
○四所被機宜者(清凉名教所被機。通有十類。今依圭峰)
依圓覺疏。略有二種。初料揀。後普收。初謂樂著名相。以文為解者。繫滯行位。高推聖境者。情尚於空。觸言賓無者。自恃天真。輕厭進習者。固執先聞。擔麻棄金者。如上皆非其器。反上即皆是器。(〔清涼玄談〕前五揀非器者。一無信非器。二違真非器。三乖實非器。[A84]已上是溺邪見。四陿劣非器。謂一切二乘。是墮深坑。五守權非器。謂三乘共教諸菩薩等。四及三。皆示而誘之。熏其成種)後普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得聞之。無不獲益。謂宿種深者悟入。淺者信解。都無種者。亦皆熏成圓頓種性。如華嚴經。食金剛喻。若約五性。正被菩薩性。及不定性。兼為餘性。作遠因緣。三聚之中。為正定聚。令增玅行。為不定聚人。令修信心。為邪定人。作遠因緣也(清涼後五顯所為。一正為。謂是一乘圓機故。二兼為。即時未能悟入。而能信向成種。如食金剛喻故。三引為。即前權教菩薩。不受圓融之法故。四權為。即是二乘。謂既不聞。況於受持故。五遠為。諸凡夫外道闡提。悉有佛性故。按清涼後五即賢首正為兼為之文。不但被菩薩及不定性也)。
○五能詮體性者
略作四門(清涼名教體淺深。從淺至深。略明十種。今依賢首)。
△一隨相門
復二。一聲名句文體。體用假實。二相資故。(〔起信疏云〕於中或唯名句文。謂能詮諸法。自性差別。二所依故。或唯聲音。離聲無別名等。攝假從實故。或假實雙取四俱為體。又徧於六塵。一切所知境界。總有生解之義。悉為教體〔記云〕四徧一切。不出六塵境界。但能生於物解。豈獨聲名句文。如淨名光明塵勞。楞伽動目直視等。楞嚴二十五聖。於十八界七大性。各從一門而得圓通。此中六塵。猶且約境。餘者例知)二通攝所詮體。若不詮義。文非教故(〔圓覺鈔云〕瑜伽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此明教義相成。若不詮教。文非教非)。
△二唯識門
前二不離識所變故。然有本質影像之異(〔論疏云〕謂說者淨識所現文義為增上緣。令聞者識上文義相現故△〔圓覺鈔云〕本影相對。有其四句。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唯識現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始教。三唯影無本。即大乘實教。四非本非影。即頓教也)。
△三歸性門
此識無體唯是真如故(攝所變之萬境。歸於能變之八識。又攝所現之八識。歸於能現之一心。一心即是真性。故云歸性)。
△四無礙門
心境理事。交徹相攝。(謂前三門。心境理事。同一緣起。混融交徹。以為教體)以一心法。有二門故(二皆各攝一切法故△〔紫柏可公曰〕釋迦文佛以文設教。文殊尸利以文字三昧。輔釋迦文。而用揀擇之權。於楞嚴會上。進退二十五聖。獨揀觀世音當機。觀音雖彌陀輔佐。亦以聞思修入。近乎文字三昧。豈非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與。文字根於音聞。音聞根於覺照。文字。佛體也。覺照。佛心也。聖人出無量義定。放眉間白毫相光。而為文字之海。使一切眾生。得沾海點。皆得入流亡所。以至空覺極圓。寂滅現前而後[A85]已。佛欲使一切眾生。因有分別心入。文字三昧。因文字三昧。入音聞之機。因音聞之機。入無覺無觀。則文殊文字三昧。觀音音聞三昧。不在文殊觀音與釋迦文。在我日用而[A86]已。今欲撥棄語言文字。不通文字般若。而欲得觀照實相。豈不愚哉△〔私謂〕上來四門。古師通釋。唯第一隨相門。以聲名句文為教體。則此經與諸經逈別。葢楞嚴會上。揀別圓通。獨取觀音耳門。故曰。今此娑婆國。聲論獨宣明。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此門中二唯聲音。攝假從實。唯取聲為教體。是此經別義。他契經未有也。賢首起信疏。謂一切六塵境界。但能生解。悉為教體。長水遂以楞嚴圓通。塵塵悟入為解。而於此中却未拈出。紫柏大師以清淨音聞。發揮文殊觀音文字三昧。恰是此經要義。故特表而出之。圭峰金剛疏云。文文般若。即是經體。文字即含聲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無別文字之體。正可與紫柏論文字三昧。互相舉揚也)。
○六所詮宗趣者
即有通別(清涼名宗趣通局)。初謂統論佛教。因緣為宗。以佛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賢聖弟子。相承傳習。通大小乘。宗途有五。如起信疏別明此經者。又有總別。(此下竝依圓覺疏。而夾注則以本經易之)總以心(寂也)境(空也)空(徧計如蛇鬼。經云。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又云。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寂。(依他如影像等。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等)藏性圓滿。(由空寂故。圓滿成實。經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玅淨明體等)凡聖平等為宗。(下云迷悟死生。了不可得。又聖凡無二路。又生死涅槃。皆即狂勞等)令修行者。忘情(由悟宗故。下云。即汝心中狂性自歇。旋流無妄)等佛。(由情忘故。經云。歇即菩提。即同如來等)觀行速成(文云方便易成就)為趣。又以前趣為宗。令惑業消滅。(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永絕輪迴。(若得玅發三摩提者。則玅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起大神用。(不須天眼。自然觀見等)安樂(身心快然獲大安隱)自在(一為無量小中現大等)為趣。
△別者有五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皆初宗後趣。此五亦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也。若以要言之。不出解行修證。初解如來藏為宗。行首楞嚴為趣。謂佛許示真修。却約心見徵解故。次修此真定為宗。證彼藏體為趣。因下請云。雖獲大宅。要因門入等。
○附見台家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孤山疏云〕以人法為名)。
(●第二辨體〔孤山云〕正宗之首。顯示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安得不以此為體。經云。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又云。遺失本玅圓心。寶明玅性。乃至阿難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又云。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三卷終。了然自知獲本玅心。常住不滅。如是開示悟入。示此經一部之宗。顯眾生因地之本)。
(△〔吳興云〕別以空如來藏為體)。
(●第三明宗〔孤山云〕以圓通玅定為宗。經中番番開示。須修如幻三摩提。令了真心本然。諸法如幻。雖異名別說。只是廣演楞嚴玅定。故以為宗)。
(●第四論用〔孤山云〕以反妄歸真為用。經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竝是返妄歸真之義。妄即人法二執。空即二空之理)。
(△〔寂音云〕此經功能。不出破顯。破則破諸妄見。顯則顯一真心)。
(●第五判教相〔孤山云〕以上玅醍醐為教相。北峰判大眾生酥。今不取)。
○第七教迹前後者
判教迹者有二。一判此經說於何時。二判此經結屬何教。
△今初約判時者
〔長水云〕佛說此經。非一時頓說。說。必前後。集者約類總為一部。謂佛初說匿王在座。敘外致疑。破彼斷見。後至阿難疑問七趣。舉琉璃誅釋種姓。善星妄說法空。二俱生身陷入地獄。琉璃豈非匿王之子。王死為嗣。方誅瞿曇。豈有事之未形。預致問耶。故知此經。非一時說。若以文義往定。即法華後。涅槃前也(△〔孤山云〕此經最後垂範。涅槃臨終乃說。俱在八年之內。夏滿說經。前春示滅。故云最後垂範)。
(○〔私謂〕諸師判時碩異。有判法華後。涅槃前者。長慶真際孤山長水泐潭也。有同前判。剋定第四十九年說此經。第五十年說涅槃者。孤山也。准因果經及釋迦譜。佛生之日。西域八王。同日生太子。各為製好名字。舍衛國太子。名波斯匿。又同日立為太子。經中匿王請法。自敘行年六十有二。佛年亦爾。在成道後三十二年。合是第四轉輪說般若時。菩提流支法界性論云。佛言。我成道後四十二年。說法華經。以諸文證。二經先後迢然。諸師定判第五時。在法華後。未必然也。有判般若後。法華前者。溫陵也。環師駮長水文五。一者。匿王代謝。可唯旦暮。法會徂冬。豈待異世。匿王父子繼世。先佛涅槃三載。琉璃纂父興兵。佛坐枯樹諫止。阿難滅釋憂悶。佛言過三年[A87]已。還來問我。中阿含五十九。波斯匿王告佛。我年八十。世尊亦八十。即匿王代謝之年也。今漫不稽考。判屬一會。即孤山指夏滿前春。竝是。癡人說夢也。二者。燈明諸佛。咸說法華。持地聞經。應非今會。經文明言毗舍浮佛摩頂得悟。迴心今入菩薩會中。聞宣法華。定指靈山今會。曰聞諸如來宣玅蓮華者。今如來所宣玅蓮華。十方三世異口同音故。曰我先證明為上首者。普門品末。證明普門示現功德故。經文誠證。寧有疑義也。三者。耶輸受記。自在法華。此由神呪。不同果記。佛言或得出纏。於此會中得那含也。或蒙受記。法華中同姨母受記作佛也。謂今經所云。不同法華果記。有何援據。若謂靈山會中。何無摩登。即應楞嚴會上。當有愛道。此亦駢枝之論也。四者。最後垂範。結辨魔文。法會最後。非臨滅最後。經文累言。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金山凭倚金河顧命。楞嚴之傳示。即法華之唱滅。何云垂範。不關最後也。五者。阿難於法華。堪任佛記。不應於楞嚴。後遭魔攝。依智論。阿難為佛給使故。自不盡煩惱殘結。是以涅槃顧問。於娑羅林外。又被魔嬈。清淨結集。以六吉羅罪。尚遭牽斥。云何執此教相。作意稱量。是知溫陵定判法華前者。亦未允也。唯其法華前後。涅槃近遠。此順彼違甲伸乙破。於是北山印師。曲為和會。謂事緣在昔。發起在今。示迹在方等之時。追敘在法華之後。此則竄改教跡。杜撰機緣。不可得而疆通也。長水大科。判為前後二會。敢竊取其義而折其衷曰。此經有前分。有後分。前分在法華前。而後分在法華後。前雖在法華之前。而前分實非局指一會。後雖在法華之後。而後分亦難剋定一時。約前分言之。應以是經發起。盡第三卷。為前分。徵辨弘深。讚歎希有。首楞法會。於焉一周。考匿王觀河之年。斷在法華[A88]已前者也。復次。以富樓那問義。盡六卷中文殊說偈。為次分之一。以文殊奉旨說偈。重頌長行。起性覺玅明。盡六根解結。二卷半之文。一席生起。無分段故。又以阿難請立道場盡八卷中汝當奉持。為次分之二。以安立道場。宣說心呪。理事竝觀。正助兼修。安立聖位。請名奉持。一經教行。方具足故。法會一期。時分未定。法華既閱八載。首楞豈限判年。是中耶輸持地諸文。在法華後。我滅度後累囑。在涅槃時者。前後連躡。始終綸貫。或佛通時說法。而弟子以類撰之。如次第結集說也。約後分言之。以阿難請問琉璃善星。廣明七趣。世尊唱無問自說。廣辨諸魔。斷為經之後分。以琉璃篡父滅釋。去涅槃不遙。善星見佛陷獄。即涅槃緣起故。遺教品佛告阿難。佛去世後。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今辨魔之文。重言告戒。豈非雙林末命。叮嚀囑累之苦語乎。楞嚴初首。涅槃末後。婬攝魔罥。神呪雙顯。重請宣說。或在娑羅放捨之侯。時會鈎連。以後分為齊。則無疑也。由此衷之。長水分前分後分良是。而尚應通詮於二分。孤山解最後垂範良是。而不應局指於一時。法藏結集。有別有通。舊學專門慤難消釋。今之融會。頗異多師。期於義通。非敢執諍也)。
(○〔柏庭月曰〕此經說時不一。古今異判。佛化機教難思。時劫不定。安得執一文一義為。定論耶。時之前後。非判攝之本。置而勿論可也)。
(○〔私謂〕天台五時。論通論別。非別無以見說法次第。非通無以見教法融通。如月師之云。則應但有通五時。無別五時也。清涼疏別明時分。初二皆約不壞相說。第三約實圓融。其徵初遠近。答初通局。遮四伏難者。一云。華嚴教旨。時處圓融。要歷三時。豈成玄趣。釋云。常恒之說。說無息時。後時不談。豈名常說。二云。如來圓音頓演。可要三節。方盡幽微。通云。雖能頓演。表法淺深。故須三節。如來海印三昧。應緣差別。既人中設教。即有人中之時。清涼初不以約實圓融。盡埽初中後會。次第說法之相也。柏庭之說。頗為賢家所宗。長水溫陵。皆華嚴導師也。辨時判教。紙墨紛挐。彼皆不知。念劫圓融宗旨。獨今人懸解哉)。
△次約判教者
〔長水云〕經文明指耶輸受記。持地證經。以義往推。序嘆聲聞。非約小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法華[A89]已前。無此嘆故。聲聞入實。法華[A90]已前。亦無顯露。今經有故。各說圓通。諸小乘者。皆敘本時。或述今遇。盡證圓玅。法華前無。應知在後。然又不唱入滅之期。定涅槃前。二經同部。此經居中。俱醍醐味。無所疑也。
(△〔孤山云〕此經開權顯實。與法華不殊。扶律談常。與涅槃不異)。
(△〔真際云〕會漸歸頓。即法華後。入滅大期。名涅槃前)。
(●上二師同長水。判法華後。涅槃前)。
(○〔溫陵云〕般若之後。慧學方發。定力未全。於是示楞嚴大定。資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學。解行兩全。密因萬行。一切畢竟。一乘圓玅。無復進修。故法華會上。純談玅法。隨根印可。授記作佛。出興大事[A91]已盡。後說涅槃。扶律談常而終焉)。
(●上一師判般若後。法華前)。
(○〔神智義云〕經次第者。前分也。互指者。後分也。楞嚴中。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玅蓮華。定性聲聞皆獲一乘寂滅場地。豈非方等後分經耶〔我菴無云〕耶輸持地。應是後分。結集家收通歸別。結歸前分)。
(△〔柏庭月云〕一家判攝規矩。但非四時所攝。悉得以方等收取)。
(●上台家諸師。判屬方等)。
(○〔海印憨大師云〕經結名云。亦名灌頂章句。別題云。於灌頂部錄出別行。此經該五時。貫五教。結集者推報化二佛所說。從本垂末。攝末歸本。二種法門。於一代時教。拈出灌頂一部。今判歸灌頂。不定收何時何教也)。
(●右憨大師判歸灌頂部)。
(△〔建安沈士榮曰〕楞嚴徵心辨性。顯密雙融。應根圓通。隨機立教。略陳堦地。廣說禪那。明諸陰銷。條分異見。與圓頓諸教。互有顯發。結集者以灌頂密因。集為一部。說有前後。不在一時也)。
(△〔宋王古〕標目大藏。判此經屬陀羅尼門)。
(△〔私謂〕此經判教。結屬多師。賢首之宗。多齊法華。台衡之家。定歸方等。判般若者。或嫌妄訶但慧。收方等者。或揀有文無旨。唯憨山和尚。據經名別題。判屬中央灌頂部。時教通別。咸歸根本法輪。不定屬一時一教。竊闚大師判教。略有三義。西方此土。各立宗源。二種四輪。㸦分教相。此經灌頂章句。乃是金口誠言。汝當奉持。不同懸判。一也。五方五佛。同一法身。五部教法。各有部類。中央毗盧遮那。即釋迦如來。灌頂受職。三界法王。以清淨法界智。演說般若相應陀羅尼。加持眾生。受灌頂位。修證清淨法身。是為灌頂部。此經祕密伽陀。微玅章句。成就眾生出世間智。豈非中央教主。無上寶印。故曰。十方佛母陀羅尼呪。亦名灌頂章句。部類壇法。正與灌頂部相應。二也。彼土那爛陀寺。大乘所依。戒賢遠承彌勒。智光遠承文殊。灌頂章句。於焉流出。高僧傳云。梵僧極量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長水云。既標部處。尋簡可憑。三也。用灌頂部而判是經。是別是圓是漸是頓。亦祕密。亦不定。談般若。不抱法身慧命之疑。談方等。不揀焦穀敗種之類。開顯即同法華。捃摭即比涅槃。圓融法界。會歸根本。即盧遮那是釋迦故。即首楞嚴是雜華故。沈待詔。國初之法匠也。謂結集者以灌頂密因。集為一部。與大師證明。若合符節。師承在茲。懸鏡不遠。後有科判。不易斯言)。
○八傳譯時年者
此經傳譯本末。圖記僧史。傳聞異辭。長水懸敘。未能畫一。今會稡諸文。考而訂之。其異有四。
△一經本翻度之異
〔長水疏云〕下云。大唐神龍元年乙巳歲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門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先是三藏將梵本汎海。達廣州制止寺。遇宰相房融知南銓。遂請對譯。房融筆授。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長水此文。出開元中釋智昇續古今譯經圖記〔彼記云〕釋極量。中印人也。梵名般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居止。神龍元年乙巳五月[A92]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部十卷。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循州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廸證譯。贊寧宋高僧傳譯經部極量傳竝同)〔疏又云〕又據開元中。智昇撰釋教目錄二十卷。其第九云。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大唐沙門懷廸於廣州譯。迪。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久習經論。備諳五梵。因遊廣府。遂遇梵僧。未詳其名。對文共譯。勒成十卷(今按譯經圖記。此經極量誦出。彌伽譯語。房相筆受。懷廸證譯。四人一席。翻度此經。油素委知。時日可考。及觀釋教目錄。則但云梵僧出經。懷廸對譯。二書出於昇公一人之手。而自相抵牾如此。贊寧譯經門。既兩載之。而長水亦懷二本之疑。今以昇公記錄。參互考之。二本翻度。皆在神龍初元。首稜一經。未聞譯而又譯。懷廸一人。安得證而重證。今竝列二文於前。而刊正取捨。則委辨於後)。
△二證譯先後之異
〔疏云〕經之題目。紙數文句。與今融本。竝不差異。迪筆受經旨。緝綴文理等。今詳二經。譯人雖別。譯本是同。或恐迪因證義。各據流行。故今目錄。書寫有異。不爾。豈無一處差別。譯主名字。何得未詳耶。二本既同。今解融本(按開元釋教錄云。懷廸。循州人。住羅浮山南樓寺。往者菩提流志譯寶積經。召充證義。事畢。歸游廣府。遇梵僧賷梵經一夾。請共譯之。勒成十卷。即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是也。廸筆受經旨。兼緝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此一經二譯之疑。所繇來也。按菩提流志。以中宗神龍二年。住崇福寺。譯大寶積經。懷廸於爾時。應證義召至京。正楞嚴證譯訖功之候也。以其時考之為允。若寶積譯成。以先天四月八日進內。廸以此時。證義云畢。歸遊廣府。距神龍初元。[A93]已七年矣。譯人譯場。同在制止。重譯重證復以何因。委悉參詳。應是神龍元年。廸在制止。與房相同預翻經。次年。乃應寶積之召。而流聞者誤以為在應召之後也。所遇之梵僧。未得其名者。即極量也。筆受緝綴。正證譯之事也。傳聞異詞。斷以圖記為正。長水謂譯同寫異。豈無一處差別。譯主名字。何得未詳。此則[A94]已知開元目錄之誤。而矜慎闕疑。未敢剋斷。蒙謂此經翻度唯一。則并無二本之疑。壹以圖記楷定可也)。
△三譯本進內之異
〔疏云〕翻經纔竟。被本國來取。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去迴。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錄闕書(按神龍元年正月。中宗即位。正諫大夫房融下獄。二月流融於高州。是年五月譯經制止。圖記云。二十三日。極量誦出一品。即是譯經下筆時也。輟簡訖功。未知何日。融流高州。卒以貶死。安得遇中宗初嗣。奏進此經。釋氏稽古略云。融貶流高州。寓於譯所。因得筆受。沙門懷迪證譯。事竟。朝廷責以私譯。蜜帝遂携梵夾歸竺。據此。則融以流人翻經。以私譯被責。未經表請。何從入奏。極量泛舶西歸。但以翻經事畢。國王怒責不見史志。恐亦譌傳也。贊寧唯慤傳云。受舊相房公宅請。出經函云。相公知南銓。預其翻經。躬請筆受首楞嚴一部。留家供養。融流高州。而曰知南銓者。未知典故。或其家人忌諱之詞也。曰筆受一部。留家供養。則其未嘗奏進於朝。居可知也。慤公發願疏經。計一十年。以大曆元年丙午下筆。逆考其受請舒經。則至德二載丁酉也。量迪二傳竝云。後因南使。附經入京。皆開元中事。則神龍元年。房相未曾入奏。斷無可疑也)。
△四經本流布之異
〔疏云〕時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遂流北地。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搜訪靈迹。常慕此經。於度門寺。遂遇此本。初得科判(按贊寧唯慤傳末云。一說。楞嚴經。初是荊州度門寺神秀禪師。在內時得本。後因館陶沙門慧震。於度門寺傳出。慤遇之。著疏解之。長水所據。即贊寧傳文也。按此經初譯。在神龍元年五月。大通入滅。在次年二月。譯場輟簡奏進。與大通道場得本。期月之中。豈能立辦大通自萬歲通天元年。於江陵召至東都。凡五年。入滅於天宮寺。那得有隨身寫本。携歸度門。南使之附經入京。慤公之受請得本。皆在開元至德間。今言神龍初寫本流布。殊非事實。譯人被責。房相不歸。本無入奏之事。今云大通在內。親遇奏經。其誰奏之而誰遇之耶。或者北宗照寂之徒。從內得本。傳歸度門。而館陶搜訪得之。遂譌傳為大通寫本也。寧公僧史。良多踳駮。此於唯慤傳末。別標一說。本非傳信之辭。故知其不足援據耳)。
○九通釋名題者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疏云〕此別目也。印度。月名。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以此大國形諸小國。如星中月。彼有五印。此當中也。即一境之都名。此境之中。有多國別最尊大者號摩竭提。此云大體。以總攝故。或云不至。皆義翻也)。
(△〔西域記〕天竺之稱。異議紛紏。舊云身篤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印度。唐言月。月有多名。此其一稱。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故。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南渡殑河至摩揭陀國。是為中印度。周五千餘里〔成光子曰〕中天竺國。東至震旦。五萬八千里。南至金地國。西至那拘遮國。北至小香山阿耨達。各五萬八千里。則知彼為中國矣)。
(△〔釋迦方誌〕佛所生國。迦毗羅城。應是其中。經云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佛之威神。不生邊地。地為傾斜故)。
(○〔西域記〕那爛陀。唐言施無厭。此伽藍南。菴沒羅林中有池。其龍名那爛陀。傍建伽藍。如來在昔。為大國王。悲愍眾生。好樂周給。美其德。號施無厭。由是伽藍因以為稱。六帝緝興。遐竦紺宇。園林普合。都建一門。僧徒數千。遊學名僧。通數將萬。俊才通學。聲馳異域者數百。殊方來詣。守門者詰問。多屈而返。學深今古。乃得入焉〔高僧傳云〕寺周圓四十九里。九寺一門。是九天王所造)。
(○〔疏云〕灌頂部者。彼有五部。此當其一。毗盧為主。既標部處。尋撿可憑。無謂近翻。疑非正說)。
(△〔大明法數云〕五部教主者。部謂部類。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為教主。各有所表也。中央毗盧遮那。即釋迦如來。四方四佛。皆釋迦一佛所現。以表諸佛同一法門。中方灌頂者毗盧遮那。[A97]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受佛職位為三界法主。故中央以毗盧遮那為教主也)。
(△〔融室云〕別行者。如大部楞伽分行經也)。
△大唐神龍元年龍集乙巳五月[A98]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
(〔疏云〕長安三年則天罷政中宗嗣位。是歲改為神龍元年。龍集者龍星。亦曰歲星。歲行一次也。集居也。乙巳即所舍之次朔。穌也。月死復穌。穌生也)。
中天竺沙門般[A99]剌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天竺亦云乾竺乾豆身毒印度等。沙門云勤息。取生善滅惡之稱。般[A100]剌蜜帝。此云到彼岸。譯者。其有才智。通四方語。名曰象胥之學。四方各有其名。今取北方掌語者也)。
(△〔翻譯集〕般[A101]剌蜜帝。此云到彼岸。或呼般[A102]剌三藏。以此三藏。自利利他。俱到彼岸故)。
(△〔宋高僧傳〕極量中印度人。梵名般[A103]剌蜜帝唐言極量觀方遊化漸及支那於廣州制止道場駐錫。印度俗呼廣府為支那帝京為摩詞支那)。
(△按譯場經館。先宗譯主。即賷葉書之三藏明練顯密二教者。極量即此經譯主也)。
菩薩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授
(雖為宰官而受大乘戒者。經云。欲受國王位時。乃至百官受位時。應先授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也。資於師長。以父兄之道事之。故云弟子筆授。或云筆受。謂以此方文體。筆其所授梵本。緝綴潤色。令順物情。不失正理也)。
(△融。清河人。琯之父也。天后長安四年甲辰十月。繇懷州[A104]刺史。拜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元年乙巳二月。除名流高州)。
(△按譯場所司。次重筆受。必言通華梵。學綜有空。相問委知然後下筆。至於帝王。執簡即興。又謂之綴文也。次有潤文一位。次文潤色。此是私譯。故不具員)。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國名未詳。彌伽釋迦。此云能降伏。翻梵為華。故云譯語)。
(△烏萇。具云烏仗那〔奘師傳云〕唐言苑。昔阿輸迦王之苑也。舊曰烏孫萇。或曰烏荼皆訛。北印度境)。
(△〔翻譯集〕彌伽釋迦。說題云。釋迦稍譌。正云鑠佉。此曰雲峰。璿云能降伏)。
(△按譯場。次筆受則[1]〔釋〕語。亦名傳語。傳度轉令生解矣。極量誦出。房相筆受。通梵於華。是譯語之在也)。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雲棲宏公曰〕古本筆授後。有羅浮沙門懷廸證譯一行。今本失去。宜從古增入)。
(△按譯場有證梵本。證梵義。證禪義。各一員。次則證義一員。葢證[A105]已譯之文。所詮之義。迪於此充其任也。私譯不具設員。故無證梵等位。亦以迪久習經論。備諳五梵。能兼三譯之任。故兼稱證譯也)。
○十別解文義者
(按清涼玄談。此科分二。初總科判。二正釋經文。圭峰長水。削總科判。單立別解文義一科。即正釋經文也。今依清涼。仍立此科。以十例中。本部三分等。皆釋經宗要。今既開章懸敘。理當總挈於此)。
△初本部三分科者。准常三分。謂序正流通。
(〔清涼云〕三分之興。彌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金光明文句〕序者。序將有利益。正者。正當機辨道。流通者。流名下注。通名不壅。欲使正法之水。從今以注當。聖教筌罤。不壅於來世。夫三段者。不可杜斷隔絕。序本序於正通。序則有三義。正本正於序通。亦有三義。通本通於序正。通亦三義。經曰。上中下語皆善。即此義也)。
今依長水科判。正明此經本分三科。從經首如是我聞。訖提獎阿難歸來佛所。為序段。從阿難見佛下。訖十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為正說。從此下訖經末。為流通段。
(准古師。以經初如是我聞。至退坐默然承受聖旨。為序分。苕溪岳師。從長水判。齊歸來佛所為序分段。以阿難啟請三法。是楞嚴一會。說法宗要。應入正宗故。又准慤節二師。以佛告阿難。至八卷中若他觀者名為邪觀。為正宗。文殊問名下。為流通。岳師判精研七趣[A106]已上。正宗分訖。下流通分。大節有二。一分別魔事。流通行門。二較量功德。流通教門。今竝依長水判。以辨魔破陰。猶屬正說。下方入流通故)。
△序中文二。證信發起。
(初證信序。說時方人。令人信故。亦名通序。諸經皆同故。亦名經前序。付囑令安故。亦名經後序。佛說法時未有故。亦名印定序。諸佛經初皆安立文句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阿優故。二發起序。發明生起正宗之法故。亦云別序。諸經各別故。亦云經前序。佛先自發起。方說正宗故)。
(△〔天台云〕通序序諸教。別序序一經)證信之立。由阿難問。佛令置之。意為斷疑息諍。及異邪故。(今依清涼。略釋證信序分三。初立序原由。二立序所以。三即釋六成就也)。
(△初立序原由者。智論第二。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北首臥。將入涅槃。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言。汝守佛法藏人。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種種未來事。佛經初首。作何等語。佛告阿難。我三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中。何以故。三世諸佛法。經初皆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
(△二立序所以者。覈其所以。意有六焉。一為異外道故。外道經首。皆立阿優為吉。阿之言無。優之言有。不出有無。即斷常計。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敵對邪宗。此約如是。二為息諍論故。智論云。若不推從佛聞。言自制作。則諍論起故。今廢我從聞。聞從佛來。故傳歷代。妙軌不輟。此局我聞。三為離增減過故。佛地論云。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是法。我親從佛聞。文義決定。非謂傳聞。有增減失。四為斷眾疑故。真諦引律云。結集法時。阿難升座。變身如佛。眾起三疑。一疑大師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轉身為佛。說此如是我聞。三疑頓斷。上二義。通約信聞。五為生信故。智論云。說時方人令。生信故。六為順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種)。
(△三略釋序文者。準佛地論。科為五事。一總顯[A107]己聞。二教起時分。三別顯教主。四彰教起處。五顯所被機。今依智論。開初顯[A108]已聞。作信聞二種。為六成就。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
諸經不同。發起各別。或放光微笑。乞食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等(又如淨名寶葢法華毫光之類)。今經由夏滿眾集。國王營齋。慶喜循乞。因遭淫攝。自無定慧。不能降伏。由是外假祕密。攝護令歸。意顯生死輪迴。莫過淫愛。超登聖位。豈逾定慧。安慧內具。祕密外資。塵颺順風。有何艱險。
([A109]已上大字。竝引長水疏文)。
△二說經前後科者。長水判前後兩度說經。從正宗起。至標經名。是酬問正說分。從說是語[A110]已下。至不戀三界。為請益再陳分。
(按長水云。問名請奉。一期周畢。法會[A111]已終。以慶喜再有請益。時雖隔越。問且連環。集經者約問從義。合成一部。由是未結作禮而去。[A112]已下即二會。再說法也。以阿難問所見現。事時別故。今謂如來法會。不定判年。法筵未罷。諮請無時。連躡生起。宛同一席。前後二會。延促差殊。次第包含。難可局取。略依長水二分。委為消釋。具如教迹中說)。
(○憨大師判經。正宗分大科分二。阿難見佛。至結經名。初大開修證之門。精研七趣。盡詳辨魔陰。二曲示迷悟差別)。
△三二分開合科者。
(長水依振沇二師。開合判經。亦准清涼隨分長品科也)。
〔長水云〕古人科判。各是一途。春蘭秋菊。互擅其美。振公八段資中顯稱。今詳經文。復有理在。文中前後。兩度說經。初有四段。一開妙解。二示妙行。三顯妙位。四立妙名。此四。即八段中前五科。開合之異也。次再陳中有二。一辨趣生同異。二示禪境差別。即八中後三段也。然開判之設。各隨其人。吾今從古。依振公判。略沒第八。但取七名。
△初酬問正說分有五。第一大科。顯如來藏心。
(從正說起。盡第四卷尚留觀聽。是中子科二。一破阿難認妄迷真。顯如來藏。二破滿慈執相難性顯如來藏。右從振判之一。即資中開妙解也)。
(△上來一科。溫陵判見道分。使行人明見常住真心。為修行准的)第二大科明修行方便。(從四卷中。阿難及諸大眾。盡六卷中文殊說偈。子科廣陳修證三。一別明三義。二別破疑情。三廣引修證。右從振判之二。即資中示妙行也)第三大科。辨離魔業行。(從六卷中。阿難整衣白佛。盡七卷宣說神呪。子科二。初自行離魔。後他力離魔。右從振判之三。資中合前三為二。長水仍依振公開三也)。
(△上來二科。溫陵判修道分。使行人依真見起真修。為修行方便)第四大科。示地位堦差。(從七卷阿難問修行漸次。盡八卷中名為邪觀。子科二。一敘迷真起妄。為立位之因。二敘返妄歸真。辨地位之相。右從振判之四。即資中顯妙位也)。
(△此科。溫陵判證道分。使行人知因真果正)第五大科。出聖教名殊。(從文殊請名。至汝當奉持。右從振判之五。即資中立妙名。長水云。資中之四。即振公八段中前五科。開合之異也)。
(△此科。溫陵判結經分。見然後修。修然後證。修證事畢。於是結經)。
△次再陳請益分有二。第六大科。辨趣生同異。(從結經下。說是語[A113]已。盡九卷中。即魔王說。即資中辨趣生差別也)第七大科。陳禪那境界(初從如來將罷法座。盡十卷最後垂範次阿難因聞請益。盡當卷不戀三界。即資中示禪境差別也。此二科。振公開三。資中合二。長水所謂略沒第八。但取七名也)。
(△上二科。溫陵判助道分。使行人知一切唯心。乘戒雙急)。
△復次。依北峰印師。開二大科。初依常住真心以開圓解。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圓行。
(從上振公八段。以迄溫陵五分。科段雖殊。不越乎開圓解。起圓行二者而[A114]已。解行相資。一經卷攝。故取印師正宗六段。束為二科。初從阿難見佛。訖四卷尚。留觀聽。為第一科。初中復二。初對慶喜。辨心見非是發露藏心。次對滿慈。明性相即離。審除細惑。皆是開圓解也。二從阿難請門。訖終卷不戀三界。為第二科。二中文二。初依解起修。觀心直入。為正行。次帶事兼修。持戒誦呪。為助行。是中安立道場。修證歷位。請名奉持。精研委辨。廣有多文。無非圓行。永明宗鏡略有二意。一為頓悟知宗。一為圓修辦事。圓覺十一重問答。圭峰束之為二。前則信解。後則行證。華嚴一部亦唯此四。此經科判殊塗同歸。以解行二義圓收。罄無不盡也)。
△四問答相屬科者。准〔清涼疏〕古云。此九會中。大會問答。總有五番。今於此經問答。亦開為六(一。第一卷。阿難請問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最初方便。從初至第六卷。方便成就答盡。二。第四卷。滿慈發藏性生相。大性俱徧。二種難問。至是卷中。如何自欺尚留觀聽答盡。中間雖有諸問。未是大位問答。皆此二攝。三。第四卷。阿難請入華屋。至第七卷。宣說神呪。所作如願答盡。四。第七卷中。阿難始從乾慧。終至等覺之問。至第八卷。名為邪觀答盡。五。文殊請名。云何奉持。於當卷答盡。六。結經訖。阿難廣問七趣。至正說末。最後垂範答盡。中間無問自說。廣辨魔事。亦是中攝)。
又准清涼科中。或當會答盡。及別會答盡。略開為六(一。一卷中。佛告阿難開示奢摩他路。至十卷中。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㭊答盡。二。三卷中。阿難問外道因緣自然。至五卷解結。知其本因。隨所緣出。答盡。三。四卷初。富樓那問清淨本然。至五卷文。殊奉敕說偈。覺海性澄圓等。答盡。四。中間四卷中。汝觀世間解結之人。阿難歷問解結。亦至文殊偈中。六用不成。答盡。五。四卷中。阿難問攝伏攀緣。如來說五疊渾濁。至十卷中超越五濁五陰妄想答盡。六。六卷末。阿難問安立道場。遠諸魔事。至十卷末。禪那現境。心見二魔。答盡)。
◎經前十門懸敘竟。次下正釋經文。
(〔長水疏云〕第十別解文義。准常三分。今〔證信序〕然此雖具六種成就。今均廣略。總分為二)。
([?∴]一說經時分)。
([?∴]二引眾同聞)。
[科01]如是我聞。
[科02]【疏】若兼我聞〔合釋〕即指法之辭也。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清涼云〕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從佛聞故)〔佛地論云〕謂結集時。眾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論有四義。一依譬喻。二依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許可。依許可者。謂結集時云云)。
〔離釋〕如是者。信成就也([A115]已下同清涼云)〔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論云〕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中。如枯樹不生華實)〔肇公云〕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故萬行中以信為首。故曰如是。(〔清涼云〕肇公但是用智論意)又契理契機曰如。永離過非曰是。如理而說。如理而信。故言如是。若約今經。如來藏心。體性不動曰如。真實義故曰是。又一切諸法。本無生滅。皆如來藏。故名為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稱為是。更有餘義。繁而不論。
(〔真諦云〕如是者。決定也。佛說此經。有若干文句。若多成增謗。若少成減謗。阿難聞之如。瀉水。不多不少。故數決定。佛說無相之理。不有不無。若有墮增。若無墮減。阿難傳之。無增無減。故理決定)。
(△〔章安涅槃疏〕不異曰如。無非曰是。若以牛羊眼看。則無非舛誤。豈得如是。得如是者。知法身大士。住首楞嚴。種種示現。悟異不異。所以稱如。知非不非。所以言是)。
(△按清涼廣釋如是。用五教料揀。長水避繁不論。學者往檢)。
△我聞。聞成就也。我即阿難自指。五蘊假者。(〔圓覺疏〕我即文殊及阿難海。五蘊假者。集法傳云。一阿難。此云歡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持菩薩藏。但是一人。隨德名別)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我有四種。一凡夫人徧計。二外道宗計。三諸聖隨世。假立賓主。四法身真我。經指後二。非邪慢心而有所說。故無過矣。
(上是圓覺疏文。言非邪慢者〔智論云〕世間語首。有三根本。一邪。二慢。三名字。凡夫具三。見道學人具於後二。聖人唯一。謂隨世間。但是名字。故云非慢心也)。
(△〔智論云〕佛弟子等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笑者。於無我法中而說我。隨世俗故。以是故。諸法空無我。而說我無咎)。
△聞謂耳根。發識聽受。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清涼云〕此用何聞。約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說。一耳聞非識。二識聞非耳。三緣合方聞。雖因耳處。廢別從總。故稱我聞。以有問言。現是耳聞。云何言我聞。故為此通。明我為總。總該眼耳等諸根故。即佛地論文)無相宗說。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生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耳。若約法性。此經旨趣。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玅耳。聞真俗無礙之法門也。
(上來皆清涼文。無相宗含於三教。始頓實也。第三約法性宗辨。而但明圓教中意。圓覺疏同此)。
(△〔清涼云〕然阿難年三十。方為侍者。所不聞經。或云。展轉傳聞。或云。如來重說。或云。得深三昧。自然能通。推本而說。實是大權菩薩。影響弘傳也)。
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祗桓精舍。
〔什云公〕一時。說經時也。【疏】時成就也。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總言一時。一者。揀異餘時。時者。隨世假立。
(〔法華文句〕論云。天竺說時。名有兩種。迦羅是實時。毗尼中。誡內弟子依時食。說明相。即用實時。三世無相。時法無實。三摩耶是假時。亦是時長短時。外人計時為實。為除邪見故。佛說三摩耶。不說迦羅)。
如來說經。有無量時。不能別舉。一言略周。但云一時。如涅槃云。一時佛在恒河岸等。又諸方時分。延促不定故。但言一時。
(〔圓覺鈔云〕諸方時分。豎則上下延促不同。如人間五十王年。四天一晝夜等。橫則四方參差不同。如俱舍說。夜半日沒中。日出四洲等)。
若約法義釋者。即說聽之時。心境泯。理智融。凡聖如。本始會。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文同圓覺疏。金剛刊定。云此是慤公楞嚴疏意)。
(△〔慈恩玄贊云〕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一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二不定約相續者。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時三。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喧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A116]已下上諸天時。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流行不徧故。四不定約成道[A117]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A118]已來。遠近各不同故。以長短不定。前後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可為正量。但是聽者根熟。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為一時)。
△佛。主成就也。具云佛陀。此云覺者。(〔清涼云〕若言菩提。但稱為覺。若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性相之者。即究竟覺也。論云。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未覺心源故。非究竟覺。然具三義。一自覺。(此揀凡夫)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揀異二乘)覺一切法無不是如。三覺滿。(揀異菩薩)二覺理圓。稱之為滿。故云自他覺滿之者。(〔清涼云〕若禪觀說。亦云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一切俱離為覺滿。以依起信心體離念。名為本覺故)。
(△〔佛地論〕具有十義。謂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出煩惱障。及所知障。覺了一切諸法性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華開。故稱為佛)。
(△〔永明云〕一切眾生。以第七識為長夜。如夢時不知是夢。覺時方寤。故云佛者覺也。如睡夢覺。如蓮華開)。
△〔什公云〕佛在。據佛所在處也【疏】在室羅筏城等。處成就也。(〔孤山云〕在者。住也。佛內住首楞嚴等。諸佛無量三昧。能建大義故。迹住精舍。利羣生故)。
(△〔智論第三〕佛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少在餘城憍薩羅國。是佛生身地。以報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眾生。皆念生地故。又憍薩羅國主波。斯匿王。住舍婆提大城中。佛為法主。二主應住一處。故多住舍婆提)處有二種。一所化處。即筏城。二所住處。即祇園。(真諦記云。住處有二。一境界處。謂化在俗之流。二依止處。謂統出家之眾。初即舍衛。後即祇園〔婆沙論云〕舉舍衛者。令遠人知。舉祇園者。令近人知)筏城。具云室羅伐悉底。(即舍衛國。梵音楚夏耳)此乃城名。非是國號。國都號為憍薩羅。以就勝易彰。故舉城名。(室羅筏。此云豐德。或云聞物。或云好道。以其中多財寶。妙五欲。饒多聞。豐解脫。道德名稱。五天共聞。故云聞者城。昔有古老仙人。住於此處。後有少仙。名為聞者。於彼稟學。老仙歿後。少仙於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
(△〔證真鈔〕謂簡南憍薩婆國。故廢國名而標城號)祇桓者。具云祇陀。或云逝多制。多此云戰勝。即太子名。(太子生時。匿王戰勝外國故)林主是彼。故云勝林。桓即林也。精舍。沙門精行所舍處也。謂須達買園置舍。太子捨樹造門。二人共搆以延僧佛(梵語須達多。唐言善施。義云給孤獨)。
(△〔涅槃等經云〕須達長者。願建精舍。請佛說法。擇得祇陀太子之園。太子戱云。側布黃金。滿即賣之。長者便欲交付。太子言。我戱語耳。長者共太子欲往訟了。首陀會天。化作斷事之者。斷與長者。便勅使人象負金出。八十頃中。須臾欲滿。殘餘少地。一庫金盡。更思取金。太子曰。佛為良田。宜植善種。園地屬卿。樹木屬我。自起門樓。請佛出入。長者七日。為佛作窟。以妙旃檀用為香泥。別房住止。千二百處。凡百二十。處別打犍椎。佛告阿難。二人同心。共立精舍應謂此地為逝多樹給孤獨園。雜阿含說。給孤獨長者疾病。佛記得阿那含果命終為率兜天子。長阿含說琉璃王滅釋。忿祗陀王子不助我。㧞劒殺之。佛天眼觀。得生忉利天)。
(○〔釋文〕李長者科華嚴經。如是是一句。我聞是二句。一時是三句。佛在是四句。今從之)。
[科01]([?∴]二引眾同聞者。同聞之眾。匪唯三乘。亦該諸趣。下具天龍八部。王臣菩薩。發起序中。今文但有二類。葢譯之巧略也。文二)。
([?∴]初聲聞)。
([?∴]二緣覺。初中三)。
(卍一標類舉數)。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眾成就也。與大比丘眾。標類也。與者。并兼共及也佛與阿難。及大比丘等。證非虗謬(〔法華文句〕釋論明與者共義。舉七一解共。謂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也〔章安云〕佛之七一。皆佛境界。唯與圓菩薩共。住首楞嚴。示比丘像者共)梵云摩訶。此具三義。大多勝也〔智論〕云何大。一切眾中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妙宗鈔〕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數至五千。故名為多。(〔疏云〕徧知內外經書故名多)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觀經疏〕此等皆是無學。小乘中極。故云大)比丘名含三義。乞士。怖魔。破惡。(〔智論〕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比名破。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故)。
(△〔肇公云〕秦言淨命乞食。破煩惱。淨持戒。破魔等。天竺一言。該此四義。秦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
(△〔天台云〕比丘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名應供殺賊無生)謂出家者。上於諸佛求法以內資。令慧命增長。下於檀越離邪正命乞食以外資。令色身無損。故云乞士。(正命乞食者〔智論〕舍利弗告梵志女。不下口食。不方口食。不仰口食。不四維口食。不墮四不淨食中。用清淨法食活命也)又出家者。最初發菩提心。或至成道。皆令魔怖。失人眾故。名為怖魔。(論言當出家剃頭。著染衣服受戒。是時魔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什公曰〕始出妻子家。乞食自守。清淨活命。終出三界家。破煩惱持戒自守。具此二義。天魔怖其出境也)又能破斷身口七支。九十八使業煩惱。故稱為破惡(〔章安云〕戒慧七支禪。鎮心猿。怖無常狼。伏煩惱脂〔妙宗云〕見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惡名賊。修觀推窮為破惡。證智斷盡為殺賊也)四人[A119]已上。乃至無量。能作說恣羯磨法。故名為眾(〔智論云〕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憎。啞羊僧。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行四向道。是名實僧)。
(△〔天台云〕梵云僧伽。此翻和合。四人[A120]已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事理二和。名和合眾〔淨名疏〕理和。謂同證擇滅故。事和。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辨。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諍。意和同說)。
△千二百五十人。舉數也。佛初成道。先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總一千。次度舍利弗目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經舉大數。故減五人。(依報恩經)。
(△〔法華文句〕三迦葉千人。身子目連共二百五十。又云耶舍五十人)此眾先竝事外。勤苦累劫。一無所證。纔遇見佛。便得上乘。感佛恩深。常隨佛化。為常隨眾(天台觀經疏)。
(△〔清涼疏〕明海眾雲集云。一影響眾。為影響為主伴故。即諸大菩薩。及下證法如來。皆㸦為主伴。若影隨形。響應聲故。二常隨眾。為作輔翼。得圓滿故。如普賢等常隨之眾。六發起眾。為發起此經。諸請難者。即其事故。七當機眾。為[1]〔開〕法獲益。常機領悟。即其類故)。
(卍二總嘆行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疏】總指也。漏有三種。皆斷盡故。(〔章安云〕三漏者。一欲漏。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兩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明)。
(△〔法華文句〕成論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毗曇云。漏落生死)阿難漢名含三義。故翻為應。應[A121]已永害煩惱賊故。應不受分段生故。應受人天玅供養故。此皆無疑。故名為大。(〔智論云〕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復次。阿羅漢一切漏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三界中三種漏[A122]已盡。故言漏盡。摩訶言大。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羅漢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法華文句〕阿颰經云應真。瑞應云真人。悉是無生釋也。依舊翻云。無著。不生。應供。或言無翻。名含三義。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九十八使煩惱盡。故云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或言初始學無生。生未無生。初雖怖魔。魔未大怖。初雖乞士。未是灼然應供。今獲無生忍。破煩惱賊盡。是好良田。以果對因。釋羅漢三義)。
(△〔涅槃四依品〕第四人者。名阿羅漢。斷諸煩惱。捨於重擔。逮得[A123]己利。所作[A124]已辦。住第十地〔釋論云〕一切結使等斷除。名無煩惱。戒定智慧等善法具足滿。故名所作[A125]已辦。五眾麤重常惱。故名為擔。阿羅漢此擔[A126]已除故言棄擔。能擔者。是佛法中二種功德應擔〔章安云〕所作[A127]已辦。至第十地。學行窮滿。是名應供)。
(△〔融室云〕結集者。稱大比丘德。能盡諸漏。廻向大乘阿羅漢果)[A128]已下別嘆。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
【疏】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紹佛種。故云佛子。(〔法華玄義〕身子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昔教五人。得真無漏。名佛子。菩薩不發真名為外人。發大乘解。自稱昔日非真佛子。從佛口生。是聞慧中法身生。從法化生。是思慧中法身生。得佛法分。是修慧中法身生。三慧成就。是真佛子)安住覺性。三德祕藏。任持萬善。功德不失。故云住持。(華嚴嘆眾。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護持諸佛正法之輪)諸有者。二十五有。皆得二十五三昧。不為界繫。故云善超。(〔智論云〕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業繫取因緣。後世能生。亦是業報。是名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如是。結有九結。諸阿羅漢。結使應。永盡。得一切煩惱離故。有不應盡。答曰。無所妨。是因中說果。如人從高處墮。未至地。言此人死。雖未死。知必死故。諸阿羅漢結使[A129]已盡。知有必當盡。故言有結盡〔法華〕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文句云〕諸有即二十五有生處也。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輔行云〕因果不亡故名為有)。
(△〔交光云〕二乘求出三界。畏如牢獄。即三界而不繫。居有不有。為善超也。淨名云。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此嘆自利。[A130]已下嘆利他。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
【疏】無剎不現。故云能於國土。有威可畏。有儀可則。行住坐臥。皆成軌範。可為標准。故云成就等。淨名言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此儀止可觀也(〔淨名肇注〕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稿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捨威儀。其為晏坐也。亦[A131]已極矣。上云。不於三界現身意。此云現諸威儀。夫以無現故。能無不現。無不現。即無現之體也)。
(△〔宗鏡古釋云〕未滅定之前。加行心中。願我入滅之後。若有眾生合聞我說法。見我威儀。我當教化。以此願故。入定之後。單將本識化相種子。生起現行。以平等性智。而能現起威儀)。
(△〔溫陵云〕隨剎現身。正容悟物也)。
從佛轉輪。玅堪遺囑。
【疏】智堪遺付也。法有摧輾業煩惱義。喻之若輪。自既摧破障。亦能轉教。令他破惑。(〔慤公云〕從佛受教。自證[A132]已圓。能演佛言。轉化羣品)於一法中。作無量說。一一逗機。一一稱性。以善巧方便。令其得入如來知見。玅好堪任護付法藏。令燈燈相然。明明不絕。囑法令傳。囑生令度。名遺囑也(〔淨名經〕[A133]已能隨順。轉不退輪〔肇曰〕流演圓通。無繫於一人。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隨類轉之)。
(△〔清涼云〕輪者。如帝王輪。略有四義。一圓滿義。輪輻輞軸等。體用周備故。二摧壞義。摧壞煩惱。如摧未伏等。三鎮遏義。[A134]已伏煩惱。令執轉遠。如摧[A135]已伏。四不定義。從見至修。修至無學。從自至他。從信至解。解至行果等轉者□說也。流演圓通。名之為輪。自我之彼。故名為轉)。
(△〔補遺云〕此經最後垂範。正為扶律談常。故云堪遺囑也)。
嚴淨毗尼。弘範三界。
【疏】戒可遵依也。毗尼云律。律。法也。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南山云〕毗尼翻滅。從功能為名。非正譯也。正翻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
(△〔清涼疏〕正曰毗奈耶。此云調伏)。
(△〔什公云〕毗尼。秦言善治。謂自治婬怒癡。亦能治眾生惡也)弘。大也。範。法也。既嚴持清禁。身心弗違。大能軌則世間。真是法中綱紀也(〔標指〕毗尼是三界之大法。稟之則出生死故)。
(△〔私謂〕佛入涅槃。囑阿難言。尸波羅戒。是汝大師。此言嚴淨毗尼。正是遺囑之元首。經中清淨明誨。禁戒成就。總攝於此)。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
【疏】定能現化也。住首楞嚴。化復作化。普現色身。隨十界機。宜何身相。現而說法。法華所謂內祕外現。隨法身地。隨緣俯應。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是。若非發迹之後。無如是嘆。醍醐味教。於斯現矣(〔法華文句〕諸大羅漢。從法身地。俯影隨緣。迹臨萬水。為學無學。作男作女。示道示俗。首楞嚴力。靡所不現。方便善根為若此)。
(△〔智論云〕如大龍王。起於大雲。徧覆虗空。放大電光。明照天地。注大洪雨。潤澤萬物。諸阿羅漢。亦復如是。禪定智慧大海水中。起出慈悲雲。潤生可度。現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根)。
(△〔直解〕楞伽三種阿羅漢。一實二權。二權者。菩薩化化。佛化化。今同彼菩薩化也。既云菩薩化。寧非入實。安得謂法華前無此嘆。又此嘆德。是佛滅後。結集之人[A136]已聞開顯之實。故引後分義嘆。於教迹前後。殊不相妨也)。
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疏】結悲化無盡也。拔令脫苦。濟使得樂。佛滅度後。故曰未來。煩惱與業。染汙繫縛。喻之塵累。皆令清淨。自在無礙。故稱越也(〔溫陵云〕毗尼作範。應身度生。意非利彼一時。直欲㧞濟未來。使皆超諸有塵累耳。經以阿難起教故嘆其同列之德。以顯大權示跡。意在㧞濟也)。
(卍三列眾生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疏】舍利弗具云奢利弗呾囉。此云鶖子。其母目睛明利。如彼鳥故。連母為號。亦云身子。是佛右面弟子。慧辨過人。故云大智。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無雙。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
(△〔智論云〕南天竺大論師。字提舍。獨步王舍。打論議鼓。國師義屈奪封。納其女為婦。舍利懷妊。母亦聰明。大能論難。既生七日。褁以白㲲。以示其父。父言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為優波提舍。時人貴重其母。聰明第一。標為舍利弗。年始八歲。越眾升論床。封一聚落與大目連為友。道逢阿說示說偈。皆得初果。佛遙見言。是二人。我弟子智慧第一。神通第一。佛滅度後。長老阿泥盧言。舍利弗是第二佛。驕梵鉢提言。能逐佛轉將。我和尚舍利弗)。
(△〔法華文句〕至佛所七日徧達佛法淵海。十五日後。得阿羅漢。佛說一句。身子以一句為本。七日七夜。作師子吼。更出異句異味。使無窮盡。況佛多說。寧可盡耶。為羅云和尚。橋梵作師。聲聞眾中。右面弟子)。
(○目犍連。具云摩訶沒特伽羅。此云大采菽氏。上古仙人。常食菉豆。母是彼種。從外立名。若從父名。此名畢利迦。亦云俱律陀。此云善占。左面弟子。神通無過)。
(△〔智論云〕吉占師子。舍利弗友而親之。舍利弗才明見貴。吉占豪爽取重。行則俱遊。坐則同止。後俱出家。誓曰。先得甘露。要必同味。後與身子同證初果。經七日[A137]已。得阿羅漢)。
(△〔法華文句〕身子目連為轉法輪左右弟子者。通因定生。即定慧一雙。亦是福慧一雙。悲多現通。亦是悲智一雙)。
(○拘絺羅。此云大膝。常論勝姊。姊懷身子。論則不勝。知孕智人。寄辨母口。何況出胎。遂往南天學問。誓不翦爪。要讀十八經盡。號長爪梵志。學畢還家。為佛弟子。成阿羅漢。獲四辨才。觸難能答。南方天王。常隨侍也)。
(△〔智論云〕長爪還家。知甥為佛弟子。起大憍慢。直向佛所。舍利弗佛邊侍立。以扇扇佛。長爪語佛。瞿曇。我一切不受。佛問。汝一切不受。是見受不。佛所質義。汝[A138]已飲邪見毒。今出是毒氣。言一切法不受。是見毒汝受不。爾時長爪如好馬。見鞭影即覺。低頭思惟。佛置我著二處。負門中。若說是見我受。是負處門麤。故多。人知。第二負處門細。我不受之。以不多人知故。答言一切法不受。是見亦不受。佛語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見亦不受。與眾人無異。何用貢高如是。長爪不能答。佛說法。斷其邪見。得法眼淨)。
(○富樓那。父名。此云滿。父於滿江。禱天求得。正值江滿。又夢七寶器盛滿中寶。入母懷。母懷子。父願滿。故名滿願。彌多羅尼。母名。此翻慈行。亦云知識。四韋陀有慈行品。其母誦之。尼。女聲也。通稱女為尼。男為那。連父母召。云滿慈子〔什公曰〕於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毗曇也)。
(△〔七車譬喻經云〕生處安居比丘。嘆滿慈子。精進正念。智慧無漏。勸發亦稱。說此等法。身子聞念。我何時得見此人。他示云。白晢隆鼻。鸚鵡𠿘者。是其形相。後於安陀林相見。身子問賢名何等。答。我父名滿。我母名慈。人稱我為滿慈子。身子稱嗟。賢者滿慈子。智辨聰明。決定安隱無畏。逮大辨才。得甘露幢。值汝者得大饒益。諸梵行人。應縈衣頂戴。滿慈子問賢者何名。答我父字優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稱我舍利子。滿慈嗟曰。今與世尊等弟子共論而不知。與第二世尊共論而不知。與法將共論。與轉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況復深論。善哉善哉。為如來弟子。乃至縈衣頂戴)。
(○須菩提。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善現等。生時。家中庫藏器皿皆空。占云。兒必善吉。此善吉相。現於器故。從是得名。於大眾中。解空第一。入無諍定。喜說空法。所修行業。以空為本)。
(△〔淨名疏云〕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護物心。故名善業。以生時家宅皆空。因名空生。即表其長成解空之相〔什公云〕須菩提。秦言善業。解空第一)。
(○優波尼沙陀〔資中疏云〕此云塵性。以觀塵性空而得道故。亦名優波尼殺曇。云近少。義翻塵性。詳在本經第五)。
【疏】更有餘人。經不具載。故云等也。即三迦葉輩。此皆頭角。為眾知識。綱領佛法。各有弟子。故云上首也(〔通釋〕淨名經列十大弟子。什公云。諸聲聞體非兼備。則各有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今十弟子各一法門。攝為眷屬。雖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法華列二十一尊者。增一云。陳如比丘共上座名者。有德大人相隨。舍利弗其智慧深利者相隨。目連共神通大力者相隨。各掌一法。引諸偏好意也。今經列六聖。智慧神足等。皆稱第一。雖列常。隨亦似兼發起當機二眾耳)。
(△〔瑜伽云〕從他聞正法名聲。又能令他聞正法聲。名為聲聞。問。何因緣故。惟取聲聞。說住學勝利。答。由聲聞眾是佛世尊。隨順修學。真實子故)。
(△〔天台云〕聲聞內祕外現。何曾保證涅槃。天人皆大薩埵。豈復躭玩生死。皆迹引二邊。而本常中道也)。
(△〔清涼鈔〕不思議境界經云。爾時復有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其名舍利弗目犍連。乃至阿難提婆達多䟦難陀等。而為上首。皆[A139]已久修六波羅蜜。近佛菩提。為化眾生。於雜染土。現聲聞形。釋曰。是大菩薩。方便顯本。故為實說。如法華五百弟子品云。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議。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即其文也。又阿難章中云。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即大權明矣)。
([?∴]二緣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疏】具云辟支迦羅。此云緣覺。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然不預嘆德列名者。以厭喧樂靜。不為眾所知識故。(資中文)。
(△〔法華記〕次釋少知識眾中。非唯不歎。又不列名。聖為引凡。發彼同類。機緣不等。隨類接之。故現少識之迹。以接隱德之徒。不可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遇佛迴向。必證大果。故下經云。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等。皆獲本心。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婆沙論云〕學人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無學人者。阿羅漢。辟支佛)。
(○〔通釋辟支〕)。
(△〔資中曰〕此是部行。遇佛迴向者。若麟喻者。出無佛世。三千大千。獨一而出。如麟一角〔吳興云〕并其初心。正似師徒共集。實部行也〔孤山云〕今云無量辟支。將非他方無佛之土。大權引實而來此乎)。
(△〔私謂〕古稱辟支。出無佛世。今與初心。同來佛所。部行引權。二義紛如。今詳經論。覈其通別。別者。釋論云。迦羅。此翻緣覺。亦名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緣覺願生佛世。俱舍明獨覺自有二種。一麟喻。二部行。婆沙云。辟支佛獨出世者。當知如佛。如渴伽獸。獨生一角。涅槃現病品云。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涅槃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麒麟獨一之行。荊溪云。羅漢或出有佛世。或出無佛世。故非獨一之行。辟支佛決定出無佛之世。故名獨一之行。此別義也。通者。慈恩引仁王經。列獨覺眾。又云。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至於佛所。仁王但有緣覺之文。慈恩稱獨覺者。根性不異。名義㸦通也。獨覺亦通見佛。法華文句。引華嚴等。獨覺有三類。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滅。或佛神力。徒於他土。二者。出無佛世。三者。雖生佛世。願見佛故。不即捨壽。亦不被移。五百從山中來者。即第三類。此通義也。今又准瑜伽論通之。論明三獨覺道。有安住獨覺種性。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當來世。疾能速證。名為初獨覺道。復有二類。皆值佛出世。親近善士。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即於今生及當來世。得沙門果。得阿羅漢果。名為第二第三獨覺。是則三種獨覺。皆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慈恩五百。華嚴第三。與今經同來佛所。皆是。今定指獨覺出無佛世。緣覺出有佛世。似更須和會也。論又云。有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粮。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獨覺菩提果。成阿羅漢果。清涼所謂緣覺緣覺也。或依第二第三獨覺道。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乃至得沙門果。證最上阿羅漢果。清涼所謂聲聞緣覺也。當知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是則三種獨覺。皆出無佛世。諸經論所開皆是。不應。定指部行見佛。麟喻獨不見佛。又麟角別占獨名。部行通指二覺。不應定指獨覺麟喻。緣覺部行也。約根性言之。瑜伽明初所習麟角喻獨覺。樂處深林。第二第三所習部行喻獨覺。亦樂部眾。則是麟獨。部行眾也。釋論又明部行獨覺。稍有為人之心。如鹿行走。而能回顧後羣。麟喻獨覺。但欲自度。譬如麒麟。唯有一角。又似乎部行利生。麟角無悲也。又緣覺亦稱獨覺者。雖值於佛。樂獨善寂故。獨覺亦稱緣覺者。雖無師教。觀外因緣故。若言緣覺聲聞。緣覺於最後身。亦應值佛。若言聲聞緣覺。聲聞滿人天七返。亦不值佛。若行因值佛。獨覺雖獨宿孤峰。亦得見佛。行因不值佛。緣覺但師徒訓化。亦不見佛。願力既殊。機應各別。未可定判也。緣獨二覺。總翻辟支。葢一名而召。經言辟支無學。則具含耳。諸師或近局法會。剋指部行。或高推聖境。懸希影響。義門錯互。故此通也)。
(○〔釋文〕智度論二十一云。迦羅。此翻緣覺。亦翻獨覺。四教義標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釋中開二。謂緣覺獨覺。新譯華嚴音義云。二名各有梵語。畢勒支底迦。此名各各獨行。佛者覺也。局在獨覺。鉢羅底迦。此翻緣覺。辟支迦羅。名通二種。皆梵音賒切故也。玄應音義云。緣覺。又云獨覺。舊經云古佛又言辟支佛。又言迦支迦。或云息支迦。皆梵音譌轉也。此云獨覺是)。
(○上來通序竟)。
[科01](◎〔二發起序〕起屬諸比丘盡阿難歸來佛所文分為三)。
([?∴]一法會啟動因緣三)。
(卍一夏制圓成眾求密義)。
[科02]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疏】屬。值遇會也。聖禁三月。滿在此日。故云休夏。自迷所犯。恣任僧舉。當悔清淨。制限恣法。如律所明(〔安居篇〕四月十六結夏。至七月十五日夜盡。名夏竟。至明相出〔摭華鈔〕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則七月十五日。是臈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為計。乃數夏。臈耳)。
(△〔盂蘭盆經〕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疏曰〕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舉中間也。自恣者。自[A140]己之過。恣他所舉。謂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皆四果。亦得四禪。佛設教門。本意如此。然將超苦海。謹護浮囊。猶恐當局者迷。必藉傍觀得失。故褊袒於大眾中白大德長老。或見我過。或聞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舉。哀愍語我。我當懺悔)。
(△〔熏聞云〕問。據何經律。知佛自恣。答。增一云。如來同僧至於草座。告諸比丘。我欲受歲。又新歲經。佛自叉手。向諸比丘悔過等)。
(○〔釋文〕鉢剌波剌拏。譯為隨意〔寄歸傳云〕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𠍴之義。舊云自恣者。是義翻也)。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疏】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此有三釋。一菩提所求果。薩埵所度生。二菩提所求果。薩埵能求人。三菩提覺悟智。薩埵情慮識。總約悲智能所真妄以立名也)。
(△〔肇公云〕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
(△〔智論云〕天竺語法。眾字和合成語。眾語和合成句。如菩一字。提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和合名為菩提。秦言無上智慧。薩埵。或名眾生。或是大心。為無上菩提故出大心。欲令眾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此等安居。非止一處。故云十方。限內修行。莫盡通達。從師指授。夏末方遂。故云諮決心疑。恭敬遵承。故曰欽奉。恩念威重。故曰慈嚴。將求密義者。意請宣說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之法門也(〔熏聞〕且通指大乘法要)。
(卍二師資感應教演真乘)。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疏】[A141]非禪不慧。故先入定。為後軌也。即敷尼師壇。靜然安坐。如金剛法華。皆先入定。後方始說。常法爾也。(〔法華文句〕非禪不智。故須入定。非智不禪。故先說法)。
(△〔翻譯云〕尼師壇。此名坐具。或云隨具衣。戒壇經云。尼師壇。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之基也。五分由戒而成。若無坐具。以坐汝身。則五分慧戒。無所從生。今按魏金剛云。如常敷坐。結加趺坐。如來每會說般若。皆自敷坐具。為敬般若故。今說佛頂。亦必爾也。尼師壇。乃比丘服相。如來示同比丘相故)前求密義。今宣深奧。隨其所問。皆與說示。如法華先說無量義經。以為一乘之本。今亦如是。必有經目。隱而不言也(〔熏聞云〕亦猶法華前說無量義。淨名前說普集)。
(△〔手鑑云〕凡入三昧。各有六意。一此真三昧是所證法體故。二非證不說故。三顯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觀根審法故。五顯說證皆同故。六成儀軌故。此安坐宣示。即大定大慧。阿難一向未全。葢闕此也)。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
【註】教主既非生滅心行。說實相法。能聽之眾。亦無一法。可為領受。稱實說聽。無有垢染。故云清眾。斯為究竟無上法會。故未曾有。佛音和雅。眾所愛樂。如迦陵頻伽。在於㲉鳴。勝餘鳥故。堪喻佛聲。此鳥非常。故云仙也。徧十方界。顯其圓義。如來梵音。於諸相中最為勝故(此云妙聲音鳥〔智論云〕如迦羅頻伽鳥。在㲉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餘鳥。佛語真實柔輭。次第易了。不疾不徐。不少不多。不沒不垢。不調戱。勝迦羅頻伽鳥音)。
(△〔正法念經〕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
(△〔私謂〕我佛以聲相現化。何揀羣生。諸天以禽鳥為師。咸能說法。法筵妙嚴。清眾肅穆。頻伽仙禽。自然演法。曰仙音。所以巧模和雅。曰徧界。所以極命妙圓。何必比量一音。牽連法喻。儗目連之聞聲。徵大士為循響向後林木演音。梵唄敷奏。法會肇開。亦應如是。阿彌陀經。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斯為良證矣)。
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疏】正云曼殊室利。此云玅吉祥。或玅德。(〔法華文句〕悲華云。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摩尼寶積佛。今猶現在。為菩薩像。影響釋迦耳〔肇云〕曾[A142]已成道。號龍種尊也)下文將神呪。揀圓通。與奪眾心。無思不服。智德之尊。故標上首(〔標指〕文殊為根本智。始末皆歸文殊也)前文十方菩薩。咨決心疑。今此復云恒沙來聚者。或因結上首。重指前文。或因前法說聲徧十方。後始來集。二義無在(〔私謂〕當依華嚴。開影響眾。此文為通序之餘也)。
(△〔智論云〕善守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慈氏妙德等。是出家菩薩。觀世音等。從他方佛土來。他方菩薩。以先世因緣故。雖遠處生。應來聽法。譬如繩繫雀脚。雖復遠飛。攝之則還)。
(△〔李長者曰〕何故文殊為上首。為文殊師利。皆啟蒙之主故。十方諸佛。皆以文殊師利妙德。為發信心之首故。以彰顯法身根本智故)。
(△〔寂音曰〕經標文殊師利凡五。各表其法。棗柏論曰。文殊在東震旦東北方清涼山中。與萬菩薩至止。艮位東北。菩薩居之。為根本智。艮。止也。恒沙菩薩來聚道場而為上首者。以頂法難信之法也。艮為小男。有發蒙起信之義。將呪往護提獎阿難者。溺於婬海。失於依救。艮為手。有撫憐援接之義。代諸大眾發明二種精見色空義。以息馳求者。艮為止。有息滅散亂之義。選擇二十五行何方便門者。證悟易難。以智擇之。艮為指。有料理揀擇之義。頂禮佛足云何名此經者。一會之法。始終皆歸本智。艮為萬物之所終始。故曰成言乎艮。非獨此也。雜華以善財於福城之東。首見文殊。乃南詢善知識五十三人。入彌勒大莊嚴樓閣[A143]已。却令復見初友文殊。與此意同也)。
(○〔引證〕〔阿闍世品經〕文殊師利童子。著衣持鉢。呼長老迦葉言。仁當先行。我等隨從。何以故。長老須菩提。如來先度。年夏俱尊。我等隨從。須菩提言。於佛法中。不應以老為上。智慧為上。文殊師利仁者。智慧為上。教法為上。威德無礙。文殊師利最尊最上。仁但先行。我等隨從)。
(○〔釋文〕〔恒沙〕梵云殑伽。此云天堂來。見從高處來故。從阿耨池東西流出。周四十里。沙細如麵。金沙混流〔智論〕恒河沙多。餘河不爾。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為喻)。
(○〔道場〕〔西域記〕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賢劫千佛坐之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坐。亦曰道場〔清涼云〕場者證菩提之處也。事處即天地之中。王舍城西二百里金剛座上。約法則萬法皆是道場。故不移其處說之)。
(卍三王臣請供主伴分應)。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玅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疏】具云鉢羅斯那恃多。此云勝軍。(〔西域記〕唐言勝軍。亦云月光〔翻譯云〕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說)先王崩日。忌諱之晨。即自恣後之一日也。(〔私謂〕准盂蘭盆經。國王太子。大臣百官萬民。行慈孝者。應為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匿王諱日營齋正值自恣之日。城中居士長者。亦如常法。同日飯僧。長水言自恣之明日。未知何據)諱。忌也。(忌舉吉事。諱避其名)宮掖。內庭也(后妃居所。在天子左右。如肘掖耳。王之宮禁。策掖者所居故)。
(○〔引證〕〔釋迦譜〕佛生之日。爾時八王同日生子。皆集婆羅門。制好名字。舍衛國太子名波斯匿。父王見大光明瑞相。謂子福力所致。故以月先命名)。
(△〔仁王經〕佛言。是月光王。[A144]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住開士。我為八住菩薩)。
(△〔諫王經〕有國王不離先尼。出行國界。道過佛所。佛為廣說宿命。當畏地獄考治。勿殺諸含血類。王願為弟子。即受五戒。頭面著地。為佛作禮〔涅槃疏〕波斯匿王見佛時。捨王威儀。謂冠劒珮履車。此俗威儀)。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勑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疏】十德具足。三品居財。故云長者居士。(〔手鑑〕竺俗以商估為業。遊方履險。彌積珍財。上者奉王。餘皆入[A145]已。財盈一億。德行又高。便稱長者。彼土數法。萬萬為一億。此為下品。十億中。百億上。積財巨億。長者之上也)又守道自怡。寡欲蘊德。故曰居士。佛為化主。王請須臨。臣為輔佐。餘聖可赴(〔增一云〕名聞優婆塞四十人。大檀越主。即須達長者)。
(△〔湛然云〕爾時國王居士。同時飯僧。各有所應。惟屠兒魁膾。婬坊酒肆。未發道心。都無所請。阿難平等行乞。欲求彼最後檀越。以是故也)。
[科01]([?∴]二當機誤墮機感四)。
(卍一歸園無請)。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疏】阿難。此云歡喜。佛初出家。淨飯憂惱。聞子成道。王大忻然。復有斛飯。奏云生兒。舉國大喜。因立斯號。(〔智論云〕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惱淨飯王。詭言汝子[A146]已死。王哭云阿夷。驚怖墮床。如熱沙中魚。菩提樹神。持天曼陀羅華報王。汝子成佛。王大歡喜。斛飯家使來白。貴弟生男。王言今日大喜。是歡喜日。是兒當字為阿難。是為父母作字)又彼端正。或說或默。行住坐臥。進止動轉。見者咸喜。故云歡喜。(云何依因緣立名。阿難端正清淨。如好明鏡。老少好醜。容貌顏狀。皆於身中現。其身明淨。女人見之。欲心即動。佛聽阿難著覆肩衣。能令他人見者。心眼歡喜。故名阿難)。
(△〔中阿含云〕四眾若聞阿難所說。若多若少。無不歡喜。欲發問時。先為謦欬。大眾皆歡喜。若觀其默。行住坐臥。指撝處分。進退動靜。皆歡喜。阿難年二十五。佛時求侍。阿難順從。五百皆歡喜。佛言過去侍。聞說乃解。今佛未發言。阿難[A147]已解。故以法付阿難。如來歡喜。阿難侍佛二十五年。所聞八十八犍度。皆誦不遺。不重問一句。念力歡喜。阿難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天人龍女。心無染著。雖未盡殘思。而能不染。一切天人龍神。無不歡喜)先受別請者。涅槃經說。不受別請。乃不隨佛受別請耳。或因他事而非齋也(資中文)。
(△或因他事者。如毗尼藏中。不一向戒。於受別請。除病時。行時。作衣施衣等時。無犯之類)。
(△〔融室云〕營齋飯僧之前。阿難[A148]已受他齋之請。是日未返祗桓。不暇預僧次之請也)。
(○〔引證〕〔四分律云〕觀僧有二。僧次。別請也〔十誦律〕鹿子母別請五百羅漢。佛言無智不善。若於僧次請一人者。得大功德。勝別請五百羅漢)。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疏】同輩上下。曰上座等。阿闍黎。此云軌範。謂與眾中作軌範也(〔毗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十夏至十九夏。為中座。自二十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A149]已上。一切沙門之所尊敬。名耆宿〔五分律〕佛言上更無人。名上座)。
(△〔南山鈔〕阿闍黎。隋言正行。能紏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種阿闍黎。一出家阿闍黎。二受戒阿闍黎。三教授阿闍黎。四授經阿闍黎。五依止阿闍黎。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A150]已十夏者為之。上四師。皆多[A151]已五夏者為之)。
(△〔私謂〕此經家結集敘事。明誤墮緣起之文。阿難既不隨如來應供。又不同大眾赴齋。獨行獨歸。一無伴侶。故曰既無上座及阿闍黎。描寫途中孤獨之狀。初無彈駮之詞也。寂音尊頂論言。比丘遠出。須三人俱。為上座阿闍黎。考律無此明文。又謂出行既無上座。乞食又無次第。致溺婬舍。被邪呪攝。阿難既為佛侍。又須別求軌範僧乎。侍佛三願。二不隨如來受檀越別請。豈不知行乞次第乎。又聽我出入無時。為廣作利益四部眾故。豈更論依止有無乎)。
(卍二平等行乞)。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疏】當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時。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色與體量。皆應法度也。(〔翻譯云〕律明鉢體有二。瓦及銕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雀咽色。鴒色等。量者。大鉢受三升。小受升半〔南山云〕此姬周之斗也。準唐斗上鉢一斗。下者五升〔五分云〕佛自作鉢坯。以為後式)無擇淨穢。故云次第。順於軌則。故云循乞。乞食十利。如寶雨經說(〔寶雨經云〕乞食成就十法。一為攝受有情。二為次第。三為不疲厭。四知足。五為分布。六為不躭嗜。七為知量。八為善品現前。九為善根圓滿。十為離我執)。
(△〔僧祇律云〕乞食分施僧尼。法護令修道業。故云分衛〔輔行云〕諸律論文。乞食之衛。不一處足。為福他故。令至七家)。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疏】檀越。此云施者。阿難乞食。意祈末後來請僧者。我當赴彼。故曰齋主。淨穢。即剎利旃陀也。剎帝利。此云田主。即王種也。故云尊姓。(〔肇公曰〕王種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肥。轉食自然粳米。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者處平分田地。王者之始也。故相承為名焉)旃陀羅。此云殺者。即魁膾[泳-永+(瑤-王)]酒家也。(〔翻譯〕此言屠者。正言旃荼羅。此云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為標幟故。若不爾者。王必罪之)。
(△〔法顯傳〕名為惡人。與人別居。入城市則擊竹自異。人則避之)方。法也。軌則如來。行平等慈。不取貴擇賤。俾施者見者。得福無量(〔孤山云〕方行等慈謂平等行慈也。欲令淨穢。皆趨菩提。故曰圓成等)。
(△〔淨名經云〕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以空聚相。入於聚落。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聖賢。然後可食。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卍三欽仰無遮)。
阿難[A152]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度大各反度越也)諸疑謗。
【疏】迦葉波。此云飲光氏。尊者頭陀。上行第一。故云大也。不均平者。善現捨貧從富。迦葉捨富從貧。皆為淨名所訶。今言如來者。就其印可。功歸佛也。(資中文)然佛常乞食。無遮間者。一由內證平等理。外不見貧富相。二心離貪慢。慈無偏利。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淫女家。四息凡夫譏嫌。五破二乘分別。故得仰效。行平等耳。度疑謗者。即息凡夫譏嫌也(〔淨名什公注〕大迦葉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捔獘衣。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故讚言。善來迦葉。即分牀坐。迦葉辭曰。佛為大師。我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發希有心。咸興恭敬。迦葉聞[A153]已。當學佛行慈悲。救苦濟人。有是慈悲。而捨富從貧。意將何在耶。將以貧人苦不植福。故致斯報。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觀來世。現受樂故。亦以富人慢恣。難開化故。貧人覺苦厭。此心易得故。從捨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等也〔肇公曰〕須菩提以長者豪富自恣。多懷貪吝。不慮無常。今雖快意。後必貧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
(○〔刪修〕張無盡海眼經。刪如來下十三字。補十八字云。曾於毗耶離城。揀擇行乞。悲心不善。被長者訶。雷菴受師彈駮甚厲。以改竄經文。其過易見。標以示戒)。
經彼城隉。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疏】城之濠塹曰隍。齋莊齊整。不失威儀。安靜恭謹。足成令則。以斯行乞。物無不從。仰效尊儀。故云齋法也(〔定林云〕佛與比丘。在辰巳間應供。名為齋者。與眾生接。不得不齋。又以佛性故。等視眾生。而以交神之道見之。故曰。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私謂〕阿難乞乳婆羅門。不懼乳牛踐害。乞食旃陀舍。不懼婬女酒家。住平等慈。行大乘法。所以知呵凡小。願效無遮也。今師計執。彈斥紛如。獨行無伴。引繩律儀。初求最後。深文揀別。又謂嚴整肅恭。作意矜局。不若收衣洗足。從容中道。凡夫譏嫌。是此流類。海形牛跡。豈不然乎)。
(卍四墮婬起教)。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疏】爾時。此時也。摩登伽。義翻本性。下經云性比丘尼。是也。(又過去為婆羅門女。名為本性。今從昔號。故曰性比丘尼)。
(△〔翻譯〕摩登皆梵音奢切。戒因緣經。旃陀羅女。名鉢吉蹄。女報阿難。我是摩鄧伽種。應法師云。摩登祇。女之總名。阿徙多。女之別名。此女𢍉賤。常埽市為業。用給衣食)娑毗迦羅。亦云劫毗羅。此言金頭。或云黃髮。食米齊外道也。(〔清涼云〕此云黃赤。時世號為黃葉色仙人〔應法師云〕食米臍外道。縛手二指。徃舂簸處。以縛指取米屑。聚掌中為食。亦名鷄鳩外道。拾米如乳鳩行也〔輔行云〕迦羅恐身死。往自在天問。天令往頻陀山。取餘甘子。食之)師事梵天而得此呪。呪是梵天先說。外道施行。世人諷習。以為幻術。(〔私謂〕准摩鄧伽經。摩鄧母人呪阿難云。天魔乾闥婆。火神地神。急令阿難到此。此旃陀羅呪。梵天之邪呪也。蓮華實說梵天娑毗羅呪曰。若能離此慾。定得梵天處。此仙人離慾之呪。梵天之正呪也。二呪皆稱娑毗羅。皆稱梵天者。西竺外道。自言梵天口生。梵天下第六天。即魔羅天所居。故魔梵呪術。往往相濫。道經度人章。亦言三界飛空。魔王歌音。皆是大梵洞章也。娑毗迦羅師事梵天。建立冥諦。為投灰外道之元祖。而呪術流傳。導淫毀戒。馴至于此。故知梵呪即是上品魔王。登伽則下品魔女也。一婬女耳。一幻術耳。墮淫啟教。密呪將護。法會因緣在此。五陰心魔。邪緣沈孽。一經關鍵。亦鈎攝於此。行人其可忽諸)將毀戒體者。別解脫戒。白四所發。形願業體。體即無作。從作戒生。是第三聚。非色非心為戒所依。持之即肥。犯之則羸。故云戒體。(〔勗伊間曰〕受戒。身口名有表有數有作色。意名無表無數無作色故名無作戒體。而今師誤解。則以為一作不再作之義)阿難無心。遭逼入舍。欲犯未犯。故云將毀。若據下云。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應知阿難不毀吉羅。緣起如別(〔寂音云〕僧殘罪。八萬行中。只毀一戒者此也。於二十大僧中可懺。即得清淨。脫犯根本罪。則不可懺。如針鼻缺。如石析不可再合〔佛間曰〕律謂比丘淫慾變心。與女人身相摩觸。捉手捉髮。受樂犯罪。今尊者為呪所著。非淫欲變心也。將毀戒體。從登伽邊說。非阿難將毀也。安得以清淨心。結僧殘罪。況又違只毀一戒之文)。
(○〔孤山云〕經家明將毀危窘之意。生起如來往護之文。其實初果聖人。得道具戒。任久居淫室。終無毀犯。何者。見惑[A154]已除。惟存正使。雖有於貪。非婦不淫。雖有於瞋。墾地不夭。雖有於癡。不計性實。若在僧中。惑心設起。則有捨戒還家。欲飽還來之事。涅槃云。初果生惡國道而不為惡。大論云。初果生殺羊家。寧死不殺。此皆道具戒故。自然無犯也)。
(△〔私謂〕孤山高推聖果。保任久處無愆。諸師曲護當機。影響大權起教。若畢竟無礙。則阿難之悲泣謂何。若剋定大權。則如來之救護亦假。當知如來大教。皆由機感應生。法會宿因。亦是緣深時熟。魔強法弱。過在多聞。惑破智成。功歸大定。釋尊撈籠技救。如箭赴機。當機發動激敡。如癰欲潰。斯則冥機不定。顯益可憑。安得盡拂機緣。全歸哢引。廣如諮決。智者請詳)。
(○〔寂音論曰〕世尊愍眾生流轉三界。皆由著欲。於諸欲中。唯淫為重。經首敘摩登伽女。謂溺之為大患。絕之為大利。譬如牧羊。鞭其後者。故於機會處。必痛致其意。如寶蓮香比丘尼。妄言行婬無報。即於女根。節節焚然。墮無間獄。而烏芻瑟摩。聞佛說多婬之人。成猛火聚。以火光三昧。成阿羅漢。登無上覺。此二因緣。其灼然較著者也。論十種習因。首標婬習。而次貪慢等於後。說三決定義。令斷殺盜婬妄。而敘婬於先。又觀音三十二應。梵天王以欲心明悟。便與佛菩薩。緣覺聲聞。同名解脫。又以食五種辛。發婬增恚。立第一漸次斷之。次則當觀婬欲。猶如毒蛇。禁戒成就。父母肉眼。能觀十方。乃至即獲無生法忍。是皆機會處。痛致其意者也)。
[科01]([?∴]三如來救護親因三)。
(卍一齋畢歸園)。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疏】如來知者。知即是見也。謂以生死智明。不二天眼見也。(知即後得智。亦天眼見也)如來常儀。受請齋了。皆為說法。今日速歸。必有所為。故隨從而來。願聞法要。(如來下資中文)然大眾根熟。玅悟是時。不有因緣。無由發起。故託慶喜淫逼。摩登愛纏。俾知生死輪迴。貪欲為本。修證常樂。禪慧是基。故下文中。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恒河沙。聞是法[A155]已。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發無上道心等。是知機應相扣。啐啄同時。形對像現。故無差濫。
(卍二放光說呪)。
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加趺坐。宣說神呪。
【疏】歸園既畢。主伴咸臻。於此之際。故曰于時。佛頂。體也。寂無相故。光明。相也。具性德故。蓮華。用也。成萬行故。化佛。果也。理智行三。所成就故。宣神呪者。自果既圓。說利他故。又釋迦。表果海無說。頂光蓮現。表大定智悲。三法冥熏而起大用。故現化佛。說神呪也(〔孤山云〕頂表法身。光表報身。化佛表應身。光從頂出。即理由智發。徧照百界。故云百寶。化佛說呪。理智相冥。能起大用。折惡攝善也)。
(△〔熏聞云〕蓮以表實。華以表權。應身起。用不離權實二智。是故化佛趺坐其中)。
(△〔溫陵云〕無畏者。能懾魔外。物無以勝也。世尊不自宣說。而頂光化佛說者。示此呪乃無為心佛。無上心法也)。
(△〔摩訶衍論曰〕此應身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故名釋迦牟尼。千百萬億化身)。
(△〔寂音曰〕佛與眾生。體本平等。癡愛所纏故。不自敬重。乃於他起見慢。生倒想。失平等法。散為異類。龍勝云。淫欲情重。無明偏多。受鵝鴨孔雀鴛鴦鳩鴿雞鶩鸚鵡百舌之屬。受此眾生。種類百千。淫欲罪故。身生毛羽。隔諸細滑。𠿘距麤[1]〔鞭〕不別觸昧。葢淫心煩燒。名為熱惱。淫事穢濁。名為欲泥。阿難未明頂法。癡愛所縛。怖畏散亂。幾陷欲泥。寶有貴重義。光。有破暗義。故曰百寶無畏光明。蓮華。淨妙義。見者清涼除熱惱。雖生淤泥而不染故。於熱惱欲泥中。見此頂法。妙華清涼。則所有現行。皆無能所。心境雖歒。皆如幻住。故名為佛。故曰。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說法)。
(○〔合釋標指〕此經五次放光。一從頂。表體無說。二面門。表說顯心。三從卍字。表因心顯現。四諸頂。表一多無礙。五從五體。表耳根圓通。總攝五根)。
(○〔釋文〕〔加趺〕加跏同。趺風無切。足也。正作跗〔大論云〕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隱。不疲極。攝持手足。心亦不散。佛教弟子。結跏趺直身坐。直身。心易正故。若心馳散。攝之令還。如此繫心。入三昧王三昧。如偈說。除睡懶覆心。身輕不疲懈。覺悟亦輕便。安坐如龍蟠。見𦘕加趺坐。魔王亦愁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
(卍三勑護提獎)。
勑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慤公疏〕文殊密說。妙解邪方。是則阿難亦不顯聞。但蒙密護。故第七云。尚未親聞等。【疏】提擕。獎勸也。文殊顯傳佛旨。密護阿難。先令登伽見佛離欲。聞法增道。意顯呪力不可思議也。如下文云。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何況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等(〔雷菴云〕此亦登伽入道機熟之時也)。
(○〔引證〕〔淨業障經云〕有一比丘。名無垢光。於毗舍離城乞食。入淫女家。便呪其食。授比丘鉢。此丘便失正念。起於欲心。行淫欲[A156]已。生大憂悔。時諸同學告言。此有文殊尸利菩薩。得無生法忍。善能滅除破戒之罪。亦令眾生離諸葢纏。今〔共〕詣文殊。除汝憂悔。文殊具白世尊。佛為說法。本性清淨。即得覺悟。今經如來救度阿難。必勑文殊。良有以也)。
(○別序章上來序分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二)
[科01](◎【疏】〔第二正宗分〕從此去至十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為正說。從正宗起。至標經名。是酬問正說分。由阿難正請。如來正說。解行圓備。不偏不邪。當機得益也)。
(○今謙益判經。由前發起序起。至第三卷。阿難說偈贊佛。為經之前分)。
(○今按正宗經文。阿難請修三昧。如來乘機廣演。為初首第一大科。次分大文有七。一顯如來藏心。二明修行方便。三辨離魔業行。四示地位階差。五出聖教名殊。六辨趣生因異。七陳禪那境界。第一如來藏心科下。生起破阿難滿慈二大母科。次下生起承起子母諸科。以次排定。各有標識。今初。第一大科。文二)。
(◎一阿難請修三昧二)。
([?∴]初阿難悲請)。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疏】多聞習定。止觀雙修。若但偏攻。豈全道力。故涅槃云。先以定動。後以慧拔。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定慧雙運。目足更資。到清凉池。保無留難。佛與阿難。空王佛時。同發大心。為樂多聞。匪勤修習。佛今成道。我始入流。仍值惡緣。不能免脫。良由偏失。誠可悲夫。故下文云。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法華第九〕佛言我與阿難。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
(△〔栢庭云〕一向多聞。由不能返自聞根。隨塵而出。故有未全道力之咎)。
慇懃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疏】如來。極證人也。菩提。極證法也。人法雙舉者。揀所請行。非眇劣耳。(〔孤山云〕得成菩提者。證茲圓果。由彼圓因。即一心三止。楞嚴大定。是諸佛一路證果之門也)。
(○菩提。智論翻為佛道〔肇公云〕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生公云〕實則體極居終智慧也)奢摩他云止。三摩云觀。禪那云靜慮。釋其相者。如圓覺經。(〔資中疏〕准圓覺經。奢摩他以寂靜為相。三摩以幻化為相。禪那俱離靜幻二相。此大義與一心三觀相應)此三種義。只在一心。非三而三。不一而一。舉一即具。故稱為妙。即天台一心三觀也。此觀若成即證涅槃三德。名祕密藏。故舉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等。(〔私謂〕長水疏稟承資中。和會台觀。然皆准圓覺經。今略依圭峰疏。會異說一科通之。一即會圓覺三法。靜幻寂如前說。次三摩鉢提。亦云鉢底。即此經之三摩也。孤山泥於古譯。解三摩為三摩提。即以阿難所問三摩釋佛告之有三摩提。合兩經之解而知其誤也。二會涅槃三相。二名毗婆舍那。即此經三摩。與圓覺三摩鉢提之別名。苑公釋毗鉢舍那。此云種種觀察。正此經毗婆舍那。覺明分析義。故知三經名異義同。而三摩無容錯解也。三會天台三觀。圭峰判圓覺三門。與天台三觀。義理同而意趣異。[A157]已闇簡資中之說矣。圓覺既爾。首楞亦然。此則長水疏破立未盡。竊以草堂為良導也)最初方便者。然方便多種。今問成佛妙行。復云最初者。意請成妙行之方便也。淺深雖異。俱方便耳。如圓覺經方便隨順。圓攝所歸。即有三種。(即奢摩等三觀門)此指妙行即方便也。如下經佛問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即指入妙行之方便也。今文請即通問。下文答即別說。如下文云。有大佛頂首楞嚴等。即許說成道妙行也。復先徵詰發心。推遂妄執。破群疑。顯藏性。令信解不謬。阿難因此了悟。發菩提心等。此即信解真正。成本起因。若無此因。縱歷多劫。修諸行門。皆成邪僻。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終不能得。故圓覺中。示三觀。顯諸輪。一一皆云悟淨圓覺。此經亦爾。從初至第四卷半[A158]已來。則總明信解真正。為最初方便也。(第四卷大文第二。明修行方便。疏云。上來破執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約依解修行。成就止觀。為入理之方便。按經文從初至第四卷半[A159]已來。總明信解真正。皆開示奢摩他路。明正修行路也。長水於此。葢[A160]已尅定奢摩他觀為最初方便。但義含未顯耳)悟解雖正。明識藏心。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故請修行。從何攝伏。佛即具辯止觀。為正修法。止觀成處。為真三昧。(疏云。妙三摩提。首楞嚴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按長水此文確指發覺初心。二決定義。為最初方便。則舍止觀二門。別無最初方便矣。妙奢摩他。即觀之止。應是發覺初心。修觀門第一方便。無可疑也)入此行時。須有方便。方便之法。不離根門。入一無妄。餘皆清淨。故問二十五聖。復勑文殊令揀。即以根門順機。為最初方便。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聖。誰當其根。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此則的取從聞思修。為初方便。最初之義先解後行。無出於斯〔或可〕最初是無上第一之義。即指真定為方便耳。如別有說。吾弗知也(〔融室云〕此經修習三觀。所依之本。即大佛頂首楞嚴也。如法華云。諸佛第一方便。此即長水或可一科)。
(△〔吳興云〕阿難所請。有通有別。通即奢摩他等。別則最初方便。經從破心見[A161]已去。酬其通請。辨圓通本根。酬其別請。要惟觀音耳根圓通。是最初方便)。
(△〔海印云〕阿難是轉法輪第三將。奢摩他三法。豈不熟聞。以多聞無功。愛習深厚。非仗三觀大法。不足以斷之。故問最初方便。要知下手功夫。從何而入耳。此正揀吳興問有通別之文)。
(○〔私謂〕如來說法。有通有別。言通則教觀互通。此經三門。即圓覺之靜幻寂。即涅槃之定慧捨。在馬鳴為止觀。在龍樹為空假中。本自圓成。何煩和會。言別則義門各別。圓覺威德章。差別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等。辨音章。廣明單複修奢摩他等。普眼章。則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一經中開設觀門。先後絕待。則首楞嚴中。阿難所請觀門。不應以諸經之三觀。與台家之三止。比量配合。亦[A162]已明矣。今依本經。我今示汝奢摩他路等。又云。於奢摩他微密觀照。乃至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等。復引圓覺先依奢摩他行。乃至法界圓通。以為誠證。決定知奢摩他路。是入楞嚴大定。獲常住真心。為出生死之大路。束長水止觀之二門。歸奢摩寂靜之一法。最初方便。尅定于斯。發覺初心。有誠證也。問曰。經中一問一答。函葢相應。此經三觀。阿難慇懃以請。如來未嘗指決以答。此最初方便。所以科判紛拏。都無楷定也。今將何以斷之。答曰。阿難多聞總持。得深三昧。豈於奢摩三法。尚有未了。今所問者。正於三法中決擇。問何法是最初方便耳。彼問既非通指三法。如來何從一一而。答之乎。一期法會。啐啄同時。阿難但啟請最初方便。如來但答示最初方便。今不於師資問答。對決分明。而影互測度。橫分科段。則岳師通請別請之說誤之也。智論明如來說法。有四種答。一決定答。二分別答。三反問答。四置答。如圓覺中。差別三種方便。及單複觀網。此分別答也。今經阿難啟請。如來兩門示答。初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等。此大總相法門。第一決定答也。次言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此成佛道妙行。第二決定答也。此中對決。惟憨大師具金剛眼。學者其毋忽焉)。
([?∴]二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疏】如渴思冷水。如飢思飲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華嚴偈)大眾欲聞。假其請主。三乘賢聖。八部王臣。(〔孤山云〕通序不言菩薩。別序不言二乘。此中備三乘。騐前二序。影略互見)潔[A163]己虗心。收視反聽而寂默也(〔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論又云。阿羅漢所作[A164]已辦。譬如飽滿人。得好食。猶尚更食。云何飢渴人。而言不應食。是故。羅漢雖所作[A165]已辦。常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
(○正宗文中科行生起略例○長水排科入經。州次部居。未免錯雜。泐潭標指。始用畫線分科。列於簡端。線路重疊。未能一覽分曉。今仍准長水。依經排列。大小科段。略有幖識。經中大文七科。幖識用◎。大文下初分母科。用[○@●]。母科下初生子科。用[○@│]又復子科之下。別生懸起。更有多科。是中子重生母。幖識用◑。母重生子。幖識用[○@║]。若子母疊生。則仍用◑用[○@║]。若科中子母相生。上下承起處。用[?∴]。承起之第二科。用卍。又經文逐節開章。子母科下。生起細科。凡科文關鍵處。用[○@(?∴)]用[○@卍]用[?(○/○)]。次下細科用○用[?(▽/○)]。用▽。用[?╳]。以次標識。視文之繁簡為殺。經文條列。庶不混淆。子母部居。自成倫序。觀者細心討求。或可免塵飛煙𩗺之患矣)。
[科01](○三如來乘機廣演。次下大文有七。今先明第一大文。逐節科段)。
(◎第一大文。顯如來藏心下。母科有二)。
([○@●]一破阿難認妄迷真顯如來藏(從此去盡三卷經文)二破滿慈執相難性顯如來藏(從四卷初盡三十四紙經文)初中生子科二)。
([○@│]一正約心見以破顯(從此去盡二卷破和合非合)二總約諸法以會通(從二卷中盡二卷終)初中子科下。承起科四)。
([?∴]一審其發心。二彰其妄失。三勸其直心。四審其真妄。次下逐節分科。至文知之。今初。審其發心分二)。
(卍初問發心之因)。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疏】慶喜是佛堂弟。祖父相傳。亦名同氣。兄弟相次。恩愛相屬。自然而然。故曰天倫(〔智論云〕昔有日種王。名師子頰。其王有四子一女。一淨飯王。二子。悉達陀。難陀。二白飯王。二子[1]〔跂〕提。婆沙。三斛飯王。二子。提婆達多。阿難。四甘露飯[2]〔悉〕二子。摩訶男。阿泥盧豆。甘露味女。有一子。施婆羅)。
當初發心。(標心)於我法中。見(標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疏】父母妻子。恩愛之深者。世人以捨麤重恩愛。為其至道。而不知修行見愛。尚是妄心。故審問之。後方推破(〔吳興云〕阿難厭多聞而忻妙定。如來欲談實相。先詰妄緣。故問發心見相之由。為止散入寂之本)。
(△〔私謂〕如來徵詰阿難。先設心見兩關。問中云。當初發心。心也。見何勝相。見也。答中云。我見如來三十二相。見也。常自思惟。心也。次下是心是眼。重重勘辨。乃至屈指飛光。卒以眼根得悟。如來說法。圓妙如是)。
(卍二答捨愛之緣)。
阿難白佛。我見(標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
【疏】如來大相。有三十二。謂足下安平。至頂成肉髻。小相有八十種。謂無見頂。至手足有德相。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故名為好。釋梵輪王。亦有大相。然無其好。暗昧不明。不名勝妙殊絕。形狀體質。清淨無垢。喻琉璃也(〔法苑珠林〕身道則光色一丈。眉間則白毫五尺。開卍字於胸前。躡千輪於足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
常自思惟。(標心)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疏】從戒定慧所成就故。故非欲愛。欲愛之生。純是不淨。大集經中。具說受生。皆由為母與[A166]己識情。互生愛欲。由是託彼赤白二滴。為識所依。一處和合。名歌羅邏。而漸增長。至於出胎。五穀長養。雖成人相。如革囊盛糞。故云膿血雜亂。閻浮提金。展轉比至迦葉身金。猶如聚墨。若比佛身。迦葉如墨。欲愛所招。終非如此。(〔智論云〕佛作何等金色。若鐵在金邊則不現。今現在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閻浮那金。比大海中轉輪聖王道中金沙則不現。金沙比金山則不現。金山比須彌山金則不現。須彌山金比三十三天瓔珞金則不現。三十三天乃至燄摩他化自在金比菩薩身色則不現。如是妙色。是名金色相。諸天光明。在佛光邊。不照不現。譬如焦炷。比閻浮檀金)勝相妙絕。知非愛生。思渴瞻仰故求捨愛。願從佛化。俾易妙身。斯不知以愛捨愛。轉增妄矣(按智論明貪法過者。或愛自身他身。或愛善法。如愛佛菩提等。若依大乘。此皆是使。若依小乘。貪著非使。此即長水料簡捨愛之義)。
(△〔孤山云〕見相實有。生滅宛然。緣此發心。安趨常果。故下經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天如補注〕阿難見相。乃緣塵分別之見。其所發心。即妄想攀緣之心。後文七徵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
(△〔中川云〕華嚴十住品。明發心見佛十緣。一形貌容儀。二顯色大相。三具隨好故。淨印經明初發心菩薩。見相莊嚴而得清淨。乃至觀佛法身。離于二邊等。此經將顯真心實際。對揀攀緣。非不以見相之故。而發起菩提也〔私謂〕如來徵破。首言用諸妄想。見佛發心。復有何過。月公表我見猶在。孤山指生滅宛然。天如斥攀緣分別。人投一藥。殊非對症。交光料簡天如。別指思惟為病。不聞佛教阿難。當善思惟耶。群言淆亂。吾取中川也)。
(△〔溫陵云〕答捨愛之因。意顯欲漏麤惡。能障妙明。欲復真淨。當離愛染。棄濁染。發妙明。正此經緣起。餘說則踈矣)。
(△〔私謂〕憨大師曰。見相生愛。愛習發現。阿難既愛如來。安得不愛摩登。竊疑此語未圓。[A167]僭易之曰。愛習種子。熏染鈎率。阿難既愛如來。登伽安得不愛慶喜。雲棲云。見如來之相。與見登伽之相。其為相一也。亦[A168]僭易之曰。慶喜見如來之相。登伽亦見慶喜之相。見相一也)。
(○〔引證〕付法藏因緣經阿難比丘。智慧深妙。總持多聞。至婆伽[1]〔婆〕成無上道。化諸眾生。即自思惟。世間牢獄。不可愛樂。五欲如幻。無有堅實。甚可畏惡。過於毒蛇。盛年勇壯。顏容姿美。悉為老病之所殘害。無常迅駛。如瀑河流。吞滅一切恩愛集會。古昔諸王。威德自在。為無常風之所吹壞。憂悲哀惱。眾苦相續。愛羅剎女。常欺眾生。我當云何。得免斯難。復作是念。如來世尊本。從釋氏。出家學道。我今應當往為弟子。即至佛所。哀求出家。佛言善來。便成沙門。即為說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出要最善。意即開解。成須陀洹。按阿難從佛出家。即證初果。此文及釋論具明。近德苦諍。若初果人。那得墮淫。舉此正之)。
([?∴]二彰其妄失二)。
(卍一總彰淪溺)。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疏】久成積苦也(〔溫陵云〕眾生生死輪轉。由不自知常心妙體。妄纏愛想。阿難能知省厭捨。所以稱善)。
(△〔熏聞云〕一切眾生。即下文十種異生也。正指六道。亦兼三乘。以六道受分段生死。三乘受變易生死。皆有輪轉義故〔私謂〕此中生死輪迴。當正指六道分段生死。以全經十習因六交報等文。對決可了。指變易生死則迂)。
(卍二別釋由因二)。
([○@(?∴)]一迷真)。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二認妄)。
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疏】迷自本真也。無始晦昧。故曰不知。(〔標指〕一念迷真。三細便起。此根本無明。曰不知也)不生不滅。名為常住。離諸妄偽。靈鑒不二。故曰真心。三德具足。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曰性淨明體。(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三德具足。惑者不知)眾生悉爾。故曰皆由。用諸下。認他妄想也。下文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從無始來。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舉世修行。多同此計。故託阿難。總彰其失。
○〔宗鏡錄〕心有二種。一緣慮妄心。隨染緣所起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逐境有無。隨情生滅。(唯破此心。雖云可破。而無所破。以無性故)二常住真心。無有變異。唯是真實如來藏法。即立此心。以為宗鏡。(識論云。心有二種。一相應心。謂無常妄識。虛妄分別。與煩惱結使相應。二不相應心。所謂常住。第一義諦。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以不了不動真心。而隨輪迴妄識。此識無體。不離真心。元於無想真元。轉作有情妄想。(釋用諸妄想)。
(△〔翻譯集〕楞伽云。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此從真起妄也)如風起澄潭之浪。似瞖生空界之華。瞖消空淨。浪息潭清。惟一真心。周徧法界。從上稟受。以此真心為宗。離此修行。盡縈魔罥。別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動深慈。倍生憐愍(〔私謂〕宗鏡明緣慮妄心。即無常妄識。故知用諸妄想。即六七妄識也。禪源詮云。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宗鏡又云。無垢淨識。即是常住真心。即指八識如來藏心為常住也)。
(△〔合論〕雜華曰。以不了第一義故。號為無明。棗柏曰。以真智無性故。不能自知無性。故名無明。倘能了知。則無生死。是以佛言不知常住真心。相續生死。為要決也。楞伽曰。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夫無性則無生。是以佛言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為明誨也)。
(△〔私謂〕經中累言此是前塵虛妄相想。又執汝生死妄想等。皆未尅指妄想生起。行相云何。此文首標用諸妄想。經後陰魔文。一一結云。堅固等妄想以為其本。知此經始末。全為發明五陰妄想本因也。三細六麤。俱名妄想。開為五陰。區分為十二類。和合為八萬四千顛倒亂想。故曰用諸妄想。最後云。汝應將此妄想根本。傳示末法。以五妄想。束五受陰。以一識心。束五妄想。故曰。一界五陰如尺。惟在識心如寸。一經中修行辨魔大義。圓攝于此)。
(○〔引證〕〔宗鏡云〕萬類之中。惟心為貴。如金翅鳥。命終之後。骨肉散盡。惟有心在。難陀龍王取此鳥心以為明珠。轉輪王得以為如意珠。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幻身雖滅其心不壞。祖師云。百骸雖散盡。一物鎮長靈。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獲於如意珠寶)。
([?∴]三勸其直心三)。
([○@(?∴)]一正勸)。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
【疏】下文識精元明。即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此體非妄。無有變異。故云真性。研。究窮也。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無虗假故。今推本意。豈得異想發言。欲正修行。當須確實。故今勸也。
([○@(?∴)]二引證)。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疏】諸佛同道。脫苦得樂。皆由直心者。此有二種。一發言無虗假。如此文所勸。淨名道場。二向理之心。無別岐路。即如起信三心之直心也。故論云。一者直心。正向真如法故。此為二行根本也。今此經意。須具二焉。始令發言無妄。終成向理心絕方為十方同道(〔私謂〕按肇公解淨名無虗假云。直心者。謂內心真直。外無虗假。斯乃基百行之本。直心入行轉深。則變為菩提心也。起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賢首云。謂向理之心。無別岐路。即自利利他二行之本。合而言之。淨名四心。起信三心。皆一直心為根本。從心發言。因苗辨地。發言無妄。即直心向理中。無虗假之相也。疏以言直心直。開直心為二。未知是不)。
(△〔智論十三〕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先出)。
(○〔淨名經云〕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肇曰。夫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迹造行。然則始於萬行者。其惟直心乎。是以始于直心。終于淨土。譬猶植栽絲髮。其茂百圍也。直心。樹其萌。眾行因而成。故言隨也)。
([○@(?∴)]三結益)。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疏】因苗辨地。言直心直。苟或反此。罪非輕小。如下經云。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發心曰始。究竟名終。彈指能超。故無委曲(下經云。心地不直。果招紆曲)。
(△〔孤山云〕三諦真常。故心直了義頓說。故言直)。
(△〔栢庭云〕五十五位。始於乾慧。則[A169]己中中流入。以至直趣薩婆若海。中中流入者。從中入中。不從偏中入。皆以直心之相也)。
[科01]([?∴]四審其真妄為正約心見破顯之承起科。是中子科下出生母科二)。
(◑一推妄所在(從此去盡七徵經文)二破妄顯真。(起七徵訖後盡破和合文))。
([○@║]初中生子科又三初推徵心目所在。二審定心目討除。三推徵計心無在)。
([○@(?∴)]初中分科二)。
([○@卍]一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問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問見)將何所見。(審見)誰為愛樂(審心)。
【疏】心見兩門。由茲所問。下既認心不迭。指見謬稱。故成二障為纏。三空罔契。故下徵詰。俾識妄源(〔熏聞云〕如來身相。乃因緣所生法也。隨機所見。四種不同。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見雖異。一境是同。今欲破生滅之心。顯無作之理。故舉所緣之境。以問能緣之見。如醫設藥先審病源)。
(△〔論補〕此經破妄顯真。先審色心二法所見即色。愛樂即心)。
([○@卍]二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單牒雙指。巧略故也)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雙答心見)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資中疏〕此正陳妄體。由乎心目。故下破此。乃成心見兩門【疏】目即眼根。心即意識。根識虗妄。猶如空華。若執有體。能見能樂。豈惟迷於法空。亦起人我見愛。故下文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無始虗習。住地無明。皆由根識。更非他物。想相為塵。識情為垢。生死輪轉。莫不由斯。故下推徵。令知虗妄。
([○@║]二審定心目討除三)。
([○@(?∴)]一牒前以詰)。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牒)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審)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疏】心目是本。塵勞為末。若迷本之依處。群末難除。染汙故名塵。擾惱故名勞。即通指二障也(〔圓覺鈔〕塵是六塵。勞謂勞倦。由塵成勞。故名塵勞)。
([○@(?∴)]二舉事以況)。
譬如國王。(真性也)為賊所侵。(煩惱迷真也)發兵討除。(用智也)是兵要當知賊所在(兵。人所執器也)。
〔宗鏡〕生死所起。不出根塵。因不覺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潛現。從此執人執法。立自立他。隨對待而順逆牽情。逐分別而愛憎關念。遂乃竛竮五趣。匍匐四生。今欲返究妄源。順明起處。故知心為群妄之源。目是諸見之本。是以生死之本。起惑之初。因迷內心而作外塵。為執妄識而成內我。由我而強為主宰。從想而建立自他。抱幻憑虗。遂成顛倒。一心顛倒。二見顛倒。三想顛倒。心如停賊主人。見是賊身。想是賊脚。根塵是賊媒。內外勾連。劫盡家寶。是以見劫眼根善。聲劫耳根善。香劫鼻根善。味劫舌根善。觸劫身根善。法劫意根善。法財傾竭。智藏空虗。如怨詐親。誰有知者。如或識賊。賊無能為。若了境識心。終不為外塵所侵。內結能縛(〔圓覺疏〕因對外境。騐得內心。我執猶堅。潛攻相續。雖慧軍數舉。魔眾頻摧。且阿賴耶城。難攻主宰。末那常侍。防護牢強。意識謀臣。經營內外。旁監五識之將。以鎮六根之門。由是賊主。頻通游戲。時時偷號。惑我法王。往往侵疆。擾我觀境。雖外怯般若。晝伏夜行。而內挾無明。晝夜不斷)。
(△〔補遺〕知賊所在。立陰境也。發兵討除。修止觀也)。
([○@(?∴)]三示過以問)。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示過也。汝合國王。心自合賊)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總問所依也)。
(○〔合釋〕〔海印云〕心目二妄。攝盡五蘊八識。論從生滅門入真如門云。推求五蘊。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十方求之。終不可得。長水云。先觀色者五蘊之首。最初現故。大般若亦復先明受想行識。諸心心所。名為四陰。俱屬於心。以此印定經文。此大教之綱宗也)。
(△〔中川云〕前[A170]已開宗。次當顯義。欲夷道梗。先沮心怨。故推七處攀緣。以為入觀方便)。
(○〔私謂〕經云。發兵討除。要當知賊所在。賊之所在。心目是[A171]已。而可以不知國王之所在乎。下文徵心初首。阿難計心在內。如來且未推破。却先摩頂慰囑。告示三昧者。以謂推窮妄心。正是發兵討賊。要必先知國王所在。正位居體然後可以利用行師也。國王者何。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是也。是為心王。亦為三昧王。亦為金剛王。心有真王。則五眾魔軍。無明賊師。一一皆批根搗穴。何憂乎六賊之媒劫也。經舉國王為喻。以此)。
[科02]([○@║]三推徵計心無在七)。
([○@(?∴)]一破在內三)。
([○@卍]一正立二)。
([?(○/○)]初引他例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標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標目)亦在佛面。
【疏】下文有十二類。今舉大數。(〔定林云〕十二類生。除空散消沈。土木金石為十。是二非心眼倫故。張無盡指四聖六凡。四聖豈可目異生)凡夫造業不同。感果差別。名為異生。(〔清涼云〕異生即是凡夫。梁攝論中。明凡夫性)一切世間者。舉依顯正也。前舉凡夫在內。後指佛眼在面。欲取例[A172]已。亦復然也(〔標指〕聖凡心目亦同。譯人巧略。凡夫眼亦在面。文略其眼。聖人心亦居內。文略其心也)。
(△〔私謂〕永明曰。阿難以推窮尋逐者為心。遭佛訶之。推窮尋逐者識也。若以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也。如來初徵心目。阿難即云。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如是識心。實居身內。此十類異生識心之總計也。以是緣慮心。通八識故。次云。眼能發識。見是其眼等。以是眼識緣生故。又心居身外。身觸身覺等。皆是身識合離知故。是則阿難被佛徵詰。逐處推尋者。皆是此識心也。如來七徵牒結。皆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又云。汝言覺知明了之心。此是第六明了意識。依五根門同緣五塵者。故知如來七處徵心亦徵此識心也。故曰推求五蘊。色之與心。識陰者。心是也。阿難此問。首標識心。一經中推徵宗要在此)。
(○〔釋文〕〔淨名經〕目淨修廣如青蓮。肇曰。天竺青蓮華。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大論〕真青眼相。如好青蓮華)。
([?(○/○)]二指[A173]已結答)。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疏】以眼根淨色。是不可見。故指浮根四塵。標眼所在。(資中文)聖凡既爾。在[A174]己必然。面與身中。心眼定處也(〔資中云〕浮虛不實。昏翳真性。故曰浮塵)。
(△〔擕李云〕浮根四塵。即外五根。名浮塵根。內外五根。皆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風。所造四塵。色香味觸。今浮塵眼根中。能造四大不可見。故指所造也)。
(△〔熏聞云〕浮謂麤浮。塵以染汙為名。染汙真性故。根以能生為義。能生五識故)。
([○@卍]二正破三)。
([?(○/○)]一舉事定見三)。
([│/○]一問境內外)。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一問)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初答)。
【疏】堂在園中。林居堂外。內外既分。計宗危矣(〔直解〕觀祇陀林。今何所在。要明自內及外。先見內。後見外。當次第見也)。
(△〔孤山云〕此三問。將破心目之執。故先定之)。
([│/○]二定見先後)。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二問)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次答)。
【疏】定先後者。欲破阿難在內之心不能如此次第見故(〔溫陵云〕欲破在內之心不先見內)。
(△〔直解〕佛與眾生。見雖先後。總在堂內。如是下。次見外也)。
([│/○]三審見因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三問)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終答)。
【疏】講堂。身也。阿難。心也。如來大眾。五藏也。戶牖。根也(〔溫陵云〕汝矚等。且引事辨定。下方牒破)。
(△〔直解〕阿難執見由眼。故問因何有見。使其答出。後乃牒破。下經云。汝在室中。門能見不。此中[A175]已含下文。見性是心非眼之義)。
([?(○/○)]二告示三昧)。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疏】以慈攝也。如父囑子。拊背而告。此有三意。一安慰其心。令無恐懼。二囑其諦受。令無忘失。三示今許說。無有虗妄。故舒其手。現慈相也(〔清涼鈔〕楞伽云。二者灌頂神力。即智灌心頂。手摩身頂。頂受摩者。上稟尊力故)。
(△〔融室云〕佛摩頂者。為說大佛頂故)。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牒上得成菩提)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融室廣註〕三摩提。即非阿難所請三觀之一。乃是一經總相法門。與圓覺經宗。大體是同。彼經云。有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此云。有三摩地。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准大般若經云。徧攝持者。陀羅尼門相。徧攝受者。三摩地門相。謂攝持一切諸法。持令不失。則是陀羅尼門。故知圓覺一經。所詮總相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徧攝受一切諸法。受而不拒。則是三摩地門。故知楞嚴一經。所詮總相三摩地門。名大佛頂首楞嚴也。彼經有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今經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者。首楞嚴王。是諸佛菩薩修因究果之事。故云具足萬行。大佛頂。是諸佛所證極果。故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當知一經大旨。具於經初。其後徵心辨見。示富那妙覺明性。證觀音真實圓通。從始至終。若奢摩他三摩禪那等法。總論所歸。不出於此(〔藕益云〕阿難所問三摩。即圓覺三摩鉢提。略去鉢提二字。此云三摩提。即是三昧。梵音楚夏耳。與阿難所問三摩不同)。
(○〔孤山曰〕阿難向以三名為請。今如來但舉三摩提者。圓融三止。舉一即三故。下文奢摩他路。其意亦爾)。
(△〔私謂〕自孤山圓師。不知三摩提。是楞嚴一經大總相法門。誤以阿難所請三名。舉一即三為解。後學承譌踵謬不復知此經綱領。吳江行師。特標三摩地為一經所詮總相。證明長水尅示真三昧之義。其唱言曰。三摩提。即非阿難所請三觀之一。圓師誤解。有無窮過。一言以蔽之矣。蒙於諮決。少有發明。今復略而言之。明三摩地為徧攝受總相法門者。大般若經。及瑜伽顯揚諸論也。明三摩地三摩鉢底為別相法門者。瑜伽三摩呬多地中。標列四種。及華嚴七地品云。諸禪三昧。三摩鉢底。皆得現前也。明此經三摩地。非三觀中之三摩者。准寶積經云。佛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觀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提。迴向佛勝三摩地。大般若亦云。世尊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故知此經真三摩地。即寶積之勝三摩地。大般若之妙三摩地。斷非阿難所請之三摩也。明三摩地與三昧。名異義一者。智論釋三三昧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則直。應法師云。此云等持。等持。即三摩地也。隢法師釋三昧。此云正思。瑜伽云。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故。故知長水懸敘。謂尅示真三昧者。亦默擯孤山之繆解也。近師以一經三名。橫分三段。謂經初但釋奢摩他。不應標大佛頂三摩提總相。而曲為之說曰。隨便寄居於此也。舛繆無稽。可為掩口。而猶未免疑誤後人。今徧攝受法門。對決分明。此等邪說不攻而自熄矣)。
(○〔釋文〕三摩。即圓覺經三摩鉢提。彼疏云。亦名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又等謂齊等。離沈掉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應法師云。三昧。莫葢反。正言三摩地。或言三摩提。三摩帝。皆訛。清涼云。地音田夷反。又音提字也。葢梵音奢切。地與提帝。皆語轉耳。清涼又云。論三摩提。即三摩鉢底之古譯也。略一䟦字。具云三摩䟦提。此則梵音古譯。三摩鉢底。亦可譯三摩提也。然三摩地自有正譯。無容以此相濫耳)。
【疏】下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直道無異。通至寶所。故云一門。(〔溫陵云〕首楞三昧。千聖共由。故曰一門)清淨果海。從德具足。故曰莊嚴。(〔藕益云〕圓修妙悟。如印頓成。故名超出。稱性所起福慧二嚴。還莊嚴一性。性修不二。名妙莊嚴)真三摩地。因行所履。故名為路(〔熏聞云〕由因通果。妙莊嚴海。由此而至。故謂之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圓覺疏〕戒令審諦。勿雜餘緣。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
(△〔私謂〕涅槃中佛告獅子吼。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能得見。夫以首楞嚴三昧。十住菩薩不知是常住法。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能了。而如來於徵心初首。詰難方興。隨於語次摩頂。慰喻唱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不惜鄭重標示者。良欲使阿難大眾。了知首楞嚴三昧。即在亂心惑障。六情暗濁。無明覆結之中。宛然具足。奉此心王為宗。則主宰牢強。國土安隱。然後可以發兵討除。搜窮心賊之窟穴也。華嚴出現品曰。奇哉奇哉此諸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與涅槃之旨同也)。
([?(○/○)]三引例舉失三)。
([│/○]一引例正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牒前計案定)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反難)。
【疏】反常理以致問。引慶喜以直答(〔孤山云〕欲破執心在內。故汎指其人以例之。案定阿難之答也。身喻內心。堂喻人身。林喻外物)。
([│/○]二依理以答)。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順答)。
【疏】只知據理直申。不覺計宗危矣。
([│/○]三合喻奪破三)。
([?(▽/○)]一正奪)。
阿難。汝亦如是。(總斷前計。心在身內。如人在堂)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牒前正破。如人在堂。先見如來)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牒汝在堂。先見如來。外矚林園)。
【疏】心能靈鑒。內外俱緣。故云一切明了。向外既了萬緣。在內合知藏腑。頗猶可也。亦語辭也。汝觀眾生。可有此者(按字書。頗頭不正也。差多曰頗多。多有曰頗有。良久曰頗久。此文亦取差多之義)。
(△〔補遺〕汝亦如是。舉阿難例眾生身在堂內。必須先見如來。心居身內。難以不見身中。以此案定而破也)。
([?(▽/○)]二縱破)。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疏】腑藏內密。設使不知。筋脈膚淺。寧容難了(〔私謂〕清涼明三十六物。一外相十二。謂髮毛爪齒等。二身器十二。謂皮血筋脉等。故云筋脉外浮。三內含十二。謂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等。故云心胃內藏)。
([?(▽/○)]三反責)。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如人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園)。
【疏】五藏同居。最為親昵。萬象離異。誠謂疎遙。若使不了身中。豈合能觀外物。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疏】境風外動。妄想內熏。識浪潛生。為自心相。空華幻化。起滅無從。不了本如。遂成久執。及推所在。妄謂身中。反覆窮研。理無所據。故佛結指。令悟其非(〔天如云〕但言此心無處却不顯斥是妄。要引阿難。處處推呈。令情枯理訖始直告曰。此非汝心也)。
(△〔紫栢云〕有內則有外。有外則立潛根。有潛根則立中間。有中間。則立開眼見明。合眼見暗。立開明合暗。則立隨所合處。立隨處。則立一切無著。初徵內之辨。為六者之本也。內為外待。外為潛根待。潛根為明暗待。反觀見內為中間待。中間為隨合待。隨合為無著待。皆徧計橫執。緣待而立七處也。眾生執情。特執在內之情難破耳。了內窮則外窮。虧一喪兩。此執既破。餘何有哉)。
[科01]([○@(?∴)]二破在外三)。
([○@卍]一正立二)。
([?(○/○)]一領悟喻顯前非)。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疏】身中無救。身外必然。不遇尊言。莫悟斯旨。故稽首於佛。謝非立是也(〔私謂〕標指首楞嚴王。推破心。不在內。故云如是法音)。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疏】引喻例法。伏受前非也(〔鐘惺曰〕燈光之喻。躡前心在身內。必知內身。此文字映帶處)。
([?(○/○)]二躡喻成立今義)。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疏】室外之燭。不及內明。身外之心。何能反照。此計心有離身之過。故下破之。身外之理。法喻正齊。以此觀之。合無疑暗。佛說了義。可得同乎(〔私謂〕佛言心不在內。我悟心居身外。故言同佛了義)。
([○@卍]二正破二)。
([?(○/○)]一引例立理二)。
([│/○]一一多同飽問)。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A176]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疏】前云赴請。此云乞食者。乞食乃是常儀。泛舉為喻。又前雖赴請。未必僧盡。餘人乞食。故舉此也。宿。預也(〔溫陵云〕乞食歸林。乃舉現前方食之眾。故云我[A177]已宿齋)。
(△〔孤山云〕我[A178]已宿齋。即我一人[A179]已飽也)。
(○〔釋文〕〔摶食〕淨名經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什公曰。和合相即揣食。揣摶通。並徒官切。古譯經律皆名摶食。說文。摶圜也。通俗文。手團曰摶。證真云。其義則局。如漿飯等。不可摶故。義淨易為段食)。
(○〔刪修〕〔雷菴論補〕佛言食飽。獨指比丘者。准涅槃隨喜品。諸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如來。皆無所食。以佛不同凡夫食藏故。以大菩薩鉢飯不儩故。恐有妨難。故先揀而遮之。揀佛不在受齋之列。故云我[A180]已宿齋。又揀諸大菩薩。故曰汝觀比丘。無盡不善遮揀之詮。刪去我[A181]已宿齋。及雖阿羅漢等句)。
([│/○]二自他殊體答)。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疏】前問一食眾飽。今答軀命不同。反前問也。意顯心若離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飽。心知何關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資中文)。
(△〔溫陵云〕彼食不能飽此。則外心不能知心矣)。
(△〔講錄〕若言比丘一食。難令眾飽。即此知心若在外。自不知身。阿難之計。將負墮矣)。
(△〔融室云〕比丘雖[A182]已證果。成阿羅漢。離欲無異。軀命不同)。
([?(○/○)]二據理推破二)。
([│/○]一以理定相)。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牒也)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疏】定其相外。外。猶離也。心既離身。不相干涉。如前所答。一人食時。不令眾飽。則心下。釋成其相。心若在外。理合如是。文顯可見(〔桐洲註〕心在身外。所知則心不能覺。縱覺在身時。則心不能知。返復而破)。
(△〔私謂〕今且以自他喻身。以飽食喻心。既知一食眾飽。了不相干。是中知食知飽。復是何物。阿難承問引伏。計宗危矣。如來姑就彼計。案定相外。更以眼見折之。眼見心知。決定相干。則一食眾飽。是誰了別。下經云。必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此即一食眾飽之通喻。如來妙辨。所謂置我著兩處負門中也)。
([│/○]二約見驗知)。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疏】眼屬身分。心若離者。合不分別。若分別者。應不離身。以不離故。名為相知。故此責云。若相知者。云何在外。兜羅綿。具云兜沙羅。此云霜。佛手柔軟。如兜羅綿。三十二相中一相也(〔釋文〕翻譯云。兜羅。此云細香。苑音義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皆從色為名。或云妬羅綿。妬羅樹名。綿從樹生。如柳絮也)。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雙敘別立。文顯易知)。
([?(○/○)]二問今所立答在諸根)。
佛言。處今何在。(徵其一處)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惟。潛伏根裏。
【疏】知外而不知內。非根而何。此即妄計識心。潛五根裏(〔補遺〕瑠璃合眼。應潛勝義根裏)。
([?(○/○)]三舉喻所成復申潛裏二)。
([│/○]一舉喻合法)。
猶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疏】璃璃喻眼。根喻於識。(〔溫陵云〕瑠璃籠眼。喻眼根籠心也)眼根色淨。不能礙心。同瑠璃不礙於眼。隨照一境。心隨根知。(〔桐洲註〕牒見佛手。心隨根知而分別也)若此成立。乍觀可爾。洎乎推破。同喻不成(〔手鑑云〕同喻不成者。法喻不齊。此是因明家缺量也。比量者。須立三支。無過方能成立於法。既無同喻。即三支缺也。或有宗因無喻。或有宗喻無因。或有因喻無宗等皆名缺量。今既喻則遠近皆見。法則但見山河。不見其眼。故不可以琉璃為同喻也)。
([│/○]二據理成立)。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雖不知內)為在眼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而能見外)潛根內故。
【疏】但知妄計。不覺隨語過生。下文即破(〔溫陵云〕以在根故。不見腑藏。以根淨故。明見外境。是潛根也)。
([○@卍]二正破三)。
([?(○/○)]一躡喻定其端倪)。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略牒語簡。可以意知)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正當見山河之時)見琉璃不。(亦復見瑠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疏】遠觀物象。近見琉璃。問答極成。故云如是。
([?(○/○)]二據法責其獨觀)。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躡)當見山河。(當汝見山河時)何不見眼(何不自見其眼)。
【疏】喻則近遠皆見。法則唯見山河。既失近觀。何成同喻。法喻不等。潛根理虧。下更縱破。令無所據。
([?(○/○)]三縱見不見咸失)。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疏】若使見眼。即成敵對。云何前言。隨即分別。此有自語相違過也(〔真際云〕喻見琉璃。法不見根。縱許見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隨。以前云彼根隨見。隨即分別故)。
(△〔雲棲云〕縱許見根。根乃成境。但可根見境。不可境見境。斯則隨義不成)。
(△〔講錄〕彼根隨見。隨即分別。[A183]已含眼見心知之義。佛言眼即同境等。即暗點見非是眼也)。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裏。如琉璃合。
【疏】結成法喻不齊過也。二過既彰。潛根理喪。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2]([○@(?∴)]四破見內三)。
([○@卍]一成立約見內以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闇。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疏】此中立意。復宗歸內。最先所計。心在身中。佛即推徵。不合在內。以不能見身中物故。由此轉計。身外潛根。及至窮研。二俱不當。再思理道。在內義長。遂立藏暗竅明。貴無不見內過。七竅明露。五藏黯然。開竅緣明。合眼對暗。明暗若見。內外俱緣。由是在內。決無所惑(〔熏聞云〕初計心在身內。以不見府藏為破。次計在外。復招身心相知之難。又計潛根。且乖瑠璃籠眼之喻。今立內外。欲免前三過也。有藏則暗。故見暗時。即名為內。何必須見身內之物。有竅則明。故見明時。即名為外。豈應責外不相干。內外若成。自顯此心不在一處。亦異潛根也。雖云見外。所執心體。還成在內。以開眼見明。心自居內。不同燈在室外故)。
(△〔溫陵云〕復計心在內。故以見暗為見府藏也。下約三節破之)。
(○〔釋文〕〔泐潭曰〕白虎通云。五臟。即肝心肺腎脾。六府者。即五臟之宮府也。胃為脾之府。膀胱為腎之府。三焦為命之府膽為肝之府。大小腸為心府肺府。莊子曰。人皆有七竅以食息視聽。謂眼耳鼻口。今正言眼)。
([○@卍]二推破約對眼以推破有二。初難破前計。次難破轉計)。
(△〔通釋〕此中總科。阿難約見暗以成立。如來約對眼以推破。初破前計。若與眼對[A184]已下。破內見也。後破轉計。若離外見以下。破內對也。破前計中有二。牒云。汝當閉眼見暗之時。阿難雙立。意宗見暗。如來單牒。只破內對。是為雙立單徵。標云。為與眼對。為不對眼。先約兩關按定。下方推破。月師云。對與不對。俱不成理也。是為雙徵雙破)。
([?(○/○)]今初破前計二)。
([│/○]一雙徵)。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單牒見暗)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徵訖下破)。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資中疏〕暗若對眼。暗在眼前。豈成於內【疏】對眼在前。前豈成內(〔融室云〕對則非內。在眼前故)。
(△〔講錄〕若此暗相。在汝眼前。反成見外。豈成於內)。
(△〔溫陵云〕此三節。汝當下。問。若與下。難。若不對下。結也)。
(△二外室成焦府)。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資中疏〕若成內者。居暗室中。按定阿難。汝居室中。室在身外。無日月燈。內外俱闇。室在暗中。應是汝內。責云。此室暗中。皆汝焦腑【疏】若謂不論前後。但是見暗。便即內者。汝處幽室。無三光時。此室黯然。應是汝內。以同暗故。焦腑。即內也。應立量云。汝處幽室。應汝焦腑。以是暗故。同汝見暗(〔合解〕防彼計不以在前為內。但以暗為內也)。
(△〔鶴林曰〕若暗與眼為對。又成內者。則暗室之暗。亦與眼對。此暗亦汝阿難之焦腑也。若暗室之暗。對眼必非焦腑。則對暗之暗。亦不成為內也)。
([?(▽/○)]二破不對)。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疏】牒轉計也。此計由前以暗室暗。例眼前暗。不合成內。恐彼計云。我所見暗。與暗室暗。二體不同。何也。彼暗室暗。是身外暗。名為外見。以是開眼之所緣故。我所見暗。是身內境。名為內對。以是合眼之所緣故。今取合眼所對之暗。名為見內。非同所見室中暗爾。如何不得見暗名內。故此牒也。然諸師敘計。殊不分明。葢譯人巧略。但牒而[A187]已。有智請詳。無執麻矣(按牒詞應云。若離外見。非開眼所見。乃合眼所見而成內對者。此文兩句。正是譯人牒詞也)。
(△〔講錄〕我道閉眼見暗。不道開眼見暗。何論對與不對。只是離諸外見。返觀諸相。謂之內對。此文重牒前計。為難詞耳〔補遺〕前計開眼見明。合眼見闇。乃是外見內對不同。意明離於外見。內對自成。今重牒之。欲使彼所計。外見內對。兩相妨難。不得成立。故下破中。應今所牒)。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疏】奪破也。設許合眼見暗。名為身中。亦應開眼對明。而見自面。內屬於暗。尚許返見。面屬於明。豈無返見。一成則俱成。一破則俱破。破曰。若不見面。內對不成(〔吳興云〕牒計難之。若謂合眼見時。名為內對焦腑義者。何不開眼見明。亦有外對面目之相。外相既無。內義何在)。
(△〔補遺〕前計閉眼見暗。逃於不見心胃之責。今准此義。於開眼見明中。亦立外對見面之義。故曰何不見面)。
([│/○]二展轉縱破四)。
([?(▽/○)]一在空非內同他破)。
見面若成。(〔苕溪云〕見面若成。即以前難。縱其所計)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若在虗空。自非汝體。
【疏】設汝執言。能見面者。汝心及眼。應在虗空。以根境相對。方成見故。(〔補遺〕見面若成。且縱汝成於見面之義。恐它計云雖不灼然見面。既識心在眼根中。[A188]已與面作對。即是見面外對之義。故今且縱此計也。即破云。若作此計。須是心眼在空可也。若附在面。外對不成也)若許處空。顯是在外。如何復執。心居身內。(〔二楞云〕若開眼見明之時。亦能中面。則汝心眼皆在虗空。亦不得反觀身見。名內對矣)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之心體。(若心眼既在虗空。則應虗空即是汝體。汝身反不屬汝)此之二過。(一者不成在內過。二者不成汝體過)應立量云。汝之心靈。定不在內。見汝面故。猶如他人。破次過者。但改宗云。定非汝體。因喻如前。
([?(▽/○)]二他見還同[A189]己體破)。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疏】汝或執言。雖見我面。定是我體。即復破云。佛亦見汝。應是汝身。(〔講錄〕若言雖在虗空。而見我面。亦應是我之心體。不知汝眼所在。當有汝身。則如來亦見汝面。亦應即是汝身也)應立量云。如來之身。定是汝體。見汝面故。如汝心眼。(〔補遺〕若計在空。[A190]已非[A191]己有。全同他體。現今如來見汝之面。即應如來亦是汝身之眼)設或不許佛身是汝。汝之心眼。亦非是汝。便同前文。自非汝體也(〔吳興云〕身合云眼。以眼屬身分。故通言之)。
(△〔融室云〕又復在空非汝。應同彼身。則佛見汝。亦即汝體。按吳江科經。以上段若在虗空自非汝體二句。連截下三句為一科)。
([?(▽/○)]三根身㸦闕。能知破)。
汝眼[A192]已知。身合非覺。
【疏】又若汝心。能見面者。本分身處。應無知覺。以在眼根。處虗空故。(〔吳興云〕汝眼在空。空既有知。知既離身。身合無覺)身若有覺。眼必無知。在一不在一。經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覺應成二佛破)。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疏】必汝現今。眼根自知。身處自覺。非㸦闕者。須有二心。知即心也。凡是有心。定當作佛。豈汝一身。成兩佛耶。(〔溫陵云〕既在虗空。即非汝體。若執兩皆有知。即成兩體)。
(△〔補遺〕若執心眼各自覺知。應有兩心。至成佛時。應有兩人成佛)此之四段。展轉破逐。皆由前文內對所成。見面之執。妄情紛擾。執計多端。故盡破之。令無所救。(〔鶴林曰〕上來轉轉窮破。須逆推以明之。既不能成兩佛。則知是一也。眼知即是身覺。身既有知。云何更言心眼在空。眼既不在空中。則開眼焉能見面。開眼既不見面。則閉眼亦非對內之暗也。既非內對之暗。則閉眼見暗。不是身中。所計所立。一往負墮矣。按逆推解經之法。出於清涼。此文展轉辨明。無返觀理。鶴林葢得諸吳中講席。亦傳雪浪之緒言也)。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疏】引教也。(〔溫陵云〕引楞伽經義)第八本識。變生三境。故云心生法生。(由阿賴耶。一念不覺故。變起根身器界)境界風動。能起識浪。故云法生心生(又復境界風動。擊藏識海。波浪轉生)今雖通舉。要取後句法生心生以為據也(〔孤山云〕心生法生。境從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遷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疏】現今思惟。誠有緣慮。(〔直解〕思惟是第六現行意識。以第六思。量勝故。今認思惟體為自心性。則以第六攀緣為自心也)及推所止。三處元非。(〔孤山云〕應知阿難祗就現前分別事識妄計也。三處番前四計。在內在外二處。兼見明暗內外。中間即潛根)應知隨境而生。心與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隨多。頗合佛言。必無虗論(〔溫陵云〕以心法相生隨境思惟。即是心體。心法合處。即為心在)。
(△〔補遺〕阿難意云。思惟之心。實在於我。若求所在。不定一處。但隨根塵合處。我心即依根而合前塵。如下文手挃心知。即是身根挃塵。生識心也。若根親塵疎。則心生於根。若塵親根疎。則心生於塵。不定一邊。故云隨合。不同下文中間。定在一處也。言亦非者。謂非定在此三處。但隨一而有也)。
([○@卍]二推破二)。
([?(○/○)]一正破無體)。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牒前計。揀心生法生)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疏】既言因法有心。應知心本無體。(〔孤山云〕心既隨合而有。則自無體)無體言合。理必不然。一法云何合。斯之謂矣(〔中論偈〕云一法云何合。釋云。若一則無合。若指端不能自觸)。
(△〔溫陵云〕以思惟體為心。特緣想耳。故難其體之有無也)。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疏】若汝堅執無體能合。十九界。第七塵。體畢竟無。亦應有合。故云不然(〔孤山云〕以界但十八。塵惟六故)。
(△〔吳興云〕體。猶性也。心性徧在諸法。假緣而生。如火性寄諸陽燧。因與日合。故能出火。若心無自體。假緣而合。狀似火無自體。乃出陽燧。豈應爾耶)。
(○〔引證〕〔淨名云〕如智者見水中月云云。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大集云〕如第五大。如第七情。如十九界。無生無滅。無有造作)。
(△〔涅槃迦葉品〕魔王化作佛像。語首羅長者言。我先所說真四諦者。是說不真。今當為汝更說五諦。六蘊。十三入。十九界。長者聞[A193]已。尋思法相。都無此理)。
([?(○/○)]二難破有體二)。
([│/○]一內外出入不成破二)。
([?(▽/○)]一正奪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挃陟栗切猶也觸)其體。汝所知心。為從內出。為復外入。(雙詰躡破)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資中疏〕若言有體。以手觸身。必先知覺。既言有體。不無所止。內外二處。必從一緣。故今雙詰。難同前破。(長水文同)若從內出。還見身中五藏。若從外來。合先見[A194]己之面(難同前破者。牒前文不見焦腑。何不見面之二破也)。
(△〔孤山云〕既無來處。心體自無)。
([?(▽/○)]二破轉救二)。
([?╳]初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疏】轉救也。若如前難。令見面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鑒覺。但名為知。眼有照明。方稱曰見。若將心知為眼見者。必無此理。故云非義(〔真際云〕意謂見自是眼。心但能知。不可以心為見。而不知根不自見。心依根見。故下文破其眼獨能見╳二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疏】引喻難也。如世間人。稱見外者。必待出門。方名人見。若人居室。門豈自見。門。眼也。人。心也。(人即汝阿難也)汝稱根見。理恐不然(〔真際云〕門喻眼。人喻心。室中之門。所以通出入。見內外者。必在乎人。今以眼自能見物。不假于心。正似不假于人。門自能見汝矣)。
(△〔私謂〕門能見不。節璿二師解甚明。今師都未能了。下文云。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門能見不。猶云燈能有見也。次以死眼伸破。門死物也。死物不能見人。死人之眼。死眼也。死眼豈能見物)。
則諸[A195]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疏】舉事破也。若眼名見。死者眼存。心識離體。豈說有見。有見非死。死必無見。稱見在眼。不其謬哉(〔溫陵云〕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喻徒眼不見)。
([│/○]二一多徧局非理破二)。
([?(○/○)]一總徵)。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
【疏】一多。身體也。徧局。心體也。餘文可知(〔講錄〕復躡上心若有體一義。四分破之)。
([?(○/○)]二別破二╳一一體多體義失)。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疏】破一也。心體若一。四處咸同。一處受挃。四應俱覺。設許俱覺。失本挃處。故云無在。(〔孤山云〕謂非定在一支也)若覺元所挃處。一體之義豈存〔資中〕挃應無在。謂挃頭即是挃足。無所在故(〔補遺〕若此心體一者。且如擊一支。其三支俱覺不。是則擊左。其右無恙。若云俱覺。則欲擊汝左。只須擊右亦可。故曰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擊左必左。何成一體)。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疏】破多也。汝心惟一。豈合言多。若許多心。汝亦多體。多體之內。誰為阿難。故云何體為汝(〔孤山云〕若言四支各自有心。故挃一支。餘支皆覺。則成四人。何支是汝)。
(△二徧與不徧理非)。
若徧體者同前所挃。
【疏】破徧也。挃一支時。四支應覺。故云同前(同一體破也)。
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疏】破不徧也。若汝執心不徧身者。頭足之觸。同時而下。一合有覺。一當不知。今汝咸知。孰成不徧。故云今汝不然(〔孤山云〕既俱挃俱覺。則非不徧矣)。
(△〔補遺〕防彼執前一體之義。謂挃一支。四支不覺者。良由心不徧故。此復難俱挃俱覺。則不徧又破矣。此中妨難。為計不徧。其徧義同前一體。但相帶來耳)。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疏】引教文也(〔熏聞云〕應是法華前。被機通說。阿難泛引為據〔直解〕談實相者。指諸法寂滅之相。為實相也。以方等般若二時。常談實相故)。
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疏】合教理也。不相知者。合云外又相知。恐文悞耳(〔融室云〕內無所見者。縱不能見心肝脾胃故。外不相知者。身心相外。自不相知故。身心本自相知。在外則不。故云非義)。
(△〔私謂〕內無所見。外不相知。阿難總標前二計也。內無知故四句。阿難牒破二自計也。長水疑外不相知。要改又字。雷菴論補駮之。今以吳江解為正)。
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疏】正立中也(〔孤山云〕相知故。不在外塵。內無見故。不在內根)。
([○@卍]二推破二)。
([?(○/○)]一就身處以推破二)。
([│/○]一定其中位)。
佛言。汝言中間。(牒)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審定)。
【疏】若心在中。中應無惑。必有所在。何者為中。故舉身處。以定中位(〔溫陵云〕此據根境以定中位。身即根。處即境也)。
([│/○]二隨計斥破二)。
([?(▽/○)]一在身無中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疏】若於汝身立中位者。身有中邊。若居身中。與內何別。應合見內。(〔標指〕身中。如前執心在內)若就身邊。邊則非中。便有自語相違過也(〔孤山云〕在身邊。則中間不成。在身中。則同前在內。葢凡言中者。必對兩邊。而中之相貌可據。不至迷惑。今欲問阿難中之狀貌。故此問起也)。
([?(▽/○)]二在處不定破)。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重審)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徵意云。以何義故。言表則無定也)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疏】若身外處。立中位者。必須約表。何處是中。若不可表。則畢竟無。猶如兔角。若可表示。即成不定。東西南北。皆可道故。能表既亂。心應混雜。理應不然(〔融室云〕心應雜亂。言心無中位也)。
(△〔私謂〕表者。即周官土圭測景立表之義。中時者。立時定中。如書言日中星鳥。以殷中春也。立表之法。千里寸差。華竺中邊。晷景逈異。斯則四望無憑。表體不定)。
([?(○/○)]二就根境以立中二)。
([│/○]一救)。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資中疏〕身處二種。非我本意。眼色為緣。生眼識者。豈非尊言。眼有分別者。根能照境故。色塵無知者。境處無心故。今約根境兩楹之中。以立中位。心在此也(長水文同)。
(△〔溫陵云〕謂非身處之中。乃根塵之中也)。
(△〔惟識第五〕此中教者。如契經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又契經說。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識)。
(△〔真際云〕眼能發識。是增上緣。色能率生。是所緣緣)。
(△〔補遺〕准大論四緣。一因緣。謂相應因。共因。自種因。徧因。報因。是五因。名因緣。二次第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三緣緣。名所緣緣。心心數法。緣塵生故。四增上緣。諸緣法生時。不生障礙故。准今眼能發識。取無障之義。乃增上緣。從所緣之色。出生貪愛能緣之心。而論率生。是所緣緣也。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據經。五識對五塵也。阿難言眼有分別。下文物非體知。謂眼根有知。眼根是四大色。如何能知。須知此是初剎那時。眼[A196]已發識。則眼有分別矣。不同上文。單以勝義為眼根也。曰識生其中者。乃是同時意識。阿難指以為心)。
(△〔二楞云〕根境識三。各有能生種子。眼色二種。是生識之緣。非眼色二。即能生識也)。
([│/○]二破二)。
([?(▽/○)]一總徵)。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定)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疏】以此為中。為復兼帶根塵二法。為不爾耶(〔雪浪云〕此之心體。為復兼根塵之二種。為不兼根塵之二種)。
([?(▽/○)]二別破二)。
(▽一破兼二)。
([?╳]一若兼成雜破)。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
【疏】因心所兼。根塵相雜。塵亦分別。根亦無知。物即塵也。體即根也(〔標指〕物是境。亦有心分別。體是根。亦帶心有分別。世間不成安立)。
(△〔雲浪云〕若兼根塵之二種。則物體雜亂。物是色塵。無知也。體是心根。有知也。則知與無知。心體雜亂)。
(△〔天如補注〕根塵是物。體是心體。知屬心體。不知屬根塵。佛明言此之心體。古人以體知為根者非也)。
(△〔私謂〕准大乘法師百法論釋云。體即是根。此五言根者。皆有出生增上義故。則以能造所造八法為體。乃識所依之根也。古師釋體為根。其義如此。天如執佛言此之心體。以古釋為誤。殆非也。體一也。在境則言物體。在心則言心體。佛隨意語。安得拘泥如是。經明言眼有分別。識依根立。根能發識。天如定判根塵屬不知。亦不應理)。
([?╳]二不雜非中破)。
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資中疏〕物無所知。體有所知。故云物非體知。知與無知。相形而立。故云成敵兩立。【疏】今若不雜。物自無知。體自照境。宛成相敵。但有二相。中云何存(〔標指〕阿。難救云。雖兼於二。物體不雜。物不知。體自知。若如此。佛破云。物是境。境既無知。體是根。有知。一知一不知。成敵如牛角。安得兼)。
(△〔補遺〕凡言中者。雙非二邊。今以心體兼二。則心同眼識之體。敵彼物塵。只成二邊。中義[A197]已失)。
(△〔王舜鼎曰〕此二段。在後文十八界中。備細披剝。此特。引其端耳)。
(▽二破不兼)。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疏】不兼根故。名為非知。不兼境故。名非不知(〔雪浪云〕若不兼根。則非有知之根。若不兼塵。則非色塵之無知)二義既非。將何以表心之體性。體性不有。中位自無(所兼既非。能兼不立。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標指〕其義轉疎也。非知者。去根也非不知者。無境也。根境既無。非猶無也。自無中位。云何分中)。
(△〔孤山云〕離知不知之外。復以何相。表心有體。若存根境。可生中間之識。根境既無。教誰識得中之體性。體性既無。名(去聲)何為中。故云中何為相)。
([○@(?∴)]三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剛修〕有人言。徵心第五。說非內外中間三處。不應第六。又計中間。應將五六錯簡。前後易置。今觀阿難設問。次第引經。初云甞聞。次云亦聞。連躡為辭。何容紊亂。推窮心地。義句玲瓏。豈須定破中間。方乃再徵三處。盲師惡慧。自誇定本。轉相傳授。恐誤後人。不得不決定破斥也)。
[科01]([○@(?∴)]七破無著三)。
([○@卍]一成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疏】既非內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謬指其文。妄立無著。便謂合教。舉世修行。多住此計。但一切時。都無所著。即我真心。而不知執此無著。亦是妄想。楞伽云。無心為心量。我說為心量。故下破之(〔宗鏡〕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A198]己見。不合圓詮。先聖教中。一一推破。如云一切無著者。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楞嚴會中。示愚起教。無上覺皇。[A199]已親訶破)。
(△〔直解〕共轉法輪。指般若會上。佛令四大弟子。轉教菩薩。故大品云。般若是無住義。若不住著一切法。即是般若。方等會中。淨名亦云。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等)。
([○@卍]二推破二)。
([?(○/○)]一牒計雙徵)。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牒)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疏】汝言一切無著。一切不出水陸空行。即汝無著之心。決定於彼一切法上。為在不在。在即著也。若在不在。二俱有過。如下破之(〔私謂〕為在為無。確指一切無著之心體。審其在不。非徵物體之有無也。吳興云。欲破無著。先以外境定之。天如謂以一切物像。為有為無。難無著計。經文明指水陸空行。一切物像。何以復云。為有為無。同於龜毛兔角。後人。釋此章者。遂有徵心徵物之諍。良非通義也)。
([?(○/○)]二展轉推破三)。
([│/○]一不在同無破)。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
【疏】無者。不在也。若此決定不著諸法。何處是心。名為不著。便同世間龜毛兔角。畢竟無體。體既全無。而欲名誰為不著耶(〔吳興云〕無者。心不見境也。境既本無。心何所離。而云無著)。
(○〔引證〕〔補遺〕涅槃云。世間有四種無。第四畢竟無。如龜毛兔角。止觀記云。龜毛兔角見者。以此二物。喻於斷見一向全無。成論云。兔角。龜毛。鹽香。蛇足。風色等。是名為無。大經云。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角。等陰界入。是名世諦)。
([│/○]二有體成著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疏】若此不著之心。是有體者。則不可言不在一切。無猶不在也(〔吳興云〕有不著者。心見其境也。境若是有。心則成著。豈名為無)。
([│/○]三雙指二過結責前非)。
無相則無。非無即相。
【疏】無相則無。指初過也。無即不在也。相即一切也。不在諸相。則是無體。如兔角等。非無即相。指次過也。非無。有體也。體若必有。即在一切。故云即相(〔吳興云〕無相則無。謂境亡則心滅。非無即相。謂心存則境生)。
(△〔融室云〕物無有相。則謂之無。物若非無。即為有相)。
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疏】結前非也。相若有心。則名為著。云何妄立不著義耶(〔吳興云〕夫相不自有。由心在故有。心不自無。由相盡故無。是以有相而言無著者。理不可也)。
(△〔融室云〕有相無相。皆出汝心。相若是有。其心則在。心既在物。云何無著)。
(△〔紫栢云〕以無著名心。有四種過。當因成假時。[A200]已說不得無著。剎那而相續。剎那而相待。至於相待假時。[A201]已離不著三重矣。於熾然有待之後。而曰無著。非四重過乎)。
([○@卍]三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此上七段。破妄所依竟)。
(○〔合釋七徵〕)。
(○〔宗鏡云〕若云心同境空。了不可得者。如今介爾心起。果報非虗。豈同外色前塵。性是無記。依心假有。體畢竟無。若緣慮心。即應是有。答此一念心。亦不孤起。依他假有。內外皆空。此一念瞥起。覺了能知之心。如阿難妄執。在其七處。世尊一一推破。俱無所在。然因依之處。不過此七。世人同執。熏習堅牢。若非子細推尋。情見無由可脫。此七處既破。則一切處皆無。即今生滅身中。妄心無寄。現量所知。分明無惑。可謂頓悟真心。直了無明矣)。
(○〔長水疏云〕然凡情所計。雖復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徵雖有七。處則惟五。第四第七。無別處故。隨合無著。似破能依。正意在所。詳之可見)。
(○〔孤山云〕總此七番。似破四性。在內潛根見內。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間似共性。隨合無著。似無因性。如來七番徵破。使介爾妄心。無逃避處妄賊既除。真王得顯。無生之理。於茲見矣)。
(○〔吳興云〕若四性未破。此覺了心。世而非諦。破性執[A202]已。乃名世諦。世諦虗假。猶存於相。若破此相。方名真諦。亦名第一義諦。智者大師云。世諦破性。真諦破假。破假即相空。性破即性空。由是言之。經文七番。義含二空也)。
(○〔寂音論云〕心法之妙。不可以情求。不可以識辨。學者捨情識。則茫然而懼。世尊哀之。件件披剝其體段。而使之諦見。諦見則肯自住。今縱其詞。所以盡其解也。七處窮詰。不見歸宿。則情識自枯。善財童子。登妙峰頂。不見德雲比丘。及見德雲比丘。乃在別峰之上。法華會上。指示化城之人寶所。不言其方。而言在近而[A203]已。使峰頂便是德雲。寶所決有定方。則心體應有住相矣)。
(○〔中峰或問〕如有一人。曾於七處住止。人問月出沒於何地。首則曰。月自水東出而水西沒。謂昔居水國。乃爾見之。又云。月自山頂出而山下沒。曾居山中見之。又云。自城頭出而城中沒。昔居城中見之。又或指月出沒舟之左右。樓之上下。村之前後。郭之東西。皆常居而見之。遂成執於胸中。而智者咸不許具說。當知彼所指處。未甞非月也。月實不於此七處出沒。原其所指之謬。雖處處見月。惟未仰天一見耳。如阿難所指處不曰非心。但未回光一照耳)。
(○海印憨山大師科經總義或問)。
(○問曰。楞嚴經文。從初至二卷中。無推破五蘊之明文。憨山大師通議。判七處徵心為破色受二蘊。下文以次破想行識三蘊。古人未有議及者。何也。答曰。如來出世。但為救度繫縛五蘊。沈溺生死之眾生。楞嚴一經。乃對治五蘊之方藥也。經初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所謂用諸妄想者。即五陰堅固虛明融通幽隱顛倒諸妄想也。第三卷。反覆推徵五陰六入等。皆如來藏玅真如性。第七卷。詳辨陰魔。正明五陰五濁。超越次第。經末結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一經始末。修因證果。全歸五蘊。寧有徵心辨見。破妄顯真。重重開示。不以推破五蘊為宗致者耶。大師科判。乃如來說法切要之關鍵。雖古人所未發。實今人所未了。無恠乎諸方卷舌而不談也。然大師議解。出之悟後。信筆發揮。其中分支落節。容有貼釋未盡處。今以管窺之見。疏通證明。期不孤大師之智燈耳。問曰。經文辨魔。先銷色陰。次盡愛陰。今約徵心。乃云兼破色受二蘊者。何也。答曰。起信云。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色者。五蘊之首也。心者。四蘊之總也。如來徵心。先徵心目。目即色蘊。心即受蘊也。以八識具相見二分。最初見分。搏取四大少分。為我根身。迷此色身。取為內我。色受二蘊。正是執受所依之處。今推窮七處攀緣。使心目二妄。皆無所依。即破色蘊。而受蘊兼破。此灸穴倒根之法也。天親曰。色法者。識之所依所緣。夫言所依所緣。非受蘊領納而何。論又曰。從本[A204]已來。色心不二。傅大士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迷則兼迷。破亦兼破。故經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曰從色除。則破色蘊時。不但破色蘊明矣。問曰。想行識三蘊。大師逐節推破。科判歷然。其義云何。答曰。大師云。心即妄想。為六識想蘊。見乃八識見分。為七識行蘊。八識見精為根。為識蘊。故心目二妄。該盡五蘊八識。以起信綱要。印定經文。此大師科經之關鍵也。今循覽大師科判。參詳經文。竊謂應以七徵了畢。阿難白佛。世尊放光。乃至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為第三破想蘊之文。大師判。(從上至二卷如來說為可憐愍者為斥妄心破想蘊之文)應以世尊開五輪指。誨敕阿難。乃至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為第四破行蘊之文(大師判從二卷阿難承佛悲救深誨乃至於一毛端徧受十方國土為辨妄見破行蘊之文)應以阿難言妙明真心。云何無還。乃至開示二種妄見。為第五破識蘊之文(大師判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乃至無得疲怠妙菩提路為非見精破識蘊之文)問曰。初破想蘊云何。答曰。經文先示真妄二種根本。言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以前七轉識。名攀緣心故。言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以第八阿賴耶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故。論云。名句文身熏習為緣。種種名言。皆由於想。故知攀緣能生。皆想蘊功能也。佛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乃至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此破想蘊之明文也。阿難重請三昧。謂由二障所纏。以分別俱生二見。根識相依。總屬妄想故。佛以眼見燈觀。種種詰辨。結以是眼非燈。是心非眼。正明見燈見眼。皆是前塵虗妄相想。所謂想念搖動。妄情結成。乃想蘊行相也。上文心目二妄。至是委破。色受二蘊。亦重結於此。問曰。次破行蘊云何。答曰。行以遷流為義。念念不停。初徵客義。住名主人。不住名客。不住。非行而何。次徵塵義。塵質搖動。虗空寂然。搖動。非行而何。佛言以動為身。以動為境。乃至匿王自傷髮白面皺。殆將不久。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移。漸至於此。後經云。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生髮長。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此皆行蘊之明文也。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乃行蘊行相也。復次。又以寄宿旅亭。喻遷流不住。以掌亭不去。顯妙明不還。是故破行蘊之文齊此。問曰。次破識蘊云何。答曰。此中見精明元。即二根本中識精元明。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者。明暗通塞諸相。正顯此識精。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如來揩定見量。指示見源。從日月宮至七金山。種種物像。皆是八識現量。清淨見精所囑。將阿難於中推擇。領取見性。於是辨舒縮。定方圓。發明二種精見色空。見見非見。良以見精乃八識自體。亦即是根本無明。此所謂識蘊也。以二種分別妄見證之。山河國土。即梨耶識。能見相分。見病目眚。正屬無明。能了根本無明。見眚無咎。則五蘊實法不存。八識全體洞然。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了無覺後餘疑。而五蘊皆為如來藏矣。如是乃為破識蘊。如是而後為破五蘊也。問曰。大師以五蘊八識。為所破之妄。於色受二蘊破五識。於想蘊破六識。於行蘊破七識。於破識蘊滅第八識。今但明五蘊。不言分破五識等。何也。答曰。五蘊色心。開合不同。開則色法惟一。心法有四。合之則惟一識蘊也。教家取五識等。分配四蘊。亦約略之談耳。若指五屬受。五由六而方生。生起處同是一識。五不定五也。若指六屬想。意識緣外境時。必依末那為染汗根。六不定六也。若指七屬行。第七緣六帶八。七無本位。七不定七也。若專指第八屬識蘊。賴那識起。必二識相應。識蘊不俱第八也。永明言前五識及第八。俱緣現量。即現前不生滅性。六七二識。落在比非二量。即念念常生滅。故曰。識在根籠。猶鳥處羅。識之與根。乍出乍入。啄一捨一。不可執常。境為識境。識為境識。如來說法。當體相應。如何執有一蘊。能破一識。分疆畫界。尅定破立之法耶。仁王般若云。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於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根本。色名色葢。心名識葢。想葢。受葢。行葢。葢者。陰覆為用。身名積聚。以此文證舉。識蘊。則該五蘊矣。除破識蘊。別無破五蘊之法。則此經除破五蘊。亦別無破八識之文矣。大師方便點示。為行人指迷。愚者執為實法。斯認指為月者也。問曰。大師立破識蘊。滅第八識。此義云何。答曰。論云。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惟識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頌曰。大圓鏡智同時發。其可滅乎。大師意在破八識見精。顯如來藏。一真法界。即起信惟心相滅之滅。亦即惟識永失名捨之義。非可與近德破識用根之曲說。同條共貫也。佛明言五陰六入等。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永明云。首楞嚴經。以如來藏心為宗。如來藏者。即第八阿賴耶識。依聖言量。楞嚴一經。終始皆歸五蘊也。於大師之判奚疑)。
(經文。即應如來。長水及諸本並同。溫陵本作為應如來)。
(即汝一身。應成兩佛。定本云。佛字當改物字義圓。今人繆妄如此。舉以立戒)。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三)
[科01](○躡前審其真妄子科中出生母科二)。
(◑初推妄所在。次破妄顯真(從此去盡第二卷破和合經文)是中子科又二)。
([○@║]一破妄心顯真心。二破妄見顯真見(二科皆起從此去盡二卷中經文分其分劑))。
([?∴]初中一阿難伸請二)。
(卍一責躬遭難)。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疏】此經家敘諮求法要。恭敬之儀也。梵漢兩儀。聽眾咸坐。欲有請問。從座而作。(如禮。請益則起。更端則起。將有承聽。必須復坐。經有退坐一面。儒有居與爾言。皆令攝儀。受法無謬也)言座起者。從法空體。起悲濟用也。袒。肉袒也。致敬之極。(西方俗儀。見王者必肉袒。佛教亦隨此用)然此以表將荷大法之重擔耳。右膝著地。胡跪也。(亦云互跪。著地。示𢍉相他)屈智就理。期證入故。(膝表智地表理)皆言右者。隨順義也。合掌。信解冥符。俾悟入也。(二手合一。表不散誕。專一至心。又合掌。即冥心也)上皆身業。恭敬意業。白佛口業(此上皆經家綴葺)。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指。
【疏】斛飯之子。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是最小故。見惑雖除。俱生全在。至下方得第二果故。真實邊際。即至極義。此即大教所指示處。悔過責躬。遭難未證。葢由不知此所指處。即如來藏體也(〔智論云〕大德阿難本願如是。我於多聞眾中最第一。亦以諸佛法。阿羅漢所作[A205]已辦。不應作供給人。共佛解脫床上坐故。阿難種種諸經。聽持利觀故。智慧多。攝心少。二功德等者。可得漏盡道。以是故。阿難是學人須陀洹。復次。貪供給世尊故。若早取漏盡道。便遠世尊不得作供給人。以是故。雖能得阿羅漢。自制不取)。
(△〔私謂〕涅槃言。如來僧中求侍。五百羅漢中。獨取阿難。大目連定中。觀如來心。在阿難許。如日初出。光照西壁。蒙佛慈愛。正其事也)。
(○〔釋文〕真際所指。諸本皆作所詣。今從長水古本)。
(卍二請示修行)。
[科02]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融室廣注〕真際乃空寂之法。欲得者。必資至靜之行。於是阿難啟請世尊。開示最初方便。三觀之中。奢摩他路(〔私謂〕阿難請最初方便。佛責不知常住真心。常住真心。即真際也。欲悟明常住真心。要先知奢摩他路。所謂最初方便也。世尊將說此法。先於面門放光。照破根塵識界。翻破無明。密示大定全體。正表奢摩他路。出離生死。是最初方便。不同餘法也。憨大師亦云。由此二執。纏綿生死。故今願出生死。先破二執。為最初方便)。
(●按融室憨師。皆指奢摩他路。為最初方便。但未徹底拈出耳)。
(△〔中川云〕奢。摩他路者。所以入真際之門也。雜集論云。無倒所緣。說名實際故。涅槃明奢摩他五義。一名能滅。能滅煩惱結故。二名能調。能調諸根故。三名寂靜。三業寂靜故。四名遠離。遠離五欲故。五名能清。能清貪等三濁故〔圓覺䟽云〕此翻云止。定之異名。寂靜義也)。
【疏】涅槃經云。一闡云信。提云不具。信不具足。名曰闡提。或云焚燒善根。此即斷善根眾生也。(〔梵行品云〕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如是之人。諸佛世尊所不能治。如世死屍。醫不能治〔疏曰〕古來云闡提。具含眾惡。不知的翻。惟河西翻為極欲。言極惡欲之邊故。例如涅槃。名含眾德。而翻為滅度)彌戾車。此云樂垢穢人。(〔清涼云〕三藏云惡中惡。亦云奴中奴。皆義翻耳)此等全不識佛法。即邊邪不正之見。由不正見。即謗正法。死墮邊地。永不識佛。(〔慈恩傳〕北印度北境。皆號篾戾車。唐言邊地〔智論云〕佛雖大慈等及。以漚祇尼等諸大城。是邊國故不住。又彌離車地。弊惡人多。善根未熟故)阿難請意。自得正修。識知真際。即離邪見。庶幾成佛。亦冀展轉。令無信根。斷善眾生。毀滅邪見。識佛正法。自利利他。始為正請(〔吳興云〕意請如來開示圓妙。毀不信撥無之惡見)。
(△〔寂音云〕邊地垢穢。乃闡提報地。若闡提能知奢摩他路。即隳報地)。
作是語[A206]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仰。(傾心渴仰翅誠佇望)欽聞示誨。
(〔地持云〕五輪至地而作禮也〔阿含云〕二肘兩膝及頂。名為五輪輪謂圓相。五處皆圓。能令上下迴轉。生福轉多。故為輪也〔清涼云〕五體著地。皆願眾生得正覺道。第五首頂著地。願諸眾生。悉得成就無見頂相)。
([?∴]二如來現瑞)。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疏】將陳法利。宜先表報。警動令信也。(〔融室云〕如來欲示奢摩他正修行路。先用放光。表種種勝相也。亦表智光被物機故)前放頂光。表體無說。此從口放。欲顯言詮。(口是面之門故。表教從佛口所流故)種種百千。具足眾德。(表所說之義非一)破無明暗。如日之照(表智慧日。齊彰並照)。
(△〔定林云〕將從見根。說是本覺明心。故面門放光。如百千日)。
(○〔清涼云〕面門即口者。以昔有解云。面門即面之正容。非其口也。又云鼻下口上。以梵音呼面及口并門。並云目佉。是故譯者解人。取文非一。今經云眾齒之間。則口真定解)。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疏】三種世間。不離本覺。名佛世界。四大分湛。諸根妄生。故云六種。無明堅厚。土石成形。震動既屬佛光。妄本必為智拔。六震動相。如華嚴說(〔彼疏云〕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形兼起踊。故有六種。此六各三。成十八相。搖𩗺不安為動。自下而上為起。忽然騰舉為踊。隱隱出聲為震。雄聲郁遏為吼。砰嗑發響為擊。十八相者。惟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若次第若一時動者。名為徧動。若八方次第或一時動。名普徧動)。
(△〔定林云〕此大因緣法爾動地。故六種震動。眾生或喜或駭則心動。心動則身動。勤或不徧。徧或不等。等徧動則甚矣。震亦如之。佛說妙法。有大因緣。則諸天魔梵。人與鬼神。或喜或駭。身心震動。故地應之如此。眾生身與地。通一性耳)。
(○〔引證〕〔智論云〕諸阿羅漢及諸天。亦能動地。不能具足動。惟佛世尊能令大地六種震動。欲動三千大千世界。出諸惡道眾生。著二善道中故。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復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見佛神力。敬心柔輭。然後說法。是故六種震動)。
(△〔法華文句〕地六種動。表圓家六番破無明。無明磐礴。未曾侵毀。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地相堅固。如六根氷執。未甞入大乘之道。動難動之地。表淨未淨之根。東涌西沒等。表六根功德煩惱。㸦生㸦滅。六動者。一一中又有三。表十八種動。即表十八界也)。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俱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疏】六情妄隔。國土殊形。妄執既融。大方開現。(〔定林云〕此心現圓。則覺徧法界。十方開現。將令會眾。悟根隔合開故)妄執未融。六情殊隔。真智一發。法界洞然。誰為自他。故成一界。即欲說如來藏心之先瑞也。(〔融室云〕眾生本覺法界。六根互用。根塵門頭。既無隔礙。故能合多為一)。
(△〔定林云〕陰陽不測之謂神。神在萬物。更為可測。不可測者。惟佛而[A207]已。故佛言威神)因果不二。不二之體。本周法界。名大菩薩。無明即明。無所移動。名住本國。冥合此理。隨順不逆。名合掌承聽。(〔定林云〕十方菩薩。同學此法。故各住本國。合掌承聽)。
(△〔孤山云〕菩薩皆住本國者。表圓人行門雖殊。皆以奢摩三觀為本因地)。
(△〔海印云〕照用現前。不勞動步。即登道場。住持本地。故光中菩薩。皆住本國承聽)大眾將悟斯理。故今預此表示。法華說一乘竟。十方世界。通為一佛國土。亦表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第三末經。大眾領悟。是此所表也(〔海印〕向下破妄顯真。顯此一段光明法界)。
(△〔直解〕由前七徵審破。此是入觀初門。故表此瑞)。
(○〔私謂〕准智論云。佛欲現智慧光明初相。故先出身光。眾生知佛身光既現。智慧光明。亦應當出。復次。一切眾生。常著欲樂。五欲中第一者色。見此妙光。心必愛著。捨本所樂。令其心漸離欲。然後為說智慧。阿難自陳。如是愛樂。用我心目。正是著色病根。故七徵之後。如來即從面門放光。破其愛著。次下開示奢摩他路。只顯出光明藏。照破生死。后來幾度放光。通身通界此佛彼佛。同是一光。正現此智慧光明也。涅槃中。文殊言。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光明者。即是一切聲聞緣覺不共之道。豈但云表法而[A208]已)。
[科01]([?∴]二正為開示三)。
([○@卍]一雙示真妄二源二)。
([?(○/○)]一總斥不了)。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疏】凡夫外道。常等四倒。(以非常計常。乃至非淨計淨等)聲聞緣覺。無常等四。(以常計無常。乃至淨計不淨等)故云種種。〔資中疏〕梵語惡叉聚。此言線貫珠。無始無明。熏習成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熏習不斷。綖貫珠。其子似沒食子。生必三顆同蔕。喻惑業苦三。同時具足。(〔長水疏〕應法師云。惡叉。樹名。其子形如沒食子。彼國多聚以賣之。如此間杏仁。故以為喻)。
(△〔惟識云〕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經云。諸法於識藏。藏於法亦然。更㸦為果性。亦常為因性(長水文同)。
(△〔手鑑云〕無明熏習者。以二障各有三。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種習最細。惟佛斷盡。經云諸法。即一切色心。漏無漏法也。識藏。即黎耶也。七為能熏。八為所熏。現行色心是果性。熏成種子是因性。後時現行。還成因性。故曰更互也。喻惑業苦三者。三子曰聚。生時三顆共蔕。以表三道同時具足。由惑潤業。由業招苦。無始[A209]已來。一念迷真。二道流轉。若細開三道。即九相麤細。十二因緣等)。
(△〔圓覺疏〕心識狂亂。背覺合塵。倒有所執。顛但荒狂。由顛故倒。如由迷自。故認他也。惑業苦枝末三重。一由根本無明故。起種種煩惱。惑乃煩惱道也。二由煩惱故。造種種業。三由業成故。受六道種種生死苦報。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又此三障。更相由藉。由煩惱故起惡業。由惡業故得苦果)。
(△〔海印云〕惑乃發業潤生。二種無明。故名業種)。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疏】失正墮邪也。不敘五道。故云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見。(〔百論云〕順聲聞者。皆悉是邪)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皆由下。明失所以也。迷真習妄。種苦求甘。沙飯異因。寧論劫數。心期正覺。果入迷倫。自謂真修。焉知妄習。不循至教。但縱臆談。一失通塗。莫返幽徑。悲夫(〔桐洲註〕聲聞悟明四諦。厭有為行。迷真法界。名定性聲聞。緣覺觀十二因緣。作流轉還滅二種觀法。亦迷法界。諸天。如圓覺云。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人天。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A210]迴故。不成聖道)。
([?(○/○)]二別示二源二)。
([│/○]一示妄源)。
云何二種。(總徵)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標指也)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正顯也)。
【疏】眾生受身。輪迴五道。莫窮初際。故云無始。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故曰攀緣。受苦樂報。死此生彼。皆因此心。故曰根本。不了是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故云為自性者。吁哉世人。莫不用此攀緣妄心。以為真性。執妄心為佛心。恃此修行。轉增我慢。故涅槃云。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計為常者。悉是顛倒。
○〔宗鏡〕此二種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無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無明。(〔講錄〕生死根本。第八識中根本無明也)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無始。如睛勞華現。睡熟夢生。本無元起之因。非有定生之處。皆自妄念。非他外緣。從此成微細業識則起轉識。轉作能心。後起現識。現外境界。一切眾生。同用此業轉現三識。起內外攀緣。(攀緣心前七識也)因此生死相續。以為根本(〔證真鈔云〕攀緣心。即有為緣生。生滅心也。此心攬塵為體。緣會即有。緣散即無)。
(△〔私謂〕准楞伽經云。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釋曰。言藏識如水流注。轉為七識。猶彼海水。變為波浪。則諸識之浪。洶湧而生也。又云。外境界風。飄蕩心海。識浪不斷。因所作相。異不異。合業生相。深入計著。釋曰。言因者。即第八如來藏識也。所作相。謂第七轉識。從第八所生也。清涼釋眾生心海種種攀緣轉云。眾生藏識。皆名心海。前七轉識。名攀緣轉。轉謂轉生。亦流轉也。緣境非一。立種種名。以二文證。知經言。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正指第七轉識也。六識徧緣五塵。名攀緣識。清涼釋心海。獨指第七者。以第七識四惑常俱。名染汙意。思量第八。度量為我。惟第七有。餘識無故。以意識緣外境時。必內依末那為染汙根。方得生起故。取清涼心海之釋以證此文。無餘義也。近師謂攀緣心。通指八種識見相二分。又云兼指六七二識。今一依宗鏡楷定)。
(○〔引證〕〔清涼云〕煩惱菩提。二俱無始。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何從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真亦無始。為破終始。立無始言。故中論云。大聖之所依。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
([│/○]二示真源二)。
([?(▽/○)]一正示)。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標指也。何者是耶。下云)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正顯也)。
【疏】菩提智果。涅槃斷果。二果本具。故云無始。本來不與妄染相應。故曰元清淨體。第八黎耶。於識中最極微細。名為識精。此微細有二種義。一者覺。二者不覺。覺義。即是此文元明。元明者。本覺也。不覺。即是無明生滅。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非一非異。名為識精。從此變起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名生諸緣。識相既現。元性即隱。名緣所遺者。遺。失也。故下文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A211]己為物。失於本心。對法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斯之謂矣(〔講錄〕生死根本。真際即在第八識中。悟知識精元明。菩提涅槃。一切法俱了。疏引對法意如此)。
△〔宗鏡〕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淨心。亦云清淨本覺。以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目為清淨。此清淨識。是八識之精元。本自圓明。(〔溫陵云〕識精。陀那性識也。元明。本覺妙明心也)以隨緣不覺。不守性故。如空谷任響。隨緣發聲。此亦如然。能生諸法。則立見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隨染淨之緣。遺此圓常之性。如水隨風。作諸波浪(〔孤山云〕隨染緣則成九界。隨淨緣則成佛界。故云能生諸緣。染淨俱緣。得失兩異。此別指染緣。故云緣所遺者)。
(△〔私謂〕准楞伽第四。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起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以賴耶持種含藏。作總報主。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故曰。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又曰。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古人翻為無沒識。又為無垢識。是為識精元明。即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攝論以地譬八識。具染淨二分。以土譬七識。為生死染分。以金喻九識。為涅槃淨分。第九。即別取第八淨分言之。此中識精元明。非專指賴耶而何。賴耶體性微細。名為識精。在眼則為見精。在聽則為聞精。故曰。元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近師謂通指八種識中。各具見相二分。名為識精。然則一精明。應為六精明耶。起信業識。亦應有八箇業識耶。今以長水為宗。依永明楷定。多言亂聽。請從翦削)。
(△〔雪浪云〕識精元明。能生一切萬法之緣。緣生熾然。所遺下者。即此真理也。譬如金沙混同。沙去而遺下者即金也)。
([?(▽/○)]二斥迷)。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疏】本明周徧。含裹無餘。妙覺湛然。斯須匪離。步步是道。故云雖終日行。日用罔知。故云迷不自覺。真所謂持珠乞丐。懷寶迷邦。枉受淪躓。誠可憐愍。
△〔宗鏡〕由此眾生。失本逐末。一向沈淪。都不覺知。枉受妄苦。雖受妄苦。真樂恒存。任涉昇沈。本覺不動。如水作波。不失濕性。惟知變心作境。以悟為迷。從迷積迷。空歷恒沙之劫。因夢生夢。永昏長夜之中(〔雲棲云〕眾生終日在本明中。如魚在水而不知水。以迷其本有。即成遺失。如力士額珠。非失云失。故云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定林云〕未分六和合。惟有一精明。識精者性識也。元明。即本明也。以本覺所起。謂之本明。以根元所受。謂之元明)。
(△〔圓覺鈔〕法華華嚴名如來知見。楞嚴名妙明本明圓明。此名圓覺。約體約用。各是一義。安立名相)。
(△〔熏聞云〕以後文見精明元。例此識精。則亦第二月也。由性在妄中。是故能生諸緣〔融室云〕元明帶識而言。楞伽謂迷如來藏為識藏。未可謂本覺本明也)。
(△〔講錄〕佛因阿難請問真際。就根本指出識精元明。要使由第八識而證真常也。然識精元明。離六根六塵。亦無覓處。後文觀河不變。如第二月。見非是見。以至六解一亡。皆識精也。此識精。在眼而未雜色。即名見精。在耳而未雜聲。即名聞精。隨於一根脫粘內伏。歸元在此。故向後多寄見精以指真際也按苕溪[A212]已後諸師。多判識精為帶妄。此師和會。庶幾近理)。
[科01]([○@(?∴)]二正顯真妄二體三)。
([○@卍]一推徵妄體四)。
([?(○/○)]一屈指推徵四)。
([│/○]一舉拳以問)。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
【疏】奢摩他。即出生死。到涅槃之道路也(〔融室云〕奢摩他為至靜之法。生死乃極動之性。若知其靜。則出其動。由上言二種根本。將欲開示出生死。入涅槃之路。故有欲[A213]知願出之語)。
(△〔私謂〕如來此問。雙推二種根本。尅示最初方便。一經之鈐鍵在此。經云。經微塵劫。猶如轉輪。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能停寢。故言願出生死)。
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疏】地水火風空輪。各對一指。又一一指端有千輪相。故云輪指。(〔觀佛三昧經云〕一一指端有十二輪現。指端各有萬字相。萬字點間有千輻輪相)屈指問見。意欲推心(〔融室云〕舉拳問見者。佛意令就拳處。開曉性空。奢摩他路)。
([│/○]二約見以酬)。
阿難言見。(審定見不)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審定心目)。
【疏】佛手金光。耀我心目。此即心目俱見。
([│/○]三再審誰緣)。
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審定眼見)。
【疏】舉拳初問。便言耀我心目。再審誰見。又却獨不言心。意引推徵。明露妄想。師資善巧。共破物情。善哉大權。懸知今日。
([│/○]四別推心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牒問)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疏】當。猶對也。汝目顯然。故云可見。又汝眼實可見我拳相。意欲推心。且許其眼。眼即可見。何者是心。研覈至窮。妄想顯須(〔講錄〕以何為心。如云將心。來與我看)。
([│/○]二正陳妄體)。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疏】能推之心。攀緣妄想。生死輪轉。是此為根。固執既深。河沙叵算。故今呈露。必待破除(〔智覺云〕楞嚴會上。為阿難揀別詳矣。而汝猶故不信。阿難以推窮尋逐為心。遭佛呵之。推窮尋逐者識也)。
(△〔孤山云〕正以攀緣妄想為心)。
(△〔溫陵云〕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
([│/○]三頓訶令問)。
佛言咄。(呵聲也)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逸起貌)避席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疏】世尊現相以訶叱。過之深也。阿難驚起以避座。執之重也。情之主宰。皆謂我心。今被頓呵。孰不驚愕(〔海印云〕奢摩他乃空觀之名。如來藏清淨真心。本無一法。即空觀之體也。此觀更無別法。心見既破。但了緣生無性。即是真心。阿難未了空藏。猶執攀緣為心。如來說法四十九年。惟向阿難施此一喝。如金剛王寶劒勦絕命根。此後方開示奢摩他路。正顯大定之體)。
([│/○]四克示非真)。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
〔宗鏡古釋〕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釋下惟心所現)若執此影像為真。影像滅時。此心即斷。故云。若執緣塵。即同斷滅。(釋下前塵變滅)以妄心攬塵成體。迷水執波。波寧心滅。迷鏡執像。像滅心亡。故知諸佛境智。徧界徧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執末為本。迷妄為真。生死現時。方驗不實【疏】前塵之相。本自虗妄。從識變生。猶如影像。而復引起念想緣慮。名之為心。心之與境。二俱虗妄。此心及境。即真如海中。一浮漚耳。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浮塵既現。實體即隱。能覆能暗。故云惑汝真性(〔熏聞云〕相即前塵。想即分別。二俱不實。故曰虗妄)。
(△〔圓覺疏〕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有緣慮相。慮相如影。舉體全無。自心靈明。本非緣慮。今認緣慮謂是自心。如珠明徹。本非青黃。對青等時。即有影像。愚執其色。謂是真珠。如迷自心。認緣影也)。
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疏】此之妄想。能損法身。能傷慧命。功德法財。由之喪失。名之為賊。迷而不識。認為真常。將謂嫡生。欲期嗣世。反遭破喪。歷劫貧窮。故失元常。受輪轉也。故下文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棄之大海。惟認浮漚等(〔孤山云〕執妄為真。如認賊為子)。
(△〔圓覺疏〕賊若在外。猶可堤防。養之為兒。如何檢慎。又知賊是賊。賊無能為。認之為兒。寧免破敗。以喻六根取境。猶可制禦。藏識妄我。難以辨明)。
([○@卍]【疏】〔二顯示真心〕者。真心之體。本周法界。非妄非真。絕言離相。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然具三大。通二門。若約真如門顯此心者。則亡因果。絕染淨。口談辭喪。心緣慮亡。無法可破。無法可會。此則惟顯體大義也。若就生滅門顯此心者。則彰染淨。明體用。顯真妄。論因果。有修有證。或破或會。如斯顯示。皆為隨順。入於真如。真如之體。即一心也。一心真如。及生滅相。無二無別。門雖立二。真妄無殊。生佛元同。名不思議。今之所顯真心相者。依生滅門破妄顯也。破會之相。諸經論中。具有此二。葢隨執心輕重。根有利鈍。乘有頓漸。教分權實。若執重根鈍。理須破斥。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根性調柔妄情輕薄。指相即性。一切皆如。猶良馬見鞭。影動即正。今經先破後會。俾輕重二執皆盡。利鈍兩根俱入。如此段經。即明心能生法。自性元常。不同前塵分別影事。但隨境轉。體是無常。下經又明見與見緣。本無所有。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又云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此則先令明識真妄。後令了妄即真。洎乎開悟。無妄可了。即云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維摩法華。皆有此意。如調馬善醫。適時御物。在座根性既殊說者理須兼二。如來善巧。妙達時機)。
(△文二)。
[科01]([?∴]一阿難伸疑三)。
(卍一發心修行疑)。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疏】此先敘難也。起意修行。親近善友。即是發菩提心。如來常教。令發此心。今復何故。說為非心。故敘為難。准涅槃經。發菩提心。不是佛性。師子吼云。若一切眾生。先有佛性。何故復有初發菩提心者。佛言。菩提之心。實非佛性。是無常故。乃至雖念念滅。相續不斷。名為修道。猶如燈焰。雖念念滅。亦能破暗。菩提之心。亦復如是。今經欲明如來藏心。常住真性。即是涅槃正因佛性。發菩提心。乃是緣了。體是無常。是故阿難同師子吼。以緣了性。難正因性。此則不辨三因常無常義。妄以為難也(今按三因。即正緣了三因也。泐潭標指別舉頓教因地。三重修證之因。似非疏義)。
(卍二謗法退善疑)。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疏】依之修行。能成佛道。因之謗法。永作闡提。佛說非心。誠為難信(〔標指云〕謂無始時來。善惡業行皆用此心)。
(△〔孤山云〕謂起善謗法。皆由推窮尋逐之心。不因推尋。安起善惡。此但執妄心能造。不知真心本具。偏教之解也)。
(卍三無心土木疑)。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
【疏】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謗。為無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異。
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疏】此總結請也。不了正因體徧。通情無情。但執修謗之心。便見土木無性。洎被訶責。此非汝心。由不早辨。遂至驚怖。然阿難豈謂不知。直為末世多作此計。用妄心即是佛心。惑者既群。卒難領悟。故再三疑難。請為開示。
([?∴]二如來正顯二)。
([○@(?∴)]一約現法隨緣以顯心)。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
【疏】阿難疑問。將謂無心。今若開示。必知體徧。冥合此理。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證真云〕無生法。即真如理。忍即智也)得此忍時。通達一切法門。成就一切佛法。此非小緣。故摩頂安慰。警動其意。
(○〔智論云〕菩薩得無生忍故。一切名字生死相斷。出三界。不墮眾生數中)。
(△〔華嚴十忍品〕頌曰。觀察一切法。悉從因緣起。無生故無滅。無滅故無盡。此忍最為上。了法無有盡。菩薩住此忍。普見諸如來。同時與授記。斯名稱佛職)。
(○〔釋文〕〔智論云〕師子座是號名師子。非實師子也。佛為人中師子。佛所坐處。若牀若地。皆名師子坐。譬如今日國王坐處。亦名師子坐。師子四足獸中。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於九十六種道中。一切降伏無畏。故名人師子)。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疏】總標色心。故云諸法。無別生處。故曰惟心。此法生起。謂由真如不守自性為因。無始妄想熏習為緣。因緣和合。成棃耶識。從此變生根身種子器世間等。如水起波。如鏡現像。故云惟心所現。一切因果者。別舉正報。(十法界中因果。謂之正報)聖凡總該。故云一切。世界微塵。別指依報。(十法界中微塵國土。謂之依報)一切之言。亦通此轉。既由真心隨緣所現。亦依真心以為自體。如像不離鏡。波不離水。下文云。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惟心所現。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云因心成體(〔孤山云〕一段經文。正為點示惟心性具。因心本具。隨緣成造。故所造法。全能造心。依正既是一心。一心實無能所。金錍云。故知不識佛性徧者。良由不知煩惱性徧。意謂點示在迷。妄心性具。故云諸法惟心。惟心之言。豈惟真心)。
([○@(?∴)]二約自性不變以顯心二)。
([?(○/○)]一舉況)。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虗空。亦有名貌。
【疏】世間妄有。不出色空。色中小者。草葉縷結。草葉有根種。縷結因絲麻。太清為名。顯色是貌。妄相尚爾。況真心耶(〔翻譯集〕〔孤山曰〕涅槃說空有四名。謂虛空。無所有。不動。無礙也。貌謂體貌。如雜集論空一顯色〔沇疏曰〕小乘以明暗為體。大乘以空一顯色。及極逈色為體)。
([?(○/○)]二正顯)。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無自體。
【疏】清淨。揀異妄染。妙淨明心。即三德具足。靈鑒無昧也。雖能隨緣成一切法。而一切法不能變動。若變動者。即無諸法。以不變故。為諸法性。如鏡現像。不為像變。若為像變。則不能現一切諸像。以不變故。為像所依。此亦如是。故云性一切也。豈得妄想不實。真亦無體。故此責云。而無自體(〔孤山云〕性一切心。即常住真心。能為九界妄心之本性)。
(△〔定林云〕離垢而淨曰清淨。即垢而淨曰妙淨。此心亦即。亦離。故曰清淨妙淨明心。此明心者。一切心皆受性於此)。
(△〔宗鏡〕佛告大慧。此是三世如來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出世間上上之法)。
(△〔清涼云〕心性是一者。謂心之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清淨心也)。
[科01]([?∴]三重破執情二)。
([○@(?∴)]一就執明其有性)。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疏〕牒其所執也。堅守不捨。故云執恡。汝必以此為真性者。下即語云)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定其有性也)〔資中疏〕分別。謂藉緣託塵。以立分別覺觀。即尋伺也。分別覺觀。並是依他假合。如劃水印空。隨手即滅【疏】色香等即是事。境有牽心用。故名為業。(〔真際云〕事業即色等六塵。牽起內心。為染淨緣。而成業用)既因境有。自性元無。若保為真。離塵應在(〔溫陵云〕分別覺觀。即能推心也)。
(△〔惟識云〕覺觀。即尋伺二心所。令心匇遽。於意言境。麤轉名覺。令心匇遽。於意言境。細轉名觀。此二並用思慧一分為體)。
(△〔智論云〕覺觀雖在一心。二相不俱。麤心麤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細時名為觀。佛說有覺有觀三昧。是覺觀。能生三昧。亦能壞三昧。譬如風能生雨。亦能壞雨)。
(○〔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眾生心體。從本[A214]已來。不生不滅。盡於十方虗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別故有。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亦暫時而有)。
[科02]([○@(?∴)]二就因顯其惟塵二)。
([○@卍]一正示惟塵二)。
([?(○/○)]一例對五塵顯)。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疏】因聲分別。全性元無。色香味觸例此可見(〔手鑑云〕雜論分別有三。一自性分別。二隨念分別。三計度分別。第八及五。皆惟現量。即自性分別。隨念。即因聲也。計度。即獨散也)。
([?(○/○)]二單就法塵顯)。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疏】五境不對。明了不行。既絕外緣。故云內宇幽閑也。當爾之時。不無分別。若便將此內分別心為全性者。不知此全由第六法塵影像。事境所發。亦非全性。乃是意識在獨散位。比量別緣。取獨影境。非是明了。同五所取。故云縱滅見聞覺知等。(〔手鑑云〕在獨散位者。謂一意識。有明了獨散夢定之四。四之所緣。即性及獨影帶質三境也。頌云。獨影惟從見者。影像由前五落謝塵。無自種等為伴。獨自而有。此境皆從現分而有故。別緣者。與五同緣。名比量境。不與前五。名別緣。以意識獨自緣落謝影像。此亦比量攝。又獨影亦通。謂與五緣假五塵時。則有質獨影。若緣空華毛輪等。即無質獨影。若獨散意識。多取獨影。若定中。通於三境。若夢中。定惟獨影)〔真際〕縱滅見聞覺知。前六不行也。(〔肇公曰〕六識略為四名。見聞眼耳識也。覺。鼻舌身識也。知。意識也)意有四種。定位。明了。夢中。覺寤。(第六意識中有四。一定三散。定即根本事禪等)所取法塵。乃散位獨頭也。不緣外境。泯迹藏用。故曰內守幽閑。(所取法塵。即內守幽閑也。既非入定。又不緣境。故曰散位獨頭)祗此虗想。是名法塵影事(〔法苑〕意識所緣之境。名曰法塵)。
(△〔如相講師云〕第六意識。逆緣前五塵落謝影子。為生法塵。不緣過未影子。內守幽閑靜境。為滅法塵。小乘但知明等為六塵。不知暗等滅境。亦屬六塵。故佛破云。汝縱能息滅六識分別攀緣。不緣前五落謝影子。所守所滅。幽閑境界。仍是過去法塵中之滅塵。能守能滅。分別幽閉者。即意識一半分別之心也。塵如形。識如影。故云法塵分別影事)。
(△〔交光云〕法塵分別有二。一者境是法塵。體非本有。一不分別。境即沈沒。彼幽閑境。全託分別而得內守。如無波之流。望如恬靜。而實不住也。二者凡外權小。皆依六識思惟為觀。六識印持為止。離六識。無別入觀之體。根本元是分別。自謂寂定。實全流注也)。
([○@卍]二遣其自揣二)。
([?(○/○)]一塵亡體在容是真常)。
我非勑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疏】我今非是不徇理道。強制勒汝。執為非心。(〔孤山云〕我所訶斥。非強令汝。執同土木無心)意顯如來言無抂逼也。但。猶獨也。此勸不由他人。獨於自心。諦審揣度。研摩理道。理長即就也。若汝研窮此分別體。離六塵外。實有性者。我即容許是汝真心。(勸其揣摩分別之心。乃暫縱之詞)世人只知即心是佛。曾不子細度量。此心剎那變異。猶如猿猴害馬。紛然亂想。無暫停時。故楞伽云。當於靜處。觀此妄想。流注生滅。凡夫不覺。妄謂不動。故下經云。如濕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起信亦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A215]已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故佛再令微細揣摩。楷定真偽(〔定林云〕此亦是心。但達本心。則此亦是妄)。
([?(○/○)]二境去心空足彰虗妄二)。
([│/○]一正示)。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疏】若離六塵。無此分別。足顯分別。宛是妄想。自性本無。屬於前塵。故可名為分別影事。如下文云。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惟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
△〔宗鏡古釋〕妄心以六塵緣影為心。無性為體。攀緣思慮為相。此緣慮覺了能知之妄心。從能所生。因分別起。發浮根之暫用。成對境之妄知。本無自體。但是前塵。圓覺云。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此能推之心。若無妄緣。則不生起。若離前塵。此心無體。
(○〔圓覺鈔〕古釋云。既離塵無體。則知是前塵分別影事也〔疏云〕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亦無體也。佛頂經云。此是前塵別影影事)。
(△〔孤山云〕六塵如形。分別如影。影由形有。故無自體。心因塵有。豈有體耶)。
([│/○]二釋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疏】心因塵有。塵屬無常。塵既無常。必歸變滅。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若汝堅執無常之心。是真性者。應令法身。同於斷滅。以法身體即真性故。法身若斷。依何修行。證無生忍。若了如來藏心。本周法界。本無生滅。含裹十方。寧有方所。凡夫身心。如影如像。執此影像為佛性者。一何鄙哉。
○〔宗鏡古釋〕以妄心攬塵成體。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因境起照。境滅照亡。隨念生塵。念空塵謝。故云若執緣塵。即成斷滅。若將此影事而為佛身。既為虗妄之因。必成斷滅之果(〔圓覺鈔〕〔古釋〕既是前塵之影。塵變滅時。心即變滅。滅時既無。心如龜毛等。誰證法忍)。
(△〔孤山云〕心隨塵滅。修證者誰)。
(△〔王舜鼎曰〕阿難言。離此覺知。更無所有。意恐離此覺知。便落斷滅。不知惟妙明真心。周徧法界。離塵有體。豈容斷滅。但必執此分別覺心。便為真心。翻成斷滅。以分別覺知心。離塵無體故。以塵非常住。有變滅故)。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疏】初聞佛斥此非汝心。則驚疑設難。將謂無心。洎乎顯示清淨妙明。性一切心。本來徧圓。而為世界因果微塵。平等體性。佛雖開示。又恐久執尚堅。再約緣塵。重研妄想。離塵無體。豈是元真。若堅執不融。法身應斷。修證法忍。必無所依。阿難雖未悟真。且知執妄是失。故云默然自失。
([○@(?∴)]三結示執妄過失)。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
〔長慶說文〕涅槃云。九種三昧。所謂九次第定。四禪四空。及滅盡定【疏】九定通名次第者。智慧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更無異念。可間雜故。(〔釋禪門次第云〕行者定觀之法。修練既熟。能從一禪心起。次入一禪。心心無間。不令異念得入。乃至滅受想定。名九次定。亦名鍊禪)然修此定。能成無漏。今言不得漏盡。乃通指世間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禪四空定耳。凡夫修禪。多生味著。隨禪感果。不出三界。故非無漏。非別指於滅盡等九。亦可別斥前之九定。雖通無漏。俱是不了。問。既修此定。能得無漏。何故云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羅漢也。纓絡經中。初歡喜地。名鳩摩羅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羅漢。秦言過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盡。乃指不斷二障之漏。不證大乘羅漢也。況究竟無學。佛地始稱。故佛三號有阿羅訶也(〔私謂〕長水初解。不依台家法界。除滅盡定。而指欲界未到地定。及四禪四空為九。次解。則別明九次第定。雖[A216]已得滅受想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准妙玄及四教義等文。阿羅漢不得滅盡定者。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者。名俱解脫。釋籤云。得滅盡定。但名俱解脫人。以未修緣念處。終非無[1]〔疑〕解脫也。慧俱並小。無[*]〔疑〕乃名大阿羅漢。此言不得漏盡。似正明俱人。但得滅盡定者也。涅槃師子吼品。明奢摩他。復有九種。所謂九次第定。四禪四空及滅盡定三昧。證知此文。是明奢摩他中九次第三昧也。又下經四空天人。不能成阿羅漢者。即九次第定中。從非有想非無想。入滅受想定者也。與第九卷天趣。堦位相通。張無盡謂不必廣引。亦不違長水次解耳)。
(△〔融室云〕四禪四空。凡夫禪定。滅受想定。小乘禪定。故皆不得漏盡聖果)。
(○〔引證〕〔惟識第七〕滅盡定者。謂有無學。或有學聖。[A217]已伏惑離無所有貪。(無所有[A218]已下諸貪滅)上貪不定。([A219]已上貪未滅也)由止息識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六識。恒行染汙第七。心心所滅。(上二識俱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定。由偏厭想受。故名滅彼定)。
(△〔顯揚第一〕滅盡定者。謂[A220]已離無所有處。或入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入無無想定。或復上進。由起暫者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緣。不恒行心心法滅。及恒行一分諦心心法滅也)。
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疏】若了真實。達法界性。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終不誤執生死根本。以為真實。由是不辨。認妄為真。久處輪迴。不成聖果。然阿難亦得初果。以未究竟。故云未得。若入大乘。故無所惑(按阿難[A221]已入預流。教有明文。疏云[A222]已得初果。可訂近師之謬)。
(○〔私謂〕此中結過之文。結歸九次第者。葢專指第九定之滅盡定也。由前文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內守幽閑者。小乘修定。灰心滅智。求證涅槃之行相也。在獨散位。六識不行。息滅見聞覺知。趣進乎四禪四空。上進不[A223]已。不過得滅盡定而止。滅盡定之行相。能令六七二識。心心所俱滅。終不能斷盡二障。作無漏大阿羅漢。則所證之果。即內守幽閑之極位。所滅盡之受想。亦滅盡一切見聞覺知之頂地而[A224]已。故曰滅盡定。亦曰二乘滅盡定。肇公曰。小乘入滅盡定。大乘入實相定。經言未得漏盡。尅指小乘滅盡定而言。即上文所謂諸修行人。不能得成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等。錯亂修習者。是也。若知奢摩他路。得首楞嚴大定。能出生死。則八定九定。皆屬邪定。此如來所以克責行人。誤為真實也)。
([○@║]二破妄見顯真見。躡上破妄顯真科中第二子科。從此去盡第二卷破和合經文。是中生起第三約破計執廣辨見性。又為母科)。
(◑生子科二)。
([○@│]一略示見性惟心。二廣約諸相辨釋。第二科又生起母科三)。
(◑一對境粗明真見。二破倒漸明真見。三約緣廣顯真見。第三科文重生母科四)。
(◑一顯緣心非性。二示真見無還。三約體用重明。四就疑難廣破。第四科下生起子科五)。
([○@║]一破見性縮斷疑。二破見性離身疑。三破因緣自然疑。四破見見非見疑。五破和合非合疑。齊此破妄見顯真見一科方盡。上來正顯心見以破顯。本分中大子科。亦盡於此)。
([○@║]〔疏〕二破妄見明真見者。由前佛問入道發心。遂答因覩如來勝相。由眼觀見。心生愛樂。洎乎舉拳再問。復云耀我心目七處徵詰。三疑拒抗。但且論心。未言其見。葢心為萬法之源。見為六根之首。心有真妄。見具正邪。故前破妄心。顯如來藏。即一真法界。離緣絕相。是所觀境。境既[A225]已說。次明能觀之智。智即是慧。慧用差別。說名為見。見有正邪。故須料揀。故下文云。惟願如來開我道眼。得清淨眼等。此葢先體後用。法如是也。然體用二法。不相捨離。體是即用之體。用是即體之用。故前後經文。明心則約見而辨。顯見則就心而論。故知一法。義分二也)。
(△〔天如云〕上破妄心竟。此破妄見。以至會見歸真也。妄心本。無自性。依真發現全體即真。所謂破無所破。無明即明。真無別真。一念即是。如鏡現像。全像是鏡。此經之圓旨也。佛言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又言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妄想果非真心耶。若根利惑薄者。了達妄想之體。直下便是真心。是猶因像悟鏡。無像而不是於鏡。因鏡悟像。無鏡而不具於像。阿難示迷。大似不識鏡體。即認去來之像。執以為鏡。故假重重破斥。掃蕩物情。以會妄而歸真也。文三)。
(卍一責[A227]己無修二)。
([○@(?∴)]一正敘)。
阿難聞[A228]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般若音義〕三昧。正言三摩地)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
【疏】初心入道。罔解克修。恃賴親因。將惠正受。豈知身戒雖從佛得。心定宜當自證。本不相代。斯之謂與。(〔熏聞云〕出家是身。三昧是心。二事各行。無相替理)涅槃云。汝諸比丘。身雖出家。而未曾染大乘法服。雖復乞食。經歷多年。初未曾求大乘法食。衣嚴法體。食資慧命。不識本常。衣食俱失(〔無盡云〕若有三昧可惠。即是悟從他得)。
(△〔溫陵云〕世尊三昧。迦葉不知。迦葉三昧。阿難不知。故不可相代也)。
(○〔引證〕〔諸法無行經〕文殊言。若不發出家心者。當教汝真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三界及以五欲未來報等。彼不見心。故不證法。心無為故。故不發心。釋曰。若證自心。即入無為之理。若是無為之理。則無心可發。斯則真發心。是真出家矣)。
(△〔傅大士曰〕出家之法有二。一形出家。所謂剃除鬚髮。同於法身。一心出家。出一切攀緣諸有結家。復有事理出家。事出家者。出慳家。出瞋家。乃至出三界家。出一切有為諸結家。理出家者。出八聖道十力四無畏等家。乃至出佛法僧家)。
([○@(?∴)]二喻顯)。
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
【疏】窮子捨父喻也。絕無功德法財。以養法身慧命。故云窮子。不識本真。背清淨覺。故云捨父。輪轉五道。往而不返。故云逃逝。因佛指示。方知過誤。故云今日乃知〔資中疏〕迷真習妄。五道轉輪。此與法華喻意少別。彼喻於人。以背佛為捨父。皆於佛邊。曾結大緣。猶如父子。退大流浪名之。今譬於法。以迷真為捨父。真妄相關。亦猶父子(〔圓覺鈔〕迷頭捨父。悟有易難。言迷頭者。歇即菩提。窮子二十年中除糞。不肯早信是長者子。是為難也)。
(△〔宗通〕然窮露他方。冀指衣珠。駸駸乎有還家之望矣)。
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疏】說食不飽喻也。前法後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須內修理觀。外助多聞。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若偏文字。不習觀門。說食何異。故大論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覩。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譬如人身牛(〔引證〕〔華嚴偈云〕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如入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每一喻下有此十字)如人設美饍。自餓而不食。如人善方藥。自病不能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如在四衢道。廣說諸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宗鏡〕所行非所說。所說非所行。心口自違。相應何日。聞之不證。解之不行。雖處多聞寶藏。如王宮餓死。虗游諸佛智海。如水中渴亡。比況可知。應須改轍)。
(卍二述迷求解)。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資中疏〕煩惱所知。名為二障。煩惱障。謂根本及隨也。所知障。亦名智障。障一切種智故。(〔圓覺云〕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疏曰。事是煩惱。煩惱即障。又能續生死故。煩惱即障。持業釋也。理是所知。所知非障。障於所知理故。所知不即是障。被障障所知。所知之障。依主釋也)煩惱名數。與前不別。但應名法貪法瞋等。此等正約界外見思言之。即無明住地也。(〔四教儀注〕界內惑。對界外得名。見思潤有漏業。招三界生。故云界內。無明潤非漏非無漏業。招變易生。故〔疏〕云界外。塵沙則通界內外也)由煩惱障心。心不解脫。造業受報。由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迷法空理。(〔圓覺疏〕眾生曠刦漂沈。是煩惱之過患。此障涅槃。或墮邪小。不成種智。是所知障之過患。此障菩提)若了本性常寂。諸法元空自然擾惱不生。業性不結。誰曰生死。誰為涅槃。涅槃生死。猶如昨夢。今為所縛。實為不知。二障名體。如常所辨(〔清涼云〕所知頭數。與煩惱同。煩惱障麤。二乘所斷。所知障細。惟菩薩斷。前即煩惱即障。今所知之障。二障別義之本。在我法二字。故二我言。即是二障。二障各二。一者分別。二者俱生。此又二種。一者現行。二者種子。二障氣分。即熏習所成。揀異現障。故云習氣。習氣有二。謂因及果。言麤重者。違細輕故。然麤重有三。一現起麤重。二種子麤重。三麤重麤重。斷道有二。一根本無分別智。能斷二種種子現行。二後得無分別智。斷彼修所斷迷事隨眠)。
(△〔空印云〕不動曰寂。即揀塵義。不變曰常。即揀客義。下文見無開合。見無搖動。顯本寂也。根滅不滅。形遷不遷。顯本常也)。
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牒心)開我道眼(牒眼)。
【疏】無財之極曰窮。無上可覆曰露。既無功德法財。非窮如何。既無權實父母。非露如何。發妙明心。破煩惱障也。開我道眼。破所知障也。既開道眼。見妙明心。二障若亡。二執隨遣。近成住地。遠至妙覺。善哉妙請。不亦至哉(〔空印云〕妙心是本覺。道眼始覺)。
(△〔吳興云〕前破妄心。但離麤執。故今請發妙明心。將破妄見。欲顯真見。故復請開我道眼。又則眼見必由識心。故心眼雙舉。叩佛音教。其旨甚微。問。何故先破妄心。後破妄見。答。應有三義。一者心為迷妄之元。復是人執之本。須先破之。二者心為王數。通乎三性。故在前破。見惟眼識。但屬無記。故在後破。三者所破妄心。且離緣塵分別想相。而未說心性常住。今破妄見。則引盲人矚暗等。以彰見性不滅。乃至舉手飛光。皆顯性無搖動。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從麤至細。自淺而深。開示阿難奢摩他路也)。
([?∴]二放光灌頂許為宣說二)。
(卍一放光灌頂)。
即時如來。從胸萬字。(今本並作卍字)涌出寶光。
【疏】前光從口。此光從胷者。前文從說顯心。此文從心發見。萬字者。表無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樂。即是吉祥勝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樂。(考〔翻譯集〕[夕*ㄙ*ㄙ]字音万。苑師云。此是西域万字。佛胷前吉祥相也。音万。是吉祥勝德之相。由髮右旋而生。似字。梵云塞縛悉底迦。此云有樂。有此相者。必有安樂。據此。則有樂非胷臆之相。與長水翻異也)則天長壽二年。權制此字。安於天樞。其形如此。卍音為万字。(〔華嚴音義〕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主上權制此文)佛胷前有此之形。然八種相中。此當第一。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
(○〔引證〕〔華嚴相海品〕如來胷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一切寶色。種種光燄輪。充滿法界。普令清淨。復出妙音。宣暢法海)。
(○〔經律異相〕引佛胷卍字經云。如來游於妙樂世界。欲現智慧。廣極無極。與弟子菩薩。釋梵天龍。集於精舍。放卍字光音。清淨遠徹。五法大音。一度人大乘之音。二度人無彼此之音。三度人無緣覺之音。四度人不斷清想善權之音。五度人迷入生死解其塵勞說法之音。按此即華嚴復出妙音之相。此會上。胷卍放光。正以此光音。說法度人也)。
(○〔釋文〕〔清涼疏鈔〕靜法云。室離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雲。智德深廣如海。益物如雲。古來三藏。誤翻洛剎曩為惡剎攞。遂以相為字。洛剎曩。此云相。惡剎攞。此云字。聲勢相近。致使有誤。梵本是室離靺瑳洛剎曩。合云吉祥海雲相也。此相為吉祥萬德所集成。因目為萬。語略意含。合云万相耳。結成意云。縱汝吉祥海雲為万。合云万相。不合云万字)。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疏】體既具德。用不離體。用亦具德。故云有百千色。一時周徧者。無漏淨眼。普見十方。智照無遺。微塵皆徧。徧灌佛頂。智果必同。及諸大眾。乘因不二(〔孤山云〕胸有万字。表自心中道。為万法之源。涌出寶光。表從中理。發於中智。有百千色。表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周徧十方。表十界等照。徧灌佛頂。表佛佛理齊。旋及大眾。表彼彼性等)。
(△〔定林云〕對說如來藏心。應阿難等所問。故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如來藏心。含攝一切。故有百千色。十方如來。同此頂法。今將普示法會。故徧灌十方佛頂。旋及阿難大眾)。
(△〔融室云〕灌諸佛頂。表說大佛頂故。旋及阿難等。表大佛頂被群機故。大法幢。即大佛頂也)。
(卍二許為開顯)。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結心)得清淨眼(結眼)。
【疏】根本大智。因茲顯發。能建大義。名大法幢。三德祕藏。不縱橫並列。故曰妙。十地見之。如隔羅縠。故曰微。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故曰密。心即體也。眼即用也(〔寂音云〕世尊曰。我今說此頂法。使一切眾生。明見佛性。是為建大法幢)。
(△〔孤山云〕圓頓大法。超出偏小。喻之以幢)。
(△〔定林云〕幢以摧伏異類。表示我所建立。如寶積經。所謂心性清淨)。
(△〔無盡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妙莊嚴路。妙奢摩他。理之妙也。微妙開示。微細分別。智之微也。令諸小乘。開祕密藏。行之密也)。
(○〔釋文〕〔清涼云〕幢有五義。一高出義。表三賢十聖位極故。二建立義。大悲大智。建立眾生及菩提故。三歸向義。大悲攝生。智願攝善。歸向菩提及實際故。四摧殄義。如猛將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五滅怖畏義。如帝釋幢。不怖惑業故)。
([?∴]三約破計執廣辨見性。是破妄見顯真見下第三科。今重為母科。生起且示見性惟心廣約諸相辨釋子二科。其第二科。又生起子母多科。部分最廣。齊如來建大法幢下。盡二卷末經。為辨釋見性之廣文)。
(○〔寂音論云〕經起吾今為汝建大法幢。至下文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體。義分九段。皆世尊大慈。以智方便。令微細觀照。破滅無明。圓覺曰。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馬鳴曰。以大智慧。破滅無明。無明略說有二。種一者根本。二者現行。何謂根本無明。曰。謂一切不知故。喻如生而盲者。以生即無所見故。無所復疑。眾生不知有佛性。亦復如是。世尊悲憐於此。如世神醫。以金錍刮目。發其光明。使其分辨諸境界。曉然無惑。如敘動靜。敘斷常。敘正倒。敘彼我等。是也。故初自舉手飛光。以顯發動靜二相故。第二觀河呈見。見不生滅之地。分斷常故。第三示正倒手。明隨順妙覺。名正徧知。否則性顛倒故。第四指非是物。而見不見者。即自體故。何謂現行無明。曰。橫生種種疑故。喻如夜行之人。暝無所見。以無所見故。則有疑心。眾生疑以障道。亦復如是。世尊携之於此。如世導師。執照火炬。破其疑暗。使其昭然。親證無惑。如敘大小。敘前後。敘堅執。敘成壞等。是也。第五自觀四天王寶殿。退居室中。見非舒縮故。第六擇其見精。出是非是。無前後故。第七使自甄明。有自然體。破堅執故。第八示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非因緣所成就故。又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訶強記無益。說二種顛倒見妄。是為九段義。方起下文。以示五陰行相之義)。
(○〔私謂〕古師科判。各有經宗。長水立顯如來藏心科。本諸舘陶。次立正約心見以破顯。即孤山之別破心見也。總約諸法以會通。即孤山之總破諸法也。二師葢並宗舘陶。或源或委。咸有從來。焉可誣也。正約心見科中。長水立廣辨見性。文長義博。自後寂音九段。廣破無明。北峯三科。初開圓解。雖復遮表不一。咸歸於破妄顯真。明如來藏心耳。近師不安舊文。苦諍十番顯見。此立彼破。章門日煩。竊謂諸師巧借寂音。多生知見。不若北峰因依長水。順導經宗。破見正以顯見。經云。是眼非燈。是心非眼。非顯見而何。顯見即是顯心。經云。獲淨明心。得清淨眼。非顯心而何。但欲去故標新。自出手眼。不憚多知巧見。別立科條。清涼言無益經文。但盈紙墨。斯之謂與。今茲鈔略。不改舊章。依長水之正詮。資寂音為旁解。餘皆翦截。無取煩文)。
(○文二)。
([○@│]一且示見性惟心二)。
[科01]([?∴]一舉前問答引出常情二)。
([○@(?∴)]一舉前所答問其因由二)。
([○@卍]一問因)。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牒前。耀我心目)此拳光明。因何所有。(問光)云何成拳。(問拳)汝將誰見。(問見)。
【疏】此問有三。正在誰見。餘即兼耳(〔桐洲注〕佛愍拳相。有為難曉。此就光明體虗。重示奢摩他路)。
([○@卍]二答由)。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大赤色。許力反)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答光)我實眼觀(答眼)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答拳)。
【疏】先光。次見。後拳也。不從問次。文便故也。(〔講錄〕雖拈舉拳前問。亦暗指見三十二相之見源也。阿難見無遷改。故云清淨所生。即前云非欲愛所生也)閻浮檀金。正云染部捺陀。此西域河名。其河近其樹。其金出彼河。此則河以樹名。金以河稱也(或云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染石。為金。其色赤黃。兼帶紫焰故也。觀經疏說。閻浮檀金。超過紫磨金色。百千萬倍。惟聖所知。佛身光明。猶如聚日。紫磨必不如此)。
(△〔大論云〕閻浮。樹名。提名為洲。此洲樹林中有河。底有金砂。名閻浮檀金)。
([○@(?∴)]二且約無拳例其無見二)。
([?(○/○)]一約無拳以例問二)。
([│/○]一告語)。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疏】無智之人。縱喻難明。故舉智者。因喻開悟(〔法華文句〕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
(△〔海印云〕利根即法作譬。鈍根以譬擬法)。
(○〔引證〕〔涅槃經〕佛。有八喻。一順喻。二逆喻。三現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後喻。七先後喻。八徧喻。又非喻者。如無比之物。不可引喻。有因緣故。可得引喻。如經中說面貌端正。如月盛滿。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脫。為眾生故。故作喻耳)。
([│/○]二正例)。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疏】以其情見必然。故順情而問。待其伸答。後乃奪之(〔標指〕人若無手。必無其拳。人雖無眼。豈是無見)。
([?(○/○)]二據常情以類答)。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疏】果然情見。不出於斯。故答相類(〔海眼注〕無眼無見。無手無拳)。
(○〔釋文〕不成我見下。流俗本云。以我眼根。例如來拳。古本並無以我眼根四字。勘對經文。無此四字。語意具足。知是俗人妄添耳)。
([?∴]二約盲緣境以破奪六)。
([○@(?∴)]一奪)。
佛告阿難。汝言相願。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疏】意明盲雖無眼。心中有見。後自釋之(〔標指〕無手畢竟無拳。無眼心見不昧。故云非見全無)。
(△〔交光云〕手外無拳。故手無拳滅。眼外有見。故眼滅見存。非見全無者。但缺見明。尚能見暗故)。
([○@(?∴)]二驗)。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惟見黑暗。要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疏】盲雖不見明。還能見暗。即此見暗。亦名為見。故云見何虧損(〔溫陵云〕見暗即見矣。盲非無見。但無眼耳)。
(△〔熏聞云〕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前塵自暗。此有二義。一指種種色為前塵。以無明緣故暗也。二暗即前塵。以眼之所對故)。
([○@(?∴)]三難)。
阿難言。諸盲眼前。惟覩黑暗。云何成見。
【疏】常情見暗。不名為見。故以此難。
([○@(?∴)]四徵)。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惟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黑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徵訖)。
([○@(?∴)]五通)。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疏】無眼見黑。與有眼見暗。二見無別。故知見即是心。不惟在眼(〔溫陵云〕二暗無別。則暗非由根。由塵暗耳)。
([○@(?∴)]六釋三)。
([○@卍]一牒向疑情)。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
【疏】無眼見黑。有眼見塵。汝必許此。是眼所見。
([○@卍]二引燈例破)。
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正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縱破)。
【疏】此正例。無燈見黑。有燈見塵。亦應許此。是燈所見。(若燈下)此縱破。設或汝許。名為燈見。燈若有見。應名為人。不合為燈。又若燈見。彼暗中人。得燈光時。不合名見。燈自見故。(〔融室云〕又復燈觀。觀自屬燈。於汝了無干涉。無此理故)應知因燈見色。燈不名見。因眼見色。眼不是見。燈之與眼。但是見緣。體非是見也(〔標指〕在人身。肉眼為見緣。在人眼。日月燈為助緣)。
(△〔清涼鈔〕燈眼四句。一有眼無燈不。見二無眼有燈不見。三無眼無燈不見。四有眼有燈則見。則眼為因。燈為緣。因緣合。方得成見。隨缺則不成見)。
([○@卍]三結歸心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疏】舉前有眼。在暗室時。因燈顯照前塵境界。眼方得見。此名眼見。(〔桐洲註〕有眼人。燈能顯色。指眼見是眼非燈)此舉盲者。得眼光時。因眼顯照前塵境界。心方得見。以前例此。應知見性。是心非眼也。(無眼人眼能顯色。指見性是心非眼)。
(△〔空印云〕燈之與眼。俱是淨色大種所成。故能顯色。燈能顯色。助我眼見。例眼能顯色。助成心見。燈與眼。俱是見之增上緣耳)〔資中疏〕窮其根本遞遞相推。心為其主。餘是助緣。以常情只知眼見。不識是心。今此且令知其本末。未辯真妄。既知見性屬心。漸明真見矣(長水文同)。
(△〔熏聞云〕世尊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空明心眼。今舉三緣。但心為主。燈眼是助。第六意識。[A229]已為前文所破。今正指眼能見之性。名之為心。是心無記。去真稍近。若深說者。即見精明元也。但此中未確示。且通漫云心耳)。
(△〔中峯或問〕眼對前塵。既不名見。今我眼中謂之無見。可乎。答。山青水綠。鑑在機先。夜暗晝明。視超色表。舉眼消為自[A230]己。縱橫肯墮前塵。苟不如斯。定為顛倒。豈不聞如來。若曰眼見。諸[A231]已死人。亦有眼在。又譬如有人。忽得眼光。乃至是心非眼等。於斯了悟眼實何見之有哉)。
(○〔引證〕〔瑜伽論〕明三種色。謂顯色。形色。表色。開顯色為十三。謂青黃赤白。光景明暗。煙雲塵霧。空一顯色)。
(△〔破色心論云〕以彼夢中。於無色處。則見有色。於有色處。不見色故。釋曰。無色境者。夢中境也。有色境者。寤時境也。夢中之色。非色處之境。故云眼非見也)。
[科01]([○@│]二廣約諸見辨釋科。次又生母科三)。
(◑一對境動搖麤論真見。是中又生起子科二)。
([○@║]一問悟客塵引其開解。二放光屈指辨其靜搖。從此去盡第一卷經文。今初)。
([?∴]一阿難佇佛慈旨)。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A232]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疏】雖知見性惟心。未識真妄。若言是妄。如來又許獲妙明心。得清淨眼。若謂是真。前文廣破非真。乃云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進之又不可。退之又難明。𦍞羊觸蕃。斯之謂矣。心既未了。口即默然。密冀如來。慈音開示(〔真際云〕大眾默然佇誨。良由真妄未明。若認見性之心。前來[A233]已奪。若謂本真之見。豈假根塵。口既亡言。心希開悟)。
(△〔融室云〕阿難所執。能推者心。能見者眼。不知前文。佛令得清淨眼。正在肉眼中。發明心見。如此所說。信而未領。葢因理深。頓未開悟。不解言請。亦能念請。所以詞窮口默澄心久佇)。
([?∴]二如來廣為開示三)。
([○@║]一問悟客塵引其開解二)。
([○@(?∴)]一如來問悟因由)。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勑阿難。及諸大眾。
(〔釋文〕〔大論云〕五者手足指縵網相如鴈王。張指則。現不張指則不現〔華嚴迴向品云〕願一切眾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說諸佛世界。願一切眾生。得善安布指。善巧分布網縵具足)。
我初成道。於鹿園中。
(即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五仙所居修行處也。佛成道後。先入此園。度五人耳)。
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疏】五比丘者。謂阿若憍陳如。摩訶男。頞鞞比丘。婆提。婆敷。此五。(陳如亦名拘鄰。頞鞞亦阿說。此云馬勝。法華文句。婆提即摩訶男。諸經論列五比丘。名次不一。恐繁不敘)佛初出家。雪山修道。父王憶戀。遂召彼往。親近承事。(〔新娑沙論〕佛為菩薩時。淨飯王命釋種五人。隨逐給侍。二是母親。拘鄰頞鞞。執受欲樂行得淨。三是父親。馬星摩男拘利。執苦行得淨)彼疑非真。相次捨去。同在鹿園。習外道法。(菩薩修苦行時。母親二人。心不忍可。即便捨去。菩薩後捨而受食羮飯酥乳。習處中行。父親三人。咸謂狂亂失志。亦復捨去)佛成道後。思欲先度彼勞苦者。天眼觀見。在仙人苑。故往開示。(世尊成佛。念欲酬報。為何所在。天即白言。今在婆羅[A234]痆斯國。仙人鹿苑。彼說佛是最勝仙人。皆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輪處)三轉法輪。說生滅四諦。苦集滅道。(〔法華文句〕往波羅柰。為五人說四諦。初教二人。拘鄰法眼淨。第三說法時。拘鄰五人。八萬諸天。遠離塵垢。五人得無生。佛三問知法未。即三答云[A235]已知。地神唱。空神傳。乃至梵世。咸云[A236]已知。是為三番度五比丘。拘鄰最前。初見佛道相。初聞法鼓。初入法流。閻浮提得道。最在一切人天阿羅漢前故。分別功德論云。佛最長子。即陳如也)。
(△〔手鑑云〕三轉十二行法輪。一示轉。謂此是苦等。二勸轉。謂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謂苦我[A237]已知。不復更知。乃至道[A238]已修。不復更修。三轉皆生眼明智覺。成十二行。能摧煩惱。故名法輪。但是苦集滅道四諦之境。准天台立四種四諦。謂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今且指生滅四諦也)今言客塵者。即別指集諦。分別煩惱。麤動如客。俱生微細。難辨如塵。此俱喻煩惱障也。若下圓通。陳如述證。即通大乘。客如煩惱。塵如所知。二義無在。
△〔資中疏〕言客塵煩惱。即見思二惑。非無始無明也(〔吳興云〕此中所問。且約昔時。小乘所悟耳。意令答出客塵是動。主空不動。欲將動以警妄。不動喻真。下文屈指飛光。義亦如是。或曰。此教既經開顯。法今問答客塵二義。即是根本無明者。非也)。
(△〔補遺〕法華文句云。斷客塵煩惱。令無知不生。玄文云。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不為客塵所染。維摩疏消經。菩薩斷除客塵煩惱云。無明不有而有。名為客塵。能覆自性之心。最勝王經。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去無來。顯以客塵為煩惱障。是見思惑也)。
(△〔中川新疏〕俱舍論說。見惑煩惱。迷理諦起。易斷不退。此客義也。修惑煩惱。依麤事生。難斷易退。此塵義也。佛性論云。客塵煩惱有九。一貪。二瞋。三痴。四上心惑。五無明。六見所斷。七修所斷。八不淨地惑。九淨地惑。此總釋一切凡聖客塵義)。
([○@(?∴)]二陳如述[A239]已領解二)。
([○@卍]一標所悟)。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言。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疏】德長臈高。最初度故。名為長老。佛轉法輪。五人之中。陳如先悟。佛問解否。答言[A240]已解。故得解名。(憍陳如。名阿若多。此云解〔大哀經〕具云解本際。佛問解否。陳如最初答解。淨居諸天。亦言其解。故云我初稱解〔大論云〕佛初轉法輪。憍陳得道。聲徹梵天。故名梵輪)悟此見修。如客如塵。(〔四教儀〕二集諦。即見思惑。又云見修)證得無為。生空涅槃。湛然不動。如主及空。因即獲果(〔中川云〕經論所說客塵之義。約有四種。一約所顯。成實云。經言客塵者。以顯心性是常。二約所修。圓覺云。修奢摩他者。覺識煩動。靜慧發生。客塵永滅。三約所證。佛地論云。為斷客塵。證淨法界。四約所離。佛地又云。圓鏡智者。正淨無垢。離客塵故。勝鬘云。如虛空淨心。常明無轉變。為虛妄分別。客塵煩惱染)。
([○@卍]二述所解二)。
([?(○/○)]一述客義)。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止客舍也)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俶始也前進也)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疏】此明客義。怱怱不遑停住。喻分別煩惱。數數造業。流轉五道。未甞暫息。三界旅泊。受果始畢。又造新業。故曰。食宿事畢。俶裝前途(〔溫陵云〕以生滅不滅。暫託五蘊蘧廬而止。故譬行客投寄旅亭)。
(△〔融室云〕煩惱作業。流轉三界。畢故造新。出趣入趣。雖入諸趣。中有安住無攸往者。所見之道主人翁也。陳那述客義如是)。
([?(○/○)]二述塵義)。
又如新霽。清陽昇天。光入隟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疏】此舉新晴。太陽高照。光入牖隟。見空中塵。搖動不息。此喻俱生煩惱。微細難見。自非觀智照現。終不覺知。與身俱生。與心同事故(〔溫陵云〕麤障易遣。細惑難明。必由性天澄霽。慧日舒光。乘五陰隟。照本空性。方覺於中。妄自擾動。此則思惑俱生。幽深微細。故譬入隟之塵也)。
(△〔融室云〕惑障破滅。觀慧發明。如新霽陽昇。悟我空理。了俱生惑。以隟空寂然。塵質搖動。了惑惑盡。空理現前。陳那悟塵義如是)。
(△〔私謂〕釋論明十喻中如焰。焰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又云。結使煩惱日光。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此之設喻。皆以日光發明塵相。正同此經清陽照隟之義。溫陵謂觀慧發明。以性天慧日為解。似于貼文。或有未愜)。
佛言如是。
【疏】此煩惱體。全是生滅。虗妄不息。主人及空。俱喻真性不動之義。始佛問悟客塵。比欲陳如明其行相。意引阿難聞而開解。了真見常寂。身境動搖。陳如剖㭊。甚合佛心。故此印可。言如是也(〔吳興云〕小乘客塵。喻見思生滅。主空。喻真諦寂然。真諦理一。主之與空。不可分二。見思惑異。客之與塵。應須有別。何者。客義麤故。喻迷事之惑。塵義細故。喻迷理之惑。又亭客過遲。如鈍使難破也。隟塵易過。如利使易斷也)。
(△〔溫陵〕云客塵之喻。有通有別。通喻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二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皆客也。汙染妙明。濁亂澄寂。皆塵也。別則客喻分別之麤。塵喻俱生之細。分別是旅亭之客。違之猶易。俱生為幽隟之塵。拂之且難)。
(△〔幻居云〕阿難請問寂常心性。故示客塵。令顯主空。主空。即寂常也)。
(○〔合釋〕〔幽溪云〕客塵是生滅法。主空是常住真心。不生滅法。此中手自開合。頭自搖動。客也。塵也。見無搖動。見無舒卷主也。空也。次下匿王觀河章。則以河沙無異為客。以身中貿遷為塵。以觀河見性。不皺不變者。為主為空。乃至歷下文九科。盡見性非性章。逐段舉揚。皆備顯客塵主空之義。阿難扣擊轉深。如來辨㭊轉妙。言不頓彰。文無孤起。斯則如來開示奢摩他路。了義之極談也。按交光幽溪。共立十義顯見。後人治定。轉益紛挐。今略存幽溪一段。其他並從翦削)。
[科01]([○@║]二屈指飛光辨其靜搖二)。
([○@(?∴)]一約境開合以辨見三)。
([○@卍]一引手問答)。
(〔標指〕屈開五輪指。表聖人出入五道也〔融室云〕世尊三度。以手指法。各有表故。初則握拳。表妄合於真。次則舒手。顯真非是妄。此則或開或屈。表真妄雙現也)。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論掌。眾中開合。
(問答可知)。
([│/○]二就見推窮)。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自開自合。
【疏】審定境有開合。見無開合。
(▽三再審動靜)。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疏】阿難[A243]已聞客塵搖動。虗空與主。常自寂焉。今遇此問。例知見性無動無靜。若以動靜相形。則佛手是動。見性是靜。若只就見體所明。本不曾動。今亦無靜。此答稍符於真。故佛印言如是(〔王舜鼎曰〕阿難此時呈解。住與不住。不動與動。一齊放下。較陳那所解。更為親切。故如來兩印之〔旁論曰〕古人言金拳開處。言下要識本明。如來說法善巧。從眼見中指示。阿難言下。悟知見性無靜住。無止動。佛遂兩印如是。則阿難果從眼見門中。屈指飛光處薦取。認得常住真心矣。次下經家敘云。念無始來。失却本心。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比阿難當徵辨後。初首悟門。經家標敘。何等鄭重。而後人一往埋沒。當繹長水稍符於真之旨。思之)。
(△〔溫陵云〕麤惑隨境起滅。故以佛手喻對心之境也。開合明搖動之塵。動靜明不住之客。皆在境不在心。故曰。性非開合。性無靜住【疏】二約身搖動以辨見。上來明境有門合。見無動靜。此約對外境以辨。義則易顯。向下只於內身自分動靜。動中有不動。意明境之與身。俱是生滅。而凡夫人執身執境。不了空無常故。於此造業。流轉無窮。本真自性。迷而不識。圓覺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下經亦云。諸可還者。自然非汝。又云。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此等皆明身境無常。見性常住也。不見性常二乘所執。不知無常。凡夫迷倒。下自雙破。至文當知。然此所明對境對身以辨見性。一往麤淺。若原佛意。非離此見。別有性常。性常真體。只就此顯。以見與見緣。無體可得。本同空華。元是妙明無生滅故。下經觀河之見。亦復如是。良以諸疑未斷。執情深重。是故。且就淺近。寄明深旨。至下文殊為問。方顯其意。學者知之)。
(△〔資中云〕此寄麤相。密談真見。分別顯了。並在後文。文二)。
([○@(?∴)]一放光左右以辨頭)。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二約頭搖動以明見)。
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疏】阿難認見不移。若無相形。亦無動止。故佛印可(〔標指〕無住者。本自不動也。尚無有止。謂真性不逐緣生。非因境有)。
(△〔溫陵云〕細惑與身俱生。故即阿難[A244]己頭。喻對境之相也。亦明搖動之塵。不住之客。皆在性不在相。故曰。性無有止。誰為搖動)。
(△〔中川云〕無盡意經云。奢摩他者。寂近寂密。不動不搖。則真空觀之體也。佛地論云。圓鏡智者。依緣法界。窮生死際。相續不斷。名為動搖。則根本智之用也。釋曰。奢摩他者。以靜為體。以止為相。而阿難悟知尚無有靜。尚無有止。所謂知奢摩他路者。如是。故佛兩印之)。
([○@(?∴)]三雙結會通以責失二)。
([○@卍]一雙結會通)。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疏】初結陳如悟客塵。客塵動搖。俱喻煩惱。次結阿難答身境。手有開合。頭自動搖。身境客塵。同一生滅。更無二別。應知客必有主。塵處有空。對佛手之見。形頭動之性。未嘗動靜。豈成去來。前後會通。其揆一也(〔孤山云〕舉手開合。飛光左右。現茲二相。祗是證成陳那之義開示阿難也)。
(△〔海眼注〕阿難結真而略妄。陳如結妄而略真。譯人語巧。前後相承)。
(△〔私謂〕陳如所悟客塵。既經印可。正須決定悟入。薦取寂常心性。如其不爾。但取口頭解了。句上分明。名之為塵。名之為客。內搖外逸。依然故吾。畫空問影。有何交涉。如來因明指迷結勸認取。故曰。汝觀阿難。又云。汝又觀我。與若復眾生四字。吃緊呼應。皆叮嚀諈諉之詞也)。
([○@卍]二總責迷失)。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宗鏡釋〕若達萬法。惟此一心。觀此心性。尚未曾生。云何說滅。尚不得靜。云何說動。故知見性不遷。理周法界。但是認物為[A245]己。背覺合塵。若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則顛倒行事。性心失真。境實不遷。惟心妄動。可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矣【疏】總責也。總責凡夫二乘。無常計常。常計無常。凡夫不了身境無常。妄執實有。計我我所。起惑造業。流轉三界。受於一切身心大苦。尚不知生滅。豈知本如來藏。故云。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念念生滅等。此即責無常計常也。二乘雖知一切無常。而不悟知本常妙性。湛然不動。故云遺失真性。既不識真。亦不辨妄。故云顛倒行事。其猶棄海。認浮漚耳(〔天如云〕只一身境。所計不同。凡夫計為實有。二乘未悟真常。故佛告大眾而總責之)。
(△〔海印云〕以動為身二句。凡聖齊驅。即此無常之身境。豈可妄認為常。責凡夫人也。此身境本是真常。豈可堅認無常。兼責二乘也。此文總結二種顛倒。按長水疏。以動為身四句。分責凡夫。遺失真性二句。分責二乘。天如海印二解。皆宗長水。而曰總責齊驅。則略揀分配之義)。
(△〔雪浪云〕云何以動為身等。言既知動者為客為塵。不動者為主為空。動者是妄。不動者是真。何故日用之間。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執著不捨。逐妄迷真。念念生滅也)。
(△〔吳興云〕此因阿難知身境有動。見性不動。寄斥大眾。迷真常而見無常也。智論明無常有二種。謂相續法壞。及念念生滅。今云從始洎終。葢言從生至死。即相續法壞也〔交光云〕從始洎終者。近則生始滅終。遠則無始為始。多生非終也)。
(△〔手鑑引〕〔圓覺疏〕然此迷失。總四對顛倒。四大非身認為身。無相法身而不認。是第一對。六塵如幻。本無而見有。三諦真實。本有而見無。是第二對。想念生滅認為真心。真心了然而不自認。是第三對。想念如鏡中像。全空而見有。真心如鏡中明。實有而見無。是第四對。一三我執。二四法執也)。
性心失真。認物為[A246]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疏】結失也。不了性一切心。即是失真。此斥二乘不知常也。認物為[A247]己。此指凡夫以動為身等。下文身之與心。皆是真心中所現物。執為自[A248]己。顛倒斯甚。自體不識。妄取他緣。懷寶求乞。誰之過與。故云自取流轉(〔吳興云〕顛倒行事。但是為物所轉。正斥能迷之心。認物為[A249]己。又斥所認之境。為我我所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塵勞之境。何由得出。故曰輪迴是中等)。
(△〔桐州注〕不知性淨明體。理無動搖。而認幻身為[A250]己。性失真也。不知常住真心。本無往來。而認幻心為[A251]己。心失真也)。
(經文皆由不知真際所指。乾道紹興。及海眼溫陵。並云真際所詣。惟長水本作所指)。
(說此非心。溫陵本云。說非我心)。
(既無我眼。不成我見句下。長水溫陵。及乾道紹興二本。俱無以我眼根四字。會解添出。流俗本仍其誤耳。定本却註云。藏本闕此四字應補。其陋如此)。
(長水本非我見性。自開自合。諸本作有開有合。乾道紹興。及溫陵等並同。今且從長水)。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一(之三)
校注
[0515001] 嚌疑臍 [0517001] 清疑淨 [0517002] 二疏作四 [0521001] 眼疑眠 [0522001] 釋異作譯 [0524k01] 第一序分初證信序 [0524k02] 初說經時處 [0525k01] 二引眾同聞 [0526001] 開異作聞 [0528k01] 二發起序 [0528k02] 一法會啟動因緣 [0529k01] 二當機誤墮機感 [0531k01] 三如來救護親因 [0531001] 鞭疑鞕 [0532k01] 第二正宗分一阿難請修三昧二如來乘機廣演 [0533k01] 正宗分大文分七一顯如來藏心下母科二一破阿難認真迷妄顯如來藏下子科二一約心見破顯下承起科四一審其發心等 [0533001] 跂疑跋 [0533002] 悉疑王 [0534001] 婆一作城 [0535k01] 四審其真妄一推妄所在三初推徵心目二審定計除三推徵無在 [0535k02] 三推徵計心無在七一破在內三一正立二推破三一舉事定見二告示三昧三引例舉失三結破 [0537k01] 二破在外三一正立二正破三一引例立理一據理推破三結破 [0538k01] 三破潛根三一正立二正破三一躡喻定俱見二據法責獨見三見不見咸失三結破 [0538k02] 四破在內三一成立二推破二一破前計二破轉計三結破 [0540k01] 五破隨合三一成立二正破二一破無體二破有體二結破 [0541k01] 六破中間三一成立二推破二一就身處推破二托根境立中三結破 [0542k01] 七破無著三一成立二推破二一牃破雙徵二展轉推破三結破 [0544k01] 二破妄顯真初破妄心顯真心一阿難伸請二如來現瑞三正為開示 [0544k02] 阿難請奢摩他路如來示奢摩他路 [0545k01] 二正為開示三一雙示真妄二源二二正推真妄二體三結示執妄過失 [0547k01] 二正推真妄二體三一推徵妄體四二顯示真心三重破執情 [0548k01] 二顯示真心一阿難伸疑二如來正顯 [0549k01] 三重破執情一就執定其有性二就因顯其惟塵 [0549k02] 二就因二一正示惟塵二遺其自揣 [0550001] 疑疑礙次同 [0551k01] 二破妄見明真見一阿難責己哀請二如來灌頂許說三破執廣辨見性 [0552k01] 二且示見性惟心二一舉問答引常情二約盲緣奪淺見 [0554k01] 二廣約諸相相辨釋二一對境動搖祖論真見二一問悟容塵引其開解 [0555k01] 一屈指飛光辨其靜搖二一約境開合以辨見二約身搖動以辨見三雙破會通以責失【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3 冊 No. 287 楞嚴經疏解蒙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長水疏〕題有五名。題目三號者。謂該教行人理因果顯密。各具足故。
(〔殷邁解題〕經有五名。存三隱二。五名者。初名有二十一字。題字存三。即大佛頂也。而隱下十八字。二名二十四字。全隱。三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八字。全顯。四名十五字。全隱。五名十二字。隱灌頂章句四字。顯諸菩薩萬行首楞嚴八字。所謂存三隱二。結集之玅也。雖有三名。五義具足)。
△先〔略配〕者。上之三字是總。即一經法體。總含教行理果。教行明指。理果義含。
(明指者。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此指行也。又云。雖蒙如來佛頂神呪。又云。亦說此呪名如來頂。此指教也。教有顯密。顯了宣示。令悟修無妄。即十軸諸文。秘密受持。令障盡功著。即是呪辭。義含者。寂照含空。故名為大。性覺玅明等。故名為佛。此顯理也。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周徧法界等。故名大。明極即如來等。故名佛。此顯果也。頂者。至極無上之義也。若以此三字全約理說。藏體周徧。無不含容曰大。即體大。靈照不昧。離諸妄想曰佛。佛有二義。一自性顯照義。即相大。二隨緣現益義。即用大。此大及佛。是至尊至極。無上無過。諸佛所師之法。故名為頂。三大之義。不離一心。故名一心為大佛頂)。
△(〔泐潭標指云〕大指當人法身。佛指當人般若。頂指當人解脫。謂當人得此首楞嚴三昧。勇健定力。更是此三德秘藏。不縱橫竝別。亦具體相用三大。不離當人一念也)。
如來下。別顯勝能。初八字。約果人自行修證。說教利他以別顯。即十方如來。依此法門。修因證果。顯了宣說。究竟利他也。
(三世果人。依此大佛頂之體。從果入因。不滯名相。直顯心源。無修而修。無證而證。自利利他。隨機設教。直指人心決了大義。更無不了之談)。
諸菩薩下八字。約因人修習具足。自他諸行以別顯。菩薩行門。自利利他。廣多無量。此之真定咸具足故。文殊嘆云。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等。
(三世因人。從生死地。反妄歸真修五十七位差別智門從因入果。如下經五十七位皆從三種漸次。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清淨修證。漸次悟入。金剛觀察即是首楞嚴定。亦名勇健三昧。亦名一切事堅固。三世果人因人。皆以大佛頂為體。建法幢。立宗旨也)。
(△〔溫陵云〕眾生如來。隱於藏心。非密因不顯。眾生菩薩。隱於七趣。非萬行不修。覺皇於是示以常徧大法。使不迷於小乘。喻以無上佛頂。便不滯於相見。指如來密因。明本妙心。知三世諸佛。皆依此為初因。明修證了義。悟究竟法。知一切聖人。皆依此而證果。乃至具足菩薩清淨萬行。一切事法。無不究竟至於實相。堅固不壞。故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次〔廣釋〕者〔大佛頂〕大者。當體得名。常徧為義。
(當體者。不同法相宗。揀小名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豈為至大。今以藏體性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為大。常徧者。常則豎窮三世。徧則橫該十方。豎者。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故言大也。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橫者。十方窮之。無有涯畔。涅槃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今經常徧。廣有其文。仍具三義([A95]已上同圓覺疏))。
佛頂者。究竟覺也。覺有二義。一本。二始。
(本謂藏體。靈鑒無昧。絕諸妄想。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
始覺是用。本覺是體。始本不二。名究竟覺。究竟覺者。即前藏性顯現時也。無上最極。名之為頂。此約果位以顯法體。名佛頂也。若約現事。即今佛頂放光化佛所說教行。是故。教行俱號佛頂也。
(〔智論云〕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1]〔眼〕中最初覺。故名為覺)。
(○〔涅槃云〕佛性者。名頂三昧。以修如是頂三昧義。則總攝一切佛法)。
(○〔金剛密迹經云〕佛成道後。遊波羅奈。東方有菩薩名應持。念欲量佛身。以佛神力。往至上方百億恒沙世界。永不見世尊之頂。往問彼佛。彼佛答言。更過恒沙劫。亦不能見世尊之頂)。
△〔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如謂本覺。來謂始覺。始本合故。名為如來。此指一佛。即該諸佛。下說教行。俱約諸佛以顯同故。密因者有二。一教。二行。
(教者。下說心呪。是佛密語。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不通他解。但言而受之。思而持之。滅障成德也。行者。以此真定。具空假中。即是一心非縱橫竝別不可思議。具足萬行。三世諸佛。同此法門此行成時。名三秘藏。故名為密)。
(△〔融室云〕顯教微密。密教秘密。俱能感果。故云密因)。
修謂修因。證謂克果。地前地上。緣真二種。俱名為修。初地玅覺。分滿二果。同名為證。所修所證。俱大佛頂。此自行也。如觀音圓通。
(〔融室云〕因中以大佛頂。發正信而起正解。絕正解而成正行。行成得位。入位捨行。在位曰修。位滿曰證)。
(○〔寂音云〕此經尊頂法故。以明了佛性為宗。明見佛性者。以其離一切見故。六十二喻。頂法為第一。佛不自見。離自見相故。肉髻覆之。離他見相故。自他所不能見之謂密。葢無量義趣三昧。自住三摩地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者也。如易曰。退藏於密。密。如蓮蔤之蔤。說文曰蓮可見可用者本而[A96]已。獨退藏於無所用者其密也。如來因此以成道。故曰密因修證了義也)。
了義者。說教化他。詮表義理。無有覆相。窮理盡性。稱實談故。
(下文云。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有學定性聲聞。皆獲一乘寂滅場地。非有餘說。故名了義)。
(△〔圓覺疏云〕決擇究竟顯了之說。非覆相。密意。含隱之談)。
(△〔涅槃四依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恠。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如來為於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聲聞乘猶如長者。教子半字。善男子。聲聞乘者。猶如初耕。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
△諸菩薩萬行者。三世因人。各修其行。自利利他。有無量義。今舉大數。故名萬也。此之三昧。具斯多義。故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等。
(〔寂音云〕菩薩萬行增於六度。六度生於定慧。定慧成於止觀。止觀體於首楞嚴。故言首楞嚴王。具足萬行也。菩薩學之以圓滿菩提。故曰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經〕首楞嚴者。梵語也。涅槃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也。
(得此三昧。觀法如幻。於法自在。能破最後微細無明。能獲二種殊勝之力。現身說法。無礙自在。故下經中。名為如幻金剛王。佛母玅蓮華等。此三昧。以無分別智寂用為體。以一切法皆同智性。窮盡法界更無遺餘。名一切事究竟。一切事言。無離染淨。此智現時染淨都盡。一法不立。又染法究竟盡淨用究竟顯。如下文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玅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一為無量等。又云。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玅等。既觀如幻。不為物壞。能破無明。故名堅固)。
(△〔會玄引鈔云〕此之三昧。能觀一切事。三科七大等法。皆如來藏。故云爾也)。
(○〔涅槃師子吼品〕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以首楞嚴三昧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首楞嚴三昧經〕佛告堅意菩薩。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乃至九地菩薩之所能得。惟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首楞嚴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在首楞嚴。如陂泉江河諸流。皆入大海。如是菩薩所有禪定。皆在首楞嚴三昧。菩薩行首楞嚴三昧。一切三昧。助菩薩法。皆悉隨從。譬如轉輪聖王行時。七寶皆從。是故。此三昧名為首楞嚴三昧)。
(○〔智論云〕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云健相三昧)。
(○攝大乘論。翻為健行定。亦云健相慈恩翻為金剛藏。此諸菩薩。證此定故。依涅槃五名。亦云金剛三昧)。
(△〔溫陵云〕金剛觀察。覺明分析。始於徵心辨見。終於破陰除魔。無非健相。分別事也)。
(△〔勗伊間曰〕涅槃言。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此以佛性而言。即經初無始涅槃元清淨體。如來藏心也。首楞嚴三昧經言。唯十地灌頂菩薩能得。此以修成而言。即經中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及佛與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也。經題三字。通因徹果。葢包舉二經之義)。
△經者。訓法訓常。是貫是攝。
(謂依此言說。詮顯性相。令物生解。故名為法。一切諸佛。皆同此說。故名為常。能令義理。無有散失。名之為貫。以此化生。令不顛墜。稱之為攝。若約。所詮如來藏體。說名經者。亦具四義。謂此心性。諸佛所師。可軌可則。故名為法。不生不滅。無有變異。故名為常。上凡下聖。情與非情。無不同此。故名為貫具諸功德。徧含染淨。故名為攝。心性既爾。一切法皆然。故下文云。五陰六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故一切法。任運有四義。悉名為經)。
(△〔法華玄義〕經者。外國稱修多羅。聖教之都名清涼云亦名修妬路。亦名素呾䌫。古譯為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正翻為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古德見此方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即聖教及經緯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
(△〔泐潭標指〕上十九字。是所詮之義。經之一字。是能詮之文字般若也謂義理須假此文字為教。貫攝流通後代也。按佛地論云能貫能攝。故名為經。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能所釋題。本出親光。乃登地菩薩。四明玅宗鈔斥云失旨之甚。今家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今所不取)。
(△〔融室云〕大佛頂首楞嚴之經。即依主釋。大佛頂等即經。持業釋也)。